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6751C -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6751C
CN100346751C CNB2004100037854A CN200410003785A CN100346751C CN 100346751 C CN100346751 C CN 100346751C CN B2004100037854 A CNB2004100037854 A CN B2004100037854A CN 200410003785 A CN200410003785 A CN 200410003785A CN 100346751 C CN100346751 C CN 10034675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microscope
lens
arm
microscope
m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37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8962A (zh
Inventor
秋山宏
高木和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c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pc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con Corp filed Critical Topc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18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8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67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67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1Counterbalanced structures, e.g. surgical microsco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3Ophthalmic micr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50Supports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e.g. articulated ar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2Luminous pa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20Surgical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non-opt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十分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手术用显微镜的上下移动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具有:通过粗动用的电动升降装置(第1电动上下微动装置17)支撑在支柱2上的手术用显微镜25、在下方展开的使用位置和在上方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可以移动地支撑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的支撑部侧的透镜支撑臂51、保持在上述透镜支撑臂上的前置透镜74、对上述电机升降装置进行动作控制的控制机构(演算控制回路27)及上下粗动用的开关(30、31或94、95)。手术用显微镜装置设置有检测上述透镜支撑臂51的收纳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机构(微开关91),同时上述控制机构(演算控制回路27)仅在收到上述检测信号时,通过上述开关(30、31或94、95)的操作对上述电动升降装置(第1电动上下微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使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可以上下移动。

Description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用显微镜装置,该手术用显微镜装置设置有前置透镜,该前置透镜可以配置在手术用显微镜的物镜的前面,同时,该手术用显微镜通过电动升降装置可升降驱动地支撑在显微镜支撑部上。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手术用显微镜系统已被公知的是摆动式显微镜,该摆动式显微镜是可水平旋转地将第1臂安装在支柱的上端部,同时在第1臂的自由端部上可水平转动且可上下摆动地安装第2臂(显微镜支撑部)的一端部,在该第2臂的另一端部上通过电动上下微动装置安装手术用显微镜(例如参照特开平6-22980号)。
另外,作为该手术用显微镜已被公知的有,通过在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的前面配设前置透镜,通过观察光学系统和前置透镜观察被检查的眼睛(例如参照特开2002-350735号)。
但是,在上述的手术用显微镜系统中,在不使用手术用显微镜的情况下,要使手术用显微镜从观察部位附近向上方进行很大地退避。在该情况下,若将前置透镜配置在物镜的前侧(下侧),则因为该前置透镜也成为阻碍,所以需要通过保持臂来支撑前置透镜,以便从物镜的前侧(下侧)将其拆下而退避到上方。
在具有这样的前置透镜的手术用显微镜的装置中,在前置透镜处于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在上下大幅粗动操作手术用显微镜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十分地安全。
在此,所谓“粗动”指的是粗略的移动,“微动”是指细微的移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十分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手术用显微镜的上下移动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该目的,权利要求1的发明是一种手术用显微镜装置,具有手术用显微镜、透镜支撑臂、前置透镜、控制机构及上下移动用开关,该手术用显微镜通过电动升降装置支撑在支柱上,该透镜支撑臂支撑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的支撑部侧,在下方展开的使用位置和在上方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可以移动,该前置透镜被保持在上述透镜支撑臂上,该控制机构对上述电机升降装置进行动作控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检测上述透镜支撑臂的收纳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同时上述控制机构仅在接收到上述显示收纳状态的检测信号时,通过操作上述开关对上述电动升降装置进行动作控制,使上述手术用显微镜可以上下移动。
另外,权利要求2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支撑臂在规定范围内可以升降地被保持在上述支撑部。另外,权利要求3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卡合机构,该卡合机构使上述透镜支撑臂在收纳位置卡合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的透镜支撑臂的放大立体图。
图2(B)是沿图2(A)的A1-A1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图2A的折叠透镜支撑臂状态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4是使图3的透镜支撑臂卡合在手术用显微镜的状态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5是通过第2微动装置使图4的手术用显微镜最大限度上升时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6是沿图4的A2-A2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控制回路图。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正视图。
图10是图9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11A是图8所示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折叠透镜支撑臂状态的侧视图。
图11B是沿图11A的A3-A3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A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13是沿图12的A4-A4线的剖视图。
图14A是附图标记85的主要部位的放大说明图。
图14B是图14A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所示的脚踏操作装置的其他例的放大立体图。
图16是图8所示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控制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构成]
在图1中,1是手术用显微镜装置,2是手术用显微镜装置1的支撑基座,3是朝向上下方向的与支撑基座2一体设置的支柱,4是安装在支柱3的上端部的第1臂。
该第1臂4是由在垂直的旋转轴线(垂直轴)的周围可以旋转地安装在支柱3的上端部的支撑部4a、和水平地与支撑部4a连续设置的臂部4b形成为略L字状。5是将支撑部4a固定在支柱3的上端部的固定螺丝。
另外,6是平行连杆式的第2臂(摆臂)。该第2臂6具有第1支撑部件7、第2支撑部件8和一对连杆9、10,该第1支撑部件7通过上下延伸的旋转轴(无图示)可以水平旋转地安装在第1臂4的臂部4b的自由端部(前端部)上,该第2支撑部件8与该第1支撑部件7隔开间隔配设,该一对连杆9、10平行配设在第1、第2支撑部件7、8之间。7a是固定第1支撑部件7的旋转轴(无图示)的固定螺丝。
另外,第2臂6具有支撑轴(横轴)11、12和支撑轴(横轴)13、14,该支撑轴11、12将连杆9的两端部可以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第1、第2支撑部件7、8上,该支撑轴13、14将连杆10的两端部可以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第1、第2支撑部件7、8上。根据该构成,连杆9、10能够以支撑轴11、12为中心上下摆动(摇动)。
而且,在连杆9、10之间,夹装有使连杆9、10向上方转动弹压的转动弹压机构(无图示)。15是将向连杆9、10的上下方向的转动固定在任意位置的固定螺丝。由于在这些构成中,可以采用已被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第2支撑部件8上,固定有朝上下(垂直)延伸的支撑板(导板)16,在支撑板16上,可以自由上下移动地保持有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电动升降装置)17的装置主体17a,该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也兼作粗动装置以及微动装置。
在该装置主体17a内,内置有图16的第1驱动马达18以及进给机构,或是第1驱动马达18以及移动机构等的已被周知的微动机构,该进给机构利用了通过该第1驱动马达18旋转驱动的进给螺丝(无图示),该移动机构使用了通过该第1驱动马达18旋转驱动的齿轮和齿条。
支撑部件19安装在该装置主体17a上,在支撑部件19的下方,配设有X-Y微动装置(水平驱动机构)20。该X-Y微动装置(水平驱动机构)20具有壳体20a以及与壳体20a一体的支撑轴20b。于是,壳体20a通过支撑轴20b,可以水平转动调整地安装在支撑部件19上。21是将支撑轴20b固定在支撑部件19上的固定螺丝。
该X-Y微动装置20可以使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轴22在水平方向(X-Y方向)微动。在该支撑轴22的下端部,安装有L字状的支撑支架23,在该支撑支架(显微镜支撑部)23的下端部,安装有微动用的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电动升降装置)24的壳主体24a(参照图1、图2)。
在该壳主体24a内,内置有图16所示的第2驱动马达26以及进给机构,或是第2驱动马达26以及移动机构等的已被周知的微动机构,该进给机构利用了通过该第2驱动马达26旋转驱动的进给螺丝(无图示¨该移动机构使用了通过该第2驱动马达26旋转驱动的齿轮和齿条。
在该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电动上下微动装置)24的下方,配设有手术用显微镜25。该手术用显微镜25具有显微镜主体40。该显微镜主体40具有一端侧的透镜镜筒41,和与透镜镜筒41连续设置的内置有照明装置的箱体部42(参照图2A)。这样,在透镜镜筒41的上端部,设置有手术者用的接目镜43、43。
在从该透镜镜筒41到接目镜43、43的部分,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观察光学系统。还有,在透镜镜筒41的下端部内,配设有无图示的物镜。
另外,在图1中,在显微镜主体40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助手用的透镜镜筒44以及接目镜45、45。而且,如图2所示,在显微镜主体40的透镜镜筒41和箱体部42的排列方向的中央上端部,一体设置有支撑板46,该支撑板46可上下移动地被保持在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上。
<透镜支撑臂>
另外,在显微镜主体40的另一侧面上,通过没有图示的固定机构,固定有在上下延伸的轴引导部件50。在该轴引导部件50上,如图2(b)所示,形成上下贯通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轴导孔50a、50b。透镜支撑臂51保持在该轴引导部件50上。
该透镜支撑臂51如图1-图5所示,具有向上下延伸的上臂部52,和一端部保持在上臂部52的下端部,可以在沿该上臂部52的方向折叠的下臂部53。
(上臂部52)
上臂部52如图2(a)所示,具有一对支撑轴54、54和连结固定部件55及倒U字状的连结固定部件56,该一对支撑轴54、54可上下自由移动且无间隙地与轴引导部件50的一对轴导孔50a、50b嵌合,该连结固定部件55一体固定该支撑轴54、54的上端部,该倒U字状的连结固定部件56一体固定支撑轴54、54的下端部。
该连结固定部件56是由一体固定支撑轴54、54的下端部的连结部56a,和向下方突出设置在连结部56a上的一对对向支撑片56b、56b形成为倒U字状。而且,若将透镜镜筒41侧作为近前侧,将箱体部42侧作为后侧,则在连结部56a上,一体设置有沿箱体部42的侧面,向后方延伸的安装片56c。另外,支撑片56b、56b隔开间隔,设置在侧方。还有,连结部56a的一部分为了使下臂部53接近显微镜主体40的下方空间,而位于箱体部42的下方。
另外,在安装片56c上,如图6所示,相对于箱体部42的侧面,形成在直行方向延伸的轴插通孔57,在轴插通孔57上,插通作为被卡合机构的卡合销58。在该卡合销58的一端部上,位于箱体部42的反向侧的操作轴59作为操作旋钮(操作部)被螺合固定。
另外,在卡合销58的中间部形成法兰58a,螺旋弹簧60作为弹压机构,夹装于法兰58a和安装片56c之间。该螺旋弹簧60对卡合销58向箱体部42侧弹压。据此,卡合销58的前端部向箱体部42的下方突出。
再有,在该箱体部42上,使卡合板61位于上臂部52侧的侧面的下端部,作为卡合部件而安装。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孔61a形成在该卡合板61上。而且,通过拉操作轴59,平衡螺旋弹簧60的弹力,使与操作轴59一体的卡合销58从箱体部42的下方以及卡合板61的下方,脱离到侧方。
在此基础上,通过拉操作轴59,平衡螺旋弹簧60的弹力,使卡合销58从卡合板61的下方脱离到侧方,同时在该状态下,使操作轴59上升,可以使上臂部52全体上升到卡合板61的侧方。而且,通过该上升操作,可以使卡合销58的前端与卡合孔61a对向。在该对向位置,可以将上述的卡合销58的前端部嵌合到卡合孔61a上。
(下臂部53)
该下臂部53具有两端部可旋转地保持在连结固定部件56的支撑片56b、56b上的旋转轴62,和一端部一体设置在旋转轴62上的连结轴63,以及与连结轴63呈直角(垂直)设置,且可在该轴线周围转动地安装在连结轴63上的引导轴64,及嵌合在连结轴63的外周,且夹装在引导轴64和支撑片56b、56b之间的螺旋弹簧(弹压机构)65。而且,旋转轴62相对于显微镜主体40的侧面,向正交的方向(横方向)延伸。
另外,螺旋弹簧65在连结轴63相对于支撑片56b、56b的前面或者后面呈直角(垂直)时,具有保持使连结轴63相对于支撑片56b、56b的前面或者后面呈直角(垂直)的功能,同时,具有将引导轴64摩擦固定在连结轴63上的功能。
而且,手动的粗动调整机构66安装在引导轴64上。该粗动调整机构66具有在长度方向(滑动方向)隔开间隔,设置在引导轴64上的多个卡合孔67,和可在轴线方向移动调整地嵌合在引导轴64上的筒状的滑动部件68,及保持在滑动部件68上,且与多个卡合孔67中的任意一个可以插拔地设置的卡合轴69。
另外,手动的微动机构(微调整机构)70安装在滑动部件68上。该微动机构70通过旋转操作操作轴71,具有在滑动部件68的移动方向微动的滑动部件72。
这样,被弯曲为曲柄状的支撑臂(弯曲臂部)73设置在该滑动部件72上。前置透镜74安装在该支撑臂73的前端部。该支撑臂73如图1、图2(a)所示,在下臂部53在下方展开时,位于箱体部42的下方,同时,前置透镜74配置在物镜的下方。
另外,第1、第2驱动马达18、26通过来自演算控制回路(控制机构)27的驱动脉冲信号进行动作控制。另外,通过脚踏操作装置28,可以操作X-Y微动装置20或第1、第2驱动马达18、26。
该脚踏操作装置28具有操纵杆装置29,该操纵杆装置29具有可以向任意方向倾斜操作的操纵杆29a。这样,操纵杆29a的倾斜操作信号从操纵杆装置29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演算控制回路27根据操纵杆装置29的倾斜操作信号,使支撑轴22在X-Y方向微动。
另外,脚踏操作装置28具有上升粗动开关30、下降粗动开关31、上升微动开关32、下降微动开关33。而且,在显微镜主体40的侧部,在操作上升微动开关32、下降微动开关33时,设置有用于使第1、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24的一方有选择地动作的微动转换开关34。来自该各个开关30-34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
该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时,若来自上升微动开关32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升微动。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时,若来自下降微动开关33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下降微动。
该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时,若来自上升微动开关32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升微动。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时,若来自下降微动开关33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下降微动。
再有,若来自上升粗动开关30的操作信号被输入演算控制回路27,则由于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部19相对于第2臂6上升微动,同时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支撑支架23上升微动,所以作为结果,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第2臂6上升粗动。
另外,若来自下降粗动开关31的操作信号被输入演算控制回路27,则由于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部19相对于第2臂6下降微动,同时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支撑支架23下降微动,所以作为结果,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第2臂6下降粗动。
[作用]
接着,说明这样的构成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作用。
<粗略的位置对合>
在这样的构成中,透镜支撑臂51的下臂部53在下方展开,前置透镜74配设在显微镜主体40的无图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的下方。
一方面,拧松固定螺丝5,通过水平旋转操作第1臂4的臂部4b,可以将第2臂6较大地朝向目的方向。这样一来,在使第2臂6大致朝向目的方向后,拧紧固定螺丝5,使第1臂4不会水平转动地被固定(锁止)。
在该状态下,若拧松固定螺丝7a、15,握住手术用显微镜25,在左右上下移动操作,则第2臂6以第1支撑部件7的无图示的旋转轴为中心水平转动,同时使第2臂6上下摇摆,可以将手术用显微镜25移动到目标位置。另外,通过拧松固定螺丝21,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与支撑轴20b一体在其轴线周围进行转动操作,通过该转动操作,可以改变手术用显微镜25的水平方向的朝向。
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移动到可以大致观察手术部位的位置,通过拧紧固定螺丝7a、15、21,来完成手术用显微镜25的粗略位置设定。
在该状态下,手术者通过倾斜操作脚踏操作装置28的操纵杆29a,将该操纵杆29a的倾斜操作信号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然后,演算控制回路27对X-Y微动装置20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轴22向与操纵杆29a的倾斜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微动。因此,手术者通过倾斜操作该操纵杆29a,在水平方向驱动操作支撑轴22,使支撑在该支撑轴22上的手术用显微镜25在水平方向微动,可以将目标手术部位全体(例如被检查眼的前眼部)调整到进入手术用显微镜25的视野内。
<对焦操作>
即使是上述的调整,在上下方向的粗略对合位置仍不充分的情况下,手术者交互操作上升粗动开关30或下降粗动开关31,将来自上升粗动开关30或下降粗动开关31的操作信号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
此时,若来自上升粗动开关30或下降粗动开关31的操作信号被输入演算控制回路27,则通过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部19相对于第2臂6,以速度v1进行上升微动或下降微动,同时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支撑支架23,以速度v2进行上升微动或下降微动,作为其结果是,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第2臂6以速度(v1+v2)进行上升粗动或下降粗动。此时,若速度v1=v2,则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2v1的速度进行上升粗动或下降粗动。
这样,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相对于被检查者的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进行上下粗动操作,可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相对于观察部位,在上下方向粗略对合。
此后,手术者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或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交互操作上升微动开关32和下降微动开关33。
此时,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时,若来自上升微动开关32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一体进行上升微动。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时,若来自下降微动开关33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一体进行下降微动。
另一方面,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时,若来自上升微动开关32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前置透镜74进行上升微动。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在通过微动转换开关34选择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时,若来自下降微动开关33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则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前置透镜74进行下降微动。
因此,手术者交互操作上升微动开关32和下降微动开关33,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一体微动,或是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前置透镜74相对上下微动,进行相对于手术用显微镜25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的对焦操作。于是,手术者在进行该对焦的状态下,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一边观察手术部位,一边进行手术。
<透镜支撑臂51的折叠>
另外,在手术时,在不需要前置透镜74的情况下,使透镜支撑臂51的下臂部53以旋转轴62为中心向后方转动,使连结轴3朝向连结固定部件56的支撑片56b、56b的后方侧。
这样,通过使引导轴64以连结轴63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可以使下臂部53如图3所示,沿上臂部52向上方折叠。
在该状态下,抵抗螺旋弹簧60的弹力拉起操作轴59,使卡合销58从卡合板61的下方向侧方脱离,同时在该状态下,使操作轴59上升。此时,上臂部52的支撑轴54、54被引导至引导部件50,相对于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相对地上升。这样一来,可使上臂部52的全体上升到卡合板61的侧方。于是,通过该上升操作,使卡合销58的前端与卡合孔61a对向,使卡合销58的前端嵌合到卡合孔61a上。
据此,连结固定部件56的一侧部在最接近箱体部42下端的状态下,由于将透镜支撑臂51如图4所示,卡合在手术用显微镜25上,所以连结固定部件56不会从手术用显微镜25向下方较大地突出。因此,在不使用前置透镜74时,可以防止透镜支撑臂51对手术等造成妨碍。
<退避粗动操作>
另一方面,在进行这样的手术时,在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从手术部位的附近向上方进行某种程度的较大移动,从而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从手术部位的附近向上方进行较大退避的情况下,手术者操作上升粗动开关30,将来自上升粗动开关30的操作信号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
于是,若来自上升粗动开关30的操作信号被输入该演算控制回路27,则通过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部19相对于第2臂6,以速度v1进行上升微动,同时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支撑支架23,以速度v2进行上升微动,作为结果是,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第2臂6,以速度(v1+v2)进行上升粗动。此时,若速度v1=v2,则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2v1的速度进行上升粗动。
另外,通过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支撑支架23,以速度v2进行上升微动,从而可以使透镜支撑臂51也与手术用显微镜25一体上升。因此,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以及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使手术用显微镜25最大地上升,从而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透镜支撑臂51退避到上方的退避位置(参照图5)。
这样的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升粗动控制也可以只在上升粗动开关30被按压的瞬间,通过演算控制回路27实行。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升粗动开关30被按压一次后,即使不继续按压上升粗动开关30,演算控制回路27也对第1、第2驱动马达18、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达到最大限度的上升位置,从而使手术用显微镜25最大限度地上升。
<下降粗动操作>
另外,象这样从手术用显微镜25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使手术用显微镜25返回到手术部位的附近的观察位置时,手术者操作下降粗动开关31,将来自下降粗动开关31的操作信号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
这样,若来自下降粗动开关31的操作信号被输入演算控制回路27,则通过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部19相对于第2臂6进行下降微动,同时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支撑支架23进行下降微动,作为结果是,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第2臂6进行下降粗动。
此时,演算控制回路27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仅以上升粗动的量,反向进行下降粗动,从而使手术用显微镜25返回到可以观察手术部位的位置。
即,在为了使手术用显微镜25退避而进行上升粗动时,驱动脉冲数通过演算控制回路27被记忆在无图示的内存中,该驱动脉冲数驱动用于该粗动的第1、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24的第1、第2驱动马达18、26。该记忆操作可以通过设置记忆开关等进行记忆。这样,若来自下降粗动开关31的操作信号被输入演算控制回路27,则从内存(无图示)中读取用于为了上升粗动的第1、第2驱动马达18、26的驱动脉冲数,通过使第1、第2驱动马达18、26,在上升粗动时,仅以该读取的驱动脉冲数进行反向旋转,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仅以上升粗动的量反向进行降下粗动,从而使手术用显微镜25返回到可以观察手术部位的位置。
然后,通过拉操作轴59,平衡螺旋弹簧60的弹力,将卡合销58的前端从卡合孔61a中拔出,使透镜支撑臂51相对于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地向下方降下。此时,因为支撑轴54、54被引导部件50引导,向下方降下,所以使连结固定部件5降下,直至与引导部件50的上端接触。
接着,通过使引导轴64以连结轴63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同时使下臂部53以旋转轴63为中心,向前侧转动,将下臂部53在下方展开,从而使前置透镜74配置在手术用显微镜25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的下方。
如上所述,手术用显微镜25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在同一轴线上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也可以是如下的构成,在上述的透镜支撑臂51的折叠状态,和连结固定部件56的一侧部最接近箱体部42下端的状态下,设置开关或传感器等的检测机构(收纳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检测如图4所示,由透镜支撑臂51卡合在手术用显微镜25上的状态构成的收纳状态,仅在来自该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演算控制回路27时,才可以通过第1、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24进行上述的粗动操作。还有,粗动操作也可以是仅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
<设定用于向前置透镜使用位置的上升粗动等>
另外,通过折叠透镜支撑臂51,同时使卡合销58的前端与卡合孔61a嵌合,使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为收纳状态,使前置透镜74为不使用状态,在该状态下,也有进行被检查眼等的手术的情况。在该状态下,手术用显微镜25与使用前置透镜74的情况相比,为更接近被检查眼的位置。
因此,从该状态转换为使用前置透镜74的手术,作为用于所使用情况的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控制的设定,也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
即,将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设定为可以作为粗动装置使用。另外,在按压上升粗动开关30时,为使前置透镜74可以仅以规定的量上升粗动,达到可以使用的位置,而通过演算控制回路27,对第1电动上下微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
根据该构成,在不使用前置透镜74,仅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一边观察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一边进行的手术中,在想转换到使用前置透镜74的手术的情况下,只要按压上升粗动开关30即可。据此,演算控制回路27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使X-Y微动装置20、支撑轴22、支撑支架23、第2电动上下微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以规定的量一体上升粗动,即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升到可以在下方展开透镜支撑臂51的位置。这样,通过该展开,使前置透镜74配置在手术用显微镜25的物镜(无图示)的下方,就可以使用手术用显微镜25和前置透镜74,一边观察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一边进行手术。
另外,在使用前置透镜74时,在想转换到不使用前置透镜74,仅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进行观察的情况下,通过折叠透镜支撑臂51,同时使卡合销58的前端与卡合孔61a嵌合,使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为收纳状态,使前置透镜74为不使用状态,只要按压下降粗动开关31即可。据此,演算控制回路27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使X-Y微动装置20、支撑轴22、支撑支架23、第2电动上下微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以规定的量一体下降粗动,即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下降到可以仅使用手术用显微镜25,一边观察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一边进行手术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与X-Y微动装置20、支撑轴22、支撑支架23、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等的上升粗动操作或下降粗动操作相伴随的行程,与使这些更大地或是退避或是回复的行程相比要小即可。其结果是,因为在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上可以使用小型的装置,所以通过紧凑的构成,即可以进行用于前置透镜74的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升粗动操作,以及用于仅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进行观察的下降粗动操作。
象这样,因为可以用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从平行连杆式支撑臂(第2臂6)开始,上下粗动操作刚才的手术用显微镜25,所以不需很大的驱动能,即可将手术用显微镜25迅速且正确地粗动到前置透镜74的使用位置。
另外,因为在利用这样的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来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升时,手术用显微镜25在接近观察光轴的位置,可以使同一轴线在垂直方向直线移动,所以可以正确且迅速地将手术用显微镜25移动操作到前置透镜74的使用位置。
再有,因为重量大,长度长的平行连杆式支撑臂(第2臂6)没有上下粗动,所以也不会产生伴随着在手术中的上升粗动或者下降粗动的平行连杆式支撑臂(第2臂6)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振动等,从而可以稳定手术用显微镜25,使其上升粗动或者下降粗动。其结果为,由于对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下粗动之后的手术部位等的观察也不会产生振动,可以稳定地观察,所以在对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下粗动之后,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手术等。
<其他>
另外,通过设置使第1、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24相互反向以不同的速度动作的模式,可以对手术用显微镜25进行上下的超微动操作。在该情况下,通过预先可以调整使第1、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24动作的速度,从而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的速度,可以对手术用显微镜25进行微动操作。
(变形例1)
在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中,若来自上升粗动开关30的操作信号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则通过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第1驱动马达18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部19相对于第2臂6,以速度v1进行上升微动,同时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支撑支架23,以速度v2进行上升微动,作为结果是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第2臂6,以速度(v1+v2)进行上升粗动。但是,并非仅限于该构成。
即,在输入来自上升粗动开关30的操作信号时,由于演算控制回路27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使支撑部19相对于第2臂6,以速度V(V>>v1)进行上升粗动,从而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在一个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上进行上升粗动。另外,在该情况下,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没有必要具有作为微动装置的功能。
据此,因为重量大,长度长的平行连杆式支撑臂(第2臂6)没有上下粗动,所以也不会产生伴随着上升粗动的平行连杆式支撑臂(第2臂6)向上下方向的振动等,从而可以稳定地使手术用显微镜25进行上升粗动。这一点与控制下降粗动的情况也相同。
在该情况下,因为没有使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动作,所以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可以处在保持只剩下朝向用于上下微动操作的上下方向的行程的状态,从而在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的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下粗动操作后,通过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进行上下微动操作。
[发明的实施方式2]
[构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省略了在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粗动调整机构66以及微动机构70。还有,对于与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或类似的部分,赋予与在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还有,在说明作用等时,使用在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所用的部件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代替在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连结固定部件56,如图8-图11(a)、图12所示,用连结固定部件56’连结固定支撑臂部52的支撑轴54、54的下端部。该连结固定部件56’具有在箱体部42的下方水平突出的支撑板部(支撑部)80,在该支撑板部80的前端部,如图13所示,一体形成朝向后方以及下方开放的コ字状的安装部81。
该コ字状的安装部81具有前壁81a以及左右的侧壁81b、81b。于是,在该侧壁81b、81b上,与连结轴63一体的旋转轴62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据此,连结轴63在向下方的位置和后上方转动,可以在沿箱体部42的下面的位置的2个位置上转动。
而且,如图13所示,下臂部53的垫圈63a以及螺旋弹簧65按该顺序嵌合在连结轴63上,螺母部件82螺合在前端部。据此,螺旋弹簧65受到压缩,垫圈63a呈与侧壁81b、81b的下面或后面弹性接触的状态。
另外,与连结轴63的轴线一致的下臂部53的支撑臂83一体设置在螺母部件82上,同时作为操作部件的操作杆84一体设置在螺母部件82上。还有,螺母部件82最终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与连结轴63一体设置。
这样,该支撑臂83的前端部配设在透镜保持部件85的一端的槽85a上,在该支撑臂83的前端部上,如图14所示,透镜保持部件85以支撑轴86为中心可前后转动地被保持。即,在支撑臂83朝向下方的状态下,使透镜保持部件85相对于支撑臂83,以向直角(垂直)的状态,可以保持在支撑臂83上,且在支撑臂83沿箱体部42的下面的状态下,可以将透镜保持部件85沿支撑臂83的方向折叠。在该透镜保持部件85上,保持有前置透镜74。
另外,在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轴引导部件50固定在第2电动上下微动装置24的壳主体24a上,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没有象发明的实施方式1那样,将轴引导部件50固定在壳主体24a上。即,在该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在壳主体24a上,安装第3电动上下微动装置(电动上下微动装置)90,同时通过该第3电动上下微动装置90,可以使引导部件50在规定范围内上下微动。
再有,在连结固定部件56的支撑板部80上,如图12所示,在折叠支撑臂83,使其沿箱体部42的下面时,检测支撑臂83的折叠的微型开关91作为折叠检测机构(收纳检测机构)而设置。
另外,如作为其它的实施例所表示的图15所示,上升粗动开关92、下降粗动开关93设置在脚踏操作装置28的左右端部。在该开关92、93中使用叉簧开关,保持开关92、93常时为非倾斜状态。这样,开关92、93通过左右倾倒,使其各自的触点(无图示)为开。
另外,在手术用显微镜25上,如图9所示,设置有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升粗动的上升粗动开关94,和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下降粗动的下降粗动开关95。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作为电动粗动装置而使用。
再有,演算控制回路27如图16所示,对第3电动上下微动装置90进行动作控制。另外,由微型开关91、开关92,93、上升粗动开关94、下降粗动开关95等构成的开·关信号可以输入到该演算控制回路27。
于是,演算控制回路27在微型开关91处于ON状态时,若按压上升粗动开关94,则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仅上升粗动规定的量(例如57mm),若按压下降粗动开关95,则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仅下降粗动规定的量(例如57mm)。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在微型开关91处于OFF状态时,不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
[作用]
接着,对通过这样构成的演算控制回路27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的控制作用进行说明。
<通过透镜支撑臂51的展开而使用前置透镜时>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使用前置透镜74时,透镜支撑臂51的下臂部53在下方展开,将前置透镜74配设在显微镜主体40的无图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的下方。
即,手术者操作操作杆84,使支撑臂83以旋转轴62为中心向下方转动,通过依靠螺旋弹簧65的弹力(弹性力),使垫圈63a与侧壁81b、81b的下面弹性接触,使支撑臂83朝向上下。另外,手术者在支撑臂83朝向上下的状态下,通过使支撑臂83的前端的透镜保持部件85相对于支撑臂83垂直展开,从而使透镜保持部件85的前置透镜74配置在手术用显微镜25的无图示的物镜的下方,使前置透镜74的光轴与物镜(无图示)的光轴一致。
在该状态下,关闭微型开关91。
<由于前置透镜51的折叠,而不使用前置透镜时>
另外,在这样的构成中,在不使用前置透镜74时,向上方转动操作透镜支撑臂51的下臂部53,使前置透镜74从显微镜主体40的无图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的下方向上方退避。
即,手术者操作操作杆84,使支撑臂83以旋转轴62为中心在上方转动,通过依靠螺旋弹簧65的弹力(弹性力),使垫圈63a与侧壁81b、81b的后面弹性接触,沿箱体部42,配设支撑臂83。另外,手术者通过沿支撑臂83折叠支撑臂83的前端的透镜保持部件85,而使透镜保持部件85沿着箱体部42。
在该状态下,微型开关91通过与支撑臂83一体的螺母部件42开启,该开启信号被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演算控制回路27检测出透镜支撑臂51被折叠。
<手术用显微镜的粗略位置对合>
另一方面,通过拧松固定螺丝5,水平旋转操作第1臂4的臂部4b,可以使第2臂6较大地朝向目的方向。这样一来,在第2臂6大致朝向目的方向后,拧紧固定螺丝5,使第1臂4不会水平转动地被固定(锁止)。
若在该状态下,拧松固定螺丝7a、15,握住手术用显微镜25,在左右上下移动操作,则第2臂6以第1支撑部件7的无图示的旋转轴为中心水平转动,同时第2臂6上下摆动,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移动到目的位置。另外,通过逐渐拧松固定螺丝21,可以操作手术用显微镜25使其与支撑轴20b一体在其轴线周围转动,通过该转动操作,可以改变手术用显微镜25在水平方向的朝向。
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移动到大致可以观察手术部位的位置,通过拧紧固定螺丝7a、15、21,完成手术用显微镜25的粗略位置设定。
在该状态下,手术者通过倾斜操作脚踏操作装置28的操纵杆29a,将该操纵杆29a的倾斜操作信号输入到演算控制回路27。这样,演算控制回路27对X-Y微动装置20进行动作控制,使支撑轴22向与操纵杆29a的倾斜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微动。因此,手术者通过对该操纵杆29a进行倾斜操作,在水平方向驱动操作支撑轴22,可以使支撑在该支撑轴22上的手术用显微镜25在水平方向微动,将目的手术部位全体(例如被检查眼的前眼部)调整到进入手术用显微镜25的视野内。据此,进行水平方向(X-Y方向)的粗略位置对合。
这样进行粗略位置对合,不论在使用前置透镜74时,还是不使用时,均可进行。
<使用前置透镜时>
但是,在使用前置透镜74时,透镜支撑臂51的支撑臂83从折叠状态展开,朝向下方,微型开关91为关。因此,在使用前置透镜74时,演算控制回路27其微型开关91没有检测出支撑臂83的折叠状态。
在该状态下,即使演算控制回路27操作上升粗动开关94以及下降粗动开关95,也无法对第1电动上下微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
另外,在该状态下,演算控制回路27若其微型开关91为关状态,则在操作脚踏操作装置28的开关92时,即在使开关92向左或右倾倒时,可以调整从手术用显微镜25投影到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的狭缝照明光束的狭缝光圈的宽度,使其增大或减小。
另一方面,在使用该前置透镜74时,将卡合销58从卡合板61的卡合孔61a上拔出,利用自重,使透镜支撑臂51的连结固定部件55与引导部件50的上端接触。因此,透镜支撑臂51可以追从引导部件50的上下移动。
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在其微型开关91为关状态,在操作脚踏操作装置28的开关93时,对第3电动上下微动装置91进行动作控制,对引导部件50进行上下微动操作,使透镜支撑臂51全体上下微动,可以使前置透镜74相对于手术用显微镜25的无图示的物镜在上下进行微动。据此,可以调整前置透镜74与物镜的间隔。
另外,若输入来自上升微动开关32的操作信号,则演算控制回路27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前置透镜74进行上升微动。另外,若输入来自下降微动开关33的操作信号到演算控制回路27,则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前置透镜74进行下降微动。
伴随着该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下微动,前置透镜74一边确保与手术用显微镜25的物镜的间隔,一边也与手术用显微镜25一体进行上下微动操作。
因此,手术者交互操作上升微动开关32和下降微动开关33,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一体上下微动,从而可以进行相对于手术用显微镜25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的对焦操作。这样,手术者在进行该对焦后的状态下,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一边观察手术部位,一边进行手术。
<不使用前置透镜时>
在不使用该前置透镜74时,将卡合销58卡合到卡合板61的卡合孔61a。另外,在不使用前置透镜74时,将支撑臂83沿箱体部42的下面,向后方折叠,同时将透镜保持部件85沿支撑臂83以及箱体部42的下面折叠。
这样,演算控制回路27其透镜支撑臂51的支撑臂83向上方折叠,前置透镜74为不使用状态时,微型开关91为开。因此,演算控制回路27其微型开关91检测到支撑臂83的折叠状态。
在该状态下,若演算控制回路27其微型开关91检测到支撑臂83的折叠状态,则在或左或右操作开关92时,增减控制箱体部42内的照明光学系统的光源的光量。
再有,若或左或右操作开关93,则控制箱体部42内的照明光学系统的光源的开·关。
而且,演算控制回路27为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使支撑部件19移动到下端的状态,同时微型开关91在检测到支撑臂83的折叠状态的状态中,若使在手术用显微镜25上设置的上升粗动开关94为开,则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通过多个部件,支撑在支撑部件19上的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上升粗动规定的量。据此,可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位于退避位置。
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为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使支撑部件19移动到上端的状态,同时微型开关91在检测到支撑臂83的折叠状态的状态中,若使在手术用显微镜25上设置的下降粗动开关95为开,则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使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下降粗动规定的量。据此,可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从退避位置返回到使用位置。
在通过这样的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升粗动以及下降粗动时,因为是使手术用显微镜25在同一轴线上沿垂直方向直线移动,所以可以在退避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正确地粗动操作手术用显微镜25。
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其透镜支撑臂51的支撑臂83向上方折叠,同时在使卡合销58卡合在卡合板61的卡合孔61a的状态下,若输入来自上升微动开关32的操作信号,则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与前置透镜74一体上升微动。
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其透镜支撑臂51的支撑臂83向上方折叠,同时在使卡合销58卡合在卡合板61的卡合孔61a的状态下,若输入来自下降微动开关33的操作信号,则对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的第2驱动马达26进行动作控制,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与前置透镜74一体下降微动。
因此,手术者在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从退避位置返回到使用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交互操作上升微动开关32和下降微动开关33,使手术用显微镜25以及前置透镜74一体在上下微动,可以在不使用前置透镜74的状态下,进行相对于手术用显微镜25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的对焦操作。这样,手术者在进行该对焦后的状态下,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一边观察手术部位,一边进行手术。
<用于向前置透镜使用位置的上升粗动的设定等>
另外,通过使透镜支撑臂51的支撑臂83沿箱体部42的下面折叠,同时使卡合销58的前端与卡合孔61a嵌合,可使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呈收纳状态,使前置透镜74为非使用状态,在该状态下,也可以进行被检查眼等的手术。在该状态下,手术用显微镜25与使用前置透镜74的情况相比,位于更接近被检查眼的位置。因此,作为设定也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该设定为在从该状态转换到使用前置透镜74的手术而使用的情况,用于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的控制。
即,演算控制回路27为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使支撑部件19移动到下端的状态,同时微型开关91在检测到支撑臂83的折叠状态的状态中,若使在手术用显微镜25上设置的上升粗动开关94为开,则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通过多个部件,支撑在支撑部件19上的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使前置透镜74上升粗动规定的量。此时的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升粗动量,是可以使透镜支撑臂51的支撑臂83朝向下方、使前置透镜74位于手术用显微镜25的物镜(无图示)的下方的量(行程)。
另外,演算控制回路27为通过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使支撑部件19移动到上端的状态,同时微型开关91在检测到支撑臂83的折叠状态的状态中,若使在手术用显微镜25上设置的下降粗动开关95为开,则使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动作,使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下降粗动规定的量。据此,可使手术用显微镜25回复到不使用前置透镜74,也可以观察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在不使用前置透镜74,仅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一边观察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一边进行的手术中,在想转换到使用前置透镜74的手术的情况下,只要在将支撑臂83沿箱体部42折叠,使微型开关91为开的状态下,按压上升粗动开关94即可。据此,演算控制回路27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使X-Y微动装置20、支撑轴22、支撑支架23、第2电动上下微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一体上升粗动规定的量,就可以使手术用显微镜25可以在下方展开透镜支撑臂51。这样,通过该展开,使前置透镜74配置在手术用显微镜25的物镜(无图示)的下方,可以使用手术用显微镜25和前置透镜74,一边观察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一边进行手术。
另外,在使用前置透镜74时,在不使用该前置透镜74,仅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想观察被检查眼等的情况下,只要使支撑臂83沿箱体部42折叠,在使微型开关91为开的状态下,按压下降粗动开关95即可。据此,演算控制回路27对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使X-Y微动装置20、支撑轴22、支撑支架23、第2电动上下微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仅一体下降粗动规定的量,即可仅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一边观察被检查眼等的观察部位(手术部位),一边进行手术。还有,在该下降粗动操作之前,通过使卡合销58的前端嵌合到卡合孔61a,使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为收纳状态,使前置透镜74为非使用状态。
根据这样的构成,与X-Y微动装置20、支撑轴22、支撑支架23、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等的上升粗动操作或下降粗动操作相伴的行程,与使这些或是更大地退避或是回复的行程相比要小即可完成。其结果为由于在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上,可以使用小型的装置,所以通过紧凑的构成,即可以进行用于前置透镜74的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升粗动操作以及用于仅通过手术用显微镜25进行观察的下降粗动操作。
这样,因为可以用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从平行连杆式的支撑臂(第2臂6)开始,在上下粗动操作刚才的手术用显微镜25,所以不需要很大的驱动能,即可将手术用显微镜25迅速且准确地粗动到前置透镜74的使用位置。
另外,因为在利用这样的第1电动上下移动装置17提升手术用显微镜25时,在接近观察光轴的位置,手术用显微镜25可以在同一轴线上在垂直方向直线移动,所以可以正确且迅速地将手术用显微镜25移动操作到前置透镜74的使用位置。
再有,因为重量大,长度长的平行连杆式支撑臂(第2臂6)没有上下粗动,所以也不会产生伴随着在手术中的上升粗动或者下降粗动的平行连杆式支撑臂(第2臂6)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振动等,从而可以稳定手术用显微镜25,使其上升粗动或者下降粗动。其结果为,由于对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下粗动之后的手术部位等的观察也不会产生振动,可以稳定地观察,所以在对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下粗动之后,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手术等。
如上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具备有:显微镜支撑部(第2臂6侧的支撑支架23)、具有物镜的手术用显微镜25、电动升降装置(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透镜支撑臂51和前置透镜74;该电动升降装置可升降驱动地将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支撑在上述显微镜支撑部(支撑支架23)上;该透镜支撑臂51具有上臂部52以及下臂部53,该上臂部52向上下延伸且支撑在显微镜支撑部(支撑支架23)侧的臂支撑部(壳主体24a)上,该下臂部53沿上述上臂部52的方向可以折叠、一端部被保持在上述上臂部52的下端部;该前置透镜74保持在上述下臂部53的另一端部。另外,上述下臂部52具有弯曲臂部(弯曲臂73),该弯曲臂部在向下方展开时,配设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下方,将上述前置透镜74配置在上述物镜的下方。进而,上述上臂部52在规定的范围内,可升降地保持在上述臂支撑部(壳主体24a)上,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的侧部上,设置有卡合部(卡合孔61a),同时在上述上臂部52上,设置有被卡合机构(卡合销58),该被卡合机构在使上述上臂部52的下端部上升到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下端部附近的位置,卡合在上述卡合部(卡合孔61a)上。
根据该构成,在没有使上臂部52的被卡合机构(卡合销58)卡合在上述卡合部(卡合孔61a)的状态下,透镜支撑臂51的上臂部52为相对于电动升降装置(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以及手术用显微镜25的可以相对上下移动的状态。因此,通过在该状态下,使电动升降装置(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动作,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下移动,手术用显微镜25相对于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可以相对上下移动。据此,通过电动升降装置(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可以进行手术用显微镜25的物镜与前置透镜74的间隔的调整。
另外,通过沿上臂部52的方向向上方折叠透镜支撑臂51的下臂部53,在使上述上臂部52的下端部上升到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下端部附近的位置,使上臂部52的被卡合机构(卡合销58)卡合在上述卡合部(卡合孔61a)上,可以使支撑前置透镜74的透镜支撑臂51退避到最合适的位置。即,可使透镜支撑臂51呈基本不从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下端突出的状态。据此,在不需要前置透镜74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透镜支撑臂51或前置透镜74对手术等的妨碍。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电动升降装置(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动作,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下移动,手术用显微镜25由于与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可以一体上下移动,所以通过利用电动升降装置(第2电动上下移动装置24),使手术用显微镜25上升到最大,可以在折叠状态,使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退避到最适当的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中,具备有:通过粗动用的电动升降装置(第1电动上下微动装置17),支撑在支柱2上的手术用显微镜25;透镜支撑臂51,该透镜支撑臂51支撑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的支撑部侧,在下方展开的使用位置与在上方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可以移动;保持在上述透镜支撑臂上的前置透镜74;对上述电动升降装置进行动作控制的控制机构(演算控制回路27);上下粗动用的开关(30、31或94、95)。另外,手术用显微镜装置设置有检测机构(微型开关91),该检测机构检测上述透镜支撑臂51的收纳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同时上述控制机构(演算控制回路27)仅在收到上述表示收纳状态的检测信号时,通过操作上述开关(30、31或94、95),对上述电动升降装置(第1电动上下微动装置17)进行动作控制,使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可以上下粗动。
根据该构成,在确保十分安全的状态下,可以进行手术用显微镜25的上下粗动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中,上述透镜支撑臂51在规定范围内,可以升降地被保持在上述支撑部(壳主体24a)上,同时,设置有卡合机构(卡合销48),该卡合机构使上述透镜支撑臂51在收纳位置,卡合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25上。
根据该构成,在收纳有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的状态下,可以使透镜支撑臂51以及前置透镜74与手术用显微镜25一体在上下进行移动操作。
因为是以上说明那样的构成,本发明可在确保充分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手术用显微镜的上下移动。

Claims (3)

1.一种手术用显微镜装置,具有手术用显微镜、设置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上的支撑部、透镜支撑臂、前置透镜、控制机构及上下移动用开关,该手术用显微镜通过电动升降装置支撑在支柱上,该透镜支撑臂支撑在上述支撑部上,在下方展开的使用位置和在上方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可以移动,该前置透镜被保持在上述透镜支撑臂上,该控制机构对上述电机升降装置进行动作控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检测上述透镜支撑臂的上述收纳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同时上述控制机构仅在接收到表示上述收纳状态的检测信号时,通过操作上述开关对上述电动升降装置进行动作控制,使上述手术用显微镜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支撑臂可以升降地被保持在上述支撑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用显微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卡合机构,该卡合机构使上述透镜支撑臂在收纳位置卡合在上述手术用显微镜上。
CNB2004100037854A 2003-01-30 2004-01-30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7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22832A JP4224317B2 (ja) 2003-01-30 2003-01-30 手術用顕微鏡支持装置
JP022832/2003 2003-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8962A CN1518962A (zh) 2004-08-11
CN100346751C true CN100346751C (zh) 2007-11-07

Family

ID=3273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78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751C (zh) 2003-01-30 2004-01-30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937390B2 (zh)
EP (1) EP1450193B1 (zh)
JP (1) JP4224317B2 (zh)
KR (1) KR101068762B1 (zh)
CN (1) CN100346751C (zh)
AT (1) ATE361480T1 (zh)
DE (1) DE602004006178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8371B2 (ja) * 2001-06-13 2008-03-2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手術用顕微鏡
JP2006139181A (ja) * 2004-11-15 2006-06-01 Olympus Corp 顕微鏡装置
JP2006296806A (ja) * 2005-04-21 2006-11-02 Topcon Corp 手術用顕微鏡装置
DE102006047459A1 (de) * 2006-10-07 2008-04-10 Carl Zeiss Surgical Gmbh Ophthalmo-Operationsmikroskopsystem
US20080310001A1 (en) * 2007-06-13 2008-12-18 Jonathan Bernstei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uating a moveable miniature platform
DE102008011608A1 (de) * 2008-02-28 2009-09-03 Carl Zeiss Surgical Gmbh Vorsatzeinrichtung für eine optische Beobachtungseinrichtung
DE102008041284B4 (de) * 2008-05-07 2010-05-27 Carl Zeiss Surgical Gmbh Ophthalmo-Operationsmikroskopsystem mit OCT-Messeinrichtung
DE102009018114A1 (de) * 2009-04-20 2011-01-05 Dieter Mann Gmbh Weitwinkelbeobachtung am Operationsmikroskop
DE102009037018B4 (de) * 2009-08-07 2016-04-07 Carl Zeiss Meditec Ag Operationsmikroskop und Verfahren zum gesteuerten Anfahren einer Position oder eines Arbeitsabstandes mit einem Operationsmikroskop
CN102085092B (zh) * 2009-12-03 2012-12-12 温州医学院 一种实现弧面扫描的三维超声生物显微镜
USD650405S1 (en) 2009-12-22 2011-12-13 Carl Zeiss Meditec Ag Microscope assembly
DE102010061170B4 (de) * 2010-12-10 2015-11-12 Leica Microsystems Cms Gmbh Mikroskoptische mit verschwenkbarer Objektivhalterung und Mikroskop mit einem solchen Mikroskoptisch
DE102011002941B8 (de) 2011-01-20 2012-10-18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Positioniereinheit und Beobachtungsvorrichtung
DE102011002940B4 (de) * 2011-01-20 2016-06-23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Positioniereinheit und Beobachtungsvorrichtung
CN102940532B (zh) * 2012-11-26 2015-02-25 深圳市麟静科技有限公司 手术显微镜机架
USD836693S1 (en) * 2014-06-30 2018-12-25 Carl Zeiss Meditec Ag Stand for a surgical microscope
USD836692S1 (en) * 2014-06-30 2018-12-25 Carl Zeiss Meditec Ag Surgical microscope
CN104840258A (zh) * 2015-06-09 2015-08-19 陈伟 一种可调节的显微外科手术放大镜
KR101651995B1 (ko) 2016-01-27 2016-08-30 주식회사 썸텍 안폭 조절이 필요 없는 무안경식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433697B (zh) * 2018-04-26 2024-04-26 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眼科手术术中评估的装置
JP7049919B2 (ja) * 2018-05-29 2022-04-07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固定装置および人工呼吸器
CN110068919A (zh) * 2019-05-29 2019-07-30 苏州四海通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拆式手术显微镜
USD1010315S1 (en) 2019-09-06 2024-01-09 Carl Zeiss Meditec Ag Surgical microscope
USD934937S1 (en) 2020-03-11 2021-11-02 Carl Zeiss Meditec Ag Surgical microscope
USD934327S1 (en) 2020-03-11 2021-10-26 Carl Zeiss Meditec Ag Surgical microscope
USD956699S1 (en) 2020-10-23 2022-07-05 Carl Zeiss Meditec Ag Foot pedal
USD956700S1 (en) 2020-10-23 2022-07-05 Carl Zeiss Meditec Ag Foot pedal
CN115429216B (zh) * 2022-11-08 2023-03-10 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件、折叠机构、眼底镜模块及手术显微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4A (zh) * 1993-06-15 1995-10-25 三鹰光器株式会社 光学设备的支座
EP1199591A1 (de) * 2000-10-18 2002-04-24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Mikroskop zur kontaktfreien Weitwinkel-Beobachtung
EP1227355A2 (de) * 2000-12-23 2002-07-31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Mikroskop zur Weitwinkelbeoba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Augenoperationen
US20020191280A1 (en) * 2001-06-13 2002-12-19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Microscope for op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989A (en) * 1986-01-14 1989-02-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Surgical microscope system
JP3485583B2 (ja) * 1992-07-08 2004-01-13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医用顕微鏡システム
JP3708136B2 (ja) * 1993-01-29 2005-10-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顕微鏡
JPH07184928A (ja) * 1993-12-28 1995-07-25 Topcon Corp 手術用顕微鏡
JP3708147B2 (ja) * 1994-11-07 2005-10-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手術用顕微鏡
US5793524A (en) * 1997-08-04 1998-08-11 Luloh; K. Peter Device for non-contact wide-angle viewing of fundus during vitrectomy
DE10140402B4 (de) * 2000-09-26 2012-08-30 Carl Zeiss Meditec Ag Bildumkehrsystem, Ophthalmoskopie-Vorsatzmodul und Operationsmikroskop
JP2002350735A (ja) 2001-05-29 2002-12-04 Topcon Corp 手術用顕微鏡
DE20215635U1 (de) * 2002-10-11 2002-12-05 Oculus Optikgeraete Gmbh Optische Vorricht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an einem Mikroskop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4A (zh) * 1993-06-15 1995-10-25 三鹰光器株式会社 光学设备的支座
EP1199591A1 (de) * 2000-10-18 2002-04-24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Mikroskop zur kontaktfreien Weitwinkel-Beobachtung
EP1227355A2 (de) * 2000-12-23 2002-07-31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Mikroskop zur Weitwinkelbeoba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Augenoperationen
US20020191280A1 (en) * 2001-06-13 2002-12-19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Microscope for op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50193A3 (en) 2004-09-08
EP1450193B1 (en) 2007-05-02
KR20040070053A (ko) 2004-08-06
CN1518962A (zh) 2004-08-11
ATE361480T1 (de) 2007-05-15
DE602004006178T2 (de) 2007-12-27
JP2004229929A (ja) 2004-08-19
DE602004006178D1 (de) 2007-06-14
EP1450193A2 (en) 2004-08-25
JP4224317B2 (ja) 2009-02-12
US6937390B2 (en) 2005-08-30
KR101068762B1 (ko) 2011-09-28
US20040184142A1 (en) 2004-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6751C (zh)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CN1518961A (zh)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CN1302352C (zh) 电子装置
CN100347583C (zh) 手术用显微镜
CN1659063A (zh) 利用单马达促动的车镜促动器
CN1752837A (zh) 抗抖动装置
CN1721202A (zh) 处理装置
CN1851517A (zh) 光学设备
CN1795424A (zh) 动力辅助控制装置与动力辅助控制方法以及复位装置
CN101046552A (zh) 显微镜
CN1800475A (zh) 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
CN1911162A (zh) 血压计测装置
CN100334986C (zh) 读书机
CN1851515A (zh) 光学设备
CN1203225C (zh) 绣花机
CN1618655A (zh) 可收起的座椅
CN101066591A (zh) 仿真功能机器人
CN1225697A (zh) 绣花用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CN1728936A (zh) 表面安装机
CN1213213C (zh) 车辆用门的锁定装置
CN1863978A (zh) 用于将竖直敞开板活节地连接于家具部件的合页总成
CN1909843A (zh) 外科用处置器械
CN1721725A (zh) 用于衰减振动的减震器及装有该减震器的洗衣机
CN1273675C (zh) 锁眼机
CN1389612A (zh) 缝纫机挂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