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151545A1 -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151545A1
WO2022151545A1 PCT/CN2021/075367 CN2021075367W WO2022151545A1 WO 2022151545 A1 WO2022151545 A1 WO 2022151545A1 CN 2021075367 W CN2021075367 W CN 2021075367W WO 2022151545 A1 WO2022151545 A1 WO 202215154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ed
sampl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0753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何清聪
周侗
王晶
刘仁源
陈立勇
任青云
Original Assignee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15154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151545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76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 C12Q1/6888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for detection or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sms
    • C12Q1/689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for detection or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sms for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7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rus or bacteriophage
    • C12Q1/701Specific hybridization prob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600/00Oligonucleotid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 C12Q2600/106Pharmacogenomics, i.e. genetic variability in individual responses to drugs and drug metabolis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600/00Oligonucleotid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 C12Q2600/16Primer sets for multiplex ass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Definitions

  • the sample to be tested in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multipl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roduc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n in vitro sample that may contain target nucleic acid, such as blood, blood products, saliva or medicines.
  •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multipl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roducts is limited to the detection of in vitro samples, and the direct result i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arget nucleic acid. Even if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used to detect the target nucleic acid on pathogens (eg, viruses) in human or animal blood samples, it is only possible to directly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target nucleic acid, which requires the judgment of an experienced doctor or sampling personnel. , without direct access to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or the state of health.
  • pathogens eg, viruses
  • the chromogenic dye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the amplification result mainly judges whether the nucleic acid in the reaction system is successfully amplified by the color reaction. If the amplification is not successful, it indicates that the detection result is invalid and the detection is stopped. Proceed to the next test strip test.
  • the sample to be tested contains an internal reference nucleic acid and possibly a target nucleic acid
  • the primers include an internal reference primer and a modified primer.
  • Modified primers are also called target nucleic acid modified primers, which are primers modified by markers. Different target nucleic acid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modified primers, and corresponding modified primers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 nucleic acid.
  • the first target nucleic acid modification primer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target nucleic acid, and is used to detect whether the sample to be tested contains the first target nucleic acid. Since at least an internal reference nucleic acid and a target nucleic acid are detected, there are at least two nucleic acids detected by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chip sample inlet has a sample inlet slideway
  • the reaction zone has a reaction zone slideway
  • the first protruding structure is used to destroy the sealing film, and the first protruding structure forms an interference fit with the slideway of the sample introduction port.
  • Test strip detection transfer the liquid to be tested to the test strip for detection.
  • a method for detecting multipl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roducts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 a method for detecting multipl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hen the number of target nucleic acids is three includes the steps:
  • the sample to be tested, the internal reference primer, the color developing agent and the amplification solution are mixed to form a mixed solution, and an amplification reaction i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internal reference nucleic acid solution to be tested;
  • the chromogenic dye method is used to interpret the amplification results:
  • the HNB dye detection method is used to interpret the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the obtained liquid to be tested.
  •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re as follow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Virolog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该方法包括:建立包含显示剂的扩增反应体系,所述扩增反应体系中还包含待测样本、引物和扩增试剂;然后通过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反应体系扩增结果;再根据判读的扩增结果判断是否进行试纸条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结合病原学检查进行确诊,而对于传染性高或致死率高的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检测,以及复杂病情(疑似多重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往往需要用到多靶标联检。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中,说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目标序列分别为开放读码框1ab(open reading frame,ORF1ab)、核壳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区域;同时检测需以人的基因作为内参,用于监控样本采集和提取效果,避免假阴性结果。而采用单靶标检测技术对某份待检样品中的多种可疑靶标进行检测,需要对一份样品进行反复的操作,不但大幅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检测周期,增加了失误概率,同时可能带来样品污染及样品生物危害等,而且对检测结果可靠性、检测人员/环境生物安全均带来问题。因此基于检测性能(敏感性、特异性、样品耐受性)与操作性能(简便、快速)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对一份样本中存在的多个靶标进行同步检测,即多重检测。多重扩增在单个反应管中同时进行多个反应,既保留了传统扩增的相对高的灵敏度,又能一次性扩增多个靶基因,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试剂成本,操作简单,具有巨大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目前市场上多靶标病原体核酸检测主要是利用多重PCR实现扩增,对应的PCR探针法、多重扩增-杂交、多重扩增-毛细管电泳、多重扩增-质谱等检测技术只适用于大医院、疫控中心等大型医疗机构,因为设备成本高、操作环境和人员要求高等原因,很难用在基层现场快检以及用于病原体流行的早期筛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显色染料检测法与试纸条检测相结合,通过在多重核酸扩增体系中加入显色剂和不同的修饰引物,先利用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实现可视化判读核酸扩增结果,之后再利用核酸试纸条实现特定核酸产物的检测,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具体地,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包括:建立包含显示剂的扩增反应体系,所述扩增反应体系中还包含待测样本、引物和扩增液;然后通过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反应体系扩增结果;再根据判读的扩增结果判断是否进行试纸条检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观察待测液中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如未发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发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待测液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的待测样本是可能含有目标核酸的离体样品,如血液、血液制品、唾液或药品等。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仅限于对离体样品的检测,直接结果是目标核酸的存在与否。即使对于利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检测人或动物的血液样品中病原体(如,病毒)上的目标核酸,也只能直接得出目标核酸的存在与否,还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或取样人员判断,而不能直接得到疾病的诊断结果或健康状况。
在本文中,“多重检测”指的是同时检测的核酸有多种,即至少两种。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每种核酸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进行二重检测、三重检测、四重检测、或五重检测。
本发明中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主要是通过显色反应判断反应体系中的核酸是否成功扩增,如未扩增成功,表明为检测结果无效,停止检测,如扩增成功,则可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
其中,显色剂判断扩增结果的原理是:扩增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焦磷酸盐(PPi)等能与显色剂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待测液会呈现出颜色变化或者产生沉淀,从而可以对扩增结果进行判读,实现肉眼观察颜色变化即可实现对核酸扩增结果的检测。由此无需借助仪器设备,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即可判读检测结果,操作简便。只有扩增成功的待测液才能得出有效的检测结果,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试纸条为免疫层析试纸条。
免疫层析试纸条中,包括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判断检测结果时,若试纸条质控线无条带,则判定试纸条失效;若试纸条质控线有条带,则试纸条正常工作,各检测线处出现条带则表明存在与检测线相对应的靶标,表明检测结果为阳性,待测样本含有目标核酸;试纸条仅在质控线出现条带,表明检测结果呈阴性,待测样本不含目标核酸。即只有当质控线和检测线同时出现条带才表明该检测结果为阳性,如果仅出现质控线表明检测结果为阴性。
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主要是利用蛋白胶体金原理,通常在修饰引物两端修饰双重标记物,同时在试纸条上检测线相应位置标记上对应的特异配体,在将扩增后待测液点在试纸条上时,当有待测核酸的扩增产物时,待测核酸上修饰的标记物与金标上修饰的特异配体结合,到达检测线时,检测线上固定的特异配体将标有标记物的产物捕获,从而显色;多余的胶体金向 质控线时与生物素结合而显色。
而使用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核酸时一个缺点是无法规避假阳性的出现。这是由于在使用试纸条检测核酸时,理想情况下,只有核酸经过扩增后,待测样本中才会出现待测物质A-核酸-B,并与试纸条上的a、b结合得到阳性检测结果。但抗原A和抗原B本身是修饰在引物(核酸片段)上的,且生产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游离的抗原A和抗原B,这就导致了抗原A和抗原B因理化或其他原因组成了A-连接体-B的非待测物质,成为假阳性样本,并且在试纸条上与a、b结合得到假阳性检测结果。
使用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核酸时另一个缺点是检测指标少于检测线数量。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进行核酸检测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有单靶标试纸条、双靶标试纸条、和三靶标试纸条。在单靶标试纸条中,包括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两条线,质控线用于层析过程的质控,无法实现内参质控,因此单靶标试纸条仅能检测单靶标,无内参质控所以准确度最低。在双靶标试纸条中,包括质控线(C线)、第一检测线(T1线)和第二检测线(T2线)三条线,在三靶标试纸条中,包括质控线(C线)、第一检测线(T1线)、第二检测线(T2线)和第三检测线(T3线)四条线,通常会使用其中一条检测线作为内参检测,因而使检测指标少于检测线数量。
本发明中将显色染料法与试纸条检测方式相结合,显色剂显色反应可以判断待测液中内参核酸是否成功扩增,而无需在免疫层析试纸条再次进行内参检测,一方面,有效降低了试纸条的假阳率,另一方面,检测线可全部用于检测指标,即增加了一条可用检测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待测样本中含有内参核酸和可能含有目标核酸。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显色反应判断反应体系中的内参核酸是否成功扩增,如未显色则未扩增成功,表明为检测结果无效,停止检测,如显色则扩增成功,可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
本发明中,内参核酸是指在一般细胞当中表达量较为稳定的基因,作用是校验待测样本中RNA是否降解、纠正样本加样的差异、校正cDNA合成速率差异及校正PCR抑制剂的影响等,检测时需要将目标核酸与内参核酸其进行比较以及校正。这是由于每次测试的样品不同,因此必须要有内参核酸进行校正。如内参核酸没有扩增(扩增失败),则得到检测数据为无效数据。本发明中,将在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中普遍存在,能够代表人体来源样本被检测到的基因片段作为内参核酸。因此,所述待测样本中至少包含内参核酸,若扩增体系成功扩增,则内参核酸必然会显色,若扩增体系未变色,则表明扩增体系未成功扩增,只有扩增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试纸条检测。一般情况下,内参核酸是取样时即被包含在待测样本中,当然,内参核酸也可以是在扩增前以试剂的方式添加入扩增体系中,同样是作为待测样本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显色反应判断内参核酸是否扩增的方式,还能对核酸提取、扩增及检测等步骤进行监控,以防止技术性的假阴性。一般呼吸道疾病、肠道系统疾病,这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最早感染的部位都是在咽喉部,因此在PCR诊断中若需要咽拭子的样本,特别是采集婴幼儿的咽拭子样本,往往会因为年龄小而控制能力不足所造成不愿配合或其咽喉窄小,增加了采集者在采集到有效、高质的临床咽拭子样本的难度。如果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 结果阶段没有出现颜色变化,说明采集到的样本质量有可能出现问题(如咽拭子未刮到上皮细胞、采样失败)或因为实验操作不当(核酸提取过程RNA降解,体系配置失误、荧光检测失败等)而出现假阴性。因此通过加入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监测整个实验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减少检测结果假阴性现象,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在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时,扩增反应进行到设定的扩增反应时间的1/3-1/2时即可进行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检测结果,如待测液中的显色剂未发生显色反应,停止扩增反应;如待测液中的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继续反应至扩增反应结束。
通常情况下,扩增反应体系需要预先设定好一定的扩增反应时间进行反应,扩增反应是持续进行的,因此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也是随着扩增反应持续进行的,当扩增反应进行1/3-1/2时,已经足以观察到显色剂的浓度变化引起的显色反应,如果此时扩增反应体系显示剂仍无颜色变化,即可判断扩增反应体系未发生扩增反应,判定为无效检测结果,停止检测,以减少无效的检测时间,由此可以提前去除无效样本,提高检测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待测样本中含有内参核酸和可能含有目标核酸,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修饰引物。修饰引物也称为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其为通过标记物进行修饰的引物,不同的目标核酸与不同的修饰引物相对应,通过相对应的修饰引物可以检测出相应的目标核酸。例如,第一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与第一目标核酸相对应,用于检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第一目标核酸。由于至少检测了内参核酸和一种目标核酸,因此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所检测的核酸至少有两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时将待测样本、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待测液。由此,建立一个多重的扩增反应体系,使得扩增反应操作更简单方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时将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与内参引物分别置于不同的扩增反应体系中得到目标核酸待测液与内参核酸待测液。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建立扩增反应体系包括:
将待测样本、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目标核酸待测液;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酸待测液。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包括:
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变化,如未反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发生显色变化,将目标核酸待测液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
将待测样本、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目标核酸待测液;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 酸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中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如未发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发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目标核酸待测液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通过将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与内参引物分别置于不同的扩增反应体系中,并分别进行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可单独在内参核酸待测液中观察显色反应,能更准确的判断内参核酸是否成功发生扩增。如果内参核酸待测液发生显色变化,表明内参核酸成功发生扩增,扩增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如果内参核酸待测液未发生显色变化,表明内参核酸未发生扩增,检测结果无效,无需再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待测样本中含有至少两种不同的目标核酸,将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及内参引物分别置于不同的扩增反应体系中得到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及内参核酸待测液。当不同的目标核酸为两种时,则制备得到两种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当不同的目标核酸为三种时,则制备得到三种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物标记。如,在多重扩增反应体系,一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使用一组标记物标记,另一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使用另一标记物标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建立扩增反应体系包括:
分别将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与待测样本、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得到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数量与目标核酸种类数量相对应;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酸待测液。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包括:
先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未内参核酸待测液反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内参核酸待测液反生显色变化,再观察各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目标核酸待测液反生显色变化,检测结束;如目标核酸待测液未反生显色变化,混合待测液后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目标核酸待测液未反生显色变化,混合目标核酸待测液后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目标核酸待测液未反生显色变化,混合未反生显色变化的目标核酸待测液后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
分别将至少两种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与待测样本、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得到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数量与目标核酸种类数量相对应;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 酸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先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内参核酸待测液未反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内参核酸待测液反生显色变化,再观察各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目标核酸待测液全部反生显色变化,检测结束;如目标核酸待测液未全部反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未反生显色反应的目标核酸待测液混合后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具体的,通过将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和内参引物分别置于不同的扩增反应体系中,形成多个单一的扩增体系,通过观察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可提前得出检测结果。例如,当待测样本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目标核酸(≥1000copy/μL)时,如果目标核酸成功发生扩增,则目标核酸待测液中的显色剂会发生颜色变化,由此可以判定待测样本中含有目标核酸,此时无需再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即可提前得出检测结果;当待测样本中不含有目标核酸或者含有较低浓度的目标核酸(≤1000copy/μL)时,由于显色染料法检测精度的限制,即使目标核酸成功发生扩增,目标核酸待测液中的显色剂发生颜色变化不足以被观察到,此时,则需要进行下一步试纸条检测,以确认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目标核酸。
另一方面,通过将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和内参引物分别置于不同的扩增反应体系中,可以提高扩增效率,由于多重反应体系存在多对特异性引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引物间互相干扰等问题,要建立合格的多重核酸扩增反应体系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不适用于类似新冠病毒等突发性感染性病原体的应急平台使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显色剂为荧光染料或金属离子指示剂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荧光染料为SYBR Green I或PicoGreen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金属离子指示剂为钙黄绿素或羟基萘酚蓝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显色剂为羟基萘酚蓝。当使用羟基萘酚蓝(HNB)作为显色剂时,扩增体系中需要同时加入Mg 2+。羟基萘酚蓝作为一种金属离子指示剂,可以和Mg 2+结合形成HNB-Mg复合物,使得待测液初始颜色为紫罗兰色,随着扩增反应的进行,扩增反应产生的焦磷酸盐(PPi)会结合Mg 2+产生沉淀,消耗了多重扩增反应体系中的Mg 2+,HNB-Mg复合物比例降低,羟基萘酚蓝失去了Mg 2+使得多重扩增体系颜色变为天蓝色,因此可通过观察待测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判断是否成功扩增。若待测液颜色不变(依旧为紫色),则表明未成功扩增,若待测液颜色变为蓝色,则表明成功扩增。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显色剂为SYBR Green I。若待测液颜色不变(依旧为橙色),则表明未成功扩增,若待测液颜色变为黄绿色,则表明成功扩增。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待测液中还包括有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所需的其他试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同一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中的上下游引物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物标记。如,在一组目标核酸中,上游引物的5’端使用一种标记物标记,下游引物的5’ 端使用另一种标记物标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标记物为荧光素、半抗原或化学发光探针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半抗原为生物素或地高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扩增液包括有核酸扩增所需的其他试剂,如缓冲剂和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线标记有与标记物对应的特异配体。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免疫层析试纸条上的胶体金以及检测线处各自独立的标记有链霉亲和素、抗荧光素抗体、生物素配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目标核酸修饰引物的两端修饰双重标记物,标记物为生物素或地高辛,免疫层析纸条上的胶体金以及检测线处与标记物对应的标记有链霉亲和素、抗荧光素抗体、生物素配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进行多重扩增是将混合液置于恒温环境中进行扩增反应,反应温度为37-65℃,反应时间为15-80min。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检测方法的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包括透明容器和试纸条,其中,待测样本、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放置于透明容器中以便于观察显色反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还包括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所述试纸条设置于所述卡盒内,所述透明容器为芯片,所述芯片内设置有供液体储存、流动的腔体,所述芯片插入所述卡盒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及内参引物分别与待测样本、显色剂和扩增液置于不同的所述芯片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芯片为全透明、半透明、局部透明或局部半透明结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卡盒包括密闭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
芯片插口,用于插入封装有待测液的芯片;
芯片破坏结构,用于破坏所述芯片上的封合膜,释放检测样本;
储液泡罩,用于预存缓冲液;
泡罩释放模块,用于破坏所述储液泡罩,释放缓冲液;
和试纸条,检测样本和缓冲液混匀后流入所述试纸条。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芯片的横截面积大于芯片插口的横截面积,所述芯片插口与插入的芯片形成过盈配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芯片插口具有柔性密封套,所述芯片插口与插入的芯片形成过盈配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芯片包括加样口、反应区、封口膜和封合膜,封口膜用于密封加样口,封合膜用于密封反应区,所述封合膜采用透明材质制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芯片加样口处具有加样口滑道,反应区处具有反应区滑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芯片破坏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用于破坏封口膜,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加样口滑道形成过盈配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用于破坏封合膜,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反应区滑道形成过盈配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和所述加样口滑道的滑道深度之间存在0.05-0.1mm的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和所述反应区滑道的滑道深度之间存在0.05-0.1mm的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储液泡罩的底面与底板胶粘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储液泡罩的底面为塑料或铝质薄膜材料。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储液泡罩的顶面具有柔性密封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泡罩释放模块包括缓冲液释放口、缓冲液释放池、凸起破坏部和泡罩固定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连通的样本缓冲室、试纸条样本池,试纸条的样品垫端置于试纸条样本池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板还设置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芯片破坏结构置于所述第一气室内,所述试纸条的吸收垫端置于所述第二气室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芯片插口位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所述泡罩释放模块、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气室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第二气室、样本缓冲室、试纸条样本池和试纸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中,先通过显色染料法中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实现可视化判读扩增结果,判断待测液是否成功扩增,扩增成功的待测液再通过免疫层析试纸条实现目标核酸的检测。由此可以剔除阳性样本中的假阳性样本,从而降低假阳率,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同时试纸条的检测线可全部用于检测指标,保证了扩增体系的多重检测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中通过将不同的目标核酸和内参核酸分别置于不同的扩增反应体系中,并分别进行显示染料法判读,一方面,可以提高扩增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显色染料检测就可提前判断强阳性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中,使用具有易破坏封合膜的核酸检测芯片作为检测样本载体进行显示染料法判读,在卡盒中设置配套的芯片破坏结构破坏芯片封合膜的密封并释放检测样本(核酸扩增产物)。同时利用储液泡罩预存检测样本稀释时所需的缓冲 液,在检测样本释放后再手动按压储液泡罩释放缓冲液,经缓冲液稀释后的检测样本自动流到试纸条的上样区,然后在试纸条上通过层析作用和免疫结合原理实现核酸扩增产物检测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本发明涉及的所有专利和公开出版物通过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观察待测液中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如未发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发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待测液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
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
将待测样本、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目标核酸待测液,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酸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
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变化,如未反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发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目标核酸待测液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当目标核酸数量为三个时,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
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
将待测样本、第一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第一目标核酸待测液,
将待测样本、第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第二目标核酸待测液,
将待测样本、第三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第三目标核酸待测液,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 酸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
先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内参核酸待测液未反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内参核酸待测液反生显色变化,再观察各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目标核酸待测液全部反生显色变化,检测结束;如目标核酸待测液未全部反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未反生显色反应的目标核酸待测液混合后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包括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和芯片。
参考图1至图8所示,所述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包括密闭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芯片插口1、芯片破坏结构2、储液泡罩3、泡罩释放模块4、试纸条5、样本缓冲室6和试纸条样本池7。
参考图2,该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用于检测带有检测样本的芯片100,所述芯片100包括加样口101、反应区102、封口膜(图未示)和封合膜(图未示),封口膜用于密封加样口101,封合膜用于密封反应区102,所述封合膜采用透明材质制备,用于观测芯片内待测液的颜色变化。使用前,待测样本、内参引物、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从加样口101加入反应区102,然后使用封口膜密封加样口101,形成密闭的芯片100,经过扩增后得到待测液。将芯片100插入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后,芯片破坏结构2破坏芯片100上的封合膜,释放待测液,泡罩释放模块4破坏储液泡罩3,释放缓冲液,待测液和缓冲液混匀后流入试纸条5,显示检测结果。
插入的芯片与芯片插口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实现全封闭式检测,芯片100插入卡盒后,样本释放、缓冲液释放和产物检测操作均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防止核酸污染,能确保使用过程中检测人员的安全问题。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芯片的横截面积大于芯片插口的横截面积,使得插入的芯片与芯片插口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芯片插口具有柔性密封套,使得插入的芯片与芯片插口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主要是利用芯片插口处柔性密封套的弹性与插入的硬质芯片形成配合,确保芯片与卡盒间的密封效果,同时,此密封方式密封效果好,对卡盒和芯片的加工精度要求显著降低。
所述芯片破坏结构2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芯片100形成过盈配合。由此,利用过盈配合使得封合膜和封口膜能够更好地被破坏,从而保证样本释放效果。
参考图1至图3,所述芯片加样口101处具有加样口滑道103,反应区102处具有反应区滑道104,所述芯片破坏结构2包括第一凸起结构21和第二凸起结构22,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用于破坏封口膜,与所述加样口滑道103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2用于破坏封合膜,与所述反应区滑道104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的凸起高度和所述加样口滑道103的滑道深度之间存在0.05-0.1mm的差;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2的凸起高度和所述反应区滑道104的滑道深度之间存在0.05-0.1mm的差,以便于形成过盈配合。在芯片插入卡盒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沿着加样口滑道103运动,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2沿着反应区滑道104运动;在芯片完全插入后卡盒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运动至封口膜处,并刺破封口膜,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2运动至封合膜处,并刺破封合膜,此时所述第一凸起结构 21与加样口滑道103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2与所述反应区滑道104形成过盈配合。芯片100的封合膜被破坏后,检测样本被释放至样本缓冲室6中。
所述储液泡罩3内预存有试纸条5上样所需的缓冲液,储液泡罩3的底面与底板胶粘连接,例如通过双面胶将储液泡罩3的底面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储液泡罩3的底面为易破坏材质,如塑料或铝质薄膜材料,所述储液泡罩3的顶面为柔性密封层。由此,通过挤压储液泡罩3顶面的柔性密封层,使得储液泡罩3底面靠近泡罩释放模块4并被破坏,从而释放缓冲液。
参考图4所示,所述泡罩释放模块4包括缓冲液释放口41、凸起破坏部42、泡罩固定面43和缓冲液释放池44。所述储液泡罩3在泡罩固定面43处固定于底板上,挤压储液泡罩3时,凸起破坏部42破坏储液泡罩3底面的易破坏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破坏部42为具有锐角结构的凸起,所述泡罩固定面43的形状为环形。储液泡罩3被破坏后,缓冲液从缓冲液释放口41流出,再经过缓冲液释放池44流入样本缓冲室6。检测样本和缓冲液在样本缓冲室6混合均匀,混匀后的检测样本混合溶液流入试纸条样本池7。
所述储液泡罩3内预存的缓冲液总体积为50-150μL。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预存的缓冲液总体积为70-130μL。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预存的缓冲液总体积为90-110μL。
所述样本缓冲室6的缓冲容积为10-50μL。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样本缓冲室6的缓冲容积为20-40μL。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样本缓冲室6的缓冲容积为25-35μL。
参考图5所示,试纸条5包括样品垫51、结合垫52、检测区53和吸收垫54,其中检测区53包括多个显色带531(检测线)。其中,样品垫51放置试纸条样本池7中,检测样本混合溶液通过样本垫51流入试纸条5。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检测区53设有二条检测线和一条层析质控线。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检测区53设有三条检测线和一条层析质控线。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样本扩增使用其他方式质控,则检测区53上的检测线均用于靶核酸检测。
底板上还设置有试纸条固定面8,试纸条5在纸条固定面8处以胶粘方式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上还设置有检测线标识9,用于观察试纸条检测区53的检测线显色情况以判断检测结果。
所述底板还设置有第一气室10,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置于第一气室10内,芯片插口1与第一气室10连通,在插入芯片100后,第一凸起结构21破坏封口膜后,使芯片加样口101与第一气室10内连通。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室11,所述试纸条5的吸收垫54端置于第二气室11内,芯片插口1与第二气室11连通。
所述第一气室10和第二气室11可以使得芯片100与卡盒之间的气压平衡,促进检测样本在芯片与卡盒之间以及卡盒内的流动。
参考图6所示,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包括第一凸起部211和气道212,所述气道212位于第一凸起部211的中间区域,有助于在第一凸起结构21破坏封口膜后,使芯片加样口101与第一气室10间的气体连通。
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2包括第二凸起部221和流道222,所述流道222位于第二凸起部221的中间区域,有助于在第二凸起结构22破坏封合膜后,使芯片反应区102与样本缓冲室6间 的流体连通。
继续参考图1至图8所示,所述底板包括贴合使用的第一底板A和第二底板B,所述芯片插口1位于所述第一底板A和第二底板B之间,所述储液泡罩3、泡罩释放模块4、第一凸起结构21和第一气室10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A上,所述第二凸起结构22、第二气室11、样本缓冲室6、试纸条样本池7、试纸条5和检测线标识9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B上。
进一步的,储液泡罩3位于第一底板A远离第二底板B的一侧,也称为第一底板A的背面,便于使用时挤压储液泡罩3;泡罩释放模块4的缓冲液释放口41贯穿第一底板A便于缓冲液的流出。样本缓冲室6和试纸条样本池位7于第二底板B朝向第一底板A的一侧,也称为第二底板B的背面,以便于检测样本和缓冲液的流入。试纸条5和检测线标识9位于第二底板B远离第一底板A的一侧,也称为第二底板B的正面,以便于检测结果的观察。第二气室11和试纸条样本池7贯穿第二底板B。
所述底板还包括盖板C,所述盖板C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底板B远离第一底板A的一侧。即第一底板A、第二底板B和盖板C依次贴合制备成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并以盖板面作称为正面。
所述底板可以使用常见的工程塑料进行加工制成,例如,第一底板A、第二底板B和盖板C的材质可以各自使用PMMA、PC、PS中的任意一种。
该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的制备:通过机床和注塑等常见加工手段分别制成第一底板A、第二底板B和盖板C;第一底板A与第二底板B之间、第二底板B与盖板C之间使用热压、激光、超声等常见封合手段实现封闭;储液泡罩3使用胶粘、机械紧固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板A远离第二底板B的一侧;试纸条5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板B远离第一底板A的一侧。
该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的使用流程:
样本释放:将含有待测液的芯片插入芯片插口中,利用芯片破坏结构破坏芯片上的封合膜,释放检测样本至样本缓冲室;
缓冲液释放:挤压储液泡罩,利用泡罩释放模块破坏储液泡罩的底面,释放缓冲液至样本缓冲室,摇晃卡盒使得检测样本与缓冲液混合均匀;
试纸条检测:混合均匀后的检测样本混合液流入试纸条样本池,浸润放置于试纸条样本池内的试纸条样品垫,开始层析检测过程;
检测结果:根据试纸条检测线显色情况判读检测结果,有显色条带则表示样本中含有超过检出限浓度的目标核酸,无显色条带为样本中不含目标核酸或所含目标核酸未达到检出限,层析质控线无显色条带则表明检测无效;
后处理:检测完毕后,将插有芯片的卡盒作为一个整体回收至生物垃圾桶,最后进行统一销毁处理。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说明书记载的条件或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基于多重LAMP扩增的SARS-COV-2N、S基因联检
所采用的LAMP引物包括两对内引物FIP-1/BIP-1和FIP-2/BIP-2、两对外引物F3-1/B3-1和F3-2/B3-2,以及两对环引物LF-1/LB-1和LF-2/LB-2,其中LF-1和LB-1的5′末端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生物素标记,LF-2和LB-2的5′末端被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地高辛标记。本实施例的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根据新型冠状病毒N和S基因序列设计下述用于多重LAMP扩增的引物,包括:内引物:FIP-1/BIP-1和FIP-2/BIP-2;外引物:F3-1/B3-1和F3-2/B3-2,环引物:LF-1/LB-1和LF-2/LB-2,本实施例中的引物来源于中国专利CN111270014A,此外在LF-1和LB-1的5′末端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生物素标记,LF-2和LB-2的5′末端被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地高辛标记;各引物的序列如表1中所列:
表1
Figure PCTCN2021075367-appb-000001
2、多重LAMP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
25μL反应体系包括:引物组2μL,dNTP mix 4μL,甜菜碱3μL,MgSO 4 3μL,体积分数6%甲酰胺溶液,10×Buffer 2.5μL,Bst DNA大片段聚合酶2μL,AMV逆转录酶1μL,HNB染料1μL;待检样本5μL,振荡形成均匀混合液,得到待测液;
所述的LAMP引物组的比例为:终浓度为FIP/BIP:LF/LB:F3/B3=1.6μM:0.8μM:0.4μM;
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反应液短暂离心后,置于水浴锅或者恒温加热器中进行扩增,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0min,得到待测液。
3、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采用HNB染料检测法对获得的待测液进行判读扩增结果,具体实施步骤为:
在白色背景下观察扩增产物的颜色:待测液颜色变为蓝色,表明结果为阳性,DNA成功扩增。
4、试纸条检测
将显色染料法中显色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反应混合液中吸取5μL混合液加入到100μL Buffer中混匀,将试纸条浸入其中,反应5min肉眼观察试纸条显色结果,
检测结果试纸条仅在质控线出现条带,表明检测结果呈阴性,待测样本中不含SARS-COV-2。
实施例2
基于多重RPA扩增的磺胺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联检
1、引物设计与筛选,根据sul1、sul2和sul3基因序列设计下述用于多重RPA扩增和试纸条检测的修饰引物,本实施例中的引物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第30卷30期论文《多重RPA-LFD技术快速检测磺胺类耐药基因研究》且引物设计和筛选按照文中所述的条件进行,此外,在上下游引物的5'末端进行不同的修饰,包括(5'-3'):
sul-1-F1:Digoxin-AAGACGCTCGACGAGATTGTGCGGTTCTT;
sul-1-R1:Biotin-AATAGCGGAAGCCCCAACGCCGACTTCAGCT;
sul-2-F1:TAMRA-CATCGTCAACATAACCTCGGACAGTTTCTCG;
sul-2-R1:Biotin-GGTTGATAACTGTCGAGCGAGACGGGAATG;
sul-3-F1:FAM-GCCGCTTCCAGTAATCCTGATACAACTGAA;
sul-3-R1:Biotin-TTTCTGGATTAGAGCCTAAAAAGAAGCCCATAC;
2、多重RPA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
采用RT-RAA核酸扩增试剂盒(试纸条法)推荐的50μL体系,以制备的RNA或(DNA质粒)为模板,进行三重恒温RPA反应。50μL反应体系包括:Buffer A 29.4μL,上游引物sul-1-F1、sul-2-F1、sul-3-F1各0.8μL(10μM),下游引物sul-1-R1、sul-2-R1、sul-3-R1各0.8μL(10μM),核酸模板5μL,ddH 2O 8.2μL,Buffer B 2.5μL,SYBR Green I染料0.1μL。置于水浴锅中42℃反应30min,混合均匀后得到待测液。
3、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采用SYBR Green I核酸染料显色对获得的待测液进行判读扩增结果,具体实施步骤为:
在白色背景下观察扩增产物的颜色:待测液颜色变为黄绿色,则表明结果为阳性,DNA成功扩增。
4、试纸条检测
将显色染料法中显色测结果为阳性的反应混合液中吸取5μL混合液加入到100μL Buffer中混匀,将试纸条浸入其中,反应5min肉眼观察试纸条显色结果,
检测结果试纸条仅在质控线出现条带,表明检测结果呈阴性,待测样本中不含磺胺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
实施例3
基于多体系LAMP扩增的SARS-COV-2N、S基因联检
所采用的LAMP引物包括3对内引物FIP-NC/BIP-NC、FIP-1/BIP-1和FIP-2/BIP-2、3对外引物F3-NC/B3-NC、F3-1/B3-1和F3-2/B3-2,以及3对环引物LF-NC/LB-NC、LF-1/LB-1和LF-2/LB-2,其中LF-1和LB-1的5′末端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生物素标记,LF-2和LB-2的5′末端被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地高辛标记。本实施例的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根据新型冠状病毒N和S基因序列以及GAPDH基因序列设计下述用于多体系LAMP扩增的引物,包括:内引物:FIP-NC/BIP-NC、FIP-1/BIP-1和FIP-2/BIP-2;外引物:F3-NC/B3-NC、F3-1/B3-1和F3-2/B3-2,环引物:LF-NC/LB-NC、LF-1/LB-1和LF-2/LB-2,本实施例中的引物来源于中国专利CN111270014A,此外在LF-1和LB-1的5′末端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生物素标记,LF-2和LB-2的5′末端被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与地高辛标记;各引物的序列如表2中所列:
表2
Figure PCTCN2021075367-appb-000002
2、多个LAMP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
N基因反应体系:引物组2μL(FIP/BIP-1:LF/LB-1:F3/B3-1=1.6μM:0.8μM:0.4μM), dNTP mix 4μL,甜菜碱3μL,MgSO 4 3μL,体积分数6%甲酰胺溶液,10×Buffer 2.5μL,Bst DNA大片段聚合酶2μL,AMV逆转录酶1μL,HNB染料1μL;待检样本5μL,总共25μL反应体系;
S基因反应体系:引物组2μL(FIP/BIP-2:LF/LB-2:F3/B3-2=1.6μM:0.8μM:0.4μM),dNTP mix 4μL,甜菜碱3μL,MgSO 4 3μL,体积分数6%甲酰胺溶液,10×Buffer 2.5μL,Bst DNA大片段聚合酶2μL,AMV逆转录酶1μL,HNB染料1μL;待检样本5μL,总共25μL反应体系;
GAPDH基因反应体系:引物组2μL(FIP/BIP-NC:LF/LB-NC:F3/B3-NC=1.6μM:0.8μM:0.4μM),dNTP mix 4μL,甜菜碱3μL,MgSO 4 3μL,体积分数6%甲酰胺溶液,10×Buffer2.5μL,Bst DNA大片段聚合酶2μL,AMV逆转录酶1μL,HNB染料1μL;待检样本5μL,总共25μL反应体系;
将N基因、S基因和GAPDH基因3个扩增反应体系分别置于不同的透明容器内,在同一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温度为64℃,反应时间为30min,得到3个扩增反应体系待测液。
3、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采用HNB染料检测法对获得的待测液进行检测,具体实施步骤为:
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各扩增体系待测液的颜色变化,内参基因待测液扩增结束后扩增产物的颜色变为蓝色,表明结果为阳性,DNA成功扩增;N基因待测液和S基因待测液未显色,表明结果为阴性。
4、试纸条检测
将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内参为阳性的N基因待测液和S基因待测液中各吸取5μL加入到100μL Buffer中混匀,将试纸条浸入其中,反应5min肉眼观察试纸条显色结果,检测结果试纸条仅在质控线出现条带,表明检测结果呈阴性,待测样本中不含SARS-COV-2。
对比例1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对实施例1中的待测液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成功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具体的步骤为:使用浓度为2%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电泳时,点样量为5μL,电压为130V,电泳时间为30min。电泳后的凝胶置于凝胶成像系统中紫外成像。成像后的电泳条带为特殊的梯状结构,表明扩增结果为阳性,待测液成功扩增。
其检测原理是:LAMP反应扩增后的产物是若干个不同长度的茎环DNA混合物,其在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中的条带呈现特殊的梯状结构,而如果不发生扩增,则电泳后的成像结果中无条带出现。
对比例2
采用qPCR方法对实施例2中的扩增体系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成功扩增。
50μL反应体系包括:Buffer A 29.4μL,上游引物sul-1-F1、sul-2-F1、sul-3-F1各0.8μL(10μM),下游引物sul-1-R1、sul-2-R1、sul-3-R1各0.8μL(10μM),核酸模板5μL,ddH 2O 8.2μL,Buffer B 2.5μL,SYBR Green I染料0.1μL。将上述反应体系置于反应管内,42℃反应30min,反应过程借助荧光定量PCR仪SYBR通道实时监测,从软件生成的荧光曲线判断扩增结果为阳性,待测液成功扩增。
由实施例和对比例结果可知,对比例的判断结果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结果一致,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准确可靠,同时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能降低试纸条检测的假阳性以及增加试纸条的检测能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另一些实施方式”、“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以及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案、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案、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1)

  1.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包含显示剂的扩增反应体系,所述扩增反应体系中还包含待测样本、引物和扩增液;然后通过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反应体系扩增结果;再根据判读的扩增结果判断是否进行试纸条检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观察待测液中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如未发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发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待测液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
    将待测样本、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目标核酸待测液;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酸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中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如未发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发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目标核酸待测液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提供待测样本,所述待测样本含有内参核酸;提供引物,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
    分别将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与待测样本、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得到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数量与目标核酸种类数量相对应;
    将待测样本、内参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混合形成混合液,进行扩增反应,得到内参核酸待测液;
    S2: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结果:先观察内参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内参核酸待测液未反生显色变化,停止检测;如内参核酸待测液反生显色变化,再观察各不同的目标核酸待测液的显色反应,如目标核酸待测液全部反生显色变化,检测结束;如目标核酸待测液未全部反生显色变化,进行下一步;
    S3:试纸条检测:将未反生显色反应的目标核酸待测液混合后转移至试纸条进行检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扩增反应体系时,扩增反应进行到设定的扩增反应时间的1/3-1/2时即可进行显色染料法判读扩增检测结果,如待测液中的显色剂未发生显色反应,停止扩增反应;如待测液中的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继续反应至扩增反应结束。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重核酸产物扩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内参引物和目标核酸修饰引物,所述目标核酸修饰引物使用标记物标记,所述标记物为荧光素、半抗原、化学发光探针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剂为荧光染料或金属离子指示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为SYBR Green I或PicoGreen,所述金属离子指示剂为钙黄绿素或羟基萘酚蓝。
  9.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使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核酸扩增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包括透明容器和试纸条,所述透明容器内设置有待测样本、引物、显色剂和扩增液。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还包括防核酸污染的核酸检测卡盒,所述试纸条设置于所述卡盒内,所述透明容器为芯片,所述芯片内设置有供液体储存、流动的腔体,所述芯片插入所述卡盒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不同的目标核酸修饰引物及内参引物分别与待测样本、显色剂和扩增液置于不同的所述芯片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盒包括密闭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
    芯片插口,用于插入封装有待测液的芯片;
    芯片破坏结构,用于破坏所述芯片上的封合膜,释放检测样本;
    储液泡罩,用于预存缓冲液;
    泡罩释放模块,用于破坏所述储液泡罩,释放缓冲液;
    和试纸条,检测样本和缓冲液混匀后流入所述试纸条。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横截面积大于芯片插口的横截面积,所述芯片插口与插入的芯片形成过盈配合;或所述芯片插口具有柔性密封套,所述芯片插口与插入的芯片形成过盈配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加样口、反应区、封口膜和封合膜,所述封口膜用于密封所述加样口,所述封合膜用于密封所述反应区,所述封合膜采用透明材质制备。
  15. 权利要求14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加样口处具有加样口滑道,所述反应区处具有反应区滑道,所述芯片破坏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用于破坏所述封口膜,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加样口滑道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用于破坏所述封合膜,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反应区滑道形成过盈配合。
  16. 权利要求15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和所述加样口滑道的滑道深度之间存在0.05-0.1mm的差;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和所述反应区滑道的滑道深度之间存在0.05-0.1mm的差。
  17. 权利要求12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泡罩的底面 与所述底板胶粘连接,所述储液泡罩的底面为塑料或铝质薄膜材料,所述储液泡罩的顶面具有柔性密封层。
  18. 权利要求12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罩释放模块包括缓冲液释放口、缓冲液释放池、凸起破坏部和泡罩固定面。
  19. 权利要求12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连通的样本缓冲室、试纸条样本池,所述试纸条的样品垫端置于所述试纸条样本池内。
  20. 权利要求12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设置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芯片破坏结构置于所述第一气室内,所述试纸条的吸收垫端置于所述第二气室内。
  21. 权利要求12所述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芯片破坏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芯片插口位于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所述泡罩释放模块、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气室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第二气室、样本缓冲室、试纸条样本池和试纸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
PCT/CN2021/075367 2021-01-14 2021-02-05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WO2022151545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9799 2021-01-14
CN202110049799.3 2021-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1545A1 true WO2022151545A1 (zh) 2022-07-21

Family

ID=7598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075367 WO2022151545A1 (zh) 2021-01-14 2021-02-05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2928A (zh)
WO (1) WO202215154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1862A (zh) * 2022-09-14 2022-12-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结合通用试纸条的核酸检测芯片通用结构及使用方法
CN115629064A (zh) * 2022-11-30 2023-01-20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样检测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836792A (zh) * 2023-09-01 2023-10-03 北京芯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盘式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302A (zh) * 2011-11-29 2012-03-14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羊痘病毒属病毒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用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CN103255227A (zh) * 2013-05-30 2013-08-21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引物介导环化的恒温核酸滚环扩增方法及试剂盒
CN107058599A (zh) * 2017-06-22 2017-08-18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双信号通道检测方法
WO2018187720A2 (en) * 2017-04-07 2018-10-11 Lifehealth, Llc Point of care test cart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28406A1 (en) * 2013-10-22 2015-04-30 Corporo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int-of-car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nd detection
CN105567828A (zh) * 2016-01-26 2016-05-11 张勤 一种多重核酸层析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
CN111270013A (zh) * 2020-03-12 2020-06-12 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方法及引物探针组合物
CN111455099B (zh) * 2020-03-24 2021-12-03 武汉中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胶体金层析试剂盒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302A (zh) * 2011-11-29 2012-03-14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羊痘病毒属病毒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用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CN103255227A (zh) * 2013-05-30 2013-08-21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引物介导环化的恒温核酸滚环扩增方法及试剂盒
WO2018187720A2 (en) * 2017-04-07 2018-10-11 Lifehealth, Llc Point of care test cartridge
CN107058599A (zh) * 2017-06-22 2017-08-18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双信号通道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NG GUANGPING, ET AL.: "Research on Detection of MicroRNA-155 by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Combined with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s",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HEI LONG JIANG SHENG HA ER BIN SHI, CN, vol. 11, 31 December 2017 (2017-12-31), CN , pages 178 - 181, XP055951670, ISSN: 1004-7034, DOI: 10.13881/j.cnki.hljxmsy.2017.201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1862A (zh) * 2022-09-14 2022-12-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结合通用试纸条的核酸检测芯片通用结构及使用方法
CN115629064A (zh) * 2022-11-30 2023-01-20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样检测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836792A (zh) * 2023-09-01 2023-10-03 北京芯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盘式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
CN116836792B (zh) * 2023-09-01 2024-01-05 北京芯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盘式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2928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51545A1 (zh) 一种多重核酸扩增产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US11026611B2 (en) Rotatable disk-shaped fluid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
CN103792354B (zh) 一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微流控纸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BRPI0717552A2 (pt) Sistema de cartucho, método para formar um cartucho, cartucho, sistema de ensaio, método de análise para um ou mais analitos em uma amostra, componente de reagente para armazenar um ou mais reagentes, e, uso de um sistema de cartucho, cartucho, sistema de ensaio e/ou componente de reagente
CN109212201A (zh) 一种用于血清中乙肝病毒五项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WO2015070702A1 (zh) 一种试条卡
CN101568636A (zh) 用于诊断性检测的模块
JP2014182136A (ja) 回転可能な流体サンプル採取デバイス
WO2015070747A1 (zh) 一种试条卡
WO2015070748A1 (zh) 一种试条卡
CN103645314A (zh) 能自动过滤样品的试条卡
US20220163521A1 (en) Paper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CN111239391A (zh) 一种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检测装置
CN107328942A (zh) 一种荧光定量检测papp‑a的免疫层析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Brunauer et al. Integrated paper-based sensing devices for diagnostic applications
CN110218769B (zh) 用于lamp或rt-lamp的整合式多联试纸条
CN208604129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
EP1947458A1 (en) Using colour conjugated chitosan an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 lateral-flow test device
CN210340943U (zh) 用于lamp或rt-lamp的整合一体式多联试纸条
CN212904930U (zh) 一种用于免疫层析法检测的设备和检测试条
CN212904935U (zh) 用于免疫层析法检测的设备和检测试条
US20220235408A1 (e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on a solid-phase medium
CN212581878U (zh) 一种同时检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检测板
AU2022208714A1 (e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on a solid-phase medium
EP4278003A1 (e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on a solid-phas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187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9187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