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103929A1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103929A1
WO2024103929A1 PCT/CN2023/117586 CN2023117586W WO2024103929A1 WO 2024103929 A1 WO2024103929 A1 WO 2024103929A1 CN 2023117586 W CN2023117586 W CN 2023117586W WO 2024103929 A1 WO2024103929 A1 WO 202410392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bracket
camera module
middle frame
front camer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175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付振彪
邸希剑
赵亚茹
马喆
Original Assignee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10392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103929A1/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1000),用于避免电子设备(1000)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挤压前置摄像模组(140),保证电子设备(1000)的使用可靠性。电子设备(1000)包括壳体(110)、前置摄像模组(140)和支架(130),壳体(110)包括后盖(112),前置摄像模组(140)和支架(130)均设置于壳体(110),支架(130)设置于后盖(112)和前置摄像模组(140)之间,支架(130)包括凸包部(135),凸包部(135)与前置摄像模组(140)对应设置,且朝背离摄像模组(140)的方向凸出,凸包部(135)设有缺口(137),缺口(137)连通凸包部(135)的内侧和外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1月1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1459143.X、申请名称为“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目前,为了追求外观精美度和使用便捷性,电子设备朝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轻薄化设计的电子设备极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从而挤压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模组,容易导致前置摄像模组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避免电子设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挤压前置摄像模组,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前置摄像模组和支架,壳体包括后盖,前置摄像模组和支架均设置于壳体,支架设置于后盖和前置摄像模组之间,支架包括凸包部,凸包部与前置摄像模组对应设置,且朝背离摄像模组的方向凸出,凸包部设有缺口,缺口连通凸包部的内侧和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一者与另一者对应设置是指一者在另一者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覆盖另一者。比如,凸包部与图像传感器对应设置是指,凸包部在前置摄像模组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前置摄像模组内,或者,前置摄像模组在凸包部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凸包部内。
可以理解的是,当后盖受到外力挤压时,后盖极易发生变形而向中框的内侧凹陷,从而挤压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或模组。当后盖在对应前置摄像模组的位置受到外力挤压时,后盖所承受的外力会先作用于支架,再通过支架作用于前置摄像模组。
本申请中,支架包括凸包部,凸包部与前置摄像模组对应设置,当后盖受到外力挤压发生变形,而挤压支架时,会先作用于凸包部而使凸包部发生弹性变形,此时,施加于凸包部的应力可通过凸包部释放至支架的其他部分,可避免直接作用于前置摄像模组,造成前置摄像模组失效。而且,由于凸包部设有缺口,施加于凸包部的应力可均匀地传递至支架的其他部分,而不会集中在凸包部的周缘,当撤去施加于后盖的应力时,凸包部发生的弹性变形可恢复,在后盖下一次被挤压时,凸包部仍可抵挡外力挤压,保护前置摄像模组,避免前置摄像模组被损坏。
一种实施方式中,前置摄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与凸包部对应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图像传感器是前置摄像模组中较为靠近支架的部件,而且是最易因外力挤压而失效的器件,因此,为避免前置摄像模组在后盖受到外力挤压而失效,应该最先对图像传感器进行保护。本申请中,支架包括凸包部,凸包部与图像传感器对应设置,当 后盖受到外力挤压发生变形,而挤压支架时,会先作用于凸包部而使凸包部发生弹性变形,此时,施加于凸包部的应力可通过凸包部释放至支架的其他部分,可避免直接作用于前置摄像模组的图像传感器,造成图像传感器失效。而且,由于凸包部设有缺口,施加于凸包部的应力可均匀地传递至支架的其他部分,而不会集中在凸包部的周缘,当撤去施加于后盖的应力时,凸包部发生的弹性变形可恢复,在后盖下一次被挤压时,凸包部仍可抵挡外力挤压,保护图像传感器,避免图像传感器被损坏。
一种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在支架上的投影位于凸包部内。当后盖受到压力挤压发生形变而挤压支架时,不管后盖从哪个角度挤压支架,凸包部均可发生变形释放应力而保护图像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图像传感器的全方位保护。
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架还包括平面部,平面部环绕凸包部的周缘设置,凸包部相对平面部凸出。平面部与前置摄像模组相对设置,且抵持于前置摄像模组,以提高前置摄像模组的装配稳定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平面部包括两个支撑部分,支撑部分分别位于缺口的相对两侧,且均自平面部的边缘朝远离凸包部的方向延伸,两个支撑部分均抵持于前置摄像模组。两个支撑部分的设计,增大了平面部对前置摄像模组的抵持面积,有助于提高前置摄像模组的装配稳定性。
其中,两个支撑部分均呈牛角状。
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还包括中框,后盖设置于中框的一侧,前置摄像模组和支架均设置于中框。中框包括中框天线,支架包括金属支架部,金属支架部包括凸包部和平面部,金属支架部和中框天线间隔且相对设置,以降低金属支架部对中框天线的干扰,减少金属支架部对中框天线的信号辐射效率的衰减。
一种实施方式中,前置摄像模组还包括电路板组件,图像传感器设置于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包括补强板,补强板与凸包部相对设置,补强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缺口与中框天线相对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补强板和凸包部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补强板、凸包部以及补强板和凸包部之间的空气介质,会形成一个局部电容,该局部电容会加剧对中框天线的信号辐射效率衰减。本申请中,缺口与中框天线相对设置,可减少凸包部与补强板之间的相对面积,减少凸包部与补强板形成的局部电容对中框天线的信号辐射效率的影响。
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框天线为GPS天线,金属支架部与中框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以降低金属支架部对GPS信号的干扰,减少金属支架部对GPS信号的辐射效率的衰减。
其中,两个支撑部分与中框天线相对设置,支撑部分与中框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即金属支架部与中框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换言之,支撑部分与中框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
一种实施方式中,缺口的底部与中框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2mm,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3.5mm,以减少凸包部与补强板形成的局部电容对GPS信号的辐射效率的衰减。
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框天线为LTE天线、GSM天线、NR天线或WIFI天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的材料包括聚氨基、毛皮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不仅可以增加后盖的外观精美度,还有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中框背离后盖的一侧,显示屏包括透光部,前置摄像模组的摄像面与透光部相对设置。前置摄像模组可采集穿过透光部的光线,并形成对应的图像数据。其中,电子设备可为直板机。
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7mm,以保证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中框设有通孔,通孔沿中框的厚度方向贯穿中框。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设有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贯穿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中框,第一避让孔和通孔连通。
前置摄像模组还包括摄像支架和镜头,摄像支架设置于电路板组件,镜头设置于摄像支架背离电路板组件的一侧,镜头穿设于第一避让孔和通孔。其中,镜头的摄像面与透光部相对设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连接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包括后盖,前置摄像模组和支架均设置于第一壳体。其中,电子设备可为可折叠手机。
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分、第二显示部分和可弯曲部分,可弯曲部分固定连接于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之间,第一显示部分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显示部分设置于第二壳体,可弯曲部分与转动机构相对设置。
其中,第一显示部分包括透光部,前置摄像模组的摄像面与透光部相对设置。前置摄像模组可采集穿过透光部的光线,并形成对应的图像数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和第一显示部分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7mm,以保证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第二壳体和第二显示部分的厚度之和也可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7mm。示例性的,第一壳体和第一显示部分的厚度之和、以及第二壳体和第二显示部分的厚度之和可均为6.3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中前置摄像模组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前置摄像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中中框、电路板和前置摄像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所示电子设备沿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中中框、电路板、支架和前置摄像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一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二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三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一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
图18是第二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
图19是第三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
图20是第四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
图21是图13所示组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第一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与中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3是第二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与中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4是第三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与中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5是第四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与中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6是第五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与中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7是第六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与中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六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时,中框天线的效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POS机(point of sales terminal,销售点终端)等电子产品。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为可折叠手机。即,电子设备1000为可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手机。
接下来,为了便于描述,定义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X轴方向与Y轴方向构成XY平面,X轴方向与Z轴方向构成XZ平面,Y轴方向与Z轴方向构成YZ平面。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为Y轴方向。即,电子设备1000能够绕Y轴方向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其中,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均处于展开状态,电子设备1000沿X轴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电子设备100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示 例性的,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展开角度为180度。即,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处于展平状态。电子设备1000可以处于折叠状态,电子设备1000沿X轴方向上的尺寸较小,电子设备1000便于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举例说明的角度均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展开角度为180度是指,展开角度可以为180度,也可以大约为180度,比如170度、175度、185度和190度等。后文中举例说明的角度可做相同理解。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电子设备1000为可发生一次折叠的电子产品。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为可发生多次(两次以上)折叠的电子产品。此时,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多个部分,相邻两个部分可相对靠近折叠至电子设备1000处于折叠状态,相邻两个部分也可相对远离展开至电子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包括第一主体100、第二主体200、转动机构(图未示)和显示屏300。转动机构连接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之间,以实现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之间的转动连接。其中,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可在5mm至7mm之间。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可为6.3mm。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是指,电子设备1000处于展平状态时,电子设备1000沿Z轴方向上的厚度。
显示屏300包括第一显示部分310、第二显示部分320和可弯折部分330,可弯折部分330连接于第一显示部分310和第二显示部分320之间,且可绕Y轴方向发生弯折。具体的,第一显示部分310设置于第一主体100,第二显示部分320设置于第二主体200,可弯折部分330与转动机构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显示部分310和第一主体100的厚度之和、以及第二显示部分320和第二主体200的厚度之和均可在5mm至7mm之间。示例性的,第一显示部分310和第一主体100的厚度之和、以及第二显示部分320和第二主体200的厚度之和均可为6.3mm。
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可通过转动机构相对转动,使得电子设备10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具体的,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可相对转动至相对设置,以使电子设备10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显示部分310和第二显示部分320相对设置,可弯折部分330发生弯折。此时,显示屏300处于折叠状态,显示屏300的外露面积比较少,可大大降低显示屏300被损坏的概率,实现对显示屏300的有效保护。
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也可相对转动至相对展开,以使电子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示例性的,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处于展平状态,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此时,第一显示部分310和第二显示部分320相对展开,可弯折部分330不发生弯折而展平。此时,显示屏300处于展平状态,第一显示部分310、第二显示部分320和可弯折部分330之间的夹角均为180度,显示屏300具有大面积的显示区域,可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大屏显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电子设备1000采用向内折叠的方式进行折叠,处于折叠状态的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位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内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采用向外折叠的方式进行折叠,此时,处于折叠状态的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位于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外侧。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 3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仅示出了第一主体100和第一显示部分310。
第一主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电路板120、处理器(图未示)、支架130、前置摄像模组140和后置摄像模组150,电路板120、处理器、支架130、前置摄像模组140和后置摄像模组150均设置于第一壳体110。处理器可设置于电路板120,且可与电路板120电连接。其中,处理器可为电子设备1000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前置摄像模组140和后置摄像模组150均位于第一主体100的顶部,且均与处理器电连接。前置摄像模组140的摄像面朝向第一显示部分310。前置摄像模组140可接收处理器发送的信息采集信号,并依据信息采集信号采集穿过第一显示部分310的光线,并形成对应的图像数据。后置摄像模组150的摄像面相对第一壳体110露出。后置摄像模组150可接收处理器发送的信息采集信号,并依据信息采集信号采集第一壳体110外侧的光线,并形成对应的图像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不为可折叠手机,比如,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直板机。此时,电子设备1000包括主体和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主体,主体包括壳体、前置摄像模组和支架,前置摄像模组和支架均设置于壳体。其中,主体的基础结构、显示屏的基础结构、以及主体和显示屏之间的配合关系,可参照下文中第一主体100和第一显示部分310的相关设计,后文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主体200包括第二壳体210和扬声器模组220,扬声器模组220设置于第二壳体210。其中,转动机构连接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之间。第二壳体210设有扬声孔211,扬声孔211连通第二壳体210的内侧和外侧。示例性的,扬声孔211有多个,多个扬声孔211沿X轴方向间隔排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孔211也有只有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扬声孔21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扬声器模组220位于第二主体200的底部,且用作电子设备1000的底部扬声器模组。扬声器模组220与处理器电连接。扬声器模组220可接收处理器发送的音频信号,并依据音频信号振动发声,声音可经扬声孔211扩散至外界环境中,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发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顶”、“底”、“上”、“下”、“左”和“右”等方位用词,是参考附图1和图2所示的方位进行的描述,以朝向Y轴正方向为“顶”,以朝向Y轴负方向为“底”,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上”,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下”,以朝向X轴正方向为“右”,以朝向X轴负方向为“左”,其并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超薄结构和多样化的外观体验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而超薄结构和易变形的后盖,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设计和器件模组的保护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前置摄像模组等瓶颈位置极易受外部挤压而失效,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仅示出了电子设备1000的第一主体100和显示屏300的第一显示部分310。
第一壳体110包括中框111和后盖112,后盖112设置于中框111的一侧。示例性的, 后盖112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中框111,以便于第一主体100内部器件或模组的维修和更换。其中,后盖112的材料包括PU(polyurethane,聚氨基)、毛皮和玻璃纤维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不仅可以增加后盖112的外观精美度,还有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可以理解的是,由于PU、毛皮和玻璃纤维均为易变形材料,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手指等外界异物极易压迫后盖112,而导致后盖112变形,从而挤压第一主体100的内部器件或模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12的材料也可以包括玻璃或金属等不易发生变形的材料,本申请对后盖112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后盖112可为电子设备1000的电池盖。后盖112设有摄像孔113,摄像孔113位于后盖112的顶部,且连通第一壳体110的内侧和外侧。摄像孔113的开口位于后盖112的上表面(图未示)。摄像孔113自后盖112的上表面向下表面(的方向)的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凹陷,且贯穿后盖112的下表面。即,摄像孔113沿后盖112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后盖112。示例性的,摄像孔113为方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孔113也可以为圆形孔或其他形状的孔。
第一显示部分310设置于中框111的另一侧。即,第一显示部分310设置于中框111背离后盖112的一侧。也即,后盖112和第一显示部分310分别设置于中框111的相对两侧。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第一显示部分310朝向用户放置,后盖112背离用户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部分310包括透光部311,透光部311位于第一显示部分310的顶部。外界环境的光线可穿过透光部311进入第一壳体110的内部。
请参阅图4和图5,图5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中框111的结构示意图。
中框111设有第一安装槽114、第二安装槽115、第三安装槽116、通孔117和多个固定孔118。第一安装槽114的开口位于中框111的下表面(图未标)。第一安装槽114自中框111的下表面向上表面(图未标)的方向(图示Z轴正方向)凹陷。第二安装槽115和第三安装槽116的开口均位于第一安装槽114的槽底壁(图未标)。第二安装槽115和第三安装槽116均自第一安装槽114的槽底壁向中框111的上表面的方向(图示Z轴正方向)凹陷。其中,第二安装槽115位于第一安装槽114的顶部,第三安装槽116位于第一安装槽114的右侧,且与第二安装槽115相互间隔。通孔117的开口位于第二安装槽115的槽底壁。通孔117自第二安装槽115的槽底壁向中框111的上表面的方向(图示Z轴正方向)凹陷,且贯穿中框111的上表面。示例性的,通孔117为圆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17也可以为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
此外,第一安装槽114的槽底壁(图未标)凸设有多个凸块,多个凸块彼此间隔。每一凸块均自第一安装槽114的槽底壁向第一安装槽114的开口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延伸。具体的,部分凸块彼此间隔地设于第一安装槽114的槽底壁的边缘,且与第一安装槽114的槽侧壁(图未标)固定连接。部分凸块设于第一安装槽114的槽底壁的中部。每一凸块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18。具体的,每一固定孔118的开口均位于凸块的下表面。每一固定孔118均自凸块的下表面向中框111的上表面凹陷,且贯穿中框111的上表面。其中,多个固定孔118彼此间隔。
本实施例中,中框111包括金属中框部111a和塑胶中框部111b,塑胶中框部111b固定连接于金属中框部111a的内侧。示例性的,金属中框部111a和塑胶中框部111b可通过 模内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金属中框部111a包括中框天线111c,中框天线111c位于金属中框部111a的顶部。中框天线111c的馈电点(图未示)电连接电路板120。电路板120的射频信号可自馈电点馈入中框天线111c,中框天线111c可依据馈入的射频信号向外界辐射射频信号,或者,中框天线111c可接收外界的射频信号,并将外界的射频信号自馈电点传输至电路板120,以实现电子设备1000与外界之间的无线通信。示例性的,中框天线111c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中框天线111c也可以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天线、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天线、NR(new radio)天线或WIFI天线。
此外,金属中框部111a设有第一缺口111d和第二缺口111e,第一缺口111d和第二缺口111e均位于金属中框部111a的顶部。沿Y轴方向上,第一缺口111d和第二缺口111e分别位于中框天线111c的相对两侧。具体的,第一缺口111d和第二缺口111e均沿Z轴方向贯穿金属中框部11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还贯穿金属中框部111a的顶表面,以使中框天线111c处于悬浮状态,而与金属中框部111a的其他部分相对独立,保证中框天线111c的正常使用。
其中,部分塑胶中框部111b填充于第一缺口111d和第二缺口111e,部分塑胶中框部111b位于金属中框部111a的内侧,以固定连接中框天线111c和金属中框部111a的其他部分,保证中框111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塑胶中框部111b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填充于第一缺口111d和第二缺口111e内的塑胶不会影响中框天线111c的辐射性能。
请参阅图4和图6,图6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电路板120的结构示意图。
电路板120可为电子设备1000的主板(main board)。电路板120设有第一避让孔121、第二避让孔122、第三避让孔123和多个安装孔124。第一避让孔121、第二避让孔122、第三避让孔123和多个安装孔124均沿电路板120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电路板120。具体的,第一避让孔121位于电路板120的顶部,且贯穿电路板120的顶端面。第二避让孔122和第三避让孔123均位于电路板120的右侧,且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部分安装孔124位于电路板120的边缘,部分安装孔124位于电路板120的中部。其中,第一避让孔121、第二避让孔122、第三避让孔123和多个安装孔124彼此间隔。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前置摄像模组140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前置摄像模组14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前置摄像模组140包括电路板组件141、图像传感器142、摄像支架143和镜头144,图像传感器142和摄像支架143均设置于电路板组件141,镜头144设置于摄像支架143。电路板组件141包括补强板145和电路板146,电路板146设置于补强板145的上表面(图未标)。其中,补强板14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示例性的,补强板145为钢片,以增加电路板组件141的强度。电路板146设有安装槽147,安装槽147位于电路板146的中部。安装槽147的开口位于电路板146的上表面(图未标)。安装槽147自电路板146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图未标)的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凹陷。其中,安装槽147贯穿电路板146的下表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47也可以不贯穿电路板146的下表面。
图像传感器142设置于安装槽147,摄像支架143设置于电路板146的上表面,且环 绕图像传感器142设置。镜头144设置于摄像支架143背离电路板146的一侧。镜头144可会聚外部的光线,会聚后的外部光线可穿过摄像支架143投射至图像传感器142,以在图像传感器142上形成相应的图像。其中,镜头144可以包括镜筒和固定在镜筒内侧的透镜组。示例性的,透镜组的透镜数量可以是多片,比如5片、或6片、或7片、或8片等。
请参阅图5、图6、图9和图10,图9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中框111、电路板120和前置摄像模组140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0沿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沿“I-I处剖开”是指沿I-I线所在的平面剖开。
电路板12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4,前置摄像模组14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15。具体的,电路板12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4的槽底壁。其中,第一避让孔121连通第二安装槽115,第二避让孔122和第三避让孔123连通第三安装槽116,电路板120的每一安装孔124与一个固定孔118连通。
前置摄像模组14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15的槽底壁,且与电路板120电连接,以通过电路板120实现与处理器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前置摄像模组140穿设于电路板120的第一避让孔121和中框111的通孔117,并与中框天线111c间隔且相对设置。具体的,电路板组件141的电路板146电连接电路板120,镜头144穿设于电路板120的第一避让孔121,且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15的槽底壁,并穿设于中框111的通孔117。其中,镜头144的摄像面相对中框111的上表面凸出,且与第一显示部分310的透光部311相对设置。镜头144可通过透光部311采集外部光线。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穿设是指穿过,比如,前置摄像模组140穿设于第一避让孔121是指,前置摄像模组140穿过第一避让孔121,示例性的,前置摄像模组140沿图示Z轴方向穿过第一避让孔121,后文类似的描述可作相同理解。
后置摄像模组150(如图4所示)设置于第三安装槽116的槽底壁,且与电路板120电连接,以通过电路板120实现与处理器的电连接。具体的,后置摄像模组150穿设于电路板120的第二避让孔122和第三避让孔123。其中,后置摄像模组150相对于中框111的下表面凸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模组150也可以不相对中框111的下表面凸出,本申请实施例对后置摄像模组150和中框1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4、图11和图12,图11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支架130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支架13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支架130可为电子设备1000的主板支架。支架130设有避让孔131和多个安装孔132。避让孔131和多个安装孔132均沿支架130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支架130。具体的,避让孔131位于支架130的右侧,部分安装孔132位于支架130的边缘,部分安装孔132位于支架130的中部。其中,避让孔131和多个安装孔132彼此间隔。
本实施例中,支架130包括金属支架部133和塑胶支架部134,金属支架部133和塑胶支架部134固定连接。示例性的,金属支架部133和塑胶支架部134可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塑胶支架部134设有避让孔131和多个安装孔132。金属支架部133包括凸包部135和平面部136,平面部136与凸包部135固定连接。具体的,凸包部135位于金属支架部133的顶部,且相对平面部136朝背离平面部136的上表面的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凸出。示例性的,凸包部135呈矩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包部135也可以 呈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此外,凸包部135设有缺口137,缺口137位于凸包部135的顶部。缺口137沿凸包部135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凸包部135,且连通凸包部135的内侧和外侧。其中,沿X轴方向上,缺口137的宽度为w。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缺口137的宽度是指,缺口137的最大宽度。示例性的,w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3.5mm。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w也可以小于2.5mm,或者,w也可以大于3.5mm。
平面部136环绕凸包部135设置。平面部136包括两个支撑部分138,两个支撑部分138位于平面部136的顶部。具体的,沿X轴方向上,两个支撑部分138分别位于缺口137的相对两侧,且自平面部136的边缘朝远离凸包部135的方向(图示Y轴正方向)延伸。示例性的,两个支撑部分138均呈牛角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分138也可以呈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4、图10和图13,图13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中框111、电路板120、支架130和前置摄像模组140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支架13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4。具体的,支架130设置于电路板120和后盖112之间。其中,支架130的避让孔131连通电路板120的第二避让孔122和第三避让孔123,支架130的每一安装孔124与电路板120的一个安装孔124连通。此外,第一主体100还包括多个紧固件160,每一紧固件160依次穿过支架130的一个安装孔132和电路板120的一个安装孔124,并固定设置于中框111的一个固定孔118,以将电路板120和支架13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4。示例性的,紧固件160可为螺丝或螺钉。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后置摄像模组150(图9未示)还穿设于支架130的避让孔131和后盖112的摄像孔113,且相对于后盖112凸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模组150也可以不相对后盖112凸出,本申请实施例对后置摄像模组150和后盖1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做具体限制。
支架130还设置于前置摄像模组140和后盖112之间,且支架130的金属支架部133覆盖前置摄像模组140。本实施例中,金属支架部133的平面部136与前置摄像模组140相对设置,且抵持前置摄像模组140。具体的,平面部136抵持电路板组件141的补强板145,以提高前置摄像模组140的装配稳定性。其中,两个支撑部分138均抵持补强板145。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支撑部分138的设计,增大了平面部136对前置摄像模组140的抵持面积,有助于提高前置摄像模组140的装配稳定性。
此外,金属支架部133的凸包部135与前置摄像模组140对应设置。具体的,凸包部135朝背离前置摄像模组140的方向凸出,并与补强板145间隔且相对设置。具体的,凸包部135与图像传感器142对应设置。其中,凸包部135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142的面积,图像传感器142在支架130上的投影位于凸包部135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者与另一者对应设置是指一者在另一者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覆盖另一者。比如,凸包部135与图像传感器142对应设置是指,图像传感器142在支架13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凸包部135内,或者,凸包部135在图像传感器142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图像传感器142内。
可以理解的是,当后盖112受到外力挤压时,后盖112极易发生变形而向中框111的 内侧凹陷,从而挤压第一主体100内部的器件或模组。本实施例中,后盖112覆盖支架130的凸包部135和前置摄像模组140。当后盖112在对应前置摄像模组140的位置受到外力挤压时,后盖112所承受的外力会先作用于支架130,再通过支架130作用于前置摄像模组140。而图像传感器142是前置摄像模组140中较为靠近支架130的部件,而且是最易因外力挤压而失效的器件,因此,为避免前置摄像模组140失效,应该最先对图像传感器142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中,支架130包括凸包部135,凸包部135与图像传感器142对应设置,可对图像传感器142起到保护作用。当后盖112受到外力挤压发生变形,而挤压支架130时,会先作用于凸包部135而使凸包部135发生弹性变形,此时,施加于凸包部135的应力可通过凸包部135释放至平面部136,可避免直接作用于前置摄像模组140的图像传感器142,造成前置摄像模组140失效。
而且,由于图像传感器142在支架130上的投影位于凸包部135内,不管后盖112从哪个角度挤压支架130,凸包部135均发生变形释放应力以保护图像传感器142,从而实现对图像传感器142的全方位保护。此外,由于凸包部135设有缺口137,施加于凸包部135的应力可均匀地传递至平面部136,而不会集中在凸包部135的周缘,当撤去施加于后盖112的应力时,凸包部135发生的弹性变形可恢复,在后盖112下一次被挤压时,凸包部135仍可抵挡外力挤压,避免图像传感器142被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支架130中凸包部135和缺口137的设计,可实现对前置摄像模组140的图像传感器142的有效保护。接下来,针对凸包部、平面部和缺口的四种不同设计方案,对前置摄像模组的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大小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其中,以电子设备的后盖所承受的挤压力均为200N为例进行仿真。
请参阅图14至图16,图14是第一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5是第二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是第三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c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14至图16可知,第一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a中,金属支架部133a不包括凸包部,金属支架部133a采用常规的平面设计。第二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b中,金属支架部133b包括凸包部135b和平面部136b,平面部136b环绕凸包部135b的三面设置。第三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c中,金属支架部133c包括凸包部135c和平面部136c,平面部136c环绕凸包部135c的四面设置。其中,第四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是本实施例所示支架130,如图12所示。
请参阅图17至图20,图17是第一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a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图18是第二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b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图19是第三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c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图20是第四种设计方案所示支架130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前置摄像模组中图像传感器的承受应力的仿真结果图。
其中,图17和图20所示灰度比较深的区域代表承受应力较大,灰度比较浅的区域代表承受应力较小,中间的灰色区域为应力失效区域。
结合图17至图20可知,第一种设计方案中,图像传感器所承受应力的大小为4.44Kpa,图像传感器的应力失效区域较大。相较于第一种设计方案,第二种设计方案中,图像传感器的应力失效区域会减小,但仍存在失效风险。相较于第二种设计方案,第三种设计方案中,图像传感器的应力失效区域进一步较小。相比于第一种至第三种设计方案,第四种设计方案中,图像传感器所承受应力的大小在2.5Kpa以下,图像传感器不存在应力失效区域。换言之,图像传感器可抵抗200N以内的外部挤压而不发生失效。
请参阅图21,图21是图13所示组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沿Y轴方向上,金属支架部133与中框天线111c间隔设置。具体的,缺口137和两个支撑部分138均与中框天线111c间隔且相对设置。其中,缺口137的底部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1,支撑部分138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即金属支架部133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距离)为h2。示例性的,h1大于或等于3.2mm,h2大于或等于3mm。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金属支架部13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金属支架部133与中框天线111c距离较近时,会对中框天线111c造成信号干扰。其中,当h2小于3mm时,金属支架部133会导致中框天线111c的信号辐射效率衰减。而且,由于补强板145也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补强板145、凸包部135以及补强板145和凸包部135之间的空气介质,会形成一个局部电容,该局部电容同样会加剧对中框天线111c的信号辐射效率衰减。
需要说明的是,凸包部135中缺口137的设计,还可以减少凸包部135与补强板145之间的相对面积,进而减少凸包部135和补强板145形成的局部电容对中框天线111c的信号辐射效率的影响。
接下来,针对凸包部、平面部和缺口的六种不同实验方案,对金属支撑部对中框天线的信号辐射效率的影响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其中,以中框天线为GPS天线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2至图27,图22为第一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d与中框1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3是第二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与中框1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4是第三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e与中框1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5是第四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f与中框1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6是第五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g与中框1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7是第六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h与中框1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22至图27可知,第一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d中,金属支架部133d不包括凸包部,金属支架部133d采用常规的平面设计,金属支架部133d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h2为2.7mm。第二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是本实施例所示支架130,缺口137的底部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h1为3.3mm,缺口137的宽度w为3mm。第三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e中,金属支架部133e包括凸包部135e和平面部136e,平面部136e环绕凸包部135e的三面设置,金属支架部133e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h2为2.7mm。第四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f中,金属支架部133f包括凸包部135f和平面部136f,平面部136f环绕凸包部135f的四面设置,金属支架部133f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h2为2.3mm。第五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g与第四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f的不同之处在于,凸包部135g设有缺口137g,缺口137g的宽度w为1mm。第六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h与第五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130g的不同之处在于,缺口137h的底部与中框天线 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h1为2.8mm。
请参阅图28,图28是六种实验方案所示支架用于电子设备中时,中框天线的效率曲线图。其中,图28所示曲线图中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效率(单位为dB)。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以中框天线为GPS天线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可对比不同实验方案在GPS频段1.575GHZ对应的衰减,来优化凸包部、平面部和缺口的结构。其中,1.575GHZ为北斗导航信号的频率。
根据图28可知,第一种实验方案中,金属支架部133d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距离h2为2.7mm时,中框天线111c在GPS频段1.575GHZ对应的衰减为-0.505dB。第二种实验方案中,中框天线111c在GPS频段1.575GHZ对应的衰减与方案1相当。第三种实验方案中,中框天线111c在GPS频段1.575GHZ对应的衰减为-0.53dB,且1.575GHZ的±0.1GHZ范围内衰减很大,说明中框天线111c的稳定性不足。同样的,由第四种实验方案、第五种实验方案和第六种实验方案,当平面部环绕凸包部四面,且没有缺口或缺口尺寸过小时,中框天线111c在GPS频段1.575GHZ对应的衰减会有降低,且±0.1GHZ范围内衰减很大。
本实施例中,支架130包括凸包部135,当后盖112受到外力挤压发生变形,而挤压支架130时,会先作用于凸包部135而使凸包部135发生弹性变形,此时,施加于凸包部135的应力可通过凸包部135释放至平面部136,可避免直接作用于前置摄像模组140的图像传感器142,造成前置摄像模组140失效。
而且,由于凸包部135设有缺口137,施加于凸包部135的应力可均匀地传递至平面部136,而不会集中在凸包部135的周缘,当撤去施加于后盖112的应力时,凸包部135发生的弹性变形可恢复,在后盖112下一次被挤压时,凸包部135仍可抵挡外力挤压,避免图像传感器142被损坏。此外,缺口137与中框天线111c间隔且相对设置,缺口137的底部与中框天线111c之间的最小距离h1大于或等于3.2mm,缺口137的宽度w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3.5mm,可以减少金属支架部133对中框天线111c造成的信号干扰,保证中框天线111c的信号辐射效率。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置摄像模组和支架,所述壳体包括后盖,所述前置摄像模组和所述支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后盖和所述前置摄像模组之间,所述支架包括凸包部,所述凸包部与所述前置摄像模组对应设置,且朝背离所述前置摄像模组的方向凸出,所述凸包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所述凸包部的内侧和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摄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在所述支架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凸包部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平面部,所述平面部环绕所述凸包部的周缘设置,所述凸包部相对所述平面部凸出,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前置摄像模组相对设置,且抵持于所述前置摄像模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包括两个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且均自所述平面部的边缘朝远离所述凸包部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均抵持于所述前置摄像模组。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中框,所述后盖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一侧,所述前置摄像模组和所述支架均设置于所述中框,所述中框包括中框天线,所述支架包括金属支架部,所述金属支架部包括所述凸包部和所述平面部,所述金属支架部和所述中框天线间隔且相对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摄像模组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凸包部相对设置,所述补强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缺口与所述中框天线相对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天线为GPS天线,所述金属支架部与所述中框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m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底部与所述中框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3.2mm,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3.5mm。
  9.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天线为LTE天线、GSM天线、NR天线或WIFI天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材料包括聚氨基、毛皮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中框背离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包括透光部,所述前置摄像模组的摄像面与所述透光部相对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7mm。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所述后盖,所述前置摄像模组和所述支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分、第二显示部分和可弯曲部分,所述可弯曲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部分之间,所述第一显示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显示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可弯曲部分与所述转动机构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部分包括透光部,所述前置摄像模组的摄像面与所述透光部相对设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显示部分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7mm。
PCT/CN2023/117586 2022-11-16 2023-09-07 电子设备 WO202410392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9143.XA CN118101803A (zh) 2022-11-16 2022-11-16 电子设备
CN202211459143.X 2022-11-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3929A1 true WO2024103929A1 (zh) 2024-05-23

Family

ID=9108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3/117586 WO2024103929A1 (zh) 2022-11-16 2023-09-0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01803A (zh)
WO (1) WO202410392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0670A (ja) * 2002-09-30 2004-04-15 Hitachi Ltd 折畳み式携帯端末装置
CN101325231A (zh) * 2007-06-13 2008-12-17 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制造方法
CN107948468A (zh) * 2017-11-10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摄像头模组、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KR20180060735A (ko) * 2016-11-29 2018-06-07 주식회사 스태프프로젝트 전자기기용 커버의 결합구조
CN112291398A (zh) * 2020-10-30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114825A (zh) * 2021-05-14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0670A (ja) * 2002-09-30 2004-04-15 Hitachi Ltd 折畳み式携帯端末装置
CN101325231A (zh) * 2007-06-13 2008-12-17 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制造方法
KR20180060735A (ko) * 2016-11-29 2018-06-07 주식회사 스태프프로젝트 전자기기용 커버의 결합구조
CN107948468A (zh) * 2017-11-10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摄像头模组、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12291398A (zh) * 2020-10-30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114825A (zh) * 2021-05-14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01803A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6992B (zh) 包括导电图案的天线和包括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EP2658223B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Crack Prevention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EP3608751B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integrated with the frame of the housing
WO2019052332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2640207B (zh) 天线组件和包括该天线组件的电子装置
US202301990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oldable display
US1199722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display
US202101263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lot antenna module
US20230422448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US810725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103929A1 (zh) 电子设备
CN112887542B (zh) 电子设备
WO2024061033A1 (zh) 终端设备
US202202255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nnector
US202201825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amera module
US9918153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15567626A (zh) 电子设备
CN112018505A (zh) 天线弹片、天线组件和电子装置
JP3145023U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21754406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8253881B2 (en) Attachment frame for a display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433341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contact member in contact with conductive portion and substrate
CN112751157B (zh) 天线组件和终端
CN210130031U (zh) 电子设备
US20230262940A1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