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4824C - 跨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4824C
CN100484824C CNB2006101566089A CN200610156608A CN100484824C CN 100484824 C CN100484824 C CN 100484824C CN B2006101566089 A CNB2006101566089 A CN B2006101566089A CN 200610156608 A CN200610156608 A CN 200610156608A CN 100484824 C CN100484824 C CN 1004848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ddle
type vehicle
actuator
vehicle according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566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0334A (zh
Inventor
望月干
今村隆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0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0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48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482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合器开-关操作与变速器的换档操作是自动的跨乘式车辆,其在致动器出现故障时能够驾驶,并且无需使动力单元结构复杂化或大型化。摩托车(10)装备有动力单元(28)。动力单元(28)的曲轴箱(35)容纳有:包括多个档位的变速器、换档操作时啮合或松开的换档离合器、以及啮合或者松开离合器并提供变速器的换档的换档轴。换档轴的一部分从曲轴箱(35)突出。换档轴的突出部分(70a)与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在曲轴箱(35)外部通过连接装置(61)连接在一起。连接装置(61)可拆卸地连接到换档轴的突出部分(70a)或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

Description

跨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自动变速器的跨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公知的跨乘式车辆包括配备有变速器的跨乘式车辆,其中变速器具有多个档位以及在换档时啮合或者松开的离合器。这种类型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具有离合器致动器与换档致动器的车辆,其中离合器致动器用于啮合或松开离合器,而换档致动器激励变速器的换档操作,使得离合器的啮合和松开以及换档可以自动执行(参考专利文献1)。
跨乘式车辆如此构造,使得离合器致动器与换档致动器被控制为相互同步。因此,在合适的时机执行离合器开-关操作与变速器的换档操作。因而,配备有离合器致动器与换档致动器的跨乘式车辆的其中一个致动器如果出现故障,则离合器开-关操作与变速器的换档操作就不可能同步,使换档失效。因此,在致动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跨乘式车辆不能够驾驶。然而,即使在致动器有故障的情况下,如果骑乘者能够驾驶到修理店等处,也会发现比较方便。
另一方面,公知另一种跨乘式车辆采用共用的离合器致动器与换档致动器;即,跨乘式车辆的离合器开-关操作与变速器的换档操作用一个致动器执行。在这种类型的跨乘式车辆中,离合器开-关操作与变速器的换档操作仅通过转动换档轴即可实现同步。因此,假设通过某些装置可以迫使换档轴转动,即使致动器出现故障,也可以进行换档。因此,这种类型的跨乘式车辆也可以在所期望的换档位置驾驶(例如,第一档或者第二档)。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其中可以选择以马达驱动换档轴的马达改变模式和手动驱动换档轴的手动改变模式。在这种类型的摩托车中,通过切换到手动改变模式,换档轴可以被强制地手动转动,因此即使在马达出现故障时其也可以驾驶。
专利文献1:JP-A-2003-320861
专利文献2:JP-A-2001-1242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跨乘式车辆,如果致动器出现故障,则不能驾驶。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摩托车需要另一种机构以切换模式,从而动力单元的结构复杂,并且动力单元很大。
本发明已经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驱动其中离合器开-关操作与变速器的换档操作是自动的跨乘式车辆,而避免动力单元的结构复杂化与大型化。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包括:动力单元,其包括具有多个档位的变速器、在所述变速器的换档操作时啮合或松开的离合器、通过转动而啮合或松开所述离合器并且提供所述变速器的换档的换档轴、以及箱体,所述箱体覆盖所述变速器与所述离合器,并且以这样方式覆盖所述换档轴,即所述换档轴的一部分向外突出以形成突出部分;致动器,其包括输出轴;以及连接装置,其在所述箱体外部将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输出轴中的至少一个。
跨乘式车辆可以被允许通过转动换档轴而啮合或松开离合器并提供变速器的换档。连接换档轴与致动器的连接装置可以从换档轴的突出部分或者致动器的输出轴拆卸。因而,即使致动器出现故障,该跨乘式车辆也可以在从换档轴的突出部分或者从输出轴拆卸连接装置的情况下通过转动换档轴而以所期望的档位驾驶。由于连接装置可以在动力单元的外部上被拆卸,所以可以被容易地解除致动器与换档轴之间的连接。由于连接装置布置在动力单元的外部,所以动力单元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复杂化。而且,防止了动力单元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在致动器出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驾驶跨乘式车辆,而不会使动力单元的结构复杂化以及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左视图。
图2是动力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动力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变速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摩托车的局部左视图。
图6是致动器的内部示意图。
图7(a)是转动杆的侧视图;图7(b)是沿图7(a)中箭头VIIb指示方向观察的转动杆的示意图。
图8(a)是转动臂的侧视图;图8(b)是沿图8(a)中箭头VIIIb指示方向观察的转动臂的示意图。
图9是杆的侧视图。
图10是摩托车的局部俯视图。
图11是开关盒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局部侧视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杆的主视图。
图14(a)是杆构件的主视图;图14(b)是杆构件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摩托车(跨乘式车辆)
28:动力单元
30:曲轴
35:曲轴箱(箱体)
36:离心式离合器
38:变速器
61:连接装置
63:杆(连接构件)
70:换档轴
70a:换档轴的突出部分
71:转动杠杆(连接构件)
72:转动臂(连接构件)
75:致动器
81: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是摩托车10。摩托车10包括构成框架的车身框架11与骑乘者的车座16。摩托车10是所谓的机动脚踏式。这里的“机动脚踏式”指代的仅是在形状方面的车辆类型,而不限制最大速度、活塞冲程以及车辆的尺寸。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不限于机动脚踏式,而可以是在车座前具有油箱的其他类型的摩托车,或者是如三轮摩托车或越野车辆(ATV)等其他类型的跨乘式车辆。
在以下描述中,前、后、左、右指代坐在车座16上的骑乘者观察的方向。车身框架11包括:转向头管12;从转向头管12向后方倾斜向下延伸的主车架13;从主车架13中部向后方倾斜向上延伸的一对左、右车座梁14;以及从主车架13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并位于车座梁14后方的一对左、右后撑条15。后撑条15连接在主车架13的后端与车座梁14的中部之间。转向头管12在前叉18置于其间的状态下支撑前轮19。
车身框架11的上部与左、右侧部主要由主封盖21a与侧封盖21b覆盖。这里的主封盖21a与侧封盖21b称为车身封盖21。
在主车架13中部设置有一对向下突出的左、右第一发动机支架22。在主车架13后端处设置有一对左、右第二发动机支架与一对左、右后臂支架(两者均未示出)。这里主车架13处的支架等构成了车身框架11的一部分。
后臂支架从主车架13的后端向下突出。后臂支架具有枢轴86。枢轴86可枢转地支撑后臂25的前端。后臂25的后端支撑后轮26。后臂25的后半部分由车身框架11悬架,两者之间设置有衬垫单元27。
摩托车10包括覆盖前轮19的上方与后方的前挡泥板31及覆盖后轮26斜上后部分的后挡泥板32。除了车身封盖21之外,摩托车10还包括前车罩33与左、右护腿板34。
车身框架11支撑驱动后轮26的动力单元28。动力单元28包括曲轴箱35及从曲轴箱35向前或者向前倾斜向上延伸的气缸43。
搁脚板85布置于动力单元28的左、右侧。左、右搁脚板85由曲轴箱35支撑,并且其间设置有连接杆87与固定于连接杆87的安装板88。
接下来将参照图2和3描述动力单元28的结构。动力单元28包括具有曲轴30的发动机29、离心式离合器36、在换档操作时啮合或者松开的换档离合器37、以及变速器38。发动机29的类型不受限制,不过本实施例的发动机29是四冲程单缸发动机。
如图3所示,离心式离合器36安装至曲轴30的右端。离心式离合器36具有固定到曲轴30的离合器片套毂与离合器外壳(均未图示)。离心式离合器36在怠速时松开而行驶时啮合。换言之,当曲轴30的转速(发动机RPM)低于规定速度时离心式离合器36松开,而当曲轴30的转速高于预定速度时离心式离合器36啮合。
换档离合器37为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其具有离合器片套毂37a与离合器外壳37b。在此换档离合器37的类型并不受具体限制。离心式离合器36具有齿轮41,而换档离合器37的离合器外壳37b具有齿轮42。齿轮41与齿轮42相互啮合。因此,换档离合器37的离合器外壳37b与离心式离合器36(确切地,离心式离合器36的离合器外壳)一起转动。
离合器片套毂37a安装到主轴44,使得其与主轴44一起转动。离合器外壳37b可转动地安装到主轴44。离合器片套毂37a具有多个摩擦片39a,而离合器外壳37b具有多个离合器片39b。每一个摩擦片39a设置在相邻离合器片39b之间。
压板39c设置于离合器片套毂37a的右侧。压板37c沿轴线可滑动,并由压缩弹簧60向左推动。即,压板37c在使摩擦片39a与离合器片39b进行相互压力接触的方向上被推动。当压板37c抵抗压缩弹簧60的推力而向右移动时,摩擦片39a与离合器片39b分开,使得换档离合器37松开。
如图2所示,在主轴44的外周界具有多个变速齿轮46。与主轴44平行布置的驱动轴45上装配有多个变速齿轮47。主轴44上的变速齿轮46与驱动轴45上的变速齿轮47适当地啮合。
除了选定的齿轮,变速齿轮46与变速齿轮47之一或者二者均以空转状态安装到主轴44或驱动轴45。因此,来自主轴44的驱动力由选定的一对变速齿轮传递到驱动轴45。
变速齿轮的选定经由换档凸轮113(参考图4)来执行。如图4所示,变速器38包括用于使变速齿轮46沿主轴44的轴线滑动的换档叉111a与可滑动地支撑换档叉111a的滑动杆112a。变速器38还包括用于使变速齿轮47沿驱动轴45的轴线滑动的换档叉111b与可滑动地支撑换档叉111b的滑动杆112b。换档凸轮113的周边具有凸轮槽113a。换档叉111a、111b沿凸轮槽113a滑动。
通过换档轴70的转动,经由棘齿机构115带动换档凸轮113转动。棘齿机构115以规则的间隔(角度)转动换档凸轮113,以按规则地移动换档叉111a、111b,并且具有用于一步步改变档位的往复棘齿功能。棘齿机构115的换档臂116传递换档轴70的转动,并且控制换档轴70的行程,以防止换档凸轮113的超程。棘齿机构115的止挡片117将换档凸轮113固定到预定的位置。
如图3所示,中空主轴44由轴承540可转动地支撑。在主轴44中,第一推杆527、球528与第二推杆529可轴向移动地插入,由于上述元件的移动,压板37c侧向移动。
第二推杆529具有轴环529b。轴承533布置于轴环529b与压板37c之间。这使得第二推杆529不转动而压板37c转动。
杆536的第一端处的螺母536a拧到换档轴70的阳螺纹535a上。杆536的第二端536b与第一推杆527的小径部分527b接触。杆536在中心支撑点536c处连接到支撑轴537,并且绕支撑点536c转动。
当换档轴70转动时,杆536上的拧到换档轴70的阳螺纹535a的螺母536a向左移动。随着螺母536a的移动,杆536转动,使得杆536的第二端536b将第一推杆527向右推动,因此第一推杆527向右滑动。第二推杆529被第一推杆527经过球528向右推动,以向右滑动。
当第二推杆529滑动时,压板37c抵抗压缩弹簧60的推力向右移动。因而,摩擦片39a与离合器片39b之间的压力接触被解除,以松开换档离合器37。
因而,换档轴70与压板37c通过杆536、第一推杆527、球528与第二推杆529连接到一起,使得压板37c随着换档轴70的转动而移动。换言之,当换档轴70开始转动并且换档轴70的转动角度到达预定角度(离合器开始松开角度),压板37c向右移动以松开换档离合器37。当换档轴70进一步转动到预定角度(换档开始角度),换档凸轮113转动,以开始换档操作。
曲轴30在左端处安装有作为与曲轴30一起转动的转子的飞轮磁电机50。飞轮磁电机50构成了发电机51的转子。转子并不限于飞轮磁电机,也可以是其他转子,例如飞轮。
如图2所示,曲轴箱35包括第一箱体52与第二箱体53。虽然未图示,但第一箱体52由多个箱体构件组成,并且主要覆盖曲轴30的一部分、离心式离合器36、换档离合器37、主轴44、驱动轴45的一部分、以及换档凸轮113。第二箱体53覆盖飞轮磁电机50。第二箱体53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箱体52的前方。第二箱体53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第一箱体52的外侧突出(在图2中向左)。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一箱体52与第二箱体53相互分离,但它们也可以集成为一体。
如图3所示,换档轴70的一部分突出曲轴箱35的外部,以形成突出部分70a。如图2所示,驱动轴45的一部分也突出曲轴箱35的外壁。链轮54固定到驱动轴45的突出部分45a。作为动力传递构件的链55绕链轮54和后轮26的链轮(未图示)缠绕。用于将驱动轴45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26的动力传递构件并不限于链55,而可以是其他动力传递构件,如传送带或者驱动轴。
如图5所示,链封盖56布置在链55的一侧(图5的前侧上)。链封盖56在宽度方向上覆盖链的上、下部与外部。动力单元28的气缸43(参照图1)在图5中未示出。
如图5所示,摩托车10具有用于转动换档轴70的致动器75。致动器75通过连接装置61连接到换档轴70。下面将描述致动器75的结构。
如图6所示,致动器75包括由马达主体77a和马达轴77b组成的马达77、固定到马达轴77b的蜗杆79、与蜗杆79啮合的蜗轮80、以及作为蜗轮80转动轴的输出轴81。致动器75还包括用于容纳马达77、蜗杆79与蜗轮80的箱体76。箱体76是沿着输出轴81的轴线方向较薄的薄箱体(参照图10)。箱体76由可以相互分开的第一箱体76a与第二箱体76组成。第二箱体76b邻近车辆宽度的外侧,其具有供输出轴81穿过的孔,输出轴81通过该孔突出到箱体76的外部。
如图6所示,第一箱体76a与第二箱体76b绕其周界具有多个螺栓孔73、74。第一箱体76a与第二箱体76由穿过螺栓孔73、74的螺栓(未图示)结合到一起。如图5所示,主车架13与车座梁14具有支架24。第一箱体76a与第二箱体76b由穿过螺栓孔74的螺栓(未图示)安装到支架24上。致动器75设置于由主车架13、车座梁14与后撑条15界定的区域A1中。
如图5和6所示,马达77在垂直于车辆宽度的方向上延伸。这里“垂直”不仅仅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还包括“基本垂直”。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马达77的轴线77c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基本垂直。轴线77c也是蜗杆79的轴线。输出轴81在垂直于轴线77c的方向上延伸。因而,输出轴81基本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由蜗杆79及蜗轮80组成的蜗轮装置具有大减速比。在本实施例中,蜗轮装置的减速比被设定为100或者更高。
下面将描述连接致动器75与换档轴70的连接装置61。
如图5所示,连接装置61在动力单元28的曲轴箱35的外侧将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与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连接。从侧面观察,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布置于飞轮磁电机50的斜下后方。连接装置61包括连接到输出轴81的转动杠杆71、连接到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的转动臂72、以及连接转动杠杆71与转动臂72的杆63。杆63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倾斜的方式连接到转动杠杆71与转动臂72。
在本实施例,杆63与转动杠杆71、以及杆63与转动臂72每对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连接装置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倾斜的方式将杆63连接到转动杠杆71和转动臂72。参照图7和8,本实施例利用球节64作为连接装置。因而,杆63的一端通过球节64连接到转动杠杆71,而另一端通过球节64连接到转动臂72。
球节64包括杆63的顶端插入到其中的圆筒部分64a以及以360度转动方式支撑圆筒部分64a的球64b。螺母69装配在圆筒部分64a的顶部以紧固插入的杆63。杆63可拆卸地连接到球节64。
参照图7,在侧视图中大致为C形的第一连接部分71b设置在转动杠杆71的基部(图7(a)的右侧)。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固定到其中的固定孔71a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分71b的中心。用于螺栓66的螺栓孔71c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分71b的固定孔71a的右侧。螺栓66将第一连接部分71b与输出轴81相互固定。因而,转动杠杆71与输出轴81通过螺栓66可拆卸地连接。
参照图8,在侧视图中大致C形的第二连接部分72b设置在转动臂72的基部(图8(a)的左侧)。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装配到其中的固定孔72a设置在第二连接部分72b的中部。用于螺栓66的螺栓孔72c设置在第二连接部分72b的固定孔72a的下方。螺栓66将第二连接部分72b与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相互固定。因而,转动臂72与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通过螺栓66可拆卸地连接。
如图7所示,转动杠杆71采用基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的形式。转动臂72也采用基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的形式。然而,转动臂72不是在一个方向上直线地延伸,而是从基部向顶端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内弯折。转动杠杆71与转动臂72的结构完全不受限制。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杆63形成为一体式。如图5所示,从侧面观察,杆63竖直地设置(此处“竖直”不仅仅包括严格文字意义上的“竖直”,也包括“基本竖直”)。从侧面观察,杆63在飞轮磁电机50的后方竖直地延伸。换言之,杆63穿过第一箱体52的侧部与第二箱体53的后部。在侧视图中,杆63与连接到驱动轴45的链轮54叠置,并且与链55叠置。
如图10所示,杆6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倾斜。具体地,转动杠杆7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于转动臂72的内侧,杆63倾斜为使得上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在下端的内侧。杆6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于第二箱体53的外端内侧。
如图5所示,在杆63与链55之间设置有内封盖82。内封盖82是竖直较长的弯板,其将杆63与链55隔开。内封盖82的内表面接近于链55。固定内封盖82的位置与方法完全不受限制。例如,内封盖82可以通过螺栓(未图示)等固定到曲轴箱35或者支架(未图示)上。
参照图1和图10,杆63的大部分被外封盖83覆盖。在本实施例中,外封盖83也覆盖转动臂72的大部分。外封盖83与链封盖56一起覆盖链55的侧面。参照图10,外封盖83在上部处具有供杆63竖直穿过的凹口83a。
固定外封盖83的位置与方法完全不受限制。例如,外封盖83可以利用螺栓84固定到曲轴箱35、支架(未图示)或者链封盖56(参照图1)。在侧封盖21b与致动器75固定的情况下,外封盖83可以被移除。因而,本实施例被构造为使得可以在不移除侧封盖21b与致动器75的情况下移除外封盖83。外封盖83可以形成为一体式,也可以是多个封盖构件的组合。
参照图1,致动器75与转动杠杆71(图1中两者均未示出)由侧封盖21b覆盖。外封盖83与侧封盖21b覆盖几乎整个连接装置61。
参照图11,转向车把在左把手上具有开关盒94,开关盒94具有变速开关95。变速开关95由升档开关95a与降档开关95b,用于适当时在第一到最高速(例如,第六速)之间对变速器38的档位进行换档。当推动升档开关95a或者降档开关95b时,致动器75被致动,以通过连接装置61转动换档轴70。换档离合器37随换档轴70的转转而松开,从而为换档操作而改变变速器38的齿轮46和47的组合(啮合齿轮的组合)。
即使致动器75出现故障,摩托车10仍然能以所期望的档位驾驶。下面将描述处理致动器75故障的方法的一个示例。
在致动器75出现故障时,外封盖83首先被移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需要移除致动器75。
接着,由连接装置61形成的连接被解除。例如,螺栓66(参照图7)可以被移除,以将转动杠杆71从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上拆卸。螺栓66(参照图8)可以被移除,以将转动臂72从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上拆卸。可选择地,也可以松动球节64的螺母69,以将杆63从转动杠杆71或者转动臂72上移除。因为没有移除侧封盖21b的需要,所以从转动臂72上移除杆63或者从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移除转动臂72非常方便。
换档轴70被强制转动到期望位置。可以通过利用工具转动突出部分70a而转动换档轴70。当转动臂72位于安装到突出部分70a上的状态时,换档轴70可以通过用手或者脚操作转动臂72来转动。结果,变速器38可以被设定到期望的档位(例如,第一速或者第二速),允许车辆以该档位驾驶。前述的操作可以由骑乘者实现。
预先准备的脚变速踏板可以在移除转动臂72后安装到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这种情况下,换档操作可以手动实现,从而可以正常驾驶。压下变速踏板可以使换档离合器37松开。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61可以容易地从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上移除。连接装置61能够容易地从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上移除。此外,杆63可以容易地从转动杠杆71或者转动臂72上移除。这有利于解除在动力单元28外侧的致动器75与换档轴70之间的连接。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使致动器75出现故障,在致动器75与换档轴70之间的连接已经被解除后,摩托车10可以通过转动换档轴70而以所期望的档位驾驶。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连接装置61布置在动力单元28的外部,因此不会有由于连接装置61的存在而使动力单元28的内部结构复杂化的可能性。这也防止了动力单元28的大型化。这允许在致动器75出现故障时车辆能够驾驶,而动力单元28的结构不会复杂化与大型化。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装置61设在外部,因此可以应用通用的动力单元28。例如,在动力单元(通用的动力单元)的脚变速踏板从其移除后,仅通过布置致动器75与连接装置61即可实现本实施例。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致动器75与换档轴70之间的连接可以在致动器75固定到车身框架11的情况下解除。换言之,不移除致动器75的情况下,可以解除致动器75与换档轴70之间的连接。这便于或者加速了致动器75与换档轴70之间连接的解除。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致动器75固定到车身框架11,致动器75也可以固定到动力单元28。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61与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以及连接装置61与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分别通过易拆拆卸的螺栓66连接在一起。因而,骑乘者能够容易地利用通用工具(保存在摩托车中的工具,如扳手或起子)拆卸它们。易拆卸的固定装置并不必须是螺栓66,也可以其他装置,如螺钉。
本实施例的布置便于通过松开球节64(参照图7和图8)的螺母69而将杆63从转动杠杆71拆卸和将杆63从转动臂72拆卸。这有利于利用通用工具解除连接装置61的连接。
致动器75包括由蜗杆79与蜗轮80构成的蜗轮装置。蜗轮装置的大减速比可以减小为提供指定的减速比所必需的空间,从而减小了致动器75的尺寸。蜗轮装置将马达77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轴81,但并不将任何驱动力从输出轴81传递到马达77。即,蜗轮装置是不可反向的动力传递机构。因而,可以被减少或者防止致动器75的马达的逆转。
在本实施例中,致动器75的马达77的轴线77c在垂直于车辆宽度的方向上延伸。这里“垂直”不仅包括严格文字意义上的“垂直”,而且包括“基本垂直”。因此,本发明还包括这样的实施例,其中马达77的轴线77c跟本实施例中一样在基本垂直于车辆宽度的方向上延伸。由于马达77的轴线77c在垂直于车辆宽度的方向上延伸,所以输出轴8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因而,连接装置61在垂直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例如,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平面)内移动。因此,移动时连接装置61并不沿车辆宽度方向突出,从而进一步减小摩托车10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杆63竖直地延伸,使得杆63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较短,并且杆63的必要长度可以减小。
虽然致动器75可以设置在动力单元28上,但本实施例的致动器75与动力单元28相分离。因此,致动器75具有高的安装灵活性。此外,由于致动器75并不直接遭受来自动力单元28的热与震动,因此致动器75的可靠性与寿命得到改善。
根据本实施例,从侧面观察,致动器75设置在由主车架13、车座梁14、以及后撑条15界定的区域A1中。因此,区域A1可以有效地用作致动器75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杆6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的外侧由外封盖83覆盖,所以可以保护杆63。此外,由于外封盖83还覆盖了部分的转动杠杆71与转动臂72,所以转动杠杆71与转动臂72同样受到保护。由于转动杠杆71与致动器75被侧封盖21b覆盖,所以致动器75等也受到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杆63与链55被内封盖82分隔。这消除了骑乘者在移除连接装置61时触碰链55的可能性,因此有利于移除工作并且减少或者防止了通过链55对杆63的污染。此外,不需要担心杆63和链55之间的干涉,所以杆63可以更接近链55。这允许杆63可以更向内布置,从而减小了摩托车的宽度。
连接装置61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主车架13的向外侧。由于连接装置61设置在外侧,所以可以容易地移除连接装置61。
连接装置61包括连接到致动器75的输出轴81的第一连接部分71b与连接到换档轴70的突出部分70a的第二连接部分72b。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第一连接部分71b布置在第二连接部分72b的向内侧。因此,这允许致动器75更朝内设置,从而减小了摩托车10的宽度。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连接装置61的连接可以在不移除致动器75的情况下而被解除,即使致动器75设置在内侧的情况下,连接装置61也可以容易地移除。
根据本实施例,杆63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倾斜的方式连接到转动杠杆71与转动臂72,使得杆6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倾斜。这允许致动器75利用直线延伸的杆63设置在内侧。即,致动器75可以以简单结构设置在内侧。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12和图13,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修改方案,其中修改了连接装置61的杆63。
在第二实施例中,杆63由多个可拆卸地连接于一起的杆构件组成。此处杆63由第一杆构件91与第二杆构件92组成。
参照图14(a)和图14(b),第二杆构件92在顶部处具有开口向上的基本呈U形的夹具92a。夹具92a具有两个上、下圆孔92b与对应于圆孔92b的两个上、下螺母92c。第一杆构件91在下部处具有插入部分91a,以插入到夹具92a中。插入部分91a具有两个竖直长孔91b。
如图13所示,第一杆构件91与第二杆构件92由穿过圆孔92b、长孔91b与螺母92c的螺栓93紧固。由于插入部分91a具有长孔91b,所以螺栓93可以在长孔91b中竖直地滑动。这允许第一杆构件91与第二杆构件92相对轴向移动,因而允许杆63长度的调整。
第一杆构件91与第二杆构件92如下连接:第一杆构件91的插入部分91a首先插入到第二杆构件92的夹具92a中;然后螺栓93插入到夹具92a的圆孔92b、插入部分91a的长孔91b、以及夹具92a的螺母92c中以临时地紧固它们;第一杆构件91与第二杆构件92相对轴向移动,使得杆63的整个长度达到期望的长度。简言之,杆63的长度是可调整。在杆63达到期望的长度之后,将螺栓93拧入螺母92c,以固定它们。
由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结构相同,此处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例,杆63由可以相互分离的杆构件91和92构成。杆构件91和92通过螺栓93相连接。因而,骑乘者可以仅利用通用工具即可松开螺栓93,以拆卸杆构件91和92,于是便于解除连接装置61的连接。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也能以多种形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例中,换档轴70由一个轴构成。然而,换档轴70也可以由转动以啮合或者松开离合器并且改变变速器档位的两个或多个轴构成。例如,换档轴70可以通过曲轴箱35中的齿轮等分支为两个第一和第二轴,第一轴啮合或松开离合器,第二轴与第一轴同步,改变变速器的档位。
工业应用性
如上面所述,本发明对于跨乘式车辆是非常有益的。

Claims (31)

1.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
动力单元,其包括具有多个档位的变速器、在所述变速器的换档操作时啮合或松开的离合器、通过转动而啮合或松开所述离合器并且提供所述变速器的换档的换档轴、以及箱体,所述箱体覆盖所述变速器与所述离合器,并且以这样方式覆盖所述换档轴,即所述换档轴的一部分向外突出以形成突出部分;
致动器,其包括输出轴;以及
连接装置,其在所述箱体外部将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在一起;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输出轴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动力单元安装到车辆主体;
所述致动器固定到所述车辆主体或者所述动力单元;且
在所述致动器处于固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装置能够从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或所述输出轴上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用于将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或所述输出轴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主驱动和插入在所述主驱动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从所述主驱动向所述输出轴传递驱动力而不从所述输出轴向所述主驱动传递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马达、由所述马达驱动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啮合以转动所述输出轴的蜗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马达在垂直于所述车辆的宽度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杠杆、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的转动臂、以及连接到所述转动杠杆与所述转动臂并且竖直延伸的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动力单元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向后下方倾斜地延伸的主车架、从所述主车架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的车座梁、以及从所述主车架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并位于所述车座梁后方的后撑条,其中:
在侧视图中,所述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由所述主车架、所述车座梁与所述后撑条界定的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可拆卸的封盖,所述封盖覆盖所述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沿着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轴;且
所述跨乘式车辆包括:
后轮;
动力传递构件,其将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后轮互相连接;以及
封盖,将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互相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向下后方倾斜地延伸的主车架,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主车架的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输出轴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转动杠杆,其连接到所述输出轴;
转动臂,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转动杠杆的外侧,并且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以及
杆,其以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倾斜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转动杠杆与所述转动臂,并且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以及插入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离合器之间的离心式离合器。
16.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
动力单元,其包括具有多个档位的变速器、在所述变速器的换档操作时啮合或松开的离合器、通过转动而啮合或松开所述离合器并且提供所述变速器的换档的换档轴、以及箱体,所述箱体覆盖所述变速器与所述离合器,并且以这样方式覆盖所述换档轴,即所述换档轴的一部分向外突出以形成突出部分;
致动器,其包括输出轴;以及
连接装置,在所述箱体外部将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在一起;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可拆卸的连接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动力单元安装到车辆主体;
所述致动器固定到所述车辆主体或所述动力单元;且
在所述致动器处于固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构件能够互相拆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用于将所述连接构件紧固在一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杠杆、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的转动臂、以及连接到所述转动杠杆与所述转动臂的杆;其中
所述杆包括多个能够互相拆卸的作为所述连接构件的杆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主驱动和插入在所述主驱动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从所述主驱动向所述输出轴传递驱动力而不从所述输出轴向所述主驱动传递驱动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马达、由所述马达驱动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啮合以转动所述输出轴的蜗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马达在垂直于所述车辆的宽度的方向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杠杆、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的转动臂、以及连接到所述转动杠杆与所述转动臂并且竖直延伸的杆。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动力单元分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向后下方倾斜地延伸的主车架、从所述主车架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的车座梁、以及从所述主车架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并位于所述车座梁后方的后撑条,其中:
在侧视图中,所述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由所述主车架、所述车座梁与所述后撑条界定的区域中。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可拆卸的封盖,所述封盖覆盖所述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沿着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轴;且
所述跨乘式车辆包括:
后轮;
动力传递构件,其将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后轮互相连接;以及
封盖,将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互相隔开。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还包括向下后方倾斜地延伸的主车架,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主车架的外侧。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输出轴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内侧。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转动杠杆,其连接到所述输出轴;
转动臂,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转动杠杆的外侧,并且连接到所述换档轴的所述突出部分;以及
杆,其以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倾斜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转动杠杆与所述转动臂,并且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倾斜。
3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以及插入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离合器之间的离心式离合器。
CNB2006101566089A 2005-12-28 2006-12-28 跨乘式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8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7288 2005-12-28
JP2005377288 2005-12-28
JP2006208045 2006-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0334A CN1990334A (zh) 2007-07-04
CN100484824C true CN100484824C (zh) 2009-05-06

Family

ID=3821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660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824C (zh) 2005-12-28 2006-12-28 跨乘式车辆
CNB20061015661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3780C (zh) 2005-12-28 2006-12-28 换档致动器、有换档致动器的车辆和安装换档致动器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661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3780C (zh) 2005-12-28 2006-12-28 换档致动器、有换档致动器的车辆和安装换档致动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048482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5484B2 (ja) * 2007-09-29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におけるクラッチ制御装置の配置構造
JP6228442B2 (ja) * 2012-12-14 2017-11-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駆動ユニット及び電動補助自転車
DE102015224535A1 (de) * 2015-12-08 2017-06-08 Robert Bosch Gmbh Getriebeantriebseinrichtung
US10072751B2 (en) * 2016-05-17 2018-09-11 Dura Operating, Llc Vehicle shifter with offset cable actuator
IT201600122052A1 (it) * 2016-12-01 2018-06-01 Piaggio & C Spa Trasmissione sincrona a elevato rendimento
DE102017223314A1 (de) * 2016-12-28 2018-06-28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Automatikgetriebe
US20190024786A1 (en) * 2017-07-18 2019-01-24 Dura Operating, Llc Actuator assembly for a transmission shifter
TWI820446B (zh) * 2020-10-16 2023-11-0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8218A (ja) * 1990-07-30 1992-03-23 Komatsu Ltd クラッチ式自動変速機の発進制御方法
CN2307150Y (zh) * 1996-11-22 1999-02-10 刘锦升 自动离合器控制装置
US6590306B2 (en) * 2001-02-26 2003-07-0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motor driven wheel
JP2004017758A (ja) * 2002-06-14 2004-01-22 Toyota Motor Corp シフト制御装置
CN1515805A (zh) * 2003-08-28 2004-07-28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离合器助力机构
EP1586784A1 (de) * 2004-04-16 2005-10-19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Verfahren und Kupplungsaktorik zum Betätigen zumindest einer Kupplung in einem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3780C (zh) 2008-12-17
CN1990334A (zh) 2007-07-04
CN1991214A (zh) 200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4824C (zh) 跨乘式车辆
EP2372196B1 (en)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CA2598773C (en) Engine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8490734B2 (en) Engine including clutch actuator
JP5030473B2 (ja) 内燃機関の変速駆動機構
CN100473859C (zh) 离合器致动器、发动机单元和跨骑式车辆
CN100484825C (zh) 跨乘式车辆
CN101501358A (zh) 双离合器装置
JP6578833B2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を有する車両
EP2068029B1 (en) Twin clutch device
JP5436111B2 (ja) 潤滑油供給構造
US6832590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70144806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2013014249A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4936805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9121594A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JP6160063B2 (ja) 変速機用ギヤシフト装置
JP5190430B2 (ja) 常時開放型クラッチ構造
JP582941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71546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3193854A (ja) 内燃機関
JP5654929B2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DE102019119842B4 (de) Antriebseinheit mit Kurbelwelle und Hauptwelle
EP2857706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AU2014200259B2 (en) Vehicle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