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7552C - 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7552C
CN100417552C CNB2005100044458A CN200510004445A CN100417552C CN 100417552 C CN100417552 C CN 100417552C CN B2005100044458 A CNB2005100044458 A CN B2005100044458A CN 200510004445 A CN200510004445 A CN 200510004445A CN 100417552 C CN100417552 C CN 1004175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rotrusion
folding
driver leg
leg pro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44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0730A (zh
Inventor
安部和宏
熊谷雅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401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2546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608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2546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40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0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75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75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60R21/206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in the lower part of dashboards, e.g. for protecting the kne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e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16Inner seams, e.g. cre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or used as tether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员腿部保护装置,防止钥匙链等妨碍在转向柱下方膨胀展开的气囊的情况发生。在转向柱罩(2)的左侧面部,设有钥匙插入口(4)。在插入该钥匙插入口(4)中的钥匙(5)上,以悬吊状安装有钥匙链(6)。在气囊(12)上,设有突出部(14),在该气囊(12)膨胀时,从该气囊(12)的顶缘向上方突出。在气囊(12)沿转向柱罩(2)的底面膨胀展开时,在钥匙链(6)与气囊(12)接触之前,突出部(14)与钥匙链(6)接触,将该钥匙链(6)向上方推出。

Description

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汽车碰撞时保护乘员的腿部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特别涉及驾驶席乘员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时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座席前方的内装面板的内侧;气囊,存放在该壳体内;和气体发生器,用于使该气囊膨胀。在汽车碰撞时,该气体发生器进行气体喷射动作,该喷射气体供给到气囊中,使该气囊在内装面板和乘员的小腿之间膨胀展开,从而可对乘员的腿部进行保护。
在特开2003-226215号公报中,记载有在转向柱的下方,设置这种乘员腿保护装置的构成。
在该公报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中,在汽车碰撞时,气囊沿转向柱罩的底面膨胀展开,通过该已膨胀的气囊,对驾驶席乘员的腿部进行保护。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26215号文献
如上述特开2003-226215号公报的图1所示,在多数情况下,在转向柱罩的侧面部,设置钥匙插入口。由此,在插入该钥匙插入口的钥匙上以悬吊方式安装钥匙链等(附件,独立于该钥匙的钥匙)的情况下,该钥匙链等下垂到转向柱罩的下方,从而具有该钥匙链等对在该转向柱罩的底侧膨胀展开的气囊造成妨碍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钥匙链等对在转向柱(转向柱罩)的下方膨胀展开的气囊造成妨碍的情况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本发明(方案1)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设置于转向柱的下方,具有沿转向柱罩的底面附近能够向上方膨胀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在该气囊中,与该气囊成一体地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在该气囊膨胀时,从该气囊的膨胀方向前端部向该膨胀方向突出。
方案2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1所述,其中,该突出部呈片状。
方案3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2所述,其中,该突出部被拉回到乘员侧或其相反侧而进行折叠。
方案4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3所述,其中,该突出部的折叠状态为蛇腹状折叠、卷状折叠、或为组合这两者的类型。
方案5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3或4所述,其中,设有覆盖已被折叠的突出部的罩布。
方案求6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2所述,其中,该气囊的顶边部内折成折入到该气囊内部,片状的上述突出部与该内折的气囊的顶部一同折叠。
在本发明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中,由于设有在气囊膨胀时从该气囊的膨胀方向前端部沿该膨胀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故在气囊沿转向柱罩的底面膨胀展开时,即使在钥匙链等从该转向柱罩向下方垂下的情况下,在该钥匙链等与气囊接触之前,该突出部与钥匙链等接触,将该钥匙链等推出。由此,防止从该转向柱罩向下方垂下的钥匙链等妨碍沿该转向柱罩的底面膨胀展开的气囊的情况发生。
按照本发明,由于突出部与气囊成一体(即,与构成气囊的底布等的面板成一体)设置,故容易形成突出部。
该突出部为可推出钥匙链程度的小形片状物就足以。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该片状的突出部拉回到乘员侧或其相反侧而进行折叠。通过这种构成,气囊的折叠体整体紧凑。该突出部的折叠状态可为蛇腹状折叠、卷状折叠、或组合两者的类型中的任一种。
在此情况下,优选从其顶边部向底部侧呈卷状地折叠气囊,以便在折叠气囊时,该气囊与乘员相反一侧的面为卷入中心侧。
在如此折叠气囊的情况下,在气囊膨胀时,该卷状的气囊折叠体在从上方看为,由与乘员相反的一侧向乘员侧旋转,并向上方展开。另外,若通过该旋转,解除气囊的卷取,直至气囊的顶部,则气囊顶边部从与乘员相反的一侧向乘员侧旋转,并向上方展开。此时,突出部的前端侧通过该气囊的顶边部,向上方释放,向比该气囊顶边部偏上的上方突出。
另外,在将气囊从顶边部向底部侧呈卷状折叠,从而使折叠气囊时该气囊与乘员相反一侧的面成为卷入中心侧的情况下,在气囊膨胀时,由于该卷状的气囊折叠体沿乘员的腿部的前面滚动而解除卷取,故气囊在不会钩挂于乘员的腿部前面,并顺利地展开。
在将片状的突出部拉回到气囊的乘员侧或其相反侧的上述一个方式中,也可设置覆盖已被折叠的突出部的罩布。在如此设置罩布的情况下,突出部的折叠状态不会被破坏,且容易装配气囊装置,同时在气囊装置内,也容易保持突出部的折叠形状。另外,在气囊膨胀时,突出部以罩布覆盖,直至气囊接近最终展开形状,从而在膨胀的最终阶段,突出部弹向上方而跳起,可推出钥匙链等。
此外,按照本发明,也可在折叠气囊时,折叠为使气囊的顶边部折入气囊内部,同时使片状的突出部与该气囊顶部一同折叠。若如此构成,则在气囊的顶部膨胀时,折入气囊内部的内折部分向气囊外方排出地向上方突出,突出部也被跳起,从而将钥匙链等推出。
本发明(方案7)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设置于转向柱的下方,具有沿转向柱罩的底面附近能够向上方膨胀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在该气囊中,设有突出部,在该气囊膨胀时,从该气囊的膨胀方向前端部向该膨胀方向突出,该突出部独立于该气囊而构成。
方案8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7所述,其中,该突出部呈片状,其根部侧安装于上述气囊的乘员侧的面的顶部,前端侧通过气囊的上方拉回到与乘员侧相反的一侧。
方案9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8所述,其中,覆盖已折叠的该突出部的罩布配置在与乘员侧的相反一侧。
方案10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7所述,其中,该突出部呈片状,其根部侧安装于与上述气囊的乘员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前端侧通过气囊的顶边部的上方拉回到该乘员侧。
方案11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10所述,其中,覆盖已折叠的突出部的罩布配置于乘员侧。
方案12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如方案8~11中的任一项所述,其中,该气囊的顶边部内折成折入到该气囊内部,片状的上述突出部通过已内折的气囊的顶部的上方拉回,该突出部的折叠状态为蛇腹状折叠、卷状折叠、或为组合这两者的类型。
在本发明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中,由于设有在气囊膨胀时从该气囊的膨胀方向前端部沿该膨胀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故在气囊沿转向柱罩的底面膨胀展开时,即使钥匙链等从该转向柱罩向下方垂下时,在该钥匙链等与气囊接触之前,该突出部与钥匙链等接触,将该钥匙链等推出。由此,防止从该转向柱罩向下方垂下的钥匙链等妨碍沿该转向柱罩的底面膨胀展开的气囊的情况发生。
按照本发明,由于该突出部独立于气囊(即,通过独立于构成气囊的底布等面板的部件)而构成,故可将突出部安装于任意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该突出部为片状,其根部侧安装于上述气囊的乘员侧的面(优选为端面的顶部)上,前端侧通过气囊顶边部的上方拉回到该乘员侧的相反侧。在此情况下,在将气囊折叠时,优选将气囊从其顶边部向下部侧呈卷状折叠,以便与该气囊的乘员相反一侧的面构成卷入中心侧。
在如此折叠气囊的情况下,在气囊膨胀时,该卷状的气囊折叠体在从上方观看为:从与乘员相反侧向乘员侧旋转,并向上方展开。另外,若通过该旋转,接触卷绕,直至气囊的顶部,则气囊顶边部从乘员的相反侧向乘员侧旋转,并向上方展开。此时,突出部的前端侧通过该气囊顶边部,向上方释放,向比该气囊顶边部偏上的上方突出。
另外,在折叠气囊时,将气囊从其顶边部向底部侧呈卷状折叠,以使该气囊的乘员的相反侧的面构成卷入中心侧的情况下,在气囊膨胀时,该卷状的气囊折叠体沿乘员的腿部的前面滚动,从而解除卷绕,因此气囊不会钩挂于乘员的腿部前面,并顺利地展开。
在将片状的突出部从气囊的乘员侧拉回到其相反侧的上述方式中,也可将覆盖已折叠的该突出部的罩布安装于乘员侧的相反侧的面上。在如此设置罩布的情况下,突出部的折叠不会被破坏,并容易装配气囊装置,同时在气囊装置的内也容易保持气囊的折叠形状。另外,在气囊膨胀时,突出部通过罩布覆盖,直至气囊接近最终展开形状,在膨胀的最终阶段,突出部向上方弹性跳起,从而推出钥匙链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该突出部呈片状,其根部侧安装于上述气囊的乘员侧的相反侧的面上,前端侧通过气囊顶边部的上方拉回到该乘员侧。
同样在此情况下,也可将覆盖已折叠的突出部的罩布安装于乘员侧的面上,保持突出部的折叠形状。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上述的任何实施方式中,也可在折叠气囊时,内折为将气囊的顶边部折入气囊内部。若如此构成,则在气囊的顶部膨胀时,折入气囊内部的内折部分向气囊外方排出,从该气囊的顶边部向上方突出,使突出部跳起。
通过气囊的上方拉回的突出部的折叠状态可为卷状折叠、蛇腹状折叠、组合两者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的构成图。
图2为图1的气囊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图1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图1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膨胀展开时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表示图1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膨胀展开时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表示图1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膨胀展开时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突出部的另一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8为突出部的另一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9为突出片的另一连接结构的说明图。
图10为突出部的另一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1为罩布的设置例的说明图。
图12为突出部的另一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3为突出部的另一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14为说明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尺寸的剖视图。
图15为实施方式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的构成图。
图16为表示图15的气囊的折叠顺序的说明图。
图17为表示图15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膨胀展开时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
图18为表示图15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膨胀展开时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
图19为表示气囊的另一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20(a)为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的主视图,(b)为沿(a)中的B-B线剖视图。
图21为表示突出部(折翼)的折叠结构的气囊顶部的纵向剖视图,表示气囊的另一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22为表示突出部(折翼)的折叠结构的气囊顶部的纵向剖视图,表示气囊的另一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23为表示不同的实施方式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的纵向剖视图。
图2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a)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的主视图,图1(b)为沿图1(a)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2为该气囊的分解透视图,图3(a)为折叠过程中时的气囊的主视图,图3(b)为沿图3(a)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3(c)为突出部的折叠时的透视图,图4~图6为表示该气囊的膨胀展开过程的纵向剖视图。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左右方向指车体宽度方向,称作图1(a)的左右方向。
如图4~6所示,从汽车的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仪表面板)1突设有转向柱(图示省略),该转向柱被转向柱罩2围住。在从该转向柱突出的转向轴(图示省略)上,固定有方向盘3。
在此实施方式中,在该转向柱罩2的左侧面部(从驾驶席乘员看到的左侧面部),设有钥匙插入口4。在插入该钥匙插入口4中的钥匙5上,以悬吊状安装有钥匙链(在图4~图6中,示出独立于该钥匙5的钥匙)6。该钥匙链6如图4所示,在平常状态(不会通过后述的突出部14上推的状态)下,下垂到比转向柱罩2的底面还要偏下的下方。
在该转向柱罩2的下方,设有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
该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包括:容器状的壳体11,在前面(乘员侧的面)设有开口(标号略);气囊12,连接到该壳体11内;和气体发生器13,用于使该气囊12膨胀。
该壳体11配置在仪表板1中的设置于比转向柱罩2偏下的底侧的区域的气囊膨出用开口7内。在平时,气囊12被折叠,存放于该壳体11内,并在该壳体11的前面开口安装有盖(图示省略),以便覆盖该气囊12的折叠体。该盖在气囊12膨胀时,被该气囊12按压而打开,使该气囊鼓出用开口7打开。
气囊12借助于来自气体发生器13的气体膨胀,如图4~6所示,通过该气囊膨出用开口7,在仪表板1的前面侧膨出,接着,从比仪表板1的转向柱罩2偏下的底侧区域,按照沿与其连接的转向柱罩2的底面延伸的方式,从下向上展开。
在此实施方式中,该气囊12如图1(a)所示,形成:在从底部侧到顶部侧的范围,左右宽度(车体宽度方向的幅度)变大的形状;该气囊12的顶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转向柱罩2的左右宽度。该气囊12处于沿转向柱罩2的底面膨胀的状态时,该气囊12的顶部的左右方向中间部与转向柱罩2的底面相对,其左侧部和右侧部朝比该转向柱罩2的左侧面部和右侧面部的侧方偏侧的区域扩张。
在该气囊12上,设有突出部14,在该气囊12膨胀时,从该气囊12的顶缘,向上方突出。在此实施方式中,该突出部14从气囊12的顶部的上述左侧部的顶缘突出。于是,该气囊12处于沿转向柱罩2的底面膨胀的状态时,该突出部14如图6所示,形成沿转向柱罩2的左侧面部,换言之,设有钥匙插入口4的一侧的侧面部,向上方伸出的姿势。
在此实施方式中,气囊12如图2所示,由乘员侧的前面板15和仪表板1(转向柱罩2)侧的后面板16的2个面板构成。这些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通过将周缘部彼此缝合,呈袋状。标号17表示该缝合的接缝。
突出部14与气囊12一体构成。即,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从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的左侧部的顶缘,突设有舌片状突出片15a,16a,如图1(b)所示,通过将这些突出片15a,16彼此缝合,构成突出部14。标号18表示该缝合的接缝。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接缝18沿各突出片15a,16a的对角线方向(X字状)延伸,但是,其并限于此。
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气囊12的内部,设有连接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而限制该气囊12的膨胀厚度的约束带19。标号20表示将该约束带19的气囊厚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与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缝合的接缝。在此实施方式中,该约束带19沿左右方向连续地延伸,并设有上下多节(在此实施方式中,为2节)。各约束带19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与气囊12的左右的侧边隔离,在它们之间,形成通气空间。
另外,在图4~图6中,为了容易观看该图,省略这些约束带19的图示。
气体发生器13配置于气囊12内。从保持该气体发生器13的保持件(标号省略),突设有柱头螺栓13a,该双头螺栓13a穿过气囊12的底端部附近的后面板16和壳体11的后面,将螺母13b拧于其上。通过紧固该螺母,使气体发生器13固定于壳体11上,同时气囊12的该底端部附近的后面板16夹持于该气体发生器13的保持件和壳体11的后面之间。
在此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气囊12时,首先,从壳体11中抽出气囊12,使其处于平展地扩展的状态,接着,如图3(a),(b)所示,分别沿上下方向将该气囊12的左右的侧边部12L,12R折回,沿线21,21,将其向后面板16侧折回。接着,如图3(c)所示,将突出部14从其根元部,沿气囊12的顶缘,向后面板16侧折回,重叠于已折回的左侧边部12L上。然后,从该气囊12的顶缘,向底部侧,呈卷状折叠,将该气囊12中的卷状折叠体存放于壳体11内。该卷状折叠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后面板16位于比前面板15偏中心的的卷入中心侧。
在将气囊12的折叠体存放到壳体11内后,通过将盖安装到壳体11上,构成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
在具有如此构成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的汽车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气体发生器13进行气体喷射动作,气囊12开始膨胀。该气囊12首先推开盖,并通过气囊膨出用开口7,向仪表板1的前面侧膨出,接着,沿该仪表板1的前面,向上方展开。
伴随气囊12向上方展开,如图4~图5所示,气囊12的卷状折叠被解除。另外,若解除卷状折叠,直至气囊12的顶端部,则折回到后面板16侧的气囊12的左右的侧边部12L,12R分别按照以上下方向折回线21为旋转中心向侧方旋转的方式展开。通过该左侧边部12L的展开,重叠于该左侧边部12L上的突出部14向上方跳起,如图6所示,形成从气囊12的顶缘向上方突出的姿势。
就这样,突出部14从气囊12的顶缘向上方突出,由此,如图5~图6所示,在气囊12沿转向柱罩2的底面展开时,即使钥匙链6下垂至比该转向柱罩2还要偏下的下方,在该钥匙链6与气囊12接触之前,该突出部14也可与该钥匙链6接触,将该钥匙链6向上方推出。由此,防止该钥匙链6对在转向柱罩2的底侧展开的气囊12造成妨碍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先于如此膨胀的气囊12,突出部14将钥匙链6上推的情况下,与膨胀的气囊12直接将钥匙链6上推的情况相比较,钥匙链6的移动速度缓慢。另外,突出部14与钥匙链6接触,由此,通过该突出部14,对气囊12施加与其膨胀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反作用力,因此膨胀结束之前的气囊12的膨胀速度也较缓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气囊12时,将突出部14折回到气囊12的后面板16侧,但是,突出部14的折叠方法不限于此。
图7(a),(b),图8和图10分别为表示另一突出部折叠方法的一个实例的说明图。另外,图7(a),图7(b)和图10为气囊顶部的纵向剖视图。另外,图8(a)为气囊的主视图,图8(b)为沿该图8(a)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在图7(a)中,将突出部14折回到气囊12的前面板15侧。
在图7(b)中,从前端侧向根部侧,将突出部14折叠为锯齿状(蛇腹状)。另外,也可代替这种锯齿状折叠的方式,按照卷绕折叠状和曲折状等的各种方式进行折叠,还可将多种折叠方式进行组合。另外,还可将突出部14折回到气囊12的前面板15侧或后面板16侧,将该突出部14的折叠体配置于该前面板侧15或后面板16侧。
在图8中,将气囊12的顶边部按照埋没于该气囊12内的方式沿左右方向折回线22折入,形成褶状部12T。此时,使突出部14进入该褶状部12T的内侧。
在如图8那样折叠的情况下,气囊12膨胀时,该褶状部12T向气囊的外方排出,笔直地向上方展开。伴随该褶状部12T的展开,突出部14笔直地从该褶状部12T向上方推出。
另外,也可如图10那样,预先通过锯齿状折叠(蛇腹状折叠)和卷状折叠等方式折叠突出部14,并将该突出部14的折叠体配置于该褶状部12T的内侧。
在本发明中,也可设置覆盖折叠的突出部的罩布。图11(a)~(d)分别为如此构成的气囊顶部的纵向剖视图。
在图11(a)中,通过将气囊12的顶边部折入到该气囊12的内部,形成褶状部12T。突出部14的根部侧配置于该褶状部12T的内侧。从该褶状部12T伸出的突出部14的前端部侧如图所示,呈锯齿状(蛇腹状)折叠,配置于后面板16侧,被设置于该后面板16上的罩布30覆盖。
该罩布30大致呈长方形状,至少其底边部分借助接缝31,缝制于后面板16上。另外,也可代替该缝合的方式,通过加热密封和粘接等方式进行安装。另外,也可仅仅将该罩布30中的底边与后面板连接,还可将底边,以及左右的侧边的至少一者与后面板16连接。
就这样,可通过罩布30覆盖突出部14的折叠体,由此,可保持突出部14的折叠形状。
在图11(b)中,突出部14取代呈锯齿状折叠而呈卷状折叠,配置于后面板16和罩布30之间。另外,如前所述,突出部14也可按照图示以外的各种形状折叠,还可按照将多种折叠方式组合的方式折叠。
在图11(a),(b)中,在气囊12的后面板16侧配置了突出部14的折叠体,但是,在图11(c),(d)中,在前面板15侧,配置了突出部14的折叠体。在图11(c),(d)中,分别在前面板15上安装了罩布30,被折叠的突出部14配置于该后面板15和罩布30之间,被该罩布30覆盖。
另外,在图11(c)中,突出部14呈锯齿状折叠,在图11(d)中,呈卷状折叠,但是,突出部14的折叠方式不限于此。
在前述的图3(c)中,突出部14的前端侧重叠于气囊12的左侧边部12L上,但是也可如图12所示,将突出部14夹于气囊12的左侧边部12L和后面板16的主体侧之间。
该方式适合于如上述图11那样设置了罩布3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折叠突出部14后,以罩布30覆盖。另外,折叠气囊的侧部,最后,折叠整体。
在上述图1~图6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将从气囊12的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的顶缘分别向上方的突出片15a,16a彼此进行连接,在这些突出片15a,16a的对角线方向(X字状),延伸设置接缝18,从而将突出片15a,16a彼此之间缝合,但是,突出片15a,16a彼此之间的连接结构并不限于此。
图9(a)~(c)分别为表示另一突出片连接结构的一个实例的突出部的透视图。
在图9(a)中,接缝23沿各突出片15a,16a的顶边部和左右的侧边部延伸,将两者缝合。
在图9(b),(c)中,在突出片15a1,16a彼此之间的相对面上附着粘接剂,将两者粘接。
具体来说,在图9(b)中,使粘接剂24沿各突出片15a,16a的顶边部和左右的侧边部附着。
另外,在图9(c)中,粘接剂25沿各突出片15a,16a的底边部(沿接缝17的部分)和左右的侧边部附着。
此外,在利用粘接剂25粘结突出片15a,16a彼此之间时,粘接剂也可采用在硬化后柔性较小的类型。由此,钥匙链等上推时的突出部14的姿势变得稳定。
还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的两者上设有舌片状的突出片15a,16a,通过将两者连接,构成突出部14,但是,也可仅仅在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中的任何一方,设置构成突出部的舌片状的突出片。
在本发明中,可在突出部安装加强部件,使突出部上推钥匙链时的姿势稳定。
图1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剖视图。在此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14的中间部分形成圈部14a。标号14b表示缝合该圈14a的根元部分的接缝。另外,该圈部14a在突出部14折回到气囊12的后面板16侧时,设置于突出部14的外侧。
设有这种圈部14a的突出部14在气囊12膨胀时,可柔软地与钥匙链等接触。
即,若在突出部14的中间部分形成圈部14a,则突出部14的厚度增加,从而突出部14和钥匙链等之间的接触面扩大。由此,容易使钥匙链等向突出部14紧靠,另外,钥匙链等事先与该圈部14a接触,由此,可更容易将钥匙链推出,防止钥匙链对气囊12造成妨碍。接缝14b也可在钥匙链等接触时,断开,还可不断开。
也可设置2个以上的圈部14a。该圈部14a也可按照突出部14折回到气囊12的前面板15侧时设置于突出部14的外侧的方式设置。
实施方式2
下面参照附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5(a)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的气囊的主视图,图15(b)为沿图15(a)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16(a)为折叠过程中时的气囊的主视图,图16(b)为沿图16(a)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16(c)为作为突出部的折翼折叠时的透视图,图17和图18为表示该气囊的膨胀展开过程的纵向剖视图。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左右方向指车体宽度方向,称为图15(a)的左右方向。
如图17,18所示,从汽车的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仪表面板)1突设有转向柱(图示省略),该转向柱被转向柱罩2围住。在从该转向柱突出的转向轴(图示省略)上,固定有方向盘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转向柱罩2的左侧面部(从驾驶席乘员看到的左侧面部),设有钥匙插入口4。在插入该插入口4中的钥匙5上,以悬吊状安装有钥匙链(在图17,18中,示出独立于该钥匙5的钥匙)6。该钥匙链6如图17所示,在平常状态(不被后述的作为突出部的折翼140上推的状态),下垂到比转向柱罩2的底面偏下的下方。
在该转向柱罩2的下方,设有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
该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包括:容器状的壳体11,在前面(乘员侧的面)具有开口(标号省略);气囊12,连接到该壳体11的内;和气体发生器13,用于使该气囊12膨胀。
该壳体11配置于仪表板1中的设置在比转向柱罩2偏下的底侧的区域的气囊膨出用开口7内。在平时,气囊12折叠后存放在该壳体11内,在该壳体11的前面开口安装有盖(图示省略),以使覆盖该气囊12的折叠体。该盖在气囊12膨胀时,被该气囊12按压而展开,使气囊膨出用开口7打开。
气囊12借助于来自气体发生器13的气体膨胀,如图17,图18所示,通过该气囊膨出用开口7,在仪表板1的前面侧膨出,接着,从比该仪表板1的转向柱罩2偏下的底侧区域以沿与其连接的转向柱罩2的底面延伸的方式,从下向上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气囊12如图15(a)所示,形成:在从底部侧到顶部侧的范围,左右宽度(车体宽度方向的幅度)变大的形状;该气囊12的顶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转向柱罩2的左右宽度。该气囊12处于沿转向柱罩2的底面膨胀的状态下,该气囊12的顶部的左右方向中间部与该转向柱罩2的底面相对,其左侧部和右侧部向比转向柱罩2的左侧面部和右侧面部的偏侧的侧方扩张。
在该气囊12上,安装有折翼140,构成在该气囊12膨胀时从该气囊12的顶边部(气囊12的膨胀方向前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折翼140设置于气囊12的顶部的上述左侧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囊12,由乘员侧的前面板15和仪表板1(转向柱罩2)侧的后面板16的2块面板构成外壳。这些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通过将相互的周缘部彼此之间缝合的方式,呈袋状。标号17表示该缝合的接缝。
折翼140为独立于这些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而构成的带状片,如图15(b)所示,其一端侧(根部侧)缝于前面板15的顶边部附近,另一端侧(前端侧)通过气囊12的顶边部的上方拉回到后面板16侧。标号140s表示将该折翼140的根部侧缝于前面板15的接缝。另外,如图所示,该折翼140的前端侧形成自由端(相对后面板16,自由的状态)。
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5(b)所示,在气囊12的内部,设有约束带19,连接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而限制该气囊12的膨胀厚度。标号20表示将约束带19的气囊厚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与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缝合的接缝。在此实施方式中,该约束带19沿左右方向连续地延伸,并设有上下多节(在此实施方式中,为2节)。各约束带19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与气囊12的左右侧边隔离,在它们之间形成通气空间。
另外,在图17,图18中,为了便于观看附图,省略这些约束带19的图示。
气体发生器13设置于气囊12内。从保持该气体发生器13的保持件(标号省略)突设有柱头螺栓13a,该柱头螺栓13a穿过气囊12的底端部附近的后面板16和壳体11的后面,将螺母13b拧于其内部。通过紧固该螺母,将气体发生器13固定于壳体11上,同时气囊12的该底端部附近的后面板16夹持于该气体发生器13的保持件和壳体11的后面之间。
在此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气囊12时,首先,从壳体11中抽出气囊12,使其处于平展地扩展的状态,接着,如图16(a),(b)所示,分别沿上下方向折回线21,21,将该气囊12的左右的侧边部12L,12R向后面板16侧折回。接着,如图16(c)所示,将折翼140的前端侧向气囊2的后面板16侧折回,重叠于已折回的左侧边部12L上。然后,从该气囊12的顶边部向底部侧折叠为卷状,并将该气囊12的卷状折叠体存放于壳体11内。该卷状折叠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后面板16位于比前面板15更偏中心的的卷入中心侧。
将气囊12的折叠体存放于壳体11内后,通过在壳体11上安装盖,构成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
在具有如此构成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10的汽车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13进行气体喷射动作,气囊12开始膨胀。该气囊12首先将盖推开,并通过气囊膨出用开口7,向仪表板1的前面侧膨出,接着,沿该仪表板1的前面,向上方展开。
气囊12的卷状折叠体从上方观看,从仪表板1侧向乘员侧旋转,并向上方展开。另外,若通过该旋转,解除卷绕,直至气囊12的顶部,则该气囊12的顶边部如图17和图18所示,从仪表板1侧向乘员侧旋转,并向上方展开。此时,折翼140的前端侧通过该气囊12的顶边部,向上方排出,向比该顶边部偏上的上方突出。
还有,在此实施方式中,若解除气囊12的卷绕,直至气囊12的顶部,则折回到后面板16侧的气囊12的左右的侧边部12L,12R分别以上下方向折回线21为旋转中心,向侧方旋转的方式展开。于是,通过该左侧边部12L的展开,重合于该左侧边部12L上的折翼140向上方跳起,促进该折翼140向上方移动。
就这样,折翼140从气囊12的顶边部向上方突出,由此,在气囊12沿转向柱罩2的底面展开时,即使在钥匙链6下垂到该转向柱罩2的下方的情况下,在该钥匙链6与气囊12接触之前,该折翼140与该钥匙链6接触,将该钥匙链6向上方推出。由此,防止该钥匙链6对在转向柱罩2的底侧展开的气囊12造成妨碍的情况发生。
折翼140比如此膨胀的气囊12先将钥匙链6上推的情况下,与膨胀的气囊12直接将钥匙链6上推的情况相比较,钥匙链6的移动速度缓慢。另外,折翼140与钥匙链6接触,由此,通过该折翼140,对气囊12施加与其膨胀展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反作用力,因此,膨胀结束之前的气囊12的膨胀速度也较缓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气囊12时,将气囊12从其顶边部向底部侧呈卷状折叠,以使后面板16成为卷入中心侧,故在气囊12膨胀时,该卷状折叠体沿乘员的腿部的前面滚动而解除卷绕。由此,气囊12可不会钩挂于乘员的腿部前面,而顺利地展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折翼140的根部侧安装于气囊12的前面板15的顶边部附近,将该折翼140的前端侧拉回到后面板16侧,但是,折翼140的设置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比如,也可将折翼的根部侧安装于气囊的后面板上,而将折翼的前端侧拉回到前面板侧。
气囊的折叠方法也不限于上述的方法。
图19(a)为表示气囊的另一折叠方法的主视图,图19(b)为沿图19(a)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在此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气囊12时,将气囊12平整地展开后,将该气囊12的顶边部中的位于折翼140的根部(接缝140s)的上方的部分埋入气囊12内,沿左右折叠线22折入,形成褶状部12T。折翼140的前端侧,通过该褶状部12T的上方折回到后面板16侧。
另外,在此实施方式中,气囊12除了这种形成由气囊12顶边部构成的褶状部12T以外,按照与前述的图15~图18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折叠。
在如此形成由气囊12顶边部构成的褶状部12T的气囊12的折叠体膨胀展开的情况下,在气囊12的顶部膨胀时,由于气囊内部的气压,褶状部12T向气囊外方排出而向上方笔直地展开。另外,通过向该褶状部12T的上方展开,折翼140的前端侧向上方按压,从该气囊12的顶边部向上方突出,使折翼140跳起。
图20(a)为针对图19的方式,将覆盖已折叠的折翼(突出部)140的罩布30设置于后面板16上的气囊12A的主视图,图20(b)为沿图20(a)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21为表示该折翼140的折叠结构的剖视图。
该罩布30大致呈长方形状,至少其底边部分由接缝31缝于后面板16上。另外,也可代替缝接,而通过加热密封、粘接等方式安装。折叠的折翼140设置于该罩布30和后面板16之间,被罩布30覆盖。
此外,对于罩布30,既可仅将底边缝合于后面板上,也可将底边、以及左右的侧边的至少1者缝合于后面板上。
就这样,通过由罩布30覆盖折叠的折翼140,可保持折翼140的折叠形状。
另外,折翼140既可如图21(a)所示,呈蛇腹状折叠,也可如图21(b)所示,呈卷状折叠,还可将组合这两者(图示省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均将折翼140安装于前面板15上,将气囊的顶侧拉回到后面板16侧,但是,也可如图22所示,将折翼140安装于后面板16上,从气囊12B的顶侧拉回到前面板15侧。在该图22中,通过接缝31,将罩布30安装于前面板15上,覆盖折翼140的折叠体。折翼140的折叠状态既可如图22(a)所示,呈蛇腹状折叠,还可如图22(b)所示,呈卷状折叠,也可组合两者(图示省略)。
图23为本发明的又一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剖视图。在此实施方式中,在折翼140的中间部分,形成圈部14a。标号14b表示缝合该圈部14a的根元部分的接缝。另外,该圈部14a在折翼140拉回到气囊12的顶侧时,设置于折翼140的顶侧。
设有这种圈部14a的折翼140在气囊12膨胀时,柔软地与钥匙链等接触。
即,若在折翼140的中间部分形成圈14a,则折翼140的厚度增加,折翼140和钥匙链等之间的接触面扩大。由此,容易使钥匙链紧靠折翼140,另外,由于钥匙链等事先与该圈部14a接触,故更容易推出钥匙链,防止钥匙链对气囊造成的妨碍。接缝14b在钥匙链等接触时,既可切断,也可不切断。
该圈部14a也可设置2个以上。在图23中,折翼140安装于前面板15上,但是,也可安装于后面板16上。
此外,在前述的图16(c)中,将折翼140的前端侧重合于左侧边部12L上,但是,也可如图24所示,将折翼140夹持于左侧边部12L与后面板16的主体侧之间。
该方式适合如图20~图22所示,安装罩布30,并且将气囊的顶边部内折,形成褶状部12T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将气囊顶部内折,将折翼140折回到安装面的相反侧后,进行折叠,由罩布30覆盖。另外,折叠气囊的侧部,最后,将整体折叠。
上述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特别是,优选为,如图14所示,从气囊12的最顶部的室的内外的最大厚度部分到顶端的尺寸约为80mm,虽然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Claims (12)

1. 一种乘员腿部保护装置,设置于转向柱的下方,具有沿转向柱罩的底面附近能够向上方膨胀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在该气囊中,与该气囊成一体地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在该气囊膨胀时,从该气囊的膨胀方向前端部向该膨胀方向突出,
在钥匙链与气囊接触之前,该突出部与钥匙链接触,将该钥匙链推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呈片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该突出部被拉回到乘员侧或其相反侧而进行折叠。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该突出部的折叠状态为蛇腹状折叠、卷状折叠、或为组合这两者的类型。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设有覆盖已被折叠的该突出部的罩布。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该气囊的顶边部内折成折入到该气囊的内部,
片状的所述突出部与该内折的气囊的顶部一同折叠。
7. 一种乘员腿部保护装置,设置于转向柱的下方,具有沿转向柱罩的底面附近能够向上方膨胀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在该气囊中,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在该气囊膨胀时,从该气囊的膨胀方向前端部向该膨胀方向突出,
该突出部通过独立于构成该气囊的面板的部件而构成,
在钥匙链与气囊接触之前,该突出部与钥匙链接触,将该钥匙链推出。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呈片状,其根部侧安装于所述气囊的乘员侧的面上,前端侧通过气囊的顶边部的上方,拉回到与该乘员侧相反的一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覆盖已被折叠的该突出部的罩布配置在与乘员侧相反的一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该突出部呈片状,其根部侧安装于与所述气囊的乘员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前端侧通过气囊顶边部的上方,拉回到该乘员侧。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覆盖已被折叠的突出部的罩布配置于乘员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8~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员腿部保护装置,其中,该气囊的顶边部被内折成折入到该气囊内部,
片状的所述突出部通过该内折的气囊的顶部的上方拉回,
该突出部的折叠状态为蛇腹状折叠、卷状折叠、或为组合这两者的类型。
CNB2005100044458A 2004-01-14 2005-01-13 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75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07013 2004-01-14
JP2004007013 2004-01-14
JP2004007014 2004-01-14
JP2004007014 2004-01-14
JP2004040110A JP2005225463A (ja) 2004-01-14 2004-02-17 乗員脚部保護装置
JP2004040110 2004-02-17
JP2004060880 2004-03-04
JP2004060880A JP2005225464A (ja) 2004-01-14 2004-03-04 乗員脚部保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0730A CN1640730A (zh) 2005-07-20
CN100417552C true CN100417552C (zh) 2008-09-10

Family

ID=34623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4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7552C (zh) 2004-01-14 2005-01-13 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77541B2 (zh)
EP (1) EP1555168B1 (zh)
CN (1) CN100417552C (zh)
DE (1) DE602005007522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3712B2 (ja) * 2003-05-22 2008-03-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665669B2 (ja) * 2005-08-30 2011-04-06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脚部拘束装置
JP4894283B2 (ja) * 2006-02-10 2012-03-14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脚部拘束装置
JP4235221B2 (ja) * 2006-11-02 2009-03-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ラム付け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35222B2 (ja) * 2006-11-02 2009-03-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ラム付け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196530B2 (ja) * 2007-10-22 2013-05-1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2072348B1 (en) * 2007-12-18 2016-10-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Knee airbag and method of folding the same
JP4420121B2 (ja) * 2008-03-12 2010-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ラム付け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0030194B4 (de) * 2010-06-17 2018-06-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nieairbaganordnung für Fahrzeuge
US8696019B2 (en) * 2011-03-21 2014-04-15 Tk Holdings Inc. Knee airbag module
JP7087814B2 (ja) * 2018-08-10 2022-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前部構造
CN113978409B (zh) * 2020-12-23 2022-08-19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安全气囊的收纳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6577B1 (en) * 1998-09-18 2001-03-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bag apparatus
DE19946477A1 (de) * 1999-09-28 2001-03-29 Takata Europ Gmbh Airbag-Anordnung
US6390500B1 (en) * 1998-06-30 2002-05-21 Nihon Plast Co., Ltd. Airbag apparatus, folding method for airbag, and folding apparatus for airbag
JP2002337642A (ja) * 2001-05-21 2002-11-27 Toyoda Gosei Co Ltd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437537A (zh) * 2000-07-07 2003-08-2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保护膝用气囊装置
CN1451570A (zh) * 2002-04-15 2003-10-29 高田株式会社 乘客腿部保护装置
US20040207183A1 (en) * 2003-03-19 2004-10-21 Atsushi Nagata Knee-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7997C2 (de) 1997-02-27 2000-10-26 Hs Tech & Design Beifahrerairbagvorrichtung
DE60124550T2 (de) 2000-07-07 2007-07-05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vorrichtung für knieschutz
US6752417B2 (en) 2001-05-21 2004-06-22 Toyoda Gosei Co., Ltd. Knee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US6945557B2 (en) * 2001-11-09 2005-09-20 Toyoda Gosei Co., Ltd. Knee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US6715789B2 (en) * 2001-05-21 2004-04-06 Toyoda Gosei Co., Ltd. Knee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JP3702830B2 (ja) 2001-10-16 2005-10-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205816A (ja) 2002-01-11 2003-07-22 Toyoda Gosei Co Ltd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360509B4 (de) * 2002-12-27 2012-04-26 Toyoda Gosei Co., Ltd. Knieschützende Airbagvorrichtung
JP4016842B2 (ja) * 2003-01-24 2007-12-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膝部保護装置
JP4063712B2 (ja) 2003-05-22 2008-03-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0500B1 (en) * 1998-06-30 2002-05-21 Nihon Plast Co., Ltd. Airbag apparatus, folding method for airbag, and folding apparatus for airbag
US6196577B1 (en) * 1998-09-18 2001-03-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bag apparatus
DE19946477A1 (de) * 1999-09-28 2001-03-29 Takata Europ Gmbh Airbag-Anordnung
CN1437537A (zh) * 2000-07-07 2003-08-2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保护膝用气囊装置
JP2002337642A (ja) * 2001-05-21 2002-11-27 Toyoda Gosei Co Ltd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451570A (zh) * 2002-04-15 2003-10-29 高田株式会社 乘客腿部保护装置
US20040207183A1 (en) * 2003-03-19 2004-10-21 Atsushi Nagata Knee-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5007522D1 (de) 2008-07-31
US20050151352A1 (en) 2005-07-14
CN1640730A (zh) 2005-07-20
US7377541B2 (en) 2008-05-27
EP1555168A1 (en) 2005-07-20
EP1555168B1 (en) 2008-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7552C (zh) 乘员腿部保护装置
US8328229B2 (en) Airbag module
JP5011779B2 (ja) エアベルト装置
JP2954752B2 (ja) エアバッグ束縛装置を隠蔽するための隠れドアを有する車両内装部材
JP346359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942242B2 (en) Biasing deployment flap and inflatable cushion cover
JPH05213135A (ja) 膨張可能な車載エアバッグとその形成方法
JPH0710654B2 (ja) 自動車用エアバッグのガイドシュート
CN101306672A (zh) 气囊装置
CN101987609B (zh) 车用气囊垫
KR101070253B1 (ko) 에어 백 장치
US8371609B2 (en) Airbag configuration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having the airbag configuration
JP3834936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5944346A (en) Airbag folding pattern
JP5139219B2 (ja)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09136598A (ja) 胸部頭部一体式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022319A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6347419A (ja) 衝突物保護装置
GB2388080A (en) A releasable air-bag
GB2388081A (en) An air-bag having a withdrawable gas duct
EP1188622B1 (en) Folded air bag
JP336605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5225463A (ja) 乗員脚部保護装置
JP2000289554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1170944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