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6065C -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6065C
CN100466065C CNB200610108305XA CN200610108305A CN100466065C CN 100466065 C CN100466065 C CN 100466065C CN B200610108305X A CNB200610108305X A CN B200610108305XA CN 200610108305 A CN200610108305 A CN 200610108305A CN 100466065 C CN100466065 C CN 1004660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ulse
recording
edge offset
offset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83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5875A (zh
Inventor
石井利树
户田刚
伏见哲也
今井雅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975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5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60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60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光盘装置中,通过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提高记录质量的技术。通过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OPC处理求出最佳记录功率,以该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进行记录,根据再现信号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并进行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而形成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然后,改变记录脉冲的脉冲宽度而进行记录,并根据再现信号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二边缘偏移量,基于第一边缘偏移量和第二边缘偏移量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边缘位置。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中的信息记录技术,特别是涉及修正规定的记录策略中的记录脉冲的边缘的技术。
背景技术
虽然一般来说,在光盘装置中,在记录动作之前进行OPC(Optimum Power Control:最佳功率控制)处理,使得可以发生规定的记录策略中的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但是因光盘装置本身在性能上的偏差和光盘的偏差等,往往该记录脉冲的最佳记录脉冲边缘位置偏移。在记录脉冲的脉冲边缘位置不合适的情况下,记录在光盘上的记录标记的标记长度和边缘位置等脱离适当范围,在再现时使图像抖动特性等信息的再现质量劣化。因此,现在进行修正记录脉冲的脉冲边缘的技术的研究。
关联于本发明,作为用于在光盘上记录信息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的现有技术,例如,有日本专利第291509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和日本专利特开2005-14961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第2915098号说明书中,记载有在进行记录再现的记录介质与记录装置的组合中,以根据需要的定时在记录介质的多个区域上记录各种记录图案,再现该记录数据而测定记录特性,根据该测定结果作成关于记录脉冲间隔调整量的数据表,基于该数据表,针对各记录脉冲间隔,使用通过到此为止的变换所得到的之前的多个记录照射光脉冲间隔,通过顺次求出脉冲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调整量,按比例确定记录照射光脉冲间隔,由此得到期望的记录标记长度和再现信号的脉冲间隔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149610号公报中,记载有在脉冲数与数据长度的关联不同的数据长组中,求出各自的脉冲宽度和脉冲边缘位置的最佳值,为了进行高精度的记录,通过第一试写处理计算测试图案的最佳记录功率,通过使用该最佳记录功率的第二试写处理计算各个数据长组的最佳脉冲宽度或最佳脉冲边缘位置,基于这些通过试写处理计算的最佳记录功率和最佳记录波形进行记录动作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上述日本专利第2915098号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是进行以根据各种记录图案所需要的定时的记录、其再现进行的记录特性的测定、基于测定结果的关于记录脉冲间隔调整量的数据表的作成、基于该数据表的针对各记录脉冲间隔的脉冲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调整量的计算等一系列的修正动作,在适应今后越来越高速化的记录技术上,可以认为留有在处理时间方面的改善的余地。此外,日本专利特开2005-149610号公报记载的技术,因为通过第一试写处理计算测试图案的最佳记录功率后,通过使用了该最佳记录功率的第二试写处理以不均匀β为基准计算最佳脉冲宽度或最佳脉冲边缘位置,故仍然可以认为处理时间容易拖长。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在光盘装置中,在短时间内进行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可以充分适应今后更加高速化的记录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本课题,提供一种在光盘装置中,可以得到良好的记录质量而且使用方便性好的信息记录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作为光盘装置,构成为通过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OPC处理求出最佳记录功率(意指处于最佳范围内的记录功率),以该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进行记录,根据再现信号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基于该测定结果进行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而形成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然后,以改变脉冲宽度的记录脉冲进行记录,根据其再现信号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二边缘偏移量,根据上述第一边缘偏移量和记录策略的第一脉冲定时,与该第二边缘偏移量和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两点,通过线性内插等求出记录脉冲的最佳边缘位置(意指处于最佳范围内的边缘位置)。
根据本发明,在光盘装置中,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具有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的修正。因此,可以迅速进行记录动作,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根据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将会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
图2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OPC处理的说明图。
图3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能够测定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的组合的说明图。
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的说明图。
图5是在图1的光盘装置中求出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图2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OPC(Optimum Power Control:最佳功率控制)处理的说明图,图3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能够测定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的组合的说明图,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的说明图,图5是在图1的光盘装置中,基于边缘偏移量的测定结果求出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的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的动作说明图。
在图1中,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2是CD、DVD、蓝色激光用盘等光盘,3是旋转驱动光盘2的盘电动机,4是光拾取器,5是物镜,6是用于记录或再现而发生规定的强度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7是驱动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器驱动电路,8是经由物镜5接受来自光盘2的记录面(以下也称之为光盘面)的反射激光并变换成电信号而输出的受光部,9是进行放大来自受光部8的信号等模拟处理的模拟调谐器,10是具备直线状的导向部件(未图示)、导螺杆部件(未图示)和旋转驱动该导螺杆部件的滑动电动机(未图示)等而构成,使光拾取器4在光盘2的大致半径方向上移动的移动、导向机构部,11是驱动盘电动机3和滑动电动机12的电动机驱动电路,20是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21是在DSP30内控制电动机驱动电路11的电动机控制部,22是在DSP20内将来自受光部8的再现信号作为RF信号、跟踪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进行处理的再现信号处理部,23是在DSP20内根据再现信号,测定记录在光盘2上的记录标记的β值的β测定模块,25是在DSP20内基于由β测定模块23测定的β值,运算满足目标的β值的最佳记录功率的最佳记录功率运算模块,24是在DSP20内根据以由最佳记录功率运算模块25求出的最佳记录功率记录于光盘的信息的再现信号,测定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的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6是在DSP20内基于记录策略的脉冲定时与上述测定的边缘偏移量,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的脉冲边缘运算模块,27是配置于DSP20内,作为储存记录策略的脉冲定时和上述测定的边缘偏移量的储存模块的存储器,30是作为控制DSP20的控制模块的微计算机。
光盘装置1进行记录动作时,在该记录动作之前,微计算机30控制DSP 20内的,至少电动机控制部21、β测定模块23、最佳记录功率运算模块25、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和脉冲边缘运算模块26,进行OPC处理的记录脉冲的最佳记录功率的运算,和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的运算,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向激光二极管6输出脉冲边缘被修正成最佳状态而且具有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也就是说,光盘装置1进行记录时,在该记录动作之前,微计算机30进行与光盘2对应的记录策略(称为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读入,在光盘装置1上进行该读入的记录策略、也就是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OPC处理。在该OPC处理中,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上述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而驱动激光二极管6在光盘2上进行信息记录,然后,根据该信息的再现信号,由β测定模块23测定记录在该光盘2上的记录标记的β值,基于该测定的β值,由最佳记录功率运算模块25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记录功率。
上述OPC处理后,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该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通过激光二极管6的发光而在光盘2上进行记录。由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测定记录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第一边缘偏移量)。进而,基于该测定的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在激光器驱动电路7上进行上述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而形成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也就是说将记录脉冲作为具有第二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然后,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改变脉冲宽度的记录脉冲而在光盘2上进行记录,由边缘偏移量测定机构24从其再现信号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二边缘偏移量。进而,之后,微计算机30由脉冲边缘运算模块26从记录策略的第一脉冲定时的上述第一边缘偏移量,和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处的上述第二边缘偏移量这两点,通过线性内插,运算边缘偏移量为零的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然后,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上述求出的最佳记录功率和最佳脉冲边缘的记录脉冲,由此将使激光二极管6发出激光并照射在光盘2上,记录信息。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测定的第一、第二边缘偏移量和记录策略的第一、第二脉冲定时由微计算机30储存于存储器27。
再者,所谓最佳记录功率是最佳范围的记录功率,意味着足以有效地构成本发明的范围的记录功率,同样,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是记录脉冲的最佳范围的脉冲边缘位置,意味着足以有效地构成本发明的范围的记录脉冲的脉冲边缘位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图1的光盘装置1的构成要素赋予与图1的情况相同的标号。
图2是图1的光盘装置1中的OPC处理的说明图。在图2中,横轴是在OPC处理中用于记录标记的β值的测定而向光盘2的记录面投入的投入功率(以下称为记录功率),纵轴是光盘2的记录面的记录标记的β值。在OPC处理中,改变记录功率的激光从激光二极管6照射在光盘2的记录面,由β测定模块从反射激光的再现信号测定与各自的记录功率对应的记录标记的β值,求出图2的特性曲线Q。然后设定目标的β值,基于特性曲线Q,进行与该目标的β值对应的激光的最佳记录功率(最佳记录功率)Popt的设定。
图3是能够测定图1的光盘装置1中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的组合的说明图。(a)是记录策略,(b)是记录在光盘2上的记录标记,(c)是表示能够测定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记录标记的边缘从标记的基准位置的错位量)的组合的表。在(a)的记录策略中,横轴表示脉冲定时,纵轴表示记录功率水平。该记录策略的形状对应于记录脉冲。例如在DVD类的光盘中,当将时钟的周期取为T时,记录标记长度与间隙长度(记录标记间的时间长度)成为3T~11T和14T。图3表示该DVD类的光盘的情况的例子。
在图3中,3M、4M、5M、6M以上分别表示标记长度3T、4T、5T、6T以上的记录标记,3S、4S、5S、6S以上分别表示间隙长度3T、4T、5T、6T以上的间隙。在记录标记3M、4M、5M、6M以上各自的前侧的边缘与后侧的边缘处,在由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测定与间隙3S、4S、5S、6S以上各自之间边缘偏移量的是可能的。例如,在记录标记3M的前侧的边缘,位于该记录标记3M的前方的4种间隙3S、4S、5S、6S以上之间的边缘偏移量是可能的,在该记录标记3M的后侧的边缘处也是,与处于该记录标记3M的后方的四种间隙3S、4S、5S、6S以上之间处边缘偏移量的测定是可能的。在(c)表中,3S3M表示记录标记3M前方的间隙3S与该记录标记3M的前侧的边缘之间的组合,4S3M表示记录标记3M前方的间隙4S与该记录标记3M的前侧的边缘之间的组合,5S3M表示记录标记3M前方的间隙5S与该记录标记3M的前侧的边缘之间的组合,6S3M表示记录标记3M前方的间隙6S以上与该记录标记3M的前侧的边缘之间的组合,3M3S表示记录标记3M的后侧的边缘与该记录标记3M后方的间隙3S之间的组合,3M4S表示记录标记3M的后侧的边缘与该记录标记3M后方的间隙4S之间的组合,3M5S表示记录标记3M的后侧的边缘与该记录标记3M后方的间隙5S之间的组合,3M6S表示记录标记3M的后侧的边缘与该记录标记3M后方的间隙6S以上之间的组合。就记录标记4M、5M、6M以上而言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在图1的光盘装置1中,在对DVD类的光盘记录信息的情况下,针对(c)表中的合计32种组合,由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进行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的测定。
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的说明图。在图4中,(a)是对应于记录策略的数据图案,(b)是记录策略,(c)是记录标记,(d)是时钟。在图4中,记录标记5M在其后侧的边缘与该记录标记5M的后方的间隙3S之间的组合5M3S中,产生仅从时钟的基准位置错开时间ΔT1、也就是时间ΔT1的边缘。此外,记录标记3M在其前侧的边缘与该记录标记3M的前方的间隙3S之间的组合3S3M中,产生仅从时钟的基准位置错开时间ΔT2、也就是时间ΔT2的边缘。进而,记录标记3M在其后侧的边缘与该记录标记3M的后方的间隙5S之间的组合3M5S中,产生仅从时钟的基准位置错开时间ΔT3、也就是时间ΔT3的边缘。在图1的光盘装置1中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测定这些边缘偏移量。作为测定结果信号,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输出与通过上述OPC处理运算最佳记录功率Popt后最初测定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也就是第一边缘偏移量对应的信号。如果作为该测定结果信号,输出与超出基准值例如时钟的大约±5%的边缘偏移量对应的信号,则微计算机30基于该第一边缘偏移量,在激光器驱动电路7中进行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由此,形成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也就是将记录脉冲作为具有第二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改变脉冲宽度的记录脉冲而在光盘2上进行记录。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根据其再现信号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二边缘偏移量。脉冲边缘运算模块26从记录策略的第一脉冲定时处的上述第一边缘偏移量,和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处的上述第二边缘偏移量两点,通过线性内插,运算边缘偏移量为零的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另一方面,在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至少不超出上述基准值的情况下,虽然从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输出上述测定结果信号,但是不进行脉冲边缘运算模块26中的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的运算。
图5是在图1的光盘装置中,求出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的情况的说明图。
在图5中,横轴是与激光器驱动电路7中设定的记录策略的脉冲定时对应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纵轴是光盘2中记录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此外,A是表示记录策略的第一脉冲定时(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ap)处的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ΔTa(通过OPC处理运算最佳记录功率Popt后最初,由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测定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的点(在图5中记为第一次记录的边缘偏移量的点),B是表示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bp)处的记录标记的第二边缘偏移量ΔTb(以改变脉冲宽度的记录脉冲记录时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的点(在图5中记为第二次记录的边缘偏移量的点),C是表示线性内插A、B之间时的边缘偏移量为零的点(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cp:最佳脉冲边缘位置)(在图5中记为最佳脉冲边缘的点)。脉冲边缘运算模块26基于上述记录策略的第一脉冲定时、上述第一边缘偏移量、上述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上述第二边缘偏移量,进行线性内插的运算,求出记录脉冲的最佳边缘位置cp。激光器驱动电路7将该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修正成该最佳脉冲边缘位置,输出最佳记录功率且最佳脉冲边缘的记录脉冲,由此使激光二极管6发光。
图6是图1的光盘装置1中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的动作说明图。在图6中,(1)光盘装置1进行记录时,在该记录动作之前,微计算机30发出OPC处理的指示(步骤S601)。(2)微计算机30与光盘2对应的记录策略(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以下称为记录策略数据1)的读入(步骤S602)。读入的该记录策略数据1储存于存储器27。(3)接着,微计算机30进行基于记录策略数据1的OPC处理(步骤S603)。也就是说,微计算机30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记录策略数据1的记录脉冲而驱动激光二极管6在光盘2上记录信息,根据其再现信号,由β测定模块23上测定记录于该光盘2的记录标记的β值,基于该测定的β值,在最佳记录功率运算模块25上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记录功率Popt。(4)上述OPC处理后,微计算机30使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该最佳记录功率Popt的记录脉冲,通过激光二极管6的发光在光盘2上进行一块量的记录(步骤S604)。(5)上述OPC处理后,微计算机30针对32种组合(图3)在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上测定在上述步骤S604中所记录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第一边缘偏移量),将该测定结果作为边缘偏移数据1储存于存储器27(步骤S605)。
(6)微计算机30基于上述边缘偏移数据1进行记录策略的修正,形成记录策略数据2(步骤S606)。也就是说,在上述步骤S605中测定的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超出基准值例如时钟的大约±5%的情况下,基于该第一边缘偏移量,由激光器驱动电路7进行上述记录策略数据1中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而形成记录策略数据2,以记录脉冲作为具有第二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记录策略数据2)的记录脉冲。微计算机30将上述形成的记录策略数据2储存于存储器27。(7)然后,微计算机30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改变脉冲宽度的记录脉冲而在光盘2上进行1块量的记录(步骤S607)。(8)微计算机30针对32种组合(图3),由在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24测定在上述步骤S607中记录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第二边缘偏移量),将该测定结果作为边缘偏移数据2储存于存储器27(步骤S608)。(9)微计算机30在脉冲边缘运算模块26上通过记录策略的第一脉冲定时处的第一边缘偏移量、也就是由记录策略数据1和边缘偏移数据1规定的点A(图5),和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处的第二边缘偏移量、也就是由记录策略数据2和边缘偏移数据2规定的B点(图5)这两点的线性内插,运算边缘偏移量为零的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位置,作为记录策略数据3运算从激光器驱动电路7输出的具有该最佳脉冲边缘位置和最佳记录功率Popt的记录脉冲的记录策略(步骤S609)。(10)作为信息记录用,微计算机30设定上述求出的记录策略数据3(步骤S610)。(11)通过上述步骤S601~步骤S610,结束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微计算机30在光盘装置1上开始基于记录策略数据3的激光器发光引起的向光盘2的信息记录(步骤S611)。对于上述步骤S601~步骤S611的一系列顺序,微计算机30按照储存于存储器27等光盘装置1内的存储模块的程序自动地运行。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具有最佳记录功率Popt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的修正。因此,可以迅速地进行记录动作,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线性内插求出记录脉冲的最佳边缘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可以得到与该线性内插同等以上的作用、效果的技术,也可以通过其求出记录脉冲的最佳边缘位置。此外,虽然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DSP 20分别设置有作为控制模块的微计算机3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微计算机一体地包含于DSP内的构成。
虽然我们已经表示并描述了基于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应该指出,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变动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而,所有这些变动和修改不限于本文表示和描述的细节,而是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8)

1.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照射激光,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具有:
激光二极管,发出所述激光;
激光器驱动电路,输出规定的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驱动所述激光二极管;
β测定模块,从基于来自光盘的反射激光的再现信号中,测定记录于该光盘的记录标记的β值;
最佳记录功率运算模块,根据所述测定的β值,运算满足目标的β值的最佳记录功率;
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从以所述求得的最佳记录功率记录于光盘的信息的再现信号中,测定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
存储模块,储存记录策略的脉冲定时和测定的边缘偏移量;
脉冲边缘运算模块,根据记录策略的脉冲定时与所述测定的边缘偏移量,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和
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激光器驱动电路、所述β测定模块、所述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脉冲边缘运算模块,并且进行基于所述边缘偏移量的测定结果的记录脉冲的边缘修正,和基于所述最佳脉冲边缘的运算结果的记录策略的脉冲定时的设定,
构成为通过所述求得的最佳记录功率和最佳脉冲边缘的记录脉冲驱动所述激光二极管而记录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激光器驱动电路,至少改变两种所述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宽度而进行记录,所述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从再现信号中测定以该至少两种记录脉冲宽度分别记录的记录标记的两个边缘偏移量,所述脉冲边缘运算模块构成为根据该测定的两个边缘偏移量运算最佳脉冲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边缘运算模块构成为对由所述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测定的记录标记的两个边缘偏移量进行线性内插,以边缘偏移量为零时的脉冲边缘为所述最佳脉冲边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边缘运算模块构成为当所述边缘偏移量测定模块测定的记录标记的边缘偏移量超过基准值时,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
5.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对光盘照射激光,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从以第一脉冲定时的记录策略记录于光盘的信息的再现信号中,测定记录于该光盘的记录标记的β值,根据该测定的β值,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记录功率;
第二步骤,以具有第一脉冲宽度的所述求得的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的激光在光盘中进行记录,从再现信号中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
第三步骤,通过所述测定的第一边缘偏移量,修正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的边缘,形成该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
第四步骤,储存所述测定的记录标记的第一边缘偏移量和所述记录策略的所述第一、第二脉冲定时;
第五步骤,以具有第二脉冲宽度的所述最佳记录功率的记录脉冲的激光在光盘中进行记录,从再现信号中测定记录标记的第二边缘偏移量;
第六步骤,根据所述第一边缘偏移量与记录策略的所述第一脉冲定时,和所述第二边缘偏移量与记录策略的所述第二脉冲定时的两点信息,运算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
第七步骤,输出在所述第一步骤中求得的最佳记录功率和在所述第六步骤中求得的最佳脉冲边缘的记录脉冲;和
第八步骤,以所述记录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
通过最佳记录功率和最佳脉冲边缘的记录脉冲发生激光,在光盘上记录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步骤中,当所述测定的第一边缘偏移量超出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修正记录策略的记录脉冲的边缘,形成该记录策略的第二脉冲定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六步骤中,通过所述两点信息的线性内插运算所述记录脉冲的最佳脉冲边缘。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作为所述第一边缘偏移量,测定记录标记前侧边缘与时钟的基准位置的时间错位量,和记录标记后侧边缘与时钟的基准位置的时间错位量,在所述第五步骤中,作为所述第二边缘偏移量,测定记录标记前侧的边缘的从时钟的基准位置的时间错位量,和记录标记后侧的边缘的从时钟的基准位置的时间错位量。
CNB200610108305XA 2005-11-29 2006-08-01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0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3206 2005-11-29
JP2005343206A JP2007149239A (ja) 2005-11-29 2005-11-29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5875A CN1975875A (zh) 2007-06-06
CN100466065C true CN100466065C (zh) 2009-03-04

Family

ID=38087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830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065C (zh) 2005-11-29 2006-08-01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21462A1 (zh)
JP (1) JP2007149239A (zh)
CN (1) CN10046606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7343A (ja) 2006-04-28 2007-12-06 Sharp Corp 記録パラメータ設定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媒体、ならびに記録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
JP2008108399A (ja) * 2006-10-27 2008-05-08 Fujitsu Ten Ltd 光学ヘッドおよ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8031572B2 (en) * 2007-05-23 2011-10-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recording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1028A (ja) * 1990-06-29 1992-02-27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CN1452160A (zh) * 2002-01-17 2003-10-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JP2005063521A (ja) * 2003-08-08 2005-03-10 Canon Inc 光磁気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49610A (ja) * 2003-11-14 2005-06-09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4440B2 (ja) * 2001-05-11 2007-11-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US6925041B2 (en) * 2001-05-11 2005-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a mark edge recording
JP4017837B2 (ja) * 2001-05-22 2007-1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045269B2 (ja) * 2004-10-20 2008-0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1028A (ja) * 1990-06-29 1992-02-27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
CN1452160A (zh) * 2002-01-17 2003-10-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JP2005063521A (ja) * 2003-08-08 2005-03-10 Canon Inc 光磁気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49610A (ja) * 2003-11-14 2005-06-09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21462A1 (en) 2007-05-31
JP2007149239A (ja) 2007-06-14
CN1975875A (zh) 200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8595B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optical storage medium
US8279733B2 (en) Dynamic write strategy mod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50058047A1 (en) Optical disk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JP2000231718A (ja) 光学情報の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生産装置
US7577068B2 (en) Dynamic write strategy mod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0466065C (zh) 光盘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US200300533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condition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formations
US20040042367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TWI252476B (en) Data record method, data record device, and record medium for program record
US7821891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riting information to an optical disc including correcting write strategy
JP3858731B2 (ja) 記録状態検出指数の算出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CN101872624B (zh) 驱动电路及产生功率控制信号的方法
US20040145993A1 (en) Writing waveform controll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CN101315784A (zh) 光盘装置及其信息记录方法
CN101635153B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信息记录方法
JP4832713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ライトストラテジの調整方法
JP4363322B2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623658B2 (ja) 光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JP3860402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JP441788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64486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JPH07235056A (ja) 追記型光ディスクへの情報記録方法
KR100704292B1 (ko) 광디스크 장치 및 그의 레이저출력 자동유지방법
JP2006099888A (ja) 複数ピックアップ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パワー決定方法
CN102314892A (zh) 记录和再现装置和激光驱动脉冲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401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1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