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7704C - 共模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共模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7704C
CN100547704C CNB200610126565XA CN200610126565A CN100547704C CN 100547704 C CN100547704 C CN 100547704C CN B200610126565X A CNB200610126565X A CN B200610126565XA CN 200610126565 A CN200610126565 A CN 200610126565A CN 100547704 C CN100547704 C CN 1005477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e
extraction electrode
conductor layer
insulating barri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265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9052A (zh
Inventor
伊藤知一
奥村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2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9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77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770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不发生寄生电容和线间耐压性等问题的共模滤波器。该共模滤波器CF具有,包括螺旋部51和从该螺旋部51的一端延伸出的引出电极52的第1导体层5,包括螺旋部91和从该螺旋部91的一端延伸出的引出电极92的第2导体层9,配置在第1导体层5和第2导体层9之间的绝缘层7;其中,在第1导体层5中形成有引出电极53和引出电极54,在第2导体层9中形成有连接引出电极53和螺旋部51的另一端的连接导体93;通过形成在绝缘层7中的接触孔71~73,引出电极54与螺旋部91的另一端连接,引出电极53与连接导体93的一端连接,连接导体93的另一端与螺旋部51的另一端连接。

Description

共模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模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脑和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对于安装在电子设备内部电路中的线圈和电容器等电子部件,有小型化和薄型化的要求。作为对应于这种要求的薄膜型线圈部件之一,已知有共模滤波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095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共模滤波器(在同一文献中为积层型共模滤波器),跨过二层而配置为使两个线圈相互的缠绕方向相同、且各个线圈的各部分在相同的层上相互邻接。
因此,各个线圈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夹着层而接近,寄生电容增加。其结果是,共振频率下降,高频带区域的共模特性下降。而且,由于线圈的各部分在相同层上相互邻接,因此可能有线圈线间的耐压性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该技术性课题,也有如下提案:将线圈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形成于各自不同的层中,将螺旋线部分分别形成在两层中,仅用他们的导体部分由总共四层构成的共模滤波器。但是,在制造这种多层共模滤波器时,产生工艺增加、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等其他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序简单,不会发生寄生电容和线间的耐压性等问题的共模滤波器。
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导体层、第2导体层和绝缘层;所述第1导体层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1螺旋部,以及从该第1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1引出电极;所述第2导体层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2螺旋部,以及从该第2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2引出电极;所述绝缘层配置在第1导体层和第2导体层之间;在第1导体层中,形成有第3引出电极和第4引出电极;在第2导体层中,形成有连接第3引出电极和第1螺旋部的另一端的连接导体;通过分别形成在绝缘层上的接触孔,第4引出电极与第2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第3引出电极与连接导体的一端连接,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第1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形成,以第1导体层、第2导体层、以及夹持在它们中的绝缘层的三层结构为基本结构的共模滤波器,因此,可简化其制造工序。另外,由于通过连接导体,连接有与第1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的第3引出电极,因此,可确保与第1螺旋部的一端连接的第1引出电极的距离,可抑制寄生电容问题的发生。另外,由于在第1导体层中形成有与第2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的第4引出电极,因此,可确保与形成于第2导体层的第2引出电极的距离,可抑制寄生电容问题的发生。而且,由于分别在第1导体层中形成有第1螺旋部,在第2导体层中形成有第2螺旋部,因此可确保线间距离,可抑制线间耐压性问题的发生。
另外,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第1导体层和第2导体层,分别具有相互重合的区域。由于使第1导体层与第2导体层重合,因此,可提高共模特性。
此时,优选第1螺旋部,具有向第1螺旋部的中心侧进行弯曲的第1弯曲部分;第2螺旋部,在与第1弯曲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向第2螺旋部的中心的相反侧弯曲的第2弯曲部分;第1螺旋部中的第1弯曲部分以外的区域,和第2螺旋部中的第2弯曲部分以外的区域,相互重合。在此情况下,由于第1导体层和第2导体层重合的区域增大,因此,磁耦合增强。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共模特性。
另外,优选形成第1螺旋部的导体的长度,和形成第2螺旋部的导体的长度,实质上相同。在此情况下,由于第1螺旋部和第2螺旋部的电感值实质上相等,因此,可减小第1导体层和第2导体层的电感值的差。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共模特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在第1导体层和第2导体层各自中,形成有多个第1螺旋部、第1引出电极、第2螺旋部、第2引出电极、第3引出电极、第4引出电极、以及连接导体。由于在第1导体层和第2导体层各自中,形成有多个第1螺旋部、第1引出电极、第2螺旋部、第2引出电极、第3引出电极、第4引出电极、以及连接导体,因此,可提供一种所谓的矩阵型的共模滤波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为,具备:第3导体层,设置为使得在与第2导体层之间夹持第2绝缘层,且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3螺旋部和从该第3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5引出电极;第4导体层,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4螺旋部和从该第4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6引出电极;以及配置在第3导体层和第4导体层之间的第3绝缘层;在第4导体层上,形成有第7引出电极和第8引出电极;在第4导体层上,形成有连接第7引出电极和第3螺旋部的另一端的第2连接导体;通过分别形成在第3绝缘层上的接触孔,第8引出电极与第4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第7引出电极与第2连接导体的一端连接,第2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第3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由于除第1螺旋部和第2螺旋部以外,还具备第3螺旋部和第4螺旋部,因此,可提供4线的共模滤波器。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制造工序简单、不发生寄生电容和线间耐压性等问题的共模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层构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层构造体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层构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的层构造体的平面图。
图7是图4的层构造体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的一部分的分解平面图。
图9是图8的层构造体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CF、CF2…共模滤波器,MB1、MB3…第1磁性基板,LS、LS2…层构造体,MB2、MB4…第2磁性基板,3…第1绝缘层,5…第1导体层,7…第2绝缘层,9…第2导体层,11…第3绝缘层,51、91…螺旋部(spiral),52、53、54、55、92、94、95、96…引出电极,93…连接导体,71、72、73…接触孔,4…第1绝缘层,6…第1导体层,8…第2绝缘层,10…第2导体层,12…第3绝缘层,14…第3导体层,16…第4绝缘层,18…第4导体层,20…第5绝缘层,61、101、141、181…螺旋部,62、63、64、102、142、143、144、182…引出电极,103、183…连接导体,81、82、83、161、162、163…接触孔,205…第1导体层,207…第2绝缘层,209…第2导体层,251、291…螺旋部,251a、291a…弯曲部分,252、253、254、255、292、293、294、295…引出电极,256…连接导体,271、272、273…接触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见解,可通过参照仅用于示例而示出的附图,并考虑以下的详细叙述,而容易地理解。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相同部分添加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共模滤波器CF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共模滤波器CF为薄膜型共模滤波器,具备第1磁性基板MB1、层构造体LS和第2磁性基板MB2。在由第1磁性基板MB1、层构造体LS和第2磁性基板MB2构成的积层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端子电极1。端子电极1,形成为,从第1磁性基板MB1经层构造体LS,达到第2磁性基板MB2。另外,在上述积层体的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两对端子电极1。
图2是将共模滤波器CF分解表示的结构图。参照图2,对层构造体LS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层构造体LS为利用薄膜成形技术层叠第1绝缘层3、第1导体层5、第2绝缘层7(绝缘层)、第2导体层9和第3绝缘层11而形成。
第1绝缘层3,由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 resin)、环氧树脂(Epoxyresin)等电绝缘性及磁性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该第1绝缘层3用于缓和第1磁性基板MB1的凹凸,提高与第1导体层5的密合性。第1绝缘层3,在第1磁性基板MB1上利用旋旋涂(spincoat)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后,使其硬化而形成。
第1导体层5形成在第1绝缘层3上。第1导体层5具有螺旋部51(第1螺旋部)、引出电极52(第1引出电极)、引出电极53(第3引出电极)、引出电极54(第4引出电极)和引出电极55。第1导体层5,通过在第1绝缘层3上形成导体薄膜,利用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制作螺旋部51、引出电极52、53、54、55的图案而形成。
螺旋部51,在第1绝缘层3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引出电极52从螺旋部5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引出电极52,从螺旋部5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向第1绝缘层3的一边接近而形成。
引出电极53,从与引出电极52所接近的第1绝缘层3的一边相对的边,沿螺旋部51的外周形成。引出电极53的一端,配置在螺旋部51的外侧,与螺旋部5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
引出电极54,从与引出电极52所接近的第1绝缘层3的一边相对的边,沿第1绝缘层3的外周形成。引出电极54的一端,配置在与后述螺旋部9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引出电极55,形成在引出电极52所接近的第1绝缘层3的一边上。
第2绝缘层7,形成在第1导体层5上。第2绝缘层7,由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电绝缘性以及磁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在第2绝缘层7上,形成有接触孔71、72、73。
接触孔71,形成在可看穿到螺旋部5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的位置上。接触孔72,形成在可看穿到引出电极53的一端的位置上。接触孔73,形成在可看穿到引出电极54的一端的位置上。
第2绝缘层7,在第1导体层5上利用旋涂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对该涂布的树脂材料进行曝光、显影,并在将接触孔71、72、73形成在规定的位置上的状态下进行硬化而形成。
第2导体层9,形成在第2绝缘层7之上。第2导体层9,具有螺旋部91(第2螺旋部)、引出电极92(第2引出电极)、连接导体93、引出电极94、引出电极95和引出电极96。第2导体层9,通过在第2绝缘层7上形成导体薄膜,并利用光刻法制作螺旋部91、引出电极92、94、95、96、连接导体93的图案而形成。
螺旋部91,在第2绝缘层7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从螺旋部9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引出电极92。引出电极92,从螺旋部9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接近第2绝缘层7的一边而形成。螺旋部9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形成在与第2绝缘层7的接触孔73相对应的位置上。因此,形成螺旋部91时,在接触孔73中填满导体,与第1导体层5的引出电极54接触而电连接。
连接导体93,在螺旋部91的内侧,从与第2绝缘层7的接触孔71相对应的位置向与接触孔72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因此,在形成连接导体93后,在接触孔71和接触孔72中填满导体,第1导体层5的螺旋部5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和引出电极53,与连接导体93接触而电连接。
引出电极94,沿引出电极92所接近的第2绝缘层7的一边形成。引出电极95和96,沿与引出电极92所接近的第2绝缘层7的一边相对的边形成。
第3绝缘层11,形成在第2导体层9之上。第3绝缘层11,由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电绝缘性以及磁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第3绝缘层11,在第2导体层9上利用旋涂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后,使其硬化而形成。
第2磁性基板MB2通过粘合层(未图示)粘贴于第3绝缘层11上。
下面,参照图3,对第1导体层5和第2导体层9进行说明。图3为层构造体LS的平面图,是表示去除第3绝缘层11的状态的图。而且,在图3中,实线表示第2导体层9,虚线表示第1导体层5,由实线和虚线的双重线所描绘的部分,表示第1导体层5和第2导体层9的图案相重合的部分。
第1导体层5的螺旋部51,以形成在与接触孔71相接触的位置上的端部51a为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并以向外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以端部51b为外侧的端部(一端)。
引出电极52,由与螺旋部5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即端部51b连接的线状部52a,和与该线状部52a连接的板状部52b构成。
线状部52a,从螺旋部51的端部51b向第2绝缘层7的边7a延伸,沿边7a进行弯曲,到达板状部52b。
引出电极53,在与引出电极52相对的位置上,由沿第2绝缘层7的边7b形成的板状部53b和以连接板状部53b与接触孔72的方式延伸的线状部53a构成。
线状部53a,从板状部53b向螺旋部51延伸,形成为绕入螺旋部51,并到达接触孔72。
接触孔71和接触孔72连接在连接导体93的两端。另外,连接导体93,形成为从螺旋部51的内侧跨越至外侧。而且,由于接触孔72形成在离开螺旋部51的最外周部分的位置,因此,可避免在引出电极52和引出电极53之间(螺旋部51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寄生电容的发生。
第2导体层9的螺旋部91,以形成在与接触孔73相接触的位置上的端部91a为内侧的端部(另一端),以向外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以端部91b为外侧的端部(一端)。
引出电极92,由与螺旋部9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即端部91b连接的线状部92a和与该线状部92a连接的板状部92b构成。
线状部92a,从螺旋部91的端部91b向第2绝缘层7的边7a延伸,并沿边7a进行弯曲,到达板状部92b。
引出电极54,在与引出电极92(55)相对的位置上,由沿第2绝缘层7的边7b形成的板状部54b和以连接板状部54b和接触孔73的方式延伸的线状部54a构成。
线状部54a,从板状部54b向螺旋部91延伸,形成为绕入螺旋部91并沿第2绝缘层7的边7c伸出。然后,从边7c的大致中间位置进行弯曲,到达接触孔73。
接触孔73,连接于螺旋部9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和线状部54a。因此,螺旋部91和引出电极54接触并电连接。
引出电极54的线状部54a,由于形成在离开螺旋部91的最外周部分的位置上,因此,可避免在引出电极92和引出电极54之间(螺旋部91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寄生电容的发生。
如本实施方式,在使两个螺旋部51和螺旋部91夹持第2绝缘层7而形成时,与将两个螺旋部以相互的卷绕部分相邻的方式形成的情况相比,可确保线间的耐压性。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由于使两个螺旋部51和螺旋部91配置为具有从层叠方向看相互重叠的区域,因此,共模特性优异。另外,使两个螺旋部51和91配置为从层叠方向看相互重叠二分之一以上时,可进一步提高共模特性。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共模滤波器CF2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共模滤波器CF2,为薄膜型的共模滤波器,具备第1磁性基板MB3、层构造体LS2、第2磁性基板MB4。在由第1磁性基板MB3、层构造体LS2、第2磁性基板MB4构成的层压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端子电极2。端子电极2,形成为从第1磁性基板MB3经层构造体LS2到达第2磁性基板MB4。另外,在上述层压体的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四对端子电极2。
图5是将共模滤波器CF2分解表示的结构图。参照图5,对层构造体LS2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层构造体LS2,利用薄膜成形技术形成有第1绝缘层4、第1导体层6、第2绝缘层8(绝缘层)、第2导体层10、第3绝缘层10、第3导体层14、第4绝缘层16(第2绝缘层)、第4导体层18和第5绝缘层20。
第1绝缘层4,由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电绝缘性和磁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该第1绝缘层4用于缓和第1磁性基板MB3的凹凸,并提高与第1导体层6的密合性。第1绝缘层4,在第1磁性基板MB3上,利用旋涂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后,使其硬化而形成。
第1导体层6,形成在第1绝缘层4之上。第1导体层6,具有螺旋部61(第1螺旋部)、引出电极62(第1引出电极)、引出电极63(第3引出电极)、引出电极64(第4引出电极)、引出电极65、66、67、68、69。第1导体层6,通过在第1绝缘层4上形成导体薄膜,利用光刻法制作螺旋部61、引出电极62、63、64、65、66、67、68、69的图案而形成。
螺旋部61,在第1绝缘层4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从螺旋部6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引出电极62。引出电极62,形成为从螺旋部6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向第1绝缘层4的一边接近。
引出电极63,从与引出电极62所临近的第1绝缘层4的一边相对的边,沿螺旋部61的外周而形成。引出电极63的一端,在螺旋部61的外侧,配置在与螺旋部6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
引出电极64,从与引出电极62所临近的第1绝缘层4的一边相对的边起,沿第1绝缘层4的外周而形成。引出电极64的一端,配置在与后述螺旋部10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引出电极65、66、67,形成在引出电极62所临近的第1绝缘层4的一边上。另外,引出电极68、69,形成在与引出电极62所临近的第1绝缘层4的一边相对的边上。
第2绝缘层8,形成在第1导体层6之上。第2绝缘层8,由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电绝缘性和磁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在第2绝缘层8上,形成有接触孔81、82、83。
接触孔81,形成在可看穿到螺旋部6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的位置上。接触孔82,形成在可看穿到引出电极63的一端的位置上。接触孔83,形成在可看穿到引出电极64的一端的位置上。
第2绝缘层8为,在第1导体层6上利用旋涂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对该涂布的树脂材料进行曝光、显影,并在将接触孔81、82、83形成在规定的位置上的状态下进行硬化而形成。
第2导体层10,形成在第2绝缘层8之上。第2导体层10,具有螺旋部101(第2螺旋部)、引出电极102(第2引出电极)、连接导体103、引出电极104、105、106、107、108、109、110。第2导体层10,通过在第2绝缘层8上形成导体薄膜,并利用光刻法制作螺旋部101、引出电极102、104、105、106、107、108、109、110、连接导体103的图案而形成。
螺旋部101,在第2绝缘层8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从螺旋部10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引出电极102。引出电极102,从螺旋部10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以临近第2绝缘层8的一边的方式形成。螺旋部10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形成在与第2绝缘层8的接触孔83相对应的位置上。因此,形成螺旋部101时,在接触孔83中填满导体,与第1导体层6的引出电极64接触而电连接。
连接导体103,在螺旋部101的内侧,从与第2绝缘层8的接触孔81相对应的位置连接到与接触孔82相对应的位置而形成。因此,在形成连接导体103后,在接触孔81和82中填满导体,第1导体层6的螺旋部6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和引出电极63,与连接导体103接触而电连接。
引出电极104、105、106,沿引出电极102所临近的第2绝缘层8的一边形成。引出电极107、108、109、110,沿与引出电极102所临近的第2绝缘层8的一边相对的边形成。
第3绝缘层12,形成在第2导体层10之上。第3绝缘层12,由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电绝缘性和磁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第3绝缘层12为,在第2导体层10上利用旋涂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后,使其硬化而形成。
第3导体层14,形成在第3绝缘层12之上。第3导体层14,具有螺旋部141(第3螺旋部)、引出电极142(第3引出电极)、引出电极143(第7引出电极)、引出电极144(第8引出电极)、引出电极145、146、147、148、149。第3导体层14,通过在第3绝缘层12上形成导体薄膜,利用光刻法制作螺旋部141、引出电极142、143、144、145、146、147、148、149的图案而形成。
螺旋部141,在第3绝缘层12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从螺旋部14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引出电极142。引出电极142,从螺旋部14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临近第3绝缘层12的一边而形成。
引出电极143,从与引出电极142所临近的第3绝缘层12的一边相对的边,沿螺旋部141的外周形成。引出电极143的一端,配置在螺旋部141的外侧,与螺旋部14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
引出电极144,从与引出电极142所临近的第3绝缘层12的一边相对的边,沿第3绝缘层12的外周形成。引出电极144的一端,配置在与后述的螺旋部18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引出电极145、146、147,形成在引出电极142所临近的第3绝缘层12的一边。另外,引出电极148、149,形成在与引出电极142所临近的第3绝缘层12的一边相对的边上。
第4绝缘层16,形成在第3导体层14之上。第4绝缘层16由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电绝缘性和磁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在第4绝缘层16上,形成有接触孔161、162、163。
接触孔161,形成在可看穿到螺旋部14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的位置上。接触孔162,形成在可看穿到引出电极143的一端的位置上。接触孔163,形成在可看穿到引出电极144的一端的位置上。
第4绝缘层8,在第3导体层14上,利用旋涂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对该涂布的树脂材料进行曝光、显影,并在将接触孔161、162、163形成在规定的位置上的状态下进行硬化而形成。
第4导体层18,形成在第4绝缘层16之上。第4导体层18,具有螺旋部181(第4螺旋部)、引出电极182(第6引出电极)、连接导体183、引出电极184、185、186、187、188、189、190。第4导体层18,通过在第4绝缘层16上形成导体薄膜,并利用光刻法制作螺旋部181、引出电极182、184、185、186、187、188、189、190、连接导体183的图案而形成。
螺旋部181,在第4绝缘层16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矩形的螺线的方式形成。从螺旋部18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引出电极182。引出电极182,从螺旋部18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临近第4绝缘层16的一边而形成。螺旋部18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形成在与第4绝缘层16的接触孔163相对应的位置上。因此,形成螺旋部181时,在接触孔163中填满导体,与第3导体层14的引出电极144接触而电连接。
连接导体183,形成在螺旋部181的内侧,从与第4绝缘层16的接触孔161相对应的位置连接到与接触孔162相对应的位置为止。因此,在形成连接导体183后,在接触孔161和162中填满导体,第3导体层14的螺旋部14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和引出电极143,与连接导体183接触而电连接。
引出电极184、185、186,沿引出电极182所临近的第4绝缘层16的一边形成。引出电极187、188、189、190,沿与引出电极182所临近的第4绝缘层16的一边相对的边形成。
第5绝缘层20,形成在第4导体层18之上。第5绝缘层20,由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电绝缘性和磁绝缘性优异、加工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形成。第5绝缘层20,在第4导体层18上利用旋涂法、浸渍法、喷涂法等方法涂布上述树脂材料后,使其硬化而形成。
第2磁性基板MB4通过粘合层(未图示)粘贴于第5绝缘层20上。
下面,参照图6,对第1导体层6和第2导体层10进行说明。图6为层构造体LS2的平面图,是表示去掉从第3绝缘层11到第5绝缘层20的状态的图。而且,在图6中,实线表示第2导体层10,虚线表示第1导体层6,由实线和虚线的双重线所描绘的部分,表示第1导体层6和第2导体层10的图案相重叠的部分。
第1导体层6的螺旋部61,以形成在与接触孔81相接触的位置上的端部61a为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向外侧描绘矩形的螺线而形成,以端部61b为外侧的端部(一端)。
引出电极62,由与作为螺旋部6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的端部61b连接的线状部62a,和与该线状部62a连接的板状部62b构成。
线状部62a,从螺旋部61的端部61b向第2绝缘层8的边8a延伸,到达板状部62b。
引出电极63,在与引出电极62相对的位置上,沿第2绝缘层8的边8b形成的板状部63b,和连接板状部63b与接触孔82而延伸的线状部63a构成。
线状部63a,从板状部63b向螺旋部61延伸,形成为绕入螺旋部61,并到达接触孔82。
接触孔81和接触孔82连接在连接导体103的两端。另外,连接导体103,形成为从螺旋部61的内侧跨越至外侧。而且,由于接触孔82形成在离开螺旋部61的最外周部分的位置,因此,可避免在引出电极62和引出电极63之间(螺旋部61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寄生电容的发生。
第2导体层10的螺旋部101,以形成在与接触孔83相接触的位置上的端部101a为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向外侧描绘矩形的螺线而形成,以端部101b为外侧的端部(一端)。
引出电极102,由与作为螺旋部10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的端部101b连接的线状部102a,和与该线状部102a连接的板状部102b构成。
线状部102a,从螺旋部101的端部101b向第2绝缘层8的边8a沿着边8c延伸,到达板状部102b。
引出电极64,在与引出电极102(65)相对的位置上,由沿第2绝缘层8的边8b形成的板状部64b,和为了连接板状部64b和接触孔83而延伸的线状部64a构成。
线状部64a,从板状部64b向螺旋部101延伸,形成围绕螺旋部101并沿第2绝缘层8的边8c伸出。然后,从边8c的大致中间位置进行弯曲,到达接触孔83。
接触孔83,连接于螺旋部10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和线状部64a。因此,使螺旋部101和引出电极64接触而电连接。
引出电极64的线状部64a,由于形成在从螺旋部101的最外周部分离开的位置上,因此,可避免在引出电极102和引出电极64之间(螺旋部101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寄生电容的发生。
下面,参照图7,对第3导体层14和第4导体层18进行说明。图7为层构造体LS2的平面图,是表示去掉第5绝缘层20的状态的图。而且,在图7中,实线表示第4导体层18,虚线表示第3导体层14,由实现和虚线的双重线所描绘的部分,表示第3导体层14和第4导体层18的图案相重叠的部分。
第3导体层14的螺旋部141,以形成在与接触孔161相接触的位置上的端部141a为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向外侧描绘矩形的螺线而形成,以端部141b为外侧的端部(一端)。
引出电极142,由与作为螺旋部14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的端部141b连接的线状部142a、和与该线状部142a连接的板状部142b构成。
线状部142a,从螺旋部141的端部141b向第4绝缘层16的边16a延伸,到达板状部142b。
引出电极143,在与引出电极142相对的位置上,由沿第4绝缘层16的边16b形成的板状部143b、和为了连接板状部143b与接触孔162而延伸的线状部143a构成。
线状部143a,从板状部143b向螺旋部141延伸,形成围绕螺旋部141,并到达接触孔162。
接触孔161和接触孔162连接在连接导体183的两端。另外,连接导体183,形成为从螺旋部141的内侧跨越至外侧。而且,由于接触孔162形成在从螺旋部141的最外周部分离开的位置,因此,可避免在引出电极142和引出电极143之间(螺旋部141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寄生电容的发生。
第4导体层18的螺旋部181,以形成在与接触孔163相接触的位置上的端部181a为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形成为向外侧描绘矩形的螺线,以端部181b为外侧的端部(一端)。
引出电极182,由与作为螺旋部18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的端部181b连接的线状部182a、和与该线状部182a连接的板状部182b构成。
线状部182a,从螺旋部181的端部181b向第4绝缘层16的边16a延伸,到达板状部182b。
引出电极144,在与引出电极182(147)相对的位置上,由沿第4绝缘层16的边16b形成的板状部144b、和为了连接板状部144b和接触孔163而延伸的线状部144a构成。
线状部144a,从板状部144b向螺旋部181延伸,形成围绕螺旋部181并沿第4绝缘层16的边16c伸出。然后,从边16c的大致中间位置进行弯曲,到达接触孔163。
接触孔163,连接于螺旋部18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和线状部144a。因此,使螺旋部181和引出电极144接触而电连接。
引出电极144的线状部144a,由于形成在从螺旋部181的最外周部分离开的位置上,因此,可避免在引出电极182和引出电极144之间(螺旋部181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寄生电容的发生。
如本实施方式,在使两个螺旋部61和螺旋部101夹持第2绝缘层8而形成时,与形成为使两个螺旋部相互的卷绕部分相邻的情况相比,可确保线间的耐压性。对于螺旋部141、螺旋部181和第4绝缘层16也相同。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由于使两个螺旋部61和螺旋部101配置为从层叠方向观察具有相互重叠的区域,因此,共模特性优异。另外,在使两个螺旋部61和螺旋部101配置为从层叠方向观察相互重叠二分之一以上时,可进一步提高共模特性。对于螺旋部141、螺旋部181和第4绝缘层16也相同。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所谓4线型共模滤波器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分别连接中心附近的引出电极62和66、引出电极63和69、引出电极142和146、引出电极143和148、引出电极185和186、引出电极188和189,而作为3线的。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8,对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在第1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CF中,代替第1导体层5、第2绝缘层7、第2导体层9,设置有如图8所示的第1导体层205、第2绝缘层207、第2导体层209。
第1导体层205,形成在第1绝缘层3(参照图2)之上。第1导体层205,如图8(a)所示,具有螺旋部(第2螺旋部)251、引出电极252、引出电极253(第2引出电极)、引出电极254、引出电极255、连接导体256。引出电极252、253,配置在第1绝缘层3的一边侧,引出电极254、255,配置在与引出电极252、253所临近的第1绝缘层3的一边相对的边侧。
螺旋部251,在第1绝缘层3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具有矩形的螺线而形成。螺旋部251,具有向引出电极254、255侧,弯曲成大致矩形形状的弯曲部分251a(第2弯曲部分)。从螺旋部25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引出电极253。螺旋部25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弯曲部分251a的区域,并与连接部257连接。
连接导体256,形成在螺旋部251的内侧区域中的弯曲部分251a附近位置上。在连接导体25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部258、259。
第2绝缘层207,形成在第1导体层205之上。在第2绝缘层207中,如图8(b)所示,形成有接触孔271、272、273。接触孔271,形成在可看穿至连接部257的位置上;接触孔272,形成在可看穿至连接部258的位置上;接触孔273,形成在可看穿至连接部259的位置上。
第2导体层209,形成在第2绝缘层207之上。第2导体层209,如图8(c)所示,具有螺旋部(第1螺旋部)291、引出电极292(第1引出电极)、引出电极293、引出电极294(第4引出电极)、引出电极295(第3引出电极)。引出电极292、293,配置在第2绝缘层207的一边侧(与引出电极252、253相对应的一侧);引出电极294、295,形成在与引出电极292、293所临近的第2绝缘层207的一边相对的边侧(与引出电极254、255相对应的侧)。
螺旋部291,在第2绝缘层207所沿着的平面上,按照描绘具有矩形形状的螺线而形成。螺旋部291,在与螺旋部251的弯曲部分251a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向螺旋部291的中心侧弯曲成大致矩形形状的弯曲部分291a(第1弯曲部分)。引出电极292从螺旋部291的外侧的端部(一端)延伸出。螺旋部291的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弯曲部分291a的区域,并与形成在与接触孔273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连接部296连接。
引出电极294,由沿第2绝缘层207的一边形成的板状部294b、和为了与形成在与板状部294b和接触孔271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连接部297进行连接而延伸的线状部294a构成。
引出电极295,由沿第2绝缘层207的一边形成的板状部295b、和为了与形成在与板状部295b和接触孔272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连接部298进行连接而延伸的线状部295a构成。
下面,参照附图9,对第1导体层205和第2导体层209进行说明。图9为本实施方式的层构造体LS的平面图,是表示去掉第3绝缘层11(参照图2)的状态的图。
第1导体层205的螺旋部251中的弯曲部分251a以外的区域,和第2导体层209的螺旋部291中的弯曲部分291a以外的区域,从层构造体LS的层叠方向观察相互重叠。也就是说,使螺旋部251、291之间不重叠的区域为最小限度,而形成线圈导体图案。由此,因为共模滤波器的磁性耦合提高,所以,传送信号的差分方式(differential mode)(正常方式(normal mode))的阻抗降低。其结果是,可减小信号传送中的损失,可进行良好的信号传送。
另外,从层叠方向观看时,弯曲部分251a、291a形成有大致四方形部,在与其四方形部的内侧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上,配置有用于连接第1导体层205和第2导体层209的接触孔271、272。另外,连接导体256,形成为跨越弯曲部分291a。因此,可利用弯曲部分251a、291a,使空间效率良好地形成引出电极252~255以及连接导体256和引出电极292~295。
而且,使螺旋部251、291,形成为2个线圈的导体长度相等。在此情况下,螺旋部251、291的电感值(inductance)以及阻抗值也相等。另外,各线圈的线间的线路长度之差变小。由此,因为各线的电阻的差减小,因此,可充分抑制,对利用共模滤波器的接受端检测出的信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根据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可避免螺旋部的输入部和输出部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发生,同时,可确保螺旋部的线间耐压性。
另外,由于可确保优异的磁耦合,同时,可使2个线圈的阻抗差变小,因此,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共模滤波器的共模特性成为可能。
而且,本实施方式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CF变形的实施方式,但是,显而易见,也可适用于如第2实施方式的,所谓4线型的共模滤波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在一个导体层中仅设置一个螺旋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在一个导体层中具有多个螺旋部的所谓矩阵型的共模滤波器。
例如,根据参照图1~3进行说明的共模滤波器CF,以其原位置关系设置多组第1导体层5的螺旋部51、引出电极52、引出电极53、引出电极54、引出电极55。在第2导体层9中,与在第1导体层5中设置的多个组相对应,以其原位置关系设置多组螺旋部91、连接导体93、引出电极92、引出电极94、引出电极95、引出电极96。对于参照图4~7进行说明的共模滤波器CF2也相同。

Claims (4)

1.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是具备第1导体层、第2导体层和绝缘层的共模滤波器,
所述第1导体层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1螺旋部,和从该第1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1引出电极,
所述第2导体层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2螺旋部,和从该第2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2引出电极,
所述绝缘层配置在所述第1导体层和所述第2导体层之间;
在所述第1导体层中,形成有第3引出电极和第4引出电极;
在所述第2导体层中,形成有连接所述第3引出电极和所述第1螺旋部的另一端的连接导体;
通过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接触孔,所述第4引出电极与所述第2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3引出电极与所述连接导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1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1螺旋部具有向所述第1螺旋部的中心侧弯曲的第1弯曲部分;
所述第2螺旋部在与所述第1弯曲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向所述第2螺旋部的中心的相反侧弯曲的第2弯曲部分;
所述第1螺旋部中的所述第1弯曲部分以外的区域与所述第2螺旋部中的所述第2弯曲部分以外的区域相互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1螺旋部的导体的长度与形成所述第2螺旋部的导体的长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导体层和所述第2导体层中,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第1螺旋部、所述第1引出电极、所述第2螺旋部、所述第2引出电极、所述第3引出电极、所述第4引出电极、以及所述连接导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3导体层、第4导体层和第3绝缘层,
所述第3导体层,配置为在其与所述第2导体层之间夹持有第2绝缘层,并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3螺旋部以及从该第3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5引出电极;
所述第4导体层,具有按照描绘螺线的方式形成的第4螺旋部以及从该第4螺旋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6引出电极;和
所述第3绝缘层配置在所述第3导体层和所述第4导体层之间;
在所述第4导体层上,形成有第7引出电极和第8引出电极;
在所述第4导体层上,形成有连接所述第7引出电极和所述第3螺旋部的另一端的第2连接导体;
通过形成在所述第3绝缘层上的接触孔,所述第8引出电极与所述第4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7引出电极与所述第2连接导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2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3螺旋部的另一端连接。
CNB200610126565XA 2005-08-26 2006-08-28 共模滤波器 Active CN1005477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46532 2005-08-26
JP2005246532 2005-08-26
JP2006194479 2006-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9052A CN1929052A (zh) 2007-03-14
CN100547704C true CN100547704C (zh) 2009-10-07

Family

ID=37858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26565XA Active CN100547704C (zh) 2005-08-26 2006-08-28 共模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770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5311A1 (en) * 2012-07-05 2014-01-09 Laird Technologies (Shenzhen) Ltd. Common mode filters
CN103280298A (zh) * 2013-05-29 2013-09-04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线圈及其激光切割制造方法
KR101973410B1 (ko) * 2013-08-14 2019-09-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박막 인덕터용 코일 유닛, 박막 인덕터용 코일 유닛의 제조방법, 박막 인덕터 및 박막 인덕터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9052A (zh) 200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3626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4135928B2 (ja) バラン
US7091816B1 (en) Common-mode choke coil
JP4500840B2 (ja) 積層型バラン及び混成集積回路モジュール並びに積層基板
JP6138752B2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38322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2006261585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06877835A (zh) 电子部件
CN115394521A (zh) 共模滤波器
CN100547704C (zh) 共模滤波器
JP4415930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WO2017221794A1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TW202139516A (zh) 模組基板用天線以及使用模組基板用天線的模組基板
JP2014038883A (ja) 電子部品およ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209882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2007214448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208753080U (zh) Lc滤波器
KR20100019972A (ko) 적층 콘덴서
KR20100021988A (ko) 적층 콘덴서
US20030193386A1 (en) Miniaturized common mode filter
WO2005043750A1 (ja) 電磁遅延線の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CN215451077U (zh) 电感器电桥以及电子设备
JP2018170315A (ja) コイル部品
JP7115117B2 (ja) Lcフィルタ
CN113808829A (zh) 共模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