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0251C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60251C CN100460251C CNB2006100782540A CN200610078254A CN100460251C CN 100460251 C CN100460251 C CN 100460251C CN B2006100782540 A CNB2006100782540 A CN B2006100782540A CN 200610078254 A CN200610078254 A CN 200610078254A CN 100460251 C CN100460251 C CN 10046025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ator
- air bag
- housing
- retainer
- wall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60R21/206—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in the lower part of dashboards, e.g. for protecting the kn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保持架由螺栓部和设置在充气器外部的保持部组成,在将保持部容纳在气囊中的状态下,使螺栓部伸出壳体的固定壁部,通过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从而利用保持架将气囊和充气器固定于壳体的固定壁部。以向充气器侧凸出这样的方式,在固定壁部上形成支撑凸出。当紧固螺帽时,保持架向固定壁部侧移动保持部,因而通过支撑凸出与在保持部上形成的邻接部,将充气器保持在其间并加以约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其中通过卡固,保持架约束充气器,并且使保持架的螺栓部穿过气囊伸出壳体,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从而利用保持架将充气器和气囊固定于壳体。
背景技术
常规地,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气囊装置中,形成为圆筒形的充气器,用形成为圆筒形的保持架进行约束,通过将设置于围绕保持架外周多个位置处的多个卡固部夹紧,如此将充气器容纳在保持架的内部,其后,将保持架纳入气囊,使得螺栓部从气囊中伸出。此外,将气囊容纳到壳体内,使螺栓部伸出壳体固定壁部,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从而将充气器和气囊固定于壳体(例如,参见JP-2003-205814)。
然而,在常规的气囊装置中,为了约束充气器,对保持架的卡固工作是必需的,这导致用于装配气囊装置的工时增加。
通常,因为充气器包括点燃填充在其内部的气体发生剂的点火器,必须在利于满足防止点火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处理,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结构,存在这样的要求,其中,将只带有保持架容纳于其中的气囊折叠起来,预先容纳在壳体中,之后,再将充气器安装在壳体上,而不是将带有在充气器(容纳于气囊中)外部设置的保持架的气囊折叠起来,与充气器一起容纳在壳体中。
此外,在另一种常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壳体形成为有底部的箱状,在其后侧开口,将螺帽紧固到从壳体底壁部伸出的螺栓部上,以将充气器固定于壳体。将这种充气器固定于壳体,使得其连接器侧端部从在壳体周壁部中形成的穿孔伸出。另外,在沿保持架周向分布的多个位置处设置多个卡固部,通过卡固多个卡固部,从而由保持架沿圆周进行保持以对充气器进行约束,使得充气器从其设置排气口的一端容纳到保持架内部(例如,参见JP-2004-50932)。
然而,在这种常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因为通过保持架在充气器的外周面对其进行保持并加以约束,而充气器与连接器相连接的另一端的端面并未受到约束,所以,当从充气器一端设置的排气口排出膨胀气体时,在想要增加输出的情况下,导致的风险是:充气器以这样的方式沿其轴向移动,使得充气器中位于与连接器相连接的端部的部分,从穿孔过多地伸出到壳体的外部,因此,就抑制充气器的移动而言,仍然存在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气囊装置,使保持架能约束充气器,同时免除进行卡固操作的要求,以减少装配工时。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即使在排出膨胀气体时,也能稳固地约束充气器。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中,可在折叠的气囊已经容纳在壳体中之后,在壳体上安装充气器,并且在安装充气器时可以提供良好的可操作性。
考虑到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用于向气囊供给气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气囊和充气器;以及
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保持部的轴向垂直伸出的螺栓部;
其中,将充气器和保持架容纳在气囊中,使得螺栓部伸出气囊,并且穿过壳体固定壁部上的穿孔,
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从而将气囊和充气器固定于固定壁部,
于充气器的轴向上偏离穿孔的位置,在固定壁部上,形成向充气器凸出的支撑凸出,以及
其中,当通过紧固螺帽使保持部向固定壁部移动时,
在对充气器位于保持部的邻接部与支撑凸出之间的部分进行卡固的同时,使充气器固定于固定壁部。
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随着紧固螺帽以将气囊和保持架固定于壳体的固定壁部,同时,可通过保持架约束充气器,籍此,可以省去用保持架夹紧充气器的卡固工作,而这在常规实例中是必需的。结果,可以减少用于装配气囊装置的工时。
因此,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能减少装配工时数。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因为随着保持架被固定于壳体,同时也通过保持架约束充气器,所以,能通过将气囊(其内部中只容纳有保持架)折叠起来容纳在壳体中,其后,再通过预先在气囊中形成的穿孔,将充气器插入到保持架中,构成气囊装置。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因为可以采用这样一种配置,其中,在装配过程的最后步骤装配充气器,所以,也可以首先将其中结合了保持架的气囊与壳体装配起来成为组装件,之后,再在不同的场所,仅仅将充气器装配到该组装件之中。
此外,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在垂直于保持部轴向的横截面中,沿保持部周边形成一对邻接部的情况下,使得该邻接部与螺栓部相对,通过在沿其周三个点分布的的邻接部和支撑凸出,可以对充气器进行支撑,可以更适宜更稳定地约束充气器。
此外,在配置成如上所述的气囊装置中,如果沿保持部的轴向设置一对螺栓部,而且支撑凸出设置为位于在固定壁部上的一对穿孔之间,在气囊装置装配期间,当将在其内部只容纳有保持架的气囊折叠起来容纳于壳体中时,因为通过穿过气囊的两个螺栓部,使保持架相对于气囊的位置稳定,所以,可优选使螺栓部容易从固定壁部伸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具有:设置在其第一端的排气口,用于向气囊供给气体;以及位于第二端的部分,其连接有连接器(通过引线与气囊的触发电路相连接),其中,将充气器容纳在壳体中,使得在保持架上设置的螺栓部穿过壳体的固定壁部,以及,充气器的第二端从在壳体中形成的穿孔伸出,然后,当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时,由保持架将充气器固定于壳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气囊和充气器;以及
设置在壳体外侧上的脱出阻挡件,用于扣紧充气器伸出穿孔的第二端,以阻止充气器从壳体脱出,脱出阻挡件包括:
扣板部,垂直于充气器的轴向延伸,用于扣紧充气器的第二端,以及,扣板部包括开口,通过该开口使连接器与充气器相连接,以及
固定部,从扣板部开始沿充气器的轴向连续延伸,当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时,使固定部上紧并固定于壳体;以及
锁钩,设置在扣板部上,用于被锁定在壳体上,以限制扣板部在充气器轴向上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适合于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装置中,即使当排出膨胀气体时,充气器倾向于沿轴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器侧的端部伸出穿孔,但是,因为通过设置成大致与充气器轴向成直角的扣板部扣紧充气器的连接器侧端部,所以,充气器的轴向移动受到扣板部的限制。由此,即使是在充气器外周面上由保持架保持并约束充气器的构造,当排出膨胀气体时,也能约束充气器,避免其沿轴向移动而伸出壳体。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即使在排出膨胀气体时也可以稳固地约束充气器。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通过锁钩以及固定部,当螺帽紧固到保持架的螺栓部上,被一起拧紧而固定于壳体,从而将脱出阻挡件固定于壳体,所以,随着执行螺帽的拧紧操作,同时也能使脱出阻挡件固定于壳体,从而,使得可以减少在装配气囊装置时所用工时。
此外,在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脱出阻挡件优选由金属板形成,以及,锁钩优选插到这样的穿孔中,其设置在穿孔周缘上,以使其锁定于该穿孔的周缘,使得锁钩在壳体内表面上与位于穿孔周缘的壁部处于压接触。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锁钩与位于穿孔周缘的壳体壁部处于压接触,能减少异常噪声的产生,否则,当车辆运行时,通过锁钩与壳体的撞击振动会引起这种异常噪声。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用于向气囊供给气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气囊和充气器;以及
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保持部的轴向垂直伸出的螺栓部;
其中,在容纳有保持架的状态下折叠气囊,该保持架通过在壳体上的穿孔和在气囊上的插入孔而插入,以及
其中,当将气囊容纳在壳体内时,使在保持部的轴向末端凸出的锁爪部锁定于气囊的插入孔的周缘,从而使保持部的充气器插入口的中心轴与插入孔的中心轴基本一致。
在本发明适合于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装置中,可以以平滑的方式将充气器插入到保持部的内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可在折叠的气囊已经容纳于壳体内之后,在壳体上安装充气器,并且提供在安装充气器时的良好可操作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果当以螺栓部从气囊中伸出的方式将保持架容纳在气囊中时,在锁爪部投影到插入孔开口平面的状态下,相对于作为点对称中心的插入孔开口中心,锁爪部设置在与螺栓部大致对称的位置处,则由锁爪部和螺栓部,在相对于作为点对称中心的开口中心彼此对称的两个位置处,对插入孔进行约束,因此,当插入充气器时,即使充气器撞击插入孔的周缘,也很难使插入孔的周缘偏移,从而,可以使插入孔的开口中心与保持部的充气器插入口的中心彼此一致,因此,可以将充气器更平滑地插入到保持部的内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的装配方法,气囊装置包括:折叠的气囊;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用于向气囊供给气体;以及,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气囊和充气器;以及,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和与保持部的轴向垂直伸出的螺栓部,该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保持架容纳在气囊中,使得螺栓部伸出气囊;
将气囊容纳到壳体中;
将螺栓部穿过在壳体固定壁部上形成的穿孔;以及
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以将保持架固定于固定壁部,其中,随着保持架被固定于固定壁部,基本同时,由保持架对充气器进行约束。
根据上述的气囊装置装配方法,能减少在装配气囊装置时所用工时。
另外,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于充气器轴向上偏离穿孔的位置,在固定壁部上形成支撑凸出,以使支撑凸出从固定壁部向充气器侧凸出,以及
通过紧固螺帽,在对位于保持部的邻接部与支撑凸出之间的充气器部分进行卡固的同时,将充气器固定于固定壁部。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是,在充气器的第一端处设置从中可排出气体的排气口,以及,在充气器的第二端处,安装通过引线与气囊的触发电路相连接的连接器,
在壳体的外侧设置脱出阻挡件,该脱出阻挡件扣紧充气器的第二端,以阻止充气器从壳体脱出,
将充气器插入所述壳体中,使得充气器的第二端从在壳体中形成的穿孔伸出,
当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时,穿过保持架,将充气器的第二端固定于壳体,以及
通过将在扣板部上形成的锁钩插入在保持架侧上的穿孔,并且通过将螺帽紧固到螺栓部上,借助于将脱出阻挡件中从扣板部延续的固定部扣紧于壳体,而将脱出阻挡件的扣板部扣紧在充气器的第二端处,以抑制扣板部沿充气器轴向的移动,并且,使得连接器与充气器相连接,从而,使引线穿过开口。
此外,优选的是,在气囊上形成插入孔,以允许在其中插入充气器,
在保持架的保持部容纳于其中的状态下,折叠气囊,通过在壳体中的穿孔,将充气器从该插入孔插到这样折叠的气囊中,以及
当将气囊容纳于壳体中时,使在保持部轴向末端处凸出的锁爪部锁定在插入孔的周缘,从而使保持部的充气器插入口的中心轴与插入孔的中心轴基本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纵向垂直剖视图,图示如何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图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纵向放大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III-III线所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从后部观察时得到的示意性前视图,图示如何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图5是从前面观察时得到的分解轴侧图,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壳体、气囊盖、膝板、充气器、保持架、扣紧件、以及脱出阻挡件;
图6是从前面观看时得到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保持架的轴侧图;
图7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保持架后侧朝上时的轴侧图;
图8A是从右边观察得到的壳体的局部放大的侧视图,图示已经折叠的气囊,保持架容纳在其中,其容纳在壳体中的状态;
图8B是图示水平剖面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图示在锁爪部附近的位置,已经折叠的气囊,保持架容纳在其中,其容纳在壳体中的状态;
图9是分解的轴侧图,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壳体本体部和脱出阻挡件;
图10是脱出阻挡件的正视图;
图11是脱出阻挡件的右侧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XII-XII线所示位置所取的剖视图;
图13是从右侧观察时得到的壳体的局部放大的侧视图,图示充气器容纳在气囊(容纳于壳体)中以及脱出阻挡件在壳体上安装的状态;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图示脱出阻挡件的附近,该剖视图构成系统的水平剖视图;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构成系统的垂直剖视图;
图16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后视图;
图17是沿图16中XVII-XVII线表示的位置所取的气囊示意性放大的剖视图;
图18A至图18D是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气囊的折叠过程的示意图;
图19A、19B是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的剖视图,图示将螺帽紧固到保持架中从壳体伸出的螺栓部上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注意到,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以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为例进行描述,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并不局限于此,因此,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气囊装置如侧气囊装置。
如图1、图4所示,在作为乘员的驾驶员MD(朝向车辆前方)前方的转向柱9下方,设置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以保护驾驶员MD的膝部(KL、KR)。应当注意到,在本说明书,当在车辆上安装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时,所用的词语诸如,上/向上、下/向下、以及垂直的/垂直地,左/向左、右/向右、以及横向的/横向地,以及前/向前、后/向后、以及纵向的/纵向地,分别表示与车辆所定义的方向表示词语相对应的方向,如,上/向上、下/向下、以及垂直的/垂直地,左/向左、右/向右、以及横向的/横向地,以及前/向前、后/向后、以及纵向的/纵向地。
如图1所示,转向柱9由柱本体10和柱罩13组成。柱本体10由主轴11和覆盖主轴11周围的柱管12组成。
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包括:折叠的气囊85;充气器64,向气囊85供给膨胀气体;保持架69,设置在充气器64的外部,以通过卡固来约束充气器64;壳体17,其中容纳折叠的气囊85和充气器64,并且在其后侧开口;脱出阻挡件79,设置为扣住充气器64从壳体17伸出的端部64e;膝板43,经由膝板43将壳体17固定地安装在车辆的车身1侧;以及,气囊盖54,盖住在壳体17中的开口18a的后侧。
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17由金属板制成,并且设置在转向柱9的下侧。壳体17由盒状的本体部18和安装件32组成,安装件32设置在本体部18的开口18a的周缘,以及,经安装件32将气囊盖54安装在壳体17上。
本体部18由周壁部19和底壁部29组成,周壁部19形成为大致四角筒状,而底壁部29则作用为封闭周壁部19前侧的固定壁部,以及,本体部18包括开口18a,开口18a形成为大致矩形,并设置在本体部18的后侧上。
周壁部19包括:垂直朝向的上壁部20和下壁部21,以及横向朝向的左壁部22和右壁部23。在水平剖视图中,右壁部23具有斜壁部26,斜壁部26设置在大致沿纵向设置的前近壁部24与后远壁部25之间,而且,通过以使斜壁部26倾斜的方式形成为台阶形,以在其位于远壁部25的末端横向扩开(参见图3、图9、图14)。在近壁部24中形成穿孔24a(形成在壳体上的第二穿孔),可以使充气器64穿过穿孔24a进入本体部18中。在壳体本体部18的外侧,设置下文将要描述的脱出阻挡件79,用于扣住充气器64仍从穿孔24a伸出的端部64e。另外,在斜壁部26中构成穿孔24a周缘部分的位置处,形成穿孔27(形成在壳体上的第三穿孔),以使脱出阻挡件79的锁钩82能通过,下文再描述锁钩82。如图8A、图9所示,穿孔27形成为翻转的大致T形,使位于近壁部24一侧的宽度加宽,包括允许锁钩82头部84通过的较宽部27a,以及只允许锁钩82颈部83通过的较窄部27b,从而使锁钩82头部84锁定于较窄部27b的周缘。另外,当布置脱出阻挡件79时,将锁钩82头部84的末端84a设计成从远壁部25内部与其压接触,因此,锁定于较窄部27b周缘上的锁钩82的头部84,被设计成在其末端84a处与远壁部25的内表面压接触。
底壁部29是这样的,作用为固定气囊85和充气器64的固定壁部,并包括穿孔29a(形成在壳体上的第一穿孔),穿孔29a允许在保持架69上设置的螺栓部75通过。在沿横向(充气器64的轴向)的两个位置处平行地设置穿孔29a,以分别与螺栓部75对应。另外,在基本沿螺栓部75伸出的方向,以向着内周侧(向充气器64侧)伸出的方式,在横向(充气器64的轴向)上偏离形成穿孔29a的位置处,在底壁部29上穿孔29a、29a之间形成支撑凸起30。此支撑凸起30是这样的,形成为截头锥形,并且通过使其基本平坦的末端部30a与充气器64的大直径部64a邻接,对充气器64进行支撑,在下文对大直径部64a进行描述。因此,当在车辆上安装时,利用平坦的末端部30a,使保持架69能保持充气器64。
如图5所示,安装件32是这样的,使其与本体部18分开,并包括密配合穿孔33,本体部18周壁部19的开口18a的周缘部以紧密方式从其中通过。另外,以从此处向前凸出的方式,沿密配合穿孔33周缘的大致整个周边设置扣紧部35,从而将扣紧部35扣紧在开口18a附近的本体部18外表面上,籍此,通过使此扣紧部35扣紧于周壁部19,使安装件32与本体部18形成一体。另外,以从前到后(或者纵向地)穿透安装件32的方式,在位于密配合穿孔33上侧附近的位置处,在安装件32中横向地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通孔37,各开口成大致矩形。这些通孔37是这样的,允许气囊盖54的组装片部58(下文中描述)通过,而且,通孔37分别设置在靠近锁爪部38并在纵向位置位于锁爪部38上面的位置处,使对应的组装片部58与锁爪部38组装。
在扣紧部35上位于本体部18的上壁部20和下壁部21附近的部分,以延伸的方式分别设置锁爪部38和锁定凸出40。锁爪部38是这样的,设置在上壁部20侧上,并且沿横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各锁爪部38从上壁部20向上伸出,并且在其末端向前折弯,从而在横截面上形成为大致L形,以将其插到组装片部58的锁孔部58a(稍后描述)中,从而锁住锁孔部58a的周缘。锁定凸出40是这样的,以设置在下壁部21侧上,并沿横向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各从下壁部21向下凸出。各锁定凸出40是这样的,使其穿过在气囊54的组装壁部59(下文描述)中形成的锁孔部59a,并通过扣紧件50使锁定凸出40与锁孔部59a组装,扣紧件50是与壳体17分开的元件。各锁定凸出40包括凸出部40a和插入孔40b,当组装时凸出部40a从组装壁部59向下伸出,而插入孔40b则以在纵向穿透凸出部40a的方式形成在凸出部40a中,使得扣紧件50的插入部52可以插入其中。
扣紧件50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包括:固定部51,设置成大致沿垂直方向延伸;以及梳齿状插入部52,以从固定部51的下缘侧向后延伸的方式纵向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下述方式沿横向平行地设置4个插入部52,使其与锁定凸出40分别对应。在固定部51中形成两个穿孔51a,允许保持架69的螺栓部75通过。另外,在从组装壁部59向下伸出的各锁定凸出40凸出部40a中形成插入孔40b,通过使插入部52插入到插入孔40b中,使得各插入部52设置成起到插销的作用,从而分别地,使扣紧件50防止锁定凸出40从锁孔部59a脱出。利用螺帽76和使保持架69与壳体17固定的螺栓部75,使扣紧件50与保持架69一起固定于壳体本体部18。
将安装件32的密配合穿孔33的左右侧,制成为起到固定部41的作用,通过固定部41使壳体17固定于膝板43。各固定部41是这样的,分别地,其后部侧朝上前部侧朝下,沿壳体开口18a的开口平面设置成倾斜的方式,而且各固定部41具有两个螺栓41a,以向前伸出的方式,沿着密配合穿孔33开口平面的垂直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膝板43由设置在壳体17右侧上的右板部44与设置在壳体17左侧上的左板部46组成。右板部44形成如大致三角形板状,在位于其左下端部附近的部分处,将右板部44固定于固定部41,以及,右板部44在其上端部和右端部具有安装在车身1侧上的安装部45(45A、45B)。在各安装部45中形成安装孔45a,通过安装孔45a将安装部45螺栓方式固定于车身1侧。左板部46形成如大致矩形板,大致沿纵向设置,以及,在位于其下端附近的部分将左板部46固定于固定部41,左板部46在其上下端部具有安装在车身1侧的安装部47(47A、47B)。在各安装部47中形成安装孔47a,通过安装孔47a将安装部47螺栓方式固定于车身1侧。与在固定部41中的情况一样,分别地,后部侧朝上前部侧朝下,将左板部44和右板部46各自沿壳体开口18a的开口平面设置成倾斜方式,并且左板部44和右板部46各自具有穿孔44a和46a,使在固定部41上形成的螺栓41a能从中穿过。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车身1侧上的支架4、4与仪表板加固件2相连接,将上安装部45A、47A安装在支架4、4上。另外,支架5、6分别与位于车身1侧未示出的中部加固条和前车身柱相连接,将下安装部45B、47B安装在支架5、6上(参见图4)。
气囊盖54由例如烯烃基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并使其盖住壳体17的后侧。另外,仪表板14由上板14a和下板14b组成,气囊盖54设置在仪表板14的下板14b侧上,以及,气囊盖54包括:门扉部55,设置在壳体17的开口18a附近;组装片部58和组装壁部59,通过上述部件使气囊盖54与壳体17相组装;以及,周缘部60,设置成位于门扉部55周缘的左右两侧和上侧上。
门扉部55形成得稍稍大于壳体17的开口18a,并且形成为盖住开口18a的大致矩形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门扉部55包括:薄的破裂预期部56,从后面看,破裂预期部56形成为大致H形;以及,铰接部57,分别沿着门扉部55的上缘和下缘设置,以便当在破裂预期部56处使门扉部55破裂而打开时,由铰接部57构成转动中心,从而使门扉部55分别向其上缘和下缘打开,薄的破裂预期部56和铰接部57沿着门扉部55的周界设置。
在门扉部55的左右两侧,以向车辆前方凹进的方式,使周缘部60比门扉部55的平面低,从而成为与下板14b向后的表面基本一致的平面,同时支撑下板14b位于门扉部55左右侧的部分(参见图3)。
组装片部58是这样的,设置成向前伸出,而且与壳体本体部18的上壁部20的外侧邻接,并且以与锁爪部38匹配的方式,在4个位置处沿横向设置,各组装片部58包括开口成大致矩形的锁孔部58a,以便在其中锁住锁爪部38。另外,各组装片部58的横向宽度,设定尺寸为允许组装片部58穿过安装件32中通孔37。
组装壁部59是这样的,设置成向前伸出,而且与壳体本体部18的下壁部21的外侧相邻接,并且包括4个各自开口成矩形的锁孔部59a,以便在其中分别锁住锁定凸出40。
如图3、图5所示,充气器64形成为圆筒形,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其轴向大致沿着横向延伸,以及,充气器64由大直径部64a和小直径部64b组成,使小直径部64b从大直径部64a的横向末端伸出。在小直径部64b中形成许多排气口64c,通过排气口64c排出膨胀气体。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小直径部64b布置在大直径部64a的左端。在大直径部64a的右端64e中形成接口部64d,将连接器66安装在接口部64d中,将连接器66与操作信号输入引线67相连接,输入引线67用于和气囊的触发电路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充气器64以这样的方式容纳在本体部18内,使其右端部64e从壳体本体部18的右壁部23伸出。
如图6、图7所示,保持架69包括:保持部70,由金属板形成为大致圆筒形,以将其设置在充气器64的外部;以及,两个螺栓部75、75,以向前凸出的方式设置在其上,从而大致与保持部70的轴向成直角。
保持部70形成为大致圆筒形,而其轴向大致沿横向延伸。以在车辆上安装时与充气器64的大直径部64a的外周面邻接的方式,分别地,在保持部70中位于充气器64后侧的部分上,在与沿横向的螺栓部75相对应的两个位置处,形成邻接部71。在纵向横截面(与保持部70的轴向垂直的横截面)看,各邻接部71包括两个邻接支撑部72,在保持部70朝向螺栓部75的后侧上的位置处,沿保持部70的周向大致垂直地布置(参见图2、图19A、图19B)。各邻接支撑部72是这样的,使其通过向充气器64侧(向内周侧)弯曲该保持部70而形成,以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保持部70的周向所取界面看,邻接支撑部72形成为大致半圆弧形,从而使其末端面72a与大直径部64a的外周面相邻接。另外,在保持部70中位于充气器64前侧的位置上,而且在其螺栓部75、75之间的位置处,形成作为开口的通孔70a,将通孔70a打开成大致椭圆形,以其长轴方向沿横向延伸,当在车辆上安装时,通孔70a允许在壳体本体部18的底壁部29上形成的支撑凸出30通过。
另外,以径向向内凸出的方式,将凸出部73形成在位于保持部70左端附近的位置处,以在其中插入充气器64时,使充气器64在插入方向的末端处定位(参见图3)。此凸出部73是这样的,使其与充气器64的大直径部64a位于小直径部64b侧的末端面64f邻接,以限制末端面64f向左移动,从而将小直径部64b(排气口64c)定位在保持架69内。
此外,在保持部70中,使右端处的部分起到插入口70b的作用,插入口70b使充气器64能插入到保持部70中。另外,在保持部70右端处构成插入口70b周缘的部分上,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锁爪部74,使得当保持架69容纳在气囊85中时,锁爪部74从在气囊85中形成的充气器插入口切口88伸出,以使锁爪部74锁定在插入口切口88的周缘处。锁爪部74是这样的,在完成气囊85的折叠时从插入口切口88伸出,并且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为,在锁爪部74投影到沿保持部70轴向的直交方向所取的横截面(插入口切口88的开口平面)上时,与螺栓部75相对于一点对称,或者,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当在车辆上安装时,位于保持部70后端附近的位置,如图3、图8A。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锁爪部74形成为L形,并包括:近侧部74a,从保持部70向后伸出;以及钩片部74b,从近侧部74a的末端开始折弯,使其成为指向上的方式(参见图7、图8A)。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在装配操作期间,将带有保持架69容纳在其中的气囊85折叠起来,在将气囊85容纳于壳体17中之后,经由在壳体本体部18中形成的穿孔24a,从插入口切口88将充气器64插入到气囊85中,从而将充气器64插进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中,而且,在这种配置中,设置锁爪部74,以避免容纳在气囊85内的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相对插入口切口88的位置发生偏移。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锁爪部74设置在,当使锁爪部投影到沿保持部70轴向的直交方向所取的横截面上时,锁爪部74位于与螺栓部75相对一点对称的位置处,当折叠的气囊85容纳在壳体本体部18内时,使插入口切口88的前端88a侧和后端88c侧分别在锁爪部74侧和螺栓部75侧上受到约束,如图8A所示,从而,可以使保持部70相对插入口切口88的位置稳定。
脱出阻挡件79设置在位于保持架64右端的壳体17外侧位置处,当排出膨胀气体时,脱出阻挡件79阻止充气器64从壳体17脱出。脱出阻挡件79是这样的,从顶部观看时,使其形成为大致L形,如图9至图12所示,并且包括:扣板部81,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以扣紧充气器64的端部64e;锁钩82,形成在扣板部81的远端(后侧端);以及固定部80,布置在扣板部81的近端(前侧端)处。
扣板部81是这样的,将其设置成以这样的方式沿纵向延伸,在位于壳体本体部18的右壁部23的近壁部24右侧(充气器端部64e的右侧)的位置处,与充气器64的轴向大致成直角,并且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其纵向在车辆的纵向(螺栓部75伸出的方向)延伸。在扣板部81的中心附近,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开口81a,以使从充气器端部64e的端面64g凸出的接口部64d能从此处伸出。此开口81a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其长轴方向大致沿纵向延伸,并且构造为,扣紧位于接口部64d周缘上充气器端部64e端面64g上的位置(参见图13)。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开口81a的垂直开口宽度尺寸设定为小于大直径部64a的外径尺寸。另外,在扣板部81的垂直缘部上,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凸缘部81b、81b,使其向壳体本体部18侧伸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0、图15所示,以这样的方式将凸缘部81b、81b设置成倾斜的样式,使其向壳体本体部18侧扩开,以分别布置在伸出壳体本体部18的充气器64端部64e的上侧和下侧附近,从而在排出膨胀气体时抑制充气器64的垂直移动。
固定部80在横向上从扣板部81的前端伸出,并且布置在壳体本体部18的底壁部29的外侧(前侧)上。在固定部80中设置穿孔80a,作为大致沿横向设置的长孔,用于使保持架69的右螺栓部75R能穿过其中。当将螺帽76紧固到保持架69中的螺栓部75(75R)上时,将固定部80与保持架69紧固在一起,从而固定于壳体本体部18。在本实施方式的脱出阻挡件79中,当在壳体本体部18上进行安装时,因为螺栓部75R设计成在锁钩82已经锁在右壁部23上之后再穿过穿孔80a,所以,为了改善在安装充气器时的可操作性,将穿孔80a形成为沿横向延伸的长孔。
扣紧部81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设置成大致沿车辆纵向延伸的纵向(螺栓部75伸出的方向)与充气器64的轴向相垂直。在扣紧部81的中心附近形成开口81a,使充气器64的接口部64d能从中伸出。此开口81a形成为椭圆形,其长轴方向大致沿车辆纵向延伸,并且,将开口81a的垂直开口宽度设定为小于大直径部64a的外径尺寸,以便能够通过其周缘部而扣住充气器64端部64e的端面。另外,在扣紧部81的上下缘部,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凸缘部81b、81b,使其向壳体本体部18侧伸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以这样的方式将凸缘部81b、81b设置成倾斜的样式,使其向壳体本体部18侧扩开,以布置在伸出壳体本体部18的充气器64端部64e的上侧和下侧附近,从而在排出膨胀气体时抑制充气器64的垂直移动。
以这样的方式形成锁钩82,使其从扣紧部81垂直中心附近向后伸出,以及,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锁钩82形成为在纵向延伸,而在横截面看,则弯折弯成大致Z形。锁钩82包括:颈部83,就其垂直宽度尺寸而言,颈部83较窄,并设置在锁钩82的近侧;以及,头部84,就垂直宽度尺寸而言,使头部84比颈部83更宽,并且设置在颈部的远端侧。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锁钩82在颈部83的区域向壳体本体部18的内部(向左)折弯,之后,再向壳体的外部(向右)折弯,以使头部84的末端84a指向右,从而使颈部82在截面上形成为大致Z形。另外,将锁钩82从在壳体本体部18的右壁部23中形成的穿孔27插入,以及,如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在头部84的末端84a处,使锁钩82与右壁部23的内表面邻接,使得颈部83插在穿孔27的较窄部27b中。在壳体本体部18中的穿孔27是这样的,使其形成在位于使充气器能够通过的穿孔24a周缘上斜壁部26的位置处,并且形成为近壁部24侧较宽的翻转T形,穿孔27包括具有的开口宽度尺寸能通过锁钩82头部84的较宽部27a,以及具有的开口宽度尺寸只能通过锁钩82颈部83的较窄部27b,从而以这样的方式在头部84处被锁定在较窄部27b的周缘上,以使与远壁部25的内表面相邻接的头部84不会脱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中的双虚点线所示,在紧固螺帽76之前,将锁钩82设置成这样的方式,使得末端84a与远壁部25的内表面邻接,当将螺帽76紧固到螺栓部75R上时,使锁钩82以这样的方式锁定在壳体本体部18上,使得从向壳体的外部折弯(向右)的颈部83的头部84侧部分到头部84的部分,这样弯折的部分,向本体部18的内周侧(向左)挠曲,使得头部84的末端84a与右壁部23的内表面保持压接触,从而可以减小异常噪声的产生,否则,当车辆运行时,通过头部84撞击右壁部23造成的振动将引发异常噪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气囊85是这样的,由聚酯或聚酰胺线制成的柔性织造织物形成,以及,当完成其膨胀时,气囊85展开成大致矩形板状,如图1、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这样,气囊85具有的横向宽度尺寸足以保护驾驶员MD的两个膝部KL、KR。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85由当气囊85完成其膨胀时位于乘员MD侧的乘员侧壁部85a和位于构成车身一部分的柱罩13侧的车身侧壁部85b组成,并且,气囊85形成为扁平气囊,其中各壁部85a、85b的外形彼此大致相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6、图17所示,气囊85包括:安装部86,当气囊85完成其膨胀时,安装部86布置在壳体本体部18内;以及保护膨胀部91,当气囊85完成其膨胀时,保护膨胀部91从本体部18的开口18a向后伸出,以保护驾驶员MD的膝部KL、KR。
如图16所示,在车身侧壁部85b上安装部86所在位置中,形成两个穿孔87、87、插入口切口88、以及通孔89,插入口切口88形成为狭缝形状,允许插入充气器。穿孔87、87分别使保持架69上的螺栓部75可以通过。插入口切口88是这样的,当将气囊85展平成单个单元时,使插入口切口88形成为横向延伸的直线(参见图16);而当将气囊85折叠之后安装在车辆上时,则插入口切口88形成为大致沿纵向延伸,如图8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方式形成插入口切口88,使得其长度尺寸L1大于充气器64的大直径部64a的外径尺寸D1(参见图3)。另外,以这种方式形成插入口切口88,使得保持架69容纳其中的气囊85,在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保持架69上的锁爪部74能从右端(安装在车辆上时为前端)88a伸出。也就是说,使得保持架69容纳其中的气囊85被展平时,保持部70的端部(插入口70b)设置在插入口切口88的左端(当安装在车辆上时为后端)88c(参见图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与切口88连通的方式,在插入口切口88中心附近形成小直径的通孔88b。考虑到使充气器64的插入工作更加容易而形成此通孔88b。通孔89用于允许在壳体本体部18的底壁部29上形成的支撑凸出30通过,并且以这种方式形成在通孔87、87之间,使其开口成大致椭圆形,长轴方向大致沿横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85中,以大致沿横向延伸的方式,在气囊85内设置两个束部93、94。设置束部93以将气囊85分成安装部86和保护膨胀部91,而设置束部94以将保护膨胀部91的区域分成上部和下部。在束部93、94中分别形成多个通气孔93a、94a,其使膨胀气体能够通过。
下面,描述组成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的气囊组装件SA。首先,将在其中安装了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的气囊85折叠。具体而言,首先,如图18A、图18B所示,气囊85展平成乘员侧壁部85a与车身侧壁部85b彼此叠放的方式,通过将上缘卷起到车身侧壁部85b侧,将气囊85折叠成卷而形成横向折叠,以减小纵向宽度尺寸。之后,如图18B、图18C所示,将已经被如此折叠成卷的气囊,以下述方式进行折叠,使得其左侧部和右侧部折叠到车身侧壁部85b侧上而形成纵向折叠,以减小横向宽度尺寸。然后,如图18C、18D所示,当将构成保持架69的前侧的部分折叠到乘员侧壁部85a侧上时,即可以完成气囊的折叠。此时,设置在保持部70上的锁爪部74,从插入口切口88的前端(右端)伸出,以剩下锁爪部74被锁定于插入口切口88的周缘(参见图18A至18D)。之后,用可断裂的缠绕材料缠绕折叠的气囊85,缠绕材料未示出,用于避免气囊的折叠散开。此时,螺栓部75仍从缠绕材料伸出,并且在缠绕材料中仍露出插入口切口88和通孔89。
在此之后,如图8B所示,将折叠的气囊85以这样的方式容纳到壳体17中,使得螺栓部75从穿孔29a伸出。此时,形成在壳体底壁部29上的支撑突出30,在穿过气囊85中的通孔89和保持架69中的通孔70a之后,布置成凸出到保持架69的内周侧(参见图8B)。之后,在使充气器64穿过在壳体17右壁部23中形成的穿孔24a之后,通过插入口切口88,将充气器64从排气口64c侧插入到气囊85中(进入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中)(参见图19A)。此时,持续插入充气器64,直至大直径部64a的末端面64f与在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上形成的凸出部73邻接为止。
然后,组装气囊盖54与壳体17。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气囊盖54的组装片部58分别插入壳体17中的通孔37,使得锁爪部38分别插入在组装片部58中形成的锁孔部58a,从而使其锁定在锁孔部58a的周缘上。其后,使锁定凸出40分别插入在组装壁部59中形成的锁孔部59a。接着,将脱出阻挡件79安装到壳体17。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锁钩82的头部84插入在壳体17右壁部23中形成的穿孔27的较宽部27a,以及,通过将颈部83穿过较窄部27b,使得头部84锁定在穿孔27的周缘上。接着,通过围绕作为转动中心的颈部83的附近,转动方式移动固定部80侧,使右螺栓部75R穿过在固定部80中的穿孔80a,使得脱出阻挡件79布置在壳体17的外侧。此时,锁钩82的头部84形成为这种方式,使得末端84a与右壁部23(远壁部25)的内表面邻接。另外,当将螺帽76紧固到螺栓部75上时,对于向壳体外部折弯(向右)的颈部83的头部84侧部分到头部84的部分,这样弯折的部分向本体部18的内周侧挠曲(向左),以这样的方式使锁钩82的头部84在其末端84a处与右壁部23的内表面压接触。
其后,以这样的方式布置扣紧件50,使得插入部52从壳体17的前侧分别插进锁定凸出40(从组装壁部59凸出)的插入孔40b中;并使得螺栓部75分别穿过在固定部51中的穿孔51a。在此之后,以这样的方式,布置组成膝板43的右板部44和左板部46,使得螺栓41a分别穿过穿孔44a、46a。之后,当将螺帽42、76分别紧固到螺栓部75和螺栓部41a上时,可以装配成气囊组装件SA。
在螺帽76的紧固工作期间,在脱出阻挡件79的锁钩82中,主要是包括从颈部83的头部84侧部分83a到头部84的部分,向本体部18的内表面(左侧)挠曲,以及,头部84的末端84a设置成这样的方式,以使其和位于穿孔27的周缘上的远壁部25的内表面压接触。另外,如图19A、图19B所示,当紧固螺帽76时,保持架69使在充气器64外部设置的保持部70向底壁部29侧移动。即,出现这样的状态,比较而言,在底壁部29上形成的支撑凸出30,向后推充气器64,其末端部30a与充气器64的外周面邻接。于是,使充气器64与在保持部70上形成的邻接部71的各邻接支撑部72的末端面72a相邻接,籍此,通过在充气器64的后侧上设置的四个邻接支撑部72的末端面72a,以及在充气器64的前侧上设置的单个支撑凸出30的末端面30a,对充气器64加以保持,从而充气器64被保持架69约束。应当注意到,尽管在图19A、图19B中被省略,但扣紧件50的固定部51和脱出阻挡件79的固定部80都置于壳体底壁部29与螺帽76之间。
然后,利用支架4、5、6,将如前所述装配好的气囊组装件SA,牢固地安装在车身1侧,同时,将连接有引线67的连接器66连接到充气器64的接口部64d,接口部64d暴露于脱出阻挡件79扣紧部81中的开口81a。其后,当安装仪表板14和下盖15(参见图1、图2)后,气囊装置S于车辆上安装完毕。
在气囊装置S安装于车辆上之后,当经由引线67将操作信号输入到充气器64中时,从充气器64的排气口64c排出膨胀气体,然后,允许膨胀气体流进气囊85中。接着,使气囊85膨胀以使未示出的缠绕材料断裂,压迫气囊盖54的门扉部55,以在断裂预期部56处使门扉部55打开。在此之后,门扉部55围绕作为转动中心的铰接部57垂直方式打开,从而使气囊85展开并膨胀,如图1、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当将充气器64和气囊85固定至壳体17时,保持架69上从气囊85伸出的螺栓部75,从作为壳体17固定壁部的底壁部29伸出,其后,当在螺栓部75上紧固螺帽76时,使在充气器64外部设置的保持部70向底壁部29侧移动,从而,在保持部70上形成的邻接部71的邻接支撑部72与在底壁部29上形成的支撑凸出30之间保持并约束充气器64。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随着紧固螺帽76以将气囊85和保持架69固定于壳体17的底壁部29,同时通过保持架69也能约束充气器64,籍此,可以省去在常规实例中必须的卡固工作。结果,可以减少装配气囊装置S所需要的工时。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允许通过保持架69约束充气器64,同时避免进行卡固操作的要求,从而能减少装配工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随着使保持架69固定至壳体17,同时也通过保持架69约束充气器64。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如以上所述,将气囊装置S设计成,在将其中只容纳保持架69并且折叠起来的气囊85容纳在壳体17中之后,通过在气囊85中的插入口切口88,将充气器64插入到保持架69中,装配气囊装置S,因此,将其中结合有保持架69的气囊85与壳体17装配起来作为组装件,因而,可在不同的场所,完成仅将充气器64装配到气囊85和保持架69组装件的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在与保持部70的轴向直交的方向所取的横截面看,在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上形成的邻接部71的邻接支撑部72,分别布置在与螺栓部75对应的两个位置处。由此,在与保持部70的轴向直交的方向所取的横截面看,通过在充气器后侧上沿周向设置的两个邻接支撑部72、72和在充气器64前侧上设置的支撑凸出30,对充气器64进行约束,籍此,因为可以在沿周向分布的三个点处支撑充气器64,所以,通过保持架69能更稳定地约束充气器64。应当注意到,在不考虑上述优点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以下的配置,其中,在与保持部70的轴向直交的方向所取的横截面看,只在一个位置设置邻接支撑部,从而在沿保持部70周向的两点处支撑充气器。另外,与之不同,也可以采用在周向上设置两个支撑凸出的配置,从而通过两个支撑凸出和单个邻接支撑部约束充气器。即使在采用这种配置的情况下,因为在沿周向分布的三个点处支撑充气器,所以,能通过保持架稳定地约束充气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保持架69的螺栓部75设置在沿保持部70轴向分布的两个位置处,而支撑凸出30形成在壳体底壁部29上,位于分别使螺栓部75能通过的穿孔29a、29a之间。由此,当装配气囊组装件SA时,将只带有保持架69容纳在其中的气囊85折叠起来容纳于壳体17中,在此情况下,保持架69具有两个穿过气囊85的螺栓部75、75,使保持架69稳定其相对气囊85的位置,籍此,使螺栓部75伸出底壁部29的工作可以更为容易。当然,在不考虑该优点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以下配置,其中,仅在一个位置设置螺栓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在气囊85中设置通孔89,通孔89允许在壳体底壁部29上形成的支撑凸出30通过。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因为使支撑凸出30与充气器64的外周面相邻接,而其间不存在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所以,支撑凸出30不受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老化的影响,从而能使螺帽76的紧固力稳定,籍此,通过保持架69能稳定地约束充气器64。当然,在不考虑此优点时,也可以采用一种配置,其中,不在气囊85上形成通孔89,从而使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仍介于支撑凸出30和充气器64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设定间隙H0,使其大于等于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的厚度尺寸t1,使得紧固螺帽76时,不会将气囊85紧固在壳体底壁部29与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之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壳体底壁部29与保持部70之间的间隙H0,设定为大于基层织物的厚度尺寸t1,因而,当紧固螺帽76时,在气囊85与壳体底壁部29(或者保持部70)之间形成间隙H1(参见图3)。优选这种配置以保持螺帽76的紧固力,而尽可能不受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的老化的影响。应当注意到,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紧固螺帽76时,在气囊85与壳体底壁部29(或者保持部70)之间形成间隙H1,但也可以采用一种配置,其中,将壳体底壁部29与保持部70之间的间隙H0设定为基本等于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的厚度尺寸t1,从而不在气囊85与壳体底壁部29(或者保持部70)之间形成间隙。于是,在这种配置中,在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上构成螺栓部75周缘的位置处,通过保持架69约束气囊85,从而将气囊85固定于壳体本体部18。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气囊装置S中,即使排出膨胀气体时,充气器64倾向于使其接入连接器66的端部64e以这样一种方式移动,即使得端部64e伸出穿孔24a,通过设置成与充气器64的轴向大致成直角的脱出阻挡件79的扣板部81,扣紧充气器64的端部64e。因为在扣板部81前侧通过螺栓部75将扣板部81与保持架69一起紧固于壳体底壁部29,同时,通过在扣板部81后侧的锁钩82的头部84,将扣板部81锁定在壳体右壁部23中穿孔27的周缘上,不仅限制扣板部81向右移动,而且也限制其向左移动。由此,通过扣板部81抑制充气器64向右移动(向右的轴向移动)。结果,如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即使如此构造充气器64,在其外周面上进行保持的同时通过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约束充气器64,但也能约束固定充气器64,使其不会在排出膨胀气体时沿其轴向移动而伸出壳体17。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即使排出气体时也能稳固地约束充气器6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气囊装置S中,因为这样配置脱出阻挡件79,由锁定在穿孔27周缘上的锁钩82与固定于壳体17的固定部80,使脱出阻挡件79固定于壳体17,其中,在将螺帽76紧固到保持架69的螺栓部75R上时,固定部80和保持架69一起被紧固,所以,在完成螺帽76的紧固工作将保持架69固定于壳体17的同时,也能将脱出阻挡件79固定于壳体17,从而能减少用于装配气囊装置的工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通过将锁钩82穿过穿孔27,使脱出阻挡件79的锁钩82锁定在穿孔27的周缘上,使得头部84的末端84a从壳体17的内周侧与位于穿孔27周缘上的远壁部25压接触。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因为在远壁部25位于穿孔27周缘上的位置处,在壳体17内表面上,对锁钩82的末端84a支撑,可以尽可能地阻止扣板部81沿充气器64轴向移动。另外,因为锁钩82头部84的末端84a,与位于穿孔27的周缘部上的远壁部25处于压接触,所以,可以减少异常噪声的产生,否则在车辆运行时通过锁钩82与壳体17撞击振动会引发异常噪声。
应当注意到,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描述了一种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其中,在将其内部只容纳有保持架69的气囊85折叠起来容纳于壳体17内部之后,通过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约束充气器64,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气囊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这样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其中,通过保持架保持充气器而不用通过在预定位置进行卡固的其他支撑,然后,将保持架和充气器容纳在气囊中,接着,折叠气囊,其后,再将折叠好的气囊容纳在壳体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因为当完成气囊85的折叠时,在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上形成的锁爪部74从在气囊85中的插入口切口88伸出,使其锁定在插入口切口88的周缘,所以,当气囊85容纳在壳体17中时,通过锁定在插入口切口88周缘处的锁爪部74,可以避免保持部70相对插入口切口88的位置发生偏移(参见图8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如图8A、图8B所示,因为在保持部70中充气器插入口70b的中心与插入口切口88的中心轴(通孔88b)基本一致,所以,当将折叠的气囊85容纳于壳体17中时,在使充气器64穿过壳体17中的穿孔24a之后,当从在气囊85中的插入口切口88将充气器64插入时,可以将充气器64插入保持部70的内部。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可在折叠的气囊85已经容纳在壳体17中之后,在壳体17上安装充气器64,从而提供了在安装充气器64时的良好可操作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将锁爪部74设置在前端,使得当以螺栓部75从其中伸出这样的方式将保持架69容纳在气囊85中时,在锁爪部74投影到插入口切口88的开口平面上(与保持部70的轴向直交的方向所取的横截面),在此状态下,相对于作为点对称中心的插入口切口88的开口中心(通孔88b),锁爪部74与螺栓部75大致对称。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S中,因为通过锁爪部74与螺栓部75,分别在相对于作为点对称中心的通孔88b中心彼此对称的插入口切口88前后两个位置处,对气囊85中的插入口切口88进行约束,即使当插入充气器64时,充气器64撞击插入口切口88的周缘,也难以使插入口切口88的周缘偏移,从而可以使插入口切口88的开口中心与保持部70的充气器插入口70b彼此一致,因而,充气器64可以更顺畅地插入保持部70的内部。当然,在不考虑此优点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配置,其中,将锁爪部设置在位于插入口切口上缘或下缘的位置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在气囊85中设置通孔89,使在壳体底壁部29上形成的支撑凸出30能通过。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中,因为使支撑凸出30与充气器64的外周直接邻接,其间不存在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所以,支撑凸出30不受构成气囊85的基层织物老化的影响,从而能使螺帽76的紧固力稳定,从而可由保持架69稳定地约束充气器64。应当注意到,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S的情况下,当紧固螺帽76时,尽管没有在壳体底壁部29与保持架69的固定部70之间对气囊85进行紧固,但在保持架69的保持部70位于螺栓部75周缘的位置处,通过保持架69约束气囊85,从而使气囊85固定于壳体本体部1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尽管气囊85中的插入口切口88形成为狭缝形状,但插入口88的形状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因此,也可以将插入口切口设置成开口成圆形以能插入充气器的孔。在插入口切口88形成为如本实施方式的狭缝形状的情况下,可以改善生产时的可操作性,以及,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S的情况一样,在插入口切口88设置在沿气囊85展开方向延伸的方向的情况下,因为,在气囊85展开时在插入口切口88附近形成的张力,作用在使插入口切口88闭合的方向上,增强了密封性,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插入口切口88形成为狭缝形状。但插入口切口88并不局限于狭缝形。优选的是,将插入口切口设置成使其沿展开气囊的方向延伸。
Claims (17)
1.一种气囊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折叠的气囊;用于向所述气囊供给气体的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以及,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以及,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所述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所述保持部的轴向相垂直伸出的螺栓部,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保持架容纳在折叠状态的所述气囊中,使得所述螺栓部从所述气囊伸出;
将所述气囊容纳到所述壳体中;
将所述螺栓部穿过在所述壳体的固定壁部上形成的第一穿孔;以及
将螺帽紧固到所述螺栓部上,以将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其中,随着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基本上同时,由所述保持架约束所述充气器,
其中,于所述充气器轴向上偏离所述壳体的第一穿孔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壁部上,形成向着所述充气器伸出的支撑凸出,以及
当紧固所述螺帽时,在通过紧固所述螺帽而使所述保持部向所述固定壁部移动时,通过对在所述保持部中形成的邻接部与所述支撑凸出之间的所述充气器部分进行卡固,将所述充气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装配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折叠所述气囊,使所述保持架的所述保持部容纳在所述气囊中,同时锁爪部在所述保持部的轴向末端伸出;
将所述气囊容纳于所述壳体;
将所述锁爪部锁定于插入孔的周缘,从而使所述保持部的充气器插入口的中心轴与所述气囊的插入孔中心轴基本一致;以及
穿过所述壳体中的第二穿孔,将所述充气器从所述气囊的所述插入孔插入所述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装配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脱出阻挡件,所述脱出阻挡件具有扣板部、在所述扣板部上形成的锁钩、以及从所述扣板部延续的固定部;
将所述锁钩插到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的第三穿孔中;以及
通过将所述螺帽紧固到所述螺栓上,将所述固定部扣紧于所述壳体,使得所述扣板部扣紧所述充气器的末端。
4.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充气器,用于向所述气囊提供气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其中容纳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以及
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所述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所述保持部的轴向相垂直伸出的螺栓部;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保持架容纳在折叠状态的气囊中,使所述螺栓部从所述气囊伸出;
将其中具有所述保持架的所述气囊容纳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螺栓部穿过在所述壳体的固定壁部上形成的第一穿孔,以及
将螺帽紧固于所述螺栓部,以将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其中随着将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基本上同时,由所述保持架约束所述充气器;以及
其中,于所述充气器轴向上偏离所述壳体的第一穿孔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壁部上,形成向着所述充气器伸出的支撑凸出,以及
当紧固所述螺帽时,在通过紧固所述螺帽而使所述保持部向所述固定壁部移动时,通过对在所述保持部中形成的邻接部与所述支撑凸出之间的所述充气器部分进行卡固,将所述充气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垂直于所述保持部轴向的横截面中,沿所述保持部的周边,形成一对所述邻接部,使得所述邻接部与所述螺栓部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沿所述保持部的所述轴向设置一对所述螺栓部,以及
所述支撑凸出设置为位于所述固定壁部上的一对所述壳体第一穿孔之间。
7.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充气器,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用于向所述气囊提供气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其中容纳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以及
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所述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所述保持部的轴向相垂直伸出的螺栓部;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保持架容纳在折叠状态的气囊中,使所述螺栓部从所述气囊伸出;
将其中具有所述保持架的所述气囊容纳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螺栓部穿过在所述壳体的固定壁部上形成的第一穿孔,以及
将螺帽紧固于所述螺栓部,以将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其中随着将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基本上同时,由所述保持架约束所述充气器;
其中,于所述充气器轴向上偏离所述壳体的第一穿孔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壁部上,形成向着所述充气器伸出的支撑凸出,以及
当紧固所述螺帽时,在通过紧固所述螺帽而使所述保持部向所述固定壁部移动时,通过对在所述保持部中形成的邻接部与所述支撑凸出之间的所述充气器部分进行卡固,将所述充气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
其中,提供脱出阻挡件,所述脱出阻挡件具有扣板部、形成在所述扣板部上的锁钩、以及从所述扣板部延续的固定部;以及
其中所述锁钩插到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的第三穿孔中,以及
通过将螺帽紧固于所述螺栓部,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壳体,使得所述扣板部扣紧所述充气器的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脱出阻挡件由金属板形成,以及
其中,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第二穿孔,所述充气器插入所述壳体的第二穿孔中,所述壳体的第三穿孔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穿孔附近,使得所述锁钩在所述壳体内表面上与壁部压接触。
9.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充气器,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用于向所述气囊提供气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其中容纳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以及
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所述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所述保持部的轴向相垂直伸出的螺栓部;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保持架容纳在折叠状态的气囊中,使所述螺栓部从所述气囊伸出;
其中装有所述保持架的所述气囊容纳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螺栓部穿过在所述壳体的固定壁部上形成的第一穿孔,以及
将螺帽紧固于所述螺栓部,以将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其中随着将所述保持架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基本上同时,由所述保持架约束所述充气器;以及
其中,于所述充气器轴向上偏离所述壳体的第一穿孔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壁部上,形成向着所述充气器伸出的支撑凸出,以及
当紧固所述螺帽时,在通过紧固所述螺帽而使所述保持部向所述固定壁部移动时,通过对在所述保持部中形成的邻接部与所述支撑凸出之间的所述充气器部分进行卡固,将所述充气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
其中,折叠所述气囊,使所述保持架的所述保持部容纳在所述气囊中,同时锁爪部在所述保持部的轴向末端伸出;
将所述气囊容纳于所述壳体;
将所述锁爪部锁定于插入孔的周缘,从而使所述保持部的充气器插入口的中心轴与所述气囊的插入孔中心轴基本一致;以及
穿过所述壳体中的第二穿孔,从所述气囊的所述插入孔,将所述充气器插入所述气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所述保持架容纳于所述气囊中的状态下,当所述锁爪部与所述螺栓部投影到垂直于所述充气器轴向的共同平面时,将所述锁爪部设置在这样的位置,该位置围绕作为点对称中心的所述插入孔中心与所述螺栓部大致对称。
11.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用于向所述气囊供给气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以及
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所述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所述保持部的轴向相垂直伸出的螺栓部;
其特征在于,
其中,将所述充气器和所述保持架容纳在所述气囊中,使得所述螺栓部从所述气囊伸出,并且穿过所述壳体的固定壁部上的第一穿孔,
将螺帽紧固到所述螺栓部上,以将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
于所述充气器轴向上偏离所述壳体的第一穿孔的位置,在所述固定壁部上,形成向所述充气器凸出的支撑凸出,以及
其中,当通过紧固所述螺帽使所述保持部向所述固定壁部移动时,
在对所述保持部的邻接部与所述支撑凸出之间的所述充气器部分进行卡固的同时,使所述充气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垂直于所述保持部轴向的横截面中,沿所述保持部的周边,形成一对所述邻接部,使得所述邻接部与所述螺栓部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沿所述保持部的所述轴向设置一对所述螺栓部,以及
将所述支撑凸出设置成位于所述固定壁部上的一对所述壳体第一穿孔之间。
14.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具有:设置在其第一端的排气口,用于向所述气囊供给气体;以及安装在其第二端的连接器,通过引线与气囊的触发电路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充气器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使得在保持架上设置的螺栓部穿过所述壳体的固定壁部,以及,所述充气器的所述第二端从所述壳体中形成的第二穿孔伸出,然后,当将螺帽紧固到所述螺栓部上时,由所述保持架将所述充气器固定于所述壳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以及
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上的脱出阻挡件,用于扣紧所述充气器伸出所述壳体的第二穿孔的所述第一端,以阻止所述充气器从所述壳体脱出,所述脱出阻挡件包括:
扣板部,垂直于所述充气器的轴向延伸,用于扣紧所述充气器的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扣板部包括开口,通过该开口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充气器相连接,以及
固定部,从所述扣板部开始沿所述充气器的轴向连续延伸,当将所述螺帽紧固到所述螺栓部时,所述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壳体;以及
锁钩,设置在所述扣板部上,用于锁定在所述壳体上,以限制所述扣板部在所述充气器轴向上的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脱出阻挡件由金属板制成,以及
其中,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三穿孔,所述锁钩插入所述壳体的第三穿孔中,所述壳体的第三穿孔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穿孔附近,使得所述锁钩在所述壳体内表面上与壁部压接触。
16.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折叠的气囊;
大致圆筒形的充气器,用于向所述气囊供给气体;
金属板制成的壳体,在其中容纳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以及
金属板制成的保持架,包括在其中设置所述充气器的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以及与所述保持部的轴向相垂直伸出的螺栓部;
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容纳有所述保持架的状态下折叠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气囊上的插入孔和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穿孔而插入充气器,以及
其中,当所述气囊容纳在所述壳体中时,使在所述保持部的轴向末端伸出的锁爪部锁定在所述气囊的所述插入孔的周缘,从而使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充气器插入口的中心轴与所述插入孔的中心轴基本一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所述保持架容纳于所述气囊中的状态下,当使所述锁爪部与所述螺栓部投影到垂直于所述充气器轴向的共同平面时,所述锁爪部设置在这样的位置,该位置围绕作为点对称中心的所述插入孔中心与所述螺栓部大致对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45650 | 2005-05-18 | ||
JP2005145643 | 2005-05-18 | ||
JP2005145661 | 2005-05-18 | ||
JP2005145643A JP4466470B2 (ja) | 2005-05-18 | 2005-05-18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5047A CN1865047A (zh) | 2006-11-22 |
CN100460251C true CN100460251C (zh) | 2009-02-11 |
Family
ID=3742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782540A Active CN100460251C (zh) | 2005-05-18 | 2006-05-18 | 气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466470B2 (zh) |
CN (1) | CN100460251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0352A (zh) * | 2015-09-30 | 2017-04-12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62043A (ja) * | 2010-02-09 | 2011-08-25 | Toyoda Gosei Co Ltd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5541254B2 (ja) * | 2011-09-29 | 2014-07-09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6167953B2 (ja) * | 2014-03-19 | 2017-07-26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6150220B2 (ja) * | 2014-05-27 | 2017-06-21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組付体の組付方法 |
CN104842479A (zh) * | 2015-05-15 | 2015-08-19 | 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发动机绝热层制造的橡胶气囊 |
JP6507392B2 (ja) * | 2016-11-01 | 2019-05-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乗員保護装置 |
JP6699613B2 (ja) * | 2017-03-30 | 2020-05-27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10814820B2 (en) * | 2017-12-28 | 2020-10-27 | Toyoda Gosei Co., Ltd. | Airbag device |
CN108639468A (zh) * | 2018-05-31 | 2018-10-12 | 青岛东平骏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装整形气囊 |
CN114834385A (zh) * | 2021-02-02 | 2022-08-02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37651A (ja) * | 2001-05-21 | 2002-11-27 | Toyoda Gosei Co Ltd |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CN1437538A (zh) * | 2000-07-07 | 2003-08-20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保护膝用安全气囊装置 |
US20040124617A1 (en) * | 2002-12-25 | 2004-07-01 | Toshihiro Morita |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
US20040164527A1 (en) * | 2002-12-27 | 2004-08-26 | Atsushi Nagata | Knee-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
US20040207183A1 (en) * | 2003-03-19 | 2004-10-21 | Atsushi Nagata | Knee-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
CN1547536A (zh) * | 2001-12-06 | 2004-11-17 | ������������ʽ���� | 膝盖保护用气囊装置 |
-
2005
- 2005-05-18 JP JP2005145643A patent/JP4466470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5-18 CN CNB2006100782540A patent/CN100460251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7538A (zh) * | 2000-07-07 | 2003-08-20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保护膝用安全气囊装置 |
JP2002337651A (ja) * | 2001-05-21 | 2002-11-27 | Toyoda Gosei Co Ltd |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CN1547536A (zh) * | 2001-12-06 | 2004-11-17 | ������������ʽ���� | 膝盖保护用气囊装置 |
US20040124617A1 (en) * | 2002-12-25 | 2004-07-01 | Toshihiro Morita |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
US20040164527A1 (en) * | 2002-12-27 | 2004-08-26 | Atsushi Nagata | Knee-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
US20040207183A1 (en) * | 2003-03-19 | 2004-10-21 | Atsushi Nagata | Knee-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0352A (zh) * | 2015-09-30 | 2017-04-12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
CN106560352B (zh) * | 2015-09-30 | 2019-04-16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膝部保护气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321331A (ja) | 2006-11-30 |
JP4466470B2 (ja) | 2010-05-26 |
CN1865047A (zh) | 2006-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60251C (zh) | 气囊装置 | |
US7604250B2 (en) | Airbag device | |
US4842300A (en) | Vehicle air bag module with internal reinforcing structure | |
US7614655B2 (en) | Airbag device | |
JP5445083B2 (ja)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207773081U (zh) | 车顶气囊装置 | |
US7549671B2 (en) | Knee-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 |
US7712769B2 (en) | Airbag device | |
US7322600B2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 |
US8562015B2 (en) | Vehicle side airbag device | |
US7597347B2 (en) | Airbag and airbag device | |
US8573638B2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 |
US7331602B2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 |
US6497429B2 (en) | Airbag apparatus | |
US20050225065A1 (en) |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 |
US20080122205A1 (en) | Knee airbag apparatus | |
EP1674349A1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apparatus | |
CN1958352B (zh) | 气囊装置 | |
US8033568B2 (en) | Head-protecting airbag | |
JP2003341456A (ja) | 改良型の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組立体 | |
JP5943464B2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その折り畳み方法 | |
WO2008045300A1 (en) | Side airbag module | |
JPH09216545A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 |
EP1747948B1 (en) | Airbag device comprising folded airbag wrapped by a sheet | |
US6616178B1 (en) | Head protective ba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