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8958C - 涂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涂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8958C
CN100518958C CNB2004800045384A CN200480004538A CN100518958C CN 100518958 C CN100518958 C CN 100518958C CN B2004800045384 A CNB2004800045384 A CN B2004800045384A CN 200480004538 A CN200480004538 A CN 200480004538A CN 100518958 C CN100518958 C CN 1005189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elt
mentioned
container
coat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45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0886A (zh
Inventor
小松博
冈野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Brewe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Brewe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Breweries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Brewe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0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0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89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89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覆装置,其可随容器尺寸的改变迅速地进行调整。在传送带(10)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涂覆带(环形带)(11、15),涂覆带(15)高速转动,涂覆带(11)低速转动。传送带(10)上的容器(瓶)(1)一边转动一边受到涂覆。当容器(1)的尺寸发生改变时,调整机构(50)根据相应的尺寸来移动推压辊(57)。

Description

涂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啤酒瓶等容器进行涂覆的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像啤酒瓶等那样反复使用的容器,在工厂内的装货、回收等各个阶段中,由于相互摩擦会受到损伤。该损伤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印象。为此,通常情况下是在装满啤酒等饮料的容器上粘贴标签等一系列处理之后,再对容器进行涂覆。
特公平1-59221号公报是关于涂覆装置的现有技术。在该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涂覆装置,在此装置中设置有涂覆带,当涂覆带与容器接触的同时还以比传送带的移动速度更快的速度进行移动,在涂覆带的作用下使与传送带同时移动的容器转动,从而涂覆容器的整个外周。在此装置中,为了防止涂覆带与容器接触的部分发生弯曲,要将张紧轮设置在涂覆带不与容器接触的位置处,该张紧轮可在与涂覆带的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近年来,有使用不同尺寸的容器的需求。在特公平1-5922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涂覆装置,在这种装置中,涂覆带和设置在与其相向部分上的压接板或压接带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在特公平1-5922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涂覆装置中,为了改变要涂覆的容器尺寸,就必须根据容器的尺寸来改造涂覆装置。
然而,特别是在反复改变容器尺寸的使用方式下,与此对应也要求反复进行改造作业,由此会导致装置工作时间的降低和处理瓶数的减少。
此外,一般来说在容器涂覆带作业完毕之后,必须清洗涂覆带。因此,有必要将涂覆时从涂覆带上滴落下的涂覆液、与清洗时从涂覆带上洗掉的涂覆液和清洗用的洗涤剂分开。涂覆时从涂覆带上滴落下的涂覆液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另一方面,考虑到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必须对清洗时留下的含有涂覆液的清洗液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将其排出,或是再利用。
进而,考虑到为了便于维修保养,必须设计这样一种分开回收或排出用的机构。
在特公平1-59221号公报中还没有公开上述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覆装置,该装置例如可迅速应对容器尺寸的改变。
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涂覆装置与所述第一个目的有关,其对容器表面进行涂覆,该装置包括:一种涂覆装置,其对容器进行涂覆,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容器的传送带;第一、第二环形带,其以夹住所述传送带上的容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并使所述传送带上的容器转动;调整机构,其根据要涂覆的容器的尺寸,对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带相向的部分的间距进行调整;第一供给机构,将涂覆液至少提供给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带中的其中一方;第二供给机构,将清洗液分别提供给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带;第一托盘,其接受从所述第一环形带滴落下来的液体,并通过第一排出口排出;第二托盘,其接受从所述第二环形带滴落下来的液体,并通过第二排出口排出;第一排出通道,在第一接收口群处接收经所述第一、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一排出处;第二排出通道,在第二接收口群处接收经所述第一、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二排出处;驱动机构,用于配置上述第一、第二托盘,在容器涂覆时,使上述第一、第二排出口位于上述第一接收口群上面,在清洗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时,使上述第一、第二排出口位于上述第二接收口群上面,其中,上述第一环形带以和上述第一托盘同时移动的方式配置,上述第二环形带以和上述第二托盘同时移动的方式配置,根据上述驱动机构对上述第一、第二托盘的驱动,在清洗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时,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的间隔比容器涂覆时两者的间隔大。由于设置有所述调整结构,所以在要涂覆容器的尺寸发生改变时,不用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就可以随尺寸的改变做出迅速地调整。由此,可以降低装置工作的时间并大幅度提高瓶子的处理个数,例如可连续处理各种尺寸的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优选的情况为,所述调整机构具有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内侧中,以便对构成所述一对环形带的第一环形带与第二环形带相向部分的间距进行调整,并按照要涂覆的容器尺寸的大小而相应地沿所述第二环形带的方向推压所述第一环形带。在此处,例如所述推压机构包括:调整用辊,其与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内侧相接触,并随着所述第一环形带的移动而转动;驱动机构,按照要涂覆的容器尺寸的大小相应地使所述调整用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优选的情况为,本发明的涂覆装置还具有用来对所述第一环形带施加规定张紧力的可动式张紧辊。此时,优选的情况为,本发明的涂覆装置还具有第二调整机构,该机构根据要涂覆的容器的尺寸或是所述调整用辊的位置来调整所述张紧辊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优选的情况为,本发明的涂覆装置还包括:输入装置,用来输入与要涂覆的容器的尺寸相关联的信息;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输入装置所输入的信息,来使所述调整机构工作。在此处,所述输入装置在结构上例如具有照相机,对由所述照相机拍摄到的容器的图像进行处理,从而能推出该容器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优选的情况为,本发明的涂覆装置还包括:第二供给装置,用来将清洗液提供给所述一对环形带;一对托盘,它们都具有排出口,分别接收从所述一对环形带滴落下来的液体,并经排出口将液体排出;第一排出通道,在第一接收口处接收经所述一对托盘的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一排出处;第二排出通道,在第二接收口处接收经所述一对托盘的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二排出处;驱动机构,其使所述一对托盘的每个排出口都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口的上方或是第二接收口的上方。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涉及的涂覆装置可对容器进行涂覆,其包括:传送容器的传送带;环形带,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侧方,以便与所述传送带上的容器的侧面接触,从而使该容器转动;调整机构,其根据要涂覆的容器的尺寸大小来调整所述环形带与所述传送带上的容器相接触的部分的所述环形带的位置;供给机构,用来将涂覆液提供所述环形带。由于设置有所述调整结构,所以在要涂覆容器的尺寸发生改变时,不用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就可随容器尺寸的改变进行迅速地调整。由此,可以降低装置工作的时间并大幅度提高瓶子的处理个数,例如可连续处理各种尺寸的容器。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覆装置,该装置例如具有可将涂覆时留下的液体和清洗时留下的液体分开加以排出或回收的功能,由此使装置易于维修。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涉及的涂覆装置与所述目的有关,其可对容器进行涂覆,该装置包括:传送容器的传送带;环形带,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侧方,以便与所述传送带上的容器的侧面接触,从而使该容器转动;第一供给机构,其将涂覆液提供给所述环形带;第二供给机构,其将清洗液提供给所述环形带;具有排出口的托盘,其接收从所述一对环形带滴落下来的液体,并经排出口将液体排出;第一排出通道,在第一接收口处接收经所述一对托盘的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一排出处;第二排出通道,在第二接收口处接收经所述一对托盘的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二排出处;驱动机构,其使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口的上方或是第二接收口的上方。因此,这种结构可利用第一排出通路和第二排出通路,将涂覆时从托盘排出的液体与清洗时从托盘排出的液体分开,并加以排出或回收。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优选的情况为,所述驱动机构例如具有这样的结构:根据涂覆模式、清洗模式等动作模式,可将所述排出口移动到所述第一接收口的上方或是所述第二接收口的上方。
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涂覆装置具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例如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便在将涂覆液从所述第一供给机构向所述环形带提供的同时对所述传送带上容器进行涂覆的动作模式中,将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收口的上方;在将清洗液从所述第二供给机构向所述环形带供给的同时对所述环形带进行清洗的动作模式中,将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接收口的上方。
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涂覆装置还具有用来支承所述环形带、所述托盘的支承台,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这样的结构:通过移动所述支承台来移动所述托盘,从而使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口或是第二接收口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涂覆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包括一对环形带。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环形带,其以所述传送带为中心,设置在所述环形带的相反一侧;第三供给机构,其将清洗液提供给所述第二环形带;具有第二排出口的第二托盘,其接收从所述第二环形带滴落下来的液体,并经第二排出口将液体排出;第三排出通道,在第三接收口处接收从所述第二托盘经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一排出处或是第三排出处;第四排出通道,在第四接收口处接收从所述第二托盘经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二排出处或是第四排出处;第二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第二排出口位于所述第三接收口或是第四接收口的上方。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从而可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涂覆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涂覆装置在进行涂覆时的各部的配置图。
图3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涂覆装置在进行清洗时的各部的配置图。
图4是表示使用图1中所示的涂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动作模式的变化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涂覆装置,例如可适用于涂覆啤酒瓶等容器的表面。图1至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涂覆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1是俯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2及图3是将装置一部分剖切的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涂覆装置100,具有对啤酒瓶等瓶1的圆筒部表面进行涂覆的结构。作为涂覆对象的瓶1以适当的间距沿规定方向(是图1中的右方向)被传送带10进行传送。在传送带10的两侧配置有一对环形的涂覆带(环形带)11、15,他们可夹住传送带10上的瓶1。这对涂覆带11、15受到驱动而以规定的相对速度转动,该相对速度可使放置在传送带10上的沿规定方向传送的瓶1转动。例如,使转动涂覆带11低速转动,与其相比使涂覆带15高速转动,这样就使图1中传送带10上的瓶1在向着右方向移动的同时,还沿顺时针进行转动。以这种方式来转动瓶1,从而将提供给涂覆带15的表面上的涂覆液涂在瓶1的圆筒部的整个外周上。
在此构成例中,涂覆带15以比涂覆带11更快的速度被驱动而转动。被高速驱动的涂覆带15张设在驱动轮26、从动轮25、张紧辊35、36、以及成排配置的多个推压辊61上。张紧辊35、36将一定的张紧力施加给涂覆带15。由编码器81等传感器检测出涂覆带15的转速,将该转速与控制器90中的设定转速进行比较,当两者的转速不相同时,则会判定为由于涂覆带15打滑等原因而产生异常,并对此情况做出警报。
涂覆液供给部62将涂覆液提供在涂覆带15的表面上。涂覆液供给部62具有这样的结构:例如,在垂直于涂覆带15的方向上以一定间隔设置数个喷嘴,它们将涂覆液喷到涂覆带15上。在涂覆液供给部62下游侧(位于涂覆带15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刷子63,它用来使涂覆液供给部62向涂覆液15的表面所提供的涂覆液均匀分布。
清洗涂覆带15时,清洗喷嘴75能将清洗液(例如,洗涤剂、热水)喷到涂覆带15上。在清洗喷嘴75的下游侧设置有脱水辊76,在清洗涂覆带15时,脱水辊76被挤压在涂覆带15上,从而使涂覆带15脱水。
另外,受到驱动而低速转动的涂覆带11,被张设在驱动轮21、从动轮20、张紧辊31、32、以及成排配置的多个推压辊57上。由编码器82等传感器检测出涂覆带11的转速,将该转速与控制器90中的设定转速进行比较,当两者的转速不相同时,就会判定出由于涂覆带11打滑等原因而产生异常,并对此情况做出警报。
调整机构50根据作为涂覆对象的瓶1的尺寸(直径),对推压辊57的位置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根据作为涂覆对象的瓶1的尺寸来调整推压辊57的位置,从而能够随容器尺寸的改变迅速地进行调整,不必象从前那样,每当改变瓶子的尺寸时都要对装置进行改造,因此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工作时间。
多个推压辊57,它们都在辊支架51的作用下以转轴58为中心,可转动地被枢支。各辊支架51与连杆53相连接。各连杆53在导向件54的作用下可往复地运动。推压辊57在弹簧52等推压机构的作用下被挤压在瓶1上。
调整机构50在结构上,例如具有气缸55、56等执行机构。在此构成例中,这两个气缸55、56根据瓶的尺寸来调整导向件54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推压辊57的位置或是涂覆带11、15相互间的间距。
张紧辊31、32对涂覆带11施加一定的张紧力。在这里,气缸41、42等执行机构根据推压辊57的位置、即作为涂覆对象的瓶1的尺寸,对张紧辊31、32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不论瓶的尺寸为多少都可以对涂覆带15施加规定的张紧力。例如,根据控制器90对气缸55、56、41、42所发出的指示,对与推压辊57的位置相对应的张紧辊31、32的位置做调整。推压辊57的位置和张紧辊31、32的位置也可以由下述机构来调整,即:通过连杆机构来连接导向件54与用来枢支张紧辊31、32的辊支架等,按照一定的移动比例来移动推压辊57和张紧辊31、32。
如上述这样用来调整一对涂覆带11、15相互间的间距的机构,可以设置在涂覆带11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涂覆带11、15的两侧。
在清洗涂覆带11时,清洗液(例如洗涤剂、热水)可从清洗喷嘴71中喷到涂覆带11上。在清洗喷嘴71的下游侧设置有脱水辊72,在清洗涂覆带11时,脱水辊72被挤压在涂覆带11上,从而使涂覆带11脱水。
另外在此构成例中,尽管涂覆带11一侧没有设置涂覆液供给部和刷子,然而也可以将涂覆液供给部62以及刷子63设置在涂覆带11一侧。
此外,在将涂覆液供给部62以及刷子63设置在涂覆带11一侧的结构中,也可以设置用来导引容器1的导引部件来替代涂覆带15。在这种构成中,传送带10上的容器1随着涂覆带11的转动而转动。此时优选的方式为,涂覆带11被驱动,在其与容器相接触的部分,其速度方向与传送带10方向相同,并以快于传送带10的速度进行移动。
涂覆装置100的动作,例如推压辊57的位置调整、涂覆动作、清洗动作等都是由控制器90来控制的。作为涂覆对象的瓶的尺寸可以通过手动在控制器90的操作面板93上输入,也可以从上位控制器等其它装置作为电信号或指令来输入,也可以在涂覆装置100中检测出。在图1所示的构成例中,将照相机(例如,CCD照相机)91与未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作为检测瓶尺寸的检测器进行设置。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对由照相机91所输入的瓶的图像进行处理,由此可用来检测瓶子的尺寸。这样所检测到的瓶尺寸可以用来驱动调整机构50,以便与瓶尺寸相适应,也可以用来与手动输入或是从其它装置输入的瓶尺寸进行对照。在后者中检测出的瓶尺寸与输入的瓶尺寸不一致时,可以在发出警报等的同时,还可使涂覆动作停止,或开始的涂覆动作停止。
本实施方式中的涂覆装置100中具有分别排出或回收如下液体的机构,即,涂覆时从涂覆带11、15等上滴落下来的涂覆液;清洗时从涂覆带11、15等上滴落下来的涂覆液以及清洗液。下面,结合图2以及图3对该机构进行说明。在此处,图2表示在涂覆容器时(相当于后述的制造模式)的各部的配置,图3表示在清洗涂覆带时(相当于后述的结束工作模式)的各部的配置。
在涂覆带11、15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托盘116、126,它们主要用来回收从涂覆带11、15上滴落下来的涂覆液和清洗液。在排水托盘116上设置有与涂覆带11的支承、驱动等有关的机械部件,即:图1中所示的带轮20、21,张紧辊31、32,推压辊57,调整机构50等。另一方面,在排水托盘126上设置有与涂覆带15的支承、驱动等有关的机械部件,即:图1中所示的带轮25、26,张紧辊35、36,推压辊61等。
用排水托盘116、126所回收的涂覆液和清洗液都流到排出口141、151中,这些排出口分别设置在排水托盘116、126上。排水托盘116、126分别由支承台111、121来支承。
部件112与支承台111的下部相连接,所述部件112由导向台115导引。气缸113等执行机构驱动部件112,这样就使支承台111以及其所支承的构架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同样,部件122与支承台121的下部相连接,所述部件122由导向台125导引。气缸123等执行机构驱动部件122,这样就使支承台121以及其所支承的构架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在涂覆容器时,支承台111、121以及由它们所支承的排水托盘116、126等构架体,分别由气缸113、123来驱动,以便使液体的第一接收口142、152位于排出口141、151的下方。在此状态下,涂覆带11、15的表面被挤压在传送带10上的瓶1的侧面上,瓶1随着涂覆带11、15的转动而转动。此外,涂覆液供给部62将涂覆液提供给涂覆带15,并用刷子63刷均涂覆液,这样瓶1的整个外周上全都涂上了涂覆液。
涂覆液会从涂覆带11、15上滴落下来,则分别利用下方的排水托盘116、126对涂覆液进行回收,再分别流进排出口141、151。如上所述,在排出口141、15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接收口142、152。经排出口141、151流落下的涂覆液,通过第一接收口142、152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第一排出通路(管1)143、153,被排到涂覆液的回收容器(第一排出处)144、154中进行回收。回收到的涂覆液根据需要,在经过处理(例如过滤)后可再利用。
如图3所示,在清洗涂覆带11、15时,支承台111、121以及由它们所支承的排水托盘116、126等构架体,分别由气缸113、123来驱动,以便使液体的第二接收口145、155位于排出口141、151的下方。在此状态下,涂覆带11、15间的间距会变宽。在涂覆带11、15的清洗工序中,从清洗喷嘴71、75中将清洗液(例如,清洗剂、热水)分别喷射到涂覆带11、15上,清洗掉附着在它们上面的涂覆液,同时还将脱水辊72、76挤压在涂覆带11、15上,这样可对涂覆带11、15进行脱水。
通过清洗,从涂覆带11、15以及脱水辊72、76上清洗下的涂覆液和清洗液会滴落下来,则分别利用下方的排水托盘116、126对其进行回收,然后再分别流进排出口141、151。如上所述,在排出口141、15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接收口145、155。经排出口141、151流落下的涂覆液以及清洗液,通过第二接收口145、155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第二排出通路(管2)146、156,被排送到未图示的废液处理装置(第二排出处)加以回收,在经该废液处理装置处理之后,可再利用或是排放掉。
另外,在图2以及图3所示的构成例中,第一排出通路(管1)143、153独立构成,但由于通过上述排出通路的液体部是涂覆液,所以可以将第一排出通路(管1)143、153捆在一起,并导到一个回收容器中。此外,对于第二排出通路(管2)146、156,也可以在中途将它们捆在一起。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涂覆装置中,当涂覆容器时,要使排出口141、151相对于第一接收口142、152进行移动,以便使排出口141、151分别位于涂覆液的排出用的第一接收口142、152的上方,而在清洗涂覆带11、15时,要使排出口141、151相对于第一接收口142、152进行移动,以便使排出口141、151分别位于具有涂覆液的清洗液的排出用的第二接收口145、155的上方。
在此处,也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接收口142、152和第二接收口145、155来转换废液的通道,而不必通过移动排出口141、151来转换废液的通道。
通过采用这样的排出机构或回收机构,排出、回收涂覆液用的通路142、143、144(152、153、154)与清洗时排出、回收具有涂覆液的清洗液用的通路145、146(155、156)都是完全独立构成的,所以不需要转换通路用的阀门,此外,可容易地对排出机构或回收机构进行维修或清扫等。
与此相对,例如还可以是如下这样的结构,即:排出口141、151分别与通用管道相连接,经通路转改用的阀门被分成两条管道,然后导引到涂覆液的回收容器以及清洗液(包括清洗下的涂覆液)的排出通路。这种结构很容易导致涂覆液堵住该管道,从而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用来维修和清扫。此外,使用这种阀门,可想而知,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于排出口141、151分别与通用管道(即阀门的上游侧)相连接,在清洗后开始涂覆时,积存在通用管道中的清洗液随着阀门的切换而被回收到涂覆液的回收容器中。
图4是表示使用涂覆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的图。例如,将涂覆装置100设置在贴标签机(一种在容器上贴标签的装置)201与装箱器(一种将瓶子装在箱中的装置)202之间。此时涂覆装置100在贴有标签的瓶表面进行涂覆。但是,也可以将涂覆装置100设置成对贴有标签前的瓶子进行涂覆。
图5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涂覆装置的动作模式的变化例的图。例如,涂覆装置100按照配备模式M1、准备模式M2、启动模式M3、制造模式M4、结束工作模式M5的顺序来执行。
在此处,配备模式M1,例如把将要开始涂覆的瓶种类(例如,根据种类的不同而特别规定瓶的尺寸)等输入到控制器90中,根据瓶尺寸对推压辊57的位置(结果表现为涂覆带11、15之间的间距)进行设定。
准备模式M2,例如在驱动高速侧的涂覆带15的同时,还利用涂覆液供给部62将涂覆液提供给涂覆带15,使涂覆液适应涂覆带15。
启动模式M3用来驱动传送带10、高速侧涂覆带15、低速侧涂覆带11、涂覆液供给部62等,是准备在制造模式M4中进行瓶的涂覆的模式。在启动模式M3中典型的是通过对测试用瓶子进行涂覆从而来确认涂层是否合格。
制造模式M4对装有啤酒等饮料的瓶1的表面进行涂覆。
结束工作模式M5在使传送带10、涂覆液供给部62停止后,实施涂覆带11、15的清洗等。此外在结束工作模式M5中,也可以根据接下来的瓶子的种类(尺寸)来改变推压辊57的位置(结果表现为涂覆带11、15之间的间距)。这种改变称作换型。对涂覆带11、15实施清洗,从而使支承台111、121从图2所示的状态成为图3中所示的状态。即,在清洗之前使排出口141、151分别从第一接收口142、152的上方向第二接收口145、155的上方移动。此外,在清洗时,在转动涂覆带11、15的状态下从清洗喷嘴71、75向涂覆带11、15喷射清洗液,以便洗掉附着在涂覆带11、15上的涂覆液,同时还将脱水辊72、76挤压在涂覆带11、15上,以使涂覆带11、15脱水。
根据本发明的涂覆装置,例如可随容器尺寸的改变迅速地进行调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涂覆装置,例如可提供一种具有将涂覆时留下的液体和清洗时留下的液体分开加以排出或回收的功能,并易于维修的涂覆装置。

Claims (7)

1.一种涂覆装置,其对容器进行涂覆,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容器的传送带;
第一、第二环形带,其以夹住所述传送带上的容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并使所述传送带上的容器转动;
调整机构,其根据要涂覆的容器的尺寸,对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带相向的部分的间距进行调整;
第一供给机构,将涂覆液至少提供给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带中的其中一方;
第二供给机构,将清洗液分别提供给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带;
第一托盘,其接受从所述第一环形带滴落下来的液体,并通过第一排出口排出;
第二托盘,其接受从所述第二环形带滴落下来的液体,并通过第二排出口排出;
第一排出通道,在第一接收口群处接收经所述第一、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一排出处;
第二排出通道,在第二接收口群处接收经所述第一、第二排出口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排到第二排出处;
驱动机构,用于配置上述第一、第二托盘,在容器涂覆时,使上述第一、第二排出口位于上述第一接收口群上面,在清洗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时,使上述第一、第二排出口位于上述第二接收口群上面,
其中,上述第一环形带以和上述第一托盘同时移动的方式配置,上述第二环形带以和上述第二托盘同时移动的方式配置,根据上述驱动机构对上述第一、第二托盘的驱动,在清洗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时,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的间隔比容器涂覆时两者的间隔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来对所述第一环形带施加规定张紧力的可动式张紧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内侧相接触从而随着所述第一环形带的移动而旋转的调整用辊和使所述调整用辊仅移动与应涂敷的容器的尺寸对应的量的驱动机构,
所述涂敷装置还具有第二调整机构,该机构根据要涂覆的容器的尺寸或是所述调整用辊的位置来调整所述张紧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装置,用来输入与要涂覆的容器的尺寸相关联的信息;
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来使所述调整机构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在结构上具有照相机,对由所述照相机拍摄到的容器的图像进行处理,从而能推出该容器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一、第二脱水部件,在清洗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时,其分别压靠在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上,并对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进行脱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警报部,在上述第一、第二环形带的旋转速度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其发出异常警报。
CNB2004800045384A 2003-02-18 2004-02-13 涂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89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0106/2003 2003-02-18
JP040105/2003 2003-02-18
JP2003040105A JP2004261645A (ja) 2003-02-18 2003-02-18 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0886A CN1750886A (zh) 2006-03-22
CN100518958C true CN100518958C (zh) 2009-07-29

Family

ID=33112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45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8958C (zh) 2003-02-18 2004-02-13 涂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261645A (zh)
CN (1) CN10051895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37938B2 (ja) * 2005-04-26 2011-12-14 アサヒビール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5628783B2 (ja) * 2011-12-27 2014-11-19 アサヒビール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US9468945B2 (en) 2012-01-31 2016-10-18 Hewlett-Packard Indigo B.V. To apply a coating to media
JP5864361B2 (ja) * 2012-05-23 2016-02-17 アサヒビール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5579800B2 (ja) * 2012-08-06 2014-08-27 東亜工業株式会社 板材の塗装装置
CN104722440B (zh) * 2015-04-21 2017-01-18 吴伟南 一种可同时涂覆侧面的涂边机
CN107252759A (zh) * 2017-07-06 2017-10-17 佛山市南海兴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板材涂装装置
CN109926272B (zh) * 2019-04-18 2022-05-24 东莞市海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油边机的油边带浸油方法
CN115318539B (zh) * 2022-10-11 2023-05-23 靖江市富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瓶外表面涂覆专用机械手
CN117564110B (zh) * 2024-01-16 2024-04-09 河南东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板冲压预处理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3683A (en) * 1959-10-30 1963-04-02 Strunck & Co Maschf H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nd polishing containers
CN2224672Y (zh) * 1995-02-23 1996-04-17 韦绍廉 疏松云母纸双面上胶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3683A (en) * 1959-10-30 1963-04-02 Strunck & Co Maschf H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nd polishing containers
CN2224672Y (zh) * 1995-02-23 1996-04-17 韦绍廉 疏松云母纸双面上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61645A (ja) 2004-09-24
CN1750886A (zh) 200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8958C (zh) 涂覆装置
CN206840386U (zh) 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线的清灰刷油机组
GB2175823A (en) Labelling machine
CN102310960A (zh) 用于涂覆胶水的装置和方法
US7063744B2 (en) Coating device
JPS63105763A (ja) カプセル用バンド付け機械
US5653130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applying liquids to the surface of leather or similar flat materials
CN101011701A (zh) 具有变化的速度的多次性饮料容器清洗机
EP1140381B1 (en) Rinsing device
CN113602600B (zh) 一种镀膜生产用带喷码功能的自动覆膜机
EP2804702B1 (en) Adhesive spreading unit provided with a roller-cleaning device
WO2020250172A3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open-width washing of fabrics
US2788150A (en) Machines for labelling bottles and the like
JPH0159221B2 (zh)
US20050067111A1 (e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high output label application
AU612511B2 (en) Filtering equipment
JP3875643B2 (ja) 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CN110371344B (zh) 一种烟花包装线的滚胶撸纸装置与包装方法
JPH06178957A (ja) ロールコータ
JP4720237B2 (ja) 塗料供給装置及び方法
US482888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ating the rims of containers
US3169081A (en) Carton coating apparatus
EP0728667A1 (en) Liquid fi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0173875B1 (ko) 헤드드럼의 로터리 트렌스 공급 및 접착시스템의 접착제 도포장치
DE19714794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Dekorieren von Gebinden und ein nichtzylindrisches Gebind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5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5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