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2721C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2721C
CN100412721C CNB2005100814087A CN200510081408A CN100412721C CN 100412721 C CN100412721 C CN 100412721C CN B2005100814087 A CNB2005100814087 A CN B2005100814087A CN 200510081408 A CN200510081408 A CN 200510081408A CN 100412721 C CN100412721 C CN 1004127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art
rod
pressure
fixing device
reliev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14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6127A (zh
Inventor
进士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Ricoh Americ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6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6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27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272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以及设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加压杆230,使得加压辊211向定影带224加压,夹持形成有调色剂像的记录材29,压力解除杆231相对加压杆230回转自如地被支承着,锁定部件232一端相对压力解除杆231,回转自如地安装着,锁定部件232另一端232b与拉伸弹性部件233系止,将锁定部件232朝锁定方向B拉引。通过回转压力解除杆231变换锁定部件232的位置,能将其切换至加压位置或压力解除位置,所述加压位置是指通过加压杆230使加压辊221推压定影带224的位置,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是指使加压辊221脱离定影带224的位置。能提供既能得到良好的加压力,操作性又好的定影装置。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影装置以及设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通过一对相互对向的定影部件夹持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对其加热加压,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材上。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作为像载置体一例的感光体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由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等显影该感光体鼓上的静电潜像,使其可视化,通过转印装置将被显影的图像转印在转印材上,在使用压力与热等的定影装置中,使得转印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该被定影的转印材通过排纸通道排出到装置外部。定影装置通过一对相互对向的定影部件夹持记录材,对其加热加压,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材上,所述定影部件可以是例如辊、带等回转部件或是加压垫等固定部件,也可是这些部件的组合。
定影部件配置有例如定影辊以及与定影辊相接的加压辊等的加压杆,所述定影辊可以是内含作为加热手段的加热器。已转印有调色剂像、到达定影装置的记录材被导入定影夹持部,该定影夹持部为所述定影辊与加压辊的相接部。在记录材通过定影夹持部过程中,调色剂像被加热加压,定影在记录材面上。
但是,由于纸张阻塞等原因,若在记录材被夹持在定影夹持部状态下,该定影装置停止运转,则由于定影夹持部处于加压状态,记录材被夹,使得用户除去该记录材的阻塞处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以往在用户进行阻塞处理前,在定影装置设置手动解除杆,以便进行阻塞处理时解除压力,这种方法为人们所公知。
手动场合,杆操作很烦琐,或者有时忘记杆操作等,于是,在日本特开平5-173446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凸轮装置自动解除定影夹持部接触压力的自动解除装置。
在日本特开2001-318555(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解除杆带有的凸轮直接作用于加压杆,以解除定影部件之间加压状态的构成。
在日本特开2000-214718(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与盖板的开闭动作连动进行定影部件之间加压状态解除的构成。
在专利文献1中,设有自动解除定影夹持部接触压力的凸轮装置,但需要设置专用马达等新的驱动机构,导致增加装置重量,成本增加。
近年来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要求更趋于小型化、高速化,使得定影辊或带小径化,夹持记录材的夹持部缩短,而且,纸张通过速度变快,因此,定影处理提供给记录材的热量不足,使得定影性能难于得到满足。因此,需要此以往的装置更强的加压力,以保持较大的夹持部。这样,则有下述问题发生,即,以往的手动解除杆的动作力过大,用户难以操作。
如专利文献2的记载,使解除杆带有的凸轮直接作用于加压杆,以解除定影部件之间加压状态的场合,存在下述课题:即,若加强加压力,则会增大凸轮与直接加压杆的摩擦力,从而降低滑接面的滑动性。
如专利文献3的记载,与盖板的开闭动作连动进行定影部件之间加压状态解除的场合,也有下述问题存在:即,若加强加压力,则会增大解除杆与开闭盖板相接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滑接面的滑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得到良好的加压力,同时操作性能良好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定影装置,通过一对相互对向的定影部件夹持记录材,对其加热加压,将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材上,其特征在于:
该定影装置包括:
加压杆,使所述定影部件一方朝另一方定影部件加压;
压力解除杆,相对所述加压杆被回转自如地支承着;
锁定部件,其一端相对所述压力解除杆被回转自如地安装着;
弹性部件,系止在所述锁定部件另一端,将该锁定部件朝锁定方向拉引;
通过回转所述压力解除杆,能够变更所述锁定部件的位置,能切换至加压位置或压力解除位置,所述加压位置是指通过所述加压杆使所述定影部件一方推压另一方定影部件,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是指使所述定影部件一方脱离另一方定影部件。
(2)在所述(1)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第1轴回转自如地支承所述压力解除杆和所述锁定部件,第2轴回转自如地支承所述压力解除杆和所述加压杆;
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压力解除位置切换至加压位置时,所述第1轴以所述第2轴为中心,回转通过延长线,所述延长线是指连接第2轴和所述锁定部件另一端的延长线。
(3)在所述(2)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第2轴嵌合,在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第2轴的嵌合被解除,从所述压力解除位置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置时,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件上的突起越过所述第2轴。
(4)在所述(2)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支承所述第2轴的轴承嵌合,在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轴承的嵌合被解除,从所述压力解除位置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置时,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件的突起越过所述轴承。
(5)在所述(1)-(4)中任何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盖板,其支承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开闭自如,所述压力解除杆的一端能与所述盖板配合,所述压力解除杆与所述盖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实行回转动作。
(6)在所述(5)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解除杆的一端设置滚轮,该滚轮与所述盖板滑接。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
按照本发明,压力解除杆相对加压杆被回转自如地支承着,该加压杆使定影部件一方朝另一方定影部件加压,锁定部件一端相对该压力解除杆,被回转自如地安装着,锁定部件另一端与弹性部件系止,该弹性部件将锁定部件朝锁定方向拉引。若回转压力解除杆,则能够变更锁定部件位置,能将其切换至加压位置或压力解除位置,所述加压位置是指通过加压杆使定影部件一方推压另一方定影部件,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是指使定影部件一方脱离另一方定影部件。由此,没有以往技术中的凸轮、驱动凸轮的驱动手段结构,能够减轻装置重量,并降低其成本。若回转压力解除杆,则一端连接着弹性部件的锁定部件也变换位置,因此,弹性部件伸张少,减弱操作时的动作力,从而便于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本发明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加压状态与盖板关闭状态的放大图,图2B是表示定影装置的解除加压状态与盖板开启状态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锁定部件的构成以及与轴的位置关系放大图。
图4是表示设置有突起的锁定部件的构成以及与轴的位置关系放大图。
图5是表示设置有突起的锁定部件构成以及与设置轴承的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在加压解除杆设置滚轮的实施例放大图。
图7A是表示不与盖板开闭连动场合的定影装置加压状态放大图,图7B是表示不与盖板开闭连动场合的加压解除状态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是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串列型、能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打印机(以下简记为“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不仅仅局限于图1所示打印机,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机等。
参照图1说明打印机的基本构成及其动作。其后,说明本实施例特有的构成与作用。
该打印机的构成如下:在作为该打印机基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下部,设置供纸盒2,供纸盒2收纳作为记录材的纸张29,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部设置图像形成部3。在图像形成部3,设置以下部件:成像部8,中间转印单元7,光写入单元15,定影装置22。所述成像部8包括四个成像单元8Y、8C、8M、8BK作为成像装置,该四个成像单元分别具有像载置体。所述中间转印单元7具有若干辊4,5,6,以及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7a,该中间转印带7a是由卷挂在所述辊4、5、6上的具有可挠性的环形带构成。所述光写入单元15作为光写入部,对各像载置体进行光写入。所述定影装置22将调色剂像定影在纸29上。成像单元8Y、8C、8M、8BK与中间转印单元7相对装置本体1装卸自如。在供纸部2至定影装置22之间,形成运送纸张29的运送路径R。辊6面向运送路径R配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中间转印单元7,成像部8,光写入单元15及定影装置22构成装置内部的构成要素,配置在装置本体1内部大致中央位置。
中间转印带7a的辊4与辊5之间,相当于该带下侧部移动边。在中间转印带7a的与所述辊6对向的部位配设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20,面对运送路径R,在与辊4对向的部位,配设用于清扫带表面的带清洁装置21。
将成像部8配设在与该下侧移动边对向位置,在中间转印带7a的下方。各成像单元分别具有感光体鼓10,作为像载置体与中间转印带7a相接。各感光体鼓10的周围,分别配设有充电装置11,显影装置12,清洁装置13。在各感光体鼓10与中间转印带7a接触部位的中间转印带7a的内侧,分别设置转印辊14,作为进行一次转印的转印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单元8Y、8C、8M、8BK基本上为相同构造。在图1中,仅在作为代表的成像单元8BK的构成上附注符号。各成像单元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收纳在各显影装置12中的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的色不同。在成像单元8Y、8C、8M、8BK的各显影装置12中,分别收纳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调色剂。若各显影装置12里的调色剂减少,则从配设在装置本体1上部的调色剂补给瓶T1、T2、T3、T4分别供给补给用调色剂。
本实施例中,光写入单元15设置在成像部8的下方,其将调制激光L照射在各感光体鼓的表面,在感光体鼓表面形成各色潜像。
调色剂补给瓶T1、T2、T3、T4,中间转印单元7,成像部8,光写入单元15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部,都朝同一方向倾斜。与将这些要素水平地设置于装置本体1内部相比,减少了设置面积。
若开始图像形成动作,则通过驱动装置(没有图示),驱动各成像单元8的感光体鼓10朝顺时针方向回转,通过充电装置11使各感光体鼓10的表面以预定极性均匀带电。对带电的各感光体鼓10的表面分别照射来自光写入单元15的激光L,在其表面分别形成静电潜像。此时,对各感光体鼓10进行曝光的图像信息是将所希望的全色图像分解成黄色、青色、品红色及黑色信息的单色图像信息。这样形成的静电潜像在通过各感光体与显影装置12之间时,由各显影装置12的调色剂显影为调色剂像,使其可视化。
在卷挂中间转印带7a的若干辊4,5,6中,一个辊是通过驱动装置(没有图示)驱动朝逆时钟方向回转,由此,驱动中间转印带7a朝箭头表示的逆时针方向移动,其它辊则从动回转。成像单元8Y设有包含黄色调色剂的显影装置12,在该成像单元8Y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像通过转印辊14转印在这样移动的中间转印带7a上。分别形成在成像单元8C、8M及8BK的青色、品红色及黑色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14,顺次叠合转印在该已转印的黄色调色剂像上,使得全色调色剂像载置于中间转印带7a表面。
在转印调色剂像之后,附着在各感光体鼓表面的残留调色剂,被各清洁装置13除去,接着通过消电装置(没有图示)消电作用,使得各感光体鼓表面的电位初始化,以备用以后的图像形成。
从供纸部2供给的纸张29送入运送路径R,沿着运送路径R,一对定位辊24配置在二次转印辊20的上游侧,即靠近供纸侧的位置,检测供纸时间,在合适时间通过该一对定位辊24将纸张29送向辊6及二次转印辊20之间的对向部,以便与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动作同步。此时的二次转印辊20上施加有转印电压,该转印电压的极性与中间转印带表面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由此,使中间转印带7a表面的调色剂像一下子转印在纸张29上。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29运送至定影装置22,在通过定影装置22时被加热加压,使得调色剂像被熔融,定影。位于运送路径R终端位置的调色剂像已被定影的印刷物29A,被运向形成在装置本体1上部的排出部23,排出到构成装置本体1上部的装载部36。在纸张29上转印调色剂像之后,中间转印带7a上残留的调色剂由清洁装置21除去。
这样构成的打印机,四个成像单元8Y、8C、8M及8BK设置在与中间转印带7a的对向位置,一个成像装置包括四色显影装置,在中间转印带上顺序叠合转印各色的调色剂像,然后转印在纸上,这样的构成方式与其它形式的打印机相比,能够大幅度缩短成像时间。另外,由于装载部36构成在装置本体1的上部,可避免其从装置本体1周围突出,节省设置面积或占有面积。
以上说明了在纸张29上形成全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能够使用成像部8的任何一个成像单元,形成单色图像,或者也能使用成像部8的二个或三个成像单元,形成二色或三色图像。使用本实施例打印机打印黑白图像场合,只需在成像单元8BK的感光体鼓上形成静电潜影,通过该成像单元显影,转印在纸张29上,在定影装置22定影即可。
下面,说明作为本发明特征的构成。
在定影装置22附近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上,设置盖板100,该盖板100能以支点101为中心,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开闭自如。图1表示盖板100的关闭状态。若将该盖板100朝箭头A所示开的方向移动,则定影装置22的周围暴露。定影装置22的一部分构成为与盖板100的开闭动作连动(将在后文详述)。
本实施例涉及的定影装置22如图2A所示,设有相互对向设置的加压辊221与定影带224,加压辊221构成一对相互对向的定影部件的一方,定影带224作为带部件,卷挂于一对辊222、223上,构成定影部件的另一方。辊222起着作为加热辊的功能,其内部具有与电源(没有图示)连接的加热源225。辊223构成驱动辊,通过驱动马达(没有图示)被驱动回转。辊222、223由侧板(没有图示)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图2A中,辊222、223及定影带224朝逆时针方向回转,加压辊221与定影带224接触,因此,朝顺时针方向从动回转。
加压辊221是在铝或铁等金属芯上设置硅橡胶等材料的弹性层形成,其表面为PFA或PTFE构成的脱模层。加压辊221的金属芯端部221a由轴承229支承,回转自如。该轴承229由侧板(没有图示)支承,能使加压辊221朝着辊223接触/脱离方向移动,使加压辊221的表面压接在定影带224上,或使加压辊221的表面解除压接,离开定影带224。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卤素加热器作为热源225,加热作为被加热部件成为加热循环部件的加热辊222,定影带224。也可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1-242732号、特开2001-13805号记载的感应加热方式加热加热辊222及定影带224。可使用一般商用电源作为热源225的电源,也可在该商用电源上设置辅助电源,从该辅助电源供给电力。优选如日本特开2002-174988号公开的,双电荷层电容器(电气化学电容器)作为辅助电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加热辊作为加热循环部件,也可使用如日本特开平11-232307、特开2001-66933中记载的环形带状部件。在图2A中,符号226为带的张紧辊,符号227为带的清洁辊,符号228为清洁刷。
定影装置22包括:加压杆230,压力解除杆231,锁定部件232,拉伸螺旋弹簧233。所述加压杆230使加压辊221向定影带224加压;所述压力解除杆231被支承为相对加压杆230回转自如;所述锁定部件232的一端232a相对压力解除杆231回转自如;所述拉伸螺旋弹簧233作为弹性部件,系止在锁定部件232的另一端232b上,朝着箭头B所示锁定方向拉引锁定部件232。通过使得压力解除杆231回转,可将锁定部件232的位置切换成加压位置或压力解除位置,所述加压位置是指通过加压杆230将加压辊221朝着定影带224推压,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是指加压辊221脱离定影带224。
即,加压杆230的成为其一端的下端230a由轴234回转自如地支承在侧板(没有图示)上。压力解除杆231的基端侧231a由轴236回转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加压杆230的成为另一端的上端230b上。盖板100在图2A所示关闭状态与图2B所示开状态之间进行开闭动作时,与盖板100的开闭动作连动,压力解除杆231的前端侧231b与盖板内部一边滑接一边配合着移动。
锁定部件232的一端232a由轴237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压力解除杆231的基端侧231a。当压力解除杆231在向图2A所示的锁定位置或图2B所示的解除位置移动时,所述轴237分别移动到位于成为压力解除杆231的铰接部的轴236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当加压解除杆231位于图2A所示的锁定位置时,轴237被配置在以轴236为中心,与锁定部件232的另一端232b相反侧的位置,当加压解除杆231位于图2B所示的解除位置时,轴237被配置在以轴236为中心,与锁定部件的另一端232b同一侧的位置。当加压解除杆231位于图2A所示的加压位置时,轴236进入锁定部件的一端232a与另一端232b之间,将锁定部件232和加压杆230保持在锁定位置,当加压解除杆231位于图2B所示的解除位置时,轴236脱离锁定部件的一端232a与另一端232b之间的位置,使得锁定部件232与加压杆230从锁定位置释放,形成凹部239。在本实施例中,当加压解除杆231按图2A、图2B所示,以轴236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移动时,相对锁定部件232,从其上方移动,因此,形成凹部239,其开口位于朝着锁定部件232的上方。当处于轴236进入凹部239状态时,加压杆230以大致直立状态保持轴236。
根据这样的构成,若将盖板100从图2A表示的关闭状态移动至图2B所示的开启状态,则前端侧231b受盖板100推压,,加压解除杆231以轴236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回转。伴随此回转,在通过轴237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加压解除杆231上的锁定部件232中,发生使得轴237侧下降的回转。于是,进入凹部239的轴236脱离凹部239。因此,锁定部件232被拉伸螺旋弹簧233拉引,轴237移动至轴236的左侧,即,移动到与锁定部件232的另一端232b相同侧,靠近拉伸螺旋弹簧233,该拉伸螺旋弹簧233回复到自然长度。若锁定部件232移动至位于轴236的另一端232b侧的位置,则拉伸螺旋弹簧233的拉引力作用在加压解除杆231上,同时,加上盖板100的重量,因此,加压杆230以轴234为中心朝盖板100倒下方向移动。由此,解除施加到加压辊221的压力。
另一方面,若盖板100从图2B所示开启状态向图2A所示关闭状态移动,则前端侧231b受盖板100推压,加压解除杆231与加压杆230朝加压方向(图中左侧)移动,使加压辊221与定影带234压接。若加压辊221与定影带234相接,则加压杆230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加压解除杆231以轴236为中心朝逆时针方向回转。伴随此回转,锁定部件232反抗拉伸螺旋弹簧233的弹力,以轴236为中心朝图中右方移动。若加压解除杆231朝关闭方向更进一步移动,则轴236进入凹部239,加压解除杆231的移动受到限制,同时,拉伸螺旋弹簧233的弹力作用于锁定部件232上,朝着锁定方向被赋能。由此,加压解除杆231被保持在锁定位置,保持加压辊221与定影带234的加压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不使用以往构成的马达等外部驱动装置,解除加压辊221与定影带224的加压状态,因此,能实现轻量化,降低成本。另外,为使加压解除杆231动作,拉伸螺旋弹簧233不会过于伸长,因此,操作时的动作力小,便于用户操作,同时,加压解除杆231的前端侧231b与盖板100内面的滑接摩擦力不会过大,能够防止部件摩耗。再有,如图2B所示,在盖板100开放,对加压辊221的加压被解除状态下,拉伸螺旋弹簧233回复到自然长度,因此,不用在赋能状态下组装各部分,组装性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发生纸堵塞时,用户通过打开盖板100,定影装置22的定影夹持部被解除,因此,能够很容易地除去堵塞纸。
压力解除杆231处于加压位置场合,如图3所示,其中,线O是连接作为拉伸螺旋弹簧233钩点的锁定部件另一端232b和作为加压解除杆231铰接部的轴236的延长线。若锁定部件232的铰接部轴237位于该延长线O的上部,则锁定部件232受拉伸螺旋弹簧233拉引,这种场合,欲往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是,受到轴236限制,锁定部件232仍保持该位置。若使压力解除杆231回转至压力解除位置,如图6所示,锁定部件232的轴237沿顺时针方向被拉动回转,从回转至比延长线O低时,通过拉伸螺旋弹簧233的拉引力,保持顺时针方向回转到该拉伸螺旋弹簧233回复到自然长度。根据这样的构成,弹簧长度始终被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加压力保持一定。
若加压力过弱或过强,则使由加压辊221和定影带224的加压接触形成的定影夹持部的宽度增大或减小,因此,会形成未定影图像或过定影图像,产生冷粘附或热粘附的缺点,在本实施例中,可消除这样的问题。
锁定部件232的轴237位于延长线O附近时,若加压解除杆231的操作不充分,则会导致停止在中途位置,其结果,使加压力过强或过弱。于是,如图4所示,在锁定部件232的凹部239内设置突起240,同时,在锁定部件232的一端232a,设置用于游嵌轴237的长孔241,使其能完全越过加压解除杆231的轴236。这样的构成能够防止加压解除杆231在中途位置停止,因此,能够使得加压力更加稳定。
当形成在锁定部件232上的突起240越过加压解除杆231的轴236时,所述轴236与突起240滑接,因此,恐怕这部分的磨损会引起轴236破损。为此,不使轴236直接进入凹部239,如图5所示,在轴236上设置轴承242,当突起240越过轴承242的外周时,轴236不会与突起240滑接,能够避免磨损,提高耐久性。
在图2A、图2B的实施例中,使加压解除杆231的前端侧231b直接与盖板100内面相接,但是,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前端侧231b设置回转自如的滚轮243,能够降低摩擦力,因此,能以较小力开闭盖板100,能进一步提高用户操作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加压解除杆231的前端侧231b设为能与盖板100系合,使其回转动作设为与盖板100的开闭动作连动。但也可如图7A、图7B所示,形成不与盖板100的开闭动作连动的结构。这种场合,如图7B所示,若盖板100呈开放状态,则定影装置22暴露,因此,用户可以在该状态下直接操作加压解除杆231,解除加压辊221和定影带224之间的加压。

Claims (7)

1. 一种定影装置,通过一对相互对向的定影部件夹持记录材,对其加热加压,将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材上,其特征在于:
该定影装置包括:
加压杆,使所述定影部件一方朝另一方定影部件加压;
压力解除杆,相对所述加压杆被回转自如地支承着;
锁定部件,其一端相对所述压力解除杆被回转自如地安装着;
弹性部件,系止在所述锁定部件另一端,将该锁定部件朝锁定方向拉引;
通过回转所述压力解除杆,能够变更所述锁定部件的位置,能切换至加压位置或压力解除位置,所述加压位置是指通过所述加压杆使所述定影部件一方推压另一方定影部件,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是指使所述定影部件一方脱离另一方定影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1轴(237)回转自如地支承所述压力解除杆和所述锁定部件,第2轴(236)回转自如地支承所述压力解除杆和所述加压杆;
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压力解除位置切换至加压位置时,所述第1轴(237)以所述第2轴(236)为中心,回转通过延长线(O),所述延长线(O)是指连接第2轴(236)和所述锁定部件另一端的延长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第2轴嵌合,在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第2轴的嵌合被解除,从所述压力解除位置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置时,设置在锁定部件的凹部中的突起越过加压所述第2轴。
4. 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支承所述第2轴的轴承嵌合,在所述压力解除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轴承的嵌合被解除,从所述压力解除位置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置时,设置在锁定部件的凹部中的突起越过加压所述轴承。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盖板,其支承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开闭自如,所述压力解除杆的一端能与所述盖板配合,所述压力解除杆与所述盖板的开闭动作连动,实行回转动作。
6. 根据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解除杆的一端设置滚轮,该滚轮与所述盖板滑接。
7.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
CNB2005100814087A 2004-06-30 2005-06-30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04127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94834 2004-06-30
JP194834/04 2004-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6127A CN1716127A (zh) 2006-01-04
CN100412721C true CN100412721C (zh) 2008-08-20

Family

ID=3582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14087A Active CN100412721C (zh) 2004-06-30 2005-06-30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272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901A (zh) * 2015-07-09 2017-01-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73874B1 (ko) * 2007-05-25 2014-12-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정착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9069397A (ja) * 2007-09-12 2009-04-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5004B2 (ja) * 2008-07-30 2014-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91363A (ja) * 2018-04-25 2019-10-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8660A (en) * 1981-07-20 1984-01-31 Fuji Xerox Co., Ltd. Roller type fixing unit for a copying machine
US5708926A (en) * 1993-02-08 1998-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elastic members
EP0902337A2 (en) * 1997-08-18 1999-03-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a releasable fixing device
JP2001188437A (ja) * 1999-10-20 2001-07-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18555A (ja) * 2000-05-08 2001-11-16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2040862A (ja) * 2000-07-27 2002-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定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8660A (en) * 1981-07-20 1984-01-31 Fuji Xerox Co., Ltd. Roller type fixing unit for a copying machine
US5708926A (en) * 1993-02-08 1998-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elastic members
EP0902337A2 (en) * 1997-08-18 1999-03-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a releasable fixing device
JP2001188437A (ja) * 1999-10-20 2001-07-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18555A (ja) * 2000-05-08 2001-11-16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2040862A (ja) * 2000-07-27 2002-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定着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8901A (zh) * 2015-07-09 2017-01-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338901B (zh) * 2015-07-09 2019-03-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6127A (zh) 2006-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3202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963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vertically arranged process units
JP5262073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45839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4943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該定着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4541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12721C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937031B2 (en) Transfer bel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6477349B2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chanism which provides tension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KR100729680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6065485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332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US82548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ransfer device thereof
CN107918262A (zh) 成像设备
JP38868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31494A (ja) トナー像転写装置
JP201312028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87854A (zh) 成像装置
JP464526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997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97774A (ja) タンデム型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772372B2 (ja) 動力伝達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921088B2 (ja) ベルト走行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09988A (ja) 定着装置
JP3909652B2 (ja) ベルト定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