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1700C -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1700C
CN100421700C CNB2005102008846A CN200510200884A CN100421700C CN 100421700 C CN100421700 C CN 100421700C CN B2005102008846 A CNB2005102008846 A CN B2005102008846A CN 200510200884 A CN200510200884 A CN 200510200884A CN 100421700 C CN100421700 C CN 1004217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xianxiang
hepatitis
her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2008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3941A (zh
Inventor
唐素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5102008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1700C/zh
Publication of CN182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3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17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170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香薷、野菊花、赤芍、半枝莲。本发明仙香乙肝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舒肝、利湿健脾、祛瘀散结的功能,其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规定量范围内使用未出现过毒副作用;本发明仙香乙肝药物的生产方法是生产仙香乙肝药物的优先方法之一。

Description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是一种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适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
背景技术
全世界首例乙肝患者于1963年在澳大利亚发现,70年代传入中国。在祖国的传统医药中,无乙肝与治疗乙肝病之说,只能将乙肝按中医辨症归入“黄疸”、“胁痛”、“积聚”范围内。此病多因脾胃正气不足,机体抗病能力减弱,湿热邪毒入侵,首犯脾胃,继之肝胆,久之则臓腑失和,脉络受阻,血行不畅。湿热邪毒入侵机体后(现代医学已明确是感染乙肝病毒致病),致使体内气血郁结失调,血瘀血热形成。患者多有身热阴虚、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困乏无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尿黄便干等症。
乙肝治程很长,治愈率不高。根据现代医学对乙肝久治难愈的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很快进入肝细胞核内,经过3?个月的潜伏孵化期,与肝细胞基因整合后形成乙肝病毒模板分子,隐藏于肝细胞核内。模板分子的复制性极强,一般的药物是难以清除和杀灭的,更不易阻断模板分子的复制性。这就是乙肝久治难愈的根本原因所在。
目前,我国乙肝患者及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了亿人,全世界超过了3亿人。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目前在临床的治疗结果也都无法令人满意。由于乙肝治疗费用昂贵,因此也导致了大多数乙肝病人难以承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其仙香乙肝药物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生产方法是生产仙香乙肝药物的优先方法之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至20份、香薷10份至20份、野菊花6份至18份、赤芍6份至18份、半枝莲8份至20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至20份、香薷10份至20份、火炭母10份至20份、野菊花6份至18份、赤芍6份至18份、半枝莲8份至20份、大黄3份至6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至20份、香薷10份至20g份、火炭母10份至20份、黄芪6份至18份、野菊花6份至18份、赤芍6份至18份、半枝莲8份至20份、丹参6份至12份、蒲公英10份至20份、泽泻6份至12份、大黄3份至6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是这样来实现的:
上述仙香乙肝药物的生产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的:取所需要量的香薷、野菊花粗粉,加6倍至12倍量水浸泡4小时至8小时后,提取挥发油3小时至8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用25份至50份β-环糊精在25℃至60℃恒温搅拌0.5小时至3小时进行包合,冷藏6至12小时,抽滤,在20℃至40℃下干燥2小时至6小时,研细,过100目至120目筛备用;药渣再加6~12倍量水煎煮0.5小时至2小时,滤过,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备用;将所需要量的丹参、泽泻加6倍至12倍量65%至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0.5小时至2.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60℃)浸膏,备用;醇提后的药渣与所需要量的仙鹤草、火炭母、赤芍、黄芪、半枝莲、蒲公英药混匀,加6倍至12倍量水,煎煮三次,在煎煮第三次时加入所需要量的大黄,每次0.5小时至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药液的重量比为1.5至1∶1时,每100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正天成II型天然澄清剂B组分2毫升至6毫升,再加入浓度为1%的正天成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6毫升至12毫升,搅匀,60℃至70℃水浴恒温0.5小时至1.5小时,0℃至4℃静置6小时至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混匀,加入上述环糊精包合物、1.5份至3份敷料,采用流化喷雾制成仙香乙肝药物。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仙香乙肝药物可为颗粒剂型或粉未剂或片剂型或胶囊剂型。
上述敷料可选乳糖和甘露醇,其中乳糖∶甘露醇重量比为4∶1。
本发明仙香乙肝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舒肝、利湿健脾、祛瘀散结的功能,其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规定量范围内使用未出现过毒副作用;本发明仙香乙肝药物的生产方法是生产仙香乙肝药物的优先方法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10份、野菊花6份、赤芍6份、半枝莲8份。
实施例2,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20份、野菊花18份、赤芍18份、半枝莲20份。
实施例3,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20份、野菊花6份、赤芍18份、半枝莲8份。
实施例4,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10份、野菊花18份、赤芍6份、半枝莲20份。
实施例5,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10份、野菊花18份、赤芍18份、半枝莲8份。
实施例6,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20份、野菊花6份、赤芍6份、半枝莲20份。
实施例7,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5份、香薷15份、野菊花12份、赤芍12份、半枝莲15份。
实施例8,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至20份、香薷10份至20份、火炭母10份至20份、野菊花6份至18份、赤芍6份至18份、半枝莲8份至20份、大黄3份至6份。
实施例9,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份、香薷10份、火炭母10份、野菊花6份、赤芍6份、半枝莲8份、大黄3份。
实施例10,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20份、火炭母20份、野菊花18份、赤芍18份、半枝莲20份、大黄6份。
实施例11,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20份、火炭母10份、野菊花6份、赤芍18份、半枝莲8份、大黄6份。
实施例12,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10份、火炭母20份、野菊花18份、赤芍6份、半枝莲20份、大黄3份。
实施例13,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10份、火炭母20份、野菊花18份、赤芍6份、半枝莲8份、大黄6份。
实施例14,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20份、火炭母10份、野菊花6份、赤芍18份、半枝莲20份、大黄3份。
实施例15,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5份、香薷15份、火炭母15份、野菊花12份、赤芍12份、半枝莲15份、大黄5份。
实施例16,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10份、火炭母10份、黄芪6份、野菊花6份、赤芍6份、半枝莲8份、丹参6份、蒲公英10份、泽泻6份、大黄3份。
实施例17,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20g份、火炭母20份、黄芪18份、野菊花18份、赤芍18份、半枝莲20份、丹参12份、蒲公英20份、泽泻12份、大黄6份。
实施例18,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10份、火炭母20份、黄芪18份、野菊花6份、赤芍6份、半枝莲20份、丹参12份、蒲公英10份、泽泻6份、大黄6份。
实施例19,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香薷20g份、火炭母10份、黄芪18份、野菊花6份、赤芍18份、半枝莲8份、丹参12份、蒲公英10份、泽泻12份、大黄3份。
实施例20,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20份、香薷10份份、火炭母20份、黄芪6份、野菊花18份、赤芍6份、半枝莲20份、丹参6份、蒲公英20份、泽泻6份、大黄6份。
实施例21,该仙香乙肝药物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5份、香薷15g份、火炭母15份、黄芪12份、野菊花12份、赤芍12份、半枝莲13份、丹参9份、蒲公英15份、泽泻9份、大黄5份。
上述实施例中的仙香乙肝药物可通过以下生产方法得到:取所需要量的香薷、野菊花粗粉,加6倍至12倍量水浸泡4小时至8小时后,提取挥发油3小时至8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用25份至50份β-环糊精在25℃至60℃恒温搅拌0.5小时至3小时进行包合,冷藏6至12小时,抽滤,在20℃至40℃下干燥2小时至6小时,研细,过100目至120目筛备用;药渣再加6~12倍量水煎煮0.5小时至2小时,滤过,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备用;将所需要量的丹参、泽泻加6倍至12倍量65%至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0.5小时至2.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60℃)浸膏,备用;醇提后的药渣与所需要量的仙鹤草、火炭母、赤芍、黄芪、半枝莲、蒲公英药混匀,加6倍至12倍量水,煎煮三次,在煎煮第三次时加入所需要量的大黄,每次0.5小时至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药液的重量比为1.5至1∶1时,每100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正天成II型天然澄清剂B组分2毫升至6毫升,再加入浓度为1%的正天成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6毫升至12毫升,搅匀,60℃至70℃水浴恒温0.5小时至1.5小时,0℃至4℃静置6小时至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混匀,加入上述环糊精包合物、1.5份至3份敷料,采用流化喷雾制成仙香乙肝药物。其中,仙香乙肝药物可为颗粒剂型或粉未剂或片剂型或胶囊剂型,上述敷料可选乳糖和甘露醇,其中乳糖∶甘露醇重量比为4∶1,上述敷料还可选用现有技术中药成药中常规使用的敷料
本发明仙香乙肝药物的颗粒剂型或粉未剂或片剂型或胶囊剂型还可根据现有中药成药技术的生产方法得到。
上述实施例所得产品即仙香乙肝药物的治疗效果如下:
一、药效试验
(一)抗乙肝病毒试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室试验
A、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内对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DNA(HBV DNA)的抑制作用
1、目的:为研究仙香乙肝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本实验有仙香乙肝药物在乙型肝炎病毒转染的人肝癌细胞2.2.15细胞系培养中,检测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分泌和HBV DNA的影响。
2、材料和方法
药物: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仙香乙肝药物,为棕黑色粉末。实验时将粉末用培养液配成10mg/ml然后离心去掉沉淀,4℃保存。使用时用2.2.15细胞培养液配成所需浓度。
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克隆转染人肝癌细胞(Hep G2)的2.2.15细胞系,美国Mount Sinai医学中心构建,我室引进后自行传代培养。细胞用含胎牛血清10%,3%谷氨酰胺1%,G418 380μg/ml,卡那霉素50u/ml的Eagle’s MEM培养液,在37℃ 5%CO2温箱中培养,大约一周传代一次。
试剂及仪器:HBsAg,HBeAg固相放射免疫测定盒,购自中国同位素公司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放射性同位素α32P dCTP为亚辉生物医学工程公司,比活度:111TBq/nmol;探针标记用的缺口标记试剂盒购自Promerga公司。酶标仪:BIO-RAO 3500型;γ-计数仪为美国DPC公司产品。
3、实验方法
3.1药物对细胞毒性试验
药物仙香乙肝药物为棕黑色粉末,实验时将粉末用培养液配成10mg/ml然后离心去掉沉淀,4℃保存,使用时间2.2.15细胞培养液配成所需浓度。然后对倍稀释从2000ug/ml至15.6ug/ml加入96孔细胞培养液,每浓度3孔,每4天换同浓度药液,设无药物细胞对照组,以观察细胞病变为指标,8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完全破坏为4;75%为3;50%为2;25%为1;无病变为0。计算每浓度药液平均细胞病变程度和抑制率,按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50),最大无毒浓度(TC0)。
3.2药物对HBeAg、HBsAg抑制试验
每毫升10万个2.2.15细胞接种24孔细胞培养液,每孔1ml,37℃ 50%CO2培养24小时,加无毒浓度以下3倍稀释试验药液,五个稀释度分别为900ug/ml;300ug/ml;100ug/ml;33ug/ml;11ug/ml,每浓度3孔,设无药物细胞对照组,37℃5%CO2培养,每4天换原浓度药液培养,第8天时收获培养液,-20℃冰冻保存。一批实验同时测定HBsAg和HBeAg。实验设HBsAg、HBeAg阳性和阴性对照及细胞对照。用HBsAg和HBeAg固相放射免疫测定盒测定,方法见说明书,用γ-计数仪测定每孔cpm值,3孔平行孔取均值后,计算抑制率。按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
                      细胞对照cpm-给药组cpm
抗原抑制百分率(%)=枛枛枛枛枛枛×100
                          细胞对照cpm
3.3药物对HBV DNA的抑制试验
各浓度组药液及细胞对照组的2.2.15细胞上清液按分子克隆实验技术方法提取其HBVDNA、各样品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测量各杂交点的A值后,计算抑制率。
                       细胞对照A值-给药组A值
HBV DNA抑制百分率(%)枛枛枛枛枛枛枛×100
                             细胞对照A值
3.4选择指数(SI):SI=TC50/IC50
4、结果
4.1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培养中的细胞毒性
为观察仙香乙肝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2.2.15细胞的毒性。在接种2.2.15细胞后24小时,加对倍稀释药液,实验自2000ug/ml开始:2000;1000;500;250;125;62.5;31.3;15.6ug/ml,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4天换一次药液,维持8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按公式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TC50两批实验分别为1587ug/ml,1587ug/m,平均半数有毒浓度(TC50)为1587u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000ug/ml。
4.2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HBeAg和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
仙香乙肝药物900ug/ml;300ug/ml;100mg/ml;33ug/ml;11ug/ml,加入2.2.15细胞中培养,第8天对HBeAg和HBsAg的抑制效果:
对HBeAg的抑制率;仙香乙肝药物无毒浓度900ug/ml对HBsAg平均抑制率为14.2±4.0%,IC50无法计算。
对HBeAg的抑制率:仙香乙肝药物无毒浓度900ug/ml对HBsAg平均抑制率为39.1±8.0%,IC50为486.1±63.5ug/ml。
选择指数(SI),仙香乙肝药物抑制HBeAg的SI为3.3。
4.3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
仙香乙肝药物900ug/ml;300ug/ml;100ug/ml;33ug/ml;11ug/ml,加入2.2.15细胞中培养,第8天对HBV DNA的抑制率;仙香乙肝药物900ug/ml对HBV DNA的平均抑制率为59.3±2.2%,IC50为242.8±4.1ug/ml。
选择指数[SI]:仙香乙肝药物抑制HBV DNA的SI为6.5。
5、结论
5.1仙香乙肝药物对2.2.15细胞培养的毒性
仙香乙肝药物加入2.2.15细胞中培养8天,以细胞病变为指标,两批实验平均;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587u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000ug/ml。
5.2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培养内对HBsAg和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
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中培养8天,无毒浓度900ug/ml对HBsAg的平均抑制率为14.2±4.0%,其IC50无法计算;对HBeAg的平均抑制率为39.1±8.0%,其IC50为486.1±63.5ug/ml,其SI为3.3。
5.3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培养内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
仙香乙肝药物在2.2.15细胞中培养8天,无毒浓度900ug/ml对HBV DNA的平均抑制率为59.3±2.2%,其IC50为242.8±4.1ug/ml,其SI为6.5,阳性药1μM的拉米夫定(3TC)对HBVDNA的平均抑制率为54.7±5.8%。
B、仙香乙肝药物在鸭体内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
仙香乙肝药物是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的仙香乙肝药物药物,为验证其体内抗肝炎病毒作用,本实验采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雏鸭口服仙香乙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其对鸭血清鸭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药物:仙香乙肝药物是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的仙香乙肝药物药物,为棕色药物,用生理盐水配制;
病毒:鸭乙型肝炎病毒  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强阳性血清,采自上海麻鸭,-70℃保存。
动物:1日龄北京鸭,购自北京前进种鸭场动物饲养场。
试剂:α-32P-dCTP购自北京福瑞生物技术工程公司。缺口翻译药盒购自普洛麦格公司(Promega Co.);Sephadex G-50,Ficoll PVP购自瑞典Pharmacia公司;SDS西德Merck公司产品;鱼精DNA、牛血清白蛋白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产品;硝酸纤维素膜0.45umAmersham公司产品。
2、实验方法
2.1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日龄北京鸭,经腿胫静脉注射上海麻鸭DHBV-DNA阳性鸭血清,每只0.2ml,在感染后7天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待检。
2.2药物治疗试验
DHBV感染雏鸭7天后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治疗试验,每组6只,给药组分3个剂量组,分别为2.0,4.0,8.0g/kg组,口服,1天2次,10天。设病毒对照组(DHBV),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在感染后第7天即用药前(T0),用药第5天(T5),用药第10天(T10)和停药后第3天(P3),自鸭腿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待检。
2.3检测方法
取上述待检鸭血清,每批同时点膜,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水平的动态,按缺口翻译试剂盒说明书方法,用32P标记DHBV-DNA探针,并作鸭血清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膜片斑点。在酶标检测仪测定OD值(滤光片为490nm),计算血清DHBV-DNA密度,以杂交斑点OD值作为标本DHBV-DNA水平值。
2.4药效计算
2.4.1计算每组鸭不同时间血清DNA OD值的平均值(X±SD),并将每组鸭用药后不同时间(T5、T10)和停药后第3天(P3)血清DHBV-DNA水平与同组给药前(T0)OD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算t1、P1值。分析差异的显著性,判断药物对病毒感染的抑制效果。
2.4.2计算每组鸭有药后不同时间(T5、T10)和停药第3天(P3)血清DHBV-DNA的抑制率,并作图,比较各组鸭血清DHBV-DNA抑制率的动态。
             给药前(T0)OD值-给药后(T5、T10、P3)OD值
DNA抑制%=枛枛枛枛枛枛枛枛枛枛枛柺?00%
                           给药前(T0)OD值
2.4.3将给药治疗组不同时间DHBV-DNA抑制率分别与病毒对照组相同时间DHBV-DNA抑制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计算t2、P2值,分析差异的显著性,判断药效。
3、结果
3.11日龄北京鸭感染DHBV后,血清DHBV-DNA动态
DHBV感染鸭口服生理盐水后DHBV-DNA斑点杂交。实验感染鸭18只血清DHBV-DNA全部阳性。病毒对照组6只雏鸭感染后第7天血清DHBV-DNA全部阳性,三批实验全程21天内血清DHBV-DNA水平感染后基本平稳。
3.2仙香乙肝药物在DHBV感染鸭体内对鸭血清DHBV-DNA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选用3个剂量组,分别为2.0,4.0,8.0g/kg组,在给药前(T0)与给药后第5天(T5)、10天(T10)及停药后3天(P3),取鸭血,分离血清,检测DHBV-DNA OD值,作自身比较。结果表明:4.0g/kg组、8.0g/kg组在给药第10天(T10)及停药后3天(P3)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2.0g/kg组,抑制作用不明显。
3.3总结
仙香乙肝颗料是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的仙香乙肝药物,为验证其效果,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鸭体内进行治疗试验,观察其是否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采用一日龄北京鸭静脉注射鸭乙型肝炎病毒,7天后开始给鸭口服仙香乙肝药物3个剂量组,为2.0、4.0及8.0g/kg,1天2次,给药10天(Bid×10)。观察药物对鸭的毒性和鸭血清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的影响,以拉米夫定为阳性对照药。实验表明,仙香乙肝药物大剂量组8.0g/kg组口服,1天2次10天,无毒性。
按配对统计分析,第一批实验,8.0g/kg组给药后第5天(T5)和第10天(T10)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成组抑制统计分析,给药后第5天(T5)和第10天(T10)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4.0g/kg组,按配对统计分析,给药后第10天(T10)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成组抑制统计分析,给药后第10天(T10)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2.0g/kg组,按配对和成组抑制统计分析,给药后第10天(T10)有显著效果(P<0.05)。
第二批实验中,8.0g/kg组配对和成组抑制统计分析,给药后第10天(T10),有非常显著抑制作用(P<0.01)。4.0g/kg组,配对和成组分析,给药后第10天(T10)及停药后第3天(P3),有非常显著及抑制作用(P<0.01,P<0.05)。2.0g/kg组,抑制作用不明显。
第三批实验中,8.0g/kg组,按成组统计分析,给药后第5天(T5)有显著效果(P<0.05)。4.0g/kg组,配对统计分析,给药后第10天(T10)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2.0g/kg组,无抑制作用。拉米夫定对照组,T5有显著效果,说明实验可信。
提示:仙香乙肝药物4.0-8.0g/kg口服1天2次,给药10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治疗效果。
(二)保肝降酶作用
以四氯化碳、D柊被 肴樘前贰
Figure C20051020088400131
槊缂又  嗵窃斐扇  中∈蟾嗡鹕四P停  粜远哉找
Figure C20051020088400132
盟倭(8)馗蜗怖纸耗遥  鲜鍪凳
Figure C20051020088400133
帽痉19.鞯南上阋腋我
Figure C20051020088400134
Figure C20051020088400135
?.6,7.2,14.4g/kg三个剂量组,ig,qd×7或13d,取血制备血清,作ALT、AST测定,取肝脏作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ALT和AST显著高于NS组,三个剂量的受试药则低于模型组,尤其在中、大剂量组。给药组肝细胞损伤轻于模型组。
(三)免疫调节作用
1.对血清溶血素(HC50)产生的影响绵羊红细胞(SRBC)为抗原,ip造成小鼠体内形成抗SRBC抗体,再遇SRBC时产生溶血,测定溶血时释放血红蛋白的含量,间接说明溶血素量。3.6,7.2,14.4g/kg,ig,每天1次,连续8天。结果,中、大剂量的仙香乙肝药物可使HC50明显升高。
2.对小鼠B.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取小鼠脾脏,无菌制成脾细胞悬液,以ConA为T细胞增殖的分裂原,LPS为B细胞增殖的分裂原,MTT法测定。结果,仙香乙肝药物在0.01?0mg/L几浓度范围内,对B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增殖作用,对T细胞增殖有弱的抑制作用。提示,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毒理试验
(一)小鼠口服急性毒性测定
材料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由新疆医学实验动物供应中心提供。所用动物饲料购自新疆医学实验动物供应中心。
仙香乙肝药物剂,棕黄色至棕褐色颗粒,7.5g/包成人每次1包,1天3次,由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的仙香乙肝药物。保存条件:常温。临用前用纯净水溶解配制成所需浓度。
A、方法与结果
1.预实验
选取小鼠10只,体重20.2±1.2g,禁食12小时,仙香乙肝药物配制成最大浓度(60%),以0.4ml/10g容量ig,观察24小时,未见死亡,且精神与活动状态亦无异常。因此0.4ml/10g为小鼠最大灌胃容量,未见死亡或异常反应,故应依法作最大耐受量(MTD)实验
2、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
选取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1.3g,禁食12小时,以最大浓度按0.4ml/10g容量ig两次(间隔6小时),连续观察8天,未见死亡,且精神与活动状态亦无异常,实验结束时小鼠平均体重为24.55±1.00g。故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为80ml/kg,即仙香乙肝药物剂MTD为48g/kg。
B、结论:以本品的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给小鼠一日内两次灌胃给药,连续观察7天,未见小鼠死亡或出现任何毒性反应。由于ig最大浓度最高容量(0.4ml/10g)的仙香乙肝药物,未见死亡,亦无任何毒性反应,故依法测定最大耐受量(MTD),结果MTD为60%混悬液80.0ml/kg,即为48.0g/kg仙香乙肝药物剂,为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的128倍。提示本制剂无明显毒性,用药安全。
(二)大鼠长期毒性测定
A、材料
1.动物  Wistar大鼠,体重雌性119.7±13.6g、雄性138±14.7g,约8周龄,雌雄各半,选120只,分4组,每组30只。由新疆医学动物试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许可证:新医动字第(96)--16001号。试验开始前,观察动物进食、活动及粪便等情况1周,选择状态正常的动物进入试验。
2.受试药品:由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的仙香乙肝药物。每包量7.5g,成人每次口服一包,每日3次。保存条件:常温。临用前,用纯净水溶解配制成所需的浓度。
3.仪器:BC2000血细胞计数仪,深圳迈瑞公司生产;SABA18型血生化自动分析仪,意大利产品。
B、给药方案
1.试验分组:大鼠称重,依体重均衡分4组,即溶剂对照组(NS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
2.剂量设置:参照指导原则小剂量应高于临床或动物最佳有效剂量为基本安全剂量,高剂量应有部分动物表现出严重毒性或部分死亡,高于临床剂量30倍以上,并考虑药物最大混悬浓度等情况设置,中剂量取中间值。我们设小、中、大三个剂量的浸膏粉为:3.3g/kg.d、6.6g/kg.d、9.9g/kg.d(分别为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的26.6、53.2和80倍)。
3.给药方法:ig,每天1次,每天下午北京时间15:30?6:30(新疆下午上班时间为15:30),每周休息1天,共计180天(6个月),后三个月由于给药容量的限制,大剂量给药组将全天剂量平均分成两份,上下午各一次。
C、观测指标、方法和时间
1、一般观察:每天观察大鼠精神活动、大便及皮毛外观等情况,每10天称1次体重,并检查进食量与进水量。
2、分别在给药90、180天,每组处死10只,雌雄各5只。从下腔静脉取血做外周血像与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指标:胆固醇(CHO)、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糖(Glu)、胆红素(Bil)、无机磷(P)、甘油三脂(TRi)。
血像: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T%)、单核(MXD%)。
3、尸解:取实验动物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或子宫、甲状腺、前列腺等作大体观察,称重量,做脏器系数分析。
4、病理组织学检查:将实验动物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或子宫、甲状腺、前列腺、胃等用10%福尔马林固定,制作切片,HE染色,做病理学检查。
5、可逆性观察:停药后继续饲养14天,处死余下大鼠,作同上述检查项目,以观察损害的可逆性。
D、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用发生例数表示,计量资料,把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软件中,各组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选择Student t检验进行各组间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E、实验结果
1.一般观察
NS组及给药组大鼠在180天试验期内,精神与活动状态、外观体征、进食量、进水量、尿性状等均无异常,且无一死亡。
2.药物对体重系数的影响
按“给药后体重-给药前体重/给药前体重”式计算体重增加系数。结果,给药组各时体重增加系数与NS组比较,给药组体重在有些时间内增长大于NS组,但大部分给药组增长与N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3.药物对各主要脏器的影响
将剖取的脏器依“脏器重/体重”式计算各组大鼠脏器系数。结果,各给药组各时间段大鼠脏器系数与N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该药对各主要脏器重量无明显影响。
4.外周血像检查
取各组大鼠抗凝外周血作血常规测定(RBC、HB、PLT、WBC及分类)。结果,给药组各时间血像与NS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异常。
5.血生化检查
将各组大鼠血清样品作血生化检查(AST、ALT、ALP、BUN、Cre、TP、ALB、Glu、CHO、TRi、Bil、P)。给药组大鼠各时与NS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6.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血检查
将各组大鼠脏器(心、肝、脾、肺、胃、肾、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子宫或睾丸),作大体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和NS组比较各脏器均无明显病理变化。
7.可逆性观察
将各组余留10只大鼠(共40只),停药继续饲养14天,同法取血作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处死后取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1)一般观察
给药组及NS组大鼠在14天恢复期内,精神与活动状态、外观体征、体重、进食量、粪便性状等均无异常,且无一死亡。
(2)恢复期对各主要脏器的影响
依“脏器重/体重”式计算各组大鼠脏器系数。结果,各给药组大鼠脏器系数与NS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表明恢复期各主要脏器增重无明显变化。
(3)恢复期外周血像检查
取各组大鼠抗凝外周血样作血常规测定(RBC、HB、PLT、WBC及分类)。结果,给药组与NS组比较,各项血像指标恢复均无异常。
(4)恢复期血生化检查
将各组大鼠血清样品作血生化检查(AST、ALT、ALP、BUN、Cre、TP、ALB、Glu、CHO、TRi、Bil、P),结果给药组大鼠与NS组比较,各项指标恢复期均无异常。
(5)恢复期尿生化检查:无异常。
F、结论
由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的仙香乙肝药物3.3g/kg.d、6.6g/kg.d、9.9g/kg.d,ig给药每天1次,连续6个月。分别相当于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的26.6、53.2和80倍。给药组部分大鼠与NS组相比较,体重系数增加幅度比NS组高,脏器系数无异常,血常规、血生化与NS组相比较,亦无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各脏器均未见药物引起的病理变化。认为仙香乙肝药物浸膏粉在规定剂量与时限内对大鼠无明显毒性。
三、临床试验
1、剂量:
用于乙型肝炎患者,成人每次口服由上述实施例所得本发明仙香乙肝药物剂1包(7.5g),每天3次(22.5g/日,相当于生药42g),以温开水制成混悬液后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儿童用量遵医嘱。
2、疗程:乙肝总疗程为两年。
3、治愈标准:,其治愈标准应达到:症状消失、肝功、体征正常,乙肝三系及基因检验: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转阴(HBSAG、HBEAG),表面抗体阳性(抗朒BS),E抗体阳性或阴性(抗朒BE),核心抗体阴性(抗朒BC),乙肝基因阴性(HBV盼NA)。有效是指患者症状大多消除,表面抗原降至1∶32以下,E抗原转阴,表面抗体阳性或阴性,乙肝基本转阴。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素筠诊所”治疗了6万多的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未出现过毒副作用。例如:在1320个病例中,治愈858例,减轻462例,治愈百分比为65%;未治愈者乙肝抗原滴度多数降至1∶16至1∶32,症状消失,体征正常。在630个病例中,治愈422例,减轻208例,治愈百分比为67%;未治愈者乙肝抗原滴度多数降至1∶16至1∶32,症状消失,体征正常。

Claims (8)

1. 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仙香乙肝药物,其特征在于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至20份、香薷10份至20份、野菊花6份至18份、赤芍6份至18份、半枝莲8份至20份。
2.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仙香乙肝药物,其特征在于按原料重量份含有仙鹤草10份至20份、香薷10份至20份、火炭母10份至20份、野菊花6份至18份、赤芍6份至18份、半枝莲8份至20份、大黄3份至6份。
3.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仙香乙肝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原料为仙鹤草10份至20份、香薷10份至20g份、火炭母10份至20份、黄芪6份至18份、野菊花6份至18份、赤芍6份至18份、半枝莲8份至20份、丹参6份至12份、蒲公英10份至20份、泽泻6份至12份、大黄3份至6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仙香乙肝药物,其特征在于仙香乙肝药物为颗粒剂型或粉末剂或片剂型或胶囊剂型。
5.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仙香乙肝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的:取所需要量的香薷、野菊花粗粉,加6倍至12倍量水浸泡4小时至8小时后,提取挥发油3小时至8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用25份至50份β-环糊精在25℃至60℃恒温搅拌0.5小时至3小时进行包合,冷藏6至12小时,抽滤,在20℃至40℃下干燥2小时至6小时,研细,过100目至120目筛备用;药渣再加6~12倍量水煎煮0.5小时至2小时,滤过,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备用;将所需要量的丹参、泽泻加6倍至12倍量65%至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0.5小时至2.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浸膏,备用;醇提后的药渣与所需要量的仙鹤草、火炭母、赤芍、黄芪、半枝莲、蒲公英药混匀,加6倍至12倍量水,煎煮三次,在煎煮第三次时加入所需要量的大黄,每次0.5小时至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药液的重量比为1.5至1∶1时,每100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正天成II型天然澄清剂B组分2毫升至6毫升,再加入浓度为1%的正天成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6毫升至12毫升,搅匀,60℃至70℃水浴恒温0.5小时至1.5小时,0℃至4℃静置6小时至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混匀,加入上述环糊精包合物、1.5份至3份辅料,采用流化喷雾制成仙香乙肝药物。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仙香乙肝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仙香乙肝药物为颗粒剂型或粉末剂或片剂型或胶囊剂型。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仙香乙肝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辅料选乳糖和甘露醇,其中乳糖∶甘露醇重量比为4∶1。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仙香乙肝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辅料选乳糖和甘露醇,其中乳糖∶甘露醇重量比为4∶1。
CNB2005102008846A 2005-12-29 2005-12-29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70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2008846A CN100421700C (zh) 2005-12-29 2005-12-29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2008846A CN100421700C (zh) 2005-12-29 2005-12-29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3941A CN1823941A (zh) 2006-08-30
CN100421700C true CN100421700C (zh) 2008-10-01

Family

ID=36934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2008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700C (zh) 2005-12-29 2005-12-29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170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7871B (zh) * 2012-06-06 2014-04-16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具有保肝降酶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2160A (zh) * 2004-04-21 2005-01-12 金海清 治疗乙型肝炎并发症组方药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2160A (zh) * 2004-04-21 2005-01-12 金海清 治疗乙型肝炎并发症组方药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3941A (zh) 200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2284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9597C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4510747B (zh) 一种环烯醚萜苷的药物新用途
CN101310751A (zh) 一种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0400075C (zh) 一种补气养血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2849B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02B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应用和剂型
CN101716319B (zh) 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977885B (zh) 一种抗肝炎药物组合物
CN102302732A (zh) 疏肝化瘀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5928B (zh) 一种治疗黄疸的中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1700C (zh) 仙香乙肝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52774B (zh) 一种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免疫功能低下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CN102008563B (zh) 一种抗癌中药及其配制方法
CN104840899B (zh) 一种调节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水煎剂及其应用
CN104042895A (zh)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735621A (zh) 一种具有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0584345C (zh) 具抗病毒作用的小紫金牛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00443117C (zh) 一种治疗性乙型肝炎的疫苗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35979C (zh) 槐果碱作为制备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病因治疗药物的用途及其制法
CN104688723A (zh) 淫羊藿苷元在制备治疗贫血药物中的应用
CN104586925B (zh) 红背叶根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乙肝药物的应用
CN100441210C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8990B (zh) 一种益气养肝,清热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新用途
CN101099780B (zh) 一种益气养肝,清热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