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4985C -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4985C
CN100434985C CNB2004100381974A CN200410038197A CN100434985C CN 100434985 C CN100434985 C CN 100434985C CN B2004100381974 A CNB2004100381974 A CN B2004100381974A CN 200410038197 A CN200410038197 A CN 200410038197A CN 100434985 C CN100434985 C CN 1004349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framework
manufacture method
molded st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81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6783A (zh
Inventor
陈英杰
庄孟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O Display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381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4985C/zh
Publication of CN1696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49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49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此方法首先进行一第一模制步骤,以形成一导光板,之后将导光板放入一模具中,进行一第二模制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其框架部分具有反射性质。本发明亦可以先形成框架之后,再将框架放入模具中,以另一模制步骤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由于本发明的导光板与框架是结合成一体,因此可以增加其组装强度。而且因其框架部分本身即具有反射性,因此可以省去于导光板上贴覆反射膜的步骤。

Description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中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与框架(Mold Frame)结合为一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液晶显示器的发展,随着与电子组件的结合,变得应用更加的广泛,且功能也更加地齐全,但是,相对的液晶显示器的制作也越来越复杂。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可分为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穿透式液晶显示器或是半反射半穿透式液晶显示器等三种。而通常在穿透式液晶显示器以及半反射半穿透式液晶显示器中,都会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装设背光模块,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而达到显示目的。一般典型的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图1所示,其是公知的背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请参照图1,一般背光模块由数个构件所构成,其包括导光板100、框架102、反射膜104a、104b、104c、104d以及灯源106。其中,导光板(Light-guide-plate,LGP)100以及框架(frame)102分别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特别是在导光板100的两侧面会分别设计有突出部100a,而在框架102的两侧面对应突出部100a之处会设计有扣合部102a,其后续用来将导光板100以及框架102两者组装固定之用。
在以射出成型方式制得导光板100以及框架102之后,接着以人工贴覆的方式,于导光板100的三个侧面(除了入光面之外)分别贴上反射膜104a、104b、104c。之后,将另一反射膜104d夹于导光板100与框架102之间,再利用导光板100侧面的突出部100a与框架102侧面的扣合部102a的设计,使导光板100、框架102以及反射膜104d三者组装固定在一起。最后再于导光板100的入光侧处装设灯源106,即完成一背光模块的制作。
而为了因应轻量化、薄型化的趋势,背光模块中导光板与框架也必须越做越薄。然而,导光板与框架的薄型化会使得两者之间的组装强度大为降低,而影响产品的结构强度。另外,公知的以人工的方式在导光板的三个侧面贴覆反射膜,非但耗费工时与人力,而且也容易因人为疏失而导致贴覆不佳的问题。此外,为了将导光板与框架组装在一起而于导光板侧面所设计的突出部,会容易使光线聚集在此处,而产生亮线、暗角等光学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以解决公知技术因导光板与框架薄型化之后会有组装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以改善公知技术以人工方式贴覆反射膜的方式会有耗时费力的缺点。
本发明的再一目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以解决公知技术导光板侧面因突出部的设计而会使光线聚集在该处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此方法首先进行一第一模制步骤,以形成一导光板,其中所形成的导光板为一楔形透明导光板,且导光板的四个侧面皆为平坦表面。接着将导光板放入一模具中,进行一第二模制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导光板(400)除了入光面(402)和出光面(404)之外的其余各面均被框架(500)包覆住,其中于第二模制步骤中所使用的材料为塑料,当中又以白色塑料材料为较佳实施例,当然使用者可依产品需求而选用具有高反射系数材料,使所形成的框架得具有反射性质。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在将导光板放入模具之后,亦可以先将一反射膜放入模具中并平贴在导光板的反射面上之后,才进行第二模制步骤,而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其导光板的反射面与框架之间夹有一层反射膜。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此方法首先进行一第一模制步骤,以形成一由反射型材料所构成的框架,接着将框架放入一模具中并平贴在模具的底部,然后进行一第二模制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所形成的导光板为透明体,其四侧面皆为平坦表面,导光板(400)除了入光面(402)和出光面(404)之外的其余各面均被框架(500)包覆住。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在将框架放入模具之后,亦可以先将一反射膜放入模具中的框架上,之后才进行第二模制步骤,而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其导光板的反射面与框架之间夹有一层反射膜。
由于本发明的框架与导光板之间以模制的方式而形成一体成型结构,框架与导光板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于薄型化后会有组装强度降低的问题。
使用者可以选择性地让框架具有反射性质,因此可以省去以人工方式于导光板的三个侧面贴覆反射膜的步骤,以减少人力与降低工时。
本发明的框架与导光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于导光板与框架的边缘处就无须设计组装用构件,如此可以避免公知技术导光板边缘突出部的设计会有易聚集光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技术背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流程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形成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形成的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示意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形成框架的示意图。
100、400:导光板
100a:突出部
102、500:框架
102a:扣合部
104a、104b、104c、104d:反射膜
106:灯源
600: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
402:入光面
404:出光面
406:反射面
408、410、412: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流程图。
请参照图2,首先进行第一模制步骤(例如是一射出成型步骤或是一注入成型步骤),以形成导光板(步骤200),所形成的导光板如图4所示,导光板400为一楔形导光板,且其材质可为一透明塑料材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导光板400其侧面40g、412无须设计用来与框架组装结合的突出部,因此本发明的导光板400的侧面为平坦平面,如此,公知技术因突出部的设计而会有易聚集光线的问题便不会发生。
之后,将导光板放入一模具中(步骤202),其中导光板的出光面404与入光面402平贴于模具表面。接着进行第二模制步骤(例如是一射出成型步骤或是一注入成型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步骤204),所形成的一体形成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标号400为导光板的部分,而标号500为框架的部分。在一实施例中,于第二模制步骤中所使用的材料可为一反射性材料,因此,所形成的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600的框架500具有反射性质,且框架500依设计具有其特定的边框形状。而除了导光板400的入光面402与出光面404之外,导光板400的其它四个面(侧面408、410、412与反射面406)几乎都被框架500包覆住。因此,本发明不需再以人工的方式于导光板400的侧面408、410、412贴覆反射膜,而可以直接利用框架500的反射性质来达到反射目的,甚至于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部分,亦可以直接以框架500的反射性质来达到反射目的。
当然,本发明的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与框架500之间亦可以夹有另一反射膜,其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倘若要于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与框架500之间夹有另一反射膜,则在步骤202之后,即在将导光板放入模具中之后,先将一反射膜放在导光板上(步骤206),且此反射膜平贴于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如图4所标示位置)。之后,再进行第二模制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步骤204),其中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与框架500之间夹有一层反射膜。
如此一来,请参照图5,导光板400的三侧面408、410、412是通过反射性框架500来达到反射目的,而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则是通过上述的反射膜来达到反射功效。
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是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流程图。
请参照图3,首先进行第一模制步骤(例如是一射出成型步骤或是一注入成型步骤),以形成框架(步骤300),其中在一实施例中,于第一模制步骤中所使用的材料可为一反射性材料,使所形成的框架具有反射性质,且所形成的框架依设计具有其特定的边框形状,如图6所示。
之后,将框架放入一模具中(步骤302),其中框架的底面平贴于模具底部。接着进行第二模制步骤(例如是一射出成型步骤或是一注入成型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步骤304),所形成的一体形成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标号400为导光板的部分,而标号500为框架的部分。如同先前所述,所形成的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600的导光板400,除了入光面402与出光面404之外,其余的四个面(侧面408、410、412与反射面406)几乎都被框架500包覆住(如图5所示)。因此,可以直接利用框架500的反射性质来达到反射目的,甚至于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部分,亦可以直接以框架500的射性质来达到反射目的。
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与框架500之间亦可以夹有另一反射膜,其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倘若要于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与框架500之间夹有另一反射膜,则在步骤302之后,即在将框架放入模具中之后,将一反射膜放在框架上(步骤306)。之后,再进行第二模制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步骤304),其中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与框架500之间系夹有一层反射膜。
如此一来,请参照图5,导光板400的三侧面408、410、412通过反射性框架500来达到反射效果,而导光板400的反射面406则是通过上述的反射膜而达到反射功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需注意的是,框架的材料是可以有很多选择性的,并不是非得要由具反射性材料制成,使用者可端视产品的需求而选择适当的材料。换言之,框架是否由具反射性材料所形成并不是本发明最主要的特征,本发明最主要的特征是让导光板与框架能够一体成型,而非可拆卸式的构件。
当以上述两实施例的方法而制作出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的结构之后,随后便可以进行装设灯源以及贴覆光学膜等步骤,而完成一背光模块的制作。
在本发明中,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与框架之间并非以传统组装方式作组合,而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解决公知技术方法中于薄型化后会有组装强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因为本发明的框架具有反射性质,因此可以直接以框架的反射性质来取代反射膜的功能,因此可以省去人工贴覆反射膜的步骤,以减少人力与降低工时。
再者,因本发明的框架与导光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于导光板与框架的边缘处就无须设计组装用构件,如此可以避免公知技术导光板边缘突出部的设计易有聚集光线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
进行一第一模制步骤,以制成一透明导光板,所形成的该导光板其侧面为平坦平面;
将该导光板放入一模具中,进行一第二模制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框架为由反射型材料所构成,导光板(400)除了入光面(402)和出光面(404)之外的其余各面均被框架(500)包覆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导光板放入该模具之后,更包括先放入一反射膜于该导光板上,再进行该第二模制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该导光板其形状为楔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制步骤以及该第二模制步骤分别为一射出成型步骤或是一注入成型步骤。
5.一种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
进行一第一模制步骤,以形成一由反射型材料所构成的框架;
将该框架放入一模具中,进行一第二模制步骤,以形成导光板与框架一体成型结构,所形成的该导光板为透明体,该导光板其侧面为平坦平面,该导光板(400)除了入光面(402)和出光面(404)之外的其余各面均被框架(500)包覆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框架放入该模具之后,更包括先将一反射膜放置在该框架上,再进行该第二模制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该导光板其形状为楔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制步骤以及该第二模制步骤分别为一射出成型步骤或一注入成型步骤。
CNB2004100381974A 2004-05-14 2004-05-14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98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381974A CN100434985C (zh) 2004-05-14 2004-05-14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381974A CN100434985C (zh) 2004-05-14 2004-05-14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783A CN1696783A (zh) 2005-11-16
CN100434985C true CN100434985C (zh) 2008-11-19

Family

ID=3534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81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985C (zh) 2004-05-14 2004-05-14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498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5442B2 (ja) 2007-06-15 2014-06-18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428484B1 (ko) 2007-09-07 2014-08-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501353A (zh) * 2011-11-08 2012-06-20 深圳市嘉泰宏实业有限公司 背光源底壳与胶框注塑一体成型的方法
CN105527673B (zh) * 2016-01-05 2019-08-30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部件、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8379A (ja) * 1998-09-18 2000-04-07 Enplas Corp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055029A (en) * 1996-07-23 2000-04-25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Backlighting system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an integrally molded light guiding plate and frame with a deformation absorbing means
JP2003295182A (ja) * 2002-03-29 2003-10-15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04545A (ja) * 2002-09-11 2004-04-02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折り畳み型携帯端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5029A (en) * 1996-07-23 2000-04-25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Backlighting system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an integrally molded light guiding plate and frame with a deformation absorbing means
JP2000098379A (ja) * 1998-09-18 2000-04-07 Enplas Corp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95182A (ja) * 2002-03-29 2003-10-15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04545A (ja) * 2002-09-11 2004-04-02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折り畳み型携帯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783A (zh) 200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4788B2 (en) Diffusion plate used in direct-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8882325B2 (en) Optical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1767963A4 (en) REAR CHASSIS INTEGRATING REFLECTOR,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10053074A1 (en) Planar 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48869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W201400939A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US7488105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9975918A (zh) 一种全贴合光学模块及液晶模组
CN101749593A (zh) 背光模组
CN10592959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0434985C (zh) 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CN103267245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2401281B (zh) 背光组件
US2017010863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 plate,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965334B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217279922U (zh) 全贴合曲面显示装置
CN207318773U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101749559A (zh) 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16107000A (zh)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显示装置
JP3130253U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のフレーム
US1132069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14335274U (zh) 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
JP2005322611A (ja) 導光板および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CN101201493A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1544981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