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7106C - 多电弧焊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电弧焊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7106C
CN100537106C CNB2005100905476A CN200510090547A CN100537106C CN 100537106 C CN100537106 C CN 100537106C CN B2005100905476 A CNB2005100905476 A CN B2005100905476A CN 200510090547 A CN200510090547 A CN 200510090547A CN 100537106 C CN100537106 C CN 1005371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er part
secondary inductor
electric arc
described system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0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8905A (zh
Inventor
埃里奥特·K.什塔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coln Glob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Lincoln Glob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coln Global Inc filed Critical Lincoln Glob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788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8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71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710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0Othe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Protective circuits; Remote controls
    • B23K9/1006Power supply
    • B23K9/1043Power supply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ic circuit
    • B23K9/1068Electric circuits for the supply of power to two or more arcs from a single sou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008Welding without shielding means against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e
    • B23K9/0017Welding without shielding means against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e using more than one 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6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 B23K9/173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and of a consumable electrode
    • B23K9/1735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and of a consumable electrode making use of several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Control (AREA)
  • Generation Of Surge Voltage And Current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分别与公共的工件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电弧进行焊接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电极由来自单个电源的电源线驱动。该系统包括:一个电感器,其具有磁芯,中心抽头,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在所述抽头和所述第一接线端之间的第一线圈部分和在所述抽头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的第二线圈部分,所述电源线连接到所述抽头。第一电路将所述第一电弧与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串联,第二电路将所述第二电弧与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串联,第一独立辅助电感器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与所述第一电弧之间的所述第一电路中,第二独立辅助电感器在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弧之间的所述第二电路中。

Description

多电弧焊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弧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多电弧的直流或者交流焊接的系统。
背景技术
管材的电弧焊接通常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操作,其中两个或多个电极沿着在两个管材之间的间隔中的路径一致地移动,以下把管材称为工件。融化第一个电极以放置焊珠来填充两个管材之间的根部间隙。融化后面的电极并逐层淀积融化的金属来填充两个管材之间的间隙,因此,最后完成焊接管道的接合处。在自动焊接操作中,产生多个电弧的多个电极的使用涉及级联排列并一致移动的每个电极使用单独的电源。这一公知的技术包含在几个专利中,比如Stava 6,207,929中,在这里作为背景技术引用。使用单独的电源来驱动每个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弧,每个电弧由它专用的电源独立地控制。本发明涉及使用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系统,这种扼流线圈是经常被Ohio州Cleveland市的Lincoln Electric公司使用的部件,并在几个专利中揭示了,比如Stava6,051,810,这里作为背景技术引用。这两个Stava专利说明了本发明所针对的现有技术,具体地说,如本发明所使用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因此,没有必要讨论级联工作的现有技术的电极的细节或者位于用于焊接的电源的输出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细节。
在使用多电弧的时候,比如以级联安排的电极的自动焊接处理,用来产生用于焊接处理的电弧的每个电极使用独立的电源已经是通常的做法。这样的系统和方法是昂贵的,而且包含相当大的空间和重量,特别是在焊接操作期间电源必须沿着管道移动的时候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减少具有两个或多个电弧的自动焊接的成本和重量,提出一种单个电源,其电源内部安装的一个扼流线圈限制电流的大小,特别是当其中的一个电弧意外短路的时候。这解决了过电流的问题;然而,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当一个电弧的发生短接电路的时候,从电源流向该扼流线圈的所有电流都被引导到短路的电极。因此,与其他电极相关的电弧都熄灭了,当短路消除的时候必须重新启动。为了减轻这一问题,级联的电极安排经常以喷射模式工作来把意外短路的情况降到最低,从而排除一个电弧的短路熄灭其他电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这种解决方案极大地减少了自动焊接处理中使用级联电极的电焊操作的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多个电弧进行电弧焊接的系统,其中的焊接处理不局限于喷射焊接,但是一个电弧的短路不会熄灭在一组级联安排的电极中其他的电弧。依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与所有电极公共的工件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电弧进行焊接的系统。公共的工件可以是间隔的管材,通过依次融化第一和第二电极进行连接,因为这些电极是一致地移动的。在这一系统中,电极是由单个电源驱动的,在其输出使用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第一电感器或线圈部分与第一电极串联,第二电感器或线圈部分与第二电极串联。用这种方式,当一个电极与工件短路的时候,其他电弧保持留一段时间,保持的时间是由与电极串联的电感器的感性电抗决定的。优选的电弧延续时间在1.0ms到10ms的范围内,最好在4.0-6.0ms的范围内。依照本发明,不同电弧的电感器缠绕在一单独的或者共同的磁芯上,以通常在Stava6,051,810专利中表示的类型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形式。每个电极与一个或者多个电感器串联,其中的电感器是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每个线圈部分。
根据本发明,如Stava 6,051,810专利所示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装备把扼流线圈的一端连接到第一电弧的第一单独的辅助电感器和把扼流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电弧的第二单独的辅助电感器。这样,驱动两个电弧的串联电路包括来自中心抽头的线圈的线圈部分以及单独的辅助电感器用来控制驱动第一和第二电弧的串联电路中总的电感。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续流二极管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和它相关的电弧并联。续流二极管根据标准的续流二极管的原理工作来控制极性变化的通过该电弧的电流。本发明还有另一种形式是每个辅助电感器提供可调节的电感来控制在发生短路时间之前的正常焊接期间该电弧的实际动力,短路发生时将使用在未短路电弧的电感中所存储的能量来保持未短路电弧的稳定性。这样,可以为给定的电源设计一个标准中心抽头扼流线圈,其输出用于两个或者多个电弧。如果需要不同的感性电抗,只要改变辅助电感器。这减少了输出电路的成本,并且允许使用通常标准的中心抽头电感器。
为了将由于一个电弧短路引起的不一致的焊接和因此熄灭其他电弧的情况降到最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感器,具有一个或多个部分,并与每个电弧串联。这些电感器部分缠绕在具有合适的磁芯材料,气隙,横截面区域以及导线线圈匝数的磁芯上,这样使得每个电弧串联的感性电抗存储足够的能量来保持处于一个或多个电感器部分所连接的电极末端的电弧。每个串联电路的电感是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的一个线圈部分的电感与辅助电感器的电感之和。设定给定电弧的每个串联电路的两个电感器的大小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来保持电弧在大约1.0-10.0ms的时间,最好是大约4.0-6.0ms的时间。这一时间是基于焊接处理中遭受的正常短路时间,其中短路通常持续少于5.0ms。设定与电极串联的单独的电感器的大小来适应各种短路时间。术语“电感器”表示与中心抽头扼流线圈上的一个线圈串联的一个或多个线圈部分和形成一个辅助电感器的其他的线圈。
使用有时称为“扼流线圈”的中心抽头的电感器,与每个电弧串联的单独的电感器或者感性电抗的概念简化了。单独的电源连接到中心抽头,而该电感器的每个线圈通过一个辅助电感器连接到一个电弧来插入与每个电弧串联的一个或者多个电感器。使用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从而通过中心抽头和通过一个线圈流到电弧的电流趋向于使得磁芯中的通量最小。随着电流流过中心抽头和相反的线圈或者线圈部分,磁芯中的通量被消除了。这种通量消除效应是优选使用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而不使用独立的扼流线圈或电感器的原因。使用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和平衡的线圈匝数,磁芯在正常操作期间保持接近平衡,相似的电流通过每个线圈部分。因此,与每个电弧仅使用具有自己的独立的磁芯的单个的电感器相比,中心抽头扼流线圈需要更小的磁芯。利用每个电弧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和分开的辅助电感器,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的优点和串联电感的控制结合用来控制每个电弧的稳定性,而每个装配不需要特别的中心抽头的电感器。
本发明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使用一个感性电抗,该感性电抗与多电弧焊接操作的每个电极串联,这样,一个电弧的短路不会立刻熄灭其他电弧,该感性电抗是由一个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的一个线圈部分和一个专用的独立的辅助线圈之和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定义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一个标准的电源上方便的使用,该电源用于驱动在一个自动焊接过程中一致移动的一系列电极,而且不同装配可以使用标准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
本发明的又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定义的系统,该系统允许涉及两个或个多并行的电弧的焊接过程使用单个电源。
本发明的又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定义的系统,该系统在各种不同的焊接过程中以及直流和交流焊接电流下都可以使用。
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的下面的说明中更加清楚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说明本发明所针对的现有技术的系统的接线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广义概念的接线图;
图2A是大体沿着图2中的线2A-2A剖开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3是一个接线图,说明如本发明所用的中心抽头输出扼流线圈,电感器具有独立的磁芯,磁芯变压器相互耦合在一起;
图4是本发明中使用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的接线图;
图4A是大体沿着图4中的线4A-4A剖开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5是,说明用于管道焊接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的现场应用的图示的示意性视图;
图6是一系列的曲线,显示图2所示的与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系统相关的电压和电流,这些曲线是在使用图7和图8所示的发明时得到的;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接线图,其中中心抽头输出的扼流线圈具有辅助的电感器来控制总的串联电感;和,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说明辅助电感器为可调节的,表示电极为由独立的焊条给进装置驱动。
具体实施方式
在Stava 6,207,929专利中,两个级联安排的电极一致地移动并由独立的电源驱动。这样的系统在图1中作为现有技术示意地表示,其中级联的电极10,12产生与工件14并行的电弧并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22。引线24,26把电源连接到工件,该工件可以是管材的两个间隔的末端。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至少两个电极比如电极10和12,由单个电源驱动的焊接处理。在以前,多电弧使用单个电源的系统通常包括如图2所示的扼流线圈。这个扼流线圈连接到电极10和12的并行电弧,在电极10,12中的一个短路的时候限制电流。然而,公共的扼流线圈在一个电弧短路的时候不能阻止电弧被熄灭。因而,短路引起焊接处理中的中断和复杂的重启动技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输出,如图2所示。这个扼流线圈有效的插入与每个电弧A1,A2串接的独立的电感器。单个电源由输出端32,34表示,由电路40连接到电极10,12。单独的电感器或者串联电感器42,44具有感性电抗,其由磁芯材料,气隙,横截面积和导线线圈匝数控制。电感器42,44的感性电抗与电弧A1和A2串联。这样,足够的能量储存在电感器中,在基本上没有电流被导向电极的时候,把与一个电极中相关的一个电弧保持了选定的时间。电流的这一转移(diversion)发生在一个电弧对工件14短路时。电路40构成本发明广义的概念,涉及一个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来稳定电弧A1,A2。在图2的简化概念中,电感器42,44具有感性电抗,在另一个电弧短路的时候维持电弧。根据标准技术,图2所示的电感器或者感性电抗42,44具有线圈50,60和中心磁芯52,62。如图2A所示,磁芯52的横截面积是宽度a和高度b之乘积。横截面积与线圈匝数以及磁芯的材料一起产生足够的感性电抗来保持电弧至少10.0ms的时间,最好在大约4.0-6.0ms的范围内。实际上,串联感性电抗是这样的,电弧A1或A2在另一个电弧短路的时候保持大约5.0ms。电路40说明了本发明最广义的概念。电弧A1或A2的一个电弧在另一个电弧短路的时候被保持。本发明使用图3所示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执行电路40的保护原理,其中的电路40’包括具有线圈70a和72a以及磁芯70b和72b的电感器70,72。根据用来稳定电弧A1,A2的这个设备,图2所示的磁芯是相互耦合的变压器,由符号80表示。这样,导线32在中心抽头82分支为导线32a和32b,分别与电感器70,72相连。在电路40’的常规操作期间,由电流流过线圈70a和72a产生的磁芯通量是方向相反的从而抵除了。图3所示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系统具有一个优点,使用图4所示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电路示意性的说明了。
现在参考图4所示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用于电极10,12的电路A包括一个中心抽头扼流线圈100,其具有连接到导线32的中心抽头102,末端104,末端106和线圈或者缠绕在单个磁芯120上的电感器部分110,112。这和图3中的磁芯70b,72b相似。中心抽头扼流线圈或电感器具有分别与电极10,12串联的输出导线130,132。当然,该电极通常是焊条,或者是有焊心的或是实心的,由一个卷轴提供并从导线130,132接收焊接电流,如同在图8中更好的显示的那样。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的线圈部分110,112具有相同数量的匝数,因此由两个分开的线圈产生在磁芯120中的磁通量大体相互抵消。如同图4A中所代表的那样,磁芯120的尺寸是宽度x和高度y的乘积。使用如图4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取代图2中的单个电感器,磁芯120的尺寸(x.y)可以比磁芯52的尺寸(a,b)小很多。实际中,使用一个中心抽头扼流线圈将可以把该磁芯横截面从磁芯52至少减小50%。减小磁芯尺寸得到保持能量的相同的电弧是使用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一个优点。能够使用中心抽头扼流线圈是本发明执行如图2广义地表示的保护原理的一个优点。使用一个中心抽头扼流线圈作为本发明的一个部件具有通过比较如图2A和4A所示的磁芯的操作而得到的优点。在两个系统中电弧A1或者A2的短路都不会熄灭另一个电弧。
本发明是加到图4中所示系统的的一个电路部件。图5表示基于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的电路40’的实际应用。电源200用于把管材202,204焊接在一起,管材202,204具有由单个电源200驱动的电极10,12进行焊接和填充的分隔的沟槽206。电极围一致地和自动地绕沟槽206移动,这样从电极10和12融化的金属被导入沟槽206。两个电极的金属把管材202,204焊接在一起。电弧延续电感器或感性电抗器件位于电感器网络210中。这个网络在图3中表示为电路40’,但也可以是类似于图2的电路40或者图4的电路A。远端的电感器网络210具有来自电源200的输入导线212。该导线连接到接线端212a。接线端214a连接到输出导线214,形成与包括间隔的管材202,204的工件的电连接。网络210使用一个中心出抽头的扼流线圈并具有输出导线220,222,用来把交流或者直流焊接电流导向到并行电极10,12,随着电极的一致移动来进行自动焊接操作。焊条给进装置230,232分别把焊条10a,12a从对应供给卷轴或线轴234,236上拉出。根据标准控制技术,电压检测导线240在电路40’的连接点82处把网络210的电压导向回到电源200的接线端240a,以保持合适的焊接电压。图5表示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系统的实际的实现,根据本发明做了修改,加入了辅助电感器。如图5所示的装配的操作没有改变。每个电极具有与单个电源串联的感性电抗以在电极端保持电弧,不考虑另一个电弧的暂时短路。图2-5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系统是本发明的一个部件,对于图2-5中系统的讨论适用于图7和图8所示的发明。
图6所示的曲线300,310和312代表如图2中所广义表示和图4的中心抽头的系统中使用该系统的电极的电压和电流。这些相同的曲线说明包含图7和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的改进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系统的工作情况。曲线310是短路的电弧上的电压。这个电弧表示为电弧A2。在短路点310a,电压310d急降到接近于零并在时间段310b内保持低电压,时间段310b通常为5.0ms。短路直到点310c处通过标准常规程序消除了,提高电极上的电弧电流使得短路缩短和分开。通常的短路消除电路不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多焊机的熟知的特点。总的来说,在点310a处存在短路并且该短路在点310c处被消除了。电压电平310d是焊接操作期间的受控的电压电平。尖峰脉冲310e是当短路突然消除而重新建立电弧A2的时候产生的恢复脉冲。曲线300是使用图4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电路A或者图7或图8所示的发明的中心抽头的扼流线圈系统的未短路电弧A1的电流曲线。在点310a处,电弧A2吸进大电流。这个作用减少了电弧A1可用的电流,因此通过该电弧的电流按照直线斜率300b减小,直到短路被消除时达到较低电平300c。在那个时候,流过A1的电流按照时间常数曲线300d恢复。图4的系统或者图7和图8的系统中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磁芯的感性电抗控制电流曲线300的直线300b的斜率和点或者电平300c。这个感性电抗也控制线300d的形状。当两个电弧延续电感器缠绕在分开的磁芯上的时候,如图2所示,则未短路的电弧1的电流如曲线312所示。该电流具有工作电平312a而且当电弧A2短路的时候沿着时间常数曲线312b减小。当短路消除时,电流312迅速并沿着时间常数曲线312c恢复。在两个例子中,在电弧A2短路时都留有一定大小的能量来保持电弧A1。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电流降落到电平312b,这个电平比电平或点300c低。更低的电流电平是由于单独的电感器的磁芯之间缺少相互的耦合。图6所示的曲线说明如图2中所示的电路40所表示的广义理论的工作特性。这些曲线代表使用如图4中所示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系统的工作情况,或者如图7和图8所示的构成本发明的改进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系统。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示于图7和图8,其中中心抽头扼流线圈100的输出导线130,132为图7中的系统400和图8中的相关系统400’提供焊接电源。现在转到系统400,输出导线130具有与线圈部分112的电感组合的单独的辅助电感器402,用来产生用于包括电弧A1的串联电路所需的感性电抗。为了稳定电弧A1,反向偏置的续流扼流线圈404与包括辅助电感器402和电弧A1的串联电路并联。用相似的方式,输出导线132连接到与电弧A2串联的单独的辅助线圈410。为了稳定电弧A2,系统400包括一个反向偏置的续流二极管412。在系统400的工作中,与电弧A1,A2串联的电弧稳定电感是中心扼流线圈线圈部分和辅助电感器的组合电感。中心抽头扼流线圈100是电焊机输出的标准部件,而且可以按照图3或者图4中所示的方式使用,从而在一个电弧意外短路期间控制电弧A1,A2。本发明的改进在于增加了与中心抽头扼流线圈以及电弧串联的辅助电感器。用这种方式,标准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用来实现本发明,如对图4所作的说明那样。为了定制控制电流流量的串联电路的实际的电感大小,本发明使用了辅助电感器。用这种方式,控制在另一个电弧发生短路时保持该电弧的时间,而不改变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的构造,该中心抽头扼流线圈通常是焊机的某种标准化的部件。此外,使用单独的辅助电感器,在设计并提供标准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之后,定制或定做焊接操作。每次期望影响各自电弧的稳定性时,扼流线圈本身不需要修改。这是对图4中所示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系统A的实质性的改进,尽管系统A具有本发明的整体的好处。系统400仅以成本低和以定制单个电弧的稳定性的方式改进了图4中所示的概念的运用和实施。如对图5所说明的,电极10,12实际上由焊条给进装置230,232分别驱动的,给进装置230,232用于分别从卷轴234,236中拉出焊条。驱动辊230a和232a分别从卷轴234,236中拉出焊条W1,W2,其中焊条给进的速度分别由焊条给进装置230,232的马达M1,M2接收的信号控制。系统400’说明了焊条给进装置的概念,该装置可在图5所示的系统400*中使用。系统400’与系统4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可调节的辅助电感器450,452,分别取代固定的电感器402,410。系统400的续流二极管包括在系统401中,但是为了简化而没有画出。此外,分别用于焊条W1,W2的标准接触套子420,422分别表示为辅助电感器和电弧A1,A2之间的连接。包括与电弧A1串联的电流控制感性电抗的广义概念在图4中表示为使用中心抽头的电感器。这个概念需要为每个系统A设计特定的中心抽头扼流线圈。为了改进图4的电路,图7和图8中所示的系统400,400’包括与单独的电弧串联的单独的辅助电感器,在需要定制开发用于稳定电弧A1,A2的感性电抗时允许改变该辅助电感器。此外,系统400’允许单独的调节电感器450,452自身来进一步定制或消减应用图1-5所示概念的电路的各种串联电感。

Claims (37)

1.一种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分别与公共的工件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电弧进行焊接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电极由来自一个电源的电源线驱动,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电感器,该电感器具有磁芯,中心抽头,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在所述抽头和所述第一接线端之间的第一线圈部分,在所述抽头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的第二线圈部分,所述电源线连接到所述抽头,将所述第一电弧与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串联的第一电路,将所述第二电弧与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串联的第二电路,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与所述第一电弧之间的所述第一电路中的第一独立辅助电感器,在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弧之间的所述第二电路中的第二独立辅助电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系统,其中各串联电路的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独立辅助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独立辅助电感器具有存储足够能量的电感,用于维持与所述电极之一相关的已有电弧一个选择的通用时间,在此时间内基本上没有电流流向所述的一个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时间在1.0ms到10ms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线圈匝数。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线圈匝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线圈匝数。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是以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线圈极性缠绕在一个公共磁芯上,使得在所述公共磁芯中产生相反的磁通。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是以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线圈极性缠绕在一个公共磁芯上,使得在所述公共磁芯中产生相反磁通。
9.根据权利要求4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是以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线圈极性缠绕在一个公共磁芯上,使得在所述公共磁芯中产生相反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是以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线圈极性缠绕在一个公共磁芯上,使得在所述公共磁芯中产生相反磁通。
11.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是以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线圈极性缠绕在一个公共磁芯上,使得在所述公共磁芯中产生相反磁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是以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线圈极性缠绕在一个公共磁芯上,使得在所述公共磁芯中产生相反磁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0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16.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17.根据权利要求8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18.根据权利要求7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19.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20.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21.根据权利要求4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22.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2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2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系统,其中包括与每个辅助电感器及其相关的电弧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2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1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0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29.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0.根据权利要求8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1.根据权利要求7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2.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3.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4.根据权利要求4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5.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6.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3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电感器的电感是可调的。
CNB2005100905476A 2004-12-16 2005-08-17 多电弧焊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71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012,559 2004-12-16
US11/012,559 US7220940B2 (en) 2004-12-16 2004-12-16 System for welding with multiple arc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8905A CN1788905A (zh) 2006-06-21
CN100537106C true CN100537106C (zh) 2009-09-09

Family

ID=36010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54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7106C (zh) 2004-12-16 2005-08-17 多电弧焊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7220940B2 (zh)
EP (1) EP1671735B1 (zh)
JP (1) JP4767607B2 (zh)
KR (1) KR100649997B1 (zh)
CN (1) CN100537106C (zh)
AT (1) ATE404313T1 (zh)
AU (1) AU2005201948B1 (zh)
BR (1) BRPI0502119A (zh)
CA (1) CA2506057A1 (zh)
DE (1) DE602005008876D1 (zh)
MX (1) MXPA05006784A (zh)
TW (1) TWI2962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9929A (zh) * 2014-12-15 2016-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丁烯氧化脱氢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0961B2 (en) * 2006-07-17 2018-07-03 Lincoln Global, Inc. Multiple arc welding system controls and methods
US9079266B2 (en) 2008-09-30 2015-07-14 Neturen Co., Ltd. Welding equipment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nd method for welding metallic materials
DE102010038302A1 (de) * 2010-07-22 2012-01-26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Kurzlichtbogen-Tandemschweiß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527A (en) * 1883-08-07 Temporary binder
US967578A (en) 1909-06-03 1910-08-16 Heinrich L J Siemund Art of electric welding and repairing.
US1619629A (en) 1925-11-19 1927-03-01 Frederick C Owen Transformer for electric arc cutting, repairing, and welding apparatus
GB282527A (en) 1926-10-30 1927-12-29 James Colquhoun Macfarlane An improve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electric arc welding systems
US2417907A (en) 1943-11-16 1947-03-25 Sr Hugh S Bowen Electric arc welding apparatus
US2455072A (en) * 1945-04-03 1948-11-30 Jr Curtis Lindley Fruit cutter and pitter with rotary blades
US3566072A (en) 1968-12-23 1971-02-23 Chemetron Corp Arc welding supply
JPS5631184B2 (zh) * 1972-07-10 1981-07-20
JPS5137901B2 (zh) 1973-04-26 1976-10-19
SU460957A1 (ru) 1973-05-18 1975-02-25 Ростовский-На-Дону Институт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Многопостова система питани дл электродуговой сварки
SU619306A1 (ru) * 1976-08-11 1978-08-15 Ростовский-На-Дону Институт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двухдуговой сварки
FR2430687A2 (fr) * 1978-07-07 1980-02-01 Beaudoux Jean Claude Appareil electronique basse tension generateur d'arcs electriques et alimentateur de moteurs electriques ou de sources lumineuses
JPS5536048A (en) * 1978-09-05 1980-03-13 Sa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Direct current arc welder
US4553018A (en) 1983-10-27 1985-11-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hort circuiting transfer arc welding machine
DE3438401A1 (de) * 1984-10-19 1986-04-24 Alfred Teves Gmbh, 6000 Frankfurt Antriebs- und bremsschlupfgeregelte bremsanlage
JP3001068B2 (ja) * 1991-04-02 2000-01-17 亮拿 佐藤 溶接装置,加熱装置及び加振装置
SE9102961L (sv) 1991-10-14 1993-04-15 Esab Ab Svetsstroemkaella foer vaexelstroemljusbaagsvetsning
RU2053072C1 (ru) * 1992-04-17 1996-01-27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научное проект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Эльта" Источник питания для электродуговой сварки
RU2053071C1 (ru) * 1992-10-12 1996-01-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крытого типа "Агримекс" Источник питания сварочной дуги
US6197397B1 (en) * 1996-12-31 2001-03-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hesives having a microreplicated topography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6051810A (en) 1998-01-09 2000-04-18 Lincoln Global, Inc. Short circuit welder
US6207929B1 (en) 1999-06-21 2001-03-27 Lincoln Global, Inc. Tandem electrode welder and method of welding with two electrodes
US6111216A (en) 1999-01-19 2000-08-29 Lincoln Global, Inc. High current welding power supply
US6362986B1 (en) 2001-03-22 2002-03-26 Volterra, Inc. Voltage converter with coupled inductive winding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183516B2 (en) * 2004-05-24 2007-02-27 Lincoln Glob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lding with multiple arc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9929A (zh) * 2014-12-15 2016-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丁烯氧化脱氢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69230A (ko) 2006-06-21
KR100649997B1 (ko) 2006-11-27
TW200621413A (en) 2006-07-01
EP1671735A1 (en) 2006-06-21
US20060131290A1 (en) 2006-06-22
BRPI0502119A (pt) 2006-09-12
MXPA05006784A (es) 2006-06-19
DE602005008876D1 (de) 2008-09-25
TWI296220B (en) 2008-05-01
US7220940B2 (en) 2007-05-22
AU2005201948B1 (en) 2006-06-15
ATE404313T1 (de) 2008-08-15
CA2506057A1 (en) 2006-06-16
JP2006167803A (ja) 2006-06-29
JP4767607B2 (ja) 2011-09-07
CN1788905A (zh) 2006-06-21
EP1671735B1 (en) 2008-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2007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lding with multiple arcs
EP14751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lse and short circuit arc welding
CN104470669B (zh) 焊丝馈送器电力应用系统和方法
JP3101814B2 (ja) 溶接のためのインダクタンス制御を有する直流チョッパー
CN100547896C (zh) 用于电弧焊接的改进的三级电源
KR100815659B1 (ko) 전기 아크 용접용 모듈형 전원 공급원 및 출력 초퍼
CN101400472B (zh) 高电流交流焊机
CN100537106C (zh) 多电弧焊接系统
US2023036470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ort-Arc Welding
CN102284771B (zh) 弧压感应送丝机
JPH10296444A (ja) プラズマ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CN105855665B (zh) 用于改进的焊接性能的电路
CN103958106B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及电弧焊接装置
CN105189006A (zh) 在弧焊应用中使用电感式放电电路重燃和稳定电弧的系统和方法
CN202910440U (zh) 一种具有一元化调节的mig电焊机电路
CN110548962A (zh) 一种半桥式逆变焊机的多功能焊接切割电路
CN203433400U (zh) 一种基于分叉复合电弧焊接的电弧能量调节装置
CN103324224B (zh) 一种基于分叉复合电弧焊接的电弧能量调节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