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6984U -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 Google Patents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6984U
TWM636984U TW111211198U TW111211198U TWM636984U TW M636984 U TWM636984 U TW M636984U TW 111211198 U TW111211198 U TW 111211198U TW 111211198 U TW111211198 U TW 111211198U TW M636984 U TWM636984 U TW M6369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power generation
multilayer substrate
crystal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1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坤隆
吳海若
吳楚熙
Original Assignee
黑能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黑能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黑能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1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6984U/zh
Publication of TWM63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6984U/zh
Priority to CN202320199326.6U priority patent/CN21983482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包含一散熱載體、至少一發電晶片及至少一石墨複層基材,該發電晶片及該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散熱載體,該發電晶片用以接收一熱能,並產生一電能,該發電晶片藉由該散熱載體及該石墨複層基材導熱及散熱,以增加該發電晶片的發電效率。

Description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特別是一種藉由結合於一散熱載體的至少一石墨複層基材導熱及散熱,以增加一發電晶片發電效率的發電構造。
習知的一種發電構造是藉由一熱能通過一發電晶片的一熱端面及一冷端面的溫差產生一電能,由於該發電晶片由一熱電材料形成,因此該熱能通過該熱端面及該冷端面的速率受限於該熱電材料的導熱速率,當導熱速率不佳時,將影響該發電晶片的發電效率。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藉由結合於一散熱載體的至少一石墨複層基材進行導熱及散熱,以增加一發電晶片的發電效率。
本創作的一種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包含一散熱載體、至少一發電晶片及至少一石墨複層基材,該發電晶片結合於該散熱載體,該發電晶片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第二端面朝向該散熱載體,該發電晶片用以產生一電能,該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散熱載體,該石墨複層基材具有一第一複 合層及一石墨層,該第一複合層包含一第一金屬基及一第一石墨晶體,該第一石墨晶體包覆該第一金屬基,該石墨層包含一第二石墨晶體,該第二石墨晶體疊加於該第一石墨晶體,該第一複合層位於該散熱載體與該石墨層之間。
本創作藉由該發電晶片及該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散熱載體,並藉由該散熱載體及該石墨複層基材進行導熱及散熱,使一熱能可快速通過該發電晶片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以增加該發電晶片的發電效率。
請參閱第1至3圖,本創作的一第一實施例,一種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100至少包含一散熱載體110、至少一發電晶片120及至少一石墨複層基材130,該發電晶片120可選自於致冷晶片、溫差發電晶片等,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該散熱載體110為一框體,該框體具有一內表面111、一外表面112及一容置空間113,該發電晶片120及該石墨複層基材130結合於該散熱載體110,該發電晶片120用以接收一熱能,以產生一電能,該散熱載體110及該石墨複層基材130用以導熱及散熱,以增加該熱能通過該發電晶片120的速率,進而增加該發電晶片120的發電效率。
請參閱第1至3圖,該發電晶片120具有一第一端面121及一第二端面122,該第二端面122朝向該散熱載體110,該發電晶片120以該第二端面122結合於該散熱載體110,在本實施例中,該發電晶片120以該第二端面122結合於該外表面112。
請參閱第3至5圖,該石墨複層基材130至少具有一第一複合層131及一石墨層132,該第一複合層131包含一第一金屬基131a及一第一石墨晶體131b,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包覆該第一金屬基131a,該石墨層132包含一第二石墨晶體132a,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疊加於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及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分別具有複數個孔隙,較佳地,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的該些孔隙與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的該些孔隙相互連通,且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的孔隙率不大於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的孔隙率,請參閱第3至5圖,該石墨複層基材130結合於該外表面112及/或該內表面111,在本實施例中,該石墨複層基材130以該第一複合層131結合於該散熱載體110,該第一複合層131位於該散熱載體110與該石墨層132之間。
請參閱第3至5圖,較佳地,該石墨複層基材130另具有一第二複合層133,該石墨層132位於該第一複合層131與該第二複合層133之間,該第二複合層133具有一第二金屬基133a及一第三石墨晶體133b,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包覆該第二金屬基133a,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疊加於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具有複數個孔隙,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的該些孔隙與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的該些孔隙相互連通,且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的孔隙率不大於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的孔隙率,該第一該金屬基131a及該第二金屬基133a是由複數個金屬顆粒經燒結而成,該些金屬顆粒的材料選自於鋁等,但不以此為限,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及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的材料選自於石墨烯。
請參閱第3至5圖,該熱能經由該第一端面121傳導至該第二端面122,並藉由該第一端面121及該第二端面122之間的溫差產生該電能,當該熱能傳導至該第二端面122後,該熱能傳導至該散熱載體110,並藉由該散熱載體110傳導至結合於該散熱載體110的該石墨複層基材130,以進行散熱,由於該石墨複層基材130以該第一複合層131結合於該散熱載體110,因此傳導至該石墨複層基材130的該熱能可被該第一金屬基131a及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吸收,並經由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傳導至疊加於該第一石墨晶體131b的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疊加於該第二石墨晶體132a的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及被該第三石墨晶體133b包覆該第二金屬基133a,使該熱能夠快速通過該發電晶片120的該第一端面121及該第二端面122,以提升該散熱載體110的散熱效率,進而增加該發電晶片120的發電效率。
請參閱第1至3圖,該發電構造100另包含一受熱載體140,該受熱載體140的材質可選自於金屬或石墨,但不以此為限,該發電晶片120設置於該散熱載體110與該受熱載體140之間,且該發電晶片120的該第一端面121朝向該受熱載體140,該受熱載體140具有一接合表面141及一受熱表面142,在本實施例中,該發電晶片120以該第一端面121結合於該受熱載體140的該接合表面141,較佳地,該第一端面121的一面積小於該接合表面141的一面積,該受熱載體140用以傳導該熱能,在本實施例中,該發電構造100可藉由該受熱載體14固定於一熱源(如熱氣管、熱水管、鍋爐或發熱體等),以將該熱源的該熱能傳導至該發電晶片120。
請參閱第1至3圖,該發電構造100另包含一風扇(圖未繪出),該風扇及該石墨複層基材130設置該容置空間113中,該風扇與該發電晶片120電性連接,該發電晶片120產生該電能可驅動該風扇,且該風扇耗損之一電能小於該發電晶片120產生之該電能,該風扇用以使該容置空間113中的一氣體與該容置空間113外的一氣體產生對流,以增加設置該容置空間113且結合於該內表面111的該石墨複層基材130的散熱效率,進而增加該發電晶片120的發電效率。
請參閱第6圖,其為本創作的一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散熱載體110為一板體,該板體具有一第一表面114及一第二表面115,該發電晶片120結合於該板體的一第一表面114,該石墨複層基材130結合於該板體的該第一表面114及/或該第二表面115。
本創作藉由該散熱載體110及結合於該散熱載體110的該石墨複層基材130以導熱及散熱,使結合於該散熱載體110的該發電晶片120,其該第一端面121及該第二端面122之間的溫差可符合該發電晶片120的發電溫差需求,且藉由該散熱載體110及該石墨複層基材130的導熱及散熱,以增加該發電晶片120的發電效率。
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任何熟知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之任何變化與修改,均屬於本創作之保護範圍。
100:發電構造
110:散熱載體
111:內表面
112:外表面
113:容置空間
114:第一表面
115:第二表面
120:發電晶片
121:第一端面
122:第二端面
130:石墨複層基材
131:第一複合層
131a:第一金屬基
131b:第一石墨晶體
132:石墨層
132a:第二石墨晶體
133:第二複合層
133a:第二金屬基
133b:第三石墨晶體
140:受熱載體
141:接合表面
142:受熱表面
第1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發電構造的立體圖。
第2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發電構造的分解圖。
第3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發電構造的剖視圖。
第4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發電構造的局部剖視圖。
第5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發電構造的局部剖視圖。
第6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發電構造的剖視圖。
100:發電構造
110:散熱載體
111:內表面
112:外表面
113:容置空間
120:發電晶片
121:第一端面
122:第二端面
130:石墨複層基材
140:受熱載體
141:接合表面
142:受熱表面

Claims (18)

  1. 一種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包含:一散熱載體;至少一發電晶片,結合於該散熱載體,該發電晶片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該第二端面朝向該散熱載體,該發電晶片用以產生一電能;及至少一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散熱載體,該石墨複層基材具有一第一複合層及一石墨層,該第一複合層包含一第一金屬基及一第一石墨晶體,該第一石墨晶體包覆該第一金屬基,該石墨層包含一第二石墨晶體,該第二石墨晶體疊加於該第一石墨晶體,該第一複合層位於該散熱載體與該石墨層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石墨複層基材另具有一第二複合層,該石墨層位於該第一複合層與該第二複合層之間,該第二複合層具有一第二金屬基及一第三石墨晶體,該第三石墨晶體包覆該第二金屬基,該第三石墨晶體疊加於該第二石墨晶體。
  3. 如請求項1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發電晶片以該第二端面結合於該散熱載體。
  4. 如請求項1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石墨複層基材以該第一複合層結合於該散熱載體。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另包含一受熱載體,該發電晶片設置於該散熱載體與該受熱載體之間,且該發電晶片的該第一端面朝向該受熱載體。
  6. 如請求項5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發電晶片以該第一端面結合於該受熱載體。
  7. 如請求項1或4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散熱載體為一框體,該框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容置空間,該發電晶片及該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外表面。
  8. 如請求項7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另包含一風扇,該風扇設置該容置空間中,該風扇用以使該容置空間中的一氣體與該容置空間外的一氣體產生對流,該風扇與該發電晶片電性連接,該發電晶片產生該電能用以驅動該風扇,且該風扇耗損之一電能小於該發電晶片產生之該電能。
  9. 如請求項1或4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散熱載體為一框體,該框體具有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一容置空間,該石墨複層基材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且該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內表面,該發電晶片結合於該外表面。
  10. 如請求項9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另包含一風扇,該風扇設置該容置空間中,該風扇用以使該容置空間中的氣體與該容置空間外的氣體產生對流,該風扇與該發電晶片電性連接,該發電晶片產生之該電能用以驅動該風扇,且該風扇耗損之一電能小於該發電晶片產生之該電能。
  11. 如請求項1或4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散熱載體為一板體,該板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發電晶片及該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第一表面。
  12. 如請求項1或4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散熱載體為一板體,該板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發電晶片結合於該第一表面,該石墨複層基材結合於該第二表面。
  13. 如請求項2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第一該金屬基及該第二金屬基是由複數個金屬顆粒經燒結而成。
  14. 如請求項13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些金屬顆粒的材料選自於鋁。
  15. 如請求項2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第一石墨晶體、該第二石墨晶體及該第三石墨晶體的材料選自於石墨烯。
  16. 如請求項1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第一石墨晶體及該第二石墨晶體分別具有複數個孔隙,該第一石墨晶體的該些孔隙與該第二石墨晶體的該些孔隙相互連通,該第一石墨晶體的孔隙率不大於該第二石墨晶體的孔隙率。
  17. 如請求項2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第一石墨晶體、該第二石墨晶體及該第三石墨晶體分別具有複數個孔隙,該第一石墨晶體的該些孔隙與該第二石墨晶體的該些孔隙相互連通,該第一石墨晶體的孔隙率不大於該第二石墨晶體的孔隙率,該第三石墨晶體的該些孔隙與該第二石墨晶體的該些孔隙相互連通,該第三石墨晶體的孔隙率不大於該第二石墨晶體的孔隙率。
  18. 如請求項6之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其中該受熱載體具有一接合表面及一受熱表面,該發電晶片以該第一端面結合於該受熱載體的該接合表面,該第一端面的一面積小於該接合表面的一面積。
TW111211198U 2022-10-13 2022-10-13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TWM63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1198U TWM636984U (zh) 2022-10-13 2022-10-13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CN202320199326.6U CN219834827U (zh) 2022-10-13 2023-02-13 一种使用石墨复层基材的发电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1198U TWM636984U (zh) 2022-10-13 2022-10-13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6984U true TWM636984U (zh) 2023-01-21

Family

ID=8665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1198U TWM636984U (zh) 2022-10-13 2022-10-13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4827U (zh)
TW (1) TWM63698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4827U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5483B (zh) 殼體結構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JP5112101B2 (ja)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US20100193941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9295878A (ja) 熱交換装置
TW201248109A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TWM469525U (zh) 手持式行動裝置之散熱結構
TW200528014A (en) Variable density graphite foam heat sink
CN111246706B (zh) 一种双面散热装置
TWM597424U (zh) 散熱裝置
JP5334288B2 (ja) 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196593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ヒートシンク
TWM636984U (zh) 使用石墨複層基材的發電構造
JP7248280B2 (ja) 熱伝導構造体、熱拡散装置
TW202118988A (zh) 分離式熱交換模組與複合式薄層導熱結構
TWM575647U (zh) Middle fram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WM619182U (zh) 散熱模組
JP6040570B2 (ja) 熱交換器
JP2007088368A (ja) 発熱部材の冷却構造
JP3175039B2 (ja) 熱電変換モジュール、積層型熱電変換装置、熱電発電用サブユニット、および発電システム
JP5320354B2 (ja) 放熱装置
JP7302446B2 (ja) 放熱装置
JP4834413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TWI824132B (zh) 散熱裝置
JP2012169529A (ja) 放熱器
TWI413889B (zh) 散熱裝置