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143207A1 -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143207A1
WO2020143207A1 PCT/CN2019/096384 CN2019096384W WO2020143207A1 WO 2020143207 A1 WO2020143207 A1 WO 2020143207A1 CN 2019096384 W CN2019096384 W CN 2019096384W WO 2020143207 A1 WO2020143207 A1 WO 202014320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cheduling
scheduled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963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传欣
方鹏程
刘敏
Original Assignee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014320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143207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物联网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有终端都需要跟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导致基站的负载很大,功耗过高的问题。该方法中,通过网络侧确定调度终端;调度终端将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接收到的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发送给网络侧,若确定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构建调度终端和各被调度终端的调度关系。调度终端根据构建的调度关系对被调度终端进行资源管理,使得被调度终端仅需与调度终端进行信令交互,减少了被调度终端与基站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基站的负载以及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01月1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024229.1、申请名称为“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具有两层含义: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通。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有终端都需要跟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导致基站的负载很大,功耗过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若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以使所述调度终端根据该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管理,其中,临时标识为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唯一标识为终端的固有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调度终端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对第二请求信息进行反馈;并;
若同意所述其它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则向网络侧发送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
若查找到调度终端,则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 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构建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以使所述调度终端根据该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管理,其中,临时标识为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唯一标识为终端的固有标识。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对第二请求信息进行反馈;并;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同意所述其它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则向网络侧发送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若查找到调度终端,则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侧构建调度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度终端构建调度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侧更新调度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度终端更新调度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度关系进行资源分配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结构示意图三;
图1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有终端都需要跟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导致基站的负载很大,功耗过高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物联网中终端和基站通信导致基站负载增加的场合,来减少基站的负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尤其适用于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这里以车联网为例,对该方案涉及的名词,以及基本原理做一下简单说明:
本申请中涉及的主要名词包括:
车队:通过车联网技术将多辆车组成车队;其中,车队中包括车队头车和车队成员车,一个车队中只有一个车队头车。
簇:与车队的概念类似,但与车队不同的是车队完全由车辆构成,簇中不限定仅是车辆。车辆之外的终端也可以成为成员,而且车头也不一定只能由车辆来担任。所以簇是指多个终端通过物联网技术构成的一个组织;其中,簇包括簇头和簇成员,而一个簇中只有一个簇头。簇头可以是路侧单元(RSUs,Road Side Unit),也可以是车辆,当然具体实施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其他种类的终端为簇头,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调度终端(Schedule UE):相当于车队中的车队头车或者簇中的簇头,用于调度被调度终端,实现对车队/簇的资源管理。
被调度终端(Scheduled UE):相当于车队中的车队成员车或者簇中的簇成员。
调度关系(Schedule Relationship):记载了调度终端与被调度终端的一些用于资源管理的参数信息(例如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关联关系),调度终 端可以根据调度关系对被调度终端进行资源管理。
终端的临时标识:终端(即调度终端/被调度终端)加入网络时,由网络侧分配给的用于表示该终端身份的标识,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对于终端而言,该标识并非永久不变,当终端退出网络重新加入网络时,其临时标识可能会改变。
终端的唯一标识:终端本身自带的标识,该标识唯一表示该终端,且为终端的固有标识,可根据唯一标识来查找终端。如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终端的MAC地址等。
关于车联网的发展,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会议中,依据标准通过了最新的研究方向的立项,即通过NR-V2X(Next generation RAT-Vehicle to Everything,下一代无线接入的车联物技术),来实现新的服务类型,包括vehicles platooning(自动排队驾驶)、extended sensors(支持扩展传感)、advanced driving(半/全自动驾驶)以及remote driving(远程驾驶),其中:
1)、vehicles platooning为车辆动态排队前行。所有队列中的车辆从车队头车获取信息。队列中的后续车辆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与前车保持较短的距离,车与车之间通过协作的方式同向列队行驶。此处较短的距离是指以不采用自动排队驾驶的情况下的行车距离为准,比该距离更短的距离。
2)、extended sensors通过车辆,路侧单元,行人和V2X应用服务器间传输传感器数据或实时视频图像,以使车队内的车辆能够增强对其所处环境的整体感知。
3)、advanced driving通过近距离内车辆和/或路侧单元间共享各自传感设备获知的感知数据,根据共享的数据确定车队内车辆的运行轨迹和驾驶策略。
4)remote driving通过远程驾驶员或者V2X应用,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基于远程控制的自动驾驶。例如,公共交通运输中,由于路线较固定可基于云计算采用远程驾驶进行公共交通运输。此类业务高可靠性和低时延是主要需求。再例如,驾驶员无法自己驾驶车辆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该服务进 行自动驾驶。此外,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该服务器进行远程驾驶。
关于上述列举的车联网中新出现的服务类型,各终端进行通信时,仍然需要与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因此,仍然存在基站的负载很大,功耗过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为了降低基站的负载以及功耗,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Prose Function)来确定何种终端可以成为调度终端。如对于车队来说,可以同时由多辆车来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出成为头车的申请,然后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预设的授权规则来确定哪辆车可以成为头车。例如授权信号质量好的成为头车,或者授权与基站距离近的成为头车。进而可以使其它车辆以授权的头车为准,构建调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来构建调度关系,也可以由调度终端来构建调度关系。而具有了调度关系后可以由车队头车/簇头用该调度关系来进行资源分配和对车队/簇的管理。这样,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交互会减少了,由车队/簇这样的一组终端各自管理各自的资源,而调度关系使得这种管理有据可依。所以,本申请能够减少终端与基站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基站的负载以及降低功耗。
如图1所示,其为以车载终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来进行说明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中包括车载终端10、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1、车载终端112和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12。
车载终端10通过点击显示屏上的发送申请信息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12发送申请成为车队头车的申请信息,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12根据申请信息判断车载终端10是否符合成为车队头车,若符合,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12授权车载终端10成为车队头车,并将该信息发送给车载终端10。
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1和车载终端112通过发现服务(如无线网络,车载蓝牙等方式)寻找车队头车,若发现成为车队头车的车载终端10,则分别向车载终端10发送请求成为车队成员的请求,车载终端10根据收到的请 求向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1和车载终端112发送同意成为车队成员的反馈信息,并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12发送用于构建车载终端10、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1和车载终端112之间的调度关系的请求。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12若根据车载终端10发送的请求,确定车载终端10、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1和车载终端112符合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可以构建调度关系并发送给车载终端10;也可以指示车载终端10来构建调度关系。这样,车载终端10根据构建的调度关系对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1和车载终端112进行资源管理。
当然,具体实施时,车载终端10、车载终端110、车载终端111和车载终端112可以是车辆、路侧单元、移动终端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谁来确定调度终端这一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侧对终端进行授权,使终端成为调度终端,即对调度终端新引入了授权机制。具体可实施为步骤A1-A3:
步骤A1:接收终端发送的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步骤A2: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
步骤A3:若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则将授权所述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A4:若不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则发送无法授权所述终端称为调度中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该信息中可以包括不能称为调度终端的原因。
这里关于授权规则做解释说明。例如,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可能会接收到多个终端发送的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可以根据各终端的位置关系和/或信道质量来选择调度终端。如选择信道质量好的终端成为调度终端,选择申请成为调度的多个终端的中心位置附近的终端成为调度终端。当然,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定授权规则,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这样,通过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对发送申请信息的终端进行授权,提供了一种确定调度终端的方案。
确定了调度终端之后,为了减少各终端与基站的信令交互,实现对车队/ 簇的资源管理,就可以构建调度关系了。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从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图2为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网络侧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其中,临时标识为网络侧为各终端分配的临时使用的标识,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例如可以为: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
步骤202: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其中,如前所述,唯一标识为终端的固有标识,可根据唯一标识来查找该调度终端,可以是IMSI或MAC地址等。具体实施时,只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终端即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3:若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以使所述调度终端根据该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管理。
其中,关于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将在后文说明,这里先举例说明一下调度关系包括的内容。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度关系可如表1所示,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表结构表,表1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表1 调度关系
Figure PCTCN2019096384-appb-000001
Figure PCTCN2019096384-appb-000002
其中:唯一标识可以在开发新的物联网服务时,用于根据该标识确定用户定制了哪些类型的服务。
1)、调度终端成为调度终端的时间表示该调度关系存在的时间,当到达预定时间后,该调度关系也失去作用。
2)、被调度终端在调度关系内停留的时间表示加入到该调度关系内的被调度终端存在于该调度关系内的时间,当到达时间后,可以由被调度终端自动申请退出加入的车队/簇,也可以由车队头车(或簇头)通知其离开相应的车队(或簇)。需要说明的是,当有被调度终端离开或加入时,可以实时更新调度关系,保证调度关系中包括的成员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这样,通过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使得一个车队/簇内各成员通过调度关系相互关联,调度终端可以根据该调度关系实现对车队/簇的管理,使得车队/簇内的各成员仅需与调度终端进行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基站的负载以及降低功耗。
上面介绍了如何构建调度关系,下面对如何确定是否满足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做进一步的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确定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具体可实施为步骤B1-B4:
步骤B1: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 信息。
步骤B2: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中是否包含指定的信息;若包含指定的信息,则确定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若不包含指定的信息,则确定不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下文信息中可以包括使用的服务是否付费。若加入车队/簇需要付费,则从上下文信息中提取是否已付费或余额是否充足来判断终端是否能够加入相应的车队/簇。若能加入则满足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否则不满足。在不满足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时可以通知终端其不能加入车队/簇的原因,该原因例如是余额不足或加入的车队/簇的服务为付费服务。
这样,通过查找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是否可以构建调度关系,实现了对调度关系内各终端的管理。
上面介绍了如何构建调度关系以及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而关于由谁来具体的构建调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也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并维护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步骤C1-C2:
步骤C1: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
步骤C2:将构建的调度关系发送给所述调度终端。
方案二、由调度终端构建并维护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将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发送给调度终端,以使调度终端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若是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并维护调度关系,调度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调度终端成为调度终端的时间和被调度终端在调度关系内停留的时间;若是由调度终端构建并维护调度关系,调度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这样,通过确定由谁来确定构建调度关系,可以避免调度终端因重复构 建调度关系而造成的混乱。同时,通过调度终端或网络侧来构建调度关系,降低了基站的负载与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构建完调度关系后,为了能够适应不同服务类型的要求,可以根据需求对构建的调度关系进行扩展,具体可实施为步骤D1-D2:
步骤D1: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被调度终端的扩展信息。
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BSR(Buffer State Report,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LCG(Logical channel group,逻辑信道组标识)等。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扩展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D2:根据所述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更新的调度关系可如表2所示,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表结构表,表2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表2 扩展后的调度关系
Figure PCTCN2019096384-appb-000003
Figure PCTCN2019096384-appb-000004
下面对表中的各信息进行说明,其中:
1)、缓冲区状态报告中包括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用于向基站请求资源时,根据总数据量获取资源。
2)、通信类型包括单播、组播和广播,用于表示被调度终端的通信类型,其中,分配资源时,通信类型用于确定资源分配的优先级。例如分配资源时,单播通信的优先级最高,组播和广播的优先级低于单播的。
3)、目的地址表示由哪些终端接收数据。
4)、逻辑信道组标识用来确定车队内车辆资源分配时的优先级,根据逻辑信道组标识表示的优先级大小优先为优先级高的被调度终端分配资源。
这样,通过更新调度关系,可以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为调度关系内各终端的资源分配,实现了对调度关系内各终端的进一步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由谁来更新调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同样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更新并维护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被调度终端的扩展信息,并根据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将更新后的调度关系发送给调度终端。
方案二、由调度终端更新并维护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由调度终端根据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调度关系后,可以还 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进行扩展更新调度关系,也可以由调度终端进行扩展更新调度关系;同样的,由调度终端构建调度关系后,可以还由调度终端进行扩展更新调度关系,也可以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进行扩展更新调度关系。
上面对网络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从调度终端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首先,终端需要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申请成为调度终端。具体可实施为步骤E1-E2:
步骤E1: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步骤E2:确定接收到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的是否授权该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
这样,通过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对发送申请信息的终端进行授权,提供了一种确定调度终端的方案。避免出现多个设备对终端进行授权的情况。
在确定了调度终端后,可以为以该调度终端构成的车队/簇,构建调度关系。如图3所示,为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调度终端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其中,其它终端通过发现服务寻找到调度终端,并向调度终端发送第二请求信息。
步骤302:对第二请求信息进行反馈。
其中,调度终端根据调度关系最大的容纳量向其它终端同意/不同意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例如,车队内仅允许容纳20个车队成员,那么车队头车在确定自身车队已满员时,若接收到其它车辆发送的申请成为车队成员的第二请求信息时,则可以做出不同意的决定,并将决定发送给该其它车辆。当然,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反馈该其它车辆不能成为车队成员的具体原因。
此外,具体实施时,若车队已经满员时,还可以在其它车辆加入车队前告知哪些车队已经满员。
步骤303:若同意所述其它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则向网络侧发送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其中,调度终端可以接收到一条第二请求信息便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一条第一请求信息;也可以根据预定的时间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这样,调度终端通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来获取调度关系,并通过构建的调度关系对被调度终端进行管理,使得车队/簇内的各成员仅需与调度终端进行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基站的负载以及降低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关于由谁来具体的构建调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并维护调度关系,在该情况下,调度终端只需接收由所述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并发送的调度关系即可。
方案二、由调度终端构建并维护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步骤F1-F2:
步骤F1:接收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的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步骤F2:根据接收到的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
这样,通过确定由谁来确定构建调度关系,可以避免调度终端因重复构建调度关系而造成的混乱。而构建和维护调度关系由网络侧和调度终端来执行,不需要基站参与,所以能够节省基站的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构建完调度关系后,可以根据需求对构建的调度关系进行扩展,具体可实施为步骤G1-G2:
步骤G1:接收所述被调度终端发送的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步骤G2:根据所述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这样,通过更新调度关系,可以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为调度关系内各终端的资源分配,实现了对调度关系内各终端的进一步管理。
如前所述,关于由谁来具体的更新调度关系,包括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由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更新并维护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接收调度终端发送被调度终端的扩展信息,并接收更新后的调度关系。
方案二、由调度终端更新并维护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调度终端接收被调度终端发送的扩展信息,并根据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上面介绍了如何确定调度终端以及如何构建调度关系,下面对如何根据调度关系进行资源分配做进一步的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构建调度关系以及更新调度关系之后,可以根据调度关系对调度关系内各终端进行资源分配,具体可实施为步骤H1-H5:
步骤H1: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预估所述调度关系内各终端所需要的无线电资源总量。
其中,可以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中的被调度终端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来预估调度关系内各终端所需要的无线电资源总量。
步骤H2:根据预估的无线电资源总量,向基站发送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一资源请求。
步骤H3: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请求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步骤H4: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对分配得到的无线电资源进行分配。
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表2中的通信类型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确定被调度终端的优先级,并根据确定的优先级为调度关系内的被调度终端进行资源分配。
例如,若被调度终端的逻辑信道组标识优先级不完全相同,则根据预定的逻辑信道组标识进行优先级排序,先为优先级高的分配无线电资源,然后再为优先级低的车队成员分配无线电资源。
若被调度终端的逻辑信道组标识优先级级别相同,可以按照被调度终端的通信类型进行排序,其中,通信类型为单播的优先进行分配无线电资源。
步骤H5:若接收到被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二资源请求,则将为该被调度终端分配好的无线电资源发送给该被调度终端。
这样,根据调度关系,实现了对调度关系内各终端进行资源分配,进一步的实现了资源管理,同时减少了被调度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令交互,降低了基站的功耗开销。
上面从调度终端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从被调度终端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图4为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
其中,可以根据车载蓝牙、无线网络等方法去发现调度终端。
步骤402:若查找到调度终端,则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步骤403: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这样,通过向被授权的调度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使调度终端或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调度关系,并使调度终端通过构建的调度关系对被调度终端进行管理,使得车队/簇内的各成员仅需与调度终端进行信令交互,减少了各终端与基站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了基站的负载以及降低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被调度终端发送的扩展信息来进行更新调度关系,具体可实施为: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等。这样,根据需求对调度关系进行更新,实现了对调度关系内各终端的进一步管理。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被调度终端通过发送第二资源请求来获取资源,具体可实施为步骤I1-I2:
步骤I1: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二资源请求。
步骤I2: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分配好的无线电资源。
这样,通过向调度终端发送资源请求信息,便可以得到根据调度关系分配好的无线电资源,这样,根据调度关系,实现了对调度关系内各终端进行资源分配,进一步的实现了资源管理,同时减少了被调度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令交互,降低了基站的功耗开销。
为便于系统性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为通过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构建调度关系时的情况。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调度终端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步骤502: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若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则将授权所述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503:被调度终端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并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步骤504:调度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请求信息,向该被调度终端发送同意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步骤505:调度终端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用于构建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调度终端成为调度终端的时间和被调度终端在调度关系内停留的时间。
步骤506: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并根据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根据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并根据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步骤507: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中包含指定的信息,确定满足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条件。
步骤508: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调度终端成为调度终端的时间和被调度终端在调度关系内停留的时间构建调度关系。
步骤509: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将调度关系发送给调度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度终端来构建调度关系。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调度终端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步骤602: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若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则将授权所述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603:被调度终端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并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步骤604:调度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请求信息,向该被调度终端发送同意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步骤605:调度终端向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发送用于构建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步骤606: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并根据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根据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并根据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步骤607: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中包含指定的信息,确定满足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条件。
步骤608: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将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发送给调度终端。
步骤609:调度终端根据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调度终端成为调度终端的时间和被调度终端在调度关系内停留的时间构建调度关系。
为便于系统性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为通过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更新调度关系时的情况。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被调度终端向调度终端发送扩展信息。
步骤702:调度终端将接收到的扩展信息发送给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
步骤703: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步骤704:网络侧的邻近服务功能模块将更新后的调度关系发送给调度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度终端来更新调度关系。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被调度终端向调度终端发送扩展信息。
步骤802:调度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为便于系统性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为调度终端根据调度关系请求资源时的情况。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调度终端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预估调度关系内各终端所需要的无线电资源总量;
步骤902:调度终端根据预估的无线电资源总量,向基站发送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一资源请求。
步骤903:基站根据第一资源请求进行分配无线电资源,并发送给调度终 端。
步骤904:调度终端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对分配得到的无线电资源进行分配。
步骤905:被调度终端向调度终端发送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二资源请求。
步骤906:调度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资源请求,将为该被调度终端分配好的无线电资源发送给该被调度终端。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从网络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如图10所示,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构建模块1003,用于若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以使所述调度终端根据该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管理,其中,临时标识为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唯一标识为终端的固有标识。
进一步的,构建模块1003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由所述网络侧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并将构建的调度关系发送给所述调度终端;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发送给所述调度终端,以使调度终端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第一接收模块1001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之前,接收终端发送的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则将授权所述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的,构建模块100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中是否包含指定的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包含指定的信息,则确定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若不包含指定的信息,则确定不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被调度终端的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从调度终端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如图11所示,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101,用于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反馈模块1102,用于对第二请求信息进行反馈;并;
第三发送模块1103,用于若同意所述其它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则向网络侧发送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网络侧建并发送的调度关系;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发送的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并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被调度终端发送的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估模块,用于第二更新模块根据所述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之后,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预估所述调度关系内各终端所需要的无线电资源总量;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预估的无线电资源总量,向基站发送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一资源请求;
第七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请求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调度关系,对分配得到的无线电资源进行分配;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若接收到被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二资源请求,则将为该被调度终端分配好的无线电资源发送给该被调度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第二发送模块1101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 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之前,向网络侧发送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授权该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从被调度终端侧对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如图12所示,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查找模块1201,用于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
第七发送模块1202,用于若查找到调度终端,则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八接收模块1203,用于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八发送模块,用于第八接收模块1203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进一步的,所属装置还包括:
第九发送模块,用于第八发送模块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扩展信息之后,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用于获取无线电资源的第二资源请求;
第九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分配好的无线电资源。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若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以使所述调度终端根据该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管理,其中,临时标识为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唯一标识为终端的固有标识。
可选的,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调度终端成为调度终端的时间和被调度终端在调度关系内停留的时间;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并将构建的调度关系发送给所述调度终端;或者,
将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发送给所述调度终端,以使调度终端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之前,接收终端发送的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
若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则将授权所述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被调度终端的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根据所述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度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对第二请求信息进行反馈;并,
若同意所述其它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则向网络侧发送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度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
若查找到调度终端,则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接收到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的方法及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计算装置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中的步骤201-203。
下面参照图13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130。图13显示的计算装置1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该计算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如图13所示,计算装置130以通用计算装置的形式表现。计算装置1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132和处理器131)的总线133。
总线1311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13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323。
存储器13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324的程序/实用工具1325,这样的程序模块13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装置1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4(例如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计算装置13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装置13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35进行。并且,计算装置1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3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36通过总线133与用于计算装置1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装置1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的方法中的 步骤,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203。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装置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装置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装置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装置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装置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装置的情形 中,远程计算装置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装置,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装置(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 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若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以使所述调度终端根据该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管理,其中,临时标识为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唯一标识为终端的固有标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调度终端成为调度终端的时间和被调度终端在调度关系内停留的时间;
    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具体包括:
    由所述网络侧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并将构建的调度关系发送给所述调度终端;或者,
    将所述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和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发送给所述调度终端,以使调度终端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申请成为调度终端的申请信息;
    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
    若满足预设的授权规则,则将授权所述终端为调度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 述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被调度终端的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根据所述扩展信息,更新调度关系。
  5.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调度终端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对第二请求信息进行反馈;并,
    若同意所述其它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则向网络侧发送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6.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
    若查找到调度终端,则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到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扩展信息;其中,扩展信息中除包括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外,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类型、目的地址、服务质量要求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
  8.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调度终端的 唯一标识;以及,根据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确定所述被调度终端的唯一标识;
    构建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调度终端和所述被调度终端满足预设的构建调度关系的条件,则根据所述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所述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唯一标识构建调度关系,以使所述调度终端根据该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的管理,其中,临时标识为网络侧为终端分配的用于终端之间采用发现服务协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标识,唯一标识为终端的固有标识。
  9.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对第二请求信息进行反馈;并,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同意所述其它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则向网络侧发送用于构建调度终端和被调度终端之间的调度关系的第一请求信息;其中,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和被调度终端的临时标识。
  10.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通过发现服务查找调度终端;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若查找到调度终端,则向所述调度终端发送请求成为被调度终端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调度终端发送的是否同意所述终端成为被调度终端的反馈信息。
  11. 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
  12. 一种调度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13.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如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方法。
PCT/CN2019/096384 2019-01-10 2019-07-17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14320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4229.1 2019-01-10
CN201910024229.1A CN111432459B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43207A1 true WO2020143207A1 (zh) 2020-07-16

Family

ID=71520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96384 WO2020143207A1 (zh) 2019-01-10 2019-07-17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2459B (zh)
WO (1) WO202014320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302605A (ja) * 2008-06-10 2009-12-24 Nec Corp グループ通信方法及びグループ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移動局
CN106487583A (zh) * 2016-09-26 2017-03-0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局域网系统
CN107770298A (zh) * 2017-09-30 2018-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41248A (zh) * 2018-09-27 2018-12-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2436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luster-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US20170013656A1 (en) * 2014-01-28 2017-01-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CN106332122B (zh) * 2015-06-26 2019-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中车辆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85947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联网系统
KR102270533B1 (ko) * 2016-04-01 2021-06-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302605A (ja) * 2008-06-10 2009-12-24 Nec Corp グループ通信方法及びグループ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移動局
CN106487583A (zh) * 2016-09-26 2017-03-0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局域网系统
CN107770298A (zh) * 2017-09-30 2018-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41248A (zh) * 2018-09-27 2018-12-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2459B (zh) 2022-09-23
CN111432459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92808B2 (ja) 通信リソース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20220044186A1 (en) Arranging a transport service for multiple users
US10409289B2 (en) Self-driving car scheduling method, car scheduling server, and self-driving car
JP2022530899A (ja) Ue情報報告方法、車両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リソース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041355A1 (zh) 一种控制v2x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21437B (zh)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多车辆间多计算任务调度方法
US2013004067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d2d id of user terminal in ad-hoc network
US20210248520A1 (en) Timing optimization for transiting users of an on-demand transport service
CN109343946B (zh) 一种软件定义车联网计算任务迁移和调度方法
CN106171025A (zh) 一种车联网传输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230306326A1 (en) On-demand transport services
WO2016127895A1 (zh) 一种车路信息交互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10125501A1 (e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Plato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90286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59149B (zh) 一种智能车辆编队行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30818A (zh) 管理QoS的方法、中继终端、PCF网元、SMF网元及远程终端
WO2020164481A1 (zh) 一种终端装置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18010083A1 (zh) 车辆外联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8171388A1 (zh) 一种进行车队资源配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39503A (zh) 分配用于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12771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in a mec network
WO2019062438A1 (zh) 对可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56218A1 (zh) 传输冲突的解决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5280388A (zh) 虚拟动态编队
WO2018040047A1 (zh) 分配传输功率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9084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9084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