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5940C -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 Google Patents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5940C
CN100505940C CNB2006100874519A CN200610087451A CN100505940C CN 100505940 C CN100505940 C CN 100505940C CN B2006100874519 A CNB2006100874519 A CN B2006100874519A CN 200610087451 A CN200610087451 A CN 200610087451A CN 100505940 C CN100505940 C CN 10050594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adio
letter
wireless chan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874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8410A (zh
Inventor
早坂光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8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8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59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594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LAN的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基站设备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具有通过无线信道与终端通信的通信装置、信道选择装置、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噪声电平的检测装置和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另一系统的无线LAN信号的确定装置;单元设置装置,将两个无线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为通信单元并将另一个设置为检索单元;信道设置装置,设置通信的无线信道;状态检测装置,基于检测装置和确定装置的输出检测信道的状态;检索装置,基于检测装置和确定装置的输出检索最优无线信道;候选信道设置装置,设置最优无线信道;以及切换控制装置,在检索到的无线信道优于已被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时,用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来替换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

Description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无线电)LAN(局域网)系统中例如用作接入点的设备,以及用于切换该设备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的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同样在国内,被布置为无线连接在各种电子装置之间的无线LAN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建立。在无线LAN系统的情况下,由于无需布置LAN线缆,因此没有LAN线缆暴露在室外,不会破坏好的景观,并且还可以灵活地选择这些设备的安装位置。
在无线LAN系统中,一般是这样布置的,即可以使用多个无线信道(无线通信信道)并且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经常被选择和改变。现在,将描述如图9所示的传统无线LAN系统300中的无线信道。
如图9所示的无线LAN系统300基本上由用于选择和改变无线信道的基站设备301和终端单元401构成。基站设备301和终端单元401例如等同于安装在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在下文中仅被称为笔记本PC)中的无线LAN卡和构建在连接到无线LAN系统的各种电子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中的无线LAN模块单元。
因此,基站设备301和终端单元401被连接到主机设备(图中以“主机”指示),这些主机设备是诸如笔记本PC之类的电子装置,所述笔记本PC向基站设备301和终端单元401提供将被发送的数据,或者接收和处理从基站设备301和终端单元401接收到的数据,并且该笔记本PC是位于比基站设备301和终端单元401更高级别上的设备。
在如图9所示的传统常见无线LAN系统中,无线信道的改变被粗略分类成两类,即(1)改变到由来自终端单元401的主机设备的请求指定的无线信道,和(2)改变到由基站设备301中的硬件开关309指定的无线信道。
首先,对于基于来自终端单元401的主机设备的请求而改变的情况,例如,当客户(用户)在通信期间向终端单元401的主机设备发布信道改变指令时,指定无线信道改变请求信号422被从终端单元401的主机设备提供到信号处理单元406。该指定无线信道改变请求信号422作为发送数据被提供给调制/解调单元405,并被上变频到IF发送信号。
在调制单元405中形成并上变频的IF发送信号被提供到频率变换单元404,在频率变换单元404中,它被上变频到RF发送信号。然后,该RF发送信号在RF发送/接收单元403中被放大并从天线402发送出去。所发送的RF信号被基站设备301中的天线302接收,穿过基站设备301的接收系统的电路部分并作为无线信道改变请求信号被提供到控制单元307。
现在,控制单元307中断与终端单元401之间的通信,并向频率合成器单元308提供用于改变无线信道的控制信号。频率合成器单元308改变RF本地信号的频率以对应于来自终端单元401的请求,并改变基站设备301的无线信道。因此,无线信道的改变是根据来自终端单元401一侧的主机设备的要求来执行的。
用于执行指定无线信道改变的另一方法是通过为基站设备301提供的硬件开关单元309来执行的。通过将硬件开关单元309设置到指定的无线信道,指定无线信道改变请求信号被从硬件开关单元309提供到控制单元307。
控制单元307将用于改变无线信道的控制信号提供到频率合成器单元308。频率合成器单元308改变RF本地信号的频率以对应于硬件开关单元309的设置,并且改变基站设备301的无线信道。因此,硬件开关单元309的设置由基站设备301的用户改变,从而实现到用户所需无线信道的改变。
但是,对于在上述传统的普通无线LAN系统中的信道改变,由于不存在选择无线信道的引导原则,因此如果用户不知道使用中的环境电波状况,则无法一直选择最优的无线信道。因此,存在无法一直保持正确的通信状态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96595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使基站设备能够从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检测出最优的无线信道来进行通信,能够通过显示设备将该检测出的无线信道告知用户,或者能够在无线LAN系统的基站设备启动时,或在从无线LAN系统的终端单元接收到用于切换无线信道的切换要求时,自动改变检测到的无线信道。
利用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96595中公开的技术,可以在基站设备启动时,或在从终端单元接收到用于切换无线信道的切换要求时,通过最优的无线信道在基站设备和终端单元之间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4-96595中公开的技术的情况下,由于其结构而无法在设置了最优无线信道并且在基站设备和终端单元之间建立了无线LAN连接之后检索另一通畅(clear)的无线信道。这是因为基站设备必须在天线处改变其自己的频率,以便调查除了当前设置的无线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的电波状况。
电波状况(电波环境)随时都在改变。即使某个信道在某一时刻是通畅无线信道,它也不是一直如此。因此,为了一直选择最优无线信道,需要周期性地搜索通畅无线信道。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4-96595中公开的技术的情况下,在连接到无线信道之后,除非连接的信道通过中断通信被释放,否则不能执行检测最优无线信道的过程。
此外,在如图9所示的传统无线LAN系统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4-96595中公开的无线LAN系统中,当改变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时,在执行改变无线信道的过程的同时基站设备和终端单元之间的无线LAN连接被断开。因此,两者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被暂时停止。
具体而言,传统的无线信道改变处理一般是通过重启基站设备中的整个无线系统301来实现的。一般而言,该重启过程要花费几秒钟的时间。因此,当需要实时能力的数据(例如视频数据)被发送和接收时,存在以下问题:视频被停止例如几秒,从而损害观者的便利性。
鉴于此,本发明用于在合适的时刻,在无线LAN系统中检索最优无线信道,以快速地切换无线信道,从而使通信不会受到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LAN系统的基站设备,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该无线单元包括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与终端单元通信的通信装置、用于选择由所述通信装置使用的所述无线通信信道的信道选择装置、用于检测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到的噪声信号的接收电平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确定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另一系统的无线LAN信号的确定装置。所述基站设备还包括:单元设置装置,用于在启动时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为用于与所述终端单元通信的无线单元,并且将其余无线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为用于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单元;信道设置装置,用于选择和设置关于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的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状态检测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与所述终端单元连接通信线路之后,在每个预定定时处,基于来自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的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和来自所述确定装置的确定输出来检测正被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通信状态;检索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与所述终端单元连接通信线路之后,在所述通过控制所述信道选择装置来进行检索的无线单元中,在每个所述预定定时处,基于来自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的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和来自所述确定装置的确定输出来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候选信道设置装置,用于将由所述检索装置检索出的所述最优无线通信信道设置为关于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的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候选;以及切换控制装置,用于在由所述检索装置检索出的作为所述候选的无线通信信道具有比已被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更好的通信状态时,用将被切换用于与终端单元通信的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来替换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并且将除了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之外的一个无线单元新切换到用于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设备具有两组或更多组具有通信装置和信道选择装置的无线单元。当启动时,设置装置使一个无线单元被用于与终端单元通信,而使另一无线单元被用于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最优无线通信信道由检索装置在每个预定定时处检索,其检索基于来自被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的检测装置和确定装置的关于多个可用无线通信信道上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平的信息和关于对是否存在无线LAN信号的确定的信息。
由检索装置检测出的最优无线通信信道可以正确地通信,这是因为它既不具有信号电平大于预定值的噪声,也不具有另一无线LAN系统的无线LAN信号。当检索装置检测出比当前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更好的无线通信信道时,切换控制装置执行控制,以使得无线通信信道可以与整个无线单元一起被切换。
因此,即使通过连接无线通信信道来执行实际的通信,也可以在良好的信道状况下快速切换无线通信信道,并且可以在完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继续通信,而不会导致诸如长期中断当前通信之类的缺陷。
换言之,即使用户根据通信状况的改变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周期性地检测可以最好地通信的通畅无线通信信道,并且可以切换到该通畅信道,而不会导致为了切换无线通信信道而使通信中断相对较长时间段(例如几秒到几十秒)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通信期间也可以周期性地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此外,当检测到最优无线通信信道时,可以快速改变(切换)无线通信信道,而不会中断通信。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其提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由应用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构成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基站设备101的RF单元104和105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基站设备101中执行的整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跟在图3中的过程之后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最优无线信道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RF单元切换判决和切换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用于说明传统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方法和程序的优选实施例。
[无线LAN系统概述]
图1是用于说明通过使用应用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而布置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优选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100由作为接入点的基站设备101和台站终端单元(在下文中仅称为终端单元)201构成。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都等同于安装在笔记本PC中的无线LAN卡和构建在各种电子装置(例如连接到无线LAN系统的个人计算机)中的无线LAN模块单元。
因此,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分别通过接口107和209连接到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主机设备(在图1中以“主机”指示),所述个人计算机是向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提供发送数据的电气设备,并且接收和处理通过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接收到的接收数据。主机设备位于比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更高的级别上。
另外,可以通过各种无线通信协议将基站设备101与终端单元201相连。但是,该优选实施例将被描述为假设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在无线LAN中执行遵循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1的无线通信,所述IEEE802.11是因特网协议标准。
如图1所示,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具有连接到天线102的RF单元104、连接到天线103的RF单元105和用于控制这两个RF单元104和105的控制单元106。换言之,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1具有两个通信系统,即由天线102和RF单元104构成的第一通信系统和由天线103和RF单元105构成的第二通信系统。
这里,控制单元106是由CPU(中央处理单元)1061、ROM(只读存储器)1062和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063构成的微型计算机,这些组件通过CPU总线互连并且控制该基站设备101的每个部分。此外,该控制单元106具有计时器(时钟电路)1064并且具有测量正确时间的功能。
另一方面,终端单元201是用于无线LAN系统的传统终端,并且具有天线202、RF发送/接收单元203、频率变换单元204、调制/解调单元205、信号处理单元206、控制单元207和频率合成器单元208。虽然未示出,但是与基站设备101的控制单元106一样,控制单元207也是具有CPU、ROM、RAM等的微型计算机并且控制该终端单元201的每个部分。
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可以通过经由预定的无线通信信道在它们之间连接通信线路来彼此通信。此外,在该优选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100中,在一直使用最优无线信道时,基站设备101例如无中断地发送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从而使终端单元201可以无中断地接收这些数据。
[基站设备101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基站设备101的结构和基本操作。如图1所示,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1具有两个RF单元,即RF单元104和RF单元105。图2是用于说明这些RF单元104和105的结构的框图。换言之,为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1提供的RF单元104和105中的每一个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
如图2所示,RF单元104和105中的每一个具有RF发送/接收单元301、频率变换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信号处理单元304和频率合成器单元305。此外,调制/解调单元303具有接收信号电平检测单元306,而信号处理单元304具有解调数据判决单元307。
RF单元104和105中的每一个可以实现通信功能、状态检测功能和检索功能,所述通信功能经由预定的无线信道将通信线路与终端单元201相连并在控制单元106的控制下发送和接收数据,所述状态检测功能检测无线信道的状态,而所述检索功能从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检索出具有最小噪声等的最优无线信道。
在下文中,将描述RF单元104和105中的每一个使用通信功能、状态检测功能和检索功能中的每一个的情况下的特定操作。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将以RF单元104作为示例来描述使用通信功能、状态检测功能和检索功能中的每一个的情况下的特定操作。
[使用通信功能时的操作]
当在RF单元104中使用通信功能时,RF发送/接收单元301、频率变换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和信号处理单元304中的每一个利用来自控制单元106的发送/接收切换控制信号SW来在接收过程的状态和发送过程的状态之间交替切换,从而可以适当地执行其中的任一过程来允许通信。
然后,从基站设备101一侧发送的数据SDDT经由控制单元106被提供给信号处理单元304。信号处理单元304例如将来自控制单元106的数据SDDT打包以形成发送数据SDT,该发送数据SDT是基带信号并被提供到调制/解调单元303。
利用来自根据控制单元106的控制进行操作的频率合成器单元305的IF本地信号IFL,调制/解调单元303将发送数据SDT上变频成中频信号,并形成IF发送信号IFS,该信号IFS被提供到频率变换单元302。利用来自在控制单元106的控制下操作的频率合成器单元305的RF本地信号RFL,频率变换单元302将IF发送信号IFS上变频成高频信号,并形成RF发送信号RFS,该信号RFS被提供到RF发送/接收单元301。
RF发送/接收单元301执行放大来自频率变换单元302等的RF发送信号RFS的过程,形成实际将发送的发送信号,该发送信号通过相应的天线102被发送出去。因此,基站设备101被布置为经由预定的无线信道将数据发送到作为通信伙伴的终端单元。
另一方面,通过相应天线10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到RF单元104的RF发送/接收单元301。RF发送/接收单元301对来自天线103的信号执行用于频带限制的过滤过程和放大过程,并获取RF接收信号RFR,该信号RFR是高频信号并被提供到频率变换单元302。
频率变换单元302利用来自频率合成器单元305的RF本地信号RFL对RF接收信号RFR进行下变频,并形成作为中频信号的IF接收信号IFR,该信号IFR被提供到调制/解调单元303。调制/解调单元303利用来自频率合成器单元305的IF本地信号IFL对来自频率变换单元302的IF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形成基带信号RDT,该信号RDT被提供到信号处理单元304。
信号处理单元304对已打包的基带信号RDT进行解码,并将所产生的接收数据提供到控制单元106。因此,基站设备101的控制单元106被布置为被提供以从终端单元201发送的数据并且能够根据其执行过程等。这样一来,在本示例中,可以通过被布置成使用通信功能的RF单元104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当使用状态检测功能时的操作]
此外,当在RF单元104中使用状态检测功能的情况下,当RF发送/接收单元301、频率变换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和信号处理单元304中的每一个处于利用来自控制单元106的发送/接收切换控制信号SW被切换到执行接收过程的状态中时,被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状态被检查。换言之,对于上述在接收时的处理的情况,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信号通过天线被接收并被提供到RF发送/接收单元301。
如上所述,RF发送/接收单元301对来自天线102的信号执行用于频带限制的过滤过程和放大过程,并获取RF接收信号RFR,该信号RFR是高频信号并被提供到频率变换单元302。频率变换单元302利用来自频率合成器单元305的RF本地信号RFL对RF接收信号RFR进行下变频,并形成作为中频信号的IF接收信号IFR,该信号IFR被提供到调制/解调单元303。
调制/解调单元303使得接收信号电平检测单元306检测来自频率变换单元302的IF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LV并将该接收电平LV提供到控制单元106。此外,调制/解调单元303利用来自频率合成器单元305的IF本地信号IFL对来自频率变换单元302的IF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形成基带信号RDT,该信号RDT被提供到信号处理单元304。信号处理单元304对已打包的基带信号RDT进行解码,使得解调数据判决单元307判断解调出的接收数据是否是通过无线LAN发送和接收的具有预定格式的数据,并将所产生的判决AS告知控制单元106。
这样一来,RF单元104被布置为检测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状态,例如在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中是否存在任意具有高信号电平的噪声,是否存在另一无线LAN系统的信号等等。
[当使用检索功能时的操作]
此外,当在RF单元104中采用对被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检索功能的情况下,对于作为预先指定可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多个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在状态检测功能的情况下,其中每个无线信道的状态被检测,并且基于对每个无线信道的检测结果来选出最适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
具体而言,控制单元106利用控制信号CT控制频率合成器单元305,并且改变RF本地信号RFL和IF本地信号IFL。对于被判决为可用无线信道的多个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控制单元106利用调制/解调单元303的接收信号电平检测单元306来检测接收信号电平,并利用信号处理单元304的解调数据判决单元307对接收到的信号的格式进行判决,如上所述。
因此,对于被判决为可用无线信道的多个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控制单元106获得接收信号电平LV和在接收信号格式方面得到的判决(解调判决信号)AS,从而检索出适合于通信的无线信道,该无线信道不具有高信号电平的噪声并且也不具有另一无线LAN系统的信号。
这里以在RF单元104中使用每种功能的情况作为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在RF单元105中也可以使用通信功能、状态检测功能和检索功能中的每一个,如上所述。因此,它可以像在上述RF单元104的情况下一样地工作。
[每种功能的特定使用]
可以使用上述功能中的每一种的RF单元104和105中的每一个由控制单元106分开控制。随后将详细描述,控制单元106使得RF单元之一处于可用状态,并且使得另一RF单元处于待机状态,在可用状态中,可获得相对于终端单元201的LAN连接,而在待机状态中,没有有意地建立相对于终端单元201的LAN连接。
此外,控制单元106控制RF单元104和105中的每一个,并且首先利用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检索功能来选择适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然后,它通过所选无线信道来周期性地发送信标信号以告知终端单元201无线信道已被建立,并且从终端单元201接收802.11关联信号,来提供可以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对于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之前的时段,控制单元106使用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检索功能,从而使得可以从包括所选无线信道的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检索出不具有高电平噪声的无线信道,该无线信道是最适用于通信的,并且不具有另一无线LAN系统的信号。当检测到比先前选出的信道更适合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时,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被改变。
在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之后,控制单元106控制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以使其能够利用通信功能与终端单元201相互通信并且能够使用状态检测功能来获知已选出的被布置用于与终端单元201通信的无线信道的状态。
此外,控制单元106控制被使得处于待机状态的另一RF单元,以使得利用处于待机状态的另一RF单元的检索功能从被使得可用的多个无线信道中检索出除了被选为用于通信的信道的无线信道之外的适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
然后,控制单元106将检索出的无线信道的状态与当前用于通信并且利用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状态检测功能检测出的无线信道的状态相比较。当新检索出的无线信道的状态好于被选出的正在用于通信的另一无线信道的状态时,控制单元106改变正被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
正被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这种改变使得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被置于待机状态,并使得被使得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被置于可用状态,从而使得在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处于待机状态时,可以通过检测出的适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来继续通信。
然后,在被新近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通信功能被使用,以使得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通信可以被执行,并且可以利用状态检测功能来检测正被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状态。此外,在被新近使得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中,利用检索功能来检索适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从而在不中断通信的情况下,改变到更适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
这样一来,通过分开控制两个RF单元104和105并且正确地使用它们,可以在基本上不中断操作中的通信过程的情况下,切换(改变)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并且还继续进行对最优无线信道的检索过程,从而灵活地对应于可能经常改变的通信环境并且一直正确地执行通信。
另外,如上所述,用于检索最优无线信道和在无线信道之间切换的功能主要是利用基站设备101的内部操作来执行的。因此,任意类型的终端单元都可被用作终端单元201,只要其工作遵循IEEE 802.11指定的无线LAN国际标准即可。此外,终端单元201可被布置成与应用本发明的基站设备101协作,以完全提供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从如图1所示的终端单元201的一部分的结构和如图2所示的RF单元104和105的结构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该优选实施例的终端单元201除了具有接收信号电平检测单元306或解调数据判决单元307之外,具有与RF单元104和105相同的结构。与基站设备101的RF单元104和105一样,终端单元201可以实现通信功能,调制来自主机设备的数据,将调制的数据发送到基站设备101,并且它还可以接收和解调来自基站设备101的数据并将调制的数据提供到主机设备。
这样一来,在该优选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100中,基站设备101的控制单元106具有以下重要优点:它被布置为分开控制RF单元104和RF单元105,并且还分开控制在RF单元104和RF单元105中使用的功能。
[基站设备101的详细操作(过程)]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1的操作。首先,参考如图3和图4所示的流程图,将描述在基站设备101中执行的完整操作。如图3和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过程是在向基站设备101供电并且执行重启过程的情况下主要由控制单元106执行的过程。
当基站设备101被启动时,控制单元106执行如图3和图4所示的过程,并且利用通过接口单元107从主机设备提供的控制信号来初始化控制单元106自身、RF单元104和105以及附接到它们的天线(步骤S101)。
然后,在被提供以来自主机设备等的终止控制信号时,控制单元106判断是否发布了用于终止作为无线LAN系统的处理的指令(步骤S102)。当判定被指示终止处理时,如图3和图4所示的处理终止。当在步骤S102的判断过程中判定没有发布终止系统的指令时,控制单元106重置其自身提供的计时器1064(步骤S103)。
然后,控制单元106基于其控制的RF单元104和105的操作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受控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步骤S104)。随后将描述,控制单元106被布置为将指示其控制的RF单元104和105的操作状态及其操作状态的信息数据例如记录和存储在RAM 1063中。
在步骤S104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不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时,控制单元106选择一个将改变到可用状态的任意RF单元(步骤S105)并且过程移动到步骤S107中的处理。此外,在步骤S104中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已经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时,控制单元106判断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是否被布置为能够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并与之通信(步骤S106)。
当在步骤S106中的判断过程中判定没有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时,或者如上所述,在步骤S105的处理中选出将改变为可用状态的任意RF单元时,控制单元106将预先准备的变量,过程确定标志FLAG,设置为0(零)值(步骤S107)。该过程确定标志FLAG被用于确定随后将描述的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例程中的处理状态。
然后,控制单元106控制在步骤S105中选为将被改变到可用状态的RF单元,或者控制已改变到可用状态,但尚未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的RF单元。随后将详细描述,其执行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步骤S108),检测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状态,并且利用检测结果来执行选择最优无线信道的过程(步骤S109)。另外,检索功能由这些步骤S108和步骤S109中的过程来实现。
然后,控制单元106将过程移动到如图4所示的步骤S110,并且检查将被控制的RF单元是否已经处于可用状态中(步骤S110)。当判断其没有处于可用状态中时,将要被控制的该RF单元设置为可用状态(步骤S111)。
具体而言,该设置过程将指示将被控制的RF单元被改变到可用状态的信息更新到控制单元106的RAM,并且利用切换信号SW使RF单元在发送状态和接收状态之间交替切换。如上所述,当处于发送状态时,信标信号被发送。当处于接收状态时,RF单元被布置为接收来自终端单元201的关联信号。此外,还被布置为使其它RF单元维持在待机状态,并且关于哪个RF单元处于待机状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将其更新到控制单元106的RAM 1063来管理。
在步骤S111的设置过程之后,或者在步骤S110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将被控制的RF单元已经处于可用状态时,计时器启动(步骤S112)。等到计时器期满(步骤S113),如图3所示的从步骤S102以下的过程被重复。换言之,在步骤S112和步骤S113中的计时器过程是用于以预定时间间隔重复图3和图4所示过程的过程。
因此,在初始化控制单元106和RF单元104与105中的每一个之后,RF单元104和105中的任意一个被随意选择,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和最优无线信道选择过程(以下将描述)被执行,并且选出的RF单元被设置为可用状态并被布置为允许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
此外,在如图3所示的步骤S106中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被布置为能够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并与之通信时,控制单元106将过程移动到如图4所示的步骤S114。从步骤S114到步骤S121的过程被布置为由为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1提供的所有RF单元逐个执行这些过程。
另外,还如图1所示,在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1的情况下,RF单元的数目为2,这两个RF单元是RF单元104(RF单元(0))和RF单元105(RF单元(1))。因此,在该优选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01的情况下,将针对RF单元104和RF单元105中的每一个执行从步骤S114到步骤S121的过程。
具体而言,控制单元106首先判断将被处理的RF单元是否是改变到可用状态的RF单元(步骤S115)。如果是已改变到可用状态的RF单元,则设置过程已经完成。在该判断中,可以通过参考关于该设置过程的信息来判断是否是具有可用状态的RF单元,如步骤S111中的过程所描述的。
在步骤S115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将被处理的RF单元已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时,预先提供的过程确定标志FLAG被设置为“1”值(步骤S116)。然后,执行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随后将详细描述)(步骤S117)。因此,当用于处理的候选是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时是这样布置的,即在设置该标志之后,利用状态检测功能来检测当前用于通信得无线信道的状态。换言之,状态检测功能是利用此步骤S117中的过程来实现的。
此外,在步骤S115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将被处理的RF单元未被改变到可用状态时,该RF单元处于待机状态。因此,首先,过程确定标志FLAG被设置为0(零)值(步骤S118)。随后将详细描述的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被执行(步骤S119),并且随后将详细描述的最优无线信道选择过程被执行(步骤S120)。因此,检索功能也是利用步骤S119和步骤S120中的过程来实现的。
此外,当所有RF单元都完成了从步骤S114到步骤S121的过程时,控制单元106还对可用状态的RF单元执行切换判决/切换过程(步骤S122),随后将详细描述。然后,如图4所示的步骤S112以下的过程被执行,并且以预定时间间隔重复如图3所示的步骤S102以下的过程。
另外,利用来自控制单元106的控制信号CS将RF单元104和105中的每一个布置为处于可用状态(允许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状态)或待机状态(不允许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状态)。但是,在如图3所示的步骤S101中的初始化时,所有RF单元都被布置为处于待机状态。
此外,如上所述,可用状态被实现,以例如使得通过改变到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控制单元的天线来周期性地发送信标信号,并且接收802.11关联信号。另一方面,待机状态被实现,以使得来自将改变到待机状态的RF单元的控制单元的天线的信标信号被停止,并且不接收任意802.11关联信号。此外,将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是基站设备101的整个系统中的唯一一个。
这样一来,当终端单元201不允许与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和天线之间的无线LAN连接时,对仅在处于可用状态中的RF单元中使用的无线信道中的接收信号的检测/确定过程周期性地在为控制单元106提供的计时器被重置时被执行,并且对于最优无线信道的选择过程也被执行。因此,正在等待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可用状态天线的无线信道总是被更新到最优信道。
此外,当终端单元201允许与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和天线之间的无线LAN连接时,对于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只执行对接收信号的检测/确定过程。但是,在此情况下,不相对于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逐个切换无线信道,而是仅在由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正在使用的无线信道中执行对接收信号的检测/确定过程。
另一方面,对于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和天线,在每个可被使用的无线信道中对接收信号的检测/确定过程和检测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的过程都被执行,其中所述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可被判定为信道中除了在可用状态天线处设置的无线信道之外的最优信道。
然后,根据从允许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和天线获取的接收信号的检测/确定过程的结果,以及从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和天线获取的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的结果,对两个信道进行比较,这两个信道是当前用于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无线信道(当前信道)和被判定为其它无线信道中的最优信道的无线信道(候选信道)。当判定候选信道比当前信道更适合于通信时,执行对可用状态RF单元的切换过程(随后将描述)。
上述针对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和天线以及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和天线执行的过程中的每一个在控制单元106的计时器1064被重置时被周期性地执行。根据上述过程,虽然允许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但是还可能从无线信道中选出除了正被用于连接地无线信道之外的最优无线信道来用于通信。
[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
接下来,将描述在如图3所示步骤S108、如图4所示步骤S117和步骤S119中的每一个中执行的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图5是用于说明在这每个步骤中执行的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在该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中,控制单元106首先确定过程确定FLAG的值(步骤S201)。当过程确定FLAG的值为0(零)时,将被控制的RF单元未被设置为可用状态(它是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从而被预定可用的所有无线信道都被设置为将被处理(步骤S202)。因此,对于所有无线信道,针对其中每个无线信道执行以下步骤S203-步骤S208中的过程。
另外,在这些过程中,无线信道(M)中的字符M代表从“1”到无线信道总数范围内的值。针对每个无线信道执行在步骤S203到步骤S208中的一系列过程,其中这些无线信道的数目是通过从M=1到无线信道的总数以“1”为单位向上计数来确定的。
此外,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106控制频率合成器单元等来选择目标无线信道(步骤S204)。具体而言,控制单元106利用发送/接收切换控制信号SW将RF发送/接收单元301、频率变换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3和信号处理单元304的所有电路切换到接收状态。然后,它利用频率合成器控制信号CT控制频率合成器单元305,将RF本地信号RFL提供到频率变换单元302,并且将IF本地信号IFL提供到调制/解调单元303。这些本地信号RFL和IFL被提供到目的地电路部分中的下变频混频器,以选择目标无线信道的信号。
这样一来,目标无线信道被选择,并且被布置将通过所选无线信道发送的RF信号通过将被控制的RF单元和天线的功能被接收。接收信号电平LV被设置在RF单元的调制/解调单元303中的接收信号电平检测单元306所检测(测量),并且该接收信号电平LV被通知给控制单元106(步骤S205)。该接收信号电平LV被存储和保存在存储器中,例如控制单元106的RAM。
接下来,通过使用设置在RF单元的信号处理单元304中的解调数据判决单元307,基于接收信号的数据格式,控制单元106判断接收信号是否是无线LAN信号并将所产生的判决AS告知控制单元106(步骤S206)。所产生的关于该接收信号是否是无线LAN信号的判决AS被存储和保存在存储器中,例如控制单元106的RAM 1063。
然后,过程确定标志FLAG的值被检查(步骤S207)。当过程确定FLAG是0(零)值时,针对被使得接下来将处理的无线信道(M)重复步骤S203到步骤S208中的过程。换言之,当将被控制的RF单元是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时,为了指定用于通信的最优无线信道,所有可用无线信道都通过使用检索功能被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另一无线LAN系统的噪声或信号,并将所产生的信息存储在和保存在存储器中,例如控制单元106的RAM。当对所有可用无线信道都执行了这些过程时,如图5所示的处理终止。
此外,在步骤S201中的判断过程中,当过程确定FLAG的值被判定为“1”时,控制单元106将要被处理的无线信道固定为当前用于通信的已设置的无线信道(步骤S209)。对于该固定的无线信道,步骤S205和步骤S206中的过程被执行,并且接收信号电平LV和所产生的关于接收信号是否是无线LAN信号的判决AS被告知控制单元106(步骤S205、步骤S206)。在将这些信息数据存储和保存在存储设备(例如控制单元106中的RAM)之后,如图5所示的处理终止。
这样一来,预先设置的过程确定FLAG的值通过图3和图4所示的处理被检查。在该值为0(零)并被改变到待机状态的RF单元中,对于被使得可选的每个无线信道,步骤S202到步骤S208的过程检测已被选择和设置的多个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的状态,并将所产生的检测结果告知控制单元106,从而实现检索功能。另一方面,被指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被布置,以使得只有指示用于无线LAN通信的无线信道的状态的信息被检测和传递到控制单元106以实现状态检测功能。
因此,通过使用由步骤S105和步骤S206中的功能收集的信息,控制单元106被布置为能够选择具有最小噪声的无线信道,不具有不必要的信号(例如另一无线LAN系统等的发送/接收信号)并且适合于通信。
[最优无线信道选择过程]
接下来,将描述在图3所示的步骤S109中执行的最优无线信道选择过程。图6是用于说明在图3所示步骤S109中执行的最优无线信道选择过程的流程图。
该最优无线信道选择过程通过利用通过参考图5描述的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存储和保存在存储器(例如控制单元106中的RAM)中的接收信号电平LV和所产生的关于每个无线信道中是否存在无线LAN信号的判决AS来选择最适合于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的无线信道。
首先,控制单元106预先将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设置为0(零)(步骤S301),并将指示接收信号电平的最小值的变量LVMIN设置为预定值,其中一个足够大的值被设置为初始值(步骤S302)。
然后,控制单元106对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执行步骤S303到步骤S307中的过程。而且在这些过程中,无线信道(M)中的字符M是落入从“1”到无线信道总数范围内的值。
换言之,控制单元106参考被存储和保存在其自身的RAM中的信息数据中的关于当前经历该过程的信道(即无线信道(M))是否存在无线LAN信号的所产生的判决AS来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无线LAN信号(步骤S304)。
在步骤S304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未接收到无线LAN信号时,控制单元106参考存储和保存在其自身的RAM中的关于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来判断接收信号电平LV是否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305)。
在步骤S305的判断过程中,当接收信号电平LV被判定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控制单元106将指示当前经历该过程的无线信道(M)的值M设置到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并将当前经历该过程的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设置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306)。
另外,在步骤S304中,当判定无线LAN信号已被接收到时,或者当在步骤S305的判断过程中判定接收信号电平LV大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步骤S306中对变量CH和LVMIN的改变不执行。
如上所述,针对每个无线信道,都要执行步骤S303到步骤S307中这样执行的一系列过程,所述无线信道的数目是这样确定的,即使得如无线信道(M)所示的无线信道从M=1到无线信道的总数以“1”为单位向上计数。
在步骤S303到步骤S307的过程完成之后,控制单元106针对所有可用无线信道,判断示出无线信道的变量CH的值等于0(零),或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的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步骤S308)。
现在,如果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维持在0(零),则可以判定对于将改变为可用的所有无线信道,存在另一无线LAN系统的RF信号,或者存在信号电平大到足以干扰通信的噪声。此外,同样在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判定对于将改变为可用的所有无线信道,存在其信号电平大到足以干扰通信的噪声。
在步骤S308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示出无线信道的变量CH的值不等于0(零)或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的值不大于预定阈值时,由变量CH指定的无线信道(选择无线信道)被设置(选择)为将被控制的RF单元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步骤S309)并且如图6所示的处理终止。
在步骤S308的判断过程中,如上所述,当判定指示无线信道的变量CH的值为0(零)或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的值大于预定阈值时,相对于将改变为可用的所有无线信道,存在另一无线LAN系统的RF信号,或者存在信号电平大到足以干扰通信的噪声。因此,步骤S310以下的过程被执行,并且用于从无线信道中选出具有最低接收信号电平LV的无线信道的过程被执行。
换言之,控制单元106将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设置为足够大的值(步骤S310)。然后,控制单元106对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执行步骤S311到步骤S314的过程。而且在这些过程中,如上所述,无线信道(M)中的字符M是落入从“1”到无线信道总数的范围内的值。
因此,控制单元106参考存储和保存在其自身的RAM中的关于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来判断接收信号电平LV是否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312)。在步骤S312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接收信号电平LV不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控制单元106被布置为对随后的无线信道执行步骤S311到步骤S314的过程。
在步骤S312的判断过程中,当接收信号电平LV被判定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控制单元106将指示当前经历该过程的无线信道(M)的值M设置到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并将当前处理的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设置到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313)。然后,对于随后的无线信道,被布置为执行步骤S311到步骤S314的过程。
当针对所有可用无线信道,步骤S311到步骤S314的过程都已完成时,控制单元106将由变量CH指定的无线信道(选择无线信道)设置(选择)为由将被控制的RF单元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步骤S309),并且如图6所示的处理终止。
这样一来,在最优无线信道选择处理中,控制单元106读取和比较各个无线信道的保存在存储器(例如RAM)中的解调判决信号AS,并从选择候选中删除其无线LAN信号已被接收的无线信道。然后,确定其余无线信道中具有最低接收信号电平LV的无线信道,并且所确定的无线信道被设置为针对RF单元的控制单元天线的无线信道,作为最优无线信道。
另外,当针对所有信道检测无线LAN信号时,或者当通过确定过程选出的无线信道的接收信号电平LV大于某个阈值时,所有无线信道中具有最低接收信号电平LV的无线信道被确定并被设置为针对RF单元的控制单元天线的无线信道,作为最优无线信道。
此外,在完成步骤S309中对选择无线信道的设置之后,关于已设置的无线信道的信息和解调判决数据AS与接收信号电平LV一起保存在存储器中,例如控制单元106的RAM。天线的无线信道设置被执行,以使得控制单元106将控制信号CT提供到天线的频率合成器单元305,并固定从频率合成器单元305提供到频率变换单元302的RF本地信号RFR。[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过程]
接下来,将描述如图4所示步骤S120执行的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过程。图7是用于说明在如图4所示的步骤S120中执行的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过程的流程图。如参考图4所述,图7所示的过程仅针对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的控制单元执行。
而且,在此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过程中,最适合于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的无线信道候选是通过使用由参考图5所述的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存储和保存在存储器(例如控制单元106的RAM)中的接收信号电平LV和所产生的关于每个无线信道中是否存在无线LAN信号的确定AS来检测的。
首先,控制单元106预先将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CD设置为0(零)(步骤S401),并将指示接收信号电平的最小值的变量LVMIN设置为预定值,其中一个足够大的值被设置为初始值(步骤S402)。
然后,控制单元106对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执行步骤S403到步骤S408中的过程。而且在这些过程中,无线信道(M)中的字符M是落入从“1”到无线信道总数的范围内的值。
然后,参考关于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设置信息,控制单元106判断当前经历该过程的信道(即无线信道(M))是否是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步骤S404)。
当在步骤S404中判定不是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时,控制单元106参考存储和保存在其自己的RAM中的信息数据中的所产生的关于当前经历该过程的信道(即无线信道(M))中是否存在无线LAN信号的判决AS来判断它是否已接收到无线LAN信号(步骤S405)。
在步骤S405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未接收到无线LAN信号时,控制单元106参考存储和保存在其自身的RAM中的关于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来判断接收信号电平LV是否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406)。
在步骤S406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接收信号电平LV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控制单元106将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CD设置为指示当前被处理的无线信道(M)的值M,并将当前被处理的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设置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407)。
另外,当在步骤S404中判定当前经历该过程的信道是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用于通信的信道时,当在步骤S405中判定已接收到无线LAN信号时,或者当在步骤S406中的判断过程中判定接收信号电平LV大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在步骤S407中改变变量CH和LVMIN的过程不执行。
如上所述,针对每个无线信道,都要执行在步骤S403到步骤S408中的一系列过程,其中所述无线信道的数目是这样确定的,即使得如无线信道(M)所示的无线信道从M=1到无线信道总数以“1”为单位向上计数。
在完成了步骤S403到步骤S408的过程之后,控制单元106针对所有可用无线信道,判断示出无线信道的变量CHCD的值是否等于0(零),或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的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步骤S409)。
现在,如果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保持为0(零),则可以判定对于被使得可用的所有无线信道,存在另一无线LAN系统的RF信号,或者存在其信号电平大到足以干扰通信的噪声。此外,同样在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判定对于改变到可用的所有无线信道,存在其信号电平大到足以干扰通信的噪声。
在步骤S409中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用于指定无线信道的变量CHCD的值等于0(零)或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的值不大于预定阈值时,由变量CHCD指定的无线信道(选择无线信道)被设置(选择)为将被控制的RF单元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步骤S410)并且如图7所示的处理终止。
在步骤S409的判断过程中,如上所述,当判定用于指定无线信道的变量CHCD的值等于0(零)、或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大于预定阈值时,对于改变到可用的所有无线信道,存在另一无线LAN系统的RF信号,或者存在信号电平大到足以干扰通信的噪声。因此,步骤S411以下的过程被执行,并且用于从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选出具有最低接收信号电平LV的无线信道的过程被执行。
换言之,控制单元106将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设置为足够大的值(步骤S411)。然后,控制单元106对多个可用无线信道中的每一个执行步骤S412到步骤S416中的过程。而且在这些过程中,如上所述,无线信道(M)中的字符M是落入从“1”到无线信道总数的范围内的值。
因此参考关于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设置信息,控制单元106判断当前经历该过程的信道(即无线信道(M))是否是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步骤S413)。
当在步骤S413中判定不是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时,控制单元106参考存储和保存在其自身的RAM中的关于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来判断接收信号电平LV是否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414)。
当在步骤S413中判定是在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时,或者当在步骤S414中的判断过程中判定接收信号电平LV不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控制单元106被布置为对随后的无线信道执行步骤S412到步骤S416的过程。
在步骤S414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接收信号电平LV小于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时,控制单元106将用于指定选择无线信道的变量CHCD设置为指示当前被处理的无线信道(M)的值M,并将当前被处理的无线信道(M)的接收信号电平LV设置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LVMIN(步骤S415)。然后,对于随后的无线信道执行步骤S412到步骤S416的过程。
当对于所有可用无线信道,步骤S412到步骤S416的过程都已完成时,控制单元106将由变量CHCD指定的无线信道(选择无线信道)设置(选择)为将被控制的RF单元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步骤S410),并且如图7所示的处理终止。
这样一来,在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过程中,当在每个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中执行了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之后,控制单元106读取和比较保存在存储器(例如RAM)中的除了在当前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天线处设置的无线信道之外的各个无线信道的解调判决信号AS,并且从选择候选中删除掉其无线LAN信号已被接收的无线信道。然后,从其余的无线信道中确定具有最低接收信号电平LV的无线信道,并将所确定的无线信道设置为RF单元的作为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的无线信道。
另外,当针对所有信道检测无线LAN信号时,或者当通过确定过程选择的无线信道的接收信号电平LV大于某个阈值时,每个信道的接收信号电平数据LV被使用,以从所有无线信道中确定除了在当前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控制单元的天线处设置的无线信道之外具有最低接收信号电平的无线信道,并将该无线信道设置为RF单元的作为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的无线信道。
此外,在完成步骤S309中对选择无线信道的设置之后,关于设置的无线信道的信息与解调判决数据AS和接收信号电平LV一起被保存在存储器中,例如控制单元106的RAM。对天线的无线信道设置被执行,以使得控制单元106向天线的频率合成器单元305提供控制信号CT,并使得从频率合成器单元305提供到频率变换单元302的RF本地信号RFR固定。
[RF单元切换判决和切换过程]
接下来,将描述在如图4所示的步骤S122中执行的RF单元切换判决和切换过程。图8是用于说明在如图4所示的步骤S122中执行的RF单元切换判决和切换过程的流程图。图8所示处理是最后一级中的处理,其用于通过在两个RF单元104和105之间切换来切换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以使得通信可以总是通过处于良好状况的无线信道来执行。
首先,控制单元106参考存储和保存在其自身的存储器中的每个无线信道的设置状态和其他信息数据来判断在被选为用于当前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的通信的信道的无线信道CH中是否存在另一无线LAN信号(步骤S501)。
在步骤S501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不存在另一无线LAN信号时,判断无线信道CH的接收信号电平LV是否小于预定阈值(步骤S502)。
在步骤S502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在所选的可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CH中不存在大于阈值的信号时,不需要改变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因此图8所示的处理终止。
当在步骤S501的判断过程中判定在被选出可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CH中存在另一无线LAN信号时,或者当在步骤S502的判断过程中判定在被选出可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CH中存在电平大于阈值的信号(噪声)时,控制单元106判断在被使得成为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候选的无线信道CHCD中是否存在另一无线LAN信号(步骤S503)。
在步骤S503的判断过程中,当判定在候选无线信道CHCD中存在另一无线LAN信号时,控制单元106判断候选无线信道CHCD的信号的接收信号电平是否低于被选为用于通信的信道的无线信道CH的信号的接收信号电平(步骤S504)。
在步骤S504的判断过程中,当候选无线信道CHCD的信号的接收信号电平高于已被选为用于通信的信道的无线信道CH的信号的接收信号电平时,改变信道,而不使通信状况变差。因此,图8所示的处理终止,而不再做任意其他动作。
当在步骤S503的判断过程中判定在被使得成为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候选的无线信道CHCD中不存在另一无线LAN信号时,或者当在步骤S504的判断过程中判定候选无线信道CHCD的信号的接收信号电平低于被选为用于通信的信道的无线信道CH的信号的接收信号电平时,控制单元106执行将RF单元切换道可用状态的过程(步骤S505)并且如图8所示的处理终止。
另外,在步骤S505中执行的将RF单元切换到可用状态的过程使得控制单元106控制被使得此时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如图8所示),向终端单元201发送无线LAN断开信号,并断开已连接的通信线路(步骤S601)。
接下来,在此时,被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被设置为待机状态(步骤S602),然后处于待机状态并且在其中设置了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候选的RF单元被设置为可用状态(步骤S603),并且切换到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过程终止。
这样一来,即使在与终端单元201连接通信线路以执行通信的情况下,当用于通信的无线信道的状况由于来自具有高信号电平的噪声的干扰、来自另一无线LAN系统的信号的干扰等等而变差时,也可以选择更适合于通信的无线信道并自动切换到这一信道。
在此情况下,检索用于通信的最优无线信道的过程是通过除了被用于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通信的RF单元之外的RF单元来执行的,因此可以总在不断开当前连接的无线信道的情况下检索出最优无线信道。另外,如上所述,无线信道是通过切换基站设备101的RF单元来切换的,因此可以在无需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中中断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快速切换。
现在,对如图8所示的处理进行概括。如参考图3和图4所描述的,在图8所示的RF单元切换判决和切换过程之前的阶段中,存在由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在当前被用于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无线信道中执行的接收信号检测/确定过程和由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执行的最优无线信道候选检测过程。来自这些过程的所有结果都被保存在控制单元106的RAM等中。
因此,当在被设置为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中用于通信的信道的无线信道CH中检测无线LAN信号的情况下,如果在分开选择的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中没有检测到无线LAN信号,则立即执行切换到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过程。
此外,当在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中检测到无线LAN信号时,分别在无线信道CH和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中获取的接收信号电平LV被比较。当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的接收信号电平较低时,执行切换到可用状态RF单元的过程。
如果在被设置为用于通信的信道的无线信道CH中获得的接收信号电平较低时,不执行切换到可用状态RF单元的过程,并且处理终止。此外,当在无线信到CH中没有检测到无线LAN信号时,在无线信到CH中获得的接收信号电平与某个阈值相比较。当其小于阈值时,不执行切换到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控制单元的过程,而是使处理终止。相反,当其大于阈值时,如上所述,与最优无线信道候选CHCD的接收信号电平的比较和判决被执行。
如图8的步骤S503所示,切换到基站设备101的可用状态RF单元的过程被执行,从而使得断开无线LAN连接→将RF单元的可用状态改变到待机状态→将RF单元的待机状态改变到可用状态。如图8所示,该切换过程首先通过可用状态RF单元的天线发送用于明示断开到终端单元201的无线LAN连接的信号(DISASSOCIATE帧),从而断开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并且将RF单元设置为待机状态。
接下来,已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随后被设置为可用状态。包括在通过此时被新近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控制单元的天线发送的信标信号中的用于标识无线网络的ESSID(扩展服务集标识符)使用与饱含在通过此前已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的天线发送的信标信号中的EESID相同的EESID。
通常,在断开与作为接入点的基站设备之间的无线LAN连接之后,无线LAN系统的终端单元通过扫描来检索可以使用包含无线LAN连接的EESID的信标信号的无线信道。因此,在与基站设备1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断开之后,终端单元201可以快速地发现通过被新近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基站设备101的RF单元的天线发送的信标信号。因此,可以经由天线通过被新近使得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来提供无线LAN连接。
就是说,曾经断开的通信线路可以通过无线LAN系统中的另一无线信道来快速地恢复。换言之,通过切换可用于与基站设备1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天线和可用状态RF单元,用于与终端单元201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的无线信到可被切换。
在此情况下,被使用的天线和RF单元(假设处于可用状态)仅在基站设备101中被切换。实际上,对于该过程,由于可用状态RF单元可能仅被设置为待机状态并且待机状态RF单元可能仅被设置为可用状态,因此无需执行无线LAN系统的重启过程,该重启过程一般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因此,可以以比传统技术中切换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来切换无线信道。
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在利用基站设备和作为接入点的一个或多个台站终端单元之间的无线LAN连接来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无线LAN系统中是这样布置的,即在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不受另一无线LAN系统发送的电波影响的通畅无线信道被有效地发现,以防止另一无线LAN系统的电波干扰破坏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稳定性。
此外,通过切换RF单元,将被使用的无线信道被切换,由此可以加快对无线LAN系统的无线信道切换过程,并且可以通过缩短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停止时段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其中所述停止发生在基站设备和台站终端单元之间。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无论无线LAN系统的激战设备是否已经建立其自身和台站终端单元之间的无线LAN连接,来自另一无线LAN设备的信号和除了相关无线LAN之外的超过某一输出电平的信号都可以被识别为干扰信号。
此外,在检测出干扰信号之后,可以从可被使用的无线信道中自动选出最适合于通信的无线信道,以切换到所选无线信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LAN系统的用户可以总是通过最优无线信道通信,而不会感觉到环境中的电波状况。此外,可以看出,通过主动避开存在除了来自其他无线LAN系统或无线LAN的信号之外的信号的无线信道,可以减小干扰并且提高周围无线环境的工作效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当在基站设备和无线LAN系统的台站终端单元之间提供无线LAN连接时的无线信道切换处理被加快,由此可以缩短基站设备和正在切换无线信道的台站终端单元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停止时间,并且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RF单元实现了无线单元的功能。RF发送/接收单元301主要实现无线单元中的通信装置,而频率合成器单元305主要实现信道选择装置。接收信号电平检测单元306实现检测装置,而解调数据判决单元307实现确定装置。控制单元106主要实现单元设置装置、信道设置装置、候选信道设置装置和切换控制装置。接收信号电平检测单元306、解调数据判决单元307和控制装置协同合作并实现状态检测装置和检索装置。
[其它示例]
在以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是基于以下假设作出的:假设无线信道的切换仅通过切换基站设备101中的RF单元来实现,并且不存在任意功能的改变,也无需在终端单元一侧添加任何功能。但是,为了使终端单元可以更及时地对应RF单元的切换,例如在RF单元切换之前,终端单元201被告知用于指定新使用的无线信道的信息,并且在无需在终端单元201—侧执行对新无线信道的搜索(检索)过程的情况下实现无线信道的切换也是可能的。
在此情况下,当用于从基站设备101一侧通知新无线信道的信息在终端单元201一侧被接收到时,可以仅通过添加用于切换到被告知的无线信道的处理程序来与之对应,而无需执行对无线信道的搜索过程。
此外,在以上优选实施例中,以两个RF单元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个RF单元并相继切换使用这些RF单元。此外,近年来,为了对应于不同的LAN通信协议,还可以使用对应于不同协议的两个RF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针对不同协议中的每种协议提供多个而非一个RF单元,处于可用状态的RF单元和处于待机状态的RF单元被相继切换使用,从而使本发明可被应用到需要对应于多个协议的基站设备。
此外,虽然以上优选实施例是仅以一个可连接基站设备101的终端设备为例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被应用到具有多个终端设备的无线LAN系统。
此外,以上优选实施例是基于如下假设来描述的:假设基站设备101和终端单元201等同于安装在笔记本PC中的无线LAN卡和构建在各种类型电子装置(例如连接到无线LAN系统的个人计算机)中的无线LAN模块单元。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近年来,基站设备和监视设备也通过无线LAN被连在一起。在此情况下,基站设备具有用于接收电视广播信号的功能和用于连接因特网的功能以及用于连接到外部设备(例如VTR(视频磁带记录器)和DVD(数字多功能盘)播放器)的功能,并且能够发送图像信息数据、音频信息数据等,例如接收到的电视广播信号、通过因特网获得的信息数据、来自外部设备的AV(音频/视频)数据。此外,在此情况下的监视设备接收和处理来自基站设备的LAN信号,在显示器(例如其自身LCD(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图像信息数据,并且可以从它自身扬声器播放音频信息数据。
当通过无线LAN将基站设备与被看作终端单元的监视设备相连时可以应用本发明。具体而言,在此情况下,由于由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构成的所谓AV数据(例如电视广播节目,记录在DVD上的电影内容)是将被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因此即使通信环境突然改变,也可不中断地发送和接收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从而可以说本发明提供了可应用的有效技术。
因此,本发明可应用到构成无线LAN系统并且充当作为接入点的基站设备的各种电子装置。
因此,这里公开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而非先前的描述指示,并且落入其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包含在其中。
本发明包含与2005年6月8日递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25-168536相关的主题,这里通过参考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

Claims (3)

1.一种用于无线LAN系统的基站设备,包括:
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所述无线单元包括:
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与终端单元通信的通信装置;
用于选择由所述通信装置使用的所述无线通信信道的信道选择装置;
用于检测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到的噪声信号的接收电平的检测装置;以及
用于确定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另一系统的无线LAN信号的确定装置;
所述基站设备还包括:
单元设置装置,用于在启动时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为用于与所述终端单元通信的无线单元,并且将其余无线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为用于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单元;
信道设置装置,用于选择和设置关于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的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
状态检测装置,用于在利用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与所述终端单元连接通信线路之后,在每个预定定时处,基于来自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的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和来自所述确定装置的确定输出来检测正被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通信状态;
检索装置,用于在利用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与所述终端单元连接通信线路之后,在所述通过控制所述信道选择装置来进行检索的无线单元中,在每个所述预定定时处,基于来自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的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和来自所述确定装置的确定输出来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
候选信道设置装置,用于将由所述检索装置检索出的所述最优无线通信信道设置为关于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的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候选;以及
切换控制装置,用于在由所述检索装置检索出的作为所述候选的无线通信信道具有比已被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更好的通信状态时,用将被切换用于与终端单元通信的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来替换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并且将除了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之外的一个无线单元新切换到用于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线LAN系统的基站设备,所述基站设备作为无线LAN卡或无线LAN模块被构建在电气设备中。
3.一种使用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来切换无线通信信道的方法,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包括: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与终端单元通信的通信装置;用于选择由所述通信装置使用的所述无线通信信道的信道选择装置;用于检测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到的噪声信号的接收电平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确定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另一系统的无线LAN信号的确定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启动时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为用于与所述终端单元通信的无线单元,并且将其余无线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为用于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单元;
选择和设置关于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的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
在利用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与所述终端单元连接通信线路之后,在每个预定定时处,基于来自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的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和来自所述确定装置的确定输出来检测正被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通信状态;
在利用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与所述终端单元连接通信线路之后,在所述通过控制所述信道选择装置来进行检索的无线单元中,在每个所述预定定时处,基于来自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的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和来自所述确定装置的确定输出来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
将由所述检索装置检索出的所述最优无线通信信道设置为关于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的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的候选;以及
在由所述检索装置检索出的作为所述候选的无线通信信道具有比已被用于通信的无线通信信道更好的通信状态时,用将被切换用于与终端单元通信的所述用于检索的无线单元来替换所述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并且将除了用于通信的无线单元之外的一个无线单元新切换到用于检索最优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单元。
CNB2006100874519A 2005-06-08 2006-06-08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Active CN1005059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8536A JP4232043B2 (ja) 2005-06-08 2005-06-08 ベース装置、無線通信チャンネル切り替え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チャンネル切り替えプログラム
JP2005168536 2005-06-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8410A CN1878410A (zh) 2006-12-13
CN100505940C true CN100505940C (zh) 2009-06-24

Family

ID=3665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74519A Active CN100505940C (zh) 2005-06-08 2006-06-08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81455A1 (zh)
EP (1) EP1732278B1 (zh)
JP (1) JP4232043B2 (zh)
CN (1) CN100505940C (zh)
DE (1) DE602006002778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88507B1 (ko) * 2007-06-27 2010-10-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동적 주파수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002294A1 (en) * 2008-03-24 2011-01-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hannel efficiency improving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1330468B (zh) * 2008-07-24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触发的实现方法、及切换的实现方法
TR200906140A2 (tr) * 2009-08-07 2011-02-21 A�Rt�Es Kablosuz �Let���M San Ve Di� Kablosuz örgülü ağ ve frekans eniyileme yöntemi.
JP2011077634A (ja) * 2009-09-29 2011-04-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129800B2 (ja) * 2009-12-09 2013-01-3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無線lanシステム
JP5382804B2 (ja) * 2010-01-15 2014-01-08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そのチャネル変更方法
JP5945384B2 (ja) 2010-08-04 2016-07-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画像通信システム、受信機、送信機、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60273B1 (ko) * 2010-12-15 2017-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방송 수신 상태 판단방법
JP5450745B1 (ja) * 2012-09-18 2014-03-26 株式会社東芝 送信機及び送信機起動方法
CN103023553B (zh) * 2012-11-23 2015-07-08 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vsat卫星通信l波段下变频器控制方法
JP2013141325A (ja) * 2013-04-19 2013-07-18 Casio Comput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237355B (zh) * 2013-04-25 2016-02-0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信道的自动分配方法和系统
JP6049080B2 (ja) * 2013-11-07 2016-12-21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21896B2 (ja) * 2014-03-28 2017-11-01 株式会社ナカヨ 共通チャネルと個別チャネルを有する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CN105338631A (zh) * 2014-05-29 2016-02-1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中的干扰的方法和系统
JP6597223B2 (ja) * 2015-11-25 2019-10-3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遠隔通信制御装置
JP6361013B2 (ja) * 2016-09-30 2018-07-25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3787A1 (en) * 2002-06-28 2004-10-14 Siamak Naghi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verse handover in mobile mesh Ad-Hoc networks
JP3827634B2 (ja) * 2002-11-29 2006-09-27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lan基地局及び無線lan基地局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
JP2004320132A (ja) * 2003-04-11 2004-11-11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957395B1 (ko) * 2003-05-23 2010-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레벨 교차율을 이용한 속도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CA2534630C (en) * 2003-07-17 2016-05-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ignaling method for wlan network contr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32278B1 (en) 2008-09-17
EP1732278A1 (en) 2006-12-13
JP4232043B2 (ja) 2009-03-04
JP2006345193A (ja) 2006-12-21
CN1878410A (zh) 2006-12-13
DE602006002778D1 (de) 2008-10-30
US20060281455A1 (en) 200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5940C (zh)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CN102076107B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03765826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电视接收系统
EP1443707A2 (en) Channel decision method, and radio st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US8406197B2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KR101379254B1 (ko) 디바이스 조정자 선택 기능을 가진 무선 통신을 위한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10039704A (ko) 무선망 제어장치와 무선망 제어방법
CN103518363A (zh) 输出系统及显示系统
US20040203373A1 (en)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0702188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ynamically select a frequency between basic service sets in a same channel
US20040048589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391301A (zh)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US20070222852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video communication service, and terminal and system therefor
JP4318050B2 (ja) ワイヤレスチャンネル決定選択方法および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
JP2004356888A (ja) 無線制御局、無線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9769275A (zh) Wifi频段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RU2561912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и серий временных интервалов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104619048A (zh) 用于在多个所维持的无线通信链路中选择和发信号通知一优选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JP2005142893A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選択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10740491A (zh) 无线网络的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和家电设备
JPH1122043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無線機、並びに、同一受信可能エリア内で動作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選定方法
US20220095190A1 (en)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device,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base station
CN102387536B (zh)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取点与无线端末装置
JP2002084566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305933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