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4355C - 一种复合童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童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4355C
CN100384355C CNB2004100362155A CN200410036215A CN100384355C CN 100384355 C CN100384355 C CN 100384355C CN B2004100362155 A CNB2004100362155 A CN B2004100362155A CN 200410036215 A CN200410036215 A CN 200410036215A CN 100384355 C CN100384355 C CN 10038435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material
panel
composite panel
inner piec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62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8651A (zh
Inventor
冷鹭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4100362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4355C/zh
Publication of CN176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8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43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435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幼儿家具中的婴儿床,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塑料复合板联接构成的复合童床。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童床,包括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一底架,两纵侧架和两横侧架组成一个矩形框架,底架联接于矩形框架内,所述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一底架均为或部分为塑料复合板;所述塑料复合板为吸塑复合板,其包括面板、底板、蜂窝以及内衬件,蜂窝填充于面板与底板之间,内衬件夹于面板与底板之间,且内衬件沿蜂窝四周边完全包覆或间隔部分包覆蜂窝。本发明的复合童床由塑料复合板联接构成,重量轻、制造成本低、整个童床的强度高、各塑料复合板之间的联接方便、联接强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童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幼儿家具中的婴儿床,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塑料复合板联接构成的复合童床。
背景技术
现代的家具中,童床由于具有实用性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现有的童床大多采用木材制造。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种采用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而取得木材并进而制造童床的做法已经逐渐被使用金属或塑料制造的塑料板所代替。其中采用金属联接构成的童床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其一,制造成本高;其二,重量重。其中采用塑料板联接而成的童床也存在有如下缺点:其一,童床的塑料板不能承受较大的重力;其二,为了增加童床的塑料板的强度,一般采用了实心的塑料板,而实心的塑料板重量重、且浪费材料;其三,童床的各塑料板之间的联接不方便,联接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强度高、重量轻、联接方便、联接强度高的复合童床。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童床,包括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一底架,两纵侧架和两横侧架组成一个矩形框架,底架联接于矩形框架内,所述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一底架均为或部分为塑料复合板;所述塑料复合板为吸塑复合板,其包括面板、底板、蜂窝以及内衬件,蜂窝填充于面板与底板之间,内衬件夹于面板与底板之间,且内衬件沿蜂窝四周边完全包覆或间隔部分包覆蜂窝。
所述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一底架均为塑料复合板;所述各塑料复合板之间通过挂接式、插接式或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
所述固定联接之中所需的联接孔均根据联接孔的形状尺寸而直接在吸塑复合板上成型加工出。
所述纵侧架的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第一蜂窝,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组成两支腿架、联接于两支腿架上端部的第一上横梁、联接于两支腿架中部的第一下横梁以及联接于第一上横梁与第一下横梁之间的若干个第一辅助支架;两支腿架、第一上横梁以及第一下横梁内均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内衬件;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一内衬件外填充第一蜂窝。
所述横侧架的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二面板、第二底板、第二蜂窝,第二面板、第二底板组成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联接于第二上横梁以及第二下横梁之间的若干个第二辅助支架;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位于横侧框架的外侧的两个第二辅助支架内均设置有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二内衬件;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二内衬件外填充第二蜂窝。
所述每两块挂式联接的塑料复合板:第一塑料复合板,其内埋设的内衬件上开有显露于第一塑料复合板外的扣槽;第二塑料复合板,其内埋设的内衬件上固设有凸伸于第二塑料复合板外的扣件;第一塑料复合板和第二塑料复合板通过该扣件扣合于该扣槽中而固定联接。
所述两纵侧架为第一塑料复合板,其包括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第一蜂窝,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组成两支腿架以及联接于两支腿架之间的连接架,两支腿架和连接架内均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内衬件,第一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一内衬件外填充第一蜂窝;
两横侧架均包括两第二塑料复合板以及若干硬质辅助杆,第二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二面板、第二底板、第二蜂窝以及第二内衬件,第二面板和第二底板组成外周板,外周板内除设第二内衬件外填充第二蜂窝,第二内衬件上开有若干联接孔,各硬质辅助杆的两端分别插进对应的联接孔;
底架包括两直框架以及若干硬质联接杆,各硬质联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联接于两直框架之间;
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底架之间通过挂接式、插接式或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
所述塑料复合板的周面由一片面板和一片底板直接扣接吸塑而成,或由一片盖板加两片侧板两两相互粘接吸塑而成。
所述塑料复合板的面板和底板的边缘重合相连接,底板的周边缘上吸出一下沉台阶,其高度等于面板的厚度,面板边缘与下沉台阶配合。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的复合童床由塑料复合板联接构成,重量轻、制造成本低、整个童床的强度高、各塑料复合板之间的联接方便、联接强度高;
其二,吸塑复合板包括面板、底板、蜂窝以及内衬件,重量轻、制造成本低、整个童床的强度高,由于具有内衬件,各塑料复合板之间的联接方便、联接强度高;
其三,各塑料复合板之间通过挂接式、插接式或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该固定联接为可拆卸固定联接,携带、搬运方便;
其四,联接孔均直接在吸塑复合板上成型加工出,加工方便,强度好;
其五,童床主要由若干块塑料复合板以挂式而联接,为可拆卸联接,储存或搬运时,占用空间小;内衬件埋设于塑料复合板内,外观美观,加工方便,内衬件不会刮伤使用者或刮破使用者衣服,使用安全;扣件或扣槽设置于内衬件上,强度高,联接强度高;第一塑料复合板和第二塑料复合板通过扣件与扣槽相扣合而固定联接,联接强度高,牢固可靠;第一塑料复合板内埋设有内衬件,内衬件上开有扣槽,加工方便,且不影响第一塑料复合板的强度;第二塑料复合板内埋设有内衬件,内衬件上固设有扣件,扣件和内衬件之间的联接强度高,不影响第二塑料复合板的强度;
其六,塑料复合板的面板和底板均为吸塑成形的塑料板结合而成,塑料复合板整体美观;塑料复合板内除设内衬件外填充有纸蜂窠内芯或塑料蜂窠内芯或发泡填充料,强度高,重量轻,加工成本低;其中纸蜂窠内芯或塑料蜂窠内芯或发泡填充料视为蜂窝;
其七,塑料复合板内埋设的内衬件为管件、挤出型材、注塑件或复合件,加工方便,成本低,强度高,其便于联接扣件,且联接强度高;
其八,塑料复合板的周面由一片面板和一片底板直接扣接吸塑而成,加工简单,强度高,外观美观;塑料复合板的周面由一片盖板加两片侧板两两相互粘接吸塑而成,加工简单,强度高,外观美观;
其九,底板的周边缘上吸出一下沉台阶,面板边缘与下沉台阶配合,面板与下沉台阶齐平,消除由于面板厚度而形成的台阶,使塑料复合板表面平滑;
其十,面板和底板的重合边设有的联接处采用焊接或采用胶水黏接固定连成一体,联接简单、牢固。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童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纵侧架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纵侧架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4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横侧架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5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横侧架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6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横侧架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7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横侧架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附图8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架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9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架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三纵侧架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横侧架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横侧架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横侧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底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复合童床,如图1所示,包括两纵侧架1、两横侧架2以及一底架3。两纵侧架1和两横侧架2组成一个矩形框架,底架3可拆卸固定联接于矩形框架内。两纵侧架1、两横侧架2以及一底架3均为塑料复合板。各塑料复合板之间通过挂接式、插接式或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本实施例是以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为例。
如图2、3所示,纵侧架1的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一面板11、第一底板12、第一蜂窝板13以及第一内衬件14。第一面板11以及第一底板12均为由吸塑、直接成形加工而成的单层的或多层的塑料板,塑料板厚度为0.3~4毫米。塑料复合板的面板和底板均为由吸塑、直接成形加工而成的单层的或多层的塑料板,塑料复合板整体美观。第一面板11以及第一底板12外表面均有或单面印刷有印刷层或复合有薄膜层,印刷层上带有木纹或大理石的天然材质的颜色,薄膜层上带有木纹或大理石的天然材质的颜色。面板和底板的表面均印刷有印刷层或复合有薄膜层,塑料复合板拥有印刷层或薄膜层的外观,美观,且制造方便。第一蜂窝板13包括底纸、面纸以及黏结于底纸以及面纸之间的至少一层蜂窝纸芯;或所述塑料复合板的蜂窝板是由两层以上的蜂窝板黏结而成。蜂窝包括底纸、面纸以及至少一层蜂窝纸芯,加工方便,其与面板、底板之间的联接方便。
第一面板11、第一底板12组成两支腿架15、联接于两支腿架15上端部的第一上横梁16、联接于两支腿架15中部的第一下横梁17以及联接于第一上横梁16与第一下横梁17之间的三个第一辅助支架18。
第一面板11以及第一底板1的边缘重合相联接,重合边形成于纵侧架1的塑料复合板的侧面。第一面板11以及第一底板1的重合边设有联接处,联接处采用胶水黏接固定连成一体。第一内衬件14可以为管件、挤出型材、注塑件或由五金件构成的复合件。
两支腿架15、第一上横梁16以及第一下横梁17内均设置有第一内衬件14;各第一内衬件14固定联接成一体。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一内衬件14外填充第一蜂窝板13。
根据需要还可以在纵侧架1的塑料复合板内设置加强件,加强件位于两支腿架15内。
如图4、5、6、7所示,横侧架2的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二面板21、两个第二底板22、第二蜂窝板23以及第二内衬件24。第二面板21以及两个第二底板22均为由吸塑、直接成形加工而成的单层的或多层的塑料板,塑料板厚度为0.3~4毫米。第二面板21以及两个第二底板22的外表面均印刷有印刷层或复合有薄膜层,印刷层上带有木纹或大理石的天然材质的颜色,薄膜层上带有木纹或大理石的天然材质的颜色。第二蜂窝23包括底纸、面纸以及黏结于底纸以及面纸之间的至少一层蜂窝纸芯;或所述塑料复合板的蜂窝是由两层以上的蜂窝黏结而成。
其中第二面板21以及两第二底板22组成第二上横梁26、第二下横梁27以及联接于第二上横梁26以及第二下横梁27之间的六个第二辅助支架28;两个第二底板22构成了第二下横梁27以及六个第二辅助支架28;两个第二底板22与第二面板21配合构成了第二上横梁26。
两个第二底板22中的一个第二底板22在靠近另一个第二底板22的边缘上吸出一下沉台阶,另一个第二底板22边缘与下沉台阶配合,从而消除由于两个第二底板22厚度而形成的台阶,使横侧架2的塑料复合板表面平滑。
两个第二底板22中在靠近第二面板21的边缘上吸出一下沉台阶,第二面板21边缘与下沉台阶配合,从而消除由于第二面板21与两个第二底板22厚度而形成的台阶,使横侧架2的塑料复合板表面平滑。
两个第二底板22中的边缘重合相联接,重合边形成于横侧架2的塑料复合板的侧面。两个第二底板22的重合边设有联接处,联接处采用胶水黏接固定连成一体。两个第二底板22与第二面板21的边缘重合相联接,重合边形成于横侧架2的塑料复合板的侧面。两个第二底板22与第二面板21的重合边设有联接处,联接处采用胶水黏接固定连成一体。
第二上横梁27、第二下横梁28以及位于横侧框架的外侧的两个第二辅助支架28内均设置有第二内衬件24,各第一内衬件14固定联接成一体。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二内衬件24外填充第二蜂窝板23。
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横侧架2的塑料复合板内设置加强件,加强件位于第二上横梁26、第二下横梁27内。加强件为管件、挤出型材、注塑件或由五金件构成的复合件。
如图8、9、10所示,底架3的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三面板31、第三底板32、第三蜂窝板33以及第三内衬件34,第三蜂窝板33填充于第三面板31与第三底板32之间,第三内衬件34夹于第三面板31与第三底板32之间,且第三内衬件34沿第三蜂窝板33四周边完全包覆第三蜂窝板33。第三面板31以及第三底板32均为由吸塑、直接成形加工而成的单层的或多层的塑料板,塑料板厚度为0.3~4毫米。第三面板31以及第三底板32的外表面均印刷有印刷层或复合有薄膜层,印刷层上带有木纹或大理石的天然材质的颜色,薄膜层上带有木纹或大理石的天然材质的颜色。第三蜂窝板33包括底纸、面纸以及黏结于底纸以及面纸之间的至少一层蜂窝纸芯;或所述塑料复合板的蜂窝板是由两层以上的蜂窝板黏结而成。
第三底板32的周缘向下延伸成一第一下包边,第一下包边的下侧面横向向外延伸成一第二下包边,第二下包边的外侧面向上延伸成一第三下包边,第三下包边设有一台阶。第三面板31周缘向下延伸成一第一上包边。第一上包边的内侧面固定贴合于第三蜂窝板33外周缘面以及第三下包边高于台阶的部分。塑料复合板的第一上包边与第三下包边的台阶对齐。第一下包边、第二下包边以及第三下包边配合成一凹槽,第三内衬件34固设于凹槽内。为了加强底架3的塑料复合板强度,在第三底板32设置有一条加强筋35。
第三面板31与第三底板32的重合边形成于底架3的塑料复合板的侧面。第三面板31与第三底板32的重合边设有联接处,联接处采用胶水黏接固定连成一体。
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底架3的塑料复合板内设置加强件,加强件位于底架3的两横边。加强件为管件、挤出型材、注塑件或由五金件构成的复合件。
如图1所示,横侧架2的塑料复合板通过螺纹联接方式固定联接于纵侧架1的两支腿架15。横侧架2的第二上横梁26、第二下横梁27的加强件或第二内衬件24上加工出螺纹孔,同时第二面板21、两个第二底板22上加工出需要的配合于螺纹联接的联接孔。根据联接孔的形状尺寸直接在横侧架2的吸塑复合板上成型加工出该联接孔。纵侧架1的两支腿架15的加强件或第一内衬件14上加工出联接孔,同时第一面板11、第一底板12上加工出需要的配合于螺纹联接的联接孔。根据联接孔的形状尺寸直接在纵侧架1的吸塑复合板上成型加工出该联接孔。通过匹配的螺杆穿过联接孔以及螺接于螺纹孔内。
底架3的塑料复合板通过螺纹联接方式固定联接于纵侧架1的两支腿架15。底架3的塑料复合板的两横边的第三内衬件34或加强件上加工出螺纹孔,同时第三面板31、第三底板32上加工出需要的配合于螺纹联接的联接孔。根据联接孔的形状尺寸直接在底架3的吸塑复合板上成型加工出该联接孔。纵侧架1的两支腿架15的加强件或第一内衬件14上加工出联接孔,同时第一面板11、第一底板12上加工出需要的配合于螺纹联接的联接孔。根据联接孔的形状尺寸直接在纵侧架1的吸塑复合板上成型加工出该联接孔。通过匹配的螺杆穿过联接孔以及螺接于螺纹孔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纵侧架1采用如下结构:纵侧架1包括两支腿架、第一上横梁、第一下横梁以及三个第一辅助支架。第一上横梁固定联接于两支腿架上端部;第一下横梁固定联接于两支腿架中部;三个第一辅助支架均匀固定联接于第一上横梁与第一下横梁之间。
其中两支腿架、第一上横梁、第一下横梁均为第三塑料复合板,第三塑料复合板为吸塑复合板,其包括面板、底架、蜂窝板以及内衬件,蜂窝板填充于面板与底板之间,内衬件夹于面板与底板之间,且内衬件沿蜂窝板四周边完全包覆或间隔部分包覆蜂窝板;各第三塑料复合板内的内衬件固定联接成一体。根据需要,其中两支腿架内还可设置有加强件。
三个第一辅助支架为第四塑料复合板,第四塑料复合板为吸塑复合板,其包括面板、底板以及蜂窝板,蜂窝板填充于面板与底板之间。
横侧架2采用如下结构:横侧架2包括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固定联接于第二上横梁与第二下横梁之间的六个第二辅助支架。
其中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位于横侧框架的外侧的两个第二辅助支架均为第五塑料复合板,第五塑料复合板为吸塑复合板,其包括面板、底板、蜂窝板以及内衬件,蜂窝板填充于面板与底板之间,内衬件夹于面板与底板之间,且内衬件沿蜂窝板四周边完全包覆或间隔部分包覆蜂窝板。根据需要,其中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内还可设置有如强件。
各第五塑料复合板内的内衬件固定联接成一体。四个第二辅助支架为第六塑料复合板,第六塑料复合板为吸塑复合板,其包括面板、底板以及蜂窝板,蜂窝板填充于面板与底板之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12、13、14、15所示,两纵侧架1为第一塑料复合板,其包括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第一蜂窝13,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组成两支腿架以及联接于两支腿架之间的连接架,两支腿架和连接架内均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内衬件14,第一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一内衬件14外填充第一蜂窝13;
两横侧架2均包括两第二塑料复合板以及十七硬质辅助杆29,第二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二面板21、第二底板22、第二蜂窝23以及第二内衬件24,第二面板21和第二底板22组成外周板,外周板内除设第二内衬件24外填充第二蜂窝23,第二内衬件24上开有十七联接孔241,各硬质辅助杆29的两端分别插进对应的联接孔24;
底架3包括两直框架36以及十七硬质联接杆37,各硬质联接杆37的两端分别固定联接于两直框架36之间;
两纵侧架1、两横侧架2以及底架3之间通过挂接式、插接式或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其之间的联接可参照实施例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复合童床,包括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一底架,两纵侧架和两横侧架组成一个矩形框架,底架联接于矩形框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所述一底架中至少有一架体为塑料复合板;所述塑料复合板为吸塑复合板,其包括面板、底板、蜂窝板以及内衬件,蜂窝板填充于面板与底板之间,内衬件夹于面板与底板之间,且内衬件沿蜂窝板四周边完全包覆或间隔部分包覆蜂窝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纵侧架、两横侧架以及所述一底架均为塑料复合板;所述每两塑料复合板之间通过挂接式、插接式或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联接之中所需的联接孔均根据联接孔的形状尺寸而直接在塑料复合板上成型加工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纵侧架均为塑料复合板,它包括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第一蜂窝板,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组成两支腿架、联接于两支腿架上端部的第一上横梁、联接于两支腿架中部的第一下横梁以及联接于第一上横梁与第一下横梁之间的若干个第一辅助支架;两支腿架、第一上横梁以及第一下横梁内均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内衬件,所述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一内衬件外填充第一蜂窝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横侧架均为塑料复合板,它包括第二面板、第二底板、第二蜂窝板,第二面板、第二底板组成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联接于第二上横梁以及第二下横梁之间的若干个第二辅助支架;第二上横梁、第二下横梁以及位于横侧框架的外侧的两个第二辅助支架内均设置有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二内衬件,所述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二内衬件外填充第二蜂窝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复合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塑料复合板之间通过挂接式固定联接,该两塑料复合板中:第一塑料复合板,其内埋设的内衬件上开有显露于第一塑料复合板外的扣槽;第二塑料复合板,其内埋设的内衬件上固设有凸伸于第二塑料复合板外的扣件;第一塑料复合板和第二塑料复合板通过该扣件扣合于该扣槽中而固定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童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纵侧架为第一塑料复合板,所述第一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第一蜂窝板,第一面板、第一底板组成两支腿架以及联接于两支腿架之间的连接架,两支腿架和连接架内均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内衬件,第一塑料复合板内除设第一内衬件外填充第一蜂窝板;
所述两横侧架均包括两第二塑料复合板以及若干硬质辅助杆,第二塑料复合板包括第二面板、第二底板、第二蜂窝板以及第二内衬件,第二面板和第二底板组成外周板,外周板内除设第二内衬件外填充第二蜂窝板,第二内衬件上开有若干联接孔,各硬质辅助杆的两端分别插进对应的联接孔;
所述底架包括两直框架以及若干硬质联接杆,各硬质联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联接于两直框架之间;
所述两纵侧架、所述两横侧架以及所述底架之间通过挂接式、插接式或螺纹联接式固定联接。
CNB2004100362155A 2004-11-02 2004-11-02 一种复合童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435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362155A CN100384355C (zh) 2004-11-02 2004-11-02 一种复合童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362155A CN100384355C (zh) 2004-11-02 2004-11-02 一种复合童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8651A CN1768651A (zh) 2006-05-10
CN100384355C true CN100384355C (zh) 2008-04-30

Family

ID=36750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62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4355C (zh) 2004-11-02 2004-11-02 一种复合童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4355C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3280A (en) * 1973-12-28 1976-08-10 Marcel Mathou Sliding panels dismountable bed
US4178926A (en) * 1978-05-01 1979-12-18 Cohn Arnold K Pediatric restraint device
JPH07289393A (ja) * 1994-04-22 1995-11-07 Daisan Shokai:Kk 可搬ベビーベッド
CN2389060Y (zh) * 1999-07-22 2000-07-26 岳平 带有复合加强框的纸蜂窝板材
CN2389561Y (zh) * 1999-10-10 2000-08-02 刘锦宏 多功能组合摇摆式儿童床
CN2419890Y (zh) * 2000-04-28 2001-02-21 陈道容 多用婴儿床
CN2577677Y (zh) * 2002-11-13 2003-10-08 冷鹭浩 一种带封边条的吸塑蜂窝纸桌面板
CN2582829Y (zh) * 2002-12-12 2003-10-29 冷鹭浩 带封边条的复合板
JP2004089682A (ja) * 2002-07-10 2004-03-25 Wippaazu:Kk 組替式家具
CN2614893Y (zh) * 2003-01-20 2004-05-12 冷鹭浩 带有塑料蜂窝板的复合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3280A (en) * 1973-12-28 1976-08-10 Marcel Mathou Sliding panels dismountable bed
US4178926A (en) * 1978-05-01 1979-12-18 Cohn Arnold K Pediatric restraint device
JPH07289393A (ja) * 1994-04-22 1995-11-07 Daisan Shokai:Kk 可搬ベビーベッド
CN2389060Y (zh) * 1999-07-22 2000-07-26 岳平 带有复合加强框的纸蜂窝板材
CN2389561Y (zh) * 1999-10-10 2000-08-02 刘锦宏 多功能组合摇摆式儿童床
CN2419890Y (zh) * 2000-04-28 2001-02-21 陈道容 多用婴儿床
JP2004089682A (ja) * 2002-07-10 2004-03-25 Wippaazu:Kk 組替式家具
CN2577677Y (zh) * 2002-11-13 2003-10-08 冷鹭浩 一种带封边条的吸塑蜂窝纸桌面板
CN2582829Y (zh) * 2002-12-12 2003-10-29 冷鹭浩 带封边条的复合板
CN2614893Y (zh) * 2003-01-20 2004-05-12 冷鹭浩 带有塑料蜂窝板的复合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8651A (zh) 200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4657Y (zh) 一种空心框架式竹集成材家具
US20100221487A1 (en) Honeycomb composite plate of plastic foam
CN1575966A (zh) 一种蜂窝纸内芯复合板
WO2006136085A1 (fr) Meuble de rangement a planches composites
CN203709571U (zh) 置物柜
CN100384355C (zh) 一种复合童床
CN210216751U (zh) 一种防变形实木多层指接板
CN100409790C (zh) 一种复合板橱柜
CN100425433C (zh) 塑料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43021C (zh) 一种屏风及复合屏风板
CN206278506U (zh) 一种新型集装箱
CN105901997B (zh) 结构改良的家具柜
CN214294768U (zh) 一种多层多色阳光板材
CN101264617A (zh) 空心板芯层材料制作方法
CN209769746U (zh) 一种拆装式沙发
CN112914245A (zh) 一种餐边柜组装方法
CN209186122U (zh) 一种便于收纳运输的折叠床
CN203473417U (zh) 一种托盘
CN215076498U (zh) 一种柜体
CN205533588U (zh) 一种板材连接机构
CN216865833U (zh)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式抗瓦状微发泡型木塑复合板
CN214048153U (zh) 一种蜂巢式模块化储物格
CN206499188U (zh) 一种立体层架
CN2616128Y (zh) 一种玻璃钢组合床
CN209370826U (zh) 3d支架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