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3906C - 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3906C
CN100343906C CNB981188893A CN98118889A CN100343906C CN 100343906 C CN100343906 C CN 100343906C CN B981188893 A CNB981188893 A CN B981188893A CN 98118889 A CN98118889 A CN 98118889A CN 100343906 C CN100343906 C CN 1003439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produces
medium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188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4215A (zh
Inventor
今村纪代美
山川辉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4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39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39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 G06F21/73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by creating or determining hardware identification, e.g. serial numb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 G06F21/8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in storage media based on magnetic or optical technology, e.g. disks with secto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73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 G11B20/0074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specific numb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916Seeking data on the record carrier for preparing an access to a specific add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的存储单元,包括:号数产生部分,用于根据该存储单元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固件先前在该存储单元和其它存储单元中的安装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信息产生部分,用于至少根据表示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的次数的媒体生成连续数和所说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记录部分,用于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

Description

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本发明一般涉及存储单元和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具体来说涉及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的存储单元以及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为了防止软件的非法复制,有这样一种技术,即只允许软件在一特定的计算机上操作。例如,让一个密钥和软件配对,通过在该软件操作期间确认密钥的存在就能防止该软件的非法复制。然而,按照这种技术,对每个软件都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密钥,因此这种技术不适用于使用大量软件的情况。
另一方面,已经提出使用规定每个计算机的信息作为密钥的技术,例如,在安装软件时或在移动软件时,在软件中预先记录一个单元ID信息,这种ID信息对每个计算机均不相同,即使在同种类型计算机间也不相同。按照这一推荐的技术,在软件操作期间要读出该单元ID信息,并且仅在读出的单元ID信息和软件中预先记录的单元ID信息符合时才允许使用该软件,从而可防止软件的非法复制。
然而,如果按照上述推荐的技术在一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软件,则会发生以下的不便之处。换句话说,在具有大容量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软件是非常普通的做法,但在这种情况下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不是非法复制件,因此应该能够在同种类型的任何计算机上操作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的软件。然而,当使用上述的推荐技术时,该便携式记录媒体将在除该注册的计算机之外的计算机上被识别为非法复制,因此在除注册的计算机之外的计算机上该软件是不能操作的。
通过提供用于规定便携式记录媒体本身的一个装置,就可消除上述的不便之处。例如,在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生产阶段通过一个印模或类似物实现一个不可逆转的记录,在每个便携式记录媒体上增加一个各不相同的媒体ID,从而即可对每个便携式记录媒体本身都作出了规定。然而,按照这种方法,需要一个额外的过程去为已经完工并已进行了检查的便携式记录媒体增加该媒体ID,因而使生产过程复杂化,并且还增加了产品成本。此外,该方法不可能在现有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增加该媒体ID。
另一方面,当为便携式记录媒体增加该媒体ID时,可获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复制存储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中的内容很容易。因此,可把存储诸如合同之类的重要文件的原始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内容完全复制到一个复制存储记录媒体,并且可对这个复制存储记录媒体的内容作部分修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原始的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内容不可能修改,但对复制存储记录媒体的内容进行修改却是很容易的。因此,当修改复制的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内容时,就无法知道哪一个便携式记录媒体是原件和哪一个是复制件。然而,当把该媒体ID加到每个便携式记录媒体时,总是能够知道哪个便携式记录媒体是原件、哪个是复制件。
此外,当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软件或数据时,还可以记录该媒体ID,以此作为在引用该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内容时使用的一个密钥。在这种情况下,当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媒体ID本身和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软件或数据时作为密钥记录的媒体ID不相符合时,就不可能读出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内容。出于这种理由,例如当租用记录有一个数据库的便携式记录媒体时,借方只可能从租借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读出该数据库。即使借方向另一个存储单元复制了从租借的便携式记录媒体读出的数据库,当企图从这另一个存储单元读出数据库时,作为密钥记录到数据库的媒体ID和这另一个存储单元的媒体ID不相符合,因此不可能引用复制到这另一个存储单元的数据库。结果,可靠地防止了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的内容的非法使用。
进而,当把媒体ID加到便携式记录媒体上时,媒体ID还可以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管理信息。换句话说,当便携式记录媒体丢失或被窃时,只在找到该便携式记录媒体时才有可能从便携式记录媒体读出媒体ID,并且当已知所有者管理的媒体ID时才可能从读出的媒体ID规定该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所有者。
如上所述,当把媒体ID附加到便携式记录媒体上时,可以获得各种有益的效果。但在另一方面,在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生产阶段通过印模或类似物实现不可逆转的记录从而在每个便携式记录媒体上增加不同的媒体ID的方法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对于已经完工并进行了检查的便携式记录媒体还要额外提供增加媒体ID的过程。因此,存在生产过程变得复杂和生产成本变高的问题。此外还有另一个问题,该方法不可能在现存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增加媒体ID。
另一方面,例如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No.9-198778中提出了一种在便携式记录媒体的一个保留区中记录媒体ID的方法。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一个连续数来产生媒体ID,并且如果媒体ID没有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的保留区,则就要把该媒体ID记录在保区。按照这种建议的方法,有可能在现在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增加中间ID,这是因为这个建议的方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生产阶段不进行使用印模或类似物的不可逆转的记录过程的缘故。然而,由于这种方法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产生媒体ID,因此就存在一个问题,媒体ID的管理以及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管理实行起来变得复杂和麻烦,因为产生的ID即使对于同一用户也可能变得不一致。即,用户的媒体驱动器可能击穿,并且在修理击穿的媒体驱动器的同时要使用替换的媒体驱动器。此外,媒体驱动器可能损坏,并用新的媒体驱动器去代替它。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分配给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变得不同于分配给原来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并且,即使用户是同一个,使用原来的媒体驱动器产生的媒体ID和使用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产生的媒体ID也变得不一致。
因此,本发明的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上述问题的、新颖的、和有用的存储单元、存储媒体、和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的和更加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因而便于标识信息的管理和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管理的存储单元、存储媒体、和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的存储单元,它包括:号数产生装置,用于根据存储单元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固件先前安装在该存储单元和其它存储单元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信息产生装置,用于至少根据表示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的次数的媒体生成连续数和所述的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记录装置,用于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按本发明的存储单元,标识信息不是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产生的。本发明是根据固件管理数和媒体生成连续数或计时器值产生标识信息的,因此即使媒体驱动器击穿并由一替换驱动器代替、或者媒体驱动器损坏并由新的媒体驱动器代替,并且分配给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不同于原来的媒体驱动器,对于同一用户也能保持所产生的标识信息的一致性。因此,对标识信息和便携式记录媒体这两者的管理都很容易,并且可把标识信息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从而便于已发生失效或类似情况时对便携式记录媒体的跟踪和调查研究。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的存储单元,它包括:号数产生装置,用于根据存储单元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固件先前安装在该存储单元和其它存储单元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信息产生装置,用于至少根据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生产时间的时间信息和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记录装置,用于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按本发明的存储单元,标识信息不是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产生的。本发明是根据固件管理数和媒体生成连续数或计时器值产生标识信息的,因此即使媒体驱动器击穿并由一替换驱动器代替、或者媒体驱动器损坏并由一新的媒体驱动器代替,并且分配给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不同于原来的媒体驱动器,对同一用户也能保持所产生的标识信息的一致性。因此,对标识信息和便携式记录媒体这两者的管理都很容易,并且可把标识信息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从而便于在发生失效或类似情况时对便携式记录媒体的跟踪和调查研究。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媒体,用于存储使计算机可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它包括:号数产生装置,用于使计算机能根据该计算机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该固件先前安装在该计算机和其它计算机中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信息产生装置,用于使计算机可至少根据表示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的次数的媒体生成连续数和所说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记录装置,用于使计算机能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按本发明的存储媒体,标识信息不是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产生的。本发明根据固件管理数和媒体生成连续数或计时器值产生标识信息的,因此即使媒体驱动器击穿并由一替换驱动器代替,或者媒体驱动器损坏并由一新的媒体驱动器代替,并且分配给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不同于原来的媒体驱动器,对同一用户也能保持所产生的标识信息的一致性。因此,对标识信息和便携式记录媒体这两者的管理都很容易,并且可把标识信息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从而便于在发生失效或类似情况时对便携式记录媒体的跟踪和调查研究。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媒体,用于存储使计算机可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的程序,它包括:号数产生装置,用于使计算机能根据该计算机的一固件的版本号和该固件先前安装在该计算机和其它计算机中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信息产生装置,用于使计算机可至少根据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生产时间的时间信息和所说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记录装置,用于使计算机能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按本发明的存储媒体,标识信息不是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产生的。本发明是根据固件管理数和媒体生成连续数或计时器值产生标识信息的,因此即使媒体驱动器击穿并由一替换驱动器代替、或者媒体驱动器损坏并由一新的媒体驱动器代替,并且分配给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不同于原来的媒体驱动器,对同一用户也能保持所产生的标识信息的一致性。因此,对识别系统和便携式记录媒体这两者的管理都很容易,并且可把标识信息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从而便于在发生失效或类似情况时对便携式记录媒体的跟踪和调查研究。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在计算机使用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该方法包括:一个号数产生步骤,根据计算机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固件先前安装在该计算机和其它计算机中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一个信息产生步骤,至少根据表示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的次数的一个媒体生成连续数和所说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一个记录步骤,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标识信息不是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产生的。本发明是根据固件管理数和媒体生成连续数或计时器值产生标识信息的,因此即使媒体驱动器击穿并由一替换驱动器代替、或者媒体驱动器损坏并由一新的驱动器代替,并且分配给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不同于原来的媒体驱动器,对同一用户也能保持所产生的标识信息的一致性。因此,对标识信息和便携式记录媒体这两者的管理都很容易,并且可把标识信息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从而便于在发生失效或类似情况时对便携式记录媒体的跟踪和调查研究。
本发明的第八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在计算机使用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该方法包括:一个号数产生步骤,根据计算机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固件先前安装在该计算机和其它计算机中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一个信息产生步骤,至少根据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生产时间的时间信息和所说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一个记录步骤,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标识信息不是根据分配给每个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产生的。本发明是根据固件管理数和媒体生成连续数或计时器值产生标识信息的,因此即使媒体驱动器击穿并由一替换驱动器代替,或者媒体驱动器损坏并由一新的驱动器代替,并且分配给替换的或新的媒体驱动器的连续数不同于原来的媒体驱动器,对同一用户也能保持所产生的标识信息的一致性。因此,对标识信息和便携式记录媒体这两者的管理都很容易,并且把标识信息记录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从而便于在发生失效或类似情况时对便携式记录媒体的跟踪和调查研究。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明白。
图1是表示按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的系统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一个封闭单元的总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一系统方框图,针对光盘单元中的MPU12的读出LSI、ODC、和DSP说明参数设定控制和稳定等待功能;
图4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七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八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九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四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8是说明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五实施例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图1-3描述按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表示该存储单元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方块图。在存储单元的这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到一个光盘单元上。
如图1所示,该光盘单元一般包括一个控制单元10和一个封闭单元11。控制单元10包括总体控制光盘单元操作的一个微处理器单元(MPU)12和一个接口17,所说接口17在一主机单元(未示出)和一个光盘控制器(ODC)14、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6、及一个缓冲存储器18之间交换命令和数据,所说光盘控制器(ODC)14用于实现相对于光盘(未示出)的数据读出/写入所需的处理。MPU12、ODC14、和接口17共用一个缓冲存储器18,缓冲存储器18例如包括一个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晶体振荡器101偶合到MPU12。
ODC14包括一个格式器14-1和一个纠错码(ECC)处理器14-2。在写访问时,格式器14-1把NRZ(不归零)写入数据分成光盘的多个扇区单元,并产生一种记录格式,而且ECC处理器14-2相对于扇区写入数据产生并附加一个ECC,并且,如果必要,还要产生一个循环冗余检验(CRC)码。进而,ECC处理器14-2把带有编码的ECC的扇区数据转换成例如一个1-7游程长度受限(RLL)码。
在读访问时,相对于扇区数据完成1-7RLL的反向转换,并且在实现了CRC之后,进行差错检测和使用ECC的差错校正。进而,在格式器14-2中连接各扇区单元的NRZ数据,以便把NRZ读取数据流传送到主机单元。
针对ODC14,提供一个写入大规模集成(LSI)电路20。该写入LSI电路20包括一个写入调制器21和一个激光二极管控制电路22。把激光二极管控制电路22的控制输出提供给一个激光二极管单元30,所说激光二极管单元30设在封闭单元11的一个光学单元中。激光二极管单元30从整体来看包括一个激光二极管30-1和一个监测检测器30-2。写入调制器21把写入数据转换成凹坑位置调制(PPM)记录(或标记记录)的数据格式,或者脉冲宽度调制(PWM)记录(或边缘记录)的数据格式。
当使用激光二极管单元30针对光盘来记录和再生数据时,该实施例可以使用存储容量为128MB、230MB、540MB、和640MB的任何一种可写入的磁-光(MO)盒式媒体。在存储容量为128MB和230MB的MO盒式媒体中,使用PPM记录,从而可对在光盘上对应于标记的存在和不存在的数据进行记录。此外,使用区域恒定角速度(CAV)作为光盘记录格式;其中,对于存储容量为128MB的光盘,提供1个区作为用户区;对于存储容量为230MB的光盘,提供10个区作为用户区。
在存储容量为540MB和640MB并且用于高密度记录的MO盒式媒体中,使用PWM记录,从而可对光盘上和标记的边缘(即,前沿和后沿)对应的数据进行记录。存储容量为540MB的光盘和存储容量为640MB的光盘的存储容量之间的差别来源于不同的扇区容量。如果扇区容量为512个字节,则光盘的存储容量为540MB;如果扇区容量为2048个字节,则光盘的存储容量为640MB。此外,使用区域CAV作为光盘的记录格式;其中,对于存储容量为540MB的光盘,提供18个区作为用户区;对于存储容量为640MB的光盘,提供11个区作为用户区。
因此,本实施例适用于存储容量为128MB、230MB、540MB、和640MB的光盘,还适用于存储容量为540MB和640MB的直接改写型光盘。因此,当把光盘装入光盘单元时,首先读取光盘的识别(ID)部分,以便通过MPU12从凹坑的间隔识别出光盘类型,并且把装入的光盘的类型的识别结果通知给ODC14。
提供一个读出LSI电路24,以此作为针对ODC14的一个读出系统。在读出LSI电路24中设置一个读出解调器25和一个频率合成器26。封闭单元11的一个ID/MO检测器32检测激光二极管30-1发射的并经光盘返回的激光光束,来自该ID/MO检测器32的检测信号作为ID信号和MOD信号经头放大器34输入到读出LSI电路24。
读出LSI电路24的读出解调器25具有诸如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滤波器、和扇区标记检测电路之类的电路功能。因此,读出解调器25从输入的ID信号和MO信号产生读出时钟和读出数据,并且把PPM数据或PWM数据解调回去,变成原来的NRZ数据。此外,由于使用了区域CAV,所以MPU12控制相对于读出LSI电路24的频率合成器26的分频比,以产生对应于该区的时钟频率。
频率合成器26是具有可编程分频器的锁相环(PLL)电路,并且根据区域在光盘上的位置产生具有预定的特定频率的基准时钟,以此作为读出时钟。换言之,频率合成器26是通过具有可编程的分频器的PLL电路形成的,并且根据f0=(m/n)·fi产生频率为f0的基准时钟,分频比m/n是根据区号由MPU12设定的。
分频比m/n的分母n是一个取决于存储容量为128MB、230MB、540MB、或640MB的光盘类型的一个特定的值。此外,分频比m/n的分子m是一个随着区域在光盘上的位置而变的值,并且针对光盘的每一类型预先准备好和区号对应的这些值的表格信息。此外,fi表示在频率合成器26的外部产生的一个基准时钟频率。
把在读出LSI电路24中解调的读出数据提供给ODC14的读出系统,并且在实现了1-7RLL的反向转换后,通过给ECC处理器14-2的功能编码来实现CRC和ECC处理以恢复原来的NRZ数据。接下去,格式器14-1连接并转换NRZ扇区数据,使之成为NRZ读出数据流,并且经缓冲存储器18和接口17把该NRZ读出数据流传送到主机单元。
来自设在封闭单元11中的温度传感器36的检测信号经DSP16提供给MPU12。MPU12根据温度传感器36检测到的光盘单元内部的环境温度控制激光二极管控制电路22中的用于读出、写入、和擦除的光发射功率。
MPU12经DSP16和驱动器38控制设在封闭单元11中的主轴电机40。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使用区域CAV作为光盘的记录格式,所以例如以3000转/分的恒定速度旋转主轴电机40。
此外,MPU12经DSP16和驱动器42控制设在封闭单元11中的一个电磁铁44。把电磁铁44安排在和装有该光盘的光盘单元内照射激光束的光盘侧相对的那一侧上。该电磁铁44在记录和擦除时在光盘上提供一外部磁场。
DSP16设有从激光二极管30-1向光盘定位激光束的伺服功能,和用作查找控制器和道上控制器的功能,即,能使激光束去查找目标道并使激光束定位在目标道上。查找控制和道上控制可以和针对主机命令的MPU12的写入存取或读出存取平行地同时进行。
为了实现DSP16的伺服功能,在封闭单元11的光学单元中设置焦点误差信号(FES)检测器45,以检测从激光二极管30-1发射的并经光盘返回的激光束。从FES检测器45收到一个检测信号,FES检测电路46从该检测信号产生一个FES E1,并且把该FES E1输入到DSP16。
在封闭单元11的光学单元中还设置一个跟踪误差信号(TES)检测器47,从而可检测从激光二极管30-1发射的并经光盘返回的激光光束。TES检测电路48从由TES检测器47接收的检测信号产生一个TES E2,并且将这个TES E2输入到DSP16。TES E2还输入到道零交叉(TZC)检测电路50,该TZC检测电路产生TZC信号E3,TZC信号E3输入到DSP16。
透镜位置传感器52设在封闭单元11中。该透镜位置传感器52检测一个物镜的位置,激光束通过该物镜照到光盘上。把来自透镜位置传感器52的透镜位置检测信号(LPOS)E4输入到DSP16。DSP16经相应的驱动器58、62和66控制并驱动聚焦装置60、透镜操作机构64、和音圈电机(VCM)68,从而可以控制激光束在光盘上形成的光束点的位置。
图2是表示封闭单元11的总体结构的一个剖面图。如图2所示,主轴电机40设在外壳67的里面。通过从入口门69一侧把一个MO盒70插入外壳67内,装在MO盒70内的光盘(MO盘)72就和主轴电机40的转轴啮合,从而相对于光盘单元装入了光盘72。
在位于MO盒70内的已装入的光盘72的下面设一托架76。该托架76沿垂直于光盘72上的道(当光盘72由VCM68驱动时)的方向可自由移动。把物镜80安装在托架76上。平面镜82反射自设在固定光学系统78内的激光二极管30-1发射的激光束,该激光束经物镜80照射在光盘72的记录表面上,从而在该记录表面上形成光束点。
通过如图1所示的封闭单元11的聚焦装置60控制物镜80沿一光轴的移动。此外,物镜80通过透镜操作机构64可沿垂直于光盘72上的磁道的径向方向移动,这种移动在几十个道范围内。由图1所示的透镜位置传感器54检测安装在托架76上的物镜80的位置。透镜位置传感器54输出透镜位置检测信号E4,在物镜80的光轴垂直于光盘72的记录表面的中性位置,信号E4的值取为零,并且检测信号E4具有幅值和极性,它们由物镜80的光轴向光盘72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移动的量确定。
图3是一系统方块图,用于说明针对读出LSI电路24、ODC14和DSP16的图1所示光盘单元的MPU12的参数设定控制和稳定等待功能。
MPU12包括根据来自主机单元的读出命令操作的一个参数设定控制器90和在参数设定后用于等待稳定的一个稳定等待处理器92。参数设定控制器90控制通过使用一个参数表94进行各种存取所需的参数的建立,所说参数表94是在包括在缓冲存储器18中的RAM等内开发的。
要通过MPU12的参数设定控制器90设定参数的部件包括在读出LSI电路24中的频率合成器26和均衡器电路95。针对从ID/MO检测器32获得的MO信号提供均衡器电路95。在该实施例中,针对频率合成器26提供3个控制寄存器96、98、和100。
通过MPU12的参数设定控制器90分别在控制寄存器96、98和100中设定和分频比m/n有关的参数、电压控制器振荡器(VCO)的频率设定值、和PLL阻尼电阻的选择值。针对均衡器电路95设置一个控制寄存器102。通过MPU12的参数设定控制器90在控制寄存器102中设定和均衡器的截止频率有关的参数。进而,针对ODC14的扇区标记检测电路104提供一个控制寄存器106。通过MPU12的参数设定控制器90在控制寄存器106中设定和扇区标记检测截止频率有关的参数。
当MPU12执行来自主机单元的一个读出命令时,要向DSP16输送一个查找命令。DSP16设有一个查找控制器108,DSP16的查找控制器108根据该查找命令实现查找控制,和MPU12的过程平行地同时把光束点定位到光盘72上的一个目标道上。
因此,通过控制所说控制寄存器102的设定,MPU12的参数设定控制器90能够优化读出LSI电路24内MO信号均衡器电路95的截止频率。此外,通过控制所说控制寄存器96、98、和100的设定,参数设定控制器90优化分频比m/n、VCO频率设定值、和读出LSI电路24内的频率合成器26的PLL阻尼电阻的选择值。进而,通过控制所说控制寄存器106的设定,参数设定控制器90可优化ODC14内的扇区标记检测电路104的截止频率。
安装控制单元10的固件的方法例如是,在主机单元的控制下从插入封闭单元11的光盘72读出该固件并把该固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8中,从而即可执行存入缓冲存储器18中的固件,此外,例如,在主机单元的控制下,以类似的方式,通过MPU12从插入封闭单元11的光盘72读出由MPU12执行的程序并将该程序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8中,并且执行存入缓冲存储器18中的程序。换言之,可在按本发明的存储媒体上记录MPU12的用来实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程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按本发明的存储媒体不限于光盘72。按本发明的存储媒体可从以下各种存储媒体中选择:包括磁盘在内的各种盘、各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各种存储卡、以及类似物。
在安装固件时,用一种已知的方式在缓冲存储器18内的一个版本号存储器内存储固件的版本号。此外把在图1所示的存储单元中以及其它的一些存储单元中先前安装该固件的次数存入缓冲存储器18内的版本号计数器内。
另外,按本发明的存储单元不限于图1-3所示的结构,并且只要在安装固件时把固件的版本号存储在该存储单元内的版本号存储器中、并且把在该存储单元和其它存储单元中先前安装固件的次数存储在该存储单元内的版本号计数器中,该存储单元就可以为任何结构。
下面参照图4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图4是用于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以及随后的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分别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MPU12的操作。在以下的描述中,为方便起见,假定:在装入作为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状态下,实现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独有的记录媒体标识信息(以下简称之为标识信息)的过程。
在图4中,步骤S1从主机单元接收一个标识信息记录命令,步骤S2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安装在存储单元中的固件的版本号。步骤S3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该固件先前安装在该存储单元和其它存储单元中的次数。步骤S4更新例如缓冲存储器18内的一个媒体生成连续数计数器的计数值。该媒体生成连续数计数器计数所说媒体生成连续数,媒体生成连续数表示已经记录有标识信息的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数目。
步骤S5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和由媒体生成连续数计数器的计数值表示的媒体生成连续数进行的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通过一种已知的方式,在作为便携式记录媒体使用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的外部,记录已产生的标识信息。例如,可把标识信息记录在:位于用户区内的一个自由区,并且写入后不可改写;位于用户区内的一个自由区,并且可以改写;或者,位于用户区外的一个自由区,并且写入后不可改写。但是,为了能可靠地防止错误的擦除标识信息,期望在所说光盘72格式化期间不能改写的一个自由区中、或者在写入后即不可能改写的一自由区中记录该标识信息。
预先确定光盘72上写入标识信息的区域位置,并把它存入缓冲器18中。因此,当写入标识信息时,通过查找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的区域位置,就有可能在光盘72上的这个预定的区域位置记录标识信息。另一方面,当读出标识信息时,通过查找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的区域位置,就有可能从光盘72上预定的区域位置再生该标识信息。
步骤S6确定在光盘72上记录标识信息时是否产生差错。如果步骤S6的确定结果是YES,则步骤S7通知主机单元:该记录过程异常结束,并且过程结束。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6的确定结果是NO,则步骤S8向主机单元通知一个正常的结束,并且过程结束。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当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5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图5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5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5中,步骤S1-2除接收来自主机单元的标识信息记录命令外,还接收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可由用户预先输入并存储在例如缓冲存储器18中,或者在主机单元发出标识信息记录命令时输入用户信息。对于前者,通过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用户信息来接收用户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后者,和标识信息记录命令一起,从主机单元接收用户信息。
步骤S5-2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用户信息、和由媒体生成连续数计数器的计数值表示的媒体生成连续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2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6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图6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6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6中,在进行步骤S3之前,步骤S31接收光盘72的存储容量。如上所述,该实施例读出已装入的光盘72的ID部分,并且通过MPU12从凹坑的间隔识别光盘72的类型,并把对已装入的光盘72的类型的识别结果通知给ODC14。因此,有可能从已装入的光盘72的类型的识别结果识别光盘72的存储容量。因此,步骤S31接收光盘72的存储容量,该存储容量是由MPU12根据由MPU12识别的并且存储在例如缓冲存储器18中的已装入的光盘72的类型的识别结果识别的。
步骤S5-3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光盘72的存储容量、和由媒体生成连续数计数器的计数值表示的媒体生成连续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3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7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图7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7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7中,在进行步骤S3之前,步骤S41接收光盘72的媒体类型。如上所述,该实施例读出装入的光盘72的ID部分,由MPU12从凹坑的间隔识别光盘72的类型,并且将装入的光盘72的类型的识别结果通知给ODC14。因此,有可能从装入的光盘72的类型的识别结果识别出光盘72的媒体类型,即,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类型是一种光盘。因此,步骤S41接收光盘72的媒体类型,所说媒体类型是由MPU12根据由MPU12识别的并且存储在例如缓冲存储器18中的已装入的光盘72的类型的识别结果识别的。
步骤S5-4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光盘72的媒体类型、和由媒体生成连续数计数器的计数值表示的媒体生成连续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4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8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五实施例。图8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8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8中,步骤S1-5除接收来自主机单元的标识信息记录命令外还接收所用的接口信息。用户可预先输入和存储单元所用接口类型有关的所用接口信息,并将其存入例如缓冲存储器18,或者在主机单元发出标识信息记录命令时输入该接口信息。对于前者,通过从缓冲存储器18读出所用接口信息来接收所用接口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后者,和标识信息记录命令一起从主机单元接收所用接口信息。
步骤S5-5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所用接口信息,和由媒体生成连续数计数器的计数值表示的媒体生成连续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5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可以任意地组合上述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一至第五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9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六实施例。图9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9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9中,在步骤S2之后,步骤S11从MPU12中的一个计时器读出计时器值。这个计时器值例如指示年、月、日、和时间,并且从这个计时器值有可能知道在光盘72上记录该标识信息的年、月、日、和时间。
步骤S5-6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定件管理数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6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0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七实施例。图10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七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0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5和9中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0中,步骤S5-7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用户信息、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7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1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八实施例。图11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八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1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6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1中,步骤S5-8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光盘72的存储容量、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8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2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九实施例。图12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九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2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7、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2中,步骤S5-9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媒体类型、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9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3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实施例  图13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3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8、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3中,步骤S5-10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所用接口信息、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10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可以任意地组合以上所述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六至第十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4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一实施例。图14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4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4中,步骤S5-11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媒体生成连续数、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11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5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二实施例。图15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5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5、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5中,步骤S5-12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媒体生成连续数、用户信息、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12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6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三实施例。图16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6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6、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6中,步骤S5-13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媒体生成连续数、光盘72的存储容量、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13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7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四实施例。图17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7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7、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7中,步骤S5-14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媒体生成连续数、媒体种类、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14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下面参照图18描述按本发明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五实施例。图18是说明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五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8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和图4、8、和9中的那些对应步骤相同的那些步骤,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18中,步骤S5-15通过根据从版本号存储器读出的版本号和从版本号计数器读出的数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固件管理数,并且通过根据该固件管理数,媒体生成连续数、所用接口信息、和计时器值进行一种操作,例如加法操作,产生标识信息。此外,步骤S5-15通过一种已知的方法在用作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光盘72的用户区内或用户区外部记录所产生的标识信息。
当然,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以及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不限于加法,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例如减法操作。另外,在产生固件管理数时进行的操作和在产生标识信息时进行的操作也不必相同,例如一个操作可以是加法,另一个操作可以是减法。
可以任意地组合以上所述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的第十一至第十五实施例。
在上述的每个实施例中,标识信息是响应于来自主机单元的标识信息记录命令得以记录的。然而,由于标识信息记录命令是在任意时刻从主机单元发出的,所以在用户侧在响应于标识信息记录命令的任意时刻都可自动地记录标识信息。例如,当主机发出一个格式化命令使光盘72格式化时,就可对MPU12进行设计,以把这个格式化命令识别为标识信息记录命令,从而当在用户侧进行格式化时就可自动记录标识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把该存储单元描述成由控制单元10和封闭单元11构成,其中不包括主机单元。然而,还可把该存储单元构造成包括主机单元。对于前者,固件安装在控制单元10内;而对于后者,固件安装在主机单元的一个控制单元内。换言之,在存储单元或主机单元的计算机中(如控制单元10中),可以安装使固件和计算能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的程序。
在每个上述实施例中,标识信息是记录在光盘上的。但便携式记录媒体不限于光盘;本发明按类似的方式可应用到任何便携式记录媒体上,例如各种盘,其中包括磁盘、光盘、和磁-光盘,还有存储卡。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改进。

Claims (11)

1.一种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在计算机使用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其特征在于:
号数产生步骤,根据计算机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固件先前安装在该计算机中和其它计算机中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
信息产生步骤,至少根据表示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的次数的媒体生成连续数和所说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
记录步骤,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媒体生成连续数、该固件管理数和用户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媒体生成连续数、该固件管理数和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存储容量的存储容量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媒体生成连续数、该固件管理数和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类型的类型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媒体生成连续数、该固件管理数和表示计算机所用接口类型的类型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媒体生成连续数、该固件管理数和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生产时间的时间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7.一种标识信息记录方法,用于在计算机使用的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专用于便携式记录媒体的标识信息,其特征在于:
号数产生步骤,根据计算机的一个固件的版本号和固件先前安装在该计算机和其它计算机中的次数产生一个固件管理数;
信息产生步骤,至少根据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生产时间的时间信息和所说固件管理数产生标识信息;以及
记录步骤,在便携式记录媒体上记录标识信息。
8.如权利要求7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时间信息、固件管理数、和用户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9.如权利要求7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时间信息、固件管理数、和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的存储容量的存储容量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时间信息、固件管理数、和表示便携式记录媒体的类型的类型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识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信息产生步骤根据该时间信息、固件管理数、和表示计算机所用接口类型的类型信息产生标识信息。
CNB981188893A 1998-01-20 1998-09-07 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39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898898A JP3581001B2 (ja) 1998-01-20 1998-01-20 記憶装置、記憶媒体及び識別情報記録方法
JP008988/98 1998-01-2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58005A Division CN1832000B (zh) 1998-01-20 1998-09-07 存储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4215A CN1224215A (zh) 1999-07-28
CN100343906C true CN100343906C (zh) 2007-10-17

Family

ID=1170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58005A Expired - Lifetime CN1832000B (zh) 1998-01-20 1998-09-07 存储单元
CNB98118889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3906C (zh) 1998-01-20 1998-09-07 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58005A Expired - Lifetime CN1832000B (zh) 1998-01-20 1998-09-07 存储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345385B2 (zh)
EP (1) EP0930560B1 (zh)
JP (1) JP3581001B2 (zh)
CN (2) CN1832000B (zh)
DE (1) DE69823791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36734B (en) * 1998-12-24 2001-05-28 Destiny Technology Corp Printer firmware updating method
JP2003098963A (ja) * 2001-09-20 2003-04-04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及び記憶媒体ユニット
US6865641B2 (en) * 2002-08-29 2005-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volatil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0354944C (zh) * 2003-03-17 2007-1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信息存储介质上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方法
US20120272068A9 (en) * 2004-09-20 2012-10-25 Aaron Marking Content distribution with renewable content protection
US11734393B2 (en) 2004-09-20 2023-08-22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 Content distribution with renewable content protection
US7877543B2 (en) * 2004-12-03 2011-0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writing data and a time value to an addressable unit of a removable storage medium
US7984200B1 (en) 2008-09-23 2011-07-19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ing a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a configuration data record set in response to a configuration code
US9009358B1 (en) 2008-09-23 2015-04-14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ing a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a parameter file interlocked with configuration code
US8489841B1 (en) * 2009-12-10 2013-07-16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Manufacturing station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a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a validated configuration data record
US8924737B2 (en) * 2011-08-25 2014-12-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gital signing authority dependent platform secret
JP2015032339A (ja) * 2013-08-06 2015-02-1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8722A (en) * 1982-12-23 1986-03-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ecking disk identity in a flexible disk recor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3143A (ja) * 1984-03-15 1985-10-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イスク
US4748561A (en) * 1984-05-14 1988-05-31 Mark Brown Method of protecting computer software
JPH04157556A (ja) * 1990-10-22 1992-05-29 Nec Corp 識別番号付与方式
JPH05225762A (ja) 1992-02-07 1993-09-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記録装置
JP3253353B2 (ja) 1992-06-11 2002-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ファイリング装置
JPH06259938A (ja) 1993-03-09 1994-09-16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5940854A (en) 1996-01-16 1999-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nique identifier for optical media
US5790664A (en) * 1996-02-26 1998-08-04 Network Engineering Software, Inc. Automate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licensed software
US6035403A (en) * 1996-09-11 2000-03-07 Hush, Inc. Biometric based method for software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8722A (en) * 1982-12-23 1986-03-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ecking disk identity in a flexible disk recor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823791T2 (de) 2005-01-13
CN1832000B (zh) 2010-05-05
EP0930560B1 (en) 2004-05-12
US20010039648A1 (en) 2001-11-08
CN1832000A (zh) 2006-09-13
CN1224215A (zh) 1999-07-28
JP3581001B2 (ja) 2004-10-27
EP0930560A3 (en) 2000-02-23
EP0930560A2 (en) 1999-07-21
US6345385B2 (en) 2002-02-05
DE69823791D1 (de) 2004-06-17
JPH11213549A (ja) 199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5188C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CN1197058C (zh) 能管理缺陷的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
CN1151508C (zh) 记录介质和存储设备
CN1276427C (zh) 信息再现设备、数据管理信息获得方法
CN1290088C (zh) 盘记录设备和方法以及盘再现设备和方法
JP3488603B2 (ja) 電子透かしを利用したコピープロテクトシステム
CN100343906C (zh) 标识信息记录方法
CN1431638A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重现方法以及重现装置
CN1393018A (zh) 数据记录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设备
KR20060037332A (ko) 디지털 정보신호를 기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52376C (zh) 存储单元和光学记录媒体
CN1989566A (zh) 将信息记录在记录载体上的设备和方法
JPH11306648A (ja) コピープロテクト機能付き情報記録媒体、不正コピー検出装置、及び不正コピー検出方法
CN1182520C (zh) 光学存储介质处理和逻辑块地址产生方法,光学存储装置
US9021197B2 (en) Drive indicating mechanism for removable media
CN1271499C (zh)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H07169197A (ja)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アクセス方法
CN100585718C (zh) 用于记录数字音频/视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823381A (zh) 记录数字信息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JP2823172B2 (ja) 書換形相変化光記憶方式
CN1883004A (zh) 用于记录数字信息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JP2004259364A (ja)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再生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方法
CN1883002A (zh) 用于记录数字信息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611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