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2702C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2702C
CN100522702C CNB2007101228852A CN200710122885A CN100522702C CN 100522702 C CN100522702 C CN 100522702C CN B2007101228852 A CNB2007101228852 A CN B2007101228852A CN 200710122885 A CN200710122885 A CN 200710122885A CN 100522702 C CN100522702 C CN 1005227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expansion direction
folding
secondary expansion
fol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228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2887A (zh
Inventor
水野喜夫
胜田泰广
饭田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2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2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27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270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可以将气囊紧凑地收容在尺寸受限的收容空间中,且可以发挥充分的展开性能。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其具有:充气机;以及气囊。气囊通过将展开状态的气囊,向与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而成为向与该主展开方向大致正交的副展开方向延伸的长条体,并且设置折叠部。车辆在其后部具有:一对后支柱装饰件,其以沿车辆宽度方向相互远离的方式配置,沿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以及后部天花板衬里,其配置在比两个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更靠上侧的位置,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其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以在向该方向展开时向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的下方展开的方式,配置在后部天花板衬里上。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其在车辆被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使气囊膨胀展开而保护乘客。
背景技术
作为在车辆被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保护乘客不受该冲击伤害的装置,公知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具有充气机和气囊,气囊通过折叠而被紧凑化。此外,在这种气囊装置中,例如,在保护乘客不受从车辆后方施加的冲击伤害的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中,以车辆的天花板部分的后端部,更详细地说是以顶板的后部和后部天花板衬里之间作为收容空间,在该空间中收容折叠后的气囊。对于该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如果从后方向车辆施加冲击,则充气机动作而向气囊内喷出气体。利用喷出的气体,使气囊从上述收容空间向下方以帘状膨胀展开,保护乘客不受上述冲击伤害。
此外,在车辆中,存在车厢内的后部左右宽度随着从天花板部分朝向下方而变大的类型,相应地使气囊以越靠下侧宽度越宽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梯形状。因此,在收容气囊时,在单纯地将气囊从下方向上方折叠的状态下,比上述收容空间的左右宽度宽,因而无法收容。
关于这一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气囊装置,其通过将气囊从下方向上方折叠而成为长条状,然后将左右两侧部分别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各折回1次。根据该气囊装置,通过将长条状的气囊折回而使其变短,可以收容在收容空间中。
在上述气囊装置中,如果与冲击对应而从充气机喷出气体,则该气体的压力作用于气囊的各个部分,这各个部分开始膨胀而消除折叠状态。即,气体首先在气囊内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流动,一边使折回部分膨胀,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伴随该消除,折回部分向下方、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圆弧状的轨迹进行位移(展开)。并且,如果上述折回部分的展开进行到一定程度,则在该展开的同时,长条状的气囊向下方展开。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386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气囊装置的结构中,气囊中的折回部分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较长。与此相伴,折回部分的展开区域变大,可能由于与车厢内的其它物品干涉而无法顺利展开,在展开性能这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可以将气囊紧凑地收容在尺寸受限的收容空间中,并可以发挥充分的展开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充气机,其与向车辆的冲击对应而喷出气体;以及气囊,其通过折叠而成为收容用形态,收容在车辆的收容空间中,并利用来自所述充气机的气体,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一边从所述收容空间至少向主展开方向膨胀及展开。所述气囊,通过向与所述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以向与该主展开方向大致正交的副展开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长条体,进而,将所述长条体的一部分向所述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而设置折叠部,由此使其成为所述收容用形态。所述车辆在其后部具有:一对后支柱装饰件,其以沿车辆宽度方向相互远离的方式配置,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以及后部天花板衬里,其配置在比所述两个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更靠上侧的位置,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其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以在向该方向展开时,向所述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的下方展开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后部天花板衬里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向收容空间中收容气囊时,通过将气囊向与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形成沿副展开方向延伸的长条体。进而,将长条体的一部分向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而设置大于或等于3层的折叠部,由此使气囊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缩短,成为适于向收容空间收容的、紧凑的收容用形态。因此,即使在长条体比收容空间长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如上述成为收容用形态,将气囊收容在收容空间中。
如果向收容有气囊的车辆施加冲击,从充气机喷出气体,则该气体的压力作用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的各个部分。利用该压力,气囊的各个部分开始膨胀,消除折叠状态,但长条体的向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的折叠部妨碍向主展开方向的膨胀。因此,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以与用于成为该收容用形态的折叠顺序相反的顺序,以如下方式膨胀并展开。
气体首先向气囊的副展开方向流动,一边使折叠部膨胀,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伴随该消除,折叠部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此时,由于折叠部是将长条体的一部分折叠多次,因此与折叠一次的情况(2层的情况)相比,各层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变短。与此相伴,消除折叠状态时各层的展开区域,也比折叠一次的情况小。不易与车厢内的物品或乘客产生干涉,可以顺利地进行展开,提高展开性能。
并且,如果上述折叠部向副展开方向的展开进行到一定程度,则在该展开的同时,长条体向主展开方向展开。在长条体最大幅度地扩展时,成为气囊整体展开状态。
如果在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时,其外端部大幅进入比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更靠外侧的空间,则可能被该上端部卡住,而不易从上述空间脱离出。在该情况下,对随后的气囊的展开产生妨碍。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在气囊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时,其外端部不会被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卡住,并不易引起干涉。因此,由与后支柱装饰件间的干涉而阻碍气囊向副展开方向展开的可能性很小,可以顺利地展开。
优选所述折叠部通过将所述长条体的一部分沿所述副展开方向折回多次,形成为蛇腹状、且形成为层状。
在该情况下,如果来自充气机的气体流入收容用形态的气囊内,向副展开方向流至折叠部,则气体的压力一边使折叠部膨胀,一边消除其折叠状态。消除该折叠状态所需的力,在消除构成蛇腹状折叠部的各层的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比消除其它折叠状态,例如折叠为螺旋状(卷绕状)的折叠部分的折叠状态的情况小。因此,如果气体的压力作用于蛇腹状的折叠部,则该折叠部的各层,与成为其它折叠状态的折叠部的情况相比,可以更顺利地向副展开方向按顺序展开。
优选在所述折叠部中,对于展开时成为最外侧的层的两端,在以其内侧一端作为基端,以外侧一端作为前端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前端位于所述基端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外侧的方式,折叠所述折叠部。
在气囊从收容用形态变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折叠部展开时成为最外侧的层的前端,向保护区域的规定位置移动。该移动所需的距离(移动距离),与收容用形态下前端的位置对应而不同。关于这一点,在前端位于基端的副展开方向的外侧的情况下,与位于内侧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移动距离,可以使该前端以短时间到达保护区域的上述位置。
所述折叠部可以通过将长条体的一部分,向副展开方向折叠偶数次而形成。
优选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在所述长条体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上具有所述折叠部。
在该情况下,折叠部成为气体的副展开方向上的气体流通阻碍。该流通阻碍,与折叠部在长条体上的位置对应而不同。关于这一点,如果将折叠部设置在长条体的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上,则折叠部分形成的流通阻碍,比设置在与外端部不同的位置、即中间部分上的折叠部所形成的流通阻碍小。这是由于,折叠部的一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因此,与折叠部设置在和外端部不同的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更小的力消除折叠状态。可以可靠地消除折叠部的折叠状态,而使气体尽早到达长条体的外端部,使气囊的副展开方向的任意部位都可以大致均匀地向主展开方向展开。
优选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在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所述折叠部,在所述气囊内设置内管,该内管与所述充气机连接,同时至少向所述副展开方向延伸,且在该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气体的导出口,此外,所述两个导出口设定在所述折叠部的内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气囊在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折叠部,因此从充气机喷出的气体,在向气囊内流入时在内管内流动。该气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内管向副展开方向引导,从该方向上的两个外端部上的导出口流出。该气体一边使各个折叠部膨胀、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伴随该消除,各个折叠部向副展开方向上的外侧方向展开。
此时,假设内管的两个导出口进入气囊的折叠部内,则成为折叠部位于该导出口的主展开方向前侧,该折叠部成为从导出口流出气体的阻碍。其结果,内管内的气体不易从导出口流出,可能损害折叠部的顺利膨胀和折叠状态的顺利消除。
关于这一点,如果将内管的两个导出口设定在比气囊的两个折叠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则成为气体流出阻碍的折叠部,不会位于该导出口的主展开方向前侧。因此,内管内的气体可以容易地从导出口流出,使折叠部顺利地膨胀,顺利地消除折叠状态。
优选在所述气囊内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侧部上设置小室单元,该小室单元向与所述副展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且利用从所述内管的导出口导出的气体进行膨胀。
根据该结构,从充气机喷出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内管向副展开方向引导,从该方向上的两个外端部的导出口流出。该气体一边使两个折叠部膨胀、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伴随该消除,两个折叠部向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侧方向展开。如果气体到达气囊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侧部,则流入小室单元。由于小室单元沿与副展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气体从导出口向小室单元移动时,一边改变流动方向,一边使长条体向主展开方向展开。
在这里,由于如果将两个导出口设定在比两个折叠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则成为气体流出阻碍的折叠部,不会位于该导出口的主展开方向前侧,因此内管内的气体可以容易地从导出口流出,并容易地流入小室单元。可以使折叠部的膨胀和折叠状态的消除同时顺利地进行,此外还可以使小室单元的膨胀展开顺利地进行。
优选所述气囊在形成所述长条体时,向与所述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至配置有所述内管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向收容空间中收容气囊时,将展开状态的气囊向与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至配置有内管的部位,而形成沿副展开方向延伸的长条体。进而,通过将长条体的两个外端部分别沿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而设置两个大于或等于3层的折叠部,使气囊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缩短,并成为适于向收容空间中收容的紧凑的收容用形态。在该收容用形态下,在气囊内如上所述存在内管,该内管至少沿副展开方向延伸,且在该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气体的导出口。
在这里,假设内管的两个导出口进入气囊的折叠部内,则会使折叠部的主展开方向的厚度相应地增加。其结果,气囊装置的主展开方向的尺寸变大,可能使向收容空间的收容性降低。
关于这一点,如果将内管的两个导出口设定在比气囊的两个折叠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则该内管对折叠部的主展开方向的厚度的影响很小。换言之,基本不会由于内管的存在而使折叠部的厚度增加,基本不会由内管引起气囊装置在主展开方向上大型化。因此,通过将长条体的两个外端部分别沿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可以使气囊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缩短,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使气囊的主展开方向的厚度减小,其结果,可以使气囊装置成为更适于收容的紧凑的形态。
优选所述折叠部,通过将所述长条体从所述沿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向内侧按顺序折叠多次,而形成为螺旋状。
根据该结构,如果来自充气机的气体流入收容用形态的气囊内,向副展开方向流至螺旋状的折叠部,则气体的压力一边使折叠部膨胀,一边消除其折叠状态。其结果,螺旋状折叠部的各层按顺序向展开方向展开。
优选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在所述长条体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上,具有从充气机接受气体供给的气体供给部,并且,在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彼此成线对称关系的折叠部。
根据该结构,来自充气机的气体通过气体供给部,供给至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的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该气体向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即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在两个外端部上,设置彼此成线对称关系的折叠部。因此,两个折叠部以彼此成线对称关系的状态,向副展开方向大致均匀地展开。
优选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的沿所述副展开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所述两个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隔短,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配置为,使其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位于所述两个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之间。
通过使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具有上述长度,并配置在上述位置,可以使该气囊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位于比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更靠车厢内侧的位置。因此,在利用从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使气囊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时,其外端部不易被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卡住。由此,可以使气囊的展开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的侧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后支柱以及后支柱装饰件的剖面构造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表示从车辆的斜后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后支柱装饰件以及车身装饰件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a)是表示长条体和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之间位置关系的概略图,(b)是(a)中X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的天花板的剖面构造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是表示形成螺旋部过程中的阶段的正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是表示形成螺旋部之后的阶段的正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是表示形成蛇腹折叠部过程中的阶段的正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是表示形成蛇腹折叠部之后的阶段的正视图。
图12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和保护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概略图。
图13(a)~(c)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是表示在长条体上形成折叠部的阶段的正视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消除折叠部的折叠状态过程中的阶段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消除折叠部的折叠状态过程中的阶段的说明图。
图16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的后视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最后列座椅和气囊之间关系的概略俯视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和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之间位置关系的概略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a)是表示展开状态的气囊、和设定于该气囊上的折叠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正视图,(b)是表示气囊的长条体的正视图。
图21是表示折叠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折叠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5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将本发明具体化为装备在单厢型或两厢型车辆中的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此外,在以下的记载中,将车辆的行进方向(前进方向)作为前方,后退方向作为后方。
首先,对安装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的位置、即车辆后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车辆11的后部的两侧部上,分别设置大致垂直延伸的后支柱(所谓的C柱)12。两个后支柱12以使它们之间的间隔从上端部向下方逐渐变大的方式向外侧倾斜。
如图3~图5所示,各个后支柱12的车厢侧的内表面被后支柱装饰件13覆盖。在各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与后支柱12相对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固定夹具14,与各个固定夹具14对应而在后支柱12上开有多个安装孔15。这样,通过将各个固定夹具14卡入对应的安装孔15中,而使后支柱装饰件13与后支柱12卡止。这样,与两个后支柱12卡止的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与两个后支柱12同样地,以使它们之间的间隔从上端部13a向下方逐渐变大的方式倾斜。
车厢后部的形状由上述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确定。由于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以上述方式倾斜,因此车厢后部的空间成为越靠下侧宽度越宽的大致梯形状。
此外,在各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下方,配置另外的装饰件16,其覆盖车辆后部的下方部分。在车身装饰件16的上端部上设置多个卡合爪17,与各个卡合爪17对应而在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下端部上开有多个卡合孔18。这样,通过将各个卡合爪17卡入对应的卡合孔18中,而使车身装饰件16与后支柱装饰件13卡止。
在车辆11的后部,在左右两个后支柱12以及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方设置天花板。如图6所示,天花板21的后部具有:作为外装部件的顶板22、作为装饰部件的后部天花板衬里23以及内面板24。顶板22由钢板等形成。顶板22的后端部22a被向下方弯折,比其它的部位低。
在上述后端部22a上,经由铰链机构27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后车门26,该后车门26配置在车厢内的最后列座椅(以下称为后座25,参照图1)的后方附近。后车门26的上半部为从上端向下方宽度逐渐变大的形状、即大致梯形状,在该部位上安装后车窗玻璃28。
此外,如图5(a)、(b)以及图6所示,后部天花板衬里23由例如合成树脂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其配置在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的上方,从下方覆盖顶板22的后部。此外,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两个侧缘部23b,进入两个上端部13a、和顶板22之间的空间S中。
内面板24配置在顶板22和后部天花板衬里23之间,前端部24b和后端部24a固定在顶板22上。
在所述顶板22和内面板24的后端部22a、24a上,安装密封用的压缝条29。在压缝条29上突出设置卡止片29a,使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端部23a与卡止片29a卡合。该卡止片29a与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卡合强度,设定为可以通过后述气囊32膨胀时施加在后部天花板衬里23上的推压力,迅速地解除其卡合状态的程度。
在所述顶板22以及后天花板衬里23之间、且位于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充气机31,其用于产生气体;以及气囊32,其利用来自充气机31的气体而膨胀并展开。该充气机31和气囊32是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气囊通过折叠而成为适于收容的紧凑的形态(以下称为“收容用形态”),收容在上述空间即收容空间34中。
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在从后方向车辆11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从充气机31喷出气体。利用该气体,使气囊32从上述后部天花板衬里23,向作为主展开方向的大致下方,在后座25和后车门26之间膨胀展开,保护就坐于后座25的乘客P(参照图1)。
充气机31固定在内面板24的前端部24b上。充气机31为细长的大致圆柱状,在其内部收容通过燃烧反应生成气体的气体发生剂(图示略)。此外,作为充气机31,也可以取代使用气体发生剂的类型,而使用通过火药等破坏填充有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容器的分隔壁而使气体喷出的类型。
图7表示没有填充气体而展开状态下的气囊32。气囊32由强度高、且具有挠性而可以折叠的材料,例如由织布构成的基布30通过缝制而形成为袋状。气囊32在展开时,形成为与由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确定的车厢后部宽度大致一致的大致梯形状,设定为越靠下侧宽度W越大。
利用展开后的气囊32进行保护而使乘客不受冲击伤害的空间,称为“保护区域20”(参照图12)。该保护区域20在从车辆11后方观察的情况下为大致梯形。图12中上侧部分表示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的正视图,下侧部分表示侧视图。此外,在图12中,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对应的部位由点划线连接。
在气囊32的上边部32a的中央处,设置具有供给口35a的气体供给部(连接部)35。在气体供给部35上连接充气机31。
在上边部32a上形成多个安装片36。在各个安装片36的正反两表面上,安装由高强度的材料、例如金属构成的平板部37。两个平板部37以夹着安装片36的状态,通过铆接等方法相互连结。在两个平板部37和安装片36上开有贯通孔38。
在气囊32内,通过基布30的缝合分隔形成多个小室单元41a~41k,这些小室单元在气体供给时分别以圆筒状膨胀。这些小室单元41a~41k控制从充气机31供给的气体的流动,而控制该气囊32的展开动作。
小室单元41a在气囊32的上部,以沿上边部32a延伸的方式形成。此外,小室单元41k在气囊32的下部,以沿下边部32a延伸的方式形成。小室单元41b~41j在上下两个小室单元41a、41k之间,以沿气囊32的两侧缘大致垂直地延伸的方式形成。通过局部地对基布30不进行缝合,而使各个小室单元41a~41k连通。详细地说,小室单元41b、41f、41j,在它们的端和下端与上下两个小室单元41a、41k连通。小室单元41d、41h,仅在它们的上端部与小室单元41a连通。小室单元41c、41e、41g、41i,仅在它们的下端部与小室单元41k连通。
上述小室单元41a~41k的形状、连通状态等仅是一个例子,可以适当地变更。
下面,对气囊32的收容用形态进行说明。在该收容用形态下,如图5(a)所示气囊32为长条状,向与主展开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副展开方向”)延伸。这里的副展开方向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一致。此外,通过在气囊32的一部分上设置折叠部45,可以缩短副展开方向上的气囊32的长度L。
这种收容用形态可以通过将展开状态的气囊32(参照图7)以如下方式折叠而获得。
首先,如图8和图9所示,将展开状态的气囊32,沿折叠线40a~40d从下边部32b向上边部32a,按顺序以螺旋状折叠至从上边部32a向下边部32b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该折叠方向与主展开方向相反(上方向)。利用该折叠,可以在从上边部32a向下边部32b侧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形成螺旋部42(参照图6),使气囊32的下边部32b与上边部32a接近。
然后,如图10和图11所示,将气囊32的上边部32a和螺旋部42之间的部位,从螺旋部42向上边部32a,沿折叠线40e、40f,一边每隔固定的宽度交替地改变折叠方向,一边以蛇腹状进行折叠。利用该折叠,在气囊32的上边部32a和螺旋部42之间形成蛇腹折叠部43(参照图6)。这样,通过形成螺旋部42和蛇腹折叠部43,使气囊32成为向副展开方向延伸的长条体44。
此时,长条体44的沿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为最大。该长度L比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之间的间隔D(参照图5(a))长。因此,在这种状态下,无法在顶板22和后部天花板衬里23之间、且位于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之间的收容空间34中收容长条体44。
因此,如图5(a)、(b)和图12所示,通过在长条体44上设置至少一个折叠部45,缩短该长条体44的沿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各个折叠部45通过将长条体44在副展开方向上折叠多次而形成,由大于或等于3个的多个层46~48构成。
在第1实施方式中,折叠部45以如下方式设置。
(i)折叠部45的数量为2个,设置在长条体44的2个部位上。
(ii)各个折叠部45位于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上。
(iii)各个折叠部45成为蛇腹状、且为层状。
(iv)各个折叠部45的折回次数为偶数。在这里,折回作为偶数次最小值的“2次”,各个折叠部45由3个层46~48构成。
(v)在各个折叠部45中,对于展开时位于最外侧的层48的副展开方向上的两端,如果将距离与其内侧邻接的层47较近一侧的端部作为“基端48a”,将较远一侧的端部作为“前端48b”,则对于各个折叠部45,通过上述(iv)中的偶数次的折回,使前端48b位于基端48a的副展开方向的外侧。
(vi)各个折叠部45设置在与长条体44上与该折叠部45不同的部位相比,更靠主展开方向的前侧(下侧)的位置上。
上述(i)~(vi)方式的折叠部45,是经过例如图13(a)~(c)示出的工序而设置的。
首先,如图13(a)所示,在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44a上,分别设定凹折线51以及凸折线52,它们沿主展开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在各个外端部44a上,凹折线51设定在凸折线52的副展开方向的外侧。
然后,如图13(b)所示,将长条体44中各个凹折线51的外侧的部分53,分别沿凹折线51凹折。即,以使折痕进入内侧的方式,将部分53向图中前侧折回。
接着,如图13(c)所示,将长条体44中各个凸折线52的外侧的部分54,分别沿凸折线52凸折。即,以使折痕露于外侧的方式,将部分54向图中背侧折回。
利用该折回,如图5(a)、(b)以及图12所示,在长条体44的两个外端部上分别形成折叠部45,使气囊32成为收容用形态。在该收容用形态下,气囊32的沿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比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之间的间隔D稍短。形成两个折叠部45之前的阶段的长条体44,在副展开方向上比收容空间34长,但可以通过以上述方式成为收容用形态而缩短,从而可以将气囊32收容在收容空间34中。此外,两个折叠部45在副展开方向上彼此成线对称的关系。
成为收容用形态而紧凑化的气囊32,在包含左右折叠部45在内的多个部位上利用捆束带(图示略)等捆束。然后,该气囊32以使两个折叠部45位于其它部分的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的状态,以使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在这里是折叠部45)位于左右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之间、且位于该上端部13a的内侧附近的方式,配置在后部天花板衬里23上的收容空间34中。
如图6所示,气囊32经由各个安装片36固定在内面板24上。更详细地说,将螺栓56插入各个安装片36和平板部37的各个贯通孔38中(参照图7)。通过将该螺栓56旋入被固定在内面板24上的螺母57中,将各个安装片36紧固在内面板24上。然后,通过气体供给部35的供给口35a,使气囊32与上述充气机31连接。
此外,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传感器61和控制装置62。传感器61检测从后方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控制装置62基于来自传感器61的检测信号,控制充气机31的动作。
如上所述,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在该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中,如果从后方向车辆施加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冲击,并由传感器61检测出,则基于该检测信号从控制装置62向充气机31输出驱动电流。通过基于该驱动电流的加热,使充气机31内的气体发生剂发生燃烧反应而产生气体。
该气体如图12所示,通过气体供给部35流入气囊32内。利用该气体的压力使气囊32的各个部分开始膨胀,而消除折叠状态,但长条体44上的沿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的折叠部45妨碍向主展开方向的膨胀。因此,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以与用于成为该收容用形态的折叠顺序相反的顺序,以如下方式膨胀展开。
通过气体供给部35流入气囊32内的气体,从小室单元41a的中央部流入其内部,该小室单元41a构成蛇腹折叠部43的一部分。该气体向副展开方向的外侧(左右两侧)、即副展开方向中彼此相反的方向改变方向,并向该方向大致均匀地流动。与此相伴,气体的压力从小室单元41a的中央部向两个外侧方向传递,小室单元41a按顺序从中央部向外侧方向开始膨胀。通过该膨胀,使捆束气囊32的捆束带断裂,可以使该气囊32向副展开方向展开,即可以消除各个折叠部45的折叠状态。
通过持续向各个折叠部45送入气体,如图14所示,各个折叠部45的层47、48,以与层46连接的部分为支点,向下方外侧以圆弧状的轨迹进行位移(展开)。在这里,假设折叠部45的外端部大幅地进入比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更靠外侧的空间S,或伴随展开而大幅地进入该空间S,则由于后支柱装饰件13的刚性较高而不易变形,因此可能被该上端部13a卡住而不易从上述空间S脱离出。在该情况下,将会对随后的气囊32的展开产生妨碍。
对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左右各个折叠部45的外端部(各层46~48的外端部),位于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的内侧附近。因此,层47、48在如上述进行位移时,大幅进入空间S内的可能性很小。层47、48将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端部的两个侧缘部23b向下方推压。通过该推压,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侧缘部23b向下方弯曲,而比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低。在各个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时,其端部不会被上端部13a卡住,不易发生干涉。因此,由与后支柱装饰件13间的干涉,使气囊32向副展开方向的展开受到阻碍的可能性很小。
层47、48一边推压扩大后支柱装饰件13和后部天花板衬里23之间的间隙50,一边如上述以圆弧状的轨迹开始位移。在该位移的过程中,如图15所示,层48以其基端48a为支点,向下方内侧以圆弧状的轨迹开始位移。这样,各个折叠部45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一边在后支柱装饰件13的内侧向大致下方开始展开。
此外,由于两个折叠部45以沿副展开方向具有线对称关系的方式折叠,因此两个折叠部45的各层46~48,一边沿上述圆弧状的轨迹一边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以大致相同的定时进行位移。
在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时,由于各个折叠部45是将长条体44的一部分折叠多次,因此与折叠一次的情况(2层的情况)相比,各层46~48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短,可以使各层46~48向该方向迅速地展开。此外,消除折叠状态时的各层46~48的展开区域,比折叠一次的情况小,不易与车厢内的物品或乘客间发生干涉。
此外,在如上述利用气体消除各个折叠部45的折叠状态时,该消除所需的力,在消除构成蛇腹状折叠部45的各层46~48的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比消除其它折叠状态、例如折叠为螺旋状(卷绕状)的折叠部分的折叠状态的情况小。这是由于,前者的气体的流通阻碍小。因此,如上所述,如果气体的压力作用于蛇腹状的折叠部45,则与折叠为其它折叠状态的折叠部的情况相比,该折叠部45的各层46~48可以更顺利地按顺序向副展开方向展开。
此外,折叠部45成为气体的副展开方向上的气体流通阻碍。该流通阻碍,与折叠部45在长条体44上的位置对应而不同,在位于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上的情况下最小。这是由于,折叠部45的一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与此相伴,位于外端部上的折叠部45,与位于其它部位的情况相比,可以以较小的力消除折叠状态。
在第1实施方式中,折叠部45设置在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上。因此,可以可靠地消除折叠部45的折叠状态,使气体尽早到达长条体44的外端部。不易发生以下现象,即,在折叠部45的折叠状态的消除进行得不充分的过程中,仅使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中间部分向主展开方向膨胀并展开。
如上所述,如果各个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展开,则可以使长条体44的蛇腹折叠部43向下方展开。从气体供给部35供给的气体,通过小室单元41b、41d、41f、41h、41j(参照图7)向大致主展开方向流动。利用该气体,在各个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展开的同时,蛇腹折叠部43及螺旋部42向下方开始展开。与此相伴,如图6所示,在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施加向下方的推压力。如果该推压力比卡止片29a对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保持力大,则在车辆宽度方向的较大范围内,解除由卡止片29a形成的后部天花板衬里23与顶板22(内面板24)之间的卡合状态,而使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向下方弯曲。在上述卡合状态解除后,也通过气囊32的膨胀,使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整体向下方位移,在后部天花板衬里23和内面板24之间形成车辆宽度方向上宽的开口70。
伴随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的推下,开口70扩大。气囊32一边消除蛇腹折叠部43和螺旋部42的折叠状态,一边通过开口70,沿后车窗玻璃28,以分隔后座25和后车窗玻璃28的方式,向下方膨胀并展开。
这样,气囊32在副展开方向的基础上,还沿主展开方向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一边展开。气囊32在向车辆宽度方向扩展的同时,向下方展开,在扩展至最下方位置时,气囊32的整体成为展开状态。在该状态下,气囊32成为与图12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保护区域20对应的大小以及形状。即,气囊32成为与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之间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大致梯形形状。
此外,在气囊32从收容用形态变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折叠部45的展开时的最外侧的层48的前端48b,向保护区域20的规定的位置80移动,该移动所需的距离与收容用形态下的前端48b的位置对应而不同。
关于这一点,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气囊32处于收容用形态时,层48的前端48b位于基端48a的副展开方向外侧。该情况下的前端48b的移动距离d1,比位于内侧的情况下的移动距离d2短。其结果,与前端48b位于基端48a的内侧的情况相比,可以以更短的时间,使前端48b到达保护区域20的规定的位置80。
此外,如果气囊32的整体如上述进行展开,则就坐于后座25的乘客P、和后车窗玻璃28被气囊32(参照图1的双点划线)分隔。因此,利用膨胀展开的气囊32,不仅可以吸收施加在车辆11后方的冲击,并且可以降低来自后方的飞散物和侵入物等对车厢内的影响。此外,可以抑制乘客P向后方的姿势变化。
根据如上详述的第1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如下效果。
(1)通过将展开状态的气囊32向与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方)折叠,使气囊32形成为向副展开方向延伸的长条体44。此外,通过将长条体44的一部分向副展开方向折叠数次,而设置折叠部45(图5)。由此,可以使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缩短,成为适于向收容空间34收容的紧凑的收容用形态。因此,可以可靠地将比收容空间34长的长条体44收容在该收容空间34内。
此外,由于通过将长条体44的一部分折叠多次形成各个折叠部45,因此可以缩短各层46~48展开时的长度,可以使各层46~48向该方向迅速地展开。并且,可以使消除折叠状态时的各层46~48的展开区域,比折叠一次的情况小,不易与车厢内的物品或乘客P发生干涉,可以顺利地进行展开。该效果,对将第1实施方式的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用于车辆宽度窄、保护区域20较小的车辆11中的情况特别有效。
(2)通过将长条体44的一部分沿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使折叠部45以蛇腹状形成。因此,与折叠为螺旋状(卷绕状)等其它折叠状态的折叠部45相比,折叠部45的各层46~48可以更顺利地按顺序向副展开方向展开。
(3)通过将长条体44的一部分向副展开方向折叠偶数次(2次),使折叠部45中展开时成为最外侧的层48的前端48b,位于基端48a的副展开方向的外侧。因此,可以使从收容用形态变为展开状态时,层48的前端48b的移动距离d1缩短,使该前端48b以短时间到达保护气囊20的规定位置80。
(4)折叠部45设置在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44a上。因此,可以可靠地消除折叠部45的折叠状态,使气体尽早到达长条体44的外端部。该效果,有利于使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上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均匀地向主展开方向展开。
(5)在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35上,设置气体供给部35,在该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44a上,设置相互成线对称关系的折叠部45。因此,可以将气体大致均匀地引导至长条体44的两个外端部44a,使两个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的两侧外方(左右方向)均匀地展开。
(6)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设定为比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之间的间隔D短(图5)。此外,该气囊32配置为,使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折叠部45)位于两个上端部13a之间。因此,可以抑制由各个折叠部45与后支柱装饰件13间的干涉,而对气囊32向副展开方向的展开产生阻碍的现象,可以使气囊32向该方向顺利地展开。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6~图20,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述记载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说明。
图18表示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和左右后支柱装饰件13、13之间的位置关系。更详细地说,在图18中,上侧部分表示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的正视图,下侧部分表示将该气囊32收容在收容空间34中的侧视图。此外,在图18中,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中对应的部位由点划线连接。
在第1实施方式中未进行说明,在这里如图16、17所示,在车厢内的后部,作为最后列座椅而设置一对后座25、25。在各个后座25的座椅靠背81的上侧安装头枕82,其用于支撑乘客P的头部。
后部天花板衬里23配置在左右后支柱装饰件13、13的上端部13a、13a的上方。此外,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两个侧缘部23b,进入上端部13a、13a和顶板(图示略)之间的空间S中。
在位于顶板(图示略)和后部天花板衬里23之间的、且位于上端部13a、13a之间的收容空间34中,收容充气机31和气囊32,它们作为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在进行该收容时,使气囊32通过折叠而成为收容用形态。
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在从后方向车辆11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从充气机31喷出气体,使气囊32从收容空间34向作为主展开方向的下方,在两个后座25、25、特别是在头枕82、82以及后车门26之间膨胀并展开,保护就坐于后座25上的乘客P(参照图1)。
图19表示没有填充气体而展开的状态的气囊32。气囊32通过对由织布构成的1块或2块基布30进行缝制而形成为袋状。气囊32,为了在展开时使其与由左右后支柱装饰件13确定的车厢后部的宽度大致一致,而设定为越靠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宽度W越大,形成为大致梯形状。
在气囊32的上边部32a的中央部分上,设置具有供给口35a的气体供给部(连接部)35。在气体供给部35上连接充气机31。在上边部32a上形成多个安装片36,其分别具有金属制的平板部37。
在气囊32内通过基布30的缝合而分隔形成多个小室单元83a~83f,这些小室单元利用气体的供给分别以圆筒状膨胀。这些小室单元83a~83f控制从充气机31供给的气体的流动,从而控制该气囊32的展开动作。
小室单元83a构成气囊32的上部,沿上边部32a向副展开方向(左右)延伸。小室单元83a经由其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与气体供给部35连通。此外,小室单元83c~83e在小室单元83a的主展开方向的前侧(下侧),构成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分,它们以上述小室单元83a为起点,以彼此沿副展开方向邻接的状态,向主展开方向的前侧(下侧)延伸。这些小室单元83c~83e经由它们的上端部与上述小室单元83a连通,但不与邻接的小室单元83c~83e直接连通。此外,小室单元83b、83f构成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侧部,它们以小室单元83a为起点,以越靠近主展开方向的前侧(下侧)而两个小室单元83b、83f之间的间隔越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这样,各个气囊83b、83f向与副展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这些小室单元83b、83f经由它们的上端部,而与小室单元83a连通。
在气囊32中,在小室单元83a的主展开方向的前侧(下侧),小室单元83b和小室单元83c之间的部分、以及小室单元83e和小室单元83f之间的部分,构成无法利用气体进行膨胀及展开的非膨胀部84a、84b。这些非膨胀部84a、84b在气囊32膨胀展开时,位于与各个后座25的头枕82对应的位置,更详细地说,位于头枕82和后车门26(后车窗玻璃28)之间(参照图17)。
此外,在气囊32内设置内管85,其用于将来自充气机31的气体向气囊32内的特定方向引导。内管85与气囊32相同地,通过对由织布构成的1块或2块基布86进行缝制而形成。内管85具有:供给部87,其配置在气体供给部35内;以及引导部88,其配置在小室单元83a内。供给部87的与供给口35a对应的端部开口,通过该开口将充气机31插入气体供给部35中。
气体供给部35和供给部87,通过从它们外侧安装的环状的紧固部件(图示略),而以密封状态与充气机紧固。引导部88沿小室单元83a向副展开方向笔直地延伸,在该方向的中央部分上与供给部87连通。引导部88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左右两个端部)上开有导出口89。在引导部88的主展开方向前侧的、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上,设置比导出口89开口面积小的导出孔90。该导出孔90位于上述小室单元83d的主展开方向的后侧。
图18表示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在该收容用形态下,气囊32沿副展开方向延伸,成为长条状。此外,气囊32通过在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侧部上设置折叠部45,而使该方向的长度L缩短。
作为配置在气囊32内的内管85,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引导部88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1,比采用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中的两个折叠部45、45之间的间隔D1小的长度。长度L1等同于引导部88的两个导出口89、89之间的间隔。此外,该内管85以使各个导出口89位于比对应的折叠部45更靠内侧位置的方式,配置在气囊32内。
气囊32的收容用形态,通过将展开状态的气囊32以如下方式折叠而获得。首先,将图20(a)中示出的展开状态的气囊32,从下边部32b向上边部32a沿折叠线91a~91d,按顺序以螺旋状折叠至从上边部32a向下边部32b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以折叠线91e示出的位置)。该折叠方向是与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方)。通过该折叠,在从上边部32a向下边部32b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形成螺旋部42(参照图6),使气囊32的下边部32b与上边部32a接近。
另一方面,在气囊32中,将上边部32a和螺旋部42之间的部位,从螺旋部42向上边部32a、或相反地,沿折叠线91e、91f,一边每隔固定的宽度交替地改变折叠方向,一边以蛇腹状进行折叠。折叠线91f设定在小室单元83a的主展开方向的中间部分。通过该折叠,在气囊32的上边部32a和螺旋部42之间形成蛇腹折叠部43(参照图6)。该蛇腹折叠部43以折叠线91f为界,将小室单元83a沿主展开方向折叠为2部分。与此相伴,内管85也被沿该方向折叠为2部分。引导部88被折叠为与供给部87连通的部分88a、和具有导出孔90的部分88b。这样,通过形成螺旋部42和蛇腹折叠部43,使气囊32如图20(b)所示,成为向副展开方向延伸的长条体44。
此时,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为最大。该长度L比左右后支柱装饰件13、13的上端部13a、13a之间的间隔D(参照图18)长。因此,在该状态下,无法将长条体44收容在收容空间34中。
在这里,如图18所示,通过在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设置折叠部45、45,使长条体44的长度L变短。折叠部45通过将长条体44的两个外端部向副展开方向折回偶数次(2次)而形成,由3个层46~48构成,成为蛇腹状。层46~48以该顺序,在主展开方向上从后侧向前侧按顺序层叠。在各个折叠部45中,通过偶数次的折回,使主展开方向上的最外侧的层48的前端48b,位于基端48a的副展开方向的外侧。
各个折叠部45经过如下工序而设置。首先,如图20(b)所示,在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44a、44a上,分别设定凹折线92和凸折线93,它们沿主展开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在各个外端部44a上,凹折线92设定在凸折线93的外侧。将长条体44上比各个凹折线92更靠外侧的部分,分别沿凹折线92凹折。然后,将长条体44上比各个凸折线93更靠外侧的部分,分别沿凸折线93凸折。通过该凸折,如图18所示,在长条体44的两个外端部上分别形成折叠部45,使气囊32成为收容用形态。
在该收容用形态下,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比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13的上端部13a、13a之间的间隔D略短。形成两个折叠部45、45之前的阶段的长条体44,沿副展开方向比收容空间34长,但可以通过以如上方式成为沿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短的收容用形态,将气囊32收容在收容空间34中。此外,两个折叠部45、45在副展开方向上彼此成线对称关系。
在该收容用形态下,在气囊32内如上所述,存在内管85,其沿副展开方向延伸,且在该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气体的导出口89。
在这里,假设内管85的各个导出口89进入对应的折叠部45内,更详细地说至少进入层46内,则会使层46甚至折叠部45的主展开方向的厚度相应地增加,使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的该方向上的尺寸增大,可能会使向收容空间34的收容性降低。
关于这一点,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各个导出口89在气囊32内,在比对应的折叠部45更靠内侧的位置开口,可以使引导部88对折叠部45的主展开方向的厚度产生的影响减小至可以忽略的程度,基本不会使折叠部45的厚度增加。
成为收容用形态而紧凑化的气囊32,在包含两个折叠部45在内的多个部位利用捆束带(图示略)进行捆束。气囊32以使两个折叠部45、45位于其它部分的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的状态,以使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位于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13的上端部13a、13a之间、且位于上端部13a、13a的内侧附近的方式,配置在后部天花板衬里23上的收容空间34中。
如图6所示,上述气囊32经由各个安装片36,利用螺栓56和螺母57而紧固在内面板24上。此外,充气机31固定在该内面板24上。
除了上述之外的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该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中,如果与来自后方对车辆的冲击对应,从充气机31产生气体,则该气体如图18中箭头所示,在内管85的供给部87内流动。利用该气体使供给部87膨胀,与此相伴供给部87外侧的气体供给部35也进行膨胀。
气体在引导部88的部分88a中,从其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流入,向两个外侧方向,即变为朝向副展开方向中彼此相反的方向,并向该方向大致均匀地流动。由此,气体向两个外侧方向分配。与此相伴,气体的压力从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向两个外侧方向传递,使部分88a和小室单元83a向该方向开始膨胀。通过该膨胀,可以使捆束气囊32的捆束带断裂,使该气囊32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消除各个折叠部45的折叠状态)。伴随上述膨胀,气体从引导部88通过各个导出口89,向副展开方向的外侧方向流出。该气体一边使各个折叠部45膨胀,一边消除折叠状态。
此外,通过利用气体如上述进行膨胀的部分88a和小室单元83a,对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参照图6)向下方施加推压力。
通过向各个折叠部45持续送入气体,如图14所示,各个折叠部45的层47、48,以与层46连接的部分为支点,向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且向副展开方向的外侧方向,以圆弧状的轨迹进行位移(展开)。
在这里,由于各个折叠部45的外端部(各层46~48的外端部),位于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的内侧附近,因此层47、48在如上述进行位移时,大幅进入上述空间S的可能很小。层47、48将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端部上的对应的侧缘部23b向下方推压。利用该推压,该侧缘部23b向下方弯曲,而使其比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低。在各个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的外侧方向展开时,其端部不会被上端部13a卡住,不易发生干涉。因此,由与后支柱装饰件13之间的干涉而使气囊32向副展开方向的展开受到阻碍的可能很小。
层47、48一边推压扩大后支柱装饰件13和后部天花板衬里23之间的间隙50,一边如上述以圆弧状的轨迹开始位移。在该位移的过程中,如图15所示,层48以其基端48a为支点,向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且向副展开方向的内侧,以圆弧状的轨迹开始位移。这样,各个折叠部45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一边在后支柱装饰件13的内侧,向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开始展开。
此外,由于两个折叠部45、45是以在副展开方向上具有线对称关系的方式进行折叠,因此两个折叠部45、45的各层46~48一边以上述圆弧状的轨迹,一边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以大致相同的定时进行位移。
如上所述,在利用从两个导出口89流出的气体,使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的外侧方向展开时,假设内管85的各个导出口89进入对应的折叠部45的至少层46内,则会使折叠部45的层46~48位于该导出口89的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这些层46~48成为气体从流出口89流出的阻碍。其结果,使内管85内的气体不易从流出口89流出,可能会妨碍折叠部45的顺利膨胀、以及折叠状态的顺利消除。
关于这一点,在第2实施方式中,各个导出口89设定在比对应的折叠部45的层46更靠内侧的位置。使成为气体流出阻碍的折叠部45的层46~48,不位于该导出口89的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因此,内管85内的气体易于从导出口89流出,使折叠部45顺利地膨胀,顺利地消除折叠状态。
如果各个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的展开进行一定程度,则内管85内的气体在从两个导出口89、89流出的基础上,还从导出孔90流出。利用这些气体消除蛇腹折叠部43的折叠状态,使内管85的引导部88和小室单元83a膨胀为圆筒状。然后,来自导出孔90的气体的一部分向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流动,进入小室单元83d内。此外,从导出孔90流出的气体的一部分、和从两个导出口89、89流出的气体的一部分,分别向下方改变流动方向,而流入小室单元83c、83e。
这样,利用向下方流动的气体的压力,使对气囊32在副展开方向上施加的朝向主展开方向(下方)的力增大。从内管85流出的气体,在小室单元83a的基础上,也开始流入小室单元83b~83f(参照图19)内。利用该气体,使气囊32的上述各个折叠部45向副展开方向展开,同时使蛇腹折叠部43和螺旋部42向下方开始展开。
此外,如果气体到达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侧部,则开始从小室单元83a流入83b、83f。由于这些小室单元83b、83f向与副展开方向相交的方向,在这里向斜下方延伸,因此在气体从小室单元83a向小室单元83b、83f移动时,一边改变流动方向,一边使长条体44向主展开方向展开。
在这里,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如上所述各个导出口89设定为比各个折叠部45的层46更靠副展开方向的内侧,使成为气体流出阻碍的折叠部45,不位于该导出口89的主展开方向前侧,因此内管85内的气体可以容易地从两个导出口89、89流出,容易地流入小室单元83b、83f内。使各个折叠部45的膨胀和折叠状态的消除同时顺利地进行,此外使小室单元83b、83f的膨胀展开也顺利地进行。
伴随蛇腹折叠部43和螺旋部42向下方的展开,如图6所示,对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向下方的推压力增大。利用该增大的推压力,大范围地解除由卡止片29a形成的后部天花板衬里23与内面板24之间的卡合状态,而使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向下方弯曲。在上述卡合状态解除后,也通过气囊32的膨胀,使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整体向下方位移,在后部天花板衬里23和内面板24之间形成车辆宽度方向上宽的开口70。
伴随将后部天花板衬里23的后部推下,开口70扩大。气囊32一边消除螺旋部42的折叠状态,一边通过开口70,沿后车窗玻璃28以隔在后座25和后车窗玻璃28之间的方式,向下方膨胀并展开。
这样,气囊32除了向副展开方向的外侧方向之外,还向主展开方向,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一边展开。气囊32一边使小室单元83a向车辆宽度方向扩展,一边使小室单元83b~83f和非膨胀部84a、84b向下方展开。中央部的3个小室单元83c~83e,在左右两个头枕82、82之间膨胀并展开,两侧部的小室单元83b、83f在左右两个头枕82、82的外侧膨胀并展开。两个非膨胀部84a、84b在对应的头枕82的后侧展开。特别地,对于中央部的3个小室单元83c~83e,通过来自导出孔90的气体使中央的小室单元83d膨胀并展开,同时通过来自该导出孔90的气体、以及来自两个导出口89、89的气体使小室单元83c、83e向下方膨胀并展开。此外,与中央部的3个小室单元83c~83e的膨胀和展开大致同时地,两侧的小室单元83b、83f也展开并膨胀。然后,在气囊32扩展至最下方位置时,气囊32的整体展开而成为大致梯形形状。
此外,如果气囊32的整体如上述进行展开,则经由气囊32(参照图1的双点划线),分隔就座于后座25上的乘客P的头部、和后车窗玻璃28。
因此,根据上述第2实施方式,可以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1)~(6)的基础上,获得如下效果。
(7)如图18所示,在气囊32内配置内管85,该气囊32在处于收容用形态时,在副展开方向(左右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折叠部45、45,该内管85与充气机31连接,同时至少向副展开方向延伸,且在该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导出口89、89。此外,各个导出口89位于比对应的折叠部45更靠副展开方向内侧的位置。
因此,使成为气体流出阻碍的折叠部45,不会位于各个导出口89的主展开方向前侧(下侧),从而可以使内管85内的气体容易地从两个导出口89、89流出,实现各个折叠部45的顺利膨胀和折叠状态的顺利消除。
特别地,将两个导出口89、89位置的上述设定,用于如下的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中,其在气囊32内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与该副展开方向倾斜相交的小室单元83b、83f。由此,除了可以使两个折叠部45、45的膨胀和折叠状态的消除同时顺利地进行之外,还可以使两个小室单元83b、83f向主展开方向顺利地膨胀展开。
(8)在形成长条体44时,将使气囊32向与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至配置有内管85的位置的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作为对两个导出口89、89的位置进行上述(7)的设定的对象。
因此,可以使内管85对折叠部45的主展开方向的厚度的影响变小,可以抑制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在主展开方向上大型化。通过将长条体44的两个外端部沿副展开方向折叠偶数次,可以使气囊32的副展开方向的长度L缩短,在此基础上,可以使气囊32的主展开方向的厚度减小,其结果,可以使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成为更适于收容的紧凑的形态。
此外,本发明可以具体化为如下所示的其它实施方式。
折叠部45的形态也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i)折叠部45的数量可以变更为1个、或者大于或等于3个。即,折叠部45也可以设置在长条体44的1个位置、或者大于或等于3个位置上。
(ii)第1实施方式的各个折叠部45,如图21所示,也可以设置在长条体44上的副展开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与外端部44a不同的位置、即中间部分。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折叠部45,除了可以设置在长条体44的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44a上之外,也可以设置在中间部分上。
(iii)也可以使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各个折叠部45,取代形成为上述蛇腹状,而是如图22所示,形成为螺旋状。该折叠部45可以通过将长条体44从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向内侧按顺序折叠多次而获得。在该情况下,如果来自充气机31的气体流入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内,向副展开方向流至螺旋状的折叠部45,则气体的压力一边使折叠部45膨胀,一边消除其折叠状态。其结果,螺旋状的折叠部45的各层46~48按顺序向展开方向展开,可以获得与折叠为蛇腹状的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iv)对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各个折叠部45的折回次数也可以变更为奇数次(但是,要大于或等于3次)。此外,在折叠次数为偶数次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为大于或等于4次。
(v)对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各个折叠部45也可以变更为,使最后折叠的层48的前端48b位于基端48a的副展开方向内侧。
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其副展开方向的端部也可以进入空间S一定程度,该空间S是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外侧的空间。在这里,进入量设定为,使气囊32在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时,不会被上端部13a卡住,可以从空间S中脱离出。总之,只要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配置为,在向副展开方向展开时,可以向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的下方展开即可。
因此,也可以不像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处于收容用形态的气囊32配置为,使其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位于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的上端部13a之间。
在将展开状态的气囊32向与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时,也可以以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形态,例如将气囊32整体折叠为蛇腹状。
在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气囊32以在左右两个后支柱12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作用适当的张力的状态进行膨胀,而膨胀为适当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在左右两个后支柱12各自的附近,分别设置引导轴,另一方面,在展开状态的气囊32的左右两个侧缘下部设置舌片。然后,将安装在各个舌片上的引导环,与各个引导轴活动嵌合。这样,在气囊32膨胀展开时,使引导环一边沿引导轴受引导,一边从上方向下方移动。
主展开方向不仅可以是下方,也可以是倾斜一定程度的方向。
副展开方向不仅可以是与主展开方向以直角相交的方向,也可以是以接近于直角的状态相交的方向。
左右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13向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但该方向是指以使两个后支柱装饰件13、13的间隔向下侧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的方向。
第2实施方式的内管85的形状,可以在满足如下条件的范围内进行变更。该条件为“与充气机31连接,同时至少向副展开方向延伸,且在该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气体的导出口89”。
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如下气囊装置,其以与大致下方差别很大的方向作为主展开方向,以与左右方向差别很大的方向作为副展开方向,而进行膨胀展开。
本发明也可以用于与后方冲击用气囊装置不同类型的气囊装置。作为这种气囊装置,可以举出例如帘式气囊装置,其在从侧方向车辆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保护乘客的头部。

Claims (12)

1.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
充气机,其与向车辆的冲击对应而喷出气体;以及
气囊,其通过折叠而成为收容用形态,收容在车辆的收容空间中,并利用来自所述充气机的气体,一边消除折叠状态,一边从所述收容空间至少向主展开方向膨胀及展开,
其中,
所述气囊,通过向与所述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以向与该主展开方向大致正交的副展开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长条体,进而,将所述长条体的一部分向所述副展开方向折叠多次而设置折叠部,由此成为所述收容用形态,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在其后部具有:一对后支柱装饰件,其以沿车辆宽度方向相互远离的方式配置,沿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以及后部天花板衬里,其配置在比所述两个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更靠上侧的位置,
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其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以在向该方向展开时向所述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的下方展开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后部天花板衬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部,通过将所述长条体的一部分沿所述副展开方向折回多次,而形成为蛇腹状、且形成为层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折叠部中,对于展开时配置在最外侧的层的两端,在以其内侧一端作为基端,以外侧一端作为前端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前端位于所述基端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外侧的方式,折叠所述折叠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部通过将所述长条体的一部分,向所述副展开方向折叠偶数次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在所述长条体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上具有所述折叠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在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所述折叠部,
在所述气囊内设置内管,该内管与所述充气机连接,同时至少向所述副展开方向延伸,且在该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气体的导出口,此外,所述两个导出口设定在所述折叠部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气囊内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侧部上设置小室单元,该小室单元向与所述副展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且利用从所述内管的导出口导出的气体进行膨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气囊在形成所述长条体时,向与所述主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至配置有所述内管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部,通过将所述长条体从所述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向内侧按顺序折叠多次,而形成为螺旋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在所述长条体的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中央部上,具有从充气机接受气体供给的气体供给部,并且,在所述副展开方向的两个外端部上,具有彼此成线对称关系的折叠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
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的沿所述副展开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所述两个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隔短,
处于所述收容用形态的所述气囊配置为,使其副展开方向的外端部位于所述两个后支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内管的沿所述副展开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所述两个折叠部之间的间隔短,该内管以使其两个导出口位于所述两个折叠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气囊内。
CNB2007101228852A 2006-07-28 2007-07-06 气囊装置 Active CN1005227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6031 2006-07-28
JP2006206031 2006-07-28
JP2006338539 2006-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2887A CN101112887A (zh) 2008-01-30
CN100522702C true CN100522702C (zh) 2009-08-05

Family

ID=3902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228852A Active CN100522702C (zh) 2006-07-28 2007-07-06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270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7134B (zh) * 2012-09-27 2016-09-14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及汽车安全装置
EP3305604B1 (en) * 2015-06-05 2019-12-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Curtain airbag device
DE102016001942A1 (de) * 2016-02-19 2017-08-24 Trw Automotive Gmbh Kopfschutz-Gassackmodul
CN108820470B (zh) * 2018-07-13 2023-12-12 徐明贾 一种蛋糕台
CN115071624B (zh) * 2021-03-11 2024-04-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窗碰撞气囊和车辆
CN113815559B (zh) * 2021-10-22 2022-12-30 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气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2887A (zh)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1916B (zh) 窗帘气囊装置和车辆
EP0967126B1 (en) Protective bag for vehicle occupant's head
CN100522702C (zh) 气囊装置
CN107972623B (zh) 包括内部拉带和外部拉带的安全气囊总成
CN102294986B (zh) 窗帘气囊装置
CN107804268B (zh) 包括中心件和可充气的翼的安全气囊
CN101489838B (zh) 具有延伸肩部分的侧帘式气囊
US7222877B2 (en) Occupant-to-occupant air bag system
US6848708B2 (en) Inflatable curtain module for use in a vehicle
US66319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irbag cushion modularization
CN101096197B (zh) 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车辆用座椅、充气机的气体分配器
US6293581B1 (en)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US7762578B2 (en) Tether guided inflatable sail panel
JP5656646B2 (ja) エアバッグ
CN102007020B (zh) 安全气囊装置
JP4918853B2 (ja) 後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8049991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6030555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082140B1 (ja) 乗員拘束装置
CN101311040A (zh) 帘式侧面气囊装置
CN102712288A (zh) 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
CN102869549A (zh) 车用帘式气囊装置
JP2008056242A5 (zh)
CN102205827A (zh) 车辆的内饰结构
JP3089473B1 (ja) 乗員拘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