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8205828A1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205828A1
WO2018205828A1 PCT/CN2018/084220 CN2018084220W WO2018205828A1 WO 2018205828 A1 WO2018205828 A1 WO 2018205828A1 CN 2018084220 W CN2018084220 W CN 2018084220W WO 2018205828 A1 WO2018205828 A1 WO 201820582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plastic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842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彦明
王翠娥
常橙
刘岗
刘蕊
王大威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820582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205828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10)和光源(200),胶框(110)不可拆卸地直接连接到光源(200)。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的宽度。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5月11日递交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1720524113.0号的优先权,在此全文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以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完善,显示装置越来越薄、越来越轻,市场上窄边框显示装置,如窄边框电视机和窄边框平板电脑,也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光源,其中,所述胶框不可拆卸地直接连接到所述光源。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胶框通过注塑成型于所述光源的外表面。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光源具有一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相反的第一侧,所述胶框包覆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光源具有一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相反的第一侧,所述胶框的一面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侧平齐。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光源包括引脚,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光源的所述引脚固定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引脚被突出于所述胶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引脚位于所述胶框之内。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凸出部,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凸出部与所述导光板重叠,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凸出部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将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的反射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光源作为一个整体位于所述胶框之内且仅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被所述胶框暴露。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光源作为一个整体位于所述胶框之内且仅所述光源的出光侧和引脚被所述胶框暴露。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光源具有与其出光面相交的第二侧,所述光源的所述引脚位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侧或者所述第二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还贴覆有双层散热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和粘接反射片用双面胶带;所述导光板的与其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具有向下的台阶,所述导光板的台阶的一表面及所述胶框的一侧平齐形成粘接面;所述粘接用双面胶粘接固定在所述反射片和所述粘接面之间。
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背光模组。
这样,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的宽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为一种背光模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和柔性电路板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9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一种背光模组M,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胶框10,LED灯20,导光板30,双面胶40和柔性电路板50;其中,胶框10包括入光边框11,LED灯20固定在柔性电路板50的一侧,双面胶40粘接固定在入光边框11的上表面,柔性电路板50粘接固定在双面胶40上;即柔性电路板50通过双面胶40与入光边框11进行装配。由于装配的要求,LED灯20的背面和入光边框11之间必须存在间隙a,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的宽度至少包括入光边框11的宽度L1,LED灯的厚度L2及入光边框和LED灯之间装配间隙a宽度之和。需要进一步减小边框的宽度。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如图3至图8所示,包括胶框100,光源200和导光板300;其中,胶框100包括入光边框110。这里,包括入光边框110的胶框100的材料例如为不透光热塑性材料,例如白色的热塑性材料。
光源200位于入光边框110内部且光源的出光侧210朝向导光板的入光侧,入光边框110成型于光源200的外表面。入光边框110不可拆卸地直接连接到所述光源200。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光源和导光板,其中,胶框包括入光边框,光源位于入光边框内部且光源的出光侧朝向导光板的入光侧,入光边框成型于光源的外表面。光源直接设置在入光边框内部,入光边框直接成型于光源的外表面;这样,光源和入光边框之间不需要进行装配,光源和入光边框之间不再有装配间隙,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的一侧的宽度为入光边框的宽度;光源的出光侧朝向导光板的入光侧,保证了光源的出光侧发出的光能够射入到导光板内。图1和2中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的宽度至少包括入光胶框的宽度L1,LED灯的厚度L2及入光边框和LED灯之间装配间隙a宽度之和,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解决了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的宽度较大的技术问题,适应背光模组窄边框的发展趋势。在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背景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中,光源采用同样的光源,胶框采用同样的材料时,本实 施例的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的宽度比图1和2中的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的宽度能缩短0.95毫米至1.25毫米。
为了实现光源直接设置在入光边框内部,可以通过让入光边框直接注塑成型于光源的外表面的工艺方式实现,即入光边框通过注塑成型于光源的外表面。入光边框通过注塑成型于光源的外表面保证了光源和入光边框之间是紧密紧贴没有间隙的,进而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变得更窄,适应背光模组窄边框的发展趋势。
在本公开中,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宽度,实际上就是光源的出光侧到入光边框的背离光源出光侧一面之间的宽度。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如图5至图8所示,光源的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位于入光边框110内部;在这种方式下,光源的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是被入光边框包覆在入光边框内的。还可以是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光源的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与入光边框的背离光源出光侧的一面平齐;在这种方式下,光源的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是从入光边框的背离光源出光侧的一面露出,可以使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宽度变得更窄。
为了光源能够发光,如图5至图8所示,本公开的背光模组M还应该包括柔性电路板400,柔性电路板400与光源的引脚220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如图5至图8所示,光源的引脚220可以设置在入光边框110内;这种方式,光源的引脚220位于入光边框110之内,入光边框的外形整体更简洁。在光源的引脚可以设置在入光边框内的情况下,光源的引脚220可以设置于如图8所示的光源的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还可以设置于如图5至图7所示的光源的与其出光侧相交的一侧;即光源的引脚设置在入光边框内光源的出光侧以外的位置。
在背光模组中,光源的散热问题是要考虑的问题。光源的引脚的设置是会影响光源的散热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光源的散热问题,还可以采用光源的引脚突出于入光边框之外的方式;这种方式设置在入光边框之外的光源的引脚能够很好的将光源产生的热量散出去,进而使得背光模组的散热。在光源的引脚突出于入光边框之外的情况下,光源的引脚可以设置于光源的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还可以设置于光源的与其出光侧相交的一侧;即光源的引脚设置从入光边框光源的出光侧以外的位置。
为了提高光源发出的光的利用率,如图5所示,柔性电路板400还可以包括凸出部410,凸出部410凸出的方向与光源的出光侧的朝向一致且凸出部410凸出于光源的出光侧。
柔性电路板的凸出部410与导光板的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将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的反射层500,如可以刷白油形成反射层。
凸出部及反射层的存在,光源发出的射到反射层表面的光,经反射层反射进入到导光板,有效的提高了光源发出的光的利用率。
柔性电路板设置方式可以是如图5和图6所示的柔性电路板400设置在入光边框110外的方式;还可以是如图7和图8所示的柔性电路板400设置在入光边框110内的方式,图8中示出的是柔性电路板400竖向放置且入光边框的高度与柔性电路板的高度相同的情况,入光边框的高度与柔性电路板的高度相同不等宽也是可以的。
例如,如图8所示的柔性电路板和光源作为一个整体位于入光边框之内且仅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朝外的方式;或者还可以是柔性电路板和光源作为一个整体位于入光边框之内且仅光源的出光侧和引脚从入光边框露出。
光源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光源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多个LED光源,且每个LED光源通过其引脚与柔性电路板固定;LED光源的引脚设置于LED光源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或LED光源与其出光侧相交的一侧。光源包括多个LED光源,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实际需要灵活调整LED光源的数量。
例如,可将多个LED光源通过注塑工艺封装于胶框的入光边框内,也可以将封装为一体的多个LED光源注塑封装于胶框的入光边框内;其中,多个LED光源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表面贴装工艺实现连接,也可以通过导线、金属片等连接方式实现连接。
在将多个LED光源通过注塑工艺封装于胶框的入光边框内时,需要将多个LED光源通过机械结构固定或真空吸附固定于胶框注塑模具的入光边框的位置;之后,在胶框注塑模具内注入注塑用的胶,为了防止注入注塑用的胶时污染LED光源灯口的灯粉,模具需要做好封闭后进行注塑,或者在注塑成型后再在LED光源灯口处注入荧光粉,进行烘烤。
封装为一体的多个LED光源直接注塑封装于胶框的入光边框内时,需要 将封装为一体的多个LED光源通过机械固定或真空吸附固定于胶框注塑模具的入光边框的位置,之后,进行注塑。
图7中示出的是柔性电路板400横向设置在入光边框内且位于入光边框的背面和LED光源之间,其中,入光边框与导光板的出光侧位于同一侧的为入光边框的正面,与入光边框的正面相背的一侧为入光边框的背面。在注塑形成图7所示的胶框时,需要将柔性电路板放置在胶框注塑模具的入光边框位置的底部,称为倒置注塑。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光源还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条形的光源,条形光源的引脚位于条形光源背离其出光侧的一侧或条形光源与其出光侧相交的一侧。条形的光源,光源是一个整体,便于入光边框注塑成型于光源的外表面,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组装。
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柔性电路板的表面有双层散热层,如可以是在柔性电路板的表面双层铺铜结构;另外,在背光模组及柔性电路板的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柔性电路板的宽度可以尽量宽,厚度可适当增加,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
双层散热层的存在,可以更好的为柔性电路板进行散热。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如图5至图8所示,光源的出光侧210与入光边框110朝向导光板的一面平齐。光源的出光侧与入光边框朝向导光板的一面平齐,一方面,光源的出光侧和导光板之间距离最短,光源的光能最多的进入导光板内;另一方面,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一侧变得更窄,适应背光模组窄边框的发展趋势。
如图5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610和粘接反射片用双面胶带620。
导光板的与其出光侧相背的一侧靠近入光边框的位置具有向下的台阶310,导光板的台阶310及胶框的与导光板的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平齐形成粘接面。
粘接反射片用双面胶带620粘接固定在反射片610和粘接面之间。
台阶的高度的要求是导光板的台阶能和胶框的与导光板的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平齐为准。如果导光板的台阶和胶框的与导光板的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平齐时,需要的台阶的高度是0.03毫米,那么台阶的高度就应该取值0.03毫米,台阶的高度的具体数值,仅用于举例。
导光板,胶框和反射片通过粘接反射片用双面胶带粘接固定,导光板的背侧靠近入光边框的位置向下的台阶保证了导光板背侧的台阶及胶框的背面平齐,有利于粘接及保持反射片的平整;另一方面,导光板的背侧靠近入光边框的位置向下的台阶的存在,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厚度不会有不必要的增加。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D,包括上述任一背光模组M。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光源,其中,所述胶框不可拆卸地直接连接到所述光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胶框通过注塑成型于所述光源的外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具有一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相反的第一侧,所述胶框包覆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具有一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相反的第一侧,所述胶框的一面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侧平齐。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引脚,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光源的所述引脚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引脚被突出于所述胶框。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引脚位于所述胶框之内。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凸出部,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凸出部与所述导光板重叠,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凸出部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将光线反射进入导光板的反射层。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光源作为一个整体位于所述胶框之内且仅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被所述胶框暴露。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光源作为一个整体位于所述胶框之内且仅所述光源的出光侧和引脚被所述胶框暴露。
  11.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源具有与其出光面相交的第二侧,所述光源的所述引脚位于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侧或者所述第二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还贴覆有双层散热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和粘接反射片用双面胶带;
    所述导光板的与其出光侧相背的一侧具有向下的台阶,所述导光板的台阶的一表面及所述胶框的一侧平齐形成粘接面;
    所述粘接用双面胶粘接固定在所述反射片和所述粘接面之间。
  14.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PCT/CN2018/084220 2017-05-11 2018-04-24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8205828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4113.0U CN206741160U (zh) 2017-05-11 2017-05-11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1720524113.0 2017-05-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05828A1 true WO2018205828A1 (zh) 2018-11-15

Family

ID=60565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084220 WO2018205828A1 (zh) 2017-05-11 2018-04-24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1160U (zh)
WO (1) WO20182058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41160U (zh) * 2017-05-11 2017-12-1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267892A (zh) * 2018-01-22 2018-07-10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087793B (zh) * 2018-01-31 2023-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928048A (zh) * 2019-12-13 2020-03-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6520610A (zh) * 2022-01-24 2023-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26893A (ko) * 2011-09-06 2013-03-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Led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3363869U (zh) * 2013-07-26 2013-12-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结构
US20150131319A1 (en) * 2013-11-11 2015-05-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6147229U (zh) * 2016-11-17 2017-05-03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6161891U (zh) * 2016-11-21 2017-05-1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和侧发光led灯条的一体化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6741160U (zh) * 2017-05-11 2017-12-1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26893A (ko) * 2011-09-06 2013-03-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Led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3363869U (zh) * 2013-07-26 2013-12-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结构
US20150131319A1 (en) * 2013-11-11 2015-05-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6147229U (zh) * 2016-11-17 2017-05-03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6161891U (zh) * 2016-11-21 2017-05-1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和侧发光led灯条的一体化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6741160U (zh) * 2017-05-11 2017-12-1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1160U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05828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472850B (zh) 背光模組
JP5718653B2 (ja) 発光素子パッケージ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ライトユニット
WO2019019613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453956B2 (en) Thin type display module
JP521113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EP3330787B1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544241B (zh) 顯示裝置
CN106010336B (zh) 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200811538A (en) Light guide devi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using the same
CN104421771A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包括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1445197A (zh) 導光元件及背光模組
KR20160035159A (ko) 도광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JP4721159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11187963A (ja) 発光素子パッケージ、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WO2018082360A1 (zh) 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098162B1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KR101377603B1 (ko) 사이드 뷰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17130279A (ja) 筐体、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683887B1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라이트 유닛
KR20140098523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TWI643010B (zh) 顯示裝置
JP6697923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049417A (ja) 光出射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2205131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7990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A DATED 17.03.2020)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7990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