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8023U - 產氫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產氫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48023U TWM648023U TW112208478U TW112208478U TWM648023U TW M648023 U TWM648023 U TW M648023U TW 112208478 U TW112208478 U TW 112208478U TW 112208478 U TW112208478 U TW 112208478U TW M648023 U TWM648023 U TW M64802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transfer
- hydrogen
- transfer oil
- pipeline
- prehea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21 re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808 molecular sie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sodium alumin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Al+3].[O-][Si]([O-])=O.[O-][Si]([O-])=O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07 re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TVZPLCNGKSPOJA-UHFFFAOYSA-N copper zinc Chemical compound [Cu].[Zn] TVZPLCNGKSPOJ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1 rar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910 rare earth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29 steam re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種產氫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加熱裝置、一預熱裝置、一重組裝置、一氫氣純化裝置、一甲烷化裝置、一導熱油輸送裝置。該加熱裝置、預熱裝置、重組裝置為各自獨立設置。其間,以導熱油作為熱量的傳輸介質。在該加熱裝置加熱的導熱油能夠輸送到該預熱裝置、重組裝置內,以提供產氫時所需的熱能,以及甲烷化時所需的熱能。該甲烷化裝置與該預熱裝置結合在一起,使該導熱油的熱量在對燃料水進行預熱工作的同時,能夠令該甲烷化裝置內的甲烷化觸媒進行消除一氧化碳的工作。。
Description
本創作為有關於一種產氫裝置,其以有機燃料做為產製純氫的原料,其能夠在無火燄的情形下產生產製含氫氣體所需的熱能,並對含氫氣體進行純化、甲烷化以獲取到純氫氣體。
氫能源載具是使用氫燃料作為動力的載具。這類載具是把氫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或通過在內燃機中燃燒氫氣,以產生機械能;或通過在燃料電池中的氧與氫反應來產生電能,以驅動電動機運轉。使用氫為能源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有效減少了其他石油燃料載具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目前在運輸車輛上已經有使用氫為動力源了。
我國發明第I465393號「氫氣產生器及其應用」專利,其由一第一介質所構成。該第一介質包含:一重組區、一氧化區、及一預熱區、及一氧化碳去除區。該重組區容置重組觸媒,供產氫原料在其內進行蒸氣重組反應以產生氫氣。該氧化區存在氧化觸媒,供進行放熱氧化反應,以對該第一介質加熱。該預熱區能夠對產氫原料進行預熱汽化。該重組區、氧化區與預熱區之安置,使得該氧化區進行之氧化反應所產生的熱係供應該預熱區及該重組區,以使該產氫原料先於該預熱區預熱,接著於該重組區進行蒸氣重組反應。
該發明第I465393號專利中是以該第一介質作為熱傳導的介質。則該第一介質的體積大小,也就決定了該重組區、氧化區、預熱區的空間大小。同時,也就限定了產氫量的大小。該第一介質可以是鋁合金製成,在該第一介質上成型重組區、氧化區、預熱區的加工也較複雜,會增加製作成本。且該第一介質的體積也不宜太大,致產氫量不足以構成一個產業所必須的規模。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產氫裝置,其採用導熱油作為傳遞熱量的介質,使得產氫裝置中的加熱裝置、預熱裝置、重組裝置皆為各自獨立的型態設置。如此,該產氫裝置在設置上,更具彈性。
本創作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種產氫裝置,其能夠以增加預熱裝置、重組裝置的數量,來增加產氫量。
為達到以上的目的,乃提供一種產氫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加熱裝置、一預熱裝置、一重組裝置、一氫氣純化裝置、一甲烷化裝置、一導熱油輸送裝置。該加熱裝置包含設置有:一筒狀殼體。該筒狀殼體內設置有一導熱油輸送管。該筒狀殼體內部設置有多數個加熱觸媒。當含氧燃料被送入該加熱裝置的筒狀殼體內時,會產生氧化的放熱作用,對該導熱油輸送管加熱。
該預熱裝置包含設置有:一兩端呈封閉狀的桶體、及一設置在該桶體內的螺旋狀預熱管。該加熱裝置內的導熱油輸送管內的導熱油能夠被推送到該預熱裝置的桶體內,以對該預熱管加熱。燃料水在該預熱管內會產生汽化作用。
重組裝置包含設置有:一立式桶身。該立式桶身內設置有:一上封板、一下封板、以及若干數量的直立狀管體。該上封板與下封板之間呈封閉空間。該各直立狀管體的上、下端分別貫穿該上封板與下封板,且該各直立狀管體內設置有多數個重組觸媒。該預熱裝置的桶體內的導熱油能夠被推送到該重組裝置的封閉空間內,以對該各直立狀管體加熱。在該預熱裝置的預熱管內汽化的燃料水會推送至該重組裝置的各直立狀管體內,做分子重組而產生含有氫氣的氣體。
該氫氣純化裝置為一分子篩裝置,其能夠將該重組裝置的所產出含有氫氣的氣體,篩出氫氣與一氧化碳,並送入該甲烷化裝置內。
該甲烷化裝置包含設置有:一直線狀延伸的管體、及多數個設置在該管體內的甲烷化觸媒。該管體貫穿該預熱裝置的桶體的中央。利用該預熱裝置內的導熱油的熱量,使該甲烷化觸媒發生作用以去除一氧化碳,產生純氫氣體。
10:加熱裝置
11:筒狀殼體
12:進氣口
13:排氣口
14:導熱油輸送管
141:進油口
142:出油口
143:螺旋狀管
144:中央艙體
145:導出管
15:加熱觸媒
151:上多孔板
152:下多孔板
16:板式熱交換器
161:第一空間
162:第二空間
17:環狀空間
20:空氣輸入裝置
21:氣泵
22:空氣輸入管路
23:逆止閥
30:燃料輸入裝置
31:燃料儲桶
32:第一液泵
33:燃料輸入管路
34:逆止閥
40:導熱油輸送裝置
41:儲油桶
42:第二液泵
43: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
44: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
45:第三導熱油輸送管路
46: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
50:預熱裝置
51:預熱後燃料水輸送管路
511:第一氫氣輸送管路
5111:散熱器
5112:卻水器
512:第二氫氣輸送管路
513:第三氫氣輸送管路
52:桶體
521:進油口
522:出油口
523:環形空間
53:預熱管
531:進料口
532:出料口
60:燃料水輸入裝置
61:燃料水儲桶
62:第三液泵
63:燃料水輸入管路
631:熱交換器
632:輸入口
633:輸出口
70:重組裝置
71:重組觸媒
72:立式桶身
721:進油口
722:出油口
73:上封板
731:上網狀板
74:下封板
741:下網狀板
75:直立狀管體
76:封閉空間
77:進料口
771:多孔承板
772:陶瓷球
78:出氣口
80:氫氣純化裝置
81:回收管路
90:甲烷化裝置
91:直立狀管體
92:甲烷化觸媒
93:進氣口
931:鋼絲絨球
94:出氣口
941:鋼絲絨球
95:氫氣儲桶
第1圖為本創作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加熱裝置的剖示圖一。
第3圖為加熱裝置的剖示圖二。
第4圖為第3圖的A-A放大剖面圖。
第5圖為預熱裝置的剖示圖一。
第6圖為預熱裝置的剖示圖二。
第7圖為第6圖的B-B剖面放大圖。
第8圖為重組裝置的剖面圖。
第9圖為第8圖的C-C剖面放大圖。
第10圖為熱交換器的俯視放大圖。
第11圖為本創作增加預熱裝置與重組裝置數量的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本創作所提供的產氫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加熱裝置10、一空氣輸入裝置20、一燃料輸入裝置30、一導熱油輸送裝置40、一預熱裝置50、一燃料水輸入裝置60、一重組裝置70、一預熱後燃料水輸送管路51、一氫氣純化裝置80、一甲烷化裝置90、一第一氫氣輸送管路511、一第二氫氣輸送管路512、一氫氣儲桶95、一第三氫氣輸送管路513。其中,該加熱裝置10能夠對導熱油加熱。該經過加熱升溫的導熱油送入該預熱裝置50內,以對燃料水做預熱的汽化處理。該高溫的導熱油會進而送入該重組裝置70內,使該重組裝置70內的重組觸媒71能夠在高溫下,對預熱汽化後的燃料水進行分子重組,以產生含有氫氣的氣體。該氫氣純化裝置80可篩出含有氫氣99.999%與微量的一氧化碳的氣體。該甲烷化裝置90能夠去除一氧化碳,而產生不含一氧化碳的氫氣。
請參閱第2圖~第4圖。該加熱裝置10包含設置有:一筒狀殼體11、一進氣口12、一能夠排出廢氣的排氣管13、及一導熱油輸送管14。該進氣口12設置在該筒狀殼體11的底部。該排氣管13設置在筒狀殼體11的頂端。該導熱油輸送管14設置在該筒狀殼體11的內部。該導熱油輸送管14設置有一進油口141與一出油口142。該筒狀殼體11內部設置有多數個加熱觸媒15。該加熱觸媒15可以是白金觸媒。該筒狀殼體11內部設置有一上多
孔板151及一下多孔板152。該加熱觸媒15設置在該上多孔板151與該下多孔板152之間。
該空氣輸入裝置20包含設置有:一氣泵21、一空氣輸入管路22、及一逆止閥23。該空氣輸入管路22與該加熱裝置10的進氣口12之間呈連通狀。燃料輸入裝置30包含設置有:一燃料儲桶31、一第一液泵32、一燃料輸入管路33、及一逆止閥34。該第一液泵32能夠將有機燃料(例如:甲醇)送入該加熱裝置10內。實作中,該燃料輸入管路33的末端與該空氣輸入管路22之間呈連通狀。該第一液泵32作動時,能夠將該有機燃料噴入該空氣輸入管22內,再憑藉該氣泵21將有機燃料與空氣混合而成的含氧燃料,一同送入該加熱裝置10內。該含氧燃料遇到加熱觸媒15會產生氧化的放熱作用。
該導熱油輸送裝置40,其包含設置有:一儲油桶41、一第二液泵42、一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43、一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44、一第三導熱油輸送管路45、及一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46。該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43的兩端分別與該儲油桶41、該加熱裝置10內的導熱油輸送管14連通。即該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43的一端與該加熱裝置11內的導熱油輸送管14的進油口141之間呈連通狀。該第二液泵42設置在該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43上。
請參閱第5圖~第7圖。該預熱裝置50包含設置有:一兩端呈封閉狀的桶體52、一螺旋狀的預熱管53。該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44的一端與該加熱裝置10內部的導熱油輸送管14的出油口142之間呈連通狀,另一端與該桶體52的內部空間之間呈連通狀。該預熱管53設置有一進料口531與一出料口532。該進料口531與該出料口532分別穿出該桶體52外。該桶體52設
置有一進油口521及一出油口522。該進油口521即是與該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44連接。
當該加熱裝置10內的溫度到達設定溫度時,表示該加熱裝置10內的導熱油輸送管14內的導熱油溫度已達到作業上所需的溫度。該第二液泵42即作動,令該加熱裝置10內導熱油輸送管14內的導熱油沿該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44送入該預熱裝置50的桶體52內,以對該預熱管53加熱。
該燃料水輸入裝置60包含設置有:一燃料水儲桶61、一第三液泵62、一燃料水輸入管路63、及一逆止閥64。該燃料水輸入管路63的末端與該預熱裝置50內的預熱管53的進料口531連通。則該預熱裝置50的桶體52內的導熱油對該預熱管53加熱時,能夠令該預熱管53內的燃料水汽化。該第三液泵62能夠將燃料水(例如:甲醇水溶液)沿該燃料水輸入管路63送入該預熱裝置50內的預熱管53內。
請參閱第1圖、第8圖、及第9圖。該重組裝置70包含設置:一立式桶身72、一上封板73、一下封板74、以及若干數量的直立狀管體75。該上封板73與下封板74設置在該立式桶身72內,令該上封板73與該下封板74之間呈一封閉空間76。該各直立狀管體75的上、下端分別貫穿該上封板73與下封板74,且該各直立狀管體75內設置有多數個重整觸媒71。該重組觸媒71可以是銅鋅觸媒。該第三導熱油輸送管路45的一端與該預熱裝置50的桶體52內部連通,另一端與該重組裝置70內的該封閉空間76連通。實作中,該第三導熱油輸送管路45的一端與預熱裝置50的桶體52的出油口522連接,另一端重組裝置的進油口721連接。該封閉空間76內的導熱油能夠對各直立狀管體75加熱。該重組裝置70的下封板74的下方設置有一下網狀板
741。該上封板73的上方設置有一上網狀板731。該上網狀板731與該下網狀板741能夠防止該重組觸媒71由該直立狀管體75內脫出。
該重組裝置70的立式桶體72設置有:一進油口721、一出油口722、一進料口77、及一出氣口78。該出油口722與該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46連接。該進料口77的內側設置有一多孔承板771。該多孔承板771的上方設置了多數陶瓷球772。該汽化後的燃料水在經過該各陶瓷球771後,能夠產生均勻分布的作用,而均勻地進入各直立狀管體75內,進行分子重組作用。
該預熱後燃料水輸送管路51的一端與該預熱裝置50內的預熱管53的出料口532連接,另一端與該重組裝置70的進料口77連接,而能夠將汽化後的燃料水送入各直立狀管體75內。該汽化後的燃料水在該各直立狀管體75內,在高溫下,經該重組觸媒71的作用進行分子重組,而產生含有氫氣與其他氣體的混合氣體。該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46的一端與該重組裝置70內的封閉空間76連通,另一端與該儲油桶41連通。則溫度逐漸下降的導熱油,能夠沿該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46送回該儲油桶41內。
該氫氣純化裝置80為一分子篩裝置(PSA)。該第一氫氣輸送管路511的一端與該重組裝置70的各直立狀管體75連通,另一端與該氫氣純化裝置80連通。該重組裝置70所產生的含有氫氣的混合氣體,能夠沿該第一氫氣輸送管路511送至該氫氣純化裝置80內。實作中,該重組裝置70的出氣口78與該第一氫氣輸送管路511連接。該氫氣純化裝置80能夠將混合氣體中的氫氣與一氧化碳的篩出。該氫氣純化裝置80作用時所產生的廢氣,能夠經一回收管路81送至該加熱裝置10內,以能再利用該廢氣所含的熱
能。該第一氫氣輸送管路511上可設置有散熱器5111與卻水器5112。
該甲烷化裝置90包含設置有:一直線狀延伸的管體91、及多數個設置在該管體91內的甲烷化觸媒92。甲烷化觸媒92可以是稀土氧化鋁觸媒。該管體91貫穿該預熱裝置50的桶體52的中央。該甲烷化裝置90的管體91的內部空間,與該桶體52的內部空間之間為互不連通的分隔狀,致該桶體52的內部空間形成為一環形空間523。該管體9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進氣口93及一出氣口94。第二氫氣輸送管路512的一端與該氫氣純化裝置80連通,另一端與該管體91的進氣口93連通。該氫氣純化裝置80所篩出的氫氣與一氧化碳,沿該第二氫氣輸送管路512送至該甲烷化裝置90的管體91內。在該甲烷化觸媒92的作用下,去除一氧化碳氣體,產生純氫氣。該第三氫氣輸送管路513的一端與該甲烷化裝置90的管體91的出氣口94連接,另一端與該氫氣儲桶95連通。則該純氫氣能夠沿該第三氫氣輸送管路513輸送到該氫氣儲桶95內儲藏。該管體91的進氣口93與出氣口94的內部各設置有鋼絲絨球931、941,以防止該甲烷化觸媒92掉出該管體91外。
本創作更包含設置一板式熱交換器16。該板式熱交換器16設置有二個各自獨立的第一空間161、及一第二空間162。該燃料輸送管路33會流經該板式熱交換器16的第一空間161。該排氣管13會流經該板式熱交換器16的第二空間162。則該排氣管13所排出廢氣的熱量能夠對燃料產生初步的加熱作用。
該加熱裝置10內的導熱油輸送管14包含:向上攀升的螺旋管狀143及一中空艙體144。該中央艙體144設置在該螺旋狀管143的中央位置。該螺旋狀管143的末端與該中空艙體144連通。該中空艙體144設置有一
導出管145,能夠將該中央艙體144內的導熱油導出該加熱裝置10外。該導出管145的末端即為該出油口142。該加熱裝置10的筒狀殼體11的下半部的周壁為雙層式壁面。該雙層式壁面的內、外層之間即形成一環狀空間17。該進油口141即與該環狀空間17之間呈連通狀。該導熱油輸送管14的螺旋狀管143與該雙層式周壁的環狀空間17之間呈連通狀。該進氣口12設置在該筒狀殼體11的底部,則大部分的含氧燃料在該筒狀殼體11下半部空間內即產生氧化的放熱作用,使該筒狀殼體11的下半部的溫度較高。該雙層式壁面設計,主要是讓尚未進入該筒狀殼體11內的相對低溫的導熱油,能夠略為降低該筒狀殼體11下半部的溫度。
請參閱第1圖及第10圖。該燃料水輸入管路63上更包含設置有一熱交換器631。該熱交換器631為一體構成的環狀容器。該熱交換器631設置一燃料水的輸入口632、及一有機燃料水的輸出口633。該第一氫氣輸送管路511及該第三氫氣輸送管路513皆穿入並穿出該熱交換器631的內部,以對該燃料水進行初步的加熱,同時降低含氫氣體與純氫氣體的溫度。
本創作的加熱裝置10、預熱裝置50、甲烷化裝置90、重組裝置70皆為各自獨立的型態設置。其間,以導熱油作為熱量的傳輸介質,使設備的配置更具有彈性與可擴充性。請參閱第11圖。本創作可運用擴充該預熱裝置50、甲烷化裝置90、與重組裝置70的數量,以增加產氫量。例如:將該預熱裝置50、該重組裝置70、甲烷化裝置90的數量改為各三個,則產氫量漸變成為原來的三倍。
綜上所陳,本創作所提供的產氫裝置,其結構精簡,且皆是以不銹鋼材料製成,材料成本低,加工容易,製作成本低。本創作的加熱
裝置10、預熱裝置50、重組裝置70為各自獨立設置,且可藉由增加該預熱裝置50、重組裝置70的數量,來提高產氫量。
10:加熱裝置
11:筒狀殼體
12:進氣口
13:排氣口
14:導熱油輸送管
141:進油口
142:出油口
143:螺旋狀管
144:中央艙體
15:加熱觸媒
16:板式熱交換器
161:第一空間
162:第二空間
17:環狀空間
20:空氣輸入裝置
21:氣泵
22:空氣輸入管路
23:逆止閥
30:燃料輸入裝置
31:燃料儲桶
32:第一液泵
33:燃料輸入管路
34:逆止閥
40:導熱油輸送裝置
41:儲油桶
42:第二液泵
43: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
44: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
45:第三導熱油輸送管路
46: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
50:預熱裝置
51:預熱後燃料水輸送管路
511:第一氫氣輸送管路
5111:散熱器
5112:卻水器
512:第二氫氣輸送管路
513:第三氫氣輸送管路
52:桶體
521:進油口
522:出油口
523:環形空間
53:預熱管
531:進料口
532:出料口
60:燃料水輸入裝置
61:燃料水儲桶
62:第三液泵
63:燃料水輸入管路
631:熱交換器
632:輸入口
633:輸出口
70:重組裝置
71:重組觸媒
72:立式桶身
721:進油口
722:出油口
73:上封板
731:上網狀板
74:下封板
741:下網狀板
75:直立狀管體
76:封閉空間
77:進料口
771:多孔承板
772:陶瓷球
78:出氣口
80:氫氣純化裝置
81:回收管路
90:甲烷化裝置
91:管體
92:甲烷化觸媒
93:進氣口
94:出氣口
95:氫氣儲桶
Claims (10)
- 一種產氫裝置,其包含:一加熱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筒狀殼體;該筒狀殼體內設置有一導熱油輸送管;該筒狀殼體內部設置有多數個加熱觸媒;該筒狀殼體內部設置有一上多孔板及一下多孔板;該加熱觸媒設置在該上多孔板與該下多孔板之間;一空氣輸入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氣泵;該氣泵能夠將含氧空氣送入該加熱裝置內;一燃料輸入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第一液泵;該第一液泵能夠將燃料送入該加熱裝置內;一導熱油輸送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第二液泵;該第二液泵能夠將導熱油送入該加熱裝置內的導熱油輸送管內;一預熱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兩端呈封閉狀的桶體、及一設置在該桶體內的螺旋狀預熱管;該加熱裝置內的導熱油輸送管內的導熱油能夠被推送到該預熱裝置的桶體內,以對該預熱管加熱;一燃料水輸入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第三液泵;該第三液泵能夠將燃料水送入該各預熱裝置的預熱管內;一重組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立式桶身;該立式桶身內設置有:一上封板、一下封板、以及若干數量的直立狀管體;該上封板與下封板設置在該立式桶身內,令該上封板與該下封板之間形成一封閉空間;該各直立狀管體的上、下端分別貫穿該上封板與下封板,且該各直立狀管體內設置有多數個重組觸媒;該預熱裝置的桶體內的導熱油能夠被推送到該重 組裝置的封閉空間內,以對該各直立狀管體加熱;一預熱後燃料水輸送管路,其一端與該預熱裝置內的預熱管連通,另一端與該重組裝置的各直立狀管體連通;一氫氣純化裝置,其為一分子篩裝置,其能夠將氫氣與一氧化碳篩出;一甲烷化裝置,其包含設置有:一直線狀延伸的管體、及多數個設置在該管體內的甲烷化觸媒;該管體貫穿該預熱裝置的桶體的中央;該管體的內部空間與該預熱裝置的桶體內部空間之間為互不連通的分隔狀;氫氣與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經該甲烷化裝置後,能夠去除一氧化碳;一第一氫氣輸送管路,其一端與該重組裝置的各直立狀管體連通,另一端與該氫氣純化裝置連通;一第二氫氣輸送管路,其一端與該氫氣純化裝置連通,另一端與該甲烷化裝置連通;一氫氣儲桶,其主要在儲存經過甲烷化的氫氣;以及,一第三氫氣輸送管路,其一端與該甲烷化裝置連通,另一端與該氫氣儲桶連通。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加熱裝置更包含設置有:一進氣口、一排氣管;該進氣口設置在該筒狀殼體的底部;該氣排氣管設置在筒狀殼體的頂端。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空氣輸入裝置更包含設置有:一空氣輸入管路;該空氣輸入管路與該加熱裝置的進氣口之間呈連通狀。
- 如請求項3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燃料輸入裝置更包含設置有:一燃料輸入管路;該燃料輸送管路的末端與該空氣輸入管路之間呈連通狀。
-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產氫裝置,其更包含設置一板式熱交換器;該板式熱交換器設置有二個各自獨立的第一空間及一第二空間;該燃料輸送管路會流經該板式熱交換器的第一空間;該排氣管會流經該板式熱交換器第二空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導熱油輸送管包含一向上攀升的螺旋狀管及一中空艙體;該中央艙體設置在該螺旋狀管的中央位置;該螺旋狀管的末端與該中空艙體連通;該中空艙體設置有一導出管,該導出管的末端為一出油口,能夠將該中央艙體內的導熱油導出該加熱裝置外。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加熱裝置的筒狀殼體的下半部的周壁為雙層式壁面;該雙層式壁面的內外層型成一環狀空間;該雙層式壁面設置有一進油口;該導熱油輸送管與該環狀空間之間呈連通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導熱油輸送裝置更包含設置有:一儲油桶、一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一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一第三導熱油輸送管路、及一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該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的兩端分別與該儲油桶、該加熱裝置內部的導熱油輸送管連通;該第二液泵設置在該第一導熱油輸送管路上;該第二導熱油輸送管路的兩端分別與該加熱裝置內部的導熱油輸送管、該預熱裝置的桶體內部連通;該第三導熱油輸送管路的兩端分別與該預熱裝置的桶體內部、該重組裝置的封閉空 間連通;該第四導熱油輸送管路的兩端分別與該重組裝置的封閉空間、該儲油桶連通。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重組裝置的下封板的下方設置有一下網狀板;該上封板的上方設置有一上網狀板;該上網狀板與該下網狀板能夠防止該重組觸媒由該直立狀管體內脫出。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產氫裝置,其中,該燃料水輸送裝置更包含設置有:一燃料水輸入管路;該燃料水輸入管路上更包含設置有一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為一體構成的封閉式容器;該熱交換器設置在該封閉式容器設置有一燃料水的輸入口、及一燃料水的輸出口;該第一氫氣輸送管路及該第三氫氣輸送管路皆穿入並穿出該熱交換器的內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8478U TWM648023U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產氫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8478U TWM648023U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產氫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48023U true TWM648023U (zh) | 2023-11-01 |
Family
ID=8972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208478U TWM648023U (zh) | 2023-08-10 | 2023-08-10 | 產氫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48023U (zh) |
-
2023
- 2023-08-10 TW TW112208478U patent/TWM648023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51615B (zh) | 一种液氨裂解发电系统及方法 | |
KR100677016B1 (ko) | 원통식 수증기 개질기 | |
RU2415073C2 (ru) | Компактный реактор реформинга | |
CN214990264U (zh) | 一种新型液氨裂解发电系统 | |
CN112607705B (zh) | 一种水蒸气甲烷重整制氢装置及工艺 | |
JP2004531447A (ja) | コンパクトな蒸気リフォーマー | |
CN101222975A (zh) | 紧凑型重整反应器 | |
CN114751374B (zh) |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器、方法及其制造方法 | |
TW200837007A (en) | Reformer, reforming unit and fuel cell system | |
CN114963209A (zh) | 一种甲醇制氢残液、含氢废气净化处理及导热油汽相供热系统 | |
Yousefi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for thermal methane cracking reaction to generate very pure hydrogen in small or medium scales by using regenerative reactor | |
AU2007250925A1 (en) |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drain in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 |
TWM648023U (zh) | 產氫裝置 | |
TWM650433U (zh) | 產氫裝置之結合甲烷化裝置的預熱裝置 | |
TWM651444U (zh) | 產氫裝置的重組裝置 | |
JP2003321206A (ja) | 単管円筒式改質器 | |
CN220696682U (zh) | 产氢装置 | |
CN220696683U (zh) | 产氢装置的重组装置 | |
CN114963210A (zh) | 一种改进的甲醇制氢残液、废气净化处理及导热油液相供热系统 | |
CN114838371A (zh) | 一种改进的催化燃烧装置 | |
CN220707388U (zh) | 产氢装置的结合甲烷化装置的预热装置 | |
JP6436693B2 (ja) | 水素ステーション用水素製造システム | |
CN213976968U (zh) | 一种天然气制氢设备 | |
CN115013827A (zh) | 一种催化燃烧装置 | |
JP4671632B2 (ja) | 自己酸化内部加熱型改質装置及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