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5812C - 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5812C
CN100515812C CNB2006101392617A CN200610139261A CN100515812C CN 100515812 C CN100515812 C CN 100515812C CN B2006101392617 A CNB2006101392617 A CN B2006101392617A CN 200610139261 A CN200610139261 A CN 200610139261A CN 100515812 C CN100515812 C CN 1005158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ust
hook portion
air condition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392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5544A (zh
Inventor
鸟羽祐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hin Co Ltd
Keihin D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ihin D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hin D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ihin Doc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5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5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58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58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所采用的蒸发器(14)中,在使制冷剂流通的一组配管(28a、28b)的端部设有连接部件(30),在所述连接部件(30)安装能防止灰尘等通过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侵入蒸发器(14)内部的防尘盖(52)。该防尘盖(52)包括主体(54)和钩部(60),该主体(54)具有对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进行封闭的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该钩部(60)相对于该主体(54)突出形成,并在使该主体(54)从连接部件(30)脱离时受到拉拔。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该防尘盖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封闭冷却部的通路。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具有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和加热空气的加热器芯,并使该经过冷却的空气和经过加热的空气以所需混合比例混合,通过从朝车室内开口的多个吹风口选择性地送风,进行所述车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包括上述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配置于通过车辆隔壁而与发动机室分离的车室内侧,并与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室内的压缩机等通过配管及连接部件连接。并且,通过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经由高压侧的配管和连接部件导入到蒸发器,并在该蒸发器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经由低压侧的配管再次循环到所述压缩机。
在该蒸发器中,例如构成制冷剂通路的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配管的端部与单一的部件连接,在该部件上形成有与制冷剂通路连通的一组连接孔。并且,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配管经由所述部件而与发动机室侧的配管和连接部件连接。此时,部件的连接孔朝向外部开口,因此在将蒸发器与发动机室侧的连接部件连接之前,灰尘等有可能会通过该连接孔而侵入蒸发器的内部。
为了防止灰尘等这样侵入蒸发器内部,公知有对部件的连接孔进行封闭的盖。该盖对应于一组连接孔而分别单独地设置,并通过将比所述盖的端面突出的封闭部插入所述连接孔中来封闭所述连接孔(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11733号公报)。
但是,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11733号公报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对设置于部件的一组连接孔分别安装单独的盖,所以安装作业复杂,而且零件数量增大。
此外,当为了使部件与发动机室侧的连接部连接而从部件取下盖时,由于必须分别单独地取下所述盖,所以导致拆装所述盖时的作业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当使盖从部件脱离时,由作业者把持该盖的头部进行拉拔,以使该盖从该部件离开,但是希望更加可靠且简便地将该盖相对于所述部件取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该防尘盖相对于冷却部的连接部位能够方便地装卸,并且能够可靠地对在该连接部的端面开口以使制冷剂流通的连通孔进行封闭。
附图说明
通过如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将更加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其中附图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示出在应用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盖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使防尘盖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脱离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防尘盖安装在蒸发器的连接部件上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使图2的防尘盖从连接部件脱离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的防尘盖安装于连接部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5是示出图2的防尘盖安装于蒸发器的连接部件的状态的局部剖面放大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5的钩部被第二壳体向主体侧按压而转动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尘盖安装在蒸发器的连接部件上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示出图7的防尘盖安装于连接部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9是示出图7的防尘盖安装于连接部件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防尘盖安装在蒸发器的连接部件上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防尘盖安装于连接部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12是示出图10的防尘盖安装于连接部件的状态的局部剖面放大侧视图。
图13是示出使罩部件从图10的主体脱离的状态的防尘盖单体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参考标号10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尘盖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如图1所示,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0包括:在内部构成空气的各个通路的罩体12;设置于所述罩体12的内部并对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冷却部)14;以及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芯(未图示)。
罩体12包括收纳蒸发器14和加热器芯的第一壳体16、以及安装于该蒸发器14侧部的第二壳体18。
在第一壳体16上具有面吹风部20、除霜吹风部22和脚吹风部24,该面吹风部20将在该第一壳体16内混合的混合风朝车室内乘员的头部附近送出;该除霜吹风部22靠近所述面吹风部20并朝车辆的前挡风玻璃附近送风;该脚吹风部24朝所述车室内乘员的脚部附近送风。
并且,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箱状的蒸发器14的本体部26通过开口部(未图示)插入在第一壳体16中。该蒸发器14从本体部26的侧部延伸,并具有一组用于使制冷剂循环流通的配管(通路)28a、28b以及与该配管28a、28b的端部连接并与来自发动机室侧的配管(未图示)相连接的连接部件(连接部)30。另外,在配管28a、28b中,通过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未图示的压缩机(例如压气机compressor)所压缩的制冷剂和经过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循环流通。另一方面,发动机室侧的配管与未图示的压缩机等连接,并且其端部经由连接部连接成一体。并且,所述连接部与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连接部件30连接,从而使制冷剂经由所述连接部和连接部件30在配管内循环流通。
即,由未图示的压缩机压缩的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发动机室侧的一个配管(未图示)和连接部导入到连接部件30,并通过膨胀阀32而成为低温·低压的雾状,然后通过与该连接部件30连接的一个配管28a而供给到蒸发器14的本体部26。此外,制冷剂在本体部26中与在罩体12内流通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再通过作为低压侧的另一配管28b和连接部件30供给到发动机室侧的配管,从而向所述压缩机进行循环。
另外,连接部件30和配管28a、28b的一部分被收纳在第二壳体18内;在该连接部件30中内置有膨胀阀32,该膨胀阀32通过使高压的制冷剂急剧膨胀而使其成为低压雾状。
如图1~图6所示,连接部件3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其一端面侧连接有与本体部26相连接的一组配管28a、28b,该一组配管28a、28b以预定间隔分开。另外,在连接部件30的另一端面侧具有平面状的安装面(端面)34,(参照图3)在所述安装面34上连接有与配置于发动机室侧的压缩机等相连接的连接部(未图示)。另外,该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中在大致铅垂方向上延伸,并形成为平面状。
在该连接部件30上具有:在安装面34侧开口并与一个配管28a相连接的第一孔部36和与另一配管28b相连接的第二孔部38;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之间,并与使所述连接部件30和连接部(未图示)连接的螺栓(螺纹部)40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42(参照图5)。
从未图示的压缩机向第一孔部36供给高压制冷剂,同时,第二孔部38与所述第一孔部36在大致水平方向上离开预定间隔,并且流通有从本体部26向所述压缩机循环的低压制冷剂。另外,第一孔部36被形成为直径比第二孔部38小。
另外,在连接部件30的内部设有膨胀阀32,该膨胀阀32用于对导入到第一孔部36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控制,该膨胀阀32通过从连接部件30的侧部突出的隔膜部44使未图示的阀部自由移位。由此能够通过膨胀阀32控制压力并供给到蒸发器14的本体部26。
在连接部件30中,对应于第一孔部36和第二孔部38的内周直径的不同,第一孔部36侧相对于第二孔部38侧被形成为宽度窄的形状。
如图5所示,螺栓40由形成为轴状的长的双头螺栓构成,其一端部旋合在螺纹孔42中,并通过螺母46固定于连接部件30上,同时,另一端部从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突出预定长度。
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18从侧方安装在安装有蒸发器14的第一壳体16的开口部(未图示),从而该开口部由所述第二壳体18封闭。另外,在第二壳体18的内部收纳有从蒸发器14的侧部突出的配管28a、28b的一部分和连接部件30。另外,第二壳体18在蒸发器14的上游侧的位置具有:用于从未图示的风扇导入空气的导入通路48;以及朝向收纳于第二壳体18内部的所述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开口的开口孔50。如图1~图3所示,该开口孔50形成为长孔状且具有比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的表面积稍大的开口面积。
下面,对安装于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并封闭第一和第二孔部(连通孔)36、38的防尘盖52进行说明。
如图2~图5所示,该防尘盖52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制材料形成,并且包括:与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抵接的主体(本体部)54;相对于所述主体54呈圆筒状突出并且分别插入到该连接部件30的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中的第一和第二嵌合部(插入部)56、58;以及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主体54挠曲自如,并且在使防尘盖52从连接部件30脱离时可供作业者拉拔的钩部60。
主体54形成为板状,如图4所示,其长度尺寸L1被形成为比安装面34的长度尺寸L2稍小(L1<L2),并且,与该长度尺寸L1大体垂直的主体54的宽度尺寸W1被形成为与安装面34的宽度尺寸W2大体相同
Figure C20061013926100081
另外,主体54与钩部60的厚度尺寸被形成为大体相同(参照图5)。
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在主体54的长度方向上离开预定间隔而配置。并且,第一嵌合部56的外周直径被形成为与第一孔部36的内周直径大体相同;在所述第一嵌合部56的外周面设有多个朝径向外侧突出的肋62(参照图5和图6)。该肋62沿着第一嵌合部56的外周面等角度间隔设置。
另外,第二嵌合部58配置在当第一嵌合部56插入第一孔部36时与连接部件30的第二孔部38相对的位置,且形成为与该第二孔部38的内周直径大体相同。并且,在第二嵌合部58的外周面设有多个朝径向外侧突出的肋62(参照图5和图6),该肋62沿着第二嵌合部58的外周面等角度间隔设置。
即,当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分别插入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时,肋62一边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的内周面滑动一边移位。因此,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通过形成得比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的内周直径稍大的所述肋62而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嵌合。
此外,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主体54的大致中央部,在第一嵌合部56和第二嵌合部58之间的位置上形成插通孔64,在所述插通孔64中插入与螺纹孔42螺纹连接的螺栓40和螺母46。该插通孔64的直径设定为比所述螺栓40和固定该螺栓40的螺母46的外周直径大。
另一方面,钩部60经由一组臂部66而设置在设有第二嵌合部58的主体54的一端部。该钩部60被设置为以该钩部60与臂部66的交界部位为支点转动自如,以便从相对于所述主体54大致垂直的直立状态接近该主体54侧。另外,钩部60能够在从所述直立状态(参照图5)到与主体54重叠的大致水平状态(参照图6)的大致90度的范围内转动。另外,钩部60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为切成长方形状且截面为大致U字形。
即,在没有对该钩部60施加载荷的通常情况下,钩部60在其与主体54之间所产生的弹力的作用下保持为相对于该主体54大致垂直的直立状态(参照图5);当对该钩部60施加朝向主体54侧的方向的载荷时,钩部60克服该钩部60的弹力而向与该主体54接近的方向转动最大约90度从而成为大致水平状态(参照图6)。此时,钩部60以臂部66与主体54的接合部为支点而转动移位。
如图4所示,由于臂部66形成为朝向从主体54的一端部离开的方向宽度逐渐增大的二叉状,所以经由所述臂部66而连接的钩部60的外侧宽度尺寸W3和内侧宽度尺寸W4被设定为比主体54的宽度尺寸W1大(W3、W4>W1)。由此,当钩部60转动而与主体54大致平行重叠时,能够避免该钩部60与主体54在其宽度方向上重叠。
设有第一嵌合部56的主体54的另一端部侧形成为朝向其顶端逐渐变细的锥状,并且其端部形成为圆弧状。由此,在钩部60转动而与主体54重叠的大致水平状态下,能够避免该钩部60的顶端与主体54的另一端部重叠。
这样,防尘盖52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在使钩部60转动而成为与主体54大致平行状态时(参照图6),能够避免该主体54和钩部60在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重叠的形状。因此,当使钩部60转动到大致水平状态时,不会使防尘盖52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增大。
另外,钩部60的长度设定为当该钩部60转动而成为与主体54大致平行状态时,其顶端部相对于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位于内周侧(参照图4)。
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尘盖52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构成基本如上所述。下面对将所述防尘盖52相对于蒸发器14的连接部件30进行安装之后,将第二壳体18相对于第一壳体16进行组装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相对于在第一壳体16内收纳了本体部26的蒸发器14,在其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上安装防尘盖52。具体而言,把持防尘盖52使得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位于所述安装面34侧,然后将该第一嵌合部56插入第一孔部36中,同时,将第二嵌合部58插入第二孔部38。此时,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的肋62一边沿着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的内周面滑动一边插入,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与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嵌合,从而能够防止防尘盖52相对于连接部件30脱落。
这样,通过事先将防尘盖52安装于连接部件30,能够可靠地防止灰尘等从外部通过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而侵入蒸发器14的内部。
接着,从连接部件30侧的侧方相对于第一壳体16安装第二壳体18。此时,以开口孔50成为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侧的方式使第二壳体18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向第一壳体16靠近,并将第二壳体18的端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16的开口部(未图示),同时,将连接部件30和一部分配管28a、28b收纳在该第二壳体18的内部。
此时,随着第二壳体18向第一壳体16侧靠近,如图6所示,通过该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附近的内壁面18a将钩部60向连接部件30侧按压,从而该钩部60一边朝向主体54侧转动一边移位。换言之,钩部60以其与臂部66的交界部位为支点而向主体54侧慢慢转动并靠近,从而成为与该主体54大致平行的大致水平状态。
然后,当使第二壳体18进一步靠近第一壳体16侧,从而使所述第二壳体18安装在了所述第一壳体16的侧部时,由于钩部60的长度被设定为使得该钩部60的顶端部比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更靠内周侧,因此如图5所示,能够解除钩部60被该第二壳体18的内壁面18a向下方按压的状态,从而该钩部60在其弹力作用下在离开主体54的方向上转动。由此,钩部60经由开口孔50而恢复为相对于主体54大致垂直的直立状态。
最后,经由防尘盖52的插通孔64使螺栓40的一端部侧与螺纹孔42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母46紧固,从而使所述螺栓40以从安装面34向所述防尘盖52侧突出的状态固定。
此时,由于连接部件30的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被防尘盖52可靠地封闭,因此也能够避免在安装螺栓40时所产生的灰尘等侵入。
接着,在将这样安装有防尘盖52的连接部件30与连接于发动机室侧的压缩机等的连接部(未图示)连接之前,由未图示的作业者把持从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向外部突出的钩部60,并在从所述连接部件30离开的方向上拉拔。由此,使防尘盖52从连接部件30脱离。具体而言,使嵌合于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的第一和第二嵌合部56、58脱离。
另外,使连接于未图示的压缩机等的连接部(未图示)与防尘盖52脱离后的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抵接,并在贯通插入所述连接部件30的螺栓40后,通过未图示的紧固部件连接。由此,使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蒸发器14和配置于发动机室的压缩机等通过连接部件30和连接部而连接。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蒸发器14的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安装能够封闭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的防尘盖52,同时,在该防尘盖52的主体54上设置转动自如的钩部60,并且,相对于第一壳体16安装第二壳体18,然后使所述钩部60从连接部件30所面对的所述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向外部突出。由此,通过安装单一的防尘盖52能够同时且简便地封闭连接部件30的一组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并且当不需要该防尘盖52时,能够通过拉拔钩部60而简便地使其脱离。
其结果,当使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与连接于发动机室内的压缩机等的连接部连接时,能够缩短使防尘盖52从连接部件30脱离的作业时间,并且能够在进行该连接作业之前预先安装防尘盖52,因此能够尽量地阻止灰尘等侵入蒸发器14内。
另外,即使安装有在连接部件30的安装面34上突出的紧固用螺栓40时,也能够通过在防尘盖52上设置可使该螺栓40插入贯通的插通孔64来适当地避开所述螺栓40。因此对于具有螺栓40的连接部件30,也能够通过所述防尘盖52可靠封闭第一和第二孔部36、38。
另外,防尘盖52与安装于第一壳体16的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接近配置。因此,在使所述第二壳体18接近预先安装有防尘盖52的连接部件30而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6上时,能够通过该第二壳体18向主体54侧按压钩部60而使其转动移位。此时,由于钩部60是以能够避免与主体54重叠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形成的,因此所述钩部60和主体54不会在其厚度方向上重叠,从而能够抑制防尘盖52的厚度尺寸的增大。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防尘盖52的厚度增大所引起的该防尘盖52与第二壳体18接触而导致组装性降低,从而能够良好地组装第一和第二壳体16、18。
另外,设定所述钩部60的长度,使得当钩部60转动而与主体54大致平行时,钩部60比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的内周面靠内侧。由此,当安装了第二壳体18时,所述钩部60不会被第二壳体18的内壁面18a按压,从而所述钩部60能够在其弹力作用下经由开口孔50适当地恢复为相对于所述主体54大致垂直的直立状态。因此,在安装了第二壳体18后,能够使钩部60再次朝开口孔50的外部突出,从而作业者能够利用所述钩部60使防尘盖52可靠且简便地从连接部件30脱离。
下面,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防尘盖100如图7~图9所示。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盖52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尘盖100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盖5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与主体54的一端部连接的钩部102上设有第一和第二弯折部104、106,并且相对于所述主体54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侧略微偏移设置。
在该防尘盖100中,截面大致为U字形的钩部102与主体54的一端部连接,并且所述钩部102包括:以与所述主体54的接合部位为支点向另一端部侧倾斜预定角度的第一弯折部104(参照图9);以及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04接合并以与该第一弯折部104的交界部位为支点向大致铅垂方向弯折的第二弯折部106。即,第二弯折部106形成为与主体54大致垂直(参照图9)。
通过这样的结构,当钩部102转动而与主体54大致平行时(图9中的双点划线形状),第一弯折部104以与主体54的接合部位为支点向上方突出地弯曲,第二弯折部106弯折为与所述主体54大致平行。
这样,在钩部102上分别任意设定第一和第二弯折部104、106的长度,并且,通过改变该第一弯折部104和第二弯折部106的交界部位的位置,能够在所述钩部102转动而与主体54大致平行、即在安装第二壳体18时,将所述钩部102的顶端位置调整到所需的位置。即,可以根据主体54的另一端部的位置、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的内周面形状和位置、以及该第二壳体18的内壁面18a与主体54之间的间隙等,来改变所述第一和第二弯折部104、106的设定条件(例如长度尺寸)。由此能够可靠且简便地防止钩部102与主体54在其厚度方向上重叠而导致防尘盖100的厚度尺寸增大。
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通过使钩部102的顶端形状成为由单一半径构成的半圆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盖52的钩部60相比,能够确保与第二壳体18的开口孔50的内周面的间隔距离更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防止对第二壳体18的内壁面18a的勾挂,并且能够在安装第二壳体18后使钩部102经由开口孔50再次向外部突出。
下面,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防尘盖120如图10~图13所示。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尘盖52、10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防尘盖120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尘盖52、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用罩部件126覆盖插入贯通在插通孔124中的螺栓40,并使所述罩部件126与所述主体122卡合为一体。
在该防尘盖120中,具有在插通孔124的内周侧突出的一组凸缘部128,该凸缘部128被设置在沿着插通孔124的周向隔开预定间隔的位置(参照图13)。
另外,如图12所示,罩部件126形成为有底筒状,并被安装为使其开口的一端部位于螺栓40侧,并且在另一端部侧形成有环状的环部130。即,作业者通过在从连接部件30离开的方向上拉拔环部130,能够通过罩部件126使所述防尘盖120从连接部件30容易地脱离。
在该罩部件126的一端部侧设有从其外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边缘部132、134。该第一和第二边缘部132、134以预定长度朝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分组设置在沿外周面的周向隔开预定间隔的位置上。
第一边缘部132与插入插通孔124中的罩部件126的一端部大致形成在同一平面上;第二边缘部134被形成为相对于该第一边缘部132沿所述罩部件126的轴线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参照图12)。
另外,如图13所示,将第一边缘部132插入插通孔124中并位于一组凸缘部128之间,然后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部132、134分别接近凸缘部128的方向使所述罩部件126旋转预定角度。由此,凸缘部128分别插入在一组第一边缘部132和第二边缘部134之间,并且形成于该第二边缘部134的端部的卡定爪138(参照图13)与凸缘部128的端部卡合。
即,第一和第二边缘部132、134的间隔距离被设定为与凸缘部128的厚度尺寸大体相同或者比该凸缘部128的厚度尺寸稍大。
由此,在罩部件126相对于插通孔124的旋转移位受到限制的同时,凸缘部128卡合在第一和第二边缘部132、134之间,从而能够限制所述罩部件126在轴线方向上的移位。其结果,罩部件126经由插通孔124成为与主体122安装成一体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结构,当螺栓40安装于连接部件30时,通过罩部件126能够简便且可靠地围绕从所述连接部件30突出的螺栓40。因此,能够防止灰尘等附着于刻在螺栓40的外周面的螺纹部40a,随之能够在通过所述螺栓40将连接部件30连接于发动机室侧的连接部(未图示)时,顺利地进行该连接作业。
另外,通过设置于罩部件126的环部130能够使防尘盖120从连接部件30一体且简便地脱离。因此,通过连接部件30能够缩短使车辆用空调装置10和连接于压缩机等的连接部连接时的作业时间。
另外,使罩部件126相对于防尘盖120的主体122转动预定角度,通过这样的简便的装配作业能够使罩部件126与所述主体122安装成一体。
另外,在不需要罩部件126的情况下,不相对于主体122的插通孔124安装所述罩部件126,而是能够用作包括所述主体122和钩部60的防尘盖120。
另外,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各种结构。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0)在罩体(12)内具有对空气进行冷却以供给冷风的冷却部(14),在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中,在所述冷却部(14)上连接有使制冷剂循环的一组通路(28a、28b),所述防尘盖安装于连接部(30)上,所述连接部(30)具有分别与该通路(28a、28b)连接并连通的连通孔(36、38),所述防尘盖对在所述连接部(30)的端面(34)上开口的所述连通孔(36、38)进行封闭,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的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盖包括:
本体部(54),该本体部(54)安装于所述连接部(30)的端面(34)上,并具有插入所述连通孔(36、38)中的一组插入部(56、58);和
钩部(60、102),该钩部(60、102)相对于所述本体部(54)倾斜预定角度而接合,并被设置为向该本体部(54)侧转动自如,
在所述钩部(60、102)向所述本体部(54)转动时,在所述连接部(30)的端面(34)上,该钩部(60、102)配置在避开了所述本体部(54)的该本体部(5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60、102)经由与所述连接部(30)的端面(34)相对的罩体(12)的开孔(50)而直立为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0)的端面(34)大致垂直,并通过所述开孔(50)露出于所述罩体(1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60、102)与所述罩体(12)的内壁面(18a)抵接,从而向所述本体部(54)侧转动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部(54)具有与配置于所述连接部(30)的端面(34)上的螺纹部(40)相对,并用于使该螺纹部(40)插入的插通孔(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60、102)被形成为切除了与所述本体部(54)相对的大致中央部的中空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60)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当该钩部(60)转动而与所述本体部(54)大致平行时位于所述开孔(50)内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60)的内侧宽度尺寸(W4)被设定为与所述本体部(54)的宽度尺寸(W1)大致相同或比所述本体部(54)的宽度尺寸(W1)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60、102)经由一组臂部(66)与所述本体部(54)的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102)具有:与所述本体部(54)接合的第一弯折部(104);以及
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04)倾斜预定角度而弯折并与其接合的第二弯折部(106)。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体部(122)上装卸自如地设置有罩部件(126),该罩部件(126)与安装于所述连接部(30)的螺纹部(40)相对,并围绕该螺纹部(40)。
CNB2006101392617A 2005-09-20 2006-09-20 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58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1609A JP4441468B2 (ja) 2005-09-20 2005-09-20 車両用空調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防塵用キャップ
JP2005271609 2005-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5544A CN1935544A (zh) 2007-03-28
CN100515812C true CN100515812C (zh) 2009-07-22

Family

ID=37953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3926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5812C (zh) 2005-09-20 2006-09-20 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41468B2 (zh)
CN (1) CN10051581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4194B2 (ja) * 2008-04-23 2013-04-1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429122B2 (ja) * 2010-09-22 2014-02-2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シールキャップ
DE102014211768A1 (de) * 2014-06-18 2015-12-2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Befestigungsanordnung
JP6809405B2 (ja) 2017-07-31 2021-01-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シールキャップ
CN112628889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慈溪市富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式超低温冷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83747A (ja) 2007-04-05
CN1935544A (zh) 2007-03-28
JP4441468B2 (ja) 201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5812C (zh) 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防尘盖
US6802699B2 (en) Motor mounting structure
CN109311365B (zh) 连杆机构
CN109774415A (zh) 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及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
US10525795B2 (e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device
KR100728732B1 (ko) 에어벤트의 댐퍼도어 축 결합구조
JP498187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防塵用キャップ
KR101465978B1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CN108928208B (zh) 车辆用空调的送风装置
CN220206007U (zh) 转接件、风管组件及空调
KR20100029881A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KR101960663B1 (ko) 차량 증발기용 온도센서장치 및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21146647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KR20060081141A (ko) 자동차용 공조유니트의 링크 결합구조
CN100572944C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百叶窗式格栅窗
EP4206010A1 (en) Vehicle air vent
KR20050104116A (ko) 자동차 공조장치용 송풍장치
KR100694614B1 (ko) 차량용 공기조화기의 송풍장치
KR200443748Y1 (ko)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의 덕트연결구조
KR200338932Y1 (ko) 에어 인테이크 박스의 씰링 구조
KR200239958Y1 (ko) 공조용케이스의도어결합장치
JP2004092594A (ja) 遠心式送風機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31360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필터 조립구조
JP4225423B2 (ja) 空調用ダクト接続構造
KR200338931Y1 (ko) 송풍 유니트 케이스의 레지스터 안착부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