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8381U - 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8381U
TWM658381U TW113203927U TW113203927U TWM658381U TW M658381 U TWM658381 U TW M658381U TW 113203927 U TW113203927 U TW 113203927U TW 113203927 U TW113203927 U TW 113203927U TW M658381 U TWM658381 U TW M65838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iezoelectric element
flexible reflector
dark boundary
adjus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3203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希琞
林志勵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8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8381U/zh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提供一種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光線調整裝置包括基座、壓電元件和可撓式反射片。基座上用於設置發光裝置,壓電元件安裝在基座上。壓電元件通過改變通入的電壓來産生朝預定方向的預定大小的形變量。可撓式反射片的一側固定在壓電元件上。其中,壓電元件的形變使可撓式反射片産生預定彎曲以形成反射曲面,發光裝置射出的光線部分或全部照射至可撓式反射片的反射曲面並被反射至預定位置。本申請方案能夠實現對光線照射方向及照射範圍的調整,也即能夠改變光的明暗邊界的位置,實現對光形的調整。

Description

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
本申請涉及照明裝置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
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為了適應不同的需求,一些照明裝置的光線需要具備可調整的功能。光線的調整一般涉及色溫調整、照射方向調整以及照射範圍調整。
例如,檯燈、掛燈等照明裝置一般都具備調整光線色溫和調節光線照射方向的功能,其多通過改變檯燈或掛燈的俯仰角,實現光線照射方向的調整。當使用者在看書時,一般需要相對大範圍的光線,這樣既能護眼,還能看清書本內容。當使用者將檯燈或掛燈用於電腦區域照明時,一般只需要照射到鍵盤區域,因此只需要相對小範圍的光線。但是,檯燈、掛燈等照明裝置的反射罩為固定形狀,其光線照射範圍是無法調整的,因此只能通過調整光線照射方向來兼顧各種需求。
又如,汽車的車燈能實現遠光照射和近光照射的切換,即汽車車燈既能調整照射方向,又能調整照射範圍。為了能夠實現前述的調整,常規車燈具有近光燈和遠光燈兩種配置,並且近光燈和遠光燈通過配置具有不同傾斜角的反射罩,從而實現遠近光的功能。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能夠實現對光線照射方向及照射範圍的調整,也即能夠改變光的明暗邊界的位置,實現對光形的調整。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光線調整裝置,包括基座、壓電元件和可撓式反射片。基座上用於設置發光裝置,壓電元件安裝在基座上。壓電元件通過改變通入的電壓來産生朝預定方向的預定大小的形變量。可撓式反射片的一側固定在壓電元件上。其中,壓電元件的形變使可撓式反射片産生預定彎曲以形成反射曲面,發光裝置射出的光線部分或全部照射至可撓式反射片的反射曲面並被反射至預定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壓電元件為多層結構,可撓式反射片的一側的表面與壓電元件的表面貼合並連接固定。
在一些實施例,光線調整裝置還包括束縛部。束縛部與壓電元件相距預定距離固定,且束縛部與壓電元件相對位置不變。可撓式反射片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第一側固定在壓電元件上,第二側被束縛部束縛。
在一些實施例,光線調整裝置還包括與基座固定連接的支撐框架,支撐框架設置有朝向可撓式反射片的彎曲表面。在向壓電元件通入第一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彎曲至與彎曲表面貼合;在壓電元件未通入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處於自由彎曲狀態;在向壓電元件通入第二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的至少部分表面彎曲至與彎曲表面分離。
在一些實施例,束縛部為支撐框架的一部分,可撓式反射片的第二側與束縛部連接固定。
在一些實施例,光線調整裝置還包括不透光的外罩,外罩設置有開口。外罩包裹住基座、支撐框架和可撓式反射片;且可撓式反射片的反射曲面反射的光線從外罩的開口射出。
在一些實施例,支撐框架遠離壓電元件的一側與外罩形成束縛部,束縛部的結構為夾角結構,可撓式反射片的第二側插進夾角結構中。
在一些實施例,外罩的開口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開口的第一側靠近基座,開口的第二側靠近可撓式反射片的第二側。開口的第二側設置為具有預定弧形的貼合面;在向壓電元件通入第二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的第二側的表面與貼合面的至少部分表面貼合。
在一些實施例,可撓式反射片彎曲至與彎曲表面貼合時,基座上安裝的發光裝置射出的光線,照射至可撓式反射片的反射曲面並被反射出去,以形成第一光線束。可撓式反射片至少部分表面彎曲至與彎曲表面分離時,基座上安裝的發光裝置射出的光線,照射至可撓式反射片的反射曲面並被反射出去,以形成第二光線束。第一光線束照射至預定表面而形成第一近端明暗邊界和第一遠端明暗邊界,第一近端明暗邊界與第一遠端明暗邊界之間的距離為第一間距。第二光線束照射至預定表面而形成第二近端明暗邊界和第二遠端明暗邊界,第二近端明暗邊界與第二遠端明暗邊界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間距。第一間距大於第二間距,第一遠端明暗邊界比第二遠端明暗邊界距離發光裝置更遠,第一近端明暗邊界比第二近端明暗邊界距離發光裝置更遠。
在一些實施例,可撓式反射片包括相互背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撓式反射片的第一側的第一表面與壓電元件的表面貼合固定;第二表面至少有部分表面朝向發光裝置,用於承接發光裝置射出的光線。在向壓電元件通入第二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的第一表面至少有部分頂持在支撐框架的彎曲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例,在壓電元件未通入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處於自然彎曲狀態,且可撓式反射片包括第一彎曲部和第二彎曲部,第一彎曲部和第二彎曲部的彎曲朝向相反。在壓電元件通入電壓時,壓電元件的形變使第一彎曲部的曲率和第二彎曲部的曲率發生改變。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裝置,包括前述方案中的光線調整裝置,且照明裝置還包括發光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照明裝置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頂部用於安裝光線調整裝置,固定座的底部用於夾持在預定物體上或用於放置在預定平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請的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使用時,通過改變通入壓電元件的電壓大小和/或電壓方向,使壓電元件産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形變量,進一步導致可撓式反射片産生一定程度的彎曲和一定程度的位移變化,形成出不同彎曲朝向的反射曲面。具有不同彎曲朝向的反射曲面不僅能夠改變光線反射後的射出方向,還能改變光線的照射範圍,使得光線照射至某表面的明暗邊界産生變化,也即實現讓光線發散和收斂在特定區域,實現了對光線照射形狀的調整。
為使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申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申請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申請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作出進步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首先提供一種光線調整裝置,包括基座10、壓電元件20和可撓式反射片40。基座10上用於設置發光裝置100。基座10可以為用於驅動壓電元件20工作和驅動發光裝置100工作的電路板;或者壓電元件20和發光裝置100可以具有相互獨立的電路板,然後再分別安裝在基座10上。
壓電元件20安裝在基座10上,壓電元件20通過改變通入的電壓來産生朝預定方向的預定大小的形變量。可撓式反射片40的一側固定在壓電元件20上。壓電元件20的形變使可撓式反射片40産生預定彎曲以形成反射曲面401,發光裝置100射出的光線部分或全部照射至可撓式反射片40的反射曲面401並被反射出至預定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4所示,壓電元件20可以為多層結構,可撓式反射片40的一側的表面可以與壓電元件20的表面貼合並連接固定。透過通入電壓至多層結構的壓電元件20,可引起壓電元件20的變形,改變電壓的方向和電壓大小可改變壓電元件20的形變量和形變方向。壓電元件20的形變可帶動可撓式反射片40産生一定程度的彎曲,反射曲面401的位置及曲率也隨之變化。
除圖3和圖4所示的結構形式以外,可撓式反射片40也可以僅一側固定在壓電元件20的表面,通過壓電元件20的形變改變可撓式反射片40的位置,進而改變光線的反射方向和範圍。
在本實施例中,可設置調控裝置,調控裝置用於調整通入壓電元件20的電壓大小和電壓方向。調控裝置可以具有大小開關和方向開關。大小開關可以為旋鈕開關或由多個按壓式開關組成,大小開關實現電壓大小調整。方向開關可以具有正向、反向和關閉三個檔位,通過切換至不同的檔位,實現對電壓方向的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反射片40可為具有彈性的金屬片,並可受力彎曲。可撓式反射片40在不受力時能夠恢復初始形態,並且可撓式反射片40朝向發光裝置100一側的表面具有高反光率。
綜上,本實施例的光線調整裝置使用時,通過改變通入壓電元件20的電壓大小和/或電壓方向,進而使壓電元件20産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形變量,並進一步導致可撓式反射片40産生一定程度的彎曲和一定程度的位移變化,形成出不同彎曲朝向的反射曲面401。具有不同彎曲朝向的反射曲面401,不僅能夠改變光線反射後的射出方向,還能改變光線的照射範圍,使得光線照射至某表面的明暗邊界産生變化,也即實現了讓光線發散和收斂在特定區域,實現對光線照射形狀的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光線調整裝置還可以包括束縛部30。束縛部30與壓電元件20相距預定距離固定,且束縛部30與壓電元件20相對位置不變。可撓式反射片40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第一側固定在壓電元件20上,第二側被束縛部30束縛。
束縛部30的目的是實現對可撓式反射片40第二側的束縛,「束縛」可理解為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被固定且位置不變,「束縛」也可理解為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被限制在預定有限距離或有限空間內活動。如此,當壓電元件20發生形變時,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一側將形變力傳遞給可撓式反射片40。由於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被束縛,此時形變力可以使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一側至第二側之間的部分發生彎曲,進而更有利於形成反射曲面401,並且使反射曲面401的彎曲變形調整範圍更大。
在使用本實施例的光線調整裝置時,通過改變通入壓電元件20的電壓大小和/或電壓方向,進而使壓電元件20産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形變量,並且在束縛部30的束縛下,使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一側至第二側之間産生更大的彎曲,形成出彎曲方向差異更大的反射曲面401。如此,反射出的光線的照射方向和照射範圍變化也會更大,實現了對光線照射形狀更具有差異化的調整。
例如,當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成如圖6所示的形狀時,反射曲面401將光線反射至較遠的位置,並且照射範圍較廣。當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成如圖7所示的形狀時,反射曲面401將光線反射至較近的位置,並且照射範圍較窄。
同時,本實施例的光線調整裝置假使應用在檯燈或者顯示器掛燈,可以實現照射方向和照射範圍的調整。例如圖6所示的光線可以適用於閱讀場景,光線照射方向較遠,範圍較廣,既可以護眼,又可以看清書本內容。又如圖7所示的光線可以應用於暗環境中使用電腦的場景,光線照射方向較近,範圍較窄,可以只聚焦於鍵盤位置。
再如,本實施例的光線調整裝置可以應用在汽車大燈上,只需要一個發光裝置100,然後通過可撓式反射片40的彎曲變化來實現近光和遠光的調整,原有的汽車近光燈和遠光燈可以精簡為一個發光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在壓電元件20未通入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40可處於自然彎曲狀態,且可撓式反射片40包括第一彎曲部41和第二彎曲部42,第一彎曲部41和第二彎曲部42的彎曲朝向相反。在壓電元件20通入電壓時,壓電元件20的形變使第一彎曲部41的曲率和第二彎曲部42的曲率發生改變。
需要說明的是,可撓式反射片40可以通過預定形技術,將可撓式反射片40的自然狀態設置為具有多個彎曲部的形狀。
當壓電元件20形變引起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時,由於第一彎曲部41和第二彎曲部42的存在,能夠對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動作形成引導作用,更利於控制可撓式反射片40的彎曲方向。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9和圖10所示,光線調整裝置還包括與基座10固定連接的支撐框架50,支撐框架50設置有朝向可撓式反射片40的彎曲表面501。
如圖9所示,在向壓電元件20通入第一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至與彎曲表面501貼合。如圖10所示,在向壓電元件20通入第二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40的至少部分表面彎曲至與彎曲表面501分離。在壓電元件20未通入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40處於自由彎曲狀態。自由彎曲狀態可近似圖9的狀態,也可近似圖10的狀態,或者可處於圖9與圖10兩種彎曲狀態之間。
本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可撓式反射片40向靠近支撐框架50的方向彎曲時,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至與彎曲表面501貼合後便無法進一步彎曲。由此可知,借助彎曲表面501,對可撓式反射片40向靠近支撐框架50方向的彎曲極限進行限制。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的方向可以相同,電壓大小不同。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的方向可以方向不同,電壓大小相同。在又一實施例中,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的方向可以方向不同,電壓大小也可以不同。根據可撓式反射片40相對發光裝置100的位置配置以及實際的用光需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的大小和方向進行調整,於此不對第一電壓和第二電壓的大小和方向進行具體限定。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在向壓電元件20通入第二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40有一部分頂持在彎曲表面501上,相當於借助彎曲表面501形成對可撓式反射片40的限制,也能對可撓式反射片40的彎曲形成限制和引導作用。
例如,具體地,如圖10所示,可撓式反射片40包括相互背對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一側的第一表面S1與壓電元件20的表面貼合固定;第二表面S2至少有部分表面朝向發光裝置100,用於承接發光裝置100射出的光線。在向壓電元件20通入第二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一表面S1至少有部分頂持在支撐框架50的彎曲表面501上。
從圖10及前述描述可以看出,壓電元件20限制住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一側,束縛部30束縛住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支撐框架50的彎曲表面501又可以對可撓式反射片40第一側至第二側之間的某一位置形成限制作用。通過三個位置的限制作用,能夠更好地引導可撓式反射片40按照期望方向進行彎曲。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1所示,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至與彎曲表面501貼合時,發光裝置100射出的光線,照射至可撓式反射片40的反射曲面401並被反射出去,以形成第一光線束。如圖10所示,可撓式反射片40至少部分表面彎曲至與彎曲表面501分離時,發光裝置100射出的光線,照射至可撓式反射片40的反射曲面401並被反射出去,以形成第二光線束。
如圖11所示,第一光線束照射至預定表面M形成第一近端明暗邊界d11和第一遠端明暗邊界d12,第一近端明暗邊界d11與第一遠端明暗邊界d12之間的距離為第一間距D1。如圖12所示,第二光線束照射至預定表面M形成第二近端明暗邊界d21和第二遠端明暗邊界d22,第二近端明暗邊界d21與第二遠端明暗邊界d22之間的距離為第二間距D2。對比圖11和圖12可以看出,第一間距D1大於第二間距D2,第一遠端明暗邊界d12比第二遠端明暗邊界d22距離發光裝置100更遠,第一近端明暗邊界d11比第二近端明暗邊界d21距離發光裝置100更遠。
在實際應用中,假使為閱讀場景,可以讓光線變化為圖11所示的第一光線束的形狀,照方向較遠,照射範圍較大。如果是電腦使用場景,以讓光線變化為圖12所示的第二光線束的形狀,照方向較遠,照射範圍較大。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9和圖10所示,光線調整裝置還可以包括不透光的外罩60,外罩60設置有開口61。外罩60包裹住基座10、支撐框架50和可撓式反射片40;且可撓式反射片40的反射曲面401反射的光線從外罩60的開口61射出。外罩60便於包裹和保護其他部件,同時還能防止燈光逃逸。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9和圖10所示,支撐框架50遠離壓電元件20的一側與外罩60形成束縛部30,束縛部30的結構為夾角結構,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插進夾角結構中。
在本實施例中,束縛部30也可以為支撐框架50的一部分,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與束縛部30連接固定。支撐框架50與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的連接形成固定束縛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9和圖10所示,外罩60的開口61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開口61的第一側靠近基座10,開口61的第二側靠近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開口61的第二側設置為具有預定弧形的貼合面611。在向壓電元件20通入第二電壓時,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的表面與貼合面611的至少部分表面貼合。在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側向遠離彎曲表面501方向彎曲時,貼合面611可以形成對可撓式反射片40的第二端的限位作用,以防止可撓式反射片40的過度彎曲。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包括前述方案中的光線調整裝置。照明裝置還包括發光裝置100,發光裝置100安裝在光線調整裝置的基座10上。發光裝置100可以包括一至多顆LED燈珠。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照明裝置可以為檯燈、顯示器掛燈、汽車大燈等各種設備。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3所示,照明裝置還包括固定座200,固定座200的頂部用於安裝光線調整裝置,固定座200的底部用於夾持在預定物體上或用於放置在預定平面上。例如,照明裝置為檯燈,則固定座200可以夾持在桌面邊緣,或者放置在桌面上。又如,照明裝置為顯示器掛燈,則固定座200可以夾持在顯示器的上邊緣。
以上僅為本申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申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
10:基座 20:壓電元件 30:束縛部 40:可撓式反射片 401:反射曲面 41:第一彎曲部 42:第二彎曲部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50:支撐框架 501:彎曲表面 60:外罩 61:開口 611:貼合面 d11:第一近端明暗邊界 d12:第一遠端明暗邊界 d21:第二近端明暗邊界 d22:第二遠端明暗邊界 D1:第一間距 D2:第二間距 M:預定表面 100:發光裝置 200:固定座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申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示出的第一種光線調整裝置處於自然狀態的結構簡圖; 圖2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示出的第一種光線調整裝置出於光線調整狀態的結構簡圖; 圖3和圖4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壓電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示出的第二種光線調整裝置處於自然狀態的結構簡圖; 圖6為圖5中的光線調整裝置的第一種光形狀態示意圖; 圖7為圖5中的光線調整裝置的第二種光形狀態示意圖; 圖8為圖5中的光線調整裝置的可撓式反射片處於自然彎曲狀態的結構簡圖; 圖9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示出的具有支撐框架和外罩的光線調整裝置的第一狀態結構圖; 圖10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示出的具有支撐框架和外罩的光線調整裝置的第二狀態結構圖; 圖11為圖9中的光線調整裝置的光形示意圖; 圖12為圖10中的光線調整裝置的光形示意圖; 圖13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照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10:基座
20:壓電元件
40:可撓式反射片
100:發光裝置

Claims (13)

  1. 一種光線調整裝置,包括: 一基座(10),其上用於設置一發光裝置(100); 一壓電元件(20),安裝在該基座(10)上;該壓電元件(20)通過改變通入的一電壓來産生朝一預定方向的預定大小的一形變量;以及 一可撓式反射片(40),其一側固定在該壓電元件(20)上; 其中,該壓電元件(20)的形變使該可撓式反射片(40)産生一預定彎曲以形成一反射曲面(401),該發光裝置(100)射出的光線部分或全部照射至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反射曲面(401)並被反射至一預定位置。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壓電元件(20)為多層結構,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一側的表面與該壓電元件(20)的表面貼合並連接固定。
  3.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光線調整裝置還包括一束縛部(30),該束縛部(30)與該壓電元件(20)相距的一預定距離固定,且該束縛部(30)與該壓電元件(20)相對位置不變; 該可撓式反射片(40)包括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固定在該壓電元件(20)上,該第二側被該束縛部(30)束縛。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光線調整裝置還包括與該基座(10)固定連接的一支撐框架(50); 該支撐框架(50)設置有朝向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一彎曲表面(501); 在向該壓電元件(20)通入一第一電壓時,該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至與該彎曲表面(501)貼合; 在該壓電元件(20)未通入該電壓時,該可撓式反射片(40)處於自由彎曲狀態; 在向該壓電元件(20)通入一第二電壓時,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至少部分表面彎曲至與該彎曲表面(501)分離。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束縛部(30)為該支撐框架(50)的一部分,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第二側與該束縛部(30)連接固定。
  6.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光線調整裝置還包括不透光的一外罩(60),該外罩(60)設置有一開口(61); 該外罩(60)包裹住該基座(10)、該支撐框架(50)和該可撓式反射片(40);且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反射曲面(401)反射的光線從該外罩(60)的該開口(61)射出。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支撐框架(50)遠離該壓電元件(20)的一側與該外罩(60)形成該束縛部(30),該束縛部(30)的結構為一夾角結構,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第二側插進該夾角結構中。
  8.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外罩(60)的該開口(61)包括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開口(61)的該第一側靠近該基座(10),該開口(61)的該第二側靠近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第二側; 該開口(61)的該第二側設置為具有預定弧形的一貼合面(611);在向該壓電元件(20)通入該第二電壓時,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第二側的表面與該貼合面(611)的至少部分表面貼合。
  9.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反射片(40)彎曲至與該彎曲表面(501)貼合時,該基座(10)上安裝的該發光裝置射出的光線,照射至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反射曲面(401)並被反射出去,以形成一第一光線束; 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至少部分表面彎曲至與該彎曲表面(501)分離時,該基座(10)上安裝的該發光裝置射出的光線,照射至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反射曲面(401)並被反射出去,以形成一第二光線束; 該第一光線束照射至一預定表面(M)而形成一第一近端明暗邊界和一第一遠端明暗邊界,該第一近端明暗邊界與該第一遠端明暗邊界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一間距(D1); 該第二光線束照射至該預定表面(M)而形成一第二近端明暗邊界和一第二遠端明暗邊界,該第二近端明暗邊界與該第二遠端明暗邊界之間的距離為一第二間距(D2); 該第一間距(D1)大於該第二間距(D2); 該第一遠端明暗邊界比該第二遠端明暗邊界距離該發光裝置(100)更遠,該第一近端明暗邊界比該第二近端明暗邊界距離該發光裝置(100)更遠。
  10.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反射片(40)包括相互背對的一第一表面(S1)和一第二表面(S2),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第一側的該第一表面(S1)與該壓電元件(20)的表面貼合固定;該第二表面(S2)至少有部分表面朝向該發光裝置(100),用於承接該發光裝置(100)射出的光線; 在向該壓電元件(20)通入該第二電壓時,該可撓式反射片(40)的該第一表面(S1)至少有部分頂持在該支撐框架(50)的該彎曲表面(501)上。
  11.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其中,在該壓電元件(20)未通入該電壓時,該可撓式反射片(40)處於自然彎曲狀態,且該可撓式反射片(40)包括一第一彎曲部(41)和一第二彎曲部(42),該第一彎曲部(41)和該第二彎曲部(42)的彎曲朝向相反; 在該壓電元件(20)通入該電壓時,該壓電元件(20)的形變使該第一彎曲部(41)的曲率和該第二彎曲部(42)的曲率發生改變。
  12. 一種照明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1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線調整裝置,且該照明裝置還包括該發光裝置(100)。
  13. 根據請求項1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中,該照明裝置還包括一固定座(200),該固定座(200)的頂部用於安裝該光線調整裝置,該固定座(200)的底部用於夾持在一預定物體上或用於放置在一預定平面上。
TW113203927U 2023-12-28 2024-04-19 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 TWM6583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146053 2023-12-28
CN202323614605 2023-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8381U true TWM658381U (zh) 2024-07-21

Family

ID=9293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3203927U TWM658381U (zh) 2023-12-28 2024-04-19 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48691U (zh)
TW (1) TWM65838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8691U (ja) 2024-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9457B2 (ja) ヘッドライト用照明装置
WO2018139325A1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TW200419101A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2003065805A5 (zh)
KR20190046944A (ko) 차량 헤드램프
ATE377732T1 (de) Elliptische beleuchtungsbaugruppe ohne lichtblende zur erzeugung eines abblendlichtes und scheinwerfer mit einer derartigen beleuchtungsbaugruppe
JP548627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332640A (ja) 車両用前照灯ユニット
CN103185238A (zh) 具有调变照明方向功能的灯具
JP4695060B2 (ja) 照明装置
TWM658381U (zh) 光線調整裝置及照明裝置
JP4089258B2 (ja) 照明器具
US20100097803A1 (en) Multiple Light Source Surface Packaging Structure
JP5668980B2 (ja) 発光装置
JP7397849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16888404A (zh)
JP6876029B2 (ja) 照明器具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JP7566616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JP2001101913A5 (zh)
JP2008078001A (ja) 自動車用前照灯
CN218993174U (zh)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JP2020123473A (ja) 照明装置
WO2017020736A1 (zh) Led照明灯
CN111140781B (zh) 光源模块
KR100636511B1 (ko) 광학엔진의 조명장치용 브라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