CN100564625C - 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花式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花式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4625C
CN100564625C CNB200580028283XA CN200580028283A CN100564625C CN 100564625 C CN100564625 C CN 100564625C CN B200580028283X A CNB200580028283X A CN B200580028283XA CN 200580028283 A CN200580028283 A CN 200580028283A CN 100564625 C CN100564625 C CN 1005646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ineness
computer
change
tw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282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6216A (zh
Inventor
R·格劳利
G·斯塔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 Lang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ur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ur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aur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006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6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46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462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4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wisting or spinning arrangements, e.g. spindles
    • D01H1/26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wisting or spinning arrangements, e.g. spindles with two or more speeds; with variable-speed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32Regulating or varying draft
    • D01H5/36Regulating or varying draft according to a pre-arranged pattern, e.g. to produce slu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任务是特别在环锭纺纱机中产生带有质量变化和/或捻度变化的花式纱线时简化生产的计算。本发明提出,用于改变牵伸和/或纱线供给与纱线捻度之间的关系的控制信号借助于计算机(1)进行,向该计算机输入一种算法,计算机借此给下级的控制装置(5、15)发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在质量改变方面保持预定的细度,方法是将粗节之间的连接段的范围内的细度相应于所产生的粗节进行减小。控制装置(5、15)这样设计,使得牵伸机构辊(9、13)的驱动机构(8、12)和锭子(19)的驱动机构(17)被改变转速地加载。另外计算机(1)的算法设计成使得允许计算机根据具有不同质量的各纱线部段中的细度改变纱线中的捻度,从而将纱线的α值保持相同。

Description

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花式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带有可调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和/或可调地变化的纱线捻度的花式纱线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例如在DE 40 41 301 A1中描述的用于产生花式纱线的环锭纺纱机从关于纱线细度和捻度的物品调节出发,并且在该基础调节上设置有意的效果。在这些情况下生产的计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要考虑大量相关的参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简单地计算生产的方案,如果要产生带有变化的纱线细度和/或变化的纱线捻度的花式纱线的话。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任务提出一种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带有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的花式纱线的方法,其中该环锭纺纱机具有用于产生所述花式纱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在所产生的花式纱线的长度上这样平均,使得细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降低,而粗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提高。
本发明还提出用于实施这些方法的装置,即用于产生带有可调地变化的纱线细度的花式纱线的环锭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该环锭纺纱机具有计算机,该计算机由输入的用于每单位长度纱线的初始纱线细度、效果强度、效果长度和效果数量的参数计算控制信号,该计算机通过控制信号触发至少一个控制装置用于改变牵伸机构中的牵伸,所述控制装置本身给独立的调节环节加载,所述调节环节控制至少两组牵伸机构辊的驱动机构,其中,计算机设置成执行所述可调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在所产生的花式纱线的长度上这样平均,使得细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降低,而粗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提高。
本发明还提出用于产生带有可调地变化的纱线捻度的花式纱线的环锭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该环锭纺纱机具有计算机,该计算机由输入的用于每单位长度纱线的初始纱线捻度、效果强度、效果长度和效果数量的参数计算控制信号,该计算机通过控制信号触发控制装置用于调节牵伸机构的供给,所述控制装置本身给独立的调节环节加载,所述调节环节控制牵伸机构辊的驱动机构,其中,计算机设置成执行所述可调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在所产生的花式纱线的长度上这样平均,使得细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降低,而粗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提高。
如果按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应产生带有质量效果、即带有粗节的纱线,那么可以向计算机输入这些粗节的参数,例如其厚度、其长度和其相对距离。为了使这些粗节不提高所产生纱线的由喂料和调节的牵伸造成的总细度,计算机对于细节也就是对于粗节之间的纱线部段确定较小的细度,因此纱线包含粗节在内的总细度又相当于初始纱线。即在细节的区域内提高牵伸,并且生产保持在原始调节的数值上。
计算机设计成使其也这样控制由其加载的控制环节,使得纱线中的捻度能够可调节地改变。捻度的改变可以单独地进行。它可以通过改变锭子的转速实现。但是因为这种改变由于运动锭子的大质量是非常缓慢地进行的,所以优选设定,捻度的改变通过改变牵伸机构的供给来实现。
大多数情况下纱线质量的改变与同时进行的该纱线的捻度的变化相互组合。在此相应设置的捻度改变可以输入计算机。但是优选设定,向计算机输入,与质量变化相关地计算捻度变化,并且作为控制信号继续给出,使得纱线的捻度系数即所谓的α值保持恒定。
没有同时改变捻度的质量效果可以保持得非常短。在捻度改变时必须注意,尝试将它们在输出辊对与锭子之间的纱线部段上平衡,并且优选转移到较薄的纱线部段。因此单独的捻度改变和带有同时的捻度改变的质量改变优选阶梯式地进行。
实施这些方法的环锭纺纱机具有一个用于自动改变牵伸的装置。为此设定,一方面输出辊并且另一方面输入辊和中间辊具有分开的驱动机构。设定,输入辊和中间辊或者输出辊为此也具有转速可变的、特别是频率控制的驱动马达形式的驱动机构,它们可以经由控制装置加载可调频率的馈电。
为了自动地改变每单位长度的纱线捻度,环锭纺纱机配备牵伸机构的转速可变的驱动机构。如果输入辊和中间辊和输出辊为了改变牵伸已经具有转速可变的驱动机构,那么在计算机中存在一个装置,该装置允许牵伸同时进行改变。在此也优选设置频率控制的马达。作为替代方案,每单位长度的纱线捻度的改变也可以通过改变锭子的转速实现。它们的驱动马达为此可以经由控制装置施加可调频率的馈电。
给控制装置加载的计算机包含用于平均向其输入的用于每单位长度的初始纱线细度、效果强度、效果长度和效果数量的参数的算法。另外它必要时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来改变牵伸机构的供给或者说锭子的转速。
为了实现质量变化和/或捻度变化的随机分布,优选设定,给计算机在线配备一个随机发生器。在这种情况下给计算机仅预定质量变化的界限值,然后随机发生器在该界限值之内产生随机值。
附图说明
在附图和表格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系统组成部分的示意结构;
图2是质量变化的纱线的细度图表;
图3是质量变化和捻度变化的纱线的细度和捻度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和3的图表的横坐标表示纱线的长度,而在纵坐标上标注细度(图2和图3的上面的线)或捻度(图3的下面的线)。各粗节表示为隆起,因此细度以Nm倒置为单位表示。
一个上级的计算机1包含一个通信区域2,经由该通信区域可以与计算机通信。它主要包含一个用于输入数据和指令的按键区域以及一个显示设置的数值的屏幕。它的在当前情况下重要的区域在下面的表格1和2中描述。
一个随机发生器3可以在线配给计算机。由此避免必须建立和存储大量的一个接一个的随机选择的控制步骤。随机发生器在预定的界限值内自动地总是重新建立新的随机的、给下级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
计算机1经由导线4给一个第一下级控制装置5施加控制信号,该第一下级控制装置5本身经由导线6给一个调节环节7加载,该调节环节用于触发马达8,该马达用于驱动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的输入下辊和中间下辊9。经由一条第二导线10触发一个调节环节11,该调节环节给牵伸机构的一个输出下辊13的马达12加载。所述驱动机构在此仅分别通过一个马达8或12表示,不言而喻,所述驱动机构也可以包括更多个马达。
计算机1经由一条导线14给一第二控制装置15加载,该第二控制装置经由一个调节环节16触发用于借助于切向传动带18驱动的由点划线表示的锭子19的至少一个驱动马达17。调节环节7、11和16优选包括变频器,这些变频器允许马达8、12和17的可改变转速的驱动。
在下面的表格中示意地描述已经在前言中列举的例子的显示板的图像。不言而喻,首行取代文字登记的名称在此可以具有不会再现的符号。
表1
Figure C20058002828300071
在登入的例子中观察物品C,它具有额定Nm 11.9和不改变的额定捻度480T/m。变化程序具有两个步骤,在第一步骤中在40mm(长度1)与451mm(长度2)之间的长度范围内细度应为100%且捻度应为100%:也就是在步骤1的细节中不改变细度。在步骤2中在40mm与50mm的长度范围内应将细度提高到180%,也就是产生一个粗节,而捻度应保持不变。
计算机1中的随机发生器3对于在所述的40mm与451mm之间的长度范围内的步骤1以及对于在所述的40mm与50mm之间的长度范围内的第二步骤选出随机的长度并且将其给计算机。计算机从所述长度和在步骤2中设定的质量提高出发计算在细节中的细度到Nm 13.4,而在粗节中到Nm 7.4。从这些数值出发,计算机1在步骤1中给控制装置5施加相应的信号。这些信号这样控制调节环节7,使得该调节环节降低输入辊和中间辊9的马达8的转速,以至于细节细度从Nm 11.9提高到Nm 13.4。
在经过设定的细节长度之后,计算机1给控制装置5这样加载,使得该控制装置经由调节环节7提高用于设定的质量提高长度的输入辊和中间辊9的转速,以至于降低牵伸机构中的牵伸,以得出细度Nm7.44并从而产生粗节。
步骤1和2连续地反复交替,在此随机发生器每次产生另一长度。计算机1也能够计算每米产生的效果的数量并显示在首行。
在图2的图表中示意描述了这样产生的纱线的厚度。虚线20表示设定的细度Nm 11.9。计算机1由输入的数值计算随机长度的粗节21和所选界限值与在当前情况下的相同的至Nm 7.4的质量变化之间的随机相对间距。所产生的Nm 11.9的纱线的平均细度保持于线20的高度,在该线上方和下方的面积是相同的。在细节中,细度降低到Nm 13.4。
如果放弃随机发生器,那么必须逐行地输入如此多的交替的步骤,从而避免周期印象。要任意编程的步骤的数量可能直至四十。储存的物品的数量可以例如为十或更高。
表2
在该例中按物品A对于额定值Nm 14.5和420T/m的纱线不仅细度而且捻度被改变。因为改变的捻度分布在牵伸机构出口与锭子之间的纱线长度上,所以可以进行捻度的改变,并从而也可对纱线质量仅以小阶梯形式进行改变。
在步骤1中,细节的长度确定在120mm与450mm之间,随机发生器选出在该范围内的细节长度。在步骤2中,在100mm与120mm之间的范围内将细度提高到140%,并且将捻度减小到84%-分别从额定Nm和额定捻度出发。在步骤3中在相同的长度范围内将细度提高到170%,而将捻度降低到76%。步骤4描述在220mm与380mm长度范围内的真正的粗节,细度提高到190%且捻度降低到72%。在步骤5和6中,质量提高的上升对称于步骤1的细节往回进行。重复各步骤的顺序。
由表格的首行可见在细节处、即在纱线最细部段处的纱线细度和纱线捻度。细度和捻度的实际设置数值通过计算机进行平均,使得它对于生产的计算保持在额定Nm 14.5。
在图3的图表中示意示出了一种这样的纱线。在上面的细度特征线中的虚线23又表示所产生的Nm 14.5的纱线的初始细度和最终细度。粗节的质量提高24′并从而捻度降低25是这样小的,使得捻度降低可以按下面的捻度特征线以台阶的形式进行。相反在粗节24″处的捻度降低25″是这样高的,使得它必须以多个台阶的形式-在此以三个台阶的形式-进行。
在所示的例子中由此出发,经由一个相应的输入键向计算机1输入,即根据计算的质量提高计算捻度降低,使得产生的纱线的α值保持相同。因为平均的额定纱线细度23被保持并且平均的捻度也保持相同,所以可以容易地确定生产。因此表2的假设的纱线由下列分段组成:
步骤1:Nm 21.7/504T/m→α108
步骤2:Nm 15.5/425T/m→α108
步骤3:Nm 12.7/385T/m→α108
步骤4:Nm 11.4/364T/m→α108
步骤5:Nm 12.7/385T/m→α108
步骤6:Nm 15.5/425T/m→α108
如果设定在环锭纺纱机上生产没有效果的正常纱线,那么所述步骤可以在计算机中相应调节。但是也可以关闭计算机,对于这种情况控制装置5和15配备输入机构,借助于输入机构可以手动调节其牵伸和加捻。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带有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的花式纱线的方法,其中该环锭纺纱机具有用于产生所述花式纱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在所产生的花式纱线的长度上这样平均,使得细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降低,而粗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提高。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为所述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配设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捻度。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向计算机(1)输入,为计算的变化的纱线细度自动地配设变化的纱线捻度,借此使捻度系数(α值)保持恒定。
4.用于产生带有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的花式纱线的环锭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该环锭纺纱机具有计算机(1),该计算机由输入的用于每单位长度纱线的初始纱线细度、效果强度、效果长度和效果数量的参数来计算控制信号,该计算机通过所述控制信号触发至少一个控制装置(5)用于改变牵伸机构中的牵伸,所述控制装置本身给自动的调节环节(7、11)加载,所述调节环节控制至少两组牵伸机构辊(9,13)的驱动机构(8,12),其中,计算机(1)设置成执行所述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在所产生的花式纱线的长度上这样平均,使得细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降低,而粗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提高。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具有用于产生带有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和/或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捻度的花式纱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给所述计算机(1)在线配设随机发生器(3),用于随机地在能够预定的界限值内产生质量变化和/或捻度变化。
6.用于产生带有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捻度的花式纱线的环锭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该环锭纺纱机具有计算机(1),该计算机由输入的用于每单位长度纱线的初始纱线捻度、效果强度、效果长度和效果数量的参数来计算控制信号,该计算机通过该控制信号触发控制装置(5)用于调节牵伸机构的供给,所述控制装置本身给自动的调节环节(7、11)加载,所述调节环节控制牵伸机构辊(9、13)的驱动机构(8、12),其中,计算机(1)设置成执行所述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在所产生的花式纱线的长度上这样平均,使得细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降低,而粗节上的纱线细度相对于额定值提高。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1)由输入的用于纱线捻度的参数来计算控制信号,该计算机借助于所述控制信号触发另一控制装置(15),该另一控制装置本身给一个自动的调节环节(16)加载,该调节环节控制锭子(19)的驱动机构(17)。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锭纺纱机,具有用于产生带有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细度和/或能够调节地变化的纱线捻度的花式纱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给所述计算机(1)在线配设随机发生器(3),用于随机地在能够预定的界限值内产生质量变化和/或捻度变化。
CNB200580028283XA 2004-08-24 2005-08-02 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花式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05646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410041096 DE102004041096B4 (de) 2004-08-24 2004-08-24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Effektgarn an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DE102004041096.8 2004-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6216A CN101006216A (zh) 2007-07-25
CN100564625C true CN100564625C (zh) 2009-12-02

Family

ID=35057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28283XA Active CN100564625C (zh) 2004-08-24 2005-08-02 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花式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781849B1 (zh)
JP (1) JP4653171B2 (zh)
CN (1) CN100564625C (zh)
DE (1) DE102004041096B4 (zh)
ES (1) ES2410830T3 (zh)
WO (1) WO20060212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400663B1 (it) * 2010-06-30 2013-06-28 Marzoli Spa Apparato di azionamento e programmazione di un filatoio ad anelli
JP5370463B2 (ja) * 2011-11-07 2013-12-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特殊糸の製造方法
CN107190392A (zh) * 2017-06-28 2017-09-22 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缠竹节纱生产装置
CN108977951B (zh) * 2018-07-26 2020-09-08 南通大学 适用于各种纺纱设备、任意加工流程的工艺自动设计方法
CN112267189A (zh) * 2020-09-15 2021-01-26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产生暗纹效果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41301A1 (de) * 1990-12-21 1992-06-25 Amsler Iro Ag Spinnmaschine fuer und verfahren zum spinnen von effektgarn
CN2608525Y (zh) * 2002-12-24 2004-03-31 明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花式捻纱装置
EP1413655A1 (en) * 2002-10-25 2004-04-28 Marzoli S.p.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textile machine, in particular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6017A (ja) * 1984-01-05 1985-08-01 Osaka Kiko Co Ltd スラブヤ−ン製造装置
JPH0663140B2 (ja) * 1984-07-19 1994-08-17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紡糸製造装置
JPS61124628A (ja) * 1984-11-19 1986-06-1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スラブヤ−ンの製法
JPH0663148B2 (ja) * 1985-04-19 1994-08-17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特殊糸の製造装置
JPS62162036A (ja) * 1986-01-13 1987-07-17 東レ株式会社 特殊紡績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2199821A (ja) * 1986-02-25 1987-09-03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特殊糸の製造装置
JP2860443B2 (ja) * 1994-02-14 1999-02-24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精紡方法及び精紡機
JP3124740B2 (ja) * 1997-06-06 2001-01-15 倉敷紡績株式会社 精紡方法
JP3422483B2 (ja) * 2000-04-13 2003-06-30 雅男 山下 撚り飾り糸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及び撚り飾り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41301A1 (de) * 1990-12-21 1992-06-25 Amsler Iro Ag Spinnmaschine fuer und verfahren zum spinnen von effektgarn
EP1413655A1 (en) * 2002-10-25 2004-04-28 Marzoli S.p.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textile machine, in particular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CN2608525Y (zh) * 2002-12-24 2004-03-31 明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花式捻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10895A (ja) 2008-04-10
JP4653171B2 (ja) 2011-03-16
DE102004041096B4 (de) 2007-03-29
CN101006216A (zh) 2007-07-25
ES2410830T3 (es) 2013-07-03
EP1781849A1 (de) 2007-05-09
DE102004041096A1 (de) 2006-03-30
WO2006021292A1 (de) 2006-03-02
EP1781849B1 (de)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4625C (zh) 用于在环锭纺纱机上产生花式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38322B (zh) 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方法及装置与产品
CN104711720B (zh) 三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制多彩竹节纱的方法及装置
CN204530068U (zh) 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
CN104726976B (zh) 基于双组份二级牵伸纺制多彩竹节或点点纱的方法
CN104762713B (zh) 三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11730B (zh) 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制多彩竹节纱的方法及装置
EP2867392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der faserzufuhr zu einer karde
CN104762714A (zh) 双色粗纱异同步二级牵伸实现混配色的纱线方法及装置
CN101044271A (zh) 喷气纺纱机
US201702681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linear density and blending ratio of yarn by two-ingredient asynchronous/synchronous drafted
CN2608525Y (zh) 花式捻纱装置
CN104726977A (zh) 五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制多彩竹节和点点纱方法及装置
JP2012026078A (ja) 調節開始点に対する調整値を直接求めるための装置
CN105040206A (zh) 四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00960C (zh) 纺织机
CN104097275B (zh) 一种用于预浸料生产的连续纤维展纱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4530070U (zh) 五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
KR101099178B1 (ko) 슬러브사 제조장치
CN204530071U (zh) 三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
CN101248227A (zh) 棉束供给系统
CN105040193A (zh) 一种双棉条异步输入和三级分梳的转杯纺纺纱方法及装置
CN204237919U (zh) 一种细纱多品种打样机
JP2002105773A (ja) 調節開始点に対する調整値を直接求めるための装置
CN102953174A (zh) 细纱机电子牵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CHEUFLER GMBH + CO. K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emscheid

Patentee after: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The German Monchengladbach

Patentee before: Saurer GmbH & Co. K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URER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Effective date: 201311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213200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127

Address after: 213200, No. 98, Hua Cheng Road, Jintan,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after: Saurer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emscheid

Patentee before: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200, No. 98, Hua Cheng Road, Jintan,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after: Zhuo Lang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200, No. 98, Hua Cheng Road, Jintan,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Saurer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