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33B - 在织物上涂覆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织物上涂覆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33B
CN1003633B CN85101833.5A CN85101833A CN1003633B CN 1003633 B CN1003633 B CN 1003633B CN 85101833 A CN85101833 A CN 85101833A CN 1003633 B CN1003633 B CN 1003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raved roll
technology
groove
fabric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5101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1833A (zh
Inventor
赫弗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fner Textilwerk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ufner Textilwerk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fner Textilwerke GmbH filed Critical Kufner Textilwerke GmbH
Priority to CN851018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33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1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1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03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3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应用粉末的和糊状的塑料,例如以热熔粘结剂的形式,对纺织品或其他柔性织物表面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塑料的涂覆,是借助于表面上具有网板形凹槽的转动雕刻滚筒的帮助,加热雕刻滚筒的表面,将塑料填进凹槽,需涂印的织物,加热后被置于雕刻滚筒的表面,然后携带着凹槽中的塑料离开雕刻滚筒。为了提高涂印速度,按照本发明,在凹槽域满塑料后的雕刻滚筒表面,沿着循环运行轨道的20~180°的强度范围内进行加热,随着凹槽中塑料温度的升高,于是紧接着滚筒表面在未到达织物涂覆点之前还需在弧度大于60°范围的循环轨道上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在织物上涂复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本发明是关于在纺织品或其他柔性织物表面上用粉末状或糊状塑料物质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例如通过热熔粘接剂的方式,通过表面具有凹槽的旋转雕刻滚筒,将表面加热并将塑料装入其凹槽中去。将要涂印的织物加热后置于带有凹槽的滚筒上,然后再带着上述凹槽中的塑料离开雕刻滚筒。所说的柔性织物,除了机织和针织品以及编织针织品外还有衬里、纸、天然和合成革及类似物品。
几种凹板涂印的工艺和装置是已知的,通过它们,塑料粉末或糊状物被印在柔性织物表面。例如在CH-PS360 365中叙述了一个在纺织品表面进行间歇式网板涂印的生产过程,其中特别是塑料粉末的糊状混合物被用于液体的柔软剂中,例如:热胶凝的PVC糊。在这个过程中,在供料漏斗中小心地冷却并未发生凝聚的糊状物被送到一个经过加热的旋转的雕刻滚筒上,在雕刻滚筒的旋转运动中将糊状物加入其凹槽后,糊状物在滚筒的部分表面上凝聚直至固化。然后以同速运动的纺织品被压进雕刻滚筒并与雕刻槽中的凝聚物相接触,纺织品被一个运动着的加热和/或加压滚筒加热到200℃以上的高温,以便与纺织品载体相接触地带的凝聚物软化或开始熔化,进而使纺织品的表面与塑料物质的网板形颗粒紧密接触,在雕刻滚筒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纺织品携带着涂印在上面的物质一起离开雕刻滚筒,雕刻凹槽中的全部填料于是精确地以凹槽的形状转移到织物上。
用这种糊状物涂印,主要的问题在于在供料漏斗中初期的糊状物能否进行适当冷却和熔化。因为在供料处必须避免过早的凝聚,否则不能恰当地填满刻槽。
原则上这个工艺也可以用塑料粉末,尤其是热熔性粉末。
德国专利PS17 71 516描述了以这种方式应用粉末状材料的例子。它是用一种可灌注的粉末代替液状的糊,这种粉末在加热时可以形成粉末颗粒的团状物,而填到雕刻槽中去。雕刻滚筒也是保持高温,这样粉末颗粒就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速度运转的经热压滚筒强烈加热的纺织品开始进行涂印。温度仍然保持在200℃以上,以便熔化接触部分的填充物,从而在纺织品的表层和塑料物质的颗粒之间形成紧密的接触。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纺织品大约绕过滚筒的圆弧角度180°,即从外圈有网板涂印物的雕刻滚筒上离开,当生产方法正确时,全部的填充物也将依照准确的印刷图案进行转移。
已经发现,在连续涂印的生产中,所有的粉末涂印工艺都不能在供料漏斗中省去冷却和混合设备,以免过早产生粉末结团,这种情况与糊状物的过早凝聚是相似的。在漏斗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否则将使雕刻凹槽中的填充物的供给受到影响。然而用粉末涂印时,不必象在糊状物涂印中那样十分小心谨慎。在供料漏斗中必须通过特殊的照料避免糊状物固化的倾向,这也是根据CH-PS 360 365的那种类型的涂印方法在市场上不能立足的原因。与之相反,其他粉末涂印工艺,如今仍然相当大规模地采用,主要因为它们不需要对料斗进行那么多的照料。通过添加增加灌注性的物质(例如DE-PS 20 12 009和21 58 282)在转轮凹板印刷中粉末涂印的初期阶段所存在的这方面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不过现在的粉末涂印工艺仍然有决定性的缺点。最突出的缺点是载体材料不得不被加热到如此高的温度,以至于在许多情况下开始发黄,失去光泽、变硬以及明显地失去强度,高温对于合成物质以及含羊毛织物尤其不利,在目前,毛织物只有通过温度保护来进行涂印工艺,对于合成材料,也很难排除这种硬化现象。
还有一个缺点,即现有的粉末涂印工艺只能在比较低的速度下使用才有理想的结果。例如,甚至采用大尺寸的加热雕刻滚筒,传统的衬里材料,采用现行工艺在生产速度超过10~12m/min时,也几乎不能进行涂印。采用比较高的速度时,雕刻凹槽会出现填料空缺现象,特别是使用某些有11~16网格的较粗圆点花纹排列和开口线圈织物的时候。多少有一部分粉末保留在雕刻槽中没有熔化,粉末的转移量就不完全,达不到原先所希望的圆珠形的要求,从而印制出来的物品缺乏清晰度。
最近,两种需对载体材料进行强烈加热的粉末涂印工艺已经公布一种工艺(Schaetti中的热波工艺)在不加热的压力滚筒的进出口间,雕刻滚筒和载体的那段环形面积采用辐射和对流加热代替载体材料在进出口处用热压滚筒接触加热的方式。辐射加热和对流加热具有如下的作用,即对最早填入凹槽中的粉末塑料物质进行熔化,并以熔化状态在出口处到达第二加压滚筒,未经加热的第二个加压滚筒将与之接触的载体层压入雕刻滚筒处有填料的部分,从而使之与载体的表面密切接触。另一种工艺(也来自Schaetti)是免去进口处的加压滚筒和载体层对雕刻滚筒的环绕,在此工艺中辐射加热和对流加热并不对环绕滚筒的载体层发生作用,而是直接作用在雕刻凹槽填充物上,载体层本身仅仅被未经加热的加压滚筒在出口导送到雕刻滚筒上面,从而与雕刻滚筒直线接触。但是在与之直线接触之前,凹槽填充物必须保持在熔化状态,直到达到直线接触,这样填充物就能停泊在载体上,同时从刻槽中排料。其优点是,尤其对于后者来说,可以对载体层的温度进行保护,甚至毛织物和合成材料也可以进行涂印,而不会失去光泽或硬化。但也存在一个缺点,上述二种Schaetti工艺法都需要对辐射加热和对流加热的温度进行精细控制。如果加热的强度与操作速度不协调,将会由于凹槽排料不充分而产生不完整的或有很大残缺的圆点,或者造成凹槽内的填充料过分熔化使凹槽与熔体熔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对上述类型的柔性织物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使之在涂印速度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形成无缺陷的圆点。这一工艺可用于毛织物和合成材料,而不损害它们的质地。并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没有任何粉末结块或被转移的粉末颗粒发生残缺的危险。它不仅适用于粉末,而且可用于糊状物,尤其是热胶状的PVC塑料熔胶,它具有热熔粘结剂的特性。此外根据CH-PS 360 365,使漏斗中初期糊状物保持液体状态的问题也减小了,至使这种工艺又有了生命力。
这一目的在上述类型的工艺中被创造性地解决了,方法是用塑料物质填充凹槽之后,雕刻滚筒表面在环形轨道上加热,其旋转角度范围是20~180°,从而提高了雕刻凹槽中塑料物质的温度,并在被涂制织物的涂复点之前,在滚筒的后部环形轨道上对滚筒表面进行冷却,其冷却角度范围大于60°。
对于这个涂印工艺,无论粉末状还是糊状的塑料皆可作为初始材料使用。合适的塑料粉末有共聚多酰胺粉末,共聚多酯粉末,以聚乙烯乙酸酯为主的粉末,低压聚乙烯粉末,乙烯乙酸酯和乙烯的共聚物粉末,聚胺酯粉末,它们都采用熔融的工艺方法。所谓塑料溶胶,它是一种PVC粉末与液体软化剂组成的可流动的混合物,最好作成糊状物。
在选择的操作速度下使用本发明的工艺,在每种情况下填充塑料物质的流动性和分布状态都有明显的变化。当采用粉末时,粉末颗粒的可灌注性就不存在了。流动性的变化,可以从粉末颗粒相互凝聚经过结块或烧结到开始熔化点,延伸范围很广而不会对涂印有任何破坏。使用糊状物,流动性的丧失可以位于从开始凝胶化到完全凝胶化这个范围之间。雕刻酸筒表面的冷却是在滚筒圆周的一部分加热之后立刻进行的,即使是颗粒已经结块,烧结或熔结为一体,这种填充物可以从凹槽中毫不费力地排出。另一方面即使在高速下,这种凝胶状态不很紧固的粉末也足可以从凹槽毫无困难地完全排空。这种分布状态的变化可以在很大的允许范围内波动,而不致在涂印中产生明显的问题。
对雕刻滚筒的表面的加热,可以在它通过雕刻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的加入点之后立即进行。可用具有相当高的加热能力的高能射线或可见光射线进行加热。另一方面,滚筒表面继加热后的冷却,可以通过冷却剂,如冷却水对雕刻滚筒的内部进行冷却,冷却最好一直施加到雕刻滚筒接触被涂印织物的地方,温度至少达到比凹槽中的塑料物质的熔化范围偏低6°~10°。织物涂印之后,到下一次塑料物质注入点之前的范围内,继续进行冷却,直到雕刻滚筒表面的温度达到能够保证塑料粉末具有适当的灌注性或塑料糊有适当的流动性。
使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多酰胺为基础的可熔性粘结剂粉末时,雕刻滚筒表面,在粉末的注入点处被降低到45~50℃,用于内衣衬里的以低压聚乙烯粉末为基础的可熔性粘结剂,其熔化范围为130℃左右,则降低到65°~75℃。当采用其他塑料时,也要进行类似的温度下降。在雕刻滚筒的部分区域,从织物的脱离点到粉末的注入点,雕刻滚筒的冷却可以借助吹过上述滚筒表面的空气流来加强,这个空气流可以通过吹入或吸入空气的方式来提供。
经予热的雕刻滚筒表面的角度范围,可以根据涂印物质熔化范围的增加而扩大。对熔化范围为110℃左右的共聚多酰胺来说,最好的范围是50°~120°,而对低压聚乙烯来说,则为80~160°。
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可以采用粉末涂印,允许作用于织物上的温度,比已知工艺更为柔和。当采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多酰胺粉末来涂印时,将织物送到雕刻滚筒上去的热压滚筒温度可为140~200℃,而用熔化范围为130℃左右的低压聚乙烯时,热压滚筒的表面温度约为190~240℃。这样,毛织物和合成材料可以在温度为150℃的滚筒上进行涂印,其操作速度令人满意,没发生任何由温度引起的手感硬化。甚至使用合成材料,特别是那些带有高含量丙烯酰基的,其网板粉末涂印可以以合适的速度在约150°温度下完成,从而也完全避免了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手感硬化现象。
本发明的工艺其主要意义在于使生产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附图特别表明了完成本发明工艺的优秀实施例,下面将予详细叙述。
图1表明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断面,它适合于粉末涂印。
图2是雕刻滚筒和塑料供给装置的局部横断面图,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改进,适合于糊状涂印。
图3是装置的第3个实施方案的横断面图。
图4是第4个实施方案的横断面图。
图5是第5个实施方案的横断面图。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旋转雕刻2沿箭头1所示的方向运动,它是一个雕刻物,在其表面均匀分布着杯形的凹槽,雕刻滚筒2通过冷却水对其内部进行冷却,尤其对下半部冷却。
靠着雕刻滚筒还有一个压力滚筒4,它可以通过加压滚(图中未画出)靠向雕刻滚筒,这个压力滚筒4是用来将需进行涂印的织物层5通过导向滚6、7和予热滚8以箭头9所示的方向运动。上述织物沿箭头10所示的方向从压力滚筒4的顶部离开,予热滚象雕刻滚筒2和导向滚6、7一样被安装在固定轴上。压力滚筒4和予热滚8可以进行内部加热,如利用热油。在雕刻滚筒2的上部是一个容器11,它装有塑料粉末,所述容器设计成漏斗形,用以填充雕刻滚筒2上的杯形刻槽3。容器的侧壁12是中空的,可以装冷却水13。
在容器11中,有一个横向往复运动的搅拌器14,它确保容器11中的塑料粉末15始终是松散的。在容器11外壁的下部边缘上装有调节刮刀16、17,它近似地处于雕刻滚筒2的外缘的切线方向,刮刀16、17紧靠在滚筒表面。刮刀17是用作向凹槽3内填装物料的刮刀,而刮刀16仅仅是为了防止塑料粉末从容器外壳12的底部滴漏。沿着箭头1所示的滚筒运动方向,在容器11的后面有一个带有热辐射器的加热区18,它对着滚筒表面并靠近滚筒,并与其外缘的形状一致。
沿着雕刻滚筒运动的方向,在压力滚筒4的加压点后面,即在这个滚筒和塑料容器11之间,有一个装置19,它将冷空气吹向滚筒表面,还有另一个装置20,它用于将冷空气从滚筒表面吸走。
冷空气能增强雕刻滚筒2的内部冷却,还能使之再转向塑料容器11时表面保持清洁。
在实行本发明的工艺时,通过漏斗形的塑料容器11,将塑料粉末充满雕刻滚筒的杯形凹槽3,而凹槽3中的粉末填充物21,在通过加热装置18时,被强烈加热。在加热装置后面,一直到织物5被加压滚筒4压向雕刻滚筒2的那个加压点,之间的这段路程应对塑料填充物进行冷却。在加压点,塑料填充物21被压向织物,并粘附在织物上,它们形成塑料斑点22随同织物继续运动。它们还可以再经过一个加热区(没在图上画出),例如,一个红外线加热区,可将塑料填充物烧结成密实的珠状物并粘在织物上。烧结过程也可以在传送带上完成,织物放在上面,传送带的速度与之相同或略高一些,传送带未在图中画出。经过冷却滚或上光滚的冷却和滚压之后,涂印过的织物5可以进行卷取,这些装置在图中未画出。
有一个适合于糊状涂印的实施方案,其设备与图1的相同,只是取消了图1中所示刮刀17,而用如图2所示的粉末刮刀23代替,其固定器24也被设计成中空的,并有冷却水通过,与雕刻滚筒表面成一定角度安装的刮刀23是由薄的弹性金属片组成的,比如钢片,其结果使之在滚筒表面的压力下,稍稍弯曲偏离滚筒表面切线的方向。即将初期凝胶的糊状物的供给是如此完成的,即通过一个供给管26和借助于泵的帮助,如软管泵,糊状物的供应量可以进行调节,以便使刮刀23上总有较小量的,马上就用掉的糊状物,糊状物的凝胶时间应比在刮刀处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通过吹入冷空气,所供的糊状物27可以进行冷却,这样就不要再用一个复杂的冷却装置以防胶凝过早。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与图1那个实质上的区别仅在于有一个更长的予热区,予热区的热辐射器18绕雕刻滚筒的圆周弧度几乎达到180°,为了使加长了予热区的雕刻滚筒表面在其经过的路途中有一个充分的冷却区域,压力滚筒4相对于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来说更偏向上方,更接近容器11。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织物5不仅被压力滚筒4直线地压在雕刻滚筒上,它还停留在雕刻滚筒的局部表面上,与塑料填充物21相接触,并通过一个特别的脱离滚28使之与雕刻滚筒相脱离。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塑料填充物转向织物5时产生困难,有决定作用的冷却区域从加热区18下端延伸至热织物5的供给点,不仅如此,还可伸至被冷却织物的脱离点。在脱离点的区域,脱离滚筒28可与雕刻滚筒的表面有一定间隙,这个脱离滚筒最好不加热,但也可以从内部加热。在图5的实施方案中,平板形织物5的导引装置可以进行选择,应能使织物在其沿箭头29所指的方向通往卷取滚筒的那个区域,所涂印上的圆点花纹不是在织物的上表面,而是在其下表面。平板形织物层通过予热滚8的操作是在雕刻滚筒2的前面进行的。织物5从予热滚8转移到热压滚4,以线状接触进行涂印的织物层5,在加热滚的下部沿箭头29的方向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卷取点。由此,可以通过一个红外线加热器30,使处于织物下表面的涂印物进行再烧结。
实例1
采用一种如图1所示实施方案的装置,其中雕刻滚筒2和可加热的压力滚筒4的周长是67cm。压力滚筒4在操作中以3巴的压力对雕刻滚筒2加压。热辐射器18作为一个冲击波辐射器,每单位辐射表面的热量输出为50kw/m2,在雕刻滚筒上加热的弧度范围为100°。接着以150的弧度进行冷却,直至织物5在雕刻滚筒中的加压点。予热滚8的周长约为热压滚筒4的一半。
织物5象图1所示,经过转向滚筒6,7,停留在滚筒4和滚筒8的表面,其总长度为54cm,直到织物在雕刻滚筒上的加压点。在滚筒表面的杯形凹槽3的直径为0.75mm,深度为0.31mm,槽心距为1/16英寸(1.59mm)。每一个槽都分布在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上。市售的共聚多酰胺粉末,其熔化范围为110~115℃,颗粒度为0~160μ,可以作为熔粘体使用。加热滚4和8的表面被加热到150℃,雕刻滚筒通过水冷控制温度,使其在加料漏斗处的表面温度保持在50℃。一种含聚酯和多孔羊毛织物由偶联剂增强的无纺毛呢,其初始重量为30g/m2,被用作进行涂印的织物。涂在这种织物上的塑料组合物的量为12g/m2,涂印速度为18m/min。辐射加热器18与雕刻滚筒表面之间的间隙为2cm左右。在用塑料斑点22涂印过的毛呢离开之后,用下方的红外线加热器对之进行再烧结,直至各个塑料斑点熔结成小珠。因而获得了一种珠状的形式固定的无纺毛呢,它可以熨烫,有很大的粘合力。在手感方面,它与糊状网板涂印工艺制得的传统无纺织物一样柔软。由加热引起的无纺织物质量的波动将不复存在。当毛呢从雕刻滚筒上离开以后,凹槽可排空,不存在任何麻烦。
如果想要取消发明中雕刻滚筒局部表面的予热,而漏斗处的表面温度仍然是50℃,则塑料粉末将不能转移,因为粉末颗粒从凹槽3中除去将很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加热滚筒的温度升高到220°以上,为了进行涂印,则无纺织物将变得失去光泽,像纸一样而且发硬,失去了纺织品的特性,强度也下降了。
实例2
在如同例1的条件下,片状的编织针织织物进行涂印,织物中含有33dtex/15f的针织聚酯经纱,经过三次直线缝纫以后,经纱发生横向偏移,进行另一行针迹,经纱密度是26根,在每行针迹中,用直的膨松丙烯酰纱线Nm28作纬纱,纬纱密度是13根/cm。
未经涂印的织物,予热至160℃,其重量为65g/m2,再涂印12g/m2的共聚多酰胺,可得到一种柔软、结实可通过熨烫固定的内衬,其粘接性极好,内衬有圆珠形状的点状涂层。并没因为涂印条件的影响而使织物受到热的破坏,在涂印过程中凹槽的排空也不费事。可以进行一个试验,涂制过程取消本发明中对雕刻滚筒2进行一定弧度范围的予热,其他条件相同,则雕刻槽3将不排放物料。用一种塑料组成物涂印到织物上,热滚的温度需要增至220℃,从而引起织物失去光泽并且手感变硬。
实例3
相对于例1和例2,下述涂印条件发生变化:
通过冲击波辐射进行局部表面加热:〈&&〉
载体层涂印前的冷却范围 〈&&〉
凹槽深度 〈&&〉
凹槽直径 〈&&〉
热熔粘结体初期组份
48PPW Vestol 〈&&〉
52PPW苄基丁基邻苯二甲酸酯
0.5PPW山嵛酸分散很细
雕刻滚筒温度 〈&&〉
加热滚筒温度 240℃
载体层 棉/粘胶短纤维的斜纹织物,经起毛、退浆、低收缩处理
经纱 〈&&〉
经密 〈&&〉
纬纱 粘胶短纤维Nm20
纬密 〈&&〉
织物原始重量 〈&&〉
涂印量 50g/m2
涂印速度 12m/min
在这个例子中,采用塑料溶胶糊涂印,使用上述糊状料用的刮刀。刮刀供料量,刚好满足消耗量。糊进入刮刀的时间要比其凝胶时间短,另外,吹入冷空气使糊冷却,涂印中未发生故障,可以按照塑料溶胶组成物的外形准确进行转移。在实验中,没有按本发明对雕刻滚筒的局部面积进行辐射加热时,起初凹槽12仅有部分物料放出,继之凹槽被完全阻塞。不能让雕刻滚筒的温度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在雕刻滚筒上迅速发生初期凝胶现象。因此提高雕刻滚筒的温度只能给避免过早的初期凝胶带来困难。
实例4
在这个例子中,采用例3中的棉-粘胶织物用共聚多酰胺粉末进行涂印,相对于例1和例2,下列条件被修改:
热滚筒温度 240℃
载体材料 来自于例3
涂印速度 30m/min
这样生产的固定性织物具有很好的圆珠形颗粒构成的图象,凹槽中的填充物在涂印中完全放出。
为了不在雕刻滚筒上进行预热,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同样的织物也可涂印,不得不把速度降低到12m/min以获得近似的涂印效果。
实例5
在本实例中叙述了一种内衣衬里的涂制过程,相对于例1和例2,条件变化如下:
雕刻网格数目 30
凹槽的直径 0.50mm
凹槽的深度 0.20mm
凹槽的间隙 1/30英寸=0.85mm
熔化粘结剂 低压聚乙烯粉末0~180μ
雕刻滚筒温度 70℃
加热滚筒温度 240℃
雕刻滚筒表面被加热的部分 120°
载体层供给前的接续冷却区 130°
载体层 棉织物,经去浆化学漂白,
萤光增白,无收缩处理
经纱 Nm34
经密 20.5cm
纬纱 Nm34
纬密 20.5cm
织物的初期重量 125g/m2
涂印物的重量 22g/m2
涂印速度 30m/min
当涂层在载体织物上涂印并烧结以,涂印物用熨烫装置滚压。在涂印中,凹槽中的填充物完全地、与花型相一致地进行转移。织物在涂印中白度保持不变。
其他条件不变,取消本发明中的对雕刻滚筒的予热,则速度不得不下降至12m/min,以保持近似相同的涂印效果,但是载体材料的白度明显下降,变成黄色。
从实例1和实例2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克服粉末涂印中以前存在的质量缺点。
从实例3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工艺,在避免初期凝胶过早的同时,糊状物液体的保存问题也能够解决。按本发明的工艺,雕刻滚筒的操作温度较低,这时凝胶速度降低。为了提供更经济的涂印品,在填充之前复杂的冷却和混合设备可以省去。
从例4和例5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加工能力明显提高。
本发明还可以完成如同DE-PS 25 36 911所述的工艺,即粉末双点涂印,其中每个涂印点都由两层叠加的塑料层组成。
按本发明的工艺,凹槽中填充物的排放和塑料圆珠的成形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其方法如同DE-PS 25 36 911一样,通过一种沿切线方向使用的刮刀刀刃,它可以相对滚筒切线作小于90°角的调节,从而使粉末密实地而并非松散地刮进凹槽中去并进行压缩。这种压缩作用也可以用于糊状物,采用刮刀这种相同的措施也是很合适的。在离开涂印线以后,糊状物-它与粉末相比几乎不可压缩-被填充至高过雕刻表面,此时的填充表面形成凹形的曲面。像粉末压缩一样,这种刻槽的“过量填充”方式可促进填充物的排放。

Claims (20)

1、一种应用糊状或粉末状塑料物质,例如以热熔粘接剂的形式,利用表面带有凹槽的旋转滚筒,对纺织品或其他柔性织物进行网板涂印的工艺,滚筒表面被加热并将塑料填入上述凹槽中,将要涂制的织物加热后放在雕刻滚筒的表面,然后连同上述凹槽中的塑料离开雕刻滚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凹槽用塑料填充之后,雕刻滚筒的表面在循环运行轨道中,滚筒旋转角度范围为20°~180°时被加热,结果使上述凹槽中塑料的温度提高,滚筒表面在到达要涂制织物安放到滚筒上之前在滚筒旋转角度大于60°范围的循环轨道上要进行冷却。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却是在要涂制的织物安放到滚筒上之前,在雕刻滚筒旋转角度为60°~180°的范围内进行的。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带有凹槽的滚筒表面在其循环轨道上的加热,是在把塑料物质放入凹槽之后不久完成的。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带有凹槽的滚筒表面在其环形路线上的冷却是在加热之后立即进行的。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进行冷却,以便直至要涂制的织物安放到滚筒表面以前,使塑料的温度比其熔融范围约偏低10°~60℃。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织物安放到雕刻滚筒表面上之后继续进行冷却。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织物安放到雕刻滚筒表面后的冷却应使带有凹槽的滚筒表面,在塑料重新填入无料凹槽时获得适宜的温度,以确保所加入的塑料粉末具有可浇注性或所加入的塑料糊状物具有可流动性。
8、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粉末状塑料物质可以采用共聚多酰胺粉末,共聚多酯粉末,聚醋酸乙烯酯系的粉末,低压聚乙烯粉末,乙烯乙酸酯与乙烯共聚物粉末或者聚胺酯粉末。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糊状塑料可采用含有聚氯乙烯粉末和液体柔软剂的塑料溶胶,这是一种可流动的混合物。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8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多酰胺为基的热熔粘结剂粉末时,在塑料加入到滚筒凹槽中之前,雕刻滚筒表面一直进行冷却,使温度为45°~50℃。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8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用熔化范围为130℃左右的低压聚乙烯粉末作为热熔粘结剂粉末时,在塑料加入到滚筒凹槽中之前,雕刻滚筒表面一直进行冷却,使温度为65°~75℃。
12、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取开涂印过的织物以后,带有凹槽的雕刻滚筒表面的冷却是通过向雕刻滚筒表面吹入冷空气而实现的。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使用熔化范围为110℃~115℃的共聚多酰胺粉末作为塑料物质时,压力滚筒的温度被升到140°~200℃。
14、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使用熔化范围为130℃左右的低压聚乙烯粉末作为塑料物质时,压力滚筒的表面被加热到190°~240℃。
15、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雕刻滚筒表面的加热是通过辐射加热和对流加热进行的。
16、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雕刻滚筒表面的冷却是通过滚筒的内冷进行的,例如使冷却水通过雕刻滚筒。
17、实施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何一项要求的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雕刻滚筒的外缘,沿其旋转方向在紧靠塑料物质的注入装置处有一个加热区域,它在滚筒表面上的旋转角度范围为20°~180°。紧靠这个加热区后面是一个冷却区,它一直延伸至雕刻滚筒表面上安放要涂制织物之处,其旋转角度范围大于60°。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区有一个加热装置,它以极小距离面对雕刻滚筒的表面。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加热装置是热辐射器。
20、按照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取出被涂印的织物以后,在冷却区中冷却装置具有一个将冷空气吹到雕刻滚筒表面上的装置,也还可以有一个必要时可吸走冷空气的设备。
CN85101833.5A 1985-04-01 1985-04-01 在织物上涂覆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Expired CN1003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1833.5A CN1003633B (zh) 1985-04-01 1985-04-01 在织物上涂覆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1833.5A CN1003633B (zh) 1985-04-01 1985-04-01 在织物上涂覆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1833A CN85101833A (zh) 1987-01-10
CN1003633B true CN1003633B (zh) 1989-03-22

Family

ID=479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1833.5A Expired CN1003633B (zh) 1985-04-01 1985-04-01 在织物上涂覆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8099A (zh) * 2014-04-10 2014-06-25 长兴县志纬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腰衬生产的粉点涂层生产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4021A (zh) * 2016-08-12 2017-01-04 广州曼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塑胶地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74680B (zh) * 2021-09-29 2023-05-26 吴江市涂泰克纺织后整理有限公司 一种凸感平织面料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8099A (zh) * 2014-04-10 2014-06-25 长兴县志纬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腰衬生产的粉点涂层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1833A (zh) 198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1805887C (ru) Способ растрообразного покрыти полосового гибкого издел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JPS56141877A (en) Production of body planted with implanting short fiber
US3017318A (en)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siliceous compositions
EP0703049A3 (en) Mold for obtaining decorative effects with the formation of irregular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concrete and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is mold
ES2000894A6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un producto textil termoadherente para uso en vestimenta producto textil termoadherente realizado mediante el procedimiento e instalacion para la realizacion del mismo
US4264644A (en) Method for coating textile bases with powdery synthetic material
CN206546080U (zh) 一种烘干效率高且烘干均匀的非织造布烘干装置
CN1003633B (zh) 在织物上涂覆塑料的网板涂印工艺和装置
CN105002634B (zh) 一种加密印花复合布生产工艺
JPH0559340A (ja) 布地特にライニング材料のラスターパターンコーテイング用ホツトメルト接着性物質
DE3069653D1 (en) Filament-like fibres, bundles thereof, textile fabrics made from said bundles,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id fibres, and spinneret and mold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production of said fibres
US420955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material with a fusible backing
NO833548L (no) Fremgangsmaate og anordning for fremstilling av et ikke-vevet stoff
CN209306343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带有烘干功能的面料输送装置
US4068618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material with fusible backing
US3183137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sheet materials
CN102555409A (zh) 水胶胶点转移两用复合机
JPS55154113A (en) Drying and supply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amorphous granular body
CN214018122U (zh) 一种纸尿裤生产用绒浆成型装置
CN209454388U (zh) 一种纺织布料用的印花机
CN105177812B (zh) 一种厚型加密印花衬布生产工艺
CN105369681A (zh) 印刷纸熏香设备
CN209320324U (zh) 粘合衬机
CN211363168U (zh) 一种调节式橡胶输送带成型装置
CN105200609B (zh) 一种中厚型加密印花衬布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