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16945A1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16945A1
WO2021016945A1 PCT/CN2019/098705 CN2019098705W WO2021016945A1 WO 2021016945 A1 WO2021016945 A1 WO 2021016945A1 CN 2019098705 W CN2019098705 W CN 2019098705W WO 2021016945 A1 WO2021016945 A1 WO 202101694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spacer
display substrate
an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987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刘利宾
张洁
王红丽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99332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006982A4/en
Priority to CN201980001218.XA priority patent/CN112673476A/zh
Priority to US16/957,607 priority patent/US2022038453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8705 priority patent/WO2021016945A1/zh
Priority to US16/600,316 priority patent/US11264430B2/en
Publication of WO202101694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16945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3Vertical spacers, e.g.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th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10)、多个子像素组(120),在衬底基板(110)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以及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各子像素组(120)包括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123),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位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1)和第二子像素(122)之间,第二隔垫物(132)位于相邻的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123)之间,第三隔垫物(133)位于相邻的第三子像素(123)与第一子像素(121)之间,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由此,该显示基板(100)可有效地改善,甚至避免因隔垫物分布不均导致的色偏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因其自发光、广视角、高对比度、低功耗、高反应速度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子像素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以及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和第三隔垫物,各所述子像素组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二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三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一隔垫物的数量、所述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所述第三隔垫物的数量大致相等。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依次循环设置。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各所述子像素组至多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隔垫物、一个所述第二隔垫物或者一个所述第三隔垫物。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各所述子像素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一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和一个第三子像素对,所述第三子像素对包括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二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之间,所述第三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在各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沿所述行方向排列并形成三 个子像素列,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沿所述列方向排列。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和所述第二隔垫物之间间隔1+3n个所述子像素列,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之间间隔1+3n个所述子像素列,所述第三隔垫物和所述第一隔垫物之间间隔1+3n个所述子像素列,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相邻的两行所述子像素组错位1/2节距设置,所述节距为沿所述行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被配置为发第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子像素被配置为发第二颜色的光,所述第三子像素被配置为发第三颜色的光。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绿色。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隔垫物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隔垫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第二隔垫物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所述第二隔垫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第三隔垫物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所述第三隔垫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大致平行。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隔垫物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子像素对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隔垫物的中心、所述第二隔垫物的中心、所述第三隔垫物的中心、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的中心大致位于大致平行于所述行方向的直线上。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具有相同的尺寸,所述第一隔垫物沿所述行方向的宽度范围为6-15微米,所述第一隔垫物沿所述列方向的长度为35-45微米,所述第一隔垫物沿同时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1.5-2.5微米。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阳极和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阳极和第二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三 子像素包括第三阳极和第三发光功能层,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第三阳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二开口暴露所述第二阳极,所述第三开口暴露所述第三阳极,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并覆盖所述第一阳极被暴露的部分,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并覆盖所述第二阳极被暴露的部分,所述第三发光功能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并覆盖所述第三阳极被暴露的部分,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上。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通过一次掩膜工艺形成。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子像素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各所述子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一子像素、一个第二子像素和一个第三子像素对,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对包括两个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阳极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阳极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三阳极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之间,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之间,和所述第三阳极和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之间,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第三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用于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连接,所述第二过孔用于所述第二阳极与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连接,所述第三过孔用于所述第三阳极与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的连接,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的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和部分所述第三过孔大致位于第一直线上。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直线大致平行于所 述行方向。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在各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沿所述行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沿所述列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个所述第三过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直线上。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该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第一连接电极、第二连接电极和第三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之间,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第四过孔,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第五过孔,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第六过孔,所述第四过孔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一连接电极的连接,所述第五过孔用于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的连接,所述第六过孔用于所述第三电极和第三连接电极的连接,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的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五过孔和部分所述第六过孔大致位于第二直线上。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个所述第六过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直线上。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大致重合。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的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六过孔、所述第三过孔、所述第五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六过孔、所述第三过孔循环依次设置。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三过孔、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五过孔和所述第六过孔相互间隔设置。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和所述第三过孔等间距设置。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五过孔和所述第六过孔等间距设置。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四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五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三过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六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三过孔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直线位于相邻的两行子像素组之间。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一种OLED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一种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发光情况的示意图;
图2B为另一种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发光情况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中一个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中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基板中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 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图1为一种OLED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OLED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0、像素驱动电路20、平坦层30、阳极40、像素限定层50和隔垫物(PS)60。像素驱动电路20设置在衬底基板10上;平坦层30设置在像素驱动电路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阳极40设置在平坦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且可通过平坦层30中的过孔35与像素驱动电路20电性相连;像素限定层50设置在阳极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且形成有开口52,开口52可暴露阳极40;隔垫物6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隔垫物6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开口5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如图1所示,开口52可设置发光层(图中未示出),发光层与阳极50接触设置,发光层远离阳极50的一侧还可设置阴极(图中未示出),发光层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流的作用下可发光。通常,阳极50的面积略大于开口52的面积,因此开口52可限定一个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隔垫物60通常设置在子像素的周边,并可在蒸镀发光层时起到支撑极细金属掩膜(Fine Metal Mask,FMM)的作用。然而,通常的隔垫物排布存在以下问题:当隔垫物的排布密度较大时,放置在隔垫物上的FMM可能会划伤隔垫物,从而导致被划伤的部分从隔垫物脱落形成颗粒物(Particle),会直接带来particle风险,降低产品良率;另一方面,当一个子像素的第一横向侧设置有隔垫物时,隔垫物会限制该子像素在第一横向侧的发光角度,而该子像素没有设置的隔垫物的第二横向侧(第二横向侧与第一横向侧相对)不会限制该子像素的在第二横向侧的发光角度,从而导致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以与该显示基板的法线呈相同角度进 行观察时,从第一横向侧观察到的该子像素的亮度与从第二横向侧观察到的该子像素的亮度不同,从而导致在不同视角下的色偏,即从第一横向侧观察到的颜色与第二横向侧观察到的颜色不同;并且,由于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周边的隔垫物分布不同,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受到隔垫物的影响程度不同,从而也会进一步导致该显示基板产生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
图2A为一种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发光情况的示意图。图2B为另一种显示基板中的子像素发光情况的示意图。图2A和2B示出了蓝色子像素71、红色子像素72、像素限定层50以及位于蓝色子像素71和红色子像素72之间的隔垫物60。如图2A和2B所示,由于隔垫物60的遮挡作用,蓝色子像素71向第一横向侧(如图2A中的左侧)发出的光线会被像素限定层50遮挡,而蓝色子像素71向第二横向侧(如图2A中的右侧)发出的光线会被像素限定层50和隔垫物60遮挡;隔垫物6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50上,从而导致蓝色子像素71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被遮挡的程度更严重,一方面导致蓝色子像素71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该蓝色子像素71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另一方面还导致蓝色子像素71在第二横向侧的可视角度小于该蓝色子像素71在第一横向侧的可视角度;相反地,由于隔垫物60的遮挡作用,红色子像素72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被遮挡的程度更严重,一方面导致红色子像素72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该红色子像素72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另一方面还导致红色子像素72在第一横向侧的可视角度小于该红色子像素72在第二横向侧的可视角度。由此,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以与该显示基板的法线呈相同角度进行观察时,从第一横向侧观察到的蓝色子像素或红色子像素的亮度与从第二横向侧观察到的该子像素的亮度不同,从而导致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即从第一横向侧观察到的颜色与第二横向侧观察到的颜色不同;另外,由于蓝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的周边的隔垫物分布不同,蓝色子像素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该蓝色子像素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而红色子像素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该红色子像素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从而也会进一步导致该显示基板产生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
对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子像素组、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和第三隔垫物。多个子像素组在衬底基板上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各子像素组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 素和第三子像素。在一行子像素组中,第一隔垫物位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第二隔垫物位于相邻的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之间,第三隔垫物位于相邻的第三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之间,第一隔垫物的数量、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的数量大致相等。由此,对于一行子像素组中的一种子像素(例如,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而言,由于第一隔垫物的数量、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的数量大致相等,每种子像素的第一横向侧的隔垫物和第二横向侧的隔垫物的数量也大致相同,从而提高了一行子像素组中的隔垫物的对称性,使得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以与该显示基板的法线呈相同的角度观察时,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所观察到的一行子像素组中的一种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相同,从而可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并且,由于第一隔垫物的数量、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的数量大致相等,一行子像素组中的不同子像素周边的隔垫物的数量也大致相同,使得一行子像素组中的不同子像素被隔垫物遮挡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从而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由此,该显示基板可有效地改善,甚至避免因隔垫物分布不均导致的色偏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显示基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10、多个子像素组120、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多个子像素组120设置在衬底基板110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各子像素组120包括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123。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位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1和第二子像素122之间,即第一隔垫物131位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1和第二子像素122之间的间隔区域;第二隔垫物132位于相邻的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123之间,即第二隔垫物132位于相邻的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123之间的间隔区域;第三隔垫物133位于相邻的第三子像素123与第一子像素121之间,即第三隔垫物133位于相邻的第三子像素123和第一子像素121之间的间隔区域;并且,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第一子像素121可为第一子像素121的有效发光区,图3所示的第二子像素122可为第二子像素122的有效发光区,图3所示的第三子像素123可为第三子像素123的有效发光区。另外,在显示领域,一个像素通常包括多个可分别显示 单色(例如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子像素,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比例以实现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上述的第一子像素可为单色子像素。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对于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一种子像素(例如,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或第三子像素123)而言,由于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每种子像素的第一横向侧的隔垫物和第二横向侧的隔垫物的数量也大致相同,从而提高了一行子像素组中的隔垫物对于子像素的发光情况的影响的对称性,使得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以与该显示基板的法线呈相同的角度观察时,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所观察到的一行子像素组中的一种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相同,从而可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例如,假设一行子像素组120中有100个第一子像素121的第一横向侧设置有第三隔垫物133,100个第二子像素122的第二横向侧设置有第一隔垫物131,此时,由于第三隔垫物133的遮挡作用,第一横向侧设置有第三隔垫物133的100个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会被第三隔垫物133遮挡,从而导致第一横向侧设置有第三隔垫物133的100个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相反的,第二横向侧设置有第一隔垫物131的100个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将该行子像素120中第一子像素121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这些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与这些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大致相等,从而可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相等,从而可更好地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显示基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10、多个子像素组120、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多个子像素组120设置在衬底基板110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各子像素组120包括一个第一子像素121、一个第二子像素122和一个第三子像素对126,第三子像素对126包括两个第三子像素123。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位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1和第二子像素122之间,即第一隔垫物131位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1和第二子像素122之间的间隔区域;第二隔垫物132位于相邻的第二子像素122和第 三子像素对126之间,即第二隔垫物132位于相邻的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对126之间的间隔区域;第三隔垫物133位于相邻的第三子像素对126与第一子像素121之间,即第三隔垫物133位于相邻的第三子像素对126和第一子像素121之间的间隔区域;并且,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第一子像素121可为第一子像素121的有效发光区,图4所示的第二子像素122可为第二子像素122的有效发光区,图4所示的第三子像素123可为第三子像素123的有效发光区。另外,在显示领域,一个像素通常包括多个可分别显示单色(例如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子像素,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比例以实现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上述的第一子像素可为单色子像素。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对于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一种子像素(例如,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或第三子像素123)而言,由于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每种子像素的第一横向侧的隔垫物和第二横向侧的隔垫物的数量也大致相同,从而提高了一行子像素组中的隔垫物对于子像素的发光情况的影响的对称性,使得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以与该显示基板的法线呈相同的角度观察时,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所观察到的一行子像素组中的一种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相同,从而可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例如,假设一行子像素组120中有100个第一子像素121的第一横向侧设置有第三隔垫物133,100个第二子像素122的第二横向侧设置有第一隔垫物131,此时,由于第三隔垫物133的遮挡作用,第一横向侧设置有第三隔垫物133的100个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会被第三隔垫物133遮挡,从而导致第一横向侧设置有第三隔垫物133的100个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相反的,第二横向侧设置有第一隔垫物131的100个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小于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将该行子像素120中第一子像素121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这些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二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与这些第一子像素121向第一横向侧发出的光线的亮度大致相等,从而可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对于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一种子像素(例如,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或第三子像素123)而言, 由于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不同子像素周边的隔垫物的数量也大致相同,使得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不同子像素被隔垫物(例如,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遮挡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即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123被隔垫物遮挡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从而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由此,该显示基板可有效地改善,甚至避免因隔垫物分布不均导致的色偏现象。
例如,上述的第一隔垫物的数量、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的数量大致相等可指第一隔垫物的数量、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的数量分别与第一隔垫物的数量、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的平均值之比的范围在0.9-1.1。
例如,上述的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和第三隔垫物可采用聚酰亚胺制作。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上述的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和第三隔垫物也可选用有机硅等其他材料制作。
例如,上述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和第三隔垫物还可采用光透过率较大的材料制作,从而降低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和第三隔垫物对光线的遮挡作用。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依次循环设置。也就是说,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作为一个组不断重复。由此,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保证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从而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
例如,将一行子像素组120分为依次设置的N(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包括M(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个上述的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构成的组;此时,对于每个区域而言,每种子像素的第一横向侧的隔垫物和第二横向侧的隔垫物的数量也大致相同,从而提高了该区域中的隔垫物对于子像素的发光情况的影响的对称性,使得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以与该显示基板的法线呈相同的角度观察时,从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所观察到的该区域中的一种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相同,从而可进一步改善,甚至避免因隔垫物分布不均导致的色偏现象。同样地,对于每 个区域而言,对于每个区域中的一种子像素而言,每个区域中的不同子像素周边的隔垫物的数量也大致相同,使得每个区域中的不同子像素被隔垫物遮挡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从而也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各子像素组120至多包括一个第一隔垫物131、一个第二隔垫物132或者一个第三隔垫物133,从而降低隔垫物的密度,进而管控Particle风险。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在各子像素组120中,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对126沿行方向排列并形成三个子像素列128,一个第三子像素对126中的两个第三子像素123沿列方向排列。也就是说,各子像素组120可包括三个子像素列128。由此,该显示基板的像素排列结构可应用像素借用技术,从而可提高该显示基板的分辨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和第二隔垫物132之间间隔1+3n个子像素列128,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之间间隔1+3n个子像素列128,第三隔垫物133和第一隔垫物131之间间隔1+3n个子像素列128,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对于OLED显示基板,隔垫物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在于支撑蒸镀用的FMM,另一个作用在于封装时支撑盖板。由此,一方面,该示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保证在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第一隔垫物131的数量、第二隔垫物132的数量和第三隔垫物133的数量大致相等;另一方面,当n的取值较大时,例如n大于等于2时,该示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进一步降低隔垫物的密度,从而降低在支撑蒸镀用的FMM时的Particle风险、提高产品良率。当然,当n的取值可根据支撑FMM的需要和降低Particle风险的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行子像素组120错位1/2节距设置,节距为沿行方向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组120中的两个第一子像素1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节距也可为沿行方向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组120中的两个第二子像素122或第三子像素对126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上述的中心可为子像素的几何中心。另外,相邻的两行子像素组120是沿行方向错位1/2节距设置。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相邻的两行子像素组120错位其他距离设置。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子像素121被配置为发第一颜色 的光,第二子像素122被配置为发第二颜色的光,第三子像素123被配置为发第三颜色的光。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一个第三子像素可被配置为发第三颜色的光,而第三子像素对中的另一个第三子像素可被配置为发第四颜色的光。
例如,第一颜色为蓝色、第二颜色为红色、第三颜色为绿色。由此,该显示基板为采用红绿蓝的颜色方案;当然,本公开包括但不限于此,该显示基板还可采用其他颜色的方案。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子像素121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大致为六边形或椭圆形,六边形长对称轴或椭圆形的长轴与列方向大致平行。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子像素122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也大致为六边形或椭圆形,六边形长对称轴或椭圆形的长轴与列方向大致平行。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子像素123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大致为五边形,五边形的直角边与行方向大致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有效发光区一般会设计为规则的形状,比如上述的六边形、五边形、或椭圆形。然而,在实际制造工艺中,所形成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一般会与上述设计的规则形状有一定的偏差。例如,上述规则的形状的各个角可能会变成圆角,因此,有效发光区(例如,第一有效发光区、第二有效发光区或第三有效发光区)的形状可以为圆角图形。此外,实际制造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还可能会与设计的形状有其他的变化。例如,设计为六边形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在实际制造中可能变成近似椭圆形。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隔垫物131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第一隔垫物131的延伸方向与列方向大致平行,第二隔垫物132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第二隔垫物132的延伸方向与列方向大致平行,第三隔垫物133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第三隔垫物133的延伸方向与所列方向大致平行。由此,由于子像素通常也为长条状(六边形或椭圆形),该显示基板可充分利用子像素之间的间隔或间隙。例如,上述隔垫物(例如,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或第三隔垫物)的形状为隔垫物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相似的,上述的子像素(例如,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的形状为子像素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长条形是指一个方向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方向的 长度,或者,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大于其他方向尺寸即可。条形不限于矩形,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可以为长条六边形,长椭圆形,梯形或其他形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隔垫物131在列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子像素121在列方向的尺寸,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在列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三子像素对126在列方向的尺寸,第一隔垫物131的中心、第二隔垫物132的中心、第三隔垫物133的中心、第一子像素121的中心、第二子像素122的中心和第三子像素对126的中心大致位于大致平行于行方向的直线上。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一隔垫物131沿行方向的宽度范围为6-15微米,第一隔垫物131沿所述列方向的长度范围为35-45微米,第一隔垫物131沿同时垂直于行方向和列方向的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1.5-2.5微米。例如,第一隔垫物131沿同时垂直于行方向和列方向的方向上的高度为2微米。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像素121的有效发光区域在行方向的尺寸范围为15-23微米,在列方向上的尺寸为35-45微米;第二子像素122的有效发光区域在行方向的尺寸范围为11-21微米,在列方向上的尺寸为35-45微米;第三子像素123的有效发光区域在行方向的尺寸范围为9-13微米,在列方向上的尺寸为9-13微米;在一个第三子像素对116中,两个第三子像素113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范围在13-15微米。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中一个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地示出该显示基板中子像素组的结构,图5仅示出了一个子像素组。如图6所示,在该子像素组120中,第一子像素121包括第一阳极1212和第一发光功能层1214,第二子像素122包括第二阳极1222和第二发光功能层1224,第三子像素123包括第三阳极1232和第三发光功能层1234。如图5和6所示,该显示基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160,位于第一阳极1212、第二阳极1222和第三阳极1232远离衬底基板110的一侧,像素限定层160包括第一开口171、第二开口172和第三开口173,第一开口171暴露第一阳极1212,第二开口172暴露第二阳极1222,第三开口173暴露第三阳极1232。第一发光功能层1214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开口171并覆盖第一阳极1212被暴露的部分,第二发光功能层1224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开口172并覆盖第二阳极1222被暴露的部分, 第三发光功能层1234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三开口173并覆盖第三阳极1232被暴露的部分,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位于像素限定层160远离衬底基板110的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阳极1212的面积可以稍大于第一发光功能层1214的面积。另外,第一发光功能层1214可以包括电致发光层本身以及位于电致发光层两侧的其他功能层,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电子传输层等等。第二阳极1222的面积可以稍大于第二发光功能层1224的面积。另外,第二发光功能层1224可以包括电致发光层本身以及位于电致发光层两侧的其他功能层,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电子传输层等等。第三阳极1232的面积可以稍大于第三发光功能层1234的面积。另外,第三发光功能层1234可以包括电致发光层本身以及位于电致发光层两侧的其他功能层,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电子传输层等等。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171、第二开口172和第三开口17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开口17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第一阳极121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第二开口17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第二阳极122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第三开口17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第三阳极123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开口171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第一发光功能层1214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第二开口17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第二发光功能层1224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第三开口17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完全位于第三发光功能层1234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阳极121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第二阳极122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三阳极1232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被像素限定层160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覆盖。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发光功能层1214还可部分覆盖在像素限定层160上,第二发光功能层1224还可部分覆盖在像素限定层160上,第三发光功能层1234还可部分覆盖在像素限定层160。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 通过一次掩膜工艺形成。例如,可先在像素限定层160远离衬底基板110的表面上形成一层隔垫物层,然后通过图案化工艺图案化隔垫物层以形成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和像素限定层160还通过一次掩膜工艺形成。例如,第一隔垫物131、第二隔垫物132和第三隔垫物133和像素限定层160可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因此,该显示装置可兼顾隔垫物密度和改善色偏的问题,一方面可改善,甚至消除在不同视角下观看画面时的色偏,另一方面还可降低隔垫物的密度,从而管控Particle风险,提高产品良率。在显示装置采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给出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显示面板时,还可进一步提高该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进而可提供一种具有真实的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另外,由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给出的像素排列结构可具有较好的对称性,进而,可提高像素分布的均匀性,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中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10、多个子像素组120。多个子像素组120设置在衬底基板110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各子像素组120包括一个第一子像素121、一个第二子像素122和一个第三子像素对126,第三子像素对126包括两个第三子像素123。图8示出了一个子像素沿图7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子像素121包括第一阳极1212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216,第二子像素122包括第二阳极1222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226,第三子像素123包括第三阳极1232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1236。该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140,第一平坦层140位于第一阳极1212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216之间,第二阳极1222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226之间,以及第三阳极1232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1236之间。第一子像素121包括位于第一平坦层140的第一过孔141,第二子像素122包括位于第一平坦层140的第二过孔142,第三子像素123包括位于第一平坦层140的第三过孔143;第一过孔141用于第一阳极1212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216的连接,第二过孔142用于第二阳极1222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226的连接,第三过孔143用于 第三阳极1232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1236的连接;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部分第三过孔143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阳极用于连接的部分可以覆盖并填充对应的第一过孔,从而与对应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第二阳极用于连接的部分可以覆盖并填充对应的第二过孔,从而与对应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第三阳极用于连接的部分可以覆盖并填充对应的第三过孔,从而与对应的第三像素驱动电路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由于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部分第三过孔143大致位于第一直线上,也就是说,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部分第三过孔143布局排成一行,并且间距为一个子像素距离。由此,当工艺冗余量(margin)变动时,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部分第三过孔143可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例如,当工艺冗余量(margin)变动较大时,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部分第三过孔143同时上下移动,要么均出现不良,要么均没有不良,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部分第三过孔143均出现不良时,这些不良容易被检测出来,从而可及时调整工艺。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子像素121的第一过孔141、第二子像素122的第二过孔142和第三像素对126中的一个第三子像素123的第三过孔143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由此,当工艺冗余量(margin)变动时,这些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第三过孔143可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的第一直线与各子像素(例如,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有效发光区不交叠,也就是说,上述的第一直线不位于各子像素的有机层和阳极的重叠区域内。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的第一直线位于相邻的像素组行之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部分第三过孔143所在的第一直线大致平行于行方向。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在各子像素组120中,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对126沿行方向排列,第三子像素对126中的两个第三子像素123沿列方向排列,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三子像素的两个第三过孔分 别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上。也就是说,第三子像素对126中沿列方向排列的两个第三子像素123的两个第三过孔143中的一个与该第三子像素对126所属的子像素组行(可记作第N子像素组行)中的第一过孔141和第二过孔142位于同一直线,而另一个与该第三子像素对126所属的子像素组行相邻的子像素组行(可记作第N-1子像素组行)的第一过孔141和第二过孔142位于同一直线。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216可包括第一有源层12161、第一栅极绝缘层12162、第一栅极12163、第一层间绝缘层12164和第一源漏电极层12165;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226可包括第二有源层12261、第二栅极绝缘层12262、第二栅极12263、第二层间绝缘层12264和第二源漏电极层12265;第三像素驱动电路1236可包括第三有源层12361、第三栅极绝缘层12362、第三栅极12363、第三层间绝缘层12364和第三源漏电极层12365。
例如,第一源漏电极层12165中的源极和漏极通过第一栅极绝缘层12162和第一层间绝缘层12164中的过孔与第一有源层12161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分别相连;第一栅极1216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有源层12161的沟道区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叠。第二源漏电极层12265中的源极和漏极通过第二栅极绝缘层12262和第二层间绝缘层12264中的过孔与第二有源层12261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分别相连;第二栅极1226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有源层12261的沟道区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叠。第三源漏电极层12365中的源极和漏极通过第三栅极绝缘层12362和第三层间绝缘层12364中的过孔与第三有源层12361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分别相连;第三栅极1236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有源层12361的沟道区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叠。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有源层12161、第二有源层12261和第三有源层12361可通过同一半导体层制作;例如,第一有源层12161、第二有源层12261和第三有源层12361可采用多晶硅、单晶硅、氧化物半导体等材料。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栅极绝缘层12162、第二栅极绝缘层12262、第三栅极绝缘层12362为同一栅极绝缘层;例如,第一栅极绝缘层12162、第二栅极绝缘层12262、第三栅极绝缘层12362可采用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等绝缘材料制作。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栅极12163、第二栅极12263、第三栅极12363 可通过同一导电层制作;例如,第一栅极12163、第二栅极12263、第三栅极12363可采用钼、钛、铝、铜等导电材料制作。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层间绝缘层12164、第二层间绝缘层12264、第三层间绝缘层12364为同一层间绝缘层;第一层间绝缘层12164、第二层间绝缘层12264、第三层间绝缘层12364可采用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等绝缘材料制作。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源漏电极层12165、第二源漏电极层12265和第三源漏电极层12365可采用同一导电层制作;例如,第一源漏电极层12165、第二源漏电极层12265和第三源漏电极层12365可采用铝、钛、铜、钼等材料制作。
图9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基板中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150,位于第一平坦层140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216、第二像素驱动电极1226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1236之间,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216包括第一电极181,第二像素驱动电路1226包括第二电极182,第三像素驱动电路1236包括第三电极183;该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连接电极191、第二连接电极192和第三连接电极193,位于第二平坦层150与第一平坦层140之间,第一子像素121还包括位于第二平坦层150中的第四过孔151,第二子像素122还包括位于第二平坦层150中的第五过孔152,第三子像素123还包括位于第二平坦层150中的第六过孔153,第四过孔151用于第一电极181和第一连接电极191的连接,第五过孔152用于第二电极182和第二连接电极192的连接,第六过孔153用于第三电极183和第三连接电极193的连接,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大致位于第二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为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中源漏电极层中的漏极。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由于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大致位于第二直线上,也就是说,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布局排成一行,并且间距为一个子像素距离。由此,当工艺margin变动时,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可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例如,当工艺冗余量(margin)变动较大时,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第六过孔153同时上下移动,要么均出现不良,要么均没有不良,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 进行管控。需要说明的是,当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第六过孔153均出现不良时,这些不良容易被检测出来,从而可及时调整工艺。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子像素121的第四过孔151、第二子像素122的第五过孔152和第三子像素对126中的一个第三子像素123的第六过孔153大致位于第二直线上。由此,当工艺冗余量(margin)变动时,这些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第六过孔153可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三子像素对126中的两个第三子像素123的两个第六过孔153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二直线上。也就是说,第三子像素对126中沿列方向排列的两个第三子像素123的两个第六过孔153中的一个与该第三子像素对126所属的子像素组行(可记作第N子像素组行)中的第四过孔151和第五过孔152位于同一直线,而另一个与该第三子像素对126所属的子像素组行相邻的子像素组行(可记作第N-1子像素组行)的第四过孔151和第五过孔152位于同一直线。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大致重合,例如为同一直线;也就是说,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部分第三过孔143、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由此,当工艺margin变动时,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部分第三过孔143、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可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例如,当工艺冗余量(margin)变动较大时,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部分第三过孔143、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同时上下移动,要么均出现不良,要么均没有不良,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部分第三过孔143、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部分第六过孔153均出现不良时,这些不良容易被检测出来,从而可及时调整工艺。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子像素121的第一过孔141和第四过孔151、第二子像素122的第二过孔142和第五过孔152、和第三子像素对126中一个第三子像素123的第三过孔143和第六过孔153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由此,当工艺冗余量(margin)变动时,这些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第三过孔143、 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第六过孔153可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第三过孔143、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第六过孔153在衬底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第三过孔143等间距设置。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四过孔151、第五过孔152和第六过孔153等间距设置。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四过孔151和第一过孔141之间的距离,第五过孔152与第二过孔142之间的距离,第六过孔153和第三过孔143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四过孔151和第一过孔141之间的距离是指同一第一子像素中的第四过孔151和第一过孔141之间的最短距离,同样地,上述的第五过孔152和第二过孔142之间的距离是指同一第二子像素中的第五过孔152和第二过孔142之间的最短距离,上述的第六过孔153和第三过孔143之间的距离是指同一第三子像素中的第六过孔153和第三过孔143之间的最短距离。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过孔141与第四过孔15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过孔141与第二过孔142之间的距离,第二过孔142与第五过孔15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过孔142与第三过孔143之间的距离,第三过孔143与第六过孔15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过孔142与第三过孔143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各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123的排列可参见图3所示的显示基板中像素排列结构,即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第三子像素对126沿行方向排列,两个第三子像素123沿与列方向排列。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143第三过孔位于相邻的两行子像素组120之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在各子像素组120中,第一子像素121、第二子像素122和包括两个第三子像素123的第三子像素对沿行方向排列,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第三子像素123沿列方向排列。在这种像素排列下,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三过孔143和第六过孔153需要为该直线相邻的两行像素组中的第三子像素中的阳极和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电连接。此时,第四过孔151、第 一过孔141、第六过孔153、第三过孔143、第五过孔152、第二过孔142、第六过孔153、第三过孔143循环依次设置。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子像素121为蓝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122为红色子像素,第三子像素123为绿色子像素的情形下,第四过孔151、第一过孔141、第六过孔153、第三过孔143、第五过孔152、第二过孔142、第六过孔153、第三过孔143循环依次设置;此时,第四过孔151和第一过孔141为第一行的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和阳极提供电连接,第五过孔152、第二过孔142为第一行的红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和阳极提供电连接,第一组第六过孔153和第三过孔143为第二行的绿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和阳极提供电连接,第二组的第六过孔153和第三过孔143为第一行的绿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和阳极提供电连接。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四过孔151与第一过孔14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过孔141和第二过孔142之间的距离;第五过孔152与第二过孔14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过孔141和第二过孔142之间的距离;第六过孔153与第三过孔14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过孔141和第二过孔142之间的距离。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阳极1212还包括第一连接电极块12125,在行方向上,第一连接电极块12125位于第一阳极1212的远离第二子像素122的一侧,第一连接电极块12125通过第一过孔141与第一像素驱动电极1216电性相连;第二阳极1222还包括第二连接电极块12225,第二连接电极块12225通过第二过孔142与第二像素驱动电极1226电性相连,第三阳极1232还包括第二连接电极块12325,第二连接电极块12325通过第三过孔143与第三像素驱动电极1236电性相连。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过孔141和第四过孔151位于第一阳极1212的主体部(与第一有效发光区交叠的部分)远离相邻的第二阳极1222的主体部(与第二有效发光区交叠的部分)的一侧,第四过孔151位于第一过孔141远离相邻的第一阳极1212的主体部的一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过孔142位于第二阳极1222的主体部的正下方,也就是说,第二过孔132在行方向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阳极1222的主体部在行方向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五过孔152位于第二过孔142远离相邻的第三子像素对126的一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三子像素对126的两个第三过孔143 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上,并且这两个第三过孔143分别位于第三子像素对126上下两侧,也就是说,两个第三过孔143在行方向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子像素对126在行方向上的正投影交叠。第六过孔153位于对应的第三过孔143远离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1的一侧。
本公开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由于一行子像素组120中的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第三过孔143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第一过孔141、第二过孔142和第三过孔143布局排成一行,并且间距为一个子像素距离。由此,当工艺margin变动时,从而便于对工艺偏差进行管控。在显示装置采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给出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显示面板时,还可进一步提高该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进而可提供一种具有真实的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另外,由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给出的像素排列结构可具有较好的对称性,进而,可提高像素分布的均匀性,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子像素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以及
    第一隔垫物、第二隔垫物和第三隔垫物,
    其中,各所述子像素组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
    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二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三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一隔垫物的数量、所述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和所述第三隔垫物的数量大致相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依次循环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各所述子像素组至多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隔垫物、一个所述第二隔垫物或者一个所述第三隔垫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各所述子像素组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一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和一个第三子像素对,所述第三子像素对包括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
    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所述第二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之间,所述第三隔垫物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各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沿所述行方向排列并形成三个子像素列,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沿所述列方向排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隔垫物和所述第二隔垫物之间间隔1+3n个所述子像素列,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之间间隔1+3n个所述子像素列,所述第三隔垫物和所述第一隔垫物之间间隔1+3n个所述子像素列,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7. 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相邻的两行所述 子像素组错位1/2节距设置,所述节距为沿所述行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被配置为发第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子像素被配置为发第二颜色的光,所述第三子像素被配置为发第三颜色的光。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绿色。
  10. 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隔垫物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隔垫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第二隔垫物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所述第二隔垫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第三隔垫物的形状大致为长条状,所述第三隔垫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大致平行。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隔垫物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子像素对在所述列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隔垫物的中心、所述第二隔垫物的中心、所述第三隔垫物的中心、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的中心大致位于大致平行于所述行方向的直线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具有相同的尺寸,所述第一隔垫物沿所述行方向的宽度范围为6-15微米,所述第一隔垫物沿所述列方向的长度为35-45微米,所述第一隔垫物沿同时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1.5-2.5微米。
  13. 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阳极和第一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阳极和第二发光功能层,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三阳极和第三发光功能层,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第三阳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二开口暴露所述第二阳极,所述第三开口暴露所述第三阳极,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功能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并覆盖所述第一阳极被暴露的部分,所述第二发光功能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并覆盖所述第二阳极被暴露的部分,所述第三发光功能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并覆盖所述第三阳极被暴露的部分,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第三隔垫物通过一次掩膜工艺形成。
  16.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7.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子像素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
    其中,各所述子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一子像素、一个第二子像素和一个第三子像素对,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对包括两个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阳极和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阳极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三阳极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之间,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之间,和所述第三阳极和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之间,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第三过孔,
    所述第一过孔用于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连接,所述第二过孔用于所述第二阳极与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连接,所述第三过孔用于所述第三阳极与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的连接,
    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的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和部分所述第三过孔大致位于第一直线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直线大致平行于所述行方向。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各所述子像素组中,所 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对沿所述行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沿所述列方向排列,
    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个所述第三过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直线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还包括:
    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之间;
    第一连接电极、第二连接电极和第三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第四过孔,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第五过孔,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第六过孔,所述第四过孔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一连接电极的连接,所述第五过孔用于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的连接,所述第六过孔用于所述第三电极和第三连接电极的连接,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的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五过孔和部分所述第六过孔大致位于第二直线上。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个所述第六过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直线上。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大致重合。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一行所述子像素组中的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六过孔、所述第三过孔、所述第五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六过孔、所述第三过孔循环依次设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三过孔、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五过孔和所述第六过孔相互间隔设置。
  25. 根据权利要求17-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和所述第三过孔等间距设置。
  26. 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四过孔、所述第五过孔和所述第六过孔等间距设置。
  27. 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四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五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三过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六过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三过孔之间的距离。
  28. 根据权利要求17-2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直线位于相邻的两行子像素组之间。
  29.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2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PCT/CN2019/098705 2016-02-18 2019-07-3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16945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933217.2A EP4006982A4 (en) 2019-07-31 2019-07-31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980001218.XA CN112673476A (zh) 2019-07-31 2019-07-3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6/957,607 US20220384539A1 (en) 2019-07-31 2019-07-31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19/098705 WO2021016945A1 (zh) 2019-07-31 2019-07-3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6/600,316 US11264430B2 (en) 2016-02-18 2019-10-11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with misaligned repeating units,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8705 WO2021016945A1 (zh) 2019-07-31 2019-07-3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86875 Continuation-In-Part WO2020133885A1 (zh) 2016-02-18 2019-05-14 显示基板、精细金属掩模板组以及制作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98707 Continuation-In-Part WO2021016946A1 (zh) 2016-02-18 2019-07-31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6945A1 true WO2021016945A1 (zh) 2021-02-04

Family

ID=7422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98705 WO2021016945A1 (zh) 2016-02-18 2019-07-31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4539A1 (zh)
EP (1) EP4006982A4 (zh)
CN (1) CN112673476A (zh)
WO (1) WO202101694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5129A (zh) * 2022-11-09 2023-0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78591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0951B2 (en) * 2020-06-04 2023-03-2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6648095B (zh) * 2023-07-24 2023-12-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1549A1 (en) * 2010-05-31 2011-12-01 Gun-Shik Kim Pixel arrangement of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4362170A (zh) * 2014-11-28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5355055U (zh) * 2016-02-18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60190523A1 (en) * 2014-12-31 2016-06-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205608350U (zh) * 2015-12-31 2016-09-2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器
CN106935618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Oled像素排列方法
CN107817632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10348A (zh) * 2017-10-26 2018-04-1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7883217U (zh) * 2018-02-09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0468B2 (en) * 2008-06-30 2013-01-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including a spac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20025182A1 (en) * 2009-04-03 2012-02-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onor substrate,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ransfer film,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KR102124040B1 (ko) * 2013-02-01 2020-06-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증착용 마스크,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2018049774A (ja) * 2016-09-23 2018-03-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6531770A (zh) * 2016-12-23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19042013A1 (zh) * 2017-08-31 2019-03-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1549A1 (en) * 2010-05-31 2011-12-01 Gun-Shik Kim Pixel arrangement of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4362170A (zh) * 2014-11-28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60190523A1 (en) * 2014-12-31 2016-06-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205608350U (zh) * 2015-12-31 2016-09-2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器
CN106935618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Oled像素排列方法
CN205355055U (zh) * 2016-02-18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17632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10348A (zh) * 2017-10-26 2018-04-1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7883217U (zh) * 2018-02-09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4006982A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8591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715129A (zh) * 2022-11-09 2023-0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715129B (zh) * 2022-11-09 2023-12-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06982A1 (en) 2022-06-01
EP4006982A4 (en) 2022-08-03
CN112673476A (zh) 2021-04-16
US20220384539A1 (en)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8301A1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1016945A1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JP7342157B2 (ja) 画素アレイ及び表示装置
US11563060B2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692940B2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WO2020151289A1 (zh) 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45390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9085129A1 (zh) Amoled显示面板及amoled显示器
TWI697886B (zh) 顯示結構和顯示裝置
WO2019153949A1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087804A1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终端
CN109346505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2267549A1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2042046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587983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color cast
TWI545749B (zh) 顯示基板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US1150213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184345A1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84306A1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0233698A1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188421A1 (zh) 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155879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210118972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233485A1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掩膜板、显示装置
WO2021217296A1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9332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9332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