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6942C - 车座座椅靠背构架 - Google Patents

车座座椅靠背构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6942C
CN100466942C CNB2004800087673A CN200480008767A CN100466942C CN 100466942 C CN100466942 C CN 100466942C CN B2004800087673 A CNB2004800087673 A CN B2004800087673A CN 200480008767 A CN200480008767 A CN 200480008767A CN 100466942 C CN100466942 C CN 1004669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
vertical body
lower element
structure according
bracke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87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9787A (zh
Inventor
吉田正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9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9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69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69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座座椅靠背构架,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和第二侧梁,每一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所述的第一侧梁设有一大体上横截面为U形的一第一纵向体,所述的第一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一分隔凸缘部和将所述的第一分隔凸缘部相互连接的一第一主板部,所述的第一侧梁设有一第一上部区和一第一下部区,所述的第二侧梁设有一大体上横截面为U形的一第二纵向体,所述的第二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二分隔凸缘部和将所述的第二分隔凸缘部相互连接的一第二主板部,所述的第二侧梁设有一第二上部区和一第二下部区,一上部元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上部区之间,所述的上部元件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所述的上部元件设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的上部元件通过点焊被安装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上部区并且其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内配合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且一下部元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区之间,所述的下部元件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所述的下部元件设有第三和第四端部,且所述的下部元件通过点焊被安装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区,并且通过其所述的第三和第四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内配合。

Description

车座座椅靠背构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体上为四边形的车座座椅靠背构架,它是由元件装配而成的,每个元件由一超高抗张强度钢薄板制成且通过施压加工薄板形成一预定形状。
背景技术
一般地,车座座椅靠背构架包括一轮廓大体上为倒U形的主管,一上部板元件架设在所述的倒U形管的两侧部分的上部部位之间,并通过电弧焊安装到倒U形管的两侧部分的上部部位,侧部板元件通过电弧焊安装到倒U形管的两侧部分,且一下部管架设在所述倒U形管的两侧部分的下部部位之间并通过电弧焊安装到倒U形管的两侧的下部部位。每一上部板元件和侧部板元件通过切割钢板形成预定的形状。座椅靠背构架从元件装配成一大体上的四边形。
传统的座椅靠背构架重量大且机械强度弱。如上所述,上部板元件、侧部板元件和下部管元件通过电弧焊安装到倒U形主管上。在完成焊接的同时,确保空间尺寸的准确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克服现有座椅靠背构架的前述问题为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座座椅靠背构架,它重量轻且在机械强度和空间尺寸的准确性上有所改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座座椅靠背构架,它容易装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座座椅靠背构架,该座椅靠背构架包括彼此分隔的第一和第二侧梁;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每一个均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所述的第一侧梁具有一横截面大体上为U形的一第一纵向体;所述的第一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一分隔凸缘部和一第一主板部,该第一主板部将所述的一对第一分隔凸缘部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梁具有一第一上部区,一第一下部区;所述的第二侧梁具有一横截面大体上为U形的一第二纵向体;所述的第二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二分隔凸缘部和一第二主板部,该第二主板部将所述的一对第二分隔凸缘部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侧部具有一第二上部区,一第二下部区;一上部元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上部区之间;所述的上部元件由高抗张强度钢制成;所述的上部元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所述的上部元件通过点焊被安装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上部区,且通过其第一和第二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内配合,以及一下部元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区之间;所述的下部元件由高抗张强度钢制成;所述的下部元件具有第三和第四端部,并且所述的下部元件通过点焊被安装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区,且通过其第三和第四末端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内配合。
所述的第一侧梁可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上部区域设有一第一加强肋部,所述第一加强肋部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在所述第一主板部的所述上部区域的一个部位压纹,并使所述第一主板部的所述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凹陷,以此方式使所述第一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向内突出。所述的第二侧梁可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上部区域设有一第二加强肋部,所述第二加强肋部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在所述第二主板部的所述上部区域的一个部位压纹,并使所述第二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凹陷,以此方式使所述第二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向内突出。所述的上部元件在其第一和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舌形片。所述第一和第二舌形片点焊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的向内突出表面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的向内突出表面制成平的。
所述的第一侧梁可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三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四加强肋部。所述的第二侧梁可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五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六加强肋部。
所述的上部元件可以包括一上部部件和一基底部件。所述的上部部件和所述的基底部件彼此联结。
所述的下部元件可以包括一纵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下部元件纵向体的两个端部的托架部。所述的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梁的下部区。
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可以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可以包括一纵向体和设置在所述辅助元件纵向体的两个端部的托架部。所述辅助元件的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托架部。
附图说明
参照后面的详细说明和联系附图,更便于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及其所带来的优势,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部件,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构架的主视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构架的侧视图;
图3为座椅靠背构件的一上部元件的一上部部件的透视图;
图4为一上部元件的一基底部件的透视图;
图5为上部元件的放大剖面侧视图;
图6为座椅靠背构架的一下部元件和辅助元件的透视图;
图7为座椅靠背构架的上部元件联结到分隔侧梁的透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的下部元件和图6所示的辅助元件彼此联结的透视图;
图9为辅助说明下部元件联结到侧梁的透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装配的座椅靠背构架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座椅靠背构架的侧视图;
图12为图6所示的辅助元件的一变体的透视图;以及
图13为包括图10所示的座椅靠背构架的车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车座座椅靠背构架进行论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应用本发明的一车座座椅靠背构架,包括一高度可调的头枕,用于允许车座的座椅靠背相对于车座的座垫枢轴转动的倾斜装置,以及用于允许车座在车辆中向前和向后移动的一滑轨机构。
参照图1和图2,其中显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构架。该座椅靠背构架包括一对分隔的侧梁1、2,将所述侧梁1、2上部互相连接的一上部元件3,将所述侧梁1、2下部相互连接的一下部元件4,以及用于加强下部元件4的一辅助元件5。所述座椅靠背构架的每一元件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且通过施压加工一超高抗张强度钢薄板制成一预定形状。上部元件3和下部元件4通过点焊安装到分隔的侧梁1、2。尽管拉伸弹簧在图1中未示出,拉伸弹簧是张紧在分隔的侧梁1、2之间。
侧梁1、2每一个都设有一横截面大体上为U形的一纵向体。第一侧梁1的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凸缘部11、12,它们在垂直于图1纸面方向上彼此分隔设置,和一相互连接所述分隔凸缘部11、12的主板部10。主板部10具有一外表面,其所形成的一部分与从所述座椅靠背的一肩部延伸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一侧部的一座椅靠背区域相对应。同样的,第二侧梁2的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三和第四凸缘部21、22,它们在垂直于图1纸面方向上彼此分隔设置,和一相互连接所述分隔的凸缘部21、22的主板部20。主板部20具有一外表面,其所形成的一部分与从所述座椅靠背的另一肩部延伸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另一侧部的一座椅靠背区域相对应。侧梁1、2每一个的一上部区向内弯曲以形成与座椅靠背的一对应肩部相对应的一部分。
凸缘部11、12、21、22每一个都设有一上部区,一中部区,和一下部区。第一和第二凸缘部11、12的上部区11a、12a同第一和第二凸缘部11、12的中部区11b、12b相比较向内延伸更长。同样地,第三和第四凸缘部21、22的上部区21a、22a同第三和第四凸缘部21、22的中部区21b、22b相比较向内延伸。进一步地,第二凸缘部12的上部区12a同第一凸缘部11的上部区11a相比较向内延伸更长。第二凸缘部12的下部区12c同第一凸缘部11的下部部位11c相比较向内延伸更长。同样地,第四凸缘部22的上部区22a同第三凸缘部21的上部区21a相比较向内延伸更长。第四凸缘部22的下部区22c同第三凸缘部21的下部区21c相比较向内延伸更长。
第一侧梁1的主板部10设有用于加强主板部10的第一加强装置。第一加强装置包括在主板部10的一上部区设置的大体上为矩形(见图2)的一第一垂直延伸肋部13和在主板部10的一中部区设置的大体上为矩形的一第二垂直延伸肋部14。同样地,第二侧梁2的主板部20设有用于加强主板部20的第二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包括在主板部20的一上部区设置的大体上为矩形的一第三垂直延伸肋部23和在主板部20的一中部区设置的大体上为矩形的一第四垂直延伸肋部24。第一和第二加强装置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在主板部10、20上部分形成压纹,并使主板部10、20的该部分凹入,陷入的方式是主板部10、20的该部分向内突出。如以下将更详细地论述的,上部元件3的两端都通过点焊焊接到第一和第二侧梁1、2的第一和第三肋部13、23的向内突出表面。为达到这个目的,每一第一和第三肋部13、23的向内突出表面都形成平面。在一实例中第一扶手设置在设有第二肋部14的主板部10的中部区,且第二扶手设置在设有第四肋部24的主板部20的中部区,第二和第四肋部14、24也作为加强主板部10、20的中部区表面的装置,在该位置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扶手。
如图2所示,用于加强主板部10的下部区的卷状凸起15设置在主板部10的下部区。同样地,尽管在图1中未示出,用于加强主板部20的下部部位的卷状凸起设置在主板部20的下部区。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用于加强凸缘部12的延伸更长的上部区12a的卷状凸起16a、16b,设置在凸缘部12的延伸更长的上部区12a上,且用于加强凸缘部22的延伸更长的上部区22a的卷状凸起26a、26b,设置在凸缘部22的延伸更长的上部区22a上。另外作为加强装置,每一卷状凸起15、16a、16b、26a、26b和未示出的主板部20的下部区的卷状凸起,作为防止超高抗张强度钢板在用于制作每一第一和第二侧梁1、2时在加压加工时弯曲的装置。
参照图3至图5,上部元件3包括一上部3a,其形成的一部分与座椅靠背的一上部相对应;和用于容纳和支撑上部3a的一基底部3b。
如图3和5所示,上部元件3的上部3a包括一顶部水平面部分30a;一从顶部水平面部分30a连续地向下延伸的前侧面部分30b;一底部表面部分30c,其从前侧面部分30b连续地延伸并大体上平行于顶部水平面部分30a;一向下延伸表面部分30d,其连续地延伸且悬挂于底部表面部分30c;以及一下部凸缘部30e,其沿向下延伸表面部分30d的低边延伸。另外,一后表面部分30f连续地从顶部水平面部分30a向下延伸。顶部水平面部分30a在其两侧设置向下弯曲并通过点焊焊接到侧梁1、2的舌形片31a、31b。舌形片31a、31b通过向下弯曲顶部水平面部分30a的两端部构成,且从顶部水平面部分30a和后表面部分30f连续地延伸到其上部部位。
上部部件3a的向下延伸表面部分30d具有第一末端区30d-1,第二末端区30d-2,和在第一末端部位30d-1和第二末端部位30d-2之间的中部区30d-3。第一和第二末端区30d-1、30d-2从中部区30d-3向前突出。凸缘部30e从向下延伸表面部分30d向前突出。顶部水平面部分30a形成有一对分隔的通孔32a、32b。同样地,一对分隔的通孔(未示出)形成在底部表面部分30c且与顶部水平面部分30a上的一对分隔的通孔32a、32b正对。头枕支柱的支架(未示出)插入顶部水平面部分30a的通孔32a、32b和未示出的底部表面部分30c的通孔。进一步地,为了使上部部件3a重量更轻,通过在前侧面中心部分30b冲孔,在其上形成一开孔33。
如图4和图5所示,上部元件3的基底部件3b包括一基体34a和从基体34a向上升高的一上升部34b。基体34a的前面边缘形成一大体上的弓形以便基体34a的两侧端部向前突出。一向下凸缘34c沿基体34a的弓形边缘设置。基体34a在两侧边部位设置向下弯曲的舌形片35a、35b,其通过点焊焊接到侧梁1、2。基底部件3b的上升部34b包括第一末端部位34b-1,第二末端部位34b-2,和在第一末端部位34b-1和第二末端部位34b-2之间的中间部位34b-3。第一和第二末端部位34b-1、34b-2从中间部位34b-3向前突出。上部凸缘34d沿上升部34b的上部边缘设置且从上升部34b向前突出。
上部部件3a和基底部件3b在如图5所示的状态下彼此联结,向下延伸表面部分30d的下部凸缘30e和上升部34b的上部凸缘34d在端部30d-1、30d-2、34b-1、34b-2彼此紧靠连接。
参照图6,下部元件4包括一纵向体40,一对设置在纵向体40的两侧端的托架部41a、41b,以及连续地从纵向体40和托架部41a、41b向上延伸的向上延伸片42a、42b。托架部41a、41b和向上延伸片42a、42b通过点焊附设在侧梁1、2上。下部元件在其纵向体40设置一卷状压花部43,纵向体40通过它得到加强。卷状压花部43沿纵向体40延伸且向前突出。进一步地,向前弯曲凸缘部44a、44b沿纵向体40的上部和下部边缘延伸。
大体上为盘状的倾斜装置(未示出)安装在托架部41a、41b的外部表面。托架部41a、41b形成多个固定孔45a、45b以便倾斜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托架部41a、41b上;以及通孔46a、46b,插入用于相互连接倾斜装置的连接轴(未示出)。每一托架部41a、41b的下部区形成圆弧形,以便与盘状倾斜装置的形状相对应。每一托架部41a、41b沿外围边缘设置凸缘47a(或47b)。
辅助元件5包括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纵向体5a。辅助元件5的纵向体5a包括一对分隔的纵向部,一彼此联结分隔纵向部的连接纵向部,以及沿分隔的纵向部边缘延伸且突出于分隔纵向部的突出鳍部。辅助元件5通过点焊附设到下部元件4以便覆盖下部元件4的压花部43。辅助元件5设置得足够宽以便覆盖下部元件4的压花部43。分隔的上升舌形片50a和分隔的上升舌形片50b设置在辅助元件5的分隔纵向部的鳍部的上部和下部边缘。舌形片50a、50b通过点焊焊接在下部元件4的纵向体40上。进一步地,辅助元件5的连接纵向部在两侧端设置向前弯曲的舌形片51a、51b,其焊接到下部元件4的托架部41a、41b上。
参照图7至图10,以下将论述座椅靠背构架的装配。
如图7所示,上部元件3联结于侧梁1、2,其两侧内配合于侧梁1、2的U形侧面,其舌形片31a、31b与侧梁1、2的肋部13、23的向内突出表面的上部上相联结。
上部元件3的上部3a通过点焊上部3a的前侧面部分30b到侧梁1、2的第一和第三凸缘部11、21,点焊向下延伸表面部分30d和上部3a的后表面部分30f到侧梁1、2的第二和第四凸缘部12、22,以及点焊上部3a的舌形片31a、31b到肋部13、23的向内突出表面的上部区而联结到侧梁1、2。附带说明,焊点在图7至图10中以参照图示“×”表示。
上部元件3的基底部3b安装在侧梁1、2,通过点焊基底部3b的上升部34b的两侧部位到侧梁1、2的第二和第四凸缘部12、22,以及点焊基底部3b的舌形片35a、35b到侧梁1、2的肋部13、23的向内突出表面的下部区,由此上部3a被基底部3b容纳并支撑。附带说明,上部3a到侧梁1、2的安装更适合在基础部件3b安装到侧梁1、2之后完成。
如图8所示,辅助元件5应用在下部元件4的纵向体40的内表面,并通过点焊辅助元件5的舌形片50a、50b到下部元件4的纵向体40,以及点焊辅助元件5的舌形片51a、51b到下部元件4的托架部41a、41b安装到下部元件4。
如图9所示,安装有辅助元件5的下部元件4通过托架部41a、41b(图9中只示出一个托架部41b)与侧梁1、2联结,以及下部元件4的向上延伸片42a、42b(图9中只示出一个向上延伸片42b)与侧梁1、2相结合(图9中只示出一个侧梁1),且通过点焊下部元件4的向上延伸片42a、42b到侧梁1、2的第二和第四凸缘部12、22的下部区12c、22c(图9中只示出一个下部区22c),以及点焊下部元件4的托架部41a、41b到侧梁1、2的主板部10、20的下部部位(图9中只示出一个主板部20)而安装到侧梁1、2。
参照图10和图11,为按以上论述装配的座椅靠背构架。通过点焊包括上部3a和基底部3b的上部元件3,以及包括辅助元件5的下部元件4,多点焊接到侧梁1、2上,座椅靠背构架形成大体上的四边形。
所述座椅靠背构架仅由侧梁1、2,上部元件3,和下部元件4组装而成,以便所述座椅靠背构架能够由少数部件制成。如上所述,座椅靠背构架的每一元件由超高抗张强度钢薄板制成,以使座椅靠背构架重量轻。进一步地,座椅靠背构架的每一元件通过对超高抗张强度钢薄板的施压加工形成预定的形状,其元件能够具有准确的形状和尺寸。另外,上部元件3的两侧和下部元件4的两侧与大体上为U形的侧梁1、2相结合且焊接到侧梁1、2,由此座椅靠背的机械强度得到改善。同样地,元件的联结通过点焊完成,因此很容易地装配座椅靠背构架同时保证尺寸的精确成为可能。
参照图12,为改的辅助元件5的一变体。图12所示的辅助元件5’大体上与图1、2、6、8、9、10和11中所示的辅助元件5相同,除了托架部5b(图12中只示出一个托架部5b)设置在辅助元件5’的纵向体5a的两侧替代舌形片51a、51b。每一托架部5b从前面看大体上形成一L形,且横截面为欧姆符号形状。通过点焊托架部5b的鳍部5b’到侧梁1、2(图12中只示出一个主板部20)的主板部10、20,托架部5b附设到侧梁1、2(图12中只示出一个侧梁2)。托架部5b在下部元件4上辅助元件5’的纵向体5a和侧梁1、2之间延伸,以使侧梁1、2和下部元件4通过托架部5b得到加强。附加说明,辅助元件5’可以制成一片状元件包括纵向体5a和托架部5b,或可以包括彼此分别制造的纵向体5a和托架体5b。
参照图13,下文将论述采用上述方式构建的座椅靠背构架B的车座。一车座座垫构架S包括一对分隔基础部件7、8和焊接到基础部件7、8的前端部的一面板部件6。每一基础部件7、8和面板部件6由超高抗张强度钢薄板制成。倾斜装置(未示出)设置在座椅靠背构架B侧部的下部区和座垫构架S的基础部件7、8的后部区之间。未示出的倾斜装置通过一连接轴9彼此连接。
由此可见上述阐明的目的,以及前述描述中显然得出的目的都有效地达到了,并且由于在未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针对上述结构的作出某些改变是可能的,包含在上述描述或显示在附图中的所有内容的意图都是解释说明而不具有限制意义。
也应当理解,后面的权利要求试图覆盖本发明这里所描述的所有的普遍的和特殊的特征,作为术语,所有的描述都被认为落入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50)

1、一种车座座椅靠背构架,包括:
彼此分隔的第一和第二侧梁;
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每一个均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
所述的第一侧梁具有一横截面大体上为U形的一第一纵向体;
所述的第一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一分隔凸缘部和一第一主板部,该第一主板部将所述的一对第一分隔凸缘部相互连接;
所述的第一侧梁具有一第一上部区,一第一下部区,和在所述的第一上部区和所述的第一下部区之间的一中部区;
所述的第二侧梁具有一横截面大体上为U形的一第二纵向体;
所述的第二纵向体包括一对第二分隔凸缘部和一第二主板部,该第二主板部将所述的一对第二分隔凸缘部相互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梁具有一第二上部区,一第二下部区,和在所述的第二上部区和所述的第二下部区之间的一第二中部区;
一上部元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上部区之间;
所述的上部元件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
所述的上部元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
所述的上部元件通过点焊被安装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上部区,并且通过其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内配合,以及
一下部元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区之间;
所述的下部元件由超高抗张强度钢制成;
所述的下部元件具有第三和第四端部;以及
所述的下部元件通过点焊被安装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区,并且通过其所述的第三和第四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内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侧梁在其所述的第一主板部的一上部区域设有一第一加强肋部,所述的第一加强肋部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在所述第一主板部的所述上部区域的一部位压纹,并使所述第一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凹陷,以此方式使所述第一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向内突出;其中所述的第二侧梁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上部区域设有一第二加强肋部,所述第二加强肋部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在所述第二主板部的所述上部区域一部位压纹,并使所述第二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凹陷,以此方式使所述第二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向内突出;且其中所述的上部元件在其第一和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舌形片,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舌形片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的向内突出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的向内突出表面为平直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侧梁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三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四加强肋部,且其中所述的第二侧梁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五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六加强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第一纵向体的所述第一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七加强肋,且其中所述第二纵向体的所述的第二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八加强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上部元件包括一上部和一基底部,所述的上部和所述的基底部彼此联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侧梁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上部区域设置一第一加强肋部,所述的第一加强肋部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在所述第一主板部的所述上部区域的一部位压纹,并使所述第一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凹陷,以此方式使所述第一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向内突出;其中所述的第二侧梁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上部区域设置一第二加强肋部,所述的第二加强肋部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在所述第二主板部的所述上部区域的一部位压纹,并使所述第二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凹陷,以此方式使所述第二主板部上部区域的所述部位向内突出;其中所述的上部元件的所述上部具有第五和第六端部,且第一和第二舌形片设置在所述上部的所述第五和第六端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舌形片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的向内突出表面,且其中所述的上部元件的所述基底部具有第七和第八端部,且第三和第四舌形片设置在所述的基底部的所述第七和第八端部,所述的第三和第四舌形片点焊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的所述向内突出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的向内突出表面为平直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部每一个大体上形成一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侧梁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三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四加强肋部,且其中所述的第二侧梁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五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六加强肋部。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第一侧梁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三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一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四加强肋部,且其中所述的第二侧梁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中部区域设置一第五加强肋部,并在其第二主板部的一下部区域设置一第六加强肋部。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第一纵向体的所述第一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七加强肋,且其中所述第二纵向体的所述的第二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八加强肋。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第一纵向体的所述第一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七加强肋,且其中所述第二纵向体的所述的第二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八加强肋。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第一纵向体的所述第一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七加强肋,且其中所述第二纵向体的所述的第二分隔凸缘部之一设置第八加强肋。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的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的下部元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2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2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3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3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3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3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3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其中所述的下部元件包括具有第九和第十端部的一纵向体,并且所述第九和第十端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托架部,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点焊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下部区。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3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4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42、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一横截面大体上为欧姆符号形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和托架部,由此所述的下部元件得到加强。
4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4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4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4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4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4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4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5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座椅靠背构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下部元件的一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一大体上的纵向体,所述辅助元件的所述大体上的纵向体具有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且第三和第四大体上L形的托架部设置在所述的第十一和第十二端部,所述的辅助元件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纵向体,且所述的第三和第四托架部点焊到所述下部元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架部。
CNB2004800087673A 2003-03-31 2004-03-31 车座座椅靠背构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9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97397A JP2008067722A (ja) 2003-03-31 2003-03-31 超高張力鋼板製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097399/2003 2003-03-31
JP097398/2003 2003-03-31
JP097400/2003 2003-03-31
JP097397/2003 2003-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9787A CN1819787A (zh) 2006-08-16
CN100466942C true CN100466942C (zh) 2009-03-11

Family

ID=36919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876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942C (zh) 2003-03-31 2004-03-31 车座座椅靠背构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67722A (zh)
CN (1) CN100466942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9766A (zh) * 2010-12-29 2012-07-04 株式会社塔捷斯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CN103429461A (zh) * 2011-12-26 2013-12-04 难波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架
CN105946674A (zh) * 2016-05-16 2016-09-21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适用于iss结构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CN106218461A (zh) * 2009-12-28 2016-12-14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1233A2 (en) * 2006-11-16 2008-05-2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Vehicle seat back frame and method
WO2010024817A1 (en) 2008-08-29 2010-03-04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frame and method of making
EP2177396B1 (en) 2008-10-20 2013-06-05 NHK SPRING Co., Ltd. Seat back frame structure of seat for vehicle and seat for vehicle with seat back frame structure field of the invention
US8371655B2 (en) 2008-10-20 2013-02-12 Nhk Spring Co., Ltd. Seat cushion frame structure of seat for vehicle and seat for vehicle with seat cushion frame structure
JP5262694B2 (ja) 2008-12-25 2013-08-1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DE102009025780A1 (de) * 2009-05-08 2010-11-11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Lehnenrahmen eines Fahrzeugsitzes
DE102010049328A1 (de) * 2010-10-19 2012-04-19 Keiper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WO2012077764A1 (ja) * 2010-12-08 2012-06-1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0056378A1 (de) * 2010-12-20 2012-06-21 Keip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zweier Bauteile eines Fahrzeugsitzes
US9428087B2 (en) * 2010-12-24 2016-08-3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02529774B (zh) * 2010-12-29 2016-02-17 株式会社塔捷斯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US20130334862A1 (en) * 2011-01-14 2013-12-1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One-piece seat back fr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5691769B2 (ja) * 2011-04-13 2015-04-0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
JP6189099B2 (ja) * 2013-06-20 2017-08-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227913B2 (ja) * 2013-07-05 2017-11-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169461B2 (ja) * 2013-09-30 2017-07-2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JP6133188B2 (ja) * 2013-09-30 2017-05-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520370B2 (ja) * 2015-05-13 2019-05-2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787103B2 (en) 2015-10-02 2020-09-29 Ts Tech Co., Ltd. Seat frame
JP6614035B2 (ja) * 2016-05-25 2019-12-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6662196B2 (ja) * 2016-05-25 2020-03-1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6760857B2 (ja) * 2017-01-24 2020-09-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6583331B2 (ja) * 2017-03-27 2019-10-0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109017465B (zh) * 2018-07-13 2024-04-19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肩部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CN109017484B (zh) * 2018-07-13 2024-04-19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骨架靠背连接结构
JP7472769B2 (ja) * 2020-12-08 2024-04-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バックフレー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8461A (zh) * 2009-12-28 2016-12-14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US10011201B2 (en) 2009-12-28 2018-07-03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02529766A (zh) * 2010-12-29 2012-07-04 株式会社塔捷斯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CN102529766B (zh) * 2010-12-29 2017-07-28 株式会社塔捷斯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CN103429461A (zh) * 2011-12-26 2013-12-04 难波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架
CN105946674A (zh) * 2016-05-16 2016-09-21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适用于iss结构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9787A (zh) 2006-08-16
JP2008067722A (ja) 200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6942C (zh) 车座座椅靠背构架
CN100537329C (zh) 车身结构
CN102632927B (zh) 车体后部构造
US6817657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325865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00465044C (zh) 后部车体结构
CN100491180C (zh) 汽车侧梁
EP1642810A1 (en) Automobile underbody structure
CN1216762C (zh) 车辆肩部锚栓的安装结构
US8616653B2 (en) Frame structure of seat cushion for vehicle seat
JP5545124B2 (ja) 車両のルーフ骨格構造
CN110901772A (zh) 后部车体构造
KR20120051548A (ko) 아우터 어퍼센터필러 레인포스와 시트벨트 브래킷의 결합구조
CN101844585A (zh) 车身构造
CN103796908B (zh) 用于车辆的前部结构
US20140232141A1 (en) Floor structure in vehicle body rear part
CN100577493C (zh) 汽车地板组件
US20040178652A1 (en)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104602992A (zh) 车身构造
JP2007196875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ブラケット
CN108146512A (zh) 用于车辆的中央部结构
JP4210990B2 (ja) 超高張力鋼板製の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08068634A (ja) 超高張力鋼板製の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CN105923054B (zh) 一种天窗总成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JP4691971B2 (ja) 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設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