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1683C - 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1683C
CN100491683C CNB2007100077412A CN200710007741A CN100491683C CN 100491683 C CN100491683 C CN 100491683C CN B2007100077412 A CNB2007100077412 A CN B2007100077412A CN 200710007741 A CN200710007741 A CN 200710007741A CN 100491683 C CN100491683 C CN 1004916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ckleshaped
tapered end
lock
locking
unbla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77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8299A (zh
Inventor
中村礼
石黑耕一
大野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Inc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Inc filed Critical YKK AP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08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16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168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装置及门窗设备,在上锁状态下,操作开锁操作部(191)而使双重锁定部件(19)从第2位置滑动移动到第3位置,通过限制面部(195)限制背衬(16)的突起(161),由此可限制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开锁操作,可进行双重锁定。并且只要操作开锁操作部(191)使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来解除双重锁定,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就可转动,故可容易地实施开锁操作而提高操作性。采用本发明,即使设置有虚假上锁防止机构及双重锁定机构也可提高开锁时的操作性。

Description

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装置及门窗设备,详细地说,涉及具有用于对可滑动开闭的门、窗扇之类的隔扇(以下称为隔扇)上锁的月牙锁及锁座的锁装置,及具有该锁座的门窗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双槽推拉窗或单扇推拉窗等进行上锁用的锁装置,一般具有设在内外合挺框上的月牙锁和锁座。这种月牙锁通常是可转动地设在室内侧隔扇的合挺框上的镰刀形锁头(日文:鎌錠)可与设在室外侧隔扇的合挺框上的锁座卡合进行上锁。在这种月牙锁中,提出有防止在锁座未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下就进行上锁操作而发生虚假上锁的机构,及在上锁状态下对月牙锁的开锁操作进行限制的双重锁定的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月牙锁中,设有对锁座处于可卡合位置的情况进行感知的感知部,可通过该感知部防止虚假上锁。即,在锁座未处于可卡合位置、感知部未与锁座抵接的场合,月牙锁的转动受到限制而不能继续进行上锁操作,而在锁座处于可卡合位置且感知部已与锁座抵接的场合,感知部就移动,可继续进行上锁操作。
通过在上锁状态下感知部与支架卡止,构成了月牙锁的转动受到限制、不能进行开锁操作的自动双重锁定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58585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月牙锁中,存在如下问题:当镰刀形锁头与锁座卡合时自动地进行双重锁定,且当解除该双重锁定时,推压位于与锁座卡合的镰刀形锁头近旁的感知部来解除与支架的卡止,并在仍保持推压该感知部的状态下转动操作手柄,从而开锁时的操作性变差。
即,在普通的双槽推拉窗上设有的月牙锁中,由于在上锁状态与锁座卡合的镰刀形锁头位于下侧,故难以推压该镰刀形锁头近旁的感知部,且由于手柄位于与镰刀形锁头相反的上侧,故在仍保持推压感知部的情况下单手操作手柄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进行上锁时自动地进行双重锁定,故在频繁地进行开闭、上锁开锁的窗中,必须反复进行如上繁杂的开锁操作,便利性明显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设有虚假上锁防止机构及双重锁定机构也能提高开锁时的操作性的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本发明的锁装置在具有可滑动开闭隔扇的门窗设备中的室内外合挺部中,通过固定在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月牙锁与固定在室外侧合挺部上的锁座的卡合对该门窗设备进行上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月牙锁包括:固定在所述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支架;支撑在该支架上的、在与所述锁座卡合的上锁位置和未卡合的开锁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地被设置的镰刀形锁头;与该镰刀形锁头连接而用来转动操作该镰刀形锁头的操作部件;与该操作部件的操作联动来检测所述隔扇的闭合状态及非闭合状态的检测部件;当所述镰刀形锁头处于上锁位置时对该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向开锁方向转动进行限制的开锁限制部件,在所述检测部件上设有:在从所述支架向室外侧突出的方向上被施力的检测部,和对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部件或所述开锁限制部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所述开锁限制部件在与所述镰刀形锁头的开锁位置相对应的第1位置、距离该第1位置规定距离的第2位置和距离该第2位置规定距离的第3位置之间可滑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开锁限制部件在该第2位置及该第3位置上被所述支架卡止而可定位于该第2位置及该第3位置且可从室内侧操作所述开锁限制部件,当在所述隔扇的非闭合状态下操作所述操作部件进行上锁时,随着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侧移动,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部向所述室外侧隔扇突出规定量,由此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部件或所述开锁限制部件被所述检测部件的限制部卡止来限制上锁操作,当在所述隔扇的闭合状态下操作所述操作部件时,通过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部与所述锁座抵接,该检测部就不突出到规定量,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部件、或所述开锁限制部件未被所述检测部件的限制部卡止,可继续上锁操作,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到上锁位置而与所述锁座卡合,且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与这些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联动而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从而被所述支架卡止,在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到上锁位置的状态,当操作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从第2位置滑动到第3位置时,利用该开锁限制部件来限制该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的开锁操作,操作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从第3位置滑动到第2位置来释放限制从而开锁操作所述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时,该开锁限制部件与该镰刀形锁头及该操作部件联动而从第2位置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
这里,作为利用本发明锁装置上锁的门窗设备,既可是双槽推拉窗或单扇推拉窗、升降框格窗等框格窗,也可是双槽形式或单扇形式的拉门。并且,在门窗设备为单扇窗或单扇门的场合,隔扇(可动隔扇或门)与在它们的室外侧或室内侧固定在建筑物或框体上的固定隔扇、侧壁(日文:袖壁)、纵骨架等在进深方向重合,隔扇闭合,由可动隔扇的框材和门的缘部等构成室内侧或室外侧的合挺部,由固定隔扇的框材和侧壁的缘部、纵骨架等构成室外侧或室内侧的合挺部即可。
采用以上的本发明,即使在锁座未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进行上锁操作,通过突出规定量的检测部件的限制部来限制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的上锁操作,故也能防止虚假上锁(虚假上锁防止机构)。另一方面,若锁座处于可卡合位置时,未被检测部件的限制部限制而继续上锁操作,镰刀形锁头可与锁座卡合来进行上锁,且在该上锁状态下,通过操作已移动到第2位置的开锁限制部件滑动到第3位置,限制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的开锁操作,由此可进行双重锁定(双重锁定机构)。然后,可通过操作开锁限制部件从第3位置滑动到第2位置,解除开锁限制部件所产生的限制从而操作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来开锁。将该开锁限制部件可从室内侧操作地设置在支架上,由此在解除双重锁定后可容易地进行使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转动的开锁操作,可提高操作性。并且,在不想进行双重锁定的场合,当对镰刀形锁头进行上锁时只要不将开锁限制部件移动到第3位置即可,即使未滑动操作开锁限制部件也可进行镰刀形锁头的上锁开锁,在频繁地进行开闭、上锁开锁的窗等中,可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将开锁限制部件滑动自如地设在支架上,通过该开锁限制部件的滑动来对检测部件的突出移动控制,由此可对应于开锁限制部件的配置、形状和尺寸等的设定更宽地设定检测部件的突出位置和突出量,可提高对应于设计条件的虚假上锁机构的设计自由度。并且,通过在虚假上锁时对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的上锁操作进行限制,且在双重锁定时对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的开锁操作进行限制,可使开锁限制部件负担在虚假上锁和双重锁定时作用的限制力,与以往的月牙锁那样使小的检测部来负担限制力相比,可提高耐久性且可靠地发挥虚假上锁防止和双重锁定的功能。
此时,在本发明的锁装置中,最好是在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上设有通过所述支架从室内侧可目视确认的锁定表示装置,所述锁定表示装置构成为:在所述开锁限制部件滑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状态不能被目视确认,而在该开锁限制部件滑动到第3位置的状态能被目视确认。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开锁限制部件滑动到第3位置的状态,即在通过开锁限制部件对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的开锁操作进行限制的双重锁定状态,可目视确认开锁限制部件的锁定表示装置,由此使用者可判别出进行了双重锁定。换言之,当开锁限制部件不位于第3位置而位于第2位置、处在未双重锁定状态时,使用者可判别出操作部件可进行开锁操作。因此,可防止在双重锁定状态由于不合理地对操作部件进行开锁操作那样的误操作而引起的部件的损坏等,可延长制品寿命。
此时,在开锁限制部件上,除了锁定表示装置之外,作为在滑动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状态可从室内侧目视确认的表示装置,也可设置上锁操作可表示装置和开锁操作可表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锁装置中,最好是所述锁座包括具有与所述镰刀形锁头卡合的卡合片的锁座本体,和与所述检测部件抵接的被检测部,所述被检测部由在与进深方向正交且与所述隔扇的开闭方向正交的方向从锁座本体突出的突片形成。
这里,与进深方向正交且与隔扇的开闭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左右滑动开闭隔扇的门窗设备中,意味着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在上下滑动开闭隔扇的门窗设备中,意味着左右方向(水平方向),即只要是沿着安装有锁座的室外侧合挺部(合挺框)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即可。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锁座中,通过从锁座本体突出的突片构成了被检测部,检测部件的检测部不能与该被检测部以外的锁座本体抵接,可可靠地检测出隔扇是否处于正常闭合的状态。作为如此使检测部只与被检测部抵接的结构,考虑过使被检测部在进深方向突出到锁座本体更室内侧的结构,但若采用该结构,月牙锁及室内侧合挺部就要向室内侧移动被检测部向室内侧所突出的量,会产生门窗设备的进深尺寸较大的问题。对此,若采用在与进深方向正交的方向使被检测部突出的本发明的结构时,可将门窗设备的进深尺寸抑制到必需的最小尺寸,且可正确地检测隔扇的闭合状态。
此时,在本发明的锁装置中,最好是所述被检测部设置在与所述卡合片大致相同的进深位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被检测部设置在与卡合片大致相同的进深位置,被检测部未突出到为了卡合镰刀形锁头来进行上锁所必需的卡合片的进深位置的更室内侧,能更可靠地防止门窗设备的进深尺寸的扩大。
在本发明的锁装置中,最理想的是在闭合所述隔扇的状态,所述被检测部处于与所述支架的室外侧重叠的位置,被从室内侧遮掩。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闭合隔扇的状态被检测部被设置在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支架遮掩,故从锁座本体突出设置的被检测部从室内侧观看不显眼,可提高锁装置及门窗设备的美观性,且可防止被检测部钩挂使用者的衣服。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门窗设备具有至少一扇可左右或是上下滑动开闭的隔扇,该隔扇的合挺框和另一隔扇的合挺框或其他合挺部在进深方向上重叠而闭合,利用上述任一种锁装置可进行上锁。
采用这样的本发明的门窗设备,与所述锁装置相同,可提高上锁及开锁操作的操作性,且利用双重锁定机构可提高防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门窗设备中所使用的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锁装置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锁装置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锁装置上锁时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锁装置的锁座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锁装置的上锁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锁装置的上锁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锁装置虚假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9(A)、(B)是放大表示上述锁装置虚假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锁装置虚假上锁时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1(A)、(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12(A)、(B)是表示上述锁装置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3(A)、(B)是表示上述锁装置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另外,在第2实施形态以后,对于与下面第1实施形态中说明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和具有同样功能的构成部件,标上与第1实施形态的构成部件相同的符号,省略或简化这些说明。
[第一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门窗设备即双槽推拉窗1所使用的锁装置10的侧视图。图2及图3是表示锁装置10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锁装置10上锁时的动作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锁装置10的锁座12的主视图。图6及图7分别是表示锁装置10的上锁状态的侧视图。
在图1中,双槽推拉窗1具有可开闭自如地支撑在未图示的窗框内部的室内外一对隔扇2、3(图4)。隔扇2、3分别是在由上下左右的框所组成的四周框的内部嵌入玻璃板而成,合挺部的纵框即内合挺框2A(室内侧合挺部)和外合挺框3A(室外侧合挺部)在进深方向重叠而关闭。作为隔扇2、3,不局限于嵌入玻璃板的结构,也可是嵌入或粘上树脂制板等的板面材料的结构。双槽推拉窗1由锁装置10上锁,该锁装置10包括固定在室内侧隔扇2的内合挺框2A上的月牙锁11、和固定在室外侧隔扇3的外合挺框3A上的锁座12。
月牙锁11包括:固定在内合挺框2A上的支架13;支承在该支架13上、转动自如地设置在与锁座12卡合的上锁位置和未卡合的开锁位置之间的镰刀形锁头14;与该镰刀形锁头14连接、用于转动操作镰刀形锁头14的作为操作部件的捏手15。在支架13的内部设有背衬16、螺旋弹簧17、触发器18和双重锁定部件19,背衬16固定在镰刀形锁头14的转动轴141上,螺旋弹簧17与该背衬16连接并对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向上锁位置或开锁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施力,触发器18作为检测部件,与镰刀形锁头14的转动联动而对隔扇2、3的关闭状态及非关闭状态进行检测,双重锁定部件19上下滑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架13上,作为对镰刀形锁头14从上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的转动进行限制的开锁限制部件。
双重锁定部件19包括:从支架13向室内侧露出的开锁操作部191,与该开锁操作部191连接、设在支架13内部的滑动部192。在滑动部192上设有:与背衬16上的、螺旋弹簧17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突起161(图3)抵接的第1及第2的抵接部193、194,及与位于上锁位置的背衬16的突起161抵接来限制镰刀形锁头14向开锁方向转动的限制面部195。在滑动部192上还包括:与触发器18的被导向部184(后述)抵接的导向部196,虚假上锁时被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后述)卡止的第1被卡止部197,在该滑动部192的下端部设有的第2被卡止部198,和沿着支架13中的上侧的螺旋孔131的室内侧向上延伸的延出片199。
通过随着镰刀形锁头14从开锁位置向上锁方向转动背衬16的突起161与第1抵接部193抵接,这种双重锁定部件19从图1所示的镰刀形锁头14的开锁位置所对应的第1位置被向上推,滑动移动到图3及图6所示的镰刀形锁头14的上锁位置所对应的第2位置。在该镰刀形锁头14的上锁状态,通过第2被卡止部198被在支架13的下侧的螺旋孔131上形成的卡止部132卡止,双重锁定部件19被定位于第2位置,且向下滑动操作开锁操作部191来解除卡止部132和第2被卡止部198之间的卡止,可滑动移动到图7所示的第3位置,并且通过向上滑动操作开锁操作部191还可定位于第2位置。并且,通过随着镰刀形锁头14向开锁位置的转动而背衬16的突起161与第2抵接部194抵接,双重锁定部件19被向下推而从第2位置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
触发器18通过转动轴181转动自由地轴支承在支架13上,且包括:挟着转动轴181的、设在一侧(上侧)的可从支架13突出的检测部182和设在另一侧的可卡止双重锁定部件19的第1被卡止部197的卡止部(限制部)183,由双重锁定部件19的导向部196导向的被导向部184。触发器18通过其与支架13之间所设有的受扭螺旋弹簧185,对检测部182在从支架13向室外侧突出的方向(图中,右转动方向)上施力,且通过处于第1位置侧的双重锁定部件19的导向部196对被导向部184的下端部向下推压,使检测部182没入支架13内。通过双重锁定部件19的滑动部192向上方滑动,导向部196对被导向部184向下方的推压被解除,从而这种触发器18在螺旋弹簧185的施力的作用下转动,检测部182向室外侧突出。
与上述那样的月牙锁11的镰刀形锁头14卡合且与触发器18的检测部182抵接的锁座12由金属板材通过冲压加工一体成形,如图4及图5所示,包括:螺钉固定在外合挺框3A上的板状的锁座本体121,设在该锁座本体121上的、被镰刀形锁头14插通的开口部122,在锁座本体121上的远离外合挺框3A侧(图4、5中,左侧)的侧端部上所形成的、与镰刀形锁头14卡合的卡合片123,在锁座本体121的上下端缘上的左右大致中间位置所设有的一对突片(被检测部)124。在和卡合片123的大致相同的进深位置上,在与进深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正交且与隔扇2、3的开闭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上方及下方,一对突片124分别从锁座本体121突出,在这些突片124的左右未形成其他的突起物等,触发器18的检测部182只与突片124抵接,检测部182不与突片124以外的锁座本体121等抵接。锁座12并不局限于通过由金属板材冲压加工一体成形,也可是锁座本体121和被检测部即突片124分别形成,然后再被结合的结构。
突片124的向上方(或下方)的突出尺寸设定为:即使在实施对隔扇2、3的门滑轮调整的场合,突片124也与检测部182抵接,且检测部182不与锁座本体121抵接。突片124的宽度尺寸和进深位置设定为:考虑到内外合挺框2A、3A的弯曲和公差,即使当月牙锁11和锁座12的位置关系有点错位时检测部182也能抵接突片124。如图5所示,在闭合隔扇2、3的状态,突片124位于与月牙锁11的支架13的室外侧重叠的位置,且上下突片124的顶端间的距离设定为比支架13的上下尺寸小,故突片124被该支架13遮掩不能从室内侧看到(即,不显眼)。
接着,对锁装置的上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这里,锁装置的上锁操作如下所述:如图1所示,从月牙锁11的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位于开锁位置、镰刀形锁头14未与锁座12卡合的状态开始,如图2、图3所示,将捏手15向室内侧(图的左侧)上方操作以使镰刀形锁头14向上锁方向(向上锁位置)转动。
锁装置10的开锁操作如下所述:如图6所示,从月牙锁11的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位于上锁位置、镰刀形锁头14与锁座12卡合的状态开始,将捏手15向室内侧下方操作以使镰刀形锁头14向开锁方向(向开锁位置)转动。
首先,如图1-图5所示,在锁座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下,即在室内外的隔扇闭合的闭合状态,当对捏手15进行上锁操作以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时,背衬16的突起161将双重锁定部件19的第1抵接部193向上推,开锁操作部191及滑动部192向上方滑动。随着滑动部192的导向部196的上升,触发器18的被导向部184向室内侧移动而使触发器18转动,检测部182向室外侧突出。当这样突出的检测部182与锁座12的上侧的突片124抵接时,如图2、图3所示,卡止部183的移动在滑动部192的第1被卡止部197更室外侧的位置停止,该卡止部183未与第1被卡止部197卡止。因此,双重锁定部件19的开锁操作部191及滑动部192继续向上方滑动,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而第2被卡止部198被支架13的卡止部132卡止来定位,且继续镰刀形锁头14的转动操作以使镰刀形锁头14与锁座12的卡合片123卡合。
接着,如图6所示,当继续捏手15的操作而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到上锁位置时,背衬16的突起161转动到双重锁定部件19的限制面部195的更室外侧。在该上锁状态,若使操作开锁操作部191向下方滑动、将第2被卡止部198和卡止部132之间的卡止解除以使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移动到第3位置时,如图7所示,背衬16的突起161与限制面部195抵接,由此背衬16向开锁方向的转动被限制,故不能进行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开锁操作,即进行了双重锁定。在该双重锁定状态,由于第2被卡止部198位于卡止部132的下侧,故双重锁定部件19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维持双重锁定状态。另外,在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到上锁位置的状态,也可不操作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即使在该场合,由于螺旋弹簧17对背衬16向上锁方向施力,故镰刀形锁头14也被维持在上锁位置。
在处在如上所述那样上锁且进行了双重锁定的状态的锁装置10中,通过使双重锁定部件19的开锁操作部191向上方滑动操作以使其移动到第2位置(图6),滑动部192的限制面部195对背衬16的突起161的限制被解除,背衬16可向开锁方向转动,可进行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开锁操作。并且,如图1所示,若使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转动到开锁位置来进行开锁时,背衬16的突起161与滑动部192的第2抵接部194抵接来下压滑动部192,由此双重部件19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且被导向部184被导向部196下压的触发器18转动而没入台座13内。在该开锁状态,由于背衬16受到螺旋弹簧17向开锁方向施力,镰刀形锁头14被维持在开锁位置。
接着,参照图8-图10对锁装置10的虚假上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锁装置10的虚假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图9(A)、(B)是放大表示锁装置10的虚假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锁装置10的虚假上锁时的动作的俯视图。
如图8-图10所示,在锁座12未位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下,即在室内外的隔扇2、3未闭合的非闭合状态下,当上锁操作捏手15而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时,触发器18的检测部182不与锁座12的突片124抵接,故检测部182向室外侧突出规定量,即触发器18转动到与台座13抵接的位置。如此当检测部182突出规定量时,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移动到滑动部192的限制面部195的上方位置,第1被卡止部197被该卡止部183卡止。因此,双重锁定部件19的滑动部192向上方的滑动被限制,不能转动操作镰刀形锁头14到该位置的更上方,使用者可判别出虚假上锁的状态。中止上锁操作,即若手指及手离开捏手15,在螺旋弹簧17的施力的作用下背衬16向下方移动,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向开锁方向转动,自动地返回开锁位置,且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
采用这样的本实施形态,具有如以下所述的效果。
(1)即,即使在未闭合隔扇2、3的非闭合状态(锁座12未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进行上锁操作,双重锁定部件19的第1被卡止部197被突出规定量的检测部182的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卡止,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上锁操作被限制,故可防止虚假上锁。若中止上锁操作,在螺旋弹簧17的施力的作用下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自动地返回开锁位置,故使用者可容易地判别出虚假上锁状态。
(2)另一方面,在闭合隔扇2、3即锁座12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可继续上锁操作来进行上锁,且在该上锁状态,操作开锁操作部191而使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移动到第3位置,通过限制面部195限制背衬16的突起161,由此可限制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开锁操作,可进行双重锁定。然后,只要操作开锁操作部191而使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来解除双重锁定,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就可转动,故可容易地实施开锁操作来提高操作性。
(3)在不希望进行双重锁定的场合,当上锁镰刀形锁头14时,只要不使双重锁定部件19移动到第3位置即可,即使不对开锁操作部191进行滑动操作也可对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进行开锁操作,在频繁地进行开闭、开锁上锁的双槽推拉窗1的场合,可不需反复进行繁杂的双重锁定解除操作,进一部提高便利性。
(4)由于双重锁定部件19及触发器13设在支架13上,故与将这些部件设在镰刀形锁头14侧的场合相比不易受到部件尺寸的限制,可提高部件强度而提高耐久性。然后,通过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双重锁定部件19的被卡止部197、及背衬16的突起161的各部件限制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转动来防止虚假上锁,由此在虚假上锁时可使作用的操作力分散来减少作用在各部件上的力,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在双重锁定状态,通过双重锁定部件19的限制面部195及背衬16的突起161限制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转动,由此可在保持双重锁定不变而对捏手15进行开锁操作的场合使作用的操作力分散。
(5)由于锁座12具有从锁座本体121突出的突片124,且触发器18的检测部182与突片124抵接,故检测部182不与突片124以外的部分抵接,能可靠地检测出隔扇2、3是否处于正常地闭合状态。由于突片124设定为在与卡合片123大致相同的进深位置从锁座本体121上下突出,故与被检测部突出到锁座本体121和卡合片123更室内侧的场合比较,可减小双槽推拉窗1的进深尺寸。
(6)并且,由于在闭合隔扇2、3的状态锁座12的突片124被月牙锁11的支架13遮掩,故锁座本体121上突出设有的突片124从室内侧观看并不显眼,可提高锁装置10及双槽推拉窗1的美观性,且能防止突片124钩挂使用者的衣服等。
[第2实施形态]
接着,参照图11-图13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1(A)、(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锁装置10A的侧视图。图12(A)、(B)及图13(A)、(B)分别是表示锁装置10A上锁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由于本实施形态的锁装置10A是在所述第1实施形态的锁装置10的支架13及双重锁定部件19上追加了表示双重锁定状态的表示功能的结构,故其他的结构与锁装置10大致相同。以下,对不同点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锁装置10A中,在支架13上设有向该室内侧侧面开口的窗部133,在双重锁定部件19的延出片199的室内侧侧面上,设有作为锁定表示装置的锁定表示部199A。该锁定表示部199A由具有与双重锁定部件19的表面色不同色彩的板材构成,且粘附在延出片199的表面上。如图11所示,在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处于开锁位置、双重锁定部件19处于第1位置的状态,锁定表示部199A被支架13的室内侧侧面遮掩不能从室内侧看到。又,如图12所示,即使在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处于上锁位置、双重锁定部件19处于第2位置的状态(双重锁定的解除状态),锁定表示部199A也被支架13的室内侧侧面遮掩不能从室内侧看到。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在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处于上锁位置、双重锁定部件19处于第3位置的状态(双重锁定状态),锁定表示部199A通过支架13的窗部133向室内侧露出可从室内侧目视确认。
采用这样的本实施形态,除了与上述(1)-(6)大致相同的效果还能起到以下的效果。
(7)即,在双重锁定状态,由于锁定表示部199A通过窗部133可被目视确认,故使用者可容易地判别出进行了双重锁定,且当双重锁定部件19位于第2位置时锁定表示部199A就未被目视确认出,使用者可判别出锁座10A未处于双重锁定状态,可进行开锁操作。因此,可防止在双重锁定状态不合理地对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进行开锁操作,可防止由于这样的误操作引起的部件的损坏,可延长制品的寿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也包含能实现成本发明目的的其他结构,以下所示的变形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例示了在双槽推拉窗1上设有锁装置10、10A,但本发明的门窗设备并不限于这样的双槽推拉窗1,也可是单扇推拉窗或升降框格窗等。另外,锁装置也可适用于双槽推拉式的窗或门以外,例如,也可设在平开窗或纵向滑出窗(日文:縦辷り出し窓)等两面皆可推拉型的窗或门上,而且也可将本发明的锁装置用于窗或门以外的开闭部件的上锁。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锁装置10、10A的锁座12,采用了具有从锁座本体121上下地突出的一对突片(被检测部)124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具有与触发器18的检测部182相对应的一个被检测部(上述实施形态中上侧的突片124)的锁座。但是,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由于锁座12上下对称地形成,故在将锁装置10、10A安装在情况不同的窗等上的场合,可左右翻转地安装锁座12,谋求锁座12的通用化来获得可削减部件数量这样的效果。此时,也可预先在上下的突片124的基端部上设置切开用的切口,可切掉与检测部182不抵接侧的突片124。
在所述第2实施形态中,在双重锁定部件19的延出片199上设置只在双重锁定状态的场合可目视确认的锁定表示部199A,但并不限于此,也可设置在双重锁定部件19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即在解除双重锁定的状态可目视确认的、具有与锁定表示部199A不同色彩的表示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更容易地判别出处于双重锁定状态或处于非双重锁定状态,还可提高操作性。
又,在上述第2实施形态中,锁定表示部199A(锁定表示装置)由粘附在双重锁定部件19的延出片199上的板材构成,但作为锁定表示部并不限于此,也可是涂漆和标记。并且,作为可从室内侧目视确认锁定表示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在支架上设有的窗部133,例如,也可是预先在双重锁定部件19上形成突片且在支架13上形成插通孔,在双重锁定部件19滑动到第3位置的场合突片从插通孔突出的结构。
其他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方法等虽然公开在上述的记载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主要涉及特定的实施形态而作了特别图示和说明,但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目的的范围,对以上所述的实施形态在形状、材质、数量和其他详细结构方面,技术人员可增加各种变形。
因此,限定上述公开的形状、材质等的记载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作了例示性记载,并不限定本发明,所以,除这些形状、材质等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限定之外的部件名称的记载包含在本发明内。

Claims (7)

1.一种锁装置,其在具有可滑动开闭隔扇的门窗设备中的室内外合挺部中,通过固定在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月牙锁与固定在室外侧合挺部上的锁座的卡合对该门窗设备进行上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月牙锁包括:固定在所述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支架,支撑在该支架上的、在与所述锁座卡合的上锁位置和未卡合的开锁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地被设置的镰刀形锁头;与该镰刀形锁头连接而用来转动操作该镰刀形锁头的操作部件;与该操作部件的操作联动来检测所述隔扇的闭合状态及非闭合状态的检测部件;当所述镰刀形锁头处于上锁位置时对该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向开锁方向转动进行限制的开锁限制部件,
在所述检测部件上设有:在从所述支架向室外侧突出的方向上被施力的检测部,和对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部件或所述开锁限制部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
所述开锁限制部件在与所述镰刀形锁头的开锁位置相对应的第1位置、距离该第1位置规定距离的第2位置、和距离该第2位置规定距离的第3位置之间可滑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开锁限制部件在该第2位置及该第3位置上被所述支架卡合而可定位于该第2位置及该第3位置且可从室内侧操作所述开锁限制部件,
当在所述隔扇的非闭合状态下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了上锁操作时,随着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侧移动,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部向所述室外侧隔扇突出规定量,由此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部件或所述开锁限制部件被所述检测部件的限制部卡止来限制上锁操作,
当在所述隔扇的闭合状态下操作所述操作部件时,通过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部与所述锁座抵接,该检测部就未突出到规定量,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部件或所述开锁限制部件未被所述检测部件的限制部卡止,可继续上锁操作,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到上锁位置而与所述锁座卡合,且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与这些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联动而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从而被所述支架卡止,
在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到上锁位置的状态下,当操作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从第2位置滑动到第3位置时,通过该开锁限制部件来限制该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的开锁操作,
操作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从第3位置滑动到第2位置来解除限制从而对所述镰刀形锁头及操作部件进行了开锁操作时,该开锁限制部件与该镰刀形锁头及该操作部件联动而从第2位置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锁限制部件上设有通过所述支架从室内侧可目视确认的锁定表示装置,
所述锁定表示装置在所述开锁限制部件滑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状态不能被目视确认,而在该开锁限制部件滑动到第3位置的状态能被目视确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包括:具有与所述镰刀形锁头卡合的卡合片的锁座本体,和与所述检测部件抵接的被检测部,
所述被检测部由在与进深方向正交且与所述隔扇的开闭方向正交的方向从锁座本体突出的突片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部设置在与所述卡合片大致相同的进深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所述隔扇的状态,所述被检测部处于与所述支架的室外侧重叠的位置,被从室内侧遮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所述隔扇的状态,所述被检测部处于与所述支架的室外侧重叠的位置,被从室内侧遮掩。
7.一种门窗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扇可左右或是上下滑动开闭的隔扇,该隔扇的合挺框和另一隔扇的合挺框或其他合挺部在进深方向上重叠而闭合,利用如所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装置可进行上锁。
CNB2007100077412A 2006-01-24 2007-01-24 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Active CN1004916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5318A JP4538413B2 (ja) 2006-01-24 2006-01-24 錠装置および建具
JP2006015318 2006-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299A CN101008299A (zh) 2007-08-01
CN100491683C true CN100491683C (zh) 2009-05-27

Family

ID=3845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77412A Active CN100491683C (zh) 2006-01-24 2007-01-24 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38413B2 (zh)
CN (1) CN10049168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0855B2 (ja) * 2007-12-27 2012-06-27 株式会社Lixil 錠の空掛け防止装置
JP2012046912A (ja) * 2010-08-25 2012-03-08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JP5457328B2 (ja) * 2010-11-11 2014-04-02 Ykk Ap株式会社 施解錠装置及び建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6609A (ja) * 2003-04-25 2004-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防犯システム
JP4291183B2 (ja) * 2004-03-18 2009-07-08 株式会社明工 クレセント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97933A (ja) 2007-08-09
JP4538413B2 (ja) 2010-09-08
CN101008299A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8316B2 (ja) 駐車場管理機
CN100491683C (zh) 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JP4891495B2 (ja) 開閉器用操作器
CN100507193C (zh) 门窗设备
CN100462519C (zh) 磁性闭锁组件
EP1692357A1 (en) Foot bolt for a sliding door or similar
CN108346215B (zh) 一种防止磁条卡被盗刷装置
CN100510302C (zh) 锁装置及门窗设备
JP4597712B2 (ja) 錠前における防犯状態の表示装置
JP4991989B2 (ja) 前扉の開錠操作機構、筐体構造、及び金銭取扱い装置
JP2006140040A (ja) スライドキーおよびドアスイッチ
JP2006276925A (ja) 電子機器装置
JP6441246B2 (ja) ゲーム機の施錠装置
JP4157020B2 (ja) 遊技機
JP5300284B2 (ja) 扉装置
KR101224947B1 (ko) 실린더식 잠금장치
JP2008223289A (ja) 建具
EP0542456A1 (en) A locking device for a closure panel
JP2005111031A (ja) 遊技機
JP4322273B2 (ja) 遊技機
JPH0521175Y2 (zh)
JP2000096896A (ja) ドアロック
JP2008092987A (ja) 遊技機の扉ロック装置
JP2003135809A (ja) 遊技機の施錠装置
JP2000325634A (ja) ゲーム機の施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