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3127052A1 -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3127052A1
WO2013127052A1 PCT/CN2012/071658 CN2012071658W WO2013127052A1 WO 2013127052 A1 WO2013127052 A1 WO 2013127052A1 CN 2012071658 W CN2012071658 W CN 2012071658W WO 2013127052 A1 WO2013127052 A1 WO 201312705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hollow portion
shaft
coding
hard rub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716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朱泉和
黄勇
马春海
王光玉
胡坤映
Original Assignee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2/0716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3127052A1/zh
Publication of WO201312705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3127052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10Details, e.g. of discs, knobs, wheel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4Operating parts, e.g. turn kno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08Turn knobs

Definitions

  • the hollow portion divides the knob shaft into an outer cymbal and an inner cymbal
  • the inner cymbal is a fixed connection portion with the device shaft, and the side away from the device shaft is an outer cymbal; the inner cymbal thickness is greater than the outer cymbal thickness.
  • the above method further includes: setting one end of the knob cap close to the groove to be arcu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其中编码旋钮包括:硬胶的旋钮帽(1001)和硬胶的旋钮轴(1002),所述旋钮轴(1002)内部与器件轴平行方向上具有镂空部(1003),所述镂空部(1003)开口方向在所述旋钮帽(1001)一侧;在所述镂空部(1003)填充有软胶(1004)。编码旋钮受到正向冲击时,编码旋钮顶部软胶先接触,缓冲一部分冲力,余力可以通过编码旋钮外缘硬胶直接传到面壳上,可以提升编码旋钮抗撞击性能;器件轴顶端与旋钮帽有足够的空间,即使编码旋钮变形也不会损伤器件轴。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在消费电子设备、 通讯设备等多种设备中均会使用到编码旋钮。
例如便携式中转台属于数模兼容的高端产品,其应用场景包含背负、挂墙、 车载等多种场合,做为一款专业无线通讯设备必须要具有优良的三防性能。在 其中就会使用到编码旋钮。
编码旋钮包括: 旋钮帽和旋钮轴, 旋钮帽为手持部分, 旋钮轴与旋钮帽固 定连接,旋钮轴用于与设备的转轴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可以手持旋钮帽转动编 码旋钮,从而带动旋钮轴以及设备的转轴转动。通常旋钮帽和旋钮轴是一体成 型的。
如图 1所示为编码旋钮的一个示例,该编码旋钮采用双色成型结构(即两 种材料制成), 一般可以使用: 聚碳酸酯 ( Polycarbonate, PC )和热塑性聚 氨酯树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 ); 其中 PC硬胶为 TPU为软 胶。 如图 1 中 1 00和 300所示位置为硬胶, 200所示部分为软胶。 软胶位于 旋钮帽, 可以增强手感并有防滑效果。 旋钮轴 300 采用硬胶则可以在与设备 转轴固定, 在编码旋钮转动时提供足够的强度带动设备转轴转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 编码旋钮受到撞击时, 容易破损并且 造成设备的转轴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可以提升编 码旋钮抗撞击性能, 并减小设备转轴受到的沖击。
一种编码旋钮, 包括: 硬胶的旋钮帽 1001和硬胶的旋钮轴 1002,
所述旋钮轴 1002内部与器件轴平行方向上具有镂空部 1003 , 所述镂空部 1003开口方向在所述旋钮帽 1001—侧;
在所述镂空部 1003填充有软胶 1004。
一种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包括:
采用硬胶注塑工艺制作硬胶的旋钮帽和硬胶的旋钮轴;所述旋钮轴内部与 器件轴平行方向上具有镂空部, 所述镂空部开口方向在所述旋钮帽一侧; 采用软胶注塑工艺在所述镂空部填充软胶。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当旋编码钮受到正向沖击时, 编码旋钮顶部软胶先接触,緩沖一部分沖力,余力可以通过编码旋钮外缘硬胶 直接传到面壳上, 可以提升编码旋钮抗撞击性能。 器件轴顶端与旋钮帽有足够 的空间, 即使旋钮变形也不会损伤器件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要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现有技术编码旋钮结构示意图;
图 2A为本发明实施例编码旋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2B为本发明实施例编码旋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旋钮帽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编码旋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编码旋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旋钮, 如图 2A和 2B所示, 包括: 硬胶的旋钮帽 1001和硬胶的旋钮轴 1002;
上述旋钮轴 1002内部与器件轴平行方向上具有镂空部 1003 , 上述镂空部 1003开口方向在上述旋钮帽 1001—侧; 在上述镂空部 1003填充有软胶 1004。
当旋编码钮受到正向沖击时,编码旋钮顶部软胶先接触,緩沖一部分沖力, 余力可以通过编码旋钮外缘硬胶直接传到面壳上,可以提升编码旋钮抗撞击性 能。 器件轴顶端与旋钮帽有足够的空间, 即使旋钮变形也不会损伤器件轴。
优选地, 如图 3所示, 上述镂空部 1003将旋钮轴 1002分为外圏和内圏, 上 述内圏为与器件轴固定连接部,远离器件轴的一侧为外圏; 上述内圏厚度大于 上述外圏厚度。 编码旋钮的外圏设计成薄壁的镂空结构, 外圏起保护功能, 内 圏起固定器件轴的作用。两者通过薄壁相连,即可将旋转的扭力传递到器件上, 实现其旋动的方式, 又可依靠薄壁可变形的特性, 将沖击力分散緩解, 起到保 护器件的作用。
可选地, 上述镂空部 1003截面间隙大于或等于 0.5毫米。 为了保证编码旋 钮作动顺畅, 与面壳壁预留足够的间隙。 当受到横向沖击时, 编码旋钮会向面 壳壁移动。将大部分的沖力传导到面壳上。 由于编码旋钮外圏与内圏通过镂空 式薄壁相连, 薄壁的变形可吸收外圏的位移量,使沖击力不会直接传递到器件 上。
可选地, 上述镂空部 1003为套啤结构的镂空部 1003; 上述镂空部 1003填充 为套啤式连接,软胶 1004填充在上述套啤结构的镂空部 1003。软硬胶通过套啤 的方式相结合防止剥离。
进一步地,上述镂空部 1003具有穿插结构。软硬胶通过套啤的方式相结合, 且相互之间设计穿插结构防止剥离。 凹槽 1005的开口方向在上述旋钮轴 1002与器件轴连接的一侧。 如图 4所示, 设 备的面壳 2001可以卡在上述凹槽 1005 , 器件轴 2002与上述旋钮轴 1002固定连 接。
优选地, 如图 5所示, 可一并参阅图 4, 上述旋钮帽 1001靠近上述凹槽的一 端为圓弧状。 圓弧所在部分如图 5中圓圏部分以及箭头指向的圓圏放大部分所 示。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编码旋钮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 间隙大于 0.5mm, 可 以有效的避免受沖击时候塑性变形; 2、编码旋钮与上盖接触面设计成小圓弧, 保证接触面很小, 并且与面壳间的空隙留的足够大,保证旋钮帽和面壳的摩擦 足够小, 在受沖击的时候减少伤害。 3、 编码旋钮采用软硬胶成型。 结构方案 保证了尽量使软胶受力, 相应减少硬胶受力及对开关轴的沖击。 4、 编码旋钮 的外圏与内圏之间设计成薄壁镂空结构。采用软硬胶注塑工艺、软硬胶穿插结 构设计、 触点接触减小摩擦力、硬胶部分设计成薄壁镂空结构, 设计大间隙通 过塑性变形緩解应力的方案保证防跌落损坏, 结构件少装配筒单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如图 6所示, 并请一并 参阅图 2A、 图 2B、 图 3、 图 4以及图 5 , 包括:
6001 : 采用硬胶注塑工艺制作硬胶的旋钮帽和硬胶的旋钮轴; 上述旋钮轴 内部与器件轴平行方向上具有镂空部, 上述镂空部开口方向在上述旋钮帽一 侧;
6002: 采用软胶注塑工艺在上述镂空部填充软胶。
优选地, 上述镂空部将旋钮轴分为外圏和内圏, 上述内圏为与器件轴固定 连接部, 远离器件轴的一侧为外圏; 上述内圏厚度大于上述外圏厚度。
优选地, 上述镂空部为套啤结构的镂空部; 在上述镂空部填充软胶包括: 软胶填充在上述套啤结构的镂空部。
进一步地, 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述镂空部设置穿插结构。
进一步地, 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述硬胶的旋钮帽与硬胶的旋钮轴之间设 置凹槽, 凹槽的开口方向在上述旋钮轴与器件轴连接的一侧。
进一步地, 上述方法还包括: 将上述旋钮帽靠近上述凹槽的一端设置为圓 弧状。
本发明实施制造的编码旋钮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 间隙大于 0.5mm, 可 以有效的避免受沖击时候塑性变形; 2、编码旋钮与上盖接触面设计成小圓弧, 保证接触面很小, 并且与面壳间的空隙留的足够大,保证旋钮帽和面壳的摩擦 足够小, 在受沖击的时候减少伤害。 3、 编码旋钮采用软硬胶成型。 结构方案 保证了尽量使软胶受力, 相应减少硬胶受力及对开关轴的沖击。 4、 编码旋钮 的外圏与内圏之间设计成薄壁镂空结构。采用软硬胶注塑工艺、软硬胶穿插结 构设计、 触点接触减小摩擦力、硬胶部分设计成薄壁镂空结构, 设计大间隙通 过塑性变形緩解应力的方案保证防跌落损坏, 结构件少装配筒单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 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一种编码旋钮, 包括: 硬胶的旋钮帽 ( 1001 )和硬胶的旋钮轴( 100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轴( 1002 ) 内部与器件轴平行方向上具有镂空部 ( 1003 ), 所述 镂空部 ( 1003 )开口方向在所述旋钮帽( 1001 )一侧;
在所述镂空部 ( 1003 )填充有软胶 ( 1004 )。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编码旋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部( 1003 )将旋 钮轴( 1002 )分为外圏和内圏, 所述内圏为与器件轴固定连接部, 远离器件轴 的一侧为外圏;
所述内圏厚度大于所述外圏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编码旋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部( 1003 )截面 间隙大于或等于 0.5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意一项所述编码旋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部 ( 1003 )为套啤结构的镂空部( 1003 ); 所述镂空部( 1003 )填充有软胶 ( 1004 ) 包括:
所述硬胶的旋钮帽( 1001 ) 以及硬胶的旋钮轴( 1002 )与软胶( 1004 )为 套啤式连接, 软胶( 1004 )填充在所述套啤结构的镂空部 ( 1003 )。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编码旋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部 ( 1003 )具有穿插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意一项所述编码旋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胶的旋钮帽( 1001 )与硬胶的旋钮轴( 1002 )之间具有凹槽( 1005 ), 凹槽( 1005 ) 的开口方向在所述旋钮轴( 1002 )与器件轴连接的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编码旋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帽( 1001 ) 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为圓弧状。
8、 一种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采用硬胶注塑工艺制作硬胶的旋钮帽和硬胶的旋钮轴;所述旋钮轴内部与 器件轴平行方向上具有镂空部, 所述镂空部开口方向在所述旋钮帽一侧;
采用软胶注塑工艺在所述镂空部填充软胶。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部将旋钮轴分为外圏和内圏, 所述内圏为与器件轴固定连接部, 远离器件轴的一侧为外圏; 所述内圏厚度大于所述外圏厚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部为套啤结构的镂 空部;
在所述镂空部填充软胶包括: 并使软胶填充在所述套啤结构的镂空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所述镂空部设置穿插结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 8至 11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所述硬胶的旋钮帽与硬胶的旋钮轴之间设置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在所 述旋钮轴与器件轴连接的一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将所述旋钮帽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为圓弧状。
PCT/CN2012/071658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WO2013127052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1658 WO2013127052A1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1658 WO2013127052A1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27052A1 true WO2013127052A1 (zh) 2013-09-06

Family

ID=4908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2/071658 WO2013127052A1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31270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8837A (zh) * 2016-08-18 2016-11-16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旋钮调节弹性结构
CN109637872A (zh) * 2018-12-29 2019-04-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组件、开关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7390A (ja) * 2005-12-01 2007-06-21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ノブ
CN201000836Y (zh) * 2007-02-08 2008-01-02 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旋钮
CN201051228Y (zh) * 2007-06-28 2008-04-23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
CN101414524A (zh) * 2008-11-26 2009-04-22 胡杰波 组合旋钮
EP2068224A2 (de) * 2007-11-29 2009-06-10 Robert Bosch Gmbh Drehstellvorrichtung
JP2010153058A (ja) * 2008-12-24 2010-07-08 Panasonic Corp つまみ装置及び車載用電子装置
CN102591403A (zh) * 2012-02-27 2012-07-1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7390A (ja) * 2005-12-01 2007-06-21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ノブ
CN201000836Y (zh) * 2007-02-08 2008-01-02 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旋钮
CN201051228Y (zh) * 2007-06-28 2008-04-23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
EP2068224A2 (de) * 2007-11-29 2009-06-10 Robert Bosch Gmbh Drehstellvorrichtung
CN101414524A (zh) * 2008-11-26 2009-04-22 胡杰波 组合旋钮
JP2010153058A (ja) * 2008-12-24 2010-07-08 Panasonic Corp つまみ装置及び車載用電子装置
CN102591403A (zh) * 2012-02-27 2012-07-1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8837A (zh) * 2016-08-18 2016-11-16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旋钮调节弹性结构
CN106128837B (zh) * 2016-08-18 2018-10-02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旋钮调节弹性结构
CN109637872A (zh) * 2018-12-29 2019-04-1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组件、开关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3135B2 (en) Input device
CN105370115B (zh) 一种按扭式手套箱锁结构
CN102301440B (zh) 按压开关
CN101300742B (zh)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盖和具有前盖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JP5753565B2 (ja) キーキャップ、キー構造及びキー構造を有するキーボード
JP6291090B2 (ja) 端末サイドキーの防水装置及び端末
US92294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jection mechanism
WO2012050212A1 (ja)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203327090U (zh) 一种多功能保护手机外壳
WO2012002899A1 (en) Casing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CN107833775A (zh) 防水组件、移动终端、以及防水组件的装配方法
WO2013127052A1 (zh)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JP5653321B2 (ja) 保護カバ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CN209183427U (zh) 手机按键的防水结构
CN101587791A (zh) 一种旋转开关
CN202523616U (zh) 一种编码旋钮
CN102591403B (zh) 一种编码旋钮及编码旋钮的制造方法
WO2013044586A1 (zh) 电子设备的按钮
CN114566398B (zh) 电子设备
JP2006315712A (ja) ワンタッチ開閉キャップ装置
JP2013055249A (ja) 防水構造、該防水構造を備えた携帯機器、該携帯機器の製造方法
JP4990172B2 (ja) 電気機器
US82487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1491420U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其塞帽
CN103362369B (zh) 自带调号式底开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28697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28697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