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1949C -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1949C
CN100341949C CNB2004100095879A CN200410009587A CN100341949C CN 100341949 C CN100341949 C CN 100341949C CN B2004100095879 A CNB2004100095879 A CN B2004100095879A CN 200410009587 A CN200410009587 A CN 200410009587A CN 100341949 C CN100341949 C CN 1003419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thyl
preparation
compound
dimethylamino ethylamino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95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2149A (zh
Inventor
陈丽娟
慈颖
李智
徐海涛
彭必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RIKEN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B2004100095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41949C/zh
Publication of CN1752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2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19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194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感光化学领域,涉及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结构式如(I)所示)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照相乳剂中作为光谱增感染料的用途。以硝基苯为溶剂,三乙胺和醋酸酐为缩合剂,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与1,1-二甲基-2-苯胺乙烯基-3-丙磺酸基吲哚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本发明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在感光化学领域用作光谱增感染料,对各种乳剂都具有增感效果,尤其是在氯化银乳剂的基本感光度很低且增感很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加入此化合物进行光谱增感,使感光度提高,而灰雾却没有上升。

Description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感光化学领域,涉及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照相乳剂中作为增感染料的用途。
背景技术
照相有机化合物是照相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照相性能的改善、质量的提高和乳剂新品种的开发部离不开照相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增感染料是照相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于提高照相用卤化银乳剂感光度的重要的手段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研究,增感染料的数量已经达到数万种。虽然有这样如此庞大的增感染料家族,但是现在还无法准确地预测某种结构染料的应用效果。然而,许多专家学者研究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给我们设计新型染料结构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于光谱增感机理的研究,现在已经公认,卤化银照相材料的光谱增感是根据Gurney和Mott提出的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即电子从受光激发的染料分子转移给卤化银的导带。因此增感染料应该能吸收所需求波长的光,并能将激发态电子转移给卤化银的导带。
T-颗粒乳剂,即扁平颗粒乳剂,是一项逐渐发展成熟的卤化银乳剂技术。由于氯化银T-颗粒乳剂固有的缺陷,例如:它与碘的共容远没有溴与碘那样容易,氯化银的化学非计量晶格缺陷形成较难,数量也比较少;Cl-受激没有Br-受激那么容易,光自由电子的浓度、寿命、迁移都没有溴化银那样便于调变等,导致氯化银乳剂的基本感光度很低,增感很困难,且在增感的同时灰雾会急剧上升。我们认识到要实现氯化银乳剂的实用化,就必须解决氯化银乳剂的增感问题,而现有的增感染料已无法满足T-颗粒乳剂的要求,合成新型高效的光谱增感染料,解决氯化银乳剂的增感问题迫在眉睫。
碳菁染料的研制工作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李群、彭必先在Dyes andpigments,27(2),153(1995)中介绍了几种苯并咪唑-吲哚碳菁染料的合成方法,John B.Wright在J.A.C.S,2035(1949)中介绍了咪唑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基于光谱增感的机理,以咪唑-吲哚为基本母体,在该基本母体上引入一些能够提供电子对的基团,从而把π电子共轭区域扩大,有可能得到增感效果良好的新的增感染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谱增感效果良好的新的咪唑-吲哚类化合物,即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一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化合物在照相乳剂中作为光谱增感染料的用途。
本发明的新的咪唑-吲哚类化合物,即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其结构式为,
                               (I)
本发明的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式(II)化合物,即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
Figure C20041000958700062
(II)
与式(III)化合物,即1,1-二甲基-2-苯胺乙烯基-3-丙磺酸基吲哚
Figure C20041000958700071
                          (III)
以1∶1~1∶1.5的摩尔比混合,以硝基苯作为溶剂,三乙胺和醋酸酐为缩合剂,进行缩合反应,反应后经分离,得到本发明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溶剂硝基苯的用量是式II化合物的3~5倍,三乙胺和醋酸酐的用量分别为式II化合物的10%~20%,以摩尔数计;反应温度通常为115~145℃;反应时间通常为3~5小时。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分离是在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醚中,搅拌30~60分钟,析出红棕色沉淀物,经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粉末。该红棕色粉末进一步经过柱分离,选用硅胶柱,以体积比为3∶1的三氯甲烷与乙醇混合液作为淋洗液进行第一次柱层析,而后再用硅胶柱,以体积比为2∶1的乙醇与石油醚混合液作为淋洗液进行第二次柱层析,最后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紫红色结晶,即为纯的本发明化合物。
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式(II)化合物,即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可按下面合成路线制备:
Figure C20041000958700072
                        (II)
式(II)化合物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的制备
2-氯硝基苯与N,N-二甲基乙二胺以摩尔比1∶1~1.5,在140℃~150℃下,在无水醋酸钠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9~11小时后,使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水稀释并加入盐酸,使未反应的原料2-氯硝基苯析出;过滤后,所得滤液用碱溶液调pH至9~10,用乙醚萃取、分离,得到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
其中无水醋酸钠的用量为催化剂用量,所述的碱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2)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的制备
上述步骤1)得到的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在浓盐酸存在下,在SnCl2还原剂作用下,还原得到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
3)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的制备
上述步骤2)得到的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与乙酸酐以1∶2.5~4的摩尔比混合,进行回流反应,反应2.5~3.5小时后,将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再用碱溶液调pH至9~10,经乙醚萃取、分离,得到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
其中所述的碱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4)式(II)化合物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的制备
上述步骤3)得到的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与碘乙烷,按摩尔比1∶1~1∶1.5,回流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用甲醇重结晶纯化,得到式(II)化合物的白色晶体。
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式(III)化合物1,1-二甲基-2-苯胺乙烯基-3-丙磺酸基吲哚,在文献Dyes and pigments,27(2),153(1995)中具体描述了它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其中式(IV)化合物1,1,2-三甲基吲哚、1,3-丙磺酸内酯和式(VI)化合物二苯甲咪可以市购得到,例如这些化合物均可从日本东城化工厂购得。
本发明所提供的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在感光化学领域用作光谱增感染料,可应用于各种乳剂,例如立方体氯化银、立方体溴碘、扁平氯化银乳剂,都具有增感效果。更值得提出的是在氯化银乳剂的基本感光度很低且增感很困难的的情况下,通过加入此化合物进行光谱增感,结果使得感光度有所提高,而且最受关注的灰雾却没有上升。所以本发明的化合物为氯化银乳剂的实用化提供了更好的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的制备:
一.式(II)化合物,即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的制备
1)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的制备
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7.2g(0.283mol)的2-氯硝基苯、33.2g(0.283mol)的N,N-二甲基乙二胺以及70.0g的无水醋酸钠,反应物混合后,很快变成红色,在搅拌下,加热至140℃~150℃,并保持10小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逐渐变粘稠。在反应完成后,使反应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500ml水稀释,再加入30ml的盐酸(30wt%),此时有未反应的原料2-氯硝基苯析出,过滤除去。所得到的滤液用20wt%的KOH溶液进行碱化,pH值调至9~10,这时液面上有红色的油状物出现,用90ml乙醚萃取该油状物三次,所得到的乙醚萃取液,用无水MgSO4干燥过夜。然后,过滤除去MgSO4,对滤液进行减压蒸馏以除去乙醚,得到33.1g的红色液体,即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产率50%,沸点:125~126℃(0.2mmHg)。
2)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
在反应器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3.0g上述步骤1)制得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再加入50ml的盐酸(30wt%),均匀搅拌。用冰-水浴将温度降至5℃。另外在72ml的盐酸(30wt%)中加入50g的SnCl2,混合均匀后,将其分批加入到反应混合液中,此时反应混和液变成黄色。移走冰-水浴,将温度升至50℃,保持1小时,随后将温度降至室温,反应18小时。反应结束后,用20wt%的NaOH溶液调节该反应混合物的pH值为9~10,这时液面上有油状物出现。用120ml乙醚萃取该油状物,所得到的乙醚萃取液,用无水碳酸钾干燥,然后过滤除去碳酸钾,所得滤液蒸去乙醚,得到琥珀色的液体,冷却固化。用低沸点(30℃~60℃)的石油醚重结晶,得到10.8g 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无色片状晶体。产率97%,熔点51℃~53℃。
3)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
在100ml的烧瓶中,加入3.58g(0.02mol)上述步骤2)制得的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和9.0ml的乙酸酐,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反应3小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30ml的水中,用20wt%的NaOH溶液调节其pH值为9~10,而后用90ml乙醚进行萃取,所得到的乙醚萃取液用无水碳酸钾干燥。然后过滤除去碳酸钾,所得滤液减压蒸去乙醚,得到无色液体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3.0g,沸点为117℃/0.3mmHg,产率79%。
4)式(II)化合物,即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的制备
在100ml的烧瓶中,加入3.0g(0.015mol)的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2.3g(0.015mol)的碘乙烷,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反应48小时。在反应过程中,该反应混合物逐渐变成白色固体。反应后的粗产物用甲醇重结晶,得到4.2g式(II)化合物的白色晶体。产率80%,熔点:235~237℃。
元素分析:C14H22N3I
计算值:C,46.80;H,6.13;N,11.70;
实测值:C,46.25;H,6.17;N,10.99。
二.式(III)化合物1,1-二甲基-2-苯胺乙烯基-3-丙磺酸基吲哚的制备
1)1,1,2-三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的制备
在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7g(0.087mol)的1,3-丙磺酸内酯和15.4g(0.087mol)的1,1,2-三甲基吲哚。在氮气的保护下,温度保持在155~175℃反应8~10小时,反应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1,1,2-三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产率80%,熔点:108~110℃。
2)1,1-二甲基-2-苯胺乙烯基-3-丙磺酸基吲哚的制备
将11.94g(0.042mole)的上述步骤1)制得的1,1,2-三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16.46g(0.084mole)的二苯甲咪和50ml的丙醇混合,搅拌加热至回流1h。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倒入乙醚90ml中搅拌,得红色固体。该红色固体用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7.9g式(III)化合物的红色晶体。熔点:195~198℃,产率47.2%。
元素分析:C21H24N2SO3
计算值:C,65.62;H,6.25;N,7.29;
实测值:C,65.38;H,6.58;N,7.35。
三.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的制备
在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0g(0.011mol)的式(II)化合物和4.22g(0.011mol)的式(III)化合物,再向其中加入15ml的硝基苯,3ml的三乙胺,2ml的醋酸酐,在搅拌下加热至14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该反应混和液倒入60ml乙醚中,搅拌30min,得到红棕色粉末。该红棕色粉末选用硅胶柱,以体积比为3∶1的三氯甲烷与乙醇混合液作为淋洗液进行第一次柱层析,而后再用硅胶柱,以体积比为2∶1的乙醇与石油醚混合液作为淋洗液进行第二次柱层析,最后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紫红色结晶,即得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产率35%,熔点:220~222℃。
紫外-可见分析在甲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547.5nm。
a.元素分析:C29H38N4SO3
计算值:C,66.67;H,7.26;N,10.73;
实测值:C,66.19;H,7.38;N,10.22。
b.1H-NMR(CDCl3)δ,ppm:
Figure C20041000958700121
7.4~7.61(4H,m,Ar-4H),6.85~7.12(4H,m,Ar-4H),6.51~6.57(1H,d,8-CH=),5.94~5.98(1H,d,9-CH=),8.05~8.15(1H,t,10-CH=),4.3001~4.3340(2H,t,N-CH2CH2),4.6~4.62(2H,t,N-CH2CH2),3.9696~4.0121(2H,t,-CH2CH2CH2SO3),3.12~3.18(2H,q,N-CH2CH3),1.644~1.713(2H,m,-CH2CH2CH2SO3),1.603(6H,s,C-(CH3)2),1.26(6H,s,N(CH3)2),1.387~1.406(3H,t,N-CH2CH3),0.88~0.95(2H,t,-CH2CH2CH2SO3)。
c.MS
质谱谱图分析:
Figure C20041000958700122
实施例2:
本发明化合物在立方体氯溴化银微晶乳剂中的光谱增感:
1.立方体氯溴化银微晶乳剂的制备:
在一个容积为2升的容器内,预先加入500毫升去离子水,8克明胶,0.15克氯化钠,1.2克碘化钾,加热至65℃恒温。在高速搅拌下加入12.5毫升0.1摩尔/升浓度的硝酸银水溶液和12.5毫升0.1摩尔/升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然后在18分钟内加入100毫升4摩尔/升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和100毫升4摩尔/升浓度的氯化钠和溴化钾的混合溶液(其中氯化钠与溴化钾的摩尔比=5∶1)。反应结束后,降温至30℃,再加入20毫升10wt%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和8毫升20wt%醋酸溶液,使卤化银晶体沉降为泥沙状,倾出上层清液后加入1500毫升蒸馏水,浸泡20分钟后倾出上层清液,重复此操作3次。在最终获得的沉降物中补加明胶37克,加水至乳剂总重为1公斤,在45℃恒温搅拌,用5wt%的碳酸钠溶液将乳剂的pH值调至5.5,即制得立方体氯溴化银微晶乳剂,冷却后放置在4℃左右的冰箱中保存。
2.乳剂化学增感实验:
准确称取上述步骤1制备的立方体氯溴化银微晶乳剂100克,置于200毫升容器内,准确量取0.1wt%硫代硫酸钠溶液0.4毫升,加入到盛有该乳剂的容器内,搅拌。在50℃下恒温放置60分钟,然后将乳剂涂布在聚酯片基上,涂布银量为7克/平方米。室温下干燥,所得胶片在5500K色温下曝光1/20秒,然后在20℃使用D-19显影液显影4分钟,在F-5定影液中定影30分钟,用大量清水冲洗胶片表面后,自然干燥,采用TCX光密度测量仪对所得胶片进行感光性能测试,数据列于表1。
3.乳剂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实验:
准确称取上述步骤1制备的立方体氯溴化银微晶乳剂100克,置于200毫升容器内,准确量取0.1wt%硫代硫酸钠溶液0.4毫升,加入到盛有该乳剂的容器内,搅拌。在50℃下恒温放置60分钟后,将温度降至40℃,加入0.1wt%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溶液6.0ml,均匀搅拌,恒温放置20分钟后,将乳剂涂布在聚酯片基上,涂布银量为7克/平方米。然后如上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曝光、显影、定影、干燥和测试,数据列于表1。
           表1  实施例2的感光性能数据
  胶片  相对感光度RS     灰雾D0     反差γ
  化学增感后  144     0.10     4.50
  化学和光谱增感后  252     0.11     4.80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增感染料可以使立方体氯溴化银微晶乳剂的感光度至少升高1倍,且不引起灰雾的明显上升,但是对该种乳剂的反差改变效果不明显。
实施例3:
本发明化合物在立方体溴碘化银微晶乳剂中的光谱增感:
1.立方体溴碘化银微晶乳剂的制备:
在一个容积为4升的容器内,预先加入1000毫升去离子水,20克明胶,1.0克氯化钠,2.5克碘化钾,加热至70℃,恒温。在高速搅拌下,1分钟内加入10.0毫升0.4摩尔/升浓度的硝酸银水溶液和10.0毫升0.4摩尔/升浓度的碘化钾和溴化钾溶液(其中碘化钾与溴化钾的摩尔比=1∶5);然后在34分钟内加入92毫升2.0摩尔/升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和92毫升2.0摩尔/升浓度的碘化钾和溴化钾的混合溶液(其中碘化钾与溴化钾的摩尔比=1∶5);再在46分钟内加入240毫升2.0摩尔/升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和240毫升2.0摩尔/升浓度的溴化钾溶液。加料结束后,保持在70℃,生长10分钟。乳化过程结束后,降温至30℃,再加入50毫升10wt%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和8毫升20wt%醋酸溶液使卤化银晶体沉降为泥沙状,倾出上层清液后加入3500毫升蒸馏水,浸泡20分钟后倾出上层清液,重复此操作3次。在最终获得的沉降物中补加明胶120克,加水至乳剂总重为2.8公斤,在45℃恒温搅拌,用5wt%的碳酸钠溶液将乳剂的pH值调至5.8,即制得立方体溴碘化银微晶乳剂微晶乳剂,冷却后放置在4℃左右的冰箱中保存。
2.乳剂化学增感实验:
如实施例2中步骤2方法,对本实施例步骤1得到的立方体溴碘化银微晶乳剂进行化学增感实验、涂片、干燥、曝光、显影、定影、干燥和测试,感光性能数据列于表2中。
3.乳剂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实验:
采用现在最为常用的感绿增感染料B114-3的0.1wt%溶液3.0ml,0.1wt%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溶液3.0ml和0.1wt%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溶液6.0ml,如实施例2中步骤3方法,对本实施例步骤1得到的立方体溴碘化银微晶乳剂分别进行化学和光谱增感实验、涂片、干燥、曝光、显影、定影、干燥和测试,感光性能数据列于表2中。
                         表2  实施例3所对应的感光性能数据
  增感   感光度S/Din   灰雾D0   反差γ
  化学增感   25.0   0.08   1.74
  化学和B114-3光谱增感(3.0ml)   27.2   0.08   1.72
  化学和本发明化合物光谱增感(3.0ml)   27.0   0.10   2.58
  化学和本发明化合物光谱增感(6.0ml)   28.2   0.10   2.40
研究表明染料B114-3在乳剂的光谱成熟中加入3.0ml时可以获得相对较低的灰雾和最高感光度。而本发明的增感染料在加入3.0ml时增感效果与染料B114-3的增感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反差要比染料B114-3大的多。本发明的增感染料在加入6.0ml时可达到最佳的增感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在立方体AgBr/I乳剂增感过程中,本发明的增感染料比染料B114-3的增感效果要好。本发明的增感染料可以使立方体AgBr/I乳剂的感光度至少升高1倍(3DIN),且不引起灰雾明显上升。另外,对该种乳剂的反差也可提高近1倍,而染料B114-3对反差的贡献不大。

Claims (9)

1.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其结构式为:
Figure C2004100095870002C1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硝基苯作为溶剂,三乙胺和醋酸酐为缩合剂,式(II)化合物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
Figure C2004100095870002C2
与式(III)化合物1,1-二甲基-2-苯胺乙烯基-3-丙磺酸基吲哚
进行缩合反应,反应后经分离,得到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溶剂硝基苯的用量是式(II)化合物的3~5倍,以摩尔数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缩合剂三乙胺和醋酸酐的用量分别为式(II)化合物的10%~20%,以摩尔数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15℃~145℃;反应时间为3~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是在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醚中,搅拌30~60分钟,析出红棕色沉淀物,经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粉末;该红棕色粉末进一步经过柱分离,选用硅胶柱,以体积比为3∶1的三氯甲烷与乙醇混合液作为淋洗液进行第一次柱层析,而后再用硅胶柱,以体积比为2∶1的乙醇与石油醚混合液作为淋洗液进行第二次柱层析,最后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紫红色结晶,即为纯的所需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式(II)化合物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按如下步骤制备:
1)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的制备
2-氯硝基苯与N,N-二甲基乙二胺以摩尔比1∶1~1.5,在140℃~150℃下,在无水醋酸钠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9~11小时后,使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水稀释并加入盐酸,使未反应的原料2-氯硝基苯析出;过滤后,所得滤液用碱溶液调pH至9~10,用乙醚萃取、分离,得到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
2)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的制备
上述步骤1)得到的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硝基苯在浓盐酸存在下,在SnCl2还原剂作用下,还原得到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
3)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的制备
上述步骤2)得到的o-(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苯胺与乙酸酐以1∶2.5~4的摩尔比混合,进行回流反应,将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再用碱溶液调pH至9~10,经乙醚萃取、分离,得到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
4)式(II)化合物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3-乙基咪唑碘盐的制备
上述步骤3)得到的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2-甲基咪唑与碘乙烷,按摩尔比1∶1~1∶1.5,回流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用甲醇重结晶纯化,得到式(II)化合物的白色晶体。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染料在感光化学领域用作光谱增感染料。
CNB2004100095879A 2004-09-20 2004-09-20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194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95879A CN100341949C (zh) 2004-09-20 2004-09-20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95879A CN100341949C (zh) 2004-09-20 2004-09-20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2149A CN1752149A (zh) 2006-03-29
CN100341949C true CN100341949C (zh) 2007-10-10

Family

ID=36679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958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1949C (zh) 2004-09-20 2004-09-20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41949C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1574B1 (en) * 1998-10-05 2001-04-24 Agfa-Gevaert N.V. Cyanine dy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1574B1 (en) * 1998-10-05 2001-04-24 Agfa-Gevaert N.V. Cyanine dy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吲哚碳菁染料的合成及表征 戴志飞,彭必先,有机化学,第5期 199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2149A (zh) 2006-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39610B2 (ja) 多官能α―ジアゾ―β―ケトエステルを含有するポジ作動性感放射線混合物、その製法およびこの混合物を含有する感放射線記録材料
CN1990604A (zh) 以二苯乙烯连接的香豆素类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JP4351440B2 (ja) 新規なスルホニウム塩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13462187B (zh) 一种七甲川吲哚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725846A (ja) アルキルスルホニウム塩
CN1911888A (zh) 2,3,2`,3`-四氟二苯乙炔衍生物、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0341949C (zh) 1,1-二甲基-3-丙磺酸基吲哚基-1’-(n,n-二甲基氨基乙氨基)-3’-乙基-咪唑基-碳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66975A (zh) 具有可见光敏化发光性能的铕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JPH01146846A (ja) 新規な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27574A (zh) 金丝桃素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101929A (zh) 一种具有双发色团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9179A (zh) 不对称吲哚菁染料的固相合成方法
JP4669720B2 (ja) カリックスレゾルシンアレー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49869C (zh) 含端炔基的菁染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931856A (zh) 冠醚缩氨基硫脲类阴离子识别受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635029A (zh) 以环烷烃酮类连接的香豆素类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1909186A (zh) 一种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465578A (zh) 吲哚啉螺苯并噁嗪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58601A (zh) 氯苯衍生物以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CN110183452A (zh) 一种全氟丁基取代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60782A (zh) 4位上含胺基与羟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可见光敏剂与合成
CN1958588A (zh) 一类新的β-八甲基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JPH0445160A (ja) 新規メチン染料
CN1890244A (zh) 用于制备经取代氨基醇的方法
CN114685530B (zh) 一类基于异喹啉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Osi Chemistry Co., Ltd.

Assignor: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3.10 to 2013.3.10

Contract record no.: 200833000071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1,1-dimethyl-3-propyl sulfonate indole-1'-(N,N-dimethyl amine athyl amine)-3-ethyl imidazole carbocxyanine dyestuff, preparing process and use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80927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3.10 TO 2013.3.10

Name of requester: ZHEJIANG AOSHI CHEM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