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1178C - 在良好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在良好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1178C
CN100401178C CNB02140268XA CN02140268A CN100401178C CN 100401178 C CN100401178 C CN 100401178C CN B02140268X A CNB02140268X A CN B02140268XA CN 02140268 A CN02140268 A CN 02140268A CN 100401178 C CN100401178 C CN 1004011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lash
camera
exposure value
photographic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02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5143A (zh
Inventor
内田充洋
大前德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95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5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11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11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G03B7/097Digital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both exposure time and aper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程序快门作为快门装置的照相机。当曝光值变得大于EV9时,照相机的光圈关闭以增加光圈数。在照相机安装的胶片感光度为ISO1000或更大的摄影胶片的情况下,拍摄镜头的焦点设定位置的上限固定为3米。通过利用景深,对于存在于相对较短摄影距离至较大摄影距离范围内的物体,可以在减小模糊的状态下进行拍照。

Description

在良好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关摄影胶片的技术得到了改进,因此摄影胶片能够具有很高的感光度,并且不降低图象的质量。例如,通常趋向于使用ISO1000和ISO1600摄影胶片。当在室内或者在午夜时的室外使用这种具有高感光度的摄影胶片时,有可能在合适的亮度下拍照,然而在另外具有相对较低感光度的摄影胶片上背景却变黑了。例如,当在照相机的曝光孔径的光圈数为F4的条件下拍摄照片时,通过结合使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并使用具有ISO1600高感光度的摄影胶片,相对于BV0的物体亮度可以获得合适的曝光。因此,在通常室内光线的摄影场所和具有亮光的夜景背景的摄影场所下,也可以相对于背景获得合适的曝光量。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照相机具有自动曝光装置(AE装置)和自动聚焦机构。在包含AE装置的小型照相机中,光圈数和快门速度要设置的与合适的曝光值相应,曝光值根据测量到的物体亮度和所装摄影胶片的感光度确定。许多小型照相机使用程序快门,其根据确定的光圈数和快门速度控制曝光值。
虽然有许多程序可以用于程序快门,许多小型照相机采用了将快门速度转换到高速侧的程序。图12显示了这种程序的一个实例。如图12所示,当曝光值(EV)变大时,快门速度逐渐转换到高速侧,并保持孔径的光圈数不变(图12中为F4)。当快门速度变高时(图12中为1/250秒),快门速度转换到高速侧,并将光圈数增加至关闭光圈(stop)。采用这种程序的原因是,防止使用远距摄影镜头或类似件时发生照相机晃动。
具有自动聚焦机构的照相机设置有测量区,其通常设置在将要拍摄的照片的中心区,以测量到测量区中存在的物体的距离。调整拍摄镜头的伸出量以便自动使测量到的距离聚焦。
顺便提一句,当使用具有ISO1000和ISO1600的胶片感光度的高感光度摄影胶片时,曝光是在普通小型照相机的曝光控制范围内进行的,目的是获得合适的曝光量。在如图12所示的程序快门的情况下,当使用ISO1600摄影胶片在物体亮度大约为BV0至BV4的室内拍摄照片时,合适的曝光量大约是EV9至EV13。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用了孔径的光圈数,虽然获得了合适的曝光量,但景深变得很浅。因此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尽管主要的物体已经聚焦了,但所有拍摄到的照片相对于背景却非常模糊。
此外,当使用照相机的自动聚焦机构进行拍照时,如果测量区在取景的时刻没有设定到主要物体上,拍照就会出现失误。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物体没有被聚焦,而背景却聚焦了。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内容,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照相机,其中即使当拍摄在室内进行,近距离的主要物体和它的背景也能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拍照。
为了实现上述及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包括程序快门和焦点位置控制器,其将聚焦的长度限制在3米或更小的范围内。在程序快门中,与每个曝光值相应的快门速度和光圈数的结合满足下述条件:
0.5≤(AV11-AV9)/(TV11-TV9)≤2.0    (1)
其中AV9表示当曝光值为EV9时设定的光圈数的最大值,TV9表示在那时快门速度的最大值。此外,AV11表示当曝光值为EV11时设定的光圈数的最大值,TV11表示在那时快门速度的最大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包括程序快门和固定焦点型的拍摄镜头,其中聚焦的长度设定在1.0米至3.0米之间的范围内。在程序快门中,与每个曝光值相应的快门速度和光圈数的结合满足条件(1)。
在本发明中,程序快门的程序能够满足上述条件(1)。同时,当胶片的感光度为ISO1000或更高时,聚焦的长度限制在3米或更小的范围内。由于这个原因,当使用ISO1000或更高的摄影胶片时,即使是在室内等拍摄环境中,近距离的主要物体及其背景都可以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拍照。此外,在使用固定焦点型的拍摄镜头的情况下,聚焦的长度设定在1.0米至3.0米之间的范围内,因此即使是在室内等拍摄环境中,近距离的主要物体及其背景都可以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拍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从中可以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的透视图;
图2是部分显示照相机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安装在照相机中的快门装置的程序图;
图4A与图4B是一个曲线图,分别显示了在EV9和EV11的条件下快门装置的光圈变化;
图5是一个曲线图,显示了一组光圈数和闪光定时之间的关系;
图6是显示了拍照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一个曲线图,显示了在焦点设定位置为3米和无穷大时相片上的散光圈直径;
图8是一个流程图,显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焦点设定位置是否受到限制是根据光圈数和闪光灯的发光确定的;
图9是一个方框图,部分显示了设置有固定焦点型的拍摄镜头的照相机的结构;
图10是显示了快门装置另外一个程序的程序图表;
图11是一个曲线图,显示了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对于EV9和EV11的光圈变化;
图12是显示了传统快门装置程序的程序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照相机机身2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拍摄镜头3的镜头筒4、用于测量距离的光线发射和接收窗5和6、取景器7、闪光部分8和光线调节窗9。此外,镜头筒4的正面设置有测光窗10。当打开照相机的主开关,镜头筒4从折叠安装的位置伸出至拍摄位置,如图1所示。
照相机机身2的顶面上设置了释放按钮11、液晶面板12和操作部分13。液晶面板12显示剩余的可拍摄胶片数量和闪光模式。通过对操作部分13进行操作,可以打开或关闭主开关和自拍器,并可以选择闪光模式。
关于闪光模式,可以选择自动闪光模式、强制闪光模式和禁止闪光模式中的一个。在自动闪光模式中,当物体亮度较低时闪光灯自动启动。在强制闪光模式中,不管物体光线如何,都启动闪光灯。在禁止闪光模式中,禁止启动闪光灯。在本实施例的照相机中,当使用闪光灯进行拍照时,曝光值根据测量到的物体亮度确定。换言之,根据测量到的物体亮度确定光圈数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同时,对于具有相对较短距离的主要物体,通过控制闪光的强度,对主要物体及其背景的曝光量进行调整以使之变得合适。
在光线发射窗5后面设置了光线发射单元,用于向物体发射光线。而且,在光线接收窗6后面设置了光线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此外,在光线调节窗9和测光窗10后面分别设置了光线调节传感器14(图2)和用于光度测定的光线接收元件。光线调节传感器14接收被物体反射回来的闪光灯光线。用于光度测定的光线接收元件测量物体的亮度。镜头筒4具有作为镜头快门的快门装置15(图2)和拍摄镜头3。快门装置15包括快门叶片,其也用作光圈叶片。快门装置15是程序快门,其根据光圈数和快门速度进行开-关操作,光圈数和快门速度的确定要与确定的曝光值相应。
当以半行程按下释放按钮11时,用于测量距离的光线发射单元通过光线发射窗5向物体发出光线。光线接收器通过光线接收窗6接收被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测量出位于测量区内的物体的拍摄距离,测量区设定在将要拍摄的照片的中心部分。同时,用于光度测定的光线接收元件使用平均曝光表通过测光窗10测量物体亮度。
随后,当完全按下释放按钮11时,拍摄镜头3执行聚焦操作。然后,快门装置15根据光圈数和快门速度启动来拍摄照片,其中光圈数和快门速度与以测量到的物体亮度和胶片感光度为基础计算出的曝光值相应。
闪光部分8包括漫射板8a,以及安装在漫射板8a后面的闪光放电管(Xe管)16(图2)等等。闪光放电管16向外辐射闪光,漫射板8a按照一定的辐射方式漫射闪光。当闪光发射出去之后,从物体反射回来的闪光由光线调节传感器14接收,并合并入光线总量中。当光线总量的总体值达到一定的水平时,闪光停止发射。这样,通过使用闪光获得的对主要物体的曝光量可以受到控制,以使之变得合适。
照相机机身设置有胶片盖(未示出)。通过操作胶片盖可以把摄影胶片装入或者取出。至于摄影胶片,例如可以安装135型摄影胶片。但也可以安装高级摄影系统(APS)的IX240型胶片。
当摄影胶片装入后,其胶片感光度被自动输入至照相机并由安装在照相机中的装置进行设定。在使用135型摄影胶片的情况下,当胶片感光度被输入至照相机中时,设置在摄影胶片暗盒上的DX码被读出。在使用IX240型摄影胶片的情况下,设置在数据盘上的条形码被读出。数据盘与卷轴一起可旋转地设置在暗盒中。当然,也可以手动输入胶片感光度。
图2部分显示了照相机的结构。微型计算机20包括CPU和各种接口电路,所有电路都制作在一个芯片上。微型计算机20连接至ROM20a和RAM20b。ROM20a存储了用于执行摄影序列的程序。程序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程序,并且按照这个程序,微型计算机20控制照相机的每个部分。RAM20b用作工作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从感光度输入件21输入的胶片感光度和各种用于执行摄影序列的数据。
感光度输入件21用于辨别和输入胶片感光度。感光度输入件21以电方式读出设置在摄影胶片22的暗盒上的DX码。顺便说明的是,当使用IX240型摄影胶片时,感光度输入件21是条形码传感器,用于以光电方式读出数据盘的条形码。在手动输入胶片感光度的情况下,感光度输入件21由可以由外部操作的开关或类似件构成。
快门装置15为程序快门,包括快门叶片,如上所述,其也用作光圈叶片。微型计算机20为快门装置15设定曝光值。当微型计算机20输入快门驱动信号以响应释放按钮11完全按下时,快门装置15打开快门,以设定的曝光值对摄影胶片22进行曝光。
响应于快门驱动信号,快门装置15沿打开方向移动快门叶片。这样操作的结果,由快门叶片形成的光阑孔径直径逐渐增加至与光圈数(以下称为设定光圈数)相应的直径,此光圈数仅仅根据设定曝光值确定。当光阑孔径的直径达到与设定光圈数相应的直径时,快门装置15在一个与快门速度相应的时间段内保持当前状态。此后,快门装置15沿关闭方向移动快门叶片,此方向与打开方向相反。因此,光阑孔径直径逐渐减小,直至光阑孔径完全关闭。
在快门装置15中,为了从小曝光值的阶段就获得大景深,预先确定与每个曝光值相应的光圈数和快门速度的组合(以下称为程序)这样设定,即光圈数从小曝光值阶段变小。
具体地,快门装置15具有程序,其中当曝光值大于EV11时光圈数大于曝光孔径的光圈数。因此,在这种程序的情况下,拍摄是在光圈关闭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程序满足下面的条件:
0.5≤(AV11-AV9)/(TV11-TV9)≤2.0
其中AV9表示与EV9相应的光圈数的最大值(AV值),TV9表示与之相应的快门速度的最大值(TV值)。AV11表示与EV11相应的光圈数的最大值,TV11表示与之相应的快门速度的最大值。顺便说明的是,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
0.7≤(AV11-AV9)/(TV11-TV9)≤1.5
图3是照相机中使用的快门装置15的程序实例的程序图表。在图3中,垂直直线和水平直线分别代表AV值和TV值,此外,与之相应的光圈数和快门速度也分别输入。快门装置15能够在EV4至EV18的范围内控制曝光。孔径光阑F4和快门速度“1秒”在EV4时组合。当曝光值从EV4增加时,在光圈数保持在孔径光阑F4的状态下,快门速度转换至高速侧。在超过EV9之后,光圈从孔径光阑F4逐渐关闭。同时,快门速度转换至高速侧。在EV18时,最小孔径光阑F22和快门速度“1/500秒”组合。
在快门装置15中,与EV9相应的光圈数AV9和快门速度TV9分别是“4”(F4)和“5”(1/30秒)。而且,与EV11相应的光圈数AV11和快门速度TV11分别是大约“5.1”(F4)和大约“5.9”(1/30秒)。当计算出AV11和TV11的精确值之后,“(AV11-AV9)/(TV11-TV9)”的值为“1.25”,从而满足上述条件。
对于用于执行图3中所示的程序的方法,能很方便地降低传统快门装置中所采用的快门叶片的操作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光阑孔径的尺寸在曝光值为EV9时按照图4A所示改变,在曝光值为EV11时按照图4B所示改变。在图4A和4B中,在快门叶片的操作速度降低之前,光阑孔径的尺寸按照各个图中的虚线变化。
在比孔径光阑关闭得更多的预定光圈数和设定光圈数时,快门装置15产生同步信号。如果预定光圈数与设定的光圈数相等,产生惟一的同步信号。来自快门装置15的同步信号被发送至微型计算机20,信号被用于控制闪光定时。在本实施例中,预定的光圈数被设定为F11。
在图2中,当以半行程按下释放按钮11时,微型计算机20启动距离测量单元25和测光单元26。距离测量单元25包括光线发射装置和光线接收装置,以测量放置在将要拍摄的照片中心部分的物体的摄影距离。测光单元26包括用于光度测定的光线接收元件,用于测量拍摄区域的物体亮度。由距离测量单元25获得的有关摄影距离的信息被传送至微型计算机20。而且,由测光单元26获得的有关摄影距离的信息也被传送至微型计算机20。
微型计算机20对获得的物体亮度和安装的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进行计算。计算出的曝光值设定于快门装置15。如果选择了自动闪光模式,则根据测量到的物体亮度确定是否发射了闪光。
聚焦机构28由电机和驱动电路构成,用于调整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聚焦机构28由微型计算机20控制。当安装的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小于ISO1000时,微型计算机20控制聚焦机构28对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进行调整,焦点以从距离测量单元25获得的信息为基础被设定到拍摄距离。
同时,当安装的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为ISO1000或更高时,焦点设定的长度由微型计算机20限定在3米或更小。这个长度在下文称为“焦点设定位置”。换言之,当由距离测量单元25测量的拍摄距离等于或小于3米时,对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进行调整,以从距离测量单元25获得的信息为基础把焦点设定为拍摄距离,这与胶片感光度小于ISO1000时的情况相同。然而,当拍摄距离超过3米时,聚焦机构28对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进行调整,使焦点设定到物体上,其拍摄距离为3米,不管由距离测量单元25测量的拍摄距离是多少。顺便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胶片感光度等于或大于ISO1000时,焦点设定位置的上限为3米。但是这个上限可以小于3米。
照相机使用了采用上述程序的快门装置15。因此,当使用具有高感光度的摄影胶片时,即使在室内进行拍摄,通过超过孔径光阑关闭光圈,景深也可以变深。当胶片感光度等于或大于ISO1000时,如上所述,焦点设定位置的上限为3米。因此,即使照片是在室内拍摄的,焦点设定位置和光圈数结合起来,也可以相对于近距离主要物体和比较分散的背景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进行拍照。换言之,通过关闭光圈,景深被拉长,同时通过将焦点设定位置限定在适当范围内可以对包括在景深中的距离范围进行适当设定。借助于此,可以在比较短的距离至无穷大之间尽可能地减少物体的模糊。
当胶片感光度等于或大于ISO1000时,对焦点设定位置的范围进行如上所述的限定。因此,这样可以防止错误拍照。其中当将要拍摄的照片的测量区在取景时从主要物体移开,焦点没有调节至主要物体,而是调节至背景,就会产生拍照错误。
闪光装置为自动型,除了分别设置在光线调节窗9之后和闪光部分8之中的光线调节传感器14和闪光放电管16之外,它还包括充电-放电电路31和光线调节电路32。当照相机的主开关打开时,充电-放电电路31使主电容器(未示出)充电至预定的水平。当闪光灯发射出光时,微型计算机20把闪光开始信号输入至充电-放电电路31。根据输入闪光开始信号,充电-放电电路31将一个触发电压施加在闪光放电管16上,使主电容器上的电荷在闪光放电管16中放电,以便启动闪光发射。顺便说明的是,当使用闪光时,为了防止照相机运动模糊,快门速度受到限制,使其大于“1/30秒”。
在闪光发射过程中光线调节传感器14接收由物体反射回来的闪光。此外,光线调节传感器14根据接收到的光线量发出光电电流。光线调节电路32以从光线调节传感器14发出的光电电流为基础,把由光线调节传感器14接收到的反射闪光量结合在一起。当总量达到预定停止水平时,控制充电-放电电路31使闪光停止。
当物体亮度低于自动闪光模式或者当选择强制闪光模式时,在第一同步信号从快门装置15输入时,闪光开始信号传送至电-放电电路31。如上所述,当由快门叶片形成的光阑孔径的直径与每个预定光圈数(F11)和设定光圈数相应时,同步信号产生。如图5所示,在设定光圈数处于F4至F11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当光阑孔径的直径与光圈数F11相应时闪光灯启动。在设定光圈数超过F11的情况下,当光阑孔径的直径与当前保持的设定光圈数相应时闪光灯启动。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中,当闪光灯在光圈数比孔径的光圈数关闭程度更大时发光。因此,在闪光拍照时景深变深,从而减少拍摄未聚焦主要物体的可能性。
闪光停止水平由微型计算机20确定,并设置给光线调节电路32。微型计算机20计算闪光停止水平,以制定合适的曝光量。闪光停止水平是以用于闪光拍照的光圈数和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为基础计算出来的。
下面将介绍上述结构的运转。在拍照时,摄影者使用操作部分13打开主开关并设定拍摄状态。然后,如果需要,摄影者选择闪光模式。随后,摄影者通过取景器7进行取景,并按下释放按钮11。
如图6所示,在以半行程按下释放按钮11后,距离测量单元25和测光单元26启动。距离测量单元25测量将要拍摄的照片的中心物体的拍摄距离。测光单元26测量将要拍摄的照片的整体的物体亮度。有关拍摄距离和物体亮度的信息被传送至微型计算机20。
在接收到有关拍摄距离和物体亮度的信息之后,微型计算机20读取RAM20b,以便读出所安装的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随后,微型计算机20以测光单元26传送来的胶片感光度和物体亮度为基础,计算出与符合合适曝光量的曝光值。计算出的曝光值被设定给快门装置15。
随后确认是否发射闪光。当未启用闪光灯时,即当在自动闪光模式下物体亮度高或选择禁止闪光模式时,微型计算机20一直等到释放按钮11被完全按下。
当释放按钮11被完全按下时,微型计算机20驱动聚焦机构28以调节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此时,微型计算机20对从读取RAM20b预先获得的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进行校验。当胶片感光度小于ISO1000时,或者当胶片感光度等于或大于ISO1000而拍摄距离等于或小于3米时,拍摄距离信息的距离被作为焦点设定位置处理。然而,当胶片感光度等于或大于ISO1000而拍摄距离等于或大于3米时,焦点设定位置被认为是3米。
这样,在微型计算机20的控制下,聚焦机构28移动拍摄镜头3,以调节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从而使焦距设置为由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和测量到的摄影距离为基础确定的物体距离。
在调节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之后,微型计算机20将快门驱动信号设置给快门装置15。响应于快门驱动信号,快门装置15被驱动。快门叶片沿打开方向移动,光阑孔径的直径逐渐增加至与光圈数相应的直径。在与快门速度相应的时间段内这个直径一直保持。随后,光阑孔径的直径逐渐减小并关闭。在本实施例中,当曝光值为EV9或者更亮时,即当快门速度为1/30秒或更快时,当光阑孔径的直径达到与设定光圈数相应的光圈直径时,光阑孔径的直径的缩减操作开始。
当光阑孔径通过打开和关闭快门装置15形成时,可用光线的摄影光线从拍摄镜头3通过光阑孔径进入摄影胶片22,从而使摄影胶片22曝光。
在使用具有ISO1000或更高的高感光度摄影胶片进行拍摄时,当主物体距离大于3米时焦点设定位置被调整至3米。在这种情况下,主物体没有被进行理想地聚焦。但是,使用的快门装置16被编程,从而从曝光值比较低的阶段关闭。因此,即使在相对较暗的条件下,例如在室内,由于照片是以大光圈数进行拍摄的,景深变深。此外,焦点设定位置被调整至3米,焦距范围实际上接近于3米的摄影距离。换言之,景深实际上接近于3米的摄影距离。对于这个范围,其后侧比前侧(照相机侧)宽。因此,物体从3米到无穷大的拍摄都是在聚焦状态下进行的,并且基本没有问题。
在拍摄进行中,当焦距应该设定为距离相对较短的主要物体上时,即使背景被错误地当作主要物体,也可以防止焦距只设定在背景上而造成错误,这是因为,如上所述,从短距离至长距离照片都是在聚焦状态下进行的,并且没有问题。
同时,在选择自动闪光模式或者选择强制闪光模式而物体亮度低时发射闪光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0在为快门装置15设定曝光值之后执行光线水平设定程序。在光线水平设定程序中,当根据物体亮度和胶片感光度确定的与曝光值相应的设定光圈数为F11或更小时,通过使用安装的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和光圈数F11确定闪光停止水平,这样当在光圈数为F11的条件下使用闪光灯时安装的摄影胶片22可以获得合适的曝光量。
相反,当设定光圈数大于F11时,通过使用当前设定光圈数和摄影胶片22的胶片感光度确定闪光停止水平,这样当在当前光圈数的条件下使用闪光时摄影胶片22可以获得合适的曝光量。
在确定闪光停止水平之后,微型计算机等待,直至释放按钮11被完全按下。在释放按钮11被完全按下之后,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调节。因此,快门装置15进行打开-关闭操作以响应快门驱动信号。
当快门装置15运转时,由快门叶片形成的光阑孔径达到与设定光圈数或预定光圈数F11相应的直径。当光阑孔径达到相应的直径时,由快门装置15输出的同步信号输入至微型计算机20。接收到此输入后,微型计算机20向闪光装置的充电-放电电路31发送闪光开始信号。闪光放电管16开始闪光,从而闪光被从闪光部分8发射向物体。
在闪光发射过程中,从主要物体反射回来的闪光光线的一部分通过拍摄镜头3和光阑孔径进入摄影胶片22,以便使摄影胶片曝光。主要物体的曝光是在光圈(stop)比孔径光阑关闭更大的状态下由闪光进行的。
部分反射回来的闪光由光线调节传感器14通过光线调节窗9接收。以从光线调节传感器14发出的光电电流为基础,光线量由光线调节电路32进行累计。当总量达到由微型计算机20确定的闪光停止水平时,闪光停止。
在闪光拍摄中,即使照片是以孔径光阑或者其他近似光圈数拍摄的,闪光也是在光圈比孔径光阑关闭更大的状态下启动的。因此,主要物体是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使用闪光进行拍摄的。
图7显示了在焦点设定位置为3米和无穷大时相片上的散光圈直径。在图7中,在下面的条件下相对于每个摄影距离计算散光圈直径。拍摄镜头3的焦距为28毫米,拍摄时的光圈数为F11,当从摄影胶片冲洗照片时照片放大率(扩大比率)为3.53。
从图7中可以看出,当焦点设定位置调整至3米时,在大约1.5米至无穷大的范围内散光圈直径在照片上小于0.1毫米,因此,聚焦的清晰图象被复制。相反,在焦点设定位置调整至无穷大的情况下,当摄影距离小于2米时,散光圈直径增加会破坏聚焦条件。
图7显示了在光圈数为F11的情况下的散光圈直径。当光圈数在某种程度上比F11打开的更大时,虽然散光圈直径轻微增加,聚焦条件仍保持在相对良好的状态下。
因此,当上述照相机安装了具有ISO1000或更高的高感光度摄影胶片时,即使在室内等摄影环境下,也可以在良好的聚焦条件下对距离相对较短的主要物体及其背景进行拍摄。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安装了ISO1000或更高的摄影胶片时,焦点设定位置的上限通常设定为3米。然而,焦点设定位置的上限是否固定可以根据光圈数和闪光的发射来确定。
图8显示了另外一个实施例,其中在安装了ISO1000或更高的摄影胶片的条件下,焦点设定位置上限的设定根据光圈数和闪光发射来确定。顺便说明的是,除了下面说明的以外,本实施例与上面的实施例类似,因此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基本上与上面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并且省略了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面的实施例类似,当安装了ISO1000或更高的摄影胶片并且启用闪光灯时,不考虑光圈数,微型计算机20将焦点设定位置的上限设定为3米。
同时,当安装了ISO1000或更高的摄影胶片并且未启用闪光灯时,如果光圈数小于F11(大光圈),焦点设定位置的上限固定为3米。然而,如果光圈数为F11或大于F11(小光圈),拍摄镜头3的伸出量进行调整,以便聚焦在由距离测量单元25测出的物体距离上。
在启用了闪光的情况下,在景深内足以包括闪光可到达距离。换言之,在景深内足以包括相对短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无穷大的测量结果被判断为是由测量错误造成的。考虑到这一点,当启用闪光时,为了使主要物体的模糊最小化,焦点设定位置上限固定为3米。
相反,当未启用闪光时,某些时候摄影距离被调整至无穷大,以拍摄风景照。因此,当光圈数为F11或更大时,焦点设定位置的限制取消,聚焦以测量的结果为基础进行。此外,当光圈数小于F11,焦点设定位置上限被固定为3米。
图9显示了具有固定焦点型的拍摄镜头的照相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除了下面说明的以外,本实施例与上面的实施例也基本上类似,因此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上面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并且省略了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照相机具有固定焦点型的拍摄镜头40。在这种照相机中,不对物体距离进行测量,也不根据测量到的距离对拍摄镜头40的伸出量进行调整。拍摄镜头40能够将聚焦或焦点设定位置的长度设定到1.0米至3.0米范围内的任何位置。虽然拍摄镜头40是固定型的,通过将固定焦点设定位置设定到1.0米至3.0米范围内的任何位置,有可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效果。
上述每个实施例都采用了图3中所示的程序。在该程序中,当曝光值为EV9或更大时,当曝光值增加时光圈持续关闭,同时,快门速度转换为高速侧。然而,如果“0.5≤(AV11-AV9)/(TV11-TV9)≤2.0”的条件得到满足,快门装置还可以采用另外的程序,并且最好满足“0.7≤(AV11-AV9)/(TV11-TV9)≤1.5”的条件。
在如图10所示的程序中,当曝光值从EV9增加至EV10时,在一个步骤中关闭光圈并且不改变快门速度。而且,当曝光值从EV10增加至EV11时,在一个步骤中将快门速度转换至高速侧并且不改变光圈数。另外,当曝光值从EV11增加至EV12时,关闭光圈并且不改变快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AV11-AV9)/(TV11-TV9)的值为“1”。通过调节用于保持与光圈数F5.6和F8相应的直径的周期,例如图11中所示,可以实现这种程序。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闪光装置是自动型的,其中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闪光量控制闪光装置。然而,有可能使用flashmatic类型的闪光装置,其中由闪光获得的曝光量是根据光阑孔径的尺寸调整的。并且在flashmatic类型的情况下,最好当光圈比孔径光圈关闭得更大时启动闪光。而且,一次闪光的光线量可以增加或减少,以便在光圈比孔径光圈关闭得更大的状态下获得合适的曝光量。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熟知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他的变化以及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除非脱离了本发明的范围,否则它们都包含在本发明内。

Claims (13)

1.一种照相机,其根据测量到的物体亮度和所装摄影胶片的胶片感光度对曝光值进行计算,其中根据所述曝光值确定光圈数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组合对所述摄影胶片进行曝光,所述照相机包括:
感光度辨别装置,其用于辨别所述摄影胶片的胶片感光度;
程序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焦点位置控制装置,其用于在辨别出的胶片感光度为ISO1000或更大时将聚焦长度限定在3米或更小的范围内;和
其中所述组合满足下面的条件
0.5≤(AV11-AV9)/(TV11-TV9)≤2.0
其中AV9表示当曝光值为EV9时将被设定的光圈数的最大值,TV9表示在曝光值为EV9时将被设定的快门速度的最大值。AV11表示当曝光值为EV11时将被设定的光圈数的最大值,TV11表示在曝光值为EV11时将被设定的快门速度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还包括:
用于发射闪光的闪光装置,所述闪光装置控制闪光量,从而使所述摄影胶片的曝光量变成预定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还包括:
用于发射闪光的闪光装置,所述闪光装置在由所述程序快门形成的光阑孔径(stop aperture)比孔径光阑关闭更多的状态下发射闪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程序快门的所述组合满足下面的优选条件:
0.7≤(AV11-AV9)/(TV11-TV9)≤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程序快门包括快门叶片,该快门叶片根据确定的光圈数和快门速度打开和关闭,以便与所述曝光值相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当所述摄影胶片为135型时,所述感光度辨别装置读取设置在容纳所述摄影胶片的胶片暗盒上的DX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当所述摄影胶片为IX240型时,所述感光度辨别装置读取连接在容纳所述摄影胶片的胶片暗盒上的数据盘的条形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感光度辨别装置包括外部操作开关,以便手动输入所述胶片感光度。
9.一种照相机,其根据测量到的物体亮度和所装摄影胶片的胶片感光度对曝光值进行计算,其中根据所述曝光值确定光圈数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组合对所述摄影胶片进行曝光,和程序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包括:
固定焦点型的拍摄镜头,其具有设定在1.0米至3.0米范围内的聚焦长度;和
其中所述组合确定的满足下面的条件
0.5≤(AV11-AV9)/(TV11-TV9)≤2.0
其中AV9表示当曝光值为EV9时将要设定的光圈数的最大值,TV9表示在曝光值为EV9时将要设定的快门速度的最大值。AV11表示当曝光值为EV11时将要设定的光圈数的最大值,TV11表示在曝光值为EV11时将要设定的快门速度的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其还包括:
用于发射闪光的闪光装置,所述闪光装置控制闪光量,从而使所述摄影胶片的曝光量变成预定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其还包括:
用于发射闪光的闪光装置,所述闪光装置在由所述程序快门形成的光阑孔径比孔径光阑关闭更多的状态下发射闪光。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程序快门的所述组合满足下面的优选条件。
0.7≤(AV11-AV9)/(TV11-TV9)≤1.5。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程序快门包括快门叶片,该快门叶片根据确定的光圈数和快门速度打开和关闭,以便与所述曝光值相应。
CNB02140268XA 2001-07-02 2002-07-02 在良好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1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01264A JP2003015180A (ja) 2001-07-02 2001-07-02 カメラ
JP2001201264 2001-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5143A CN1395143A (zh) 2003-02-05
CN100401178C true CN100401178C (zh) 2008-07-09

Family

ID=1903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026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178C (zh) 2001-07-02 2002-07-02 在良好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597866B2 (zh)
JP (1) JP2003015180A (zh)
CN (1) CN10040117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9380B2 (ja) * 2006-03-22 2009-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を取得する方法
JP2008170645A (ja) * 2007-01-10 2008-07-24 Olympus Corp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08933901B (zh) * 2018-09-20 2020-11-20 陕西土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相机的曝光算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0364A (en) * 1990-02-14 1993-06-15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xposure control device for camera
JPH11202388A (ja) * 1997-11-04 1999-07-30 Konica Corp ストロボ内蔵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9804A (ja) * 1999-12-03 2001-06-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0364A (en) * 1990-02-14 1993-06-15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xposure control device for camera
JPH11202388A (ja) * 1997-11-04 1999-07-30 Konica Corp ストロボ内蔵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15180A (ja) 2003-01-15
US20030002868A1 (en) 2003-01-02
US6597866B2 (en) 2003-07-22
CN1395143A (zh) 2003-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38032B1 (ko) 레드아이경감기능을 구비한 카메라(camera having red-eye reducing function)
JPH0812318B2 (ja) カメラの夜景撮影装置
CN100349061C (zh) 装有闪光装置的摄像设备
JP3927655B2 (ja) カメラ
CN100401178C (zh) 在良好聚焦条件下拍照的照相机
US4730202A (en) Camera
US6314243B1 (en) Electronic flash light-emissio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amera
US5017956A (en) Flash photography system
CN108712617B (zh) 进行反射闪光拍摄的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6744981B2 (en) Camera with diaphragm restriction clearing section
JP2006106201A (ja) カメラ
JP2003167283A (ja) カメラ
JP2864551B2 (ja) 自動焦点カメラ
JP2604913B2 (ja) ストロボ内蔵カメラ
JP3025039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
JP3279380B2 (ja) カメラの通信システム
JPH0451125A (ja) カメラ
JP2770465B2 (ja) 自動焦点カメラ
JP2005173386A (ja) カメラ
JPH01147529A (ja) 自動焦点カメラ
JP2001166352A (ja) カメラの露光量制御装置
JPH0961897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H01280735A (ja) 色温度検出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H03233524A (ja) カメラ
JPH0284625A (ja) フラッシュ撮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8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8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