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6552C - 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6552C
CN100396552C CNB2004800060755A CN200480006075A CN100396552C CN 100396552 C CN100396552 C CN 100396552C CN B2004800060755 A CNB2004800060755 A CN B2004800060755A CN 200480006075 A CN200480006075 A CN 200480006075A CN 100396552 C CN100396552 C CN 1003965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drive device
rear wheel
wheel drive
engageme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60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6694A (zh
Inventor
冈本直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6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6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65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65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横截面形状与形成于接合构件中的第一开口和形成于后轮驱动单元中的第二开口相同的杆状构件插入这两个开口中;在杆状构件插入这些开口的情况下,经由弹性构件将接合构件固定到后轮驱动单元;以及将固定到后轮驱动单元的接合构件可摆动地配合安装到车身框架。

Description

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可绕枢转轴旋转的接合构件将后轮驱动单元悬架到跨乘式车辆的车身的方法,并且涉及跨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将作为发动机和后轮驱动单元的组件的驱动单元安装到由例如小型摩托车的摩托车所代表的跨乘式车辆的车身上时,接合车身和驱动单元的接合构件到车身的初始装配角度要求一定的精度。于是,公开了各种技术。
例如,在第一现有技术JP-UM-A-54-101757中公开提供了这样一种驱动单元悬架系统,其中在驱动单元悬架系统的驱动单元或车身的接合构件的轴中使用的橡胶衬套(或另一减振器)的内孔形成为矩形横截面,并且要配合安装到其中的销的外形形成为与橡胶衬套的形状相对应的矩形横截面。
在第二现有技术JP-A-5-65091中公开提供了这样一种小型摩托车的悬架系统,其目的在于防止发动机在车辆加速或减速时被向上推动。
第二现有技术的悬架轴具有在这样的位置中用于悬架支架和车身框架的悬架轴,所述位置与作为车轮驱动力或制动力的反作用力的相对于车辆向前的第一力和向上的第二力的合力的位置基本相同。
但是,前述现有技术可能在接合驱动单元悬架系统时延迟定位,并在其精度上出现误差。
本发明在考虑到这些情况后做出,并且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其能够以精确的初始装配角容易地将接合构件装配到后轮驱动单元或车身框架。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后轮驱动单元安装到由车身框架绕枢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的接合构件的方法,所述后轮驱动单元将由原动机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接合构件的第一开口和所述后轮驱动单元的第二开口彼此共轴匹配;将外径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内径基本相同的杆构件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以及在所述杆构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情况下,经由弹性构件将所述接合构件固定到所述后轮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后轮驱动单元由与所述枢转轴平行并位于所述接合构件之上的悬架轴悬架,并可绕所述悬架轴旋转。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将后轮驱动单元安装到由车身框架绕枢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的接合构件的方法,所述后轮驱动单元将由原动机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接合构件中形成于所述枢转轴附近的第一开口和所述车身框架中形成于所述枢转轴附近的第二开口彼此匹配;将外径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内径基本相同的杆构件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以及在所述杆构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情况下,经由弹性构件将所述接合构件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跨乘式车辆,其包括:车身框架;由所述车身框架绕枢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的接合构件;和后轮驱动单元,其经由弹性构件由所述接合构件绕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的悬架轴可旋转地悬架,用于将来自原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其中所述接合构件在所述悬架轴附近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后轮驱动单元在所述悬架轴附近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径基本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中,当所述接合构件固定到所述后轮驱动单元时,这两个开口在所述位置可以彼此共轴。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跨乘式车辆,其包括:车身框架;经由弹性构件由所述车身框架绕枢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的接合构件;和后轮驱动单元,其由所述接合构件绕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的悬架轴可旋转地悬架,用于将来自原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其中所述接合构件在所述枢转轴附近具有第一开口;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枢转轴附近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径基本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中,当所述接合构件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时,这两个开口在所述位置可以彼此共轴。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包括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示例的摩托车的示意性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驱动单元悬架系统的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在装配驱动单元悬架系统之后发动机和框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单元悬架系统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所取的平面剖视图。
图6是驱动单元悬架系统的详细装配结构的立体图。
图7A至7D是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单元悬架系统的装配工艺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悬架系统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车身框架”包括与车身框架主体一体形成的支架以及例如功能部件的固定到框架主体的各个部件。
本发明中的“原动机”可以是发动机或电动机,并且可以是由车身框架可旋转地支撑或不可旋转地固定到车身框架。
本发明中的“后轮驱动单元”在原动机固定到车身框架时不包括原动机。在此情况下,后轮驱动单元指的是将来自原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后轮的动力传动设备。
此外,本发明中的“开口”可以不仅仅是完整的孔或开口,而且可以是局部切掉的孔或开口,或者凹口。或者,其可以是单侧凹口。第一开口可以是穿透的,而第二开口可以不是穿透的而是凹入的。
当在本发明中枢转轴和悬架轴之间的距离太长时,接合构件尺寸增大(第一问题);另一方面,当枢转轴和悬架轴之间的距离太短时,对开口要求高精度(第二问题)。于是,“悬架轴附近”指的是假定在考虑这两种情况而设置枢转轴和悬架轴时,至少在接合构件中围绕悬架轴的指定范围内的区域。这也适用于后述的“枢转轴附近”。
用小型摩托车(以下称为摩托车)作为示例来进行解释。在以下说明中,在将图1所示摩托车1的行进方向(图1中的左方)作为前方来定义左右和前后。在车轮与行驶表面接触的位置作为最低表面来定义垂直方向。下面将参考附图在以上条件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转向轴3可旋转地配合安装并支撑在摩托车1的头管2中。在转向轴3上,固定包括制动于柄、各种测量仪器、操作开关等等的把手4。把手4被作为树脂封盖构件的把手封盖5覆盖。在头管2之下,经由下支架6设置前叉7。前叉7的下端可旋转地支撑前轮8。
从转向轴3通过头管2到下支架6的部分的前方被前封盖9覆盖,从其下部到后方设置内挡泥板11;在前轮8上方设置前挡泥板10。
参考图1至3,将描述摩托车1的车身框架和驱动单元的结构。
图2主要的目的在于图示车身框架的结构,所以省略了用于覆盖车身框架周围的封盖和对说明安装结构不需要的部件。
图3也进行了恰当的省略。
摩托车1的车身框架具有从头管2斜向后并向下延伸的下管13(其后部被护腿板12覆盖)、从下管13的下端分支并支撑驾驶员安放他/她的双脚的下底脚踏板14下面部分的一对左右底框架15La和15R、用于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将两个分支的底框架15L和15R进行连接(跨接)的第一横框架16、分别从底框架15L和15R的后部斜向上延伸的侧框架17L和17R、以及第二横框架20,第二横框架20连接到侧框架17L和17R两者,连接到侧框架17R的升高的最上端,在车辆后方布置成对侧框架17L左右对称以支撑车座18,在通过布置于车座18之下的发动机19上方的同时向下延伸以到达侧框架17L并与其连接。
第二横框架20由圆形横截面管构成,其沿着车座18的下端的形状从后向下延伸,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弯曲90度到车座18之下的位置以被跨接来允许布置蓄电池盒支撑部分21(用于在水平位置上支撑包含摩托车1的蓄电池的蓄电池盒71),并被接合到侧框架17L。
在第二横框架20具有这样的形状的情况下,当拆下下车座封盖22时向车身右方露出发动机19,由此方便了发动机19的维护。
从以上说明很清楚,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具有左右对称的框架结构,并且发动机19布置在车座18之下来减小车辆的宽度,由此具有好的外观。
然后将继续参考图1至3来描述驱动单元的详细结构。
如上所述,整个发动机19安装在车座18下方侧框架17L和17R之间。空气滤清器191连接到化油器192。化油器192经由进气管193连接到气缸194的进气口。
驱动单元是至少发动机19和容纳后轮驱动单元的变速箱23的组合。后轮24可旋转地支撑到变速箱23后部。后减振器25置于变速箱23和矩形左侧框架17L之间。这样,包括发动机19和变速箱23在内的驱动单元构成摆动式驱动单元200,其中驱动单元自己随着车身的振动而振动。
具有这样结构的摆动式驱动单元200经由作为接合构件的连接件100连接到侧框架17L和17R,并且可以绕着作为悬架轴的枢转轴101在车身框架侧上垂直摆动。
参考图4和5,将描述驱动单元悬架系统的详细结构。
作为用于将侧框架17L和17R接合到摆动式驱动单元200的接合构件的连接件100由铁或铝制成。连接件100包括:圆筒部分31,用于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从其穿过作为车身框架的悬架轴的枢转轴101;和可以容纳发动机19到连接件100的接合部分的两个支架形容纳部分32和33。
利用合适的夹具在圆筒部分31的左右两端处配合压入轴承69。具体地,在首先配合压入在摩托车1左边(图5中的下侧)的轴承69之后,将隔垫68插入圆筒部分31中,然后使用合适的夹具将右边(图5中的上侧)的轴承69配合压入圆筒部分31中。在配合压入轴承69之后隔垫68必须是可平滑旋转的。
螺栓70被配合装入隔垫68的圆筒间隙中,并在从第一横框架16突出的接合部分41和平面垫圈71位于其间的情况下用螺母72拧紧,以形成枢转轴101。
具体地,枢转轴101穿过设置在侧框架17L和17R分别从底框架15L和15R斜向上升高的位置处的接合部分41和42,以将车身框架和连接件100连接到一起,由此通过其自身旋转轴的弹性旋转来有效吸收由于摆动式驱动单元200的振动所导致的初级振动。
两个容纳部分32和33每个都具有开口,用于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枢转轴101)从其穿过发动机19的悬架轴102和暂放轴103,悬架轴102作为用于连接件100的小振动(次级振动)的轴,并且暂放轴103用于在将发动机19定位到连接件100时将发动机19对连接件100的接合部分暂时放置到容纳部分32和33。容纳部分32具有横跨后端的突起321。突起321具有与发动机19的凸台中用于安装发动机19的通孔199相同直径的定位孔104(第一开口)。定位孔104可以布置在容纳部分33中。在任一情况下,定位孔104都布置在悬架轴102附近。
在本实施例中,枢转轴101和悬架轴102之间过长的距离导致连接件100尺寸的增大;其间过短的距离导致定位孔104和后述通孔199所需的精度提高。因此,在此情况下的“悬架轴102附近”指的是假定设置两个轴时,考虑这两种情形至少在容纳部分32或33中围绕悬架轴102的指定区域。
将容纳部分32和33连接到一起的圆柱横杆105被焊接到这两个容纳部分,以提高连接件100的强度。
然后将描述发动机19中要连接到连接件100的接合部分的结构。如图6中的局部立体图所示,发动机19的接合部分包括要分别容纳在连接件100的支架形容纳部分32和33中的左右部分195和196。作为悬架轴102在容纳时所穿过的通孔,被容纳部分195和196每个都包括具有内外壳体的内外筒式橡胶衬套197(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器)、以及用于夹持由例如聚氨酯的树脂制成的弹性构件64的夹持器198,暂放轴103在弹性构件64的内周表面上穿过。此外,在上述“悬架轴102附近”,左边的被容纳部分195具有作为发动机19定位装置的通孔199(第二开口),其对应于定位孔104。“附近”的定义如上所述。
外壳体通过例如压力的合适手段固定到被容纳部分195和196中的开口。内壳体的内孔形成与作为悬架轴102的螺栓62直径相同的通孔。
轴环65置于由夹持器198夹持的弹性构件64和作为暂放轴103的螺栓66之间。
参考图7A至7D,将描述使用驱动单元悬架系统来装配发动机19和连接件100的过程。
首先在内周和暂放轴103之间具有轴环65的弹性构件64放置在发动机19的夹持器198上(参考图7A)。
然后使被容纳部分195和196的橡胶衬套197中的通孔与设置在容纳部分32和33这一侧的用于悬架轴102的开口彼此对准。在橡胶衬套197中的通孔和用于悬架轴的开口对准的状态下使螺栓62(悬架轴102)穿过之后,将螺母63暂时拧紧到螺栓62(悬架轴102)(参考图7B)。在此步骤中,螺母63并不完全拧紧。
然后沿着悬架轴102观察,使定位孔104和发动机19的相应通孔199彼此对准,贯穿销81插入这两个孔中来进行定位(参考图7C)。贯穿销81的外径被设成基本上等于定位孔104和通孔199的直径。
在插入贯穿销81的情况下,紧固作为悬架轴102的螺栓62。将定位孔104和通孔199的直径设成等于暂放轴103的直径允许用于固定暂放轴103的螺栓66也用作用于定位的贯穿销81,从而可以节省工具。另外,将用作悬架轴102的螺栓62的直径设成等于螺栓66的直径允许相同直径的相同螺栓来用于此并且还用作贯穿销,这允许节省工具。因此,可以容易顺畅地进行工作。
之后,卸下贯穿销81,并将螺栓66穿过置于夹持器198(螺母67接合到其并拧紧)上的弹性构件64(参考图7D)。
作为以上工艺步骤的结果,连接件100最后由发动机19的重量、来自后减振器25的负载等等平衡,这方便了发动机在理想位置上的布置。此时,连接件100的定位孔104和发动机19的通孔199的位置不再需要彼此匹配。换言之,定位孔104和通孔199的位置可以预先设定,以使得当实现平衡时,连接件100相对于发动机19的位置取最优值。
在完成将连接件100定位到发动机19之后,枢转轴101被固定到车身框架。于是,定位孔104和通孔199的直径可以被设成等于作为枢转轴101的螺栓70(枢轴)的直径,从而螺栓70可以用作贯穿销。还可以在首先将连接件100固定到枢转轴101之后再将连接件100定位到发动机1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连接件和发动机设置相应的定位孔允许精确控制连接件到包括后轮驱动单元在内的驱动单元的初始装配角,并方便了装配工作。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装配工作所需时间的减少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应理解到本发明不仅仅提供以上实施例中的具体优点。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8,将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如图8所示,将用于容纳连接件400的支架93焊接到车身框架91。支架93和连接件400每个都具有开口。这些开口彼此对准以由此将连接件400定位到车身框架91。
支架93和连接件400具有枢转轴401。在连接件400的后端处,设置将连接件400和后轮驱动单元500彼此连接的悬架轴402。图8示出了这样的布置,其中连接件400受到沿着连接枢转轴401和悬架轴402的直线的张力,使得发动机的主激振力的方向垂直于连接件400。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19构成后轮驱动单元的一部分并由车身框架可旋转地支撑,但是应该理解到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制适用于该情况。换言之,在图8的情况下,发动机并不总需要构成后轮驱动单元500的一部分。在此意义上,这里所描述的跨乘式车辆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而可以具有包括图8所示连接机构的任何结构。
为了支撑枢转轴401,使用弹性橡胶衬套。利用诸如压力之类的合适手段将橡胶衬套的主直径壳体固定到连接件400。使用圆形横截面的枢轴和旋转轴承来装配悬架轴402。
连接件400包括如同第一实施例中那样的横杆405,并且还具有在向上摆动时与支架93或车身框架91接触的止动器411以及在向下摆动时与支架93或车身框架91接触的止动器413。虽然在图8中设置弹簧作为上止动器411,但是其也可以设置用于下止动器。在正常行进期间,止动器411稍稍偏离支架93或车身框架91(图8假定止动器411在向上摆动时与支架93接触)。
在使用这样的驱动单元悬架系统进行定位时,沿着枢转轴401观察,使连接件400中的定位孔404(第一开口)和支架93中的通孔95(第二开口)彼此对准,贯穿销81插入这两个孔中,并且在贯穿销穿过的情况下,首先紧固枢转轴401,由此将连接件400定位到车身框架91。
定位孔404和通孔95布置在枢转轴401附近。这里的“枢转轴401附近”具有与上述“在悬架轴102附近”相同的意义。
然后紧固悬架轴402,以由此将连接件400固定到后轮驱动单元500。同样在此情况下,如同以上实施例中那样,可以首先将连接件400固定到后轮驱动单元500。
如同以上实施例中那样,将贯穿销的直径设成等于作为枢转轴401和悬架轴402中至少之一的螺栓的直径允许节省工具。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允许精确控制连接件到车身框架的初始装配角,并方便了装配工作。
工业应用性
从以上说明很明显,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其能够精确控制接合构件到后轮驱动单元或车身框架的初始装配角,并能够方便装配工作。
随着装配工作所需时间的减少,本发明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Claims (5)

1.一种安装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将由原动机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的后轮驱动单元被安装到由车身框架绕枢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的接合构件,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接合构件的第一开口和所述后轮驱动单元的第二开口彼此共轴匹配;
将外径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内径基本相同的杆构件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以及
在所述杆构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情况下,经由弹性构件将所述接合构件固定到所述后轮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后轮驱动单元由与所述枢转轴平行并位于所述接合构件之上的悬架轴悬架,并可绕所述悬架轴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固定到所述后轮驱动单元的所述接合构件可旋转地装配到所述车身框架。
3.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
由所述车身框架绕枢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的接合构件;和
后轮驱动单元,其经由弹性构件由所述接合构件绕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的悬架轴可旋转地悬架,用于将来自原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其中
所述接合构件在所述悬架轴附近具有第一开口;
所述后轮驱动单元在所述悬架轴附近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径基本相同;并且
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中,当所述接合构件固定到所述后轮驱动单元时,这两个开口在所述位置可以彼此共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内径与作为所述枢转轴的螺栓的外径基本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内径与作为所述悬架轴的螺栓的外径基本相同。
CNB2004800060755A 2003-03-06 2004-03-03 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65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60571 2003-03-06
JP060571/2003 2003-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6694A CN1756694A (zh) 2006-04-05
CN100396552C true CN100396552C (zh) 2008-06-25

Family

ID=3295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6075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6552C (zh) 2003-03-06 2004-03-03 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091635B2 (zh)
CN (1) CN100396552C (zh)
WO (1) WO20040785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4662B2 (ja) * 2006-01-31 2012-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懸架装置
JP4953800B2 (ja) * 2006-12-25 2012-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懸架装置
CN103958337B (zh) * 2011-12-02 2016-0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框架构造
CN104512503B (zh) * 2013-09-29 2017-06-0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速克达型摩托车的引擎吊架
CN114072327B (zh) * 2019-07-10 2023-06-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2046661A (zh) * 2020-08-30 2020-12-08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减振型车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8987A (ja) * 1982-01-26 1983-08-0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スイングユニツトの懸架装置
JPH03114990A (ja) * 1990-08-08 1991-05-1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CN1067014A (zh) * 1991-03-20 1992-12-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
JPH0565091A (ja) * 1991-09-09 1993-03-19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の懸架装置
CN1342585A (zh) * 2000-09-08 2002-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8987A (ja) * 1982-01-26 1983-08-0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スイングユニツトの懸架装置
JPH03114990A (ja) * 1990-08-08 1991-05-1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CN1067014A (zh) * 1991-03-20 1992-12-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
JPH0565091A (ja) * 1991-09-09 1993-03-19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の懸架装置
CN1342585A (zh) * 2000-09-08 2002-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6694A (zh) 2006-04-05
WO2004078574A1 (ja) 2004-09-16
JP4091635B2 (ja) 2008-05-28
JPWO2004078574A1 (ja) 200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0395B (zh) 动力辅助自行车
US5480001A (en) Frame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US9340249B2 (en) Vehicle
US7665563B2 (en) Swing arm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EP1312535A2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20160185413A1 (en) Vehicle
US9745017B2 (en) Handlebar fixing structure
US10131399B2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front wheel suspension device
US6640922B2 (en) Rear wheel support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2205862A (zh) 车辆
US7063179B2 (en) Tricycle with a rocking mechanism
CN100396552C (zh) 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
US7556275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EP1780105A1 (en) Headlight supporting structure
JP4271641B2 (ja) 車体フレームのリア部交換方法
EP3936423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3487213B2 (ja)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ES2524459T3 (es) Dispositivo de suspensión para una unidad de potencia de tipo pivotante
JPH0123912Y2 (zh)
EP1366977B1 (en) Exhaust muffler layout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JPH08132897A (ja) 作業車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JPH07137523A (ja) 自動車のスタビライザバー取付構造
JP3793252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サイドミラー及びアッパカウルの防振支持構造
JPH0427745Y2 (zh)
JPH048686A (ja) 車両のエンジン懸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