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8121265A1 -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121265A1
WO2018121265A1 PCT/CN2017/115965 CN2017115965W WO2018121265A1 WO 2018121265 A1 WO2018121265 A1 WO 2018121265A1 CN 2017115965 W CN2017115965 W CN 2017115965W WO 2018121265 A1 WO2018121265 A1 WO 201812126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uplink
downlink
base station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1159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沈海华
梁文亮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78858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554117B1/en
Publication of WO201812126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121265A1/zh
Priority to US16/452,509 priority patent/US10966245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该基站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该上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下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下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基站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保证系统传输性能的同时,可以灵活的适应通信需求,节约系统处理资源和传输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220990.5、发明名称为“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assive Multi-Input Multi-Output;简称;Massive MIMO)技术在现有多天线基础上通过增加天线数可以支持更多独立的空间数据流,将数倍提升多用户系统的频谱效率,对满足未来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若基站侧配置的通道数为N,则射频部分对N通道进行数据收发,基带部分对N通道进行数据处理。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实时减少通道数。即使某些通道损坏或无法使用了,在未更换通道前,射频部分和基带部分仍按照N通道进行数据收发和数据处理。因此基站侧系统不够灵活,无法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传输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用户数较少或者无用户接入时,配置较少的射频通道,使得基站侧可减少数据的传输与计算。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该基站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该上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下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下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基站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保证系统传输性能的同时,可以灵活的适应通信需求,节约系统处理资源和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根据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根据该系统流数确定的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根据该上行通道数确定该上行通道,根据该下行通道数确定该下行通道。其中,基站可以通过查表或计算确定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因此,可以快速实现通道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包括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则基站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基带部分根据该系统流数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基带部分通知该射频部分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射频部分根据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基站包括基带部分、远端实体和射频部分,则基站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该远端实体根据该系统流数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该远端实体通知该基带部分和该射频部分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该射频部分根据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站周期性地对所有射频通道进行通道校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基站重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
另一方面,在多载波通信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基站根据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系统流数;该基站根据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系统流数配置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该基站基于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用于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以及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该上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下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下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收发器用于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保证系统传输性能的同时,可以灵活的适应通信需求,节约系统处理资源和传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根据该系统流数确定的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根据该上行通道数确定该上行通道,根据该下行通道数确定该下行通道。其中,基站可以通过查表或计算确定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因此,可以快速实现通道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包括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则该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该基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该系统流数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以及通知该射频处理模块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该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器包括基带处理模块、远端处理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则该处理器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该远端处理模块根据该系统流数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以及通知该基带处理模块和该射频处理模块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该射频处理模块根据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该上行通道和该下行通道。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站也可以用于实现在多载波通信场景下的通道配置的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基站或相关处理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在用户数较少或者无用户接入时,配置较少的射频通道,使得基站侧(例如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或射频部分和空口之间)可减少数据的传输 与计算。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再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
图4为基站不含远端实体时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基站包含远端实体时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另一种通道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种基本帧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用于携带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信息的消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基带部分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远端实体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射频部分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的形态不是唯一的,只要具有基带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功能、以及基带和射频之间的传输功能即可。例如,基站中的具有基带处理功能的基带处理实体可以为基带单元(英文:Base Band Unit;简称:BBU),或者具有射频处理功能的射频处理实体可以为射频拉远单元(英文:Radio Remote Unit;简称:RRU)。
图1为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站主要由BBU、RRU和天线构成。BBU与RRU之间通过通用公共无线接口(英文: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RRU再通过同轴电缆及功分器(或耦合器)等连接至天线。其中,一个BBU可以与一个或多个RRU进行数据传输。图1以一个BBU与一个RRU进行数据传输为例。BBU用于基带处理。RRU用于将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再通过天线传输出去,或者用于将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传输至BBU。
但是,目前传统BBU和RRU对收发通道的配置是固定的。因此,BBU基于固定 的射频通道进行实时收发及基带处理。RRU基于固定的射频通道进行射频数据的实时收发或处理,然后通过固定的射频通道将射频数据传输至天线。或者,RRU基于固定的通道接收空口数据,然后通过处理转换成基带信号传输至BBU。
图2为另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基站包括基带部分、远端实体和射频部分。其中,基带部分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板。射频部分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通道。远端实体用于进行部分基带功能的前置处理。基带部分和远端实体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远端实体和射频部分通过CPRI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设射频部分包含N个射频通道,其中N1个射频通道用于上行传输(或者上行有N1个射频通道),N2个射频通道用于下行传输(或者下行有N2个射频通道)。那么,射频部分到远端实体以及远端实体到基带部分传输的是N1通道数据,基带部分到远端实体以及远端实体到射频部分传输的是N2通道数据。其中,N1通道数据是指可以用确定的N1个射频通道进行传输的数据,N2通道数据是指可以用确定的N2个射频通道进行传输的数据。N不小于N1且N不小于N2,N、N1以及N2均为正整数。
下面根据图2对该基站进行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进行表述。
对于上行而言:射频部分从空口进行上行的N1通道数据接收;射频部分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处理后的N1通道数据,通过远端实体向基带部分发送N1通道数据。基带部分接收到N1通道数据后,进行相关的基带处理。
对于下行而言:基带部分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基带处理,生成并通过远端实体向射频部分发送N2通道数据;射频部分对接收到的N2通道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下行的N2通道数据,并通过空口发送出去。
图2a为再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基站包括基带部分,射频部分,其中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该基站不含远端实体。由基带部分完成远端实体的功能,或者将远端实体合并到(或集成到)基带部分。当图1中所示的基站的BBU和RRU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认为是图2a所示的基站的特例。图2a中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同样可以实现图2中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射频部分可以从空口接收上行的N1通道数据或通过空口发送下行的N2通道数据。基带部分可以接收射频部分发送的N1通道数据或者向射频部分发送N2通道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和图2a中射频部分从空口接收上行的N1通道数据,不意味着空口只发送N1通道数据,空口可以发送任何数据,但射频部分在接收时,只是接收可以在N1个射频通道上进行处理和传输的数据。
然而,当空口侧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流数较多,传输量大,计算复杂度高。图1、2和2a所示的基站采用固定的射频通道进行通信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当用户流数减少时,若仍采用固定的射频通道进行通信,则会浪费系统处理资源,不能灵活的适应通信场景改变时的通信需求。同样地,当没有用户进行通信时,若图2所示的基站仍采用上行N1个射频通道和下行N2个射频通道进行通信,也会造成系统处理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长期无用户接入的情况下,保持射频部分 N1或N2个射频通道进行接收或发送,而不实时减少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数,会造成传输功耗过高,占用不必要的传输资源和系统处理资源。
类似地,对于多载波的场景(假设图2所示的基站支持200M带宽,包括10个20M带宽的载波),若对于每一个载波都采用上行N1个射频通道和下行N2个射频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样无法灵活适应实时的通信需求。例如,若各个载波接入的用户数不同,每一个载波都采用N1通道和N2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当某些载波无用户或用户较少时,增加了基带部分与射频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量,浪费了系统处理资源。
目前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情况下,当某些射频通道出现异常(如射频通道损坏,无法正常收发数据),若仍采用固定的射频通道进行通信,同样无法灵活适应实时的通信需求。因为出现异常的射频通道(可以简称为异常通道)的数据收发是无效的。因此没有必要对无效的数据进行长时间的收发及处理,浪费系统处理资源。另外如果公共信道(或传输公共控制信息的信道)在异常通道上传输,则会影响公共信道的收发,使得通信系统不能有效的进行调度控制。例如:当下行同步信道位于异常通道上时,终端会下行同步失败,无法正常接入。如果实时检测到通道异常时,将公共信道在线灵活配置于其他正常通道上传输,则能够大大提供通信成功率,提升用户体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的通道配置方法。在该方法中,基站基于用户数、系统流数和/或异常通道数,配置上行通道以及下行通道。其中,上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射频通道,下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下行传输的射频通道。基站的射频部分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射频数据处理及传输,基站的基带部分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基带数据处理及传输。在保证系统传输性能的同时,可以灵活的适应通信需求,节约系统处理资源和传输资源。
具体地,设射频部分的射频通道数为N,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方案可以有如下三种。方案一:确定异常通道,其中,异常通道数为n1;根据异常通道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上行通道数M1=N-n1,下行通道数M2<=M1,或者M2=N-n1,M1<=M2。方案二:确定系统流数;基于系统流数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1<=M1<=N,1<=M1<=N。方案三:确定异常通道,其中,异常通道数为n1,则正常通道数n2=N-n1;确定系统流数;基于异常通道和系统流数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1<=M1<=N2<=N,1<=M2<=N2<=N。可选地,可以通过对通道进行检测来确定异常通道。对通道进行检测(或称为通道检测)包括在通道上发送测试信号来检测通道的通信质量。通信质量差的通道可以确定为异常通道。基站可以通过随机接入信道(英文: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RACH)检测确定用户及其个数;基于用户的秩(英文:Rank)配置参数(例如用户的流数),通过调度算法确定系统流数。相较于方案二,方案三只是排除了异常通道。也就是说,方案三需要确保M1<n2,M2<n2。
上述方案中提到的系统流数包括下行系统流数和上行系统流数。对于方案二和方案三,通过下行系统流数计算或查表得到上行通道数M11和下行通道数M12,通过上行系统流数计算或查表得到上行通道数M21和下行通道数M22。则确定的上行通道数M1=max(M11,M21),下行通道数M2=max(M12,M22)。其中,max(x,y)表示取x 和y中值较大的一个。
上述方案中提到的RACH检测、通道检测以及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确定,可通过远端实体执行。当没有远端实体,或远端实体的功能集成在基带部分时,可以通过基带部分执行。例如,图1中的BBU、图2中的远端实体以及图2a中的基带部分均可执行。上述方案中提到的用户个数可以是接入的用户数,也可以是接入的用户数和待接入的用户数(例如被检测到RACH信号,但暂未同步上的用户的个数)。
在上述方案中,若可供配置的射频通道个数大于或等于M1或M2,可以选择前M1或M2个射频通道,或者选择通信状况较好的M1或M2个射频通道(例如选择信噪比较高的M1或M2个射频通道)。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其他方式选择,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未被选择的射频通道,可置于休眠状态,或者用于传输少量的消息。
在上述方案中,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确定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实时确定的,或也可以是在突发状态(例如人为干预或手动操作)下自适应确定的。
对于多载波的场景,每一个载波的接入用户、采用的空口技术均有可能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上述方案对每一个载波确定其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不同载波间上行通道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下行通道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举例来说,在200M带宽下,一个载波的带宽为20M,则共有10载波。设每一个载波最多可以有N(例如N为256,或者其它值)个射频通道进行传输。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将n个载波用于LTE传输,这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采用M1个射频通道接收和M2个射频通道发送(M1<N,M2<N)。将(10-n)个载波用于Massive MIMO传输,这(10-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采用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独立确定(也就是说,每个载波可以有独立的通道配置方案),或者每个载波均采用M1个射频通道接收和M2个射频通道发送。其中,0<=n<=10,M1和M2均小于或等于N。进一步地,这10个载波的通道配置方案也可以随着通信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例如,原来用M1个射频通道接收和M2射频通道发送来进行LTE传输的载波,也可以配置成用M3个射频通道接收和M4个射频通道发送进行Massive MIMO传输,M3、M4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确定了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后,需要通知射频部分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
以图1所示的基站为例,BBU和RRU之间通过CPRI传输。BBU通过RACH检测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上行通道数为M1,下行通道数为M2。BBU通过CPRI将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传输至RRU。RRU收到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后,在空口进行M1通道接收和M2通道发送。而BBU和RRU之间也进行M1通道数据和M2通道数据的传输。
或者以图2所示的基站为例,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远端实体通过RACH检测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上行通道数为M1,下行通道数为M2。远端实体将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传输至射频部分和基带部分。射频处部分收到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后,在空口进行M1通道接收和M2通道发送。而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也进行M1通道数据和M2通道数据的传输。
或者以图2a所示的基站为例,基带部分通过RACH检测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上行通道数为M1,下行通道数为M2。基带部分将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传输至射频部分。射频部分收到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后,在空口进行M1通道数据和M2通道数据的传输。而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也进行M1通道数据和M2通道数据的传输。
在利用射频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通道校正,以实时保证较高的可靠性和通信质量。设射频通道数为N,确定的上行通道数为M1和下行通道数为M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不管确定的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为多少,仍然对N个射频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周期性开启所有射频通道,进行实时通道校正,记录各射频通道的通道状态,以便于后续的通道配置。例如,可以记录射频通道的信噪比,以便于后续选择信噪比较高的射频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对M1个上行通道和M2个下行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周期性进行通道校正,也可以在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发生变化时进行通道校正。或者,在周期性进行通道校正的基础上,当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发生变化时,也进行通道校正。需要说明的是,通道校正指的是对多个射频通道进行时间和/或频率同步。
在利用配置的射频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还可以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传输负载。例如,BBU或基带部分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压缩后传输至RRU或射频部分。或者,RRU或射频部分将从空口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压缩后传输至BBU或基带部分。这样可以减少BBU和RRU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可以减少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节约传输资源。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在用户数较少或者无用户接入时,配置较少的射频通道,使得基站侧(例如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或射频部分和空口之间)可减少数据的传输与计算;当部分通道异常时,可在线实时地自适应配置通道收发,减少异常通道的数据收发及处理。另外,将未使用的射频通道置于休眠状态或其他用途,基站侧可以实现自适应配置射频部分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基站基于用户数、系统流数和/或异常通道数,配置上行通道以及下行通道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300包括步骤301、步骤302和步骤303。
步骤301:基站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
具体地,基站通过RACH检测确定用户数。基于基站配置的每个用户的Rank参数,例如每个用户支持的流数,确定系统流数。举例来说,基站确定的用户数为L1,每个用户支持的流数为L2,则系统流数可以为L1×L2,L1和L2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每个用户支持的流数可以不相同,则系统流数可以为所有用户支持的流数之和。
步骤302:该基站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
具体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配置上行通道数M1、相应的M1个用于接收的通道,下行通道数M2、以及相应的M2个用于发送的通道。
首先,需要确定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设系统流数为F,射频通道数为N,其中,F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F不大于系统配置的支持最大的系统流数,则上行通道数M1和下行通道数M2有如下两种确定方式。
第一种方式,若ceil(F×X)<=N,则M1=M2=ceil(F×X),否则M1=M2=N。其中,ceil()为向上取整函数,X为基站配置的系数。
第二种方式,根据M1和M2与F的对应关系以及F,确定M1和M2。但应当确保M1和M2<=N。也就是说,若M1和M2大于N,则M1=M2=N。其中,M1和M2与F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例如表1。当X1=0时,可以得到表2。
表1 F的范围与M1和M2的对应表
序号 F的范围 M1/M2(M1<=N,M2<=N)
1 X1<F<=(X2=X1+(2*1)) M1=M2=2*X2
2 X2<F<=(X3=X2+(2*1)) M1=M2=2*X3
3 X3<F<=(X4=X3+(2*2)) M1=M2=2*X4
4 X4<F<=(X5=X4+(2*2)) M1=M2=2*X5
5 X5<F<=(X6=X5+(2*3)) M1=M2=2*X6
6 X6<F<=(X7=X6+(2*3)) M1=M2=2*X7
7 X7<F<=(X8=X7+(2*4)) M1=M2=2*X8
…… …… ……
表2 当X1=0时F的范围与M1和M2的对应表
Figure PCTCN2017115965-appb-000001
应理解,表1或表2中F的范围划分以及M1和M2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例如,M1和M2取不同的值。除以上两种方案外,也不排除采用其它的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的确定方案,只要基站能自适应配置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即可。
可选地,可以按照上行Massive MIMO场景和下行Massive MIMO场景分别确定上 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在下行Massive MIMO场景下,设下行的系统流数为F1,通过上述方式(或其他方式),可以确定下行Massive MIMO的上行通道数M11和下行的下行通道数M12。在上行Massive MIMO场景下,设上行的系统流数为F2,通过上述方式(或其他方式),可以确定上行Massive MIMO的上行通道数M21和上行的下行通道数M22。因此,基站配置的上行通道数可以为max(M11,M21),以及下行通道数可以为max(M12,M22)。
可选地,基站可以确定异常通道。基站在排除异常通道后,根据剩余的通道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或者基站在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时不考虑异常通道。
其次,根据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确定相应个数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例如,上行通道数为M1,下行通道数为M2,则可以在可用的射频通道中选择前M1个射频通道作为上行通道以及前M2个射频通道作为下行通道;或,可以在可用的射频通道中选择后M1个射频通道作为上行通道以及后M2个射频通道作为下行通道;或,可以是选择信噪比最高的M1个射频通道作为上行通道以及信噪比最高的M2个射频通道作为下行通道。
步骤303:该基站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在基站和空口之间,以及基站的基带部分与射频部分之间都需要根据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当基站包含远端实体时,在基带部分与远端实体之间以及射频部分与远端实体之间也需要根据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举例来说,若确定上行通道为所有射频通道的前M1个通道,则射频部分从空口接收M1通道数据,射频部分向远端实体以及远端实体向基带部分均发送M1通道数据,
由图1、图2、图2a及与图1、图2和图2a相关的描述可知,基站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结构包括远端实体,另一种结构不包括远端实体。下面结合附图对这两种结构下的通道配置流程进行说明。
图4为基站不含远端实体时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基站不含远端实体。其中,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也就是说,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可以是解耦合的,它们之间可以没有一对应关系。图4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基带部分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
步骤402:基带部分通知射频部分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
步骤403:射频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404:基带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405: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在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406:射频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进行空口数据接收;
步骤407:射频部分基于该下行通道进行空口数据发送。
具体地,由基站的基带部分通过RACH检测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基带部分发送消息给射频部分,其中该消息携带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射频部分收到该消息后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收发。基带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在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都获知确定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后,在基 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以及在射频部分和空口之间,可以基于确定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执行步骤404至步骤407时并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进一步的,基带部分可以为BBU,射频部分可以为RRU。
针对基站不含远端实体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给出了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图5为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501部分,基带部分根据系统流数F1,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上行通道数为M1,下行通道数为M2。基带部分向射频部分发送消息,该消息携带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
在502部分,射频部分基于M1个上行通道和M2个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射频部分向基带部分发送M2通道数据。基带部分向射频部分发送M1通道数据。射频部分也可以基于M1个上行通道和M2个下行通道进行空口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在502部分,执行各个步骤时没有顺序限制。
随着接入用户发生变化,或者满足预设的周期条件,可以对通道配置方案进行更新。因此,在503部分,基带部分可以根据新的系统流数F2,重新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需要说明的是,503部分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501部分,504部分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502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其中,F1、M1、M2、F1、M3、M4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下面以射频部分包括64个通道为例,对图5进一步进行说明。
设接入的用户数为12,每个用户支持两个流。基站在初始化时,可以由系统预先配置成通过2个上行通道和2个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基站在初始化后,由基带部分进行RACH检测,当有12个用户接入(或待接入)时,每个用户支持两个流,则系统流数为24。基带部分根据系统流数(即24),确定采用64个上行通道和64个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基带部分向射频部分发送消息,该消息携带64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射频部分根据该64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一段时间之后,接入(或待接入)的用户数变为8。基带部分根据系统流数(即16),确定采用24个上行通道和24个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基带部分将该24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通知射频部分。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基于该24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基站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灵活配置。可减少基带部分的计算量以及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的传输数据量。基站还可以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将多余的计算资源用于其它用途,或者如无其他用途可置于休眠或节电状态以节省能耗。一段时间后,当接入(或待接入)的用户数变多时,则增大收发通道数,使得基站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
图6为基站包含远端实体时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基站包含远端实体。其中,基带部分和远端实体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也就是说,基带部分和远端实体之间可以是解耦合的,它们之间可以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也是解耦合的,它们之间也可以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图6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601:远端实体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
步骤602:远端实体通知基带部分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
步骤603:远端实体通知射频部分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
步骤604:基带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605:射频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606:远端实体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607: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在基带部分和远端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608: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在射频部分和远端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609:射频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进行空口数据接收;
步骤610:射频部分基于该下行通道进行空口数据发送。
具体地,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在靠近射频部分设置远端实体以实现部分基带功能。远端实体可以与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均可以通信。远端实体通过RACH检测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远端实体分别向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发送消息,该消息携带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在射频部分获知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后,射频部分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在射频部分和空口之间以及在射频部分和远端实体之间,基于该上行通道进行数据接收,以及基于该下行通道进行数据发送。在基带部分获知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后,在基带部分与远端实体之间基于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针对基站包含远端实体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给出了的一种通道配置方法。图7为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701部分,远端实体根据系统流数F1,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上行通道数为M1,下行通道数为M2。远端实体向基带部分发送第一消息,以及向射频部分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携带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第一消息和发送第二消息在执行时没有顺序限制。
在702部分,基带部分、远端实体以及射频部分基于M1个上行通道和M2个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射频部分向远端实体发送M2通道数据,远端实体向基带部分发送M2通道数据。基带部分向远端实体发送M1通道数据,远端实体向射频部分发送M1通道数据。射频部分也可以基于M1个上行通道和M2个下行通道进行空口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在702部分,执行各个步骤时没有顺序限制。
随着接入用户数和/或系统流数发生变化,或者满足预设的周期条件,可以对通道配置方案进行更新。例如,系统配置预设的周期为T,每隔T时间,则通道配置方案进行更新。当用户数和/或系统流数变化越快,预设的周期越小。因此,在703部分,远端实体可以根据新的系统流数F2,重新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需要说明的是,703部分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701部分,704部分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702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其中,F1、M1、M2、F1、M3、M4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下面以射频部分包括128个通道为例,对图7进一步进行说明。
设接入的用户数为24,每个用户支持两个流。基站在初始化时,可以由系统预先配置成通过2个上行通道和2个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基站在初始化后,由远端实体进 行RACH检测,当有24用户接入(或待接入)时,每个用户支持两个流,则系统流数为48.远端实体根据系统流数(即48),确定采用128个上行通道和128个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远端实体向基带部分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128个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的信息。远端实体向射频部分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128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如图7的702部分,基带部分、远端实体以及射频部分根据该128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一段时间之后,接入(或待接入)的用户数变为8。远端实体根据系统流数(即16),确定采用48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传输。远端实体将该48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通知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如图7的704部分,基带部分、远端实体以及射频部分基于该48个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基站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灵活配置。可减少基带部分、远端实体的计算量以及基带部分与远端实体间、远端实体与射频部分之间的传输数据量。基站还可以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将多余的计算资源用于其它用途,或者如无其他用途可置于休眠或节电状态以节省能耗。一段时间后,当接入(或待接入)的用户数变多时,则增大收发通道数,使得基站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
针对基站包含远端实体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给出了的另一种通道配置方法。图8为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该方法中,有基带部分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远端实体从基带部分接收该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并传输给射频部分。在图8所示的方法中,远端实体在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主要进行透传。步骤803-步骤810与图6中的步骤603-步骤610相同或类似,相关特征可以参考图6及图6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8所示的方法或实施例为一个载波的场景,多个载波的场景可以参照上述方案得到。具体地,可以对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执行上述操作以得到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和实施例也并不区分上行或下行。具体的,可以分别针对上行通信或下行通信执行上述方法。
针对图1所示的基站结构,BBU在确定了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后需要发送消息通知RRU,而BBU和RRU之间通过CPRI进行通信。在CPRI上传输的帧称为超帧,一个超帧包括256个基本帧。图9为一种基本帧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一个基本帧包括4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和60字节的数据字段。一个超帧中有大量的基本帧的控制字段是预留的(或未被使用的),因此,可以通过这些预留的基本帧的控制字段传输确定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以一个超帧中的第三个基本帧为例,该基本帧的帧结构可以如图8所示。设该基本帧的控制字段是预留的,则控制字段的字节1-4均可以用来传输确定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信息。例如,当该基本帧的控制字段字节1为全0(或第一值)时,表示使用射频通道0为上行通道;当该基本帧的控制字段字节1为全1(或第二值)时,表示不使用射频通道0为上行通道。当该基本帧的控制字段字节2为全0(或第一值)时,表示使用射频通道1为下行通道;当该基本帧的控制字段字节2为全1(或第二值)时,表示不使用射频通道1为下行通道。类似地,当一个超帧中的第n个基本帧是预留的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第n个基本帧的控制字段来是否使用射频通道m 为上行通道以及是否使用射频通道(m+1)为下行通道。一个预留的基本帧的控制字段可以仅携带上行通道的信息或者仅携带下行通道射频的信息。另外,一个预留的基本帧的控制字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携带更多或更少个通道的信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当RRU接收到一个超帧时,可以通过解析该超帧中的基本帧的控制字段来确定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如有射频通道不被使用,则RRU在不被使用的射频通道上可以不进行空口数据的收发。BBU可以根据被用到的射频通道进行数据处理,或者,BBU在发送数据时,对在不被使用射频通道上传输的基本帧的数据字段上填0或无效数据。
针对图2所示的基站结构,当基站包括远端实体时,远端实体在确定了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后需要发送消息通知基带部分或射频部分。在下一代前传接口(英文:Next Generation Front-haul Interface;简称:NGFI)架构中设有射频拉远系统(英文:Radio Remote System;简称:RRS)和无线云中心(英文:Radio Cloud Center;简称:RCC),其中,RRS包括RRU和前置的部分基带功能模块。可以将RRS中RRU作为射频部分,RRS中的前置的部分基带功能模块作为远端功能实体,RCC作为基带部分。或者,当基站不含远端实体时,基带部分确定了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后需要发送消息通知射频部分。在NGFI架构下,可以将RRS作为射频部分,RCC作为基带部分。图2所示的基站用于携带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信息的消息包括上行通道数字段、下行通道数字段、上行通道指示字段和下行通道指示字段。图10为一种用于携带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信息的消息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上行通道数字段用于指示上行通道的个数,上行通道指示字段用于指示相应个数的通道作为上行通道。下行通道数字段用于指示下行通道的个数,下行通道指示字段用于指示相应个数的通道作为下行通道。另外,长度字段和类型字段为可选字段,其中长度字段用于指示该消息的长度,类型字段用于指示该消息的类型。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基带部分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基带部分包括收发器1101、处理器1102以及基带处理板1103。该收发器1101可以用于支持基带部分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远端实体或射频部分进行通信。该处理器11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基带部分的功能。该基带处理板1103用于对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其中,该基带部分在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时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特征,例如:上行通道、下行通道、系统流数等,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特征类似或对应,在此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远端实体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远端实体包括收发器1201和处理器1202。该收发器1201可以用于支持远端实体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基带部分或射频部分进行通信。该处理器12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远端实体的功能。其中,该远端实体在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时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特征,例如:上行通道、下行通道、系统流数等,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特征类似或对应,在此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射频部分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射频部分包括收发器1301、处理器1302和射频通道1303。该收发器1301可以用于支持远端实体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基带部分或射频部分进行通信。该处理器1302可以用于执 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远端实体的功能。该射频通道1303用于射频信号的传输。其中,该远端实体在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时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特征,例如:上行通道、下行通道、系统流数等,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特征类似或对应,在此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由处理模块实现,收发器可以由收发模块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图11所示的基带部分以及图13所示的射频部分。进一步的,该基站还可以包括图12所示的远端实体。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基站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用于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以及根据该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该上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下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下行传输的射频通道;该收发器用于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该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其中基带处理模块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基带部分的功能,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射频部分的功能。进一步地,该处理器还可以包括远端处理模块,该远端处理模块用于实现远端实体的功能。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所述上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射频通道,所述下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下行传输的射频通道;
    所述基站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流数确定的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
    根据所述上行通道数确定所述上行通道,根据所述下行通道数确定所述下行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
    所述基带部分根据所述系统流数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
    所述基带部分通知所述射频部分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
    所述射频部分根据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基带部分、远端实体和射频部分;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
    所述远端实体根据所述系统流数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
    所述远端实体通知所述基带部分和所述射频部分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
    所述射频部分根据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载波通信场景下,
    基站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包括:所述基站根据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系统流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系统流数配置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
    所述基站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基站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6.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系统流数;以及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其中,所述上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射频通 道,所述下行通道是用于进行下行传输的射频通道;
    所述收发器用于基于配置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系统流数确定的上行通道数和下行通道数;
    根据所述上行通道数确定所述上行通道,根据所述下行通道数确定所述下行通道。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
    所述基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流数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以及通知所述射频处理模块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基带处理模块、远端处理模块和射频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系统流数配置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包括:
    所述远端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系统流数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以及通知所述基带处理模块和所述射频处理模块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上行通道和所述下行通道。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多载波通信场景下,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系统流数;以及根据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系统流数配置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
    所述收发器用于基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PCT/CN2017/115965 2016-12-26 2017-12-13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WO2018121265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885872.6A EP3554117B1 (en) 2016-12-26 2017-12-13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6/452,509 US10966245B2 (en) 2016-12-26 2019-06-25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0990.5A CN108243438B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CN201611220990.5 2016-12-2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6/452,509 Continuation US10966245B2 (en) 2016-12-26 2019-06-25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1265A1 true WO2018121265A1 (zh) 2018-07-05

Family

ID=6270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7/115965 WO2018121265A1 (zh) 2016-12-26 2017-12-13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6245B2 (zh)
EP (1) EP3554117B1 (zh)
CN (1) CN108243438B (zh)
WO (1) WO20181212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2149A1 (en) * 2018-10-01 2020-04-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assive-active distributed antenna architecture
CN112199216A (zh) * 2020-10-21 2021-01-08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接口配置方法和装置、调制解调芯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1941B1 (en) * 1997-07-23 2001-01-30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tegrating handoff queuing with adaptive handoff reserve channels
CN101610527A (zh) * 2009-06-24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td-hspa+mimo系统的s-parc单双流选择方法
CN102293032A (zh) * 2008-12-26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和移动台设备
CN102640556A (zh) * 2009-11-30 2012-08-15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CN102833863A (zh) * 2007-05-01 2012-12-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3826313A (zh) * 2006-08-21 2014-05-28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Lte中用于可变数据速率服务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和信号发送
CN104205658A (zh) * 2012-01-30 2014-12-10 诺基亚通信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中多流和多输入多输出的使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6816C2 (sv) * 1996-06-20 1998-02-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tt förfarande och en kommunikationsenhet för snabb identifiering av basstationer i ett kommunikationsnät
CN101166048B (zh) * 2006-10-18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远端射频单元的数据通道分配方法
US8081974B2 (en) * 2006-10-31 2011-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prioritized transmission on contention channels
US8526986B2 (en) * 2007-02-07 2013-09-03 Lg Electronics Inc. Optimiz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access
WO2008156321A2 (en) * 2007-06-19 2008-12-24 Lg Electronics Inc. Enhancement of lt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JP4999893B2 (ja) * 2009-08-06 2012-08-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237580B2 (en) * 2010-07-19 2016-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40854B (zh) * 2010-07-20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02036341B (zh) * 2010-12-20 2013-07-03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小区闭塞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96616A1 (en) * 2011-12-20 2013-06-27 Kyocera Corporation Small cell up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9351288B2 (en) * 2012-06-05 2016-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channel sounding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sti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9380466B2 (en) * 2013-02-07 2016-06-2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9730250B2 (en) * 2013-04-11 2017-08-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KR20170084026A (ko) * 2014-11-06 2017-07-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유저단말, 무선기지국 및 무선통신방법
US10355895B2 (en) * 2015-03-11 2019-07-16 Phluido, Inc. Baseband unit with adaptive fronthaul link for a distribu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117247B2 (en) * 2015-03-13 2018-10-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Windowing methods for efficient channel aggregation and deaggregation
CN109392135B (zh) * 2017-08-11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9061367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1941B1 (en) * 1997-07-23 2001-01-30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tegrating handoff queuing with adaptive handoff reserve channels
CN103826313A (zh) * 2006-08-21 2014-05-28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Lte中用于可变数据速率服务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和信号发送
CN102833863A (zh) * 2007-05-01 2012-12-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293032A (zh) * 2008-12-26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和移动台设备
CN101610527A (zh) * 2009-06-24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td-hspa+mimo系统的s-parc单双流选择方法
CN102640556A (zh) * 2009-11-30 2012-08-15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CN104205658A (zh) * 2012-01-30 2014-12-10 诺基亚通信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中多流和多输入多输出的使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554117A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20464A1 (en) 2019-10-17
EP3554117A1 (en) 2019-10-16
EP3554117B1 (en) 2021-04-28
US10966245B2 (en) 2021-03-30
CN108243438B (zh) 2021-10-15
CN108243438A (zh) 2018-07-03
EP3554117A4 (en)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13636B1 (en) Group wake-up and keep-alive indication
US20230262506A1 (en) Beam reporting method, beam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5075370B (zh) 用于d2d通信的分布式信道接入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06465264B (zh) 虚拟无线接入网络(v-ran)的动态节能发射点(tp)静默
US20140286215A1 (en) 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cycle leng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34825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king up a radio communications module of a device
WO2019233208A1 (zh) 一种天线配置的指示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6581298B2 (ja) ターゲットデバイスからの信号を検出する際に電力消費を低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2649846A1 (en) Pow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having stations with different power capabilities
EP2942984B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CN109219114B (zh) 用于提供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8099315A1 (zh) 一种站点关联方法及装置
US9258779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uring a power save state
CN107733510B (zh) 具有鲁棒性的云无线传输系统的波束成型设计方法
WO2019191984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22083327A1 (zh) 调度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268065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baseband resource pool in lte base station
WO2018121265A1 (zh)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KR102384555B1 (ko) 모바일 에지 컴퓨팅 시스템의 비동기식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001532A1 (zh) 小区选择方法和装置
WO2021254166A1 (zh) 载波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23548174A (ja) リソース測定の調整方法及び装置、端末並びに可読記憶媒体
WO2021051368A1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43235A (zh) Drx模式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903161A (zh) 将无线通信中的节点置于待机模式的方法以及相应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78858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78858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