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8457C -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8457C
CN100538457C CNB2005100763437A CN200510076343A CN100538457C CN 100538457 C CN100538457 C CN 100538457C CN B2005100763437 A CNB2005100763437 A CN B2005100763437A CN 200510076343 A CN200510076343 A CN 200510076343A CN 100538457 C CN100538457 C CN 1005384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ing
frame type
front baffle
afterframe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63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7410A (zh
Inventor
张政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0763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8457C/zh
Publication of CN1877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7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84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845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用以将一前框架组装在一后框架上。其包括一组装导具和一上压板,组装导具还包括一用于环固后框架的框型主体及多个设于框型主体内侧的弹片,用于托夹并固定前框架。上压板还包括一框型部、一上压部、一上压部与框型部形成的容室,用以容置前框架,以及一弹性部,用以弹性地接触容置在容室中的前框架。

Description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组装一液晶显示模块的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外型轻薄、耗电量少以及无辐射污染等特性,所以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平面电视、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产品上,甚至已有逐渐取代传统台式计算机的CRT监视器的趋势。
一般来说,液晶显示模块为一液晶显示器中最关键的装置,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背光模块,以及用于组合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的前框架。参照图1,图1为公知一液晶显示模块10的剖面示意图。液晶显示模块10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2和一背光模块14。背光模块14包括至少一光源16、一导光板18设于光源16上方、以及一反射板20设于光源16下方。此外,背光模块14还包括一后框架22和一前框架24,用来固定和保护液晶显示面板12和背光模块14。
公知组装液晶显示模块10的方法是先将液晶显示面板12和背光模块14组合后,再以人工方式将前框架24组装在后框架22表面。但在此方式下,组装者必须先以前框架24的一侧对准后框架22装入,再将前框架其它侧对准下压于后框架22表面,方能使前框架24覆盖在后框架22的侧面上,以便卡固于后框架22表面。
由上述可知,传统上产业界在生产液晶显示模块时,仍然必须以人工方式组装液晶显示模块,不但既耗时又费力,而且无法确保稳定的组装质量,更不能以自动化方式降低制作成本。因此自动化组装液晶显示模块是产业界仍需研发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组装液晶显示模块的组装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上述公知技术中以人工组装液晶显示模块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揭示一种组装装置,用于将一前框架组装在一后框架上。本发明的组装装置主要包括一组装导具和一上压板。组装导具包括一用于环固后框架的外侧的框型主体和多个分别设于该框型主体内侧的弹片,其中,弹片向上突出于框型主体表面,用于托夹前框架的内侧以将前框架固定在框型主体上。上压板则包括一框型部、一上压部以及一弹性部,其中框型部的内尺寸略大于前框架的外尺寸,而上压部设置在框型部的内侧,并与框型部形成一容室以容置前框架,弹性部则设在容室中并连接上压部,用以弹性地接触容置在容室中的前框架。
根据本发明,还揭示一种组装一液晶显示模块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先提供一背光模块、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前框架,其中背光模块包括一后框架。接着提供一本发明的组装装置,其中,本发明的组装装置包括一组装导具和一上压板,而组装导具又包括一框型主体和多个弹片,分别设在框型主体内侧并向上突出于框型主体,并微微向内侧倾斜。上压板则包括一框型部、一连接框型部并设于框型部内侧的上压部、以及至少一弹性部连接于上压部。接着,组合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并将组合后的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置于组装导具的框型主体内,并将前框架置于组装导具之上,同时使组装导具的多个弹片延伸至前框架内侧,以固定前框架的位置。然后,再将上压板置于前框架和组装导具之上,接着下压上压板,以使上压板的弹性部弹靠前框架,并使前框架向后框架移动而卡固在后框架表面。
由于本发明组装装置的组装导具所包括的框型主体内尺寸约等于前框架的内尺寸,并在框型主体内侧设有多个弹片,因此,当前框架放置在组装导具上方时,弹片可容易延伸至前框架内侧并将前框架托夹固定在框型主体上。再通过下压置于前框架和组装导具上方的上压板,便可带动前框架和组装导具向下移动。同时,弹片也会因为组装导具向下移动而弹性地撑开前框架下侧,使前框架可以容易地套覆在置于下方的后框架表面,而当组装导具继续向下移动时,弹片将自动脱离前框架内侧,以使前框架卡固在后框架上。
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组装装置,便可以快速的流程和方式完成液晶显示模块的组装,改善了公知技术中必须用人工准确对准后框架表面才能将前框架组装在后框架上的费时工作。利用本发明组装装置及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于理解,下面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一液晶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使用图2所示组装装置进行组装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图2所示组装装置在操作时的动作图;
图6和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组装装置在操作时的动作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装导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50的外观示意图,本发明组装装置50是用来将一前框架58组装于一后框架60,而图3则为使用图2所示组装装置50进行组装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组装装置50包括一组装导具52、一上压板54以及一基座56。组装导具52具有一框型主体62,用以环固后框架60的外侧,因此,框型主体62的内尺寸略大于后框架60的外尺寸。此外,组装导具52还具有多个弹片64,分别设在框型主体62的内侧,并向上突出于框型主体62,且微微向内侧倾斜。因此,当前框架58放置在组装导具52之上时,弹片64将延伸至前框架58的内侧,并托夹前框架58内侧以将前框架58固定在框型主体62之上。
上压板54包括一框型部66和一上压部68,其中上压部68设置在框型部66的内侧,并与框型部66形成一容室70,以在进行组装时容置前框架58,因此,框型部66的内尺寸略大于前框架58的外尺寸。上压板54还包括至少一弹性部72,设在容室70中并连接上压部68,用于在进行组装前框架58和后框架60时,弹性地接触容置在容室70中的前框架58。在本实施例中,上压板54包括一弹性部72,设在容室70中并连接上压部68,以在进行组装时,可以均匀地弹靠容置在容室70中的前框架58。
如图2所示,基座56为一矩形板体,其尺寸约等于后框架60的外尺寸,因此,在利用组装装置50进行前框架58与后框架60的组装时,基座56得以置于组装导具52的内侧,并用于承载固定后框架60。此外,基座56表面可选择性地设置多个凹槽78,分别对应于弹片64,以防止弹片64摩擦基座56,造成基座56的损坏。
由于本实施例的前框架58和后框架60为一液晶显示模块的部分构件,用来嵌固一液晶显示面板74和一背光模块,因此在将前框架58组装在背光模块的后框架60表面之前,需先组装液晶显示面板74和背光模块,再利用组装装置50进行前框架58和后框架60的组装。参照图3,利用组装装置50来组装前框架58和后框架60时,先将组合后的液晶显示面板74、背光模块76容置在组装导具52的内侧,并同时使组合后的液晶显示面板74、背光模块76放置在基座56上方,再将前框架58放置在组装导具52和后框架60的上方,通过组装导具52的弹片64托夹固定前框架58的位置,最后将上压板54放置在组装导具52和前框架58的上方。
参照图4和图5,图4和图5为图2所示组装装置50在操作时的动作图。利用组装装置50进行前框架58和后框架60的组装时,对上压板54的上压部68向下施力,以使上压板54向下移动,同时,上压板54的框型主体66因与组装导具52相接触,也将下压组装导具52,使组装导具52向下移动。另一方面,当上压板54被下压而向下移动时,相对于前框架58的弹性部72也将弹靠前框架58,并使得前框架58向后框架60移动而卡固在后框架60表面。如图4所示,弹性部72主要是多个弹簧72a,而在弹簧72a下端则另设有一活动压板72b,用于向下弹靠置于容室70中的前框架58。
此外,在组装导具52被框型主体66下压时,弹片64将随着组装导具52向下移动而略微弹性地撑开前框架58的下侧,使前框架58得以覆盖在后框架60表面而卡固在后框架60上。同时,弹片64也将继续随着组装导具54向下移动而弹性地脱离前框架58的内侧,以完成液晶显示模块的组装。在将前框架58组装在后框架60表面后,将上压板54回复到未下压的位置,取出液晶显示模块后,组装导具回复到未下压的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次前框架与后框架的组装。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利用本发明组装装置50进行组装液晶显示模块时,会在前框架58的内表面或后框架60的外表面留下轻微的弹片64的摩擦痕迹。
此外,上述将液晶显示面板74、背光模块76和组装导具52置于基座56上方、将前框架58置于组装导具52上方、将上压板54放置于组装导具52和前框架58的上方以及下压上压板54等步骤,都可利用人工或机械手等设备进行。因此,在利用本发明组装装置50进行组装液晶显示模块时,可配合其它组装装置以达到全面自动化的目标,以便提升液晶显示模块的产量。
参照图6和图7,图6和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组装装置100在操作时的动作图。同样地,组装装置100包括一组装导具102、一上压板104以及一基座105。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上压板104包括一框型部106、一上压部108以及一压杆110,其中压杆110是垂直设于框型部106之中并突出于框型部106,当上压板104置于组装导具102上方时,压杆110对应于组装导具102的框型主体118,且与框型主体118相接触。因此,在进行前框架116和后框架114的组装时,先对上压板104向下施力,使上压部108同时压抵前框架116以及组装导具102向下移动,以使前框架116卡扣于后框架114表面。接着,再将压杆110下压,通过压杆110推动组装导具102继续向下移动,以使组装导具102的弹片112向下脱离前框架116的内侧。简单地说,利用本发明组装装置100进行前框架116和后框架114的组装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组装程序:先对上压部108向下施力,使前框架116卡固于后框架114表面;再将压杆110下压,以使弹片112被框型主体118带动而脱离前框架116。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装导具150的示意图。组装导具150包括一框型主体152和多个弹片154,而框型主体152是由多个组件组成,在本实施例中,组成框型主体152的组件包括一长条形组件152a以及一马蹄形组件152b,两者间具有至少一扣件152c,以将长条形组件152a固定在马蹄形组件152b上,以便组合成完整的框型主体152。同样地,框型主体152的内尺寸约等于欲组装的前框架的内尺寸,并略大于欲组装的后框架的外尺寸。因此,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组装导具150时,可先将组合后的液晶显示器和背光模块等由马蹄形组件152b的凹口置入,再将长条形组件152a固定在马蹄形组件152b上,便可将完整的组装导具150和后框架一并放置在基座上,以进行前框架的组装。
另一方面,当利用本发明组装装置完成前框架与后框架的组装时,可先将上压板移开,然后拆卸组装导具150,将长条形组件152a从马蹄形组件152b上拆下,以利于下一个后框架置入组装导具150中。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组装导具也由多个长条形组件152a组合而成完整的框型主体。
由于本发明组装装置的组装导具包括多个弹片,因此在组装程序中,向下移动的弹片可以弹性地撑开置于组装导具上方的前框架,以使前框架容易覆盖在后框架的侧壁表面。另外,通过本发明上压板的弹性部或压杆的设计,可以进一步使前框架内侧的弹片继续向下移动而脱离前框架,以完成前框架和后框架的组装。
与公知技术相比较,通过本发明组装装置的组装导具以及上压板的特殊的设计,在组装前框架和后框架时,只需将前框架置于组装导具上方,并下压上压板,使组装导具和前框架一并向下移动,便可完成组装。根据本发明的组装装置以及组装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公知技术中,以人工方式对准后框架表面卡扣前框架的费时组装工作。因此,利用本发明组装装置及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装装置,用于将一前框架组装在一后框架上,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一基座,用以承载所述后框架;
一组装导具,其包括:
一框型主体,置于所述后框架的外侧;以及
多个弹片,分别设在所述框型主体的内侧,并向上突出于所述框型主体;以及
一上压板,其包括:
一框型部;
一上压部,设置在所述框型部的内侧,并与所述框型部形成一容室;以及
至少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容室中并连接所述上压部,用以弹性地接触容置在所述容室中的所述前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在利用所述组装装置来组装前框架和后框架时,后框架容置在组装导具的内侧,前框架放置在组装导具和后框架的上方,而上压板则放置在组装导具和前框架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当所述前框架卡固在后框架上时,弹片因为组装导具向下移动而弹性地脱离前框架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至少一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还包括一活动压板,设于弹簧的下端,用于向下弹靠置于容室中的前框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为一液晶显示模块的部分构件,用于嵌固一液晶显示面板和一背光模块。
7.一种组装装置,用于将一前框架组装在一后框架上,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一基座,用以承载所述后框架;
一组装导具,其包括:
一框型主体,置于所述后框架的外侧;以及
多个弹片,分别设在所述框型主体的内侧,并向上突出于所述框型主体;以及
一上压板,其包括:
一框型部,所述框型部的内尺寸大于所述前框架的外尺寸;
一上压部,设置在所述框型部的内侧,并与所述框型部形成一容室;以及
至少一压杆,设于所述框型部之中并突出于所述框型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为一液晶显示模块的部分构件,用于嵌固一液晶显示面板和一背光模块。
9.一种组装液晶显示模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背光模块、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前框架,其中所述背光模块具有一后框架;
提供一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一基座,用以承载所述后框架;
一组装导具,其包括:
一框型主体,大于所述后框架的外尺寸;以及
多个弹片,分设在所述框型主体的内侧,并向上突出于所述框型主体;以及
一上压板,其包括:
一框型部,所述框型部的内尺寸略大于所述前框架的外尺寸;
一上压部,所述上压部连接所述框型部,并设置在所述框型部的内侧,且所述上压部和所述框型部形成一容室;以及
至少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容室中并连接于所述上压部;
组合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块,并将组合后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块置于所述组装导具的所述框型主体内;
将所述前框架置于所述组装导具之上,并使所述弹片延伸至所述前框架内侧,以固定所述前框架的位置;
将所述上压板置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组装导具之上;
下压所述上压板,以使所述弹性部弹靠所述前框架,并使所述前框架向所述后框架移动而卡固在所述后框架表面。
10.一种组装装置,包括:
一基座;
一组装导具,设在所述基座上方,所述组装导具包括:
一框型主体;以及
多个弹片,分别设在所述框型主体的内侧,并向上突出于所述框型主体;以及
一上压板,其包括:
一框型部;
一上压部,设置在所述框型部的内侧,并与所述框型部形成一容室;以及
至少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容室中并连接于所述上压部。
CNB2005100763437A 2005-06-10 2005-06-10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45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63437A CN100538457C (zh) 2005-06-10 2005-06-10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63437A CN100538457C (zh) 2005-06-10 2005-06-10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7410A CN1877410A (zh) 2006-12-13
CN100538457C true CN100538457C (zh) 2009-09-09

Family

ID=3750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634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457C (zh) 2005-06-10 2005-06-10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845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917B (zh) * 2011-08-15 2013-03-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及方法
CN103358271B (zh) * 2012-03-29 2015-08-26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的组装工具
CN110673377A (zh) * 2019-10-30 2020-01-10 徐州众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幕的组装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5044B2 (ja) * 1999-06-18 2004-06-07 株式会社 日立インダストリイズ 基板の組立て装置とその方法、及び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5044B2 (ja) * 1999-06-18 2004-06-07 株式会社 日立インダストリイズ 基板の組立て装置とその方法、及び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7410A (zh) 200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3558C (zh) 显示装置
CN100538457C (zh) 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08231252U (zh) 一种多工位边框后盖组合焊接设备
CN104597650A (zh) 曲面液晶显示装置的前框以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202501341U (zh)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201383057Y (zh) 一种新型的lcd框架成型结构
CN1987600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1598861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
CN202587064U (zh) 移动终端的显示模块固定装置
CN103272928A (zh) 一种拉楔侧翻装置及冷冲压模具
CN201853929U (zh) 一种连接器金属外壳的自动成型装置
US912831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8636749U (zh) 一种可维护电容触摸屏一体机结构
CN201340697Y (zh) 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
CN100410769C (zh) 背光模块及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211938488U (zh) 一种转轴整形治具
CN219542049U (zh) 一种压紧机构
CN200953111Y (zh) 适配卡固定装置
CN201988623U (zh) 一种lcd端子连续冲压模的切口凸模
CN205798157U (zh) 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板材弯折件的弯折模具
CN203449711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贴合模具
CN204945543U (zh) 小型lcd显示屏组
CN103611827A (zh) 一种汽车风扇电机机盖铆合机
CN216372399U (zh) 一种亚克力板生产用精确裁切装置
CN210557317U (zh) 移送型气门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