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9184784A1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9184784A1
WO2019184784A1 PCT/CN2019/078898 CN2019078898W WO2019184784A1 WO 2019184784 A1 WO2019184784 A1 WO 2019184784A1 CN 2019078898 W CN2019078898 W CN 2019078898W WO 2019184784 A1 WO2019184784 A1 WO 201918478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data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788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刘航
李明超
肖潇
王和俊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RU2020134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RU2783980C2/ru
Priority to KR1020207029738A priority patent/KR102481052B1/ko
Priority to BR112020019400-0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19400A2/pt
Priority to EP19778266.7A priority patent/EP3761702A4/en
Publication of WO201918478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9184784A1/zh
Priority to US17/029,894 priority patent/US11812461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Definitions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which is applied to a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method includes: acquiring first data and a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data, where the QOS parameter includes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and delay At least on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istance information, data rate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type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an identifier to the network device, the identifier corresponding to the QOS parameter.
  • the first data is data that needs to be transmit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hrough a through link.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dynamically send the total data amount of all data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ntifier and the identifier to the network device, or can dynamically send the identifier to the network device and correspond to the first data.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which is applied to a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method includes: acquiring first data and QOS paramet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data, where the QOS parameters include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delay information, At least one of communication distance information, data rate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type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an identifier, the identifier corresponding to the QOS parameter; receiving schedul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scheduling resou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cheduling resource has a subcarrier spacing and And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using the scheduling resou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chedul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and transmitting the data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ntifier through the through link, the identifier corresponding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and/or th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the QOS parameter further includes data priority information.
  • different types of services may be distinguished by an upper layer identifier carried by the application layer or transmitted by the upper layer (above the access layer).
  • the terminal device further receives a first message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first message include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identifier and the QOS parameter, and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R resource and the identifier.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ata volume size and the pilot sequence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has may be pre-configured.
  • the identifier may be one of a logical channel group identifier, a QCI index, and a flow identifier.
  •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first message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first message include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identifier and the QOS parameter.
  •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further receives a first message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first message include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identifier and the QOS parameter.
  • a ninth aspect provides a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network device includes: a communication module, configured to receive an identifier from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a processing module,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QOS parameter, where the QOS parameter corresponds to the identifier, and the QOS parameter includes a reliable At least one of sex information, dela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istance information, data rate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type information.
  • FIG. 1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nven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FIG. 10 and FIG. 11 are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s of a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14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 FIG. 2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es a network device and at least one terminal device.
  • FIG. 2 exemplifies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terminal device 1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2.
  • the terminal device 1 transmits data to the terminal device 2 by using the through link communication.
  • the through link communication means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1 directly transmits data to the terminal device 2, and the data transmit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1 to the terminal device 2 is not transferred through the network device.
  • a link that implements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erminal device 1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2 is called a through link.
  • the QOS parameters include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dela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istance information, data rate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type information.
  • the data priority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priority of the data packet.
  • the data on the above terminal devices may have different priorities. In general, data of different priorities differs in resource selection and allocation at the access layer, and transmission of high-priority data should be prioritized.
  • the network device has a correspondence as shown in Table 2 above. After receiving the identifier 1 , the network device searches for the QOS par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ntifier 1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shown in Table 2. Therefore, the network device determines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has at least QOS parameters as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1, delay information 1, communication distance information 1, data rate information 1 and data priority information 1 data and QOS parameters as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2, delay At least one of information 1, communication distance information 1 and data of data rate information 1 and data priority information 1.
  •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carrier spacing and/or th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of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identifier may be pre-configured.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ubcarrier spacing and/or th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and the identification is specified by the protocol.
  • the device manufacturer may pre-configure the sub-carrier interval and/or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and the identifier in the terminal device before the terminal device leaves the factory.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pre-configure a sub-carrier interval and/or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and the identifier in the terminal device when the network device is provided.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dynamically request scheduling resources from the network device, and the network device can dynamically allocate scheduling resources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fter the terminal device receives the schedul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use the scheduling resou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chedul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to transmit the corresponding data.
  •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an identifier.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send the first message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here the first message include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R resource and the QOS parameter.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receive the first message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stor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R resource and the QOS parameter included in the first message. That is to say, in the embodimen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R resources and the QOS parameters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has is configured by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terminal device is pre-configured with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ata volume size and the SR resource, and after the terminal device receives the third message that is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including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volume size and the SR resource, the terminal device includes the third message.
  •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amount of data and the SR resource replace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re-configured data size and the SR resource. That is, after receiving the third message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us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ata size and the SR resource included in the third message to refresh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re-configured data volume size and the SR resource.
  •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can be from a website site, computer, server or data center to another website site by wire (eg, coaxial cable, fiber opt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or wireless (eg, infrared, wireless, microwave, etc.) Transfer from a computer, server, or data center.
  • the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an be any available media that can be accessed by a computer or a data storage device such as a server, data center, or the like that includes one or more available media.
  • the usable medium may be a magnetic medium (eg, a floppy disk, a hard disk, a magnetic tape), an optical medium (eg, a DVD), or a semiconductor medium (eg, a Solid State Disk (SSD))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该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质量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V2X(vehicle to X)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V2X包括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辆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辆到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以及车辆到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旨在通过V2X之间的通信,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和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从而提高道路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以及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流媒体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对于通信的低时延和高可靠性通信具有严格要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蜂窝技术,如2G,3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5G。3GPP蜂窝技术具有时延短、速度快、覆盖率广泛、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势,因此利用3GPP蜂窝技术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
V2X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直通链路通信。其中,终端与终端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链路称为直通链路(sidelink,SL)。例如,如图1所示,车辆a和车辆b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链路称为直通链路。
直通链路通信包括网络设备调度模式。该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等。网络设备调度模式是指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网络设备动态或者半动态为V2X之间的直通链路通信调度资源。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在直通链路通信的网络设备调度模式下,网络设备为终端调度的资源难以满足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质量需求,从而有利于网络设备为终端调度满足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需求的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该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可选地,该第一数据为需要该终端设备通过直通链路进行传输的数据。
可见,通过实施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发送与QOS参数对应的标识,从而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标识之后,可根据该标识确定对应的QOS参数。因此,通过实施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质量需求。并且通过标识来指示QOS参数,而不是直接传输QOS参数有利于节省传输的比特。
可选的,上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指示至少两种QOS参数。从而有利于网 络设备为终端调度满足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多样服务质量需求的资源。
可选的,上述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服务质量分类标识索引(QOS class identifier index,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可选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携带的或者上层(接入层之上)传递下来的上层标识来区分。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可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可使用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刷新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该BSR包括标识,该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该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其中,标识对应的数据为标识对应的QOS参数所对应的数据。
可选的,终端设备中的数据量可包括但不限于是终端设备中缓冲区数据量,缓存区可以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e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缓存区和/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缓存区,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制。
因为BSR是动态发送的,因此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动态地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和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可动态地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从而网络设备可根据标识和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动态地执行相关操作。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终端设备还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相对应。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分配调度资源,终端设备可使用分配的调度资源传输相应的数据。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 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可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该第二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的第二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使用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刷新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标识,该标识与该QOS参数对应;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该标识与该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相对应。
通过实施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不用动态地向网络设备申请调度资源,网络设备可为终端设备静态的或者半静态的配置资源集合,从而终端设备可从该资源集合中自主选择合适的调度资源传输相应的数据。其中,该资源集合可包括但不限于资源池或半静态调度的资源。
可选的,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服务质量分类标识索引(QOS class identifier index,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可选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携带的或者上层(接入层之上)传递下来的上层标识来区分。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二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的第二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的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一方面对应部分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使用SR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可选的,该SR资源与标识相对应,该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可选的,SR资源与QOS参数相对应。
可见,通过实施第三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根据QOS参数确定发送SR的SR资源,并在确定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资源发送SR,从而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之后,可根据SR资源确定QOS参数。因此,通过实施第三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质量需求。并且通过SR资源来指示QOS参数,而不是直接传输QOS参数有利于节省传输的比特。
可选的,上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指示至少两种QOS参数。从而有利于网络设备为终端调度满足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多样服务质量需求的资源。
可选的,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可选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携带的或者上层(接入层之上)传递下来的上层标识来区分。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一消息包括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相对应。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分配调度资源,终端设备可使用分配的调度资源传输相应的数据。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二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的第二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SR资源为标识对应多个SR资源中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提供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
可选的,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数据对应的缓存区数据量大小。
可选的,终端设备发送SR使用的SR资源为QOS参数对应的多个SR资源中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提供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三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的第三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三消息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的第四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四消息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
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在相同的SR资源上发送不同的导频序列来区分数据量大小。从而 网络设备可通过检测相应的SR资源,并且检测导频序列来确定数据量大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QOS参数,该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可选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携带的或者上层(接入层之上)传递下来的上层标识来区分。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缓冲状态报告BSR,该BSR包括标识,该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该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其中,标识对应的数据为标识对应的QOS参数所对应的数据。
可选的,终端设备中的数据量可包括但不限于是终端设备中缓冲区数据量,缓存区可以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e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缓存区和/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缓存区,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制。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一方面对应部分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在SR资源检测到SR;确定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该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该标识与SR资源相对应。可选的,该QOS参数与SR资源相对应。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可选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携带的或者上层(接入层之上)传递下来的上层标识来区分。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 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第二消息可以为RRC信令。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确定数据量大小,该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相对应。
可选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至终端设备,该第三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检测SR资源上的导频序列,并确定数据量大小,该数据量大小与检测到的导频序列相对应。
可选的,网络设备发送第四消息至终端设备,该第四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三方面对应部分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信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该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可选地,该第一数据为需要该终端设备通过直通链路进行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上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的方式具体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该BSR包括标识,该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通信模块,还用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相对应。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此不赘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的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标识,该标识与该QOS参数对应;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该通信模块,还用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 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该标识与该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相对应。
可选的,上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此不赘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的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信模块,用于使用SR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可选的,该SR资源与标识相对应,该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可选的,SR资源与QOS参数相对应。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该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通信模块,还用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相对应。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发送SR使用的SR资源为标识对应多个SR资源中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
可选的,通信模块发送SR使用的SR资源为QOS参数对应的多个SR资源中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此时,通信模块可以在相同的SR资源上发送不同的导频序列来区分数据量大小。从而网络设备可通过检测相应的SR资源,并且检测导频序列来确定数据量大小。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此不赘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的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处理模块,用于确定QOS参数,该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式具体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缓冲状态报告BSR,该BSR包括标识,该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执行上述第四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此不赘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的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在SR资源检测到SR;处理模块,用于确定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可选的,该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该标识与SR资源相对应。可选的,该QOS参数与SR资源相对应。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数据量大小,该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相对应。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消息至终端设备,该该第三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SR资源上的导频序列,并确定数据量大小,该数据量大小与检测到的导频序列相对应。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发送第四消息至终端设备,该第四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执行上述第五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此不赘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的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当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第五方面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得以实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通信设备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五方面、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对应的描述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该程序指令被直接或者间接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第五方面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得以实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应用在通信设备中,其特征在于,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第五方面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得以实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第十四方面,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通信设备。例如,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的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SR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SR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和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和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质量需求,从而有利于网络设备为终端调度满足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需求的资源。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图2以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为例。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或者可以为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如gNB,或者可以为小站、微站,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终端设备可以为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车辆或基础设施。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图2以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为车辆为例。
其中,终端设备1采用直通链路通信向终端设备2发送数据。直通链路通信是指终端设备1直接发送数据至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1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数据不通过网络设备中转。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链路称为直通链路。
直通链路通信包括网络设备调度模式。网络设备调度模式是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网络设备动态或者半动态为V2X之间的直通链路通信调度资源。例如,终端设备1需要通过直通链路向终端设备2发送数据,则终端设备1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从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1分配用于通过直通链路向终端设备2发送数据的调度资源。
以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详细地介绍。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301~303部分,其中:
301、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为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1或终端设备2。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例如,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一种。
或者,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 型信息中的任意两种。例如,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和时延信息。或者,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和通信距离信息。或者,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和数据速率信息。或者,QOS参数包括时延信息和通信距离信息。或者,QOS参数包括时延信息和数据速率信息。或者,QOS参数包括通信距离信息和数据速率信息。
或者,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任意三种。例如,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或QOS参数包括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和数据速率信息。或QOS参数包括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
或者,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任意四种。例如,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或QOS参数包括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
或者,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
可选的,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指示至少两种QOS参数。从而有利于网络设备为终端调度满足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多样服务质量需求的资源。
其中,可靠性信息用来指示数据对应的可靠性。上述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可靠性。数据对应的可靠性体现了该数据的传输可靠性需求/级别/约束。该传输可靠性可以但是不限于是端到端的传输可靠性,空口传输可靠性等。示例性的,传输可靠性可以定义为1-bit error ratio,即1-比特误码率;1-symbol error ratio,即1-符号误码率;或者1-packet error ratio,即1-误包率等。
其中,时延信息用来指示数据对应的时延。上述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时延需求/约束,时延可以是但是不限于是端到端传输时延,空口时延,时延预算,传输时间间隔等。
其中,通信距离信息用来指示数据对应的通信距离。上述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通信距离。
其中,传输速率信息用来指示数据对应的传输速率。上述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
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不同的业务类型信息用来指示不同类型的业务。示例性的,上述所说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为对应不同接收端和/或不同发送端的业务。例如,上述所说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为V2V业务、V2P业务、V2I业务,V2N业务,行人到车辆(pedestrian to vehicle,P2V)业务,行人到行人(pedestrian to pedestrian,P2P)业务,行人到基础设施(pedestrian to infrastructure,P2I)业务等。
可选的,上述所说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携带的或者上层(接入层之上)传递下来的上层标识来区分。例如,碰撞预警业务和娱乐多媒体业务可能具有不同的上层标识。例如,上层标识可以为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 application identifier,ITS-AID),或者服务提供商标识(provider service identifier,PSID)等。
其中,数据优先级信息用来指示数据包对应的优先级。上述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可能具 有不同的优先级。一般来说,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在接入层在资源选择和分配方面有所区别,高优先级数据的传输应该会被优先保障。
其中,所述QOS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是标识、索引、或者其它指向或者指示所述QOS的信息。以QOS参数是可靠性信息为例,可靠性信息可以是但是不限于是可靠性标识,可靠性索引,可靠性范围、可靠性取值本身。
可选的,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的接入层接收终端设备的上层(是指接入层之上,示例性的,可以是应用层、网络传输层或者适配层)发送的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上层产生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之后,向终端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
3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
其中,该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具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获取QOS参数之后,根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获取QOS参数对应的标识,并向网络设备发送QOS参数对应的标识。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具有如下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若QOS参数为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则终端设备获取QOS参数之后,从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QOS参数对应的标识1,并将标识1发送至网络设备。
表1
Figure PCTCN2019078898-appb-000001
再例如,终端设备具有如下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不同的QOS参数可以对应相同的标识,例如,QOS参数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和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对应标识1,QOS参数可靠性信息2、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和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也对应标识1。
表2
Figure PCTCN2019078898-appb-000002
Figure PCTCN2019078898-appb-000003
可选的,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为RRC信令。其中,RRC信令可以是系统广播消息(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或专用RRC(dedicated RRC)信令。
可选的,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示的。
例如,以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为例,标识可能具有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可能是协议约定的,此时,第一消息中可以不包含标识。例如,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组标识,假定QOS参数包括为时延信息和数据优先级信息。第一消息包括{时延信息1,数据优先级信息1}、{时延信息2,数据优先级信息2}、{时延信息3,数据优先级信息3}。其中,协议约定逻辑信道组标识从小到大,则逻辑信道组标识1至逻辑信道组标识3分别依次对应上面的每一项。
再如,对于QOS参数中的某一个,例如数据优先级信息,其可能存在一定的编号或者顺序,示例性的,优先级信息可以是优先级标识,优先级标识从1到8分别标识优先级从高到低。当多个QOS参数对应一个相同的标识时,例如,标识1对应优先级标识1、优先级标识2、优先级标识3和优先级标识4,即标识1对应优先级标识1到优先级标识4,此时第一消息中可能只包含优先级标识1和优先级标识4。协议约定第一消息中包含的优先级标识1和优先级标识4分别是优先级标识的上界和下界。在这种情况下,该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是隐式的,可以理解的,该第一消息中包含了标识1和优先级标识1~4的对应关系。例如,如果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为优先级标识3,则确定优先级标识3对应标识1。
再如,以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显示的为例,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组标识,假定QOS参数包括为时延信息和数据优先级信息。第一消息包括{时延信息1,数据优先级信息1,逻辑信道组标识1}、{时延信息2,数据优先级信息2,逻辑信道组标识2}、{时延信息3,数据优先级信息3,逻辑信道组标识3}。其中,{时延信息1,数据优先级信息1,逻辑信道组标识1}中逻辑信道组标识1与时延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相对应。{时延信息2,数据优先级信息2,逻辑信道组标识2}中逻辑信道组标识2与时延信息2和数据优先级信息2相对应。{时延信息3,数据优先级信息3,逻辑信道组标识3}中逻辑信道组标识3与时延信息3和数据优先级信息3相对应。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者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标识与 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使用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刷新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该BSR包括标识。可选的,该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该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BSR。可选的,终端设备中的数据量可包括但不限于是终端设备中缓冲区数据量,缓存区可以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e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缓存区和/或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缓存区,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标识对应的数据为标识对应的QOS参数所对应的数据。当单个标识对应多个QOS参数时,标识对应的数据为标识号对应的多个QOS参数所对应的数据。例如,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对应QOS参数1,QOS参数1对应标识1,则标识1对应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因此,标识1对应的所有数据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或指向第一数据需要发往的目的地址。目的地址信息可以是但是不限于是目的地址标识,目的地址索引等。
例如,以BSR中包含标识以及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为例。如图4所示,若终端设备具有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对应标识1,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总数据量为2M,则BSR包括标识1以及用于指示该总数据量2M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指示该总数据量的信息可以是一个数据量标识,该数据量标识可以不精确指示2M,其可以指示一个数据量范围,例如,2M~3M。
再如,以BSR中包含标识以及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为例。如图5所示,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均对应标识1,第一数据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为目的地址信息1,第二数据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也为目的地址信息1,第三数据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为目的地址信息2。因此,BSR包括标识1、目的地址信息1,以及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总数据量2M的信息。
因为BSR是动态发送的,因此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动态地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和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可动态地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从而网络设备可根据标识和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动态地执行相关操作。
303、网络设备确定QOS参数。
具体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之后,确定QOS参数。其中,该QOS参 数与该标识相对应。
具体地,网络设备具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接收标识之后,根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标识对应的QOS参数。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具有如上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接收到标识1之后,从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标识1对应的QOS参数。因此,网络设备确定的QOS参数为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
再如,网络设备具有如上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接收到标识1之后,从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标识1对应的QOS参数。因此,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至少存在QOS参数为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的数据和QOS参数为可靠性信息2、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和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的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此时网络设备可能不能详细的确定QOS参数为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还是为可靠性信息2、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和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还是终端设备两种QOS都存在。但是,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的节省比特。
可见,通过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发送与QOS参数对应的标识,从而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标识之后,可根据该标识确定对应的QOS参数。因此,通过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质量需求。并且通过标识来指示QOS参数,而不是直接传输QOS参数有利于节省传输的比特。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601~605部分,其中:
601、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601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301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6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BSR。
其中,BSR包括标识,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可选的,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
具体地,终端设备具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获取QOS参数之后,根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获取QOS参数对应的标识,并将QOS参数对应的标识添加于BSR中,并向网络设备发送BSR。
其中,终端设备如何获取QOS参数对应的标识的具体原理可参见表1对应的示例,在此不赘述。
可选的,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其中,终端设备中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如何配置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对于BSR的相关描述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BSR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603、网络设备确定QOS参数。
其中,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
具体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BSR之后,从BSR中获取标识,并根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标识对应的QOS参数。
其中,网络设备确定QOS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303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6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确定QOS参数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其中,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根据603中确定的QOS参数来分配调度资源。可选的,网络设备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分配的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网络设备接收的标识相对应。例如,网络设备接收的BSR中的标识为标识1,则网络设备分配的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1相对应。
605、终端设备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标识与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相对应。标识对应的数据为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对应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后,可获取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并根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对应的标识。终端设备将该标识对应的数据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通过直通链路进行传输。
所述在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多种,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者多对多,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调度资源上可能装载了多个标识对应的数据,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制,只要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支持该多个标识对应的数据。此外,由于调度资源的大小可能是变化的,不同标识对应的数据在数据封装时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先级,具体调度资源上承载的一个或者多个标识分别对应的数据量,本申请也不对此进行限制。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具有如下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若终端设备接收的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传输时间间隔为子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则终端设备根据下表3的对应关系查找到子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对应标识1。终端设备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1对应的数据。
表3
标识 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标识1 子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
标识2 子载波间隔2和/或传输时间间隔2
标识3 子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3
可选的,如下表4所示,单个标识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子载波间隔和/或至少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例如标识1同时对应子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子载波间隔2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标识1对应的数据可以装载在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的调度资源上、或装载在子载波间隔2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的调度资源上。
表4
Figure PCTCN2019078898-appb-000004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应地,终端设备可接收该第二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可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者,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的第二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使用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刷新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示的。
例如,以所述对应关系是隐式的为例,标识可能具有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可能是协议约定的,此时,第二消息中可以不包含标识。例如,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标识,第一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1,子载波间隔2}、{子载波间隔2,子载波间隔3}、{子载波间隔3}。其中,协议约定逻辑信道标识从小到大,则逻辑信道标识1至逻辑信道标识3分别依次对应上面的每一项。
再如,以第二消息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显示的为例,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标识,第一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1,子载波间隔2,逻辑信道标识1}、{子载波间隔2,子载波间隔3, 逻辑信道标识2}、{子载波间隔3,逻辑信道标识3}。其中,{子载波间隔1,子载波间隔2,逻辑信道标识1}中逻辑信道标识1与子载波间隔1,子载波间隔2相对应,表明对应标识的数据允许装载在子载波间隔为1或子载波间隔为2的资源上。其它类似。
上述子载波间隔是用来指示或指向子载波间隔的信息,其可以是但是不限于是标识,索引或者其它指向子载波间隔的信息。
上述传输时间间隔是用来指示或指向传输时间间隔的信息,其可以是但是不限于是标识,索引或者其它指向传输时间间隔的信息。可选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是直通链路共享传输时间。
可见,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动态地向网络设备请求调度资源,网络设备可动态地为终端设备分配调度资源。终端设备接收到调度资源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可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传输相应的数据。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701~704部分,其中:
701、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701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301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702、终端设备确定标识。
其中,该标识与QOS参数对应。具体地,终端设备具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获取QOS参数之后,根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QOS参数对应的标识。
7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资源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根据QOS参数配置相应的调度资源。
704、终端设备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标识与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相对应。标识对应的数据为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对应的数据。
可选的,701和702部分可在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后执行,或在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前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例如,网络设备可配置QOS参数1对应的调度资源1和QOS参数2对应的调度资源2,然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1和调度资源2对应的调度资源信息。终端设备具有子载波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为子载波间隔1对应标识1,子载波间隔2对应标识2。若调度资源1的子载波间隔为子载波间隔1,调度资源2的子载波间隔为子载波间 隔2,终端设备接收调度资源1和调度资源2对应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后,若根据第一数据的QOS参数确定的标识为标识1,则终端设备从调度资源1和调度资源2中选择使用调度资源1发送标识1对应的数据。
其中,终端设备中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的配置方式可参见图6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可见,通过实施图7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不用动态地向网络设备申请调度资源,网络设备可为终端设备配置资源集合,从而终端设备可从该资源集合中自主选择合适的调度资源传输相应的数据。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静态的或者半静态的配置资源集合,其中该资源集合可包括但不限于是资源池或半静态调度的资源。该资源集合中包含若干时频资源。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801~804部分,其中:
801、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指示至少两种QOS参数。从而有利于网络设备为终端调度满足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多样服务质量需求的资源。
其中,801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301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802、终端设备使用SR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
可选的,SR资源与标识相对应,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
具体地,终端设备具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确定QOS参数之后,可根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QOS参数对应的标识,再根据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标识对应的SR资源。
其中,图8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可参见图3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对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具有如上表1和下表5所示的对应关系。若QOS参数为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则终端设备获取QOS参数之后,从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QOS参数对应的标识1。终端设备查找到标识1之后,从表5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标识1对应SR资源1,终端设备使用SR资源1发送SR。
表5
标识 SR资源
标识1 SR资源1
标识2 SR资源2
标识3 SR资源2
可选的,标识可以为逻辑信道组标识、QCI index、流标识中的一种。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消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可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为RRC信令。其中,RRC信令可以是系统广播消息(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或专用RRC(dedicated RRC)信令。可选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通过不同的RRC信令来发送。
可选的,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示的。
例如,以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为例,标识可能具有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可能是协议约定的,此时,第一消息中可以不包含标识。例如,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组标识,假定QOS参数包括为时延信息和数据优先级信息。第一消息包括{时延信息1,数据优先级信息1}、{时延信息2,数据优先级信息2}、{时延信息3,数据优先级信息3}。其中,协议约定逻辑信道组标识从小到大,则逻辑信道组标识1至逻辑信道组标识3分别依次对应上面的每一项。
再如,以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SR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为例,标识可能具有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可能是协议约定的,此时,第一消息中可以不包含标识。例如,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组标识。第一消息包括{SR资源1}、{SR资源2}、{SR资源3}。其中,协议约定逻辑信道组标识从小到大,则逻辑信道组标识1至逻辑信道组标识3分别依次对应上面的每一项。
再如,以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显示的为例,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组标识,假定QOS参数包括为时延信息和数据优先级信息。第一消息包括{时延信息1,数据优先级信息1,逻辑信道组标识1}、{时延信息2,数据优先级信息2,逻辑信道组标识2}、{时延信息3,数据优先级信息3,逻辑信道组标识3}。其中,{时延信息1,数据优先级信息1,逻辑信道组标识1}中逻辑信道组标识1与时延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相对应。{时延信息2,数据优先级信息2,逻辑信道组标识2}中逻辑信道组标识2与时延信息2和数据优先级信息2相对应。{时延信息3,数据优先级信息3,逻辑信道组标识3}中逻辑信道组标识3与时延信息3和数据优先级信息3相对应。
再如,以第一消息中的标识与SR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显示的为例,假定标识为逻辑信道组标识。第一消息包括{SR资源1,逻辑信道组标识1}、{SR资源2,逻辑信道组标识2}、{SR资源3,逻辑信道组标识3}。其中,{SR资源1,逻辑信道组标识1}中逻辑信道组标识1与SR资源1相对应。{SR资源2,逻辑信道组标识2}中逻辑信道组标识2与SR资源2相对应。{SR资源3,逻辑信道组标识3}中逻辑信道组标识3与SR资源3相对应。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 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者,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可使用第一消息包括的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刷新已预配置的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SR资源与QOS参数相对应。
具体地,终端设备具有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确定QOS参数之后,可根据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QOS参数对应的SR资源。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具有如下表6所示的对应关系。QOS参数为时延信息,其中SR资源1与时延信息1对应,SR资源2与时延信息2、时延信息3对应。终端设备获取QOS参数为时延信息1之后,从表6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时延信息1对应的SR资源1,终端设备使用SR资源1发送SR。
表6
SR资源 QOS参数
SR资源1 时延信息1
SR资源2 时延信息2,时延信息3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消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可将第一消息包括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该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可以为RRC信令。其中RRC信令可以是SIB或专用RRC信令。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中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示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者,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一消息包括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 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可使用第一消息包括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刷新已预配置的SR资源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终端设备发送SR使用的SR资源为标识对应的多个SR资源中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之后,确定数据量大小,该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相对应。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提供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
可选的,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数据对应的缓存区数据量大小。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一个标识可对应多个SR资源。例如,标识1对应SR资源1和SR资源2。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具有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如下表7所示QOS参数与标识对应,一个标识可与多个SR资源对应。如下表8所示,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对应。若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为时延信息1。终端设备根据下表7的对应关系,确定时延信息1对应标识1,并确定标识1对应SR资源1和SR资源2。若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于2M,终端设备根据下表8的对应关系,从SR资源1和SR资源2中确定SR资源1与数据量大于2M相对应。因此,终端设备使用SR资源1发送SR。相应地,网络设备在SR资源1检测到SR之后,根据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确定SR资源1对应的数据量为大于2M。
表7
Figure PCTCN2019078898-appb-000005
表8
SR资源 数据量大小
SR资源1 大于2M
SR资源2 小于2M
SR资源3 大于2M
SR资源4 小于2M
可选的,终端设备发送SR使用的SR资源为QOS参数对应的多个SR资源中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之后,确定数据量大小,该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相对应。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能够向网络设备提供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
举例来说,如下表9所示一个QOS参数可与多个SR资源对应。若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为时延信息1。终端设备根据下表9的对应关系,确定时延信息1对应SR资源1和SR资源2。若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于2M,终端设备根据下表10的对应关系,从SR资源1和SR资源2中确定SR资源1与数据量大于2M相对应。因此,终端设备使用SR资源1 发送SR。相应地,网络设备在SR资源1检测到SR之后,根据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确定SR资源1对应的数据量为大于2M。
表9
SR资源 Qos参数
SR资源1、SR资源2 时延信息1
SR资源3 时延信息2,时延信息3
表10
SR资源 数据量大小
SR资源1 大于2M
SR资源2 小于2M
SR资源3 大于2M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示的。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三消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之后,可将第三消息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者,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的第三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三消息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之后,可使用第三消息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刷新预配置的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示的。终端设备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四消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之后,可将第四消息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者,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的第四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四消息包括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之后,可使用第四消息包括的数 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刷新预配置的数据量大小与导频序列的对应关系。
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在相同的SR资源上发送不同的导频序列来区分数据量大小。网络设备通过检测相应的SR资源,并且检测导频序列来确定数据量大小。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具有如下表11所示的对应关系。若QOS参数为时延信息,其中SR资源1与数据量1,导频序列1对应,SR资源1与数据量2,导频序列2对应。
表11
SR资源 数据量 导频序列
SR资源1 数据量1 导频序列1
SR资源1 数据量2 导频序列2
803、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需要检测SR资源上的导频序列,并根据检测到的导频序列确定对应的数据量。
804、网络设备确定QOS参数。
可选的,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标识与SR资源相对应。
其中,网络设备具有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之后,根据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SR资源对应的标识,再根据标识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标识对应的QOS参数。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具有如上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和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在SR资源1检测到SR之后,从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SR资源1对应标识1。网络设备从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标识1对应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和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因此,网络设备确定的QOS参数为可靠性信息1、时延信息1、通信距离信息1、数据速率信息1和数据优先级信息1。
或者,可选的,SR资源与QOS参数具有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之后,根据SR资源与QOS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标识对应的QOS参数。
可见,通过实施图8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根据QOS参数确定发送SR的SR资源,并在确定的SR资源发送SR,从而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之后,可根据SR资源确定QOS参数。因此,通过实施图8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质量需求。并且通过SR资源来指示QOS参数,而不是直接传输QOS参数有利于节省传输的比特。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901~906部分,其中:
901、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QOS参数。
902、终端设备使用SR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
903、网络设备在SR资源检测到SR。
904、网络设备确定QOS参数。
其中,901~904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与801~804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赘述。
905、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资源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确定QOS参数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其中,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根据确定的QOS参数来分配调度资源。可选的,网络设备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分配的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网络设备根据QOS参数确定的标识相对应。
906、终端设备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标识与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相对应。标识对应的数据为标识对应的QOS参数对应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之后,可获取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并根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对应的标识。终端设备将该标识对应的数据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通过直通链路进行传输。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具有如上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若终端设备接收的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传输时间间隔为子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则终端设备根据上表3的对应关系查找到子载波间隔1和/或传输时间间隔1对应标识1。终端设备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1对应的数据。
再举例来说,终端设备还具有如上表4所示的对应关系。单个标识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子载波间隔和/或至少一个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应地,终端设备可接收该第二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可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储存。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终端设备具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协议规定的。或者,设备厂商可以在终端设备出厂前预先配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网络设备在具有网络时可以预先配置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终端设备预配置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的第二消息之后,终端设备将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替换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后,可使用第二消息包括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刷新预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示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图6所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可见,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方法,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分配调度资源,终端设备可使用合适的调度资源传输相应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001和通信模块1002。其中:
处理模块1001,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信模块10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10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1002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的方式具体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该BSR包括标识,该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该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
可选的,通信模块10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通信模块1002,还用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相对应。
可选的,通信模块10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101和通信模块1102。其中:
处理模块1101,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该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信模块1102,用于使用SR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该SR资源与标识相对应,该标识与QOS参数相对应。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11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11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通信模块1102,还用于使用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该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相对应。
可选的,通信模块11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SR资源为标识对应多个SR资源中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201和通信模块1202。其中:
通信模块1202,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处理模块1201,用于确定QOS参数,该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该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2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式具体为: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缓冲状态报告BSR,该BSR包括标识,该BSR中还包含终端设备中与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BSR中还包含与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终端设备中与目的地址信息和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301和通信模块1302。其中:
通信模块1302,用于在SR资源检测到SR;处理模块1301,用于确定QOS参数,该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该标识与SR资源相对应,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13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标识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SR资源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通信模块13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该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可选的,通信模块13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确定数据量大小,该数据量大小与SR资源相对应。
请参见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通信接口1403。其中,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通信接口1403相连。
其中,处理器1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14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通信接口1403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1401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请参见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网络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通信接口1503。其中,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通信接口1503相连。
其中,处理器1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15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通信接口1503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1501调用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各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各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当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的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的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第一信息,接收来自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的第二信息。第一信息经由终端设备的其它模块发送给网络设备,第二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当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于网络设备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第一信息,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一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这里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并不特指某一种信息,仅仅用于表征芯片与其它模块的通信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 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8)

  1.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和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所述标识与所述QOS参数相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标识与所述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标识,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所述标识,所述BSR中还包含所述终端设备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所述BSR中还包含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目的地址信息和所述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所述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使用所述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所述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所述标识相对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所述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7.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和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使用SR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SR,所述SR资源与标识相对应,所述标识与所述QOS参数相对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标识与所述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SR资源与所述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所述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
    使用所述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并通过直通链路传输所述标识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所述标识相对应。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所述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12. 根据权利要求7~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资源为所述标识对应多个SR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SR资源。
  13.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
    确定QOS参数,所述QOS参数与所述标识相对应,所述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标识与所述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16. 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缓冲状态报告BSR,所述BSR包括所述标识,所述BSR中还包含所述终端设备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总数据量,或者所述BSR中还包含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目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目的地址信息和所述标识均对应的所有数据的数据量。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所述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所述传输时间间隔。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所述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19.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SR资源检测到SR;
    确定QOS参数,所述QOS参数与标识相对应,所述标识与所述SR资源相对应,所述QOS参数包括可靠性信息、时延信息、通信距离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和业务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20. 根据权利要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参数还包括数据优先级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标识与所述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SR资源与所述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22. 根据权利要求19~2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调度资源信息,所述调度资源信息对应的调度资源具有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所述传输时间间隔。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子载波间隔和/或传输时间间隔与所述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24. 根据权利要19~2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数据量大小,所述数据量大小与所述SR资源相对应。
  25.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
  26. 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直接或者间接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得以实现: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
  27. 一种芯片系统,应用在通信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 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中在如下任一通信设备的功能得以实现: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
  28.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
PCT/CN2019/078898 2018-03-27 2019-03-2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18478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RU2020134971A RU2783980C2 (ru) 2018-03-27 2019-03-20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связанное с н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20207029738A KR102481052B1 (ko) 2018-03-27 2019-03-20 통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BR112020019400-0A BR112020019400A2 (pt) 2018-03-27 2019-03-20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aplicado a um dispositivo terminal, dispositivo terminal, dispositivo de rede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EP19778266.7A EP3761702A4 (en) 2018-03-27 2019-03-20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AND ASSOCIATED DEVICE
US17/029,894 US11812461B2 (en) 2018-03-27 2020-09-2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0631.5A CN110312285B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1810260631.5 2018-03-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029,894 Continuation US11812461B2 (en) 2018-03-27 2020-09-2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84784A1 true WO2019184784A1 (zh) 2019-10-03

Family

ID=6806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78898 WO2019184784A1 (zh) 2018-03-27 2019-03-2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12461B2 (zh)
EP (1) EP3761702A4 (zh)
KR (1) KR102481052B1 (zh)
CN (1) CN110312285B (zh)
BR (1) BR112020019400A2 (zh)
WO (1) WO201918478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100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结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347187A (zh) * 2021-06-02 2021-09-03 温州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羽毛球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15462102A (zh) * 2020-04-29 2022-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182B (zh) * 2018-08-09 2023-08-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11652B (zh) * 2019-11-19 2022-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10185700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request associated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CN112995062B (zh) * 2021-02-07 2023-07-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982A (zh) * 2004-10-01 2007-10-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专用信道的上行链路发送的了解服务质量的调度
CN103313396A (zh) * 2012-03-07 2013-09-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的逻辑信道分组方法
CN106550457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WO2017206168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V2x消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03071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4564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QoS参数传输方法、UE、基站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3252A2 (ko) * 2008-11-07 2010-05-14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요청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WO2010053253A1 (ko) * 2008-11-07 2010-05-14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요청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US9819469B2 (en) * 2013-07-01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RU2643349C1 (ru) 2014-01-29 2018-02-01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Выбор ресурса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связи от устройства к устройству
US9642034B2 (en) * 2014-03-27 2017-05-0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to support intra-QCI QoS-awar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6186268A1 (ko) 2015-05-15 2016-11-24 엘지전자(주)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470384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承载配置方法
WO2017146388A1 (ko) * 2016-02-24 201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요청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58515A1 (en) * 2016-03-15 2017-09-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for non-ip bearers
US20190150176A1 (en) * 2016-05-12 2019-05-16 Idac Holdings, Inc. Flow-based processing in wireless systems
EP3244677B1 (en) 2016-05-13 2020-04-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mechanism for qos implementation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CN107580340B (zh) * 2016-07-05 2020-01-1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2x网络中的资源调度方法
EP3498002B1 (en) * 2016-08-10 2023-11-08 Apple Inc.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methods and procedures
KR20180018268A (ko) * 2016-08-11 201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75828A1 (en) * 2016-10-19 2018-04-26 Convida Wireless, Llc Apparatus
US10151570B2 (en) * 2016-11-03 2018-12-11 Edge Surgical, Inc. Surgical depth instrument having neuromonitoring capabilities
CN116801407A (zh) * 2017-05-04 2023-09-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Ue组,ue组管理者ue和ue组成员ue
US20180324631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Mediatek Inc. Using sdap headers for handling of as/nas reflective qos and to ensure in-sequence packet delivery during remapping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863415B2 (en) * 2017-05-06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access control
KR20210116443A (ko) * 2018-12-21 2021-09-27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상이한 타입들의 동시 송신을 가능하게 하기 위한 절차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982A (zh) * 2004-10-01 2007-10-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专用信道的上行链路发送的了解服务质量的调度
CN103313396A (zh) * 2012-03-07 2013-09-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的逻辑信道分组方法
CN106550457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WO2017206168A1 (zh) * 2016-06-03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V2x消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030710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4564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QoS参数传输方法、UE、基站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Support of QoS for PC5-based V2X Transport",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5 R2-164917, 13 August 2016 (2016-08-13), XP051134062 *
INTEL CORPORATION: "Scheduling Request Design for NR", 3GPP TSG-RAN WG1 #87 R1-1611998, 6 November 2016 (2016-11-06), XP051190808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100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结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1163100B (zh) * 2019-12-31 2022-10-11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结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462102A (zh) * 2020-04-29 2022-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462102B (zh) * 2020-04-29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347187A (zh) * 2021-06-02 2021-09-03 温州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羽毛球训练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285A (zh) 2019-10-08
US20210007118A1 (en) 2021-01-07
KR102481052B1 (ko) 2022-12-23
US11812461B2 (en) 2023-11-07
EP3761702A1 (en) 2021-01-06
BR112020019400A2 (pt) 2021-01-05
RU2020134971A (ru) 2022-04-27
CN110312285B (zh) 2023-02-07
EP3761702A4 (en) 2021-03-24
KR20200134261A (ko)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8478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72876B (zh)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9547168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2467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50098322A1 (en) Method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JP2020508597A (ja) 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6197396A1 (zh) 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US866006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quality of service-based uplink polling schemes
WO2020125573A1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00022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系统
WO2020221220A1 (zh) 资源请求方法、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介质
US2023009506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866793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与系统
CN111328140B (zh) 侧链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023068A1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调度请求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3691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029739A1 (zh) 一种多载频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0048331A1 (zh)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630738A (zh)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830696A (zh) 一种侧行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13883A1 (zh)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19174017A1 (zh) 车联网中载波选择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8054336A1 (zh)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RU2783980C2 (ru)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связанное с н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21140267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7782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7782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0100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70297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00194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00194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