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4871C -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44871C CN100444871C CNB200710053818XA CN200710053818A CN100444871C CN 100444871 C CN100444871 C CN 100444871C CN B200710053818X A CNB200710053818X A CN B200710053818XA CN 200710053818 A CN200710053818 A CN 200710053818A CN 100444871 C CN100444871 C CN 10044487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rhizoma
- chinese medicine
- medicine composition
- ex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比为:苍术10-80、黄柏5-50、怀牛膝10-60、地龙10-30、威灵仙5-50、防风5-50份、白芍10-30份、桂枝10-30、木瓜5-50、羌活10-60、萆薢5-50。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相应的浸、煎提取、过滤浓缩等工艺制得相应药物剂型。本发明根据风湿、类风湿疗的发病机理,针对病因,在祛风湿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活血通络的药物,以利散湿邪,消炎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既克服了中药制剂毒性大的缺点,而且又弥补了中药制剂疗效不确切的不足,达到了病人可长期服用的目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地祛风胜湿,通脉活络。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权威调查显示,全球风湿病患者约4亿人,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疾患,在中国,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8%。其发病率可达20%,其中有8000万重病患者。调查显示,2000年至今,每年的风湿病患者用药金额都超过了200个亿,中国至少有2亿人受此顽症折磨,80%未得到有效治疗,屡治不愈,病情恶化,被逼向瘫痪的边缘。风湿病俗称不死的癌症,时时刻刻催残着人类的健康,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令患者疼痛,令医生头痛,据有关专家统计,全国每年有40%的风湿患者出现瘫痪。因此治疗风湿病已全国告急,刻不容缓。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2002年,中成药类药物站该类市场总额的24.67%。另据行业人士估计,2005年国内抗风湿药市场的30亿元销售额中,中药类抗风湿药的销售额所占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当前风湿、类风湿药品的种类繁多,但是传统药物在治疗上只是用药好转、停药复发,形成恶性循环。西医常用的皮质激素类对症治疗,如泼尼松等及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炎痛喜康等,此类药物毒副作用大,且远期疗效不满意。天然药物制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青藤碱等虽有一定的抗风湿作用,但均有明显毒副作用。因中医认为治疗痹毒必须以毒攻毒,所以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大多含毒乃至大毒。大量的中药毒素积存于脏腹中,易引起脏器变异产生不良后果。如雷公藤对心、肝、肾、胃肠、造血、生殖、淋巴等系统均有损害,临床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2%,故从天然药物中继续寻找开发新的抗风湿、类风湿药物已经势在必行。
在治疗风湿病方面中药一向有毒副作用较小的良好口碑,中药悠久的历史让它很容易被国人所接受。风湿病人需要长期服药,这就要求药物的毒副作用必须较小,而这正是中药制剂,尤其是纯中药制剂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目前中、西药治疗的困境,专门研制提供的一种全无毒的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称之为″顽痹″、″历节风″,是中、西医公认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认为:风湿、类风湿等疾病都源于环境因素,既“风、寒、湿、热”等“外邪”引发骨关节病变而形成骨损伤、关节变形和结缔组织疼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另外,疼痛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典型症状,中医治疗痹证是在“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指导原则下进行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方法治疗,在治疗上多采用微毒或少量巨毒草药来“以毒攻毒”,减轻疼痛,但这类治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毒性药物的运用,增加了对人体的损害,有些病人不得不停止用药。因此,在祛寒化湿散风治疗其根本病因的基础上,更注重活血化瘀通络,使肾气旺、精血足、髓生骨健、血畅络通、关节筋脉得以濡养,从而使该病得以治疗。本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全部采用无毒的药材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切中病机,疗效确切。
因此,本发明采用苍术、黄柏、怀牛膝、地龙、威灵仙、防风、羌活、白芍、桂枝、木瓜、萆薢科学合理配伍,采用现代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比为:苍术10-80、黄柏5-50、怀牛膝10-60、地龙10-30、威灵仙5-50、防风5-50份、白芍10-30份、桂枝10-30、木瓜5-50、羌活10-60、萆薢5-50。
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用量为:苍术25、黄柏15、怀牛膝20、地龙10、威灵仙15、防风15、白芍10、桂枝10、木瓜15、羌活20、萆薢1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按其配比准备好原料,将苍术、黄柏、怀牛膝、威灵仙、防风、羌活、白芍、桂枝、木瓜、萆薢,药材除杂、切片或切断。将处理好的药材,浸泡半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1.25-1.30,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1;
b、将地龙按比例备好料,切段,第一次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再加入6倍量乙醇,各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收醇膏,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2;
c、将提取物1、2,按常规工艺制成相应的剂型。
当需要制备成固体制剂时,将提取物干燥细粉,加入相应辅料,按照现有技术公知的常规方法分别制成胶囊、片剂或颗粒剂。制备成软胶囊时,可将a制备的药液浓缩至1.20-1.25,缓缓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75%,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夜,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收醇膏,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1;将提取物1和2混合,研磨均匀,加入适当的基质,制备成软胶囊即得。
在本发明的组方中以苍术、黄柏、为君药,祛风除湿;威灵仙、防风、羌活祛湿,止痛,共为臣药;地龙、萆薢,清热通络,桂枝,通利血脉,木瓜舒筋活络,以助湿热排出和经脉畅通。具体讲:苍术:本品芳香燥烈,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故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应用,如湿阻脾胃,寒湿吐泻,可用平胃散。风寒湿痹,风湿表证,可用九味羌活汤。配伍后也可用于治疗热痹或湿热下注,如二妙散。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哽咽喉。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羌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能。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木瓜: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萆薢:利湿浊,祛风湿。用于膏淋,妇女带下,风湿痹痛。
本发明选用无毒纯中药,利用多位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风湿、类风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药品经过科学精制,携带、服用均方便。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地祛风胜湿,通脉活络,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发明还可根据需要,按组方要求,制得任意量的中药药剂,其生产简便、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
根据组方,按重量比取:苍术250g、黄柏150g、怀牛膝200g、地龙100g、威灵仙150g、防风150g、白芍100g、桂枝100g、木瓜150g、羌活200g、萆薢150g。
将苍术、黄柏、怀牛膝、威灵仙、防风、羌活、白芍、桂枝、木瓜、萆薢,药材除杂、切片或切断。将处理好的药材,浸泡半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1.25-1.30,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1;将地龙切段,第一次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再加入6倍量乙醇,各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收醇膏,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2;将提取物1、2混合,加入乳糖、淀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装瓶或铝塑,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
根据组方,按重量比取:苍术250g、黄柏150g、怀牛膝200g、地龙100g、威灵仙150g、防风150g、白芍100g、桂枝100g、木瓜150g、羌活200g、萆薢150g。
将苍术、黄柏、怀牛膝、威灵仙、防风、羌活、白芍、桂枝、木瓜、萆薢,药材除杂、切片或切断。将处理好的药材,浸泡半小时,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1.20-1.35,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1;将地龙切段,第一次加入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再加入6倍量乙醇,各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收醇膏,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2;将提取物1、2混合,加入乳糖、淀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
根据组方,按重量比取:苍术150g、黄柏100g、怀牛膝120g、地龙80g、威灵仙100g、防风100g、白芍80g、桂枝80g、木瓜100g、羌活120g、萆薢100g。
将苍术、黄柏、怀牛膝、威灵仙、防风、羌活、白芍、桂枝、木瓜、萆薢,药材除杂、切片或切断。将处理好的药材,浸泡半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1.25-1.30,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1;将地龙切段,第一次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再加入6倍量乙醇,各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收醇膏,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2;将提取物1、2混合,加入本身重量3倍的糊精,拌和,经造粒机造粒,烘干,装袋(每袋装2g),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
根据组方,按重量取:苍术250g、黄柏150g、怀牛膝200g、地龙100g、威灵仙150g、防风150g、白芍100g、桂枝100g、木瓜150g、羌活200g、萆薢150g。
将苍术、黄柏、怀牛膝、威灵仙、防风、羌活、白芍、桂枝、木瓜、萆薢,药材除杂、切片或切断。将处理好的药材,浸泡半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1.25-1.30,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1;将地龙切段,第一次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再加入6倍量乙醇,各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收醇膏,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2;将提取物1、2混合,加入乳糖、淀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镁适量,混匀,装胶囊(每粒胶囊装0.4g),即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
根据组方,按重量取:苍术300g、黄柏200g、怀牛膝250g、地龙150g、威灵仙200g、防风200g、白芍150g、桂枝150g、木瓜200g、羌活250g、萆薢200g。
将苍术、黄柏、怀牛膝、威灵仙、防风、羌活、白芍、桂枝、木瓜、萆薢,药材除杂、切片或切断。将处理好的药材,浸泡半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煎煮液浓缩至1.25-1.30,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1;将地龙切段,第一次加入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再加入6倍量乙醇,各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收醇膏,减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2;将提取物1、2混合,加入加入本身重量50%的可溶性淀粉,拌和,减压烘干,磨成能通过80号筛目的细粉,装胶囊(每粒胶囊装0.6g)。
本发明以下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上述方剂,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达98%,治愈率90%。
典型病例:
1、李女士,60岁河南南阳人,患风湿病多年,期间全身关节疼痛,遇阴冷天疼痛加重,凉水洗手后麻木不会拿东西,花上万元多处治疗无效。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病痛彻底消除,基本治愈。后来又服用一疗程加以巩固,已彻底根治。致患者电,随访至今未犯。
2、陈女士55岁干部
关节肿痛三年,加重一月,以四肢小关节为主,且有关节皮肤发热、发红、天阴下雨加剧,左足背有硬节,二个远端指关节变形不能曲伸,四肢活动受限,尤其以晨僵硬重,数小时后渐缓解,既往未查治。苔薄黄,舌质略暗,脉细沉X线拍片,双手指关节间隙变窄,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用本发明药物一疗程后,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明显收改善,二个疗程后痊愈。
3、张女士7年前膝盖痛疼红肿、全身发热,痛疼呈游走性,有时膝关节痛有时腰椎、颈椎痛,血沉90mm/h,抗0增高,c应蛋白增高。在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病情基本控制,现腰椎、颈椎两髋关节痛疼难忍,关节肿,走路都觉困难。2005年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一周后感觉痛疼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二个疗程,病情痊愈,未再复发。
4、朱xx女48岁
患者患类风湿多年,曾服雷公藤一年之久,三个月就闭经,肝功能异常,双手小关节畸形,就医时身体消瘦,晨僵明显,腕关节强直,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晚期。服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明显好转,小关节肿胀明显消失,疼痛减轻,又连服二个疗程,行动明显改变,生活基本恢复自理。
Claims (4)
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比为:苍术10-80、黄柏5-50、怀牛膝10-60、地龙10-30、威灵仙5-50、防风5-50、白芍10-30、桂枝10-30、木瓜5-50、羌活10-60、萆薢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比为:苍术25、黄柏15、怀牛膝20、地龙10、威灵仙15、防风15、白芍10、桂枝10、木瓜15、羌活20、萆薢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常规工艺制成适合药用的各种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剂型为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53818XA CN100444871C (zh) | 2007-01-09 | 2007-01-09 |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53818XA CN100444871C (zh) | 2007-01-09 | 2007-01-09 |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998740A CN100998740A (zh) | 2007-07-18 |
CN100444871C true CN100444871C (zh) | 2008-12-24 |
Family
ID=3825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5381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871C (zh) | 2007-01-09 | 2007-01-09 |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4487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0013B (zh) * | 2011-03-09 | 2012-02-01 | 黄翠萍 | 祛湿除痹的茶 |
CN103070959B (zh) * | 2013-01-16 | 2014-06-18 | 万健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6720A (zh) * | 2005-06-17 | 2006-09-27 | 本溪天印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关节炎或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07
- 2007-01-09 CN CNB200710053818XA patent/CN10044487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6720A (zh) * | 2005-06-17 | 2006-09-27 | 本溪天印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关节炎或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冯兴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第4卷第3期. 2005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冯兴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第4卷第3期. 200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998740A (zh) | 2007-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299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9200144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膏药 | |
CN101062377B (zh) | 一种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膏药 | |
CN102872286B (zh) |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02733B (zh) | 治疗卵巢囊肿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 |
CN104027462A (zh) |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95907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成药 | |
CN100444871C (zh) |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 |
CN103285206A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药酒 | |
CN104474108A (zh) |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8671165A (zh) | 一种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汤剂 | |
CN104042981A (zh) | 一种治疗产后便秘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244181B (zh) | 具有祛风胜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骨痹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61490A (zh) |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57463A (zh) |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225498A (zh) | 用于治疗原发性寒湿凝滞型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272284B (zh) | 一种治疗瘀血阻滞型骨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与应用 | |
CN101095922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485718B (zh) | 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29598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85318A (zh) |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 | |
CN107158322A (zh) | 一种用于痛风、软组织损伤、风湿疼痛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13516C (zh) | 治疗骨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77859A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71529A (zh) | 一种治疗肝肾亏虚型创伤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