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1799C - 增强抗感染剂作用的制剂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强抗感染剂作用的制剂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1799C
CN100531799C CNB018157432A CN01815743A CN100531799C CN 100531799 C CN100531799 C CN 100531799C CN B018157432 A CNB018157432 A CN B018157432A CN 01815743 A CN01815743 A CN 01815743A CN 100531799 C CN100531799 C CN 10053179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infection
fatty acid
preparation
inf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57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8847A (zh
Inventor
P·J·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458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8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17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17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07Emulsions ; Emulsion preconcentrates; Micelles
    • A61K9/1075Microemulsions or submicron emulsions; Preconcentrates or solids thereof; Micelles, e.g. made of phospholipids or block copoly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增强抗感染剂的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感染剂选自抗微生物剂、驱虫剂和抗外寄生物剂,但是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除外,该方法包含将该抗感染剂用给药介质配制的步骤,该给药介质包含一氧化二氮气在适用于该气体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溶剂中的溶液,该介质包括至少一种脂肪酸或其酯或其他适合的衍生物,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ω3]、蓖麻酸及其衍生物,选自其C1至C6烷基酯、其甘油-聚乙二醇酯和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该氢化天然油主要由蓖麻酸类油组成,例如蓖麻油。

Description

增强抗感染剂作用的制剂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抗折磨动物体(包括人体)的感染性生物体的药物制剂(本文的这种表达方式包括兽医制剂)。
背景技术
在EP 93912877.3和美国专利5,633,284及其等价专利中,申请人公开了皮肤病学或局部组合物,在皮肤病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介质中包含一氧化二氮(N2O)和至少一种脂肪酸或其低级烷基酯的组合,用于治疗多种皮肤、肌肉和关节疾病。其中也公开此组合也可以有利地包括另外的活性成分。
在这些专利中没有具体提到已知的抗细菌、抗病毒或抗真菌剂,但其中提到:煤焦油溶液(也称为Liquor Picis Carbonis)可以作为补充的活性成分,并且生成的制剂适于用于治疗,特别是发热性疱疹、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和水痘。虽然所有这些疾病都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专利公开的内容并没有提及此事实。
在这些专利中也公开:除煤焦油溶液,组合物也可以含有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例如盐酸苯海拉明),并且可以采用用于治疗异位性和过敏性疾病表现出的皮肤刺激-例如湿疹、皮炎和癣所用的剂型。后一种疾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所讨论的公开内容不明确涉及此事实。
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选择性的组合物,其中煤焦油溶液制剂还含有胶原和羊毛脂,并发现此制剂能有效治疗患寻常痤疮的患者。这些疾病中包括细菌,但未提及那些患者所涉及的细菌。
由于煤焦油溶液本身不被认为是抗病毒、抗真菌剂,仅被提到作为弱的防腐剂,上述公开将不被理解为提示一氧化二氮和脂肪酸的组合具有任何公认的抗病毒或抗真菌或抗细菌剂具有的抗病毒或抗真菌或抗细菌活性方面的任何有益的效果,或不被理解为公开了这些性质是由煤焦油溶液显示的。如下面显示出的,已知药剂的抗细菌、抗真菌或抗病毒性质的增强基于本发明的真正的实质性内容。
在上述同族专利的公开的全文中,名义上的收件人很可能同发明人一样,已理解煤焦油溶液消除瘙痒的作用,并协助恢复和愈合所述感染/疾病导致破坏的皮肤。
在WO97/17978和美国专利6,221,377和在其他司法管辖中相关专利及未决的专利申请中,本申请人公开:与含有一氧化二氮和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种的长链脂肪酸的介质联合服用,可以增强镇痛剂、抗炎剂和解热药的作用,所述长链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任意一种这些长链脂肪酸的C1-C6烷基酯、这些酸的混合物和这些酯的混合物。此介质可以含有称为维生素F乙基酯的混合物,并可选地还含有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ω3]。
现在已意外地发现:上述的介质和相关的介质有显著地增强已知的抗感染剂的作用的能力。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抗感染剂”有扩展的意义并包括抗菌剂、驱虫剂和抗外寄生物药物,但除外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物。
从本发明的范围中排除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物并不由此承认,上述专利和申请含有任何这些被排除化合物的抗感染剂性质的公开内容,或者这些性质鉴于这些专利或申请的公开而是显而易见的。特别否定此推论。引入这种排除仅是为了避免在潜在主题的无关紧要的方面对专利授权构成潜在障碍,这部分内容本身在审查期间不被认为是值得讨论的,因为它可能过分延迟本发明显著特征的实现。预期本发明主题的其他部分将大大有助于大范围感染治疗药物的获得,包括HIV患者的继发感染,同时显著降低成本。
表达方式“驱虫剂”和“抗外寄生物药物”意欲进一步包括用来消灭和抑制蠕虫或体外寄生物增殖的药物。这些表达方式因此也要理解为比这些术语本身更宽的范围。表达方式“抗菌剂”类似地应理解为比这个词本身更宽的意义,并因此有在The McGraw-Hill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2nd Ed 1978一书中归纳出的意义,即消灭和抑制微生物和次微生物生长的所有化合物。此术语进一步明确包括所有落入the South African Medicines andRelated Substances Control Act,Act 101 of 1965提出的作为总体规则(the General Regulations)的章节5(1)(Regulation 5(1))的一部分的药物分类20(the Pharma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20)的范围内的化合物,及在Times Media in South Africa出版的theMonthly Index of Medical Specialities(“MIMS”)中采用的药物分类第18类的范围内的所有产品的活性成分。它因此要包括:抗细菌剂(包括抗生素和除抗生素外的物质,例如磺胺、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和喹诺酮);抗真菌剂;抗病毒剂(包括抗逆转录病毒剂);抗原虫剂;结核菌抑制剂;抗麻风剂;杀菌剂;和杀螺旋体剂。
在此事实的基础上意外发现上述抗感染剂作用的增强:即在研究文献中并没有关于上述制剂中所用的一氧化二氮或长链脂肪酸的效果的更早的启示,因此也没有关于这些物质的组合的启示,显示它们在任何微生物对任何抗感染剂的敏感性方面有任何效果。
本发明特定地,然而不仅仅定位于增强抗分枝杆菌剂的作用,并尤其关注于增强在治疗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的患者时所用的抗分枝杆菌剂的作用。此生物体是一种最重要的人类病原体。它是引起每年预计七百万例结核的新病例,及全球三百万例死亡的原因。引起特别关切的是结核(TB)的发生,其作为受到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危害的人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原因。
虽然在19世纪最初的数十年内结核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下降,但此趋势已扭转,在许多国家已报道了结核增加的发病率。单独估计南非有约170百万TB患者。在南非,结核的发生率也升高,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发病率。在1999版的《South African Health Review》(可以从http://www.hst.org.za/sahr/得到)一书的结核一章是由令人震惊的陈述开始的:“尽管有效而普及的治疗具有有效性,南非死于结核的人数持续增长。令人吃惊的综述的摘要重复了这一点,此综述中记载“在1996-1998期间,伴随着低的治愈率,每100000人中有254例报告的发病率,这显示其流行性仍未得到控制。HIV感染和多药耐受性TB(MDR TB)升高的水平显示出对TB控制成果的另外的威胁。”在本综述中报道的肺TB(PTB)报告病例的数目,在1996至1998期间,已从每年新报告90628例增加到110016例,在同期估计的报告率已从64%增加到71%。南非的一些边远地区对上述为254的全国性平均TB增长数字提供了重要份额。引用的综述反映Eastern Cape的数字为388,Northern Cape的数字为360,Free State的数字为338,Western Cape的数字约为每100000人中为500,几乎2倍于全国平均数。另外已报告在Western Cape的某些社区发现农村TB的最高发生率,此处估计的发生率高达1400/每100000人。
患者重复感染是一个一直在增加的问题,并已显示是未完成其治疗的患者TB复发的函数。它也通常与在患者体内出现药物耐受的M.Tb.有关。还不完全清楚在分枝杆菌中如何发生耐受性的确切机理,但其经济后果是现实存在的。M.Tb.耐药菌株的发生,通常认为多药耐受性结核(“MDR TB”),在上述《South African Health Review 1999》中也曾提到。它提到:“现在不能得到MDR TB的准确数字,但在3个边远地区的调查(Western Cape、Mpumalanga和Gauteng)显示在新MDR TB病例中比例为1%,在重复治疗的病例中为4%。这转换为在南非每年至少2000例MDR TB的新活动性病例。MDR TB的治疗非常昂贵-每个患者仅药物即为R25 000至R30 000,而普通TB新患者的花费少于R200。这些患者通常也需要长时间住医院治疗(通常6-18个月),显著增加了其治疗费用。”
在减少TB治疗中因再感染和耐药性菌株发展而中止的尝试中,直接观察的治疗即DOTS,它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诉诸并且基于上述引述,但是没有完全成功。
铁、重金属和过度的酒精消耗(高发TB人群的某些识别性的内在特性)产生有害的反应性的氧类,已显示在利福平-一种治疗结核使用的抗生素类抗分枝杆菌药物-的自动氧化过程中涉及此种氧类,因而生成更多的自由基。经受过使用利福平的肝脏毒性与这些游离基有关联。
与TB相关的这些问题已导致与本发明相关的研究。
在上述WO97/17978中指出:一氧化二氮是一种也能合成制备的天然气体,也被称为俗名“笑气”,它已特别在牙科作为吸入麻醉剂和镇痛剂应用许多年。
此文献还陈述:已报道一氧化二氮对氟烷和其他气态的麻醉剂具有协同或增强效果[见Goodman和Gilman的《The PharmacologicalBasis of Therapeutics》第8版,1990,298-300页]。
由于这些已知协同或增强效果是基于一氧化二氮吸入给药,并因为一氧化二氮自身作为麻醉剂和镇痛剂也同样以吸入剂的形式使用,为所有这些目的使用一氧化二氮已局限于住院患者,或最好局限于执业医师在其诊所内进行治疗,或在负责家庭护理的护士的监督下进行治疗。
已知一氧化二氮能溶解在水中,已报道在20℃和此气体为2个大气压/升的条件下溶解在1.5升水中,见《墨克索引》第10版,第6499页。
也知道一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气体的用途,主要作为推进剂气体如含氯氟烃的替代物,并特别制备食物产品奶油冻,如搅拌乳酪或巧克力奶油冻,或用于头发护理制剂的快速破碎泡沫。在这方面见英国专利1033299、1105919和欧洲专利申请EPA-0123827。这些在先公开物没有一篇暗示:一氧化二氮气体发挥除物理学方面的作用,-如压缩后膨胀并因此产生奶油冻或泡沫-之外的任何作用。实际上,在这些用途中典型地将其认为是惰性的,并由于它无色、无臭并无味,但能溶解在水和油中,因而认为它是有用的。
无论文献还是申请人本人的在先专利和上述专利申请中都未显示一氧化二氮的水溶液对人或动物会有任何作用。就本申请人所知,从未暗示一氧化二氮可以与任何抗感染剂联合使用以促进这些药物的已知作用。
在药物领域,已知将活性成分配制在所谓的脂质体制剂中。不同于本发明以其中含有长链脂肪酸和酯的制剂为基础,这些脂质体以称为磷脂的可清楚辨别的化合物簇为基础,并通常也含有胆固醇作为稳定剂,还可以含有lisolecitein。这些化合物或种类未形成本发明的任何部分,并且在必须需要这些物质时,从本发明的方法或制剂中所涉及的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特别除外这些物质。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促进抗感染剂的已知作用的方法,并提供这些抗感染剂的药物制剂,此制剂与含有此相同药物的已知制剂的作用相比具有增强的作用。
这些目的是根据本申请对本文定义的抗感染剂范围内的药物的选择而作的观察而实现的,它可以有益地用一氧化二氮和基于本文公开的长链脂肪酸的油来配制,对于每种药物根据其自身固有的性质,产生更有效的反应,或比采用通常的给药方法使用所讨论的药物更快速地引起这些反应。
对发明的陈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抗感染剂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药剂选自抗菌剂、驱虫剂和抗外寄生物药物,但除外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物,包括以下步骤:用给药介质配制此药剂,给药介质中含有在用于气体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溶剂中包含一氧化二氮气体的溶液,并且此介质包括至少一种脂肪酸或酯,或其他适宜的衍生物,它们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ω3]、蓖麻酸和选自其C1-C6烷基酯、其甘油-聚乙二醇酯的衍生物,和包含大量蓖麻酸基油的氢化天然油-例如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抗感染剂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抗感染剂选自抗菌剂、驱虫剂和抗外寄生物药物,但除外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物,用给药介质配制这些药物,给药介质中含有在用于气体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溶剂中包含一氧化二氮的溶液,并且此介质包括至少一种脂肪酸或酯,或其他适宜的衍生物,它们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ω3]、蓖麻酸和选自其C1-C6烷基酯、其甘油-聚乙二醇酯的衍生物,和包含大量蓖麻酸基油的氢化天然油-例如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
给药介质优选包括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和/或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ω3]作为附加的长链脂肪酸,加到上面定义的载体介质的至少一种其他组分中。
优选从蓖麻油制备由大量蓖麻酸基油构成的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已知蓖麻油中脂肪酸类物质主要由蓖麻酸构成。此产物称为PEG-n-氢化蓖麻油。这些产品的范围是商品名称为CremophorRH级,由BASF销售的。蓖麻酸的甘油-聚乙二醇酯也由同一公司销售,但商品名称为Cremophor EL。
一氧化二氮气体的载体溶剂可以是水或任何药学可接受的醇、酯、油或聚合物,如聚乙二醇或类似物。油可以是有机油或矿物油。有机油可以是基于在脂肪酸中有14-22个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的必需油。油也可以是天然或合成的,如果是天然来源的,它可以是植物油或动物油。优选富含γ-亚麻酸[GLA]的植物油,可以直接使用作为乳油的动物油。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溶液是一氧化二氮的饱和水溶液。优选地,水经过去离子和纯化而不含微生物。
当借助一氧化二氮而提高效果的含有抗感染剂的制剂是经口给药或经鼻腔、支气管或肺喷雾给药的液体(包括包在胶囊内的液体)或是可注射的剂型时,此制剂可以作为部分给药介质,加入水或可接受的其他液体,其中溶有一氧化二氮,并且脂肪酸或其酯与通过与此配制而提高效果的抗感染剂一起溶解、悬浮或乳化在其中。
同样地,当抗感染剂作为局部、颊或阴道用霜剂、软膏或栓剂对患者给药时,用于制备此霜剂、软膏或栓剂的配方可以与将被提高效果的抗感染剂一起加入含有并优选饱和以一氧化二氮的一定量的水或其他液体、长链脂肪酸或其酯和随后配制所用的抗感染剂,并且还可附加赋形剂和载体,这些附加的赋形剂和载体是制药业制备此类剂型时通常使用的。
在本发明所述的或选的配方中,一氧化二氮气体的载体溶剂可以是基本上非水的和含有至少一种需要作为配方的一部分的脂肪酸或其酯,所述的脂肪酸或酯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ω3]、蓖麻酸和选自其C1-C6烷基酯、其甘油-聚乙二醇酯的衍生物,和包含大量蓖麻酸基油的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
适于经皮使用的制剂,无论是软膏、霜剂或洗剂,或为制剂提供储药池的皮肤贴片也是本发明制剂的优选剂型。
必需的脂肪酸或其酯,作为此组合物的组分优选含有上述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因此在本发明最优选的剂型中,组合物的脂肪酸组分由称为维生素F的络合物构成,在这点上,优选使用维生素F的酯的形式,称为维生素F乙酯。此产品可以由市售得到,其商品名为德国柏林CLR Chemicals Laboratorium Dr.Kurt Richter GmbH制备的维生素F乙酯CLR 110 000 Sh.L.U./g。产品中典型的脂肪酸分布如下:
<C16:0
C16.0:8.3%
C18.0:3.5%
C18.1:21.7%
C18.2:34.8%
C18.4:28.0%
>C18:1.6%
未知物:2.1%
优选在制剂中还加入称为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ω3]的长链脂肪酸。能从Roche Lipid Technology得到商品名为“Ropufa‘30’n-3油”的此产品组合。
显微研究已发现:抗感染剂与本文所述介质配成的制剂形成微小的、普遍的球形体,活性成分包含在稳定的形态中存在于其中或附着在其上,它在发挥作用的位置从此处-即在抗感染剂表面或从抗感染剂中释放。
本发明的方法或制剂中使用的抗感染剂可以含有本文定义的大范围的抗感染剂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形式中,抗感染剂选自:
驱虫剂
抗体外寄生虫剂
抗细菌剂(包括抗生素和除抗生素外的物质);
抗真菌剂;
抗病毒剂;
抗原虫剂;
结核菌抑制剂;
抗麻风剂;
杀菌剂;
和杀螺旋体剂。
在这些抗感染剂中,本发明特别关注于抗细菌剂和结核菌抑制剂。这些类的药物在某些程度上是重叠的。
在本发明的某一特殊应用中,抗感染剂可以含有称为结核菌抑制剂的化合物类或抗分枝杆菌的化合物类的抗菌剂,并可以特别选自: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这些药物中任何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特别但不是唯一地,本发明的抗TB制剂,可以制备成适于肺部给药的制剂。
在抗TB制剂的情况下,由此将使该制剂与病原体在其原始部位接触,而不穿过消化道或者从消化道中吸收,也不可能随后穿过肝脏。
本发明尚未通过经验工作证明适合于所有下述药物。然而,对于那些已与本发明的上述给药介质配制,并用不同方法评价其抗菌作用的预期增强的抗感染剂,尚未发现负性的效果,尽管所调查的抗感染剂具有化学多样性。因而申请人有把握地预期,在对代表此各类药物范围的产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发明将在本文定义的范围所包含的抗感染剂和下文提出的一些例子的全部范围内得到普通的应用。它仅是发明人借以寻求对本发明的理解的本假定的一部分,而不希望仅局限于此阶段,同时本发明的给药介质可以用于在人或动物体中最有效地传递所配制的抗感染剂,通过尚不明了的机理,介质在传递抗感染剂方面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使之通过外膜并进入病原体中而快速产生药物将要达到并保持在生物体中的有效的抗感染剂量,直至病原体最终屈从于抗感染剂的作用。
在此方面,发明人相信对于下文提及的各种药物,本发明都将得到普通适用。下表列出了本发明涉及的各种特定的抗感染剂的例子,参考它们所落入的广泛的类别,在某些情况下,也参考这些药物所针对的各自的适应症,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也进一步参考产生本申请产品所针对的适应症的感染物予给鉴定。本申请的产品包括以下各类:
磺胺类
1)短期作用者
磺胺吡啶-
  1)肠炎和风湿性关节炎
 磺胺嘧啶-
  1)诺卡氏放线菌病(诺卡氏菌属引起的)
  2)弓形体病+乙胺嘧啶
  3)长期预防风湿热
  磺胺二甲嘧啶-
  磺胺异噁唑-
2)中期作用者:
磺胺甲噁唑-
3)长期作用者:
磺胺二甲氧基嘧啶-
磺胺甲氧二嗪-
磺胺甲氧嗪-
4)超长期作用者:
磺胺多辛-
磺胺林-
5)局部用磺胺药:
磺胺嘧啶银-
    1)发热患者的抗菌剂
磺胺米隆醋酸酯-
    1)发热患者的抗菌剂
磺胺醋酰-
6)其他磺胺药:
磺胺胍
    1)胃肠感染
柳氮磺胺吡啶
    1)肠炎和风湿性关节炎
琥珀酰磺胺噻唑
    1)胃肠感染
邻苯二甲酰磺胺噻唑
    1)胃肠感染
7)磺胺联合制剂:
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对甲氧苯青霉素敏感的疾病(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2)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3)脑膜炎和菌血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
4)尿路感染、菌血症、其他感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5)尿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6)伤寒、副伤寒、菌血症、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
7)急性胃肠炎(志贺氏菌属细菌(Shigella))
8)中耳炎、鼻窦炎、肺炎、会厌炎、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9)软下疳(杜克雷氏嗜血杆菌(Haemophilus ducreyi))
10)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属(Brucella))±庆大霉素
11)Yersiniosi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霍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13)脑膜炎(脑膜脓肿性金黄杆菌(Flavobacteriummeningosepticum))
14)类鼻疽(惠特莫尔氏病)(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Pseudomonaspseudomallei))
15)腹股沟肉芽肿(肉芽肿荚膜杆菌(Calymmatobacteriumgranulomatis))
16)军团病(侵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17)肺损害、脑脓肿、其他器官的损害(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asteroides))
18)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包涵体结膜炎[blennotthea],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19)受损机体的肺炎[缓和或中等的疾病、相对严重或严重的疾病](卡氏肺囊虫(Pneumocystis carinli))
B.喹诺酮类
B1第一代
萘啶酮酸(奥索利酸)
1)尿路感染
西诺沙星
1)尿路感染
吡哌酸
吡咯嘧啶酸
ACROSOXACIN
喹诺酮类
B2第二代
环丙沙星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感染[对甲氧苯青霉素敏感的和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利福平
2)尿路感染(肠球菌)
3)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4)对青霉素敏感的和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双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淋病球菌))
5)病原携带者状态(治疗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meningitidis)(脑膜炎双球菌))
6)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9)尿路感染、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10)尿路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11)伤寒、副伤寒、菌血症、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12)急性胃肠炎(志贺氏菌属(Shigella))
13)中耳炎、鼻窦炎、肺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e))
14)软下疳(杜氏嗜血菌(Hameophilus ducreyi))
15)鼠疫(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16)Yersomopsis Sepsi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7)土拉菌病(土拉热弗朗西丝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
18)霍乱(Vibrio tularensis)
19)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空肠亚种(Campulobacter jejuni))
20)菌血症、心内膜炎(胚胎弯曲杆菌(Campylbacter fetus))
21)军团病(侵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22)AIDS传播性疾病(鸟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细胞内)±克拉霉素;±乙胺丁醇;±氯法齐明
氧氟沙星
1)对青霉素敏感的和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球菌(淋病双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淋病球菌(gonococcus))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5)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6)伤寒、副伤寒、菌血症、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7)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8)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9)霍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10)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jejuni))
11)菌血症、心内膜炎(胚胎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fetus))
12)麻风(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
诺氟沙星
1)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2)急性胃肠炎(志贺氏菌(Shigella))
依诺沙星
洛美沙星
培氟沙星
氨氟沙星
氟罗沙星
左氧氟沙星
那氟沙星
芦氟沙星
司氟沙星
1)活动性耐链球菌性肺炎和厌氧菌
托氟沙星
恩氟沙星
C.治疗尿路感染的抗脓毒药物和镇痛剂
乌洛托品
1)不是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药物,但对于慢性抑制性治疗具有价值。
硝基呋喃妥英
1)尿路感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MENAZOPYRIDINE
1)不是尿路抗菌剂,但对尿路确实有止痛作用并能减轻排尿困难、尿频、灼烧和尿急等症状。
D.青霉素
窄谱药物
苄青霉素(青霉素G)[对酸不稳定]
1)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2)心内膜炎、菌血症(链球菌[亚急性细菌组])±庆大霉素。
3)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B组])±氨基苷类。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厌氧类])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青霉素敏感性和青霉素耐受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心内膜炎或其他严重的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肠球菌)+庆大霉素
7)对青霉素敏感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丙磺舒
8)脑膜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脑膜炎双球菌])
9)“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10)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的种类,需氧的和厌氧的[类白喉])±氨基苷类或+利福平
11)脑膜炎,菌血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庆大霉素
12)类丹毒(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13)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和其他种)
14)破伤风(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tetani))
15)尿路感染、菌血症、其他感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青霉素酶抑制剂。
16)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Proteus),其他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7)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18)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9)菌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脓肿(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20)梅毒(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21)雅司病(雅司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
22)第二阶段(Stage 2)-神经病学上、心脏、关节炎(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
23)回归热(回归热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
24)外耳氏病(钩端螺旋体性黄疸)、脑膜炎(钩端螺旋体)
25)颈及颜面、腹部、胸和其他损害(衣氏放线菌(Actinomycesisraelii))
苯氧甲基-青霉素(青霉素V)[对酸稳定]
1)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2)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青霉素敏感性和青霉素耐受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3)尿路感染(肠球菌)
4)尿路感染、菌血症、其他感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青霉素酶抑制剂
5)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
E.青霉素
广谱
阿莫西林
1)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2)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青霉素敏感性和青霉素耐受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中耳炎、鼻窦炎、肺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棒酸
5)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棒酸
6)慢性游走性红斑皮肤(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
7)肺损害、脑脓肿、其他器官的损害(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asteroides))+棒酸
8)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棒酸
9)对青霉素敏感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丙磺舒
氨苄青霉素
1)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B组])
2)尿路感染、心内膜炎或其他严重的感染[菌血症](肠球菌)
3)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棒酸
4)对青霉素敏感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丙磺舒
5)脑膜炎、菌血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氏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基甙类
7)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类白喉])+舒巴坦
8)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9)伤寒、副伤寒、菌血症、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10)急性胃肠炎(志贺氏菌属(Shigella))
11)会厌炎、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舒巴坦
12)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胚胎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fetus))
13)颈及颜面、腹部、胸及其他损害(衣氏放线菌(Actinomycesisraelii))
替卡西林
1)尿路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species)))
2)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氨基苷类
3)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氨基苷类
哌拉西林
1)尿路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2)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氨基苷类
3)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Serratia)+氨基苷类
美洛西林
1)尿路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2)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氨基苷类
3)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氨基苷类
阿洛西林
1)尿路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species)))
2)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氨基苷类
3)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氨基甙类
巴氨西林
酞氨西林
匹氨西林
羧苄青霉素
阿帕西林
卡印西林
匹美西林
卡非西林
美坦西林
海他西林
替莫西林
F.青霉素
青霉素酶耐受性青霉素(异
Figure C01815743D0026162654QIETU
唑基青霉素)
苯唑西林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氯唑西林
1)有效对抗青霉素酶产生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双氯青霉素
1)有效对抗青霉素酶产生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氟氯噁西林
1)有效对抗青霉素酶产生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
1)有效对抗青霉素酶产生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萘夫西林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G.头孢菌素
G1.第一代
头孢唑林/头孢拉定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厌氧类])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头孢噻啶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厌氧类])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头孢拉定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厌氧类])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头孢沙定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厌氧类])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 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头孢羟氨苄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CETATRIAZINE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头孢氨苄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特头孢氨苄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头孢丙烯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类综合征(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中耳炎[青霉素敏感性](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
6)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7)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8)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9)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
11)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2)″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头孢菌素
G2第二代
头孢西丁
1)对青霉素敏感的和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2)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种)
3)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
4)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头孢替坦
1)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种)
2)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
头孢呋辛AXETIL
1)中耳炎、鼻窦炎、肺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头孢孟多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头孢呋辛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头孢尼西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头孢雷特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头孢替安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头孢美辛(CEFAMYCINS)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头孢克洛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LORACARBEF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3)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4)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头孢菌素
G3第三代
头孢曲松
1)心内膜炎、菌血症(链球菌[亚急性细菌组])
2)脑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3)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4)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中度耐受和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
5)对青霉素敏感的和产生青霉素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淋病球菌])
6)脑膜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脑膜炎双球菌])
7)伤寒、副伤寒、菌血症(沙门氏菌(Salmonella))
8)会厌炎、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
9)软下疳(杜克雷氏嗜血杆菌(Haemophilus ducreyi))
10)创伤感染(动物咬伤)、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11)类鼻疽(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
12)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胚胎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fetus))
13)梅毒(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14)慢性游走性红斑皮肤,阶段2-神经病学方面、心脏、关节炎(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
15)肺损害、脑脓肿、其他器官的损害(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asteroides))
头孢噻肟
1)脑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2)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3)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中度耐受和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
4)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G耐受性](肺炎链球菌)+利福平或+万古霉素
5)脑膜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脑膜炎双球菌meningococcus])
6)会厌炎、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头孢唑肟
1)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种)
头孢克肟
1)对青霉素敏感的和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头孢他啶
1)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as aeruginosa))
2)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氨基苷类
3)类鼻疽(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头孢甲肟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Proteus),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地嗪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地尼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他美PIVOXIL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布烯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拉氧头孢(OXACEPHALOSPORIN)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匹胺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磺啶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哌酮
1)耳炎、鼻窦炎、肺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氨基苷类
6)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7)Yersiniosis,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8)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头孢菌素
G4第4代
头孢吡肟
1)对于许多对其他头孢菌素具有抗药性的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对抗活性
2)具有对抗(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淋病球菌(N.gonorrhoeae)和脑膜炎奈瑟氏菌(N.meningitidis)的活性
3)对于链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具有高活性
4)也具有对抗绿脓杆菌(P.aeruginosa)和嗜麦芽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altophilia)的活性
H.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
亚胺培南
1)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种)
2)尿路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species)))
3)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4)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5)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氨基苷类
6)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7)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8)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9)菌血症、心内膜炎(胚胎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fetus))
10)肺损害、脑脓肿、其他器官的损害(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asteroides))
美罗培南
1)对抗某些亚胺培南耐受性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活性
2)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I.其他内酰胺抗生素
MONOBAKTAMS
氨曲南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2)尿路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3)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氨基苷类
5)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6)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
J.氨基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苄青霉素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3)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5)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谱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
7)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8)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
9)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广谱青霉素
10)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11)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青霉素G
13)菌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脓肿(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14)肺、Milary、肾、脑膜和其他结核性感染(结核杆菌)+利福平或乙胺丁醇
15)雅司病(雅司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
16)鼠疫(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四环素
17)土拉菌病(土拉热弗朗西丝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
18)马鼻疽(鼻疽伯克氏菌(Pseudomonas mallei))+四环素或+氯霉素
19)对于结核偶尔给药(结核杆菌)
庆大霉素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苄青霉素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3)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5)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谱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
7)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8)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
9)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广谱青霉素
10)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11)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青霉素G
13)心内膜炎或其他严重感染[菌血痘](肠球菌)+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
14)脑膜炎、菌血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氏菌)+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G
15)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Brucella))+多西环素
16)土拉菌病(土拉热弗朗西丝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
17)菌血症、心内膜炎(胚胎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fetus))
妥布霉素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苄青霉素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3)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5)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谱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
7)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8)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
9)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广谱青霉素
10)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11)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青霉素G
AMICACIN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苄青霉素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3)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5)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谱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
7)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8)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
9)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广谱青霉素
10)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11)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青霉素G
13)AIDS传播的疾病(细胞内鸟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avium))
14)肺损害、脑脓肿、其他脏器损害
奈替米星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苄青霉素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3)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5)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谱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
7)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8)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
9)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广谱青霉素
10)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11)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青霉素G
13)有效对抗某些庆大霉素耐受性病原体,除外肠球菌
卡那霉素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苄青霉素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3)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5)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谱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
7)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8)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
9)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广谱青霉素
10)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11)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青霉素G
13)口服而预防性地使用,作为治疗肝昏迷的附加疗法
新霉素
1)尿路感染、其他感染、菌血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氨苄青霉素
2)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肠杆菌属细菌(肠杆菌属细菌(Enterobacter species)))
3)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4)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变形杆菌属,其他种)
5)尿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肺炎、菌血症(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广谱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
7)尿路感染(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8)肺炎(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
9)各种医源性和随机的感染(沙雷氏菌属(Serratia))+广谱青霉素
10)各种医源性感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11)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2)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青霉素G
13)用于膀胱冲洗+多粘菌素B
14)由对药物敏感的微生物引起的各种皮肤和粘膜感染。包括与烧伤、创伤、溃疡、和感染性皮肤病相关的感染。
K.四环素
四环素
1)鼻窦炎(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 catarrhalis))
2)鼠疫(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链霉素
3)马鼻疽(鼻疽伯克氏菌(Pseudomonas mallei))+链霉素
4)阶段2-神经病学、心脏、关节炎(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莱姆病])
金霉素
土霉素
强力霉素
1)类丹毒(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2)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其他种)
3)破伤风(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tetani))
4)尿路感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5)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Brucella))+庆大霉素或利福平
6)软下疳(杜克雷氏嗜血杆菌(Haemophilus ducreyi))
7)鼠疫(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8)创伤感染-动物咬伤(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multocida))
9)霍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10)肺脓肿、脓胸(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1)关节炎(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12)梅毒(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13)雅司病(雅司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
14)慢性游走性红斑皮肤(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
15)回归热(回归热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
16)外耳氏病(钩端螺旋体性黄疸)和脑膜炎(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17)颈及颜面,腹部、胸、和其他损害(衣氏放线菌(Actinomycesisraelii))
18)非特异性尿道炎(解脲尿枝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19)“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20)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再燃性斑疹伤寒、落矶山斑疹热、寇热、立克次氏体痘(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21)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
22)性病型淋巴肉芽肿、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脓性卡他)、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砂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23)肺炎(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米诺环素
地美环素(去甲基金霉素)
美他环素
L.氯霉素
氯霉素
1)脑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2)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和鼻窦炎(链球菌)
3)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4)脑膜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5)“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6)菌血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氏菌)
7)类丹毒(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hathiae))
8)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种)
9)伤寒、副伤寒菌血症(沙门氏菌(Salmonella))
10)会厌炎、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11)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Brucella))
12)鼠疫(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13)脓毒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
14)土拉菌病(土拉热弗朗西丝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
15)霍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16)鼻疽病(鼻疽伯克氏菌(Pseudomonas mallei))+链霉素
17)类鼻疽(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
18)脑膜炎(胚胎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fetus))
19)溃疡性咽炎、肺脓肿和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20)菌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脓肿(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21)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再燃性斑疹伤寒、落矶山斑疹热、寇热、立克次氏体痘(立克次氏体(ickettsia))
22)鹦鹉热[鸟疫](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
甲砜霉素
叠氮氯霉素
M.红霉素及其他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
4)对青霉素敏感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
5)“恶性脓疱”、肺炎(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6)咽炎、喉气管炎、肺炎、和其他局部损害、带菌状态(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7)菌血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氏菌)
8)软下疳(杜克雷氏嗜血杆菌(Haemophilus ducreyi))
9)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jejuni))
10)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核粒梭形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11)菌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脓肿(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12)军团病(侵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利福平
13)回归热(回归热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
14)颈及颜面,腹部、胸部和其他损害(衣氏放线菌(Actinomycesisraelii))
15)非特异性尿道炎(解脲尿枝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16)“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17)性病型淋巴肉芽肿、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脓性卡他]、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砂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18)肺炎(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19)类丹毒(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20)百日咳杆菌疾病,和用于所有家庭成员和其他接触传染病的暴发后预防
21)对青霉素过敏者患有破伤风(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tetani))
克拉霉素
1)军团病(侵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2)″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3)肺炎(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4)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jejuni))
5)AIDS传播的疾病(细胞内鸟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avium))+乙胺丁醇;±氯法齐明;±环丙沙星
6)慢性游走性红斑皮肤(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
7)抗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和淋病球菌(N.gonorrhoeae)的适当活性
8)对抗粘膜炎莫拉氏菌(M.catarrhalis)的优良活性
9)对抗某些原生动物的增强的活性(如鼠弓形体、Cryptoporidium和疟原虫)
10)治疗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制度性用药
11)结节性麻风(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米诺环素
阿齐霉素
1)中耳炎、鼻窦炎、肺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
2)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jejuni))
3)军团病(侵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3)慢性游走性红斑皮肤(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莱姆病])
5)“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6)性病型淋巴肉芽肿、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脓性卡他]、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砂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7)肺炎(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8)抗链球菌和肠球菌的较小活性
9)抗粘膜炎莫拉氏菌(M.Catarrhals)、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梭形杆菌、淋病球菌(N.gonorrhoeae)的活性
10)抗细胞内鸟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及原生动物(如鼠弓形体、Crytosporidium和疟原虫)的增强的活性
11)由Cryptosporidium引起的弓形体脑炎和腹泻
罗红霉素
N.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他脓肿、鼻窦炎(链球菌)
4)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青霉素敏感性和青霉素耐受性](肺炎链球菌)
5)咽炎、喉气管炎、肺炎、其他局部损害(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eriae))
6)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种)
7)破伤风(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tetani))
8)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jejuni))
9)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器感染、齿龈炎
10)受损宿主所患肺炎[轻或中度疾病和较严重的或严重的疾病](卡氏肺囊虫(Pneumocystis carinii))+伯氨喹
11)治疗厌氧菌感染,特别是脆弱拟杆菌(B.fragilis)引起的感染
12)腹内或骨盆脓肿和腹膜炎+氨基苷类或+青霉素或+头孢噻吩
13)局部或口服治疗寻常痤疮和细菌阴道炎
壮观霉素
1)对青霉素敏感的和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球菌(淋病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2)怀孕时患者不能接受β-内酰胺和当禁忌喹诺酮时
3)推荐作为不能接受或对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过敏的患者的选择性的常规服用的药物
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B硫酸酯)
1)与各种其他化合物配伍对眼、耳和局部使用是有效的。
2)由多粘菌素B敏感性微生物引起的皮肤、黏膜、眼和耳感染
3)外耳炎,通常由于假单胞菌引起
4)角膜溃疡的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5)肺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E硫酸酯)
1)由易受药物影响的细菌引起的婴幼儿和儿童腹泻
雷莫拉宁(糖肽)
1)治疗痤疮和皮肤感染,并减少鼻输送葡萄球菌
有效对抗拟杆菌
替考拉宁(糖肽)
1)由耐甲氧西林和易受甲氧西林影响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心内膜炎
2)菌血症、心内膜炎[易受甲氧西林影响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氨基苷类[庆大霉素]
3)肠球菌心内膜炎(Enterococcal endocarditis)+庆大霉素
4)心内膜炎+万古霉素
杆菌肽
1)感染性湿疹、感染性皮肤溃疡
2)由易感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结膜炎和感染性角膜溃疡
3)根除鼻传送葡萄球菌
4)与抗生素关联的腹泻(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RP 59500
1)是介导MLS抗药性的甲基化酶酶的好的诱导物
2)是合成的,因此红霉素耐受性生物体通常在体外易受RP 59500影响
GLYCYLCYCLINES(四环素抗生素衍生物)
1)它们抑止某些四环素耐受性生物体
2)也显示有效地抑止属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的多种药物耐受性菌株
糖肽及其他:
万古霉素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骨髓炎、蜂窝织炎和其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性和甲氧西林耐受型](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
2)咽炎、猩红热、中耳炎、鼻窦炎、蜂窝织炎、丹毒、肺炎、菌血症、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和其他全身性感染(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A组])
3)心内膜炎、菌血症(链球菌[亚急性细菌组])
4)菌血症、心内膜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组])
5)肺炎、关节炎、鼻窦炎、耳炎[青霉素耐受型](肺炎链球菌)
6)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中度耐受型](肺炎链球菌)+利福平
7)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G耐受性](肺炎链球菌)+利福平或+头孢噻肟
8)心内膜炎或其他严重的感染[菌血症](肠球菌)+庆大霉素(Gentamincin)
9)尿路感染(肠球菌)
10)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diptheroids])
11)破伤风(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tetani))
12)与抗生素关联的结肠炎(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13)脑膜炎(脑膜脓肿性金黄杆菌(Flavobacteriummeningosepticum))
14)假膜性结肠炎
15)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的葡萄球菌感染
O.用于治疗结核、鸟结核分枝杆菌综合征和麻风的药物
阿米卡星
对氨基水杨酸
阿齐霉素
卷曲霉素
头孢西丁
环丙沙星
克拉霉素
氯法齐明
达普宋
多西环素
乙胺丁醇
乙硫异烟胺
亚胺培南
异烟肼
卡那霉素
米诺环素
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
吡嗪酰胺
RIAMPIN
利福布汀
利福平
链霉素
磺胺
甲氧苄啶-新诺明
P.其他的治疗
利福平
1)脓肿、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
骨髓炎、蜂窝织炎,其他[甲氧西林敏感性、甲氧西林耐受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环丙沙星或[当产生甲氧西林耐受性时+甲氧苄啶-sulfumethoxazole]
2)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中等耐受](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万古霉素
3)心内膜炎、脑膜炎、其他严重的感染[青霉素G耐受性](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头孢噻肟+万古霉素
4)带菌者状态(治疗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meningitidis)(脑膜炎双球菌))
5)咽炎、喉气管炎、肺炎、其他局部损害(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6)心内膜炎、受感染的外来体,菌血症(棒状杆菌属细菌,需氧和厌氧的(类白喉))+青霉素G
7)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Brucella))+多西环素或+甲氧苄啶
8)脑膜炎(脑膜脓肿性金黄杆菌(Flavobacteriummeningosepticum))
9)军团病(侵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红霉素
Q.抗真菌剂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布康唑
环吡司
环吡司
克霉唑
克霉唑
影响皮肤的
益康唑
益康唑
皮外的
氟康唑
氟康唑
氟康唑
氟康唑
氟康唑,
氟胞嘧啶
灰黄霉素
卤普罗近
鞘内的
碘化物,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IV米康唑
酮康唑
酮康唑
酮康唑
酮康唑
酮康唑
米康唑
米康唑
米康唑制霉菌素
萘替芬
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
孢子丝菌病
全身用
特比萘芬
特比萘芬
特康唑
噻康唑
局部用克霉唑
十一碳烯酸盐
R.其他治疗
POLIEEN抗生素
两性霉素B
1)深度感染(念珠菌属)±氟胞嘧啶
2)传播性(非脑膜),脑膜炎(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is))
3)慢性肺病,传播性(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4)所有巴西芽生菌(Blastomyces brasiliensis)感染
5)所有巴西芽生菌(paracocidioides brasiliensis)感染,随后加以磺胺
6)皮外的(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
7)侵袭性的(曲霉菌(Aspergillus species))
8)所有毛霉菌(the mucormycosis Agents)感染
9)肺部疾病(Pulmonary)(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
10)脑膜炎(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氟胞嘧啶
制霉菌素
1)皮肤或阴道真菌性炎症、鹅口疮(念珠菌(Candida species))
氟胞嘧啶
1)深度感染(念珠菌(Candida species))+两性霉素B
2)脑膜炎(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两性霉素B
聚维酮碘
聚维酮碘是一种碘递体,主要用作治疗创伤污染和术前准备皮肤和粘膜的消毒剂和抗菌剂,及用于消毒设备。
S.咪唑和三唑
酮康唑
1)皮肤或阴道真菌性炎症、鹅口疮(念珠菌(Candida species))
2)慢性肺病(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3)所有皮炎芽生菌感染
4)所有巴西芽生菌感染
伊曲康唑
1)皮肤或阴道真菌性炎症、鹅口疮(念珠菌(Candida species))
2)传播性(非脑膜),脑膜炎(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is))
3)传播性(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4)皮肤、外皮(Extracutaneous)(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schenckii))
5)侵入性(曲霉菌(Aspergillu sspecies))
6)慢性肺病(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7)所有巴西芽生菌感染
8)所有皮炎芽生菌感染
FLUXONAZOLE
1)皮肤或阴道真菌性炎症,鹅口疮,深度感染(念珠菌(Candidaspecies))
2)传播性(非脑膜),脑膜炎(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is))
3)慢性肺病(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4)脑膜炎(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克霉唑
1)鹅口疮(念珠菌(Candida species))
灰黄霉素
1)由于小孢子菌属、发癣菌属或表皮癣菌属的病菌而患的皮肤、头发和指甲的霉菌性疾病
2)头癣(小孢子菌(M.Canis)、奥杜安小孢子菌(M.Audouini);黄色毛癣菌(T.Schoenleinii)和疣状毛癣菌(T.Verrucosum))
3)无毛皮肤的“癣菌病”、股癣和体癣(小孢子菌(M.Canis)、红色毛癣菌(T.Rubrum)、疣状毛癣菌(T.verrucosum)和絮状表皮癣菌(E.floccosum))
4)手癣(红色毛癣菌(T.Rubrum)、须发癣菌(T.Mentagraphytes))
4)须癣(发癣菌属病菌(Trichopyton species))
6)“足癣”或表皮癣-包括皮肤和指甲(须发癣菌(T.Mentagraphytes)和对红色毛癣菌(T.Rubrum)的角化过度型).
T.局部抗真菌剂
局部用咪唑和三唑
克霉唑
1)皮真菌感染、皮肤念珠菌病、外阴念珠菌病
益康唑
米康唑
1)脚癣、股癣、花斑癣
2)外阴念珠菌病
3)某些由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引起的阴道感染
特康唑
1)阴道念珠菌病
布康唑
1)阴道念珠菌病
噻康唑
1)念珠菌引起的外阴阴道炎
奥昔康唑
1)由普通致病性皮真菌引起的感染
硫康唑
1)由普通致病性皮真菌引起的感染
U.其他局部使用的抗真菌剂
环吡司醇胺
1)皮肤念珠菌病、体癣、股癣、脚癣、花斑癣
2)皮肤真菌病和念珠菌感染
卤普罗近
1)脚癣、股癣、体癣、手癣和花斑癣
托萘酯
1)脚癣
萘替芬
1)治疗股癣和体癣
2)皮肤念珠菌病和花斑癣
特比萘芬
1)体癣、股癣、脚癣
2)皮肤念珠菌病和花斑癣
3)治疗癣菌病和有时治疗甲癣
V.各种抗真菌剂
十一碳烯酸
1)治疗各种皮肤真菌病,特别是脚癣
2)治疗尿布疹、股癣和其他小儿皮肤病
苯甲酸和水杨酸
1)治疗脚癣和某些时候治疗头癣
丙酸和辛酸
1)治疗皮肤真菌病
碘化钾
1)皮肤病(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
W.眼用抗真菌剂
那他霉素
真菌性睑炎、结膜炎、角膜炎
咪唑克霉唑
真菌性角膜炎
益康唑
真菌性角膜炎
氟康唑
真菌性角膜炎
酮康唑
真菌性角膜炎
米康唑
真菌性角膜炎、眼内炎
嘧啶
氟胞嘧啶
真菌性角膜炎
多烯
两性霉素B
真菌性角膜炎、眼内炎
X.抗病毒剂
抗疱疹病毒剂:
阿昔洛韦
1)免疫缺损宿主的生殖疾病、角膜结膜炎、脑炎、新生儿HSV、粘膜与皮肤HSV(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2)免疫缺损宿主、妊娠者的带状疱疹或水痘,正常宿主的水痘或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伐昔洛韦
1)生殖器疱疹或局限性带状疱疹
泛昔洛韦
1)正常宿主的水痘或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喷昔洛韦
1)对于肝炎B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膦甲酸
1)AIDS患者的视网膜炎(巨细胞病毒)
2)免疫缺损宿主的粘膜皮肤HSV(单纯性疱疹病毒)
3)免疫缺损宿主、妊娠者的带状疱疹或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更昔洛韦
1)AIDS患者的视网膜炎(巨细胞病毒)
碘苷
1)角膜结膜炎(单纯疱疹病毒)
索立夫定
1)HIV-感染的成年人的带状疱疹
曲氟尿苷
1)角膜结膜炎(单纯疱疹病毒)
阿糖腺苷
1)脑炎、新生儿疱疹(单纯疱疹病毒)
2)免疫缺损患者的带状疱疹或水痘
Y.抗逆转录病毒剂
齐多夫定
1)AIDS,HIV抗体阳性和CD4少于500/mm3者(人免疫缺损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去羟肌苷
1)成人和超过6个月儿童的进行性HIV感染
司他夫定
1)AIDS,HIV抗体阳性和CD4少于400/mm3者(人免疫缺损病毒)
扎西他滨
1)AIDS
2)HIV感染和CD4计数少于300/mm3
Z.其他抗病毒剂
金刚烷胺
1)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
金刚乙胺
1)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
α-干扰素
1)生殖器乳头状瘤(人乳头状瘤病毒)
利巴韦林
1)婴幼儿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呼吸合胞体病毒)
AA.临床发展的新药物
拉米夫定
蛋白酶抑制剂
无环的膦酸核苷
AB.眼用抗病毒剂
碘苷(HERPLEX)
1)单纯性疱疹病毒
曲氟尿苷(VIROPTIC)
1)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阿糖腺苷(VIRA-A)
1)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2)单纯疱疹性结膜炎
阿昔洛韦(ZOVIRAX)
1)眼部带状疱疹
2)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
膦甲酸(FOSCAVIR)
1)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CYTOVENE)
1)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AC.商业可得的眼用局部抗菌剂
杆菌肽锌(AK-TRACIN)
1)结膜炎,睑炎
氯霉素(AK-氯,氯霉素,CHLOROPTIC,OCU-氯)
1)结膜炎,角膜炎
盐酸金霉素(金霉素)
1)结膜炎,睑炎
盐酸环丙沙星(CILOXAN)
1)结膜炎,角膜炎
红霉素(AK-霉菌素,ILOTYCIN)
1)睑炎,结膜炎
硫酸庆大霉素(GARAMYCIN,GENOTIC,GENT-AK,GENTACIDIN)
1)结膜炎,睑炎,角膜炎
诺氟沙星(CHIBROXIN)
1)结膜炎
磺胺醋酰钠(AK-SULF,BLEPH-10,CETAMIDE,SULF-10,ISOPTOCETAMIDE,OPHTHACET,磺乙酰胺钠)
1)结膜炎,睑炎,角膜炎
磺胺异
Figure C01815743D0065165308QIETU
唑二醇胺(甘特里辛)
1)结膜炎,睑炎,角膜炎
联合多粘菌素B
1)结膜炎,睑炎,角膜炎
盐酸四环素(四环素)
1)结膜炎,睑炎
硫酸妥布霉素(TOBREX)
1)结膜炎、睑炎、角膜炎
对作用机理的初步假设
由本发明所实现的抗感染药物作用的增强机理目前正处于研究中。在这点上有些观察结果已经记录在上。另外,据记载初步观察结果针对一些另外的可能的解释。申请人仍然不希望局限于此时可能提出的任何尝试性解释。不过据记载,似乎用于根据本发明制剂配方的长链脂肪酸或至少一些这些组分在医药制剂的制造过程期间形成非常小的球体,以下称之为“毫微脂质囊”。这些毫微脂质囊就化合物的包封和随后在细胞与器官预知区域的释放而言具有动态特征,其中利用所得最大化的作用方式产生这些化合物的最佳应用。
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模型是有效地利用毫微脂质囊的动态释放特征转运化合物至所需位置,其中保持生物体内的最佳浓度有益于对抗特定的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已知发展出化合物耐受性的那些已知是难以治疗的,因为化合物穿透进入病原性微生物不充分。这些或至少一些这些疾病似乎特别适合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组合物因而已经发现当接触细胞和藏匿于这类细胞的病原性生物体时具有有益的药物释放效果。
这些有益效果据信可归因于毫微脂质囊的动态特征。目前的假设是这些特征包括:
1、制剂配方的结构特征:
构成给药介质一部分的一氧化二氮和不饱和长链脂肪酸是这样配制的,与所指定的抗感染剂或化合物混合,形成含有化合物或抗感染剂的毫微脂质囊。在这点上进行两项重要的观察:
a)发现当所用的不饱和长链脂肪酸是20个碳或以上时,毫微脂质囊形成球状结构,具有类似于在海绵中所见到的小隔间。
这些结构是稳定的,我们相信抗体或其他配体将理想地适宜这些小隔间,以便毫微脂质囊与靶细胞表面上的特异性表位或受体结合。
b)当实用16至20个碳的不饱和长链脂肪酸时,毫微脂质囊的形状是球状,具有自荧光粒子围绕囊运动的动态区域。
当该过程省略一氧化二氮时,围绕毫微脂质囊运动的粒子作无规律地运动,然后检测不对称的运动。
据信一氧化二氮是使围绕毫微脂质囊运动的自荧光粒子稳定所必需的,这是有效释放化合物所必需的特征。
2、稳定性:
毫微脂质囊似乎在室温下24个月后保持结构完整。任何被包封的活性化合物在此期间仍然是被包封的。这种稳定性特征据信是有实际意义的,是所观察到的增强作用的贡献因素之一。
3、没有细胞毒性:
毫微脂质囊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当应用于培养物中的细胞时,在适用的浓度下它们似乎还对正常细胞生长具有有益的效果。
4、作用机理:
4.1、负载效率:
广泛的活性药物都实现高度的包封,证明了毫微脂质囊的搞负载效率。
4.2、转运:
毫微脂质囊发挥转运机理,携带分子,例如活性化合物。
4.3、释放:
已经显示,毫微脂质囊具有非常高的释放效率。高释放效率涉及组织穿透、细胞吸附、毫微脂质囊被细胞、寄生物与细菌所内在化、细胞内稳定性和随后的亚细胞性细胞器释放。
高释放效率的结果是活性化合物的释放不仅在膜的部位,而且在细胞内的部位,包括活细胞核或微生物。结果是增强了所述活性化合物的功效。毫微脂质囊和活性化合物似乎在增强功效上发挥协同作用。
5、弹性:
同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CLSM)显示,毫微脂质囊的构型可以在运动中发生改变。
当囊跨膜运动时,构型改变,以致细胞内毫微脂质囊可以具有其他形态学特征。
在跨膜运动时,毫微脂质囊“喂给”膜不饱和长链脂肪酸,这继而将对膜键合过程具有积极效果。这种过程对细胞的代谢、从而对细胞的存活具有积极的效果。
6、动态脂质囊间关系:
已经显示,脂质囊间关系的确存在。脂质囊能够交换它们分别携带的化合物。
它们还能够联合,以连续调整它们的大小而无损于它们的稳定性。当跨细胞膜运动时也揭示了脂质间关系。
这些相互作用的膜特征使囊穿过细胞的运动最佳。
尽管动态毫微脂质囊的相互关系是连续存在的,不过也已经显示,粒子在血液和体液中是稳定的,多达5小时。
发明的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一些实施例,以阐述发明,但不由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首先重新陈述本身不构成本申请要求保护主题的制剂,它们首先公开在申请人自己的上述在先专利中。
制备例1
制备一氧化二氮水溶液
在20℃(环境温度)下向压力容器内加入水至其工作体积。经由流量控制阀和压力调节器连接容器与一氧化二氮供应源。密封容器,供应压力为2巴的一氧化二氮达48小时,已经测定在上述温度下和在上述压力下经过这么长时间,水被一氧化二氮饱和。
将所得溶液装瓶,作为储备溶液,用于下述配方和应用。
制备例2
一氧化二氮/维生素F水性乳剂的制备
在80℃下,在搅拌下,将30g如上鉴别和描述的维生素F乙酯与10g Cremophor RH40(由BASF使用的商标,氢化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该产物也被INCI命名为PEG-n-氢化蓖麻油)、2.2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8g丁基羟基茴香醚、0.23g丁基羟基甲苯混合。
在室温下,在搅拌下,在942.5g一氧化二氮储备溶液中溶解2.5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和2.5g Germall 115[Imidurea]。
在搅拌下,将首先描述的油性组合物乳化成水溶液,构成一氧化二氮/维生素F储备溶液。本文称之为“Lindil”、“MZL”或“毫微脂质囊”制剂。
制备例3
一氧化二氮在载体制剂中的非水性溶液的制备
现在将描述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抗感染剂的非水性制剂的制造过程,并参照含有吡嗪酰胺作为活性成分的第一种抗-TB药物和含有利福平、异烟肼与乙胺丁醇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的第二种抗-TB药物的制备。这些产物在本文中分别被称为“制剂P”和“制剂RIE”。
制剂P是按照下列方案制备的:
步骤1:称出吡嗪酰胺5,00kg,减小粒径至小于40μm。
步骤2:称出聚氢化蓖麻油1.15kg、维生素F乙酯2.35kg、dl-α-生育酚150.0g和聚乙二醇400 1.295kg,都加入到混合罐2内,加热至大约40℃,直至全部油熔化。
步骤3:在不锈钢压力容器内,将油混合物用2巴一氧化二氮气化3小时,方式如上制备例1所述。
步骤4:转移气化的混合物至混合罐1,加热至大约70℃。
步骤5:称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50.00g和丁基化羟基甲苯5.00g,都加入到混合罐1内,同时连续,确保每种固体在加入下一种之前被溶解,而仍然保持温度在70℃。
步骤6:除去热源,冷却至大约40℃。
步骤7:逐步加入吡嗪酰胺5.00kg,同时连续混合。
步骤8:在混合的同时,将步骤7混合物用20kPa一氧化二氮气化30分钟,直至混合物达到室温。
制剂RIE是按照下列方案制备的:
步骤1:称出利福平1.467kg、异烟肼733.00g和乙胺丁醇2.20kg,减小粒径至小于40μm。确保原料总是避光。
步骤2:称出聚氢化蓖麻油1.33kg、维生素F乙酯3.11kg和聚乙二醇4001.30kg,都加入到混合罐2内,加热至大约40℃,直至全部油熔化。
步骤3:在不锈钢压力容器内,将油混合物用2巴一氧化二氮气化3小时,方式如上制备例1所述。
步骤4:转移气化的混合物至混合罐1,继续混合。
步骤5:称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50.00g、抗坏血酰基棕榈酸酯10.00g和丁基化羟基甲苯5.00g,都加入到混合罐1内,同时连续混合,确保每种固体在加入下一种之前被溶解。
步骤6:除去热源,冷却至大约40℃。
步骤7:检查pH,加入氢氧化钾,同时连续混合直至pH达到7。
步骤8:分别加入利福平1.467kg、异烟肼733.00g和乙胺丁醇2.20kg,各自加入后混合,再逐步加入下一种。
步骤9:在混合的同时,用20kPa一氧化二氮气化30分钟,直至混合物达到室温。
按照药业熟知的方式将制剂P和制剂RIE制剂包封在软明胶胶囊内,用作口服胶囊剂,如下所述。
实施例1
抗菌作用的增强
本实施例涉及感染性细菌疾病的目前治疗程式的增强作用。
由毫微脂质囊携带的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功效增加得到下列证明:
(a)和(b)细菌培养研究(Bactec研究和同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CLSM);
(c)感染研究,牵涉实况同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CLSM)研究;和
(d)抑制带研究,根据USP XXIII抑制带法。
下列生物体被视为代表性的,因此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范围的说明而非穷举,用在上述研究中以证实发明: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ref菌株H37RV)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MDR菌株V79 & V25)
卡介菌(Bacillus of Calmette and Guerin)(BCG)
大肠杆菌(E Coli)
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S Aureus)
绿脓杆菌(P Aeruginosa)
B.Cereus
A.Niger
C.Albicans
用在这些研究中的抗菌剂形式的抗感染剂仍然被视为本发明广泛应用的代表和说明而非穷举,是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与聚维酮-碘、氯唑西林、红霉素E、环丙沙星、Co-trimoxazole(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的组合)和伊曲康唑。
下列讨论结果表明,如上制备例2所述制备的、牵涉活性成分与载体缔合作用的、对制剂所进行的试验显示与其常规制剂相比,所选择的抗感染剂的功效增强10至40倍。
A.细菌培养研究:
(a)毫微脂质囊包封在BACTEC测定中对已知抗分枝杆菌剂作用的效果
(i)样本收集与培养和评价的一般方法
将存放在Medical School at Tygerberg Hospital的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隔离种群在L-J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用于BACTEC分析。进行关于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从1800种临床隔离种群库中选择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菌株,按照它们的IS6110插入序列划分基因型。每种菌株的插入序列跨越1至23个副本。这些菌株已经根据它们的遗传模式聚集成族,代表最近的传递簇,因为它们最经常出现在群落中。这些菌株还可以代表更有毒性的菌株,不过M.Tb.中的毒性因子尚未被分类。
根据它们的遗传与流行病学类型小心地选择分枝杆菌菌株。在广泛的范围内选择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的多药耐受性(MDR)菌株,从适度耐受至高度耐受。将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的临床与实验室菌株在富集ADC的培养基中培养,同时连续搅拌,以确保均匀的细菌分布和统一的通风,如Middlebrook,G.(1977)在″Automatable radiometric detection in growth of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selective media.″Ann.Rev.Respir.Dis.115:1066-1069中所述。在这些条件下,培养物繁殖生长(差异<1.0%)。这种技术是在Tygerberg Hospital的医药生物化学实验室中建立起来的。
在大约A600nm=0.16的培养密度下(1x McFarland)(Siddiqui,S.H.(1995).BACTEC 460 MTB系统.Product and proceduremanual.),将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培养物接种到BACTEC小瓶内。培养物在BACTEC中生长,直至达到500(±50)的生长指数(GI)。使用这种培养物作为载体包封的抗分枝杆菌药的BACTEC评价的起始培养物。监测培养物的BACTEC生长达6-10天,测定每24小时加倍期的ΔGI值。每系列实验重复至少4次,以利于精确的统计学分析。没有药物的对照也达到相同的浓度。利用Ziehl-Nielsen染色监测分枝杆菌培养物的无菌性。
全部感染性材料实验都应当在3类生物安全性实验室中进行。全部实验都应当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以确保对所有其他实验室同事的最大安全性。
(ii)关于利福平的评价
Lindil也被称为毫微脂质囊制剂,是如上制备例2所述制备的,所溶解的利福平浓度为80微克每ml,用于制剂在BACTEC中对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培养物的效果的最初评价。将这种Lindil/Rif制剂通过0.45微米滤器过滤除菌,目的是不被其他细菌产生背景污染。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利福平耐受性患者隔离种群来自South Af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SAIMR)。菌株TV25和TV79来自Tygerberg Hospital的菌株库。二者均经过测定,对利福平、异烟肼和链霉素是耐受性的。发现TV79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是阴性,TV25的是5mM。
将利福平溶于50%乙醇,浓度为10μg/ml。向1ml Lindi l加入8μl,得到浓度80μg/ml的Lindil。其中,向BACTEC小瓶内加入0.1ml,得到最终浓度含2μg/ml利福平的Lindil。这是截断值,在该数值下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菌株对利福平的药物耐受性或药物敏感性。
结果:发现在低于2μg/ml的浓度下,含利福平的Lindil杀死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的药物敏感性菌株,程度大于单独的利福平。显微镜检查阐述利福平被Lindil释放至细菌内部,这些结果显示利福平不延续被包封在细菌中的状态,而是从毫微脂质囊释放至细菌内部环境,发挥生物活性。单独的Lindil在本测定所采用的浓度下没有杀菌效果。
进一步发现当利福平经由Lindil释放至细菌时,所用利福平耐受性菌株显示利福平敏感性增加。
这些结果被视为是非常重要的。现已显示Lindil独自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单独的Lindil可能对结核分枝杆菌(M.Tb.)具有效果这一观察结果仅能从前24小时的结果推断出来。表明只有在Lindil的1:128稀释之后,结核分枝杆菌(M.Tb.)的生长才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同。
进一步发现Lindil/利福平组合应用于利福平耐受性菌株TV79导致与利用利福平耐受性患者隔离种群所观察到的相同级别的抑制作用,Lindil/利福平在0.5μg/ml Lindil浓度下显示抑制作用。
(iii)关于异烟肼“INH”的评价
将一定量如制备例2所制备的MZL通过0.22μM注射滤器(Millipore)除菌过滤。按1:2、1:8和1:32的比例稀释MZL。这些稀释液产生从对结核分枝杆菌(M.Tb.)生存力的抑制效果到对结核分枝杆菌(M.Tb.)生存力的轻微抑制。这些效果是在BACTEC中利用结核分枝杆菌(M.Tb.)的系列稀释液观察到的。
将INH用MZL稀释液按两种方式再生:第一,如上所述制备MZL稀释液,向稀释液加入INH,得到最终浓度为0.1μg INH/ml MZL每BACTEC小瓶(4ml容量)。第二,将INH用未经稀释的MZL再生,得到最终浓度为0.1μg INH每ml MZL。在BACTEC中,在INH/MZL组合的存在下评价药物耐受性菌株TV25的生存力。关于每种组合测定δ生长指数(dGI)。dGI是分枝杆菌生长一段时间的指标,是这样测定的:dGI=GI(天数+1)-GI(天数)。
结果
结果列在图1中。显示在先于1:2稀释之前再生的MZL和INH的存在下,在BACTEC中培育6天之后(dG5),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TV25的dGI仍然低于10,而接受先于INH稀释进行MZL 1:2稀释的制剂的样本已经显示强阳性生长,dGI=28。
这代表了抑制作用与MZL稀释先于INH加入的效果相比增加了78%。单独MZL对菌株TV25的效果是50%,相对于对照而言。相对于对照而言,MZL与INH的组合在稀释后的效果是91%。在MZL的存在下,INH产生另外41.5%的有效性(单独的INH显示没有效果)。
(iv)关于乙胺丁醇的评价
然后将在适当浓度下的MZL和混合物在杯角(cup-horn)声波处理器中处理一分钟,频率设置为7。使其与已知耐受乙胺丁醇的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H37Rv培养物接触。每24小时±1小时测定GI。观察结果记录在表1中。
计算:
高亮栏(6)中的数字用于计算在没有MZL的存在下乙胺丁醇对分枝杆菌生长的效果。此时未经处理的TB对照是GI=540。这也是TB生长变为常态的时间点(生长衰退)。本栏中的所有GI值都是相对于对照值415而计算的,得到生长的抑制%。栏(9)显示MZL处理的大约GI=415的对照。本栏中的所有GI值(在MZL存在下的乙胺丁醇)都是相对于对照值415而计算的,得到生长的抑制%。使未经处理的对照值正常化为415,使结果具有可比性。计算结果列在表2中。
表2
 
加MZL 减MZL
抑制% 抑制%
1.0μg/ml乙胺丁醇 86 92
0.5μg/ml乙胺丁醇 62 81
0.25μg/ml乙胺丁醇 51 51
0.125μg/ml乙胺丁醇 52 -12
0.0625μg/ml乙胺丁醇 49 -16
0.0325μg/ml乙胺丁醇 48 -21
结果:
结果显示,乙胺丁醇对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H37Rv菌株的MIC是1.0μg/ml左右。从0.125μg/ml乙胺丁醇的结果清楚地显示,MZL的存在仍然保持对分枝杆菌生长的强大抑制效果,而未经MZL处理的细菌没有生长抑制。事实上,观察到轻微的生长刺激(负值)。这通常是利用非常低的抗生素处理所观察到的。在更高的乙胺丁醇浓度(0.25-1.0μg/ml)下,生长抑制表明在经过与未经MZL处理之间没有大的差异。非常高的浓度表明对未经处理的结核分枝杆菌(M.Tb.)具有更好的效果。这种效果可能是一种剂量反应,因为存在高浓度的乙胺丁醇。在经过MZL处理的实验中,似乎表明MZL在其结构中捕获乙胺丁醇,使较少乙胺丁醇可自由扩散穿过分枝杆菌膜。不过随着浓度变为更低,表明MZL对结核分枝杆菌(M.Tb.)产生乙胺丁醇的稳态释放,结果是抑制作用得以稳态保持(在0.03125μg/ml-0.125μg/ml范围内大约抑制50%)。
这些结果表明MZL在所用浓度范围内保持乙胺丁醇对结核分枝杆菌(M.Tb.)的稳态释放,这种效果主要出现在MZL的低浓度范围,这是对治疗功效有意义的浓度范围。
(b)抗生素吡嗪酰胺的毫微脂质囊包封对BCG(卡介菌(Bacillusof Calmette and Guerin))对吡嗪酰胺的耐受性的效果
抗生素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利福平包封在上述制备例2毫微脂质囊制剂中,得到适合用于抑制来自被药物敏感性与多药耐受性菌株感染的患者的细菌隔离种群中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的产物。结果是利用Bactec系统得到的,没有人细胞参与。
下列结果的意义有悖于这样的事实,BCG疫苗广泛用于疫苗接种,对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BCG疫苗属于非病原性分枝杆菌菌株,因此是广泛使用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研究模型。所有BCG菌株对吡嗪酰胺都是耐受性的(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1996,vol 45,No RR-4)。研究了这种抗生素被根据本发明的毫微脂质囊包封的效果及其以这种形式对BCG的释放。
在利用同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CLSM)进行的本研究中,采用活/死荧光染剂,已知称为Baclight。它把活菌染为绿色,把死菌染为红色。通过细菌的绿/红比例测定BCG的一般生存力。研究了等量与等浓度的游离与毫微脂质囊包封的吡嗪酰胺对BCG生存力的效果。
细菌生存力:在加入任何抗生素之前,BCG的一般生存力是85-95%。可用剂量游离吡嗪酰胺的两小时培育之后的BCG生存力是68-72%。
细菌生长特征:BCG一般成群生长。用游离吡嗪酰胺培育导致单个活菌以及一些肉芽肿型菌群的出现,后者逐渐分泌单个活菌。单个活菌是可动的。吡嗪酰胺包封在毫微脂质囊中引起BCG生存力在两小时培育期间降低65-75%。没有观察到运动中的BCG。
因此,利用同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法观察用活/死Baclight细菌染剂预先标记和然后用毫微脂质囊包封的吡嗪酰胺处理的BCG。发现在一小时后,大多数细菌被标为红色,因此是死亡的。没有观察到肉芽肿型菌群或单个细菌。在对照中见到这类菌群和单个细菌,都呈绿色,其中使含有等量吡嗪酰胺的水单独与也用活/死细菌染剂预先标记的BCG接触。
研究因而得出最惊人的结果,细菌对吡嗪酰胺的耐受性可以通过在制备例2毫微脂质囊组合物中包封该抗生素加以克服。
(c)感染研究(实况同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抗生素被毫微脂质囊包封是否得到能够克服细胞内细菌耐受性的产物,使用人巨噬细胞被培养物中的BCG感染作为细胞模型。
使用THP1巨噬细胞系(ATCC)进行感染研究。按照一般的细胞培养方法,使用含有L-谷氨酰胺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胎牛血清和磷酸盐缓冲溶液(Gibco BRL)进行细胞生长。
将THP1巨噬细胞用经过预处理和标记的BCG细菌培养和感染。处理由等浓度、也就是0.075μg/ml游离与毫微脂质囊包封的吡嗪酰胺组成。CLSM用于测定细菌的感染和存活。
感染后BCG在巨噬细胞中的生存力反映了用与毫微脂质囊缔合的吡嗪酰胺处理的巨噬细胞内部的BCG被抗生素吡嗪酰胺有效杀死,即使该细菌一般被视为对所用抗生素是耐受性的。
(d)抑制带研究:
(i)聚维酮碘对抗两种细菌生物的增强作用,得到抑制带研究的证明
经过制备例2毫微脂质囊配制、因此在100g产品中的使用浓度6.30g聚维酮碘相当于0.75g可利用的碘的已知活性成分聚维酮碘对两种类型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与等量与等浓度游离活性成分的效果进行比较。细菌是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S.Aureus)和绿脓杆菌(P.Aeruginosa)。所用对照是盐水。
将研究结果绘制成图2。显然,当活性成分与毫微脂质囊缔合时,两种类型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戏剧性地增加了。
(ii)五种抗感染剂对抗五种不同细菌生物的增强作用
在以盐水作为对照的抑制带研究中,含有下表3所列活性成分的五种商业上可得到的抗菌组合物与在根据本发明的载体中制成的相同活性成分的组合物进行了比较。在根据上述制备例2制成的水性制剂的情况下,称为″MZL″制剂,在根据上述制备例3制成的非水性制剂的情况下,称为″MZLA″制剂。这种约定也适用于下列其他实施例,它们采用完全不同的特定活性药物的商品制剂(COM)。根据需要稀释所比较的制剂,以达到相同的浓度。
从下列结果显而易见的是,当遭遇根据本发明的载体制剂时,生物体对活性药物更敏感。
表3
抑制带研究:五种商品抗感染制剂与根据本发明的制剂对抗不同的感染剂
 
活性药物 MZLA/Com   剂量mg/5ml S.Aureus P.Aerugin B.Cereus E.Coli A.Niger C.Albicans
氯唑西林 MZL 125 30.74 23.96
氯唑西林 COM 125 29.45 19.86
红霉素 MZL 250 26.7 29.89
红霉素 COM 250 25.84 27.78
环丙沙星 MZL 250 33.05 35.78
环丙沙星 COM 250 30.14 33.4
Cotrimoxazole         MZL 240 13.95 24.64
Cotrimoxazole         COM 240 11 22.83
伊曲康唑 MZLA 50 16.03 14.28
伊曲康唑 COM 50 10.21 11.47
对照 9 9 9 9 9 9
实施例2
抗病毒剂的增强作用
在本研究中,使不同剂量的AZT与毫微脂质囊缔合,以试验这类缔合作用对CD4+辅助T-细胞中病毒生长的功效。
这种研究的基本原理是AZT是细胞毒性的,长期使用与肌肉损失有关。其他副作用可以是恶心、贫血、白细胞下降、口疮、骨髓损伤和头痛。因此从副作用和成本观点来看都需要能够降低对HIV感染患者给药的AZT剂量,其条件是这类剂量的降低不危及给药的效果。因而决定研究AZT在用制备例2给药介质配制后的剂量/效果关系。
尽管正是申请人所希望的结果,不过这样的发现仍然是个意外,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增加AZT向HIV感染细胞的有效释放、从而保持低剂量下的细胞内治疗浓度加以实现。从所进行的观察假设:
a)负载AZT的毫微脂质囊显著增加细胞内与核内AZT释放的动力学,结果是可以减少AZT治疗剂量;
b)与毫微脂质囊缔合的AZT表明呈现微囊的药动学,直至它被释放;和
c)可以测定可用细胞类型的关于AZT载入毫微脂质囊的最佳负载浓度。
在本研究中遵照下列方案:
a)在可用的细胞接种密度和病毒负载率下,将若干CD4辅助T-细胞(CEM-SS细胞系;NIH AIDS Research and Reference ReagentProgram)培养物用HIV亚型D病毒感染。在标准培养条件下,在组织培养物中供养细胞。
b)在感染后连续7天每天测定载入培养细胞中的病毒,通过ELISA法测量培养上清液中的HIV-1的p24核心抗原。这种测定法基于加入底物后的颜色变化,它与每份培养物中的病毒复制是成比例的。在450nm下通过吸光度分光光度法监测颜色变化。阴性对照吸光度读数用于计算每份培养物的吸光度/截断值。
c)通过细胞毒性测定和细胞生长曲线进行含有毫微脂质囊的基本制剂的最佳浓度测定。所用细胞毒性测定法是标准MTT测定法,再次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EM-SS细胞系的细胞生存力。生长曲线用于测定基本制剂关于人巨噬细胞(THP-1细胞系)的最佳浓度。
所得结果绘制成图3。它显示下列结果:
a)毫微脂质囊的释放与转运功能在1:512基本制剂的稀释比下增加10倍AZT的治疗功效,从而产生减少10倍AZT剂量的可能性,这如1nM游离AZT对0.1nM经过毫微脂质囊配制的AZT的相对效果所示。结果清楚地显示,与对照(没有AZT加入)相比,0.1nM游离AZT的加入到第7和8天抑制44%的病毒生长和复制。不过,0.1nM与毫微脂质囊缔合的AZT的加入在第8天抑制70-80%的病毒生长。这相当于利用1nM游离AZT(也就是10倍浓度)所观察到的抑制作用。此外,0.1nM与毫微胶囊缔合的AZT的加入显示病毒负载率在8天内连续降低,而即使是10倍量游离AZT的加入也导致病毒负载率降低至第6天,这之后病毒生长略微增加。
b)图2显示AZT与毫微脂质囊的缔合作用改变AZT的药动学,还可能改变AZT的细胞内生物分布。
c)关于CD4 T-细胞和巨噬细胞已经确立基本毫微脂质囊制剂的有效释放的稀释比是在未经过滤的浓制剂的1:512与1:1024之间。更高含量的毫微脂质囊表明有利于细胞中的病毒生长。在基本制剂的1:256稀释比下,病毒抑制作用在更高的AZT浓度(0.5-1nM)下是最佳的。
注意到在上述评价中没有关于细胞本身对吸光度/截断值比例的贡献进行校正。它被视为是可忽略的(>0.4)。
结论:
a)在合适的稀释比下,制备例2的给药介质可以用于减少AZT的有效治疗剂量多达10倍。这将可观地降低AZT治疗的毒性。在这么低的剂量下,可能更吸引人的是治疗孕妇HIV感染,对胎儿没有任何长期副作用。
b)毫微脂质囊浓度关于AZT释放的优化是必需的,因为未负载的毫微脂质囊能够有利于HIV病毒的增殖,供应病毒膜合成的组分和病毒代谢的能量,因为毫微脂质囊必需脂肪酸(EFAs)的代谢可以增加细胞的能量状态,因此也增加HIV病毒可用于其复制的能量。毫微脂质囊浓度因此必须足以仅发挥它的转运功能,而不供应膜组分或病毒增殖能量。
被毫微脂质囊转运的AZT的药动学和细胞内生物分布的改变可能是下列两种机理的结果:
a)当毫微脂质囊从细胞外运动至细胞内环境时,关于电荷和疏水性的环境变化;和
b)EFAs的正常细胞途径,它包括它在线粒体中的代谢。AZT的释放因此最有可能在线粒体的范围中。
实施例3
酵母和真菌:用于由酵母和真菌所致感染性疾病治疗的药物的增强作用
下列研究研究和确立了本发明关于用于酵母和真菌(霉菌)治疗的药物的增强作用的用途,下文有更详细的描述,也就是:
对比培养研究
感染研究(实况CLSM成像)
抑制带
(a)对比培养研究:
霉菌病型真菌在培养基(含有L-谷氨酰胺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中生长一周,条件是37℃,90%湿度,5% CO2。使相同试样的经过生长的真菌暴露于负载有商业上可得到的抗真菌剂的毫微脂质囊,抗真菌剂含有2%硝酸咪康唑。对比是游离的硝酸咪康唑,也就是该活性成分的商业上可得到的形式。在两种情形中,暴露的最终浓度为0.4%,经过相似的时间阶段(30分钟至18天),并使用单一的最初剂量。
结果:
毫微脂质囊释放系统能够用于有效释放抗真菌剂至真菌。
与毫微脂质囊缔合的硝酸咪康唑、而不是游离的硝酸咪康唑导致真菌的快速和意外戏剧性的减少,如表4所述。
表4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次暴露于硝酸咪康唑后的真菌的生存力
 
时间 毫微脂质囊包封的咪康唑 游离的咪康唑
30分钟 5% 80%
4小时 0% 70%
11天 0% 30%
18天 1% 15%
(b)感染研究:
将两份相同的黑瘤细胞(UCT Mel 1细胞系)用真菌和0.2%游离硝酸咪康唑或用制备例2给药介质配制的硝酸咪康唑培育4小时,目的是试验本发明制剂对人细胞的真菌治疗功效的效果。
发现人黑瘤和人巨噬细胞的生存力在游离硝酸咪康唑的存在下戏剧性地下降,但是当咪康唑被包封在毫微脂质囊中时则不然。结果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图4中。
图4显示在陪替氏皿中加入治疗剂后4小时人黑瘤和真菌的生存力。
使用巨噬细胞系,得到相同的结果。
黑瘤细胞在用毫微脂质囊包封的硝酸咪康唑培育4小时后是健康的,没有真菌存在。在游离硝酸咪康唑的存在下,细胞不再依附于陪替氏皿,真菌仍然大量存在。
(c)抑制带研究:
还对酵母和霉菌进行了抑制带研究,也就是C.Albicans、T.Mentagrophytes和E.Flocossum。观察活性成分与毫微脂质囊缔合的硝酸咪康唑对酵母和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所用对照是盐水。
本研究的结果反映在图5中。
结论:
从图5所列结果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与毫微脂质囊缔合的活性硝酸咪康唑抑制酵母和霉菌的生长,程度大大增强了。
实施例4
寄生虫学:由寄生虫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摘要:
按常规方式初步测定游离氯喹和按照制备例3所述方法制备的经过非水性毫微脂质配制的氯喹对抗耐药性疟原虫株(药物耐受性疟疾的参照虫株W2)的效果。该虫株已知50%抑制浓度值(IC50)在200-300nmol氯喹之间。所测定的经过毫微脂质配制的氯喹的IC50值大约是游离氯喹的十分之一,也就是25-30nmol。这种最惊人的结果预示了进一步用于实践的研究的前景,疟疾将能够得到治疗,大大减少细胞毒性,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另外,药物成分也将是更低的。
入门和一般方法
所研究的具体寄生虫是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的参照药物耐受性虫株W2。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是目前已知在人类中最常见的以及最有毒性的疟疾寄生虫。
用在本研究中的系统目的在于尽可能接近地模拟生活环境。为此,使寄生虫感染到新从O+或A+血液供体分离的原代红细胞中。
此外,使用从相同供体制备的人血清作为佐剂代替胎牛血清。加入新从相同供体制备的红细胞,供养寄生虫的生长。
通过寄生虫DNA在被感染培养物薄涂片上的形象化测定寄生虫的生长。由于成熟的红细胞不含有核,因此没有DNA,唯一存在的DNA是寄生虫来源的。在测定寄生虫血百分率时仅包括细胞内寄生虫,因为细胞外寄生虫不再可见。
方案:
方案是这种属性的典型反映,包括下列步骤,这些步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A、疟疾寄生虫的培养:
1、新鲜人红细胞的制备
2、从相同供体制备人血清
3、人血清的定性对照
4、用寄生虫感染红细胞培养物。最初的感染率是0.5%寄生虫血。
5、寄生虫血液培养物的供养
6、在36或48小时后测定血液培养物中的寄生虫百分率,这取决于新加入红细胞的感染水平。
B、基本毒理学:
毫微脂质制剂对红细胞和寄生虫生长的可能的毒性效果的测定
研究了下列毫微脂质制剂浓度:0.1:1500、1:1000、1:750、1:500、1:250、1:100、未稀释。
C、向毫微脂质制剂加载氯喹:
通过涡旋和声波处理制备10mM氯喹溶液在1:250毫微脂质制剂中的储备溶液。所有并行的稀释液都来自该储备溶液。
D、药物被MZL毫微脂质制剂释放:
1、通过显微镜检查测定红细胞中毫微脂质制剂的外显率,它们是携带氯喹的毫微脂质制剂的外显率。
2、所用药物浓度系列围绕氯喹对W2虫株的已知IC50浓度。
3、通常使用48孔平板或96孔平板。分别使用200μl或100μl的总培养体积,其中该体积的90%是被感染的红细胞培养物。10%体积用于处理,它是含有氯喹的毫微脂质制剂、含有氯喹的水或用于对照的1:250纯毫微脂质制剂、纯培养基或水。
4、所有系列均一式两份。
E、细胞内寄生虫的形象化:
通过薄涂片的吉姆沙染色使寄生虫DNA形象化。
溴化乙锭或吖啶橙可以用于荧光染色。
F、寄生虫血%:
如下测定适用的培育期之后的感染%:
每10个显微镜视野的总寄生虫数
------------------------------x 100%
每10个显微镜视野的总细胞数
G、计数的质量保证:
第一系列的全部计数是由两名科学家完成的。结果有非常好的相互关系。第二系列是由第二名科学家抽查的,尤其在重要的浓度附近。在两套结果之间仍然没有发现显著的偏差。
结果:培养物的计数反映在下表5中:
表5
 
CLQL CLQ
氯喹浓度 细胞/视野      总细胞数 寄生虫数 寄生虫%+MZL     细胞/视野      总细胞数 寄生虫数 寄生虫%
OnM 95 950 17 1.8 73 730 16 2.19
1nM 87 870 18 2.06 127 1270 34 2.67
5nM 127 1270 29 2.88 60 600 14 2.33
10nM 130 1300 37 2.84 135 1350 40 2.96
25nM 120 1200 23 1.91 130 1300 37 2.84
50nM 90 900 13 1.41 111 1110 30 2.7
75nM 54 540 5 0.9 129 1290 43 3.33
100nM 125 1250 14 1.1 64 640 18 2.81
200nM 106 1060 4 0.3 108 1080 31 2.87
300nM 88 880 13 1.41 105 1050 19 1.8
500nM 63 630 7 1.1 76 760 0.15 1.5
1000nM 87 870 12 1.3 71 710 10 1.4
W2=国际上公认和使用的氯喹耐受性虫株。
CLQL=在1:250MZL毫微脂质载体中的氯喹;氯喹的浓度如表中所示。
CLQ=在介质中的氯喹,浓度如表中所指定。
耐药性虫株仅在非常高的氯喹浓度下变得敏感。氯喹与毫微脂质制剂的缔合作用导致与敏感型虫株相似的敏感性。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是在两套数据之间进行χ2分析。两套数据重复3次的组合得到7.6的χ2值。按照概率表,纯氯喹与MZL-缔合的氯喹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只有0.0001的可能性是在两次处理之间所观察到的差异是由于偶然。
结论:
1、氯喹与MZL毫微脂质制剂的缔合作用显著减少氯喹的IC50(6x至10x)。
2、原代人细胞对MZL毫微脂质制剂显示较高耐受性,仅在极其高的浓度下才观察到细胞毒性。
3、MZL制剂可以用于预防药物耐受性疟疾。
实施例5
通过按照本发明配制的抗感染剂和相同抗感染剂的商品制剂的膜扩散所测定的对比释放性质
1、目的
本研究的范围是确立与商业上可得到的比较物相比,供试抗感染剂阿昔洛韦和硝酸咪康唑是否以令人满意的速率和程度从本发明剂型中释放。
从剂型中释放出来的试验方法的适用性得到DissolutionTesting:Dissolution Testing of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第61页的确认。在12ml的情况下,所要使用的小受体体积得到相同参考文献第63页的确认,其中涉及5-25ml。
2、方法
体外从剂型中释放是利用Hanson Model 57-6M,Manual Start-Up,Diffusion Cell Test System测定的,它是从Hanson Research购买的,具有下列主要部件:
CELL DRIVE CONTROL
6-CELL DRIVE WITH CELLS
VERTICAL CELLS
3、所需要的部件
1、扩散单元组件,包括供体顶和受体室(6个为一组)。供体顶包括药物纸囊剂(特氟隆洗涤器)、丙烯酸顶板和连接顶部与底部的夹子。
2、宰杀24小时内的猪皮肤,保持在2℃-8℃之间的林格溶液中。
3、Davies Gold Series Dermatone,Simplex GS 102。
4、涂刷器和镊子。
5、药物剂型。
6、吸收纸巾和棉纸。
4、工艺
1、从猪头部得到皮肤(颚骨皮肤)。按照Dermatome的标准操作程序使用Dermatone,按0.33mm的厚度切制皮肤。皮肤的直径应当超过药剂纸囊剂。
2、准备扩散单元的受体室,有轻微介质溢出(关于供试产品阿昔洛韦,用冰乙酸缓冲至pH 5,关于供试产品咪康唑,用磷酸盐缓冲液缓冲至pH 6.8),温度控制在32℃。
3、准备每片皮肤,一次试验一种相关产品如下:
3.1 用镊子夹起皮肤,放置在棉纸上,吸干过量溶液,翻转,吸干。
3.2 将皮肤置于药物纸囊剂的中心位置。
3.3 将相关产品放置在纸囊剂腔内皮肤上面——借助Gilman吸移管取0.5ml——称重,取平均,得到用药剂量。
3.4 使用涂刷器小心地在产品上涂膜,充满整个腔。
3.5 用涂刷器擦去过量的纸囊剂。
3.6 夹起加载皮肤的纸囊剂,放置在受体单元上面,使皮肤侧对着细胞培养基。在过程期间排除气泡。放置在供体单元组件上面,用手指压下,挤出顶板与剂型之间的气泡。用夹子夹住扩散单元的顶部供体与底部受体。
5、设备的操作
设备必须设置在150rpm。在2’、5’、8’、10’和15分钟用微量吸移管抽取150μl样本。按照下表6所列参数借助HPLC分别分析抽取后样本的阿昔洛韦和硝酸咪康唑。
表6
 
阿昔洛韦 硝酸咪康唑
注射体积 20μl 20μl
柱子 Zorbax SB C18250mm x 4.6mm Zorbax SB C18250mm x 4.6mm
移动相 含0.02M GAA的H<sub>2</sub>O,pH 3.5           70%甲醇,30% H<sub>2</sub>O+1% GAA          
检测器 HPLC,254nm HPLC,224nm
温度 室温(22℃) 室温(22℃)
流速 1.5ml/min 1.5ml/min
保留时间 20.8-21.9min 9.4-9.9min
溶剂 MP调至pH 5 甲醇
所用单元数 3(对比物为1) 6
测定总释放时的时间(min) 15 60
6、结果
在上述数量单元中进行每种产品的释放实验,报告每个分析点的平均释放。结果以表格和图形方式表示。还以表格方式显示按不同时间间隔每单元每标称项释放的活性成分百分率结果。
下表7显示按照计算结果测定的产品的每标称项的释放速率和释放百分率一览,报告在经过上述时间之后每种产品所用单元数的平均值。
表7
供试产品每标称项的释放速率和释放百分率
 
活性药物 活性%/产品 释放速率(μg/cm<sup>2</sup>/h) 每标称项的释放%
阿昔洛韦MZL 0.5 69.1533 0.1214
阿昔洛韦COM 0.5 54.0942 0.0952
硝酸咪康唑MZL 2 389.9238 6.8155
硝酸咪康唑 2 111.2222 1.9466
7、计算
释放速率是如下计算的:
7.1、在一定时间(min)释放的活性成分μg
Figure C01815743D00891
其中:
A sam=样本溶液峰面积
A std=标准溶液峰面积
Mass Std=用于制备标准溶液的标准质量,以μg表示
Vol Std=构成标准溶液的体积,以ml表示
标称项=每100g产品含有的活性成分的量
用于1个单元的产品质量=用于具体单元的产品的具体量
用于Z个单元的活性质量=用于每一项研究所用的全部Z个单元的活性成分总量
C=标准的效力,以百分率表示
7.2、在一定时间(min)的累积释放剂量(μg)/平方cm
Figure C01815743D00892
7.3、释放速率
Figure C01815743D00901
7.4、在一定时间(min)释放的活性百分率
Figure C01815743D00902
8、结论
从上述试验得出结论,根据本发明的制剂(a)释放阿昔洛韦的速率在15分钟时比对比阿昔洛韦制剂快1.28倍,并在试验持续期间继续释放更高的量;(b)释放硝酸咪康唑的速率在60分钟时比商品比较物快3.51倍。
实施例6
抗TB药在根据本发明的制剂中的生物利用度与商业上可得到的产品相比同等或提高的证明
1、背景:
抗结核治疗面临两个主要问题——药物耐受性的发展和顺应性。基于毫微脂质的释放系统为单一或联合结核药物治疗提供显著增加了的治疗指数,使用目前处方用抗结核药物,减少了药物耐受性的发展。释放系统含有相同的治疗部分,但是在化学形式上是不同的,这些部分的剂量因此可以被视为药物的替代选择。此外,更高的药物治疗指数有利于更低的剂量,这限制了副作用,继而可以预期提高顺应性。利用这种释放系统,药物的释放还可以扩展到通常不易为目前的治疗方案所达到的组织。
经过配制的释放系统含有已被公认为药学上安全的组分。南非的公共卫生部门与很多其他卫生部门一致建议用在本研究中的活性成分也用于所有结核患者的最初治疗方案。这种方案描述了处方用抗TB药每日4次借助该释放系统在减少了的剂量水平下释放给1名健康志愿者。
在开放式交叉设计中,比较在减少了的剂量下由供试制剂释放的四种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与当在既定质量的参照制剂中按标准治疗剂量给以相同药物时所达到的那些。在研究期间每日监测志愿者。下列方案描述剂量水平、具体药物、研究的时间阶段、所研究的参数和所用药物的组合。
2、研究目的
2.1、主要目的
本研究的第一个主要目的是测定普遍使用的抗结核治疗剂的生物利用度,也就是利福平(R)、异烟肼(H)、乙胺丁醇(E)和吡嗪酰胺(Z),按照上述制备例3的方式,各自包装成MZL药物释放系统,剂型为胶囊剂。
其次,测定患者综合评估的变化,也就是下列药动学参数基线水平的显著变化:
a)峰血浆浓度(Cmax),
b)达到该浓度所需的时间(Tmax),
c)暴露度(血浆曲线下面积(AUC 0-9小时)),和
d)覆盖度。
将药动学结果与参照制剂进行比较。给药剂量等于或小于商业上可得到的联合抗结核药。
2.2、次要目的
研究的次要目的,
首先是测定包装成释放系统的药物与参照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生物等价性;
其次是测定由活性成分导致的副作用是否存在变化;
第三是测定比较产品的相对安全水平;
第四是测定MZL毫微脂质释放药物至细胞的可能的分布和作为结果可能产生的细胞毒性;
最后是记录当使用用于抗结核药给药的本发明释放系统时,对志愿者舒适程度(也就是不适、骨痛、恶心等)的可能的优点。
3、研究设计
治疗基于Standard Treatment Guidelines and Essential DrugsList(1998)。研究设计是由经过配制的药物释放系统释放的结核药(利福平(R)、异烟肼(H)、乙胺丁醇(E)和吡嗪酰胺(Z))的开放式交叉生物利用度设计。生物利用度被理解为活性物质或治疗部分从药物剂型中被吸收和释放a)进入全身循环和b)在作用部位变为可用的速率和程度。
如同其他生物利用度研究,在本研究中监测治疗部分在全身循环中的动力学。
研究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各4天,中间间隔两周的洗出阶段。在每个阶段的最后一天(第4天),按照下列时间采集血样,测定若干药动学参数。血样(各10ml)是在给药后按下列间隔采集的: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6小时、9小时。
3.1、利福平:
志愿者接受目前商业上可得到的处方用利福平,也就是Rifampin,治疗连续4天,然后是2周的洗出阶段。Rifampin含有利福平作为活性成分。志愿者然后接受上述包装成本发明毫微脂质释放系统的纯利福平,剂量为处方量的三分之二,再次治疗连续4天。这种利福平的毫微脂质制剂在这里也被称为Rifemzaloid。志愿者在早晨饭前用200ml茶服药,因为食物已经显示影响吸收。膳食是经过标准化的,在第一次给药后两三小时供应。
3.2、联合药物:
志愿者开始于全部四种包装成本发明毫微脂质释放系统的药物的三分之二剂量,经过两周洗出阶段,然后是与商业上可得到的治疗制度相同的方案,也就是Rifafour。志愿者在早晨饭前用200ml茶服药,因为食物已经显示影响吸收。膳食是经过标准化的,在第一次给药后两三小时供应。
3.3、一般的方案要求:
a)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志愿者是高加索中年妇女,临床上是健康的,也就是说,受试者的血液化学、全血细胞数和肝功能试验在正常范围内。志愿者在参与研究之前书面同意参加。
b)所有药物都是在适用剂量下口服给药的,剂型为软凝胶胶囊剂。志愿者在研究期间不接受任何其他慢性药物治疗。
c)研究关于实验室程序是单盲的。活性成分的血浆水平测定是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的。
d)血液和肝功能测定是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的。
e)治疗的安全性是按照ICH Clinical Trial Guidelines评估的。在研究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不利事件(AE)。
4、治疗方案:
4.1、药物
使用如上所述配制的毫微脂质释放系统作为所用活性药物的基质,比较由释放系统释放的药物的功效与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一般处方用药物。
4.2、给药:
利福平:
每日服用商业上可得到的Rifampin片(600mg),连续四天,然后在第4天采集样本。
按相同方式服用经过毫微脂质配制的利福平,但是剂量是上述剂量的三分之二,也就是400mg包封在释放系统中的利福平。在样本采集后再次给药,目的是测定活性成分的对比药效轮廓图。
联合治疗:
一般处方用药物方案由组合片Rifafour RHZE(120/60/300/200mg)组成,每日服用5片,连续4天,然后采集血样进行血浆浓度分析。
在毫微脂质联合制剂中,服用5粒胶囊,其中含有三分之二剂量的每种活性成分,也就是RHZE 100/40/200/132mg,按相同方式分析。
4.3、研究用品
用在研究中的药物被包装成毫微脂质释放系统,按照上述制备例3制造,按照Good Laboratory an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LP andGMP)Guidelines标记,见下表8所列研究药物标记。
表8
4.4、样本采集和制备
在指定时间采集血液(10ml),进行利福平血浆浓度的HPLC测定。还采集血液进行肝功能测定和全血细胞数测定。
将样本收集在肝素化试管内,立即放置在冰上。在收集15分钟内通过离心提取血浆,贮存在最低-80℃下。
血样是按照Good Clinical Procedures(GCP)Guidelines采集和处理的。
4.5、血浆浓度测定
在同时从血浆中提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平(RIF)、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和它们的活性代谢产物的浓度。所用材料是INH、RIF、PZA和吡嗪酸;HPLC级乙腈、甲醇和三氟乙酸(TFA);C18 Bondelut提取柱,200mg,3ml,40微米。
RIF的血浆浓度是使用含80%乙腈的0.1%三氟乙酸移动相测定的。使用反相C8分析柱(Spherisorb,250 x 4.6mm ID,5μm),与C8预处理柱连接,流速为2.0ml每分钟,在270nm下检测。
关于INH和PZA的测定,移动相是含3%乙腈的0.06% TFA。使用反相C8分析柱(Spherisorb,150 x 4.6mm ID,5μm),与C8预处理柱连接,流速为1.5ml每分钟,在254nm下检测。
储备标准
在甲醇中制备利福平(0.5mg/ml)、PZA(0.5mg/ml)、INH(0.5mg/ml)和吡嗪酸(0.5mg/ml)的储备标准溶液。
通过掺加和比较RIF的峰面积比,确立相对保留时间。
INH和PZA
将所有储备溶液保存在最低4℃和避光下。
特殊性
关于RIF、INH和PZA,分析适当生物基质的空白样本,试验参照标准区中的内在干扰。
构造校准图(峰面积对浓度),关于RIF和INH的范围是0.1-20μg/ml,关于PZA的范围是0.1-60μg/ml。INH、RIF、PZA和吡嗪酸分析重复进行三次。
测定每次测定内与测定间的变异系数。
如样本的提取所述,对四种浓度的五份重复样本进行操作,并精确控制体积。为了验证回收/质量控制、精确度和准确度,关于提取期间体积处理比较提取样本所得峰面积与移动相中分析物的新鲜标准所得峰面积。
将C18 Bondelut提取药筒先后用2 x 2ml甲醇、2 x 2ml水和2ml0.05M磷酸钾pH 4.5(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然后将样本上柱。
将0.5ml血浆融化,缓慢抽上柱,放置5分钟,然后弃去未键合的材料。将柱子用1ml磷酸缓冲液洗涤,弃去,将药物用0.5ml乙腈、再用0.5ml甲醇洗脱,汇集这些洗脱液。
将60μl所汇集的洗脱液立即注射上HPLC柱,测定RIF。
INH、PZA和吡嗪酸:
将0.5ml所合并的洗脱液经过真空离心干燥,溶于0.5ml含3%乙腈的0.06% TFA。
取60μl注射上自动取样HPLC,测定INH和PZA,在同一柱子上一起检测。
接受标准:
有效的分析方法满足下列标准:
精确度和准确度:关于低、中和高浓度的批间CVs应当<15%,关于LOQ QC应当<20%。
敏感度:如果CV%<20%,那么应当接受最低标准作为LOQ。
特异性:在分析物保留时间时的干扰峰响应应当小于LOQ标准响应的20%。
稳定性:储备溶液稳定性应当满足S0P中指定的标准。
5、结果
5.1、福平的对比生物利用度
研究的第一部分仅涉及利福平和经过毫微脂质配制的Rifamzaloid。在所示时间测定的血浆水平反映在表9中。
表9
Figure C01815743D00961
增加的Cmax
利福平的最大血浆浓度(Cmax)被测定为12.93μg/ml,在含有活性成分的毫微脂质释放系统口服给药后60分钟(Tmax)达到。Rifampin所得Cmax(10.23μg/ml)在给药后90分钟达到。利福平向血浆的释放因此被毫微脂质载体在Tmax时增加了21%。此外,在MZL配方中仅服用了三分之二的正常剂量。因此,在Tmax时被毫微脂质释放系统增加的利福平向血浆的释放是其比较物在同等剂量下的181%。
减少的Tmax
利福平在血浆中的最低有效浓度是7μg/ml。从结果明显看到,当被毫微脂质释放系统释放时,利福平更快地达到它的有效浓度。这在不稳定的药物、例如利福平的情况下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增加的胃内暴露可能增加活性的丧失。
增加的覆盖度
覆盖度可以被视为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阶段。图6阐明利用毫微脂质释放系统所提供的覆盖度增加了180%(270分钟对150分钟)。因此有可能增加先后给药之间的时间间隔。
上述参数反映了毫微脂质释放系统的对比生物利用度动态变化。毫微脂质释放系统对生物利用度的总平均增加是227%,所用剂量仅是比较物的三分之二。
上述药效学与药动学参数上的差异是统计学显著的(见表10),p值为0.0157。用于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是单因子变量的方差分析。
表10
统计学分析总结
 
计数 总和 平均 方差
栏1 11 103.16 9.378182 4.944216
栏2 11 70.45 6.404545 9.408267
ANOVA
 
方差来源 SS df MS F P值 F crit
组间 48.63382273 1 48.63382 6.77706 0.017005894 4.351250027
组内 143.5248364 20 7.176242
图6记录所观察到的利福平在经过MZL配制的Rifamzaloid与其比较物Rifampin中的生物利用度。对比每日利福平剂量在Rifamzaloid的情况下是400mg/天,在Rifampin的情况下是600mg/天。
5.2、组合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利用异烟肼和吡嗪酰胺得到相似的结果。图7阐明使用毫微脂质释放系统增强了INH的生物利用度,图8是关于吡嗪酰胺(PZA)的。
图7显示当包封在MZL释放系统中时,增强了异烟肼的生物利用度,即使INH在MZL配方中的每日剂量仅是比较物Rifafour的三分之一。
图8阐明在MZL制剂中增强了吡嗪酰胺的生物利用度。PZA在MZL配方中的每日剂量仍然仅是PZA在Rifafour比较物中的三分之二。
5.3、副作用:
经过MZL制剂的肝功能分析,发现没有显著的副作用。肝酶都没有显示高于正常范围的水平。S-未缀合的胆红素的确显示高于正常范围的水平,在给药后8小时几乎恢复正常,在第二天也是正常的。
5.4、志愿者的评估:
MZL配方(利福平或组合)的唯一不良反应是恶心,而比较物Rifafour引起严重的头痛、抖动和恶心。
5.5、经过毫微脂质配制的利福平的分布:
包封在毫微脂质中的利福平有5-10%分布至血细胞而不是血浆。这种分布应当增加释放至细胞的有效剂量,而又不高至细胞毒性的程度。
对利福平和吡嗪酰胺重复该研究,得到相似的结果。
可以设计本发明的许多实施方式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一般范围。

Claims (20)

1.增强抗感染剂的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感染剂选自抗微生物剂,但是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除外,该方法包含将该抗感染剂用给药介质配制的步骤,该给药介质包含一氧化二氮气在适用于该气体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溶剂中的饱和溶液,且该介质选自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和主要由蓖麻酸类油组成的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其中,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蓖麻酸,脂肪酸衍生物选自脂肪酸C1至C6烷基酯和脂肪酸甘油-聚乙二醇酯。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抗微生物剂选自:
抗细菌剂包括抗生素和磺胺、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和喹诺酮;
抗真菌剂;
抗病毒剂包括抗逆转录病毒剂;
抗原虫剂;
结核菌抑制剂;
抗麻风剂;
杀菌剂;和
杀螺旋体剂。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该抗感染剂包含至少一种结核菌抑制剂,选自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该结核菌抑制剂被制成适合于肺部给药的形式。
5.增强抗感染剂的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感染剂选自驱虫剂和抗外寄生物剂,但是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除外,该方法包含将该抗感染剂用给药介质配制的步骤,该给药介质包含一氧化二氮气在适用于该气体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溶剂中的饱和溶液,且该介质选自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和主要由蓖麻酸类油组成的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其中,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蓖麻酸,脂肪酸衍生物选自脂肪酸C1至C6烷基酯和脂肪酸甘油-聚乙二醇酯。
6.包含抗感染剂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该抗感染剂选自抗微生物剂,但是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除外,该抗感染剂是用给药介质配制的,该给药介质包含一氧化二氮气在适用于该气体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溶剂中的饱和溶液,且该介质选自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和主要由蓖麻酸类油组成的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其中,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蓖麻酸,脂肪酸衍生物选自脂肪酸C1至C6烷基酯和脂肪酸甘油-聚乙二醇酯。
7.权利要求6的制剂,其含有由已知为维生素F乙基酯的配合物构成的必需脂肪酸的酯的混合物,该维生素F乙基酯具有典型的脂肪酸分布如下:
<C16:0
C16.0:8.3%
C18.0:3.5%
C18.1:21.7%
C18.2:34.8%
C18.4:28.0%
>C18:1.6%
未知:2.1%。
8.权利要求7的制剂,其中该给药介质进一步包括二十碳五烯酸和/或二十二碳六烯酸作为附加的长链脂肪酸和/或已知为PEG-n-氢化蓖麻油的氢化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
9.权利要求6的制剂,其中该载体是水或任何药学可接受的醇、醚、聚合物或油类。
10.权利要求9的制剂,其中该载体是有机油。
11.权利要求10的制剂,其中该有机油为基于14至22个碳原子长链脂肪酸的精油。
12.权利要求11的制剂,其中该有机油为富含γ-亚麻酸的植物油。
13.权利要求6的制剂,其中该抗感染剂被配制成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或包封的液体、鼻或支气管或肺用喷雾剂或可注射的剂型,其中该制剂结合有水或可接受的其他液体作为给药介质的一部分,一氧化二氮溶解在其中,并且其中该脂肪酸或其酯与该抗感染剂一起被溶解或悬浮或乳化。
14.权利要求6的制剂,其中该抗感染剂被配制成局部、颊或阴道霜剂或软膏剂、或栓剂,且其中用于制备这类霜剂、软膏剂或栓剂的制剂结合有一定量的水或其他液体以及所要增强的抗感染剂,水或其他液体含有一氧化二氮,还结合有长链脂肪酸或其酯和与之配制的抗感染剂,可选地进一步结合有在药学领域常用于制备这类剂型的附加的赋形剂和载体。
15.权利要求6的制剂,其中该一氧化二氮气体的载体溶剂必须是非水的,并且由至少一种脂肪酸或其酯组成,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蓖麻酸及它们的衍生物,所述衍生物选自所述脂肪酸的C1至C6烷基酯、所述脂肪酸的甘油-聚乙二醇酯和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该氢化天然油主要由蓖麻酸类油组成,这些作为制剂的一部分是所需要的。
16.权利要求6的制剂,其中该抗感染剂选自抗细菌剂包括抗生素和磺胺、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和喹诺酮,抗真菌剂,抗病毒剂包括抗逆转录病毒剂,抗原虫剂,结核菌抑制剂,抗麻风剂,杀菌剂和杀螺旋体剂。
17.权利要求16的制剂,其中该抗感染剂包含至少一种结核菌抑制剂,选自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18.权利要求17的制剂,其中结核菌抑制剂被制成适于肺部给药的形式。
19.权利要求16的制剂,其中该抗感染剂包含至少一种成分,选自:罗索沙星、阿昔洛韦、金刚烷胺、阿米卡星、安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阿莫西林、两性霉素B、氨苄青霉素、阿帕西林、叠氮氯霉素、阿奇霉素、阿洛西林、氨曲南、巴氨西林、杆菌肽、杆菌肽锌、苯甲酸和水杨酸、苄青霉素、布康唑、缠霉素、羧苄青霉素、卡非西林、卡印西林、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霉素、头孢地尼、头孢吡肟、头孢他美新戊酸酯、头孢克肟、头孢甲肟、头孢地嗪、头孢尼西、头孢哌酮、头孢雷特、头孢噻肟、头孢替坦、头孢替安、头孢西丁、头孢匹胺、头孢丙烯、头孢磺啶、头孢他啶、头孢布烯、头孢唑肟、头孢呋辛、头孢呋辛乙酸酯、头孢噻啶、头孢孟多、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拉定、头孢曲嗪、氯霉素、氯霉素、金霉素、环吡司、环吡酮胺、西诺沙星、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克拉维酸、克林霉素、氯法齐明、克霉唑、氯唑西林、粘菌素、复方新诺明、环丝氨酸、氨苯砜、脱甲金霉素、双氯青霉素、去羟肌苷、多西环素、益康唑、依诺沙星、恩氟沙星、红霉素、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泛昔洛韦、氟罗沙星、氟氯噁西林、氟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膦甲酸、更昔洛韦、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甘氨酰环素类、灰黄霉素、卤普罗近、海他西林、碘苷、咪唑、亚胺培南、α-干扰素、鞘内物、碘化物、异烟肼、伊曲康唑、卡那霉素、酮康唑、拉米夫定、拉氧头孢、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氯碳头孢、磺胺米隆醋酸酯、非那吡啶、美罗培南、间位-氨苄青霉素、甲烯土霉素、乌洛托品、甲氧西林、美洛西林、咪康唑、Miningeal、米诺环素、那氟沙星、萘夫西林、萘夫西林、萘替芬、萘啶酮酸、那他霉素、新霉素、奈替米星、硝基呋喃妥英、诺氟沙星、制霉菌素、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奥西康唑、土霉素、培氟沙星、喷昔洛韦、苯氧甲基-青霉素、酞磺胺噻唑、吡哌酸、哌拉西林、吡咯嘧啶酸、匹氨西林、特头孢氨苄、匹美西林、多粘菌素B、碘化钾、丙酸和辛酸、吡嗪酰胺、雷莫拉宁、利福平、利巴韦林、利福布汀、利福平、金刚乙胺、罗红霉素、Rp 59500、芦氟沙星、磺胺嘧啶银、索立夫定、司氟沙星、大观霉素、司他夫定、链霉素、琥珀酰基磺胺噻唑、舒巴坦、硫康唑、磺胺醋酰钠、磺胺多辛、磺胺林、磺胺二甲基异噁唑二胺、磺胺醋酰、磺胺嘧啶、磺胺地索辛、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脒、磺胺甲噁唑、磺胺甲氧二嗪、磺基甲氧基哒嗪、磺胺吡啶、柳氮磺吡啶、酞氨西林、三唑巴坦、替考拉宁、特莫西林、特比萘芬、特康唑、特康唑、四环素、盐酸四环素、甲砜霉素、替卡西林、噻康唑、妥布霉素、妥布霉素硫酸酯、托萘酯、托氟沙星、曲氟尿苷、十一碳烯酸盐、十一碳烯酸、伐昔洛韦、万古霉素、阿糖腺苷、阿糖腺苷、扎西他滨、齐多夫定。
20.包含抗感染剂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该抗感染剂选自驱虫剂和抗外寄生物剂,但是煤焦油溶液和H1拮抗剂类抗组胺药除外,该抗感染剂是用给药介质配制的,该给药介质包含一氧化二氮气在适用于该气体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溶剂中的饱和溶液,且该介质选自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和主要由蓖麻酸类油组成的氢化天然油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其中,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蓖麻酸,脂肪酸衍生物选自脂肪酸C1至C6烷基酯和脂肪酸甘油-聚乙二醇酯。
CNB018157432A 2000-07-19 2001-07-19 增强抗感染剂作用的制剂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7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ZA200003644 2000-07-19
ZA2000/3644 2000-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8847A CN1458847A (zh) 2003-11-26
CN100531799C true CN100531799C (zh) 2009-08-26

Family

ID=2558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574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799C (zh) 2000-07-19 2001-07-19 增强抗感染剂作用的制剂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1799C (zh)
AU (1) AU2001283586A1 (zh)
CA (1) CA2416512C (zh)
WO (1) WO2002005850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7819A (zh) * 2019-03-19 2019-06-28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增强水稻耐碱能力并提高水稻中铁含量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9721B2 (ja) * 2002-06-20 2010-12-01 アスティオン デルマトロジー エイ/エス ポリヒドロキシアルカンの脂肪酸エステルおよびピリジンカルボキシ誘導体の新規複合体
EP1843787B1 (en) * 2005-01-28 2011-11-02 North-West University Lipid and nitrous oxide combination as adjuvant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fficacy of vaccines
CN105284792A (zh) * 2006-02-27 2016-02-03 西北大学 含有游离脂肪酸和/或游离脂肪酸衍生物的微乳液形式组合物
US20100297249A1 (en) * 2007-07-05 2010-11-25 North-West University Enhancement of the efficacy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CN102293745B (zh) * 2011-08-25 2013-03-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纳他霉素纳米乳抗真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0363324B2 (en) 2013-11-04 2019-07-30 The South African Nuclear Energy Corporation Limite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KR102364840B1 (ko) * 2014-11-05 2022-0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경세포의 탈수초화와 연관된 질환을 치료하기 위한 약학적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하는 방법
CN105169368B (zh) * 2015-09-16 2018-09-07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仔猪黄白痢的药物组合物
SE540411C2 (en) * 2016-01-27 2018-09-11 Ultupharma Ab New method of treating bacterial infections
GB201612093D0 (en) * 2016-07-12 2016-08-24 Helperby Therapeutics Ltd Combination
WO2018013870A1 (en) 2016-07-14 2018-01-18 Achaogen, Inc. Combination of ceftibuten and clavulanic acid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CN109260152A (zh) * 2018-11-13 2019-01-25 禹州市中医院 一种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25213A1 (en) * 1992-06-08 1993-12-23 Pitmy International N.V. Nitrous oxide containing dermatological composition
CN1205641A (zh) * 1995-11-13 1999-01-20 皮特迈国际有限公司 含一氧化二氮的止痛药、消炎药和解热药的给药介质及含有这样的介质和药物的药物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25213A1 (en) * 1992-06-08 1993-12-23 Pitmy International N.V. Nitrous oxide containing dermatological composition
CN1205641A (zh) * 1995-11-13 1999-01-20 皮特迈国际有限公司 含一氧化二氮的止痛药、消炎药和解热药的给药介质及含有这样的介质和药物的药物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7819A (zh) * 2019-03-19 2019-06-28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增强水稻耐碱能力并提高水稻中铁含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05850A3 (en) 2003-01-09
CA2416512C (en) 2010-10-19
CA2416512A1 (en) 2002-01-24
CN1458847A (zh) 2003-11-26
AU2001283586A1 (en) 2002-01-30
WO2002005850A2 (en) 2002-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799C (zh) 增强抗感染剂作用的制剂和方法
Duarte et al. Effect of a novel type of propolis and its chemical fractions on glucosyltransferases and on growth and adherence of mutans streptococci
CN102470117B (zh) 一种以苯甲酸和有机酸防腐剂相联合作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WO2000062776A1 (fr) Compositions antifongiques
JPH04500365A (ja) 緩衝メトロニダゾール組成物による膣感染症の改良された膣内治療
JP7148994B2 (ja) ビスホスホシンゲル製剤及びその使用
AU2009240389A1 (en) Nanoemulsions for treating fungal, yeast and mold infections
CN104363904A (zh) 用于微生物感染的局部治疗的组合物
KR20110010763A (ko) 피부/점막 질환을 치료하기 위한 프로구아닐
CN107847566A (zh) 释放过氧化氢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和制剂
EP2881113A1 (en) New application of pogostone
WO2021006317A1 (ja) プロトテカ症の新規治療剤
US8937074B2 (en) Enhancement of the action of anti-infective agents and of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agents and transportation of nucleic acid substances
FITZPATRICK et al. The treatment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with amphotericin B, a new fungicidal agent
EP2165704A1 (fr) Utilisation de l&#39;alvérine dans le traitement des affections cutanées
CN113995744A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抗菌应用
JPH07188030A (ja) 薬剤の製造のためのモエノマイシンおよびその誘導体並びにこれらを含有する薬剤
CN105147650A (zh) 丹皮酚的医药用途
CN104244942A (zh)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预防和治疗阴道感染中的致病性阴道生物被膜中的应用
EP2918261A1 (en) Fatty acid derivatives for tre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P2643003B1 (en) Vaginal composition based on alkyl polyglucosides
CN109069413B (zh) 用于治疗阴道真菌感染的葡萄糖酸δ-内酯
Kassab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MICROBIAL TETRACYCLINE ANALOG B (IODOCYCLINE) BY CHEMO-INFORMATICS.
KR20220145441A (ko) 규조토 및 산화아연을 포함하는 나노구조체 및 이의 항균 용도
CN1259919C (zh) 一种杀菌、抑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RTHWEST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ITMY INTERNATIONAL N.V.

Effective date: 200502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218

Address after: Potchefstroom South Africa

Applicant after: Northwest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The ANN Les Bo Nair

Applicant before: Pitmy International N. V.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