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8978C -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8978C
CN100448978C CNB2006100404640A CN200610040464A CN100448978C CN 100448978 C CN100448978 C CN 100448978C CN B2006100404640 A CNB2006100404640 A CN B2006100404640A CN 200610040464 A CN200610040464 A CN 200610040464A CN 100448978 C CN100448978 C CN 1004489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ea
sugar
fungus
bacte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404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5976A (zh
Inventor
唐欣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filed Critical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to CNB2006100404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8978C/zh
Publication of CN1935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5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89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897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化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木醋酸菌和酿酒酵母菌纯菌种进行组合、采用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特点是:包括四个步骤,1、制备糖茶液,2、分别制取酿酒酵母菌、木醋酸菌液体菌液,3、制备混合液体菌种,4、通过一级、二级、三级逐级扩大培养,利用强制通气的技术快速发酵生产红茶菌,在60~80小时内发酵结束,获得典型的红茶菌原液。依据该工艺生产的红茶菌质量稳定、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可以以此为基质调配制成各类保健食品、饮料,产生良好的保健效果。

Description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化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菌又名“海宝”、“红茶菇”,是一种传统保健饮料,广泛流传于我国、日本、东南亚和南欧诸国。一般家庭中用经验方式培养红茶菌,从他人处获得红茶菌液,将此菌液接进配好的糖茶水中,根据温度的区别培养约7~15天,得到新的红茶菌。这种传统的培养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容易污染杂菌,②菌种不易保藏,③产品品质不稳定,④不易大规模培养,⑤不易商业化开发。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报告拟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红茶菌这一传统饮料,提高生产红茶菌的技术水平,稳定产品的质量,推动传统饮料的商业化生产和销售。
现在已经知道红茶菌最主要的菌群是由醋酸菌、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三类微生物构成,各地的红茶菌产品中这些菌群的菌种的类别多少存在区别,例如醋酸菌中有巴氏醋酸菌、木醋酸菌、醋化醋酸菌、弱氧化醋酸菌等的区别,酵母菌中有接合酵母、球拟酵母、不显酵母、汉逊德氏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路德类酵母和酿酒酵母之分。这些酵母菌和醋酸菌菌种并不都对红茶菌的风味作出贡献,有些还会产生异味,影响红茶菌的质量。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导致红茶菌中菌群组成的差异,最终导致产品风味的差异,因此出现从不同地区引种的培养物风味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在红茶菌中酵母菌的主要作用是将蔗糖、葡萄糖降解产生乙醇,醋酸菌氧化乙醇产生乙酸。酵母菌和醋酸菌还可以合成酯类、内酯等产物,赋予红茶菌特征性风味。根据研究,对红茶菌产品的胶状外形和风味具有最主要贡献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只是由于也耐一定的酸度,才能在糖茶液中生存,产生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的乳酸和其他化合物。实际上可以认为红茶菌是醋酸菌和酵母菌的松散的共生体。在家庭培养的红茶菌的表面通常形成很厚的胶状的灰白色膜状物,红茶菌菌膜是由醋酸菌将葡萄糖聚合成纤维素而成,在膜中存在醋酸菌和少量的酵母菌,在膜的下方存在较多的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和其他微生物,酸性膜的存在阻止了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在静止培养条件下醋酸菌合成大量的胶膜导致糖类的不必要的浪费。茶叶中的儿茶素和单宁对很多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而红茶菌中的醋酸菌和酵母菌可以忍耐较高浓度的儿茶素和单宁,并且可以降解部分儿茶素和单宁,将其作为营养利用,降低了红茶菌液的苦涩味,残存的儿茶素也可作为营养保健成份。正是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导致形成红茶菌的特征性的风味。
一般家庭培养的红茶菌中还存在耐酸的霉菌和其他细菌,这些微生物对红茶菌产品没有什么贡献,但却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污染的根本原因。实验证明一些家庭红茶菌中存在产酸的耐热的芽胞杆菌,这种细菌导致红茶菌难闻的气味。
根据前面论述,可知传统家庭培养的红茶菌中的菌群复杂多变,各地的培养物虽然都叫红茶菌,其风味却有很大区别,这种状况使得红茶菌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存在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木醋酸菌和酿酒酵母菌纯菌种进行组合、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产品红茶菌质量稳定、口感纯正的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糖茶液的配制
取原料茶叶3~10g,糖30~100g,水1000mL,用沸水冲泡茶叶和糖,保持微沸1~10min,静置使茶叶沉淀,取上清液,分装150mL/250mL三角瓶,108℃~121℃灭菌处理10~25min,备用;
(2)、分别制取酿酒酵母菌、木醋酸菌液体菌液
A、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GYC)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酿酒酵母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
B、木醋酸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GYC)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木醋酸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木醋酸菌液体菌液;
(3)、混合液体菌种的制取
用无菌移液器分别取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木醋酸菌液体菌液至无菌的100-200ml糖茶液中,接种比例为5%-10%,将接种后糖茶液置于振荡培养器中,50-200rpm,25℃~35℃,培养2~5天;得混合液体菌种;
(4)、强制通气生产红茶菌
A、一级液体种子液的制备
将混合液体菌种按5%的比例接进灭菌后的糖茶液中,装液量150~250mL/1000mL三角瓶,温度20℃~35℃、50~200rpm振荡培养1~3天,得一级液体种子液;
B、二级液体种子液的制备
将一级液体种子液按5%的比例接进灭菌后的糖茶液中,装液量1000mL/5000mL三角瓶,温度20℃~35℃、50~200rpm振荡培养2~3天,得二级液体种子液;
C、50L发酵罐培养
将二级液体种子液按5%的比例接进灭菌后的装有糖茶液的发酵罐中,强制通风,维持溶氧60~100%,维持罐压0.02~0.05MPa,温度20℃~35℃、50~200rpm振荡培养2~4天;
当总糖降至10~25g/L、总酸升至6~10g/L,pH2.5~3.0,结束发酵,得红茶菌液。
所述糖茶液中的茶叶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茶末、各类茶叶提取物、几种茶叶的混合物。
所述糖茶液配方中的糖为红糖或白糖或冰糖或蔗糖或葡萄糖或饴糖或蜂蜜,或者任意几种糖类的混合物。
所述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配方:糖50~100g,酵母膏5~10g,碳酸钙15~30g,水1000mL。
所述强制通风为通过空压机通入无菌空气、或通入无菌纯氧气。
所述强制通气生产红茶菌的C步骤中可以适当添加消泡剂,乳化硅油0.01~0.2g/L,或适量的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
红茶菌具有广泛的营养保健功能,生产红茶菌的原料价格低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的饮料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促进其商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发明的发酵工艺,采用木醋酸菌和酿酒酵母纯菌种进行组合,采用工业化强制通风工艺,控制发酵过程中的糖类、茶叶、温度、通风量、溶氧值、接种量等参数,有效防止杂菌污染,生产质量稳定的红茶菌原液,并且提供利用这种纯红茶菌液体进行调配、勾兑、浓缩等加工工艺,深度开发应用红茶菌。采取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纯红茶菌菌液不含杂菌、低pH,不需采用高温高压灭菌,不需添加防腐剂,只需巴氏消毒即可长期贮存,不影响风味,生产出纯天然饮料。
本发明采用从红茶菌中分离的纯菌株进行生产,解决了红茶菌风味波动的难题。
在红茶菌液中,酵母菌的主要作用是将蔗糖降解成葡萄糖,进而将葡萄糖在无氧时经发酵途径产生乙醇。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类群,就是说,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获取大量的能量,用于代谢和生长;而要产生乙醇则需要无氧的条件。在传统的红茶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的这种矛盾的需要是通过在生长中菌群的消长和活性的改变而得到满足的。第一阶段,当红茶菌菌液(在这里作为接种剂)按5-10%的比例接进新鲜的糖茶液中时,pH值一般在4~5,糖的含量高,含氧量高,乙醇含量很低,醋酸菌暂时无法快速生长;这时的条件适合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快速生长,菌群数量急剧增加,可从初期的~104/mL增殖至>105/mL,红茶菌菌液出现混浊。第二阶段,由于氧的消耗、表面醋酸菌形成的胶膜阻隔氧的快速溶解和补充,酵母菌无法通过有氧呼吸获取足够的能量,活性下降,逐渐沉淀至容器的底部,这时培养液的表观出现逐渐澄清的现象。沉淀到底部的酵母菌开始在无氧条件下的乙醇发酵阶段,容器中从底部出现大量的气泡。
在家庭培养条件下,酵母菌完成有氧生长、细胞增殖、发酵积累乙醇的循环周期随季节、温度的变化约需7-15天。
醋酸菌直接从葡萄糖产酸的能量较弱,但醋酸菌可以快速将乙醇氧化成乙酸。在红茶菌培养的第一阶段,酵母菌菌群快速增长,抑制了醋酸菌的增长。到了第二阶段,酵母菌停止增殖,开始乙醇发酵,积累乙醇,醋酸菌获得大量的优质能源物质,快速氧化乙醇至乙酸,形成红茶菌的主体酸性物质,同时醋酸菌加速以葡萄糖合成纤维,形成液体表面灰色的菌膜。菌膜的存在一方面阻止氧的扩散,维持酵母菌乙醇发酵的生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醋酸菌主要位于膜中,膜的存在却不会限制醋酸菌自身对氧的需求。
培养红茶菌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茶叶,茶叶的种类也显著影响到红茶菌的风味。茶叶中的含氮物质提供了红茶菌液中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氮源物质,但是茶叶的功效却远不至这一点。茶叶中另外的主要的成分是儿茶素和单宁,这两种成分对很多微生物都具有抑制效果,而酵母菌和醋酸菌对这两种物质却可以忍耐较高的浓度。酵母菌和醋酸菌可以降解很大一部分儿茶素和单宁,降低红茶菌的苦涩味,残留的儿茶素对于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仍有一定的贡献。一般情况下应该经尽量降低茶叶的用量,否则红茶菌液的杂味将较重。
培养红茶菌另一主要原料是糖类。如果需要生产清淡口味的红茶菌,应该选择含硫量较低的原料,因为较高浓度硫的存在会促进H2S和联乙酰等令人不愉快的挥发性物质的产生。
前已述及,能够形成典型的酸、甜、香、醇、带膜状的红茶菌的主要贡献者是酿酒酵母菌和木醋酸菌。很多试验已经证明了,在红茶菌中是由于酿酒酵母菌和木醋酸菌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红茶菌的特有风味,无论酿酒酵母菌还是木醋酸菌单独都无法形成此特征。本发明采用从红茶菌中分离的纯酿酒酵母菌和木醋酸菌菌种组合,在传统的静止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典型的菌膜和红茶菌的特征风味,在强烈通气条件下可以快速生产不带菌膜的红茶菌菌液。
前已述及,在红茶菌的培养过程中,首先是酵母菌繁殖,当酵母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由于氧的消耗导致酵母菌进入乙醇发酵阶段。酵母菌的数量决定了合成乙醇的速率,进而决定了红茶菌中主体酸——乙酸的合成速率。在静止条件下红茶菌液中的酵母菌的数量受到氧气供给的限制,在接种后的1~2天可以达到5*106/mL水平(图1),但是由于氧供应不足,酵母菌很快从上清液中沉淀至容器底部,沉淀到底部的酵母菌这时开始乙醇发酵。当达到最高峰值开始沉淀时,酵母菌开始产大量乙醇,醋酸菌获得优质的营养物质开始快速繁殖,至第三天时达到峰值,其峰值的时间比酵母菌要迟1~2天。随着醋酸菌的增长,溶液中乙酸的含量开始积累。从第四天开始,醋酸菌开始在溶液表面迅速合成菌膜,菌体和菌膜交织在一起,虽然溶液中的醋酸菌的数量也开始下降,但产酸量却持续上升。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在传统的静止培养条件下红茶菌的成熟时间长达16天。
本发明的菌种已按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指定的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酿酒酵母菌的保藏日期:2006年4月6日,保藏号:CGMCC 1670,并附具存活性报告书;木醋酸菌的保藏日期:2006年4月6日,保藏号:CGMCC 1671,并附具存活性报告书;植物乳杆菌的保藏日期:2006年4月17日,保藏号:CGMCC 1678,并附具存活性报告书。
为探讨通气程度对红茶菌成熟的影响,设计了一组实验,取7只500mL的三角瓶,每只装糖茶液200mL,接种量5%,25℃培养,设置不同的振荡速率(转/分,rpm),4天后测定产酸量,结果见图2。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振荡速率的增加,通气量增加,产酸量明显增加。显然,加强通气可以促进红茶菌的成熟。
在现代发酵工业中采用强制通气的方法培养好气微生物。在乙醇发酵工业中采用酵母菌进行生产,但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因此常用的工艺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采用强制通气,快速增殖酵母菌;到第二阶段,停止通气,造成无氧状态,使酵母菌进入乙醇发酵状态,大量产生乙醇。由此可见生长需要通气和厌气产生乙醇是一对矛盾。在红茶菌的体系中还存在另一个重要的微生物——醋酸菌,醋酸菌是严格好气微生物。由于醋酸菌的存在,快速消耗培养液中氧气,给酵母菌造成了适合的低溶氧环境,促进酵母菌产生乙醇,巧妙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因此采用强制通气的工艺可以快速生产红茶菌。另一方面,在搅拌通气培养中,醋酸菌不合成大量的菌膜,节约了原料,所以即使采用强制通气工艺来培养红茶菌,快速产酸,在发酵终止时pH降至大约2.5,酵母菌也不再能够进行乙醇发酵,也只消耗了约一半的原料糖,发酵液仍具有酸、甜、醇、香的特征。
采用大型发酵罐生产红茶菌时,可以调控两种主要参数来控制优化工艺,即调控空压机通气流量、改变搅拌速率;但关键的是要控制培养液中的溶氧水平。在发酵的早期,微生物总数量较低,对氧的需求量不大,但随着微生物数量快速增加,对氧的需求迅速上升。为了防止不能及时调整供氧量,在早期也应该提高通气量,虽然这样有点浪费,却可以保证氧的供给。在发酵的晚期,醋酸菌对氧的消耗液开始下降,可以适当调低溶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静止培养条件下红茶菌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图,
图2为通气促进红茶菌成熟振荡转速对产酸的影响图,
图3振荡培养促进红茶菌的成熟实例图,
图4为发酵罐中红茶菌发酵液的主要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糖茶液的配制
取原料茶叶3~10g,糖30~100g,水1000mL,用沸水冲泡茶叶和糖,保持微沸1~10min,静置使茶叶沉淀,取上清液,分装150mL/250mL三角瓶,108℃~121℃灭菌处理10~25min,备用。
糖茶液配方中的茶叶为绿茶、或红茶、或乌龙茶、或茶末、或各类茶叶提取物、或几种茶叶的混合物。
糖茶液配方中的糖为红糖、或白糖、或冰糖、或蔗糖、或葡萄糖、或饴糖、或蜂蜜,或者任意几种糖类的混合物。
(2)、分别制取酿酒酵母菌、木醋酸菌液体菌液
A、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GYC)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酿酒酵母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
B、木醋酸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GYC)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木醋酸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木醋酸菌液体菌液。
上述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糖50~100g,酵母膏5~10g,碳酸钙(CaCO3)15~30g,水1000mL。
(3)、混合液体菌种的制取
用无菌移液器分别取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木醋酸菌液体菌液至无菌的100-200ml糖茶液中,接种比例为5%-10%,将接种后糖茶液置于振荡培养器中,25℃~35℃,培养2~6天;得混合液体菌种;
定时取样测定主要参数,6天后红茶菌基本成熟,结果见图3。
从图3明显看出在振荡培养方式下,红茶菌的成熟时间大大加快,6天就基本成熟(静止培养是16天)。与图2显示的静止培养参数相比较,酿酒酵母菌的数量达到3*107/mL,约是静止培养水平的6倍;木醋酸菌也增加了约2倍。发酵终止时,总酸量提高到9.2g/mL,残糖36g/mL。可见在强制通气条件下,糖的消耗降低,总酸上升,发酵周期缩短。发酵液经品尝,具有典型的红茶菌风味。多批次试验获得很好的重复结果,如果提高搅拌转速,可以缩短发酵周期。
(4)、强制通气生产红茶菌
A、制备一级种子液,在2000mL的三角瓶中装600mL糖茶液,按5%的比例接种混合菌液,在28℃振荡培养,转速150rpm,时间36小时~48小时;
B、制备二级种子液,采用30L自动发酵罐,加进20L的糖茶液,原位灭菌;待培养液冷却至28℃,按5%的比例接种一级种子液;搅拌转速100~150rpm,温度28℃,通气30L~40L/min,罐压0.02~0.04MPa;添加高碳醇脂肪酸酯类消泡剂0.01~0.1g/L;溶氧值:前12小时不低于60%,中期12~30小时,80~95%,后期24~40小时不低于80%;
C、进0.5吨罐发酵,装液0.35吨,技术参数:搅拌转速100~150rpm,温度28℃,通气(按发酵液体积)1.5倍~2倍/min,罐压0.02~0.04MPa;添加高碳醇脂肪酸酯类消泡剂0.01~0.1g/L;溶氧值:前12小时不低于60%,中期12~48小时,80~95%,后期48~72小时不低于80%;强制通风为通过空压机通入无菌空气、或通入无菌纯氧气。
D、发酵周期,72小时结束发酵;发酵液主要参数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采用发酵罐强制通气的措施,提高了发酵罐中的溶氧值,加快了红茶菌的成熟,大幅度缩短了发酵周期。
采用不同技术措施培养红茶菌的主要技术参数见图4,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强制通气的技术可以在工业规模取得很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工艺可以实行四级、五级放大,直至在100吨以上的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实施例2: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中,第一步糖茶液的配制同实施例1,
第二步分别制取酿酒酵母菌、木醋酸菌和植物乳杆菌液体菌液
A、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GYC)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酿酒酵母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
B、木醋酸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GYC)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木醋酸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GYC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木醋酸菌液体菌液。
C、植物乳杆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植物乳杆菌培养基LP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植物乳杆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植物乳杆菌培养基LP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0℃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植物乳杆菌液体菌液。
植物乳杆菌培养基LP液体培养基的配方:葡萄糖20g,酵母膏3g,蛋白胨2g,硫酸铵[(NH4)2SO4]1g,磷酸氢二钾[K2HPO4]0.4g,氯化钠[NaCl]10g,碳酸钙[CaCO3]1g,琼脂20g,pH 7。
第三步制备混合液体菌种
用无菌移液器分别取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木醋酸菌液体菌液和植物乳杆菌液体菌液至无菌的100-150ml糖茶液中,接种比例为5%~10%,将接种后糖茶液置于振荡培养器中,50-200rpm,25℃~35℃,培养2~6天;得混合液体菌种。
第四步强制通气生产红茶菌
A、制备一级种子液,在1000mL的三角瓶中装150-250mL糖茶液,按5%的比例接种混合菌液,在28~35℃振荡培养,转速50-100rpm,时间24小时~72小时;得一级液体种子液;
B、制备二级种子液,采用30L自动发酵罐,加进20L的糖茶液,原位灭菌;待培养液冷却至28℃,按5%的比例接种一级种子液;搅拌转速100~200rpm,温度28~35℃,通气30L~40L/min,罐压0.02~0.04MPa;添加高碳醇脂肪酸酯类消泡剂0.01~0.1g/L;溶氧值:前12小时不低于60%,中期12~30小时,80~95%,后期24~40小时不低于80%;
C、进0.5吨罐发酵,装液0.35吨,技术参数:搅拌转速50~200rpm,温度35℃,通气(按发酵液体积)1.5倍~2倍/min,罐压0.02~0.04MPa;添加高碳醇脂肪酸酯类消泡剂0.01~0.1g/L;溶氧值:前12小时不低于60%,中期12~48小时,80~95%,后期48~72小时不低于80%;强制通风为通过空压机通入无菌空气、或通入无菌纯氧气。
在天然红茶菌中也存在一些乳酸菌,如植物乳杆菌,但植物乳杆菌对于红茶菌的成熟贡献却不大,植物乳杆菌只是由于耐酸、也产生风味性的化合物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植物乳杆菌菌种。

Claims (6)

1、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糖茶液的配制
取原料茶叶3~10g,糖30~100g,水1000mL,用沸水冲泡茶叶和糖,保持微沸1~10min,静置使茶叶沉淀,取上清液,分装150mL/250mL三角瓶,108℃~121℃灭菌处理10~25min,备用;
(2)、分别制取酿酒酵母菌、木醋酸菌液体菌液
A、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酿酒酵母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
B、木醋酸菌液体菌液的制取
用接种环从葡萄糖酵母膏固体培养基斜面菌种取一环纯化的木醋酸菌菌苔至灭菌后冷却的装有葡萄糖酵母膏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置于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3~7天;得木醋酸菌液体菌液;
(3)、混合液体菌种的制取
用无菌移液器分别取酿酒酵母菌液体菌液、木醋酸菌液体菌液至无菌的100-200ml糖茶液中,接种比例为5%-10%,将接种后糖茶液置于振荡培养器中,50-200rpm,25℃~35℃,培养2~5天;得混合液体菌种;
(4)、强制通气生产红茶菌
A、一级液体种子液的制备
将混合液体菌种按5%的比例接进灭菌后的糖茶液中,装液量150~250mL/1000mL三角瓶,温度20℃~35℃、50~200rpm振荡培养1~3天,得一级液体种子液;
B、二级液体种子液的制备
将一级液体种子液按5%的比例接进灭菌后的糖茶液中,装液量1000mL/5000mL三角瓶,温度20℃~35℃、50~200rpm振荡培养2~3天,得二级液体种子液;
C、50L发酵罐培养
将二级液体种子液按5%的比例接进灭菌后的装有糖茶液的发酵罐中,强制通风,维持溶氧60~100%,维持罐压0.02~0.05MPa,温度20℃~35℃、50~200rpm振荡培养2~4天;
当总糖降至10~25g/L、总酸升至6~10g/L,pH2.5~3.0,结束发酵,得红茶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茶液中的茶叶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茶末、各类茶叶提取物、几种茶叶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茶液配方中的糖为红糖或白糖或冰糖或蔗糖或葡萄糖或饴糖或蜂蜜,或者任意几种糖类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葡萄糖酵母膏液体培养基的配方:糖50~100g,酵母膏5~10g,碳酸钙15~30g,水10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风为通过空压机通入无菌空气、或通入无菌纯氧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气生产红茶菌的C步骤中适当添加高碳醇脂肪酸酯类消泡剂。
CNB2006100404640A 2006-05-16 2006-05-16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97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04640A CN100448978C (zh) 2006-05-16 2006-05-16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04640A CN100448978C (zh) 2006-05-16 2006-05-16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5976A CN1935976A (zh) 2007-03-28
CN100448978C true CN100448978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95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404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978C (zh) 2006-05-16 2006-05-16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8978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8483A1 (en) * 2014-08-21 2016-02-25 Hsu Shantung Active fermentation and fermented drinks and products
TWI747121B (zh) * 2019-05-21 2021-11-21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茶樹葉的發酵物用於調控CCT基因、Pink1基因、PARP2基因、MITF基因、UNG基因、ERCC6基因、TERC基因、CD40基因、DYNLL2基因、GRK5基因、RELB基因、TNFSF14基因、IL4R基因與RELA基因的表現量及抗老化、美白、提升免疫力與降低脂肪累積之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1362B (zh) * 2009-02-17 2012-06-06 福州大学 利用纯菌混合发酵生产红茶菌饮料
CN103416545B (zh) * 2012-05-14 2015-01-28 中原工学院 用针织布型填料的液态淋浇发酵塔生产红茶菌饮料的方法
CN103416543B (zh) * 2012-05-14 2015-03-18 中原工学院 用机织布型填料的液态淋浇发酵塔生产红茶菌饮料的方法
CN103416544B (zh) * 2012-05-14 2014-12-24 中原工学院 用无纺布型填料的液态淋浇发酵塔生产红茶菌饮料的方法
CN107156358A (zh) * 2017-03-24 2017-09-1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红茶菌菌膜的制备方法
CN107164425A (zh) * 2017-04-06 2017-09-1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絮凝脱色印染废水用细菌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30474A (zh) * 2018-09-14 2019-03-08 河南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然生物活性发酵饮品生产工艺
CN109294957B (zh) * 2018-11-06 2021-10-15 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投式红茶菌发酵剂
CN110301570A (zh) * 2019-08-20 2019-10-08 山东佰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丹凤牡丹鲜花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2928A (zh) * 2019-11-11 2020-03-20 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半连续红茶菌发酵液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10721136A (zh) * 2019-12-02 2020-01-24 江苏巴帝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康普茶的化妆品原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0054A (ja) * 1996-02-14 1997-08-26 Soc Prod Nestle Sa 醗酵飲料の製造法
CN1593252A (zh) * 2004-07-15 2005-03-16 天津科技大学 红枣红茶菌饮料及其酿制方法
CN1695492A (zh) * 2004-05-10 2005-11-16 沙大年 一种稳定、调节血压和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0054A (ja) * 1996-02-14 1997-08-26 Soc Prod Nestle Sa 醗酵飲料の製造法
CN1695492A (zh) * 2004-05-10 2005-11-16 沙大年 一种稳定、调节血压和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593252A (zh) * 2004-07-15 2005-03-16 天津科技大学 红枣红茶菌饮料及其酿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生物在发酵茶饮料中的应用. 邹礼根等.食品工业科技,第1期. 2004
微生物在发酵茶饮料中的应用. 邹礼根等.食品工业科技,第1期. 200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8483A1 (en) * 2014-08-21 2016-02-25 Hsu Shantung Active fermentation and fermented drinks and products
JP2017534244A (ja) * 2014-08-21 2017-11-24 シュー・シャンタン 活性発酵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発酵液並びに発酵飲料
US9877494B2 (en) 2014-08-21 2018-01-30 Shantung HSU Active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fermented liquid and drinks made by using the same
TWI747121B (zh) * 2019-05-21 2021-11-21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茶樹葉的發酵物用於調控CCT基因、Pink1基因、PARP2基因、MITF基因、UNG基因、ERCC6基因、TERC基因、CD40基因、DYNLL2基因、GRK5基因、RELB基因、TNFSF14基因、IL4R基因與RELA基因的表現量及抗老化、美白、提升免疫力與降低脂肪累積之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5976A (zh) 200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8978C (zh) 采用纯菌组合工业化强制通气快速生产红茶菌的工艺方法
CN101955879B (zh) 一种甘蔗汁风味醋的制备方法
CN101270329B (zh) 液态深层发酵生产高浓度果醋制备方法
CN105087680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培养基及高产量生产乳酸的工艺
CN109666599B (zh) 一种罗伊氏乳杆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应用
CN1970718A (zh) 白酒丢糟发酵制白酒的方法
CN104000266B (zh) 一种大米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0429302C (zh) 从红茶菌中分离纯化酿酒酵母菌的方法
CN107034108A (zh) 一种通过窖泥养护提高浓香型白酒爽净度的方法
CN101250493B (zh) 固、液二步发酵工艺生产饲用嗜酸乳杆菌的方法
CN104946571A (zh) 纳豆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和在芥菜酱加工中的应用
CN102987063B (zh) 一种有机酸动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5828A (zh) 一种维生素c二步发酵生产方法
CN103045487B (zh) 一株生产柠檬酸的菌株及其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CN107653198A (zh) 一株用于奶啤生产的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菌株、其专用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10184227A (zh) 一株耐酸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0106048A (zh) 发酵白酒用小曲和应用以及清香型小曲白酒和制备方法
CN109699812A (zh) 固态发酵生产饲用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混合产品的方法
CN100445368C (zh) 红茶菌中木醋酸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6035985A (zh) 一种混菌液态发酵黄酒加工废弃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
CN107325929B (zh) 一种采用米酒糟制备发酵饮料的方法以及发酵饮料
CN105520107A (zh) 一种新型蔬菜发酵生产方法
CN105647837A (zh) 一种泡菜发酵用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06834181B (zh) 一种乳酸片球菌及其应用
CN102093960B (zh) 一种高产β-葡萄糖苷酶产香酵母及在无醇苹果饮料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