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7397C - 散热装置及利用该散热装置的冷却单元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利用该散热装置的冷却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27397C CN100527397C CNB2006800015180A CN200680001518A CN100527397C CN 100527397 C CN100527397 C CN 100527397C CN B2006800015180 A CNB2006800015180 A CN B2006800015180A CN 200680001518 A CN200680001518 A CN 200680001518A CN 100527397 C CN100527397 C CN 10052739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collector
- heat
- stream
- cooling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7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liquid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将冷却系统制造得紧凑、并且均热性优异的散热装置。并且提供紧凑而且均热性优异的冷却单元。其解决方案为:由下述部分构成散热装置(100):连接到冷却流体送入口(1)上的分配用集管(2),连接到冷却流体送出口(6)上、与分配用集管(2)并列邻接配置的合流用集管(5),以及具有发热体安装面、同时在内部具有连接到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上的流路(3)的传热容器(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由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发热体的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强制对流进行冷却的结构的散热装置。另外,涉及连接这种散热装置的冷却单元。
背景技术
在特开2002-170915号公报(下面称为现有技术)中,揭示了这种现有的散热装置。这种现有的散热装置,配备有在内部形成流路、同时在上述流路内设置传热促进体(翅片或紊流促进体等)的传热容器,在该传热容器内形成冷却流体的入口侧空间和冷却流体出口侧空间,通过使冷却流体从入口侧空间流向出口侧空间,对基板进行冷却,冷却安装在该基板上的电子器件。冷却流体的入口空间侧和冷却流体的出口侧空间,如现有技术的图3所示,分设在传热容器的两侧的端部,或者,如现有技术的图2所示,相互分离地形成在传热容器的一侧的同一端部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70915号公报
在过去的散热装置中,由于冷却流体的入口侧空间和冷却流体的出口侧空间分设在传热容器的两侧,所以,在冷却流体的入口侧空间中的冷却流体送入口和在冷却流体的出口侧空间中的冷却流体送出口的配置位置离开很远,分别需要通向冷却流体送入口的配管及通向冷却流体送出口的配管的空间,进而,分别需要在维修时进行流通管的拆装用的空间,所以,存在着整个冷却系统的容积变大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将散热装置和泵或者风扇在管路上串联配置以便构成冷却系统时,根据冷却系统的不同,流通管的长度不同,部件的通用化困难。另外,存在着流通管的长度变长、在冷却系统内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大、产生冷却流体循环流量降低以及热性能恶化的问题。
另外,也可以在冷却流体的入口侧空间设置分配用集管,在冷却流体的出口侧空间设置合流用集管,但是,这些分配用集管和汇合用集管具有抑制在传热容器的流路内的偏流的作用,通常,各个集管的流通截面面积比传热容器的流路内的截面面积大。因此,在传热容器的两端部形成集管的情况下,由于在传热容器的两端部分别形成集管,所以,存在着安装在传热容器上的发热体的周边的可接近的面少、或者在发热体安装部的背面产生无用空间的问题。
另外,在将冷却流体的入口侧部分及其出口侧部分分离地配置在传热容器的一侧的情况下,由于传热容器内的流路变成长的串列流路,所以,冷却流体在通过传热容器的流路的过程中,从发热体受热而升温,与冷却流体的流入部相比,流出部的冷却流体的温度高,所以,存在着在发热体安装面内的温度差变大的问题。另外,为了消除该问题,在于传热容器内形成多个流路、从而形成并列流路的情况下,由于各个流路交错,或者形成多重U形转弯部,所以,存在着散热装置容积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冷却系统紧凑的散热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热性优异的散热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并且均热性优异的冷却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配备有:分配用集管,所述分配用集管连接到冷却流体送入口上;合流用集管,所述合流用集管连接到冷却流体送出口上,并与上述分配用集管并行邻接配置;传热容器,所述传热容器具有发热体安装面,同时,在内部具有连接到上述分配用集管和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流路。
另外,本发明的冷却单元,配备有:多个散热装置,所述多个散热装置分别具有分配用集管、与上述分配用集管并行邻接配置的合流用集管、具有发热体安装面且在内部具有连接到上述分配用集管和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流路的传热容器;将上述多个散热装置各自的上述分配用集管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口;将上述多个散热装置各自的的上述合流用集管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口;连接到上述多个散热装置中的任何一个散热装置的上述分配用集管上的冷却流体送入口;以及,连接到上述多个散热装置中的任何一个散热装置的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冷却流体送出口,上述多个散热装置各自的上述传热容器内的上述流路相互连通。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由于分配用集管和合流用集管并行邻接地配置,所以,可以将冷却系统制造得更紧凑,并且可以提供均热性优异的冷却单元。
另外,通过将并列邻接配置有分配用集管和合流用集管的多个散热装置叠层起来,可以提供紧凑并且均热性优异的冷却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传热促进体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另外一种传热促进体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又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又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又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的整流结构体和传热促进体的整体构造物的透视图。
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1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冷却单元的图示。
图2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另外一种冷却单元的图示。
图2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又一种冷却单元的图示。
符号说明:
1:冷却流体送入口,2:分配用集管,3、3A、3B、3C、3D:流路,3a:去路,3b:回路,3c:U型转弯流路,4、4A、4B:传热容器41、42、43:传热容器层,4a、4b、4c:容器构件,5:合流用集管,6:冷却流体送出口,8、8A、8B、8C、8D:发热体,9:冷却流体,10:隔壁,11:传热促进体,12:连接部,13:整流结构体,15:开口,16a、16b、16c、16d:连接通路,18:混合流路,19:混合促进体,20:上段通路,21:下端通路,22、25:间隔板,23、24:开口,26:中段通路,27:弯曲流路,28:高发热源,29:低发热源,30:固定用突起,32、320、321、322:连接口,3210:连接通路,100、100a~100i:散热装置,101:流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式1.
图1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1(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1(a)是在图1(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1(b)是在图1(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散热装置的另外一种结构的图示,图2(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2(a)是在图2(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2(b)是在图2(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在图1、图2中,散热装置100,构成对安装在其上的发热体8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该散热装置100由以下部分形成串列的流动通路:送入低温的冷却流体9的冷却流体送入口1;将送入的冷却流体9分流的分配用集管2;与设置在发热体安装面上的发热体8热结合、在内部形成流路3的传热容器4;将从发热体8吸收热且变成高温的冷却流体9合流的合流用集管5;以及将合流的冷却流体9送出的冷却流体送出口6。本实施形式1的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并行邻接配置在散热装置100的一侧端部,具体地说,配置在其左侧端部。这些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在图1的结构中,在传热容器4的厚度方向上下并行地配置,在传热容器4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邻接、重叠。另外,在图2的结构中,相对于传热容器4的传热面,即,相对于发热体安装面,邻接并行配置在同一侧,在与传热容器4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邻接。在图2的结构中,与图1的结构相比,散热装置100的厚度变薄,更加紧凑。另外,流路3由相互并列的两个流路3A、3B构成,各流路3A、3B是由U形转弯流路3c将各个去路3a和回路3b连接起来的结构,去路3a和回路3b形成经由构成隔壁的中间板10上下重叠的双层结构。分配用集管2分别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分别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另外,冷却流体送入口1设置在分配用集管2的端部,冷却流体送出口6设置在合流用集管5的端部。作为冷却对象的发热体8连接并安装到传热容器4上,并且被热结合。
通过利用流通管101将泵或者风扇连接到这样构成的散热装置100上,使冷却流体9在散热装置100内流通,可以构筑将由发热体8产生的热向周围散出的冷却系统、即开放型冷却系统。
进而,通过利用流通管101将散热装置100与散热器连接,进而形成循环的流通环路,可以构筑循环型冷却系统。另外,也可以在流通环路的途中设置贮存器及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流体9在流通环路内循环,将由发热体8产生的热向散热器输送,从散热器向周围散热。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形式中给出的结构的多个散热装置100经由流通管101串列或者并列地连接,构成串列式冷却单元或者并列式冷却单元。
另外,如图1(c)、图2(c)所示,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表示了这样的结构,即,流路3具有流路3A、3B两个流路,这些流路3A、3B分别包含去路3a、U型转弯流路3c以及回路3b,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相互并列连接,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用单一的流路,或者将三个以上的流路并列地连接构成。
进而,对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没有特定的限制,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以及流路3的去路3a和回路3b的位置关系或作用也可以交换。
另外,如图1(c)、图2(c)所示,表示出发热体8也包括两个发热体8A、8B,各个发热体8A、8B分别在对应于流路3A、3B的位置上安装到传热容器4上,借助在各个流路3A、3B内流动的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的结构,但是,没有必要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制成一个发热体8对应于两个以上的流路3进行配置,利用流过各个流路的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的结构。
进而,上述实施形式的散热装置100,所表示的是利用整体成形体构成传热容器4和分配用集管2、合流用集管5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在将分配用集管2、合流用集管5和传热容器4分开制作之后,将它们组装成一体。另外,在制作传热容器4时,可以将顶板、中间板、底板分开制作,也可以制成覆层材料的叠层结构。对于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或者分开的各个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各个部件的组装方法、即固定方法及密封方法等,没有特定的限制。
其次,说明本实施形式的散热装置100的动作。在图1中,从冷却流体送入口1向分配用集管2送入的冷却流体9、例如制冷剂,分流到传热容器4内的两个流路3A、3B中。向传热容器4送入的冷却流体9,在各个流路3A、3B中,通过去路3a(下段流路),在散热装置100的右端部的U型转弯流路3c中进行U形转弯,通过回路3b(上段流路),在合流用集管5中合流,流向冷却流体送出口6。这时,与发热体8A、8B直接接触的传热容器4的回路3b的壁,即,设置有发热体8A、8B的侧壁,由于受热而温度上升,在回路3b内的冷却流体9与回路3b的壁之间产生温度差,所以,从回路3b的壁向冷却流体9传热。其结果是,冷却流体9升温到高温,被从冷却流体送出口6送出。另一方面,由于回路3b中的冷却流体9升温到高温,所以,回路3b中的冷却流体9与去路3a(下段流路)中的冷却流体9相比,温度变高,因此,经由将去路3a和回路3b之间隔开的中间板10,从回路3b中的冷却流体9向去路3a中的冷却流体9传热。其结果是,去路3a中的冷却流体9受热,升温到高温,反之,由于回路3b中的冷却流体9被冷却,所以,回路3b中的冷却流体9的温度上升幅度变小,发热体8A、8B的安装面内的温度偏差变小,提高了均热性。从而,冷却流体9依次流过冷却流体送入口1、分配用集管2、传热容器4内的流路3A、3B、合流用集管5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在通过流路3A、3B的期间,升温至高温,高温的冷却流体9被连续地送出。
一般地,在流路内流动的冷却流体从传热容器的流路壁、特别是从设置有发热体一侧受热并升温至高温时,与上游侧流路内的冷却流体相比,下游侧流路内的冷却流体的温度变高。因此,与位于流路上游侧的发热体安装面相比,位于下游侧的发热体安装面的温度高,发热体安装面内的温度偏差大。例如,这在发热体为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由于该温度偏差,会发生电学特性的起伏,会产生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功能的问题。另外,由于该温度偏差,会产生电阻偏差,会产生引起发热量的偏差(局部发热)或热失控等问题。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形成将流路3A、3B折回的双层结构,经由中间板10,于在去路3a内流动的冷却流体9和在回路3b内流动的冷却流体9之间进行热交换,所以,在去路3a和回路3b中,内部的冷却流体9的温度变化幅度变小,所以,发热体8安装面内的温度偏差变小,提高了均热性,可以抑制上述问题。
另外,在过去的散热装置中,如前面所述,由于冷却流体送入口和冷却流体送出口分离开地设置,所以,装入冷却系统时的配管所需的空间变大。另外,在为了在维修时能够卸下而在流通管中途设置拆装用连接器的情况下,有必要分别确保用于进行拆装作业的空间,冷却系统的容积变大。另外,作为现有的散热装置,还使用具有一连串式的蛇行流路的散热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冷却流体送入口和冷却流体送出口邻接配置,但是,在散热装置大、流路长度变长的情况下,存在着压力损失变大、冷却流体的循环流量降低、热特性恶化的问题。另外,如前面所述,存在着由于冷却流体的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发热体安装面温度偏差大的问题。进而,为了降低压力损失,也存在加大流路的冷却部内的流路宽度、或者将流路部分制成并列流路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流路中容易产生偏流、发热体安装面温度偏差大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通过将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并行邻接配置在散热装置100的一侧,可以将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接近地配置,所以,可以将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各自必需的上述空间公用化,可以将冷却系统制造得紧凑。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将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并列设置在散热装置100的一侧,所以,向安装在散热装置100上的发热体8、8A、8B的接近面大,可以更灵活地进行配线。
进而,如图1(c)、图2(c)所示,由于可以将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相互接近地设置在散热装置100的一个侧面的一个角部,所以,通过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的上方的配线也可以容易地进行。
在图1、图2中,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相对于流路3A、3B的去路3a、回路3b的延长线而言,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从冷却流体送入口1沿着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送入冷却流体9。另外,冷却流体沿着合流用集管5的长度方向,从冷却流体送出口6送出。特别是,由于在分配用集管2上,沿着其长度方向结合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所以,通过将冷却流体沿着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送入,可以将基本上均等的冷却流体供应给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如果将冷却流体沿着与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从一个部位送入,则冷却流体集中到该送入部位附近的回路3a中,不能将充分的冷却流体供应给其它去路3a。
进而,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可以很容易将流路部分制成相互独立的并列流路,所以,可以降低压力损失,进而,不容易在流路中生成偏流。
另外,在图1、图2中,以方块的方式示意地表示出发热体8A、8B,但是,作为发热体8A、8B,例如,是加热器、电子设备、电子器件等的发热源,以及将它们集成起来的发热源,并且,从这些发热源进行热输送的设备的散热部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热交换器等,只要是将热施加到散热装置100上即可,其结构及尺寸没有特定的限制。
另外,发热体8A、8B通过锡焊或钎焊、进而通过压接等固定到传热容器4上,经由热油脂等接触热阻降低剂(也包括片)进行热连接,只要可以将发热体8A、8B和冷却流体9热结合即可,其结构没有特定的限制。
另外,发热体8可以在一个散热装置100上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进而,可以设置在散热装置100的上面、下面或者两个面上。
另外,在于散热装置100的两个面上设置发热体8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用这些发热体8夹持散热装置的方式进行固定。
如前面所述,传热容器4在内部形成有流路3A、3B,起着冷却流体9的容纳以及冷却流体9流动的通路的作用,但是,也起着将发热体8A、8B和冷却流体9热连接,或者将从发热体8A、8B传来的热进行热扩散、均热化的作用。从而,为了促进从流路3A、3B的壁面向冷却流体9的传热,也可以在流路3A、3B内设置传热促进体11。作为上述传热促进体11,是指例如,兼有扩大传热表面面积的效果和通过促进紊流提高热传导效果的翅片,例如,设置在流路壁上的大致板状、大致圆柱形等的突起、以及具有通过促进紊流来提高热传导效果的紊流促进体,例如,设置在与发热体安装面对向的流路壁上的各种形状的突起、条带、盘卷、图3所示的内翅片、图4所示的各种形状的突起、具有多个开口的基板等内插物等。
在流路上设置上述传热促进体11的情况下,可以将划分成多个的传热促进体邻接设置,也可以保持任意间隙地设置多个传热促进体。进而,在传热促进体与传热促进体之间的间隙中,也可以设置以加强流路3A、3B为主要目的的整流加强体。
整流加强体利用弹簧结构或者梁结构等对构成流路3A、3B的上下壁面进行加强,只要能够确保流动通路并且抑制流路3A、3B的上下壁面的变形的话,其结构没有绕特定的限制。另外,整流加强体有时也起着冷却流体9的混和及整流作用的功能。
中间板10具有进行去路3a内的冷却流体9与回路3b内的冷却流体9之间的热交换的作用,在中间板10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和上述传热促进体11具有同样结构的传热促进体。
另外,连接去路3a和回路3b的U形转弯流路3c,可以是肘形(急弯形),也可以是弯曲形,只要起连接去路3a和回路3b的通路的作用,其形状和结构没有特定的限制。
另外,传热容器4也可以用于固定发热体8及其附带的部件。进而,也可以设置安装到周围设备、例如冷却系统等上用的通孔、螺纹孔等固定用具等。
另外,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100,其发热体8A、8B为与传热容器4的壁接触的结构,即,间接冷却结构,但是,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将发热体8A、8B安装到设于传热容器4上的开口15上的结构,即,直接冷却结构。通过这样做,由于发热体8A、8B的下表面直接与冷却流体9接触,从发热体8A、8B直接向冷却流体9传热,所以,可以消除在间接冷却中在发热体8A、8B和传热容器4的壁之间产生的接触热阻,提高热特性。另外,该开口15也和发热体8一样,可以在散热装置100中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可以设置的上面、下面或者两个面上。另外,为了易于进行发热体8A、8B的定位,也可以在上述开口15周围的传热容器表面上设置围绕该表面的或者断续的定位用突起或者凹部。
另外,作为上述直接冷却结构中的传热容器4与发热体8A、8B之间的固定方法,可以利用螺栓、螺母等工具固定,也可以利用板簧等弹簧结构固定。另外,作为传热容器4与发热体8A、8B之间的密封方法,可以利用熔敷、粘结等进行固定。另外,也可以利用密封垫片或者O型环形成可以拆装的结构,只要能够防止冷却流体9的泄漏、将发热体8A、8B和冷却流体9直接热结合的话,其结构没有特定的限制。
分配用集管2具有将从冷却流体送入口1送入的冷却流体9分流、向流路3A、3B引导的作用,进而,也具有抑制单一流路内的偏流、或者多个并列流路3A、3B之间的偏流的作用。另外,合流用集管5具有将从流路3A、3B流出的冷却流体9引导向冷却流体送出口6的作用,进而,和分配用集管2一样,具有抑制单一流路内的偏流或者多个并列流路3A、3B之间的偏流的作用。
另外,在分配用集管2及合流用集管5内,也可以设置抑制流路3A、3B内的偏流用的整流结构体,例如,设置有多个孔的板、设置有多个狭缝的板、网状板、设置在集管壁上的突起、或者将上述中的多种组合起来的构造等。特别是,为了将从流路3A、3B流出的冷却流体9向合流用集管5内的下游方向、即向大致冷却流体送出口6的方向改变其流出方向,也可以在合流用集管5的壁上设置弯曲的突起(导向叶片)或者弯曲的流路。
另外,在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100中,并列设置的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相对于中间板10对称地设置,各个集管2、5的截面相同,但是,各个集管2、5的截面并不必须是相同的,也可以扁平率不同、或者其中的某一个的截面面积大。另外,对截面形状也没有特定的限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
另外,在图2所示的散热装置100中,并列设置的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相对于中间板10而言设置在同一侧。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集管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如图2所示,由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构成的集管部的外框的高度优选是一定的,在将配线板等向发热体8A、8B上安装时,易于安装。
冷却流体送入口1具有送入低温的冷却流体9的作用,另一方面,冷却流出送出口6具有将高温的冷却流体9送出的作用。它们与流通管101,例如圆管、矩形管、柔性管、软管等连接,但是,在分配用集管2的截面或者合流用集管5的截面是扁平的形状的情况下,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为扁平的形状时,比较理想,与此相伴,理想的是,流通管101是在与它们的连接部附近是顺滑的扁平连接的管。
另外,在图1、图2中,表示了将流通管101固定到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上的结构,或者制成一个整体的结构物的结构,但是,其结构没有特定的限制,也可以采用固定带有管接头的流通管的结构,或者利用O型环或者密封垫片,与流通管101或同样的散热装置100连接的结构。
另外,在图1、图2中,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邻接地设置在左角部的上侧面上,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在构成冷却系统时,可以在邻接的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的壁面上适当地选择配置位置。
作为构成散热装置100的材料,优选地由热传导率高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由铝、铜等金属、或者以它们为主材料的复合材料等传热性良好的材料构成。特别是,传热容器4的发热体8A、8B的安装面、流路3A、3B的壁、以及中间板10,由传热性良好的材料构成是更理想的。另一方面,除此之外的部分也可以用同样的金属材料构成,但是,从成形的容易程度、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也可以用树脂材料成形。在传热容器4的一部分利用树脂材料成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金属板,例如,设置不锈钢板等。
藉此,可以抑制由于树脂材料随着时间变化而引起的变形。特别是,当借助发热体8A、8B或者其固定用工具和上述金属板,以夹着传热容器4的方式将其固定时,其效果更大。
另外,为了上述金属板与冷却流体9接触,也可以使金属板的一部分暴露到流路3A、3B中,借此,在作为发热体8A、8B设置有电子设备等的情况下,容易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上述金属板只要设置在传热容器4上即可,其尺寸和安装方法没有特定的限制,可以用螺栓等固定工具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蒸发、熔敷、粘结等进行固定。另外,在金属板的一部分暴露到流路3A、3B中的情况下,需要防止冷却流体9从该暴露的部分泄漏的结构,可以经由O型环或者密封垫片等使之紧密接触。
冷却流体9可以是蒸馏水、防冻液、油、液化二氧化碳、乙醇以及氨等液体、或者空气、氮气等气体。
实施形式2.
图5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5(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5(a)是图5(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5(b)是图5(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另外,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散热装置的另外一种结构的图示,图6(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6(a)是图6(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6(b)是图6(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形式2的散热装置100中,如图5、图6所示,形成在传热容器4内的流路3由两个流路3A、3B构成,所述各个流路3A、3B相互形成在同一个平面内,形成单一层的流路,即,单一流路平面。即,在实施形式1中,沿着传热容器4的厚度方向形成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和回路3b,是在厚度方向上各个流路3A、3B呈U形转弯的二层流路结构,但是,在本实施形式2中,各个流路3A、3B形成在传热容器4内的同一个平面内。各个流路3A、3B分别具有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去路3a和回路3b,另外,利用形成在与去路3a、回路3b相同的面内的U形转弯流路3c构成转弯。进而,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和实施形式1一样,并行邻接配置在散热装置100的左侧,但是,在本实施形式2中,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中的任意一个集管,相对于配置有上述各个流路3A、3B的单一流路平面偏置地配置,利用连接通路将偏置配置的集管2、5和上述各个流路3A、3B连接起来。分配用集管2分别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分别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
在图5的结构中,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夹着配置有上述各个流路3A、3B的单一流路平面、在传热容器4的厚度方向上上下配置。所述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两者相对于配置有上述各个流路3A、3B的单一流路平面而言,在传热容器4的厚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偏置地配置,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到设于该集管2上的连接口上的连接通路16a与各个流路3A、3B的各个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到设于该集管5上的连接口上的连接通路16b与各个流路3A、3B的各个回路3b连通。
在图6的结构中,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相对于传热容器4的传热面邻接地配置在同一侧。在这些集管2、5中,配置在外侧的分配用集管2利用连接通路16c与形成在上述单一流路平面上的各个流路3A、3B的各个去路3a连接,另外,在集管2、5中,配置在内侧、即配置在传热容器4侧的合流用集管5相对于配置有上述流路3A、3B的单一流路平面,在传热容器4的厚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偏置地配置,借助连接到设于该合流用集管5上的连接口上的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各个回路3b连通。
借此,传热容器4的厚度变薄,变得更加紧凑。另外,尽管是将流路3A、3B形成在单一流路平面内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不使两个流路3A、3B交错,而是整齐地并列设置。
在图6中,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以相对于流路3A、3B的去路3a、回路3b的延长线而言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从冷却流体送入口1沿着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送入冷却流体9。另外,将冷却流体沿着合流用集管5的长度方向从冷却流体送出口6送出。特别是,由于分配用集管2在其长度方向上结合了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所以,通过将冷却流体沿着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送入,可以向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供应基本上均等的冷却流体。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的结构中,在各个流路3A、3B的每一个中,与去路3a中的冷却流体9相比,回路3b中的冷却流体9变为高温,但是,由于可以将由去路3a、U形转弯流路3c和回路3b构成的一连串多个流路3A、3B邻接并列设置,所以,传热容器4的传热容器4或发热体8A、8B中的热扩散有效地起作用,在发热体8A、8B的安装面内的温度偏差小,提高均热性。特别是,流路宽度小,在并列设置更多个流路3A、3B、3C、...时,均热性提高。另外,发热体8A、8B在对应于各个流路3A、3B的位置固定到传热容器4上。
多个流路3A、3B并列设置的做法,在图5的结构中,以流路3A的去路3a与流路3B的回路3b相互邻接的方式按照适当的顺序配置,但是,也可以如图6所示,以邻接的流路3A、3B的各自的去路3a相互邻接的方式将流路3A、3B对称地配置。另外,在图6中,也可以以邻接的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相互邻接的方式将流路3A、3B对称地配置。这样,对于流路3A、3B的配置结构没有限制。
进而,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没有特定的限制,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以及流路3A、3B的去路3a和回路3b的位置关系或作用也可以交换。
进而,连接去路3a和回路3b的U形转弯流路3c可以是肘形(急弯形),也可以是弯曲的形状,其形状没有特定的限制。
另外,优选地,在U形转弯流路3c中设置导向叶片,例如。抑制偏流及分离流用的翼状突起。
图7是表示根据实施形式2的散热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的结构图,图7(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7(a)是图7(c)中的A-A线剖视图,图7(b)是图7(c)中的B-B线剖视图。
在图5及图6的散热装置100中,各个集管2、5安装在传热容器4的一侧,但是,在图7的散热装置100中,在传热容器4的大致中央设置各个集管2、5。在图7的结构中,以并列设置的分配用集管2及合流用集管5为中心,在它们的两侧设置翼状的传热容器4A、4B。在传热容器4A上,在单一流路平面内形成两个流路3A、3B,另外,在传热容器4B上,在同样的单一流路平面内形成两个流路3C、3D。各个流路3A、3B、3C、3D分别具有去路3a、U形转弯流路3c和回路3b。
通过这样,在各个集管2、5的两侧,可以设置传热容器4A、4B、即发热体8A、8B、8C、8D的安装面,进而,可以更自由地配置发热体8A、8B、8C、8D,并且,可以容易地接近发热体8A、8B、8C、8D,以便易于向其上配线等。在图7的结构中,发热体8A、8B、8C、8D在分别对应于流路3A、3B、3C、3D的位置固定到传热容器4A、4B上。
另外,在图7中,分配用集管2的连接口D设置在标号D的位置,合流用集管5的连接口E设置在标号E的位置,两个连接口相互邻接地设置。在分配用集管2上形成两个连接口D,它们与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连通。在合流用集管5上也形成两个连接口E,它们与流路3C、3D各自的回路3b连通。流路3A的回路3b和流路3C的去路3a由连接口F相互连通,流路3A、3C相互串联地连接在分配用集管2的连接口D和合流用集管5的连接口E之间。流路3B的回路3b和流路3D的去路3a也由连通口F相互连通,流路3B、3D相互串联地连接在分配用集管2的连接口D与合流用集管5的连接口E之间。在这种结构中,冷却流体9从分配用集管2起在左侧传热容器4A内的流路3A、3B中流通,通过集管2、5的上部,在右侧传热容器4B内的流路3C、3D中流通,向合流用集管5送出。
尽管图中没有示出,但也可以连接图7所示的流路3A、3C的流路端部G而形成环形流路,另外,也可以连接流路3B、3D的流路端部G,形成环形流路。在这种情况下,分配用集管2的两个连接口D设置在标号D的位置,合流用集管5的两个连接口H设置在标号H的位置。通过这样,从分配用集管2流入到环形流路内的冷却流体9被分流为左右两路,一路在左侧传热容器4A内的流路3A、3B和集管2、5的上部流通,向合流用集管5送出,另一路在集管2、5的上部和右侧传热容器4B内的流路3C、3D内流通,再向合流用集管5送出,所以,流通长度变短,提高了流动性能,提高了包括均热性在内的热特性。
另外,在图7中,给出了传热容器4呈平板状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是大致的V字形或者大致的U形,进而,也可以是大致的口字形或者大致的O形(包括传热容器的两端被结合起来的情况)。
对于图1~图6,关于传热容器4的形状,也可以是同样的形状。
实施形式3.
图8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8(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8(a)是图8(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8(b)是图8(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
根据实施形式3的散热装置100,设置将流路3A、3B的中途的U形转弯流路3c相互连通的混合流路18。在将多个、例如两个发热体8A、8B设置在对应于流路3A、3B的位置、各个发热体8A、8B的发热量不同的情况下,各个流路3A、3B中的冷却流体9的温度上升幅度不同。因此,在流路3A、3B的途中,通过将在各个流路3A、3B中流动的冷却流体9混合,冷却流体9的温度变得均匀。即,通过降低冷却流体9的最大温度,再向流路3A、3B送入混合的冷却流体9,提高了散热装置100内的均热性,提高了热特性。
在图8的散热装置100中,列举了利用混合流路18连接图6的散热装置100中的流路3A、3B的U形转弯流路3c的例子,在该混合流路18中,在去路3a中升温的冷却流体9混合、被向回路3b送出。
另外,在图8的散热装置100中,与图6的散热装置100一样,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流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流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连通。
另外,在混合流路18中,优选地,安装混合促进体,例如,设置有多个孔的板、设置有多个狭缝的板、网、扭转带、盘卷等的内插物、设置在混合流路18的内壁上的突起、或者将前述多种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另外,混合促进体也可以和实施形式1中所述的整流加强体具有相同的结构。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散热装置的另外的结构的图示,图9(e)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9(a)是图9(e)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9(b)是图9(e)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图9(c)是图9(e)中的C-C线处的剖视图,图9(d)是图9(e)中的D-D线处的剖视图。
图9所示的散热装置100,两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在传热容器4的中央邻接,通过在连接这些流路3A、3B的各自的去路3b的混合流路18内的侧壁上设置突起、即混合促进体19,在混合流路18内形成上段通路20和下段通路21。另一方面,在连接位于散热装置100的两端处的流路3A、3B的各自的去路3a的混合流路18内,设置用于将回路3b和去路3a间隔开的间隔板22,以各个去路3a与上段通路20或者下段通路21中的一个连接的方式,在上述间隔板22上设置开口23。
借此,在散热装置100的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内流通的冷却流体9,从设置在各个间隔板22上的开口23向混合流路18内的上段通路20或者下段通路21流入,在与回路3b连接的混合流路18内混合,混合后的冷却流体9可以在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中流通。
另外,在图9的散热装置100中,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连通。
在图8、图9中,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以相对于流路3A、3B的去路3a、回路3b的延长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从冷却流体送入口1沿着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送入冷却流体9。另外,冷却流体沿着合流用集管5的长度方向从冷却流体送出口6被送出。特别是,在分配用集管2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结合有流路3A、3B的各自的去路3a,所以,通过沿着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送入冷却流体,可以向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供应基本上均等的冷却流体。
另外,在图9中,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没有特定的限制,即使交换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以及流路3A、3B的去路3a和回路3b的位置关系或者作用,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散热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的图示,图10(e)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10(a)是图10(e)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10(b)是图10(e)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图10(c)是10(e)中的C-C线处的剖视图,图10(d)是图10(e)中的D-D线处的剖视图。
对于图10所示的散热装置100,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在传热容器4的中央邻接,在与这些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连接的混合流路18内,设置两个设有多个开口24的间隔板25,构成上段、中段、下段三段流路。另一方面,在与位于传热容器4两端的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相连接的混合流路18内,设置用于将回路3b和去路3a间隔开的间隔板22,以各个去路3a连接到上段通路20或者下段通路21中的一个上的方式,在该间隔板22上设置开口23。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于传热容器4两端的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内流通的冷却流体9,可以从设于各个间隔板22上的开口23向混合流路18内的上段通路20或者下段通路21流入,分别从多个设置在间隔板25上的开口24向中段通路26流出,在与回路3b连接的混合流路18内混合,混合后的冷却流体9在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中流通。
另外,在图9的散热装置100中,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连通。
另外,在图10中,对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没有特定的限制,即使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以及流路3A、3B的去路3a和回路3b的位置关系或者作用交换,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另外,即使是在传热容器4上形成一个流路3的情况下,在流路截面内冷却流体的温度分布大的情况下,也具有上述效果,另外,在并列地设置三个以上的流路3的情况下,通过恰当地设置间隔板22和开口23,也获得和图9及图10同样的效果。
实施形式4.
图1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11(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11(a)是从左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侧视图,图11(b)是图11(c)中B-B线处的剖视图。另外,图12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12(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12(a)是从左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侧视图,图12(b)是图12(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
根据本实施形式4的散热装置100,如图11、图12所示,在散热装置100的左侧,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相对于流路3A、3B的配置面相互偏置地并列设置,进而,左侧、即外侧的分配用集管2比右侧、即内侧的合流用集管5的长度短。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连通,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连通。另外,在图11所示的散热装置100中,相对于分配用集管2形成两个冷却流体送入口1、1’,另外,相对于合流用集管5形成两个冷却流体送出口6、6’,为了能够将流通管101连接到这些冷却流体送入口1、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6’各自的其中一个上,根据设置情况,可以更灵活地进行配管。在图12所示的散热装置100中,将长度长的内侧的合流用集管5制成L状,通过引导到散热装置100的左侧端面,可以在散热装置100的左侧端面、即在与各个集管2、5邻接的方向正交的面上,设置冷却流体送入口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可以更灵活地进行配管,所以,可以将冷却系统制造得紧凑。另外,即使将图12所示的散热装置100的合流用集管5制成コ字形,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如图11所示,在将多个在左侧端部设置有流通管101的散热装置100叠层制成堆叠结构、制成将所述多个散热装置100连接起来的冷却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将各个散热装置100的配管安装位置统一到左侧上部或者下部,使冷却系统更加紧凑。另外,在图6、图8、图9所示的散热装置100中,可以进行配管的面为四个面,而在本实施形式中,左侧面也能够配管,能够进行配管的面成为五个面,所以,可以更灵活地进行配管。另外,在堆叠结构的情况下,只有左侧面和上面、下面三个面是能够看到整个散热装置的面,在将各个散热装置100连接到与上述各个散热装置100分离地设置的冷却流体循环环路中的分离型集管上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另外,在图1~6、图8~图10所示的各个散热装置100中,由于和传热容器4的厚度相比,集管2、5的厚度厚,所以,散热装置100的两个面的形状不同,散热装置100具有方向性。从而,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叠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一种类型的散热装置100构成上述结构,但是,在对向地叠层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的配置位置不同的两种类型的散热装置100。但是,如图11、图12所示,当在两个集管2、5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冷却流体送入口1、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6’时,在对向地叠层的结构中,成为冷却流体送入口及冷却流体送出口分别配置在堆叠结构的散热装置100的左侧的上部及下部的同一高度位置处的结构,所以,在进行配管时,可以选择上部或者下部的冷却流体送入口和冷却流体送出口进行配管,通过利用隔水帽等(包括泄水阀)将未被选择的一组冷却流体送入口和冷却流体送出口密闭,可更加灵活地组合散热装置,构成冷却单元。对于图1~6,图8~10,同样地,通过在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冷却流体送入口1、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6’,具有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11中,构成冷却流体9以与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正交地方式流入或流出的配管结构,冷却流体向分配用集管2的送入方向和向流路3A、3B的送入方向相同,所以,将更多的冷却流体9向靠近分配用集管2内的冷却流体9的送入部一方的流路3A或者3B送入,有时会产生流路3A、3B内以及各个流路3A、3B之间的偏流。因此,如图13所示,在冷却流体送入口1与分配用集管2之间,设置弯曲的流路27,当将冷却流体9向分配用集管2的长度方向送入时,即,向与流路3A、3B中的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送入时,分配用集管2内的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与流路3A、3B内的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不同,所以,在各个流路3A、3B的端部处的流动状态成为比较类似的状态,可以抑制上述偏流。
在于外侧设置合流用集管5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合流用集管5与冷却流体送出口6的连接部设置弯曲的流路27。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合流用集管5的长度方向将冷却流体9送出,可以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将基本上均等的冷却流体送出。
实施形式5.
图14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14(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14(a)是图14(c)中的A-A线剖视图,图14(b)是图14(c)中的B-B线剖视图。
实施形式5表示在将具有高发热源28和低发热源29的多个发热体8配置在本发明的散热装置100上时的最佳配置例。作为高发热密度的典型的电子设备,有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主要将IGBT和二极管的两个芯片配置在基板上,大多比较规则地配置成偶数列。因电源组件的使用情况而异,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IGBT和二极管中的一个发热量更大,通常,为了将其中的一个高发热源28的温度保持在允许温度以下,利用散热装置100进行冷却。在本实施形式中,不是将发热量比较大的热源,而是将发热流束大的热源,即,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大的热源称为高发热源28。低发热源29包括高发热源28之外的发热源。
在图14中,沿着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配置多个这样的高发热源28,另外,沿着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配置多个低发热源29。
借助这种结构,低温的冷却流体9,在通过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的过程中,主要从高发热源28的列受热、升温。升温的冷却流体9在U形转弯流路3c处做U形转弯,在通过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b的过程中,从低发热源29的列受热,进一步升温,经由合流用集管5从冷却流体送出口6将高温度的冷却流体9送出。从而,利用温度更低的冷却流体9冷却高发热源8的列,利用在另一个去路3a中流通的过程中受热、升温的冷却流体9,冷却低发热源29的列,所以,与利用去路或回路中的任何一个流路冷却两个热源的情况下相比,低发热源29的列中的最大温度上升,但是,高发热源28的列中的最大温度降低,发热体8中的温度偏差变小,促进均热性,同时,降低最重要的高热发热源28的最大温度,提高热特性。
另外,在图14的散热装置100中,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连通。
另外,图15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15(c)是从上方观察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15(a)是图15(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15(b)是图15(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图15的散热装置100,在图14的散热装置100中,共同构成流路3A、3B的去路3a,在具有高发热源28和低发热源29的多个发热体8中,沿着去路3a将包含多个高发热源28的主发热源组配置成两列,将包含多个低发热源29的主发热源的周边部以跨越去路3a和回路3b的方式配置成两列。在图14所示的散热装置100中,两个流路3A、3B相互独立地形成在同一平面上,然而,在图15的散热装置100中,将流路3A、3B的去路3a通用化,流路3A、3B的去路3b分别经由U形转弯流路3c与该通用化的去路3a连通。在该图15的散热装置100中,也获得与图14的散热装置100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14及图15的散热装置100中,表示了在传热容器4的中央设置高发热源28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外侧设置高发热源28,只要是主要利用去路3a冷却高发热源28或者主发热源组,主要利用回路3b冷却低发热源29或者主发热源周边部的结构即可。换句话说,只要是利用去路3a冷却最难满足允许温度的发热源安装部、利用去路3b冷却除此之外的部分的结构即可。
实施形式6.
图16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图,图16(b)是实施形式6的散热装置的侧剖视图,图16(a)是图16(b)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6(a)中,也一并表示出传热促进体11及整流结构体13的透视图。
如图16所示,根据实施形式6的散热装置100,在发热体安装面的正下方的流路3A、3B的各个去路3a和回路3b内,分别设置与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上的发热体安装长度基本上相同长度的传热促进体11,同时,在上述传热促进体11的上游或者下游的至少一个中,与传热促进体11隔开间隙地设置整流结构体13。例如,在安装包含多个IGBT等发热源的发热体、例如电源组件等的情况下,传热促进体11的长度为沿着去路3a、回路3b的每一个与位于上游侧的发热源和位于最下游侧的发热源之间的传热面热连接的流路的长度。另外,在传热促进体11及整流结构体13的各个端部所处的流路3A、3B的壁面上,分别设置固定用突起30。
通过这样,由于流路3A、3B内的偏流被整流结构体13整流,均流化了的冷却流体9通过传热促进体11,所以,有效地从发热体8向冷却流体9传热,提高了热传导特性。另外,可以抑制冷却流体的偏流或者随着剥离产生的热点。
另外,在图16的散热装置100中,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各自的回路3b连通。
在图16的散热装置100中,在流路3A、3B的壁面上设置固定用突起30,但是,也可以在流路3A、3B的壁面上设置可以安装传热促进体11及整流结构体13的固定用凹部。
另外,关于在实施形式1中所述的整流加强体,也可以利用同样的固定用突起30或者固定用凹部固定到流路中。
另外,传热促进体11,也可以是在该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上的长度比发热体安装长度长的传热促进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热体周边部会被过分冷却,发热体安装面内的温度偏差变大。另外,压力损失增大,流体特性及传热特性恶化。但是,在本实施形式中,设置传热促进体11,所述传热促进体11的长度与流通方向的发热体安装长度基本上相同,即,在图16中,比发热体安装长度稍短,同时,通过与传热促进体11隔开间隙,并在与发热体基本上不热连接的部分设置整流结构体13,可以借助整流结构体13抑制偏流,同时,消除上述冷却过度的部分,缩小发热体安装面内的温度偏差,提高均热性。
另外,该传热促进体11与整流结构体13的间隙的长度,优选为整流结构体13内的水压等效直径的2倍以上的长度,利用上述长度,获得整流效果。进而,上述间隙的长度为上述水压等效直径的5倍以上的长度时,其效果更大。
另外,在作为传热促进体11采用内装物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通过设置固定用突起30或者固定用凹部,正确地进行传热促进体11及整流结构体13的定位,并且,制作作业也变得容易。
另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采用利用连接部12连接整流结构体13和传热促进体11的整体结构物。
实施形式7.
图18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的散热装置的透视图。另外,图19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的另外一种散热装置的透视图。
根据本实施形式7的散热装置,如图18所示,成形为以传热容器4具有大致S形截面的方式折回的结构,传热容器4具有三个平坦的传热容器层41、42、43。在所述传热容器4的三个传热容器层41、42、43的每一个上,分别设置发热体8A、8B、8C。通过这样,可以提供冷却多个发热体8A、8B、8C的紧凑的散热装置。另外,传热容器层41、42、43分别与实施形式1~4的传热容器4同样地构成。
另外,图19表示,将上述截面为大致S形的传热容器4分割成多个容器构件4a、4b、4c,将分割的容器构件4a、4b、4c相互连接构成的散热装置或者冷却单元;通过将传热容器4分割,制作变得容易。容器构件4a、4b、4c分别具有传热容器层41、42、43。
另外,发热体8A、8B、8C,可以只被从一面冷却,也可以被从两面被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优选地,传热容器4由具有柔性的材料构成。即,将传热容器4的邻接的传热容器层41、42、43的间隔加宽一些,安装发热体8A、8B、8C,之后,通过将它们全部夹在一起,可以提高发热体8A、8B、8C和传热容器层41、42、43之间的热接触。另外,在传热容器4上设置实施形式1中所述的开口15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流路3A、3B的气密性。进而,在将传热容器4分割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进行分割的传热容器4a、4b、4c之间的连接。
在图18及图19所示的上述实施形式7中,表示的是将传热容器4制成截面S形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制成大致U字形或者大致W形等大致波浪状的折回结构,只要是将发热体夹在折回的层之间的结构即可,对于其它结构没有特定的限制。
实施形式8.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冷却单元的图示,是每个结构部件的图示。图20(A)表示上段散热装置100a,图20(B)表示中段散热装置100b,图20(C)表示下段散热装置100c,将这些散热装置100a、100b、100c三段重叠,形成冷却单元。另外,在图20(A)(B)(C)的每一个中,图(c)是从上方观察各段的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a)是图(c)中的A-A线剖视图,图(b)是图(c)中的B-B线剖视图。
图20(C)所示的下段散热装置100c,例如,相对于和实施形式2的图6所示具有同样的结构的散热装置而言,在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的上面、即和中段的散热装置100b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图20(B)所示的中段散热装置100b,例如,相对于和实施形式2的图6所示具有同样结构的散热装置而言,没有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在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的上下面、即和上下段的散热装置100a、100c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图20(A)所示的上段散热装置100a,例如,相对于和实施形式2的图6所示具有同样结构的散热装置而言,没有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在分配用集管2和合流用集管5的下面、即与中段的散热装置100b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本实施形式8的图20所示的冷却单元,通过将上述结构的散热装置100a、100b、100c三段重叠,各个散热装置100a、100b、100c的流路3A、3B以经由连接口32相互并列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各个散热装置100a、100b、100c中,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
图21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另外一种冷却单元的图示,是每个结构部件的图示。图21(A)表示上段散热装置100d,图21(B)表示中段散热装置100e,图21(C)表示下段散热装置100f,将这些散热装置100d、100e、100f三段重叠,形成冷却单元。另外,在各图21(A)(B)(C)中,图(c)是从上方观察各段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a)是图(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b)是图(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21(C)所示的下段散热装置100f,在分配用集管2的端部设置冷却流体送入口1,在合流用集管5的上面、即和中段的散热装置100e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0,同时,与上述合流用集管5分离地将在散热装置的上面、即和中段的散热装置100e的叠层面上设置的连接口321和冷却流体送出口6连通。在该下段散热装置100f中,如图21(C)所示,将冷却流体送入口1设置在集管2的上端面上,但是,也可以将该冷却流体送入口1设置在与之相反侧的端面上。另外,该下段的散热装置100f的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
图21(B)所示的中段散热装置100e,没有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在分配用集管2的下面、即与下段散热装置100f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0,同时,在合流用集管5的上面、即与上段散热装置100d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2,进而,与上述分配用集管2及合流用集管5分离地设置连接通路3210,所述连接通路3210连接下段散热装置100f的连接口321和上段散热装置100d的连接口321。另外,该中段散热装置100e的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另外,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b连通。
图21(A)所示的上段散热装置100d,没有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在分配用集管2的下面、即和中段散热装置100e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2,同时,在合流用集管5的下面、即和中段散热装置100e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1。另外,在上段散热装置100d的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
图21所示的冷却单元,将上述结构的散热装置100d、100e、100f三段重叠,以各个散热装置100d、100e、100f的流路3A、3B串列的方式构成。
图22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又一种冷却单元的图示,是每个结构部件的图示。图22(A)表示上段散热装置100g,图22(B)表示中段散热装置100h,图22(C)表示下段散热装置100i,将这些散热装置100g、100h、100i三段重叠,形成冷却单元。
另外,在图22(A)(B)(B)中,图(c)是从上方观察各个散热装置时看到的图示,图(a)是图(c)中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b)是图(c)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22(C)所示的下段散热装置100i,没有冷却流体送出口6,在分配用集管2的端部设置冷却流体送入口1,在合流用集管5的上面、即与中段散热装置100h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另外,该下段散热装置100i的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并且,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
图22(B)所示的中段散热装置100h,没有冷却流体送入口1及冷却流体送出口6,在分配用集管2的下面、即和下段散热装置100i的叠层面上,以及在合流用集管5的上面、即和上段散热装置100g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另外,该中段散热装置100h的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并且,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
图22(A)所示的上段散热装置100g,没有冷却流体送入口1,在分配用集管2的下面、即与中段散热装置100h的叠层面上,设置连接口32,在合流用集管5的端部设置冷却流体送出口6。另外,该上段散热装置100g的分配用集管2借助连接通路16c与各个流路3A、3B的去路3a连通,并且,合流用集管5借助连接通路16d与各个流路3A、3B的回路3b连通。
图22所示的冷却单元,将上述结构的散热装置100g、100h、100i三段重叠,以各个散热装置100g、100h、100i的流路3A、3B串列的方式构成。
借此,可以容易地将多个散热装置叠层,可以提供紧凑的冷却单元。
另外,上述连接口32、320、321、322,只要将连接口彼此连接、使冷却流体9流通即可,其结构及连接方法没有特定的限制。例如,可以将两个连接口直接固定结合,或者经由O型环、密封垫片等连接,也可以经由流通管(包括弯管接头、肘形管)进行连接。
进而,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列举了在集管2、5的上面或者下面配置连接口32的例子,但是,其结构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在集管2、5的侧壁上设置连接口,借助U形弯管接头,将各个散热装置的流路3A、3B串列地或者并列地将连接口之间连通,形成冷却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利用将多个散热装置叠层的堆叠结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任意的面内配置多个散热装置,将它们相互连接起来。
另外,也可以将集管2、5对向,在任意的面内配置多个散热装置,将它们相互连接起来,只要是使将多个散热装置组合起来构成的冷却单元即可,对其集成结构没有特定的限制。
另外,对各个散热装置的安装方法没有特定的限制,可以利用固定用工具(螺栓、螺母等)将它们分别连接起来,另外,也可以安装到框架等上。
另外,在散热装置的至少四个角部中的任何一个上,设置与另外的散热装置接触的突起,抑制散热装置的变形。
进而,在利用树脂成形散热装置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由于结构上的强度降低,所以,例如,可以在将多个散热装置叠层的冷却单元中,在两端的散热装置的外侧设置固定用板,由辊固定用板夹着冷却单元,固定冷却单元。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形式中,各个结构部件的截面形状、流路形状、相对的大小等,始终是例子,并不局限于这里的描述。
Claims (11)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配备有:分配用集管,所述分配用集管连接到冷却流体送入口上;合流用集管,所述合流用集管连接到冷却流体送出口上,并且与上述分配用集管并行邻接配置;传热容器,所述传热容器具有发热体安装面,同时,在内部具有连接到上述分配用集管和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热容器内的流路包括连接到上述分配用集管上的去路和连接到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回路,上述去路和上述回路是经由隔壁沿着垂直于上述传热容器的发热体安装面的方向重叠的双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热容器内的流路包括连接到上述分配用集管上的去路和连接到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回路,上述去路和上述回路配置在沿着上述传热容器的发热体安装面的同一个面内,同时,上述分配用集管和上述合流用集管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上述传热容器内的流路面偏置地配置,该偏置地配置的集管和上述传热容器内的流路由连接通路连接起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传热容器的发热体安装面上设置开口,利用发热体将上述开口堵塞。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热容器内的流路包括连接到上述分配用集管上的多个去路和连接到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多个回路,进而,包括连接上述多个去路和上述多个回路的混和通路。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分配用集管和上述合流用集管中的一个的长度比另一个的长度短,在与将上述各个集管邻接配置的方向垂直的面上,设置上述冷却流体送入口和上述冷却流体送出口。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分配用集管的长度方向送入冷却流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流体沿着上述合流用集管的长度方向流出。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热体安装面的正下方的流路内设置与上述冷却流体的流通方向上的发热体安装长度基本上相同长度的传热促进体,另外,在与上述流路内的上述发热体基本上不热连接的部分的上述传热促进体的上游和下游中的至少一个上,与上述传热促进体隔开间隙地设置整流上述冷却流体的整流结构体。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热容器是具有多个传热容器层的折回结构,将发热体夹在邻接的两个传热容器层之间。
11.一种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
多个散热装置,所述多个散热装置分别具有:分配用集管;合流用集管,所述合流用集管与上述分配用集管并行邻接配置;传热容器,所述传热容器具有发热体安装面,同时,在内部具有连接到上述分配用集管和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流路,
将上述多个散热装置的各自的上述分配用集管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口,
将上述多个散热装置的各自的上述合流用集管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口,
连接到上述多个散热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散热装置的上述分配用集管上的冷却流体送入口,
连接到上述多个散热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散热装置的上述合流用集管上的冷却流体送出口,
上述多个散热装置的各自的上述传热容器内的上述流路相互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07975/2005 | 2005-01-14 | ||
JP2005007975A JP4333587B2 (ja) | 2005-01-14 | 2005-01-14 |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冷却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99237A CN101099237A (zh) | 2008-01-02 |
CN100527397C true CN100527397C (zh) | 2009-08-12 |
Family
ID=3667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800015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397C (zh) | 2005-01-14 | 2006-01-11 | 散热装置及利用该散热装置的冷却单元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25854B2 (zh) |
EP (1) | EP1837909B1 (zh) |
JP (1) | JP4333587B2 (zh) |
KR (1) | KR100876751B1 (zh) |
CN (1) | CN100527397C (zh) |
AU (1) | AU2006205501B2 (zh) |
CA (1) | CA2586994C (zh) |
ES (1) | ES2425044T3 (zh) |
WO (1) | WO20060756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81386B2 (ja) * | 2006-08-30 | 2012-07-18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熱媒体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
JP5103927B2 (ja) * | 2007-02-12 | 2012-12-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4752785B2 (ja) * | 2007-02-15 | 2011-08-17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ヒートシンク付パワーモジュール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
KR100909378B1 (ko) | 2007-07-18 | 2009-08-11 | 주식회사 테인엘티에스 | 반도체용 방열판 |
JP4807346B2 (ja) * | 2007-10-23 | 2011-11-02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冷却配管構造 |
JP4967988B2 (ja) * | 2007-10-25 | 2012-07-0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半導体冷却装置 |
JP4859823B2 (ja) * | 2007-12-14 | 2012-01-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JP5023020B2 (ja) | 2008-08-26 | 2012-09-1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液冷式冷却装置 |
JP5531400B2 (ja) * | 2008-12-04 | 2014-06-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冷却ユニット、冷却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 |
EP2259310B1 (en) * | 2009-06-05 | 2020-04-08 |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
JP2011017516A (ja) * | 2009-07-10 | 2011-0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プレート積層型冷却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813300B2 (ja) * | 2010-08-23 | 2015-11-17 | 三桜工業株式会社 | 冷却装置 |
KR101294077B1 (ko) | 2011-12-09 | 2013-08-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전력 변환 장치용 냉각 시스템 |
JP5970896B2 (ja) * | 2012-03-23 | 2016-08-1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電子デバイスの冷却器およびその冷却方法 |
JP6055232B2 (ja) * | 2012-08-10 | 2016-12-27 | 株式会社Uacj | 冷却プレートおよび冷却装置 |
JP5982232B2 (ja) * | 2012-09-07 | 2016-08-31 | 住友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 冷却装置 |
JP5737275B2 (ja) * | 2012-11-29 | 2015-06-1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KR101595285B1 (ko) * | 2013-06-17 | 2016-02-19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모듈형 용접기 |
CN103868224A (zh) * | 2014-04-04 | 2014-06-18 | 王彦国 | 用于新风机组和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防冻型加热段 |
CN106716044B (zh) | 2015-03-10 | 2019-02-22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用于冷却电气元件的热交换器 |
JP2016213314A (ja) * | 2015-05-08 | 2016-12-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冷却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7092248A (ja) * | 2015-11-10 | 2017-05-25 |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 ヒートシンク |
JP6569514B2 (ja) * | 2015-12-22 | 2019-09-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受熱器、冷却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
US10184728B2 (en) * | 2017-02-28 | 2019-01-2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flow turbulators defining internal fluid passageways |
JP6396533B1 (ja) | 2017-04-26 | 2018-09-26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プレート型熱輸送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プレート型熱輸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10462941B2 (en) * | 2017-11-06 | 2019-10-29 | Caterpillar Inc. | Heat sink assembly |
JP7203600B2 (ja) * | 2018-12-27 | 2023-01-13 | 株式会社Kelk | 温度制御装置 |
JP7221737B2 (ja) * | 2019-03-04 | 2023-02-14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ウエハ載置装置 |
CN112996340A (zh) * | 2019-12-12 | 2021-06-18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冷却板和功率模块柜 |
JP7528530B2 (ja) | 2020-05-18 | 2024-08-06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パワーユニット、電力変換装置及び冷却器 |
US11525638B2 (en) * | 2020-10-19 | 2022-12-13 |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 High-performance heat exchanger with calibrated bypass |
US11740028B2 (en) * | 2021-06-18 | 2023-08-29 |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 Two-pass heat exchanger with calibrated bypass |
US20230008846A1 (en) * | 2021-07-09 | 2023-01-12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Manifolding for monolithic redundant loop cold plate utilizing adjacent thermal features |
US11877422B2 (en) * | 2021-08-11 | 2024-01-16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Memory cool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94660A (en) * | 1954-08-30 | 1958-05-07 | Havilland Engine Co Ltd | Heat exchangers |
US2942165A (en) * | 1957-01-03 | 1960-06-21 | Gen Electric | Liquid cooled current rectifiers |
US3327776A (en) * | 1965-10-24 | 1967-06-27 | Trane Co | Heat exchanger |
US3921201A (en) * | 1972-01-22 | 1975-11-18 | Siemens Ag | Improved liquid cooled semiconductor disk arrangement |
US4494171A (en) * | 1982-08-24 | 1985-01-15 |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Impingement cooling apparatus for heat liberating device |
JPS59193053A (ja) | 1983-04-15 | 1984-11-0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電子機器 |
JP2995590B2 (ja) | 1991-06-26 | 1999-12-2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半導体冷却装置 |
DE4315256A1 (de) * | 1993-05-07 | 1994-11-10 | Mtu Muenchen Gmbh | Einrichtung zur Verteilung sowie Zu- und Abführung eines Kühlmittels an einer Wand eines Turbo-, insbesondere Turbo-Staustrahltriebwerks |
JP2500757B2 (ja) * | 1993-06-21 | 1996-05-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集積回路の冷却構造 |
US5370178A (en) * | 1993-08-25 | 1994-12-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vertible cooling module for air or water cool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 components |
JPH08172285A (ja) | 1994-12-16 | 1996-07-02 | Asia Electron Inc | 冷却プレートおよび冷却装置 |
US6305463B1 (en) * | 1996-02-22 | 2001-10-23 | Silicon Graphics, Inc. | Air or liquid cooled computer module cold plate |
JP3424717B2 (ja) | 1996-08-06 | 2003-07-07 |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 発熱素子実装半導体装置 |
JP3381898B2 (ja) | 1997-04-25 | 2003-03-04 |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 発熱体実装冷却装置 |
US5761808A (en) * | 1996-10-30 | 1998-06-09 | Ford Motor Company | Method of making a heat exchanger |
US6400012B1 (en) * | 1997-09-17 | 2002-06-04 | Advanced Energy Voorhees, Inc. | Heat sink for use in cool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
EP1047294A1 (fr) | 1999-04-23 | 2000-10-25 | The Swatch 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 AG | Substrat métallique isolé pour circuits imprimés |
US6230791B1 (en) * | 1999-08-30 | 2001-05-15 | Electric Boat Corporation | Heat transfer cold plate arrangement |
EP1148547B8 (en) * | 2000-04-19 | 2016-01-06 | Denso Corporation | Coolant cooled type semiconductor device |
JP4634599B2 (ja) | 2000-11-30 | 2011-02-16 |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 水冷ヒートシンク |
US6972957B2 (en) * | 2002-01-16 | 2005-12-06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Modular power converter having fluid cooled support |
DE10203239A1 (de) | 2002-01-28 | 2003-06-05 | Siemens Ag | Kühlbaustein |
JP3847691B2 (ja) * | 2002-09-26 | 2006-11-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力用半導体装置 |
JP4172302B2 (ja) | 2003-03-26 | 2008-10-2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の冷却装置 |
JP2006294678A (ja) * | 2005-04-06 | 2006-10-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放熱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却装置 |
US7317615B2 (en) * | 2005-05-23 | 2008-01-08 | Intel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circuit coolant microchannel assembly with manifold member that facilitates coolant line attachment |
-
2005
- 2005-01-14 JP JP2005007975A patent/JP433358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1-11 CA CA2586994A patent/CA2586994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1-11 CN CNB2006800015180A patent/CN10052739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1-11 KR KR1020077015988A patent/KR10087675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1-11 ES ES06711553T patent/ES2425044T3/es active Active
- 2006-01-11 US US11/718,272 patent/US822585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1-11 WO PCT/JP2006/300208 patent/WO200607561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1-11 AU AU2006205501A patent/AU2006205501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6-01-11 EP EP06711553.5A patent/EP183790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586994C (en) | 2010-09-07 |
WO2006075614A1 (ja) | 2006-07-20 |
JP2006196766A (ja) | 2006-07-27 |
ES2425044T3 (es) | 2013-10-11 |
AU2006205501A1 (en) | 2006-07-20 |
US20090080159A1 (en) | 2009-03-26 |
EP1837909B1 (en) | 2013-07-03 |
KR20070093423A (ko) | 2007-09-18 |
CN101099237A (zh) | 2008-01-02 |
AU2006205501B2 (en) | 2011-09-29 |
JP4333587B2 (ja) | 2009-09-16 |
US8225854B2 (en) | 2012-07-24 |
EP1837909A1 (en) | 2007-09-26 |
CA2586994A1 (en) | 2006-07-20 |
KR100876751B1 (ko) | 2009-01-07 |
EP1837909A4 (en) | 2011-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27397C (zh) | 散热装置及利用该散热装置的冷却单元 | |
EP0627065B1 (en) |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 |
JP4719747B2 (ja) | Egrガス発電装置 | |
CN100582627C (zh) | 多流体热交换器 | |
JP5895301B2 (ja) | 熱交換器 | |
CA2682420C (en) | Heat absorbing or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multi-pipe reversely transporte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luids | |
JP5787755B2 (ja) | 電気エネルギーを発生させる装置を備える熱交換管束、及びこの管束を備える熱交換器 | |
CN208570855U (zh) | 电池冷却组件及包含有该电池冷却组件的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 |
DE60111555D1 (de) | Wärmetauscher mit mit öffnungen zur strömungsverteilung versehenen trennplatten | |
CN102278835B (zh) | 流体流之间借助热电装置的热交换 | |
KR20190111773A (ko) | 액체 냉각식 프리쿨러와 공기 냉각식 메인 쿨러로 이루어진 인터쿨러 | |
CN103221773A (zh) | 热交换器组件和方法 | |
CN106568341B (zh) | 一种板翅式热发电换热器 | |
US20150060028A1 (en) | Heat exchanger | |
KR101791898B1 (ko) | 중앙 냉각채널 형 열전발전 시스템 | |
JPH11274574A (ja) | 熱電発電装置用熱交換ブロックの作製方法 | |
CN109921689A (zh) | 一种串并联式换热结构及热伏发电装置 | |
CN104990435A (zh) | 一种隔板打孔的板翅式换热器 | |
CN204987971U (zh) | 一种隔板打孔的板翅式换热器 | |
CN207280263U (zh) | 一种基于温差对冲的冷板换热器 | |
TW201520501A (zh) | 用於熱交換器設備的收集管、熱交換器設備、和清空熱交換器設備的方法 | |
CN113380739B (zh) | 一种液冷式交换器 | |
WO2024002198A1 (zh) | 动力电池换热器、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 |
KR101929993B1 (ko) | 다중 열전 발전장치 | |
RU2148219C1 (ru) |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захолаживания газ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