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5027929A1 - 一种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5027929A1
WO2015027929A1 PCT/CN2014/085362 CN2014085362W WO2015027929A1 WO 2015027929 A1 WO2015027929 A1 WO 2015027929A1 CN 2014085362 W CN2014085362 W CN 2014085362W WO 2015027929 A1 WO2015027929 A1 WO 201502792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alvianolic acid
component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53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闫希军
吴迺峰
章顺楠
李萍
叶正良
周立红
齐炼文
张凤莲
齐敏超
杨哲萱
孙巍
于静
杨华
刘朋
马晓慧
董海鸥
张文生
张兰兰
李晨鸣
Original Assignee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AU2014314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AU2014314774B2/en
Priority to EP14840475.9A priority patent/EP3040077A4/en
Priority to CA2922231A priority patent/CA2922231C/en
Priority to JP2016537117A priority patent/JP6372897B2/ja
Priority to US14/910,088 priority patent/US10300030B2/en
Publication of WO201502792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5027929A1/zh
Priority to HK16109713.9A priority patent/HK1221423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2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romatic groups, e.g. sulindac, 2-aryl-propionic acids, ethacryn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1Aldehy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1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 A61K31/215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 A61K31/216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of acids having aromatic rings, e.g. benactizyne, clofib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isosorbide
    • A61K31/34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isosorbide condensed with a carbocyclic ring, e.g. coumaran, bufuralol, befunolol, clobenfurol, amioda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35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methanthe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8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e.g. danazol, stanozolol, pancuronium or digitogen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2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2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 A61K31/703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 A61K31/70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attached to a condensed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e.g. sennosides, thiocolchicosides, escin, daunorubi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7Salvia (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2Antithrombotic agents; Anticoagulant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66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esterified carboxylic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and hav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acyloxy, groups, groups, or in the acid moiety
    • C07C69/73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esterified carboxylic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and hav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acyloxy, groups, groups, or in the acid moiety of unsaturated acids
    • C07C69/732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esterified carboxylic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and hav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acyloxy, groups, groups, or in the acid moiety of unsaturated acids of unsaturated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Abstract

一种具有治疗心血管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重量百分比的酚酸类成分30%〜80%、丹参酮类成分2%〜10%和皂苷类成分15%〜60%组成。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 具体而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心血管治疗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世界人口老龄化及发病群体的年轻化, 心脑血管患者逐年增加, 已 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心绞痛是一种由心肌暂时缺血、 缺氧所引起的, 以发作性 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导致心 肌缺血、 缺氧所引起的心绞痛, 约占心绞痛患者的 90%。
目前治疗心绞痛的方法以扩张血管、 降低血黏度、 抗血小板凝聚、 抗凝血为主。 应用的传 统西药为硝酸酯、 亚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等, 但是均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 不 宜长期服用, 多为症状性的治疗而对病程进展无较大作用。 例如服用硝酸甘油后有时会出现头 胀、 头内跳动、 心跳加快, 甚至昏厥 [参见新编药物学 (第 14版) 264页], 近年来又发现有致 严重低血压 [参见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7, 7 ( 4 ): 42; 陕西医学杂志, 1996, 25 ( 5 ): 3 15]、 易产生耐受性 [参见南方护理杂志 1996, 3 ( 5 ): 7〜9]等问题, 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 用。
中药酚酸类成分广泛分布在药用植物中, 如忍冬科忍冬属的金银花, 蔷薇科的托盘根, 菊 科的蒲公英、 灯盏花, 唇形科的鼠尾草, 橄榄科的方榄, 伞形科的当归、 川芎等。 这些植物中 的各种酚酸类成分具有的药理学活性, 如清除自由基、 抗炎、 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抗凝血及抗 肿瘤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酚酸类成分分为: 苯甲酸为母核的酚酸类成分, 例黄 独; 蒲公英; 桂皮酸为母核的酚酸类成分, 例如当归、 川芎、 蒲公英等中药材水溶性提取物中 的主要单体活性成分阿魏酸; 唇形科鼠尾草丹参中分离的紫草酸; 苯乙酸为母核的酚酸类成 分: 例如蒲公英中的对羟基苯乙酸, 连翘果实中得到的额对羟基苯乙酸。
丹参酮亦称总丹参酮, 是从中药丹参 (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根) 中提 取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 从中分得丹参酮 I、 丹参酮 ΠΑ、 丹参酮 ΠΒ、 隐丹参 酮、 异隐丹参酮等 10余个丹参酮单体, 其中隐丹参酮、 二氢丹参酮 II, 羟基丹参酮、 丹参酸 甲酯、 丹参酮 ΠΒ5个单体具有抗菌作用, 尚有抗炎、 降温作用。 丹参酮 ΠΑ的磺化产物丹参酮 ΠΑ磺酸钠能溶于水, 经临床试用证明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 副作用小, 为一治疗冠心病的新 药。 总丹参酮有抗菌、 消炎、 活血化瘀、 促进伤口愈合等多方面作用, 长期服用未见有明显副 作用。
皂苷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 垸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 主要分布于陆地高等植物中, 许多中 草药如人参、 桔梗、 柴胡等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含有皂苷。 皂苷具有抗癌活性, 抑制肿瘤细胞增 殖、 诱导细胞凋亡、 影响肿瘤细胞信号转导,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转移。 具有降糖降 血脂、 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的根部, 性味苦, 微寒, 归心、 肝经, 具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 经、 清心除烦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丹参具有扩张冠脉、 改善微循环、 保护心脏的作 用, 能抑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以及抗肝炎、 抗肿瘤和抗病毒等活性。 2001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报道了丹参及其同属植物的水溶性活性成分 共计 13种酚酸类化合物, 包括丹酚酸 A、 B、 C、 D、 E、 F、 G、 H、 I、 J、 紫草酸、 迷迭香酸 及异丹酚酸 C等 (黎莲娘等人, 医学研究通讯, 2001年, 第 30卷, 第 7期), 并报道了这 13 种酚酸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2002年, 热娜 .卡斯木等报道了丹酚酸 K的化学结构 (热娜 ·卡斯 木等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 第 25卷, 第 3期)。 国外也对丹参水溶性活性成分进行 了研究。 1999年, 美国乔治顿大学就 "丹参酚酸类 13个化学结构抗 HIV整合酶和其它病毒" 申请并获得了美国专利, 表明丹参是一种极具潜力和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 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酚酸类成分 30%~80%、 丹参酮类成分 2%~10%和皂苷类成 分 15%~60%组成的,
其中,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2-6) : (0.01-0.05) : ( 1-3) : (0.01-0.06) : (0.5-2) : (0.2-1) : (0.05-0.3) : (0.5-2) : (0.2-1) : (0.1-0.5) : (0.1-0.5) : (0.2-1); 所述丹参酮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 (0.1-0.5);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和 /或 Re和 /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 和 /或 R l-R= (0.1-0.5) : (1-4) : (1-4) : (0.2-0.7) : (0.2~0.7)。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各种制剂, 例如: 注射剂、 片剂、 胶囊剂、 滴丸及微滴 丸等。
具体而言,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1. 一种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酚酸类成分 30%~80%、 丹参酮类成分 2%~10%和皂苷类成分 15%~60%组成。
2. 如段落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酚酸类成分 50%~70%、 丹参酮类成分 2%~6%和皂苷类成分 25%~45%组成。
3. 如段落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酚酸类成分 66%、 丹参酮类成分 3%和皂苷类成分 31%组成。
4. 如段落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 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2-6) : (0.01-0.05) : ( 1-3) : (0.01-0.06) : (0.5-2) : (0.2-1) : (0.05-0.3) : (0.5-2) : (0.2-1) : (0.1-0.5) : (0.1-0.5) : (0.2~1)。
5.如段落 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 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3.31-4.82) : ( 0.02-0.03 ) : ( 1.17-1.54) : ( 0.03-0.04 ) : ( 0.86-1.13 ) : ( 0.48-0.63 ) : ( 0.12-0.16 ) : ( 1-2 ) : ( 0.44-0.58 ) : (0.27-0.36) : (0.29-0.38) : (0.54~0.64)。
6. 如段落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 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U+丹酚酸 T:丹酚酸 D:丹酚酸 G: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 酸 A= (3-5) : (1-2) : (0.5-2) : (0.3-0.8) : (0.1-0.5) : (0.3-1.5) : (0.1-0.3) : (0.5-2) (0.5~1.5)。
7.如段落 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U+丹酚酸 T:丹酚酸 D:丹酚酸 G: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 I A=3.52: 1.38: 1.1: 0.58: 0.33: 0.79: 0.17: 1.32: 0.93。
8. 如段落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 下组分组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 (0.1 0.5)。
9.如段落 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2-0.03) : (0.06-0.07) : (0.04-0.06) : (0.21-0.27) : (0.22~0.28)。
10. 如段落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 以下组分组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11. 如段落 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 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0.03: 0.08: 0.03: 0.26。
12. 如段落 1-11 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以下 组分组成: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和 /或 Re和 /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 和 /或 R l-R= (0.1-0.5) : (1-4) : (1-4) : (0.2-0.7) : (0.2~0.7)。
13.如段落 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和 /或 Re和 /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 和 /或 R l-R= (0.2-0.3) : (1.9-3.0) : (1.9-3.0) : (0.48-0.51) : (0.47~0.62)。
14. 如段落 1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同时存在, 其重量 比为 (16 17) :1ο
15. 一种药物制剂, 所述制剂包含段落 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药学上可接受 的载体,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在药物制剂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可以是 0.1%~99.9%, 其余为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附图说明
图 1为丹酚酸 Τ的高分辨质谱图, A: (R)-丹酚酸 Τ; Β: (5)-丹酚酸 Τ。
图 2为丹酚酸 Τ的 1 H-NMR图 (500MHz, DMSO), A: (R)-丹酚酸 T; Β: (5)-丹酚酸 Τ。 图 3为丹酚酸 Τ的 13C-NMR图 (125MHz, DMSO), A: (R)-丹酚酸 T; B: (5)-丹酚酸 T。 图 4为丹酚酸 Τ的 DEPT谱, A: (R)-丹酚酸 T; B: (S)-丹酚酸 Τ。
图 5为丹酚酸 Τ的 COSY谱, A: (R)-丹酚酸 T; B: (5)-丹酚酸 T。
图 6为丹酚酸 Τ的 ROESY谱, A: (R)-丹酚酸 Τ; Β: (5)-丹酚酸 Τ。
图 7为丹酚酸 Τ的 HSQC谱, A: (R)-丹酚酸 Τ; Β: (5)-丹酚酸 Τ。
图 8为丹酚酸 Τ的 HMBC谱, A: (R)-丹酚酸 Τ; Β: (5)-丹酚酸 Τ。
图 9为丹酚酸 Τ的 CD谱, A: (R)-丹酚酸 T; B: (5)-丹酚酸 T。
图 10为丹酚酸 Τ的 CD谱与 ECD模拟谱对照, A: (R)-丹酚酸 T; B: (5)-丹酚酸 T。
图 11A为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着色的心脏。
图 11B至 11G为示出了在伪手术组、 心肌梗死组和治疗组中心肌梗死面积、 肌酸激酶 -MB
(CK-MB) 血清水平、 乳酸脱氢酶 (LDH) 血清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水平、 心脏 舒张和收缩功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 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 酚酸类成分 30%~80%、 丹参酮类成分 2%~10%和皂苷类成分 15%~60%组成的。 本发明优选的 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酚酸类成分 50%~70%、 丹参酮类成分 2%~6%和皂苷类成分 25%~45%组成的。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酚酸类成分 66%、 丹参酮类成分 3%和皂苷类成分 31%组成的。
本发明所述的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2-6) : (0.01-0.05 ) : ( 1-3 ) : (0.01-0.06) : (0.5-2) : (0.2-1) : (0.05-0.3) : (0.5-2) : (0.2-1) : (0.1-0.5) : (0.1-0.5) : (0.2~1)。
优选地,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 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3.31-4.82) : ( 0.02-0.03 ) : ( 1.17-1.54) : ( 0.03-0.04) : (0.86-1.13 ) : (0.48-0.63 ) : (0.12-0.16) : ( 0.74-0.98 ) : ( 0.44-0.58 ) : (0.27-0.36) : (0.29-0.38) : (0.54~0.64)。
本发明所述酚酸类成分还可以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U+丹酚酸 T:丹酚酸 D:丹酚酸 G: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 酸 A= (3-5) : (1-2) : (0.5-2) : (0.3-0.8) : (0.1-0.5) : (0.3-1.5) : (0.1-0.3) : (0.5-2) (0.5~1.5)。
优选地,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U+丹酚酸 T:丹酚酸 D:丹酚酸 G: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 酸 A=3.52: 1.38: 1.1: 0.58: 0.33: 0.79: 0.17: 1.32: 0.93。
本发明所述的丹酚酸 U+丹酚酸 T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 其 为淡黄色粉末; 优选将丹酚酸 U+丹酚酸 T组合使用, 该组合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 提取工艺及条件: 取切制丹参,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在碱性条件下煎煮 2小时, 滤过; 第二次煎煮 1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 放冷, 加入乙醇静置, 上清液滤过, 回收乙醇, 即得。
通过以下方法, 对丹酚酸 U+丹酚酸 T进行分离:
a) 向醇沉浓缩液中加入等体积水, 经 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 用水洗脱, 收集洗脱 液;
b) 调节洗脱液 pH值, 再次经 AB-8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 用酸水洗脱, 将洗脱液弃 去; 然后用 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将洗脱液浓缩至干膏状;
c) 将所得干膏溶解, 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 用 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至膏 状;
d) 将所得膏状物溶解, 经 MCI柱色谱脱色, 用 2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冷冻 干燥, 得丹酚酸 U/T混合物 (纯度 95% )。
通过以下方法, 对丹酚酸 U和丹酚酸 T进行拆分:
将丹酚酸 U/T混合物溶解, 上样至 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 用 20%乙醇洗脱, 洗 脱液经 HPLC监测, 分别收集丹酚酸 U和丹酚酸 T, 浓缩至无醇味, 冷冻干燥, 分别得丹酚酸 U和丹酚酸 T (纯度 90%)。
本发明所述的丹参素、 原儿茶醛、 原儿茶酸、 咖啡酸、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 B、 丹 酚酸 A、 丹酚酸 G异构体、 丹酚酸 G或丹酚酸 D是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得到的。 上述化合物可 以化合物单体、 对照品或者通过中药提取制备精制纯化后使用, 所述的化合物纯度 90%以上。
丹酚酸 G异构体制备方法:
以 C18 为填充剂, 将复方丹参提取物用水溶解, 以水 (0.02%甲酸) 和乙腈 (0.02%甲 酸) 分别作为洗脱剂 A和 B, 按照以下梯度条件进行洗脱:
Figure imgf000006_0001
15 80 20
25 75 25
30 74 26
45 54 46
50 48 52
62 28 72
70 0 100
76 0 100
在色谱图上的出峰时间约为 30mm时, 收集洗脱液, 进行减压浓缩、 干燥, 得到一定纯度 的单一化合物, 为丹酚酸 G异构体。
本发明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 (0.1 0.5)。
优选地,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2-0.03) : (0.06-0.07) : (0.04-0.06) : (0.21-0.27) : (0.22~0.28)。
本发明所述的丹参酮类成分还可以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IIA=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优选地,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0.03: 0.08: 0.03: 0.26。
本发明所述的二氢丹参酮 I、 丹参酮 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 丹参新醌 D是通过现有技 术制备得到。 上述化合物可以是化合物单体、 对照品或者通过中药提取制备精制纯化后使用, 所述化合物纯度为 90%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皂苷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和 /或 Re和 /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 和 /或 R l-R= (0.1-0.5) : (1-4) : (1-4) : (0.2-0.7) : (0.2~0.7)。
优选地,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和 /或 Re和 /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 和 /或 R l-R= (0.2-0.3) : (1.9-3.0) : (1.9-3.0) : (0.48-0.51) : (0.47~0.62)。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 人参皂苷 R 2可以是同 时存在或者以两种以上形式存在。 同理人参皂苷 Rd或 Rhl-R也可以同时存在。 优选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同时存在, 其重量比为 (16~17) :1。
本发明所述的人参皂苷 Rgl (或 Re或 R 2)、 人参皂苷 Rbl、 人参皂苷 Rhl-S、 人参皂苷 Rd (或 Rhl-R) 是由现有技术制备得到的。 上述化合物可以是化合物单体、 对照品或者通过中 药提取制备精制纯化后使用, 所述化合物纯度为 90%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丹酚酸 T是酚酸类新化合物, 经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高分辨质谱 (QFT- ESI)、 电喷雾质谱 (ESI-MS)、
Figure imgf000008_0001
13C-NMR、 DEPT、 COSY、 HMBC、 HMQC、 等图谱的鉴定 (图 1-图 10), 确证了其结构。
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imgf000008_0002
结构式 (I)
^-NMR (氢谱) 提示分子中有 1个连氧次甲基质子信号 δ 4.93 (1H, dd, 8.0, 4.5 Hz); 11 个芳香质子信号 δ 6.85 (1H, d, 8.5 Hz)、 δ 7.31 (1H, d, 8.5 Hz)、 δ 7.41 (1H, d, 15.5 Hz)、 δ 6.27 (1H, d, 15.5 Hz)、 δ 6.62 (1H, s), δ 6.63 (1H, d, 8.0 Hz)、 δ 6.47 (1H, d, 8.0 Hz)、 δ 6.44 (1H, d, 2.0 Hz)、 δ 6.55 (1H, d, 8.5 Hz)、 δ 6.43 (1H, dd, 8.5, 2.0 Hz)、 δ 7.69 (1H, s); 2个脂肪族质子信号 δ 2.89 (2H, ddd, 14.0, 8.0, 4.5 Hz)。
13C-NMR (碳谱) 给出 27个碳信号, 其中 1个脂肪碳信号 δ 36.0; 1个连氧次甲基碳信号 δ 72.8; 3 个羰基碳信号 δ 166.0、 δ 170.6、 δ 168.4; 22 个双键碳信号 δ 123.7、 δ 126.4、 δ 142.9、 δ 147.7、 δ 115.0、 δ 118.4、 δ 143.7、 δ 113.9、 δ 127.1、 δ 116.5、 δ 143.9、 δ 144.8、 δ 115.5、 δ 120.0、 δ 126.0、 δ 117.3、 δ 144.8、 δ 147.2、 δ 115.3、 δ 122.9、 δ 141.1、 δ 123.4。
本发明化合物两种异构体的旋光分别为: -157.5°、 196.6°。 对 C-8'绝对构型设定为 5/R构 型的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分子结构优化, 然后采用具有 TD-SCF 的 BPV86 方法, 在 6-31++G (2d, ρ) 基组下进行计算, 读取其计算结果与本发明化合物 CD谱对照, 最终结果发现两种 构型化合物的计算结果与本发明化合物的实验 CD谱图基本重合, 推断本发明化合物两种异构 体的 C-8'的绝对构型分别为 5构型和 R构型 (参见图 10)。 本发明的化合物主要 HMBC相关如
Figure imgf000008_0003
丹酚酸 T可以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1、 提取: 将丹参药材或丹参药材与其它药材的混合物进行水提, 滤液浓缩为水提浸膏, 然后醇沉, 使上清液浓缩为醇沉浸膏; 2、 分离: 将步骤 1 中所得醇沉浸膏经水稀释后, 过大孔吸附树脂, 用酸性水溶液冲洗除 去杂质, 然后用乙醇洗脱, 将乙醇洗脱液浓缩为浸膏;
3、 纯化: 将步骤 2所得浸膏使用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化, 色谱填料为 C 18反相硅 胶柱, 洗脱液为乙腈 -水-甲酸, 等度洗脱或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 280nm ; 用高效液相色谱监测 洗脱过程, 收集含有丹酚酸 T的洗脱液, 浓缩后得所述丹酚酸 T。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包含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中 药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在药物制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 0.1 %~99.9%, 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 的载体。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单位剂量的药物制剂形式, 所述单 位剂量形式是指制剂的单位, 如片剂的每片, 胶囊的每粒胶囊, 口服液的每瓶, 颗粒剂每袋 等。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适用于口服、 胃肠外 (包括皮下例如注射或药库片; 真皮内; 鞘内; 肌 内例如药库; 静脉内等)、 直肠和局部 (如舌下) 给药, 但最适合的给药途径应取决于患者的 病症。
本文中, 所用的药用载体是可与中药组合物联用给药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载体, 例如: 用于 固体制剂的赋形剂、 润滑剂、 粘合剂、 崩解剂和包衣剂; 也可使用药用添加剂, 例如着色剂和 甜味剂。 所述药用载体选自: 糖醇, 例如甘露醇、 山梨醇、 木糖醇; 氨基酸, 例如盐酸半胱氨 酸、 蛋氨酸、 甘氨酸; 维生素 C ; EDTA二钠、 EDTA钙钠; 无机盐, 例如一价碱金属的碳酸 盐、 醋酸盐、 磷酸盐或其水溶液; 氯化钠、 氯化钾; 焦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 碳酸钙、 碳酸氢钙; 硬脂酸盐, 例如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 无机酸, 例如盐酸、 醋酸、 硫酸、 磷酸; 有机酸盐, 例如乳酸钠; 寡糖、 多糖、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例如麦芽糖、 葡萄糖、 果 糖、 右旋糖苷、 蔗糖、 乳糖、 环糊精 (例如 β-环糊精)、 淀粉; 硅衍生物; 藻酸盐; 明胶; 聚 乙烯吡咯垸酮; 甘油; 琼脂; 表面活性剂, 例如吐温 80 ; 聚乙二醇; 磷脂类材料; 高岭土; 滑 石粉等。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制剂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 这些剂型包括: 片剂, 例如糖衣片剂、 薄膜衣片剂、 肠溶衣片剂; 胶囊剂, 例如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 剂; 丸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膏剂, 例如软膏剂、 硬膏剂; 霜剂; 喷雾剂; 滴剂以及贴剂。 本发明的制剂优选: 口服剂型, 如胶囊剂、 片剂、 口 服液、 颗粒剂、 丸剂、 散剂、 丹剂、 膏剂等; 以及注射剂, 如粉针剂、 注射液、 输液等。 本发 明的制剂最优选为片剂。
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 粘合剂、 填充剂、 稀释剂、 压片剂、 润滑剂、 崩 解剂、 着色剂、 调味剂和湿润剂, 必要时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适宜的示例性填充剂包括纤维素、 甘露糖醇、 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
优选的示例赋形剂包括: 乳糖、 D-甘露醇、 D-山梨醇、 淀粉如 α-淀粉、 糊精、 结晶纤维 素、 低取代的羟丙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阿拉伯胶、 支链淀粉、 轻质无水硅酸、 合成硅 酸铝、 硅酸铝镁等。 优选的示例润滑剂包括: 硬脂酸镁、 硬脂酸钙、 滑石粉、 硅胶、 十二垸基硫酸钠等。 优选的示例粘合剂包括: (X-淀粉、 蔗糖、 明胶、 阿拉伯胶、 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结晶纤维素、 糖、 D-甘露醇、 海藻糖、 糊精、 支链淀粉、 羟丙基纤维素、 羟 丙基甲基纤维素、 吡咯垸酮等。
优选的示例崩解剂包括: 乳糖、 糖、 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钙、 氨垸基钠、 羧甲基淀粉钠、 轻质无水硅酸、 低取代的羟丙基纤维素、 淀粉、 聚乙烯吡咯垸酮和羟基乙酸淀 粉钠等。
优选的示例包衣剂包括: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 素、 聚乙烯醇等。
优选的示例着色剂包括: 水溶性食用枸櫞黄染料 (食用染料例如食用红 No.2和 No.3, 食 用黄 No.4和 No.5, 食用蓝 No. l和 No.2 ) ; 水不溶性色沉染料 (例如上述水溶性食用枸櫞黄染 料的铝盐); 天然染料 (例如 β-胡萝卜素、 叶绿素、 铁丹) 等。
优选的示例甜味剂包括: 糖精钠、 甘草次酸、 阿斯帕坦、 甜菊等。
片剂的制备方法一般为, 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一起压 制或模制。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例如水性或油性悬液、 溶液、 乳剂、 糖浆 剂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是干燥产品, 使用前用水或其它适合的载体混合。 这类液体 制剂可以含有常规的添加剂, 可以包括悬浮剂, 例如山梨醇糖浆、 甲基纤维素、 葡萄糖 /糖浆、 明胶、 羟乙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 硬脂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脂肪; 乳化剂, 例如卵磷脂、 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或阿拉伯胶; 非水性载体 (可以包括食用油), 如杏仁油、 分镏椰子 油、 油性酯、 丙二醇或乙醇; 以及防腐剂, 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丙酯、 山梨酸。 如果需要, 可含有常规的香味剂或着色剂。
用于胃肠道外给药的制剂包括水性与非水性无菌注射液, 其中可以含有抗氧化剂、 缓冲 剂、 制菌剂、 等渗剂等; 以及水性与非水性无菌混悬液, 其中可以包括悬浮剂和增稠剂。 制剂 可以存放在单剂量或多计量容器内, 例如密封的安瓿和小瓶, 并且可以贮存在冷冻干燥 (冻 干) 条件下, 仅需要在临时用前加入无菌的液体载体, 例如注射用水。
用于直肠给药的制剂可以是栓剂, 含有常规的栓剂基质, 例如可可脂、 硬脂肪酸或其它甘 油酯, 或乙二醇。
用于口腔局部、 例如颊部或舌下给药的制剂包括锭剂, 其中在加味的基质中包含活性成 分, 该基质例如蔗糖和阿拉伯胶; 还包括软锭剂, 其中在基质中含有活性成分, 该基质可以是 明胶和甘油、 或蔗糖和阿拉伯胶。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配制成药库制剂。 这类长效制剂可以通过植入 (如皮下或肌 内) 或肌内注射给药。 所以,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与适合的聚合物或疏水性材料 (例如在可 接受的油中的乳剂) 或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配制, 或者配制成微溶性衍生物, 例如微溶性盐。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心血管作用, 尤其是能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 血栓抗血小板凝聚及抗急性心肌梗塞作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工艺进一步加以详细说明。 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没 有意图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实施例 1
将酚酸类成分 66g、 丹参酮类成分 3g、 皂苷类成分 31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其中, 具体活性成分为丹参素 27g、 原儿茶酸 0.16g、 原儿茶醛 9.30g、 咖啡酸 0.24g、 丹酚酸 U+丹酚酸 T 6.84g、 迷迭香酸 3.6g、 紫草酸 0.9g、 丹酚酸 B 5.88g、 丹酚酸 A 3.5g、 丹酚酸 G异构体 2.14g、 丹酚酸 G2.31g、 丹酚酸 D4.29g; 二氢丹参酮 I0.1g、 丹参酮 I0.33g、 隐丹参酮 0.22g、 丹参酮 IIA 1.14g: 丹参新醌 D 1.14g; 人参皂苷 Rgl或 Re或 R 2 12.38g、 人参皂苷 Rbll2.38g、 人参皂苷 R l-S 3.12g、 人参皂苷 Rd或 Rhl-R 3.06g、 三七皂苷 Rl 2.29g。
实施例 2
将酚酸类成分 62g、 丹参酮类成分 4g、 皂苷类成分 34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其中, 具体活性成分为丹参素 26.5g、 原儿茶酸 0.17g、 原儿茶醛 8.47g、 咖啡酸 0.22g 丹酚酸 U+丹酚酸 T6.22g、 迷迭香酸 3.47g、 紫草酸 0.88g、 丹酚酸 B 5.39g、 丹酚酸 A3.19g、 丹酚酸 G异构体 1.98g、 丹酚酸 G2.09g、 丹酚酸 D3.52g; 二氢丹参酮 I0.17g、 丹参酮 I 0.39g、 隐丹参酮 0.34g、 丹参酮 IIA 1.52g: 丹参新醌 D 1.56g; 人参皂苷 Rgl+Re 23.5g、 人参 皂苷 Rbl 23.5g、 人参皂苷 Rhl-S 4.79g、 人参皂苷 Rd或 Rhl-R 5.83g、 三七皂苷 R14.36g。 实施例 3
将酚酸类成分 62g、 丹参酮类成分 4g、 皂苷类成分 34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其中, 具体活性成分为丹参素 25g、 原儿茶酸 1.25g、 原儿茶醛 12.5g、 咖啡酸 1.25g 丹酚酸 U+丹酚酸 T 6.25g、 迷迭香酸 2.5g、 紫草酸 0.625g、 丹酚酸 B 6.25g、 丹酚酸 A 2.5g、 丹酚酸 G异构体 1.25g、 丹酚酸 G 0.125g、 丹酚酸 D2.5g; 二氢丹参酮 I 0.14g、 丹参酮 I 0.7g、 隐丹参酮 0.28g、 丹参酮 IIA 1.4g: 丹参新醌 D 1.4g; 人参皂苷 Rgl+Re 14.17g、 人参皂 苷 Rbl l4.17g、 人参皂苷 Rhl-S 2.83g、 人参皂苷 Rd或 Rhl-R 2.83g、 三七皂苷 Rl 2.62g。
实施例 4
将酚酸类成分 62g、 丹参酮类成分 4g、 皂苷类成分 34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其中,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 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2-6) : (0.01-0.05) : (1-3) : (0.01-0.06) : (0.5-2) : (0.2-1) : (0.05-0.3) : (0.5-2) : (0.2-1) : (0.1-0.5) : (0.1-0.5) : (0.2-1) 组成;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丹参酮 I: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 (0.1-0.5) 组 成;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或 Re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 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或 R l-R= (0.1-0.5) : (1-4) : (1-4) : (0.2-0.7) : (0.2-0.7) 组 成。
实施例 5
将酚酸类成分 30g、 丹参酮类成分 10g、 皂苷类成分 60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 药组合物, 其中,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 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2-6) : (0.01-0.05) : (1-3) : (0.01-0.06) : (0.5-2) : (0.2-1) : (0.05-0.3) : (0.5-2) : (0.2-1) (0.1-0.5) : (0.1-0.5) : (0.2-1) 组成;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丹参酮 I:隐丹参酮: 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 (0.1-0.5) 组 成;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或 Re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 皂苷 R l-S:人参皂苷 Rd或 R l-R= (0.1-0.5) : (1-4) : (1-4) : (0.2-0.7) : (0.2-0.7) 组 成。
实施例 6
将酚酸类成分 80g、 丹参酮类成分 5g、 皂苷类成分 15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其中,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 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 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3.31-4.82) : (0.02-0.03 ) : ( 1.17-1.54 ) : (0.03-0.04) : ( 0.86-1.13 ) : ( 0.48-0.63 ) : (0.12-0.16) : (0.74-0.98) : (0.44-0.58) : (0.27-0.36) : (0.29-0.38) : (0.54-0.64) 组 成;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2-0.03) : (0.06-0.07) : (0.04-0.06) : (0.21-0.27) : (0.22-0.28) 组成; 所述皂苷类成 分是由重量比: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 (或 Re或 R 2) :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 参皂苷 Rd (或 R l-R) = (0.2-0.3) : (1.9-3.0) : (1.9-3.0) : (0.48-0.51) : (0.47-0.62) 组 成。
实施例 7
将酚酸类成分 70g、 丹参酮类成分 2g、 皂苷类成分 28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其中,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 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 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3.31-4.82) : (0.02-0.03 ) : ( 1.17-1.54 ) : (0.03-0.04) : ( 0.86-1.13 ) : ( 0.48-0.63 ) : (0.12-0.16) : (0.74-0.98) : (0.44-0.58) : (0.27-0.36) : (0.29-0.38) : (0.54-0.64) 组 成;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2-0.03) : (0.06-0.07) : (0.04-0.06) : (0.21-0.27) : (0.22-0.28) 组成; 所述皂苷类成 分由重量比: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 (或 Re或 R 2) :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 皂苷 Rd (或 Rhl-R) = (0.2-0.3) : (1.9-3.0) : (1.9-3.0) : (0.48-0.51) : (0.47-0.62) 组 成。
实施例 8
将酚酸类成分 50g、 丹参酮类成分 10g、 皂苷类成分 40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 药组合物。
实施例 9
将酚酸类成分 50g、 丹参酮类成分 6g、 皂苷类成分 44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实施例 10
将酚酸类成分 69g、 丹参酮类成分 6g、 皂苷类成分 25g混合均匀, 制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 其中,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化合物 A:化 合物 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 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 3.31-4.82) : (0.02-0.03 ) : ( 1.17-1.54 ) : (0.03-0.04) : ( 0.86-1.13 ) : ( 0.48-0.63 ) : (0.12-0.16) : (0.74-0.98) : (0.44-0.58) : (0.27-0.36) : (0.29-0.38) : (0.54-0.64) 组 成;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重量份比: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2-0.03) : (0.06-0.07) : (0.04-0.06) : (0.21-0.27) : (0.22-0.28) 组成; 所述皂苷类成 分由重量比: 人参皂苷 Rgl (或 Re或 Rh2) :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 l-S:人参皂苷 Rd (或 R l-R) = (1.9-3.0) : (1.9-3.0) : (0.48-0.51) : (0.47-0.62) 组成。
本发明药物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 11
取实施例 1 的中药组合物 0.5g与 PEG-6000 10.5g混合均匀, 加热熔融, 化料后移至滴丸 滴灌中, 药液滴至 6~8°C液体石蜡中, 除油, 制得滴丸 400粒。
实施例 12
取实施例 2的中药组合物 0.5g、 葡萄糖 4.5g、 硫代硫酸钠 0.9g和蒸镏水 lml, 上述组分混 合均匀后, 冷冻干燥, 分装 500支, 即得。
实施例 13
取实施例 2的中药组合物 0.5g、 甘露醇 5.5g、 依地酸钙钠 0.9g和蒸镏水 2ml, 上述组分混 匀后, 冷冻干燥, 分装 300支, 即得。
实施例 14
取实施例 2的中药组合物 0.5g、 淀粉 50g、 蔗糖 50g, 上述组分混匀后, 制粒, 压片即得 片剂。
实施例 15
取实施例 2的中药组合物 0.5g、 淀粉 50g、 蔗糖 50g, 上述组分混匀后, 制粒, 装胶囊即 得胶囊剂。
本发明丹酚酸 T、 (5)-丹酚酸 Τ和 (R)-丹酚酸 Τ的制备
实施例 16: 丹酚酸 T、 (S)-丹酚酸 Τ和 (R)-丹酚酸 Τ的制备
取丹参饮片, 置中药煎煮器中, 加入丹参饮片质量 6倍量的 0.3% (w/v) 的碳酸氢钠水溶 液, 煎煮 2.5h,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1.22 (80°C) 的水提浸膏。 在上述浸膏中加入 95% (v/v) 乙醇进行醇沉至醇含量 60% (v/v) (25°C), 静置 24h; 取 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32 (60°C) 的醇沉浸膏。
将上述醇沉浸膏用水溶解, 过 AB-8大孔吸附树脂, 用 pH=3.0的盐酸水溶液冲洗至洗脱液 近乎无色, 然后, 用柱体积 5 倍量的 95% (v/v) 乙醇进行洗脱, 洗脱液浓缩为无醇味的浸 膏。
将前一步骤得到的浸膏用流动相溶解 (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5:85:1), 使用法国 NOVASEP LC80-600 动态轴向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化, 色谱填料为 C18 反相硅胶柱
(ΙΟμηι, YMC公司); 用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5:85: 1进行等度洗脱; 流速 300mL/min; 检测波长 280nm。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洗脱过程, 收集保留时间在 21.2-24.0mm的组分, 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 得到丹酚酸 T样品。
将上述丹酚酸 T样品用流动相 (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7:83:1) 溶解, 使用 Waters Prep 400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手性异构体分离, 色谱柱为 CHIRALCEL® OD-RH反相手性色谱 柱 (250x20mm, 5μηι); 用乙腈:水:甲酸 (体积比) =17:83: 1进行等度洗脱; 流速 25mL/mm; 检测波长 280nm。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洗脱过程, 收集保留时间在 19.5-21. lmm 的 (5)-丹 酚酸 T组分、 23.9-25.3mm的 (R)-丹酚酸 T组分, 先用旋转蒸发仪在 30°C下浓缩洗脱液, 然后 再冻干, 得到 (5)-丹酚酸 T和 (R)-丹酚酸 T纯品。
高分辨质谱给出准分子离子峰 [M-H]- (5)-丹酚酸 T m/z=537.1033; (R)-丹酚酸 T m/z=537.1032ο
(5)-丹酚酸 Τ和 (R)-丹酚酸 Τ的核磁共振图谱数据归属见下表:
表 1 (R)-丹酚酸 Τ的核磁共振数据(DMSO, J Hz)
Figure imgf000014_0001
3" - 144.8
4" - 147.2 H-2", H-5", H-6"
5" 6.55 (1H, d, 8.5 Hz) 115.3 H-6"
6" 6.43 (1H, dd, 8.5, 2.0 Hz) 122.9 H-2", 5"
7" 7.69 (1H, s) 141.1 H-6"
8" - 123.4 H-7"
9" - 168.4 H-7"
表 2 (5)-丹酚酸 T的核磁共振数据(DMSO, J Hz)
工 X
X工
Figure imgf000015_0001
试验实施例
1.实验材料
动物: 所有动物均经中国药科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Sprague-Dawley大鼠, 雄性, 体 重 250-300g, Aier M te技术公司 (苏州, 中国)。 在湿度温度均受控的条件下, 将大鼠放置 于 12个小时白天 12个小时黑夜的循环的环境中。 水和标准实验室饮食可供随意使用。
药物与试剂
按照实施例 1制备。
2.实验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治疗组 (CP )、 心肌梗塞组 (Ml) 和伪手术组 (Sham)。 通过以下操作, 建立大鼠心肌梗塞模型: 使用三氯乙醛 GOOmg.kg i.p. ) 麻醉大鼠, 并使 用呼吸机 (HX- 100E, Taimeng有限公司, 中国) 以 10ml/kg 的潮流气量和 80转 /分钟的呼吸 率通风。 在第四肋间部分进行左胸廓切开术, 然后从左耳廓的尖端结扎左前降支的动脉 2mm 诱发心肌梗塞。 伪手术组 (Sham ) 大鼠不进行左前降支结扎, 只进行相同的胸廓切开术。 在手 术操作前后记录心电图。 心电图在 ST段标高并且心外膜发绀的表象可以确定心肌梗塞。
在心肌梗塞之前, 每天给治疗组 (CP ) 的大鼠口服浓度为 20mg/kg的本发明实施例 1制备 的中药组合物, 共服用三天。 伪手术组 (Sham ) 和心肌梗塞组 (Ml ) 只服用盐水。
进行左心室 (LV ) 导管插入。 在 6个小时的缺血性周期结束后, 对左心室插入导管评估心 脏功能。 对于左心室等容舒张期 (LVEDP ) 和左心室等容收缩期 (LVSP ) , 可以通过生物力学 实验系统 (BL420 , Taimeng有限公司, 中国) 记录压力上升和下降的速率。 使用商业试剂盒 ( Jiancheng 生物工程协会, 中国) 可以通过包括肌酸激酶 -MB ( CK-MB ) 和乳酸脱氢酶 ( LDH ) 在内的心脏标记酶检测出心肌衰弱细胞损伤的估算值。 使用商业的酶联免疫试剂盒 ( R&D, 美国) 测量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 的水平。 在实验的最后, 将各实验组大 鼠的心脏切除, 切成五段, 通过使用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锉 (TTC ) 着色测量梗塞的面积, 从而评价心肌损伤。 拍摄截面并通过 Image-Pro Plus 6软件的帮助计算截面的面积。
3.实验结果
3-1. 图 11A为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着色的心脏。 与心肌梗塞组 (Ml ) 相比, 用本发明药物预 处理明显减少梗塞的面积 (图 11B , 治疗组 29.4±4.0% vs心肌梗塞组 53.3±3.7%, P=0.0016, n=5, 单向方差分析, Dunnett检验)。
3-2. 心肌梗塞组 (Ml ) 导致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血清水平显著的提高 (图 11C、 图
11D )。 本发明药物组抑制诱发心肌梗塞的酶类活性的增加 (图 11 C和图 11D , 治疗组 vs心肌 梗塞组, PO.0001 肌酸激酶实验, P<0.0001 乳酸脱氢酶实验, n=8, 单向方差分析, Dunnett 检验)。
3-3. 心肌梗塞导致肿瘤坏死因子 α的大幅增长, 本发明药物组预处理会减弱肿瘤坏死因子 α水平的升高 (图 11E , 治疗组 vs 心肌梗塞组, Ρ<0.0001, η=8, 单向方差分析, Dunnett检 验)。 与伪手术组 (Sham ) 相比, 在心肌梗塞后, 当左心室等容收缩期, 左心室压力增加的最 大速率 (±dp/dt) 和左心室压力减小的最大速率 (-dp/dt) 明显降低时, 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增加 (图 11F、 图 11G )。 本发明药物组的治疗对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表现出显著的改善 (图 11F、 图 11G)。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酚酸类成分 30%~80%、 丹参酮类成分 2%~10%和皂苷类成分 15%~60%组成。
2. 如段落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酚酸类成分 50%~70%、 丹参酮类成分 2%~6%和皂苷类成分 25%~45%组成。
3. 如段落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酚酸类成分 66%、 丹参酮类成分 3%和皂苷类成分 31%组成。
4. 如段落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 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2-6) : (0.01-0.05) : ( 1-3) : (0.01-0.06) : (0.5-2) : (0.2-1) : (0.05-0.3) : (0.5-2) : (0.2-1) : (0.1-0.5) : (0.1-0.5) : (0.2~1)。
5.如段落 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 U+丹酚酸 T: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酸 A:丹酚酸 G 异构体:丹酚酸 G:丹酚酸 D= (3.31-4.82) : ( 0.02-0.03 ) : ( 1.17-1.54) : ( 0.03-0.04 ) : ( 0.86-1.13 ) : ( 0.48-0.63 ) : ( 0.12-0.16 ) : ( 1-2 ) : ( 0.44-0.58 ) : (0.27-0.36) : (0.29-0.38) : (0.54~0.64)。
6. 如段落 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 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U+丹酚酸 T:丹酚酸 D:丹酚酸 G: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 酸 A= (3-5) : (1-2) : (0.5-2) : (0.3-0.8) : (0.1-0.5) : (0.3-1.5) : (0.1-0.3) : (0.5-2) (0.5~1.5)。
7.如段落 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酚酸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U+丹酚酸 T:丹酚酸 D:丹酚酸 G: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丹酚 I A=3.52: 1.38: 1.1: 0.58: 0.33: 0.79: 0.17: 1.32: 0.93。
8. 如段落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 下组分组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1-0.05) : (0.05-0.1) : (0.02-0.1) : (0.1-0.5) : (0.1 0.5)。
9.如段落 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丹参新醌 D= (0.02-0.03) : (0.06-0.07) : (0.04-0.06) : (0.21-0.27) : (0.22~0.28)。
10. 如段落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 以下组分组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 (0.01-0.05) : (0.05-0.1) : (0.02-0.1) :
11. 如段落 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丹参酮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 成:
二氢丹参酮 I:丹参酮 I:隐丹参酮:丹参酮 ΠΑ=0.03: 0.08: 0.03: 0.26。
12. 如段落 1-11 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以下 组分组成: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和 /或 Re和 /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 和 /或 R l-R= (0.1-0.5) : (1-4) : (1-4) : (0.2-0.7) : (0.2~0.7)。
13.如段落 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以重量比计, 所述皂苷类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 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l和 /或 Re和 /或 R 2:人参皂苷 Rbl:人参皂苷 Rhl-S:人参皂苷 Rd 和 /或 R l-R= (0.2-0.3) : (1.9-3.0) : (1.9-3.0) : (0.48-0.51) : (0.47~0.62)。
14. 如段落 1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 人参皂苷 Rgl、 人参皂苷 Re同时存在, 其重量 比为 (16 17) :1ο
15. 一种药物制剂, 所述制剂包含段落 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药学上可接受 的载体,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在药物制剂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可以是 0.1%~99.9%, 其余为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PCT/CN2014/085362 2013-08-29 2014-08-28 一种中药组合物 WO2015027929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4314774A AU2014314774B2 (en) 2013-08-29 2014-08-2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EP14840475.9A EP3040077A4 (en) 2013-08-29 2014-08-2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CA2922231A CA2922231C (en) 2013-08-29 2014-08-2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JP2016537117A JP6372897B2 (ja) 2013-08-29 2014-08-28 漢方薬組成物
US14/910,088 US10300030B2 (en) 2013-08-29 2014-08-2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HK16109713.9A HK1221423A1 (zh) 2013-08-29 2016-08-15 種中藥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4234 2013-08-29
CN201310384234.6 2013-08-29
CN201410044675.6 2014-01-30
CN201410044675 2014-0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27929A1 true WO2015027929A1 (zh) 2015-03-05

Family

ID=5258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4/085362 WO2015027929A1 (zh) 2013-08-29 2014-08-28 一种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0030B2 (zh)
EP (1) EP3040077A4 (zh)
JP (1) JP6372897B2 (zh)
CN (1) CN104415045B (zh)
AU (1) AU2014314774B2 (zh)
CA (1) CA2922231C (zh)
HK (1) HK1221423A1 (zh)
WO (1) WO20150279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EP20186901B (en) 2013-07-11 2018-10-10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Micro-drop-pill-shaped compoun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MX2015017697A (es) 2013-07-11 2016-08-03 Tals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Composicion de medicina china tradicional, y preparacion y aplicacion de la misma.
TWI621443B (zh) 2013-07-11 2018-04-21 Tasly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中藥組合物及其用途、包含該中藥組合物之藥物製劑及複方丹參微滴丸劑、及該微滴丸劑的製備方法
CN104418744B (zh) * 2013-08-29 2017-03-01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丹酚酸化合物t、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957452A (zh) * 2016-10-17 2018-04-24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血浆中酚酸类物质的方法
CN108310055A (zh) * 2018-03-23 2018-07-24 兰纬 一种冠心宁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10339202B (zh) * 2018-04-04 2022-10-25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876447B (zh) * 2019-06-25 2022-04-01 陕西鸿道生物分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迷迭香酸的菌株及方法
EP4043012A4 (en) * 2019-09-30 2024-01-24 Shanghai Inst Materia Medica Cas MEDICINAL PRODUCTS FOR TREATING ARTERY DISEASES AND USE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855A (zh) * 2004-10-15 2006-04-19 合肥恒星药物研究所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
CN102526186A (zh) * 2012-01-17 2012-07-04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011A (zh) 2002-10-17 2003-04-30 南开大学 三七皂苷的提取方法
CN100443086C (zh) 2004-02-06 2008-12-17 徐琲琲 人参皂苷-Re的制备方法
CN100450501C (zh) * 2004-03-17 2009-01-14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51892B (zh) 2005-10-21 2010-10-27 山东绿叶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原儿茶醛的制备方法
CN100335897C (zh) 2005-11-02 2007-09-05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含有丹参和三七药材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0512830C (zh) * 2006-05-17 2009-07-15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1508965B (zh) 2008-10-27 2011-08-03 昆明诺唯金参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霉菌发酵三七皂苷制备20(S)-人参皂苷Rh1的方法
US20120041062A1 (en) 2009-03-30 2012-02-16 Tianjin Tas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Compound of salvianolic acid 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2675407B (zh) 2011-03-11 2015-11-25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隐丹参酮的制备方法
CN102908355B (zh) 2011-08-04 2014-06-04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757336B (zh) 2012-07-17 2014-11-05 湖北远成赛创科技有限公司 咖啡酸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855A (zh) * 2004-10-15 2006-04-19 合肥恒星药物研究所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
CN102526186A (zh) * 2012-01-17 2012-07-04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w Pharmaceutics", pages: 264
BULLETIN OF MEDICAL RESEARCH, vol. 30, no. 7, 2001
CHINA JOURNAL OF MORDEN MEDICINE, vol. 7, no. 4, 1997, pages 42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vol. 25, no. 3, 2002
NANFANG JOURNAL OF NURSING, vol. 3, no. 5, 1996, pages 7 - 9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040077A4
SHANXI MEDICINE JOURNAL, vol. 25, no. 2, 1996, pages 3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21423A1 (zh) 2017-06-02
AU2014314774A1 (en) 2016-02-25
US10300030B2 (en) 2019-05-28
EP3040077A4 (en) 2017-06-07
CN104415045B (zh) 2019-03-22
EP3040077A1 (en) 2016-07-06
AU2014314774B2 (en) 2019-04-18
JP6372897B2 (ja) 2018-08-15
JP2016531911A (ja) 2016-10-13
CN104415045A (zh) 2015-03-18
US20160184249A1 (en) 2016-06-30
CA2922231C (en) 2021-08-24
CA2922231A1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22231C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EP2415749B1 (en) New salvianolic acid compound 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AU2014289766B2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U2014314827B2 (en) New salvianolic acid compound 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EP3020408B1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20070254847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teroidal Saponin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US20080187608A1 (en) Enriched fractions from clary s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ardiovascular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CN101721467B (zh) 丹参总酚酸制备方法
CN106467509A (zh) 丹酚新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1087691A (ja) 三七人参由来の新規サポニン配糖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48404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49100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REEP Request for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48404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48404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9222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43147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AU

Date of ref document: 20140828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65371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