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1562C -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1562C
CN100551562C CNB2006100193283A CN200610019328A CN100551562C CN 100551562 C CN100551562 C CN 100551562C CN B2006100193283 A CNB2006100193283 A CN B2006100193283A CN 200610019328 A CN200610019328 A CN 200610019328A CN 100551562 C CN100551562 C CN 1005515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catalyst
adopts
temperature
biomass
living be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193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1456A (zh
Inventor
乐治平
张宏
黄艳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0193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1562C/zh
Publication of CN1931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1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15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15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催化液化领域。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20-50份生物质、0.05-3份由锆盐、尿素、硫酸制成的纳米催化剂、40-100份溶剂、2-8份阻聚剂,在0.1-6Mpa压力、100℃-500℃温度下加热反应0.5-5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本发明催化液化采用的纳米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本发明的催化剂的活性高、寿命长,重复使用10次后液化率仍可达87%。催化剂容易分离,对设备腐蚀性小。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催化液化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定义是: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农林业的副产品及其加工残余物,也包括人畜分粪便和有机废弃物,英文为Biomass。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来源丰富且利于环保。生物质主要包括木材、废弃木材、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城市固体废弃物以及动植物、藻类和食物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等。
生物质可应用于各种能源需要,如发电,家庭取暖,汽车燃料及为工业设备的生产过程提供热量等。生物质分布广泛,来源丰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生物质产量为300亿吨,生物质能在全世界能源消耗中仅次于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但生物质资源的利用远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水平,全球生物质作为能源利用量尚不足其总能的4%,利用潜力非常大。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理论年产量为50亿吨左右,发展生物质液化替代化石燃料有巨大的资源优势。
目前生物质液化主要有两种工艺:1.生物化学法。主要是指采用水解、发酵等手段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2.热化学法。(1)快速热解液化。如加拿大Ensyn工程师协会开发研制的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液化杨木粉,可得65%的液体。(2)直接液化。谌凡更等人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催化液化麦草,可得较高产率得液体。与快速热解液化相比,直接液化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不苛刻,因此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以往的技术大都是用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做催化剂,对设备腐蚀性大,且难于分离。所以寻找无污染高活性的催化剂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应用于生物质催化液化中的催化剂的尺寸较大,大多未涉及纳米级别。在生物质催化液化的应用发现,其催化再生性能一般。而催化剂的良好的再生性能是影响工业化生产性价比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催化剂只能再生利用两、三次就失去应有的活性,会影响其在工业化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催化、光学、磁性、力学等方面具有许多奇异的性能。制备ZrO2纳米粉体的方法很多,如章天金等采用溶胶-凝胶法、Oleg Vaslkiv等采用共沉淀法、李蔚等采用醇水加热法。吴其胜将Zr盐与尿素加热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锆凝胶,经过处理后再在压力釜中用水热法合成纳米ZrO2。如果尝试将应用于生物质催化液化中的催化剂的制备为纳米尺寸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使用寿命长,可多次反复使用的催化剂,有利于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特别是用含SO4 2-的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来液化生物质,以避免常用的硫酸等催化剂对设备的腐蚀,且保持良好的催化再生活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20-50份生物质、0.05-3份纳米催化剂、40-100份溶剂、2-8份阻聚剂,在0.1-6Mpa压力、100℃-500℃温度下加热反应0.5-5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1∶0.2-20取锆盐和尿素配成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60℃-150℃,1-4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10-36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30%-98%的硫酸浸渍1-5h,过滤,烘干,400℃-650℃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
锆盐和尿素配成的水溶液的浓度高或低不影响效果,因为所需要的纳米催化剂的中间产物是冷至室温后的沉淀,上清液是废弃的,因此锆盐和尿素配成的水溶液如果浓度高则上清液少,锆盐和尿素配成的水溶液如果浓度低则上清液多,但最终废弃的上清液的多少不影响收集纳米催化剂的中间产物。
得到的纳米催化剂粒径为20-100nm。该纳米催化剂是纳米固体超强酸,可以作生物质液化催化剂,它具有SO4 2-/ZrO2组成,其中SO4 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0%。分离出的固体作为催化剂。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生物质为秸秆、稻壳、木材、竹子、废纸中的一种。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溶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四氢萘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锆盐为ZrOCl2、Zr(NO3)4、Zr(SO4)2中的一种。
液化率用以下公式计算。
生物质的质量=(生物质干基的质量-灰分)
液化率=(生物质的质量-残渣的质量)/生物质的质量*100%;
式中:生物质干基是指经过烘干除去水分后的物质;
灰分是指生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剩余的部分,主要是无机物;
残渣是指催化反应后未液化的生物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催化液化采用的纳米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本发明的催化剂的活性高、寿命长,重复使用10次后液化率仍可达87%。催化剂容易分离,对设备腐蚀性小。而未经硫酸浸渍、过滤,烘干、焙烧活化的催化剂的活性较低,重复使用5次后液化率只有5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30份生物质、0.28份纳米催化剂、89份溶剂、3.35份阻聚剂,在0.15Mpa压力、180℃温度下加热反应1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1∶4取锆盐和尿素配成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75℃,2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24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50%的硫酸浸渍3h,过滤,烘干,450℃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
生物质选自秸秆。溶剂选自丙三醇。锆盐选自Zr(NO3)4
实施例2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20份生物质、0.32份纳米催化剂、40份溶剂、2份阻聚剂,在0.1Mpa压力、500℃℃温度下加热反应0.5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1∶0.2取锆盐和尿素配成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60℃,1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10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30%的硫酸浸渍1h,过滤,烘干,400℃℃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50份生物质、3份纳米催化剂、100份溶剂、8份阻聚剂,在6Mpa压力、100℃温度下加热反应5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1∶20取锆盐和尿素配成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150℃,4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36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98%的硫酸浸渍5h,过滤,烘干,650℃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将比重1.1132的100ml的乙二醇,30g稻壳,0.2g的固体纳米催化剂和2.86g的苯酚加入到1L的高压反应釜中。在250℃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出料,与催化剂分离后得黑色油状液体,液化率约为96%。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将100ml乙二醇、30g稻壳和2.86g的苯酚加入到1L的高压反应釜中,另取0.2g的经第一次反应后分离出的固体纳米催化剂于反应釜中。在250℃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出料,与催化剂分离后得黑色油状液体,液化率约为93%。
另取0.2g的经第5次反应后分离出的固体纳米催化剂于反应釜中。在250℃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出料,与催化剂分离后得黑色油状液体,液化率约为90%。
另取0.2g的经第10次反应后分离出的固体纳米催化剂于反应釜中。在250℃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出料,与催化剂分离后得黑色油状液体,液化率约为87%。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将100ml乙二醇,30g玉米棒粉,0.4g的固体纳米催化剂加入到1L高压反应釜中。在250℃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出料,得液化液,液化率约为94%。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35份生物质、1.3份纳米催化剂、68份溶剂、3.35份阻聚剂,在0.35Mpa压力、190℃温度下加热反应1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1∶2取锆盐ZrOCl2和尿素配成总溶质浓度为12%的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90℃,2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19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40%的硫酸浸渍2h,过滤,烘干,520℃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
生物质选自废纸。溶剂选自丙三醇。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45份生物质、2.5份纳米催化剂、50份溶剂、5.6份阻聚剂,在3Mpa压力、120℃温度下加热反应1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1∶6取锆盐ZrOCl2和尿素配成总溶质浓度为18%的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120℃,2.5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16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68%的硫酸浸渍1.8h,过滤,烘干,605℃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
生物质选自麦杆。溶剂选自四氢萘。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按摩尔比1∶5取锆盐Zr(NO3)4和尿素配成总溶质浓度为19%的水溶液,生物质选自米糠壳。溶剂选自异丙醇。其余同实施例8。
实施例10
按摩尔比1∶5取锆盐Zr(SO4)2和尿素配成总溶质浓度为19%的水溶液,生物质选自菜籽壳。溶剂选自乙醇。其余同实施例7。
实施例11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26份生物质、0.21份纳米催化剂、70份溶剂、2.1份阻聚剂,在0.3Mpa压力、140℃温度下加热反应1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1∶4取锆盐和尿素配成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65℃,2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24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50%的硫酸浸渍3h,过滤,烘干,450℃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
生物质选自稻壳。溶剂选自乙二醇。锆盐选自ZrOCl2。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生物质选自稻壳。溶剂选自乙二醇。锆盐选自ZrOCl2。其余分别重复上述所有实施例。
实施例13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生物质选自木材。溶剂选自四氢萘。锆盐选自Zr(SO4)2。其余分别重复上述所有实施例。
实施例14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生物质选自竹子。溶剂选自四氢萘。锆盐选自Zr(SO4)2。其余分别重复上述所有实施例。
实施例15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中:生物质选自废纸。溶剂选自四氢萘。锆盐选自Zr(SO4)2。其余分别重复上述所有实施例。
实施例16
将上述所有实施例所涉及的纳米催化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其粒径均为20-100nm的纳米催化剂的。

Claims (3)

1、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重量配比为20-50份生物质、0.05-3份纳米催化剂、40-100份溶剂、2-8份阻聚剂,在0.1-6Mpa压力、100℃-500℃温度下加热反应0.5-5h,将温度冷却至室温,出料,分离出液化液;其中阻聚剂为苯酚;按摩尔比1∶0.2-20取锆盐和尿素配成水溶液,置于反应釜,控制温度60℃-150℃,1-4h后冷至室温,沉淀经陈化10-36h,过滤;烘干后,再用体积浓度30%-98%的硫酸浸渍1-5h,过滤,烘干,400℃-650℃下焙烧活化得到纳米催化剂;生物质为秸秆、稻壳、木材、竹子、废纸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四氢萘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锆盐为ZrOCl2、Zr(NO3)4、Zr(SO4)2中的一种。
CNB2006100193283A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156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93283A CN100551562C (zh)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93283A CN100551562C (zh)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1456A CN1931456A (zh) 2007-03-21
CN100551562C true CN100551562C (zh) 2009-10-21

Family

ID=3787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932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1562C (zh) 2006-06-08 2006-06-08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156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3980B (zh) * 2011-03-18 2013-11-13 华南理工大学 工业木质素热化学转化制备酚类化学品的方法
CN103013552B (zh) * 2012-12-17 2015-07-22 常州大学 常压下固体酸催化液化生物质制备生物油的方法
CN105860428B (zh) * 2016-05-30 2018-07-27 四川国能高科生物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热固性树脂改性的生物质油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1456A (zh) 200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baide et al. Reasons for processing of rice coproducts: Reality and expectations
Xu et al.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macroalgae and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hydrochars
CN104004582B (zh)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制备生物油反应物及生物油的方法
CN101348430B (zh)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秸秆制备乙酰丙酸的方法
Antunes et al. Bioenergy and biofuels: nanotechnological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Xio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pyrolysis of nitrogen-containing biomass for fuels, materials, and chemicals production
CN108671960A (zh) 一种高水热稳定性MOFs催化剂、制备及用于纤维素转化制备化学品的方法
CN101407727A (zh) 一种由生物质催化液化制备生物质液化油的方法
CN201864677U (zh) 一种生物质分级水解生产乙酰丙酸酯联产糠醛的装置
John et al. Biomass-based hydrothermal carbons for cat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cleanup: A review
CN100551562C (zh) 一种采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液化生物质的方法
Basumatary et al. Advances in CaO-based catalysts for sustainable biodiesel synthesis
CN100560202C (zh) 一种改性白云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u et al. Recyclable Zr/Hf-containing acid-base bifunctional catalysts for hydrogen transfer upgrading of biofuranics: A review
CN100363249C (zh) 纤维素废弃物水解残渣催化气化制取氢气的方法
Bala et al. Nanomaterials based sustainable bioenergy production systems: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
Ye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catalysts in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biomass to biofuel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CN108821283A (zh) 一种利用杉木树皮微波辅助水热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Bhagat et al. Carbon‐based nanocatalysts in biodiesel production
CN101598039A (zh) 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耦合互补发电方法
Ingle et al. Nanotechnology-based developments in biofuel production: current trends and applications
Saleh et al. Use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in sustainable biofuel production
Kushwaha et al. A way from biofuels to biorefinery: nano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s
Rehman et al. Role of Catalysis in Biofuels Production Process–A Review
CN112251268A (zh) 一种复合型生物质颗粒及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