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5302C - 沟槽栅极场效应器件 - Google Patents

沟槽栅极场效应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5302C
CN100505302C CNB2004800360764A CN200480036076A CN100505302C CN 100505302 C CN100505302 C CN 100505302C CN B2004800360764 A CNB2004800360764 A CN B2004800360764A CN 200480036076 A CN200480036076 A CN 200480036076A CN 100505302 C CN100505302 C CN 1005053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mesozone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tric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360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0813A (zh
Inventor
堀田幸司
河路佐智子
杉山隆英
臼井正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90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0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53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53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增大深区(26)和中间区(28)中的少数载流子浓度来降低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的技术。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电极、连接到所述电极的第二导电类型的顶区(36)、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深区,以及连接到所述电极的第一导电类型的中间区。部分所述中间区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包括通过绝缘层与所述中间区的所述部分面对的栅极电极(32)。面对所述栅极电极的所述部分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根据本分明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中间区和/或所述顶区内的势垒区(40)。

Description

沟槽栅极场效应器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3年1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3-427768和2004年3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092975的优先权,在此引入其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其中通过栅极电极接通和关断电极对之间的电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对栅极电极施加用于接通半导体器件的电压时,降低电极对之间的电压和电阻的技术。在该条件下,电极对之间的电压称为接通电压。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可以是IGBT、pnpn二极管、MOS或MOSFET。
背景技术
已知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为其中在双极晶体管的表面部分中提供MOS结构。这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具有一对电极以及在该电极对之间用来接通和关断电流流动的栅极电极。当对栅极电极施加接通电压时,电子载流子从其中一个电极注入半导体区,以及空穴载流子从另外一个电极注入半导体区。通过这种方式,半导体区发生电导调制,从而实现低接通电压。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8(1996)-316479(详见图3)提出了一种用于降低接通电压(当对沟槽栅极施加用于接通半导体器件的电压时,电极之间的电压)的技术。
图17示意性示出了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8(1996)-316479中提出的半导体器件(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该结构将称为常规结构)。图17所示的半导体器件15具有用来接通和关断电极对(这种情况下为发射极电极E和集电极电极C)之间的电流流动的沟槽栅极332。
半导体器件15具有:与发射极电极E连接的n+型发射极区336,与同一发射极电极E连接的p+型体接触区334,包围体接触区334和发射极区336的p-型体区328,位于体区328下方的n-型漂移区326,与漂移区326连接的n+型缓冲区324,以及与缓冲区324连接的p+型集电极区322。集电极区322与集电极电极C连接。
延伸到漂移区326的沟槽经过发射极区336和体区328。在该沟槽内形成沟槽栅极332。该沟槽栅极332由栅极绝缘层333包围,并通过该栅极绝缘层333面对使发射极区336和漂移区326隔离的体区328。
在体区328与漂移区326之间形成n+型势垒区340。势垒区340中的杂质浓度高于漂移区326中的杂质浓度。
图17所示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电极E、顶区336、深区326、密集(dense)部分334以及主部分328。密集部分334和主部分328具有相同的导电类型和共同的电压,因此可以合称为中间区。部分中间区328使得顶区336和深区326隔离。半导体器件15还包括通过绝缘层333面对部分中间区328的沟槽栅极332。
将对接通状态下半导体器件15的操作进行说明。当发射极电极E接地时,对集电极电极C和沟槽栅极332施加正电压,从而使面对沟槽栅极332的部分体区328反转为n型,形成沟道。因此,电子载流子通过反转为n型的该沟道从发射极区336向势垒区340和漂移区326注入,并聚集在缓冲区324中。当电子载流子在缓冲区324中聚集时,缓冲区324与集电极区322之间的接触电势差降低,空穴载流子从集电极区322注入到缓冲区324、漂移区326,以及势垒区340。通过这种方式,缓冲区324、漂移区326和势垒区340发生电导调制,从而实现低接通电压。
从集电极区322注入的空穴载流子与电子载流子复合并消失,或通过体区328和体接触区334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
在半导体器件15中,其杂质浓度高于漂移区326的势垒区340形成在该漂移区326的上方。因此,在势垒区340与漂移区326之间的边界面中形成的势垒起到了抑制空穴载流子逸出到发射极电极E的作用。势垒区340使得漂移区326中的空穴载流子密度增大(见图17)。结果,发射极电极与集电极电极之间的空穴载流子浓度增大,半导体器件15的接通电压降低。势垒区340阻止空穴载流子从漂移区326向发射极电极E的流动。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8(1996)-316479提出的半导体器件15中,通过体接触区334,经过势垒区340并流入体区328的少数载流子很快被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体区328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保持较低。
为了进一步降低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不仅需要增大漂移区326(概括地说为深区)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也需要增大体区328(概括地说为中间区,具体地说为中间区的主部分)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
本分明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大深区和中间区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来进一步降低半导体器件接通电压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电极;第二导电类型的顶区,连接到所述电极;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深区;以及第一导电类型的中间区,连接到所述电极。部分所述中间区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包括栅极电极,其通过绝缘层面对部分所述中间区。面对所述栅极电极的所述部分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所述中间区可包括直接连接到所述电极的密集部分以及通过所述密集部分连接到所述电极的主部分。
典型地,所述电极可以是发射极电极,所述顶区可以是发射极,所述密集部分可以是体接触区,所述主部分可以是体区,所述深区可以是漂移区,以及所述半导体器件可以是IGBT。所述半导体器件也可以是MOS、MOSFET、或pnpn二极管。在所述半导体器件是MOS时,所述电极可以是源极电极,所述顶区可以是源极,所述密集部分可以是体接触区,所述主部分可以是体区,以及所述深区可以是漂移区。
根据本分明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中间区和/或所述顶区内的势垒区。所述势垒区可以由未与所述电极和所述深区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区形成。所述势垒区还可以由绝缘体形成。在所述中间区和所述顶区内可以设置多个势垒区。一些所述势垒区可以由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区形成,其它势垒区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可以在所述中间区和所述顶区内的适当位置形成所述势垒区。例如,所述势垒区可以被包围在所述中间区的所述主部分内,以及可以与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所述势垒区还可以沿所述密集部分与所述主部分之间的边界形成,或沿所述顶区与所述主部分之间的边界形成。可选地,所述势垒区可以被包围在所述密集部分或所述顶区内。
常规结构存在着在中间区中少数载流子浓度低的问题。在上述半导体器件中,在中间区与深区之间的结边界面的中间区侧形成势垒区。该势垒区引起少数载流子在中间区聚集。因此,中间区中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从而电极对之间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结果,可降低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
可优选所述势垒区连接到用于包围所述栅极电极的所述绝缘层。也可优选所述势垒区具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载流子可在所述密集部分与所述深区之间流动。
当势垒区引起少数载流子在中间区聚集时,势垒区的电势增大。当势垒区的电势增大时,多数载流子从势垒区供给到中间区和深区。如果势垒区形成为与栅极绝缘层接触,那么通过沿栅极绝缘层形成的区域(即沟道)流动,从势垒区供给多数载流子。结果,获得与接通的晶闸管等效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降低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
在本发明中,势垒区具有开口,通过该开口,载流子可在密集部分与深区之间流动。通过该开口,由势垒区引起的在中间区聚集的少数载流子可靠地被释放到密集部分。因此,半导体器件可以稳定的方式关断。
可优选所述势垒区由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区沿所述顶区与所述主部分之间的边界形成。所述势垒区可电连接到所述密集部分,以及可具有高于所述主部分的杂质浓度。所述势垒区可以在所述顶区内形成。
沿顶区与主部分之间的边界形成的势垒区抑制了少数载流子通过顶区被释放到电极。也就是说,防止了闭锁现象的发生(其中,即使没有对栅极电极附加电势,半导体器件也不关断)。
如果势垒区形成在主部分内,那么闭锁现象很容易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使所述势垒区沿所述顶区与所述主部分之间的边界形成,并使所述势垒区在所述主部分内形成。
当在所述密集部分与所述主部分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所述势垒区时,可以在所述主部分与所述深区之间的边界附近提供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附加势垒区。所述附加势垒区未与所述电极和所述深区电连接。可选地,所述附加势垒区可具有高于所述深区的杂质浓度。具有较高杂质浓度的所述附加势垒区可连接到所述深区或与所述深区分隔。
上述半导体器件允许在主部分与深区之间的pn结边界面处以及主部分内增大少数载流子浓度。通过这种方式,在主部分中在很宽的范围内增大少数载流子浓度,从而增大电极对之间的少数载流子浓度。结果,可降低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
优选至少部分所述势垒区和部分所述附加势垒区位于载流子流经的路径上。
也优选多个势垒区形成在所述中间区内。所述势垒区可以分布在所述中间区内。对于所述势垒区的形状或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它们可以以局域的方式位于与电极对之间的方向垂直的面内。它们也可以以空间分散的方式位于中间区内。
优选所述势垒区与所述密集部分接触。典型地,所述势垒区可以沿所述密集部分和所述主部分的结面形成。可选地,其可以在所述密集部分内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势垒区更有效地聚集少数载流子。中间区内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从而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降低。
优选所述顶区的膜厚度小于所述势垒区的膜厚度。
形成势垒区允许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降低。这一点本身应该是受欢迎的。然而,当降低接通电压时,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同时增大,从而出现半导体器件易于被损坏的问题。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起因的过程中,本发明人确定饱和电流的增大导致半导体器件的串联电阻,并极大地影响顶区的特性。也就是说,如果顶区具有较大的供给多数载流子的能力,那么少数载流子在中间区中聚集后,大量多数载流子从顶区注入。从而,饱和电流增大,半导体器件被损坏。结果,本发明人发现,适当抑制顶区供给多数载流子的能力可防止对半导体器件的损坏。典型地,通过使顶区具有小的体积,可以抑制顶区供给多数载流子的能力。这是通过使顶区中具有低浓度的杂质,或通过使其具有小的膜厚度或宽度来实现的。
此外,优选将所述顶区供给多数载流子的能力设定为与所述势垒区聚集少数载流子的能力相关联。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如果增加中间区内少数载流子的聚集量,那么接通电压降低,另一方面,半导体器件容易被损坏。如果顶区的膜厚度小于所述势垒区的膜厚度,那么可防止半导体器件的饱和电流增大,从而防止对半导体器件的损坏。此外,通过调整顶区中的杂质浓度、或其体积等,可获得同样的操作效果。
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允许在中间区内聚集少数载流子。当中间区中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大时,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降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2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3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变形的半导体器件4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5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6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7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9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10示出了发射极电极与集电极电极之间的空穴载流子浓度的分布;
图11示出了第八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9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2示出了第九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3示出了第十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4示出了第十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2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5示出了第十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3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6示出了第十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4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以及
图17示出了具有常规结构的半导体器件15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列出实施例的重要特征。
(第一特征)
第一特征的半导体器件是一种IGBT,包括:
发射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顶区(发射极),连接到发射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深区(漂移区);
第一导电类型的中间区(体区和体接触区),连接到发射极电极,其中部分中间区使顶区(发射极)和深区(漂移区)隔离;
第一导电类型的集电极区,连接到深区(漂移区)和集电极电极;
栅极电极,通过绝缘层面对所述部分中间区,其中所述部分中间区使顶区(发射极)和深区(漂移区)隔离;以及
势垒区,形成在中间区(体区和体接触区)和/或顶区(发射极)内。
第一导电类型可以是P导电类型,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可以是N导电类型。可选地,第一导电类型可以是N导电类型,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可以是P导电类型。
(第二特征)
第二特征的半导体器件是一种MOSFET,包括:
源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顶区(源极),连接到源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深区(漂移区);
第一导电类型的中间区(体区和体接触区),连接到源极电极,其中部分中间区使顶区(源极)和深区(漂移区)隔离;
第二导电类型的漏极区,连接到深区(漂移区)和漏极电极;
栅极电极,通过绝缘层面对所述部分中间区,其中所述部分中间区使顶区(源极)和深区(漂移区)隔离;以及
势垒区,形成在中间区(体区和体接触区)和/或顶区(源极)内。
同样地,第一导电类型可以是P导电类型,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可以是N导电类型。可选地,第一导电类型可以是N导电类型,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可以是P导电类型。
(第三特征)
在IGBT或MOSFET中,中间区包括直接连接到电极的密集部分以及通过密集部分连接到电极的主部分。第一势垒区在密集部分与主部分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附加势垒区在主部分与深区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
(第四特征)
在IGBT或MOSFET中,由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半导体材料形成第一势垒区。
(第五特征)
在IGBT或MOSFET中,第一势垒区未与电极和深区连接。
(第六特征)
在IGBT或MOSFET中,附加势垒区具有高于深区的杂质浓度。
(第七特征)
在IGBT或MOS中,附加势垒区具有第二导电类型,且与深区隔离。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半导体器件1具有用于接通和关断在发射极电极E与集电极电极C之间流动的电流的沟槽栅极32。
半导体器件1具有发射极区36和体接触区34,其中发射极区36包括n+型杂质并与发射极电极E接触,体接触区34包括p+型杂质并与同一发射极电极E接触。半导体器件1具有体区28,该体区28包括p-型杂质,并包围体接触区34和发射极区36的。包括n-型杂质的漂移区26形成在体区28下方,并与体区28接触。通过体区28,漂移区26与体接触区34和发射极区36隔离。包括n+型杂质的缓冲区24形成在漂移区26下方,并与漂移区26接触。包括p+型杂质的集电极区22形成在缓冲区24下方。集电极区22与由铝等构成的集电极电极C连接。
沟槽形成为经过发射极区36和体区28,并延伸到漂移区26。在沟槽中提供多晶硅,从而形成沟槽栅极电极32。沟槽栅极电极32通过栅极绝缘层33面对体区28。
在体区28内形成包括n型杂质的浮置(floating)半导体区40。该浮置半导体区40与体接触区34接触。浮置半导体区与发射极电极E隔离,也与漂移区26隔离。浮置半导体区40的电势不固定在特定值,而是根据邻近部分的电势变化。这称为浮置。
优选各半导体区的杂质浓度如下:集电极区22在1×1018~1×1020cm-3范围内,缓冲区24在1×1015~1×1018cm-3范围内,漂移区26在1×1013~1×1015cm-3范围内,体区28在1×1015~1×1018cm-3范围内,体接触区34在1×1018~1×1020cm-3范围内,发射极区36在1×1018~1×1020cm-3范围内。对于浮置半导体区40的杂质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在1×1015~1×1018cm-3范围内。如果其在该范围内,那么少数载流子容易聚集。
图1中所示的半导体器件1包括电极E、顶区36(发射极区)、深区26(漂移区)、密集部分34(体接触区)以及主部分28(体区)。密集部分34和主部分28具有相同的导电类型和共同的电压,可以合称为中间区。部分中间区28使顶区36(发射极区)和深区26(漂移区)隔离。半导体器件1还包括沟槽栅极32,该沟槽栅极32通过绝缘层33面对部分中间区28。半导体器件1还包括势垒区(浮置半导体区40)。
接下来,将对接通状态下半导体器件1的操作进行说明。
当发射极电极E接地时,对集电极电极C和沟槽栅极32施加正电压,在体区28中并面对沟槽栅极32的部分反转为n型,形成沟道。电子载流子通过反转为n型的该沟道从发射极区36注入到漂移区26。已注入到漂移区26中的电子载流子在该漂移区26中向集电极电极C流动,并聚集在缓冲区24中。当电子载流子在缓冲区24中聚集时,缓冲区24与集电极区22之间的接触电势差降低,空穴载流子从集电极区22注入到缓冲区24和漂移区26。通过这种方式,缓冲区24和漂移区26发生电导调制,从而实现低接通电压。
从集电极区22注入到漂移区的空穴载流子与电子载流子复合并消失,或通过体区28和体接触区34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在本实施例中,浮置半导体区40位于空穴载流子释放路径的上方。
在浮置半导体区40与体区28之间的结边界面处形成势垒。势垒阻止空穴载流子通过浮置半导体区40向体接触区34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40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40有助于在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本实施例的浮置半导体区40如此形成,以便它与体接触区34接触,且高效地阻止空穴载流子(少数载流子)的流动。结果,空穴载流子在体区28中聚集,从而降低半导体器件1的接通电压。
(第二实施例)
图2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2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相同的结构具有对其指定的相同的参考标号,省略对其的解释。
该图示出了包括n型杂质的浮置半导体区42。浮置半导体区42与发射极电极E隔离,还与漂移区26隔离。浮置半导体区42的电势不固定在特定值,而是根据邻近部分的电势变化。
浮置半导体区42位于空穴载流子释放路径的上方,该释放路径连接漂移区26和体接触区34。
在浮置半导体区42与体区28之间的结边界面处形成势垒。势垒阻止空穴载流子向体接触区34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42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42有助于在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发射极区36的膜厚度(L1)小于浮置半导体区42的膜厚度(L2)。在由于浮置半导体区42使得空穴载流子在体区28中聚集的同时,电子载流子从发射极区36被供给到体区28,从而半导体器件2的接通电压降低。然而,如果电子载流子从发射极区36的供给能力过大,饱和电流可增大,从而易于发生对半导体器件的损坏。从发射极区36供给电子载流子的能力与该区所包括的杂质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实施例如使发射极区36中的杂质浓度低、使该区具有小体积、使发射极区36分散等措施来降低电子载流子的供给能力。通过使发射极区36的电子载流子具有较低的供给能力,可防止对半导体器件的损坏。此外,优选根据其与空穴载流子的聚集能力之间的关系设定发射极区36的电子载流子的供给能力,其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能力是由浮置半导体区42引起的。例如,最好通过降低与浮置半导体区42的空穴载流子的聚集能力的增大相关的发射极区36的电子载流子的供给能力,防止对半导体器件2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发射极区36的膜厚度(L1)设定为小于浮置半导体区42的膜厚度(L2),调整空穴载流子的聚集能力和电子载流子的供给能力。通过形成以上关系中的这些要素,接通电压降低,并可防止对半导体器件2的损坏。
如上所述,可以调整空穴载流子的聚集效果和电子载流子的供给能力。例如,通过改变发射极区36的体积或改变其中的杂质浓度,可调整调整空穴载流子的聚集效果和电子载流子的供给能力。
(第三实施例)
图3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3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中45是浮置半导体区。浮置半导体区45位于空穴载流子的释放路径上方,该释放路径连接漂移区26和体接触区34。
图中47也是浮置半导体区。浮置半导体区47的特征在于形成为与栅极绝缘层33接触。
浮置半导体区45和47与发射极电极E隔离,还与漂移区26隔离。浮置半导体区45和47的电势不固定在特定值,而是根据邻近部分的电势变化。
在浮置半导体区45和47与体区28之间的结边界面处形成势垒。势垒阻止空穴载流子向体接触区34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45和47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45和47有助于在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而且,浮置半导体区47也实现了晶闸管操作。当半导体器件3接通时,空穴载流子在紧靠着浮置半导体区47的下方的体区28中聚集,从而浮置半导体区47的电势升高。因此,通过沿栅极绝缘层33形成的沟道从发射极区36供给的电子载流子利用浮置半导体区47以平面的方式扩展,并向体区28和漂移区26注入。从而,浮置半导体区47引起空穴载流子的聚集,并实现晶闸管的操作。因此,接通电压大大降低。
此外,在体区中形成集中浮置区以实现晶闸管操作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技术。然而,半导体器件的这种浮置半导体区的目的仅仅是实现晶闸管操作。因此,杂质浓度调整为极高。结果,发生过量载流子聚集的情况,半导体器件不能关断。比较而言,本实施例的浮置半导体区47引起空穴载流子的聚集,并利用伴随该聚集的电势增大以实现晶闸管操作。因此,浮置半导体区47需要低于现有技术中的杂质浓度。而且,为了便于晶闸管操作,优选浮置半导体区47与漂移区26之间的距离(L3)短。
此外,浮置半导体区47的另一特征在于,它并不延伸到连接体接触区34和漂移区26的整个路径。换句话说,在浮置半导体区47中形成开口47a。开口47a确保空穴载流子具有释放路径。因此,当半导体器件关断时,聚集在体区28中的空穴载流子可以通过开口47a可靠地释放到体接触区34。从而避免关断半导体器件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图4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变形的半导体器件4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该变形中,栅极电极432是平面型。
该图示出了浮置半导体区447,其聚集空穴载流子并实现晶闸管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浮置半导体区447与栅极绝缘层433接触,并通过开口447a确保空穴载流子的释放路径。因此,实现了接通电压的降低和稳定的操作。
(第四实施例)
图5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5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发射极区36与体区28之间形成p型防闭锁区52。该防闭锁区52具有高于体区28的杂质浓度。部分防闭锁区52与体接触区34接触。
形成的防闭锁区52抑制了空穴载流子从体区28向发射极区36的流动。防闭锁区52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防闭锁区52有助于在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此外,防闭锁区52抑制了在体区28中聚集的空穴载流子向发射极区36的释放。
沿防闭锁区52与体接触区34的接触面,空穴载流子被释放到体接触区34。提供的防闭锁区52允许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降低。为了比较,可以考虑未提供防闭锁区52的情况。如果通过降低体区28中的杂质浓度来增大在体区28中聚集的少数载流子的浓度,那么由于聚集的少数载流子向发射极区36的流动,发生闭锁现象,从而损坏半导体器件。当接通电压降低时,该闭锁现象易于发生。
通过形成本实施例的防闭锁区52,可降低接通电压,同时可防止闭锁现象。因为防止了闭锁现象,体区28中的杂质浓度可充分降低,因此可在体区28中聚集较高浓度的空穴载流子。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可降低。
(第五实施例)
图6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6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54是p型防闭锁区。该防闭锁区54包围发射极区36。此外,防闭锁区54与发射极电极E直接连接。因此,空穴载流子通过防闭锁区54被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
n型半导体区48形成为包围防闭锁区54。空穴载流子在该n型半导体区48中聚集。因此,半导体器件6的接通电压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p-型体区28位于n型半导体区48与n-型漂移区26之间。结果,当半导体器件6已关断时,被抑制层(depressed layer)快速地从这两层延伸。因此,可实现快速的关断速度。
(第六实施例)
图7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7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聚集空穴载流子,同时利用绝缘层62和浮置半导体区49。绝缘层62和浮置半导体区49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绝缘层62和浮置半导体区49有助于在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绝缘层62位于体接触区34的正下方,以便横断空穴载流子从漂移区26向体接触区34的释放路径。结果,在聚集空穴载流子时极其有效。
在绝缘层62的沟槽栅极电极32侧形成浮置半导体区49。浮置半导体区49中的杂质浓度相对较小,所以对空穴载流子的聚集并不是特别有效。然而,它位于沿栅极绝缘层33的位置,因此,可以降低对沿该沟道流动的电子载流子的阻碍。此外,当半导体器件7关断时,聚集在体区28中的空穴载流子可通过该浮置半导体区49被释放。从而可稳定地进行关断操作。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过同时利用绝缘层62和浮置半导体区49,可实现这样的半导体器件,其中聚集空穴载流子,降低对电子载流子的阻碍,以及当半导体器件关断时,空穴载流子以均衡的方式被释放。可容易地实现具有这些希望的特征的半导体器件。
(第七实施例)
图8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聚集空穴载流子的半导体区形成为多层,从而进一步增大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浓度。
在体接触区34与体区28之间的pn结边界面附近形成n+型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此外,在漂移区26与体区28之间的边界面处形成n+型集中(concentrated)半导体区40a。其具有高于漂移区26的杂质浓度。
优选在集中半导体区40a中半导体区的杂质浓度在1×1015~1×1017cm-3范围内,在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中半导体区的杂质浓度在1×1015~1×1018cm-3范围内。
该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和n+型集中半导体区40a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和n+型集中半导体区40a有助于在体区28和漂移区26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图9示出了半导体器件8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集中半导体区40a和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没有形成为在整个体区28内延伸,而是以局域的方式形成在发射极区34的下方。在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下方的体区28与相对于纸面而言位于内部的体接触区36接触,并且体区28和体接触区36保持在相同的电势。在这种情况下,当半导体器件8已关断时,聚集在体区28中的空穴载流子可快速地向外部释放,从而提高开关速度。
取代该结构,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下方的体区28可以在整个芯片中均处于浮置状态。也就是说,它可与体接触区36分隔。在这种情况下,聚集在芯片内的空穴载流子从处于浮置状态的体区28,经过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流入体接触区36中。也就是说,被抑制层从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和集中半导体区40a延伸到体区28,因此体区28被快速抑制,从而提高了开关速度。
而且,优选如在半导体器件8中,集中半导体区40a和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位于发射极区34附近的体接触区36的下方。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的空穴载流子被吸引到从发射极区34注入的电子载流子。因此,它们趋向于易于从发射极区34附近的体接触区36向发射极电极E释放。在发射极区34附近的体接触区36下方形成集中半导体区40a和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意味着势垒区40a和40b位于空穴载流子的路径上方。在这些位置中形成集中半导体区40a和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意味着空穴载流子可在体区28和漂移区26中有效地聚集。
而且,可以在体区28内形成集中半导体区40a。如果在体区28内形成集中半导体区40a,那么它将具有浮置电势。集中半导体区40a趋向于未落在电场内,从而可实现高击穿电压。
接下来,将对接通状态下半导体器件8的操作进行说明。
当发射极电极E接地时,对集电极电极C和沟槽栅极32施加正电压。面对沟槽栅极32的部分体区28反转为n型,形成沟道。从而,电子载流子通过反转的该沟道从发射极区34注入到漂移区26。注入到漂移区26的电子载流子向漂移区26的集电极电极C侧流动,并聚集在缓冲区24中。当电子载流子在缓冲区24中聚集时,缓冲区24与集电极区22之间的接触电势差降低,空穴载流子从集电极区22注入到缓冲区24和漂移区26。通过这种方式,缓冲区24和漂移区26发生电导调制,从而降低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
从集电极区22注入的空穴载流子与电子载流子复合并消失,或通过体区28和体接触区34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图8示意性示出了被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的空穴载流子。
在集中半导体区40a与漂移区26之间的结边界面中形成的势垒有助于在漂移区26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在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与体区28之间的结边界面处形成势垒。经过在集中半导体区40a与漂移区26之间的结边界面势垒并流入体区28中的空穴载流子在该体区28中聚集,其中该体区28在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与体区28之间的结边界面附近。经过该结边界面势垒的空穴载流子被释放到发射极电极E。
图10示出了发射极电极与集电极电极之间的空穴载流子的浓度分布,这对应于图8中的X-X线,从体接触区34,经过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体区28、集中半导体区40a、漂移区26、缓冲区24,直到集电极区22。
图形的上边为发射极电极E,图形的下边为集电极电极C,以及对应于各区域的标号在图形的左边上。水平轴表示空穴载流子的浓度,其中空穴载流子浓度向右侧增大。
此外,图10中曲线12是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的发射极电极与集电极电极之间的空穴载流子浓度,曲线11是常规结构(对应于其中仅仅形成集中半导体区40a的情况)的空穴载流子浓度,以及曲线10是其中没有形成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和集中半导体区40a情况下的空穴载流子浓度。
首先,观察曲线10所示的情况,其中没有形成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和集中半导体区40a,在体区28与漂移区26的pn结边界面处空穴载流子的浓度极度降低。此外,很明显,在整个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浓度保持较低。并且,很明显,从集电极区22侧到发射极区36侧,漂移区26内的空穴载流子浓度降低。
在示出了常规结构的曲线11的情况下,在体区28与漂移区26的结边界面处形成了集中半导体区(对应于40a)。因此,在该结边界面处空穴载流子的浓度高于曲线10中的空穴载流子浓度。然而,很明显,在整个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浓度保持较低。因此,在常规结构中,经过由在体区28与漂移区26之间的结边界面处形成的半导体区(对应于40a)形成的势垒并流入体区28中的空穴载流子立即被释放到发射极电极。此外,在常规结构中,从集电极区22侧到发射极区36侧,漂移区26内的空穴载流子的浓度降低。
当观察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的曲线12所示的情况时,通过比较很明显,在整个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浓度保持较高。此外,与常规结构相比,在漂移区26中,从集电极区22侧到发射极区36侧浓度降低的空穴载流子的降低更缓慢。因此,沿发射极电极与集电极电极之间的整个距离,具有较高的空穴载流子的浓度。由于这一点,半导体器件8的接通电压低于常规结构的接通电压。
当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关断时,被抑制层从集中半导体区40a和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扩展到体区28。因此,与仅仅具有集中半导体区40a(等效于常规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体区28中更宽的区域。因此,可实现高于常规结构的击穿电压。此外,在常规结构中,如果要更有效地聚集空穴载流子,有必要进一步增大与集中半导体区40a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杂质浓度。如果这样做的话,存在电场不能保持在集中半导体区与体区之间的pn结边界面处的问题,从而击穿电压恶化。在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中,不需要增大杂质浓度。因此,电场不会集中。
并且,当半导体器件关断时,被抑制层的扩展伴随着空穴载流子在短时间内被释放到发射极电极。关断时间短于常规结构,因此提高了开关速度。
(第八实施例)
图11所示的第八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9是与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相对应的情况,其中向体区28增加了第二浮置半导体区40c。第二浮置半导体区40c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第二浮置半导体区40c有助于在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增加第二浮置半导体区40c意味着可使得体区28中的空穴载流子浓度高于第七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8中的空穴载流子浓度。半导体器件9的接通电压可进一步降低。并且,在关断半导体器件9时,第二浮置半导体区40c还具有抑制体区28的作用,从而增大了击穿电压,降低了关断时间。
(第九实施例)
图12所示的第九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是其中集中半导体区41a和浮置半导体区(41b,41c)没有与沟槽栅极电极32的栅极绝缘层33接触的情况。
在集中半导体区41a与漂移区26的结边界面处形成势垒。在浮置半导体区(41b,41c)与体区28的结边界面处也形成势垒。这些势垒阻止空穴载流子向体接触区34的流动。集中半导体区41a和浮置半导体区(41b,41c)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集中半导体区41a和浮置半导体区(41b,41c)有助于在漂移区26和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即使集中半导体区41a和浮置半导体区(41b,41c)没有与沟槽栅极电极32的栅极绝缘层33接触,但在体接触区34与体区28的结边界面附近形成了半导体区41b,在体区28与漂移区26的结边界面附近形成了半导体区41a。因此,半导体器件10的接通电压可降低。第二浮置半导体区41c也可以空间分散在体区28内。
(第十实施例)
图13所示的第十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1是其中在漂移区26中形成所谓的超结(super-junction)结构的情况。该超结结构包括包含n型杂质的n型柱体25和包含p型杂质的p型柱体。它在发射极电极与集电极电极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的结合在与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之间的方向垂直的面内交替重复。半导体器件11中的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23为薄板(sheet)状,因此当从截面观察与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之间的方向垂直的平面时,它们形成为条状。
在该半导体器件11中提供的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和n+型集中半导体区40a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第一浮置半导体区40b和n+型集中半导体区40a有助于在体区28和漂移区26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因此,体区28中空穴载流子的浓度增大,从而半导体器件的接通电压降低。此外,通过超结结构可降低漂移区26的接通电压,并增大其击穿电压。
超结结构可以这样形成,以便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23在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之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的结合在与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之间的方向垂直的面内交替重复。例如,如果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为薄板状,那么n型部分区域和p型部分区域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如果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23具有矩形柱体状截面,那么在交错(zigzag)格子形状中定位各柱体允许获得这样的超结结构,其中各柱体在两个方向上重复。如果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23具有正六角形截面,那么在其间无间隔地定位这些柱体允许获得这样的超结结构,其中各柱体在三个方向上重复。可选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这样的超结结构,其中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23在与两电极之间的方向垂直的面内交替重复:具有矩形柱体形状截面的p型柱体23在两个方向上重复,这些p型柱体23之间有间隔地位于在平面延伸的n型柱体25中;或者具有正六角形截面的p型柱体23在三个方向上重复,这些p型柱体23之间有间隔地位于平面延伸的n型柱体25中。
(第十一实施例)
图14所示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2是具有超结结构的第十实施例的变形。在该变形中,p-型浮置区27在漂移区26内空间分散。
在漂移区26的超结结构中,与第十实施例相同,n型柱体25和p型柱体26在与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之间的方向垂直的面内交替重复。另外,p型浮置区27可以如在该第十一实施例中空间分散。通过超结结构,漂移区26的接通电压降低,其击穿电压增大。
(第十二实施例)
图15所示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3不具有漂移区。几乎整个半导体区与体区128对应。多个浮置半导体区143形成在体区128内,以便形成在发射极电极与集电极电极之间。从发射极电极E侧到集电极电极C侧形成沟槽栅极电极132。
在多个浮置半导体区143中的每一个与体区128的结边界面处形成势垒。这些势垒阻止了空穴载流子向体接触区134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143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浮置半导体区143有助于在体区1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
当半导体器件13处于接通状态时,电子载流子通过沿沟槽栅极电极132形成的反转层从发射极区136注入到缓冲区124。从集电极区122注入的空穴载流子通过体区128向发射极电极前进。然而,在聚集空穴载流子过程中浮置半导体区143的作用意味着在体区128中空穴载流子浓度增大。因此,半导体器件13的接通电压降低。
并且,当半导体器件13处于关断状态时,被抑制层从浮置半导体区143与体区128之间的pn结边界面延伸。结果,体区128的更宽区域受到抑制。半导体器件13实现了高击穿电压。此外,该抑制意味着已聚集在体区128中的空穴载流子被快速分散到发射极电极。因此,半导体器件13的特征在于具有短关断时间。
(第十三实施例)
图16所示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4中,栅极电极232是平面型。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区(244b,244a)形成在体接触区234与体区228的结边界面附近,以及体区228与漂移区226的结边界面附近。在半导体区244a和244b与体区228的结边界面处形成势垒。这些势垒阻止空穴载流子向体接触区234的流动。半导体区244a和244b形成对于空穴载流子流动的势垒区。通过阻止空穴载流子的流动,半导体区244a和244b有助于在体区228中空穴载流子的聚集。因此,可增大体区228中空穴载流子的浓度,从而半导体器件14的接通电压降低。
上述实施例仅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并不限制其权利要求。在权利要求中提出的技术包括对上述实施例的各种变形和修改。
例如,沟槽栅极电极可以是延伸到漂移区下方的深沟槽类型。
此外,参照IGBT半导体器件说明了以上实施例。然而,采用不同的器件(晶闸管、双极晶体管、功率MOSFET等)也可获得类似的结果。
此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公开的技术元素可以单独或以所有类型的结合使用,并不限于在提交本申请时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的结合。此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公开的技术可以用来同时实现多个目的或实现这些目的之一。

Claims (11)

1.一种IGBT的半导体器件,包括:
发射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顶区,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深区;
第一导电类型的中间区,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
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集电极区,连接到所述深区,所述集电极区通过所述深区与所述中间区隔离;
集电极电极,连接到所述集电极区;
栅极电极,通过绝缘层面对部分所述中间区,所述中间区的所述部分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以及
势垒区,包括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区,形成在所述中间区内,
其中所述中间区包括直接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的密集部分,以及通过所述密集部分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的主部分,
其中所述势垒区与所述密集部分接触,并通过所述主部分与所述深区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势垒区还包括绝缘体。
3.一种IGBT的半导体器件,包括:
发射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顶区,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深区;
第一导电类型的中间区,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所述中间区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
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集电极区,连接到所述深区,所述集电极区通过所述深区与所述中间区隔离;
集电极电极,连接到所述集电极区;
栅极电极,通过绝缘层面对部分所述中间区,所述中间区的所述部分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以及
势垒区,包括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区,形成在所述中间区内,
其中所述势垒区具有高于所述中间区的杂质浓度,以及所述势垒区沿所述顶区与所述中间区之间的边界形成,并电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
4.一种IGBT的半导体器件,包括:
发射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顶区,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深区;
第一导电类型的中间区,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所述中间区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
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集电极区,连接到所述深区,所述集电极区通过所述深区与所述中间区隔离;
集电极电极,连接到所述集电极区;
栅极电极,通过绝缘层面对部分所述中间区,所述中间区的所述部分使所述顶区和所述深区隔离;以及
多个势垒区,形成在所述中间区内;
其中所述势垒区沿所述顶区与所述深区之间延伸的方向分布在所述中间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中间区包括直接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的密集部分,以及通过所述密集部分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的主部分,
其中所述势垒区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密集部分与所述主部分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
其中所述势垒区中的至少另一个是第二导电类型,形成在所述主部分与所述深区之间的边界附近,并未与所述发射极电极和所述深区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势垒区位于载流子流经的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势垒区和中间区的多个对层叠。
8.根据权利要求4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中间区包括直接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的密集部分,以及通过所述密集部分连接到所述发射极电极的主部分,
其中所述势垒区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密集部分与所述主部分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
其中所述势垒区中的至少另一个是第二导电类型,形成在所述主部分与所述深区之间的边界处,并具有高于所述深区的杂质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势垒区位于载流子流经的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势垒区和中间区的多个对层叠。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顶区的厚度小于所述势垒区的厚度。
CNB2004800360764A 2003-12-24 2004-12-03 沟槽栅极场效应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53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7768 2003-12-24
JP427768/2003 2003-12-24
JP092975/2004 2004-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0813A CN1890813A (zh) 2007-01-03
CN100505302C true CN100505302C (zh) 2009-06-24

Family

ID=37579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3607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5302C (zh) 2003-12-24 2004-12-03 沟槽栅极场效应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530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6305A (zh) * 2019-06-27 2019-11-05 南京芯舟科技有限公司 元胞结构及其应用的半导体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7582B2 (ja) 2010-09-21 2015-03-1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62294B (zh) * 2010-09-21 2014-11-21 Toshiba Kk Semiconductor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064191A (zh) * 2010-11-02 2011-05-18 浙江大学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CN102184870B (zh) * 2011-05-06 2016-02-03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Umos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CN102623492A (zh) * 2012-04-06 2012-08-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mos场控晶闸管
CN103579296B (zh) * 2012-08-06 2016-09-07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293559B2 (en) * 2013-07-31 2016-03-22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Incorporated Dual trench-gate IGBT structure
CN103413825B (zh) * 2013-08-09 2016-05-11 上海北车永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平面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US9105679B2 (en) * 2013-11-27 2015-08-1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with barrier regions
JP6673501B2 (ja) * 2016-12-08 2020-03-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6305A (zh) * 2019-06-27 2019-11-05 南京芯舟科技有限公司 元胞结构及其应用的半导体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0813A (zh) 200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46377B1 (en) Trench gate field effect devices
CN100514675C (zh) 半导体器件
US667412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EP1683202B1 (en) Trench gate field effect devices
JP3382172B2 (ja) 横型絶縁ゲート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
JP2004022941A (ja) 半導体装置
US9825158B2 (en)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US9571087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reverse conducting IGBT
CN103262244A (zh) 具有隔离区的晶体管
JPH10209432A (ja)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改良
US841574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diode
JP2003520430A (ja) 改善された安全動作領域を有するトレンチ絶縁ゲート・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
CN100505302C (zh) 沟槽栅极场效应器件
JPH09260665A (ja) 短絡アノード水平型絶縁ゲート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
US6768169B2 (en) Transistor having compensation zones enabling a low on-resistance and a high reverse voltage
KR100648276B1 (ko) 역방향 다이오드가 구비된 수직형 디모스 소자
KR20020079919A (ko) 향상된 성능을 갖는 dmos 트랜지스터 구조
JP2009512207A (ja) パワー半導体デバイス
JP2000311998A (ja) 絶縁ゲートターンオフサイリスタ
CN113675265A (zh) 竖向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制造方法
CN114464668A (zh) 功率半导体元件
JPH10125918A (ja) 電力用半導体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4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DENSO Corp.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