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8121441A1 -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121441A1
WO2018121441A1 PCT/CN2017/118032 CN2017118032W WO2018121441A1 WO 2018121441 A1 WO2018121441 A1 WO 2018121441A1 CN 2017118032 W CN2017118032 W CN 2017118032W WO 2018121441 A1 WO2018121441 A1 WO 201812144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s
electrode
sub
direction be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1180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维国
朱晖
张小宝
Original Assignee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KR1020197010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KR102384357B1/ko
Priority to US16/316,760 priority patent/US10845906B2/en
Priority to JP2019502044A priority patent/JP2019530047A/ja
Priority to EP17886555.6A priority patent/EP3508958A4/en
Publication of WO201812144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121441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isplay technologies, and in particular, to a touch member,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the display device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by displaying various images on the display device.
  • a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has been developed. Furthermore, these display devices may include touch members, and the touch members may also be folded.
  • the touch member can determine coordinate information of a location at which the touch event occurs an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to the display device.
  • the display device can display an im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touch member.
  •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to provide a touch member and a display device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nding resistance and folding resistance, and can be normally touched when bent or folded.
  • a touch component including:
  • the first substrat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bendable bend region
  • a plurality of touch electrodes disposed on at least one surface of the first substrate
  • the bending region divides at least some of the plurality of touch electrodes into a plurality of broken touch sub-electrodes, each of the touch sub-electrodes being driven by one signal line.
  • the plurality of touch electrodes include a plurality of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ouch electrodes, the plurality of first touch electrodes extending in a first direction, the plurality of The second touch electrode extends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 each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is loca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nd the different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at different adjacent positions. Between the two first touch electrodes.
  • the bending region further includes m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wherein the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 extends in a second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
  • the at least one first touch electrode is divided into m+1 broken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s, and each of the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s is driven by a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 signal line, and m is a positive integer.
  • the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area 232 divi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into a plurality of broken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s. Specifically, the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area 232 divides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211 into two broken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s 2111, 2112; the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area 232 will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212 is divided into two broken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s 2121, 2122; the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 232 divides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213 into two broken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s 2131, 2132; the second direction bending area 232 divides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214 into two broken first touch sub-electrodes 2141, 2142.
  • FIG. 3 in Fig. 3, reference numerals denote the same components as those of Fig. 1 which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first embodiment.
  • the touch member 3 of the third embodiment is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e touch member 1 of the first embodiment, except that the first direction is a lateral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is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djacent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nd the different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The region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between different adjacent first touch electrodes.
  • one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1, 322, and the other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2, 323; or, the first one The direction bending zon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2, 323, and the other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zon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3, 324; or one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zones is located at the first Between the touch electrodes 321 and 322, another one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3 and 324; or one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1 and 322 Another one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2, 323, and another one of the first direction bending region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323, 324;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所述触摸构件包括:第一基板、触摸电极以及多根信号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可弯折的弯折区,多个触摸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弯折区将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些分割为多个断开的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信号线驱动。所述弯折区内的所述触摸电极断开,可以保证所述触摸构件和显示设备在所述弯折区处具有良好的弯折特性,并且,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信号线驱动,可以保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均可以正常驱动,使得所述显示设备在弯折的状态下的各触控位置均可以正常触控。

Description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构件,以及包括该触摸构件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通过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各种图像以将信息提供给用户。包括柔性显示的可折叠显示设备已经被开发。此外,这些显示设备可以包括触摸构件,触摸构件也可以被折叠。触摸构件可以确定触摸事件发生的位置的坐标信息,并将信息提供给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可以显示与通过触摸构件提供的信息相对应的图像。
近年来,柔性显示设备由于其可弯曲、可折叠的特性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触控功能的柔性显示装置也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与柔性显示装置结合的触摸构件具有良好的耐弯曲和耐折叠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具有耐弯曲和耐折叠的特性,在弯曲或折叠时可以正常触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摸构件,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可弯折的弯折区;
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至少一个表面的多个触摸电极;
所述弯折区将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些分割为多个断开的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信号线驱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触摸构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在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在第二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触摸构件中,所述弯折区包括n个第一方向弯折区,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在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将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n+1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n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触摸构件中,每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摸电极之间,不同的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两个第一触摸电极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触摸构件中,所述弯折区还包括m个第二方向弯折区,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在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将至少一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分割为m+1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m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触摸构件中,每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摸电极之间,不同的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两个第二触摸电极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触摸构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均为条形;或,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菱形电极和第一连接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多个第一菱形电极通过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菱形电极和第二连接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多个第二菱形电极通过第二连接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触摸构件中,所述弯折区的宽度为1μm~1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摸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设备还可包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同一所述触摸电极的不同信号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显示设备中,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向同一所述触摸电极的各触摸子电极提供同一感测信号。
上述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在上述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中,所述触摸构件包括:第一基板、触摸 电极以及多根信号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进行弯折的弯折区,多个触摸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弯折区将至少部分所述触摸电极分割为多个断开的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信号线驱动。所述弯折区内的所述触摸电极断开,可以保证所述触摸构件和显示设备在所述弯折区处具有良好的弯折特性,并且,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信号线驱动,可以保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均可以正常驱动,使得所述显示设备在弯折的状态下的各触控位置均可以正常触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摸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摸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提供的触摸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申请的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申请,而仍然实现本申请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申请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申请。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 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所述触摸构件包括:第一基板、触摸电极以及多根信号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进行弯折的弯折区,多个触摸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弯折区将至少部分所述触摸电极分割为多个断开的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信号线驱动。所述弯折区内的所述触摸电极断开,可以保证所述触摸构件和显示设备在所述弯折区处具有良好的弯折特性,并且,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信号线驱动,可以保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均可以正常驱动,使得所述显示设备在弯折的状态下的各触控位置均可以正常触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以下参考图1对本实施例的触摸构件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触摸构件1为电容式触摸构件,包括第一基板100、触摸电极以及多根信号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00可以为柔性透明基板,可以进行弯折并透光。所述第一基板100包括至少一可进行弯折的弯折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包括一个第一方向弯折区131,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在第一方向延伸。为了保证所述触摸构件1的电容,所述弯折区131的宽度d1为1μm~10μm,例如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
所述触摸构件1包括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在图1中,以所述触摸构件1包括4个在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摸电极121、122、123、124为例进行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个数还可以为1、2、3、5、6、7或更 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横向。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多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1、122、123、124均为条形。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1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1211、1212;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2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1221、1222;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3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1231、1232;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4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1241、1242。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构件1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时,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1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2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3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4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构件1还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在图1中,以所述触摸构件1包括4个第一触摸电极111、112、113、114为例进行说明,4个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1、112、113、114在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1、112、113、114均为条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个数还可以为1、2、3、5、6、7或更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2、113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构件1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时,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1、112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2、113之间;或,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2、113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3、114之间;或,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1、112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3、114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触摸构件1 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例如: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111、11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112、113之间,又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113、114之间;等等。
为了给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进行驱动,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具体的,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1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11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2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21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3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31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4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41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1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12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2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22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3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32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124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42驱动。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1、112、113、114分别通过第一触摸电极信号线151、152、153、154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的触摸构件1可以用于显示设备,形成触控显示设备。较佳的,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FPC),以用于信号驱动。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信号线151、152、153、154以及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11、1421、1431、1441、1412、1422、1432、1442均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
较佳的,连接同一所述触摸电极的不同信号线通过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使得同一所述触摸电极接受同一驱动信号。具体的,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11、141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21、142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31、143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41、144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11、141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11、1212提供感测信号RX1,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21、142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21、1222提供感测信号RX2,所 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31、143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31、1232提供感测信号RX3,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41、144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41、1242提供感测信号RX4,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信号线151、152、153、154依次向所述第一触摸电极111、112、113、114提供驱动信号TX1、TX2、TX3、TX4。
所述触摸构件1为双层感应结构或金属架桥结构,所述双层感应结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位于不同层,所述金属架桥结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位于同一层,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纵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横向,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所述第一方向为横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纵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断开,即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内不包括任何第二触摸电极部分,可以保证所述触摸构件1和显示设备在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处具有良好的弯折特性,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可以保证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均可以正常驱动,使得所述显示设备在弯折的状态下的各触控位置均可以正常触控。
实施例二
参考图2,在图2中,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同的表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件。所述实施例二的触摸构件2与所述实施例一的触摸构件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还与至少一第二方向弯折区232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232在第二方向延伸。为了保证所述触摸构件1的电容,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的宽度d1及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232的宽度d2均为1μm~10μm,例如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其中,d1和d2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232将至少一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分割为多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具体的,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232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1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2111、2112;所述第二方向弯折 区232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2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2121、2122;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232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3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2131、2132;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232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4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2141、2142。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构件1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时,两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1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2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3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214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当所述触摸构件2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时,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之间,不同的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之间。例如,一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1、12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2、123之间;或,一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2、123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3、124之间;或,一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1、12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3、124之间;或,一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1、12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2、123之间,又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二触摸电极123、124之间;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232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摸电极122、123之间。
为了给每个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进行驱动,每个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具体的,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11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12驱动,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21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22驱动,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31通过一根 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32驱动,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41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42驱动,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12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11驱动,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22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21驱动,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32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31驱动,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2142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41驱动。
本实施例中的触摸构件2可以用于显示设备,形成触控显示设备。较佳的,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FPC),以用于信号驱动。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信号线2511、2521、2531、2541、2512、2522、2532、2542以及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11、1421、1431、1441、1412、1422、1432、1442均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
较佳的,连接同一所述触摸电极的不同信号线通过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使得同一所述触摸电极接受同一驱动信号。具体的,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11、251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21、252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31、253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41、254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11、141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11、1212提供感测信号RX1,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21、142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21、1222提供感测信号RX2,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31、143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31、1232提供感测信号RX3,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1441、1442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1241、1242提供感测信号RX4;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11、2512分别向第一触摸子电极2112、2111提供感测信号TX1,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21、2522分别向第一触摸子电极2122、2121提供感测信号TX2,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31、2532分别向第一触摸子电极2132、2131提供感测信号TX3,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2541、2542分别向第一触摸子电极2142、2141提供感测信号TX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构件2为双层感应结构或金属架桥结构,所述双层感应结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位于不同层,所述金属架桥结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位于同一层,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断开,第二方向弯折区232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断开,可以保证所述触摸构件1和显示设备在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131和第二方向弯折区232处具有良好的弯折特性,并且,每个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可以保证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和第一触摸子电极均可以正常驱动,使得所述显示设备在弯折的状态下的各触控位置均可以正常触控。
实施例三
参考图3,在图3中,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同的表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件。所述实施例三的触摸构件3与所述实施例一的触摸构件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横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纵向。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菱形电极1a和第一连接线1b,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多个第一菱形电极1a通过第一连接线1b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菱形电极2a和第二连接线2b,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多个第二菱形电极2a通过第二连接线2b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基板100包括一个第一方向弯折区331,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在第一方向延伸。为了保证所述触摸构件3的电容,所述弯折区331的宽度d3为1μm~10μm,例如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
所述触摸构件3包括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在图3中,以所述触摸构件3包括4个在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摸电极为例进行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个数还可以为1、2、3、5、6、7或更多个。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将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多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将第一个 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3111、3112;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将第二个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3121、3122;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将第三根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3131、3132;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将第四根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两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3141、3142。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构件3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时,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将第一个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将第二个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将第三个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两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将第四个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三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构件1还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在图3中,以所述触摸构件3包括4个第一触摸电极321、322、323、324为例进行说明,4个所述第一触摸电极321、322、323、324在第一方向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个数还可以为1、2、3、5、6、7或更多个。
当所述触摸构件3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时,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之间,不同的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之间。例如,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1、32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2、323之间;或,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2、323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3、324之间;或,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1、32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3、324之间;或,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1、32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2、323之间,又一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第一触摸电极323、324之间;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摸电极 322、323之间。
为了给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进行驱动,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具体的,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1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12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1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11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2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22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2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21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3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32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3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31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41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42驱动,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3142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41驱动。所述第一触摸电极321、322、323、324分别通过第一触摸电极信号线341、342、343、344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的触摸构件3可以用于显示设备,形成触控显示设备。较佳的,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FPC),以用于信号驱动。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信号线341、342、343、344以及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11、3521、3531、3541、3512、3522、3532、3542均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
较佳的,连接同一所述触摸电极的不同信号线通过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使得同一所述触摸电极接受同一驱动信号。具体的,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11、351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21、352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31、353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41、3542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12、3511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3111、3112提供感测信号TX1,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22、3521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3121、3122提供感测信号TX2,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32、3531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3131、3132提供感测信号TX3,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3542、3541分别向第二触摸子电极3141、3142提供感测信号TX4,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信号线341、342、343、 344依次向所述第一触摸电极321、322、323、324提供驱动信号RX1、RX2、RX3、RX4。
所述触摸构件3为双层感应结构或金属架桥结构,所述双层感应结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位于不同层,所述金属架桥结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位于同一层,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横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纵向,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所述第一方向为纵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横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断开,可以保证所述触摸构件3和显示设备在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331处具有良好的弯折特性,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可以保证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均可以正常驱动,使得所述显示设备在弯折的状态下的各触控位置均可以正常触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 一种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可弯折的弯折区;
    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至少一个表面的多个触摸电极;
    所述弯折区将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些分割为多个断开的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信号线驱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在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在第二方向延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包括n个第一方向弯折区,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在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将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分割为n+1个断开的第二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第二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第二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n为正整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摸电极之间,不同的所述第一方向弯折区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两个第一触摸电极之间。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还包括m个第二方向弯折区,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在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将至少一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分割为m+1个断开的第一触摸子电极,每个所述第一触摸子电极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触摸子电极信号线驱动,m为正整数。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摸电极之间,不同的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区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两个第二触摸电极之间。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均为条形;或,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菱形电极和第一连接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多个第一菱形电极通过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菱形电极和第二连接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多个第二菱形电极通过第二连接线电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的宽度为1μm~10μm。
  9. 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构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同一所述触摸电极的不同信号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向同一所述触摸电极的各触摸子电极提供同一感测信号。
PCT/CN2017/118032 2016-12-26 2017-12-22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WO2018121441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7010091A KR102384357B1 (ko) 2016-12-26 2017-12-22 터치 부재 및 디스플레이
US16/316,760 US10845906B2 (en) 2016-12-26 2017-12-22 Touch member and display
JP2019502044A JP2019530047A (ja) 2016-12-26 2017-12-22 タッチ部材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EP17886555.6A EP3508958A4 (en) 2016-12-26 2017-12-22 TOUCH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8772.4U CN206322135U (zh) 2016-12-26 2016-12-26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CN201621438772.4 2016-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1441A1 true WO2018121441A1 (zh) 2018-07-05

Family

ID=59258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7/118032 WO2018121441A1 (zh) 2016-12-26 2017-12-22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5906B2 (zh)
EP (1) EP3508958A4 (zh)
JP (1) JP2019530047A (zh)
KR (1) KR102384357B1 (zh)
CN (1) CN206322135U (zh)
TW (1) TWM561257U (zh)
WO (1) WO201812144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8796A1 (ko) * 2019-04-23 2020-10-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22135U (zh) * 2016-12-26 2017-07-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US11592918B2 (en) * 2017-01-20 2023-02-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lexibl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2087802A1 (en) * 2020-10-27 2022-05-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933232A (zh) * 2018-01-16 2019-06-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CN110413155A (zh) * 2019-07-25 2019-1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触控面板以及显示设备
CN117032486A (zh) * 2020-02-14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124608A (ko) 2020-04-06 2021-10-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62194A (ko) * 2020-11-06 2022-05-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73302A (ko) * 2020-11-26 2022-06-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102190A (ko) 2021-01-12 2022-07-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US20230118014A1 (en) * 2021-10-18 2023-04-20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16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KR20160026069A (ko) * 2014-08-29 2016-03-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모듈
CN205507727U (zh) * 2016-02-18 2016-08-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06322135U (zh) * 2016-12-26 2017-07-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0474B (en) * 2007-09-29 2011-10-11 Au Optronics Corp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low impedan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pacitive touch panels with low impedance
JP4720868B2 (ja) * 2008-07-31 2011-07-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5178590B2 (ja) 2009-03-09 2013-04-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タッチパネル
KR102163740B1 (ko) * 2012-10-05 2020-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KR102028157B1 (ko) * 2012-11-20 2019-10-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이를 구비한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10168732B2 (en) * 2014-02-27 2019-01-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ouch panel and sensing method thereof
TWM496802U (zh) 2014-05-09 2015-03-01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可撓式觸控感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US20160188098A1 (en) * 2014-12-26 2016-06-30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KR20160079221A (ko) * 2014-12-26 2016-07-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터치 디바이스
KR102339300B1 (ko) * 2015-04-06 2021-1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표시장치
TWI576739B (zh) * 2015-11-05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N105511705B (zh) 2016-01-08 2019-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1161A (zh) * 2014-02-27 2015-09-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KR20160026069A (ko) * 2014-08-29 2016-03-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모듈
CN205507727U (zh) * 2016-02-18 2016-08-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06322135U (zh) * 2016-12-26 2017-07-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508958A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8796A1 (ko) * 2019-04-23 2020-10-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US11886238B2 (en) 2019-04-23 2024-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22135U (zh) 2017-07-11
EP3508958A4 (en) 2019-08-07
US10845906B2 (en) 2020-11-24
EP3508958A1 (en) 2019-07-10
US20190235681A1 (en) 2019-08-01
KR20190049816A (ko) 2019-05-09
TWM561257U (zh) 2018-06-01
JP2019530047A (ja) 2019-10-17
KR102384357B1 (ko)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1441A1 (zh) 触摸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EP3571572B1 (en) Flexibl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9501179B2 (en) Touch sensor for curved or flexible surfaces
US9423918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panel
US9395854B2 (en) Touch sensing panel
JP6170420B2 (ja)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10831295B2 (e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739900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hav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integrated therewith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4423760A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静电电容型触摸式面板
WO2015164056A1 (en) Input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border region
KR20160021379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2023052962A (ja) 導電性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20160117719A (ko) 터치 센서 장치
KR20140099797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2015162245A (ja) マトリックススイッチングタイプのタッチパネル
KR102100881B1 (ko) 메쉬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5677086B (zh) 互电容式的内嵌型触摸屏
US20200371619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utton, bar, and volume sensors
US20160103523A1 (en) Touch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JP2023512915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817113B2 (en) Touch apparatus
US20230205377A1 (en)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160026069A (ko) 터치센서 모듈
CN108369461A (zh) 触控面板
JP7161850B2 (ja) 配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78865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5020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70100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K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78865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190403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