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7183C - 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7183C
CN100397183C CNB2004100794498A CN200410079449A CN100397183C CN 100397183 C CN100397183 C CN 100397183C CN B2004100794498 A CNB2004100794498 A CN B2004100794498A CN 200410079449 A CN200410079449 A CN 200410079449A CN 100397183 C CN100397183 C CN 1003971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deck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94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1119A (zh
Inventor
大塚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1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1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71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718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该背光装置,在将从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的一端部的端面采入到上述导光板的内部,该采入的光在导光板内引导并从导光板的一面射出而面发光的背光装置中,除了在光源所处的一端部侧以外,在导光板的上面经由倾斜面形成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因此,即使薄片部件的厚度与在现有技术的厚度相同,也能使装置整体变薄,所以如果减薄导光板,则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薄型化。如果将导光板的下面形成平坦面,以使得配置在导光板的一端部上的薄膜基板和薄片部件的各上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的程度的深度,在导光板的上面形成低一层的平坦面,则能够使装置整体具有均匀的厚度。

Description

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发光型的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以前,对液晶显示装置里面进行照明的背光装置的构造是,从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的一个端部的端面采光进入导光板的内部,该采光进入的光在导光板内导向并从导光板的一面谢出而进行面发光。
这种背光装置具有,平坦的形成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一面,在位于与之相反的一侧的另一面整体形成为越从光源侧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方向、导光板的厚度越逐渐变薄地倾斜的倾斜面,在光出射端的平坦的一面上设置扩散薄片,在它的另一面的倾斜面上设置反射薄片的构造。
这样的背光装置中,随着装置整体变薄,即使导光板的厚度也变薄,也由于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一面形成为平坦面,在该光出射的平坦面上设置有扩散薄片,扩散薄片的厚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厚度,由此,不能将整个装置做得很薄,非常麻烦。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3680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即使形成较薄的导光板,也不能将整个装置形成得非常薄的问题。
另外,第二个问题是,整个装置不能形成为整体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优选的实施形态为:
在将从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的一端部的端面采入到上述导光板的内部,在上述导光板内引导该采入的光并从上述导光板的一面射出而面发光的背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除了上述光源所处的上述一端部侧以外,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上述一面上经由倾斜面形成有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在上述导光板上经由上述倾斜面低一层的上述平坦面的深度小于上述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的厚度。
另外,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背光装置之上重叠配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装置具有导光板,该导光板,除了光源所处的一端部侧以外,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一面上经由倾斜面形成有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上述显示装置从上述导光板中上述光源所处的上述一端部侧到上述低一层的平坦面重叠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态为:
在同一外壳内具有背光装置、显示装置、摄像元件,存储器收容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装置具有导光板,该导光板,除了光源所处的一端部侧以外,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一面上经由倾斜面形成有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在上述导光板上经由上述倾斜面低一层的上述平坦面的深度小于上述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的厚度,上述背光装置和上述显示装置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与上述背光装置以及上述显示装置相对,上述摄像元件以及上述存储器收容部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配置。
根据这些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由于在除了光源所处的导光板的一端部侧以外,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一面上经由倾斜面形成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即使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的厚度相同,也通过导光板的低一层的平坦面能够使得背光装置整体的厚度变薄,由此如果使得导光板的厚度变薄的话,就能够使得装置整体的厚度变得更薄,能够得到使装置整体非常薄。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背光装置的电子相机从前面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子相机从后面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电子相机的内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背光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子相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相机从前面看的立体图,图2是该电子相机从后面看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该电子相机的内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该电子相机,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备有相机主体1。该相机主体1,由前外壳2和后外壳3构成,这些前外壳2以及后外壳3是用不锈钢等具有高刚性的金属制成的薄板形成的。
该场合,在前外壳2的前面的右上角上,如图1所示的那样,设置有摄像部4,在位于它的左侧的地方设置有光学取景器5,在位于它的更左侧的地方上设置有闪光灯发光部6。在该前外壳2和后外壳3的上面的前面左侧(图2中的右侧)上,设置有快门键7以及第一菜单键8。另外,在位于后外壳3的后面(图2中的前面)的左侧的地方,如图2所示的那样,设置有显示部9,在位于它的右侧的地方,设置有能够在十字方向上操作的光标键10。在位于该光标键10的上侧以及右侧的地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菜单键11,电源键12,在位于显示部9的上侧的地方,设置有从前外壳2一侧连续的光学取景器5。
另一方面,在相机主体1的内部,如图3所示的那样,分别由第1~第4保持架部件17~20定位组装摄像单元13,闪光灯单元14,基板单元15,显示单元16。该场合,如图3所示的那样,摄像单元13为将由CCD等固体摄像元件以及摄像镜头构成的摄像部4和光学取景器5安装到第一保持架部件17上的构造。闪光灯单元14为将闪光灯发光部6以及闪光灯聚光器2安装到第二保持架部件18的构造。基板单元15为以将LSI等各种电子部件22以及存储卡插槽23搭载在电路基板24上的状态安装到第三保持架部件19的构造。显示单元16,为以将与显示部9对应的液晶显示装置25以及背光装置26重叠的状态安装到第四保持架部件20的构造。
显示单元16的液晶显示装置25,如图4所示的那样,在一对透明的电极基板27、28之间以用密封材料30包围住的状态封入液晶29的同时,在上侧的电极基板27的上面以及下侧电极基板28的下面分别设置偏光板31、32,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在一对透明的电极基板27、28之间选择性的施加预定的电压的方式,将摄像到的被摄体的图像等的信息通过电子光学进行显示而构成。背光装置26,是用于向液晶显示装置25的里面侧进行照明的装置,如图4所示的那样,具有将从光源33发出的光从导光板34的一个端部的端面34a采光进入到导光板34的内部,该采光进入的光在导光板34的内部引导并从导光板34的上面射出进行面发光的构造。
即,光源33,由LED(发光二极管)构成,设置在具有遮光性的薄膜基板35的下面,且与导光板34的一个端面34a对应配置,在这种状态下用透明的密封材料进行封装。该场合下,如图4所示的那样,薄膜基板35的一个侧部配置在导光板34的一端部(该图中的右端部)的上面,这种状态下,其另一个侧部从导光板34的一个端面34a向上部侧方突出,该突出的部分的下面设置有光源33。而且,尽管在图中未示出,该薄膜基板35与基板单元15的电路基板24电连接。
导光板34,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具有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被形成薄板状,如图4所示的那样,导光板34与液晶显示装置25的下面对向配置。在该导光板34的上面,除了光源33所处的那个端部一侧(图4中的右端部一侧)之外,经由倾斜面38形成低一层的平坦面37。在该导光板34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上设置有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40。该场合下,以使得薄膜基板35的上面和薄片部件40的上面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左右的深度,低一层地形成导光板34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倾斜面38以平缓的角度设置,使在光源33侧的一端部和低一层的平坦面37之间不产生陡峭的阶梯差,因此,在导光板34内引导的光不会从倾斜面38向外漏出。
薄片部件40,为从下向上依次层叠第一棱镜薄片41、第二棱镜薄片42、扩散薄片43的构造。第一、第二棱镜薄片41、42,是排列多个线状的微细棱镜的构造,以使第一棱镜薄片41的棱镜线和第二棱镜薄片42的棱镜线相互正交的状态重叠第一、第二棱镜薄片41、42。扩散薄片41具有将透过第一、第二棱镜薄片41、42的光扩散、向上方射出的构成。
另外,导光板34的下面被形成与其上面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相平行的平坦面,在该平坦的下面上设置反射薄片44的同时,在该反射薄片44的下面配置第四保持架部件20。这种场合下,反射薄片44构成为:除了设置在导光板34的整个下面区域之外,还设置在从光源33的下侧向光源33的后面侧(图4中的右侧面)的范围,其后面弯曲形成为半圆弧形,这样从光源33发出的光不会从下面以及后面侧漏出,同时还具有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向导光板34的一个端面34a反射的反射器的功能。
在这样的电子相机的背光装置26中,在使光源33发光时,其光通过透明的密封材料36从导光板34的一个端面34a入射到导光板34内,该入射光在导光板内引导并依次从导光板34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向上方射出。此时,由设置在导光板34下面的反射薄片44反射从导光板34下面向下侧发出的光,使其不泄漏,由此从上面侧的平坦面37向上方射出。这样,向上方射出的光,透过薄片部件40的第一、第二棱镜薄片41、42,从扩散薄片43向上方扩散射出。这样,背光装置26通过面发光,照亮了液晶显示装置25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整个下表面。
这样,根据该背光转置26,除了光源33所处的导光板34的一端部一侧之外,在导光板34的上面经由倾斜面38形成低一层的平坦面37,由于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37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40,所以即使该薄片部件40的厚度与在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厚度,也能够使得背光装置26整体的厚度更薄。由此,如果减薄导光板34的厚度,能够使得背光装置26整体的厚度更薄,所以能够实现所期望的背光装置26整体形成得非常薄。这种场合,导光板34的下面被形成与上面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相平行的平坦面,而且以使得薄膜基板35的上面和薄片部件40的上面具有同样高度程度的深度,低一层地形成导光板34的上面的平坦面37,所以即使在导光板34的下面设置反射薄片44,而且将搭载光源33的薄膜基板35配置在导光板34的光源33一侧的一端部上,也能够将背光装置26整体的厚度形成为均匀的。
因此,在该背光装置26中,通过使导光板34的光源33侧的一端部的厚度t1大约是0.7mm,薄片部件40的厚度t2大约是0.188mm,薄膜基板35的厚度t3大约是0.14mm,反射薄片44和保持架部件19的厚度t4大约是0.165mm,背光装置26的最厚的部分(t1+t3+t4)大约是1.005mm,由此能够得到厚度大约是1mm左右的薄背光装置26。另外,与导光板34的上面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相对应的部分的整体厚度,由于导光板24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的部分比光源33侧的一端部的厚度还要薄,因此即使薄片部件40的厚度t2(大约是0.188mm)比薄膜基板35的厚度t4(大约是0.14mm)厚,背光装置26整体的厚度还是能够均匀的形成。
另外,在该背光装置26中,由于在导光板34的下面设置有反射薄片44,从导光板34的下面向下侧射出的光能够通过反射薄片44向导光板34内反射,这样除了能够防止从导光板34下面的光损失之外,特别的将反射薄片44设置在从光源33的下侧直到光源33的后面(图4中的右侧)的范围内的同时,由于其后面弯曲形成为半圆弧形,从而发自光源33的光不会从下面以及后面漏出,同时能够在后面的半圆弧形的弯曲部分上将发自光源33的光向导光板34的一个端面34a反射,这样能够高效率的将光源33的光采光进入到导光板34的内部,同时能够将在该导光板34内采光进入的光高效率地从导光板34的上面的低一层的平坦面37射出。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25的背光装置26,仅对适用于电子相机的场合进行描述,但是不限于此,还能适用于例如,便携电话、电子笔记本、电子辞典、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的广泛领域的电子设备。

Claims (10)

1.一种背光装置,将从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的一端部的端面采入到上述导光板的内部,在上述导光板内引导该采入的光并从上述导光板的一面射出而面发光,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光板,除了上述光源所处的上述一端部侧以外,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上述一面上经由倾斜面形成有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
在上述导光板上经由上述倾斜面低一层的上述平坦面的深度小于上述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一端部的光出射侧的上述一面上配置搭载有上述光源的薄膜基板,
上述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的厚度比上述薄膜基板的厚度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的位于与光出射面相反一侧的另一面,被形成与上述光出射侧的上述低一层的平坦面相平行的平面,在该另一面上还设置有1个反射薄片,该反射薄片从与上述光源所处的上述一端部侧对应的位置到与上述低一层的平坦面对应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一端部的光出射侧的上述一面上配置搭载有上述光源的薄膜基板,并且,以使上述薄膜基板和上述薄片部件的各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程度的深度、低一层地形成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低一层的平坦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薄膜基板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一端部向侧方突出配置,该突出的部分搭载光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是层叠了多个薄片的结构,且上述薄片部件的结构中包含棱镜薄片及扩散薄片。
7.一种电子设备,在背光装置之上重叠配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装置具有导光板,该导光板,除了光源所处的一端部侧以外,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一面上经由倾斜面形成有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
上述显示装置从上述导光板中上述光源所处的上述一端部侧到上述低一层的平坦面重叠配置。
8.一种具有背光装置的摄像设备,在同一外壳内具有背光装置、显示装置、摄像元件,存储器收容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装置具有导光板,该导光板,除了光源所处的一端部侧以外,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一面上经由倾斜面形成有低一层的平坦面,在该低一层的平坦面上设置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
在上述导光板上经由上述倾斜面低一层的上述平坦面的深度小于上述具有扩散性的薄片部件的厚度,
上述背光装置和上述显示装置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与上述背光装置以及上述显示装置相对,上述摄像元件以及上述存储器收容部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背光装置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的位于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另一面,被形成与上述光出射侧的上述低一层的平坦面相平行的平面,在该另一面上还设置有反射薄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背光装置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一端部的光出射侧的上述一面上配置搭载有上述光源的薄膜基板,并且,以使上述薄膜基板和上述薄片部件的各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程度的深度、低一层地形成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低一层的平坦面。
CNB2004100794498A 2003-07-31 2004-07-28 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71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3424 2003-07-31
JP2003283424A JP4102927B2 (ja) 2003-07-31 2003-07-31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撮像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119A CN1591119A (zh) 2005-03-09
CN100397183C true CN100397183C (zh) 2008-06-25

Family

ID=3426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94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7183C (zh) 2003-07-31 2004-07-28 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102927B2 (zh)
CN (1) CN100397183C (zh)
TW (1) TWI3128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2067B (zh) 2010-04-27 2014-11-21 Lg Display Co Ltd 顯示設備
CN109992047B (zh) * 2019-03-22 2024-02-13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感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322A (en) * 1992-03-23 1994-04-12 Nioptics Corporation Tapered multilayer luminaire devices
US5410454A (en) * 1991-08-29 1995-04-25 Meitaku System Co., Ltd. Device for supplying incident light to edge light panels
JPH11355626A (ja) * 1998-06-08 1999-12-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2001052520A (ja) * 1999-08-11 2001-02-23 Seiko Epson Corp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313483A (ja) * 2001-04-12 2002-10-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情報記憶媒体の収容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504975A (zh) * 2002-12-05 2004-06-16 ���ǵ�����ʽ����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0454A (en) * 1991-08-29 1995-04-25 Meitaku System Co., Ltd. Device for supplying incident light to edge light panels
US5303322A (en) * 1992-03-23 1994-04-12 Nioptics Corporation Tapered multilayer luminaire devices
JPH11355626A (ja) * 1998-06-08 1999-12-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2001052520A (ja) * 1999-08-11 2001-02-23 Seiko Epson Corp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313483A (ja) * 2001-04-12 2002-10-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情報記憶媒体の収容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504975A (zh) * 2002-12-05 2004-06-16 ���ǵ�����ʽ����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50743A (ja) 2005-02-24
TWI312879B (en) 2009-08-01
TW200530643A (en) 2005-09-16
JP4102927B2 (ja) 2008-06-18
CN1591119A (zh) 2005-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8228C (zh) 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和相机用照明装置
JP5733876B2 (ja) フリップ型発光ダイオードをもつ薄型バックライト
CN100388116C (zh) 闪光组件、摄影装置及便携终端
US20070058392A1 (en) Lighting device
US6612710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display and light guide plate
WO2000028370A9 (en) Microdisplay viewer
JP4329703B2 (ja)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JP2001183991A (ja) 液晶用バックライト構造
CN109285472B (zh) 电子设备
JP3258986B2 (ja) 非発光型表示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及び非発光型表示装置
KR20180078304A (ko) 도광판, 면광원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20996205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0397183C (zh) 背光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像设备
JP2016081785A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10050847A1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JP4279761B2 (ja) 平面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682834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093147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ならびに携帯型電子機器
US6879781B2 (en) Light-projecting device
CN209803509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089074U (zh) 用于可拍照手机的辅助摄像装置
CN209710182U (zh) 用于可拍照手机的辅助摄像装置
JP3671911B2 (ja) 表示装置
KR101119193B1 (ko) 광원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5600401A (en) Camera having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pace for mounted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