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4482C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4482C
CN100524482C CNB2005800452879A CN200580045287A CN100524482C CN 100524482 C CN100524482 C CN 100524482C CN B2005800452879 A CNB2005800452879 A CN B2005800452879A CN 200580045287 A CN200580045287 A CN 200580045287A CN 100524482 C CN100524482 C CN 10052448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dge information
timing
optical disc
disc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452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5190A (zh
Inventor
毛利浩喜
中平博幸
永野孝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95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5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4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48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222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clock-related aspects, e.g. phase or frequency adjustment or bit synchron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305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 G11B20/10398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jitter, timing deviations or phase and frequency errors
    • G11B20/10425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jitter, timing deviations or phase and frequency errors by counting out-of-lock events of a PL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5/00Manipulating of pulses not covered b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3K5/13Arrangements having a single output and transforming input signals into pulses delivered at desired time intervals
    • H03K5/135Arrangements having a single output and transforming input signals into pulses delivered at desired time intervals by the use of time reference signals, e.g. clock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在高倍速化逐年得到进展的多脉冲生成过程中,存在进行边缘的定时控制的半导体电路的工作赶不上上述多脉冲生成过程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将写策略装置作成了具备存储用于生成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上述定时边缘信息的控制寄存器(22)、生成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时钟的PLL(23)和从上述控制寄存器(22)输入与上述记录波形信号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并行地输出具有既定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并根据该并行地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进行边缘的合成的定时控制电路(24)的结构。由此,即使在高速工作时,也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可生成精度高的多脉冲。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对光盘记录介质高精度地写入数字信息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地利用了光盘存储装置、半导体存储器存储装置等记录数字信息的存储装置,记录密度逐年趋于高密度化,同时趋于高倍速化。在对光盘记录介质写入的情况下,基本的原理是与数字信息对应地在信息的“1”的情况下照射激光、在信息的“0”的情况下不照射激光这样的ON(接通)、OFF(关断)控制的方法。但是,在只是单纯地与“0”、“1”对应地照射激光进行ON、OFF控制的情况下,存在高密度记录是困难的、不能形成良好的凹坑这样的问题。因此,被称为写策略(Write Strategy)的、分割记录功率以生成多脉冲并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为必须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3)。写策略指的是用于准确地记录光盘中的凹坑的记录补偿技术。如果没有该记录补偿,则凹坑成为眼泪状,不能形成良好的凹坑,成为引起数据的读取误差的原因。因此,该技术是在对光盘写入时必须的技术。
图11是表示以前的方式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时序图。
而且,作为生成多脉冲的以前的技术,说明具备分别输出定时边缘信息的多个定时器、使用序列发生器使各定时器工作、生成多个定时边缘、通过合成该定时边缘来生成多脉冲的例子。
根据由对所输入的数字信号串(NRZI数据)的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进行计数的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来决定各定时器中的定时边缘的延迟量和作为驱动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功率量的电流值。由此,在各定时器中将与时钟同步了的定时边缘信息分别延迟既定量。然后,利用决定使各定时器工作的顺序的序列发生器控制各定时器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根据来自各定时器的信息生成定时边缘,通过合成这些边缘来生成多脉冲。例如,如图中所示,利用序列发生器的控制从Timer1输出表示标记的最初的上升边缘的定时信息的TSFP(第1脉冲的开始的定时),其次,利用序列发生器的控制从Timer2输出表示标记的最初的下降边缘的定时信息的TEFP(第1脉冲的结束的定时),合成这些脉冲。下面,各定时器根据序列发生器的输出,输出直到表示标记的最后边缘的下降沿的TELP(最后的脉冲的结束的定时)为止,合成这些定时边缘信息,生成具有既定的电流值的边缘。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83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1874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2-94113号公报
但是,记录波形信号的形状根据对应的介质、倍速而变化,而倍速越变得高速,作为记录波形信号的多脉冲波形生成越变得困难,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可举出,用于形成高密度标记的波形控制变得复杂,转换的激光器的电平数的增加或脉冲分割的细分化正在进行,存在以高速转换多个电平的必要性等。在图11中,在利用序列发生器选择了各定时器后,如果看由定时器控制了的边缘信息,则在1个时钟区间中存在生成2个边缘的期间110。例如在500MHz(2ns)那样的高速工作时的情况下,在一半的时钟区间即1ns中必须生成2次边缘,在该情况下,存在半导体电路的工作赶不上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高速工作时也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能生成精度高的多脉冲的光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的光盘装置具有:控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字信号串的激光器的功率的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分割记录功率以生成用于形成准确的凹坑的多脉冲的写策略装置;以及根据来自该写策略装置的多脉冲照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该光盘装置生成具有与上述数字信号串对应的边缘和振幅的记录波形信号,在该光盘装置中,上述写策略装置具备:存储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存储部;生成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时钟的时钟生成电路;以及定时控制电路,从上述存储部输入与上述定时边缘信息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对该输入了的定时边缘信息进行并行处理,基于该并行处理了的记录波形信号生成边缘,进行该生成了的边缘的合成。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2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定时控制电路具备:输入上述数字信号串并对该数字信号串的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进行计数的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根据用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从上述存储部使所需要的定时边缘信息依次输出的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基于从上述存储部输出的上述定时边缘信息控制时钟的延迟量并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定时器装置;控制成并行地输出来自上述定时器装置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的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以及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控制并基于上述并行地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并行地生成边缘并进行该生成了的边缘的合成的并行处理电路。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3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存储部具有1个或多个表,该1个或多个表具有多个上述定时边缘信息,上述定时边缘信息具有与用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对应的地址信息,上述各表具有与各自的表对应的表地址信息。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4的光盘装置,在方案3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基于从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输出的计数值并参照存储了与该计数值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表使上述定时边缘信息输出。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5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在计数值超过了一定值的情况下进行削波处理并输出预先设定了的最大值。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6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定时边缘信息至少包含了多个固定电流值,用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合成的记录波形是从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了的多个固定电流值根据上述标记长度和该标记长度的区间中的间隔长度选择了电流值的记录波形。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7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用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合成的记录波形在上述标记长度与标记长度之间具有对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输出一定的电流值的期间。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8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对上述定时器装置输入的定时边缘信息至少包含延迟量和电流量。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9的光盘装置,在方案8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定时器装置具备: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选择控制并行地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值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多个第1选择器装置;以及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选择控制并行地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多个第2选择器装置,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具备:将从上述多个第1选择器装置分别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输入的RS锁存电路;以及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将从上述多个第2选择器装置分别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输入,根据上述数据置位信号、上述复位信号和来自上述RS锁存电路的输出,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的合成边缘,也对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输入上述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根据上述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的输入控制成并行地输出上述定时边缘信息。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0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或9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用1个定时器构成了上述定时器装置。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1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或9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用多个定时器构成了上述定时器装置。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2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将从上述定时器装置依次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控制成按各输出顺序并行地输出其奇数和偶数输出。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3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连接到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上,根据一定值的偏移进行计数工作,进行序列发生器控制。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4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用寄存器构成了上述存储部。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5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上述存储部具有在分别与多种规格的记录介质对应的表中存储的表组。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6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从外部控制装置输入了对上述存储部写入的数据,上述存储部根据上述被写入了的数据随时构成各自的表组。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7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用PLL装置构成了上述时钟生成电路。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8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具备检测记录介质的温度并根据该检测了的温度进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光输出值的调整的温度检测功能。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9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在至少2个半导体器件之间进行信号传送时,使用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送。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20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在同一封装体上安装了上述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上述写策略装置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21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在同一基板上安装了上述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上述写策略装置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
此外,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22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立体地在上下安装了上述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上述写策略装置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
按照与本发明的方案1有关的光盘装置,具有:控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字信号串的激光器的功率的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分割记录功率以生成用于形成准确的凹坑的多脉冲的写策略装置;以及根据来自该写策略装置的多脉冲照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该光盘装置生成具有与上述数字信号串对应的边缘和振幅的记录波形信号,在该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写策略装置具备:存储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存储部;生成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时钟的时钟生成电路;以及定时控制电路,从上述存储部输入与上述记录波形信号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对该输入了的定时边缘信息进行并行处理,基于该并行处理了的定时边缘信息生成边缘,进行该生成了的边缘的合成,故在进行将数字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等上的写入时,即使在高速工作时也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具有能生成精度高的多脉冲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的方案2有关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定时控制电路具备:输入上述数字信号串并对该数字信号串的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进行计数的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根据用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从上述存储部使所需要的定时边缘信息依次输出的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基于从上述存储部输出的上述定时边缘信息控制时钟的延迟量并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定时器装置;控制成并行地输出来自上述定时器装置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的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以及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控制并基于上述并行地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并行地生成边缘并进行该生成了的边缘的合成的并行处理电路,故在进行将数字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等上的写入时,即使在高速工作时也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具有能生成精度高的多脉冲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3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存储部具有1个或多个表,该1个或多个表具有多个上述定时边缘信息,上述定时边缘信息具有与用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对应的地址信息,上述各表具有与各自的表对应的表地址信息,故具有可得到与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对应的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4的光盘装置,在方案3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基于从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输出的计数值并参照存储了与该计数值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表使上述定时边缘信息输出,故具有利用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的工作可从定时器装置依次输出所需要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5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在计数值超过了一定值的情况下进行削波处理并输出预先设定了的最大值,故具有即使在标记长度、间隔长度长的情况下也能在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中生成所需要的地址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6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定时边缘信息至少包含了多个固定电流值,用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合成的记录波形是从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了的多个固定电流值根据上述标记长度和该标记长度的区间中的间隔长度选择了电流值的记录波形,故具有可得到具有所希望的电流值的多脉冲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7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用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合成的记录波形在上述标记长度与标记长度之间具有对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输出一定的电流值的期间,故具有可冷却记录介质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8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对上述定时器装置输入的定时边缘信息至少包含延迟量和电流量,故具有可从定时器装置输出具有所需要的延迟量和电流量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9的光盘装置,在方案8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定时器装置具备: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选择控制并行地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值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多个第1选择器装置;以及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选择控制并行地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多个第2选择器装置,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具备:将从上述多个第1选择器装置分别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输入的RS锁存电路;以及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将从上述多个第2选择器装置分别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输入,根据上述数据置位信号、复位信号和来自上述RS锁存电路的输出,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的合成边缘,也对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输入上述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根据上述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的输入控制成并行地输出上述定时边缘信息,故可并行地处理来自多个定时器的定时边缘信息,在将数字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等上的写入时,具有即使在高速工作时也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0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或9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用1个定时器构成了上述定时器装置,故即使在使用了1个定时器的情况下,也具有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1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或9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用多个定时器构成了上述定时器装置,故即使在从多个定时器高速地输出了定时边缘信息的情况下,也具有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2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或9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将从上述定时器装置依次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控制成按各输出顺序并行地输出其奇数和偶数输出,故具有可并行地处理从1个或多个定时器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3的光盘装置,在方案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具有以时钟同步计数的计数器,根据该计数器的既定的计数值从上述定时器装置输出上述定时边缘信息,利用上述定时器装置将上述定时边缘信息偏移一定值的延迟量,故具有可并行地处理从1个或多个定时器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4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用寄存器构成了上述存储部,故具有通过在寄存器中保持定时边缘信息可得到所需要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5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上述存储部具有在分别与多种规格的记录介质对应的表中存储的表组,故具有可存储与各自的记录介质的规格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6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从外部控制装置输入了对上述存储部写入的数据,上述存储部根据上述被写入了的数据随时构成各自的表组,故具有可输出与打算记录的记录波形信号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7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用PLL装置构成了上述时钟生成电路,故具有对于定时器装置可生成延迟时钟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8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具备检测记录介质的温度并根据该检测了的温度进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光输出值的调整的温度检测功能,故具有可根据记录介质的温度使冷却脉冲的电流值变化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19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在至少2个半导体器件之间进行信号传送时,使用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送,故具有能利用采用了无线方式的传送存储定时边缘信息等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20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在同一封装体上安装了上述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上述写策略装置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故具有可抑制电路规模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21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在同一基板上安装了上述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上述写策略装置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故具有可进一步抑制电路规模的效果。
此外,按照与本发明有关的方案22的光盘装置,在方案1或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立体地在上下安装了上述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上述写策略装置和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故具有可进一步抑制电路规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的图,是表示用于在记录到记录介质上时进行写入补偿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的写策略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说明写策略装置中的定时控制电路24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在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中对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进行计数工作的时序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并行处理的概念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定时边缘信息的并行处理的时序图。
图8是说明在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由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进行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并行处理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延迟时钟的生成的图。
图10是表示在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由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进行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并行处理的波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由以前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写入补偿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11 激光器功率控制器
12 写策略装置
13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
21 串行/并行变换电路
22 控制寄存器
23 PLL装置
24 定时控制电路
25 逻辑控制电路
31 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
32 定时序列发生器
33 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
34 定时器
35 并行处理电路
41 数字信号串
42 标记检出信号
43 间隔检出信号
44 间隔计数器
45 标记计数器
46、47、48 寄存器
49 标记边缘
50 间隔长度1的计数值
51  间隔长度0的计数值
52  标记长度0的计数值
53  复位信号
71、72、73、74  选择器
75  RS锁存电路
76  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
110 在1个时钟区间中生成2个边缘的期间
S1  定时边缘信息
S2  进行了并行变换的定时边缘信息
S3  时钟
S4  NRZI数据
S5  PLL输出
S6  地址指针
S7  从控制寄存器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
S8  Mode(模式)信号
S9  合成边缘
S10 计数值
S11 计数器输出
S12 计数信息
S13 选择器信号
S14 从定时器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
S15 数据置位信号、数据复位信号
S61 对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输入的数据置位信号
S62 对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输入的复位信号
S63 RSout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
图1是说明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的图,是表示在记录到记录介质上时用于进行写入补偿的结构的图。
在图中,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LPC)11控制用于记录的激光器功率,写策略装置(WST)12分割记录功率以生成用于形成准确的凹坑的多脉冲,激光二极管驱动器(LDD)13根据来自写策略装置的多脉冲照射激光。
下面,说明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的写策略装置12。
图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的写策略装置的结构的图。
在图2中,写策略装置12由下述部分构成:串行/并行变换电路21,对串行地输入的、表示用于生成打算记录的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定时边缘延迟量和激光器的电流值等的定时边缘信息S1进行并行变换;存储进行了并行变换的定时边缘信息S2的控制寄存器22;生成既定的周期的时钟S3的PLL(锁相环)装置23;基于从外部输入了的数字数据(NRZI)S4和来自控制寄存器22的定时边缘信息S7进行边缘的合成并输出合成边缘S9的定时控制电路24;以及进行对控制寄存器的写入控制的逻辑控制电路25。再有,可在定时控制电路24内设置控制寄存器,也可作成具备多个控制寄存器的结构。
此外,从外部经串行/并行变换电路21对控制寄存器22写入在边缘合成时必要的多个延迟量和激光器的的电流值等的定时边缘信息S2,从该写入了的数据随时构成表组,在各自的表中存储了多个定时信息。此外,在与CD-RW、DVD-R、DVD-RAM、Blu-ray(注册商标)等的记录介质的规格对应的表中写入该表组,构成分别与所记录的记录介质对应的表组。此外,对控制寄存器22写入了的各自的表和定时边缘信息具有分别对应的地址,根据从定时控制电路24输出的地址指针S6输出所需要的定时边缘信息。
而且,定时控制电路24输入从控制寄存器22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S7,对该输入了的定时边缘信息进行并行处理,进行边缘合成。
此外,逻辑控制电路25进行了对寄存器的存取控制,发生Mode信号S8,在Mode信号是“1”时不进行对寄存器的写入。即,在数据的写入和读入时控制成不发生数据冲突(conflict)。根据由PLL装置23生成的信号S5等的各种控制信号的组合,如果条件成立,则Mode信号为“1”。
图3是表示定时控制电路24的结构的图。
在图3中,定时控制电路24由下述部分构成:对作为从装置外部输入了的数字数据的NRZI数据S4的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的图案列进行计数的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根据来自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的计数值S10生成对于控制寄存器的地址指针S6的定时序列发生器32;根据来自定时序列发生器32的输出并基于从控制寄存器22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S7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和电流值的定时边缘信息S14的定时器装置34;将从定时器装置34依次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S14控制成按各输出顺序并行地输出其奇数和偶数输出的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以及并行处理电路35,基于由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的控制按奇数和偶数输出的各输出顺序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并行地生成边缘,进行该生成了的边缘的合成,输出合成边缘S9。再有,在本实施形态1中定时器装置34具备4个定时器。
下面,使用图4、图5,详细地说明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
图4是表示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的计数工作的概念图,图5是表示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的检出工作的时序图。
在图4中的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中检出所输入的NRZI数据41的上升边缘和下降边缘,进行计数工作。即,在与时钟同步了的NRZI数据41为“10001111000001”的情况下,从1→0的转移、即下降边缘起开始间隔长度的计数,此外,从0→1的转移、即上升边缘起开始标记长度的计数。在此,成为在存在超过某一定值的计数的情况下进行削波并输出最大值的结构。
此外,在图中,在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中,通过使用1时钟差的数字信号串nrzi_d1和nrzi_d2,使间隔检出和标记检出变得可能。
首先,间隔计数器44在从数字信号串41检出了间隔时,通过使复位信号53成为有效,对计数值(sp_cnt)进行复位,如图5中所示,在间隔检出信号(det_sp)43的下降时,开始间隔长度的计数。然后,直到从NRZI数据41检出标记为止,继续计数,在检出了标记时,将该进行了计数的间隔长度定为间隔长度1,在寄存器46中保持作为计数值(sp_cnt)的2。
然后,标记计数器45在从数字信号串41检出了标记时,通过使复位信号53成为有效,对计数值(mk_cnt)进行复位,如图5中所示,在标记检出信号(det_mk)42的下降时,开始标记长度的计数。然后,直到从NRZI数据41检出间隔为止,继续计数,在检出了间隔时,将该进行了计数的标记长度定为标记长度0,在寄存器48中保持作为计数值(mk_cnt)的3。
然后,间隔计数器44在从数字信号串41检出了间隔时,首先,将在寄存器46中保持了的间隔长度1作为间隔长度0在寄存器47中保持。然后,通过使复位信号53成为有效,对计数值(sp_cnt)进行复位,如图5中所示,在间隔检出信号(det_sp)43的下降时,开始间隔长度的计数。然后,直到从NRZI数据41检出标记为止,继续计数,在检出了标记时,将该进行了计数的间隔长度定为间隔长度1,在寄存器46中保持作为计数值(sp_cnt)的2。即,由于按间隔-标记-间隔的模式对计数值进行计数,故将在时间系列中在前面进行了计数的间隔长度的计数值定为间隔长度0,将在后面进行了计数的间隔长度的计数值(sp_cnt)定为间隔长度1。
此外,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输出表示检出了标记的标记边缘(mk_edge)。
这样,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对间隔长度0(51)、标记长度0(52)、间隔长度1(50)进行计数,对定时序列发生器32和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输出该计数值和标记边缘(mk_edge)49。
下面,使用图6详细地说明用并行处理电路35进行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并行处理。
图6是用于说明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定时边缘信息的并行处理的概念图。
在图6中,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将从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输出了的标记边缘(mk_edge)、标记长度0的计数值、后述的数据置位信号和数据复位信号作为输入,输出用于对定时器工作进行并行处理的选择器信号1和选择器信号2。
定时器装置34具备利用来自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的选择器信号S13选择4个定时器Timer1~Timer4中某一个定时器输出的选择器71~74,从所选择的Timer输出在具有既定的电流放大量的同时延迟了既定的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这样,在各定时器中延迟从控制寄存器22输入了与时钟同步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既定的延迟量,输出信号S14。关于此时的延迟量,由于由用定时序列发生器32生成了的地址指针S6决定了与该值对应的最初输出的延迟量,故由该延迟量生成延迟时钟。例如最好用由具有图9中表示的那样的自然数“n”的级数的移位寄存器构成了的延迟时钟生成电路来生成各定时器中的延迟量。例如,如果延迟量是4,则意味着延迟4/n。
选择器71输出由各定时器工作依次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奇数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电流放大量,选择器72输出由各定时器工作依次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偶数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电流放大量,选择器73用由各定时器工作依次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奇数输出而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值的定时边缘信息,选择器74用由各定时器工作依次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偶数输出而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值的定时边缘信息。
并行处理电路35具有RS锁存电路75和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RS锁存电路75将作为从定时器装置34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奇数输出的来自选择器73的定时边缘信息S14作为数据置位信号,将作为从定时器装置34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偶数输出的来自选择器74的定时边缘信息S14作为数据复位信号,输出RSout。此外,将数据置位信号、数据复位信号分别作为用于表示奇数输出、偶数输出的信号S15而输出给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同时输出给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将RSout输出给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输入来自RS锁存电路75的数据置位信号、复位信号和RSout,同时输入作为上述奇数输出的来自选择器71的电流放大量和作为上述偶数输出的来自选择器72的电流放大量,输出控制了电流值的合成边缘。通过这样来进行,可并行地处理多个定时边缘。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中的定时器控制的图。
首先,如果输出Timer1的定时边缘信息,则输出数据置位信号,表示定时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奇数输出的定时边缘a上升。然后,如果输出作为下一个输出顺序的Timer3的定时边缘信息,则输出复位信号,表示定时信息的输出顺序的偶数输出的定时边缘b上升。由此,从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生成最终形态的合成边缘,以下,通过到定时边缘c~h为止重复该工作,生成具有既定的电流放大量的合成边缘。
下面,说明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的工作。
首先,用串行/并行变换电路21对用于生成打算记录的记录波形信息的边缘的定时边缘信息S1进行并行变换,将其存储在控制寄存器22中。然后,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输入NRZI数据S4,对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进行计数。定时序列发生器32对控制寄存器22依次输出与用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S10对应的地址指针S6,控制寄存器22依次对分别对应的各定时器输出与从定时序列发生器32依次输出的地址指针S6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S7。这样,在定时序列发生器32进行序列发生器控制时,通过参照在控制寄存器22中存储了的表,从控制寄存器22输出与间隔长度、标记长度的计数值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然后,各定时器基于来自控制寄存器22的定时边缘信息S7控制延迟量,分别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S14。即,用定时序列发生器32并经控制寄存器22控制了从各定时器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输出顺序,根据来自定时序列发生器32的输出,依次从各定时器输出定时边缘信息。
然后,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通过控制选择器71~74,将从各定时器依次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S14的输出控制成按各输出顺序并行地输出其奇数和偶数输出,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根据并行地输入了的定时边缘信息输出合成边缘S9。
下面,使用图6~图8说明在本实施形态1的光盘装置中对定时边缘信息进行并行处理并进行边缘合成的工作。
图7是表示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的边缘合成的时序图。
在图中,与时钟同步地计数的计数值(cnt)是用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计数的值,该值用于在哪个时刻都使各Timer1~Timer4工作这样的enable(起动)信号生成。根据来自定时序列发生器32的输出S12预先决定该值(使Timer工作)。各定时器Timer1~Timer4分别进行既定的延迟工作,利用选择器71~74选择其输出并输出给并行处理电路35。
此外,P1~P5表示了定时边缘信息的电流值,再者,在表示电流值的振幅write current(写电流)中,在标记长度与标记长度之间的区间中存在一定电平的write current,但该电流称为冷却脉冲(PCL),是冷却介质的期间,是常时地恒定的写入电流。此外,由于激光器的驱动根据介质的温度特性时时刻刻在变化,故通过具备检测记录介质的温度并根据该检测了的温度进行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光输出值的自动调整的温度检测功能,也可作成使上述的冷却脉冲的电流值变化的结构。
图8是表示由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控制成从各定时器并行地输出定时边缘信息的工作的流程图。
如果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从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输入标记边缘(mk_edge)(步骤S901),则首先根据既定的计数值输出表示奇数输出的选择器信号1(步骤S902)。然后,对选择器71、73输入选择器信号1(S13),从各定时器Timer1~Timer4中的某一个Timer对并行处理电路35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S14。
然后,在并行处理电路35中,从选择器71对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输入既定的电流放大量,从选择器73对RS锁存电路75输入延迟了既定的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数据置位信号。此外,将数据置位信号作为S15输出给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同时作为S61输出给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
下面,如果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输入数据置位信号S15(步骤S903),则根据既定的计数值输出表示偶数输出的选择器信号2(S13)(步骤S904)。然后,对选择器72、74输入选择器信号2,从各定时器Timer1~Timer4中的某一个Timer对并行处理电路35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S14。
然后,在并行处理电路35中,从选择器72对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输入既定的电流放大量,从选择器74对RS锁存电路75输入延迟了既定的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复位信号(步骤S905)。此外,将复位信号作为S15输出给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同时作为S61输出给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此时,对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输出作为RS锁存电路75的输出的RSout(S63)。
然后,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在标记长度0(S11)的期间内重复进行以上的工作,如果检出标记边缘S11(步骤S906),则判断为1个标记的边缘合成结束了,在对计数值进行复位的同时,进行下一个标记的边缘合成。其结果,从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76生成具有既定的电流放大量的合成边缘S9。
由于与以上那样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具有:控制用于将数字信号串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激光器的功率的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11;分割记录功率以生成用于形成准确的凹坑的多脉冲的写策略装置12;以及根据来自该写策略装置12的多脉冲照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13,该光盘装置生成具有与上述数字信号串对应的边缘和振幅的记录波形信号,上述写策略装置12具备:存储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定时边缘信息的控制寄存器22;生成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时钟的PLL23;以及定时控制电路24,从上述控制寄存器22输入与上述记录波形信号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对该输入了的定时边缘信息进行并行处理,进行该并行处理了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合成,在定时控制电路24中,用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31对数字信号串的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进行计数,用定时序列发生器32根据该计数值从控制寄存器22输出所需要的定时边缘信息,利用奇数和偶数序列发生器33按奇数和偶数输出的输出顺序并行地输出来自各定时器Timer1~Timer4的输出,在并行处理电路35中基于该并行地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生成边缘并合成该生成了的边缘,故在将数字信息记录到所记录的介质等上的信号的写入中,即使在高速工作时也能高精度地控制定时边缘。
再有,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说明了由4个定时器构成定时器34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即使在使用了1个或多个定时器的情况下,本发明也是有效的。
此外,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说明了根据从各定时器依次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奇数和偶数输出的各输出顺序进行2个定时边缘信息输出的并行处理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作成并行处理大于等于2个的定时边缘信息输出的结构。此外,也可作成分别并行地处理各定时器的输出的结构。
此外,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使用了控制寄存器22,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存储装置。
此外,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也可在SoC(芯片上的系统)等同一封装体上构成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11、写策略装置12和激光二极管驱动器13,由此,可抑制电路规模。
此外,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也可在同一基板上构成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11、写策略装置12和激光二极管驱动器13,由此,可进一步抑制电路规模。
此外,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也可立体地构成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11、写策略装置12和激光二极管驱动器13,例如,也可在写策略装置12之下安装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器件,在其下具备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11,由此,可进一步抑制电路规模。
此外,在与本实施形态1有关的光盘装置中,在至少2个器件间进行信号传送时,也可使用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送。
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盘装置具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记录重放技术中的例如DVD装置等是有用的。

Claims (12)

1.一种光盘装置,具有:控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字信号串的激光器的功率的激光器功率控制装置;分割记录功率以生成用于形成准确的凹坑的多脉冲的写策略装置;以及根据来自该写策略装置的多脉冲照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驱动器,该光盘装置生成具有与上述数字信号串对应的边缘和振幅的记录波形信号,其特征在于:
上述写策略装置具备:
存储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存储部;
生成用于生成上述记录波形信号的边缘的时钟的时钟生成电路;以及
定时控制电路,从上述存储部输入与上述记录波形信号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对该输入了的定时边缘信息进行并行处理,基于该并行处理了的定时边缘信息生成边缘,进行该生成了的边缘的合成,其中,
上述定时控制电路具备:
输入上述数字信号串并对该数字信号串的间隔长度和标记长度进行计数的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
根据用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从上述存储部使所需要的定时边缘信息依次输出的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
基于从上述存储部输出的上述定时边缘信息控制时钟的延迟量并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定时器装置;
进行控制以并行地输出来自上述定时器装置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以及
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控制并基于上述并行地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并行地生成边缘并进行该生成了的边缘的合成的并行处理电路。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部具有1个或多个表,该1个或多个表具有多个上述定时边缘信息,
上述定时边缘信息具有与用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对应的地址信息,
上述各表具有与各自的表对应的表地址信息。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时序列发生器装置基于从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输出的计数值,参照存储了与该计数值对应的定时边缘信息的表,使上述定时边缘信息输出。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在计数值超过了一定值的情况下进行削波处理并输出预先设定了的最大值。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定时边缘信息至少包含了多个固定电流值,
用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合成的记录波形是从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了的多个固定电流值根据上述标记长度和该标记长度的区间中的间隔长度选择了电流值的记录波形。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合成的记录波形在上述标记长度与标记长度之间具有对上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输出一定的电流值的期间。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定时器装置输入的定时边缘信息至少包含延迟量和电流量。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时器装置具备:
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选择控制并行地输出具有既定的延迟量值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多个第1选择器装置;以及
利用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的选择控制并行地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的定时边缘信息的多个第2选择器装置,
上述并行处理电路具备:
将从上述多个第1选择器装置分别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输入的RS锁存电路;以及
电流值输出控制电路,将从上述多个第2选择器装置分别输出的定时边缘信息作为输入,根据上述数据置位信号、上述复位信号和来自上述RS锁存电路的输出,输出具有既定的电流值的合成边缘,
也对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输入上述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
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进行控制以根据上述数据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的输入而并行地输出上述定时边缘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或8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1个定时器构成了上述定时器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或8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多个定时器构成了上述定时器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或8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进行控制以将从上述定时器装置依次输出了的定时边缘信息按各输出顺序并行地输出其奇数和偶数输出。
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并行处理序列发生器连接到上述间隔和标记长度计数器装置上,根据一定值的偏移进行计数工作,进行序列发生器控制。
CNB2005800452879A 2004-12-28 2005-10-20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4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80846 2004-12-28
JP380846/2004 2004-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5190A CN101095190A (zh) 2007-12-26
CN100524482C true CN100524482C (zh) 2009-08-05

Family

ID=3661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4528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482C (zh) 2004-12-28 2005-10-20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01176A1 (zh)
JP (1) JPWO2006070525A1 (zh)
CN (1) CN100524482C (zh)
WO (1) WO20060705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0157B1 (en) * 2007-12-20 2011-11-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Timing recovery for optical disc drive high frequency modulation
US8000193B1 (en) * 2007-12-20 2011-08-1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Timing recovery for optical disc drive high frequency modulation
WO2010052778A1 (ja) * 2008-11-06 2010-05-1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レーザ駆動装置、信号処理回路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US8958276B1 (en) 2012-10-31 2015-02-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Optical disc drive high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8612B2 (ja) * 1998-02-02 2004-05-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076033B1 (ja) * 1998-09-14 2000-08-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の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US6721255B1 (en) * 1998-10-28 2004-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to optical disk using recording pulse with corrected edge position
US6982939B2 (en) * 2000-02-02 2006-01-03 Lsi Logic Corporation Write compensation for data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3030833A (ja) * 2001-07-13 2003-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媒体の記録装置
JP3740413B2 (ja) * 2001-12-20 2006-02-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159161A (ja) * 2002-11-07 2004-06-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遅延信号生成装置及び記録パルス生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01176A1 (en) 2008-05-01
CN101095190A (zh) 2007-12-26
JPWO2006070525A1 (ja) 2008-06-12
WO2006070525A1 (ja) 200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31110B1 (en) Adaptive writing method for high-density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ircuit thereof
CN101645279B (zh) 光记录方法、光盘介质及再现方法
CN101335026B (zh) 高频叠加方法及使用了该方法的光盘装置
JP3748089B2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CN100524482C (zh) 光盘装置
JP4016946B2 (ja) パラレル/シリアル変換回路、光出力制御回路、および光記録装置
TW484127B (en) Writing device
US7158461B1 (en) Adaptive writing method for high-density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ircuit thereof
US3996612A (en) Test code generator
CN101299338B (zh)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再现方法
CN100514474C (zh) 游程长度受限码产生方法、记录/再现装置及方法
JP3937484B2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JP4524978B2 (ja) 光記録装置
JPH0981937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4395988B2 (ja) パルス幅制御回路及びこのパルス幅制御回路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用記録補償回路
JP2005092906A (ja) 情報の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0437768C (zh) 高速光学记录器
CN100495546C (zh) 写入补正电路、写入补正信号生成方法
JP2005116053A (ja) 記録波形生成装置
CN101477809B (zh) 光学数据记录方法
JP2005149540A (ja) 情報の記録方法
JP2006216154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パルス調整方法
TW200306540A (en) Write-in method for high-density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ts circuit
JP2003228833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