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3149593A1 -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3149593A1
WO2013149593A1 PCT/CN2013/073741 CN2013073741W WO2013149593A1 WO 2013149593 A1 WO2013149593 A1 WO 2013149593A1 CN 2013073741 W CN2013073741 W CN 2013073741W WO 2013149593 A1 WO2013149593 A1 WO 201314959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37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罗海燕
邓天乐
温容慧
李铕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JP2015503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5995028B2/ja
Priority to EP13771760.9A priority patent/EP2824984B1/en
Publication of WO201314959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3149593A1/zh
Priority to US14/500,799 priority patent/US9544909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确定第一基站的小区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其中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小区集合,第一小区集合由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一干扰小区组成,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第二小区集合由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成;协调第一基站的小区与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频资源、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该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通过协调,将基站的小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在不增加上行开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Description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 2012 年 4 月 6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098785.1、发明名称为"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 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无线通信中干扰协调 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可充分利用无线资源的空间特性, 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 统对于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并从根本上提高系统容量。 波束赋形 ( beamforming )作为其核心技术, 在消除小区间干扰并提高小区边缘用户 性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LTE-A CoMP (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先进的长期演进的多点协作)技术中讨论了多种基于波束赋形的邻区干扰 协调机制。 其中最佳 /最差预编码矩阵指示 ( best/worst companio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要求 UE (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上报本区以及邻区 的最佳 /最差预编码矩阵指示 ( PMI,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
然而, 当最佳 /最差预编码矩阵机制要求 UE上报部区的 PMI时,则 UE 需要首先在邻区中进行小区搜索, 同步后才能获知邻区的 PMI,并上报给小 区所属的服务基站。但是 UE频繁上报邻区的 PMI会大大增加上行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能够在不增加上行的 开销的情况下进行干扰协调。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包括: 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 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小区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 中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小区集合, 第一小区集合由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 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一干扰小区组成, 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第二小区集合由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 成; 协调第一基站的小区与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 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的装置, 包括: 确定单元和干扰协调 单元, 其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 站的小区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中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 小区集合, 第一小区集合由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一 干扰小区组成, 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第二小区集合由第二基 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成; 干扰协调单元用于 协调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基站的小区与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 送时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 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 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 6A和图 6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另一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另一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多种通信系统,例如: 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 Evolution )或先进的长期演进 ( LTE-A, LTE- Advanced )等。
UE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 ), 移动用户设备等, 可以经 无线接入网 (例如,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 行通信。 UE可以是移动终端, 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 动终端的计算机, 例如, 可以是便携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 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 /或数据。
基站可以是 LTE或 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 eNB或 e-NodeB , evolutional Node B ), 包括宏基站或微基站等。
另外,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 语"和 /或,,, 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 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 例如, A和 /或 B, 可以表示: 单独存在 A, 同时存在 A和 B, 单独存在 B 这三种情况。 另外, 本文中字符" /,,, 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 关系。 LTE-A CoMP还包括其他基于波束赋形的邻区干扰协调机制,例如协同 波束成形 (coordinated beamforming)以及协同波束切换 (CB S , Coordinated Beam Switching)。其中协同波束成形机制要求 UE上 4艮本区以及邻区的空间 协方差矩阵 (Spatial Covariance Matrices);而协同波束切换机制要求基站通知 UE启动协同波束切换机制, 同时要求 UE上报波束切换周期内最佳的信道 质量指示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以及对应的时域位置或频域位置, 例如子帧编号或资源块组 (RBG, Resource Block Group)编号。
然而,上述方法各有缺点, 当协同波束成形机制要求 UE上报部区的空 间协方差矩阵时,则 UE需要首先在邻区中进行小区搜索, 同步后才能获知 邻区的空间协方差矩阵,并上报给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 但是 UE频繁上报 邻区的空间协方差会大大增加上行的开销。 协同波束切换机制需要基站通 过空口告知 UE启动协同波束切换机制, 同时要求 UE上报波束切换周期内 最佳的 CQI以及对应的时频位置, 同样会大大增加上行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装置, 在不增加上行的开销的情况下, 实现基站的小区之间的波束干扰协调。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出于简洁, 图 1示意性地 包括: 3个由不同基站控制的小区 11、 12和 13 , 且每个小区包括 4个标记 有 1、 3、 0和 2的波束。 基站的小区的多个波束基于不同的 PMI进行波束 赋形, 每个波束与特定 PMI存在对应关系。 如图 1所示, 出于方便, 每个 基站的小区的波束都是按逆时针方向出现的,分别代表基于 PMI=1、PMI=3、 PMI=0 和 PMI=2 波束赋形后形成的波束, 上下文中也分别简称为对应 PMI=1、 PMI=3、 PMI=0和 PMI=2的波束。 小区波束的出现顺序可以简称 为逆时针顺序为 1302。 波束方向如图 1所示, 波束之间会形成相互干扰。 一个 UE接收到服务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携带的信号的同时,还会接收到邻小 区的波束携带的信号, 邻小区由与服务基站相邻的其他基站控制。 邻小区 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对该 UE正常接收服务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形 成干扰, 由于干扰是相互的, 该情形也称为服务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与其他 基站控制的邻小区的波束相互干扰, 上下文中也称为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 间相互干扰, 相互干扰的波束互为干扰波束。 此外, 小区中波束个数、 波 束对应的 PMI和 PMI出现顺序仅是为了说明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 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方法 20的示意流程图。 无线通信系 统中不同的网络侧设备, 例如基站或者核心网网元都可以执行方法 20。
21 , 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小区和第二 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中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小区集合, 第一 小区集合由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一干扰小区组成, 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第二小区集合由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 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成。
22 , 协调第一基站的小区与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 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源上发送, 也可以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还可以在时域和频域均不相 同的资源上发送以减少干扰。 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上下文中简称为时频资 源。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 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干扰协调的方法 30的示意流程图。 在该方法 中, 说明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具体执行方法 20的过程。 31 , 第一基站接收小区内 UE上报的信息。
假设当前的服务基站是第一基站。小区内的 UE向服务基站上报的信息 可以是 UE发送的反映信道质量或状态的信息, 包括, 例如 PMI以及 RSRP (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参考信号接收电平)和 CQI等。 此处 UE上报的信息可以与现有技术未进行干扰协调前上报的信息相同。
32, 第一基站将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可选的, 将上报的 CQI小于特定阔值, 且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
33 , 第一基站在同一组中统计同一组的 UE上报的 RSRP, 将同一组内 UE上报的 RSRP所属的邻小区按照统计后的 RSRP进行排序, 其中同一组 是指上报相同 PMI的 UE组。
统计这些 UE上报的 RSRP可以是先对 UE上报的 RSRP进行处理, 处 理后的 RSRP 可以看做是部小区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对本小区的波束携带的 信号的干扰强度的一种指示信息。 处理 RSRP 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包括求 和、 求平均数或者找出最小方差等,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方便 说明, 下面描述中均以求平均数, 且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但本发明同样适 用其他处理和排序的方法。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将同一组内 UE上报的相同邻小区的 RSRP进行平 均处理, 以平均后的 RSRP数值作为相同邻小区的 RSRP, 由大到小排序所 有邻小区。 邻小区的排序顺序对应第一基站的波束所受干扰由强到弱的顺 序。 排序靠前的邻小区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对本小区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干扰 较强。
本发明实施例中, 举例来说, 第一基站接收小区内 UE上报的信息。 上 报 PMI=0的 UE分为一组, 包括 UE1、 UE2和 UE3 , 且该组内 UE上报的 RSRP和邻小区的关系如下表 1所示。
表 1 邻小区 1 邻小区 2 邻小区 3
UE1 RSRP=46 RSRP=32 RSRP=57
UE2 RSRP=39 RSRP=50
UE3 RSRP=45 RSRP=43 如上所示, 以上报 PMI=0的 UE作为一组, 统计该组内的 UE上报的 RSRP所属的邻小区编号, 且邻小区编号为邻小区 1、邻小区 2和邻小区 3。 将相同邻小区编号的 RSRP进行平均, 得到该邻小区的波束对本小区的对 应 PMI=0的波束的平均干扰大小。 分别对 UE上报的所属编号为小区 1、 小区 2和小区 3的 RSRP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 3个平均后的 RSRP。 通过由 大到小排序平均后的 RSRP, 得到对应的邻小区的排序, 例如排序顺序为邻 小区 3、 邻小区 1和邻小区 2。 在上述情形中, 邻小区 3的波束携带的信号 比邻小区 1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对本小区的对应 PMI=0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干 扰大, 且邻小区 1的波束携带的信号比邻小区 2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对本小 区的对应 PMI=0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干扰大。
可选的,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 如果分组时, 将上报的 CQI小于特定 阔值, 且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则也可以只对同一组内 UE上报 的信道质量信息小于特定阔值的 UE上报的 RSRP进行平均处理。 当 UE上 报的信息包括 CQI时, 考虑到小区边缘的 UE的 CQI更能真实地反映出邻 小区的干扰情况后, 仅选择同一组内 UE上报的 CQI小于特定阔值的 UE 上报的 RSRP进行处理, 由此第一基站可以主动减少参加处理的 UE, 提高 效率。 同时, 由于 UE反馈的 RSRP所属的邻小区编号相应地也会减少, 当 进一步与邻小区所属的基站协调干扰时可以提高干扰协调的精度。
此外, 可选的,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 将与所述邻小区所属的第二基 站交互的负载信息作为所述平均后的 RSRP 的权重因子计算加权的平均 RSRP数值, 以加权后的平均 RSRP数值由大到小排序所有邻小区。 此处的 第二基站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例如, 在考虑邻小区干扰时, 还可以结合 X2 协议接口, 交互的负载信息作为权重因子计算加权的平均 RSRP, 其中 X2 协议接口是基站之间通信的协议接口。 负载信息例如可以是用于规范基站 间 X2接口应用的 TS36.423协议中的无线资源状态( Radio Resource Status )。 计算指定小区的干扰时例如可以以负载作为平均后的 RSRP的权重因子。
基于表 1的实施例, 第一基站通过 X2接口从邻小区 1、 邻小区 2和邻 小区 3所属的第二基站获取各小区的负载信息, 例如分别由 Ll、 L2和 L3 表示, 上述负载信息作为加权因子, 则对应 PMI=0的波束的邻小区 1、 邻 小区 2和邻小区 3的加权的平均 RSRP分别由 II、 12和 13表示, 如公式 1 至 3所示。
Il=Ll x(46+39+45)/3 (公式 1 )
I2=L2x(32+43)/2 (公式 2 )
I3=L3x(57+50)/2 (公式 3 )
34, 第一基站基于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排序后的邻小区, 生成第一基站 的第一干扰信息。
上述排序后的邻小区即为第一干扰小区, 第一基站基于上述步骤中得 到的排序后的邻小区, 生成第一基站的第一干扰信息。 第一干扰信息中包 括第一小区集合, 第一小区集合由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 的第一干扰小区组成。 可选的, 可以选择排序靠前的几个小区组成第一小 区集合, 也可以选择以处理后的 RSRP作为干扰强度, 且该干扰强度大于 阔值的小区组成第一小区集合, 此外可选的, 还可以选择上述排序后所有 邻小区组成第一小区集合。
35 ,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干扰信息, 第二干扰信息包括 第二小区集合, 第二小区集合包括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 的第二干扰小区。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 "第一" 和 "第二" 仅是为了区别两个基站。 在步骤 35中的第二基站可以在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干扰信息前, 执行与第 一基站执行的步骤 31至 34类似的步骤, 生成第二干扰信息, 出于简洁, 对此过程不再赘述。
第一基站可以作为一个中央控制节点, 接收多个第二基站发送的多个 第二干扰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各个基站间的波束干扰关系, 通过协调第一 基站与多个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此外, 当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无需由中央控制节点控制, 而是作为平 级的节点, 各自平行执行方法 20时, 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36,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干扰信息。
步骤 35和 36的顺序可以不分先后, 也可以同时执行。 通过步骤 35和 36 ,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实现交互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第 一基站可以通过 X2协议接口或 S1协议接口接收来自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 干扰信息和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干扰信息, 其中 S1协议接口是核心网与基 站的协议接口。
下面以第一基站和一个第二基站交互的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作为参考, 进一步说明基站之间如何进行干扰协调。 表 2是本发明实施例 的一个例子。 表 2
执行不同 PMI波束赋形 小区 A的干扰小区 小区 B的干 4尤小区 后形成的波束
对应 PMI=0的波束 小区 B, 小区 C 小区 C, 小区 E 对应 PMI=1的波束 小区 C, 小区 D 小区 A, 小区 F 对应 PMI=2的波束 小区 B, 小区 F 小区 C, 小区 E 对应 PMI=3的波束 小区 C, 小区 D 小区 A, 小区 C 第一基站包括小区 A, 小区 A包括 4个以不同的 PMI进行波束赋形后 形成的波束, 如第一列的第二行至第五行所示。 表 2 的第二列的第二行至 第五行是第一基站的小区 A的 4个波束分别对应的干扰波束所属的邻小区。 表 2 的第二行第二列单元格内的信息为第一基站生成的第一干扰信息的一 部分,该信息指示第一基站的小区 A的对应 PMI=0波束赋形后形成的波束, 受到来自邻小区 B和邻小区 C的波束的干扰。 第二基站包括小区 B。 表 2 的第二行第三列单元格内的信息为第二基站生成的第二干扰信息的一部 分, 该信息指示第二基站的小区 B的对应 PMI=0波束赋形后的波束, 受到 来自邻小区 C和邻小区 E的波束的干扰。 第一小区集合包括小 B、 小区 C、 小区 D和小区 F, 第二小区集合包括小 A、 小区 C、 小区 E和小区 F。 这些小区有些可以受控于相同基站,可以通过 UE上报的信息来确定所属的 基站。
37 , 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小 区与第二基站的小区的相互干扰的波束。
根据表 2 ,小区 B作为干扰小区出现在小区 A的对应于 PMI=0和 PMI=2 的两组波束的小区集合内, 而小区 A 出现在小区 B 的对应于 PMI=1 和 PMI=3 的两组波束的小区集合内。 也就是说, 在小区 A内上报 PMI=0和 PMI=2的 UE, 认为小区 B的波束对上述 UE接收小区 A的波束携带的信 号干扰比较大。 而在小区 B内上报 PMI=1和 PMI=3的 UE, 认为小区 A的 波束对上述 UE接收小区 B的波束携带的信号干扰比较大。 由于干扰是相 互的, 由此可以初步确定小区 A的对应于 PMI=0和 PMI=2所形成的波束 与小区 B的对应于 PMI=1和 PMI=3所形成的波束造成强干 4尤。
38 , 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协调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当第一基站作为中央集中控制的节点时, 第一基站可以通过 X2或 S1 协议接口统筹协调网络中的各个基站, 要求各基站将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 时占用的时域资源错开以降低相互干扰, 从而提高全网的性能。 此外, 当不存在中央控制节点, 而是由作为平级的节点的第一基站和 第二基站相互协调时, 可以各自通过将相互干扰的波束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错开的方式进行干扰协调。 下面以相互干扰的波束占 用时频资源错开为例,例如让第一基站控制的小区 A的 RBG0-3和 RBG4-7 固定使用对应 PMI=0和 PMI=2所形成的波束来承载,而让第二基站控制的 小区 B的 RBG8-11和 RBG12-15固定使用对应 PMI=1和 PMI=3所形成的 波束来承载, 从而避免了小区 A和小区 B之间的波束的相互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可选的, 第一干扰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相 应地, 第二干扰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干扰强度 值例如可以包括平均干扰强度值或最大干扰强度值等。
此时假设小区 A所在的第一基站交互的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如下表 3的例子所示。 表 3
Figure imgf000012_0001
对 应 小区 C -51 小区 D -53.5
PMI=1 的
波束
对 应 小区 B -56 小区 F -60 PMI=2 的
波束
对 应 小区 C -47 小区 D -48.5 PMI=3 的
波束 而小区 B所在的第二基站交互后的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如下 表 4的例子所示。 表 4
Figure imgf000013_0001
对 应 小区 C -54 小区 E -57
PMI=2 的
波束
对 应 小区 A -48 小区 C -56.5
PMI=3 的
波束 上述实施例相对于方法 30的实施例而言,除了交互干扰小区的信息外, 还交互了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当小区 B发现其对应 PMI=0和 PMI=2 所在的波束受到来自小区 C的波束的平均干扰较大, 而 PMI=1 和 PMI=3 所在的波束受到来自小区 A的平均干扰较大。 小区 B再通过比较来自小区 A和小区 C的平均干扰强度值, 发现来自小区 A的平均干扰强度更大。 因 此, 小区 B可能会考虑和小区 A的干扰波束进行干扰协调, 而非小区 C, 由此可以提高干扰协调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可选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替代方法, 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 信息中包括的干扰强度值可以由干扰强度编号取代。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交互干扰强度编号, 而非具体的干扰强度 值。 表 5是干扰强度编号和干扰强度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 具体 执行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规定, 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如下表 5 所示, 当干扰强度范围落入 [-43,42 )之间时, 交互的干扰强度编号为 98。 该方法 同样可以提高协调干扰的精度。 表 5 平均干扰强度编号 平均干扰强度范围
(dBm)
00 <-140
01 [-140,130)
98 [-43,-42)
99 [-42,41)
100 >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邻小区将通过波束错开的方式进行干扰协 调的方法, 能够在不增加上行开销的情况下实现本小区和邻区之间强干扰 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从而降低相互干扰。
可选的, 第一干扰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 序。该出现顺序可以由各个波束对应的 PMI的出现顺序表示,如图 1所示, 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是按逆时针方向顺序出现对应 PMI=1、 PMI=3、 PMI=0 和 PMI=2的波束, 相应地, 第二干扰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基站的小区的 波束的出现顺序。 束的出现顺序, 该出现顺序可以由对应的 PMI出现顺序等表示, 有利于进 一步确定单个波束的强干扰波束。 以表 2为例, 小区 B的波束作为干扰源 出现在小区 A的对应的 PMI=0和 PMI=2的两组波束, 而小区 A的波束作 为干 4尤源出现在小区 B的对应的 PMI=1和 PMI=3的两组波束。可以初步确 定小区 A的对应 PMI=0和 PMI=2的波束与小区 B的对应 PMI=1和 PMI=3 的波束形成强干扰。 假设表 2中的小区 A和小区 B分别代表图 1中小区 11和小区 12,参考图 1 ,如果 小区 A受控的第一基站通过与小区 B受控的第二基站交互第一干扰信息和第 二干扰信息后, 进一步可以得知小区 B的波束对应的 PMI出现的逆时针顺序 是 1302, 则小区 A结合自身波束对应的 PMI出现的顺序, 可以确定小区 A的 对应 PMI=0的波束和小区 B的对应 PMI=3的波束干扰较大, 而小区 A的对应 PMI=2的波束和小区 B的对应 PMI=1的波束干扰较大。 最终可以通过相互干 扰的波束占用不同时频资源来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
此外, 作为不同的实现方法, 还可以结合不同的实施例, 第一干扰信 息既包括第一干扰小区, 还包括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和第一基站的 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第二干扰信息既包括第二干扰小区, 还包括第 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或第一干 扰信息既包括第一干扰小区, 还包括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和第一 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第二干扰信息既包括第二干扰小区, 还 包括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 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干扰协调的方法 40的示意流程图。 与图 3中 的实施例不同,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网元, 例如 MME (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移动管理实体 )可以作为中央控制节点执行方法 40, 其内容如下。
41 , 核心网网元通过 S1协议接口获取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其中第一干扰信息由第一基站生成, 第二干扰信息由第二基站生成。
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的生成方式参见图 3 的实施例, 出于简 洁此处不再赘述。
核心网网元可以通过 S1协议接口从多个基站获取干扰信息。 其中, 第 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基站, 所包括的内容可以 如上述诸多实施例中所述。 例如第一干扰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小区集合, 或 第一小区集合和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或第一小区集合和第一干扰 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 或第一小区集合和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 序, 或第一小区集合和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及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 束的出现顺序, 或第一小区集合和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码及第一基 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第二干扰信息与第一干扰信息相似, 包括相 应内容。
42 , 核心网网元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 小区与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步骤 42确定的方法与方法 30中第一基站执行的方法类似或相同, 出 于简洁, 此处不再赘述。
43 , 核心网网元协调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干扰波束发送时 占用的时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核心网网元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 域资源后, 向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协调后的第 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域资源。 第一基站或第 二基站或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同时从核心网网元接收到上述信息后, 在协 调后的时域资源上发送小区的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 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装置 50的示意框图。
装置 50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侧设备, 例如基 站或核心网网元, 包括确定单元 51和干扰协调单元 52。
确定单元 51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小区 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小区 集合, 所述第一小区集合由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 第一干扰小区组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所述第二小区 集合由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成。
干扰协调单元 52协调所述确定单元 51确定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与 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 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装置 50可以实现方法 20, 具体细节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装置,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 6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另一装置 60的示意框图。 基站可 以作为装置 6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法。 其中, 装置 60的确定单元 61和干扰 协调单元 61与装置 50的确定单元 51和干扰协调单元 52相同或相似, 此 外装置 60还包括生成单元 63和接收单元 64。
确定单元 61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小区 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小区 集合, 所述第一小区集合由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 第一干扰小区组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所述第二小区 集合由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成。
干扰协调单元 62协调所述确定单元 61确定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与 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 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生成单元 63基于 UE上报的信息, 生成所述确定单元使用的所述第一 干扰信息。
接收单元 64通过 X2协议接口或 S1协议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
装置 60可以实现方法 20和 /或 30, 具体细节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装置,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 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可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 6B所示, 装置 60的生成单元 63还可以包括分 组模块 631、 排序模块 632和生成模块 633。
分组模块 631 当所述 UE上报的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 PMI和参考信号 接收电平 RSRP时, 将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排序模块 632将分组模块 631分组后同一组内 UE上报的 RSRP所属的 邻小区基于所述上报的 RSRP进行大小排序。
生成模块 633基于排序模块 632排序后的所述所属的邻小区确定所述 第一小区集合, 生成所述第一干扰信息。
可选的,分组模块 631当所述上报的信息还包括信道质量信息 CQI时, 将上报的 CQI小于特定阔值, 且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可选的,排序模块 632将同一组内 UE上>¾的相同邻小区的 RSRP进行 处理,以处理后的 RSRP作为所述相同邻小区的 RSRP由大到小排序所有所 述邻小区, 所述邻小区的排序顺序对应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所受干 扰由强到弱的顺序。
可选的, 排序模块 632将与所述邻小区所属的基站交互的负载信息作 为所述处理后的 RSRP的权重因子计算加权的 RSRP, 且以加权后的 RSRP 排序所有所述邻小区。
可选的, 生成模块 633 生成的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 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 强度值; 或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 或所述第 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 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或所述第一干扰信 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 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和 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或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 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和所述第二 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可选的, 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是基于 PMI进行波束赋形后形成 的, 且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是基于 PMI进行波束赋形后形成的。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的另一装置 70的示意框图。
核心网网元可以作为装置 6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法。 其中, 装置 70的 确定单元 71和干扰协调单元 71与装置 50的确定单元 51和干扰协调单元 52相同或相似, 此外装置 70还包括获取单元 73和发送单元 74。
确定单元 71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小区 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小区 集合, 所述第一小区集合由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 第一干扰小区组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所述第二小区 集合由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成。
获取单元 73通过 S1协议接口获取所述确定单元 71使用的所述第一干 扰信息和所述第二干扰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信息由所述第一基站生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由所述第二基站生成。
干扰协调单元 72协调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与所述 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域资源。
发送单元 74向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 站发送协调后的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 的时域资源。
装置 70可以实现方法 20和 /或 40 , 具体细节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装置, 通过协调, 将基站的小 区的波束在时域资源上错开发送, 在不增加上行开销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基 站的小区的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 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 的结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 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 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 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 描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 对应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 和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 是示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 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 到另一个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 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 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 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 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 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 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 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 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 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 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者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 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 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权利要求
1、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小区和第二基站 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小区集合, 所述 第一小区集合由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一干扰小 区组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所述第二小区集合由所述 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成;
协调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 时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一基 站执行时, 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基于用户设备 UE上报的信息, 生成所述第一干扰信息; 通过 X2协议接口或 S1协议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干 扰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由核心网网元 执行时, 还包括:
通过 S1协议接口获取所述第一干扰信息和所述第二干扰信息, 其中所 述第一干扰信息由所述第一基站生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由所述第二基站 生成;
协调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 时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 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域资源, 向所述 第一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协调后的所述第 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域资源。
4、 根据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所述第一 干扰信息包括: 当 UE上报的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 PMI和参考信号接收电平 RSRP时, 所述第一基站将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将同一组内 UE上报的 RSRP所属的邻小区基于所述上报的 RSRP进行 大小排序;
基于所述所属的邻小区确定所述第一小区集合, 生成所述第一干扰信 息。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上报的信息还包 括信道质量信息 CQI时, 所述将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具体包括: 将上报的 CQI小于特定阔值, 且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同一组内 UE上报的 RSRP所属的邻小区基于所述上报的 RSRP进行大小排序包括: 将同一组内 UE上 ^艮的相同邻小区的 RSRP进行处理,以处理后的 RSRP 作为所述相同邻小区的 RSRP 由大到小排序所有所述邻小区, 所述邻小区 的排序顺序对应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所受干扰由强到弱的顺序。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同一组内 UE上 报的相同邻小区的 RSRP进行处理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与所述邻小区所属的基站交互的负载信息作为所述处理后的 RSRP 的权重因子计算加权的 RSRP, 且以加权后的 RSRP排序所有所述邻小区。
8、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且所述第 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或
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 且所述 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 或
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或
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和所述第一 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 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或
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和所述第 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 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9、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 的小区的波束是基于 PMI进行波束赋形后形成的, 且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的波束是基于 PMI进行波束赋形后形成的。
10、 一种干扰协调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基于第一干扰信息和第二干扰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 小区和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信息包括第一 小区集合, 所述第一小区集合由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 属的第一干扰小区组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集合, 所述第二 小区集合由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干扰波束所属的第二干扰小区组 成;
干扰协调单元, 用于协调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与 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频资源、 时域资源或 频域资源以减少干扰。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基站时还 包括生成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基于用户设备 UE上报的信息,生成所述确定单元使 用的所述第一干扰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 X2协议接口或 S1协议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基站 发送的所述第二干扰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为核心网网 元时, 还包括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 S1协议接口获取所述确定单元使用的所述第一 干扰信息和所述第二干扰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干扰信息由所述第一基站生 成, 所述第二干扰信息由所述第二基站生成;
干扰协调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 第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域资源, 向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 第二基站或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协调后的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 二基站相互干扰的波束发送时占用的时域资源。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包括分 组模块、 排序模块和生成模块: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当所述 UE上报的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 PMI和参考 信号接收电平 RSRP时, 将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所述排序模块用于将将分组模块分组后同一组内 UE上报的 RSRP所属 的邻小区基于所述上报的 RSRP进行大小排序;
所述生成模块基于排序模块排序后的所述所属的邻小区确定所述第一 小区集合, 生成所述第一干扰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组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上报的信息还包括信道质量信息 CQI时, 将上报的 CQI小于特定阔值, 且上报相同 PMI的 UE分为一组。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序模块具体用于将同一组内 UE上 ^艮的相同邻小区的 RSRP进行 处理,以处理后的 RSRP作为所述相同邻小区的 RSRP由大到小排序所有所 述邻小区, 所述邻小区的排序顺序对应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所受干 扰由强到弱的顺序。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序模块具体用于所述将同一组内 UE上报的相同邻小区的 RSRP 进行处理后, 所述排序模块还用于: 将与所述邻小区所属的基站交互的负载信息作为所述处理后的 RSRP 的权重因子计算加权的 RSRP, 且以加权后的 RSRP排序所有所述邻小区。
17、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2任一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使用的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 扰强度值,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 或
所述确定单元使用的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 扰强度编号,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 号; 或
所述确定单元使用的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 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 的出现顺序; 或
所述确定单元使用的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 扰强度值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息 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值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 现顺序; 或
所述确定单元使用的所述第一干扰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干扰小区的干 扰强度编号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波束的出现顺序, 且所述第二干扰信 息还包括所述第二干扰小区的干扰强度编号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的波束 的出现顺序。
18、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2任一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基站的小区的波束是基于 PMI进行波束赋形后形成的, 且所述第二基站的 小区的波束是基于 PMI进行波束赋形后形成的。
PCT/CN2013/073741 2012-04-06 2013-04-03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4959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503744A JP5995028B2 (ja) 2012-04-06 2013-04-03 干渉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3771760.9A EP2824984B1 (en) 2012-04-06 2013-04-03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14/500,799 US9544909B2 (en) 2012-04-06 2014-09-29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8785.1A CN103369539B (zh) 2012-04-06 2012-04-06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CN201210098785.1 2012-04-0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4/500,799 Continuation US9544909B2 (en) 2012-04-06 2014-09-29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49593A1 true WO2013149593A1 (zh) 2013-10-10

Family

ID=4930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3/073741 WO2013149593A1 (zh) 2012-04-06 2013-04-03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44909B2 (zh)
EP (1) EP2824984B1 (zh)
JP (1) JP5995028B2 (zh)
CN (1) CN103369539B (zh)
WO (1) WO20131495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62112A4 (en) * 2014-06-26 2018-02-21 Intel IP Corporation Spatial reuse of wi-fi channels with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control
CN111194040A (zh) * 2018-11-15 2020-05-22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9116B1 (en) 2012-04-02 2018-07-3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Long term evolution scheduler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US9553680B1 (en) * 2012-04-02 2017-01-2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Up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10381513B (zh) * 2013-12-30 2023-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05359B (zh) * 2014-03-11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JP5992941B2 (ja) * 2014-03-12 2016-09-14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
WO2015196455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5451255B (zh) * 2014-09-26 2020-08-18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小区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6080571A1 (ko) * 2014-11-20 2016-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 간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셀 간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22094B (zh) * 2014-12-03 2019-12-06 索尼公司 在小小区之间进行干扰协同的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EP3547742A1 (en) * 2015-01-29 2019-10-02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6143916A (ja) * 2015-01-29 2016-08-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
KR102201502B1 (ko) * 2015-10-05 2021-01-11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무선 채널 할당 시스템, 기지국장치 및 단말, 그리고 무선 채널 할당 방법
KR20170054070A (ko) * 2015-11-09 2017-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이 적용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개의 기지국들에 의한 협력통신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6685504B (zh) 2015-11-09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间协作方法及装置
KR102292990B1 (ko) 2015-11-20 2021-08-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상태 관련 정보 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43099B1 (ko) * 2015-12-08 2023-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간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CN108337065A (zh) 2017-01-18 2018-07-27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9587699B (zh) * 2017-09-29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TWI645689B (zh) * 2017-12-15 2018-1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具備混合式波束成型的無線通訊裝置及其之控制方法
CN112910530A (zh) 2018-04-20 2021-06-0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66640A (zh) * 2018-05-17 2021-01-0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向波束传输的网络辅助的波束调度机制
WO2020015817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chnique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O2020029277A1 (zh) 2018-08-10 2020-0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Fbe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047799A1 (zh) * 2018-09-06 2020-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1182629B (zh) * 2018-11-09 2023-04-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0197449A1 (en) * 2019-03-22 2020-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284405B2 (en) 2019-03-26 2022-03-22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reducing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412527B2 (en) * 2019-07-01 202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region configuration
CN116326116A (zh) * 2020-12-18 2023-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规避方法和基站
GB2615413B (en) * 2022-02-04 2024-05-15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 interfefence
CN114584995B (zh) * 2022-04-07 2024-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279095A (zh) * 2022-06-14 2023-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sb波束资源配置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135A (zh) * 2007-11-26 2009-04-01 北京邮电大学 蜂窝系统中基于动态小区组的分级式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CN101507342A (zh) * 2006-08-15 2009-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资源与避免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CN101635929A (zh) * 2008-07-24 2010-01-27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协调干扰的方法、基站、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
CN101828359A (zh) * 2007-12-03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间的资源协调方法
CN102014440A (zh) * 2009-09-28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10143793A1 (en) * 2009-12-15 2011-06-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BASE STATION FOR OPERATING COOPERATIVE MULTI-POINT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CN102348284A (zh) * 2010-07-28 2012-02-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集约站、控制站装置、无线基站以及协同发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2060B2 (en) 2008-06-03 2015-06-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ower control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US8670717B2 (en) 2008-11-27 2014-03-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coordinated beam switching and scheduling
WO2010084936A1 (ja) 2009-01-22 2010-07-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244630B2 (ja) * 2009-01-22 2013-07-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00125693A (ko) * 2009-05-21 2010-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간 간섭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13905B (zh) * 2009-09-29 2016-09-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协同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KR101728544B1 (ko) * 2010-01-22 2017-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29519B1 (ko) 2010-01-22 2016-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 제어를 위해 자원 할당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기지국
KR101060857B1 (ko) * 2010-03-31 2011-08-31 (주)휴맥스 Mim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342A (zh) * 2006-08-15 2009-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资源与避免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00135A (zh) * 2007-11-26 2009-04-01 北京邮电大学 蜂窝系统中基于动态小区组的分级式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CN101828359A (zh) * 2007-12-03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间的资源协调方法
CN101635929A (zh) * 2008-07-24 2010-01-27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协调干扰的方法、基站、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
CN102014440A (zh) * 2009-09-28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10143793A1 (en) * 2009-12-15 2011-06-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BASE STATION FOR OPERATING COOPERATIVE MULTI-POINT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CN102348284A (zh) * 2010-07-28 2012-02-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集约站、控制站装置、无线基站以及协同发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2824984A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62112A4 (en) * 2014-06-26 2018-02-21 Intel IP Corporation Spatial reuse of wi-fi channels with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control
US10432344B2 (en) 2014-06-26 2019-10-01 Intel IP Corporation Spatial reuse of Wi-Fi channels with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control
CN111194040A (zh) * 2018-11-15 2020-05-22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CN111194040B (zh) * 2018-11-15 2023-03-28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5028B2 (ja) 2016-09-21
EP2824984A4 (en) 2015-02-18
EP2824984B1 (en) 2016-11-23
EP2824984A1 (en) 2015-01-14
US20150016434A1 (en) 2015-01-15
JP2015518677A (ja) 2015-07-02
CN103369539B (zh) 2016-10-05
CN103369539A (zh) 2013-10-23
US9544909B2 (en) 201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49593A1 (zh)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US10939315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46313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a quasi co-location type associated with a type of channel large-scal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JP5592567B2 (ja) 多地点協調通信における協調セルセット確立方法
US10165583B2 (en) Schedu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130709B2 (en) Method for inter-cell downlink interference minimization via comp
CN106685504B (zh) 设备间协作方法及装置
JP5593444B2 (ja) 多地点協調送受信システムの測定報告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101591204B1 (ko) 조율된 세트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51878A1 (zh) 一种协同传输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EP3704803B1 (en) Mu-mimo-aware sector-carrier allocation
EP2773158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resource exchang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2279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US10419097B2 (en) CSI receiving method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Li et al. Power allocation of dynamic point blanking for downlink CoMP in LTE-advanced
Kazi et al. Signaling overhead and feedback delay reduction in heterogeneous multicell cooperative networks
EP333421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Asghar et al. A novel load-aware cell association for simultaneous network capacity and user QoS optimization in emerging HetNets
WO2018028687A1 (zh) 一种信道状态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JP2016518781A (ja) 協調送信セット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WO2017063430A1 (zh) 一种选择参与协作多点传输的传输节点的方法及装置
Estevez Interference analysis and mitigation for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CN117397173A (zh)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71193A (zh) 波束成形通信系统中的设备随机接入系统和方法
WO2012152148A1 (zh) 基站协作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37717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55037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REEP Request for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37717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37717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