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7476U - 殼體 - Google Patents

殼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7476U
TWM657476U TW113201115U TW113201115U TWM657476U TW M657476 U TWM657476 U TW M657476U TW 113201115 U TW113201115 U TW 113201115U TW 113201115 U TW113201115 U TW 113201115U TW M657476 U TWM657476 U TW M65747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ousing
shell
substrate
oxid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3201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典憲
Original Assignee
楊典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楊典憲 filed Critical 楊典憲
Priority to TW113201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7476U/zh
Publication of TWM657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747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殼體及其製造方法,殼體包含基材、介面層及氧化物層。藉由濺鍍的方式在基材上鍍上金屬、陶瓷或氧化物等材料,可使殼體展現出金屬光澤,在視覺上及觸覺上提升殼體的質感。本新型之殼體可應用於各種車用裝置、電子產品、可撓性飾品及燈飾的殼體。

Description

殼體
本新型係關於殼體及其製造方法,尤其係關於具有金屬光澤的殼體及其製造方法。
一般裝置為了便於生產製造,其外殼大多採用塑膠材質,例如車殼、後視鏡外殼、儀錶板、電腦外殼等。然而,由塑膠材質所製造的外殼在視覺上及觸覺上的質感較差。在追求兼具功能與美感的現代工業中,對於車用裝置或電子裝置的殼體尚有待改善的空間。
因此,如何改善殼體在視覺上及觸覺上的效果與質感是業界致力改善的方向之一。
鑒於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特別是現有的殼體在視覺上及觸覺上的質感尚有改善空間,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殼體及其製造方法,以期能克服上述問題。
本新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殼體,包含:基材;介面層,設置於基材上;以及氧化物層,設置於介面層上。
本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殼體的製造方法,包含:在基材上濺鍍介面層;以及在介面層上濺鍍氧化物層。
本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殼體及其製造方法,藉由濺鍍的方式在基材上鍍上金屬、陶瓷或氧化物等材料,可使殼體展現出金屬光澤,在視覺上及觸覺上提升殼體的質感。本新型之殼體可應用於各種裝置的外構件或軟性貼紙,例如可應用於各種車用裝置或電子裝置的殼體,例如汽機車外殼、汽機車內裝外殼、儀錶板外殼、後視鏡外殼、電子裝置外殼、燈飾外殼或可撓性飾品外殼等,應用範圍廣泛。
於以下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新型之詳細特徵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理解本新型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新型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新型之範疇。
請參考圖1,圖1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殼體100包含基材110、介面層120、反射層130、氧化物層140、保護層150及疏油層160。介面層120設置於基材110上。反射層130設置於介面層120上。氧化物層140設置於反射層130上。保護層150設置於氧化物層140上。疏油層160設置於保護層150上。
基材110的材料可為金屬、玻璃或塑膠,例如碳纖維、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PC/PMMA複合材料。基材110的材料可為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基材110的材料可為具有可撓性的材料。基材110的正面或反面可印刷油墨,以使殼體呈現出期望的顏色或圖案。舉例而言,在殼體100作為儀錶板外殼或燈飾的情況下,基材110的材料可為透明的玻璃或塑膠。舉例而言,在殼體100作為軟質飾品的情況下,基材110的材料可為具有可撓性的材料。
介面層120可藉由濺鍍的方式沉積於基材110上。介面層120的材料可為金屬、金屬氧化物或陶瓷,例如鎳鉻(NiCr)、鈮(Nb)、鈦(Ti)、二氧化鈦(TiO 2)或氧化銦錫(ITO)。介面層120的材料可因應與基材110的附著性來選擇。舉例而言,當基材110為聚碳酸酯(PC)時,介面層120的材料較佳為二氧化鈦(TiO 2);當基材110為玻璃時,介面層120的材料較佳為鈮(Nb)或鈦(Ti);前述介面層與基材的材料的搭配組合已經過百格測試、酒精擦拭等附著性測試,確認不會有剝離、脫落等問題,具有良好的附著效果。藉由改變介面層120的濺鍍時間(即介面層120的厚度)可改變殼體的透光率,且可改變氧化物層140所呈現的顏色及飽和度。介面層120的厚度可為0.3奈米以上,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介面層的厚度可為0.3奈米至5奈米,亦可為5奈米以上。介面層120須具備良好的附著性以利後續層體與基材穩固結合,例如介面層120須通過百格測試。
反射層130可藉由濺鍍的方式沉積於介面層120上。反射層130的材料可為金屬,例如鎳鉻(NiCr)、鈮(Nb)或鈦(Ti)。反射層130可將穿透氧化物層140入射的光線反射穿透氧化物層140以使波長產生變化,藉此使殼體100呈現出期望的顏色。反射層130的厚度可為0.3奈米以上,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層的厚度可為0.3奈米至5奈米,亦可為5奈米以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殼體可不具有反射層,例如當介面層的材料為金屬材料的情況下,介面層可發揮反射層的功能,此時不須設置反射層。
氧化物層140可藉由濺鍍的方式沉積於反射層130上。氧化物層140的材料可為金屬氧化物,例如氧化鎳鉻(NiCr 2O 4)、氧化鈮(Nb 2O 5、NbO、Nb 2O、Nb 6O、NbO)、二氧化鈦(TiO 2)或二氧化矽(SiO 2)。藉由改變氧化物層140的濺鍍時間(即氧化物層140的厚度)可改變殼體的透光率及折射率,且可改變氧化物層140所呈現的顏色及飽和度。氧化物層140的厚度可為0.3奈米以上,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氧化物層的厚度可為0.3奈米至5奈米,亦可為5奈米以上。舉例而言,氧化物層140可使殼體100呈現出金黃色、銅紫色、藍紫色、紫色、藍色、青藍色、青色、金紅色、紫紅色、粉色或綠色等各式各樣的顏色且帶有金屬光澤。氧化物層的材料不僅限於氧化物,在氧化物層的材料為非氧化物的情況下,氧化物層亦可稱為反應物層、光學膜或金屬光澤層。
保護層150可藉由濺鍍的方式沉積於氧化物層140上。保護層150的材料可為透明的材料,以便顯現出氧化物層140所呈現的顏色,舉例而言,保護層150的材料可為二氧化矽或二氧化鉿。保護層150可為0.3奈米以上,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保護層的厚度可為0.3奈米至5奈米,亦可為5奈米以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殼體可不具有保護層。
疏油層160可藉由濺鍍的方式沉積於保護層150上。疏油層160的材料可為透明的材料,以便顯現出氧化物層140所呈現的顏色,舉例而言,疏油層160的材料可為含氟奈米塗料或含矽奈米塗料。疏油層160的厚度可為0.3奈米以上,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疏油層的厚度可為0.3奈米至5奈米,亦可為5奈米以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殼體可不具有疏油層。
舉例而言,本新型之殼體100可應用於儀錶板外殼或燈飾外殼,此時殼體100需具有透光性,殼體100的可見光透光率(380 nm至760 nm)可為0.7%以上,紅外光透光率(940 nm)可為3.4%至47.9%,紫外光透光率(365 nm)為0.0%至34.1%,但不限於此。本新型之殼體100亦可應用於汽機車外殼、汽機車內裝外殼、後視鏡外殼、電子裝置外殼或可撓性飾品外殼,此時殼體100的透光性不特別受限。
以下說明第一實施例之殼體100的製造方法。殼體100的製造方法,包含:在基材110上濺鍍介面層120;在介面層120上濺鍍反射層130;在反射層130上濺鍍氧化物層140;在氧化物層140上濺鍍保護層150;以及在保護層150上噴塗疏油層160。
舉例而言,首先,將基材110放置於磁控濺鍍機,使用RF靶在高真空條件下,使用電漿轟擊基材110,清潔基材110的表面以為後續濺鍍的層體提供良好的附著力。基材的清潔方式不限於此,可因應基材的材料來選擇,例如亦可使用超音波或水洗的方式來清潔基材。
接著,使用DC靶在高真空條件下在基材110上濺鍍介面層120。在濺鍍介面層120時,濺鍍靶材可為金屬、金屬氧化物或陶瓷,例如鎳鉻(NiCr)、鈮(Nb)、鈦(Ti)、二氧化鈦(TiO 2)或氧化銦錫(ITO),濺鍍時間可依據所欲形成的厚度來調整,例如可為50秒至200秒,但不限於此。介面層120的濺鍍時間(即介面層120的厚度)可影響殼體的透光率以及氧化物層140所呈現的顏色及飽和度。
接著,使用DC靶在高真空條件下在介面層120上濺鍍反射層130。在濺鍍反射層130時,濺鍍靶材可為金屬,例如鎳鉻(NiCr)、鈮(Nb)或鈦(Ti),濺鍍時間可依據所欲形成的厚度來調整,例如可為50秒至200秒,但不限於此。反射層130的濺鍍時間(即反射層130的厚度)可影響殼體的透光率以及氧化物層140所呈現的顏色及飽和度。
接著,使用DC靶在高真空條件下在反射層130上濺鍍氧化物層140。在濺鍍氧化物層140時,濺鍍靶材可為金屬,例如鎳鉻(NiCr)、鈮(Nb)或鈦(Ti),同時通入氧氣、氮氣或二氧化碳,反應形成氧化鎳鉻(NiCr 2O 4)、氧化鈮(Nb 2O 5、NbO、Nb 2O、Nb 6O、NbO)或氧化鈦(TiO 2),濺鍍時間可依據所欲形成的厚度來調整,例如可為100秒至1200秒,但不限於此。氧化物層140的濺鍍時間(即氧化物層140的厚度)可影響殼體的透光率及折射率以及氧化物層140所呈現的顏色及飽和度。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RF射頻濺鍍,濺鍍靶材可為氧化物,例如氧化鎳鉻(NiCr 2O 4)、氧化鈮(Nb 2O 5、NbO、Nb 2O、Nb 6O、NbO)、氧化鈦(TiO 2)或二氧化矽(SiO 2),可直接濺鍍氧化鎳鉻(NiCr 2O 4)、氧化鈮(Nb 2O 5、NbO、Nb 2O、Nb 6O、NbO)、氧化鈦(TiO 2)或二氧化矽(SiO 2)作為氧化物層。在濺鍍氧化物層時,通入的氣體不僅限於氧氣,亦可通入氮氣或二氧化碳,此時氧化物層的材料不僅限於氧化物,在氧化物層的材料為非氧化物的情況下,氧化物層亦可稱為反應物層、光學膜或金屬光澤層。
接著,在氧化物層140上濺鍍保護層150。保護層150的材料可為二氧化矽或二氧化鉿。舉例而言,可使用SiO 2靶材並以RF電漿轟擊,或者可使用Si靶材並以DC電漿轟擊同時通入氧氣來形成二氧化矽。
接著,在保護層150上噴塗疏油層160。疏油層160的材料可為含氟奈米塗料或含矽奈米塗料。疏油層160的材料可因應使用需求來選擇,可因應疏油層的材料進一步進行烘烤程序,例如在60°C下於烤箱烘烤90分鐘,但不限於此。
以下說明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殼體200,請參考圖2,圖2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殼體200包含基材210、介面層220、反射層230、氧化物層240、保護層250及疏油層260。介面層220設置於基材210上。反射層230設置於介面層220上。氧化物層240設置於反射層230上。保護層250設置於氧化物層240上。疏油層260設置於保護層250上。基材210、介面層220、反射層230、氧化物層240、保護層250及疏油層260的說明請參考上述基材110、介面層120、反射層130、氧化物層140、保護層150及疏油層160,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殼體200與殼體100的差異在於,殼體200的介面層220、反射層230及氧化物層240可經圖案化形成特定圖案。保護層250可包覆經圖案化的介面層220、反射層230及氧化物層240,保護層250可包覆介面層220、反射層230及氧化物層240的側面。
以下說明第二實施例之殼體200的製造方法。請參考圖3A至圖3E,圖3A至圖3E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殼體的製程示意圖。
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殼體的製造方法,包含:在基材210上設置圖案層215;在基材210上濺鍍介面層220;在介面層220上濺鍍反射層230;在反射層230上濺鍍氧化物層240;移除圖案層215;在氧化物層240上濺鍍保護層250;以及在保護層250上噴塗疏油層260。圖案層215可為具有所欲呈現之圖案的治具或貼紙,圖案例如但不限於圖形或文字。在其他實施例中,在基材上可不設置圖案層,此時介面層及氧化物層完整濺鍍於基材上(如圖1所示的殼體100)。
舉例而言,首先,在基材上210設置圖案層215,例如將治具固定於基材210上或者將貼紙貼附於基材210上。接著,清潔基材210的表面,在基材210上濺鍍介面層220,在介面層220上濺鍍反射層230,在反射層230濺鍍氧化物層240,其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之殼體100的製造方法,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接著,移除圖案層215,例如將治具從基材210上移除或者將貼紙從基材210上去除。接著,在氧化物層240上濺鍍保護層250,在保護層250上噴塗疏油層260,其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之殼體100的製造方法,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以下說明本新型第三實施例之殼體300,請參考圖4,圖4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殼體300不包含反射層、保護層及疏油層。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殼體300包含基材310、介面層320及氧化物層340。介面層320設置於基材310上。氧化物層340設置於介面層320上。基材310、介面層320及氧化物層340的說明請參考上述基材110、介面層120及氧化物層140,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以下說明本新型第四實施例之殼體400,請參考圖5,圖5為本新型第四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殼體400不包含保護層及疏油層。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殼體400包含基材410、介面層420、反射層430及氧化物層440。介面層420設置於基材410上。反射層430設置於介面層420上。氧化物層440設置於反射層430上。基材410、介面層420、反射層430及氧化物層440的說明請參考上述基材110、介面層120、反射層130及氧化物層140,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以下揭示在不同條件下使用透明基材製作殼體及其透光率量測結果。以下濺鍍皆在真空度:5.0E-05之條件下進行,基板皆為厚度1毫米的PC塑膠材。
表1的濺鍍條件如下: 介面層: 濺鍍功率:4000 W 靶材:NiCr 流通氣體:Ar 60 sccm 氧化物層: 濺鍍功率:4000 W 靶材:NiCr 流通氣體:Ar 60 sccm,O 250 sccm
由表1可知,以NiCr作為介面層靶材且以NiCr作為氧化物層靶材,殼體所呈現的顏色包含金色、紫色及藍色;隨著介面層的濺鍍時間從100秒增加至200秒,殼體的透光率略為減少。在相同的介面層的濺鍍時間下,紫色的殼體的透光率較佳。可見光透光率(380 nm至760 nm)為1.7%以上,介於1.7%至30.7%;紅外光透光率(940 nm)為3.4%以上,介於3.4%至38.3%之間;紫外光透光率(365 nm)為0.6%以上,介於0.6%至19.4%之間。
表1
實施例 介面層 濺鍍時間 (秒) 氧化物層 濺鍍時間 (秒) 顏色 可見光 透光率 紅外光 透光率 紫外光 透光率
1 100 200 金黃色 27.7% 30.1% 19.4%
2 100 300 銅紫色 26.9% 29.1% 14.1%
3 100 400 藍紫色 30.7% 38.3% 13.2%
4 150 200 金黃色 12.7% 16.3% 6.5%
5 150 300 紫色 14.2% 19.7% 5.8%
6 150 400 藍色 12.9% 20.9% 4.7%
7 200 200 銅黃色 1.7% 3.4% 0.6%
8 200 300 紫色 15.4% 24.6% 5.6%
9 200 400 藍色 8.7% 19.4% 2.7%
表2的濺鍍條件如下: 介面層: 濺鍍功率:8000 W 靶材:Nb 流通氣體:Ar 60 sccm 氧化物層: 濺鍍功率:8000 W 靶材:Nb 流通氣體:Ar 60 sccm,O 250 sccm
由表2可知,以Nb作為介面層靶材且以Nb作為氧化物層靶材,殼體所呈現的顏色包含金色、紫色及藍色;隨著介面層的濺鍍時間從100秒增加至200秒,殼體的透光率略為減少。可見光透光率(380 nm至760 nm)為0.7%以上,介於0.7%至17.8%;紅外光透光率(940 nm)為3.7%以上,介於3.7%至23.0%之間;紫外光透光率(365 nm)為0.0%以上,介於0.0%至6.1%之間。
表2
實施例 介面層 濺鍍時間 (秒) 氧化物層 濺鍍時間 (秒) 顏色 可見光 透光率 紅外光 透光率 紫外光 透光率
10 100 200 金紅色 7.4% 9.9% 2.2%
11 100 300 藍色 5.6% 11.2% 1.2%
12 100 400 青藍色 17.8% 23.0% 6.1%
13 150 200 紫藍色 1.6% 4.8% 0.2%
14 150 300 藍色 2.1% 6.4% 0.3%
15 150 400 青藍色 2.5% 8.6% 0.4%
16 200 200 藍色 0.8% 3.7% 0.0%
17 200 300 紫色 0.7% 3.7% 0.0%
18 200 400 青藍色 2.5% 9.9% 0.7%
表3的濺鍍條件如下: 介面層: 濺鍍功率:4000 W 靶材:NiCr 流通氣體:Ar 60 sccm 氧化物層: 濺鍍功率:8000 W 靶材:Nb 流通氣體:Ar 60 sccm,O 250 sccm
由表3可知,以NiCr作為介面層靶材且以Nb作為氧化物層靶材,殼體所呈現的顏色包含銀色、金色、紫色、紫紅色及藍色;隨著介面層的濺鍍時間從50秒增加至200秒,殼體的透光率略為減少。在相同的介面層的濺鍍時間下,紫色的殼體的透光率較佳。可見光透光率(380 nm至760 nm)為5.9%以上,介於5.9%至48.2%;紅外光透光率(940 nm)為14.7%以上,介於14.7%至47.9%之間;紫外光透光率(365 nm)為2.3%以上,介於2.3%至34.1%之間。
表3
實施例 介面層 濺鍍時間 (秒) 氧化物層 濺鍍時間 (秒) 顏色 可見光 透光率 紅外光 透光率 紫外光 透光率
19 50 100 銀色 34.1% 37.1% 31.5%
20 50 400 紫色 48.2% 47.9% 34.1%
21 100 200 金色 31.9% 33.0% 29.0%
22 100 300 紫紅色 24.1% 24.5% 12.5%
23 100 350 紫色 37.4% 39.2% 20.8%
24 100 400 藍紫色 25.5% 27.0% 12.1%
25 100 450 藍色 27.7% 30.7% 13.7%
26 200 400 青藍色 11.9% 21.1% 3.9%
27 200 500 青色 5.9% 14.7% 2.3%
表4的濺鍍條件如下: 介面層: 濺鍍功率:8000 W 靶材:Nb 流通氣體:Ar 60 sccm 氧化物層: 濺鍍功率:8000 W 靶材:NiCr 流通氣體:Ar 60 sccm,O 250 sccm
由表4可知,以Nb作為介面層靶材且以NiCr作為氧化物層靶材,殼體所呈現的顏色包含金色、紫色、藍色、粉色及綠色。氧化物層的濺鍍時間與透光率沒有直接相關。可見光透光率(380 nm至760 nm)為5.6%以上,介於5.6%至24.1%;紅外光透光率(940 nm)為9.9%以上,介於9.9%至34.5%之間;紫外光透光率(365 nm)為1.2%以上,介於1.2%至13.3%之間。
表4
實施例 介面層 濺鍍時間 (秒) 氧化物層 濺鍍時間 (秒) 顏色 可見光 透光率 紅外光 透光率 紫外光 透光率
28 100 200 金紅色 7.4% 9.9% 2.2%
29 100 300 藍色 5.6% 11.2% 1.2%
30 100 400 青藍色 17.8% 23.0% 6.1%
31 100 600 青藍色 24.1% 34.5% 13.3%
32 100 800 金黃色 7.3% 19.8% 4.6%
33 100 1000 粉色 14.9% 18.0% 7.7%
34 100 1200 綠色 15.4% 16.4% 8.5%
由上述結果可知,所呈現的顏色取決於氧化物層及介面層的濺鍍時間(即氧化物層及介面層的厚度)以及靶材的材料;殼體的透光率主要取決於介面層的濺鍍時間(即介面層的厚度),與氧化物層的濺鍍時間(即氧化物層的厚度)沒有直接相關,但在氧化物層呈現紫色時透光率較佳。
以下揭示以不同氣體流量濺鍍氧化物層對顏色變化的量測結果。以下濺鍍皆在真空度:5.0E-05之條件下進行,基板皆為厚度1毫米的PC塑膠材。
表5的濺鍍條件如下: 介面層: 濺鍍功率:4000 W 靶材:NiCr 流通氣體:Ar 60 sccm 濺鍍時間:100 s 氧化物層: 濺鍍功率:8000 W 靶材:Nb 流通氣體:Ar、O 2濺鍍時間:400 s
由表5可知,以不同比例的O 2及Ar濺鍍氧化物層,會影響殼體呈現的顏色。在固定O 2流量的情況下,隨著Ar流量增加,相當於O 2流量減少,亦即用於反應並生成氧化物層的O 2減少,進而影響氧化物層的厚度而造成顏色變化。在O 2為40 sccm的情況下,Ar為60 sccm以上時呈現銀色,銀色為Nb金屬本身的顏色,表示O 2的比例過低而Nb未被氧化,由此可知當O 2與Ar的比例低於0.67時,無法反應產生氧化物,故O 2與Ar的流量比為0.67以上。此外,在Ar的流量過低的情況下,會有濺鍍不充分、反應不完全的情況。在Ar低於30 sccm的情況下,只會呈現金色。
表5
Ar O 2 10 20 30 40 50 55 60 65
40 金色 金色 金紅 紫色 青藍 青藍 銀色 銀色
50 金色 金色 金紅 紫色 紫色 藍色 青藍 紫色
55 金色 金色 金色 紫金 藍色 紫色 青藍 紫色
60 金色 金色 金色 紫金 紫色 紫色 青藍 黃色
65 金色 金色 金色 金紅 紫紅 紫色 紫色 紫色
70 金色 金色 金色 金紅 紫紅 紫紅 紫紅 紫紅
以下揭示以不同濺鍍時間及功率濺鍍氧化物層對顏色變化的量測結果。以下濺鍍皆在真空度:5.0E-05之條件下進行,基板皆為厚度1毫米的PC塑膠材。
表6的濺鍍條件如下: 介面層: 濺鍍功率:4000 W 靶材:NiCr 流通氣體:Ar 60 sccm 濺鍍時間:100 s 氧化物層: 靶材:Nb 流通氣體:Ar 55 cssm、O 250 sccm
由表6可知,隨著濺鍍時間或濺鍍功率增加,會導致反應腔體內的溫度升高,當溫度過高時基材可能會扭曲變形。降低濺鍍功率可降低反應腔體內的溫度,延長濺鍍時間,可進一步細微調整濺鍍時間來改變所呈現的顏色。當濺鍍功率為8000 W時,濺鍍時間可為300秒至500秒;當濺鍍功率為7000 W時,濺鍍時間可為300秒至800秒;當濺鍍功率為6000 W時,濺鍍時間可為300秒至1100秒。
表6
時間 (s) 功率 300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8000W 金紅 藍色 藍色 青色 過熱 過熱 過熱 過熱 過熱 過熱
7000W 金色 紫色 紫色 紫色 藍色 青藍 青藍 過熱 過熱 過熱
6000W 金色 金色 金紅 金紅 紫色 藍色 青藍 青藍 青色 青色
本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殼體及其製造方法,藉由濺鍍的方式在基材上鍍上金屬、陶瓷或氧化物等材料,可使殼體展現出金屬光澤,在視覺上及觸覺上提升殼體的質感。並且,藉由在透明的基材上濺鍍金屬材料,可使殼體展現出金屬光澤,同時維持透光性,在作為例如燈罩或儀錶板的殼體時,殼體後方的光線仍可穿透殼體。當殼體後方無光線時,殼體看起來具有金屬光澤;殼體後方有光線時,並不影響光線透射;藉此使殼體外觀更加豐富、時尚、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再者,藉由設置圖案層,可形成所欲呈現的圖形或文字,相較於傳統使用印刷或貼紙製成的圖案會有凹凸的表面,本新型之殼體的外觀平整。再者,本新型之殼體可應用於各種裝置的外構件或軟性貼紙,例如可應用於各種車用裝置或電子裝置的殼體,例如汽機車外殼、汽機車內裝外殼、儀錶板外殼、後視鏡外殼、電子裝置外殼、燈飾外殼或可撓性飾品外殼等,應用範圍廣泛。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新型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00,200,300,400:殼體 110,210,310,410:基材 120,220,320,420:介面層 130,230,430:反射層 140,240,340,440:氧化物層 150,250:保護層 160,260:疏油層
圖1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
圖3A至圖3E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殼體的製程示意圖。
圖4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
圖5為本新型第四實施例之殼體的示意圖。
100:殼體
110:基材
120:介面層
130:反射層
140:氧化物層
150:保護層
160:疏油層

Claims (12)

  1. 一種殼體,包含:一基材;一介面層,設置於該基材上;以及一氧化物層,設置於該介面層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更包含一反射層,設置於該介面層與該氧化物層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更包含一保護層,設置於該氧化物層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更包含一疏油層,設置於該氧化物層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其中該基材的材料為透明材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其中該介面層的材料為金屬、金屬氧化物或陶瓷。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其中該氧化物層的材料為金屬氧化物。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殼體,其中該反射層的材料為金屬。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其中該殼體的可見光透光率為0.7%以上。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其中該殼體的紅外光透光率為3.4%至47.9%。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其中該殼體的紫外光透光率為0.0%至34.1%。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殼體,其中該殼體為汽機車外殼、汽機車內裝外殼、儀錶板外殼、後視鏡外殼、電子裝置外殼、燈飾外殼或可撓性飾品外殼。
TW113201115U 2024-01-31 2024-01-31 殼體 TWM657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3201115U TWM657476U (zh) 2024-01-31 2024-01-31 殼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3201115U TWM657476U (zh) 2024-01-31 2024-01-31 殼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7476U true TWM657476U (zh) 2024-07-01

Family

ID=92930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3201115U TWM657476U (zh) 2024-01-31 2024-01-31 殼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57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8598B (zh) 基于镀膜法增加印刷装饰玻璃蓝色度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H08179301A (ja) ブラックマトリックス用クロムブランクスおよび液晶デイスプレイ用カラーフイルター
CN111087169B (zh) 一种雾度渐变玻璃及其制作方法及利用其制作的玻璃器件
JP2019188806A (ja) 電磁波透過性金属光沢物品、及び、加飾部材
CN106337163A (zh) 固体材料表面透明纹理涂层工艺
JP2010500270A (ja) 焼入れ可能な赤外線反射層系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208493A1 (ja) 電磁波透過性金属光沢物品、及び、加飾部材
EP3755667A1 (fr) Article vitroceramique
JPH04154647A (ja)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
TWM657476U (zh) 殼體
TW201332801A (zh) 具有光亮岩層圖案的被覆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448385B (zh) 有色膜結構作為增加產品外觀之用途與用於增加產品外觀之有色膜結構之製造方法
KR20180064958A (ko) 컬러코팅 커버글라스
EP3755666A1 (fr) Article vitroceramique
CN215975555U (zh) 半反半透膜玻璃
JPH11302037A (ja) 低反射率、低透過率ガラス
JP4026062B2 (ja) 調理器用トッププレ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248415A (ja) 光学薄膜の製造方法
JP2010243164A (ja) 透光性部材、時計、および透光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21086256A (ja) ハーフミラー、ハーフミラー一体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237159A (ja) 抵抗膜型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WO2010032783A1 (ja) 光学干渉薄膜
KR100257098B1 (ko) 다양한 색상을 나타내는 색거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048526A (zh) 氮化锌膜、触摸屏盖板及膜的制备方法、应用
JP2004126548A (ja) 光学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