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4188C - 湿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湿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4188C
CN100414188C CNB2004800213252A CN200480021325A CN100414188C CN 100414188 C CN100414188 C CN 100414188C CN B2004800213252 A CNB2004800213252 A CN B2004800213252A CN 200480021325 A CN200480021325 A CN 200480021325A CN 100414188 C CN100414188 C CN 1004141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ream
cold
producing medium
moisture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13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6495A (zh
Inventor
薮知宏
石田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6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41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41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1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dsorp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9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alternatively operat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n absorbing/adsorbing mode and a heat exchanger in a regeneration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with both heat and humidity transfer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 F25B9/0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25B2309/06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with cycle highest pressure above the supercritical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具有用吸湿材料对被处理的空气进行湿度控制的吸湿装置(80)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0),通过所述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剂(106)的热量对所述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装置(80)用与制冷剂回路(100)连接且在表面上支撑有吸湿材料的吸湿热交换器(103、104)构成,当实质上在压缩机(101)的同一排出温度(B)的制冷循环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时,所述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显热区域(R)。

Description

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吸湿装置进行空气的除湿、加湿的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已有利用干燥剂(desiccant)的水分吸附作用的干燥剂湿度控制装置作为调整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湿度控制装置。
例如,干燥剂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吸附、解吸室内空气中的水分的吸湿元件和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的制冷剂回路。被导入到该干燥剂湿度控制装置内的室内空气,由所述吸湿元件进行加湿或除湿,并且由所述制冷剂回路的热交换器进行加热或冷却。已经吸附了水分的吸湿元件,通过加热复原,恢复该吸湿元件的吸湿能力。
该干燥剂湿度控制装置的吸湿元件,由第一吸湿元件和第二吸湿元件构成。例如在夏季等进行室内空气的除湿时,在第一吸湿元件中吸附室内空气的水分,在这一段时间内对第二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过了规定时间后,用第二吸湿元件吸附室内空气的水分,在这一段时间内对第一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就是说,在该干燥剂湿度控制装置中,在第一、第二吸湿元件中,交替切换水分的吸附和加热复原进行运转(分批(batch)运转)。这样,在使除湿性能不下降的状态下对室内空气来连续不断地进行湿度控制。
所述干燥剂湿度控制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主要由压缩机、使吸湿元件复原的复原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及室内空气的加热/冷却用热交换器构成。该压缩机、热交换器及膨胀机构由管道连接,利用被填充在该管道内的制冷剂在循环时的状态变化,进行制冷循环。在该制冷循环中,例如在对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时,利用复原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凝结热等(例如参照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97825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的现有湿度控制装置中,可以认为用以对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的热量会不够。特别是,在以现有湿度控制装置一般使用的制冷剂即R22(CHClF2)作为所述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会导致下述问题,即:不能充分地得到用以对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的热量,结果是,导致湿度控制装置的湿度控制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湿度控制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通过让用以对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的热量大幅度增大,来提高吸湿元件的复原效率,也提高湿度控制装置的湿度控制能力。
本发明是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变大,让用以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的热量增大。
本发明的湿度控制装置,具有用吸湿材料对被处理的空气进行湿度控制的吸湿装置(80)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0),通过所述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剂(106)的热量对所述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装置(80),由第一吸湿元件(81)和第二吸湿元件(82)构成;所述湿度控制装置进行交替切换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的分批运转:所述第一工作是用第一吸湿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用由所述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加热后的第二空气对第二吸湿元件(82)进行加热复原;所述第二工作是用第二吸湿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用由所述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加热后的第二空气对第一吸湿元件(81)进行加热复原,当实质上在压缩机(101)的同一排出温度(B)的制冷循环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时,所述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显热区域(R)。
关于该显热区域R,根据图9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利用现有的、一般使用的制冷剂即R22的制冷循环的温熵图。该温熵图,是以制冷剂的温度为纵轴且以制冷剂的熵为横轴、表示R22在制冷循环中的状态变化的图。曲线L是R22的饱和曲线(饱和液相线和饱和气相线)。
在使用R22的制冷剂回路中,进行大略以A→B→C→D表示的制冷循环。在该制冷循环中,吸湿元件的加热复原是通过R22在B→C间的放热进行的。在此,在所述吸湿元件的加热复原所需的温度例如为60度的情况下,R22需要在其温度高于该60度的状态下放热。因此,在B→C间,对吸湿元件的加热复原有效的R22的显热区域R,是从60度的位置到该制冷循环的排出温度B即约120度为止的、斜影线部分的区域。因而,该斜影线部分示出的区域表示制冷剂处于对吸湿元件的加热复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状态的区域,于是下这样的定义,即:该区域是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热区域R。补充说明一下,因为该显热区域R表示根据制冷剂的温度和熵求出的面积,所以若该显热区域R变宽,用以对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的放热量便增大。
在本发明中,在同一排出温度B的制冷循环的条件下比较时,因为使所述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大于现有的、湿度控制装置一般使用的制冷剂即R22的显热区域R,所以能使为了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由所述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放出的放热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吸湿装置80的加热复原效率。
在本发明中,用吸湿装置80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并且用第二空气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在此,用第一吸湿元件81和第二吸湿元件82构成吸湿装置80,进行交替切换第一、第二运转工作的分批式运转,即在一侧吸湿元件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的那一段时间内用由制冷剂106加热后的第二空气对另一侧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因此,第一、第二吸湿元件81、82不会造成吸湿突破(breakthrough),而能够对被处理的空气连续不断地进行湿度控制。
第二发明的湿度控制装置具有用吸湿材料对被处理的空气进行湿度控制的吸湿装置(80)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0),通过所述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剂(106)的热量对所述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湿装置(80)用与制冷剂回路(100)连接且在表面上支撑有吸湿材料的吸湿热交换器(103、104)构成,当实质上在压缩机(101)的同一排出温度(B)的制冷循环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时,所述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显热区域(R)。
第三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湿度控制装置中,制冷剂回路100构成为制冷循环的高压压力高于制冷剂106的临界压力。
在所述第三发明中,使制冷剂回路100在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时的高压压力高于制冷剂106的临界压力,使所述制冷剂106成为超临界状态。通过该超临界状态下的制冷循环(超临界循环)对吸湿元件80进行加热复原。在此,若使制冷剂106成为超临界状态,便能使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大于制冷剂为液体或气体的状态(亚临界状态)下。因此,能让用以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的放热量增大。
第四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湿度控制装置中,制冷剂106是R32单一制冷剂或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剂。
在所述第四发明中,用与R22相比显热区域R更大的、富于R32(CH2F2)的制冷剂作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因此,能让用以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的放热量增大。
第王发明是在第三发明的湿度控制装置中,制冷剂106为CO2制冷剂。
在所述第五发明中,用临界温度较低的CO2作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因此,能容易地使制冷剂106成为超临界状态,能使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变大。因此,能让用以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的放热量增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将在同一排出温度B的制冷循环的条件下比较时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制冷剂106用作当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时使用的制冷剂106。因而,能使制冷剂106的放热量增大,提高吸湿装置80的复原效率。因此,能够提高湿度控制装置的湿度控制性能。
并且,用第一、第二吸湿元件81、82构成吸湿装置80,进行交替切换第一、第二运转工作的分批式运转,即用一侧吸湿元件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并且对另一侧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因此,第一、第二吸湿元件81、82不会造成吸湿突破,而能够对被处理的空气连续不断地进行湿度控制,能够提高湿度控制装置的除湿性能。根据第三发明,使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循环的高压压力高于制冷剂106的临界压力,使所述制冷剂106成为超临界状态。之后,通过制冷剂106的超临界循环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在此,若使制冷剂106成为超临界状态,便能使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变得比亚临界状态下大。因此,能让用以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的放热量增大,提高吸湿装置80的复原效率。
根据第四发明,用富于R32的制冷剂作当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时使用的制冷剂106。与R22相比,R32在制冷循环中的显热区域R更大。因此,能够使制冷剂106的放热量增大,提高吸湿装置80的复原效率。
根据第五发明,用CO2作当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时使用的制冷剂106,由该CO2进行超临界循环。因为该CO2的临界温度较低,所以能容易地使它成为超临界状态。能通过使该CO2成为超临界状态,使制冷剂106在制冷循环中的显热区域R变大。因而,能让用以对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的放热量增大,进一步提高吸湿装置80的复原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湿度控制装置的湿度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除湿运转时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图1(A)、图1B及图1(C),表示湿度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左视图及右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除湿运转时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图2(A)、图2B及图2(C),表示湿度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左视图及右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加湿运转时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图3(A)、图3B及图3(C),表示湿度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左视图及右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加湿运转时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图4(A)、图4B及图4(C),表示湿度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左视图及右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吸湿元件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剂回路的回路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除湿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的运转工作情况的概略结构图和表示加湿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的运转工作情况的概略结构图。
图9是表示在用R22作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情况下的制冷循环例子的温熵图。
图10是表示在用R32作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情况下的制冷循环例子的温熵图。
图11是表示在用CO2作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情况下的制冷循环(超临界循环)例子的温熵图。
图12是用到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中的吸湿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4是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剂回路的回路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除湿运转时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除湿运转时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加湿运转时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和空气在加湿运转时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动情况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
(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构成为切换进行除湿运转和加湿运转:该除湿运转是将减湿后的空气供到室内;该加湿运转是将加湿后的空气供到室内。该湿度控制装置具有吸湿装置80和后面详细说明的制冷剂回路100,构成为进行分批式工作。在此,参照图1、图5及图6,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补充说明一下,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只要不特别说明,“上”、“下”、“左”、“右”、“前”、“后”、“近一侧”及“远一侧”就意味着从正面一侧看图1所示的湿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下的方向性。
如图1所示,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具有呈稍微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0。在该壳体10中收纳有作为所述吸湿装置80的两个吸湿元件81、82和制冷剂回路100。
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安装有复原热交换器102、第一热交换器103、第二热交换器104、压缩机101及膨胀阀(第一、第二电动膨胀阀)121、122。在该制冷剂回路100中,通过使填充了的制冷剂106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制冷剂回路100,构成为能够切换第一热交换器103成为蒸发器的运转和第二热交换器104成为蒸发器的运转。
如图6所示,所述吸湿元件81、82,是由呈平板状的平板部件83和呈波浪形状的波形板部件84交替重叠而构成的。波形板部件84,重叠为相邻接的波形板部件84在棱线方向上相互错开90度的形态。吸湿元件81、82,从整体来看形成为长方体形状或四角柱状。
在所述吸湿元件81、82中形成有湿度控制侧通路85和冷却侧通路86,是在平板部件83和波形板部件84的叠层方向上夹着平板部件83交替分割区域而形成的。在该吸湿元件81、82中,湿度控制侧通路85在平板部件83的长边一侧的表面上开口;冷却侧通路86在平板部件83的短边一侧的表面上开口。
在所述吸湿元件81、82中,在面对湿度控制侧通路85的平板部件83表面和设置在湿度控制侧通路85内的波形板部件84表面上,已涂抹了用以吸附水蒸气的吸湿材料。作为这种吸湿材料的,可以举出例如硅胶、沸石及离子交换树脂等。
如图1所示,在所述壳体10中,在最近一侧设置有第一面板11,在最远一侧设置有第二面板12。在第一面板11中,在靠其左端的下部形成有送气口14;在靠其右端的下部形成有排气口16。在第二面板12中,在靠其左端的下部形成有室内侧吸入口13;在靠其右端的下部形成有室外侧吸入口15。
壳体10内部,在从较近一侧的第一面板11朝较远一侧的第二面板12的方向上大略分割为两个空间。
壳体10内的形成在靠第一面板11的部分的空间,由隔板40还分为左右两个空间。在该左右两个空间中,右一侧的空间构成排气侧流路41,左一侧的空间构成送气侧流路42。
所述排气侧流路41,通过排气口16与室外连通。在该排气侧流路41中,安装有排气风扇96、第二热交换器104及压缩机101。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4,使向排气风扇96流动的空气与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热交换。所述压缩机101,是在所述制冷剂回路100的压缩步骤中使用。
送气侧流路42,通过送气口14与室内连通。在该送气侧流路42中,安装有送气风扇95和第一热交换器103。第一热交换器103,使向送气风扇95流动的空气与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热交换。
壳体10内的形成在靠第二面板12的部分的空间,由右侧隔板20和左侧隔板30在左右方向上还分为三个空间。
右侧隔板20右侧的空间,在铅垂方向上分割为两个空间。该空间,是上一侧的空间构成右上部流路65,下一侧的空间构成右下部流路66。右上部流路65,与排气侧流路41连通,并且与室外侧吸入口15隔开;右下部流路66,与室外侧吸入口15连通,并且与排气侧流路41隔开。
左侧隔板30左侧的空间,在铅垂方向上分割为两个空间。该空间,是上下的空间构成左上部流路67;下一侧的空间构成左下部流路68。左上部流路67,与送气侧流路42连通,并且与室内侧吸入口13隔开;左下部流路68,与室内侧吸入口13连通,并且与送气侧流路42隔开。
在右侧隔板20和左侧隔板30之间安装有两个吸湿元件81、82。这些吸湿元件81、82,安装为在前后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排列的状态。具体而言,在较近一侧即靠第一面板11的部分安装有第一吸湿元件81;在较远一侧即靠第二面板12的部分安装有第二吸湿元件82。
第一、第二吸湿元件81、82,是以各自的平板部件83和波形板部件84重叠的方向与壳体的左右方向一致的形态安装。在该形态的各吸湿元件81、82中,湿度控制侧通路85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开口,冷却侧通路86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开口,而在其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哪种通路85、86也未开口。
右侧隔板20和左侧隔板30之间的空间,分割为第一流路51、第二流路52、第一上部流路53、第一下部流路54、第二上部流路55、第二下部流路56及中央流路57。
如图5所示,第一流路51形成在第一吸湿元件81的较近一侧(图5中的右侧),与第一吸湿元件81的冷却侧通路86连通。第二流路52形成在第二吸湿元件82的较远一侧(图5中的左侧),与第二吸湿元件82的冷却侧通路86连通。
第一上部流路53,形成在第一吸湿元件81上侧,与第一吸湿元件81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连通。第一下部流路54,形成在第一吸湿元件81下侧,与第一吸湿元件81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连通。第二上部流路55,形成在第二吸湿元件82上侧,与第二吸湿元件82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连通。第二下部流路56,形成在第二吸湿元件82下侧,与第二吸湿元件82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连通。
中央流路57,形成在第一吸湿元件81和第二吸湿元件82之间的区域,与两个吸湿元件81、82的冷却侧通路86连通。在该中央流路57中,将用以对所述第一、第二吸湿元件进行加热复原的复原热交换器102安装为大致沿铅垂方向站着的状态。该复原热交换器102,使在中央流路57中流动的空气与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热交换。复原热交换器102起到冷凝器作用,对在中央流路57中流动的空气加热。
为了使中央流路57和第一下部流路54之间隔开,设置有第一调节门(shutter)61。为了使中央流路57和第二下部流路56之间隔开,设置有第二调节门62。第一调节门61和第二调节门62,都构成为开关自如。
如图1所示,在右侧隔板20中形成有第一右侧开口21、第二右侧开口22、第一右上侧开口23、第一右下侧开口24、第二右上侧开口25及第二右下侧开口26。这些开口21、22、…,分别具有开关调节门,被构成为开关自如。
第一右侧开口21,设置在右侧隔板20中的较近一侧的下部。在第一右侧开口21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一流路51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连通。第二右侧开口22,设置在右侧隔板20中的较远一侧的下部。在第二右侧开口22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二流路52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连通。
第一右上侧开口23,设置在右侧隔板20中与第一吸湿元件81邻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一右上侧开口23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右上部流路65互相连通。第一右下侧开口24,设置在右侧隔板20中与第一吸湿元件81邻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一右下侧开口24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一下部流路54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连通。
第二右上侧开口25,设置在右侧隔板20中与第二吸湿元件82邻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二右上侧开口25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二上部流路55和右上部流路65互相连通。第二右下侧开口26,设置在右侧隔板20中与第二吸湿元件82邻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二右下侧开口26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二下部流路56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连通。
在左侧隔板30中形成有第一左侧开口31、第二左侧开口32、第一左上侧开口33、第一左下侧开口34、第二左上侧开口35及第二左下侧开口36。这些开口31、32、…,分别具有开关调节门,被构成为开关自如。
第一左侧开口31,设置在左侧隔板30中的较近一侧的下部。在第一左上侧开口31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一流路51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连通。第二左侧开口32,设置在左侧隔板30中的较远一侧的下部。在第二左侧开口32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二流路52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连通。
第一左上侧开口33,设置在左侧隔板30中与第一吸湿元件81邻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一左上侧开口33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左上部流路67互相连通。第一左下侧开口34,设置在左侧隔板30中与第一吸湿元件81邻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一左下侧开口34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一下部流路54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连通。
第二左上侧开口35,设置在左侧隔板30中与第二吸湿元件82邻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二左上侧开口35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二上部流路55和左上部流路67互相连通。第二左下侧开口36,设置在左侧隔板30中与第二吸湿元件82邻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二左下侧开口36的开关调节门开着的状态下,第二下部流路56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连通。
(制冷剂回路的结构)
接着,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所述制冷剂回路100的结构。补充说明一下,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回路图。
制冷剂回路100,是填充了制冷剂106的闭路。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安装有压缩机101、复原热交换器102、第一热交换器103、第二热交换器104、容器(receiver)105、第一电动膨胀阀121及第二电动膨胀阀122。在该制冷剂回路100中,通过使制冷剂106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
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压缩机101的排出一侧,连接在复原热交换器102的一端上。该复原热交换器102的另一端,连接在容器105的一端上。该容器105的另一端,分为两条,连接在第一电动膨胀阀121的一端和第二电动膨胀阀122的一端上。第一电动膨胀阀1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热交换器103的一端上;第二电动膨胀阀12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热交换器104的一端上。第一热交换器103和第二热交换器104的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101的吸入一侧。
最好是这样的,用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制冷剂作具有上述结构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更具体而言,最好是这样的,用R32单一制冷剂、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例如R32和R125的混合制冷剂)或CO2制冷剂作所述制冷剂106。
(运转工作)
接着,说明所述湿度控制装置的运转工作情况。该湿度控制装置,是切换除湿运转和加湿运转进行其中的一种运转。如下所述,该湿度控制装置通过交替进行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来进行除湿运转、加湿运转。
(除湿运转)
在除湿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复原热交换器102成为冷凝器,第一热交换器103成为蒸发器,而第二热交换器104不工作。
如图1、图2所示,在除湿运转时,一驱动送气风扇95,室外空气OA就通过室外侧吸入口15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外空气OA,作为第一空气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一驱动排气风扇96,室内空气RA就通过室内侧吸入口13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内空气RA,作为第二空气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
接着,参照图1和图5(A)说明除湿运转时的第一工作的情况。在该第一工作中,进行下述两种工作,即:用第一吸湿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气即室外空气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气即室内空气对第二吸湿元件82进行加热复原的工作。就是说,在第一工作中,由第一吸湿元件81使第一空气减湿,同时由第二空气使第二吸湿元件82的吸湿材料复原。
如图1所示,在右侧隔板20中,第一右下侧开口24和第二右上侧开口25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21、22、23、2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右下部流路66和第一下部流路54通过第一右下侧开口24连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右上部流路65通过第二右上侧开口25连通。
在左侧隔板30中,第一左侧开口31和第一左上侧开口33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32、34、35、3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流路51和左下部流路68通过第一左侧开口31连通,第一上部流路53和左上部流路67通过第一左上侧开口33连通。
如图5(A)所示,第一调节门6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调节门62处于开放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央流路57和第二下部流路56互相连通。
因送气风扇95的驱动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一空气,其后通过第一右下侧开口24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因排气风扇96的驱动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二空气,其后通过第一左侧开口31流入第一流路51中。
第一下部流路54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一吸湿元件81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流过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的那一段时间内,含在第一空气中的水蒸气由吸湿材料吸附。由于第一吸湿元件81的作用而减湿后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第一流路51的第二空气,流入第一吸湿元件81的冷却侧通路86中。在流过该冷却侧通路86的那一段时间内,第二空气,对由吸湿材料在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气时产生的吸湿热进行吸热。吸收了吸湿热的第二空气,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过复原热交换器102。这时,在复原热交换器102中,第二空气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加热到约60度。之后,第二空气,从中央流路57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
由第一吸湿元件81和复原热交换器102所加热后的第二空气,被导入到第二吸湿元件82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由约60度的第二空气对吸湿材料进行加热,水蒸气从吸湿材料脱离。就是说,使第二吸湿元件82复原。从吸湿材料中脱离后的水蒸气,与第二空气一起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如图1所示,流入了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减湿后的第一空气,通过第一左上侧开口33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气侧流路42中。该第一空气,在流过送气侧流路42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03,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冷却。之后,减湿且被冷却后的第一空气,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第二空气,通过第二右上侧开口25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气侧流路41中。该第二空气,在流过排气侧流路41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二热交换器104。这时,第二热交换器104不在工作,第二空气不被加热,也不被冷却。之后,利用于第一吸湿元件81的冷却和第二吸湿元件82的复原后的第二空气,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接着,参照图2和图5B说明除湿运转的第二工作的情况。在该第二工作中,进行下述与第一工作相反的两种工作,即:用第二吸湿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气即室外空气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气即室内空气对第一吸湿元件81进行加热复原的工作。就是说,在第二工作中,由第二吸湿元件82使第一空气减湿,同时由第二空气使第一吸湿元件81的吸湿材料复原。
如图2所示,在右侧隔板20中,第一右上侧开口23和第二右下侧开口2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21、22、24、25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右上部流路65通过第一右上侧开口23连通,右下部流路66和第二下部流路56通过第二右下侧开口26连通。
在左侧隔板30中,第二左侧开口32和第二左上侧开口35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31、33、34、3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左下部流路68和第二流路52通过第二左侧开口32连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左上部流路67通过第二左上侧开口35连通。
如图5B所示,第二调节门62处于关闭状态,第一调节门61处于开放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央流路57和第一下部流路54互相连通。
因送气风扇95的驱动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一空气,其后通过第二右下侧开口26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因排气风扇96的驱动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二空气,其后通过第二左侧开口32流入第二流路52中。
第二下部流路56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二吸湿元件82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流过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的那一段时间内,含在第一空气中的水蒸气由吸湿材料吸附。由于第二吸湿元件82的作用而减湿后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第二流路52的第二空气,流入第二吸湿元件82的冷却侧通路86中。在流过该冷却侧通路86的那一段时间内,第二空气,对由吸湿材料在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气时产生的吸湿热进行吸热。吸收了吸湿热的第二空气,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过复原热交换器102。这时,在复原热交换器102中,第二空气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加热到约60度。之后,第二空气,从中央流路57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
由第二吸湿元件82和复原热交换器102所加热后的第二空气,被导入到第一吸湿元件81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由约60度的第二空气对吸湿材料加热,水蒸气从吸湿材料中脱离。就是说,使第一吸湿元件81复原。从吸湿材料中脱离后的水蒸气,与第二空气一起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如图2所示,流入了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减湿后的第一空气,通过第二左上侧开口35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气侧流路42中。该第一空气,在流过送气侧流路42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03,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冷却。之后,减湿且被冷却后的第一空气,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入了所述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第二空气,通过第一右上侧开口23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气侧流路41中。该第二空气,在流过排气侧流路41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二热交换器104。这时,第二热交换器104不在工作,第二空气不被加热,也不被冷却。之后,利用于第二吸湿元件82的冷却和第一吸湿元件81的复原后的第二空气,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加湿运转)
在加湿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复原热交换器102成为冷凝器,第二热交换器104成为蒸发器,而第一热交换器103不工作。
如图3、图4所示,在加湿运转时,一驱动送气风扇95,室外空气OA就通过室外侧吸入口15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外空气,作为第二空气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一驱动排气风扇96,室内空气RA就通过室内侧吸入口13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内空气RA,作为第一空气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
接着,参照图3和图5(A)说明加湿运转时的第一工作的情况。在该第一工作中,进行下述两种工作,即:用第一吸湿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气即室内空气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气即室外空气对第二吸湿元件82进行加热复原的工作。就是说,在第一工作中,由第二吸湿元件82使第二空气加湿,同时由第一吸湿元件81的吸湿材料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
如图3所示,在右侧隔板20中,第一右侧开口21和第一右上侧开口23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22、24、25、2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右下部流路66和第一流路51通过第一右侧开口21连通,第一上部流路53和右上部流路65通过第一右上侧开口23连通。
在左侧隔板30中,第一左下侧开口34和第二左上侧开口35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31、32、33、3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左下部流路68和第一下部流路54通过第一左下侧开口34连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左上部流路67通过第二左上侧开口35连通。
如图5(A)所示,第一调节门6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调节门62处于开放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央流路57和第二下部流路56互相连通。
因排气风扇96的驱动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一空气,其后通过第一左下侧开口34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因送气风扇95的驱动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二空气,其后通过第一右侧开口21流入第一流路51中。
第一下部流路54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一吸湿元件81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流过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的那一段时间内,含在第一空气中的水蒸气由吸湿材料吸附。由第一吸湿元件81吸收水分后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第一流路51的第二空气,流入第一吸湿元件81的冷却侧通路86中。在流过该冷却侧通路86的那一段时间内,第二空气,对由吸湿材料在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气时产生的吸湿热进行吸热。吸收了吸湿热的第二空气,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过复原热交换器102。这时,在复原热交换器102中,第二空气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加热到约60度。之后,第二空气,从中央流路57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
由第一吸湿元件81和复原热交换器102所加热后的第二空气,被导入到第二吸湿元件82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由约60度的第二空气对吸湿材料加热,水蒸气从吸湿材料中脱离。就是说,使第二吸湿元件82复原。从吸湿材料中脱离后的水蒸气被付给第二空气,第二空气加湿。之后,由于第二吸湿元件82的作用而加湿后的第二空气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如图3所示,流入了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第二空气,通过第二左上侧开口35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气侧流路42中。该第二空气,在流过送气侧流路42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03。这时,第二热交换器103不在工作,第二空气不被加热,也不被冷却。之后,加湿后的第二空气,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第一空气,通过第一右上侧开口23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气侧流路41中。该第一空气,在流过排气侧流路41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二热交换器104,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冷却。之后,被吸收水分和热量后的第一空气,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接着,参照图4和图5B说明加湿运转的第二工作的情况。在该第二工作中,进行下述与第一工作时相反的两种工作,即:用第二吸湿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气即室内空气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气即室外空气对第一吸湿元件81进行加热复原的工作。就是说,在第二工作中,由第一吸湿元件81使第二空气加湿,同时由第二吸湿元件82的吸湿材料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
如图4所示,在右侧隔板20中,第二右侧开口22和第二右上侧开口25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21、23、24、2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右下部流路66和第二流路52通过第二右侧开口22连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右上部流路65通过第二右上侧开口25连通。
在左侧隔板30中,第一左上侧开口33和第二左下侧开口36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开放状态,其他开口31、32、34、35的开关调节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左上部流路67通过第一左上侧开口33连通,左下部流路68和第二下部流路56通过第二左下侧开口36连通。
如图5B所示,第二调节门62处于关闭状态,第一调节门61处于开放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央流路57和第一下部流路54互相连通。
因排气风扇96的驱动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一空气,其后通过第二左下侧开口36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因送气风扇95的驱动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二空气,其后通过第二右侧开口22流入第二流路52中。
第二下部流路56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二吸湿元件82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流过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的那一段时间内,含在第一空气中的水蒸气由吸湿材料吸附。由第二吸湿元件82吸收水分后的第一空气,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第二流路52的第二空气,流入第二吸湿元件82的冷却侧通路86中。在流过该冷却侧通路86的那一段时间内,第二空气,对由吸湿材料在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气时产生的吸湿热进行吸热。吸收了吸湿热的第二空气,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过复原热交换器102。这时,在复原热交换器102中,第二空气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加热到约60度。之后,第二空气,从中央流路57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
由第二吸湿元件82和复原热交换器102所加热后的第二空气,被导入到第一吸湿元件81的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在该湿度控制侧通路85中,由约60度的第二空气对吸湿材料加热,水蒸气从吸湿材料中脱离。就是说,使第一吸湿元件81复原。从吸湿材料中脱离后的水蒸气被付给第二空气,第二空气加湿。之后,由于第一吸湿元件81的作用而加湿后的第二空气,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如图4所示,流入了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第二空气,通过第一左上侧开口33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气侧流路42中。该第二空气,在流过送气侧流路42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03。这时,第二热交换器104不在工作,第二空气不被加热,也不被冷却。之后,加湿后的第二空气,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第一空气,通过第二右上侧开口25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气侧流路41中。该第一空气,在流过排气侧流路41的那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二热交换器104,通过与制冷剂106的热交换被冷却。之后,被吸收了水分和热量的第一空气,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制冷剂回路的运转工作)
接着,参照图7和图8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除湿、加湿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0的运转工作情况。补充说明一下,图8所示的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的流动情况,都是第二工作时的流动情况。在图8中,电动膨胀阀121、122省略未提。
在除湿运转时,制冷剂回路100的第二电动膨胀阀122处于全关闭状态。第一电动膨胀阀121,根据运转条件适当地调节其打开的程度。
压缩机110在该状态下一运转,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就循环,进行制冷循环。这时,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如图8(A)所示,复原热交换器102成为冷凝器,第一热交换器103成为蒸发器,而第二热交换器104处于不工作的状态。
从压缩机101排出的制冷剂106,被压缩机101绝热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状态,被传送到复原热交换器102中。流入复原热交换器102中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106,与第二空气进行热交换,给第二空气放出用以对第一吸湿元件81进行加热复原的热量。通过该放热,复原热交换器102内的制冷剂106逐渐凝结并成为低温状态。凝结后的制冷剂106,通过容器105后,被传送到第一电动膨胀阀121。该制冷剂106,在通过第一电动膨胀阀121时减压并成为低温低压状态。由于第一电动膨胀阀121的作用而减压后的制冷剂106,被传送到第一热交换器103中。流过第一热交换器103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106,与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对第一空气的热量进行吸热。通过该吸热,第一热交换器103内的制冷剂106逐渐蒸发并成为高温状态。蒸发后的制冷剂106被吸入到压缩机101中后,从压缩机101被排出。
在加湿运转时,制冷剂回路100的第一电动膨胀阀121处于全关闭状态。第二电动膨胀阀122,根据运转条件适当地调节其打开的程度。
压缩机110在该状态下一运转,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就循环,进行制冷循环。这时,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如图8B所示,复原热交换器102成为冷凝器,第二热交换器104成为蒸发器,而第一热交换器103处于不工作的状态。
从压缩机101排出的制冷剂106,被压缩机101绝热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状态,被传送到复原热交换器102中。流过复原热交换器102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106,与第二空气进行热交换,给第二空气放出用以对第一吸湿元件81进行加热复原的热量。通过该放热,复原热交换器102内的制冷剂106逐渐凝结并成为低温状态。凝结后的制冷剂106,通过容器105后,被传送到第二电动膨胀阀122。该制冷剂106,在通过第二电动膨胀阀122时减压并成为低温低压状态。由于第二电动膨胀阀122的作用而减压后的制冷剂106,被传送到第二热交换器104中。流过第二热交换器104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106,与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对第一空气的热量进行吸热。通过该吸热,第二热交换器104内的制冷剂106逐渐蒸发并成为高温状态。蒸发后的制冷剂106被吸入到压缩机101中后,从压缩机101被排出。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接着,说明用R32作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时的效果。
图10,是示出了表示使用R32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循环的温熵图之一例的图。该温熵图,是以制冷剂106的温度为纵轴且以制冷剂106的熵为横轴、表示R23在制冷循环中的状态变化的图。曲线L是R32的饱和曲线。
在使用R32的制冷剂回路100中,进行大略以A→B→C→D表示的、比较一般的制冷循环。在该制冷循环中,A→B间表示由压缩机101进行的压缩步骤,B→C间表示由复原热交换器102进行的凝结步骤,C→D间表示由电动膨胀阀121、122进行的膨胀步骤、D→A间表示第一热交换器103或第二热交换器104中的蒸发步骤。在该制冷循环中,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是在复原热交换器102中的、B→C间的凝结步骤中进行。接着,说明该B→C间的制冷剂106的状态变化的情况。
在是压缩机101的排出温度的点B中,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的R32约为120度。接着,在B→C间,该点B的R32在复原热交换器102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时,因为给空气放热,所以R32的温度逐渐下降,下降到约60度(B→B1)。之后,R32从饱和蒸气逐渐变为饱和液,进行凝结(B1→B2)。之后,被冷却的R32成为过冷液(点C)。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为对吸湿元件81、82进行加热复原所需的温度设定为约60度。因而,对该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显热区域R,是斜影线部分的范围。与排出温度B实质上大致相等的、图9所示的R22的显热区域R相比,该R32的显热区域R更大。于是,通过用R32作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能确保与R22相比更大的显热区域R,能使从复原热交换器102给空气放出的放热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效率。
补充说明一下,富于R32的混合制冷剂(包含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剂)也能够得到这样的、通过使显热区域R增大来提高加热复原效率的效果。
接着,说明用CO2作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时的效果。补充说明一下,在该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循环的高压压力,为高于CO2的临界压力,在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剂106中,进行超临界循环。
图11(A),是示出了表示使用CO2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循环(超临界循环)的温熵图之一例的图。该温熵图,是以制冷剂106的温度为纵轴且以制冷剂106的熵为横轴、表示CO2在制冷循环中的状态变化的图。曲线L是CO2的饱和曲线。在该制冷循环中,A→B间表示由压缩机101进行的压缩步骤,B→C间表示复原热交换器102中的放热步骤,C→D间表示由电动膨胀阀121、122进行的膨胀步骤、D→A间表示第一热交换器103或第二热交换器104中的蒸发步骤。在该制冷循环中,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是在复原热交换器102中,在通过B→C间超临界循环的放热步骤中进行。接着,说明该B→C间的制冷剂106的状态变化的情况。
在该制冷循环中,第一、第二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是在B→C间,在复原热交换器102中进行。在该B→C间,被压缩到高于CO2的临界压力的压力而成为超临界状态的CO2,约为120度(点B)。接着,在B→C间,该点B的CO2在复原热交换器102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时,因为给空气放热,所以超临界状态的CO2的温度逐渐下降。在此,因为CO2处于超临界状态,所以CO2不是像前面根据图10所述的R32那样凝结,而是保持着超临界状态变到约40度(点C)。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为对吸湿元件81、82进行加热复原所需的温度设定为约60度。因而,对该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显热区域R,是斜影线部分的范围。与排出温度B实质上大致相等的、图9所示的R22的显热区域R相比,该CO2的显热区域R更大。于是,通过用CO2作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进行超临界循环,能确保与R22相比更大的显热区域R,能使从复原热交换器102给空气放出的放热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效率。
(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湿度控制装置,进行室内空气的除湿和加湿,利用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和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作为吸湿装置80。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和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分别由交叉鳍片(cross fin)式鳍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和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具有形成为长方形板状的多个铝制鳍片83和贯穿该鳍片83的铜制热交换管84。在所述鳍片83外表面上例如支撑有沸石等吸湿材料。
该湿度控制装置,具有呈扁平且空心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0。参照图13,说明该壳体10的内部结构。补充说明一下,在图13B中,下一侧是壳体10的正面一侧(前一侧),上一侧是壳体10的背面一侧(后一侧)。在下述说明中,“右”、“左”、“上”及“下”都意味着在参照的附图中的方向。
壳体10,形成为在俯视图上大略呈正方形的、扁平的盒形。在该壳体10中,在最右一侧设置有第一面板11,在最左一侧设置有第二面板12。在第一面板11中,在靠正面一侧的下部形成有送气口14,在靠背面一侧的下部形成有排气口16。在第二面板12中,在靠正面一侧的上部形成有室内侧吸入口13,在靠背面一侧的下部形成有室外侧吸入口15。
在所述壳体10内部,是在左右方向上大略分割为两个空间。
形成在壳体10的靠第一面板11的部分的空间,由隔板40还分割为前后两个空间。在该前后两个空间中,后一侧的空间构成排气侧流路41,前一侧的空间构成送气侧流路42。
所述排气侧流路41,通过排气口16与室外连通。在该排气侧流路41中,安装有排气风扇96和压缩机101。送气侧流路42,通过送气口14与室内连通。在该送气侧流路42中,安装有送气风扇95。
形成在壳体10的靠第二面板12的部分的空间,由后侧隔板20和前侧隔板30在前后方向上分割为三个空间。
后侧隔板20后一侧的空间,在上下方向上分割为两个空间。该空间,是上一侧的空间构成后上部流路65,下一侧的空间构成后下部流路66。后上部流路65,与室外侧吸入口15连通,与排气侧流路41相互隔开。后下部流路66,与排气侧流路41连通,与室外侧吸入口15相互隔开。
前侧隔板21前一侧的空间,在上下方向上分割为两个空间。该空间,是上一侧的空间构成前上部流路67,下一侧的空间构成前下部流路68。前上部流路67,与室内侧吸入口13连通,与送气侧流路42相互隔开。前下部流路68,与送气侧流路42连通,与室内侧吸入口13相互隔开。
后侧隔板20和前侧隔板30之间的空间,由中央隔板50分割为第一流路51和第二流路52。
第一流路51,形成在中央隔板50左一侧。在第一流路51中,安装有所述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该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将第一流路51分割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第二流路52,形成在中央隔板50右一侧。在第二流路52中,安装有所述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该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将第二流路52分割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如图13(A)所示,在所述后侧隔板20中,形成有后左上侧开口21、后右上侧开口22、后左下侧开口23及后右下侧开口24。后左上侧开口21形成在后侧隔板20中的左侧上部,后右上侧开口22形成在后侧隔板20中的右侧上部。后左下侧开口23形成在后侧隔板20中的左侧下部,后右下侧开口24形成在后侧隔板20中的右侧下部。
在后侧隔板20的各个开口21、22、23、24中,分别设置有调节风门。各个开口21、22、23、24的调节风门,能分别独立地切换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后左上侧开口21一成为开放状态,后上部流路65和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间就相互连通。后右上侧开口22一成为开放状态,后上部流路65和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间就相互连通。后左下侧开口23一成为开放状态,后下部流路66和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间就相互连通。后右下侧开口24一成为开放状态,后下部流路66和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间就相互连通。
在前侧隔板30中,形成有前左上侧开口31、前右上侧开口32、前左下侧开口33及前右下侧开口34。前左上侧开口31形成在前侧隔板30中的左侧上部,前右上侧开口32形成在前侧隔板30中的右侧上部。前左下侧开口33形成在前侧隔板30中的左侧下部,前右下侧开口34形成在前侧隔板30中的右侧下部。
在前侧隔板21中的各个开口31、32、33、34中,分别设置有调节风门。各个开口31、32、33、34的调节风门,能分别独立地切换开放状态和关闭状态。前左上侧开口31一成为开放状态,前上部流路67和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间就相互连通。前右上侧开口32一成为开放状态,前上部流路67和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间就相互连通。前左下侧开口33一成为开放状态,前下部流路68和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间就相互连通。前右下侧开口34一成为开放状态,前下部流路68和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间就相互连通。
(制冷剂回路的结构)
接着,根据附图详细说明制冷剂回路100的结构。补充说明一下,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回路图。
所述制冷剂回路100,是安装有所述压缩机101、所述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所述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四通换向阀107及电动膨胀阀120的闭路。在该制冷剂回路100中,通过使制冷剂106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
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压缩机101的排出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107的第一阀口上,吸入一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107的第二阀口上。所述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107的第三阀口上,另一端通过电动膨胀阀120连接在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一端。该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另一端连接在四通换向阀107的第四阀口上。
所述四通换向阀107,构成为能自如地切换下述两种状态,即: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相互连通的同时,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相互连通的状态(图14(A)所示的状态)及在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相互连通的同时,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相互连通的状态(图14B所示的状态)。四通换向阀107一切换为第一状态,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就起到冷凝器作用、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就起到蒸发器作用。四通换向阀107一切换为第二状态,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就起到蒸发器作用、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就起到冷凝器作用。
最好是这样的,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用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制冷剂作具有上述结构的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更具体而言,最好是这样的,用R32单一制冷剂、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例如R32和R125的混合制冷剂)或CO2制冷剂作为所述制冷剂106。
(运转工作)
接着,说明所述湿度控制装置的运转工作情况。该湿度控制装置,是切换除湿运转和加湿运转而进行其中的一种运转。该湿度控制装置通过切换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来连续不断地进行除湿运转或加湿运转。该除湿运转和加湿运转是交替切换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进行的。
(除湿运转)
在除湿运转时的第一工作中,制冷剂回路100成为第二状态(图14B的状态),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起到蒸发器作用,并且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起到冷凝器作用。在第二工作中,制冷剂回路100成为第一状态(图14(A)的状态),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起到冷凝器作用,并且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起到蒸发器作用。
如图15所示,在除湿运转时,一驱动送气风扇95,室外空气OA就通过室外侧吸入口15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外空气OA,作为第一空气流入后上部流路65中。一驱动排气风扇96,室内空气RA就通过室内侧吸入口13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内空气RA,作为第二空气流入前上部流路67中。
如图15所示,在除湿运转的第一工作中,后左上侧开口21、后右下侧开口24、前右上侧开口32及前左下侧开口33的调节风门处于开放状态,后右上侧开口22、后左下侧开口23、前左上侧开口31及前右下侧开口34的调节风门处于关闭状态。
因而,流过后上部流路65的第一空气,从后左上侧开口21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间中。之后,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间中。在此,由起到蒸发器作用的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的吸湿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补充说明一下,这时产生的吸湿热,作为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内的制冷剂的蒸发热被利用。
在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中如上所述减湿后的第一空气,通过前左下侧开口33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该空气,流过送气侧流路42后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过前上部流路67的第二空气,从前右上侧开口3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间中。之后,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间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吸湿材料被加热,被吸附在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脱离后,该水分被付给空气,并且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吸湿材料复原。
如上所述,利用于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吸湿材料的复原后的第二空气,通过后右下侧开口66流入后下部流路66中。之后,该空气流过排气侧流路41后,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如图16所示,在除湿运转的第二工作中,后右上侧开口22、后左下侧开口23、前左上侧开口31及前右下侧开口34的调节风门处于开放状态,后左上侧开口21、后右下侧开口24、前右上侧开口32及前左下侧开口33的调节风门处于关闭状态。
因而,流过后上部流路65的第一空气,从后右上侧开口2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间中。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间中。在此,由起到蒸发器作用的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吸湿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补充说明一下,这时产生的吸湿热,作为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内的制冷剂的蒸发热被利用。
在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中如上所述减湿后的第一空气,通过前右下侧开口34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该空气流过送气侧流路42后,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过前上部流路67的第二空气,从前左上侧开口31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间中。之后,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间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的吸湿材料被加热,被吸附在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脱离后,该水分被付给空气,并且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的吸湿材料复原。
如上所述,利用于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的吸湿材料的复原后的第二空气,通过后左下侧开口23流入前下部流路66中。之后,该空气流过排气侧流路41后,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加湿运转)
在加湿运转的第一工作中,制冷剂回路100成为第一状态(图14(A)的状态),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起到冷凝器作用,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起到蒸发器作用。在第二工作中,制冷剂回路100成为第二状态(图14B的状态),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起到蒸发器作用,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起到冷凝器作用。
如图17所示,在除湿运转时,一驱动送气风扇95,室外空气OA就通过室外侧吸入口15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外空气OA,作为第二空气流入后上部流路65中。一驱动排气风扇96,室内空气RA就通过室内侧吸入口13被吸入到壳体10内。该室内空气RA,作为第一空气流入前上部流路67中。
如图17所示,在加湿运转的第一工作中,后左上侧开口21、后右下侧开口24、前右上侧开口32及前左下侧开口33的调节风门处于开放状态,后右上侧开口22、后左下侧开口23、前左上侧开口31及前右下侧开口34的调节风门处于关闭状态。
因而,流过后上部流路65的第二空气,从后左上侧开口21流入第一流路41的上部空间中。之后,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41的下部空间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的吸湿材料被加热,被吸附在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脱离后,该水分被付给空气。
在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中如上所述加湿后的第二空气,通过前左下侧开口33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该空气流过送气侧流路42,其后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过前上部流路67的第一空气,从前右上侧开口3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间中。之后,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间中。在此,由起到蒸发器作用的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吸湿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补充说明一下,这时产生的吸湿热,作为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内的制冷剂的蒸发热被利用。
如上所述,利用于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吸湿材料的复原后的第一空气,通过后右下侧开口66流入后下部流路66中。之后,该空气流过排气侧流路41,其后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如图18所示,在加湿运转的第二工作中,后右上侧开口22、后左下侧开口23、前左上侧开口31及前右下侧开口34的调节风门处于开放状态,后左上侧开口21、后右下侧开口24、前右上侧开口32及前左下侧开口33的调节风门处于关闭状态。
因而,流过后上部流路65的第二空气,从后右上侧开口2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间中。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间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的吸湿材料被加热,被吸附在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脱离后,该水分被付给空气。
在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中如上所述加湿后的第二空气,通过前右下侧开口34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该空气流过送气侧流路42,其后通过送气口14被供到室内。
流过前上部流路67的第一空气,从前左上侧开口31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间中。之后,该空气往下流过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间中。在此,由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的吸湿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补充说明一下,这时产生的吸湿热,作为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内的制冷剂的蒸发热被利用。如上所述将水分付给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的吸湿材料后的第一空气,通过后左下侧开口23流入前下部流路66中。之后,该空气流过排气侧流路41,其后通过排气口16被排出到室外。
(第二实施例的效果)
在所述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利用第一吸湿热交换器103和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4作为吸湿装置80,能够切换所述除湿运转和加湿运转并进行其中的一种运转。
在此,如前面根据图10所述的那样,通过用R32作制冷剂106,能够确保与R22相比更大的显热区域R,能使第一、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3、104的吸湿材料在复原时利用的热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第一、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3、104的加热复原效率。
补充说明一下,富于R32的混合制冷剂(包含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剂)也能够同样地得到这样的、通过使显热区域R增大来提高加热复原效率的效果。
如前面根据图11所述的那样,通过用CO2作制冷剂106进行超临界循环,能够确保与R22相比更大的显热区域R,能使第一、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3、104的吸湿材料在复原时利用的热量增大。因此,能够提高第一、第二吸湿热交换器103、104的加热复原效率。
(其他实施例)
关于所述实施例,本发明也可以设为下述结构。
在所述实施例中,用由复原热交换器102加热到约60度的第二空气对吸湿元件81、82进行加热复原。但是,该加热复原温度并不一定需要设为60度。就是说,也可以是这样的,根据用作吸湿元件81、82的吸湿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设该加热复原温度为高于或低于60度的温度,进行加热,再对吸湿元件81、82进行加热复原。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通过利用对加热复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显热区域R较大的R32的制冷循环或CO2的超临界循环,提高吸湿元件81、82的加热复原效率。关于所述第一实施例,本发明也可以设为下述结构。
-工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用吸湿装置进行空气的除湿、加湿的湿度控制装置很有用。

Claims (5)

1.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具有用吸湿材料对被处理的空气进行湿度控制的吸湿装置(80)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0),通过所述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剂(106)的热量对所述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湿装置(80)由第一吸湿元件(81)和第二吸湿元件(82)构成;
所述湿度控制装置进行交替切换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的分批运转:所述第一工作是用第一吸湿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用由所述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加热后的第二空气对第二吸湿元件(82)进行加热复原;所述第二工作是用第二吸湿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气的水分,用由所述制冷剂回路(100)的制冷剂(106)加热后的第二空气对第一吸湿元件(81)进行加热复原,
当实质上在压缩机(101)的同一排出温度(B)的制冷循环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时,所述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显热区域(R)。
2. 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具有用吸湿材料对被处理的空气进行湿度控制的吸湿装置(80)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0),通过所述制冷剂回路(100)内的制冷剂(106)的热量对所述吸湿装置(80)进行加热复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湿装置(80)用与制冷剂回路(100)连接且在表面上支撑有吸湿材料的吸湿热交换器(103、104)构成,
当实质上在压缩机(101)的同一排出温度(B)的制冷循环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时,所述制冷剂(106)的显热区域(R)大于R22的显热区域(R)。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回路(100)构成为制冷循环的高压压力高于制冷剂(106)的临界压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106)是R32单一制冷剂或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剂。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106)为CO2制冷剂。
CNB2004800213252A 2003-07-22 2004-07-21 湿度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1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7468/2003 2003-07-22
JP2003277468 2003-07-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6495A CN1826495A (zh) 2006-08-30
CN100414188C true CN100414188C (zh) 2008-08-27

Family

ID=34074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13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188C (zh) 2003-07-22 2004-07-21 湿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18943A1 (zh)
EP (1) EP1662209A4 (zh)
KR (1) KR100708628B1 (zh)
CN (1) CN100414188C (zh)
AU (1) AU2004258010B2 (zh)
WO (1) WO2005008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1488B2 (ja) * 2007-06-12 2009-08-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2009022879A (ja) * 2007-07-19 2009-02-05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5169149B2 (ja) * 2007-10-31 2013-03-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4321650B2 (ja) * 2007-12-07 2009-08-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KR100947615B1 (ko) * 2008-05-22 2010-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EP2772696B1 (en) * 2011-10-28 2020-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DE102012110237A1 (de) * 2012-07-31 2014-02-06 Thermea. Energiesysteme Gmbh Kältetrockner
CN108469126A (zh) * 2013-01-31 2018-08-31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室外机及采用该室外机的冷冻循环装置
CN108332474B (zh) * 2017-12-23 2020-11-20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1162A (zh) * 1997-03-25 2000-04-19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空调系统
JP2001241693A (ja) * 2000-02-25 2001-09-0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243384A (ja) * 2001-02-20 2002-08-28 Kobe Steel Ltd 内面溝付伝熱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8971A (en) * 1968-04-29 1970-01-13 Gershon Meckler Comfort conditioning system
ES2112307T3 (es) * 1992-12-23 1998-04-01 Vupiesse Italia Sas Cinturon con un soporte para el ajuste de la posicion de los electrodos.
US5448895A (en) * 1993-01-08 1995-09-12 Engelhard/Icc Hybrid heat pump and desiccant space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5512083A (en) * 1993-10-25 1996-04-30 Uop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dehumidification and VOC odor remediation
WO1999022181A1 (fr) * 1997-10-24 1999-05-06 Ebara Corporation Systeme de climatisation avec deshumidification
JPH11232226A (ja) * 1998-02-13 1999-08-27 Nec Corp 協同作業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0050053A (ja) * 1998-07-31 2000-02-18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US6102107A (en) * 1998-12-11 2000-08-15 Uop Llc Apparatus for use in sorption cooling processes
KR20010014817A (ko) * 1999-07-06 2001-02-26 다카노 야스아키 냉매압축기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냉동냉방장치
JP3316570B2 (ja) * 1999-08-31 2002-08-19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ヒートポンプ及び除湿装置
JP2001263725A (ja) * 2000-03-23 2001-09-26 Daikin Ind Ltd 除湿システム、加湿システム、除加湿システム
JP2002022291A (ja) * 2000-07-03 2002-01-23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EP1388714A4 (en) * 2001-05-16 2008-04-09 Ebara Corp DEHUMIDIFIER
JP2003130391A (ja) * 2001-10-18 2003-05-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3624893B2 (ja) * 2002-02-07 2005-03-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KR100504489B1 (ko) * 2002-12-26 2005-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US6758048B1 (en) * 2003-01-27 2004-07-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icroturbine-driven integra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1162A (zh) * 1997-03-25 2000-04-19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空调系统
JP2001241693A (ja) * 2000-02-25 2001-09-0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243384A (ja) * 2001-02-20 2002-08-28 Kobe Steel Ltd 内面溝付伝熱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08628B1 (ko) 2007-04-18
AU2004258010B2 (en) 2008-01-10
EP1662209A4 (en) 2008-10-01
AU2004258010A1 (en) 2005-01-27
CN1826495A (zh) 2006-08-30
KR20060031696A (ko) 2006-04-12
US20060218943A1 (en) 2006-10-05
EP1662209A1 (en) 2006-05-31
WO2005008140A1 (ja) 2005-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2074B1 (ko) 조습장치
US7930896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3596549B2 (ja) 調湿装置
CN101889177B (zh) 调湿装置
CN100578102C (zh) 调湿装置
WO2013061539A1 (ja) 調湿装置
WO2005103577A1 (ja) 調湿装置
JP3695417B2 (ja) 調湿装置
CN100414188C (zh) 湿度控制装置
KR100831555B1 (ko) 조습장치
CN105874278A (zh) 空调装置
JP3807320B2 (ja) 調湿装置
KR100645292B1 (ko) 조습장치
JP2005291535A (ja) 調湿装置
JP4179052B2 (ja) 調湿装置
JP3668764B2 (ja) 調湿装置
JP2006349326A (ja) 調湿装置
JP4529530B2 (ja) 調湿装置
WO2005098322A1 (ja) 調湿装置
JP2006078100A (ja) 調湿装置
JP2004332949A (ja) 調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