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27940A1 -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27940A1
WO2021027940A1 PCT/CN2020/109314 CN2020109314W WO2021027940A1 WO 2021027940 A1 WO2021027940 A1 WO 2021027940A1 CN 2020109314 W CN2020109314 W CN 2020109314W WO 2021027940 A1 WO2021027940 A1 WO 202102794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resour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1093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范巍巍
苏宏家
张佳胤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08519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993302A4/en
Publication of WO202102794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27940A1/zh
Priority to US17/666,053 priority patent/US20220159724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carrier sens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由于工作在非授权频段上,第一终端设备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先进行LBT,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从而,解决目前D2D传输资源的配置方式不能很好的应用在非授权频段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08月1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754867.9、申请名称为“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3GPP Release 12版本开始,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开始在蜂窝网中支持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device-to-device,D2D)或Side link Communication,为避免D2D通信和现有的普通用户(universal user,Uu)通信互相冲突,标准规定用于D2D通信的资源池(resource pool)。
LTE中,设备到设备资源配置方式分为两种(即Mode1和Mode2),其中Mode1的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站预先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配置多个资源池给D2D设备,当D2D设备请求进行D2D传输时,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激活相应的resource pool用于D2D传输。Mode2的资源配置方式相比Mode1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点在于D2D设备需要进行D2D传输时,由D2D设备在预先定义的resource pool中选择部分时频资源进行D2D传输。
在NR-V2X中,D2D资源传输方式也采用的类似于LTE-D2D的resource pool资源配置方式,在resource pool中,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物理边缘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 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资源以周期性的方式通过上层信令(如RRC)配置给D2D设备。
由于非授权频段接入信道的不确定性,因此基于当前的资源配置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应用在非授权频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目前D2D传输资源的配置方式不能很好的应用在非授权频段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进行先听后说(Listen-Before-Talk,LBT),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即使存在LBT,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配置的资源位置上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准确的传输,并且可以在非授权频段支持灵活的帧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如下信息中至少一项:信道占用时长、 帧结构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其中,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信道资源。上述方式中,通过在指示信息中指示信道占用时长,可以有利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信道占用保护和信道占用时长分享。并且,通过在指示信息中指示帧结构可以在非授权频段支持灵活的帧结构。此外,相比于NR-V2X中固定指示反馈信道方式,在指示信息中灵活指示反馈信道的信道资源位置,可以降低对传输资源的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帧结构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以及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通过上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以及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推断出帧信号的结构,从而可以根据该帧信号的结构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帧信号,进而可以提高传输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可以采用位图(bit map)的方式进行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包括空闲时隙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通过上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空闲时隙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准确的确定空闲时隙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包括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通过上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的确定反馈信道资源的位置,从而可以在改反馈信道资源上反馈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帧结构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复用。通过上述方式,当第三终端设备测量得到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较小时,可以在指示信息的指示下对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进行复用,从而可以在不影响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的情况下提高频谱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还可以携带如下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L1地址(即传输的L1源地址),第二终端设备的L1地址(即传输的L1接收地址、L1目的地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ID,新数据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or,NDI),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等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配置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上述方法,通过采用配置授权(Configure Grant)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避免NR-V2X中采用资源池(Resource pool)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固定在上行时隙中进行传输,造成传输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为DCI。通过上述设计,网络设备可以动态配置资源给第一终端设备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Sidelink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输资源为一段时域连续的时频资源。网络设备可以动态配置一段连续的时频资源给第一终端设备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Sidelink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输帧信号的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配置授权的资源中的一部分。从而,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该配置授权资源中根据指示信息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携带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上述设计中,通过为 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资源正交的传输资源,可以降低由隐藏节点带来的接收端干扰问题,从而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成功率,降低接收端误码率,提高频谱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通过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消息指示的时频资源上收发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具体可以携带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时隙内符号偏移、起始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以及PRB数量。通过上述方式,第一终端可以准确的确定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可以为边缘控制信令指示(sidelink control indication,SCI)。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向另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处理器,用于在通信模块与另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先听后说LBT。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如下信息中至少一项:信道占用时长、帧结构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信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帧结构信息可以包括装置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以及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空闲时隙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帧结构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在装置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还可以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配置装置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携带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还可以用于向装置指示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以为DC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输资源可以为一段时域连续的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还用于向装置指示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消息携带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时隙内符号偏移、起始物理资源块PRB以及PRB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可以为SCI。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芯片组。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时,该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模块执行该存储模块所存储的指令,以使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芯片组时,该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 等;该处理模块执行存储模块所存储的指令,以使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该存储模块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组内的存储模块(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或芯片组外部的存储模块(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传输信息、和/或消息、和/或数据。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设计所述的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D2D传输资源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D2D传输资源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传输资源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传输资源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帧信号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帧信号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资源配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可以应用于5G新无线(new radio,NR)非授权(Unlicensed)系统,或者,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例如,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系统,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也可以是第五代(5G)通信系统,还可以是LTE与5G混合架构、也可以是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以及未来通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通信系统等。只要通信系统中存在实体需要发送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传输的帧信号(burst)资源指示信息和相关参数,另一个实体需要接收该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D2D传输的资源位置和发送流程,均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终端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 车载设备等。终端也可以是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也可以称为无线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常见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智能家电,例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可以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以包括IP网络等。网络设备还可以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新无线控制器(new 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可以是5G系统中的gNode B(gNB),可以是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可以是新无线基站,可以是射频拉远模块,可以是微基站,可以是中继(relay),可以是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可以是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网络设备可以覆盖1个或多个小区。
参阅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六个终端设备,以UE1~UE6为例。在该通信系统中,UE1~UE6可以在上行链路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网络设备可以接收UE1~UE6发送的上行信号。此外,UE4~UE6也可以组成一个子通信系统。网络设备可以在下行链路上向UE1、UE2、UE3、UE5发送下行信号。UE5可以基于D2D技术在终端间链路(sidelink,SL)向UE4、UE6发送信号。图1仅是一种示意图,本申请并不对通信系统的类型,以及通信系统内包括的设备的数量、类型等进行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D2D通信技术是指两个对等的用户节点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D2D通信在不同的网络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如WIFI网络中的Wi-Fi直连(Direct)或是蓝牙技术(一种短距离时分双工通信)。D2D通信作为4G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一直备受关注,第三代合作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LTE中引入了LTE-D2D/V2X,LTE-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技术更将D2D通信技术应用在车联网中,用于车对车之 间的通信。D2D旨在使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用户通信设备直接通信,以降低对服务基站的负荷。3GPP在R15版本中开始研究5G技术,其接入网技术被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旨在比4G技术提供更快的通信速率和更多的接入数量,作为对LTE-V2X技术的增强,3GPP组织也致力于NR-V2X技术的研究。从D2D技术所工作的频段不同,可以分为工作的授权频段的D2D技术,如LTE-D2D/V2X,NR-V2X,以及工作在非授权频段的D2D技术,如Wi-Fi Direct,蓝牙技术。在NR中,R16版本也引入了工作于非授权频谱的5G NR(5G NR in Unlicensed Spectrum,5G NR-U)技术,主要关注于NR技术在非授权频段中的应用,3GPP也将在R17版本中着手研究NR-U-D2D技术,旨在增强NR-V2X在R17的应用。
在非授权频段中,发射节点需要按照竞争的方式接入信道,即接入信道前需要进行LBT。只有在信道空闲时,发射节点才可以接入信道进行信号发射,所以相比授权频段,在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由信道的空闲状态导致的,通过竞争的方式可以保证使用该频段中的用户接入信道的公平性。
自3GPP Release 12版本开始,LTE开始在蜂窝网中支持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简称D2D或侧行链路通信(Side link Communication),为避免D2D通信和现有的普通用户(universal user,Uu)通信互相冲突,标准规定用于D2D通信的资源池,即基站会通过RRC信令配置一些公共的用于D2D传输的时频资源。如图2所示,用于D2D传输的时隙(slot)分布在上行slot子帧中,在一个用于D2D传输的子帧中,用于侧行链路(side link)传输的频率资源被分成两个子带,一个子带用起始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即PRB-Start)来表明该子带的频率起始点,另一个子带用结束PRB(即PRB-End)来表明该另一个子带的频率结束点,各个子带的频率宽度由PRB数量(PRB-number)来表示。没有用于side link的频率资源可以用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传输。
Uu通信支持两类上行免授权传输,分别是基于第一类配置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Type 1 PUSCH transmission with a configured grant,或Type 1 configured grant PUSCH transmission)和基于第二类配置授权的PUSCH传输(Type 2 PUSCH transmission with a configured grant,或Type 2 configured grant PUSCH transmission)。
基于第一类配置授权的PUSCH传输中,由高层参数ConfiguredGrantConfig为终端设备恩配置包括时域资源的周期、开环功控相关参数、波形、冗余版本序列、重复次数、跳频模式、资源分配类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数、解调用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相关参数、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列表、资源块(resource block group,RBG)组大小、以及时域资源、频域资源、MCS等在内的全部传输资源和传输参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高层参数后,可立即使用所配置传输参数在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PUSCH传输。
基于第二类配置授权的PUSCH传输中,采用两步的资源配置方式:首先,由高层参数ConfiguredGrantConfig为终端设备配置包括时域资源的周期、开环功控相关参数、波形、冗余版本序列、重复次数、跳频模式、资源分配类型、HARQ进程数、解调用参考信号相关参数、MCS列表、RBG组大小等在内的传输资源和传输参数;然后由DCI激活第二类基于配置授权的PUSCH传输,并同时为终端设备配置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DMRS、MCS等在内的其他传输资源和传输参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ConfiguredGrantConfig时,不 能立即使用该高层参数配置的资源和参数进行PUSCH传输,而需要等到接收到相应的DCI激活并配置其他资源和参数后,才能进行PUSCH传输。
LTE的D2D资源配置方式分为两种,Mode1和Mode2,其中Mode1的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站预先通过RRC信令配置多个Resource Pool给D2D设备,当D2D设备请求进行D2D传输时,基站通过DCI信令激活相应的Resource Pool用于D2D传输。Mode2的资源配置方式相比Mode1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点在于D2D设备需要进行D2D传输时,D2D设备自主在预先定义的Resource Pool中选择部分时频资源进行D2D传输。
在NR-V2X中,D2D资源传输方式也采用的类似于LTE-D2D的Resource Pool资源配置方式,如图3所示,在Resource Pool中,用于发送反馈信道的物理边缘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 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资源以周期性的方式通过上层信令(如RRC信令)配置给用户,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 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和反馈信道物理边缘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非显性的指示方式来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40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用于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该指示信息可以为边缘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类似于广播的方式发送该指示信息。
其中,该传输资源用于传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非授权频谱场景下,一个节点连续发送的信号长度是有限制的,如果在完成一次发送后需要再次发送信号时,需要进行LBT,因此连续发送的信号可以被称为突发(burst),也可以被称为帧信号。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连续发送的信号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帧信号(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burst),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连续发送的信号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帧信号(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burst)。
应理解,“信号”仅是一种示例性名称,并不对连续发送的信号的命名进行限定,在具体实现中,也可以将连续发送的信号命名为其他,如帧信号、burst等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该帧信号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上进行传输。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消息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具体的,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配置(也可以称为“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可以在第一消息配置的传输资源上进行信道竞争(也可以称为信道抢占或者LBT),即执行步骤S402。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消息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时可以复用目前的配置授权(Configure Grant)资源指示方式1(Type1),示例性地,该第一消息为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发送Configure Grant资源的周期(Period),Configure Gant资源相比该上层信令的时隙偏移(Offset),发射功率控制参数(power control,PC),重复次数K,以及其他相关的控制参数,如DMRS配置等。其中,重复次数K为slot或符号的个数。
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RRC信令后,可以在最近的Configure Gant资源中侦听信道,即执行步骤S402。如图5所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复用目前的Configure Grant资源指示方式2(Type2),示例性地,该第一消息为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发送Configure Grant资源的周期(Period),发射功率控制参数PC,重复次数K,然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方式激活预先配置的Configure Grant资源,其中DCI中可以携带配置Configure Grant资源的其他控制参数,如对应Configure Grant资源相比DCI的时隙或符号偏移,DMRS配置等信息。如图6所示。
其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侧RRC信令配置的Configure Grant配置信息和DCI信令后,根据RRC信令里的Period周期信息,确定Sidelink时域资源的周期,根据发射功率参数PC确定用于Sidelink的最大发射功率,根据重复次数K确定Sidelink时域周期内可用时域的slot或符号的个数。若为Type 1的配置方式,时隙或符号偏移为RRC信令到第一个Sidelink周期的延时;若为Type 2的配置方式,时隙或符号偏移为DCI信令到第一个Sidelink周期的延时。
上述方法,采用Configure Grant这种更为灵活地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避免NR-V2X中采用Resource pool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在固定的上行时隙中进行D2D传输,在上行时隙中未竞争到信道而造成D2D传输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除了采用Configure Grant这种半静态的Sidelink资源配置方式以外,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一消息动态配置一段时域连续的时频资源给终端设备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Sidelink通信。示例性的,第一消息可以是DCI信令。DCI信令中可以携带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时频资源相对DCI信令的时隙或符号偏移,DMRS配置信息,发射功率参数PC,时域资源时长K,频域起始PRB以及PRB数量等等。即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该时频资源相对DCI信令的时隙或符号偏移,DMRS配置信息,发射功率参数PC,时域资源时长K,频域起始PRB以及PRB数量。
第一消息还可以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于收发该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具体来说,第一消息可以携带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时隙内符号偏移、起始PRB以及PRB数量。
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时频资源上发送该指示信息或者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占据的频率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间传输资源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宽度。
S402,第一终端设备在与第二终端设备在传输之前进行LBT。
具体来说,第一终端设备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之前可以先进行信道竞争,在第一终端设备抢占到信道后可以执行步骤S403,即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帧信号,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接收帧信号。
S403,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帧信号的指示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来说,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承载在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以及承载在共享信道中的数据(DATA),还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时频资源位置,该反馈信息可以通过反馈信道发送,其中,反馈信道用于反馈第二终端设备接收DATA的接收结果。示例性的,控制信道可以为物理边缘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 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共享信道可以为物理边缘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 link shared channel,PSSCH),反馈信道可以是PSFCH。
这里,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是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而不需要经过网络设备中转。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式可以称为D2D传输,或者也可以称为Side link Communication,或者也可以称为其他,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帧信号的指示信息,可以方便第一终端设备在配置的资源位置上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并且可以在非授权频段支持灵活的帧结构。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由于非授权频段接入信道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现有D2D传输资源的配置方式不能很好地在非授权频段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由于在接入信道发射PSFCH前需要做信道竞争,导致的现有的PSFCH信道的配置方式不适用于非授权频段的技术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除可以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信道占用时长、帧结构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信道资源,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该反馈信道资源中发送反馈信道。其中,反馈信道用于承载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结果。此外,指示信息还可以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终端设备的物理层1(PHYLayer1,L1)地址(即传输的L1源地址(L1source ID,L1SRC ID)),第二终端设备的L1地址(即传输的L1接收地址、L1目的地址(L1 distination ID,L1 DST ID)),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ID,新数据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or,NDI),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等信息。如图7所示。
其中,信道占用时长,也可以称为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COT包括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开始传输,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结束传输的时长。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一个COT内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传输。接收到该COT时长的其他终端设备,若解读指示信息中的L1目的地址不是其自身地址或组地址时,则不能在该COT内接入信道,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在信道占用期间不被其他终端设备干扰,其中,该信道占用时长可以是以时隙(slot)为颗粒度,也可以是以符号(symbol)被颗粒度,或信道占用时长也可以是一个绝对时间值。
帧结构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即帧结构信息可以指示传输资源内用于发送和接收的slot时隙单元结构),以及空闲时隙(GAP)的位置信息。其中,空闲时隙可以用于指示信道占用时长中的暂停(paused)或用于指示进行传输方向切换。
示例性的,SCI信令的格式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PCTCN2020109314-appb-000001
一些实施例中,传输资源内用于发送和接收的slot时隙单元结构可以采用位图(bit map)的方式,例如,bit的值为1时表示对应的时隙为发送时隙,bit的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时隙为接收时隙;或者,bit的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时隙为接收时隙,bit的值为1时表示对应的时隙为发送时隙。发送设备在发送时隙内进行发送,接收设备在接收时隙内进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时隙也可以共享给接收设备进行发送。1bit信息表示的时间可以是以slot为单位,也可以是以符号为单位,考虑到非授权频段中有最长帧信号(burst)的限制,可以预先定义该bit map的最长bit长度,依据信道占用时长和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推导帧信号中的有效bit长度,从而得到有效的帧信号。
需要理解的是,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是相对而言的,发送设备也可以具有接收功能,接收设备也可以具有发送功能。
以bit的值为1时表示发送时隙,bit的值为0时表示接收时隙为例,假设传输资源内包括6个slot,其中,slot 1~3为发送时隙,slot 4为空闲时隙,slot 5~6为接收时隙,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在指示信息指示bit map为11100且指示空闲时隙为slot 4,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111”对应slot 1~3,即slot 1~3为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的时隙,slot 4为空闲时隙,“00”对应slot 5~6,即slot 5~6为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的时隙,如图8所示,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在slot 1~3上连续发送的信号可以视为一个帧信号(或者burst),第二终端设备在slot 5~6上连续发送的信号可以视为一个帧信号(或者burst)。
示例性的,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空闲时隙相对于指示信息所在时隙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
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
上述方式,通过在指示信息中指示COT,可以有利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信道占用保护和COT分享。通过灵活指示反馈信道的信道资源位置,相比于NR-V2X中固定指示反馈信道方式,上述方式可以在非授权频段支持灵活的帧结构。
此外,帧结构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复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如图9中所示,若第三终端设备能够解调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SCCH,如CRC校验通过,则第三终端设备测量PSSCH指示的PSSCH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或对应的参考信号的RSSI,若测量得到的接收的RSSI小于门限值,则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帧信号的指示信息在当前COT中的接收部分进行资源复用,即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指示信息指示的接收时隙上进行传输。上述方式,当第三终端设备测量得到的RSSI较小时,可以在指示信息的指示下对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进行复用,从而可以在不影响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的情况下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消息还可以携带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
如图10所示,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消息(例如RRC信令)在配置Configure Grant资源用于D2D传输时,可以在RRC信令中指示该Configure Grant资源的传输方向,即TX/RX type指示信息,可以采用1bit的指示,比如bit的值为1时表示对应Configure Grant资源仅用于发送D2D数据或信令和/或用于接收PSFCH,bit的值为0时表示对应Configure Grant资源仅用于接收D2D数据或者信令接收和/或,发送PSFCH。
通过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资源正交的D2D发送资源位置,可以降低由隐藏节点带来的接收端干扰问题,从而可以提高D2D发送的成功率,降低接收端误码率,提高频谱效率。例如,以图8所示的帧信号为例,第二终端设备在slot 5之前进行LBT,准备在slot 5上发送信号,若这时存在其他终端设备也在竞争该信道,会影响第二终端设备的LBT结果。如果这时第二终端设备没有抢到该信道,那么就会造成第二终端设备无法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信号。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RRC信令在配置Configure Grant资源用于D2D传输时,可以在RRC信令中指示该Configure Grant资源的传输方向,从而其他终端设备即使不知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在占用该信道,也能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Configure Grant资源配置指示中可以得知该信道自身只能用于接收,而不能用于发送,从而不会在这部分资源上进行LBT。因此可以降低其他终端设备抢占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而造成的干扰,进而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成功率,降低接收端误码率,提高频谱效率。
例如,网络设备在通过RRC信令在配置Configure Grant资源用于D2D传输时,可以配置Configure Grant资源针对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方向是发送,针对第四终端设备配置的方向为接收,若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图8所示的帧信号时,第二终端设备在slot 5之前进行信道竞争,由于该Configure Grant资源对该第四终端配置的方向为接收,因此第四终端设备不会去竞争该信道,从而第四终端设备不会干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信号。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的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具体可以用于实现图4至图10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该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11所示,包括收发模块1101以及处理模块1102。其中,收发模块1101,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处理模块1102,用于在收发模块1101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通过收发模块进行LBT。收发模块1101,还用于根据指示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
示例性的,指示信息可以为SCI。
一种示例性说明中,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如下信息中至少一项:信道占用时长、帧结构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信道资源。
其中,帧结构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以及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空闲时隙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
此外,帧结构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 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复用。
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
一种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1101,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还可以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配置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一种实现中,第一消息可以为DCI。示例性的,传输资源可以为一段时域连续的时频资源。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携带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
此外,第一消息还可以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
具体的,第一消息可以携带用于收发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时隙内符号偏移、起始PRB以及PRB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或者实现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如支持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在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进行LBT,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等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例如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帧信号的指示信息、在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进行LBT、根据所述帧信号的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等等。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器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为与处理器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或者为独立的存储元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12中的处理器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120的收发单元1201,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1202视为终端设备120的处理单元1202。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包括收发单元1201和处理单元12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2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2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2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器1202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单元1201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具体可以实现是图11所示处理模块1102的功能,具体功能参见上述处理模块1102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所述处理器1202还包括接口,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输出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单元1201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收发单元1201可以实现是图11所示收发模块1101的功能,具体功能参见上述收发模块1101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 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4)

  1.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进行先听后说LBT;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传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如下信息中至少一项:信道占用时长、帧结构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所述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信道资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以及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空闲时隙相对于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
  5. 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包括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
  6. 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复用。
  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
  10. 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
  11. 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为一段时域连续的时频资源。
  12. 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时隙内符号偏移、起始物理资源块PRB以及PRB数量。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边缘控制信令指示SCI。
  14.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另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另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进 行先听后说LBT;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如下信息中至少一项:信道占用时长、帧结构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所述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信道资源。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信息包括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以及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空闲时隙相对于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
  18. 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包括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
  19. 如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复用。
  20. 如权利要求14至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配置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
  22.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向所述装置指示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
  23. 如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
  24. 如权利要求20至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为一段时域连续的时频资源。
  25. 如权利要求20至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向所述装置指示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时隙内符号偏移、起始物理资源块PRB以及PRB数量。
  26. 如权利要求14至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边缘控制信令指示SCI。
  27. 如权利要求14至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接口或收发器。
  28. 如权利要求14至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芯片。
  29. 如权利要求14至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
  3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 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
  32.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另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传输信号的资源的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与所述另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之前通过所述收发模块进行先听后说LBT;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传输。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如下信息中至少一项:信道占用时长、帧结构信息、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所述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反馈信道资源。
  34.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信息包括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中每个时隙单位的传输方向,以及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
  35.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闲时隙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空闲时隙相对于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
  36. 如权利要求33至3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道资源指示信息包括反馈信道资源相对于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隙偏移、时隙内符号偏移以及符号长度以及所占带宽。
  37. 如权利要求33至3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上进行复用。
  38. 如权利要求32至3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配置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
  39.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
  40. 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向所述装置指示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
  41. 如权利要求38至4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
  42. 如权利要求38至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为一段时域连续的时频资源。
  43. 如权利要求38至4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向所述装置指示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用于收发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的时隙内符号偏移、起始物理资源块PRB以及PRB数量。
  44. 如权利要求32至4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边缘控制信令指示SCI。
PCT/CN2020/109314 2019-08-15 2020-08-14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2794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851997.5A EP3993302A4 (en) 2019-08-15 2020-08-14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ON OF A SIGNAL TRANSMISSION
US17/666,053 US20220159724A1 (en) 2019-08-15 2022-02-07 Indic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4867.9 2019-08-15
CN201910754867.9A CN112398613B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666,053 Continuation US20220159724A1 (en) 2019-08-15 2022-02-07 Indic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7940A1 true WO2021027940A1 (zh) 2021-02-18

Family

ID=7457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109314 WO2021027940A1 (zh) 2019-08-15 2020-08-14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59724A1 (zh)
EP (1) EP3993302A4 (zh)
CN (1) CN112398613B (zh)
WO (1) WO2021027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83864B2 (en) * 2019-12-20 2022-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sidelink over unlicensed band
US11844066B2 (en) * 2020-04-09 2023-1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sidelink resource in NR V2X
WO2022252122A1 (en) * 2021-06-01 2022-12-08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15604825A (zh) * 2021-06-28 2023-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侧行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549866A (zh) * 2021-06-30 2022-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反馈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696270A (zh) * 2021-07-21 2023-02-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701730A (zh) * 2021-08-02 2023-0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反馈信息的信道接入方法、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30109449A1 (en) * 2021-10-04 2023-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occupancy time contention grant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5968033A (zh) * 2021-10-08 2023-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761265A (zh) * 2022-03-01 2023-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761181A (zh) * 2022-03-04 2023-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73281A1 (en) * 2022-03-15 2023-09-21 Mediatek Inc. A method of sidelink transmission over unlicensed bands
CN117014118A (zh) * 2022-04-29 2023-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439711A (zh) * 2022-07-11 2024-0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反馈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4012355A1 (zh) * 2022-07-14 2024-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4021136A1 (en) * 2022-07-29 2024-02-01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WO2024031645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Apple Inc.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hannel resources in sidelink transmissions
CN117650875A (zh) * 2022-08-12 2024-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676866A (zh) * 2022-08-19 2024-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39530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censed-assisted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idelink
WO2018048642A1 (en) * 2016-09-06 2018-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off mechanisms for fair joint acess of unlicensed sidelink
CN110100462A (zh) * 2016-12-21 2019-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未授权频谱中网络辅助分布式用户设备协作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8019B2 (en) * 2014-12-12 2020-0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a time-domain frame structure
EP3432674B1 (en) * 2016-05-23 2021-07-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CN114845415A (zh) * 2016-06-06 2022-08-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
CN106162900B (zh) * 2016-08-15 2020-03-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段上的d2d通信方法、d2d通信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08024310B (zh) * 2016-11-04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264578B2 (en) * 2017-01-31 2019-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en before transmit (LBT)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s
CN109309961B (zh) * 2017-07-28 2023-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39530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censed-assisted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idelink
WO2018048642A1 (en) * 2016-09-06 2018-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off mechanisms for fair joint acess of unlicensed sidelink
CN110100462A (zh) * 2016-12-21 2019-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未授权频谱中网络辅助分布式用户设备协作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PPLE: "Considerations on NR V2X mode 2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3GPP DRAFT; R1-1907335 CONSIDERATIONS ON NR V2X MODE 2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1, no. Reno, USA; 20190513 - 20190517, 4 May 2019 (2019-05-04),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XP051709357 *
ITRI: "Discussion on NR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ode 2", 3GPP DRAFT; R1-1905077,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1, no. Xi'an, China; 20190408 - 20190412, 1 April 2019 (2019-04-01),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XP051707378 *
MEDIATEK INC.: "On sidelink mode-2 resource allocation", 3GPP DRAFT; R1-1906555 ON SIDELINK MODE 2 RESOURCE ALLOCATION,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1, no. Reno, USA; 20190513 - 20190517, 4 May 2019 (2019-05-04),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XP051708591 *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993302A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613B (zh) 2022-05-31
EP3993302A1 (en) 2022-05-04
CN112398613A (zh) 2021-02-23
US20220159724A1 (en) 2022-05-19
EP3993302A4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27940A1 (zh) 一种用于指示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7635B (zh) 用于d2d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8029120B (zh) 用于为低复杂度窄带终端指示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harq消息分配的资源的方法
US115286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005971B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用于调度指派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AU202027744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20264641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72662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US20220263613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12997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01169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侧行设备
WO2020192319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612684B (zh) 一种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1227703A1 (zh) 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56585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108806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61069A1 (zh) 侧行链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012129A1 (zh) 指示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51391A1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14696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62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9415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429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07981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105904A1 (zh)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8519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8519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20127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