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1530C - 面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1530C
CN100501530C CNB2006800059545A CN200680005954A CN100501530C CN 100501530 C CN100501530 C CN 100501530C CN B2006800059545 A CNB2006800059545 A CN B2006800059545A CN 200680005954 A CN200680005954 A CN 200680005954A CN 100501530 C CN100501530 C CN 1005015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cident end
absorption band
optical absorption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800059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8697A (zh
Inventor
山下友义
林健太郎
川岛伯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28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8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15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15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边缘照明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即便是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时,不会遮挡来自一次光源入射至光入射端面而导入导光体内的光,不至于使整体亮度降低或因遮挡本来应导光的光而造成暗线产生,而长期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并防止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一次光源(1)和光源反射镜(2)组合起来使用的导光体(3),在光出射面(33)并排配置有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第1光吸收带(36)和第2光吸收带(136),第1光吸收带(36)的宽度为50μm~800μm,第1光吸收带(36)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与光入射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μm,第2光吸收带(136)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处于与光入射端面相距500μm~3000μm的位置。

Description

面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缘照明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及其所采用的导光体,具体来说,涉及力求减少在与一次光源对置的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沿该光入射端面以条状亮线和/或暗线形式观察到的亮度分布不均匀现象的面光源装置和其专用的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较为适合用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
另外,本发明尤其涉及力求实现小型化和降低功耗的面光源装置。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较为适合用于例如可作为手机、或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各种设备的指示器使用的较小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面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的监视器、或作为液晶电视机、视频一体型液晶电视机等的显示部,以及在其它种种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液晶显示装置基本上由背光部和液晶显示元件部构成。出于液晶显示装置小型化的考虑,作为背光部来说大多采用边缘照明方式。以往,作为边缘照明方式的背光普遍利用以下形式的背光:将矩形板状的导光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作为光入射端面,沿该光入射端面配置直管型荧光灯等线状或棒状的一次光源,将该一次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导入导光体内部,从该导光体的两个主面中的一面即光出射面出射。
采用这种背光,由于从一次光源发出并经过导光体出射的光的传播方式,往往在发光面的亮度分布上产生不均匀(亮度均匀度降低)。作为该亮度均匀度降低的一种形态,可举出靠近一次光源的区域的亮度较其它区域高的例子。
作为用于防止这种亮度均匀度降低的方法,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告昭40-26083号公报(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公开昭60-60788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实用新型公开昭62-154422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披露了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靠近一次光源的位置配置具有光吸收性的膜或抑制光透过用的光线调整膜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作为对导光体光出射面在靠近一次光源的区域所出射的光的强度比远离一次光源的区域所出射的光的强度大这种情况的应对,仅需简单限制与一次光源的距离较小的光出射面区域的光出射。
但近些年来,随着导光体日趋变薄(例如2~3mm左右),作为降低上述亮度均匀度的特殊形态,往往与接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例如2~4mm左右)的光出射面位置相对应可观察到与光入射端面平行、比周围更明亮的条状亮部(亮线)。如将上述专利文献1~3这类方法用于防止该亮线所造成的局部急剧亮度变化(即亮度分布中与较小的位置变化相对应有较大亮度变化的情况),则由于所形成的光吸收膜等的宽度较宽,因而产生不只是亮线而且其周围整体亮度都降低、或容易产生暗线这种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防止这类亮线所造成的局部急剧亮度变化的方法,日本专利公开平9-197404号公报(专利文献4)提出对形成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光出射面以及其相反一侧面的边界的边缘附加墨水等遮光材料这种方案。
另外,随着如上所述这种亮线所产生的局部急剧亮度变化,在相邻亮线间往往可观察到与光入射端面平行、比周围暗的条状暗部(暗线)。作为用于防止这种暗线发生的方法,日本专利公开平8-227074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披露了形成其所具有的光吸收图案随着远离光入射端面光吸收率逐步降低的光吸收层的方法。
但近年来,手机或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者各种电器或电子设备的指示器等较小屏幕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要求在小型化的同时降低功耗。因而,为了降低功耗,可使用为点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背光的一次光源。作为将LED用作一次光源的背光,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平7-270624号公报(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那样,为了使其起到与采用线状一次光源的情形同样的作用,沿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将多个LED按一维排列。通过如此采用多个LED的一维排列所形成的一次光源,可获得所需的光量和整个屏幕范围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为这种小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要求进一步降低功耗,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减少所使用的LED数量。但LED数量一旦减少发光点间的距离便拉开,所以与相邻发光点间的区域接近的导光体的区域有所扩大,从该导光体区域出射至所需方向的光的强度降低。由此造成面光源装置发光面上观察方向的亮度分布不均匀(即亮度不均匀)。
另外,日本专利公告平7-27137号公报(专利文献7)中提出采用光出射面表面粗糙的导光体,并将排列有多条棱镜列的棱镜片配置于导光体的光出射面上使得该棱镜面处于导光体一侧,在抑制背光功耗的同时为了尽量避免亮度损失而使出射光分布变窄这种方法。但这样的背光,虽然能够以较低功耗得到高亮度,但通过棱镜片仍很容易分辨亮度的不均匀。
上述亮度不均匀当中最成问题的是,如图73所示的那样,多个LED的排列中处于两端的LED2的外侧相对应的导光体区域或相邻LED2的中间所产生的阴影部分(暗部)。如果该暗部面积变大,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相对应的背光有效发光区域中也能分辨的话,背光的品质便大大降低。尤其是,为了力求降低功耗而减少所使用的LED个数、或者为了力求装置小型化而缩小LED和有效发光区域之间距离的情况下,很容易在有效发光区域分辨出暗部。该亮度不均匀的原因是由于与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相邻配置的各个LED所发出的光具有指向性,还由于入射导光体时的折射作用使得入射至导光体的光的扩展变得相对较窄的缘故。再有,从光出射面的法线方向可观察的只是与棱镜片的棱镜列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的光,所以可观察到的光的扩展比实际从导光体出射的出射光的扩展小。这样,采用点状光源作为一次光源的现有背光难以同时做到既降低功耗又保持亮度分布均匀。
再有,对于使用冷阴极管等线状光源作为一次光源的背光,作为消除入射面附近部位的暗部等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平9-160035号公报(专利文献8)中提出了使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表面粗糙的方法,但对于使用LED等点状光源作为一次光源的背光,用这种方法不能充分消除前面所述的较暗部分。
另一方面,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平5-6401号公报(专利文献9)或专利公开平8-179322号公报(专利文献10)等针对用冷阴极管等线状光源的背光,提出了以使导光体的出射光在与光入射面相平行的方向上收束为目的、使沿与光入射端面大体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条棱镜列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或其相反面上并排形成的方案。关于形成有这种棱镜列的导光体,入射至导光体的光由于导光体的棱镜列部位的反射,朝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的倾斜角度变大的方向,甚至返回至入射光的朝向。因此,入射导光体的入射光的行进方向在棱镜列的延伸方向上收束,所以能提高亮度。将这种导光体应用于采用LED的背光的情况下,入射至导光体的光因导光体的棱镜列部位的反射而相对于入射光的方向扩展,经过扩展的光向与棱镜片的棱镜列大体垂直的方向上出射,所以可在较宽范围内看见通过棱镜片所呈现的光分布。
但剖面形状由直线部组成的棱镜列形成为导光体的话,便因该棱镜列而在特定方向上具有各向异性,从而使光扩展,在如图74所示这种倾斜方向上产生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均。另外,如图75所示,可以观察到各个点状光源出射的光彼此重叠的部分亮度增加造成的亮度不均。
再有,为了避免一次光源间或角部的较暗区域,如上所述,使光入射端面表面粗糙的情况下,虽然较暗的区域变小,但图76所示这种倾斜方向可更为明显地观察到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均。
以消除这种亮度不均为目的,日本专利公开2004-6326号公报(专利文献11)中提出了使形成于导光体上的棱镜列表面粗糙,或者形成使棱镜列的直线形状变形的棱镜列的方案。但对于用这种导光体的面光源装置,也往往因面光源装置的大小、配置的LED等点状光源的个数、或点状光源的配置间隔,而在有效显示范围内可观察到因图76所示的各点状光源出射的光其倾斜方向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均重叠所造成的明显亮度不均。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告昭40-26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公开昭60-607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公开昭62-154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平9-197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公开平8-227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公开平7-27062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公告平7-2713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公开平9-160035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平5-6401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专利公开平8-179322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专利公开2004-6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4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对导光体光入射端面的边缘附加遮光性材料,该遮光性材料中的一部分也加在光入射端面上,因而会遮住一部分从该光入射端面入射的入射光,正是这部分使一次光源入射至导光体的光量减少,总体亮度容易降低,同时自边缘附近入射的光中若无遮光性材料便导光的光也被遮挡,所以显示区域易产生暗线。
另外,该方法由于形成宽度极窄的遮光性材料,所以无法说抑制亮线产生的效果也已经相当充分。另外,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边缘上赋予遮光性材料实际上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在所需的位置形成遮光性材料也很困难,同时附着于边缘的遮光性材料也容易脱落。
再有,上述专利文献5的方法,采用点状图案等图案作为光吸收图案,但这种情况下存在部分不吸收光的区域,该区域的遮光不够充分,所以存在会观察到亮线的问题。
边缘照明方式的背光,为了将一次光源所发出的光高效导入至导光体内部,而使用光源反射镜。光源反射镜是与一次光源的除了其与导光体光入射端面对置部分以外的部位相邻配置的反射材料,具体来说可使用纸状或膜状反射材料。
光源反射镜在其反射特性上包括扩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和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扩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与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相比较,反射率低,在光源反射镜内部大多为多重反射,至导光体的光入射效率往往有若干降低。与此相反,正反射是具有扩散性的光反射分量少而较多地含有基于镜面反射的指向性高的反射分量的反射形态。因而,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与扩散反射倾向强的情形相比,反射率高,至导光体的光入射效率高,所以其优点是能够提高背光的亮度(百分之几至15%量级)。作为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来说,例如有不锈钢制的反射镜、银涂层反射镜、铝制反射镜、增强反射铝(多层膜)反射镜等。
但可以发现,使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的情况与使用扩散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的情形相比,上述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特别明显地显现。因而,这种情况下,尤其希望设法防止产生亮线的局部、急剧的亮度变化,以避免损坏背光的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技术课题,不会遮挡来自一次光源、入射光入射端面且导入至导光体内的光,不至于使整体亮度降低或因遮挡本来应导光的光而造成暗线产生,而能够长期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并防止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
本发明尤其是在边缘照明方式的面光源装置中与一次光源相组合并使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的情况下,也注重达到上述目的。
再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如上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的各种亮度不均,提供一种高品质的面光源装置及其所用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
另外,本发明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制造能够解决如上所述技术问题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方法。
(解决课题用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可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
是对一次光源的发光进行导光、并具有所述一次光源的发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被导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以及该光出射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出射面和背面的任何一面,从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一侧起依次并排配置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第1光吸收带和第2光吸收带,所述第1光吸收带的宽度为50μm~800μm,所述第1光吸收带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μm,所述第2光吸收带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处于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相距500μm~3000μm位置。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所述第2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过率比所述第1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过率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形成所述光出射面和所述光入射端面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分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光出射面的其它区域隆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半高宽为1~50μm。
另外,根据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
是制造如上所述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喷墨法从多个喷嘴喷出墨水,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至少接近光入射端面的区域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接着通过使该墨点平整并使相邻的墨点彼此结合,从而形成在所述区域的整体范围内连续的墨层,然后通过使该墨层硬化形成所述第1光吸收带和/或第2光吸收带。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对导光体原材料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形成所述光入射端面,然后形成所述第1光吸收带。
再有,根据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与该导光体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相邻配置的所述一次光源、以及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邻配置的光偏转元件,该光偏转元件具有位于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向位置的入光面和其相反侧的出光面,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入光面具有在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平行的多条棱镜列。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与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出光面相邻配置有光扩散元件,该光扩散元件具有在其宽度包含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相距至少2mm位置至4mm位置的区域内形成光吸收点图案的点图案部,该点图案部是分散配置直径30μm~70μm的点状光吸收性涂材而形成的。
另外,根据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
是对一次光源的发光进行导光、并具有所述一次光源的发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被导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以及该光出射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宽度50μm~1000μm的光吸收带,该光吸收带的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μm。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形成所述背面和所述光入射端面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分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背面的其它区域隆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半高宽为1~50μm。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在所述背面形成有棱镜列形成面区域,该棱镜列形成面区域具有沿与所述光入射端面大体正交方向延伸且互相平行排列的多条棱镜列,在所述背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大体平面区域,所述光吸收带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大体平面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光吸收带形成为与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相比远离的侧缘其可见光透射率较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光吸收带的宽度为50μm~800μm,在所述背面的较所述光吸收带远离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位置上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第2光吸收带,该第2光吸收带的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处于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相距500μm~3000μm的位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所述第2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比所述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过率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
是对一次光源的发光进行导光、并具有所述一次光源的发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被导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以及该光出射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出射面或背面形成有棱镜列形成面区域,该棱镜列形成面区域具有沿与所述光入射端面大体正交方向延伸且互相平行排列的多条棱镜列,在形成有该棱镜列形成面区域的所述光出射面或背面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大体平面区域,该大体平面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宽度50μm~1000μm的光吸收带。
另外,根据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
是制造如上所述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导光体原材料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形成所述光入射端面,然后形成所述光吸收带。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通过利用喷墨法从多个喷嘴喷出墨水,在导光体背面的至少接近光入射端面的区域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接着通过使该墨点平整并使相邻的墨点彼此结合,从而形成在所述区域的整体范围内连续的墨层,然后通过使该墨层硬化形成所述光吸收带。
另外,根据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与该导光体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相邻配置的所述一次光源、以及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邻配置的光偏转元件,该光偏转元件具有位于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向位置的入光面和其相反侧的出光面,在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入光面具有在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平行的多条棱镜列。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与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出光面相邻配置有光扩散元件,该光扩散元件具有在其宽度包含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相距至少2mm位置至4mm位置的区域内形成光吸收点图案的点图案部,该点图案部是分散配置直径30μm~70μm的点状光吸收性涂材而形成的。
另外,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是对一次光源的发光进行导光、并具有所述一次光源的发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以及被导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的板状导光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出射面和其相反侧的背面中的一面形成有多条凹凸结构列,该多条凹凸结构列大致沿着沿所述光出射面的面内的入射至所述导光体的光的指向性的方向延伸,并且互相大体平行排列,在所述凹凸结构列形成面的从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相接的区域至有效发光区域为止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带状的平坦部。
此外,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与该导光体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相邻配置的多个点状一次光源、以及光偏转元件,该光偏转元件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邻配置,并具有位于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向位置的入光面和其相反侧的出光面,在所述入光面形成有在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平行的多条透镜列。
(发明效果)
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通过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位置上形成沿该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具有较细的特定宽度的第1光吸收带,从而不会遮挡来自一次光源从光入射端面入射的光,不至于使一次光源入射至导光体的光量减少,即不至于使整体亮度降低或因遮挡本来应导光的光而造成暗线产生,而能够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
而且,按照本发明,通过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的与第1光吸收带相距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第2光吸收带,从而即便是与一次光源相组合采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的情形,仍能良好地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并防止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和背面的任何一面形成第1光吸收带和第2光吸收带,所以其制作方便,此外,所形成的第1光吸收带和第2光吸收带不易脱落,能够发挥长期良好地防止上述亮线产生、以及防止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的效果。
此外,按照本发明,利用喷墨法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上形成墨点,接着使墨点平整并虚拟地使墨点的尺寸加大,用墨水掩盖未涂墨水部分来形成连续的墨层,然后通过使墨层硬化形成第1光吸收带,所以可通过根据墨水的粘性程度设定所需的平整时间来控制墨层中墨点的结合状态,能容易地控制第1光吸收带的表面状态。
另外,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通过在导光体的背面的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位置形成沿该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具有较细的特定宽度的光吸收带,从而不会遮挡来自一次光源从光入射端面入射的光,不至于使一次光源入射至导光体的光量减少,即不至于使整体亮度降低或因遮挡本来应导光的光而造成暗线产生,而能够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
另外,按照本发明,由于在导光体的背面形成光吸收带,所以其制作很方便,此外,所形成的光吸收带可发挥不易脱落、长期良好地防止上述亮线产生、以及防止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的效果。
另外,按照本发明,能够通过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形成光入射端面,从而将形成背面和光入射端面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分沿光入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背面的其它区域隆起的凸出部,然后形成光吸收带时可很容易地将光吸收带的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侧缘与光入射端面的距离形成为0μm。
再有,按照本发明,利用喷墨法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上形成墨点,接着使墨点平整并虚拟地使墨点的尺寸加大,用墨水掩盖未涂墨水部分来形成连续的墨层,然后通过使墨层硬化形成光吸收带,所以可通过根据墨水的粘性程度设定所需的平整时间来控制墨层中墨点的结合状态,能容易地控制光吸收带的表面状态,进而可很容易地将光吸收带的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侧缘与光入射端面的距离形成为0μm。
此外,按照本发明,通过在导光体的背面的与光吸收带相距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第2光吸收带,即便是与一次光源相组合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的情形,仍能良好地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并防止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
按照本发明,可以消除面光源装置的亮度不均,提供高品质的面光源装置,尤其可提供一种适合用作手机或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各种设备的指示器的相对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面光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导光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为本发明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图示的是光偏转元件的光偏转情形。
图6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光扩散元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7为将本发明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8为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9为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10图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
图11图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
图12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13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14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15为导光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16为导光体的边缘部的放大图。
图17为导光体的边缘部的放大图。
图18为导光体的边缘部的放大图。
图19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0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导光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22为本发明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23为将本发明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24为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25为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26图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
图27图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
图28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29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30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31为导光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32为导光体的边缘部的放大图。
图33为导光体的边缘部的放大图。
图34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5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导光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6为示出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仰视图。
图37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8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导光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9为本发明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0为本发明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1为将本发明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42图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
图43图示的是导光体和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
图44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45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46为示出导光体的制造方法例的说明图。
图47为示出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仰视图。
图48为示出导光体的示意性局部立体图。
图49为将本发明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图。
图50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1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本发明导光体的仰视图。
图52图示的是光偏转元件的光偏转情形。
图53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本发明导光体的立体图。
图54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本发明导光体的仰视图。
图55为对本发明导光体的透镜列的剖面形状进行特定用的倾斜角度其度数分布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
图56图示的是倾斜角度的一例度数分布。
图57为对本发明导光体的非对称透镜列的剖面形状进行特定用的倾斜角度其度数分布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
图58为对本发明导光体的不规则形状的凹凸结构列的剖面形状进行特定用的倾斜角度其度数分布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
图59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法线亮度分布的测定方法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0图示的是法线亮度分布例。
图61图示的是基于使用多个一次光源的亮度分布例。
图62图示的是本发明导光体的透镜列的一例剖面形状。
图63图示的是本发明导光体的透镜列的一例剖面形状。
图64图示的是本发明导光体的透镜列的一例剖面形状。
图65图示的是本发明导光体的透镜列的一例剖面形状。
图66图示的是本发明导光体的透镜列的一例剖面形状。
图67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本发明导光体的俯视图。
图68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本发明导光体的俯视图。
图69为与一次光源一起示出本发明导光体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70为本发明导光体的光出射面形成用金属模具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1为本发明导光体的光出射面形成用金属模具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2为本发明导光体的光出射面形成用金属模具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3为说明面光源装置中产生亮度不均用的示意图。
图74为说明面光源装置中产生亮度不均用的示意图。
图75为说明面光源装置中产生亮度不均用的示意图。
图76为说明面光源装置中产生亮度不均用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 一次光源
2 光源反射镜
3 导光体
3’导光体原材
31 光入射端面
31’光入射端面对应部
32 侧端面
33 光出射面
33’光出射面对应部
34 背面
34’背面对应部
36、236 光吸收带(第1光吸收带)
36-1 光吸收带(第1光吸收带)第1区域
36-2 光吸收带(第1光吸收带)第2区域
36A 光吸收带(第1光吸收带)用的墨点
36B 光吸收带(第1光吸收带)用的墨层
36’光吸收带(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
136、236 第2光吸收带
136-1 第2光吸收带第1区域
136-2 第2光吸收带第2区域
136-3 第2光吸收带第3区域
136A 第2光吸收带用的墨点
136B 第2光吸收带用的墨层
136’第2光吸收带对应部
137 大体平整面区域
138 过渡区域
139 棱镜列形成面区域
37 凹凸的凸部
38 光扩散性微粒
39 凸出部
4 光偏转元件
41 入光面
42 出光面
5 光反射元件
6 光扩散元件
61 入射面
62 出射面
64 点图案部
64’点状光吸收性涂材
70 凹部
102 LED
104 导光体
141 光入射端面
143 光出射面
431 高光扩散区域
143a 棱镜列
144 透镜列形成面
144a 透镜列
144b 平坦部
106 光偏转元件
161 入光面
161a 透镜列
162 出光面
108 光反射元件
110 光扩散性反射片
150 斜透镜列
152 点状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包括下列构成:将至少一侧端面作为光入射端面31、并将与之大体正交的一个表面作为光出射面33的导光体3;与该导光体3的光入射端面31相向配置并由光源反射镜2覆盖的线状一次光源1;配置于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上的光偏转元件4;在光偏转元件4的出光面42上与之相向配置的光扩散元件6;以及与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相反侧的背面34相向配置的光反射元件5。
导光体3与XY面平行配置,整体呈矩形的板状。导光体3具有4个侧端面,将其中与YZ面平行的一对侧端面的至少一个侧端面作为光入射端面31。光入射端面31与一次光源1相向配置,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从光入射端面31入射至导光体3内。本发明中,举例来说,也可以将光源与光入射端面31相反侧的侧端面32等其它侧端面相向配置。
与导光体3的光入射端面31大体正交的两个主面分别处于与XY面大体平行的位置,其中某一面(图中为上面)为光出射面33。该光出射面33或其背面34的至少一面通过赋予由粗糙表面所形成的指向性光出射机构、或赋予与光入射端面31大体平行并排形成了棱镜列、双凸透镜列、V字形沟槽等多条透镜列的透镜面所形成的指向性光出射机构等,从而使从光入射端面31入射的光在导光体3中导光,同时从光出射面33出射在与光入射端面31和光出射面33相正交的面(XZ面)内具有指向性的光。令该XZ面内分布的出射光光度分布的峰值方向(峰值光)与光出射面33所成的夹角为α。该角度α为例如10~40度,出射光光度分布的半高宽为例如10~40度。
形成于导光体3表面的粗糙面或透镜列基于ISO4287/1-1984的平均倾斜角度θa为0.5~15度范围,从谋求光出射面33内亮度均匀的考虑是较为理想的。平均倾斜角度θa理想的为1~12度范围,更理想的为1.5~11度范围。最好该平均倾斜角度θa根据导光体3的厚度(t)和入射光传播方向的长度(L)之比(L/t)设定最佳范围。具体来说,作为导光体3使用L/t为20~200左右的导光体的情况下,较好是平均倾斜角度θa为0.5~7.5度,理想的为1~5度范围,更理想的为1.5~4度范围。另外,作为导光体3使用L/t小于或等于20的导光体的情况下,较好是平均倾斜角度θa为7~12度,理想的为8~11度范围。
导光体3上所形成的粗糙面的平均倾斜角度θa,可根据ISO4287/1-1984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计测定粗糙面形状,并以测定方向的座标为x,根据所得到的倾斜函数f(x)用下式(1)和下式(2)求出。
Δa = ( 1 / L ) ∫ 0 L | ( d / dx ) f ( x ) | dx . . . ( 1 )
θa=tan-1(△a)...(2)
式中,L为测定长度,△a为平均倾斜角度θa的正切。
再有,作为导光体来说,较好是其光出射率处于0.5~5%范围内,理想的为1~3%范围。这是因为,当光出射率小于0.5%时从导光体3出射的光量往往减少,而得不到足够的亮度,而光出射率大于0.5%时则往往在一次光源1附近有大量光出射,光出射面33内X方向上的出射光衰减明显,光出射面33的亮度的均匀度降低。这样,可通过将导光体3的光出射率设定为0.5~5%,来提供这样一种具有高亮度的面光源装置:从光出射面出射的光的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峰值光的角度相对于光出射面的法线在50~80度范围内,能够从导光体3出射在与光入射端面和光出射面两者垂直的XZ面中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半高宽为10~40度这种具有高指向性的出射特性的光,能够利用光偏转元件4使该出射方向有效偏转。
本发明中,来自导光体3的光出射率可如下面所述定义。光出射面33的光入射端面31一侧端缘的出射光光强度(I0)和与光入射端面31一侧端缘相距L的位置的出射光强度(I)之间的关系,令导光体3的厚度(Z方向尺寸)为t的话,便满足下式(3)的关系。
I=I0(α/100)[1—(α/100))]L/t...(3)
式中,常数α为光出射率,是从光出射面33中与光入射端面31相正交的X方向上的每一单位长度(与导光体厚度t相当的长度)的导光体3出射光的比例(百分比:%)。该光出射率α通过在纵轴上取光出射面33的出射光光强度的对数,而在横轴上取(L/t),并对上述关系作图,来根据其斜率求得。
另外,在未赋予指向性光出射机构的其它主面,为了控制来自导光体3的出射光在与一次光源1平行的面(YZ面)上的指向性,最好是形成在与光入射端面31大体垂直的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多条透镜列排列而成的透镜面。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光出射面33形成粗糙面,而在背面34则形成在与光入射端面31大体垂直的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多条透镜列排列而成的透镜面。本发明中,也可以与图1所示的形式相反,在光出射面33形成透镜面,而将背面34形成为粗糙面。
如图1所示,在导光体3的背面34或光出射面33形成透镜列的情况下,作为该透镜列来说可例举在大体X方向上延伸的棱镜列、双凸透镜列、V字形沟槽等,但较好是形成为YZ剖面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形状的棱镜列。
本发明中,在导光体3的背面34上形成棱镜列作为透镜列的情况下,较好是其顶角为85~110度范围。这是因为,可通过使顶角为该范围来使导光体3的出射光适当聚光,并力求提高作为面光源装置的亮度,更理想的为90~100度范围。
在本发明的导光体中,也可以精确地制作所需的棱镜列形状,并获得稳定的光学性能,同时出于在装配作业时或作为光源装置使用时抑制棱镜顶部摩损或变形这一目的,在棱镜列的顶部形成平坦部或曲面部。
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通过替代在如上所述的光出射面33或其背面34上形成光出射机构或与之一起并用在导光体内部混入分散光扩散性微粒,来赋予指向性光出射机构。
光入射端面31为了调节XY面内和/或XZ面内的光的扩展,较好是使其表面粗糙。作为粗糙表面的形成方法,可例举用铣刀等工具切削的方法、用砂轮、砂纸、抛光等研磨的方法、喷砂加工、放电加工、电解研磨、化学研磨等方法。作为喷砂加工所使用的喷砂粒子可例举玻璃珠那样的球形粒子、刚玉珠那样多边形的粒子,但最好是使用多边形的粒子,这是因为这样可形成光的扩展效果好的粗糙面。也可通过调整切削加工或研磨加工的加工方向,来形成各向异性的粗糙面。为了调节XY面内的光的扩展,可采取Z方向的加工方向来形成Z方向的条状凹凸形状,为了调节XZ面内的光的扩展,可采取Y方向的加工方向来形成Y方向的条状凹凸形状。这种粗糙面加工也可对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直接实施,但也可对金属模其与光入射端面相当的部分进行加工从而在使之成形时进行转印。
光入射端面31的表面粗糙程度,较好是在导光体厚度方向上,平均倾斜角度θa为1~5度,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05~0.5μm,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0.5~3μm。这是由于可通过将光入射端面31表面粗糙程度设定为该范围来抑制亮带或暗带产生,同时使亮线·暗线变得模糊而不易看出。平均倾斜角度θa理想的为2~4.5度,更理想的为2.5~3度范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理想的为0.07~0.3μm,更理想的为0.1~0.25μm范围。十点平均粗糙度Rz理想的为0.7~2.5μm,更理想的为1~2μm范围。另外,光入射端面31的表面粗糙程度在长度方向上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较好是平均倾斜角度θa为1~3度,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02~0.1μm,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0.3~2μm。平均倾斜角度θa理想的为1.3~2.7度,更理想的为1.5~2.5度范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理想的为0.03~0.08μm,更理想的为0.05~0.07μm范围。十点平均粗糙度Rz理想的为0.4~1.7μm,更理想的为0.5~1.5μm范围。
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33上,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一侧起依次排列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第1光吸收带36和第2光吸收带136。上述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可通过例如涂布黑色涂料形成。光吸收带36、136的形成并无特别限定,举例来说可以通过涂布墨水来进行,尤其较好是基于喷墨印刷、丝网印刷、搓漆(タンポ)印刷、或热转印印刷方法。另外,从生产的角度出发较好是用快干性材料作为光吸收带36、136的材料,较好是干燥时间小于或等于60秒,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40秒,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0秒。作为这种光吸收带材料可以例举例如丁酮等有机溶剂或采用(偏)丙烯酸酯单体等的有机溶剂系涂料、蒸发干燥型墨水、热硬化型墨水、紫外线硬化型涂料、或紫外线硬化型墨水等。
第1光吸收带36通过吸收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部分光,来防止光入射端面31附近产生亮线,因此,可见光透射率(JIS-K7105B)为例如0~90%,较好是0~60%,理想的为2~45%,更理想的为4~30%。另外,第1光吸收带36的反射率(JIS-K7105B)理想的为0~20%,更理想的为0~15%。另外,该亮线的产生可认为并非经光入射端面而是因光源反射镜2的反射从光出射面33进入到导光体内的光也起到作用,但第1光吸收带36由于部分吸收这种光从而防止亮线产生。
第2光吸收带136通过吸收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至导光体3内的光或因光源反射镜2的反射自背面34进入至导光体3内其中一部分光,从而利用上述第1光吸收带36防止发生亮线并使亮度降低的区域其附近区域的亮度降低。由此,可利用第1光吸收带36防止产生亮线并防止亮度降低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为了良好地实现这样的第2光吸收带136的亮度调节作用,较好是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高于第1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其理由如下。与第2光吸收带136有关的亮线产生因素通常是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至导光体3内的光或因光源反射镜2的反射自背面34进入到导光体3内的光其中一部分由光出射面33和背面34两者全反射,在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内进而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内在导光体光出射面33上映出。这些亮线通常为其具有的宽度大于与第1光吸收带36有关的亮线的较弱光带,另外为了改进上述亮度的急剧变化来形成平缓的出射光分布,适合采用其具有的透射率高于第1光吸收带36的透射率的(即吸收率低的)光吸收带。另外,第2光吸收带136处于较第1光吸收带36远离导光体光入射端面31的位置,所以使导光体内部导光的模式明显缺损在有效发光区域内进而在显示区域内诱发暗线或暗带的亮斑的危险性高。出于这样的考虑,作为第2光吸收带136较好是采用可见光透射率高的(可见光吸收率低的)第2光吸收带。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JIS-K7105B)为例如40~95%,理想的为60~90%,更理想的为70~90%。另外,在配置有光源反射镜的状态下,较好是第2光吸收带36的反射率(JIS-K7105B)为40~95%,理想的为60~90%,更理想的为70~90%。
导光体3的厚度在光入射端面31附近为例如1.5~4mm左右,理想的为2~3mm。
图2为与一次光源1一起示出导光体3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2所示,第1光吸收带36为了不遮挡自光入射端面31的入射光,抑制因入射光量减少造成的亮度降低或遮挡应导光的光而造成暗线产生,需要只在导光体3的背面34形成,而并非在光入射端面31形成。另外,第1光吸收带36宽度(X方向尺寸)为W1,划定该宽度的两条侧缘当中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和该光入射端面31之间的距离为D1。宽度W1为50~800μm,理想的为100~500μm,更理想的为150~400μm。当宽度W1不到50μm时所需的防止亮线产生的效果往往降低,而当宽度W1超过800μm时往往产生暗线、发生整体亮度降低。宽度W1较好是小于或等于导光体3的光入射端面位置其厚度的0.4倍,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0.3倍,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0.2倍。另外,距离D1只要小于或等于300μm,便可获得防止产生上述亮线的效果,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00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00μm。
另一方面,第2光吸收带136其宽度(X方向尺寸)为W2,划定其宽度的两条侧缘当中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和该光入射端面31之间的距离为D2。宽度W2较好是50~800μm,理想的为100~700μm,更理想的为150~600μm。当宽度W2不到50μm时所需的亮度调整效果往往降低,而宽度W2超过800μm时往往发生整体亮度降低和映出暗带。另外,距离D2只要在500~3000μm的范围内,便可得到上述亮度调整效果,理想的为700~2000μm范围内,更理想的为900~1500μm范围内。
在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上形成第1光吸收带36时,光出射面33的第1光吸收带形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凹部,可以在该凹部上涂布涂料等形成第1光吸收带。具体来说,如图8和图9所示,光出射面33上将例如剖面三角形或双凸透镜形状的凹部70形成为例如深度较好是小于或等于150μm,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00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50μm的深度,并形成第1光吸收带36使其包括该凹部的内部。当该凹部70的深度过深时导光体内的波导模式缺损易出现暗线。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可以同样在光出射面33的第2光吸收带形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位置形成凹部,该凹部涂布涂料等来形成第2光吸收带。
作为导光体3来说,并不限于图1所示这种形状,可使用光入射端面处较厚的楔形等各种形状。
用图3和图4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图3为示出利用树脂成形加工成形并涂布有成为第1和第2的光吸收带的涂材所得到的导光体原材3’的示意性俯视图。该导光体原材3’将与最终所得到的导光体3的各部相对应的部分作为对应部示出的话,便具有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光出射面对应部33’、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36’、以及第2光吸收带对应部136’。在光出射面对应部33’形成有构成所需的光出射机构的、形成为粗糙面的麻(マト)面,而在其相反一侧的背面对应部则形成有所需的棱镜列。光出射面对应部33’接近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的区域形成有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36’,而在远离该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36’的区域则形成有第2光吸收带对应部136’。
如图4所示,通过对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进行切削加工来切除不需要的部分,形成有光入射端面31作为切削加工面。由此,可很容易构成使得一次光源1所发出的光入射光入射端面31直至与光出射面33的边界为止。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形成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31’直至切削所切除的不需要部分为止,切削加工过程中,可通过将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31’接近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的侧缘部也同时切削去除,很容易将上述距离D1设定为0μm,并且构成为使得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入射光入射端面31直至与光出射面33的边界为止。还有,第2光吸收带对应部136’可以原样用作第2光吸收带136。
光偏转元件4配置于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上。光偏转元件4的2个主面41、42作为整体互相平行排列,分别作为一整体处于与XY面平行的位置。主面41、42其中一个主面(位于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一侧的主面)作为入光面41,另一主面则作为出光面42。出光面42形成为与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平行的平面。入光面41则形成为多条在Y方向上延伸的棱镜列互相平行排列的棱镜列形成面。棱镜列形成面也可以在相邻的棱镜列之间设置宽度相对较窄的平坦部(例如与棱镜列的X方向尺寸相同程度或宽度比其窄的平坦部),但出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考虑,较好是不设平坦部,而是在X方向上连续排列棱镜列。
图5示出光偏转元件4的光偏转情形。该图示出XZ面内导光体3输出的峰值光(与出射光分布的峰值相对应的光)的行进方向。自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以角度α倾斜出射的峰值光入射至棱镜列的第1面并由第2面全反射,基本上在出光面42的法线方向上出射。另外,YZ面内可利用如上所述导光体背面34的棱镜列的作用来力求在范围较宽的区域充分提高出光面42法线方向的亮度。
光偏转元件4棱镜列的棱镜面的形状不限于单一平面,可以形成为例如剖面凸多边形形状或凸曲面形状,由此可力图提高亮度、缩小视野。
本发明的光偏转元件,也可以精确制作所需的棱镜形状,并获得稳定的光学性能,同时出于装配作业时或作为光源装置使用时抑制棱镜顶部磨损或变形的目的,在棱镜列的顶部形成平坦部或曲面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抑制作为光源装置的亮度降低或抑制因粘附现象而产生亮度不均匀的图案,形成于棱镜列顶部的平坦部或曲面部其宽度较好是小于或等于3μm,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μm。
本发明中,为了在尽量不致于降低亮度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适当控制视野范围,可将光扩散元件6相邻配置于光偏转元件4的出光面上。另外,本发明中也可通过如此配置光扩散元件6,来力求抑制成为品质降低原因的闪烁或亮斑等并提高显示品质。
光扩散元件6的与光偏转元件4相向的入射面61,为了防止与光偏转元件4的粘附,较好是赋予凹凸结构。同样,光扩散元件6的出射面62也考虑防止与其上配置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粘附,较好是对光扩散元件6出射一侧面也赋予凹凸结构。这一凹凸结构在只为防止粘附而赋予的情况下,较好是平均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0.7度这种结构,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度,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5度。
光扩散元件6的光扩散性,可以通过在光扩散元件6中混入光扩散剂例如硅珠、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氟化甲基丙烯酸酯等单独聚合体或共聚体等,或在光扩散元件6的至少一面上赋予凹凸结构来赋予。形成于表面的凹凸结构,形成于光扩散元件6一侧表面的情形和形成于两侧表面的情形其程度各异。光扩散元件6的一侧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情况下,较好是使其平均倾斜角度设定为0.8~12度范围,理想的为3.5~7度,更理想的为4~6.5度。光扩散元件6两侧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情况下,较好是形成于其中一侧表面的凹凸结构其平均倾斜角度为0.8~6度范围,理想的为2~4度,更理想的为2.5~4度。这种情况下,为了抑制光扩散元件6全部光线透射率降低,较好是使光扩散元件6入射面一侧的平均倾斜角度比出射面一侧的平均倾斜角度大。
另外,出于提高亮度特性和改善辨认特性的考虑,作为光扩散元件6的薄雾(ヘイズ)值较好是设定为8~82%范围,理想的为30~70%范围,更理想的为40~65%范围。
图6为与一次光源1一起示出光扩散元件6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1和图6所示,在光扩散元件6形成有点图案部64。该点图案部为在出射面62上分散配置直径30~70μm的点状光吸收性涂材而成,存在于包含导光体其与光入射端面相距d1的位置至相距d2的位置在内的宽度(d2-d1)区域。较好是距离d1小于或等于2mm、距离d2大于或等于4mm。由此,可适当抑制一次光源位置附近整体的亮度,在发光面上获得很少有不适感的亮度分布。为了有效获得这样的效果,点图案部64的可见光透射率较好是60%~95%。另外,为了获得进一步很少有不适感的亮度分布,靠近与光入射端面相距d2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宽度区域,较好是使点状光吸收性涂材的分散配置密度随着远离一次光源而逐渐变小。
一次光源1为在Y方向上延伸的线状光源,作为该一次光源1来说可使用例如荧光灯或冷阴极管。这种情况下,一次光源1如图1所示,不仅与导光体3一侧端面相向设置,而且也可以进一步根据需要设置于相反侧端面。另外,本发明中,作为一次光源1来说不限于线状光源,也可使用LED光源、卤素灯、准卤素(メタハロ)灯等这种点光源。尤其是用于手机或便携式信息终端等屏幕尺寸相对较小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较好是使用LED等较小的点光源。如此使用点光源作为一次光源1的情况下,一次光源1的配置也能配置于导光体3的角部等。这种情况下,入射至导光体3的入射光在与光出射面相同的平面内以一次光源1为大体中心呈放射状在导光体中传播,所以出于亮度均匀性的考虑,较好是形成将多条透镜列按近似弧形形状并排形成为在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上包围点光源这种光出射机构。另外,自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出射的出射光也同样以一次光源为中心呈放射状出射,所以为了使按这种放射状出射的出射光不论其出射方向如何均高效偏转至所需方向,出于亮度均匀性的考虑,最好使形成于光偏转元件4的棱镜列按包围一次光源1那样的方式呈大体弧状并排配置。
光源反射镜2为减少损耗的方式将一次光源1的光导向至导光体3的部分。作为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2的材质来说,可以采用例如表面有金属蒸镀反射层的塑料膜。如图中所示,光源反射镜2避开光扩散元件6和光偏转元件4,从光反射元件5的端缘部外面经过一次光源1的外面卷绕至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端缘部。另一方面,光源反射镜2也可只避开光扩散元件6,从光反射元件5的端缘部外面经过一次光源1的外面卷绕至光偏转元件4的出光面端缘部,或者也可从光反射元件5的端缘部外面经过一次光源1的外面卷绕至光扩散元件6的出光面端缘部。或者,也可避开光反射元件5从导光体背面34卷绕。
也可将与这种光源反射镜2同样的反射部件附加于导光体3侧端面31以外的侧端面。
作为光反射元件5来说,可采用例如表面具有金属蒸镀反射层的塑料片。本发明中,作为光反射元件5也可采用导光体3的背面34利用金属蒸镀等所形成的光反射层等来替代反射片。
本发明的导光体3、光偏转元件4、以及光扩散元件6可由光透射率高的合成树脂构成。作为这种合成树脂可例举甲基丙烯树脂、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氯乙烯树脂、环形聚烯树脂。尤其是甲基丙烯树脂,其光透射率高,耐热性、力学特性、成形加工性能等俱佳,因而最合适。作为这种甲基丙烯树脂来说,较好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大于或等于80wt%的树脂。形成导光体3、光偏转元件4、以及光扩散元件6的粗糙面、细线等表面结构、棱镜列、或双凸透镜列等表面结构时,也可以通过用具有所需表面结构的模具部件对透明合成树脂板进行热压来形成,也可以利用丝网印刷、挤压成形、或注射成形等成形的同时赋予形状。另外,也可以利用热硬化或光硬化树脂等形成结构面。此外,也可以在由聚酯类树脂、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甲基丙烯亚胺树脂等所形成的透明膜或薄片等透明基材的表面上形成由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所形成的粗糙面结构或透镜列排列结构,也可以利用粘接、熔接等方法使这种薄片与别的透明基材接合成为一体。作为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来说,可以用多官能(偏)丙烯化合物、乙烯化合物、(偏)丙烯酸酯类、烯丙基化合物、(偏)丙烯酸的金属盐等。
通过在如上所述的一次光源1、光源反射镜2、导光体3、光偏转元件4、光反射元件5、以及光扩散元件6所形成的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面(光扩散元件6的出射面62)上如图7所示配置液晶显示元件LC,来构成以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图7中由标号64’示出构成光扩散元件6的点图案部的分散配置的点状光吸收性涂材。液晶显示装置可从图7中的上方通过液晶显示元件LC由观察者观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取决于液晶显示元件LC的显示区域或保持该液晶显示元件的框架的开口区域等。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大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并处于覆盖该显示区域全部范围的状态。第1光吸收带36配置为处于显示区域以外但有效发光区域以外位置。第2光吸收带136配置为位于显示区域以外位置,但可附加至有效发光区域。
图7示出导光体3中上述距离D1为0μm的情形。如图中所示,第1光吸收带36一直延伸至与光入射端面31的边界,但未延伸至光入射端面31。具体来说,光入射端面31构成为使得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入射至与光出射面33的边界为止。
另外,光源反射镜2配置为使得其端缘部覆盖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但光源反射镜2也可不覆盖第2光吸收带136。可以用框架覆盖面光源装置发光面周围部分宽度2~4mm左右的区域,没有光从该区域(边框状区域)出射至外部。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部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因而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处于边框状区域内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以外位置。但第2光吸收带136也可处于边框状区域外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以内位置。
从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当中到达第1光吸收带36的光L1其大部分由该第1光吸收带36吸收。其剩余部分由光出射面33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2。该光L2从背面34出射由反射元件5反射再度入射至导光体内,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2由于第1光吸收带36的光吸收因而与光L1相比足够弱,因而几乎不会因此而产生亮线。假定不存在第1光吸收带36的话,该光L2的强度变得相当强。该光L2即本发明中附带第1光吸收带36的部位的反射光成为产生亮线的最主要原因,不存在第1光吸收带36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显眼的亮线。
尤其是使用正反射倾向强的部件作为光源反射镜2的情况下,不存在第1光吸收带36的情况下导光体3内的部分光透过光出射面33而由光源反射镜2正反射,再度透过光出射面33导入导光体3内,因而基于此有极其显眼的亮线产生。为了防止这种极其显眼的亮线产生,较好是使用可见光透射率充分低的光吸收带作为第1光吸收带36。但这样利用第1光吸收带36防止显眼的亮线产生的情况下,降低亮线的区域其亮度与其附近区域的亮度相比有过度的降低,这些区域内亮度的反差变大(即产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往往将亮线去除区域分辨为暗线,或者亮线降低区域附近的区域较弱而分辨为亮线。也就是说,即便是显眼的亮线去除,往往局部仍发生急剧亮度变化,作为显示装置的背光使用的情况下显示图像品质降低。
因而,本发明中,通过配置第2光吸收带136,对亮线降低区域附近区域的亮度进行亮度调整以便其与亮线降低区域的亮度之差变小,避免上述区域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即避免上述区域的亮度反差增大。因而,亮线降低区域不至于分辨为暗线,或者其附近的区域不至于分辨为亮线。
具体来说,从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当中到达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L3的一部分由该第2光吸收带136吸收。其剩余部分由光出射面33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4。该光L4从背面34出射,由反射元件5反射,再度入射至导光体内,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4由于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吸收因而比光L3弱,因此与上述光L2的强度差减小,所以光L2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和其附近的光L4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其亮度无多大的差异(即亮度反差不大)。
尤其是,从形成导光体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导入至导光体3内并到达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L5的一部分由该第2光吸收带吸收。其剩余部分由光出射面33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6。该光L6从背面34出射,由反射元件5反射,再度入射至导光体内,自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6由于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吸收因而比光L5弱,因此与上述光L2的强度差减小,所以光L2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和其附近的光L6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其亮度无多大的差异(即亮度反差不大)。
另外,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2反射,并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这里可吸收其大部分。假定不存在光吸收带36、136的话,光便从本发明中附带光吸收带36、136的部分的光出射端面33进入至导光体内。该光也是产生上述亮线的原因,正是这一点在光吸收带36、136不存在的情况下也产生亮线。
本发明中,由于能够使经过充分准直的较窄亮度分布(XZ面内)的光从光源装置入射液晶显示元件LC,所以可获得液晶显示元件中没有灰度等级反转,并且亮度、色调均匀性良好的图像显示,同时可得到集中于所需方向的光照射,可提高一次光源1相对于该方向照明的发光光量利用效率。
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均说明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大致均匀的光吸收特性。但本发明中,第1和第2光吸收带其光吸收特性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变化。作为这种光吸收特性的理想方式来说,可例举第1光吸收带36的与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侧缘相比较远的侧缘形成为可见光透射率较高的方式。可通过这样做,来防止第1光吸收带36和未形成该第1光吸收带36的导光体光出射面33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上光吸收性的急剧变化,来进一步降低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同样可例举中央两侧缘形成为可见光透射率提高这种情形。可通过这样做,来防止第2光吸收带136和未形成该第2光吸收带136的导光体光出射面33的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上光吸收性的急剧变化,来进一步降低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
举例来说,如图10所示,通过使第1光吸收带36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由接近光入射端面的第1区域36-1和较远的第2区域36-2这两个区域所形成,使第1区域36-1的厚度约为第2区域36-2厚度的两倍,从而能够使第2区域36-2的可见光透射率T2高于第1区域36-1的可见光透射率T1。这种可见光透射率呈两段变化的第1光吸收带36可首先对第1区域36-1和第2区域36-2两者按均等厚度涂布涂材,然后只对第1区域36-1另外涂布涂材来得到。同样可呈3段或以上来形成可见光透射率变化的第1光吸收带。
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可以同样通过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按照靠近光入射端面的次序由第1区域136-1、第2区域136-2、和第3区域136-3这3个区域所形成,使第2区域136-2的厚度约为第1区域136-1、第3区域136-3厚度的3倍,能够使第1和第3区域136-1和136-3的可见光透射率T2高于第2区域136-2的可见光透射率T3。这种可见光透射率呈两段变化的第2光吸收带136可首先对第1~第3区域136-1~136-3全部按均等厚度涂布涂材,然后只对第2区域136-2另外涂布涂材来得到。同样可呈3段或以上来形成可见光透射率变化的第2光吸收带。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通过使第1光吸收带36的厚度在第1光吸收带36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开始至较远的侧缘逐渐减小,从而使第1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在第1光吸收带36宽度方向连续变化。同样,也可以通过使第2光吸收带136的厚度在第2光吸收带136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从中央开始至两侧缘逐渐减小,从而使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在第2光吸收带136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这种方式的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可以通过使掩模部件边在X方向上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一侧开始移动至较远的一侧,边进行涂材涂布来获得。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的可见光透射率不需要在整个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也可在部分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
另外,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的可见光透射率变化也可以为使针对图10进行了相关说明的分阶段变化和针对图11进行了相关说明的连续变化两者组合的情形。
第1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较好是最低值在0%~60%范围内,而且最高值在40%~90%范围内。另外,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理想的为最低值在40%~90%范围内,而且最高值在60%~95%范围内。可以通过处于上述范围内,来保持防止亮线产生效果的同时防止产生暗线,进一步降低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
用图12和图13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另一例制造方法。图12(a)和图13(a)为局部俯视图,图12(b)和图13(b)为其XZ局部剖面图。
首先,如图12所示,在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接近光入射端面31并与该光入射端面相距D1’的宽度W1’的区域,利用喷墨法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36A。作为实施喷墨法所用的装置,可例举出连续(连续喷射)方式或用压电喷头的DOD(按需点滴喷射(ドロップオンデマンド))方式的打印机。通过利用这些装置从多个喷头喷出墨水,并根据需要使导光体3相对于该喷头沿与光出射面33平行的所需方向扫描,从而在光出射面的规定区域形成如图所示那样互相独立的多个墨点36A。上述墨点的彼此相邻的各点如图所示可以全部为完全独立,但也可以其中一部分为局部重叠连续。
然后,使彼此相邻的墨点互相结合形成为连续的墨层(下面称为“平整”)。可实施为了得到所需的平整量(程度)所需的时间的这种平整。通过这样,如图13所示,使彼此相邻的墨点互相结合,在与光入射端面31相距D1的宽度W1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形成连续的墨层36B。该宽度W1的区域包含上述宽度W1’的全部区域,利用平整比宽度W1’稍大些。
然后,通过使墨层36B硬化,来形成第1光吸收带36。
作为墨水可用例如紫外线硬化型墨水。紫外线硬化型墨水可利用对紫外线照射时间的控制来很容易地实现所需的平整量(程度),因而较好是采用紫外线硬化型墨水。而且,为了使对获得所需平整量用的时间控制容易,最好是将喷墨喷头的温度即墨水的温度保持一定。另外,即便是对导光体3进行加温,也可使墨滴等墨水喷出后的墨点36A的粘度降低,由此能够减少得到所需平整量所用的时间,从而缩短印刷所需的时间。
如上所述,可通过利用平整时间将墨层36B的墨点结合状态控制为所需状态,来控制第1光吸收带36的表面状态即凹凸程度。可通过在该第1光吸收带36的表面上形成适度的凹凸,来进一步避免不需要的光显眼。具体来说,如上所述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2反射,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第1光吸收带36时,这里其大部分被吸收。此时,剩余的光反射至导光体光出射面33一侧,但可通过利用第1光吸收带36表面的凹凸使该反射光扩散反射来避免显眼。
希望打印机清晰度高,这是因为能够使墨点靠得更近,而能够缩短墨点结合用的平整过程所需的时间。
以上说明了第1光吸收带36,但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适用。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对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与宽度W1’的区域离开的区域同样利用喷墨法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136A。上述彼此相邻的墨点可以如图所示全部是完全独立,但也可以其中一部分是局部重叠连续。接着,同样使墨点平整。由此,如图13所示,使彼此相邻的墨点互相结合,在离开宽度W1’的整个区域范围形成连续的墨层136B。然后通过使墨层136B硬化,来形成第2光吸收带136。通过如上所述利用平整时间将墨层136B中的墨水结合状态控制为所需的状态,来控制第2光吸收带136的表面状态即凹凸程度。可通过在该第2光吸收带136的表面上形成适度的凹凸,来进一步避免不需要的光显眼。具体来说,如上所述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2反射,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第2光吸收带136时,这里其大部分被吸收。此时,剩余的光反射至导光体光出射面33一侧,但可通过利用第2光吸收带136表面的凹凸使该反射光扩散反射来避免显眼。
还有,可通过并行形成上述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来缩短形成所用的时间。
下面参照图14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另一例制造方法。
该例中,首先准备如图14(a)所示这种导光体原材3’。然后,如图14(b)所示对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进行切削加工来形成光入射端面31。通过这一切削加工,在光入射端面31和光出射面33之间的边界可形成凸出至光出射面33一侧的(即相对于光出射面33其它区域隆起凸出的)凸出部39。该凸出部39沿光入射端面31和光出射面33之间的边界线即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该凸出部39也可如上所述利用切削加工形成,但也可以在注射成形时利用成形形成。
接着,如图14(c)所示在光出射面33所需的区域形成墨点36A、136A。该墨点的形成可如上述图12相关说明的那样形成。然后,对墨点进行平整,如图14(d)所示,在光出射面33所需的区域形成墨层36B、136B。这些墨层的形成可如上述图13进行了相关说明的那样形成,这里可设定墨点形成区域的位置使得平整所形成的墨层36B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到达凸出部39。具体来说,图14(c)所示形成墨点36A的区域仅稍微离开光入射端面31。由此,对墨点进行平整之际所流动的墨水可利用凸出部39阻止其移动至光入射端面31。
最后,通过使墨层36B、136B硬化来形成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
按照以上方法,很容易在不附加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极其靠近该光入射端面31来形成第1光吸收带36。利用该第1光吸收带36,便可抑制自光入射端面31入射至导光体3的光量减少。
为了使利用这种凸出部39阻止墨水移至光入射端面31的适当位置的作用良好,并且容易形成凸出部39,较好是将凸出部39的尺寸设定为下面这样的合适范围内。具体来说,如图18所示,令凸出部39的高度(与光出射面33的其它区域相距的高度)为H,令凸出部39的XZ剖面形状的高度的半高宽为W,较好是H为1~50μm,理想的为2~30μm,更理想的为5~20μm,W为1~50μm,理想的为2~30μm,更理想的为5~20μm。凸出部高度H过小的话,阻止墨水移动的作用往往会不充分,而凸出部高度H过大则造成面光源装置装配困难,凸出部往往容易发生缺损,甚至难以使墨水移至凸出部的顶部附近。另外,半高宽W过小则往往造成凸出部难以形成,机械强度更低,阻止墨水移动的作用会不可靠,而半高宽W过大则往往造成面光源装置的装配变得困难,使墨水移至凸出部的顶部附近会更为困难。
上面说明的任一方法中,作为形成光吸收带36用的涂材即紫外线硬化型墨水,较好是采用含有(偏)丙烯酸酯单体和/或有机溶剂的紫外线硬化型墨水。这是因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墨层硬化形成的光吸收带36与导光体3表面的接合力。可以通过使墨水中有有机溶剂存在,来提高使导光体3表面溶融变得粗糙所产生的固定效果。另外,尤其是使用(偏)丙烯类树脂作为导光体3的情况下,墨水中有(偏)丙烯酸酯单体存在,因而墨水聚合时该墨水和导光体之间很容易产生交联反应,可获得基于此对固定效果的提高。
上述(偏)丙烯酸酯单体或有机溶剂其数量平均分子量较好是大于或等于100,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5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200,以便墨水浓度无多大变化。(偏)丙烯酸酯单体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较好是在墨水中含有例如0.5~10wt%。有机溶剂较好是其沸点为大于或等于60℃、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8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00℃这种有机溶剂媒以便墨水浓度无多大变化,可例举出含有丁酮、醋酸乙基、氯仿、醋酸乙二醇-乙醚、以及甲基丙烯酸中至少一种。
作为这种紫外线硬化型墨水可例举例如下面所示组成例。
墨水1:
丙烯酸低聚物:30~50wt%
丙烯酸异冰片:10~20wt%
1,6—己二醇丙烯酸酯:1~20wt%
氢糠基丙烯酸酯:10~20wt%
苯酰苯:1~5wt%
碳黑:1~5wt%
墨水2:
丙烯酸异冰片:10~20wt%
1,6—己二醇丙烯酸酯:1~20wt%
丙烯酸胺/丙烯酸酯混合物:30~50wt%
苯酰苯:1~5wt%
碳黑:1~5wt%
本发明中,用喷墨法等形成光吸收带的情况下,较好是采用墨水喷出时的喷头温度下墨水粘度为1~100cp、表面张力为20~55mN/m的墨水作为这种紫外线硬化型墨水,理想的为采用墨水粘度为1~50cp、表面张力为20~45mN/m的墨水,更理想的为采用墨水粘度为1~20cp、表面张力为25~35mN/m的墨水。还有,喷头温度,出于墨点的平整性、与导光体的密接性、或喷墨的正确涂布位置的稳定性等考虑,较好是10~100℃,理想的为35~85℃,更理想的为40~60℃。
另外,用喷墨法等形成光吸收带的情况下,出于缩短喷墨节奏时间、墨点平整性、或与导光体的密接性等考虑,喷头速度较好是10~1000mm/秒,理想的为200~800mm/秒,更理想的为250~500mm/秒。
本发明中,可使用含有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的材料作为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该微粒的粒子直径较好是小于或等于20μm、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4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8μm。这种微粒,相对于除了该微粒以外的涂材固体形状部分100份重量,含有10~125wt%。而且,作为光吸收性微粒来说,可例举由含有碳黑等的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偏)丙烯/苯乙烯共聚树脂、或苯并二氨基三嗪树脂等黑色聚合物系微粒等所形成的例子。另外,作为光扩散性微粒来说,可例举由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偏)丙烯/苯乙烯共聚树脂、或硅树脂等聚合物微粒、或者二氧化硅、氧化铝、或碳酸钙等无机微粒等所形成的例子。光扩散性的微粒,可以为利用表面反射的光扩散的微粒,也可以为利用具有透光性并基于内部透过光折射的光扩散的微粒。光吸收性的微粒有助于提高光吸收带36、136的光吸收性,光吸收性的微粒在光吸收带36、136内通过进行光扩散来使光吸收性间接提高,进一步有助于在不吸收的情况下出射的光利用扩散进行的均匀化。
图15示出含有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的第1光吸收带36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在光吸收带36的表面形成有细微的凹凸。该凹凸的凸部37由光吸收带36中所含有的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38所形成。该凹凸通过预先使构成光吸收带36的涂材中含有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38,随着涂膜的形成来形成。可通过这样在光吸收带36表面上形成细微的凹凸,来进一步避免不需要的光显眼。具体来说,如上所述,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2反射,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光吸收带36时,这里其大部分被吸收。这时,剩余的光反射至导光体光出射面33一侧,但可通过利用光吸收带36表面的凹凸使该反射光扩散反射来避免显眼。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同样适用。
图16示出导光体3的光出射面33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部的放大图。形成光出射面33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对于形成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同样)理想的为大体呈直角的情形,但实际上大多为随加工而形成为曲率半径相当微小的曲面。尤其是如上所述利用切削加工形成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导光体材料的合成树脂通过加工局部溶融光出射面33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往往由于表面张力而成为曲面。出于防止亮线产生等防止亮度均匀性降低的考虑,最好是该边缘部的曲率半径R小于或等于50μm。这是因为,该边缘部的曲率半径R过大的话,自边缘部的入射光便变得显著,很可能这一部分如凸透镜那样起作用,导光体3有异常光出射,或者降低用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防止亮线产生效果和防止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边缘部的曲率半径R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0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5μm。
图17示出利用切削加工同时形成光入射端面31和第1光吸收带36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侧缘时光出射面33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部的放大图。利用表面张力在光出射面33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形成有曲率半径R的曲面(相当于上述凸出部39),第1光吸收带36的端缘处于使导光体边缘部的一部分露出这种位置。该导光体边缘部的露出部构成光入射端面31。
图19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5和图36为该导光体的局部立体图和局部仰视图。这些图中,与上述图1至图18中相同、对应、或相关的部件标注相同标号。如下文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光吸收带36形成于导光体3的背面34。
在导光体3的背面34上,在光入射端面31附近形成有沿该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宽度WP的大致平坦面区域137。该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可以为平滑面,也可以为粗糙面(即形成为麻面)。在大致平坦面区域137上,未形成在背面34的大部分区域范围所形成的棱镜列(图36中其棱顶线和棱底线分别由标号34a、34b表示)。大致平坦面区域137位于与棱镜列的棱底线34b几乎相同的高度位置(Z方向位置)。大致平坦面区域137的宽度WP为例如50μm~1000μm,理想的为与光吸收带36的宽度W几乎相同或较其稍大些。在该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形成有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光吸收带36。该光吸收带36可通过涂布例如黑色的涂材来形成。为了提高该涂材涂布过程中涂材的密接性或固定性,最好使大致平坦面区域137的表面粗糙。
光吸收带36的涂布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尤其较好是基于针对上述图1中另一实施方式说明过的喷墨印刷、丝网印刷、搓漆(タンポ)印刷、或热转印印刷方法。另外,作为光吸收带36的材料可以例举针对上述图1中另一实施方式说明过的例子。
该光吸收带通过吸收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部分光,来防止光入射端面31附近产生亮线,因此可见光透射率(JIS-K7105B)为例如0~90%,较好是0~60%,理想的为2~45%,更理想的为4~30%。另外,光吸收带36其反射率(JIS-K7105B)理想的为0~20%,更理想的为0~15%。另外,该亮线的产生可认为并非经光入射端面而是因光源反射镜2的反射从背面34进入到导光体内的光也起到作用,但光吸收带36由于部分吸收这种光从而防止亮线产生。
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体背面34上,实际上以完整形式形成有棱镜列的区域(即棱镜列形成面区域)139和大致平坦面区域137之间形成有宽度WT的过渡区域138。该过渡区域138从接近棱镜列形成面区域139的一侧至接近大致平坦面区域137的一侧从棱镜列形成面逐渐过渡为大致平坦面。该过渡区域138的宽度WT为例如50μm~2000μm。
本实施方式中,在未形成棱镜列的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形成有光吸收带36,所以利用印刷或涂布等方法赋予光吸收带36之际,涂材几乎不会在相邻的棱镜列间的沟槽中流动渗出棱镜列形成面区域139内(浸出),能够可靠地形成规定宽度的光吸收带36,并能稳定地获得光学性能良好的面光源装置。
图20为与一次光源1一起示出导光体3的示意性仰视图。如图20所示,光吸收带36为了不遮挡自光入射端面31的入射光,抑制因入射光量减少造成的亮度降低或遮挡应导光的光而造成暗线产生,需要只在导光体3的背面34形成,而并非在光入射端面31形成。另外,光吸收带36宽度(X方向尺寸)为W,划定该宽度的两条侧缘当中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和该光入射端面31之间的距离为D。宽度W为50~1000μm,较好是50~800μm,理想的为100~700μm,更理想的为200~400μm。宽度W一旦不足50μm,所要的防止亮线产生的效果往往降低,宽度W一旦超过1000μm,往往产生暗亮、发生整体亮度降低。宽度W较好是小于或等于导光体3的光入射端面位置其厚度的0.4倍,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0.3倍,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0.2倍。另外,距离D只要小于或等于300μm,便可获得防止产生上述亮线的效果,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00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00μm。
在导光体3的背面34形成光吸收带36时,在背面34的光吸收带形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凹部,可以在该凹部上涂布涂料等形成光吸收带。具体来说,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背面34上将例如剖面三角形或双凸透镜形状的凹部70形成为例如深度较好是小于或等于150μm,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00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50μm的深度,并形成光吸收带36使其包括该凹部的内部。当该凹部70的深度过深时导光体内的波导模式缺损易出现暗线。
作为导光体3来说,并不限于图19所示这种形状,可使用光入射端面处较厚的楔状等各种形状。
用图21和图22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
图21为示出利用树脂成形加工成形并涂布有成为光吸收带的涂材所得到的导光体原材3’的示意性仰视图。该导光体原材3’将与最终所得到的导光体3的各部相对应的部分作为对应部示出的话,便具有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背面对应部34’、以及光吸收带对应部36’。在背面对应部34’形成有所需的棱镜列。在其相反侧的光出射面对应部形成有构成所需的光出射机构的、形成为粗糙面的麻面。在背面对应部34’接近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的大致平坦区域形成有光吸收带对应部36’。
如图22所示,通过对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进行切削加工来切除不需要的部分,形成有光入射端面31作为切削加工面,同时形成有光吸收带36。由此,可很容易构成使得一次光源1所发出的光入射光入射端面31直至与光出射面33的边界为止。另外,如图21和图22所示,预先形成光吸收带对应部31’直至切削所切除的不需要部分为止,切削加工过程中可通过将光吸收带对应部31’接近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的侧缘部也同时切削去除,很容易将上述距离D设定为0μm,并且构成为使得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入射光入射端面31直至与光出射面33的边界为止。
通过在如上所述的一次光源1、光源反射镜2、导光体3、光偏转元件4、光反射元件5、以及光扩散元件6所形成的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面(光扩散元件6的出射面62)上如图23所示配置液晶显示元件LC,来构成以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7中由标号64’示出构成光扩散元件6的点图案部的分散配置的点状光吸收性涂材。液晶显示装置可从图23中的上方通过液晶显示元件LC由观察者观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取决于液晶显示元件LC的显示区域或保持该液晶显示元件的框架的开口区域等。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大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并处于覆盖该显示区域全部范围的状态。光吸收带36配置为处于显示区域以外但有效发光区域以外位置。
图23示出导光体3中上述距离D为0μm的情形。如图中所示,光吸收带36一直延伸至与光入射端面31的边界,但未延伸到光入射端面31。具体来说,光入射端面31构成为使得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入射至与背面34的边界为止。
另外,光源反射镜2配置为使得其端缘部覆盖光吸收带36。可用框架覆盖面光源装置发光面周围部分宽度2至4毫米左右的区域,没有光从该区域(边框状区域)出射至外部。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部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因而光吸收带36处于边框状区域内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以外位置。
从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当中到达光吸收带36的光L1其大部分由该光吸收带吸收。其剩余部分由背面34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2。该光L2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2由于光吸收带36的光吸收因而与光L1相比足够弱,因而几乎不会因此而产生亮线。假定不存在光吸收带36的话,该光L2的强度变得相当强。该光L2即本发明中附带光吸收带36的部位的反射光成为产生亮线的最主要原因,不存在光吸收带36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显眼的亮线。
另外,从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反射,并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光吸收带36,这里可吸收其大部分。假定不存在光吸收带36的话,光便从本发明中附带光吸收带36的部分的背面34进入至导光体内。该光也是产生上述亮线的原因。正是这一点在光吸收带36不存在的情况下也产生亮线。
本发明中,由于能够使经过充分准直的较窄亮度分布(XZ面内)的光从光源装置入射液晶显示元件LC,所以可获得液晶显示元件中没有灰度等级反转,并且亮度、色调均匀性良好的图像显示,同时可获得集中于所需方向的光照射,可提高一次光源1相对于该方向的发光光量利用效率。
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说明为光吸收带36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大致均匀的光吸收特性,但本发明中光吸收带的光吸收特性也可以沿宽度方向变化。作为这种光吸收特性的理想方式来说,可例举光吸收带36其与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侧缘相比较远的侧缘形成为可见光透射率较高这种方式。可通过这样做,来防止光吸收带36和未形成该光吸收带36的导光体背面34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上的光吸收性急剧变化,来进一步降低亮度不均的发生。
举例来说,如图26所示,通过使光吸收带36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由接近光入射端面的第1区域36-1和较远的第2区域36-2这两个区域所形成,使第1区域36-1的厚度约为第2区域36-2厚度的两倍,从而能够使第2区域36-2的可见光透射率T2高于第1区域36-1的可见光透射率T1。这种可见光透射率分两段变化的光吸收带36可首先对第1区域36-1和第2区域36-2两者按均等厚度涂布涂材,然后只对第1区域36-1另外涂布涂材来得到。同样可分3段或以上来形成可见光透射率变化的光吸收带。
另外,也可以如图27所示通过使光吸收带36的厚度在光吸收带36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开始至较远的侧缘逐渐减小,从而使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沿光吸收带36宽度方向连续变化。这种方式的光吸收带36可以通过使遮蔽部件在X方向上边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一侧移动至较远的一侧边涂布涂料来获得。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不需要在整个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也可在部分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
另外,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变化也可以为使针对图26进行了相关说明的分阶段变化和针对图27进行了相关说明的连续变化两者组合的情形。
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较好是最低值在0%~60%范围内,而最高值在40%~90%范围内。可通过处于该范围内,来保持防止亮线产生效果的同时充分防止暗线产生,进一步降低亮度不均的发生。
下面用图28和图29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另一例制造方法。图28(a)和图29(a)为局部仰视图,图28(b)和图29(b)为其XZ局部剖面图。
首先,如图28所示,在导光体3的背面34的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内、接近光入射端面31并与该光入射端面相距D’的宽度W’的区域,用喷墨法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36A。作为实施喷墨法所用的装置,可例举出连续(连续喷射)方式或用压电喷头的DOD(按需点滴喷射(ドロップオンデマンド))方式的打印机。利用这些装置从多个喷头喷出墨水,并根据需要使导光体3相对于该喷头沿与背面34平行的所需方向扫描,从而在背面的规定区域形成如图所示那样互相独立的多个墨点36A。上述墨点中彼此相邻的各墨点如图所示,可以全部为完全独立,但也可以其中一部分为局部重叠连续。
然后,使彼此相邻的墨点互相结合形成为连续的墨层(下面称为“平整”)。可实施为了得到所需的平整量(程度)所需的时间的这种平整。通过这样,如图29所示,使彼此相邻的墨点互相结合,在与光入射端面31相距D的宽度W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形成连续的墨层36B。该宽度W的区域包含上述宽度W’的全部区域,利用平整宽度W比宽度W’稍大些。
然后,通过使墨层36B硬化,来形成光吸收带36。
作为墨水可用例如针对上述图1另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紫外线硬化型墨水。如针对上述图1另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可通过利用平整时间将墨层36B的墨点结合状态控制为所需的状态,从而控制光吸收带36的表面状态即凹凸程度。可通过预先在该光吸收带36的表面形成适度的凹凸,从而进一步避免不需要的光显眼。具体来说,如上所述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2反射,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光吸收带36时,这里其大部分被吸收。此时,剩余的光反射至导光体背面34一侧,但可通过利用光吸收带36表面的凹凸使该反射光扩散反射来避免显眼。
为了良好地形成如上所述的光吸收带36,大致平坦面区域137的存在相当重要。具体来说,由于有宽度WP大于或等于50μm的大致平坦面区域137的存在,对该区域涂布涂材并使其平整硬化,便很容易形成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所需宽度的光吸收带36。这里,即便是涂布和平整之际假定涂材渗出至棱镜列的棱底部,仍可使这一渗出并不过度。光吸收带36的宽度可通过调整所用涂材的粘度或涂布量等来控制。由此可稳定地得到光学性能良好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大致平坦面区域137的宽度WP小于50μm或无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存在的情况下,涂材直接不均匀地附着于棱镜列的斜面上,出现未涂布上涂材的部位,很难进行均匀的平整。由此,难以形成所需宽度的光吸收带,光吸收不够充分,在光入射端面31附近往往难以获得防止亮线产生效果。
下面用图30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另一例制造方法。
该例中,首先准备图30(a)所示那样的导光体原材3’。然后,如图30(b)所示,对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进行切削加工形成光入射端面31。通过这一切削加工,在光入射端面31和背面34之间的边界上形成向背面34一侧凸出的(即相对于背面34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以外的区域隆起凸出)的凸出部39。该凸出部39沿光入射端面31和背面34两者的边界线即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该凸出部39也可如上所述利用切削加工来形成,但也可以在注射成形时利用成形来形成。
接着,如图30(c)所示,在背面34的所要区域(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以内的区域)形成墨点36A。该墨点的形成可如上述图28中相关说明的那样进行。然后,进行墨点的平整,如图30(d)所示在背面34的所需区域形成墨层36B。该墨层的形成可如上述图29中相关说明的那样进行。这里,可设定墨点形成区域的位置,使得平整形成的墨层36B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到达凸出部39。具体来说,图30(c)所示的形成墨点36A的区域仅稍稍离开光入射端面31。由此,可由凸出部39阻止墨点平整之际流动的墨水移至光入射端面31。
最后通过使墨层36B硬化来形成光吸收带36。
利用以上方法,很容易在不附于光入射端面31上的情况下极为靠近该光入射端面31形成光吸收带36。利用该光吸收带36来抑制从光入射端面31入射至导光体3的光量的减少。
为了使利用这种凸出部39阻止墨水移至光入射端面31的适当位置的作用良好,并且容易形成凸出部39,较好是将凸出部39的尺寸设定为下面这样适当的范围内。具体来说,如图34所示,令凸出部39的高度(与背面34的大致平坦面区域的其它区域相距的高度)为H,令凸出部39的XZ剖面形状的高度的半高宽为W,较好是H为1~50μm,理想的为2~30μm,更理想的为5~20μm,W为1~50μm,理想的为2~30μm,更理想的为5~20μm。凸出部高度H过小的话,阻止墨水移动的作用往往会不充分,而凸出部高度H过大则造成面光源装置装配困难,凸出部往往容易发生缺损,甚至难以使墨水移至凸出部其顶部附近。另外,半高宽W过小则往往造成凸出部难以形成,机械强度更低,阻止墨水移动的作用会不可靠,而半高宽W过大则往往造成面光源装置的装配变得困难,使墨水移至凸出部的顶部附近会更为困难。
上面说明的任一方法中,作为形成光吸收带36用的涂材即紫外线硬化型墨水,较好是采用针对上述图1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含有(偏)丙烯酸酯单体和/或有机溶剂的紫外线硬化型墨水。另外,作为光吸收带36可使用针对上述图1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含有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的光吸收带。
图31示出含有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的光吸收带36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在光吸收带36的表面形成有针对上述图1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这样的细微凹凸。该凹凸的凸部37由光吸收带36中含有的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38所形成。该凹凸可通过预先使构成光吸收带36的涂材中含有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38,随着涂膜的形成来形成。可通过这样在光吸收带36的表面上预先形成细微的凹凸,来进一步避免不需要的光显眼。具体来说,如上所述,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2反射,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光吸收带36时,这里其大部分被吸收。此时,剩余的光反射至导光体背面34一侧,但可通过利用光吸收带36表面的凹凸使该反射光扩散反射来避免显眼。
图32示出导光体3的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部的放大图。形成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对于形成光出射面33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同样)理想的为大体呈直角的情形,但实际上大多为随加工而形成为曲率半径相当微小的曲面。尤其是如上所述利用切削加工形成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导光体材料的合成树脂通过加工局部溶融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往往由于表面张力而成为曲面。出于防止亮线产生等防止亮度均匀性降低的考虑,最好是该边缘部的曲率半径R小于或等于50μm。这是因为,该边缘部的曲率半径R过大的话,自边缘部的入射光便变得显著,很可能这一部分如凸透镜那样起作用,导光体3有异常光出射,或者降低用光吸收带36防止亮线产生效果。边缘部的曲率半径R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0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5μm。
图33示出利用切削加工同时形成光入射端面31和光吸收带36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侧缘时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部的放大图。利用表面张力在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形成有曲率半径R的曲面(相当于上述凸出部39),光吸收带36的端缘处于使导光体边缘部的一部分露出这种位置。该导光体边缘部的露出部构成光入射端面31。
图47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局部仰视图。该图中,具有与上述图19~图36同样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图47为与图36对应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光吸收带36形成为覆盖导光体背面的宽度达WP的整个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还覆盖部分过渡区域138。形成光吸收带36之际所涂布的涂材沿棱镜列的棱底部流至该棱底部以外部分更远处,所以光吸收带36与光入射端面31远离的端缘呈曲折形状。由此,可发挥光吸收带36的光吸收性的层次效果,进一步降低亮度不均的发生。但光吸收带36与光入射端面31远离的端缘的曲折形状的宽度过大的话往往映出暗带,较好为小于或等于300μm。
接下来给出即便是与一次光源相组合采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的情形也很容易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并防止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的面光源装置的实施方式。作为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的材料来说,可采用例如表面具有金属蒸镀反射层的塑料膜。
图37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该图中,具有与上述图19~图36相同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条光吸收带。具体来说,在导光体背面34上,除了形成与上述图19~图36的实施方式情形相类似的光吸收带(有时也称为“第1光吸收带”)36以外,还在较光吸收带36与光入射端面31相距较远的位置上形成有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第2光吸收带136。具体来说,导光体背面34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一侧起依次排列有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第1光吸收带36和第2光吸收带136。这些第1光吸收带36和第2光吸收带136与上述图19~图36实施方式的光吸收带36相同,可通过涂布例如黑色的涂材来形成。
第2光吸收带136通过吸收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或由光源反射镜2的反射自光出射面33进入导光体3内的光的一部分,从而使利用上述第1光吸收带36防止产生亮线并进行亮度降低的区域其附近区域的亮度降低。由此可防止利用上述第1光吸收带36防止产生亮线并防止亮度降低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为了良好地实现这种第2光吸收带136的亮度调整作用,较好是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比第1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高。其理由如下。与第2光吸收带136有关的产生亮线的原因通常是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或由于光源反射镜2的反射自光出射面33进入导光体3内的光的一部分由背面34全反射,在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内进而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内在导光体光出射面33上映出。这些亮线通常为宽度比与第1光吸收带36有关的亮线宽的较弱光带,另外为了改善这些亮度急剧的变化使出射光分布平滑,适合使用具有较第1光吸收带36的透射率高的透射率(即吸收率低)的光吸收带。另外,第2光吸收带136处于较第1光吸收带36远离导光体光入射端面31的位置,所以使在导光体内部导光的光的模式显著地缺损,在有效发光区域内进而在显示区域内诱发暗线或暗带的亮度斑的危险性大。出于上述考虑,较好是使用可见光透射率高的(可见光吸收率低的)光吸收带作为第2光吸收带。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JIS-K7105B)为例如40~95%,较好是60~90%,理想的为70~90%。另外,配置有光源反射镜的状态下,较好是第2光吸收带36的反射率(JIS-K7105B)为40~95%,理想的为60~90%,更理想的为70~90%。
导光体3的厚度在光入射端面31附近为例如1.5~4mm左右,较好是2~3mm。
图38为与一次光源1一起示出导光体3的示意性仰视图。如图38所示,第1光吸收带36为了在不遮挡自光入射端面31入射的光的情况下抑制由于入射光量减少造成的亮度降低或遮挡应导光的光而产生暗线,需要只在导光体3的背面34形成,而不是形成于光入射端面31。另外,第1光吸收带36的宽度(X方向尺寸)为W1,划定该宽度的2条侧缘中靠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和该光入射端面31之间的距离为D1。宽度W1为50~800μm,较好是100~500μm,理想的为150~400μm。宽度W1不到50μm的话,所需的防止亮线产生的效果往往会降低,而宽度W1超过800μm的话,往往会产生暗线或整体亮度降低。宽度W1较好是小于或等于导光体3的光入射端面位置处的厚度的0.4倍,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0.3倍,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0.2倍。另外,距离D1只要小于或等于300μm便可获得上述防止亮线产生的效果,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00μm,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100μm。
另一方面,第2光吸收带136的宽度(X方向尺寸)为W2,划定该宽度的两条侧缘中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和该光入射端面31之间的距离为D2。宽度W2较好是50~800μm,理想的为100~700μm,更理想的为150~600μm。当宽度W2不到50μm时所需的亮度调整效果往往会降低,而宽度W2超过800μm时往往发生整体亮度降低和映出暗带。另外,距离D2只要在500~3000μm的范围内,便可得到上述亮度调整效果,理想的为700~2000μm范围内,更理想的为900~1500μm范围内。
关于上述图19~图36的实施方式,与参照图24和图25对第1光吸收带36进行说明的情形同样,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可以在背面34的第2光吸收带形成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凹部,对该凹部涂布涂材等形成第2光吸收带。
用图39和图40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一例制造方法。这些附图与上述图21和图22对应,具有与图21和图22中同样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图39中,在背面对应部34’形成有所需的棱镜列。在其相反侧的光出射面对应部则形成有构成所需的光出射机构的、形成为粗糙面的麻(マト)面。在背面对应部34’接近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的大致平坦区域形成有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36’和离开该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36’的第2光吸收带对应部136’。如图40所示,通过对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进行切削加工来切除不需要的部分,从而形成光入射端面31作为切削加工面,同时形成有第1光吸收带36。还有,第2光吸收带对应部136’可原样利用作为第2光吸收带136。
通过在如上所述的一次光源1、光源反射镜2、导光体3、光偏转元件4、光反射元件5、以及光扩散元件6所形成的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面(光扩散元件6的出射面62)上如图41所示配置液晶显示元件LC,来构成以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图为与上述图23对应的图,具有与图23中相同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图41示出导光体3中上述距离D1为0μm的情形。如图中所示,第1光吸收带36延伸至与光入射端面31的边界为止,但未延伸至光入射端面31上。具体来说,光入射端面31构成为从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入射到与背面34的边界为止。
另外,光源反射镜2配置为使得其端缘部通过光反射元件5覆盖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但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部也可以配置于光反射元件5的内侧来直接覆盖第1和第2光吸收带136。另外,光源反射镜2也可不覆盖第2光吸收带136。面光源装置发光面周围部分宽度2~4mm左右的区域可用框架覆盖,没有光从该区域(边框状区域)出射至外部。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部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因而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处于边框状区域内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以外位置。但第2光吸收带136也可处于边框状区域外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以内位置。
从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当中到达第1光吸收带36的光L1的大部分被该第1光吸收带36吸收。其剩余部分由背面34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2。该光L2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2由于第1光吸收带36的光吸收因而与光L1相比足够弱,因而几乎不会因此而产生亮线。假定不存在第1光吸收带36的话,该光L2的强度变得相当强。该光L2即本发明中附带第1光吸收带36的部位的反射光成为产生亮线的最主要原因,不存在第1光吸收带36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显眼的亮线。
尤其是使用正反射倾向强的部件作为光源反射镜2或光反射元件5的情况下,不存在第1光吸收带36的情况下导光体3内的部分光透过背面34而由光源反射镜2或光反射元件5正反射(图41中光反射元件5配置于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部的内侧,所以被光反射元件5正反射,但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部配置于光反射元件5的内侧的情况下,由光源反射镜2正反射),再度透过背面34导入导光体3内,因而基于此有极其显眼的亮线产生。为了防止这种极其显眼的亮线产生,较好是使用可见光透射率足够低的光吸收带作为第1光吸收带36。但这样利用第1光吸收带36防止显眼的亮线产生的情况下,降低亮线的区域的亮度与其附近区域的亮度相比有过度的降低,这些区域内亮度的反差变大(即产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往往将亮线去除区域分辨为暗线,或者亮线降低区域附近的区域较弱而分辨为亮线。也就是说,即便是显眼的亮线去除,往往局部仍发生急剧亮度变化,作为显示装置的背光使用的情况下显示图像品质降低。
因而,本发明中,通过配置第2光吸收带136,对亮线降低区域附近区域的亮度进行亮度调整以便其与亮线降低区域的亮度之差变小,避免上述区域发生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即避免上述区域的亮度反差增大。因而,亮线降低区域不至于分辨为暗线,或者其附近的区域不至于分辨为亮线。
具体来说,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当中到达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L3其中大部分由该第2光吸收带136吸收。其剩余部分由背面33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4。该光L4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4由于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吸收因而比光L3足够弱,因此与上述光L2的强度差减小,所以光L2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和其附近的光L4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的亮度无多大的差异(即亮度反差不大)。
尤其是,从形成导光体光出射面33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导入至导光体3内并到达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L5的一部分被该第2光吸收带吸收。其剩余部分由背面34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6。该光L6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6由于第2光吸收带136的光吸收因而较光L5弱,因此与上述光L2的强度差减小,因而光L2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和其附近的光L6从光出射面最初出射的区域的亮度无多大的差异(即亮度反差不大)。
另外,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反射,并在不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到达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这里可吸收其大部分。假定不存在光吸收带36、136的话,光便从附带光吸收带36、136的部分的背面33进入至导光体内。该光也是产生上述亮线的原因,正是这一点在光吸收带36、136不存在的情况下也产生亮线。
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均说明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大致均匀的光吸收特性,但本发明中第1和第2光吸收带的光吸收特性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变化。作为这种光吸收特性的理想方式来说,可例举第1光吸收带36其与接近光入射端面的侧缘相比较远的侧缘形成为可见光透射率较高的方式。可通过这样做,来防止第1光吸收带36和未形成该第1光吸收带36的导光体背面34的区域之间边界上光吸收性的急剧变化,来进一步降低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同样可例举中央两侧缘形成为可见光透射率提高这种情形。可通过这样做,来防止第2光吸收带136和未形成该第2光吸收带136的导光体背面34的区域之间边界上光吸收性的急剧变化,来进一步降低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
举例来说,如图42所示,通过使第1光吸收带36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由接近光入射端面的第1区域36-1和较远的第2区域36-2这两个区域所形成,使第1区域36-1的厚度约为第2区域36-2厚度的两倍,从而能够使第2区域36-2的可见光透射率T2高于第1区域36-1的可见光透射率T1。这种可见光透射率分两段变化的第1光吸收带36可通过首先对第1区域36-1和第2区域36-2两者按均等厚度涂布涂材,然后只对第1区域36-1另外涂布涂材来得到。同样可形成可见光透射率分3段或以上变化的第1光吸收带。
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可以同样通过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按照靠近光入射端面的次序由第1区域136-1、第2区域136-2、和第3区域136-3这3个区域所形成,使第2区域136-2的厚度约为第1区域136-1、第3区域136-3厚度的3倍,能够使第1和第3区域136-1和136-3的可见光透射率T2高于第2区域136-2的可见光透射率T3。这种可见光透射率呈两段变化的第2光吸收带136可通过首先对第1~第3区域136-1~136-3全部按均等厚度涂布涂材,然后只对第2区域136-2另外涂布涂材来获得。同样可形成来可见光透射率分3段或以上变化的第2光吸收带。
另外,如图43所示,也可以通过使第1光吸收带36的厚度在第1光吸收带36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开始至较远的侧缘逐渐减小,从而使第1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在第1光吸收带36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同样,也可以通过使第2光吸收带136的厚度在第2光吸收带136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从中央开始至两侧缘逐渐减小,从而使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在第2光吸收带136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这种方式的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可以通过使遮蔽部件边沿X方向从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一侧开始移动至较远的一侧,边进行涂材涂布来获得。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的可见光透射率不需要在整个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也可在部分宽度方向上连续变化。
另外,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的可见光透射率变化也可以为使针对图42进行了相关说明的分阶段变化和针对图43进行了相关说明的连续变化两者组合的情形。
第1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较好是最低值在0%~60%范围内,而且最高值在40%~90%范围内。另外,第2光吸收带136的可见光透射率,理想的为最低值在40%~90%范围内,而且最高值在60%~95%范围内。可以通过处于上述范围内,来保持防止亮线产生效果的同时防止产生暗线,进一步降低局部的急剧亮度变化。
用图44和图45说明如上所述导光体的另一例制造方法。这些附图与上述图28和图29相对应,对具有与图28和图29相同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首先,如图44所示,在导光体3的背面34的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内的、接近光入射端面31并与该光入射端面相距D1’的宽度W1’的区域,与针对上述图28和图29进行了相关说明的情形同样,利用喷墨法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36A。
然后,与针对上述图28和图29进行了相关说明的情形同样进行墨点的平整。通过这样,如图45所示,使彼此相邻的墨点互相结合,在与光入射端面31相距D1的宽度W1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形成连续的墨层36B。该宽度W1的区域包含上述宽度W1’的全部区域,利用平整比宽度W1’稍大些。
然后,通过使墨层36B硬化,来形成第1光吸收带36。
以上说明了第1光吸收带36,但对于第2光吸收带136也适用。具体来说,如图44所示,对导光体3的背面34的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内的、与宽度W1’区域离开的区域,同样利用喷墨法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136A。上述彼此相邻的墨点可以如图所示全部是完全独立,但也可以其中一部分是局部重叠连续。接着,同样使墨点平整。由此,如图45所示,使彼此相邻的墨点互相结合,在离开宽度W1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形成连续的墨层136B。接着,通过使墨层136B硬化,来形成第2光吸收带136。通过如上所述利用平整时间将墨层136B中的墨点结合状态控制为所需的状态,来控制第2光吸收带136的表面状态即凹凸程度。可通过预先在该第2光吸收带136的表面上形成适度的凹凸,来进一步避免不需要的光显眼。具体来说,如上所述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被光源反射镜22反射,在不到达光入射端面31而到达第2光吸收带136时,这里其大部分被吸收。此时,剩余的光反射至导光体背面34一侧,但可通过利用第2光吸收带136表面的凹凸使该反射光扩散反射来避免显眼。
还有,可通过并行形成上述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来缩短形成所用的时间。
用图46说明上述导光体的另一例制造方法。该附图与上述图30对应,对具有与图30相同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该例中,首先准备如图46(a)所示这种的导光体原材3’。然后,如图46(b)所示对光入射端面对应部31’进行切削加工来形成光入射端面31。通过这一切削加工,在光入射端面31和背面34之间的边界形成凸出至背面34一侧的凸出部39。该凸出部39沿光入射端面31和背面34之间的边界线即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该凸出部39也可如上所述利用切削加工形成,但也可以在注射成形时利用成形形成。
接着,如图46(c)所示在背面34所需的区域形成墨点36A、136A。该墨点的形成可如上述图44相关说明的那样形成。然后,对墨点进行平整,如图46(d)所示,在光出射面33所需的区域形成墨层36B、136B。这些墨层的形成可如上述图45相关说明的那样形成,这里可设定墨点形成区域的位置使得平整所形成的墨层36B接近光入射端面31的侧缘到达凸出部39。具体来说,图46(c)所示形成墨点36A的区域仅稍微离开光入射端面31。由此,对墨点进行平整之际所流动的墨水可利用凸出部39阻止其移至光入射端面31。
最后,通过使墨层36B、136B硬化来形成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
按照以上方法,如上述图30相关说明的那样,很容易在不附加到光入射端面31的情况下极其靠近该光入射端面31来形成第1光吸收带36。利用该第1光吸收带36,便可抑制自光入射端面31入射至导光体3的光量减少。上述图34中相关的说明也适用于该方法。
本发明中,与参照上述图31说明的一样,可使用含有光扩散性或光吸收性微粒的光吸收带作为第1和第2光吸收带36、136。
图48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局部立体图。该图中,具有与上述图19~图47同样功能的部件或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本实施方式中,导光体3的背面34在光入射端面31附近形成有沿该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规定宽度的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该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以外的背面34的区域形成为棱镜列形成面区域139。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与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同样,可以是平滑面,也可以是粗糙面。但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与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有所不同,处于与棱镜列的棱线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Z方向位置)。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的宽度为与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相同程度。在该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形成有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光吸收带36。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和棱镜列形成面区域139之间也可设置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情形同样功能的过渡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处于与棱镜列的棱线大致相同的Z方向位置,因而其优点是导光体制造用金属模具容易制作。可以用这种大致平坦面区域137a来替代上述全部实施方式中的大致平坦面区域137。
再有,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为构成指向性光出射机构的麻面的光出射面33,也形成有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光吸收带236。该光吸收带236构成为其宽度(X方向尺寸)和其相对于光入射端面31的位置关系等与针对上述光吸收带36进行的相关说明情形相同,具有与光吸收带36同样的功能。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光吸收带36以外还有光吸收带236,因而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光入射端面附近产生亮线。但这种情况下,较好是光吸收带236的可见光透射率低于光吸收带36的可见光透射率。
同样,上述图37~图46的实施方式中,可在光出射面33上形成沿光入射端面31延伸的光吸收带236。此外,也可如图49所示,在上述图37~图46的实施方式中,可在光出射面33上除了形成光吸收带236以外还形成第2光吸收带336,该第2光吸收带336构成为其宽度(X方向尺寸)和其相对于光入射端面31的位置关系等与针对上述第2光吸收带136相关说明的情形相同。这里说明光吸收带236和第2光吸收带336的作用(还有,关于光吸收带36和第2光吸收带136的作用如前所述)。
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当中到达光吸收带236的光L1’的大部分被该光吸收带吸收。其剩余部分由光出射面33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2’。该光L2’从背面34出射由光反射元件5反射再次入射至导光体内,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2’由于第1光吸收带36的光吸收因而较光L1’足够弱,因此可进一步抑制亮线产生。
另外,自光入射端面31导入导光体3内的光当中,到达第2光吸收带336的光L3’的一部分由该第2光吸收带吸收。其剩余部分由光出射面33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4’。该光L4’从背面34出射由光反射元件5反射再次入射到导光体内,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4’由于第2光吸收带336的光吸收因而较光L3’弱,因此与上述光L2’的强度差减小,所以光L2’最初从光出射面出射的区域和其附近的光L4’最初从光出射面出射的区域其亮度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即有助于亮度反差的减小)。
尤其是,从形成导光体背面34和光入射端面31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导入至导光体3内并到达第2光吸收带336的光L5’的一部分由该第2光吸收带吸收。其剩余部分由光出射面33反射,成为在导光体内行进的光L6’。该光L6’从背面34出射,由光反射元件5反射,再次入射至导光体内,从光出射面33出射。本发明中,光L6’由于第2光吸收带336的光吸收因而较光L5’弱,因此与上述光L2’的强度差减小,所以光L2’最初从光出射面出射的区域和其附近的光L6’最初从光出射面出射的区域其亮度无大差异(即有助于亮度反差的减小)。
另外,自一次光源1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光源反射镜2反射,并不到达光入射端面31而到达光吸收带236和第2光吸收带336,这里可吸收其大部分。因此,可进一步抑制亮线产生。
这种光出射面33的光吸收带236和第2光吸收带336的形成也可以在上述图19~图36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增加采用。
以上实施方式中,在导光体3的背面34设置有棱镜列形成面,而在光出射面33设置有光出射机构,相反,也可以在导光体3的背面34设置光出射机构例如粗糙面,在光出射面33设置棱镜列形成面区域。具体来说,上述图19~图36实施方式或上述图37~图46实施方式或上述图48实施方式以外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导光体3的配置与光吸收带36、236和第2光吸收带136、336一起上下颠倒,或者保持光吸收带36、236和第2光吸收带136、336的配置不变使导光体3的配置上下颠倒,来将棱镜列形成面形成为光出射面而将粗糙面配置于背面一侧。即便是这样的配置,可基于光吸收带甚至第2光吸收带的作用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情形同样的作用效果。
还有,该情况下,即便是在形成有棱镜列的光出射面或背面未形成上述光吸收带36和第2光吸收带136的情形,可通过预先形成上述大致平坦面区域137、137a来进一步抑制亮线产生。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在未形成大致平坦面区域137、137a的情况下,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和导光体的棱镜列形成面之间易出现间隙,有光自一次光源1通过该间隙入射至棱镜列形成面,有时会因此产生亮线,但形成大致平坦面区域137、137a的情况下,光源反射镜2的端缘和导光体的棱镜列形成面之间难以出现间隙,因而光难以自一次光源1入射至棱镜列形成面,因此减少一个产生亮线的原因。
图50为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如图5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包括:作为点状一次光源的多个LED 102、使该LED所发出的光从光入射端面入射并导光从而使其从光出射面出射的在XY面内呈矩形板状的导光体104、与该导光体相邻配置的光偏转元件106、以及光反射元件108。导光体104具有将上下两个主面和该主面的外缘彼此间相连的4条端缘。
LED 102配置为与导光体104互相大致平行的1对端缘其中之一(图50左前侧的端缘:入射端缘)相邻,并在其Y方向的中央及其两侧互相隔开适当距离。本发明中,一次光源即LED等点状光源出于降低功耗的考虑,其数量最好尽量少,但可随导光体104的大小等将多个等间隔或靠近配置。
在导光体104的入射端缘形成有与配置LED 102的位置相当的光入射端面141。形成于导光体104的光入射端面141也可以通过将入射端缘切成凹状使其成为凹的圆筒面形状来形成。LED发光面和光入射端面较好是按凹凸相反的方式来互相配合的形状(包括两者均为平面的情况)。而且,光入射端面141为了使XY面内的光的扩展较大,较好是如同上述图1另一实施方式中针对导光体光入射端面31进行了相关说明的那样,使表面粗糙。
导光体104的一侧主面(图中为上表面)形成为光出射面143。该光出射面143具有使导光体104内导光的光在相对于该光出射面143倾斜的方向(即相对于XY面倾斜的方向)上出射的指向性光出射机构。该指向性光出射机构由例如粗糙面(麻面)形成。该指向性光出射机构使在包含光出射面143的法线方向(Z方向)和与入射端缘相正交的X方向这两者方向的XZ面内的分布具有指向性的光出射。该出射光分布的峰值方向和光出射面143所具有的夹角为例如10~40度,出射光分布的半高宽为例如10~40度。
导光体104的另一侧主面(图中为下表面:背面)形成为凹凸结构列形成面的透镜列形成面144。该透镜列形成面144除入射端缘附近区域以外,还具有在大致沿LED102发出并入射至导光体4的光的指向性方向(光强度分布最大强度的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彼此基本上平行排列的多条形成为凹凸结构列的透镜列。举例来说,入射至导光体104的光的指向性方向为大体X方向的情况下,如图51所示,能够以透镜列144a的方向为X方向(图51中示出各透镜列144a的棱线)。另外,本发明中,透镜列144a的方向只要处于对光扩展效果无多大影响的范围内,可以偏离导光体102的入射光的指向性方向,这样的方向可视作大致沿导光体104的入射光的指向性方向的方向。这种情况下,透镜列144a的方向较好是相对于导光体104的入射光的指向方向在20度以内范围,理想的为10度以内范围。通过在这样的方向上形成透镜列,导光体的入射光在XY面内扩展,不易产生较暗的区域。
另外,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透镜列形成面144的光入射端面附近区域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带状的平坦部144b。该平坦部144b形成于透镜列形成面144与光入射端面相接的区域至有效发光区域为止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通过形成这种平坦部144b,使来自一次光源的光在至有效发光区域为止的间隔处混合,可抑制如图76所示这种斜向、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均。该平坦部可以是镜面,也可以是粗糙面。
光偏转元件106配置于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143上。光偏转元件106的两个主面分别就整体而言处于与XY面平行的位置。两个主面其中一个主面(导光体其位于光出射面143侧的主面)为入光面161,而另一主面为出光面162。出光面162为与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143相平行的平坦面。入光面161为多条透镜列161a互相平行排列的透镜列形成面。入光面161的透镜列161a在与LED 102至导光体104的入射光的指向性方向基本上相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互相平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透镜列161a在Y方向上延伸。
图52示出光偏转元件106的光偏转情形。该图示出在XZ面内来自导光体104的峰值出射光(与出射光分布的峰值相对应的光)的行进方向。自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143斜向出射的光入射至透镜列161a的第1面,由第2面全反射,大致沿出光面162的法线方向出射。另外,YZ面内可利用如上所述这种透镜列44a的作用在较宽范围的区域中力求充分提高出光面162的法线方向的亮度。
图53为本发明导光体其光出射面侧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02’示出LED 102的设置位置。在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143,在其光入射端面141附近的各LED设置位置102’的前方即在沿光出射面143的面内的导光体上大致沿从LED 102入射的光的指向性方向(通常为X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形成大致沿该直线延伸的高度光扩散区域431。该高度光扩散区域431为形成为其光扩散性较其周围高的区域,形成细微凹凸粗糙面、点、或锥状凸起等的凹凸结构,较好是其平均倾斜角度θa设定为较周围大0.1至1度。平均倾斜角度θa之差不足0.1度的话,往往会无法充分发挥抑制LED 102前方产生暗部的效果,相反超过1度的话则往往造成高度光扩散区域431过于明亮,而产生亮度不均。该高度光扩散区域431和其周围的平均倾斜角度θa之差,理想的为0.3~0.7度范围,更理想的为0.2~0.4度范围。该高度光扩散区域431为了避免相对于其周围的光扩散性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品质降低,较好是形成为至少如周围的边界区域其平均倾斜角度θa逐渐变化。
高度光扩散区域431按照基本上沿着大致沿入射光指向性方向延伸的直线延伸的长方形或三角形等细长形状形成,但为了避免相对于其周围光扩散特性急剧变化造成的品质降低,较好是将其角部倒圆、或作成椭圆形。高度光扩散区域431的宽度或长度可与所产生的暗部结合在一起适当设定,但为了在高度光扩散区域不过分明亮的范围内有效抑制LED 102前方产生暗部,理想的为长宽比在1.1~7范围,宽度为0.5~5mm左右,长度为0.55~35mm左右,更理想的为长宽比在3~5范围,宽度为1.5~4.5mm范围,长度为5~15mm范围。
关于高度光扩散区域431的形成位置,可结合所产生的暗部适当设定,但为了在高度光扩散区域不过分明亮的范围内有效抑制LED 2前方产生暗部,较好是形成为端部处于与光入射端面41相距0.5~7mm的位置,同时使高度光扩散区域431的端部在有效发光区域以外。
本发明中,光出射面143的高度光扩散区域431以外的部分较好是也形成粗糙面或凹凸结构面之类的光出射机构。作为凹凸结构来说,可例举将棱镜列、双凸透镜列、或V字形沟槽等多条透镜列在与从LED 102入射至导光体104的光的指向性方向基本上正交的方向(Y方向)或基本上平行的方向(X方向)上延伸、并互相平行形成的凹凸结构。另外,这种情况下的透镜列并不限于直线形状,也可以为包围LED 102这类弯曲形状。
作为这种光出射机构的粗糙面或凹凸结构面,按导光体的入射光指向性方向测定的ISO 4287/1-1984的平均倾斜角度θa设定为0.2~20度范围,从力求使光出射面143内的亮度均匀这样考虑,较为理想。平均倾斜角度θa理想的为0.3~10度范围,更理想的为0.5~5度范围。
用在Y方向上延伸的透镜列作为光出射机构的情况下,按照这一目的所用的透镜列为例如棱镜列,排列间距较好是10~100μm范围,理想的为10~80μm范围,更理想的为20~60μm范围,顶角较好是140度~179.6度范围,理想的为156度~179.4度范围,更理想的为164度~179度范围。
作为形成于导光体104的光出射机构的粗糙面或透镜列的平均倾斜角度θa,如上述图1以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可依据ISO 4287/1-1984求出。
另外,作为导光体的光出射机构,可以使导光体中存在其具有的折射率与导光体主要成分不同的物质。作为这种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来说,可以将微粒状的物质分散于导光体中,也可以在导光体表面或内部设置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物质,与导光体主要成分的折射率之差较好是大于或等于0.002但小于或等于0.3,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0.005但小于或等于0.2,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0.01但小于或等于0.1。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物质的形状来说,将微粒状的材料分散这种形式,出于制造方便的考虑,特别理想。作为微粒的例子,可例举硅系、苯乙烯系或其共聚体、丙烯系或其共聚体、无机微粒等。作为微粒的浓度,较好是大于或等于0.01质量%但小于或等于10质量%,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0.1质量%但小于或等于5质量%,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0.2质量%但小于或等于3质量%。
该光出射机构,也可通过设置为在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143内使光扩散性呈不均匀分布,来抑制光出射面43内亮度不均,或力求亮度分布最佳。在光出射机构就整个有效发光区域而言为均匀的状态下,设置上述光偏转元件和光反射元件和一次光源来测定法线亮度时,对发生亮度降低的区域将导光体的光出射机构的平均倾斜角度设定为较大,而对亮度提高的区域则将导光体的光出射机构的平均倾斜角度设定为较小,通过这样来降低亮度不均。
本发明这种面光源装置,特别是小型的面光源装置,较好是形成为其中央部的亮度较高而且随着越往周边而逐渐变低,最好在光出射面143的中央部位形成平均倾斜角度大的区域,将其它部分形成为平均倾斜角度小的区域。图5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包括光出射面143的中央部位在内的平均倾斜角度大的区域432、其周围的平均倾斜角度稍大的区域433、位于光入射端面附近包括高度光扩散区域431在内的平均倾斜角度小的区域434这3个区域。这种情况下,平均倾斜角度小的区域434的平均倾斜角度θa,理想的为0.2~2度范围,更理想的为0.5~1.5度范围。另外,平均倾斜角度稍大的区域433的平均倾斜角度θa,理想的为1~10度范围,更理想的为1.5~5度范围。再有,平均倾斜角度大的区域432的平均倾斜角度θa,理想的为1.5~20度范围,更理想的为2~10度范围。上述各区域为了避免相邻区域间因光扩散性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品质降低,最好是形成为至少在各边界区域使平均倾斜角度θa逐渐变化。
本发明中,为了不让亮度不均被发现,最好使形成于导光体104的透镜列144a等凹凸结构列具有合适的剖面形状。使剖面形状合适,以指定下面说明的透镜列剖面形状等凹凸结构列所需的微小区域的倾斜角度(微小倾斜角度)以及基于其的角度分量的占比(分布度数)为基准。
作为计算指定透镜列144a等凹凸结构列的剖面形状的微小倾斜角度或分布度数用的剖面,取与透镜列等凹凸结构列延伸方向基本上垂直的剖面(参照图54(a))。透镜列144a等凹凸结构列互相不完全平行的情况下,则取与各个透镜列等凹凸结构列的延伸方向相正交这类曲面形状的剖面(参照图54(b))。
从透镜列剖面形状当中提取剖面形状如图55(a)所示结构重复的5个周期的形状。将该剖面形状沿其形状线进行500等分(对每一重复单位进行100等分),分为500个微小区域。另外,剖面形状的提取不限于5个,另外等分数不限于500,作为代表整个剖面形状的微小倾斜角度或分布度数在尽可能获得合适形状的情况下上述数值可适当变更。
如图55(b)所示,对于各微小区域求其切线(例如为该微小区域中央位置的切线,也可近似地如图55(b)所示用连接两端的线段来代表。下同)和透镜列形成面144等凹凸结构列形成面(这里是指忽略透镜列等凹凸结构列的平面。下同)两者所成的夹角(倾斜角度)的绝对值,逐一按角度1度对全部微小区域计算出其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具有各倾斜角度的微小区域的数量相对于全部微小区域的数量的比例)(即设该角度为α度,用角度α度来代表大于或等于α度—0.5度但小于α度+0.5度这一角度范围)。图56示出该度数分布的计算例。
所得的度数分布中,求出取某一范围的角度的微小区域的数量相对于全部微小区域的数量的比例,将其作为该角度范围的角度分量的占比。根据该占比指定透镜列等凹凸结构列的形状。举例来说,图56中,20~50度角度范围的微小区域数量相对于全部微小区域数量的比例为35%的情况下,20~50度角度分量占比为35%。
如图57所示,在剖面形状为重复结构的各重复单位的形状是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下,提取剖面形状为重复结构的五个周期的形状,并只对其各重复单位左侧部分沿各自的形状线进行50等分,分为合计250个微小区域,同样只对其各重复单位右侧部分沿各自的形状线进行50等分,分为合计250个微小区域。然后,对左侧部分的各微小区域求出其切线和透镜列形成面44等凹凸结构列形成面两者所成的夹角(倾斜角度)的绝对值,对于全部微小区域逐一按角度1度算出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同样,对右侧部分的各微小区域逐一按角度1度求出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另外,剖面形状的提取不限于5个周期的部分,另外等分数也不限于此,这些对于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的各个部分作为代表整体剖面形状的微小倾斜角度或分布度数在尽可能获得适合形状的情况下可适当变更上述数值。
另外,如图58所示,对于凹凸结构列,剖面形状有时为无法辨别为重复单位形状这种不规则形状,但这种情况下,沿剖面形状的形状线提取测量长度500μm的部分,将其沿形状线500等分,针对由此所得的长度1μm的各微小区域与上述同样计算度数分布。另外,剖面形状的提取并不限于长度500μm部分,另外等分数也不限于500个,作为代表整个剖面形状的微小倾斜角度或分布度数在尽可能获得合适形状的情况下适当变更上述数值。
还有,本发明中,在近似相同的单位形状为有规则地重复的剖面形状时(即凹凸结构列为透镜列时),形成于相邻的重复单位彼此间边界部的谷部(在剖面形状上最低位置附近的区域)的形状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很大。因而,采用透镜谷部倾斜角度作为一个评价项目,其测量方法如以下所述。如上面所述,提取剖面形状为重复结构达例如5个周期的形状。沿其形状线例如将其剖面形状等分成500等分左右(每一个重复单位100等分)例如分成500个微小区域。形成于重复单位彼此间边界部的5个透镜谷部,从重复单位彼此间的边界开始求出左右各6个微小区域的上述倾斜角度的平均值。而且,在各重复单位的形状为左右对称的情况下,取如上所述求出的10个平均值的平均,为该透镜列的谷部倾斜角度。还有,在各重复单位的形状为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分别对求出的左侧及右侧,取5个平均值的平均,作为该透镜列左侧谷部倾斜角度及右侧谷部倾斜角度。
图73所示的暗部的亮度不匀,如上所述,在一次光源间隔宽、从光入射端面至有效发光区域的距离小的情况下,在该有效发光区域内很容易辨认。为了减小这种亮度不匀,需要在一次光源附近即光入射端面附近使导光体的入射光在XY面内充分扩展,设法在较宽的区域通过光偏转元件106可观察光。因此,本发明中至少将一次光源附近即光入射端面附近的透镜列144a形成为有利于扩展光的作用这种形状。如上所述,导光体的入射光在XY面内由于透镜列144a的反射在相对于光的指向性方向倾斜的方向行进,在该倾斜方向行进的光由于透镜列144a的反射返回到入射光的指向性方向。最终,导光体的入射光在XY面内扩展,而且在与光偏转元件106的透镜列161a基本垂直的方向上行进。因此,通过光偏转元件从光出射面法线方向观察时可观察到光扩展。
为了提高这种扩展光的作用,透镜列144a等凹凸结构列的剖面形状较好是20~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大于或等于一定值这种形状。为了进一步提高扩展光的作用,较好是25~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大于或等于一定值这种形状,而理想的为30~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大于或等于一定值这种形状,更理想的为35~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大于或等于一定值这种形状,进一步理想的为40~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大于或等于一定值这种形状,为了提高这一作用,上述角度分量的占比越高越理想。
这里,所谓透镜列144a等凹凸结构列的剖面形状是指计算上述参数时所提取的经过平均的值,所以在剖面形状是如上所述的不规则形状的情况下,不受各个凹凸结构列形状约束而是经过平均的值。另外,在剖面形状为重复结构的各重复单位的形状是如上所述左右不对称形状的情况下,要分别对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如上所述对应。下面对凹凸结构列为透镜列、剖面形状为重复结构的各重复单位的形状是左右对称形状的情形进行说明,其它情形也一样。
为了提高扩展光的作用,至少一次光源附近(光入射端面附近),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以倾斜角度的绝对值表示的20~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10%,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2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30%。为了进一步提高扩展光的作用,至少在一次光源附近(光入射端面附近),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中大于或等于25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的角度分量占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10%,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2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30%。
为了进一步提高扩展光的作用,至少在一次光源附近(光入射端面附近),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中25~50度的角度分量占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20%,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3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40%,或者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中30~50度的角度分量占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5%,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5%。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扩展光的作用,至少在一次光源附近(光入射端面附近),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中30~50度的角度分量占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10%,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2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30%,或者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中35~50度的角度分量占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8%,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20%,或者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中40~50度的角度分量占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2%,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3%,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5%。
为了提高在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上测定的亮度,较好是使其方向相对于与导光体的入射光的光出射面相平行的面内的指向性方向倾斜的光朝向光指向性方向的作用较大,为此,最好设置具有利用反射使光行进方向变化同时在透镜列144a延伸方向上使其收敛这种作用的透镜列144a。
为了抑制如图74所示的、在透镜列144a的特定方向上具有各向异性而使光扩展所产生的斜向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匀,最好将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形成为曲线形状以避免光集中于特定的角度。具体来说,至少在一次光源附近,将透镜列144a的剖面形状中某一角度设定为α度,对α度=0~80度范围内的全部角度求得大于或等于α度但小于或等于α度+10度的角度分量占比时,希望其最大值小于或等于60%,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50%,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40%。该最大值过大的话,透镜列144a的剖面形状为线形,并因在某个特定方向上具有各向异性而很容易使光扩展,所以容易产生图74所示的斜向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匀。
另一方面,要减小α度~α度+10度角度分量其占比的最大值,透镜列的剖面形状就不得不具有较多的角度分量。本发明中,如稍后说明的那样,大于或等于35度的角度分量过多的话,在入射光的指向性方向行进的光相对较多,发生一次光源的前方变得明亮的现象。而且,大于50度的角度分量使光扩展的作用也小。因此,透镜列的剖面形状希望微小区域几乎都分布于角度分量小于或等于60度范围,最好是小于或等于50度范围。因而,α度~α度+10度的角度分量其占比的最大值较好是大于或等于15%,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20%。
基于上述理由,前面所述40~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较好是小于或等于60%,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50%,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40%。另外,前面所述35~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较好是小于或等于90%,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75%,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60%。另外,前面所述30~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80%。
下面说明光入射端面141。对光入射端面使其表面粗糙的话,便形成为较多入射的是相对于与导光体的入射光其光出射面143相平行的面内的光的指向性方向倾斜的方向光。由此,XY面内的光的扩展变大,如图73所示的暗部变小。但光的扩展变大的话,斜向行进的光由于透镜列144a的反射很容易出射,所以光扩展的最大的角度很容易产生图76那样明亮的条状部分。
因而,本发明中,为了防止该亮度不匀在有效发光区域内发生,在与光入射端面141相接的区域至有效发光区域为止的区域之间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沿光入射端面141延伸的带状的平坦部144b。来自一次光源的光,因为只是具有某种特定角度分量的光具有很容易由透镜列144反射而出射这种性质,所以产生如图76所示这种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匀,但由于与光入射端面141相接的区域至有效发光区域为止的区域之间至少一部分区域存在沿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带状的平坦部144b,因而来自相邻一次光源的光在平坦部混合,即便是光到达形成有透镜列144a的区域,也由于混合效果可抑制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匀。
另外,透镜列144a的具体形状较好是30~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小于或等于40%,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30%,并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5%,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0%,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5%。或者,较好是小于或等于35~50度角度分量的占比小于或等于30%,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0%,并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2%,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8%,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3%。或者,透镜列144a的具体形状较好是谷部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度,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5度,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20度,并且较好是大于或等于5度,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8度,更理想的为大于或等于10度。这些角度分量占比或谷部倾斜角度一旦过大,往往会降低防止图76那样亮度不匀的效果,而一旦过小,便无法使一次光源附近区域扩展的光在与棱镜片的棱镜列相垂直的方向上反射,利用棱镜片在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上向上的光的分量减少,其结果法线方向的亮度往往会降低。
作为使棱镜列形成面的形状局部变化的方法,有使表面粗糙的方法。可通过用各种方法使棱镜列表面其中至少一部分粗糙,来很容易、低成本地使棱镜列形状其中至少一部分变化。另外,可使这一变化程度连续变化,也可随位置使透镜列形状逐渐变化。可通过使透镜列144a粗糙来消除图73所示的亮度不匀。
为了降低图73所示的由于多个一次光源发出的光重叠所产生的亮度不匀,最好使各一次光源所发出光的亮度分布和光源间距之间的关系适当。具体来说,设置有光偏转元件106和光反射元件108两者的状态下,与导光体104端缘相邻设置的多个一次光源102当中只有一个发光时,如图59所示,针对与有效发光区域的光入射端面一侧的端缘相距3~3.5mm的宽度0.5mm的区域S,沿其长度方向(y方向)按1mm的间隔测定法线亮度,对测定位置y[mm]和亮度之间关系进行作图时,希望其半高宽距离相对于一次光源间距的比例在0.8倍~1.2倍范围内,理想的为近似相等。图60(a)、图60(b)示出对测定位置y[mm]和亮度之间关系进行作图的曲线图例。图60(a)示出该比例大于1.2倍的情形,而图60(b)则示出该比例小于0.8倍的情形。该比例过大的话,如图61(a)所示,来自相邻一次光源2的光的分布其重叠较大,这一重叠部分特别明亮,很容易产生明暗条纹。而上述比例一旦过小,便如图61(b)所示,来自一次光源2的光的分布的扩展不足,一次光源正面的部分特别明亮,与相邻一次光源的中间位置相对应的区域很容易产生相对较暗的明暗条纹。
作为透镜列144a的理想剖面形状来说,剖面形状线的一部分或全部为如图62那样向外凸的曲线所形成的形状、如图63那样向外凹的曲线所形成的形状、以及如图64那样具有向外凸区域和向外凹区域的曲线所形成的形状。另外,作为透镜列144a的理想剖面形状来说,有图65那样多边形(即由直线形成的形状)、以及图66那样由直线和曲线组合而成的形状等。在使用这些多边形或含有直线在内形状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产生图74中的亮度不匀,最好是专门对形状进行适当的设定。如上所述,对于0~80度范围的角度α度求出某个角度α度~α度+10度的角度分量其占比的情况下,希望其最大值小于或等于60%,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50%,更理想的为小于或等于40%。而透镜列剖面形状包含若干直线的情况下,光由与各条直线相对应的平面反射,由此光扩展作用增强,而且为反射的角度彼此有较大差异这种结构的话,光在各种方向上行进,难以产生图74的亮度不匀。理想的形状为图65的多边形,与透镜列形成面所成的夹角希望为具有约40度、约30度、约20度直线的情形,或具有约40度、约30度、约20度、约0度直线的情形。另外,也可以为具有满足这一条件的直线的图66结构。为上述结构的话,即便是例如某个角度α度~α度+10度的角度分量其占比较大的情况,也由于在其它的角度分量下光在与α度附近的角度分量的差异较大的方向上反射,所以不容易产生图74的亮度不匀。
图65和图66的剖面形状中,直线(边)的数量较好是2~20,理想的为3~15,更理想的为4~10。边的数量过少的情况下,由于光在各个方向上没有扩展,所以容易产生图74的亮度不匀,而边的数量过多的情况下,难以制造具有透镜列144a的导光体。
透镜列144a的排列间距较好是设定为10~100μm范围,理想的为10~80μm范围,更理想的为20~70μm范围。还有,本发明中,透镜列144a的间距只要是上述范围,全部透镜列144可以相同,也可以部分不同,也可以慢慢变化。
在所需的扩散角大于或等于110度等特别大的情况下,只用大致沿导光体入射光指向性方向延伸的透镜列,难以使光充分扩展。这种情况下,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或背面最好配置如图67所示的在相对于入射光的指向性方向(X方向)倾斜方向上延伸的斜的透镜列150。尤其是希望透镜列在与所需的扩展角对应的方向上大致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由于存在这样的斜的透镜列150,透镜列144a将无法适当反射这种呈较大角度的入射光分量良好反射,使其行进方向变成可由透镜列144适当反射的角度。该斜的透镜列150的理想形成位置为非显示部对应区域其与一次光源间对应的区域,未形成其的情况下,最好是通过光偏转元件106例如棱镜片可观察暗部的区域。该区域,由于存在着不朝向与棱镜片的棱镜列相垂直的方向的光,所以通过使该区域的光改变行进方向,对于降低图73的暗部成为相当有效的手段。所形成的斜的透镜列,较好是用与上述透镜列144a相同的方法算出的20~50度的角度分量其占比为10~80%。这一占比过小的话,使光行进方向变化的作用降低,而一旦过大则产生新的亮线,很容易成为产生新的亮度不匀的原因。
另外,基于同样的目的,也可以在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或背面设置如图68所示的点状图案152。点状图案152可用腐蚀或激光加工等形成。通过这种点状图案152的存在,透镜列144a将无法适当反射这种相对于入射光指向性方向呈较大角度的入射光分量良好反射,使其行进方向变成可由透镜列144适当反射的角度。该点状图案的理想形成位置为非显示部对应区域其与一次光源间对应的区域,未形成其的情况下,最好是通过棱镜片可观察暗部的区域。该区域,由于存在着不朝向与棱镜片的棱镜列相垂直的方向的光,所以通过使该位置的光改变行进方向,对于降低图73的暗部成为相当有效的手段。所形成的点状图案的各点的形状在与一次光源和点两者相连的直线相正交的剖面上,较好是用与上述透镜列144a相同的方法算出的20~80度的角度分量其占比为10~80%。这一占比过小的话,使光行进方向变化的作用降低,而一旦过大则产生新的亮线,很容易成为产生新的亮度不匀的原因。
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最好在导光体104的光出射面143上形成光出射机构,并将其相反侧的主面(背面)作为形成透镜列144a的透镜列形成面,但也可以将光出射面作为透镜列144a的形成面,并形成其相反侧的主面形成了高度光扩散区域的光出射机构。
图69为与LED一起示出本发明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一部分的局部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光入射端面141由各向异性的粗糙面形成。该各向异性的粗糙面,其沿光出射面143的Y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θa较与光出射面143相正交的Z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θa大。可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粗糙面,可以使自LED 102发出从光入射端面141入射至导光体4内的光在XY面内的分布扩展。由此,可以防止由于XZ面内的分布过度扩展而从光入射端面附近的导光体104发生过度的光出射,能够有效地将所需强度的光导向光出射面143的较宽区域,有助于亮度均匀性提高。
该光入射端面141的各向异性粗糙面,沿光出射面143的Y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较好是3~30度,理想的为4~25度,更理想的为5~20度。平均倾斜角度一旦不足3度,上述作用效果往往会减小,平均倾斜角度超过30度的情况下,往往不会使XY面内光的分布扩展而使得亮度降低。另外,为了得到上述的作用效果,与光出射面143相正交的Z方向的平均倾斜角度较好是小于或等于5度,尤其是小于或等于3度。再有,光入射端面141的各向异性粗糙面,按沿所述光出射面143的方向测定的情况下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8度的区域其长度较好是全测定长度的5%或以下。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8度的区域其长度超过全测定长度的5%的情况下,往往会基于XY面内光分布的过度扩展而产生因光入射端面附近导光体104的过度光出射所造成的亮度降低。作为这种各向异性的粗糙面来说,最好为大致沿Z方向延伸、互相大体平行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凹凸结构。具体来说,可例举大致沿Z方向延伸、互相大体平行的透镜列,或使该透镜列表面粗糙的情形。
本发明的导光体104,可由上述图1以外的实施方式中对导光体3进行了相关说明那样的光透射率高的合成树脂构成。形成导光体104的粗糙面的表面结构或棱镜列等的表面结构、或者光入射端面的各向异性的粗糙面结构时,可以如上述图1以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用具有所需的表面结构的模具部件热压透明合成树脂板来形成,也可以利用丝网印刷、挤压成形、或注射成形等成形,同时赋予所需的形状。另外,也可以用热硬化或光硬化性树脂等来形成结构面。
下面说明上述成形用的模具部件的形成方法。本发明的导光体上所形成的高度光扩散区域431的形成,由粗糙面形成的情况下,可例举对金属模具的表面设置具有与高度光扩散区域431相当的开口部的遮挡板等遮挡区域以外的部分,进行喷砂或腐蚀的方法,可通过对此进行转印来形成。尤其是用微粒进行喷砂的情况下,通过与金属模具的表面相距适当的距离来设置遮挡板,从而能够在高度光扩散区域431的外周形成平均倾斜角度θa逐渐减少的区域。形成点状或锥状凸起等凹凸结构的情况下,可以例举在金属模具的规定位置形成外形与凹凸结构相反的模型,来对此进行转印的方法。同样,形成作为光出射机构的粗糙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例举用遮挡板等遮挡金属模具以外位置的区域来进行喷砂或腐蚀的方法,可通过与金属模具的表面相距适当的距离来设置遮挡板,对区域的外周形成平均倾斜角度θa逐渐减少的区域。
作为使形成于本发明导光体上的透镜列144a的形状部分变化的方法,可例举有:对利用切削或腐蚀等形成的具有透镜列形状转印面的金属模具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喷砂的方法;对具有透镜列形状面的金属模具其中一部分或全部进行研磨、并对此进行转印的方法;对用具有透镜列形状转印面的第1金属模具成形所得的成形件其中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喷砂,对此进行转印,来得到具有透镜列形状转印面的第2金属模具的方法等。可利用这些方法,或者通过对导光体104的透镜列形成面其中至少一部分直接进行喷砂处理形成喷砂痕迹,使透镜列144a剖面形状的度数分布或谷部倾斜角度变化。
本发明的导光体的形成于透镜列形成面上的平坦部144b,可通过对具有透镜列形状转印面的金属模具的一部分进行切削或腐蚀等进行镜面研磨的方法,或者避免在与平坦部相当的部分形成透镜列来得到。另外,也可在制成导光体之后利用直接对导光体进行镜面研磨或砂光的方法来形成。
形成于光偏转元件106的透镜形状,根据其目的可使用各种各样的形状,举例来说有棱镜形状、双凸透镜形状、蝇眼透镜形状、波浪形状等。其中以排列有剖面近似三角形的多条棱镜列的棱镜片尤为理想。棱镜列顶角理想的为50~80度范围,更理想的为55~70度范围。
本发明的光偏转元件106可以由上述图1以外实施方式中针对光偏转元件4进行相关说明那样的光透射率高的合成树脂所构成。形成光偏转元件106的棱镜列等表面结构时,如上述图1以外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可以通过用具有所需的表面结构的模具部件对透明合成树脂板进行热压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挤压成形、或注射成形等在成形的同时赋予形状。另外,也可用热硬化或光硬化树脂等形成结构面。这些成形用的模具部件可利用如上述图1以外实施方式中所说明过的那样利用金属模具切削或腐蚀等获得。再有,可以在由聚酯树脂、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亚胺树脂等所形成的透明薄膜或薄片等透明基底上,在其表面上形成由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所形成的粗糙表面结构或透镜列排列结构,也可以用对这些薄片粘接、熔敷等方法与个别的透明基底接合成为一体。作为激活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可使用多官能(偏)丙烯化合物、乙烯化合物、(偏)丙烯酸酯类、烯丙基化合物、(偏)丙烯酸的金属盐等。
作为光反射元件108,如上述图1以外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光反射元件5进行相关说明的那样,可用例如表面具有金属蒸镀反射层的塑料片。本发明中,作为光反射元件108也可以采用导光体104其与光出射面相反侧的主面144利用金属蒸镀等所形成的光反射层等来替代反射片。还有,最好在导光体104的4个侧端面(除光入射端面141以外)也附加反射部件。
实施例
下面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11、对比例1~5)
利用丙烯树脂(三菱丽阳(株)生产的ACRYPET(商品名称))通过注射成形,制作矩形而且呈楔状的导光体原材,该原材的一面为粗糙面,而另一面为棱镜顶角100度、顶部尖端曲率半径15μm、间距50μm的棱镜列,该棱镜列为与短边平行连续排列的棱镜图案。形成该棱镜图案的导光体原材的粗糙面上从厚度厚的长边开始对各种宽度(实施例1~11、对比例1~5)通过丝网印刷涂布以下所述的黑墨水形成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用与其同样的方法,将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大小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30%。同时,用丝网印刷涂布黑墨水在离开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的区域形成第2光吸收带。用与其同样的方法,将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大小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80%。
黑墨水:
丙烯酸低聚物:45wt%
丙烯酸异冰片:17wt%
1,6—己二醇丙烯酸酯:15wt%
氢糠基丙烯酸酯:15wt%
苯酰苯:3wt%
碳黑:5wt%
然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通过切除包括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的一部分在内的不需要部分,从而获得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及第1光吸收带、及第2光吸收带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mm×290mm、厚度2.2mm—0.7mm的楔形板状,边缘部分的曲率半径R为40μm,与光入射端面间的距离D1为0μm的第1光吸收带的宽度W1,光入射端面和第2光吸收带间的距离D2及第2光吸收带的宽度W2,具体如以下所述。
实施例1——W1=5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2——W1=4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3——W1=3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4——W1=2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5——W1=15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6——W1=75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7——W1=300μm、D2=1100μm、W2=700μm
实施例8——W1=300μm、D2=900μm、W2=300μm
实施例9——W1=300μm、D2=900μm、W2=150μm
实施例10——W1=300μm、D2=900μm、W2=75μm
实施例11——W1=300μm、D2=1100μm、W2=200μm
对比例1——W1=20μm、D2=900μm、W2=200μm
对比例2——W1=800μm、D2=900μm、W2=200μm
对比例3——W1=300μm、D2=2700μm、W2=200μm
对比例4——W1=300μm、D2=400μm、W2=1000μm
对比例5——W1=20μm、D2=900μm、W2=200μm(光入射端面一侧也连续形成宽度达20μm的光吸收带)。
使与导光体长度290mm的边(长边)对应的一侧的侧端面(厚度2.2mm一侧的端面)对向,沿长边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丽光公司生产的银反射膜)覆盖冷阴极管进行配置。再将光扩散反射膜(TORAY公司生产的E60(商品名称))粘贴在其它的侧端面上,配置反射片使其与棱镜列排列的面(背面)对向。将以上的构成装入框体内。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这里,光源反射镜从光反射元件的端缘部外面经一次光源的外面向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端缘部卷绕,为了用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覆盖第1和第2光吸收带,使光源反射镜的端缘从导光体光入射端面开始向光出射面的上方仅凸出1.3mm。另外,框体做成遮挡导光体光出射面周围宽度2.5mm的区域(即边框状区域的宽度为2.5mm)。即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位于边框状区域内,第1及第2光吸收带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外。
另一方面,采用折射率1.5064的丙烯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制作棱镜片,该棱镜片其一面的棱镜列的曲率半径为400μm的凸曲面形状,而另一面的棱镜面为平面形状,将间距50μm的多条棱镜列并排连续设置的棱镜列形成于厚度125μm的聚脂薄膜其中一表面。
放置所得的棱镜片,使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的棱镜面朝向导光体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以上所述获得的实施例1~11及对比例1~5的面光源装置,按照同一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发光面时,实施例1~11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及暗线实际上不妨碍使用、不显眼而且整体亮度的下降实际上也不妨碍使用。其中实施例4及7的最佳。还有实施例1~5、7~9及11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几乎看不出亮线及暗线。实施例2~6及8~11几乎看不出整体亮度下降。与此相反,对比例1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能观察到明显的亮线,对比例2与实施例1~11相比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观察到亮度下降,对比例3和4与实施例1~11相比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观察到亮线及暗线,对比例5与实施例1~11相比可观察到整体亮度下降及有效发光区域内的暗线。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一样,制作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获得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mm×290mm、厚度2.2mm—0.7mm的楔形板状。对形成该棱镜图案的导光体原材的粗糙面,按照下述条件用喷墨法滴落多滴下述紫外线硬化黑墨水,对如图12所示的宽度W1’约300μm、距离D1’约60μm的区域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1光吸收带用墨点。同时利用喷墨法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2光吸收带用墨点。在该状态下通过在5秒钟内使墨点平整,从而在图13所示的宽度W1约400μm、距离D1约10μm的整个区域范围形成连续的第1光吸收带用墨层。同时通过同样的平整形成第2光吸收带用墨层。此时,照射紫外线使墨层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第1及第2光吸收带。
喷墨法:
喷头速度:400mm/秒
喷头温度:55℃
利用压电元件的压送方式
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墨水重量95wt%+甲基丙烯酸甲酯5wt%)
墨水组分:
丙烯酸低聚物:42wt%
丙烯酸异冰片:15wt%
1,6—己二醇丙烯酸酯:20wt%
丙烯酸胺/丙烯酸脂混合物:15wt%
苯酰苯:3wt%
碳黑:5wt%
墨水粘度(55℃):10cp
墨水表面张力(55℃):30mN/m
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将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尺寸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其中第1光吸收带为20%,而第2光吸收带为80%。
与实施例1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区域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面光源装置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及暗线几乎都不显眼。
(对比例6)
制作与实施例1相同的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本对比例中不形成光吸收带。
与实施例1一样将得到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以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同样制成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面光源装置,按照与实施例12相同的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观察到明显的亮线。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mm×290mm、厚度2.2mm—0.7mm的楔形板状。对形成该棱镜图案的导光体原材的粗糙面,与实施例12同样用喷墨法滴落多滴紫外线硬化黑墨水,在如图12所示的宽度W1’约300μm、距离D1’约60μm的区域上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1光吸收带用墨点。同时利用喷墨法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2光吸收带用墨点。此后不久立即通过在并不使墨点平整的情况下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点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第1及第2光吸收带。
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将黑墨水印刷为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大小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其中第1光吸收带为20%,而第2光吸收带为80%。
与实施例1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以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区域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获得的面光源装置按照与实施例12相同的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与实施例12相比可观察到亮度稍有下降,此外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附近可观察到有若干条亮线。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2一样,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利用切削加工在光入射端面和光出射面之间的边界上形成相对光出射面的其它区域隆起凸出的凸出部。该凸出部高10μm、高度的半高宽为10μm。与实施例12同样通过形成墨点并进行平整,从而形成墨层但与第1光吸收带相关的上述墨点的形成区域的位置设定成通过平整墨层到达凸出部。
对利用所得的导光体与实施例12同样得到的面光源装置,使一次光源发光靠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和显示区域内的暗线几乎都不显眼。
(实施例15~23、对比例7~9)
利用丙烯树脂(三菱丽阳(株)生产ACRYPET(商品名称))通过注射成形,制作矩形而且呈楔状的导光体原材,该原材其一面为粗糙面,而另一面为棱镜顶角100度、顶部尖端曲率半径15μm、间距50μm的棱镜列,该棱镜列为与短边平行连续排列的棱镜图案。但是,该导光体原材不是棱镜列所形成的所述另一面的整个面形成棱镜列,而是从厚度厚的长边开始对各种宽度(实施例15~23及对比例7~9)具有由位于与棱镜列的棱底线大致相高度位置的近似平坦面所形成的区域,还具有从平坦面开始向棱镜列形成面渐渐过渡的宽度500μm的过渡区域。
该导光体原材的棱镜列形成面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从厚度厚的长边开始对各种宽度(实施例15~23及对比例7~9)利用丝网印刷涂布下述黑墨水形成光吸收带对应部。实际上没有发生墨水向过渡区域及棱镜列形成面区域渗透。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在厚度2mm的透明的丙烯板上将黑墨水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大小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30%。
黑墨水:
丙烯酸低聚物:45wt%
丙烯酸异冰片:17wt%
1,6—己二醇丙烯酸酯:15wt%
氢糠基丙烯酸酯:15wt%
苯酰苯:3wt%
碳黑:5wt%
然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通过切除包括部分光吸收带对应部在内的不需要部分,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及光吸收带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290mm、厚度2.6mm—0.7mm楔形板状,边缘部分曲率半径R为40μm,与光入射端面间距为0μm的光吸收带宽度如下所述。还有导光体原材的尺寸做成所得的导光体大致平坦面区域的宽度比光吸收带的宽度约宽50μm。
实施例15——800μm
实施例16——700μm
实施例17——600μm
实施例18——500μm
实施例19——400μm
实施例20——300μm
实施例21——200μm
实施例22——150μm
实施例23——75μm
对比例7——20μm
对比例8——1500μm
对比例9——20μm(光入射端面一侧也连续形成宽度20μm的光吸收带)。
与导光体长度290mm的边(长边)相对应一侧的侧端面(厚度2.6mm一侧的端面)对向,沿长边用光源反射镜(丽光公司生产的银反射膜)覆盖冷阴极管进行配置。再将光扩散反射膜(TORAY公司生产的E60(商品名称))粘贴在其它的侧端面上,配置反射片使其与棱镜列排列面(背面)对向。将以上构成装入框体内。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这里,光源反射镜从导光体背面的端缘部外面经一次光源的外面向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端缘部卷绕,为了用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覆盖光吸收带(但对比例8用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覆盖光吸收带的一部分),使光源反射镜的端缘从导光体光入射端面开始向背面的上方仅凸出1.3mm。另外,框体做成遮盖导光体光出射面周围宽度2.5mm的区域(即边框区域宽度为2.5mm)。即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光吸收带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外。
另一方面,采用折射率1.5064的丙烯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制作棱镜片,该棱镜片其一面的棱镜列的曲率半径为400μm的凸曲面形状,而另一面的棱镜面为平面形状,将间距50μm的多条棱镜列并排连续设置的棱镜列形成于厚度125μm的聚脂薄膜其中一表面。
放置所得的棱镜片,使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的棱镜面朝向导光体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获得的实施例15~23及对比例7~9的面光源装置按照同一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发光面时,实施例15~23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及暗线不妨碍实际使用、不显眼而且整体亮度的下降也不妨碍实际使用。对比例7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能看到明显的亮线,对比例8与实施例15~23相比可看到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亮度下降,对比例9与实施例15~23相比可看到亮度下降及有效发光区域内的暗线。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15一样,制作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290mm、厚度2.6mm—0.7mm楔形板状。在形成该棱镜图案的导光体原材的棱镜列形成面(背面)的宽度约400μm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上,用喷墨法滴落多滴下述的紫外线硬化黑墨水,在如图28所示的宽度W’约210μm、距离D’约60μm的区域上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墨点。在该状态下通过在5秒钟内使墨点平整,从而在图29所示的宽度W约300μm、距离D约10μm的整个区域范围形成连续的墨层。此时,照射紫外线使墨层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光吸收带。
喷墨法:
喷头速度:400mm/秒
喷头温度:55℃
利用压电元件的压送方式
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墨水重量95wt%+甲基丙烯酸甲酯5wt%)
墨水组分:
丙烯酸低聚物:42wt%
丙烯酸异冰片:15wt%
1,6—己二醇丙烯酸酯:20wt%
丙烯酸胺/丙烯酸脂混合物:15wt%
苯酰苯:3wt%
碳黑:5wt%
墨水粘度(55℃):10cp
墨水表面张力(55℃):30mN/m
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将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尺寸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
与实施例15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面光源装置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及暗线几乎都不显眼。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15一样,制作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本对比例中不形成光吸收带。
与实施例15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
(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朝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面光源装置按照与实施例24相同的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靠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看到明显的亮线。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15一样制作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290mm、厚度2.6mm—0.7mm楔形板状。在形成该棱镜图案的导光体原材的棱镜列形成面(背面)的宽度约400μm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上,与实施例24一样,用喷墨法滴落多滴紫外线硬化黑墨水,在如图28所示的宽度W’约210μm、距离D’约60μm的区域上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墨点。此后不久立即通过在并不使墨点平整的情况下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点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光吸收带。该光吸收带中各墨点位于互相独立的位置,宽度约210μm,离光入射端面距离约60μm。
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将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尺寸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
与实施例15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面光源装置按照与实施例24相同的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与实施例24相比可看到亮度稍有下降,此外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看到若干亮线。
(实施例26~34、对比例11~13)
与实施例15相同制作导光体原材,该导光体原材其一面为粗糙面,而另一面为棱镜列形成面的矩形而且呈楔状的原材,所述棱镜列形成面具有棱镜顶角100度、顶部尖端曲率半径15μm、间距50μm的棱镜列与短边平行连续排列的棱镜图案。但是,该导光体原材不是棱镜列所形成的所述另一面的整个面形成棱镜列,而是从厚度厚的长边开始对各种宽度(实施例26~34及对比例11~13)具有由位于与棱镜列的棱线大致相高度位置的近似平坦面所形成的区域,还具有从平坦面开始向棱镜列形成面区域渐渐过渡的宽度50μm的过渡区域。该导光体原材的棱镜列形成面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与实施例15一样,从厚度厚的长边开始对各种宽度(实施例26~34及对比例11~13)利用丝网印刷涂布黑墨水形成光吸收带对应部。没有发生墨水向过渡区域及棱镜列形成面区域渗透。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在厚度2mm的透明的丙烯板上将黑墨水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大小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40%。还有,在导光体原材的粗糙面上利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丝网印刷涂布黑墨水形成光吸收带对应部。
然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通过切除包括导光体原材两面的光吸收带对应部的一部分在内的不需要部分,从而获得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及两面的光吸收带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mm×290mm、厚度2.6mm—0.7mm的楔形板状,边缘部分的曲率半径R为40μm,与光入射端面间的距离为0μm的背面一侧光吸收带的宽度如下所述。还有,导光体原材的尺寸做成使所得到的导光体的大致平坦面区域的宽度较光吸收带的宽度宽约100μm。
实施例26——800μm
实施例27——700μm
实施例28——600μm
实施例29——500μm
实施例30——400μm
实施例31——300μm
实施例32——200μm
实施例33——150μm
实施例34——75μm
对比例11——20μm
对比例12——1500μm
对比例13——20μm(光入射端面一侧也连续形成宽度20μm的光吸收带)。
与实施例15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这里,光源反射镜从导光体背面的端缘部外面经一次光源的外面向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端缘部卷绕,为了将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覆盖光吸收带(但是对比例12用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覆盖光吸收带的一部分)光源反射镜的端缘从导光体光入射端面开始向背面的上方及光出射面的上方仅凸出1.3mm。另外,框体做成遮盖导光体光出射面周围的宽度2.5mm的区域(即边框区域宽度为2.5mm)。即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光吸收带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外。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成的棱镜片,使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侧,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的棱镜面向导光体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获得的实施例26~34及对比例11~13的面光源装置按照同一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发光面时,实施例26~34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亮线及暗线几乎不显眼。对比例11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能看到明显的亮线,另外对比例12与实施例26~34相比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看到亮度下降,对比例13与实施例26~34相比可看到亮度下降及有效发光区域内的暗线。
(实施例35)
与实施例26一样制作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得到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290mm、厚度2.6mm—0.7mm楔形板状。该导光体的棱镜列形成面(背面)宽度约250μm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上与实施例24一样,用喷墨法形成多点互相独立的墨点。通过使该墨点平整,图29所示的宽度W约150μm距离D约10μm的整个区域上形成连续的墨层。此时,照射紫外线使墨层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光吸收带。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将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尺寸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40%。
再有,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上,利用与实施例24一样的喷墨法形成多点互相独立的墨点。通过使该墨点平整,在宽度W约250μm与光入射端面相距约10μm的整个区域范围形成连续的墨层。此时,照射紫外线使墨层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光吸收带。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将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尺寸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20%。
与实施例15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成的棱镜片,使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的棱镜面朝向导光体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获得的面光源装置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发光面时,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及暗线几乎不显眼。
(实施例36~46、对比例14~18)
与实施例15相同,制作导光体原材,该导光体原材其一面为粗糙面,而另一面为棱镜列形成面的矩形的而且楔状的原材,所述棱镜列形成面具有棱镜顶角100度、顶部尖端曲率半径15μm、间距50μm的棱镜列与短边平行连续排列的棱镜图案。但是,该导光体原材不是棱镜列所形成的所述另一面的整个面形成棱镜列,而是从厚度厚的长边开始对各种宽度(实施例36~46及对比例14~18)具有由位于与棱镜列的棱线大致相高度位置的近似平坦面所形成的区域,还具有从平坦面开始向棱镜列形成面渐渐过渡的宽50μm的过渡区域。该导光体原材的棱镜列形成面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与实施例15一样,从厚度厚的长边开始对各种宽度(实施例36~46及对比例14~18)利用丝网印刷涂布黑墨水形成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用与其同样的方法,在厚度2mm的透明的丙烯板上将黑墨水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大小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30%。同时利用丝网印刷涂布黑墨水在离开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的区域形成第2光吸收带。用与其同样的方法,在厚度2mm的透明的丙烯板上将黑墨水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大小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为80%。
然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通过切除包括第1光吸收带对应部的一部分在内的不需要部分,从而获得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及第1光吸收带、以及第2光吸收带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mm×290mm、厚度2.6mm—0.7mm的楔形板状,边缘部分的曲率半径R为40μm,与光入射端面间的距离D1为0μm的第1光吸收带的宽度W1、光入射端面和第2光吸收带之间的距离D2及第2光吸收带的宽度W2如下所述。还有,导光体原材做成使所得到的导光体的大致平坦面区域存在于从离第2光吸收带的光入射端面远的侧缘起至离光入射端面仅约100μm远的位置。
实施例36——W1=5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37——W1=4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38——W1=3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39——W1=20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40——W1=150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41——W1=75μm、D2=1000μm、W2=200μm
实施例42——W1=300μm、D2=1100μm、W2=700μm
实施例43——W1=300μm、D2=900μm、W2=300μm
实施例44——W1=300μm、D2=900μm、W2=150μm
实施例45——W1=300μm、D2=900μm、W2=75μm
实施例46——W1=300μm、D2=1100μm、W2=200μm
对比例14——W1=20μm、D2=900μm、W2=200μm
对比例15——W1=800μm、D2=900μm、W2=200μm
对比例16——W1=300μm、D2=2700μm、W2=200μm
对比例17——W1=300μm、D2=400μm、W2=1000μm
对比例18——W1=20μm、D2=900μm、W2=200μm(光入射端面一侧也连续形成宽度20μm的光吸收带)。
使与导光体长度290mm的边(长边)对应的一侧的侧端面(厚度2.6mm的一侧的端面)对向,沿长边用正反射倾向强的光源反射镜(丽光公司生产的银反射膜)覆盖冷阴极管进行配置。再将光扩散反射膜(TORAY公司生产的E60(商品名称))粘贴在其它的侧端面上,配置反射片使其与棱镜列排列的面(背面)对向。将以上的构成装入框体内。该导光体的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这里,光源反射镜从光反射元件的端缘部外面经一次光源的外面向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端缘部卷绕,为了用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覆盖第1光吸收带及第2光吸收带(但是,实施例42及对比例16用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覆盖第2光吸收带的一部分),使光源反射镜的端缘从导光体光入射端面开始向背面的上方仅凸出1.3mm,。另外,框体做成遮挡导光体光出射面周围的宽度2.5mm的区域(即边框状区域的宽度为2.5mm)。也就是,光源反射镜的端缘部位于边框状区域内,第1和第2光吸收带位于边框状区域内即面光源装置的有效发光区域外(但对比例16为第2光吸收带位于边框区域外即面光源装置有效发光区域内)。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获得的实施例36~46及对比例14~18的面光源装置按照同一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发光面时,实施例36~46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及暗线实际上不妨碍使用、不显眼而且整体亮度的下降实际上也不妨碍使用。其中实施例39及43最佳。还有实施例36~40、42~44及46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几乎看不出亮线及暗线。实施例37~41及43~46几乎看不出整体亮度下降。与此相反,对比例14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能看到明显的亮线,对比例15与实施例36~46相比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看到亮度下降,对比例16和17与实施例36~46相比在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看到亮线及暗线,对比例18与实施例36~46相比可看到整体亮度下降及有效发光区域内的暗线。
(实施例47)
与实施例36一样,制作导光体原材。此后,对导光体原材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获得具有作为切削加工面形成的光入射端面的导光体。导光体做成230mm×290mm、厚度2.6mm—0.7mm的楔形板状。形成该导光体的棱镜列形成面(背面)的宽度约1100μm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上,与实施例24同样用喷墨法滴落多滴紫外线硬化黑墨水,在如图44所示的宽度W1’约300μm、距离D1’约60μm的区域上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1光吸收带用墨点。同时利用喷墨法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2光吸收带用墨点。在该状态下通过在5秒钟内使墨点平整,从而在图45所示的宽度W1约400μm、距离D1约10μm的整个区域上形成连续的第1光吸收带用墨层。同时通过同样的平整形成第2光吸收带用墨层。此时,照射紫外线使墨层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第1及第2光吸收带。
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将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尺寸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其中第1光吸收带为20%,而第2光吸收带为80%。
与实施例15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面光源装置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的亮线及暗线几乎都不显眼。
(实施例48)
与实施例47同样得到的导光体的棱镜列形成面(背面)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上,与实施例47同样用喷墨法滴落多滴紫外线硬化黑墨水,如图44所示的宽度W1’约300μm、距离D1’约60μm的区域上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1光吸收带用墨点。同时利用喷墨法形成直径约70μm多点互相独立的第2光吸收带用墨点。此后不久立即通过在并不使墨点平整的情况下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点硬化,形成近似直线的第1及第2光吸收带。
还有,用同样的方法,将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在厚度2mm的透明丙烯板上印刷成能够测定可见光透射率的尺寸时紫外线硬化型黑墨水的可见光透射率,其中第1光吸收带为20%,而第2光吸收带为80%。
与实施例15一样,将所得的导光体与冷阴极管、光源反射镜、光扩散反射膜、以及反射片组合在一起,将由此所得的构成装在装置的框体中。该导光体其出射光光度分布(XZ面内)的最大峰值相对光出射面法线方向为70度、半高宽为22.5度。
放置与实施例15同样制作的棱镜片,使其棱镜列形成面朝向上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粗糙面)一侧,导光体光入射端面上棱镜列的棱线平行,各棱镜列的平面形状棱镜面朝向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的方向。
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面光源装置按照与实施例47相同的条件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与实施例47相比可看到亮度稍有下降,此外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可看到若干亮线。
(实施例49)
与实施例47同样得到导光体,通过切削加工在光入射端面和背面的大致平坦面区域之间的边界上相对于大致平坦面区域的其它区域形成隆起凸出的凸出部。该凸出部高度10μm,高度的半高宽为10μm。与实施例47一样,通过形成墨点并进行平整来形成墨层。但与第1光吸收带相关的上述墨点的形成区域的位置通过平整设定成墨层到达凸出部。
对利用所得的导光体与实施例47同样得到的面光源装置,使一次光源发光目视观察其发光面时,导光体光入射端面附近几乎看不到亮线及暗线。
(实施例50)
如下所述制作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使用其的面光源装置。
还有,本实施例中,导光体剖面形状的微小区域倾斜角度的测定,为制作导光体棱镜列形成面的复制面,将其在与透镜列延伸方向正交的面处切断,用原子显微镜或其它摄像手段放大切断端面依据所得的剖面形状线进行测定。微小区域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计算及谷部倾斜角度计算如图55中相关说明的那样进行。但若如以上所述将剖面形状等分设定微小区域时,有时剖面形状座标的测定会变得麻烦。这种情况下,能用下述方法简单算出。
首先,将剖切剖面分断为在Y坐标上进行等分,设定微小区域。此后,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计算与等分Y坐标后的微小区域有关的微小区域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算出的度数分布的各个倾斜角度的度数/[倾斜角度的余弦(cos)]。接着求度数/[倾斜角度的余弦(cos)]的总和。然后对各倾斜角度求{度数/[倾斜角度的余弦(cos)]}/总和。该值成为等分剖面形状来设定微小区域时的度数分布。
平均倾斜角度的测定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计(东京精密仪器公司生产サ—フコム570A型)用1μm、R55度圆锥形钻石针(010—2528)作为触针,以0.03mm/秒驱动速度进行测定。测定长度2mm。对取出曲线的平均线的倾斜修正后按照上述式(1)及式
(2)求对该曲线微分后的曲线的中心线平均值。
对作过镜面加工的有效面积51mm×71mm、厚度5mm的不锈钢板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即用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106μm的玻璃珠(Potters-Ballotini公司生产J220),设不锈钢板至喷头的距离为32cm,以喷吹压力0.15MPa,使喷头沿X轴方向以8.0cm/s的移动速度移动,不锈钢板依次沿Y轴方向每移动10mm就对不锈钢板的整个面进行喷砂处理。粗糙面部分的平均倾斜角度θa为1.0度。
然后,将图70所示的遮挡板(具有半径45mm的开口)配置于离整个面作过喷砂处理的不锈钢板的高度7cm处,除喷头移动速度为6.0cm/s以外与上述相同进行第2次喷砂处理。处理部分的平均倾斜角度θa为1.8度。然后,将图71所示的遮挡板(具有半径17mm的开口)配置于离作过第2次喷砂处理的不锈钢板的高度7cm处,与第2次喷砂处理相同进行第3次喷砂处理。处理部分的平均倾斜角度θa为2.5度。另外,将图72所示的遮挡板(具有两个三角形开口)配置于离作过第4次喷砂处理的不锈钢板的高度2cm处,用平均颗粒直径30μm的氧化铝粒子(Fujimi Incorporated公司生产A400),除喷头移动速度为1.5cm/s,喷吹压力为0.6MPa以外与第2次喷砂处理相同进行第4次喷砂处理,得到第1种金属模具。
另一方面,对作过研磨机研磨加工的有效面积51mm×71mm、厚度34mm的退火钢进行0.2mm厚度的镀镍后再进行镜面加工,在其表面上利用切削加工形成与长度71mm的边平行连续设置间距50μm的棱镜列的对称的透镜图案。然后用粘胶带遮蔽该金属模具的从长度51mm的边开始至3.5mm的区域,用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63μm的玻璃珠(Potters-Ballotini公司生产J400),除了喷头移动速度为3.8cm/s、喷吹压力为0.2MPa外,与第2次喷砂处理相同进行喷砂处理,得到使透镜图案的形状转印面的一部分粗糙的第2种金属模具。
另外,对作过镜面加工的有效面积0.85mm×51mm、厚度34mm的退火钢,用平均颗粒直径30μm的氧化铝粒子(Fujimi Incorporated公司生产A400),除喷头高度为16cm、喷头移动速度为5.0cm/s、喷吹压力为0.08MPa以外与第2次喷砂处理相同进行喷砂处理,得到第3种金属模具。
将所得的第1种金属模具作为光出射面用的金属模具,将所得的第2种金属模具作为背面用的金属模具,将所得的第3种金属模具作为光入射端面用的金属模具,进行注射成形,制作透明丙烯树脂制的导光体,该导光体为短边51mm、长边71mm的长方形、厚度为沿着长边在0.85mm(光入射端面侧端部)~0.6mm(对向端部)间变化的楔形,其中一面的主面为在光入射端面附近形成高度光扩散区域的光出射面,另一面主面为透镜列形成面。对所得的透明丙烯树脂制的透镜列形成面其从光入射端面开始至3.5mm的区域用砂纸研磨直至透镜列消失为止后进行抛光,使其成镜面。
配置装有3个LED的阵列(鹿儿岛松下电子公司生产LNR03703:LED间隔15.5mm),使其与导光体的厚度0.85mm的短边侧端面(光入射端面)对向。该导光体的透镜列形成面一侧,配置光漫反射片(丽光公司生产75W05),光出射面一侧配置由多条顶角68度、间距18μm的棱镜列并排形成的棱镜片(三菱丽阳公司生产M168YS),使该棱镜列形成面对向,制成面光源装置。
该面光源装置与液晶显示元件组合,构成有效发光区域尺寸46mm×61mm、导光体光入射端面至有效发光区域的距离为6.25mm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得的导光体的透镜列形成面的剖面形状如以下所述。
(区域A:从光入射端面至3.5mm的区域)
镜面
(区域B:区域A以外的区域)
向外凸的曲线
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
大于或等于30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26%
谷底部倾斜角度:12度
点亮全部的LED使面光源装置发光判定有效发光区域的亮度不均匀。图73所示的暗部、图74所示的条状亮线、图75所示的由于光源彼此之间分布重叠所产生的明亮部分、图76所示的条状亮线、LED前方的暗部等都未能看到。
(对比例19)
除了对所得的透明丙烯树脂制的导光板的透镜列形成面进行研磨以外,与实施例50一样制作面光源装置。所得的导光体的透镜列形成面的剖面形状如以下所述。
(区域A:从光入射端面至3.5mm的区域)
向外凸的曲线
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
大于或等于20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67%
大于或等于25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51%
大于或等于30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39%
大于或等于35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26%
大于或等于40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8%
小于或等于15度——————————33%
大于或等于35度但小于或等于60度——26%
大于或等于40度但小于或等于60度——8%
α度~α度+10度其占比的最大值:31%(α度=31度)
谷底部倾斜角度:31度
(区域B:区域A以外的区域)
向外凸的曲线
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度数分布:
大于或等于30度但小于或等于50度——26%
谷底部倾斜角度:12度
通过点亮全部的LED使面光源装置发光,来判定有效发光区域的亮度不均匀。可以清楚观察到由于如图76所示各点状光源所出射的光其斜向的明亮的条状亮度不均重叠所产生的明亮部。

Claims (18)

1.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是对一次光源的发光进行导光、并具有所述一次光源的发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被导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以及该光出射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出射面和背面的任何一面,从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一侧起依次并排配置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第1光吸收带和第2光吸收带,所述第1光吸收带的宽度为50μm~800μm,所述第1光吸收带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μm,所述第2光吸收带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处于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相距500μm~3000μm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比所述第1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光出射面和所述光入射端面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分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光出射面的其它区域隆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半高宽为1~50μm。
4.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喷墨法从多个喷嘴喷出墨水,在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的至少接近光入射端面的区域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接着通过使该墨点平整并使相邻的墨点彼此结合,从而形成在所述区域的整体范围内连续的墨层,然后通过使该墨层硬化形成所述第1光吸收带和/或第2光吸收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导光体原材料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形成所述光入射端面,然后形成所述第1光吸收带。
6.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与该导光体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相邻配置的所述一次光源、以及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邻配置的光偏转元件,该光偏转元件具有位于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向位置的入光面和其相反侧的出光面,在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入光面具有在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平行的多条棱镜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出光面相邻配置有光扩散元件,该光扩散元件具有在其宽度包含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相距至少2mm位置至4mm位置的区域内形成光吸收点图案的点图案部,该点图案部是分散配置直径30μm~70μm的点状光吸收性涂材而形成的。
8.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是对一次光源的发光进行导光、并具有所述一次光源的发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被导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以及该光出射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宽度50μm~1000μm的光吸收带,该光吸收带的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0μ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背面和所述光入射端面之间边界的边缘部分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背面的其它区域隆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半高宽为1~50μ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形成有棱镜列形成面区域,该棱镜列形成面区域具有沿与所述光入射端面大体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互相平行排列的多条棱镜列,在所述背面上的比所述棱镜列形成面区域更靠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位置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大体平面区域,所述光吸收带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大体平面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带形成为与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相比远离的侧缘其可见光透射率较高。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带的宽度为50μm~800μm,在所述背面的较所述光吸收带远离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位置上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第2光吸收带,该第2光吸收带的接近所述光入射端面的侧缘处于与所述光入射端面相距500μm~3000μm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比所述光吸收带的可见光透射率高。
14.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是对一次光源的发光进行导光、并具有所述一次光源的发光入射的光入射端面、被导光的光出射的光出射面、以及该光出射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出射面或背面形成有棱镜列形成面区域,该棱镜列形成面区域具有沿与所述光入射端面大体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互相平行排列的多条棱镜列,在形成有该棱镜列形成面区域的所述光出射面或背面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大体平面区域,在该大体平面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所述光入射端面延伸的宽度50μm~1000μm的光吸收带。
15.一种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如权利要求8或14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导光体原材料的光入射端面对应部进行切削加工形成所述光入射端面,然后形成所述光吸收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喷墨法从多个喷嘴喷出墨水,在导光体背面的至少接近光入射端面的区域形成互相独立或部分连续的墨点,接着通过使该墨点平整并使相邻的墨点彼此结合,从而形成在所述区域的整体范围内连续的墨层,然后通过使该墨层硬化形成所述光吸收带。
17.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14所述的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与该导光体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相邻配置的所述一次光源、以及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邻配置的光偏转元件,该光偏转元件具有位于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相向位置的入光面和其相反侧的出光面,在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入光面具有在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大体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且互相平行的多条棱镜列。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光偏转元件的出光面相邻配置有光扩散元件,该光扩散元件具有在其宽度包含与所述导光体的光入射端面相距至少2mm位置至4mm位置的区域内形成光吸收点图案的点图案部,该点图案部是分散配置直径30μm~70μm的点状光吸收性涂材而形成的。
CNB2006800059545A 2005-02-25 2006-02-23 面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5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0990/2005 2005-02-25
JP2005050990A JP4716754B2 (ja) 2005-02-25 2005-02-25 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導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062638/2005 2005-03-07
JP108868/2005 2005-04-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8697A CN101128697A (zh) 2008-02-20
CN100501530C true CN100501530C (zh) 2009-06-17

Family

ID=3704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800059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530C (zh) 2005-02-25 2006-02-23 面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16754B2 (zh)
CN (1) CN10050153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1445B (zh) * 2011-08-10 2014-01-0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光源模組
TWI554726B (zh) * 2014-06-27 2016-10-21 高雄晶傑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9265B2 (ja) * 2007-10-15 2013-06-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203244B2 (ja) * 2009-02-04 2013-06-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JP4902714B2 (ja) * 2009-09-30 2012-03-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ポインテ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並びに、導光体および導光方法。
JP4560579B1 (ja) 2009-10-09 2010-10-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KR20120120935A (ko) * 2010-02-26 2012-11-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라레 도광판 및 도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5851810B2 (ja) * 2011-11-25 2016-02-0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準光源
CN103091767A (zh) * 2013-01-24 2013-05-08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led背光模组、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87874B (zh) * 2013-10-14 2015-08-12 博昱科技(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厚度渐变区域的导光片的制作方法
KR102324866B1 (ko) * 2015-05-26 2021-1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과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08153059B (zh) * 2018-02-01 2023-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E102019124073A1 (de) * 2019-09-09 2021-03-11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mit lichtleiter sowie fahrzeug und verfahren
CN111929762B (zh) * 2020-08-26 2022-09-13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出光角度的导光板及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463A (ja) * 1993-07-05 1995-01-24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22908A (ja) * 2000-07-07 2002-01-23 Kimoto & Co Ltd 光拡散性シート
JP4049624B2 (ja) * 2001-07-27 2008-02-2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面光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導光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1445B (zh) * 2011-08-10 2014-01-0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光源模組
TWI554726B (zh) * 2014-06-27 2016-10-21 高雄晶傑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8697A (zh) 2008-02-20
JP2006236832A (ja) 2006-09-07
JP4716754B2 (ja)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1530C (zh) 面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US6522373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ght guide pl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light guide plate
CN100476535C (zh) 照明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及用于这些装置的光扩散板
CN100510515C (zh) 面光源装置用导光体及面光源装置
JP3774616B2 (ja) 照明装置及び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JP4266551B2 (ja) 面光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光偏向素子
TWI258023B (en) A prism sheet, a back-light unit using said prism sheet, and a transmiss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334689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0354657C (zh) 光源装置及光偏转元件
KR100711011B1 (ko) 도광판, 면광원 장치 및 반사형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0928171B1 (ko) 조명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에 사용되는 광 제어 부재 그리고이들을 사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1457906B (zh) 背光源部
KR101280187B1 (ko) 렌즈 시트, 면광원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796437A (zh) 棱镜片、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JP4662402B2 (ja) 外光及び照明両モード用のフロントライト用の導光板、外光及び照明両モード用のフロントライト用の面光源装置並びに外光及び照明両モード用のフロントライト式の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EP2541290A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WO2003089839A1 (fr) Dispositif source de lumiere de surface avec guide de lumiere
JP2008159274A (ja) 導光板、導光板成形用金型、導光板成型用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2043396A1 (ja) バックライトパネル、バックライトパネル用反射板
JP4680635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導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31106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ght guide using it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8218418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導光体
CN104101938A (zh) 背光导光板、背光导光板制造方法及喷墨打印机
KR100895753B1 (ko) 면 광원장치 및 그것에 사용하는 도광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0498462C (zh) 面光源装置和其所用的导光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